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帝内经》白话文 (全文)【中篇】

《黄帝内经》白话文 (全文)【中篇】

举报
开通vip

《黄帝内经》白话文 (全文)【中篇】《黄帝内经》白话文 (全文)【中篇】 黄帝问道:诊脉的方法是怎样的呢? 岐伯回答说:诊脉通常是以清晨的时间为最好,此时人还没有劳于事,阴气 未被扰动,阳气尚未耗散,饮食也未曾进过,经脉之气尚未充盛,络脉之气也很 匀静,气血未受到扰乱,因而可以诊察出有病的脉象。在诊察脉搏动静变化的同 时,还应观察目之精明,以候神气,诊察五色的变化,以审脏腑之强弱虚实及形 体的盛衰,相互参合比较,以判断疾病的吉凶转归。 脉是血液汇聚的所在。长脉为气血流畅和平,故为气治;短脉为气不足,故 为气病;数脉为热,热则心烦;大脉为邪气方...

《黄帝内经》白话文 (全文)【中篇】
《黄帝内经》白话文 (全文)【中篇】 黄帝问道:诊脉的方法是怎样的呢? 岐伯回答说:诊脉通常是以清晨的时间为最好,此时人还没有劳于事,阴气 未被扰动,阳气尚未耗散,饮食也未曾进过,经脉之气尚未充盛,络脉之气也很 匀静,气血未受到扰乱,因而可以诊察出有病的脉象。在诊察脉搏动静变化的同 时,还应观察目之精明,以候神气,诊察五色的变化,以审脏腑之强弱虚实及形 体的盛衰,相互参合比较,以判断疾病的吉凶转归。 脉是血液汇聚的所在。长脉为气血流畅和平,故为气治;短脉为气不足,故 为气病;数脉为热,热则心烦;大脉为邪气方张,病势正在向前发展;上部脉盛, 为邪壅于上,可见呼吸急促,喘满之症;下部脉盛,是邪滞于下,可见胀满之病; 代脉为元气衰弱;细脉,为正气衰少;涩脉为血少气滞,主心痛之症。脉来大而 急速如泉水上涌者,为病势正在进展,且有危险;脉来隐约不现,微细无力,或 如弓弦猝然断绝而去,为气血已绝,生机已断,故主死。 精明见于目,五色现于面,这都是内脏的精气所表现出来的光华。赤色应该 象帛裹朱砂一样,红润而不显露,不应该象砂石那样,色赤带紫,没有光泽;白 色应该象鹅的羽毛,白而光泽,不应该象盐那样白而带灰暗色;青色应该青而明 润如璧玉,不应该象蓝色那样青而带沉暗色;黄色应该象丝包着雄黄一样,黄而 明润,不应该象黄土那样,枯暗无华;黑色应该象重漆之色,光彩而润,不应该 象地苍那样,枯暗如尘。假如五脏真色暴露于外,这是真气外脱的现象,人的寿 命也就不长了。目之精明是观察万物,分别黑白,审察长短的,若长短不明,黑 白不清,这是精气衰竭的现象。 五脏主藏精神在内,在体内各有其职守。如果邪盛于腹中,脏气壅满,气盛 而喘,善伤于恐,讲话声音重浊不清,如在室中说话一样,这是中气失权而有湿 邪所致。语音低微而气不接续,语言不能相继者,这是正气被劫夺所致。衣服不 知敛盖,言语不知善恶,不辩亲疏远近的,这是神明错乱的现象。脾胃不能藏纳 水谷精气而泄利不禁的,是中气失守,肛门不能约束的缘故。小便不禁的,是膀 胱不能闭藏的缘故。若五脏功能正常,得其职守者则生;若五脏精气不能固藏, 失其职守则死。五脏精气充足,为身体强健之本。头为精明之府,若见到头部低 垂,目陷无光的,是精神将要衰败。背悬五脏,为胸中之府,若见到背弯曲而肩 下到不能转侧摇动,是肾气将要衰惫。膝是筋汇聚的地方,所以膝为筋之府,若 曲伸不能,行路要曲身附物,这是筋的功能将要衰惫。骨为髓之府,不能久立, 行则震颤摇摆,这是髓虚,骨的功能将要衰惫。若脏气能够恢复强健,则虽病可 以复生;若脏气不能复强,则病情不能挽回,人也就死了。 岐伯说:脉气与四时阴阳之气相反的,如相反的形象为有余,皆为邪气盛于正气,相反的形象为不足,为血气先己消损。根据时令变化,脏气当旺,脉气应 有余,却反见不足的,这是邪气盛于正气;脉气应不足,却反见有余的,这是正 不胜邪,邪气盛,而血气消损。这种阴阳不相顺从,气血不相营运,邪正不相适 应而发生的疾病名叫关格。 黄帝问道:脉象是怎样应四时的变化而变动的呢?怎样从脉诊上知道病变的所在呢?怎样从脉诊上知道疾病的变化呢?怎样从脉诊上知道病忽然发生在内 部呢?怎样从脉诊上知道病忽然发生在外部呢?请问这五个问题,可以讲给我听 吗? 岐伯说:让我讲一讲人体的阴阳升降与天运之环转相适应的情况。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间的变化,阴阳四时与之相应。如春天的气候温暖,发展为夏天 的气候暑热,秋天得劲急之气,发展为冬天的寒杀之气,这种四时气候的变化, 人体的脉象也随着变化而升降浮沉。春脉如规之象;夏脉如矩之象;秋脉如称衡 之象,冬脉如称权之象。四时阴阳的情况也是这样,冬至到立春的四十五天,阳 气微升,阴气微降;夏至到立秋的四十五天,阴气微升,阳气微降。四时阴阳的 升降是有一定的时间和规律的,人体脉象的变化,亦与之相应,脉象变化与四时 阴阳不相适应,即使病态,根据脉象的异常变化就可以知道病属何脏,再根据脏 气的盛衰和四时衰旺的时期,就可以判断出疾病和死亡的时间。四时阴阳变化之 微妙,都是从辨别阴阳开始,结合人体十二经脉进行分析研究,而十二经脉应五 行而有生生之机;观测生生之机的尺度,则是以四时阴阳为准则;遵循四时阴阳 的变化规律,不使有失,则人体就能保持相对平衡,并与天地之阴阳相互统一; 知道了天人统一的道理,就可以预决死生。所以五声是和五音相应合的;五色是 和五行相应合的;脉象是和阴阳相应合的。 阴气盛则梦见渡大水而恐惧;阳气盛则梦见打火烧灼;阴阳俱盛则梦见相互残杀毁伤;上部盛则梦飞腾;下部盛则梦下堕;吃的过饱的时候,就会梦见送食 物给人;饥饿时就会梦见去取食物;肝气盛,则做梦好发怒气,肺气盛则做梦悲 哀啼哭;腹内短虫多,则梦众人集聚;腹内长虫多则梦打架损伤。 所以诊脉是有一定方法和要求的,必须虚心静气,才能保证诊断的正确。春天的脉应该浮而在外,好象鱼浮游于水波之中;夏天的脉在肤,洪大而浮,泛泛 然充满于指下,就象夏天万物生长的茂盛状态;秋天的劢处于皮肤之下,就象蛰 虫将要伏藏;冬天的脉沉在骨,就象冬眠之虫闭藏不出,人们也都深居简出一样。 因此说:要知道内脏的情况,可以从脉象上区别出来;要知道外部经气的情况, 可以经脉循行的经络上诊察而知其终始。