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管理第13章宏观经济的主要衡量指标

财务管理第13章宏观经济的主要衡量指标

举报
开通vip

财务管理第13章宏观经济的主要衡量指标第二章 宏观经济的主要衡量指标第一节GDP和GNP“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简称GDP)“国民生产总值”(grossnationalproduct,简称GNP)。GDP:国内生产总值就是一国(或进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地区)境内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了解总产出等于总收入,总产出也等于总支出,对于理解核算GDP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GDP这个定义的理解应该注意下面几点:第一,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第二,GDP表示的只是最终产品(...

财务管理第13章宏观经济的主要衡量指标
第二章 宏观经济的主要衡量指标第一节GDP和GNP“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简称GDP)“国民生产总值”(grossnationalproduct,简称GNP)。GDP:国内生产总值就是一国(或进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地区)境内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了解总产出等于总收入,总产出也等于总支出,对于理解核算GDP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GDP这个定义的理解应该注意下面几点:第一,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第二,GDP表示的只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产品的价值不能计入GDP,否则就会造成重复计算而使GDP的衡量发生错误。第三,GDP是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而不是所售出的最终产品价值。第四,由于GDP是在计算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因而GDP是流量而不是存量。第五,GDP是一国(或一个地区)地域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涉及地域范围的概念。第六,某些金融资产不能记入GDP之中。第七,GDP指标一般仅涉及市场上经济活动所导致的价值。第二节 “绿色GDP”“绿色GDP”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个概念。它的含义是指,把经济活动中的污染、自然资源被破坏、生态与环境保护所减少和增加的价值计算进去后所形成的GDP值。第三节价格指数宏观经济学用价格水平来描述整个经济中的各种商品和劳务价格的总体平均数。作为一个总量指标,价格水平是用价格指数来衡量的。宏观经济学中常涉及到的价格指数主要有GDP折算指数、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消费价格指数(CPI)告诉人们的是,对普通家庭的支出来说,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在今天要比在过去某一时间多花费多少。这一指数的基本意思是,人们有选择地选取一组(相对固定)商品和劳务,然后,对按照现期价格购买它们的花费和按照基期不变价格购买它们的花费进行比较。用公式表示,就是:使用GDP折算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都可以衡量经济中价格水平的变化,但是二者之间是存在差别的。首先,GDP折算指数衡量的范围是生产出来的全部商品和服务,而消费价格指数衡量的范围是包括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与服务。像企业或政府所购买的商品价格上升就无法反映在消费价格指数上,而只能反映在GDP折算指数上。其次,GDP折算指数只涉及在国内生产的商品和服务。所以,进口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不会影响GDP折算指数,但是却会影响消费价格指数。再次,消费价格指数是确定不同物品价格的固定加权数,而GDP折算指数却是确定可变的加权数。尽管在某些情况下,二者有所不同,但在通常情况下,二者的差别并不大。作为衡量生产原料和中间投入品价格平均水平的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是对给定一组商品的成本的度量。它的计算公式和CPI基本相似,不同之处仅在于,它不包括最终消费品,而包括原料和中间产品。PPI旨在对销售过程中开始阶段的价格的度量,这使得PPI成为表示一般价格水平变化的一个信号,被当作经济周期的指示性指标之一,受到政策制定者的密切注视。第四节失业率失业率是衡量具有劳动能力同时又想工作的人当中没有得到工作的人的比例大小的统计数字。失业率与一国的宏观经济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宏观经济学中,失业和就业的问题始终是最重要的中心议题之一。第五节名义GDP和实际GDP名义GDP是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现期价格计算的GDP。而实际GDP是用以前某一年份作为基期的不变价格计算出来的GDP。GDP折算指数(有时也叫做平减指数,或者缩胀指数)是某年份的名义GDP与其实际GDP的比率。