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一次课教学讲稿完整版

第一次课教学讲稿完整版

举报
开通vip

第一次课教学讲稿完整版HENsystemofficeroom【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第一次课教学讲稿第一次课教学讲稿课题:          绪  论教学任务: 1.熟练掌握解剖学方位术语。 2.掌握人体的基本轴和基本切面。重点及难点:人体的基本轴和基本切面.教学内容: 一、运动解剖学的定义和内容(一)运动解剖学的定义: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和发展规律,探索人体机械运动与体育动作的关系,属于运动人体科学范畴的一门基础学科。(人体解剖学...

第一次课教学讲稿完整版
HENsystemofficeroom【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第一次课教学讲稿第一次课教学讲稿课题:          绪  论教学任务: 1.熟练掌握解剖学方位术语。 2.掌握人体的基本轴和基本切面。重点及难点:人体的基本轴和基本切面.教学内容: 一、运动解剖学的定义和内容(一)运动解剖学的定义: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和发展规律,探索人体机械运动与体育动作的关系,属于运动人体科学范畴的一门基础学科。(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属于生物学科的形态学范畴。)(它又属于形态学范畴:形态学是研究生物体(具有生长、发育、繁殖能力的物体。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外部形态、内部构造的研究科学;机械运动:包括人体的运动和器械的运动两种形式。人体的运动从运动解剖学上讲可以认为是人体各环节之间的运动,以及器官系统的活动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也就是说骨、关节和肌肉的运动规律。而器械的运动:如篮球、排球、足球在空中运动的特点等;体育动作:动作是人体全身或一部分肢体的活动,体育动作是指带有技术性的或者是具有一定技巧性的动作。)(二)运动解剖学的研究内容:1.体育运动对人体器官组织形态结构影响的研究。2.优秀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及儿童少年运动员选材形态学基础的研究。3.骨骼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研究。4.人体结构机械运动规律的研究。5.运动损伤形态学基础的研究。二、学习运动解剖学的主要任务:(一)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二)为运动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三)为学习后继课程奠定基础。三、学习运动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一)基本观点:1.形态结构与功能统一的观点。2.有机体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3.有机体变化发展及与外界环境相统一的观点。(二)基本方法:尸体解剖法组织切片法组织化学法活体研究法动作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法各种仪器研究法四、运动解剖学的发展简史(自学)。五、解剖学定位术语:(一)人体解剖姿势:人体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的解剖姿势为身体直立、双眼平视、手臂下垂、掌心向前、两足并立,脚尖向前。(二)常用的方位术语:以人体解剖学姿势为基准,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下列一些术语:上:靠近头部称为上。下:靠近足部称为下。前:靠近腹面称为前。后:靠近背面称为后。浅:靠近体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或器官表面称为浅。深:远离体表或器官表面称为深。内侧:靠近身体正中面为内侧。外侧:远离身体正中面为外侧。以上术语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近端:指四肢的近躯干端。(四肢靠近与躯干相连接的部分为近端)10.远端:指四肢的远躯干端。(四肢远离与躯干相连接的部分为远端)11.桡侧:指前臂的内侧。12.尺侧:指前臂的外侧。13.腓侧:指小腿的外侧。14.胫侧:指小腿的内侧。以上术语适用于四肢。(三)人体基本轴与基本面轴和面是描述人体器官形态,尤其是叙述关节运动时的常用术语。人体可人为的分为三种相互垂直的轴,即:垂直轴、矢状轴和冠状轴。依据上述三种轴,人体还可设立相互垂直的三种面,即矢状面、冠状面和水平面。人体基本面:(1)矢状面:沿身体前后径所作的与地面垂直的切面称为矢状面。其中,通过正中线的矢状面称为正中面。(正中线:沿身体前、后面所作的垂线,其将人体分为左、右相等的两部分,称为人体的前、后正中线。)(2)额状面:沿身体左右径所作的与地面垂直的切面,又称为冠状面。(3)水平面:横断身体,与地面平行的切面,又称为横切面。2.人体基本轴:(1)额状轴:横贯身体、垂直通过矢状面的轴,又称为冠状轴。(2)矢状轴:前、后贯穿身体、垂直通过额状面的轴。(3)垂直轴:纵贯身体,垂直通过水平面的轴。第二次课教学讲稿课题:           骨的概述教学任务: 1.掌握骨的构造、功能。  2.了解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重点和难点:骨的构造;骨的长长和长粗教学内容:  人体的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骨连接起枢纽作用;而肌肉的收缩则是运动的动力。一、骨的分类(一)按形态分类1.长骨:多呈管状,位于四肢。有一个体及两个端。体部空且稍细为骨干,主要为骨密质构成。两端膨大称为骨骺,主要为骨松质构成。如:肱骨、股骨等。2.