春、夏、秋、冬、内、外这六个方面, 乃是诊脉的大法。 心脉坚而长,搏击指下,为心经邪盛,火盛气浮,当病舌卷而不能言语;其脉软而散的,当病消渴,待其胃气来复,病自痊愈。肺脉坚而长,搏击指下,为 火邪犯肺,当病痰中带血;其脉软而散的,为肺脉不足,当病汗出不止,在这种 情况下,不可在用发散的方法治疗。肝脉坚而长,搏击指下,其面色当青,今反 不青,知其病非由内生,当为跌坠或搏击所伤,因淤血积于胁下,阻碍肺气升降, 所以使人喘逆;如其脉软而散,加之面目颜色鲜泽的,当发溢饮病,溢饮病口渴 暴饮,因水不化气,而水气容易流入肌肉皮肤之间、肠胃之外所引起。胃脉坚而 长,搏击指下,面色赤,当病髀痛如折;如其脉软而散的,则胃气不足,当病食 痹。脾脉坚而长,搏击指下,面部色黄,乃脾气不运,当病少气;如其脉软而散, 面色不泽,为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当病足胫浮肿如水状。肾脉坚长,搏击指下, 面部黄而带赤,是心脾之邪盛侵犯于肾,肾受邪伤,当病腰痛如折;如其脉软而 散者,当病精血虚少,使身体不能恢复健康。 黄帝说:诊脉时,其心脉劲急,这是什麽病?病的症状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这种病名叫心疝,少腹部位一定有形征出现。黄帝说:诊察到胃脉有病,会出现什麽病变呢?岐伯说:胃脉实则邪气有余,将出现腹胀满病;胃脉 虚则胃气不足,将出现泄泻病。黄帝说:疾病的形成及其发展变化又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因于风邪,可变为寒热病;瘅热既久,可成为消中病;气逆上而不己, 可成为癫蕳病;风气通于肝,风邪经久不愈,木邪侮土,可成为飧泻病;风邪客 于脉,留而不去则成为疠风病;疾病的发展变化是不能够数清的。黄帝说:各种 痈肿、筋挛、骨痛的病变,是怎样产生的呢?岐伯说:这都是因为寒气聚集和八 风邪气侵犯人体后而发生的变化。黄帝说:怎样进行治疗呢?岐伯说:由于四时 偏胜之邪气所引起的病变,根据五行相胜的规律确定治则去治疗就会痊愈。 黄帝说:有旧病从五脏发动,都会影响到脉色而发生变化,怎样区别它是久病还是新病呢? 岐伯说:你问的很详细啊!只要验看它脉色就可以区别开来:如脉虽小而气色不失于正常的,乃是久病;如脉象与气色均失于正常状态的,也是久病;如脉 象与面色都不失于正常的,乃是新病。脉见沉弦,是肝脉与肾脉并致,而外部没 有血,或外部已见血,其经脉必滞,血气必凝,血凝经滞,形体必肿,有似乎因 湿邪或水气中伤的现象,成为一种淤血肿胀。 迟脉两旁的内侧侯于季胁部,外侧侯于肾脏,中间候于腹部。尺肤部的中段、左臂的外侧侯于肝脏,内侧侯于膈部;右臂的外侧后于胃腑,内侧侯于脾脏。尺 肤部的上段,右臂外侧侯于肺脏,内侧侯于胸中;左臂外侧侯于心脏,内侧侯于 膻中。尺肤部的前面,侯身前即胸腹部;后面,后身侯即背部。从尺肤上段直达 鱼际处,主胸部与侯中的疾病;从尺肤上段处,主少腹、腰、股、膝、胫、足等 处的疾病。 脉象洪大的,是由于阴精不足而阳有余,故发为热中之病。脉象来时急疾而去时徐缓,这是由于上部实而下部虚,气逆于上,多好发为癫仆一类的疾病。脉 象来时徐缓而去时急疾,这是由于上部虚而下部实,多好发为疠风之病。患这种 病的原因,是因为阳气虚而失去捍卫的功能,所以才感受邪气而发病。有两手脉 均见沉细数的,沉细为肾之脉体,数为热,故发为少阴之阳厥;如见脉沉细数散, 为阴血亏损,多发为阴虚阳亢之虚劳寒热病。脉浮而散,好发为眩晕仆倒之病。 凡见浮脉而不躁急,其病在阳分,则出现发热的症状,病在足三阴经;如浮而躁 急的,则病在手三阳经。凡见细脉而沉,其病在阴分,发为骨节疼痛,病在手三 阴经;如果脉细沉而静,其病在足三阴经。发现数动,而见一次歇止的脉象,是 病在阳分,为阳热郁滞的脉象,可出现泄利或大便带脓血的疾病。诊察到各种有 病的脉象而切按时,如见涩脉是阳气有余则多汗而身寒,阴气阳气均有余,则无 汗而身寒。按脉浮取不见,沉取则脉沉迟不浮,是病在内而非在外,故知其心腹 有积聚病。按脉沉取不显,浮取则脉浮数不沉,是病在外而不在内,当有深发热 之症。凡诊脉推求于上部,只见于上部,下部脉弱的,这是上实下虚,故出现腰 足清冷之症。凡诊脉推求于下部,只见于下部,而上部脉弱的,这是上虚下实, 故出现头项疼痛之症。若重按至骨,而脉气少的,是生阳之气不足,故可以出现 腰脊疼痛及身体痹证。 黄帝问道:正常人的脉象是怎样的呢? 岐伯回答说:人一呼脉跳动两次,一吸脉也跳动两次,呼吸之余,是为定息,若一吸劢跳动五次,是因为有时呼吸较长以尽脉跳余数的缘故,这是平人的脉象。 平人就是无病之人,通常以无病之人的呼吸为标准,来测侯病人的呼吸至数及脉 跳次数,医生无病,就可以用自己的呼吸来计算病人脉搏的至数,这是诊脉的法 则。如果一呼与一吸脉各跳动三次而且急疾,尺之皮肤发热,乃是温病的表现; 如尺肤不热,脉象滑,乃为感受风邪而发生的病变;如脉象涩,是为痹证。人一 呼一吸脉跳动八次以上是精气衰夺的死脉;脉气断绝不至,亦是死脉;脉来忽迟 忽数,为气血已乱,亦是死脉。 健康人的正气来源于胃,胃为水谷之海,乃人体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胃气为健康人之常气,人若没有胃气,就是危险的现象,甚者可造成死亡。 春天有胃气的脉应该是弦而柔和的微弦脉,乃是无并之平脉;如果弦象很明显而缺少柔和之胃气,为肝脏有病;脉见纯弦而无柔和之象的真脏脉,主死;若 虽有胃气而兼见轻虚以浮的毛脉,是春见秋脉,故预测其到了秋天就要生病,如 毛脉太甚,则木被金伤,现时就会发病。肝旺于春,春天脏真之气散于肝,以养 筋膜之气。夏天有胃气的脉应该是钩而柔和的微心脏有病;脉见纯钩而无柔和之 象的真脏脉,主死;若虽有胃气而兼见沉象的石脉,是夏见冬脉,故预测其到了 冬天就要生病;如石脉太甚,则火被水伤,现时就会发病。心旺于夏,故夏天脏 真之气通于心,心主血脉,而心之所藏则是血脉之气。长夏有胃气的脉应该是微 耎弱的脉,乃是无病之平脉,如果若甚无力而缺少柔和之胃气,为脾脏有病;如 果见无胃气的代脉,主死;若软弱脉中兼见沉石,是长夏见冬脉,这是火土气衰 而水反侮的现象,故预测其到了冬天就要生病;如弱火甚,现时就会发病。