首页 江苏地税系统“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

江苏地税系统“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

举报
开通vip

江苏地税系统“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江苏地税系统“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 江苏地税系统“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全省地方税收事业面临突破性的发展。为保障“三个一流”目标的全面实现,实现税收信息化建设新的跨越,根据《江苏地税系统“十二五”发展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税收事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律,以适从税源管理变革、纳税服务优化、公共管理决策和组织效能提升为原则,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税务工作中的应用,不断创新业务、技术和制度,为江苏地税建设 “三个一流”提供坚强的技术支...

江苏地税系统“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
江苏地税系统“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 江苏地税系统“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全省地方税收事业面临突破性的发展。为保障“三个一流”目标的全面实现,实现税收信息化建设新的跨越,根据《江苏地税系统“十二五”发展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税收事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律,以适从税源管理变革、纳税服务优化、公共管理决策和组织效能提升为原则,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税务工作中的应用,不断创新业务、技术和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为江苏地税建设 “三个一流”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二)发展目标 全面深化“省级大集中系统”建设,努力打造科学化的信息规范体系、专业化的信息支撑平台、人性化的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建成“实用、便捷、高效”的全省地税一体化税收征管信息平台。 1、以“支撑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为目的,全面实施“大集中系统”的升级改造,强化改革的执行力。 2、以“支撑税收风险管理”为目的,全面构建税收风险管理系统,促进征管质效的提升。 3、以“支撑发票管理体系改革”为目的,全面完善发票管理系统,强化发票功效的发挥。 4、以“促进纳税遵从度提高”为目的,全面提升纳税服务信息平台,优化纳税服务品质。 5、以“提升数据分析利用水平”为目的,全面构建数据综合管理平台,深入挖掘数据资源。 6、 以“支撑资源科学配置”为目的,全面拓展资源管理平台,提高组织整体效能。 7、以“支撑系统安全高效运行”为目的,全面完善运行维护体系,强化系统运行保障。 二、发展任务 (一)全面评估大集中系统现状,按照税源专业化管理要求实施系统改造升级。 依照“风险导向、信息管税、分类管理”的要求,全面开展“大集中系统”业务需求实现状况的评估,按税源专业化管理要求实施对“大集中系统’的升级改造。 1、全面评估“大集中系统”的建设和应用现状。对业务需求实现的程度、各项应用的性能和易用性、与现行政策规定符合性及应用现状等进行全面分析评估,确认比较完善功能点,梳理操作繁烦点、性能低下点、政策相违点,形成综合评估报告,为“大集中系统”验收和升级改造奠定基础。 2、设计“大集中系统”升级改造的目标框架。按照税源专业化管理要求,结合风险评估制度构建、税收管理员制度改革以及征管流程再造等,明确升级改造重点,选择升级改造策略,设计目标框架,制定衔接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确保升级改造稳妥。 3、实施“大集中系统”升级改造。按软件工程建设规范和目标框架的要求,拓展框架平台,优化数据库设计,删除冗余功能,增补新需功能,实现实物流与工作流的必要统一;通过智能处理、界面优化、参数配置优化、强化操作培训等手段,保障操作快捷。 (二)落实发票改革新举措,全面打造发票闭环管理和票面信息数字化管理系统。 支撑发票管理综合改革,实现发票从印制到缴销“全生命周期”信息化闭环管理和票面信息数字化管理要求。 1 1、构建发票发售物流平台。按照内网核定用量,外网申请购领,网上确认申请,印制系统发售,物流配送和外网验旧缴销的模式,开发外网申请、内网确认、网上发售、缴销系统,实现发票印制系统与“大集中系统”内、外网的融合。 2、进一步完善网上发票平台。完善网上发票开具系统,开发离线客户端,保障网络发票的可靠性和易用性,支撑“网络发票成为发票开具的主要形式”的实现;实现税控开具数据的网上实时传输;建立特定发票开具大户的发票查询和电子数据报送传输通道,实现定期全面采集。 3、构建发票数据库。建立全省统一的发票数据库,统一发票代码,全面采集发票印制、发售、使用、验旧、缴销实物信息,全面采集定额发票、网络发票、税控机发票、特定大户自开发票票面电子信息,为发票查询、风险管理、经济活动分析以及法人数据库和自然人数据库构建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三)全面构建税收风险管理系统,实现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 强化数据针对性采集,全面提升数据管理质量,构建全省统一的风险管理平台,按照“统一软件平台,多维数据接入,分级风险运算,集中风险应对”的要求,实现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 1、构建风险管理基础数据库。按统一的元数据标准,对外部数据进行清洗、加工、转换,构建省、市的两级外部数据库,并与“大集中系统”生产数据、发票数据库数据以及各省辖市局数据库,一同构成风管管理基础数据库。 2、构建风险识别模型库和风险库。根据税收与经济行为的内在联系,分析数据关系,梳理“数据链”,建立数据关系模型和风险评价体系,设定风险预警值,形成省、市两级风险识别模型库。