短骨:呈立方形,表面为骨密质,内部为骨松质。多分布于运动较复杂或受力较大的部位。如:腕部、踝部等。3.扁骨:呈板状,位于人体中轴或四肢带部。表面为骨密质,内部为骨松质。可保护内脏、为肌肉附着。如:肋骨、肩胛骨等。4.不 规则 编码规则下载淘宝规则下载天猫规则下载麻将竞赛规则pdf麻将竞赛规则pdf 骨:形状极不规则,表面为骨密质,内部为骨松质。如:椎骨、髋骨等。此外,还有含气骨和籽骨。如:上颌骨和髌骨。(二)按部位分类  1.中轴骨:包括颅骨(29块)【面颅骨(15块)、脑颅骨(8块)、听小骨(6块)】和躯干骨(51块)【椎骨(26块)、肋骨(24块)、胸骨(1块)】。  2.四肢骨:包括上肢骨(64块)【上肢带骨(4块)、自由上肢骨(60块)】和下肢骨(62块)【下肢带骨(2块)、自由下肢骨(60块)】二、骨的构造作为器官的骨由骨膜、骨质、骨髓及血管、神经等构成。1.骨膜:由骨外膜和骨内膜构成。骨外膜一般分布于骨表面,其外层致密,内层疏松且含有成骨细胞,参与骨质的形成。骨内膜位于骨髓腔内及骨松质表面的结缔组织膜上,此膜主要有破骨细胞,参与骨质的破坏。2.骨质:是骨的主要成分,按结构可分为骨密质、骨松质两种类型。骨密质厚、致密,坚硬、抗压、抗扭曲力强。有外环骨板、内环骨板、哈佛氏系统(骨单位)和间骨板。骨松质往往形成杆状或片状的骨小梁。骨小梁的排列与其所受外力有关。3.骨髓:由网状组织和各种血细胞构成的,具有造血的功能。分为红骨髓、黄骨髓两种。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一)化学成分1.有机物:骨的胶原纤维和粘多蛋白使骨具有韧性。2.无机物:主要是磷酸钙使骨具有坚固性。(二)物理特性:儿童少年时期,骨的有机物与无机物约为1:1,此种骨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但容易变形。成人骨有机物与无机物约为3:7,这种骨既有弹性又坚固。老年骨有机物与无机物约为2:8,弹性小而脆性大,易骨折。四、骨化与生长1.骨的发生(1)膜内成骨:膜内成骨是在结缔组织膜的基础上经过骨化而成的骨。如:顶骨、额骨、锁骨等。(2)软骨内成骨:是在软骨的基础上经骨化而成的骨。2.骨的生长(1)骨的长长:骺软骨细胞不断的增生和不断的骨化,此种方式为软骨内成骨。(2)骨的长粗:主要是依靠膜内成骨的方式,3.骨龄:(生物年龄)骨化中心的出现、骺软骨完全骨化及骨骺与骨干完全愈合的年龄。4.影响骨生长的因素:遗传、种族、激素、营养等。(VD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VD缺少时,骨的钙化不足,形成鸡胸、O型腿、X型腿等。VD过多时,骨的钙化过早,身高受影响。VA协调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作用,VA缺少时,成骨细胞活动增强,可造成畸形;当VA过多时破骨细胞活动增强,可造成骨折。)五、骨的功能:支持、保护、杠杆、造血和储备等作用。第三次课教学讲稿课题:骨连结概述教学任务:1.掌握骨连结的分类、关节的结构、关节的运动2.了解关节的分类方法3.掌握按关节运动轴和关节面形状的分类重点和难点:1.关节的构造;2.关节的分类;3.关节的运动。教学内容:一、骨连接的分类骨连接的概念:全身各骨之间借结缔组织、软骨组织或骨组织相连,又称为关节。根据骨与骨之间连接的组织、方式及其活动的方式分为以下三类1.不动关节:骨与骨之间以结缔组织相连,中间没有间断和缝隙,运动范围很小或完全不能活           动。又称为无腔隙或直接连结。不动关节分为以下三类①韧带连结: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相连。有的韧带连结可以骨化。如:颅骨之间缝的连结。椎骨棘突之间的棘间韧带均为韧带连结。②软骨连结:骨与骨之间借软骨组织相连。分为暂时性、永久性软骨连结两类。暂时性软骨连结如:儿童少年时期,髋骨为三部分,但成年后,软骨可骨化成骨性结合。永久性软骨连结如:椎体之间的椎间盘,终生保持软骨状态。③骨性结合:骨与骨之间借骨组织相连。一般由韧带连结和暂时性软骨连结演变而成。2.动关节:骨与骨借复杂的结构相连,出现腔隙并失去连续性,简称为关节、有腔间隙连结或间接连结。3.半关节:两骨间借软骨直接相连,但在软骨内又有裂隙。如:耻骨联合(2个耻骨联合面与纤维软骨共同构成)。二、关节的结构(一)关节的主要构造1.关节面:多为一凹一凸,凹的为关节窝,凸的关节头。两者的表面附有一层关节面软骨(透明软骨),软骨内无血管、神经,所以损伤后,较难修复。2.关节囊:为结缔组织囊,可分为内、外两层。外层为纤维层,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内层为滑膜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滑膜层向关节腔内突出形成滑膜襞,向外突出形成滑膜囊。可分泌滑液起润滑作用。3.关节腔:为关节囊和关节面的密闭腔隙,为负压。(二)关节的辅助结构1.韧 带: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连结相邻骨,对关节起加固作用。2.滑膜囊:滑膜层向外突出形成滑膜囊。3.滑膜皱襞:滑膜层向关节腔内突出形成滑膜襞。4.关节唇:是附着于关节窝周缘的环状纤维软骨板,可加深关节窝的深度。5.关节内软骨:由纤维软骨构成,分为半月板、关节盘两种。三、关节的运动环节:相邻两关节中心点之间的部分。运动环节:将若干个环节看成一个整体时,就称为运动环节。1.屈、伸:运动环节绕额状轴在矢状面内进行的运动,向前为屈,向后为伸(膝关节、踝关节相反)。2.水平屈伸:上臂在肩关节或大腿在髋关节处外展900,绕垂直轴在水平面内运动,向前为水平屈,向后为水平伸。3.外展、内收:运动环节绕矢状轴在额状面内进行运动,靠近正中面为内收,远离正中面为外展。4.回旋:运动环节绕其本身的垂直轴在水平面内进行的运动,由前向内的旋转为内旋,由前向外的旋转为外旋。5.环转:肢体的近端在原位运动,其远端作圆周运动,具有这样特点的运动称为环转。四、关节的分类(一)按关节的骨数分类1.单关节:由两块骨组成的关节,即一个关节头和一个关节窝。如:肩关节。2.复关节:由两块以上的骨组成的关节,被包在一关节囊内,其中每一块骨都能独立活动,这样的关节称为复关节。(二)按关节的运动轴数目分类1.单轴关节:只能绕一个轴在一个平面上运动的关节。(1)滑车关节:关节头为滑车状,另一骨上有相应的关节窝,运动环节绕额状轴在矢状面上做运动。如:肱尺关节、指骨间关节等。