如果知道了GDP折算指数,就可以将名义的GDP折算为实际的GDP,其公式为:实际GDP=(名义GDP÷GDP折算指数)×100%第六节GDP和GNP的核算方法由于最终产品价值等于全部生产过程中价值增加量的总和。所以,可以通过核算各行各业在一定时期中生产的价值增值量来计算GDP。这种方法称为生产法也叫做部门法。增加值可以用企业的销售收入和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来计算。这是企业对GDP的贡献。整个经济中的GDP就是所有的生产者创造的增加值的总和。其次,由于总产出等于总支出,GDP也就可以通过核算全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用于购买最终产品的支出总和这种办法来求出。这种方法叫做支出法。最后,由于总产出等于总收入,GDP也可以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全部收入来求出。这种方法叫做收入法。常用的一般是支出法和收入法。一、用支出法核算GDP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售价)来得到GDP。这里的所谓最终产品的购买者就是产品和劳务的最后使用者。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计算社会(即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居民的消费支出包括购买耐用消费品(如小汽车、电视机、洗衣机等持续使用时间长的物品)、非耐用消费品(如食物、衣服等持续使用时间短的物品)和服务(如医疗、旅游、理发等)的支出。投资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等为了将来使用的物品及存货)的支出。投资主要包括企业固定投资、居民固定投资和存货投资三类。企业固定投资指用于新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以及新销售用住宅的投资。居民固定投资指居民自己建造住宅的支出。存货投资指企业存货的增加。用于投资的物品可以被看作最终产品而不属于中间产品。这是因为中间物品在生产别的产品时会全部被消耗掉,但资本品在生产别的产品过程中只是部分地被消耗。资本品由于损耗所造成的价值减少叫做折旧。折旧不仅包括生产中资本品的物质磨损,还包括资本过时和陈旧所带来的精神磨损。投资是一定时期内增加到资本存量中的资本流量,而资本存量则是经济社会在某一时点上的资本总量。由于机器、厂房等固定资产会不断被磨损、消耗,为保持原有的生产能力,每年必须对它们加以补偿或重新购置。用于重置资本设备的投资,就是重置投资。净投资和重置投资加在一起就构成了总投资。我们用支出法计算GDP时涉及的投资,就是总投资。政府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指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政府进行国防建设,维持社会治安,建筑公共道路,开办学校等方面支出都包括在内。政府支出的另一部分,比如对个人的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都不计入GDP。净出口指进口和出口的差额。进口应从外国对本国的总支出中减去,因为进口表示收入流到了国外,是购买外国商品和服务的支出,而不是外国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出口则应该加到外国对本国的总支出当中,因为出口表示外国对购买本国商品和服务的支出;所以,本国的净出口应该计入外国对本国的总支出。不过,它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假定将消费表示为C,投资表示为I,政府购买(或者说政府支出)表示为G,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X—M)表示净出口。把上述四个项目加起来,用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就可以写成:GDP=C+I+G+(X—M)二、用收入法核算GDP用收入法核算GDP,就是用要素收入来核算GDP。在严格意义上说,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中除了生产要素的收入所构成的成本,还有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等部分。因此用收入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应该包括以下一些项目:1.工资、利息和租金等生产要素的报酬。工资包括所有工作的酬金、津贴和福利费,也包括工资收入者必须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利息是指人们给企业提供货币资金所得到的利息收入,比如银行存款的利息,企业债券的利息等。不过,政府公债的利息及消费信贷利息不包括在内。租金包括在一定时期内出租土地、房屋等资源或物品使用权所获得的租赁收入及专利、版权等收入2.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如医生、律师、农民和小业主等个体从业者的收入。他们使用自己的资金,为自己工作,其工资、利息、利润、租金常常被混在一起作为非公司企业主收入。3.公司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以及公司未分配利润等。4.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这些虽然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要通过产品价格转嫁给购买者,所以一般也将其看作成本。企业转移支付包括对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性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账,企业间接税包括货物税或销售税、周转税。