开发风险识别系统,利用风险模型库对风险管理基础数据库进行筛选,按户归集风险筛选结果,评定风险等级,形成税收风险数据库,为纳税服务、纳税评估、税务检查提供数据支持。 3、推广全省统一的风险处理系统。省、市两级分别部署风险数据库,风险识别系统,并以统一以标准接口与“大集中系统”相联,由“大集中系统”统一支持,集中应对风险处理。 (四)落实纳税服务要求,进一步完善提升纳税服务平台。 完善江苏地税12366纳税服务热线、服务大厅管理系统、网上办税、江苏地税网站等系统功能,为“需求响应及时、组织运作高效”的现代纳税服务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1、全面实现“统一入口、分类处理、规范管理、资源共享”的集中式咨询服务模式,形成电话、网络、短信咨询一体化的12366咨询服务平台。 2、完善服务大厅管理系统,实现集中规范化管理,成为集咨询、辅导、办税和维权为一体的规范、便捷、高效、文明的服务平台。 3、健全江苏地税网站功能,切实维护纳税人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拓展网上办税服务厅功能,达成网上办税服务厅与实体办税服务厅业务同化,实现“网上受理、网上出件”。 (五)深化主题数据库建设,构建系统的数据综合管理平台。 数据是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质量是信息系统的生命线,数据利用是信息化建设永恒的主题。 1、建立数据标准体系,强化数据质量管理。在全面清理分析源数据和元数据管理的基础上,建设江苏地税数据标准体系。完善数据质量控制体系;逐步前置数据质量审核规则,把好数据“入口关”;强化系统加工过程审核和报表勾稽关系审核,做好事中控制;完善数据审计平台,开展存量数据清理,做好事后审核;优化扩充审计规则,切实保障数据质量。 2 2、深化主题数据库建设。建设法人数据库和自然人数据,对从不同渠道、不同对象获取的数据,以法人或自然人为主题分类序时归集,保障法人或自然人在全部生命周期中数据的完整性;构建法规数据库,采集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等业务规范,为纳税人和税务干部提供政策法规支持;构建外部信息交换库,拓展外部信息采集渠道,为风险分析和信息管税提供基础支撑;构建房地产一体化管理数据库,从综合治税平台、大集中系统中抽取房地产相关数据,为房地产一体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3、完善统一的数据分析利用平台。以数据仓库体系为基础,以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以数据预加工和分类序时存储为主、实时查询加工为辅的方式,快速满足信息需求实现,拓展构建全省统一架构、统一平台、统一版本、统一标准的数据分析利用平台,形成一体化应用格局。以应用需求为导向,强化数据支持的系统性、层次性和针对性,深度挖掘、多维分析、智能引导,实现数据多渠道发布、多终端获取,为各级决策者、管理者、执行者和广大纳税人提供丰富的决策依据及信息服务。 4、对数据标准规范、数据质量管理、数据维护管理、外部数据交换、主题数据库、数据分析利用等相关体系和平台进行科学整合,构建系统化的数据综合管理平台,以此为抓手和依托,全面开展日常数据管理。 (六)推进行政办公工作信息化,完善拓展资源配置和事务处理平台。 通过整合、集成、新建等方式,运用协同技术与理念,以知识管理为核心,以工作流管理为支撑,建设全省统一的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行政机关的办公现代化、信息资源化、传输网络化和决策科学化。 1、构建协同办公系统。依托短信系统、邮件系统、即时通讯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引入工作流和知识管理,构建协同办公平台;支持移动通讯设备、手机WAP访问、PDA,实现移动办公。 2、构建综合资源管理平台。建立全省统一的人力资源数据库,实现人力资源配置、能级、评价等的信息化管理;对现有的公文处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单项软件进行完善提升,统一整合到行政管理信息系统之中。 3、构建全省统一的项目管理平台。通过对人力、进度、资源等有效管理,实现全省重点项目管理的精确化和项目实施的过程控制。 4、构建绩效管理平台。设立绩效考评指标,通过指标数据的自动采集,实现各部门各单位以及工作人员的履职考核,形成考评工作的全覆盖、自动化、过程化。 (七)优化硬件网络系统资源,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按照总局金税三期工程建设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做好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网络、存储、机房等在内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系统资源的优化和监控管理工作,为省级大集中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坚实的基础。 1、根据税收管理应用的发展需求,做好各类服务器、存储及安全设备的选型配置扩容,加强服务器与存储等资源的整合与优化,不断挖掘系统资源的潜能。 2、做好全系统网络的优化整合工作,优化广域网及互联网线路,加强全系统网络的监控、维护与故障分析工作。利用网络系统监控工具和监控平台,不断加强网络系统资源的监控管理。 3、持续开展征管核心系统基础的健康检查,完善问题的跟踪落实措施,建立数据库系统和中间件系统的快速恢复机制,保障系统运行稳定高效。 3 4、以ITIL(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理念为指导,加强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资产配置变更管理及综合监控运维系统建设,完成资产设备的统一集中、高效安全的配置管理,提前发现系统潜在问题,实现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主动式”运维管理。 (八)不断加强信息 安全管理 企业安全管理考核细则加油站安全管理机构环境和安全管理程序安全管理考核细则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管理 ,实现“人防、机防和技防”相结合。 1、完善网络、终端及信息安全监控管理平台的建设,实现对各类应用系统和设备的在线监控,保障内、外网系统业务应用和数据信息的安全。 