(2)圆柱关节:关节头为圆柱形,关节窝为相应的半环,运动环节绕本身的垂直轴在水平面上进行的回旋运动。如:桡、尺近侧和远侧关节等。2.双轴关节:能绕两个轴在两个平面上运动的关节。椭圆关节:关节头为椭圆体的一部分,关节窝与其相适应,运动环节能进行屈、伸;内收、外展和环转。如:桡腕关节等。鞍状关节:相对两骨关节面均呈鞍形,此种关节可屈、伸;内收、外展和环转。如:拇指腕      掌关节等。3.多轴关节:能绕三个轴在三个平面上运动的关节。(1)球窝关节:关节头是球体的一部分,关节窝与头相适应呈窝状,可进行屈、伸;内收、外展;回旋和环转。如:肩关节等。(2)平面关节:其关节面可看做直径很长的球体的一部分,因关节面的大小相互一致,只能做微小的运动,故又称为微动关节。如:骶髂关节等。(三)联合关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关节,在运动时需绕共同的运动轴活动。如:桡、尺近侧和远侧关节在结构上是独立的,活动时必须共同运动,使前臂做旋前和旋后的运动。五、关节的运动幅度及影响关节运动幅度的因素(自学)第四次课教学讲稿课题:上肢骨教学任务:1.掌握肩胛骨、锁骨、肱骨、尺骨、桡骨的骨性结构及其数量。2.了解手骨的骨性结构重点和难点:肩胛骨、肱骨的骨性结构教学内容:上肢骨可分为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骨两部分。一、上肢带骨带骨:起连接、支持作用的骨。(一)锁 骨:略呈“∽”形,位于胸骨与肩胛骨之间,其内侧2/3凸向前方,其外侧1/3凸向后,上面光滑,下面粗糙,因有一体两端,所以属长骨,无骨髓腔。锁骨内侧端即为胸骨端,较粗大,其上有胸骨关节面与胸骨的锁切迹相连。其外侧端为肩峰端,扁平其上有肩峰关节面与肩胛骨的肩峰相连。锁骨的全长可触及。全身共2块。(二)肩胛骨:为一个三角形的扁骨,位于胸廓的后、上、外侧方。上、下平齐第2-7肋,可于皮下触及。可观察到有两个面、三个缘、三个角。全身共2块。背侧面:有一嵴为肩胛冈,将背面分为冈上窝、冈下窝。肩胛冈的外侧端膨大称为肩峰,其上有关节面称为肩峰关节面与锁骨的肩峰端构成关节,另外它还是测量肩宽和上肢全长的骨性标志。腹侧面:此面与肋面相对称为肩胛下窝。上 缘:较薄,有一肩胛切迹,其外侧有指状突起称为喙突。内侧缘:靠近脊柱,又称为脊柱缘。外侧缘:远离脊柱,又称为腋缘。上 角:位于上方内侧靠近脊柱,约平对第2肋。下 角:对第7肋,于皮下可触及,它是测量胸围的骨性标志。外侧角:远离脊柱,外侧角较肥大,其上有向外侧的关节面称为关节盂,与肱骨头相关节。关节盂上分别有盂上和盂下结节二、自由上肢骨(一)上臂骨:1.肱骨:是典型的长骨,可分为肱骨体和近端、远端。全身共2块。近 端:肱骨头呈半球型与肩胛骨的关节盂相关节;肱骨头外侧有大结节,前下方有小结节,两结节之间有纵沟,称为结节间沟。且两向下均有粗糙纵行的嵴,称为大、小结节嵴。(解剖颈:肱骨头周围稍细的部分。外科颈:肱骨近端与交界处稍细的部分。)肱骨体:其上部为圆柱型,下部为三棱柱型。大结节嵴远端有三角肌粗隆,为三角肌的附着点。肱骨体后方,自内上向外下方走行的浅沟,称为桡神经沟(有桡神经通过)。远 端:向两侧膨大为内上髁和外上髁,下面是关节面,关节面的外侧部较小,称为肱骨小头,它与桡骨相关节。肱骨小头的前上方有桡窝,当前臂屈时可容纳尺骨冠突。关节面内侧较大,呈滑车状,称为肱骨滑车,它与尺骨相关节。肱骨滑车的前上方有冠突窝,当前臂屈时可容纳尺骨冠突。肱骨滑车的后上方有鹰嘴窝,当前臂伸时可容纳桡骨小头。此外,于肱骨滑车的内侧,内上髁的背面也有一条浅沟,称为尺神经沟(有尺神经通过)。(二)前臂骨:1.桡骨:桡骨位于前臂外侧,属长骨,有近端、远端及桡骨体。近端小,远端大。全身共2块。桡骨近端:有圆柱状的桡骨头(可于皮下触及),其上有桡骨头凹,与肱骨小头相关节。侧面有环状关节面,与尺骨桡切迹相关节。桡骨头下方较细,称为桡骨颈,其内下方有桡骨粗隆。桡骨体:呈三棱柱型,其内侧有锐利的骨间缘。桡骨远端:内侧有尺切迹与尺骨头相关节。外侧有桡骨茎突,于体表可触及。桡骨远端前方骨面较平滑且略有凹陷,后方的骨面较粗糙且略有凸起。桡骨远端底部有腕关节面与腕骨相关节。2.尺骨:尺骨位于前臂内侧,属长骨,有近端、远端及尺骨体。近端大,远端小。全身共2块。尺骨近端:前方有滑车切迹,与肱骨滑车相关节。滑车切迹的上、下方均有突起分别称为鹰嘴(可于皮下触及)和冠突。冠突下方有粗糙的骨面,称为尺骨粗隆。冠突外侧有一凹陷的关节面,称为桡切迹。尺骨体:上部呈三棱柱型,其外侧有锐利的骨间缘,与桡骨的骨间缘相对。下部呈圆柱型。尺骨远端:有一尺骨头,其上有环状关节面。远端的后内侧有一向的突起,称为尺骨茎突(可于皮下触及)。(三)手骨:手骨主要分以下三部分:腕骨、掌骨和指骨。1.腕骨:一侧8块,均为短骨。排列成两列,每列为四块,分别称为近、远侧列腕骨。近侧裂:腕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自外向内)远侧列:腕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自外向内)2.掌骨:一侧5块,均为小型长骨。从拇指起依次称为:第1、2、3、4、5掌骨。掌骨的近端为底、中间为体、远端为头。3.指骨:一侧14块,均为小型长骨。除拇指只有近节和远节指骨外,其余手指均有:近节指骨、中节指骨、远节指骨(指骨粗隆)。第五次课教学讲稿课题:上肢骨连结(一)教学任务:1.了解上肢带骨的结构和运动。2.掌握肩关节的结构和运动。3.掌握肘关节的结构和运动。重点难点:肩关节的结构和运动、肘关节的结构和运动教学内容:一、上肢带骨的连结(一)上肢带骨连结的构成及特点:上肢带骨连结主要包括两处关节,胸锁关节和肩锁关节。1.胸锁关节胸锁关节是上肢与躯干之间唯一的骨性连结、是由锁骨的胸骨端关节面与胸骨柄的锁切迹组成。关节面形似鞍状,因关节腔内有关节盘的存在,故成为球窝关节,有三个运动轴,绕其矢状轴,外端可作上、下运动,如:提杠铃、耸肩等、两臂前交叉等动作;绕其垂直轴,可作前后运动,如:冲拳等动作;绕其额状轴,可作回旋运动,如:吊环十字支撑等动作。2.肩锁关节:是由锁骨的肩峰端关节面与肩胛骨的肩峰关节面构成,属于平面关节或称微动关节,但其运动相当微弱。(二)上肢带的运动上肢带的运动包括胸锁关节与肩锁关节的运动,但运动主要发生在胸锁关节上,这对加大自由上肢骨的灵活性有重要意义。因上肢带的运动在肩胛骨处表现得较明显,在运动中很难划分肩胛骨运动和肩关节运动之间的界限,常常总称为肩的活动。并常用肩胛骨的运动来表示上肢带运动的情况。肩胛骨的运动有以下几种形式:1.上提、下降:肩胛骨在额状面向上与向下的移动,向上为上提,如:提杠铃、耸肩等动作。