5.资本折旧。它虽然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总投资中,所以也应计入GDP。按照收入法来计算,GDP的计算公式就是:GDP=工资十利息十利润十租金十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从理论上说,这和支出法计算出的GDP是相等的。但由于实际核算过程中常常会发生误差。所以还要加上一个统计误差,才能使二者真正相等。第七节国民收入中几个重要概念间的关系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除了GDP和GNP的概念,还有一些在经济分析中较常涉及到的重要指标,也需要我们清楚地加以识别,并且能够正确地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些指标概念有国内生产净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一、国内生产总值(GDP)GDP可以计量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所发生的所有经济活动。不过,GDP并未扣除当年的资本耗费(即折旧),如果扣除资本耗费,那就是国内生产净值了。二、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本国国民在某一时期所创造的增加值。从GDP中减去外国国民在本国同时期所创造的价值增值(即本国对外国的要素支付),在加上本国国民在国外同时期所创造的价值增值(即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就可以得到国民生产总值(GNP)。GNP也没有扣除折旧。三、国民生产净值(NNP)和国内生产净值(NDP)由于最终产品价值中不但包含有消耗的原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燃料等等的价值,还包含被使用的资本设备的耗费(折旧)。只有从最终产品价值中把所消耗掉的资本设备价值(折旧)扣除了,才能得到总的净增价值。从GNP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得到NNP,即,国民生产净值等于国民生产总值减去折旧之后的余额。国内生产净值(NDP)则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减去折旧之后的余额。四、国民收入(NI)这里的国民收入是狭义的国民收入,是指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本国的国民收入。从国民生产净值(NNP)中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上政府补助金,就得到了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到的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这就是国民收入(NI)。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虽构成产品价格,但不是要素收入。相反,政府给企业的补助金虽不列入产品价格,但成为要素收入。所以,前者应该扣除,后者应该加入。五、个人收入(PI)从国民收入中减去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费)、净利息,再加上红利、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个人利息收入,就得到个人收入(PI)六、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实际上也不能全归个人支配,因为还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所以,税后的个人收入再减去个人非税支付后,才得到个人实际可以支配的收入(DPI),即人们可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这在核算国民收入时还有几点需要加以注意:首先,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所得(netfactorincomeformabroad)是指本国生产要素在其他国家所获得的收入(如利润、劳务报酬等)减去本国付给外国生产要素在本国获得的收入之后的部分。这样,GDP加上来自国外的要素净支付就可以得到GNP。其次,国民收入(要素报酬)并不会全部分给个人,而要从中减去公司保留利润和社会保障缴款。社会保障缴款是指公司为自己的员工参加社会保险而缴纳给社会保险机构的费用。当然,个人收入也会通过政府和企业向个人的转移支付、利息调整和红利分配的途径得到增加。利息调整是指不包括在利息净额(个人从企业获得的因资金借贷所产生的利息)之中的个人利息收入。第八节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几个重要的恒等式以前面关于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为基础,我们可以得到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并进而得到对分析宏观经济活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储蓄-投资恒等式。储蓄-投资恒等式的基础是收入—支出恒等式,而收入—支出恒等式又是以每次市场交易中的买方与卖方的收支相等为前提的。下面,我们将依照这一原则分别从两部门经济、三部门经济和四部门经济的情况加以说明。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两部门经济是一种理论上的简化。它指一个假设的经济社会中只有消费者(居民户)和企业(厂商)两种经济活动的主体,因而不存在企业间接税。同时,为了使分析简化,也可以先撇开折旧(假定它为零)。