2、按照总局的要求,组织各地积极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情况自查,开展全省网络与信息安全评估和检查工作,完成总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测评、整改、定级和验收工作。 3、不断加强税务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做好主机存储系统、网络系统、安全防护系统等业务专网整体风险隐患的分析监控、关联分析、事件管理、预警管理、取证管理、安全运维管理和报表管理等。 (九)强化运维管理,建成统一、高效、安全的运维体系。 加强运维体系的建设,构建快速灵敏的运维机制,提高运维管理能力,保障大集中系统的平稳运行。 1、完善运维工作机制,明确运维工作职责。以市县局运维为依托、省局运维为核心的原则划分省、市、县三级运维工作职责。省局负责系统持续优化,异常情况的处置,指导、督促基层开展运维工作,为全系统和纳税人提供技术服务。各市县局对用户终端运行状况,本地局域网管理,权限范围内的参数设置、工作流的配置的合理性,数据质量以及操作的准确性负责,负责对纳税人提出的问题分析、处理或上报。 2、优化运维资源配置,开展运维能力测评。根据运维工作的实际需要,省、市、县(市)局建立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运维组织,明确专门的运维人员,形成分工协作、各司其职、高效快捷的运维机制。根据运维工作实际,测定运维各环节的工作量、配置所需岗位及按岗位的技能和数量要求,合理配置人员。开展运维能力的测评,推进运维组织建设,建立自主运维、外包服务、合作运维等多种方式的运维模式。 3、畅通运维信息渠道,形成“三快”工作目标。完善运维管理及支持平台,对现有的运维软件进行优化与功能提升;建成系统资源、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数据维护运维知识库,实现知识共享,降低运维强度;建立监测网络,增强故障发现的及时性;在省市局运维组设立专用电话,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处置各类事故,真正实现运维工作反映快、响应快、处理快的“三快”目标。 4、明确故障报告登记制度。对各级运行中出现的故障,要登记故障现象、故障等级、发生时间、报告时间、故障影响、故障原因、故障排除等。 (十)加强信息化制度建设,明确业务操作规范。 逐步建立标准、项目、环境、运维、安全等方面的信息化制度,为全省信息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1、建设业务体系标准。对现行业务制度按专业化、标准化及流程化要求进行全面梳理,构建与征管改革方向和信息化要求相匹配的业务标准体系。 2、建立项目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明确调研论证、预算管理、审查立项、需求管理、商务管理、开发测试、推广应用、验收评估等操作流程和实施规范。 3、建立环境管理制度。明确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配置等,优化信息化资产管理办法,明确信息资产的范围,确立其新增、使用、退出等机制。 4 4、完善运维管理制度。优化调整需求变更、问题管理、数据维护、版本控制、系统及配置管理、发布管理、责任管理、人员配备、应急处置等工作规范。明确IT部门、业务处室、市县局的运维合作单位,运维专业人员的工作职责。实现职责明确,流程简洁,保障有力的运维格局 5、建立数据管理制度。建立数据标准,明确质量控制措施,规范数据采集、维护、存储、加工、发布等机制流程。 6、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实施风险评估,明确安全保护等级,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三、保障措施 (一)优化决策管理和组织保障机制。 优化决策机制,借鉴IT建设成功经验,引入高端专业咨询机构,全面分析IT资源配置现状,系统地设计业务、技术及其流程、制度等的整合方案,构建一流的IT生态环境;建立健全以一把手统一领导、信息化工作部门组织协调、业务部门各负其责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协调机制,重点确立各级、各部门的信息化工作职责。在适度增配信息人员的基础上,优化结构分布,引进专业人才,加强外部合作,强化人员激励。 (二)信息文化重塑。 进一步加强税务文化中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促进税务信息文化建设。凸显信息化建设在税务工作中支撑地位与作用,强化信息化意识,培养信息化思维,加强信息化文化建设。 (三)信息技能提升。 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地分级分层开展现代管理理论、信息化知识及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十二五”期间每年培训面不低于20,,人均培训不低于7天。将信息化建设人员纳入税务系统教育培训的整体计划,境外培训每年不低于400人天,国内培训每年达到200人次。确保“十二五”末信息化岗位人员本科以上学历应达100%,硕士以上达25%;中级职称达50%,高级职称达10%;通过国家级信息技术人才中高认证考试的人数,每年递增5%,形成自主的人力资源保障体系。 (四)经费投入保障。 积极保障“十二五”期间全省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综合平衡基础设施、软硬件、运维管理的投入产出比,适时优化投放结构。在优先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全省共性项目建设的基础上,重点保障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分析利用、信息安全等项目实施,大力支持技术创新及管理创新类项目建设,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
本文档为【江苏地税系统“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113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4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19
浏览量: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