反之向下为下降,如:提杠铃后放下等动作。2.前伸、后缩:肩胛骨顺肋骨向前移动,内侧缘远离脊柱称为前伸,如:冲拳等动作。反之称为后缩,如:俯卧撑等动作。3.上回旋、下回旋:肩胛骨在额状面内绕矢状轴旋转。肩胛骨关节盂向上,下角转向外上方称为上回旋,如:举杠铃等动作。反之称为下回旋,如:置铁饼的预摆等动作。二、自由上肢关节(一)肩关节1.主要结构:肩关节由肱骨的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组成。2.辅助结构:(1)关节盂唇:附着在关节盂周缘和肱骨解剖颈之间,可加深关节窝的深度。 (2)肱二头肌长头腱:肩关节囊壁内有此腱通过,它有加固肩关节的作用。 (3)喙肱韧带:从喙突至肱骨大结节,防止肱骨头向上脱位。 (4)盂肱韧带:从关节盂周缘前部经关节囊前壁,至肱骨小结节。防止肱骨头向前脱位。 (5)喙肩韧带:起于喙突止于肩峰,防止肱骨头向上内方脱位。3.关节的类型:是典型的球窝关节4.关节的运动:能绕三种基本轴运动,绕额状轴做屈、伸运动;绕矢状轴做收、展运动;绕垂直轴做回旋运动。(1)屈、伸:屈(排球、单臂倒立)水平屈(侧平举-前平举) 伸(弓步臂后伸) 水平伸(铁饼摆臂的连续动作)(2)收、展: 内收(提膝挂剑、体后传球) 外展(弓步持棍)(3)回旋:(4)环转:艺术体操中的大绕环(二)肘关节1.主要结构及类型:由肱骨的远侧端和桡、尺骨的近端关节面组成。(1)肱尺关节面:由肱骨滑车与尺骨的滑车切迹构成的滑车关节。(2)肱桡关节面:由肱骨小头与桡骨头关节凹构成的球窝关节。(3)桡尺近侧关节面:由桡骨的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切迹构成圆柱关节。2.辅助结构:(1)桡侧副韧带:起于肱骨外上髁,分为前、后两束,止于桡骨环状韧带。(2)尺侧副韧带:起于肱骨内上髁,止于尺骨滑车切迹前、后缘。(3)桡骨环状韧带:起于尺骨桡切迹的前缘,绕过桡骨头,止于桡切迹的后缘。所有肘关节的韧带都不止于桡骨,从而保证了桡骨能绕垂直轴做回旋运动。3.关节类型:肘关节为典型的复关节。4.关节的运动:整体上讲,肘关节有两种运动轴,即绕额状轴做屈、伸运动,这由肱尺关节和肱桡关节共同完成;绕垂直轴做旋内和旋外运动,由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共同完成。肘关节不能够完成收、展的运动,是由于其关节面自身的特点造成的。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的理解关节面形状是关节运动的形态学基础。(1)屈伸:是由肱尺关节和肱桡关节共有。如:弯举哑铃等动作。(2)回旋: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共有。如:乒乓球运动中的正、反手提拉弧圈球、掰手腕和引枪等动作。第六次课教学讲稿课题:        上肢骨连接(二)教学任务:1.了解前臂骨的连结。2.掌握桡腕关节的结构和运动。3.了解腕骨间的关掌关节,掌指关节及指关节。重点和难点:桡腕关节的结构和运动教学内容:二、自由上肢关节(三)前臂骨的连结前臂骨近端为桡尺近侧关节;两前臂骨的骨体由骨间膜相连;前臂骨远端为桡尺近侧关节(此关节由尺骨头的环状关节面和桡骨的尺切迹及关节盘组成,属于圆柱关节。)。桡尺近侧关节和桡侧远侧关节是联合关节,均属车轴关节,在结构上是独立的,在机能上是联合的桡骨可绕垂直轴作回旋运动。(四)手关节手关节是由桡腕关节和腕骨间关节组成。1.桡腕关节(1)主要结构桡骨的腕关节面和关节盘组成关节关节窝与近侧列腕骨(舟骨、月骨、三角骨)组成的关节头共同构成。(2)辅助结构①腕桡侧副韧带②腕尺侧副韧带③桡腕背侧韧带④桡侧掌侧韧带(3)关节的类型:腕关节是典型的椭圆关节(4)关节的运动①屈、伸运动:推掌、勾手等动作。②收、展运动:乒乓球正、反手削球等动作。③环转运动:艺术体操中的绕环等动作。2.腕骨间关节腕骨间关节是由近侧列三个腕骨(舟骨、月骨、三角骨,可将它们看成一块骨)和远侧列腕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和钩骨,可将它们看成一块骨)组成,属于单关节。腕骨间的关节和桡腕关节合称为手关节,手关节的韧带装置复杂,不仅加固手关节而且也维持腕“穹隆”,腕横韧带横架与腕尺侧隆起(豌豆骨与钩骨)和腕桡侧隆起(舟肌与大多角骨)之间,它与骨面围成管叫腕管。此韧带不仅具有保护作用,而且可加强腕部的弹性,起缓冲作用。(五)腕掌关节在人体的一侧,由远侧列腕骨和五个掌骨底构成。第一腕掌关节独立,又叫拇指腕掌关节,由大多角骨与第一掌骨底构成。此关节为典型的鞍状关节,可绕额状轴做屈、伸运动;绕矢状轴做收、展运动;另外,还可做环转运动。其中屈、伸往往称为对掌运动,即拇指与其它四指相对运动,使手具有抓握的能力。其余的四个腕掌关节包在一个关节囊内,均属平面关节,其活动范围很小。(六)掌指关节一侧共有五个,由掌骨头和近指骨底构成,关节面近似球窝关节。因无回旋肌及受两侧韧带的限制,其运动有屈、伸和收、展运动及环转运动。(七)指关节:一侧共九个,都是滑车关节,只能作屈、伸运动。第七次课教学讲稿课题:            下肢骨教学任务:1.掌握髋骨、股骨的骨性结构及数量。2.了解足骨、髌骨的骨性结构重点和难点:髋骨、股骨的骨性结构教学内容:下肢骨可分为下肢带骨和自由下肢骨两部分。一、下肢带骨(一)髋骨  髋骨为不规则骨,在幼年时由髂骨、坐骨和耻骨三部分通过软骨连结而成,成年后通过骨性结合而成为一块骨。髂骨、坐骨和耻骨的结合处为为一深窝,称为髋臼,髋臼内有月状面,中心是髋臼窝,缺如的部分为髋臼切迹。在其前下方有一大孔叫闭孔。髋臼的上半部以上属于髂骨,髋臼的后下1/4为坐骨,髋臼的前下1/4为耻骨。髋臼的内部有髋臼横韧带(横跨于髋臼切迹的两端)。全身共两块。1.髂 骨:髂骨体和髂骨翼两部分。髂骨体较厚实,构成髋臼的上部。髂骨翼位于髋骨的上部,较扁呈扇型。其上缘为弓型弯曲称髂嵴,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平于第四腰椎高度。髂嵴前、后两端各有一突起分别称为髂前上棘和髂后上棘。两棘下方各有一突起称为髂前下棘和髂后下棘。髂前上棘是测量骨盆及下肢全长的骨性标志。髂骨翼外面较粗糙,称为臀面。髂骨翼内面光滑凹陷成为髂窝,其下界为弓状线。髂窝后有关节面称耳状面,与骶骨的耳状面相关节。耳状面后方的粗糙骨面为髂粗隆。2.坐 骨:坐骨可分为坐骨体和坐骨支。坐骨体构成髋臼的后下部,体的下端向前折曲部为坐骨支。体与支转折处有肥厚的坐骨结节。