这样,国内生产总值就等于国内生产净值和国民收入,都用Y表示。在两部门经济中,也没有税收、政府支出及进出口贸易。在这种情况下,从支出的角度看,由于把企业库存的变动作为存货投资,所以,国内生产总值总是等于消费加投资,即GDP=Y=C+I从收入的角度看,由于把利润看作最终产品的售价超过工资、利息和租金的余额,所以,国内生产总值就等于总收入。总收入的一部分用来消费,其余部分都作为储蓄。于是,从供给方面看的国民收入构成就是:GDP=Y=工资十利息十租金十利润=消费十储蓄,即Y=C+S由于C+I=Y=C+S,所以,I=S。这就是储蓄—投资恒等式。务必记住,储蓄-投资恒等式是根据储蓄和投资的定义得出来的。根据定义,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加投资,国民总收入等于消费加储蓄,国内生产总值又等于国民总收入。于是,就可以得出储蓄—投资的恒等关系。这种恒等关系就是两部门经济中的总供给(C+S)和总需求(C+I)的恒等关系。只要遵循这些定义,储蓄和投资就一定相等,而不管经济是处于充分就业、通货膨胀,还是处于均衡状态。但是,这个恒等式决不意味着人们意愿的(或者说事前计划的)储蓄总会等于企业想要有的(或者说事前计划的)投资。另外,储蓄等于投资,是指整个经济而言的。至于某个人、某个企业或某个部门,则完全可以通过借款或贷款,使投资大于或小于储蓄。二、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三部门经济,是指在居民户和企业之外,再加上政府部门的经济活动。把政府经济活动考虑进去后,国民收入的构成将是:从支出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的总和,可用公式表示为:GDP=Y=C+I+G。由于可以把政府给居民的转移支付所形成的对产品的需求看作已包括在消费和投资中,所以,公式中不再单独列出。按照社会总产出等于总支出,总产出价值又构成总收入的原理,我们可以把三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概括为:C+I+G=Y=C+S+T。公式两边消去C,得I+G=S+T,或I=S+(T—G)。这里的(T—G)可看作政府储蓄,因为T是政府净收入,G是政府购买性支出,二者差额即政府储蓄。该政府储蓄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这样I=S+(T—G)的公式,也就表示储蓄(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的总和)和投资的恒等。三、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把三部门经济加进一个国外部门就成了四部门经济。四部门经济中,由于有对外贸易,从支出角度看,国民收入的构成就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的总和,用公式表示就是:Y=C+I+G+(X—M)。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就是:C+I+G+(X—M)=Y=C+S+T+I+G+(X—M)=S+T+则可以看成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因为这一等式可以转化:I=S+(T—G)+(M—X+)。其中,S代表居民私人储蓄,(T—G)代表政府储蓄,而(M—X+)则可代表外国对本国的储蓄,因为从本国的立场看,M(进口)代表其他国家出口商品,从而这些国家获得收取入,X(出口)代表其他国家从本国购买商品和劳务,从而这些国家需要支出,也代表其他国家从本国得到收入,可见,当(M+)>X时,外国对本国的收入大于支出,于是就有了储蓄,相反,则有负储蓄。这样,I=S+(T—G)+(M—X+)的公式就代表四部门经济中总储蓄(私人、政府和国外)和投资的恒等关系。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1)GDP和GNP并不能反映社会上大量的非市场化经济活动。比如,一些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的经济活动等,就无法反映到GDP和GNP之中。(2)GDP和GNP并不能说明商品和服务在其中的比例和结构,从而无法反映社会产出的性质。这也就是说,仅仅依靠GDP和GNP,是无法看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性质究竟是以物质生产为主,还是以服务业为主,也看不出这方面的相应变化。(3)GDP和GNP无法反映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和福利状况。(4)GDP和GNP也无法反映社会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人口增长等方面的问题。(5)GDP和GNP也无法反映社会产品的品质和种类,比如,它无法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活动中是否包含了一些非法的地下经济活动和不适当的经济活动在内。(6)GDP和GNP也无法在世界各国之间对经济活动和水平做出真正准确的比较。因为在按照统一的美元计价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去衡量和比较各国的GDP和GNP时,要涉及该体系所无法包括的汇率换算问题。
本文档为【财务管理第13章宏观经济的主要衡量指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言言无悔一生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124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38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22-01-21
浏览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