脾旺 于长夏,故长夏脏真之气濡养于脾,脾主肌肉,故脾藏肌肉之气。秋天有胃气的 脉应该是轻虚以浮而柔和的微毛脉,乃是无病之平脉;如果是脉见轻虚以浮而缺 少柔和之胃气,为肺脏有病;如见纯毛脉而无胃气的真脏脉,就要死亡;若毛脉 中兼见弦象,这是金气衰而木反侮的现象,故预测其到了春天就要生病;如弦脉 太甚,现时就会发病。肺旺于秋而居上焦,故秋季脏真之气上藏于肺,肺主气而 朝百脉,乃是无病之平脉;如果脉见沉石而缺少柔和的胃气,为肾脏有病;如脉 见纯石而不柔和的真脏脉,主死;若沉石脉中兼见钩脉,是水气衰而火反侮的现 象,故预测其到了夏天就要生病;如钩脉太甚,现时就会发病。肾旺于冬而居人 体的下焦,,冬天脏真之气下藏与肾,肾主骨,故肾藏骨髓之气。 胃经的大络,名叫虚里,其络从胃贯膈而上络于肺,其脉出现于左乳下,搏动时手可以感觉得到,这是积于胸中的宗气鼓舞其脉跳动的结果。如果虚里脉搏 动急数而兼有短时中断之象,这是中气不守的现象,是病在膻中的征候;如脉来 迟而有歇止兼见跳动甚剧而外见于衣,这是宗气失藏而外泄的现象。 切脉要知道寸口脉的太过和不及。寸口脉象应指而短,主头痛。寸口脉应指而长,主足胫痛。寸口应指急促而有力,上搏指下,主肩背痛。寸口脉沉而坚硬, 主病在内。寸口脉浮而盛大,主病在外。寸口脉沉而弱,主寒热、疝少腹疼痛。 寸口脉沉而横居,主胁下有积病,或腹中有横积而疼痛。寸口脉沉而急促,主病 寒热。脉盛大滑而坚,主病在外。脉小实而坚,主病在内。脉小弱而涩,是为久 病。脉来滑利浮而疾数,是为新病。脉来紧急,主疝瘕少腹疼痛。脉来滑利,主 病风。脉来涩滞,主痹证。脉来缓而滑利,为脾胃有热,主病热中。脉来盛紧, 为寒气痞满,主胀病。脉与病之阴阳想一致,如阳病见阳脉,阴病见阴脉,病难 愈。脉与四时相应为顺,如春弦、夏钩、秋毛、冬石,即使患病,亦无什麽危险; 如脉与四时相反,及不间脏而传变的,病难愈。臂多青脉,乃血少脉空,乃由于 失血。尺肤缓而脉来涩,主气血不足,多为倦怠懈惰,但欲安卧。尺肤发热而脉 象盛大,是火盛于内,主脱血。尺肤涩而脉象滑,阳气有余于内,故为多汗。尺 肤寒而脉象细,阴寒之气盛于内,故为泄泻。脉见粗大而尺肤常热的,阳盛于内, 为热中。 肝的真脏脉出现,至庾辛日死;心的真脏脉出现,至任癸日死;脾的真脏脉出现,至甲乙日死;肺的真脏脉出现,至丙丁日死;肾的真脏脉出现,至戊已日 死。这是说的真脏脉见,均主死亡。 颈部之脉搏动甚,且气喘咳嗽,主水病。眼睑浮肿如卧蚕之状。也是水病。小便颜色黄赤,而且嗜卧,是黄疸病。风为阴邪,下先受之,面部浮肿,为风邪 引起的风水病。水湿为阴邪,下先受之,足胫肿,是水湿引起的水肿病。眼白睛 发黄,是黄疸病。妇人手少阴心脉搏动明显,是怀孕的征象。 脉与四时有像适应,也有不相适应的,如果脉搏不见本脏脉的正常脉象,春 夏而不见弦、洪,而反见沉、涩;秋冬而不见毛、石,而反见浮大,这都是与四 时相反的脉象。风热为阳邪脉应浮大,今反沉静;泄利脱血,津血受伤,脉因虚 细,今反实大;病在内,脉应有力,乃正气尚盛足以抗邪,今反脉虚;病在外, 脉应浮滑,乃邪气仍在于表,今反见脉强坚,脉证像反,都是难治之病,着就叫 做“反四时”。 人依靠水谷的营养而生存,所以人断绝水谷后,就要死亡;胃气化生于水谷, 如脉无胃气也要死亡。所谓无胃气的脉,就是单见真脏脉,而不见柔和的胃气脉。 所谓不得胃气的脉,就是肝脉见不到微弦脉,肾脉见不到微石脉等。 太阳主时,脉来洪大而长;少阳主时,脉来不定,忽快忽慢,忽长忽短;阳 明主时,脉来浮大而短。 正常的心脉来时,圆润象珠子一样,相贯而至,又象安抚琅杆美玉一样的柔 滑,这是心脏的平脉。夏天以胃气为本,脉当柔和而微钩。如果脉来时,喘急促, 连串急数之中,带有微曲之象,这是心的病脉。将死的心脉来时,脉前曲回,后 则端直,如摸到革带之钩一样的坚硬,全无和缓之意,这是心的死脉。 正常的肺脉来时,轻虚而浮,像榆荚下落一样的轻浮和缓,这是肺的平脉。 秋天以胃气为本,脉当柔和而微毛。有病的肺脉来时,不上不下,如抚摩鸡毛一 样,这是肺的病脉。将死的肺脉来时,轻浮而无根,如物之漂浮,如风吹毛一样, 飘忽不定,散动无根,这是肺的死脉 正常的肝脉来时,柔软而弦长,如长竿之末梢一样的柔软摆动,这是肝的平 脉。春天以胃气为本,脉当柔和而微弦。有病的肝脉来时,弦长硬满而滑利,如 以手模长竿一样的长而不软,这是肝的病脉。将死的肝脉来时,弦急而坚劲,如 新张弓弦一样紧绷而强劲,这是肝的死脉。 正常的脾脉来时,从容和缓,至数匀净分明,好象鸡足缓缓落地一样的轻缓 而从容不迫,这是脾的平脉。长夏以胃气为本,脉当和缓。有病的脾脉来时,充 实硬满而急数,如鸡举足一样急疾,这是脾的病脉。将死的脾脉来时,或锐坚而 无柔和之气,如乌之嘴,鸟之爪那样坚硬而锐,或时动复止而无规律,或脉去而 无不至,如屋之漏水点滴无伦,或如水之流逝,去而不返,这是脾的死脉。 正常的肾脉来时,沉石滑利连续不断而又有曲回之象,按之坚实,有如心之 钩脉这是肾的平脉。冬天以胃气为本,脉当柔软而微石。有病的肾脉来时,坚搏 牵连如牵引葛藤一样,愈按愈坚硬,这是肾的病脉。将死的肾脉来时,象夺索一 般,长而坚硬劲急,或坚实如以指弹石,这是肾的死脉。 黄帝问道:春时的脉象如弦,怎样才算弦? 岐伯回答说:春脉主应肝脏,属东方之木。在这个季节里,万物开始生长, 因此脉气来时,软弱轻虚而滑,端直而长,所以叫做弦,假如违反了这种现象, 就是病脉。 黄帝道:怎样才称反呢? 岐伯说:其脉气来,应指实而有力,这叫做太过,主病在外;如脉来不实而 微弱,这叫做不及,主病在里。 黄帝道:春脉太过与不及,发生的病变怎样? 岐伯说:太过会使人记忆力衰退,精神恍惚,头昏而两目视物眩转,而发生 巅顶疾病;其不及会使人胸部作痛,牵连背部,往下则两侧胁助部位胀满。 黄帝道:讲得对!夏时的脉象如钩,怎样才算钩? 岐伯说:夏脉主应心脏,属南方之火,在这个季节里,万物生长茂盛,因此 脉气来时充盛,去时轻微,犹如钩之形象,所以叫做钩脉,假如违反了这种现象, 就是病脉。 黄帝道:怎样才称反呢? 