坐骨结节的上方有坐骨棘,其上有坐骨大切迹,下有坐骨小切迹。3.耻 骨:分为体和支两部分。耻骨体构成髋臼的前下部,并向上移行为耻骨上支,其上有一锐嵴称为耻骨梳,它与弓状线相连续,终于耻骨结节。耻骨上肢向后下方折转处的内侧面为耻骨联合面,其下为耻骨下支并与坐骨支相连续。二、自由下肢骨 全身的自由下肢骨包括:2块大腿骨、2块髌骨、2块小腿骨、14块跗骨、10块跖骨、28块趾骨。(一)股骨 为全身最长的骨,约为身长的1/4,是典型的长骨,有一体两端。近 端:有球状关节面的股骨头,与髋臼构成髋关节。股骨头上有股骨头凹。股骨头向下为较细的股骨颈,颈下为股骨体。颈与体延续处有两个较大的突起,于外侧的称为大转子,可在体表触及,它是测量自由下肢骨长度的骨性标志。内侧下方的突起为小转子。两转子间前方的连线为转子间线,后方的边线为转子间脊。股骨体:上部呈圆柱型,下部呈三棱柱型。体的后上方有臀肌粗隆,为臀大肌的附着处。臀肌粗隆的下方有纵行的股骨粗线,分为内、外侧唇,两唇在中部接近,而上、下两端分离。远 端:膨大形成内上髁与外上髁,两髁下方各有一向后的突起分别称为内侧髁和外侧髁,其上有光滑的关节面。两髁前方的关节面相连形成髌面,与髌骨相关节。两髁后方有髁间窝,容纳胫骨的髁间隆起。(二)髌骨:为人体最大的籽骨,位于股四头肌腱内。其形态为上宽、下尖、前面粗糙,后面光滑的关节面(外侧半大,内侧半小。)与股骨的髌面相关节。髌骨的存在可加大股头肌的力臂。(三)胫骨:位于小腿内侧,为典型长骨,有一个骨体和两端。近 端:向两侧膨大为内侧髁、外侧髁,两髁上方有关节面分别与股骨的内、外侧髁相对应,两髁之间有髁间隆起。外侧髁后下方有腓关节面。胫骨体:最粗大,呈三棱柱形状,其前缘锐利称为胫骨前缘,向上为胫骨粗隆,为肌股四头肌肌腱附着处。骨体的外侧缘较尖锐,为骨间缘。胫骨体前缘、内侧面均可于体表触及。远 端:内侧向下突起形成内踝(在体表可触及)。其外侧有内踝关节面。远端外侧有与腓骨相连结的腓切迹。胫骨远端底部有下关节面,它与内踝关节面连成一体,共同与距骨相连结。(四)腓骨:位于小腿外侧,细长,也为长骨,有一体两端。但腓骨不承重。近 端:有腓骨头(在体表可触及),其内侧上方有腓骨头关节面,与胫骨的腓关节面相关节。腓骨体:细长,其内侧缘为骨间缘与胫骨的骨间缘相对。远 端:为外踝(在体表可触及),其内侧有外踝关节面与胫骨的内踝关节面相对。外踝窝向后。(五)跗骨:人体一侧跗骨包括7块短骨,分别称为:距骨、跟骨、足舟骨、骰骨、三块楔骨。距骨位于小腿下方,其上面及两侧共同形成距骨滑车,有光滑的关节面。跟骨位于距骨的下面,为全身最大的一块跗骨,此骨向后突出形成跟骨结节(在体表可触及)。足舟骨在足内侧,嵌于距骨与3块楔骨之间,其内侧缘向下的突起为舟骨粗隆,是测量足弓高度的骨性标志。(六)跖骨:与掌骨相似,一侧为5块小型长骨,由内向外分别称为:第一、二、三、四、五跖骨(七)趾骨:类似上肢的指骨,为小型长骨,一侧趾骨为14块。除拇指只有近节和远节指骨外,其余趾均有:近节指骨、中节指骨、远节指骨。第八次课教学讲稿课题:          下肢骨连结(一)教学任务:1.掌握髋关节的结构及运动。2.了解骨盆的结构和运动。重点和难点:髋关节的结构和运动教学内容:一、下肢带骨的连结通过两侧的髋骨、骶骨、尾骨通过关节和一系列的韧带连接骨盆。(一)骶髂关节骶髂关节由骶骨和髂骨的耳状面构成。关节面凹凸不平,结合紧密。此关节属平面关节。其韧带主要有以下几条:1.骶髂骨间韧带:位于骶骨粗隆和髂骨粗隆之间。2.骶髂腹侧、背侧韧带:位于在骶髂关节的前、后。3.骶结节韧带:连结骶骨、尾骨侧缘与坐骨结节。4.骶棘韧带:连结骶骨、尾骨侧缘与坐骨棘。坐骨大孔和坐骨小孔有重要的血管和神经通过(二)耻骨联合两侧的耻骨联全面,借纤维软骨连结而成。于9-10岁后软骨板内出现一矢状位的纵行裂腔而成为半关节。在耻骨联合的上方有耻骨上韧带、下方有耻骨弓状韧带。其前、后方还分别有耻骨前、后韧带。两侧坐骨支与耻骨下支连成耻骨弓,它们的夹角称为耻骨角。(三)骨盆的整体观:1.组成、形态、结构:由两侧的髋骨、骶骨、尾骨通过一系列的韧带连结构成的窟窿型的结构。骨盆形似拱形建筑即省料又能承受较大的负荷。骨盆的“界线”是由骶骨岬及其两侧髂骨的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以及耻骨联和上缘构成。此界线将骨盆分为大、小两部分。其中小骨盆又称为骨盆腔。大骨盆位于上方、小骨盆位于下方。此外,骨盆尚有入口(上口)与出口(下口)。入口(上口)即大、小骨盆的界线;出口(下口)则由尾骨、坐骨结节、坐骨支、耻骨下支及韧带构成。2.重力的传递:人体直立时,重力由腰椎经骶骨、骶髂关节、髋臼传至股骨头,形成“立弓”。人体坐位时,重力由骶骨向两侧传至坐骨结节,形成“坐弓”。3.骨盆的方位:人体直立时,骨盆呈倾斜位,小骨盆入口平面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称骨盆倾斜角。男性为:50-550;女性为:55-600。不同人种的骨盆倾斜角有很大的差别。4.骨盆的性别差异:骨盆上口的形态于男性骨盆呈心形,女性骨盆呈环形。骨盆下口男性较小,而女性较大。耻骨角于男性为:70-750,女性为:90-1000。5.骨盆的运动:(1)前倾、后倾:绕两侧髋关节的额状轴在矢状面内,可做向前、后的转动,如:体前屈和体后伸。(2)侧倾:骨盆绕一侧髋关节的矢状轴,在额状面内的转动,如:跨栏时,一足落地而另一足跨栏时的动作和上、下台阶的动作。(3)回旋:骨盆绕一侧髋关节的垂直轴,在水平面内的转动,如:跑步时增大步幅的动作。在人体运动时,骨盆常与下肢一起相对脊柱进行运动,可做屈、伸、侧屈及回旋运动。 6.骨盆的作用:具有支持体重、缓冲震动、保护内脏、肌肉附着及女性生殖等功能。二、自由下肢关节(一)髋关节:1.主要结构:髋关节是由股骨头和髋臼组成。2.辅助结构:(1)髋臼唇:附着在髋臼周缘,由纤维软骨构成,使髋关节的深度增加。(2)髂股韧带:位于髋关节的前面,起于髂前下棘,止于股骨转子间线,可限制髋关节的后伸。(3)耻股韧带:位于髋关节的内侧,起于耻骨上支,止于转子间线的下部,限制髋关节的外展和旋外。(4)坐股韧带:位于髋关节的后面,起于坐骨体,止于大转子根部,限制髋关节的内收和旋内。(5)股骨头韧带:位于关节腔内,呈三角形。基底附于髋臼横韧带(横跨于髋臼切迹的两端),一端附于股骨凹。3.关节的类型:是典型的球窝关节。4.关节的运动:(1)屈:运动环节绕额状轴,在矢状面内的向前运动,如:肋木举腿。(2)伸:是屈曲运动的相反运动,如:踢足球大腿后摆。(3)水平屈:髋关节先外展900,向前为水平屈,如:伏地扫腿。(4)水平伸:髋关节先外展900,向后为水平伸,如:侧控腿转体900。