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压力管道安装质量手册资料.

压力管道安装质量手册资料.

举报
开通vip

压力管道安装质量手册资料.QB延安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企业标准YJA/GD-S-2012压力管道安装质量手册第A/0版受理状态:__发布编号:__2012-4-30发布2011-5-30实施延安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发布修改记录日期修改人批准人修改内容(文件修改申请单符号)目录标准条款标题页次0.1颁布令30.2任命40.3公司简介50.4公司组织机构图60.5公司压力管道安装质量管理体系图70.6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发布令110.7质量手册说明130.8范围150.9适用法律法规和标准1501管理职责1802质量保证体系文件2203文件和记录控制...

压力管道安装质量手册资料.
QB延安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企业标准YJA/GD-S-2012压力管道安装质量手册第A/0版受理状态:__发布编号:__2012-4-30发布2011-5-30实施延安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发布修改记录日期修改人批准人修改内容(文件修改申请单符号)目录标准条款标题页次0.1颁布令30.2任命40.3公司简介50.4公司组织机构图60.5公司压力管道安装质量管理体系图70.6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发布令110.7质量手册说明130.8范围150.9适用法律法规和标准1501管理职责1802质量保证体系文件2203文件和记录控制2604合同控制2605设计控制2306材料、零部件控制2407作业(工艺)控制3008焊接控制3209无损检测控制3810理化检验控制3811热处理控制3912检验与试验控制4013设备和检验与试验装置控制4414不合格品控制4615质量改进与服务控制4816人员培训、考核及其管理5017其他过程控制5118执行特种设备许可制度51附录1程序文件目录53附录2压力管道安装质量控制要点一临览表54 0.1质量保证手册颁布令为了实现本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生产出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顾客需要的产品,根据TSGZ0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编制了本质量手册。本质量手册明确了公司遵照《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阐明了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规定了质量保证体系的范围,确定了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质量保证手册是本公司实施质量管理的总法规,是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全体员工开展质量管理活动的行为准则,体现了公司对顾客的承诺,它即适用于公司内部的质量管理,也是对外部作为公司质量保证能力的证明。经评审认定,本质量保证手册符合TSGZ0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同时也符合本公司的要求。本质量手册自批准颁布之日起,公司全体员工必认真学习,严格遵照执行。此令。总经理:批准日期:2011.4.300.2关于质量保证工程师及各专业责任人员的任命书延建安字第(2012)04号签发:李建明——————————————★—————————————关于任命质量保证人员的通知各项目部、各科室:为了锅炉、压力管道安装资质换证,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经公司会议研究决定,现任命以下同志为各组织机构负责人。一、 任命张燕同志为质量保证责任人;二、 任命景野桐洁同志为标准工艺责任工程师;三、 任命李晓红同志为材料责任工程师;四、 任命刘银霞同志为质检责任工程师;五、 任命杨青同志为设备责任工程师;六、 任命李树刚同志为焊接责任工程师;七、 任命白军彦同志为电气、仪表责任工程师;八、 任命刘杰同志为计量责任工程师。九、 任命武文宗同志为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以上任命人员从批准发证后正式实施。延安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2012.4.300.3企业简介延安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成立于1956年,属国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机电设备安装专业承包二级、管道工程专业承包二级、室内装饰装潢乙级的综合性建筑施工企业。公司现有职工488人,管理人员128人,工程技术人员109名,其中高级职称4名,中级职称40名,下设九个分公司,十三个土建施工处,一个机械化施工处,四个管道安装处,公司设生产经营科、技术质量科安全文明办、财审科、劳人科、贯标办等10个科室。公司坚持以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为用户提供安全、高效优质的服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坚持以“以人为本”的方针创造了良好的工程质量,自公司成立以来没有发生任何一起质量事故,也没有发生任何一起不安全事故,为公司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受到甲方、公司党委及上级的一致好评,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不断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壮大自己的实力,不断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更好的控制和科学的管理工程项目,使工程的安全,质量始终于受控状态,特编写制定发布本手册。延安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2012.4.300.4公司组织机构图0.5压力管理安装质量体系框图(质量保证体系图)根据TSGZ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在公司内部管理中建立与质量体系相适应的组织机构,规定其职权范围和联系方法,并有效地贯彻实施。本公司质量保证组织机构图及各职能部门的质量责任分配如下图:质量检验系统控制程序图材料质量控制程序图 设备管理系统控制程序图 0.6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发布令根据TSGZ0004-2007标准要求及我公司在压力管道安装中的实际情况,经广泛征集意见,制定了公司的质量方针。望全体参与压力管道安装工程的各部门、质量责任人员和施工人员,在增强质量意识的同时,深刻理解含义,并付诸行动,做到质量意识在我脑中,质量方针在我心中,发扬企业精神,倡导企业文化,建立管理一流,技术过硬、信誉至上的质量队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质量方针本公司坚持“科学管理、精心施工、满意顾客、持续提高”的质量方针。其内涵是:要求全体员工在抓企业和项目管理时,把质量管理作为中心环节来抓,把质量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抓;在产品研制和项目安装工程中,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规、标准。