岐伯说:其脉气来盛去亦盛,这叫做太过,主病在外;如脉气来时不盛,去 时反充盛有余,这叫做不及,主病在里。 黄帝道:夏脉太过与不及,发生的病变怎样? 岐伯说:太过会使人身体发热,皮肤痛,热邪侵淫成疮;不及会使人心虚作 烦,上部出现咳嗽涎沫,下部出现失气下泄。 黄帝道:讲得对! 秋天的脉象如浮,怎样才算浮? 岐伯说:秋脉主应肺脏,属西方之金,在这个季节里,万物收成,因此脉气 来时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所以叫做浮。假如违反了这种现象,就是病脉。 黄帝道:怎样才称反呢? 岐伯说:其脉气来浮软而中央坚,两旁虚,这叫做太过,主病在外;其脉气 来浮软而微,这叫做不及,主病在里。 黄帝道:秋脉太过于不及,发生的病变怎样? 岐伯说:太过会使人气逆,背部作痛,愠愠然郁闷而不舒畅;其不及会使人 呼吸短气,咳嗽气喘,其上逆而出血,喉间有喘息声音。黄帝道:讲得对!冬时 的脉象如营,怎样才算营? 岐伯说:冬脉主应肾脏,属北方之水,在这个季节里,万物闭藏,因此脉气 来时沉而搏手,所以叫做营。假如违反了这种现象,就是病脉。 黄帝道:怎样才称反呢? 岐伯说:其脉来如弹石一般坚硬,这叫做太过,主病在外;如脉去虚数,这 叫做不及,主病在里。 黄帝道:冬脉太过与不及,发生的病变怎样? 岐伯说:太过会使人精神不振,身体懈怠,脊骨疼痛,气短,懒于说话;不 及则使人心如悬,如同腹中饥饿之状,季胁下空软部位清冷,脊骨作痛,少腹胀 满,小便变常。 黄帝道:讲得对! 黄帝道:春夏秋冬四时的脉象,有逆有从,其变化各异,但独未论及脾脉, 究竟脾脉主何时令? 岐伯说:脾脉属土,位居中央为孤脏,以灌溉四旁。 黄帝道:脾脉的正常与异常可以得见吗?岐伯说:正常的脾脉不可能见到, 有病的脾脉是可以见到的。 黄帝道:有病的脾脉怎样? 岐伯说:其来如水之流散,这叫做太过,主病在外;其来尖锐如鸟之喙,这 叫做不及,主病在中。 黄帝道:先生说脾为孤脏,位居中央属土,以灌溉四旁,他的太过和不及各 发生什麽病变? 岐伯说:太过会使人四肢不能举动,不及则使人九窍不通,名叫重强。黄帝 惊悟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肃然起立,敬个礼道:很好!我懂得诊脉的要领了,这是天下极其重要的 道理。《五色》、《脉变》、《揆度》、《奇恒》等书,阐述的道理都是一致的, 总的精神在于一个“神”字。神的功用运转不息,向前而不能回却,倘若回而不 转,就失掉它的生机了。极其重要的道理,往往迹象不显而尽于微妙,把它著录 在玉版上面,藏于枢要内府,每天早上诵读,称它为《玉机》。 五脏疾病的传变,是受病气于其所生之脏,传于其所胜之脏,病气留舍于生我之脏,死于我所不胜之脏。当病到将要死的时候,必先传行于相克之脏,病者 乃死。这是病气的逆传,所以会死亡。例如,肝受病气于心脏,而又传行于脾脏, 其病气留舍于肾脏,传到肺脏而死。心受病气于脾脏,其病气留舍于肝脏,传到 肝脏而死。肺受病气于肾脏,传行于肝脏,病气留舍于脾脏,传到心脏而死。以 一日一夜划分为五个阶段,分属五脏,就可以推测死后的早晚时间。 黄帝道:五脏是相通连的,病气的转移,都有一定的次序。假如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若不能掌握治病的时机,那麽三个月或六个月,或三天,或六天, 传遍五脏就当死了,这是相克的顺传次序。所以说:能辨别三阳的,可以知道病 从何经而来;能辨别三阴的,可以知道病的死生日期,这就是说,知道他至其所 不胜而死。 风为六淫之首,所以说它是百病之长。风寒中人,使人毫毛直竖,皮肤闭而发热,在这个时候,可用发汗的方法治疗;至风寒入于经络,发生麻痹不仁或肿 痛等症状,此时可用汤熨(热敷)及火罐、艾炙、针刺等方法来祛散。如果不及 时治疗,病气内传于肺,叫做肺痹,又叫做肝厥,发生胁痛、吐食的症状,在这 个时候,可用按摩、药物或热汤沐浴等方法;如不及时治疗,就会传行于脾,叫 做脾风,发生黄,腹中热,烦心,小便黄色等症状,在这个时候,可用按摩、药 物或热汤沐浴等方法;如再不治,就会传行于肾,叫做疝疸,少腹烦热疼痛,小 便色白而混浊,又叫做盅病,在这个时候,可用按摩、或用药物;如再不治,病 就由肾传心,发生筋脉牵引拘挛,叫做瘛病,在这个时候,可用至法,或用药物; 如再不治,十日之后,当要死亡。倘若病邪由肾传心,心又复反传于肺脏,发为 寒热,发当三日即死,这是疾病传行的一般次序。假如骤然爆发的病,就不必根 据这个相传的次序而治。有些病不依这个次序传变的,如忧、恐、悲、喜、怒情 志之病,病邪就不能依照这个次序相传,因而使人生大病了。如因喜极伤心,心 虚则肾气相乘;或因大怒,则肝气乘脾;或因悲伤,则肺气乘肝;或因惊恐,则 肾气虚,脾气乘肾;或因大忧,则肺气内虚,心气乘肺。这是无志激动,使病邪 不以次序传变的道理。所以病虽有五,及其传化,就有五五二十五变。所谓传化, 就是相乘的名称。 大骨软弱,大肉瘦削,胸中气满,呼吸困难,呼吸困难,呼吸时身体振动,为期六个月就要死亡。见了真脏脉,就可以预知死日。胸中疼痛,牵引肩项,全 身发热,脱肉破腘,真脏脉现,大骨软弱,大肉瘦削,胸中气满,呼吸困难,十 个月之内就要死亡。大骨软弱,大肉瘦削,两肩下垂,骨髓内消,动作衰颓,真 脏脉未出现,为期一年死亡,若见到真脏脉,就可以预知死日。大骨软弱,大肉 瘦削,胸中气满,腹中痛,心中气郁不舒,肩项身上俱热,破腘脱肉,目眶下陷, 真脏脉出现,精脱目不见人,立即死亡;如尚能见人,是精未全脱,到了它所不 声胜之时,便死亡了。如果正气暴虚,外邪陡然中人,仓卒获病,五脏气机闭塞, 周身脉道不通,气不往来,譬如从高堕下,或落水淹溺一样,猝然的病变,就无 法预测死期了。其脉息绝而不至,或跳动异常疾数,一呼脉来五、六至,虽然形 肉不脱,真脏不见,仍然要死亡的。 肝脏之真脏脉至,中外劲急,如象按在刀口上一样的锋利,或如按在琴弦上 一样硬直,面部显青白颜色而不润泽,毫毛枯焦乃死。肺脏的真脏脉至,大而空 虚,好象毛羽着人皮肤一般地轻虚,面部显白赤。颜色而不润泽,毫毛枯焦,就 要死亡。肾脏的真脏脉至,搏手若索欲断,或如以指弹石一样坚实,面部显黑黄 颜色而不润泽,毫毛枯焦,就要死亡。