(5)外展:运动环节绕矢状轴,在额状面内向侧方运动,如:克卡切夫腾越。(6)内收:是外展的相反运动,如:托马斯全旋。(7)回旋:运动环节绕垂直轴,在水平面的转动,如:铲球、转身后旋腿。(8)环转:是屈、伸、外展和内收等运动连续进行的运动,如:外摆腿。第九次课教学讲稿课题:          下肢骨连结(二)教学任务:1.掌握膝关节、踝关节的结构和运动。2.了解足关节和足。重点和难点:膝关节、踝关节的结构和运动教学内容:二、自由下肢关节(二)膝关节膝关节是人体内最大、结构最复杂的一个关节1.主要结构1.股骨近端的内、外侧踝为关节头,胫骨近端内、外侧踝上面为关节窝构成股胫关节面(椭圆关节)。2.髌骨后面的关节面与股骨的髌面构成髌股关节(滑车关节)。2.辅助结构:(1)半月板:分为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内侧为“C”字形,外侧为“O”字形)。它们位于股骨、胫骨之间,既不与股骨相连,又不与胫骨相连。这些软骨属于纤维软骨,其作用为加深关节窝,从而加强了膝关节的稳定性,此外起着弹性垫作用,可传递负荷、减轻震荡。半月板的外侧1/3和血管较丰富,中间1/3仅有很少的毛细血管,内侧1/3为无血管区。(2)膝交叉韧带①前交叉韧带:从股骨外侧踝的内侧面,向前下止于胫骨踝间隆起的前方。于伸膝时最紧张,防止胫骨前移。②后交叉韧带:从股骨内侧踝的外侧面,向下后止于胫骨踝间隆起的后方。于屈膝时最紧张,防止胫骨后移。(3)髌骨:它的功能除保护膝关节外,主要是增加股四头肌的力臂,改善股四头肌的机械效率。(4)滑膜皱襞:为关节囊的滑膜层向关节腔内突起形成。最大的是翼状襞填补关节内的空隙以加固关节的稳固性。(5)滑膜囊:为关节囊的滑膜层向关节腔外突起形成。最大的是髌上囊,有减少磨擦的作用。(6)髌韧带:膝关节的前方,髌尖→胫骨粗隆。(7)腓侧副韧带:外侧,外上髁→腓骨头。(8)胫侧副韧带:内侧,内上髁→内侧髁。3.关节的类型:膝关节属于椭圆、滑车关节。4.关节的运动:1.绕额状轴可作屈、伸运动。如:小腿屈和小腿伸。2.绕垂直轴可作回旋运动,这一运动在屈膝位明显,在伸膝位则不能回旋。如:足内侧颠球(小腿旋外)和足外侧颠球(小腿旋内)。半月板的损伤机制:因半月板会随着胫骨的运动而运动,当膝关节屈曲(半月板随胫骨滑向后方)、回旋(半月板随胫骨的运动,一端向前、一端向后)并突然伸直,此时半月板正好位于股骨、胫骨内、外侧髁的突起部位,易受挤压而损伤。因内侧半月板与胫侧副韧带相愈着,因此,它的损伤机率比外侧半月板高7-10倍。(三)小腿骨的连接近端:腓骨头与胫骨的腓关节面构成的胫腓关节,属微动关节。骨体:骨体间借骨间膜连结。远端:胫、腓骨远端借胫、腓前、后韧带连结,可把它们视为一个环节。(四)足关节包括踝关节和距跗关节(包括距跟关节和距跟舟关节)1.踝关节(距上关节、距小腿关节)1.主要结构:踝关节的关节头为距骨滑车,关节窝是胫骨下关节面、内踝关节面和腓骨的外踝关节面。2.辅助结构:(1)内侧为三角韧带(2)外侧有三条韧带(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和跟腓韧带)3.关节的类型:滑车关节4.关节的运动:(1)屈(背伸、跖屈),如:屈膝倒立。(2)足伸(背屈),如倒勾球。2.距跗关节(距下关节)距跗关节由距跟关节和距跟舟关节组成,属联合关节。是跗骨间关节中最重要的两个关节,其中最重要的韧带有:距跟骨间韧带、距舟背侧韧带、跟舟跖侧韧带和跖长韧带。距跟关节与距跟舟关节属联合关节,共同绕一个在不典型的矢状轴内做内翻(足内侧缘上升)和外翻(足内侧缘下降)。实际当中,往往是踝关节屈时伴有足内翻,踝关节伸时伴有足外翻。如:用足内、外侧颠球等动作。(五)足部其他关节:跟骰关节、跗跖关节、跖跖间关节、跖趾关节、趾间关节等。(六)足弓:1.足弓的定义:由足的跗骨、跖骨以及足部的关节、韧带、肌腱共同构成的凸向上方的弓形结构。2.足弓的组成:(1)内侧纵弓:由跟骨、距骨、舟骨、3块楔骨和1、2、3跖骨组成,又称弹性弓。(2)外侧纵弓:由跟骨、骰骨和4、5跖骨构成,又称支撑弓。(3)横弓:由骰骨和3块楔骨组成。3.足弓的机能:(1)“三角架”:它能使人体稳固地站立于任何高低不平的地面。(2)弹簧功能:各骨之间关节、韧带连结使足弓有一定的弹性,利于完成行走、跑跳等动作。(3)足弓对通过的血管、神经和肌腱有保护作用。第十次课教学讲稿课题:            躯干骨教学任务:1.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数量和颈椎、胸椎、腰椎的各自的特点。2.了解胸廓骨和颅骨。重点和难点:椎骨的一般形态教学内容:躯干骨包括:24块椎骨、1块骶骨、1尾骨、12对肋骨、1块胸骨,共51块。一、椎骨的形态及数量成年人椎骨(26)未成年人椎骨(33)7C7C12T12T5L5L1S5S1X4X椎骨的一般形态:椎骨为不规则骨,大多椎骨包括:一个椎弓、一个椎体、一个椎孔和七个突起。椎体呈块状,位于前部。其内部为骨松质、外部为骨密质。椎体后方是呈弓状的椎弓,它与椎体的连结部较细,称为椎弓根,此处上、下缘稍凹陷分别称为上切迹、下切迹。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其内有神经、血管通过。椎体与椎弓围成的孔称为椎孔。椎弓后方有板状的结构称为椎板,其上发出7个突起:向后的一个称为棘突,向两侧的突起称为横突,向上的一对突起称为上关节突,向下的一对突起称为下关节突。上、下关节突的表面均有关节面。(一)颈椎:共同特点:椎体小、横突上有孔称为横突孔、棘突末端分叉、三个特殊的颈椎:1.寰椎:是第一颈椎,无椎体和棘突。有前弓与后弓及两个侧块。前弓的内面有齿凹,侧块的上面有上关节凹,下面有下关节面。2.枢椎:是第二颈椎,椎体上有齿突,实际上它是寰椎的椎体。齿突前面有关节面,与寰椎前弓齿凹相关节。椎体两侧的上面还有上关节面,其与寰椎侧块的下关节面相关节。椎体两侧的下面还有一对下关节突。3.隆椎:又称第七颈椎,除椎体小、有横突孔外,棘突较长,但其末端不分叉。(二)胸椎:共同特点:椎体较大,椎体两侧及其横突末端均有肋凹,棘突长而斜向后下方,呈叠瓦状。其上、下关节突关节面呈额状位。(三)腰椎:共同特点:椎体肥大,棘突呈板状且短粗,水平伸向后方。关节突关节面呈矢状位。(四)骶骨:未成年时,由五块椎骨构成,成年后融合成一块即骶骨。其形状为上宽下窄的三角形。上部为底,底的前缘中部向前突出成为骶岬。骶骨前面光滑且凹陷,有四对骶前孔。骶骨后面较粗糙,有四对骶后孔。骶骨的两侧有耳状面,它与髂骨耳状面构成骶髂关节。耳状面的内上方有粗糙的骨面称为骶粗隆。