确保产品和项目的安全性、可靠性;以优良的工作质量确保产品和工程质量,坚持不懈地改进和提高产品和工程质量,以优良的产品和工程质量占领市场;以周到的服务满足顾客需求,赢得用户信赖,从而提高公司的整体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质量目标1、工程质量评审优良比例90%2、工程安装合格率100%3、焊接工艺评定复盖率100%4、上岗焊工持证率100%5、探伤比例执行率100%6、底片评定合格率85%7、安装验收资料数据正确率100%8、扩探率100%总经理:发布日期:2012.4.300.7质量手册说明1.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有关人员按TSGZ2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结合公司管道安装施工的特点编制质量手册。2.管理者代表对质量手册的内容进行审核。3.总经理批准发布质量手册,规定实施日期。4.公司综合办按《文件控制程序》对质量手册进行管理,所有发放到公司内部有关领导、部门和人员的手册均为受控文件,应标有“受控”标记;5.质量手册内容本手册依据TSGZ0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而成。(1)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覆盖公司承建的压力管道(GB1、GC2级压力管道)安装工程及相关服务活动。本手册适用于第三方认证和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对“压力管道安装工程质量”的监督监察。(2)本手册阐述了公司压力管道安装施工方面“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明确规定了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各科室、项目部以及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权限、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并制定了相关程序文件,本手册予以引用。6.术语和定义本手册采用TSGZ0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的相关术语和定义。7.本手册是公司的受控文件,由综合办管理,负责发放和回收,每本手册均有统一的分发号,并加盖受控印章。未经管理者代表批准,任何人不得将手册提供给公司以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手册持有者调离岗位时,应将手册交还综合办,办理核收登记。8.发放范围:受控文件发放范围:公司领导及管理者代表、公司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项目负责人、主管质量的有关质量人员并报认证机构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9.持有质量手册的人员应妥善保管、保持手册的完好、清洁,如出现破损、丢失或其他情况,应到经理办办理有关手续。10.质量手册的修订由综合办组织,修订后的质量手册仍履行相应的审批和批准手续。 0.8范围1.本手册适用于本公司压力管道安装。2.公司的质量保证体系覆盖TSG0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所有要求。3.公司的质量保证体系覆盖了公司所有与质量有关的部门、库房和人员。0.9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1.法律法规1.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1.2《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1.3《压力管道安装单位资格认可实施细则》1.4《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规则》1.5《劳动保障监察条件》1.6《建设工程安全产管理条例》1.7《锅炉压力容器管道及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资格考核规则》1.8《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1.9《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1.10《建筑法》1.11《招投标法》1.12TSZZ0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1.13TSGZ0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许可鉴定评审细则》2.质量管理体系标准GB/T19001、GB/T28001和GB/T14000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3.公司适用的标准、规范3.1GB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2GB50235-9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3GB50369-2006《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4GB50184-1993《工业金属管道质量检验评定标准》3.5GB9711.1-97《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A级)3.6GB9711.2-97《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B级)3.7GB9711.3-97《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C级)3.8GB/T13927-1992《通用阀门压力试验》3.9GB163-1999《输送液体用无缝钢管》3.10GB5117-1995《碳钢焊条》3.11GB5118-1995《低合金钢焊条》3.12GB/T3091-2001《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3.13SH3501-2002《石油化工剧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14SH3518-2000《阀门检验与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3.15SY0422-97《油田集输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3.16SY0466-97《天然气集输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3.17SY/T4079-95《石油天然气管道穿越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18SY0470-2000《石油天然气管道跨越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19SY/T0407-97《涂装前钢材表面予处理规范》3.20SY/T0402-2000《石油天然气站内工艺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21SY/T0415-96《埋地钢质管道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防腐保温层技术》3.22SY/T0413-2002《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技术标准》3.23SY/T0429-2000《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输油输气管道线路工程)》3.24SY/T4103-2006《钢质管道焊接及验收》3.25SY/T0315-2005《钢质管道环氧粉末外涂层技术标准》3.26SY/T4109-2005《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3.27CJJ33-2005《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28CJJ28-2004《城镇供热管网工程及验收规范》3.29SY4058-93《埋地钢质管道外防腐层和保温层现场补口补伤施工及验收规范》3.30SY/T0460-2000《天然气净化装置设备与管道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31SYJ4006-90《长输管道阴极保护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01管理职责1.