脾脏的真脏脉至,软弱无力,快慢不匀, 面部显黄青颜色而不润泽,毫毛枯焦,就要死亡。凡是见到五脏真脏脉,皆为不 治的死侯。 黄帝道:见到真脏脉象,就要死亡,是什麽道理?岐伯五脏的营养,都赖于 胃腑水谷之精微,因此胃是五脏的根本。故五脏之脏脉气,不能自行到达于手太 阴寸口,必须赖借胃气的敷布,才能达于手太阴。所以五脏之气能够在其所主之 时,出现于手太阴寸口,就是有了胃气。如果邪气胜,必定使精气衰。所以病气 严重时,胃气就不能与五脏之气一起到达手太阴,而为某一脏真脏脉象单独出现, 真脏独见,是邪气胜而脏气伤,所以说是要死亡的。黄帝道:讲得对! 黄帝道:大凡治病,必先诊察形体盛衰,气之强弱,色之润枯,脉之虚实, 病之新久,然后及时治疗,不能错过时机。病人形七相称,是可治之症;面色光 润鲜明,病亦易愈;脉搏与四时相适应,亦为可治;脉来弱而流利,是有胃气的 现象,病亦易治,必须抓紧时间,进行治疗。形气不相称,此谓难治;面色枯槁, 没有光泽,病亦难愈;脉实而坚,病必加重;脉与四时相逆,为不可治。必须审 察这四种难治之证,清楚地告诉病家。 所谓脉与四时相逆,是春见到肺脉,夏见到肾脉,秋见到心脉,冬见到脾脉, 其脉皆悬绝无根,或沉涩不起,这就叫做逆四时。如五脏脉气不能随着时令表现 于外,在春夏的时令,反见沉涩的脉象,秋冬的时令,反见浮大的脉象,这也叫 做逆四时。 热病脉宜洪大而反静;泄泻脉应小而反大;脱血脉应虚而反实;病在中而脉 不实坚;病在外而脉反坚实。这些都是症脉相反,皆为难治。 黄帝道:我听说根据虚实的病情可以预决死生,希望告诉我其中道理! 岐伯说:五实死,五虚亦死。 黄帝道:请问什麽叫做五实、五虚? 岐伯说:脉盛是心受邪盛,皮热是肺受邪盛,腹胀是脾受邪盛,二便不通是 肾受邪盛,闷瞀是肝受邪盛,这叫做五实。脉细是心气不足,皮寒是肺气不足, 气少是肝气不足,泄利前后是肾气不足,饮食不入是脾气不足,这叫做五虚。 黄帝道:五实、五虚,有时亦有痊愈的,又是什麽道理? 岐伯说:能够吃些粥浆,慢慢地胃气恢复,大便泄泻停止,则虚者也可以痊 愈。如若原来身热无汗的,而现在得汗,原来二便不通的,而现在大小便通利了, 则实者也可以痊愈。这就是五虚、五实能够痊愈的机转 黄帝问道:我听先生讲了九针道理后,觉得丰富广博,不可尽述。我想了解 其中的主要道理,以嘱咐子孙,传于后世,铭心刻骨,永志不忘,并严守誓言, 不敢妄泄。如何使这些道理符合于天体运行的规律,有始有终,上应于日月星辰 周历天度之标志,下符合四时五行阴阳盛衰的变化,人是怎样适应这些自然规律 的呢?希望你讲解这方面的道理。 岐伯回答说:问得多好啊!这是天地间至为深奥的道理。 黄帝道:我愿闻天地的至数,与人的形体气血相通,以决断死生,是怎样一 回事? 岐伯说:天地的至数,开始于一,终止于九。一奇数为阳,代表天,二偶数 为阴代表地,人生天地之间,故以三代表人;天地人合而为三,三三为九,以应 九野之数。所以人有三部,每部各有三侯,可以用它来决断死生,处理百病,从 而调治虚实,祛除病邪。 黄帝道:什麽叫做三部呢? 岐伯说: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每部各有三侯,所谓三侯,是以天、地、 人来代表的。必须有老师的当面指导,方能懂得部侯准确之处。上部天,即两额 太阳脉处动脉;上部地,即两颊大迎穴处动脉;上部人,即耳前耳门穴处动脉; 中部天,即两手太阴气口、经渠穴处动脉;中部地,即两手阴明经合谷处动脉; 中部人,即两手少阴经神门处动脉;下部天,即足厥阴经五里穴或太冲穴处动脉; 下部地,即足少阴经太溪穴处动脉;下部人,即足太阴经箕门穴处动脉。故而下 部之可以天候肝脏之病变,下部之地可以侯肾脏之病变,下部之人可以侯脾胃之 病变。 黄帝道:中部之侯怎样? 岐伯说:中部亦有天、地、人三侯。中部之天可以侯肺脏之病变,肿不之地 可以侯胸中之病变。中部之人可以侯心脏之病变。黄帝道:上部之侯又怎样?岐 伯说:上布也有天、地、人三侯。上部之天可以侯头角之病变,上部之地可以侯 口齿之病变,上部之人可以侯耳目之病变。三部之中,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 三侯为天,三侯为地,三侯为人,三三相乘,合为九侯。脉之九侯,以应地之九 野,以应人之九脏。所以人有肝、肺、心、脾、肾五神脏和膀胱、胃、大肠、小 肠四形脏,合为九脏。若五脏以败,必见神色枯槁,枯槁者是病情危重,乃至死 亡征象。 黄帝道:诊察的方法怎样? 岐伯说:必先度量病人的身形肥瘦,了解它的正气虚实,实证用泻法,虚症 用补法。但必先去除血脉中的凝滞,而后调补气血的不足,不论治疗什麽病都是 以达到气血平调为准则。 黄帝道:怎样决断死生? 岐伯说:形体盛,脉反细,气短,呼吸困难,危险;如形体瘦弱,脉反大, 胸中喘满而多气的是死亡之症。一般而论;形体与脉一致的主生;若脉来三五不 调者主病,三部九侯之脉与疾病完全不相适应的,主死;上下左右之脉,相应鼓 指如春杵捣谷,参差不齐,病必严重;若见上下之脉相差甚大,而又息数错乱不 可计数的,是死亡征候;中部之脉虽然独自调匀,而与其他众脏不相协调的,也 是死侯;目内陷的为正气衰竭现象,也是死侯。 黄帝道:怎样知道病的部位呢? 岐伯说:从诊察九侯脉的异常变化,就能知病变部位。九侯之中,有一部独 小,或独大,或独疾,或独迟,或独热,或独寒,或独陷下(沉伏),均是有病 的现象。 以左手加于病人的左足上,距离内踝五寸处按着,以右手指在病人足内踝上 弹之,医者之左手即有振动的感觉,如其振动的范围超过五寸以上,蠕蠕而动, 为正常现象;如其振动急剧而大,应手快速而浑乱不清的,为病态;若振动微弱, 应手迟缓,应为病态;如若振动不能上及五寸,用较大的力量弹之,仍没有反应, 是为死侯。 身体极度消瘦,体弱不能行动,是死亡之征。中部之脉或快或慢,无规律, 为气脉败乱之兆,亦为死征。如脉代而钩,为病在络脉。九侯之脉,应相互适应, 上下如一,不应该有参差。如九侯之中有一侯不一致,则病必危险。所谓不一致, 就是九侯之间,脉动的不相适应。诊察病邪所在之脏腑,以知死生的时间。临症 诊察,必先知道正常之脉,然后才能知道有病之脉;若见到真脉脉象,胜己的时 间,变要死亡。