骶管由骶椎椎孔连接而成。骶前、后孔均与骶管相通。骶管上端两侧有上关节突与第五腰椎的下关节突相关节。(五)尾骨:由四块已退化的尾椎融合而成。二、肋骨肋骨与肋软骨合称为肋。人体共有12对肋。上7对为真肋,下8-10对为假肋,11、12对为浮肋。肋骨属扁骨,分为三部分:肋骨体、胸骨端、椎体端。椎体端为其后部,膨大呈小球状称肋头,其上有肋头关节面与相应胸椎椎体上的肋凹相关节。肋头与肋体的交界处为肋颈,在颈与体之间有肋结节,它与相应胸椎横突肋凹相关节。肋体的后份曲度最大称为肋角。肋骨体内侧面下缘有肋沟,为肋间神经及血管通行处。肋骨的胸骨端即前端,有粗糙的凹面与肋软骨相连结。三、胸骨胸骨属扁骨,全身共一块,位于胸前皮下,它由三部分构成:胸骨柄、胸骨体、胸骨剑突。胸骨柄上缘中部为颈静脉切迹,上缘的两侧是一对锁切迹,柄的两侧为第一肋切迹。胸骨柄与胸骨交界处稍向前突,称为胸骨角,此处有第二肋切迹,它是计数肋骨的骨性标志。胸骨体扁平,其两侧面有第三至第七肋切迹。胸骨剑突位于胸骨下部,尖向下。第十一次课教学讲稿课题:            躯干骨连接教学任务:1.掌握椎骨的连结和脊柱的运动。2.了解肋的连结和颅的连结。重点和难点:脊柱的组成及运动教学内容:一、椎骨间连接  各椎骨间由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相连(一)椎体间连接1.椎间盘:位于相邻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全身共有23个椎间盘,其中第一、二颈椎之间无椎间盘。椎间盘的上面和下面是一薄层的透明软骨板(又称为软骨终板),中央是髓核,其周围是纤维环。透明软骨板:是胎儿时期供应椎间盘的血管通过处,也是以后椎体与椎间盘组织液彼此渗透的通道。髓核:位于纤维环中部的胶冻状物,富含水分,弹性及耐压性均很好。为脊索的残留物。纤维环:主要成分为胶原纤维,最外层的纤维是垂直方向排列,中间部呈交织状排列,最内层纤维呈水平环状排列。2.前纵韧带:紧贴椎体和椎间盘的前面,是人体中最长的韧带,起于枕骨大孔,止于第1、2骶椎前面。其作用是限制脊柱后伸。3.后纵韧带:位于椎体和椎间盘的后方,构成椎管前壁,起于第2颈椎,止于骶管。其作用是限制脊柱前屈。(二)椎弓间的连结:   位于相邻椎弓之间,是由弹性组织构成的黄韧带。(三)椎骨突起间的连结:1.关节突关节:由相邻椎骨的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构成,属平面关节。活动范围很小,但多个关节突关节同时活动,仍可产生较大的运动幅度。2.横突间、棘突间的连接:主要有横突间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颈部的棘上韧带称为项韧带)。二、腰骶连结与骶尾连接腰骶连结是指第5腰椎与骶骨间的连接,其连接结构与其他椎骨间连接基本相同。第5骶椎与第1尾椎之间借软骨连结。若5腰椎与第1骶椎融合,则称为腰椎骶化,即有4节腰椎、6节骶椎。另一种情况是第1骶椎不与第2骶椎融合,称为骶椎腰化,即有6节腰椎、4节骶椎。以上两种情况均能引起腰痛。三、寰枕与寰枢关节1.寰枕关节:左、右各一,由枕骨的枕髁与寰椎侧块上的上关节凹构成,属椭圆关节。它们在结构上独立的,机能上是联合的。可绕额状轴做屈、伸运动;绕矢状轴可做收、展(侧屈)运动。2.寰枢关节:由两个寰枢外侧关节和一个寰枢正中关节构成,这三个关节属联合关节,只能绕垂直轴做回旋运动。头的运动:绕寰枕关节和环枢关节的运动轴可进屈伸、侧屈、回旋、环转等运动。四、脊柱的整体观脊柱由24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及23块椎间盘、韧带和关节连接而成。成年男性脊柱长度为70厘米,女性约为65厘米。前面观:椎体的髋度自上而下逐渐加大。后面观:可见纵嵴和脊柱沟。侧面观:可见4个弯曲称为生理弯曲,颈曲和腰曲凸向前、胸曲和骶曲凸向后。脊柱的作用:由于脊柱的生理弯曲及椎间盘与一系列的韧带装置,使脊柱具有弹性,这样的结构不仅可减轻震荡有效的保护脏器,还能承受较大的负荷。同时它还是许多肌肉的附着点。脊柱的运动:椎间盘的弹性和关节突关节的微动,但整个脊柱的运动范围仍很大。能进行屈伸、收展(侧屈)、回旋和环转运动。五、肋与胸骨、椎骨的连接(一)肋与胸椎的连结:肋骨的后端与胸椎相连,构成两个关节即肋头关节和肋横突关节。1.肋头关节:由肋头关节面与相应的胸椎椎体肋凹构成,为平面关节。2.肋横突关节:由肋结节关节面与胸椎横突肋凹构成,为平面关节。上述两关节在功能上是联合关节,合称为肋椎关节,运动时可绕肋头与肋结节中心连线构成的轴做回旋运动。(二)肋与胸骨的连结:第一肋与胸骨柄肋切迹之间为软骨结合;第2—7肋软骨与胸骨肋切迹分别构成微动的胸肋关节;第8—10肋软骨与上位肋软骨相连,在两侧各形成一肋弓。六、胸廊的整体观胸廊是由1个胸骨、12对肋和12块胸椎以及韧带和关节构成的一个骨性笼状支架。胸廊近似圆锥形,有两个口,即上口:第一胸椎、第一肋、胸骨柄的上缘;下口:胸骨剑突、第12胸椎、第11、12对肋和左、右肋弓构成;四个壁,即前壁:胸骨和肋软骨;后壁:胸椎和肋角以后的部分;两侧壁为肋骨的其余部分;三个径,即横径、矢状径和垂直径。★颅骨大部分以缝的形式相连结,小部分以软骨形式相连结,以关节形式相连结的仅有颞下颌关节。颞下颌关节由下颌骨的下颌头和颞骨的下颌窝构成,是典型的球窝关节。运动时两侧关节同时进行所以此两个关节又属联合关节,可进行上提下降、前伸后缩和侧向运动。第十二次课教学讲稿课题:           骨骼肌概述教学任务:1.掌握骨骼肌结构、肌肉工作术语。2.了解骨骼肌辅助结构。重点和难点:肌肉工作术语教学内容:肌组织(介绍)(一)肌组织的分类根据肌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的特点将其分为三类: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其中骨骼肌与心肌均有明暗相间的条纹,所以属于横纹肌。而骨骼肌受到的是身体神经的支配又称为随意肌。心肌与平滑肌受植物神经支配所以称其为非随意肌。(二)骨骼肌组织的结构以肌细胞为主,中间有少量的结缔组织、血管及神经。一个肌细胞又称为一条肌纤维。习惯上将肌细胞膜称为肌膜;将肌细胞质称为肌浆。肌细胞的内质网称为肌浆网(肌质网)。肌细胞质中有大量的肌丝存在,这是肌组织收缩与舒张的物质基础。所以说肌组织的主要机能就是收缩与舒张引起人体的运动。1.光镜结构骨骼肌细胞膜:称为肌膜。骨骼肌细胞核:有多个。骨骼肌纤维的细胞质(肌浆)中有肌原纤维、肌红蛋白、肌糖元、内质网和线粒体等细胞器。