足太阳经脉气绝,则两足不能屈伸,死亡之时,必目睛上视。 黄帝道:冬为阴,夏为阳,脉象与之相应如何? 岐伯说:九侯的脉象,都是沉细悬绝的,为阴,冬令死于阴气极盛之夜半;如脉盛大躁动喘而疾数的,为阳,主夏令,所以死于阳气旺盛之日中;寒热交作 的病,死于阴阳交会的平旦之时;热中及热病,死于日中阳极之时;病风死于傍 晚阳衰之时;病水死于夜半阴极之时。其脉象忽疏忽数,忽迟忽急,乃脾气内绝, 死于辰#丑未之时,,也就是平旦、日中、日夕、夜半、日乘四季的时候;若形 坏肉脱,虽九侯协调,犹是死亡的征象;假使七诊之脉虽然出现,而九侯都顺于 四时的,就不一定是死侯。所说不死的病,指心感风病,或月经之病,虽见类似 七诊之病脉,而实不相同,所以说不是死侯。若七诊出现、其脉侯有败坏现象的, 这是死征,死的时候,必发呃逆等证侯。所以治病之时,必须详细询问他的起病 情形和现在症状,然后按各部分,切其脉搏,以观察其经络的浮沉,以及上下逆 顺。如其脉来流利的,不病;脉来迟缓的,是病;脉不往来的,是死侯;久病肉 脱,皮肤干枯着于筋骨的,亦是死侯。 黄帝道:那些可治的病,应怎样治疗呢? 岐伯说:病在经的,刺其经;病在孙络的,刺其孙络使它出血;血病而有身痛症状的,则治其经与络。若病邪留在大络,则用右病刺左、左病刺右的缪刺法 治之。若邪气久留不移,当于四肢八溪之间、骨节交会之处刺之。上实下虚,当 切按气脉,而探索气脉络郁结的所在,刺出其血,以通其气。如目上视的,是太 阳经气不足。目上视而又定直不动的,是太阳经气已绝。这是判断死生的要诀, 不可不认真研究。 黄帝问道:人们的居住环境、活动、安静、勇敢、怯懦有所不同,其经脉血气也随着变化吗? 岐伯回答说:人在惊恐、忿怒、劳累、活动或安静的情况下,静脉血气都要受到影响而发生变化。所以夜间远行劳累,就会扰动肾气,使肾气不能闭藏而外 泄,则气喘出于肾脏,其偏胜之气,就会侵犯肺脏。若因坠堕而受到恐吓,就会 扰动肝气,而喘出于肝,其偏胜之气就会侵犯脾脏。或有所惊恐,惊则神越气乱, 扰动肺气,喘出于肺,其偏胜之气就会侵犯心脏。渡水而跌仆,跌仆伤骨,肾主 骨,水湿之气通于肾,致肾气和骨气受到扰动,气喘于肾和骨。在这种情况下, 身体强盛的人,气血畅行,不会出现什麽病变;怯弱的人,气血留滞,就会发生 病变。所以说:诊察疾病,观察病人的勇怯及骨骼、肌肉、皮肤的变化,便能了 解病情,并以此作为诊病的方法。在饮食过饱的时候,则食气蒸发而汗出于胃。 惊则神气浮越,则心气受伤而汗出于心。负重而远行的时候,则骨劳气越,肾气 受伤而汗出于肾。疾走而恐惧的时候,由于疾走伤筋,恐惧伤魂,则肝气受伤而 汗出于肝。劳力过度的时候,由于脾主肌肉四肢,则脾气受伤而汗出于脾。春、 夏、秋、冬四季阴阳的变化都有其常度,人在这些变化中所发生疾病,就是因为 对身体的劳用过度所致,这是通常的道理。 五谷入胃,其所化生的一部分精微之气输散到肝脏,再由肝将此精微之气滋 养于筋。五谷入胃,其所化生的精微之气,注入于心,再由心将此精气滋养于血 脉。血气流行在经脉之中,到达于肺,肺又将血气输送到全身百脉中去,最后把 精气输送到皮毛。皮毛和经脉的精气汇合,又还流归入于脉,脉中精微之气,通 过不断变化,周流于四脏。这些正常的生理活动,都要取决于气血阴阳的平衡。 气血阴阳平衡,则表现在气口的脉搏变化上,气口的脉搏,可以判断疾病的死生。 水液入胃以后,游溢布散其精气,上行输送与脾,经脾对精微的布散转输,上归 于肺,肺主清肃而司治节,肺气运行,通调水道,下输于膀胱。如此则水精四布, 外而布散于皮毛,内而灌输于五脏之经脉,并能合于四时寒暑的变易和五脏阴阳 的变化。作出适当的调节,这就是经脉的正常生理现象。 太阳经脉偏盛,则发生厥逆、喘息、虚气上逆等症状,这是阴不足而阳有余, 表里两经俱当用泻法,取足太阳经的束骨穴和足少阴经的太溪穴。阳明经脉偏盛, 是太阳、少阳之气重并于阳明,当用泻阳补阴的治疗方法,当泻足阳明经的陷谷 穴,补太阴经的太白穴。少阳经脉偏盛,是厥气上逆,所以阳蹻脉前的少阳劢猝 然盛大,当取足少阳经的临泣穴。少阳经脉偏盛而独至,就是少阳太过。太阴经 脉鼓搏有力,应当细心的审查是否真脏脉至,若五脏之脉均气少,胃气又不平和, 这是足太阴脾太过的缘过,应当用补阳泻阴的治疗方法,补足阳明之陷谷穴,泻 足太阴之太白穴。二阴经脉独盛,是少阴厥气上逆,而阳气并越于上,心、肝、 脾、肺四脏受其影响,四脏之脉争张于外,病的根源在于肾,应治其表里的经络, 泻足太阳经的经穴昆仑、络穴飞扬,补足少阴的经穴复溜,络穴大钟。一阴经脉 偏盛,是厥阴所主,出现真气虚弱,心中痠痛不适的症状,厥气留于经脉与正气 相搏而发为白汗,应该注意饮食调养和药物的治疗,如用针刺,当取决阴经下部 的太冲穴,以泄其邪。 黄帝说:太阳经的脉象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其脉象似三阳之气浮盛于外,所以脉浮。 黄帝说:少阳经的脉象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其脉象似一阳之初生,滑而不实。 黄帝说:阳明经的脉象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其脉象大而浮。太阴经的脉象搏动,虽沉伏而指下仍搏击有力;少 阴经的脉象搏动,是沉而不浮。 黄帝问道:结合人体五脏之气的具体情况,取法四时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作为救治疾病的法则,怎样是从?怎样是逆呢?我想了解治法中的从逆和得失是 怎麽一会事。 岐伯回答说: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配合时令气候,有衰旺盛克的变化,从这些变化中可以测知疾病的死生,分析医疗的成败,并能确定五脏之气 的盛衰、疾病轻重的时间,以及死生的日期。 黄帝说:我想听你详尽地讲一讲。 岐伯说:肝属木、旺于春,肝与胆为表里,春天是足厥阴肝和足少阳胆主治的时间,甲乙属木,足少阳胆主甲木,足厥阴肝主乙木,所以肝胆旺日为甲乙; 肝在志为怒,怒则气急,甘味能缓急,故宜急食甘以缓之。心属火,旺于夏,心 与小肠为表里,夏天是手少阴和手太阳小肠主治的时间;丙丁属火,手少阴心主 丁火,手太阳小肠主丙火,所以心与小肠的旺日为丙丁;心在志为喜,喜则气缓, 心气过缓则心气虚而散,酸味能收敛,故宜急食酸以收之。脾属土,旺于长夏(六 月),脾与胃为表里,长夏是足太阴脾和足阳明胃主治的时间;戊已属土,主太 阴脾主已土,主阳明胃主戊土,所以脾与胃的旺日为戊已;脾性恶湿,湿盛则伤 脾,苦味能燥湿,故宜急食苦以燥之。肺属金,旺于秋;肺与大肠为表里,秋天 是手太阴肺和手阳明大肠主治的时间;庚辛属金,手太阴肺主辛金,手阳明大肠 主庚金,所以肺与大肠的旺日为庚辛;肺主气,其性清肃,若气上逆则肺病,苦 味能泄,故宜急食苦以泄之。肾属水,旺于冬,肾与膀胱为表里,冬天是足少阴 肾与足太阴膀胱主治的时间;壬癸属水,足少阴肾主癸水,足太阳膀胱主壬水, 所以肾与膀胱的旺日为壬癸;肾为水脏,喜润而恶燥,故宜急食辛以润之。如此 可以开发腠理,运行津液,宜通五脏之气。 肝脏有病,在夏季当愈,若至夏季不愈,到秋季病情就要加重;如秋季不死,至冬季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状态,到来年春季,病即好转。因风气通于肝,故 肝并最禁忌受风。有肝病的人,愈于丙丁日;如果丙丁日不愈,到庚辛日病就加 重;如果庚辛日不死,到壬癸日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状态,到了甲乙日病即好 转。患肝病的人,在早晨的时候精神清爽,傍晚的时候病就加重。到半夜时便安 静下来。肝木性喜条达而恶抑郁,故肝病急用辛味以散之,若需要补以辛味补之, 若需要泻,以酸味泻之。 心脏有病,愈于长夏;若至长夏不愈,到了冬季病情就会加重;如果在冬季不死,到了明年的春季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状态,到了夏季病即好转。心有病 的人应禁忌温热食物,衣服也不能穿的太暖。有心病的人,愈于戊已日;如果戊 已日不愈,到壬癸日病就加重;如果在壬癸日不死,到甲已日病情就会维持稳定 不变状态,到丙丁日病即好转。心脏有病的人,在中午的时候神情爽**半夜时病 就加重,早晨时便安静了。心病欲柔软,宜急食咸味以软之,需要补则以咸味补 之,以肝味泻之。 脾脏有病,愈于秋季;若至秋季不愈,到春季病就加重;如果在春季不死, 到夏季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状态,到长夏的时间病即好转。脾病应禁忌吃温热 性食物即饮食过饱、居湿地、穿湿衣等。脾有病的人,愈于庚辛日;如果在庚辛 日不愈,到甲已日加重;如果在甲已日不死,到丙丁日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状 态,到了戊已日病即好转。脾有病的人,在午后的时间精神清爽,日出时病就加 重,傍晚是便安静了。脾脏病需要缓和,甘能缓中,故宜急食甘味以缓之,需要 泻则用苦味药泻脾,以甘味补脾。 肺脏有病,愈于冬季;若至冬季不愈,到夏季病就加重;如果在夏季不死, 至长夏时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状态,到了秋季病即好转。肺有病应禁忌寒冷饮 食及穿的太单薄。肺有病的人,愈于壬癸日;如果在壬癸日不愈,到丙丁日病就 加重;如果在丙丁日不死,到戊已日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状态,到了庚辛日, 病即好转。肺有病的人,傍晚的时候精神爽**到中午时病就加重,到半夜时变安静了。肺气欲收敛,宜急食酸味以收敛,需要补的,用酸味补肺,需要泻的,用 辛味泻肺。 肾脏有病,愈于春季;若至春季不愈,到长夏时病就加重;如果在长夏不死, 到秋季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状态,到冬季病即好转。肾病禁食炙过热的食物和 穿经火烘烤过的衣服。肾有病的人,愈于甲已日;如果在甲已日不愈,到戊已日 病就加重;如果在戊已日不死,到庚辛日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状态,到壬癸日 病即好转。肾有病的人,在半夜的时候精神爽**在一日当中辰、戌、丑、未四个时辰病情加重,在傍晚时便安静了。肾主必藏,其气欲坚,需要补的,宜急食苦 味以坚之,用苦味补之,需要泻的,用咸味泻之。 凡是邪气侵袭人体,都是以胜相加,病至其所生之时而愈,至其所不胜之时 而甚,至其所生之时而病情稳定不变,至其自旺之时病情好转。但必须先明确五 脏之平脉,然后始能推测疾病的轻重时间及死生的日期。 肝脏有病,则两肋下疼痛牵引少腹,使人多怒,这是肝气实的症状;如果肝 气虚,则出现两目昏花而视物不明,两耳也听不见声音,多恐惧,好象有人要逮 捕他一样。治疗时,取用厥阴肝经和少阳胆经的经穴。如肝气上逆,则头痛、耳 聋而听觉失灵、颊肿,应取厥阴、少阳经脉,刺出其血。 心脏有病,则出现胸中痛,肋部支撑胀满,肋下痛,胸膺部、背部及肩胛间 疼痛,两臂内侧疼痛,这是心实的症状。心虚,则出现胸腹部胀大,肋下和腰部 牵引作痛。治疗时,取少阴心经和太阳小肠经的经穴,并刺舌下之脉以出其血。 如病情有变化,与初起不同,刺委中穴出血。 脾脏有病,则出现身体沉重,易饥,肌肉痿软无力,两足弛缓不收,行走时 容易抽搐,脚下疼痛,这是脾实的症状;脾虚则腹部胀满,肠鸣,泄下而食物不 化。治疗时,取太阴脾经、阳明胃经和少阴肾经的经穴,刺出其血。 肺脏有病,则喘咳气逆,肩背部疼痛,出汗,尻、阴、股、膝、髀骨、足等 部皆疼痛,这是肺实的症状;如果肺虚,就出现少气,呼吸困难而难于接续,耳 聋,咽干。治疗时,取太阴肺经的经穴,更取足太阳经的外侧及足厥阴内侧,即 少阴肾经的经穴,刺出其血。 肾脏有病,则腹部胀大,胫部浮肿,气喘,咳嗽,身体沉重,睡后出汗,恶 风,这是肾实的症状;如果肾虚,就会出现胸中疼痛,大腹和小腹疼痛,四肢厥 冷,心中不乐。