2.微细结构肌原纤维中的粗肌丝(由肌球蛋白构成)固定于M线,形成了A带(暗带),其中间有一条色淡的H带。细肌丝(由肌动蛋白构成)一端固定Z线,一端插入粗肌丝间,由纯粹的细肌丝构成了I带(明带)。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部分称为肌节。在每一肌节中的明、暗带交界处肌内膜内陷,在同一水平面上形成与肌原纤维垂直的横行的细管,即横小管(和T管)。同时骨骼肌纤维的滑面内质网,即肌质网沿肌原纤维的长轴排列,包裹于肌原纤维的外面形成纵小管(L管)。横小管在与纵小管相交处膨大,此结构称为终池。但两者并不直接相通。我们将横小管及其两侧的终池,合称为三联体。骨骼肌组织的收缩肌理1.细肌丝向暗带中移动,相邻的Z线距离缩短,使明带变短。同时,H带也变短甚至消失。但暗带不发生变化,这是收缩的过程。2.肌纤维舒张时,细肌丝向暗带外移动,结果明带和H带都变长。但暗带长度始终不变化。骨骼肌总论全身的骨骼肌共有600多块。一、骨骼肌形状根据肌肉的轮廓和外形分类:(一)长肌:存在于四肢部的肌肉。   长肌根据肌头的多少分类:骨骼肌的起始端有两个头称为二头肌,依次类推称为三头肌、四头肌。长肌根据肌复的多少分类:二复肌(枕额肌)、多复肌(腹直肌)。长肌根据肌束与肌肉长轴的关系分类:梭形肌和羽状肌【半羽状肌、羽状肌、多羽状肌(三角肌)】(二)短肌:躯干深部的肌肉。(三)扁肌:胸、腹壁的肌肉。(四)轮匝肌:存在于孔、裂周围的肌肉。除以上各种类型外,习惯上还将一些肌肉直接称为:方肌、锯肌、梨状肌、蚓状肌和比目鱼肌等。另外,还可根据肌纤维排列方向分类:直肌、斜肌、横肌。二、骨骼肌的结构(一)骨骼肌的大体结构:1.肌复与肌腱:肌肉中部称为肌腹,两端称为肌腱(扁肌的肌腱称为腱膜)。肌腹中内许多肌纤维构成。包裹于每条肌纤维表面的结缔组织膜称为肌内膜,包裹于肌束外的膜称为肌束膜,包裹于整块肌肉外面的膜称为肌外膜。肌腱是由胶原纤维构成的,肌腱缺缺乏弹性,但很坚韧,可抵抗较大张力,肌肉通过肌腱附着于骨面上,肌腱的这种结构可使肌肉力量均匀地作用于肌腱在骨面的附着处。2.肌肉中的血管:3.肌肉中的神经:肌腹内分布有运动神经末梢,由中枢神经系统传来的冲动经此传至肌肉,支配其活动。肌腹和肌腱内均有感觉神经末梢,它们能感受肌纤维张力变化的刺激,将冲动传到中枢神经系统,实现各肌肉之间的协调运动。(二)骨骼肌的辅助结构:1.筋膜:是包裹于肌肉外面的结缔组织膜,分为浅筋膜(又称为皮下筋膜,位于皮下,由含脂肪成分的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和深筋膜两种(又称固有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可插入肌群之间,形成肌间隔即肌鞘(筋膜鞘),保证肌肉或肌群单独活动,互不干扰。)。2.腱 鞘:套在腕、踝、手指和足趾部位肌腱周围的密封的双层筒状结构。外层为纤维鞘,内层为滑膜鞘。滑膜鞘又分为两层,紧贴肌腱的为脏层,脏层反折形成壁层。脏、壁两层之间为一空腔,内有少量滑液,可减小运动时肌腱与骨面的磨擦。有的腱鞘包裹一条肌腱,有的则包裹多条肌腱。3.滑膜囊:关节囊的滑膜层向外突出形成。4.耔 骨:肌腱骨化而成的小骨,常位于肌腱与骨的附着处,它可增大肌肉的动力臂。5.滑 车:一种是覆盖有软骨的槽,如结节间沟。另一种是通过肌腱的结缔组织环,如眼肌中的总腱环。滑车通常可改变肌腱的方向,同时保证肌腱不会向旁边移位。三、骨骼肌的物理特性1.伸展性和弹性:肌肉在外力作用下,可被拉长的现象称为伸展性。当外力解除后,肌肉又可复原此现象称为弹性。2.粘滞性:肌纤维之间、肌肉之间或肌群之间发生磨擦的外在表现,这是原生质的普遍特性,是胶体物质造成的。它使肌肉在收缩或拉长时会产生阻力。肌肉的这种粘滞性的大小与温度成反比。四、肌肉工作术语1.起点和止点:靠近身体正中面或颅侧的一端为起点,另一端为止点。(肌肉的起、止点是固定不变的。)2.定点和动点:肌肉工作时运动明显的一端称为动点,另一端称为定点。(肌肉的动点与定点可随肌肉的工作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3.近固定和远固定:肌肉收缩时,定点在近侧叫近固定,定点若在远侧端叫远固定。以上主要适用于四肢肌4.上固定和下固定:肌肉收缩时,定点在上端的称为上固定,若定点在下端称为下固定。5.无固定:若肌肉收缩时,两端都不固定,则称为无固定。以上主要适用于躯干肌五、肌拉力线:肌肉合力作用线。(一)肌拉力角:肌拉力线与骨环节轴的夹角。(二)肌拉力线的确定方法:从肌内的动点中心到定点中心作一直线来表示。第十三次课教学讲稿课题:            上肢肌教学任务: 1.掌握三角肌的起点、止点及功能。2.掌握肱二头肌、肱肌、肱三头肌和肘肌的起、止点及功能。3.了解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冈上肌、肩胛下肌和喙肱肌的功能。4.了解运动手关节的肌群。5.了解胸大肌、背阔肌。重点和难点: 运动肩关节的肌群和肘关节的屈肌群和伸肌群。教学内容:上肢肌包括肩带肌、上臂肌、前臂肌和手肌。一、肩带肌肩带肌起自锁骨和肩胛骨,止于肱骨。包括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和大圆肌。(一)三角肌:位置:位于肩关节前、外、后方,为一块倒三角形的肌肉,中部为多羽肌,前后部为单羽肌。  起点:锁骨外侧半、肩峰和肩胛冈。  止点:肱骨体三角肌粗隆。  功能:近固定时,前部肌纤维收缩使上臂屈、水平屈和内旋;后部纤维收缩使上臂伸、水平伸和外旋;中部或整块肌肉收缩使上臂外展。(二)冈上肌:位置:位于冈上窝内,在斜方肌深面,为羽壮肌。  起点:起于肩胛冈上窝。止点:止于肱骨大结节。  功能:近固定时,使上臂外展。(三)冈下肌和小圆肌:  位置:位于冈下窝。冈下肌近似三角形,小圆肌为圆柱形。起点:冈下肌起自肩胛骨下窝内侧2/3,小圆肌起自肩胛骨外侧缘背面。止点:两肌均止于肱骨大结节。  功能:近固定时,两肌均使上臂伸、内收和外旋。(四)肩胛下肌和大圆肌:位置:肩胛
本文档为【第一次课教学讲稿完整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新平
人民教育
格式:doc
大小:160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21-09-26
浏览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