治疗时,取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刺出其血。 肝合青色,宜食甘味,粳米、牛肉、枣、葵菜都是属于味甘的。心合赤色, 宜食酸味,小豆、犬肉、李、韭都是属于酸味的。肺合白色,宜食苦味,小麦、 羊肉、杏、薤都是属于苦味的。脾合黄色,宜食咸味,大豆、猪肉、栗、藿都是 属于咸味的。肾合黑色,宜食辛味,黄黍、鸡肉、桃、葱都是属于辛味的。五味 的功用:辛味能发散,酸味能收敛,甘味能缓急,苦味能坚燥,咸味能坚。凡毒 药都是可用来攻逐病邪,五谷用以充养五脏之气,五果帮助五谷以营养人体,五 畜用以补益五脏,五菜用以充养脏腑,气味和合而服食,可以补益精气。这五类 食物,各有辛、酸、甘、苦、咸的不同气味,各有利于某一脏气,或散,或收, 或缓,或急,或坚等,在运用的时候,要根据春、夏、秋、冬四时和五脏之气的 偏盛偏衰及苦欲等具体情况,各随其所宜而用之。 五脏之气失调后所发生的病变:心气失调则嗳气;肺气失调则咳嗽;肝气失 调则多言;脾气失调则吞酸;肾气失调则为呵欠、喷嚏;胃气失调则为气逆为哕, 或有恐惧感;大肠、小肠病则不能泌别清浊,传送糟粕,而为泄泻;下焦不能通 调水道,则水液泛溢与皮肤而为水肿;膀胱之气化不利,则为癃闭,不能约制, 则为遗尿;胆气失调则易发怒。这是五脏之气失调而发生的病变。 五脏之精气相并所发生的疾病:精气并与心则喜,精气并于肺则悲,精气并 于肝则忧,精气并于脾则畏,精气并于肾则恐。这就是所说的五并,都是由于五 脏乘虚相并所致。 五脏化生的液体:心之液化为汗,肺之液化为涕,肝之液化为泪,脾之液化 为涎,肾之液化为唾。这是五脏化生的五液。 五味所禁:辛味走气,气病不可多食辛味;咸味走血,血病不可多食咸味; 苦味走骨,骨病不可多食苦味;甜味走肉,肉病不可多食甜味;酸味走筋,筋病 不可多食酸味。这就是五味的禁忌,不可使之多食。 五种病的发生:阴病发生于骨,阳病发生于血,阴病发生于肉,养病发生于 冬,阴病发生于夏。这是五病所发。 五邪所乱:邪入于阳分,则阳偏盛,而发为痹病;邪搏于阳则阳气受伤,而 发为癫疾;邪搏于阴侧则阴气受伤,而发为音哑之疾;邪由阳而入于阴,则从阴 而为静;邪由阴而出于阳,则从阳而为怒。这就是所谓五乱。 五脏克贼之邪所表现的脉象:春天见到秋天的毛脉,是金克木;夏天见到冬 天的石脉,是水克火;长夏见到春天的弦脉,是木克土;秋天见到夏天的洪脉, 是火克金;冬天见到长夏的濡缓脉,是土克水。这就是所谓的五邪脉。其预后相 同,都属于不治的死证。 五种过度的疲劳可以伤耗五脏的精气:如久视则劳于精气而伤血,久卧则阳 气不伸而伤气,久坐则血脉灌输不畅而伤肉,久立则劳于肾及腰、膝、胫等而伤 骨,久行则劳于筋脉而伤筋。这就是五劳所伤。 五脏应四时的脉象:肝脏应春,端直而长,其脉象弦;心脉应夏,来盛去衰, 其脉象钩;脾旺于长夏,其脉弱,随长夏而更代;肺脉应秋,轻虚而浮,其脉象 毛;肾脉应冬,其脉沉坚象石。这就是所谓的应于四时的五脏平脉。 人身各经气血多少,是有一定常数的。如太阳经常多血少气,少阳经常少血 多气,阳明经常多气多血,少阴经常少血多气,厥阴经常多血少气,太阴经常多 气少血,这是先天禀赋之常数。 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为表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为表里,足阳 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为表里。这是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之间的表里配合关系。手 太阳小肠经和手太阴心经为表里,手三阳三焦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为表里,手阳明 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为表里,这是手三阳经和手三阴经之间的表里配合关系。现 以知道,疾病发生在手足阴阳使二经脉的那一经,其治疗方法,血脉雍盛的,必 须先刺出其血,以减轻其病苦;再诊察其所欲,根据病情的虚实,然后泻其有余 之实邪,补其不足之虚。 要想知道背部五脏俞穴的位置,先用草一根,度量两乳之间的距离,再从正 中对折,另一草与前草同样长度,折掉一半之后,拿来支撑第一根草的两头,就 成了一个三角形,然后用它量病人的背部,使其一个角朝上,和脊背部大椎穴相 平,另外两个角在下,其下边左右两个角所指部位,就是肺俞穴所在。再把上角 移下一度,方在两肺俞连线的中点,则其下左右两角的位置是心俞的部位。再移 下一度,左角是肝俞,右角是脾俞。再移下一度,左右两角是肾俞。这就是五脏 俞穴的部位,为刺炙取穴的法度。 形体安逸但精神苦闷的人,病多发生在经脉,治疗时宜用针炙。形体安逸而 精神也愉快的人,病多发生在肌肉,治疗时宜用针刺或砭石。形体劳苦但精神很 愉快的人,病多发生在筋,治疗时宜用热熨或导引法。形体劳苦,而精神又很苦 恼的人,病多发生在咽喉部,治疗时宜用药物。屡受惊恐的人,经络因气机紊乱 而不通畅,病多为麻木不仁,治疗时宜用按摩和药酒。以上是形体和精神方面发 生的五种类型的疾病。 刺阳明经,可以出血出气;刺太阳经,可以出血,而不宜伤气;刺少阳经, 只宜出气,不宜出血;刺太阳经,只宜出气,不宜出血;刺少阴经,只宜出气, 不宜出血;刺厥阴经,只宜出血,不宜伤气。
本文档为【《黄帝内经》白话文 (全文)【中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4115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23KB
软件:Word
页数:4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05
浏览量: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