质量方针和目标1.1质量方针本公司坚持“科学管理、精心施工、满意顾客、持续提高”的质量方针,其内涵是:要求全体中工要在抓企业和项目管理时,把质量管理作为中心环节来抓,把质量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抓:在产品研制过程中,严格遵循国家有关法规、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的安全性、可靠性:以优良的工作质量确保产品质量,坚持不断地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以优良的产品质量占领市场:以周到的服务满足顾客的需求,赢得用户依赖,从而提高中心的整体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1.2质量目标(1)焊接一次合格率≥90%;(2)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100%;(3)合同履约率达到100%;公司的各单位、各部门应根据公司的质量目标,分解为各自的分解质量的目标,应定期考核。2.质量保证体系组织3.职责、权限3.1法定代表人(1)负责国家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2)对公司产品的质量、安全负全责;(3)任命公司总经理、质量保证工程师;(4)批准质量保证手册、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5)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为质量保证体系的实施和有效运行提供所需的资源。3.2总经理(1)全面领导公司日常工作,向全体员工传达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及顾客要求的重要性;(2)对公司质量工作和产品质量负责;(3)负责公司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4)负责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的批准;(5)负责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任免;(6)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全面负责;(7)主持管理评审;(8)为质量保证体系的实施和有效运行提供所需的资源;(9)支持质量保证工程师和各专业质控责任人开展工作,确保质量保证体系运转有效。3.3管理者代表(1)协助总经理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质量保证体系;(2)负责本公司质量保证体系各系统的工作,对各系统的工作按照质量保证手册的规定进行监督、检查;(3)组织贯彻、执行有关特种设备的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范;(4)严格对不合格品的控制,建立健全内外部质量信息和处理系统,审批不合格品的处理;(5)定期组织质量分析、质量审核、协助总经理组织管理评审;(6)坚持原则,行使质量否决权,保障和支持质量保证体系工作人员工作;(7)对质量保证体系人员定期组织教育和培训;(8)组织编制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相关标准,其中包括质量记录、报告,并通过质量保证体系贯彻实施;(9)对各部门的工作质量和产品进行抽查,对违反相关规定的作业活动有权责令其改进或停止工作;(10)审签产品质量证明文件。3.4各专业质控责任人各专业质控责任人的质量职责和权限按“各责任师职责”中的相关规定要求执行(见各责任师责任制)。3.5各部门的质量职能各部门质量职能按“各部门质量职能”的相关规定要求执行。4.管理评审总经理应按“管理评审控制程序”策划的时间间隔(一般每12个月内进行一次)评价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应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应包括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应保持管理评审的记录。4.1评审输入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1)内部审核结果(管代);(2)文件和记录控制范围、程序、人员培训、考核及其管理情况(综合办);(3)合同控制范围、程序(综合办);(4)外来设计文件、材料、零部件、作业(工艺)、焊接、其他过程的控制情况(生产科、各责任师);(5)理化检验、无损检测、热处理的控制情况(各责任师);(6)不合格品(项)的控制情况(生产科、各责任师);(7)质量改进的情况(各专业责任师、技术科)。4.2评审输出管理评审输出应包括以下方面有关的任何决定和措施:(1)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2)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3)资料的需求。管理评审提出的改进措施和资源的需求决议,各责任师应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措施,并进行跟踪,确保体系持续改进。5.支持性文件5.1各部门、人员质量职能5.2各责任师职责 02 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公司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包括:质量保证手册、程序文件(管理制度),作业(工艺)文件、记录(表、卡)等。如图:1.质量手册质量手册是公司最高层次的质量保证体系文件,是确保质量保证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的纲领性文件,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1)术语和缩写;(2)体系的适用范围;(3)质量方针和目标;(4)质量保证体系组织及管理职责;(5)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素、质量控制系统、控制环节、控制点的要求。2.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程序文件(管理制度)与质量方针相一致,满足质量保证手册基本要素的要求,并且符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程序文件是描述实施质量保证体系要素所涉及的各职能部门的活动文件;质量保证体系通过文件的形式进行表述,各系统均有程序文件,使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确保各专业系统得到有效实施和控制。文件清单见附录1。3.作业(工艺)文件和质量记录3.1工艺文件是描述现场作业或管理用的详细工作文件,如工艺卡片、操作规程、试验规程、检验卡片/规程等;工艺文件应符合公司产品的特性,满足质量保证体系实施过程控制需求。工艺文件的制定、审批、修改按《工艺文件控制程序》执行。3.2质量记录是质量运转的凭证和质量证实、追溯的依据,质量表格应满足公司产品质量控制的需求;记录应标准化、文件化,具体要求如下:(1)公司名称及记录编号;(2)幅面以16K或A4为标准,可按整数比例缩放;(3)篇幅大小一致;(4)有多联的记录应说明每一联的发送部门;(5)必要时,应说明记录传递路线(6)采用法定计量单位。质量记录的制定、审批、修改按“记录控制程序”执行。4.质量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过程控制表卡、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公司制定和贯彻实施能确保产品质量的质量计划,在质量计划中地各专业的质量控制点(包括审核点、见证点、停止点)进行合理配置;每个控制系统应包括:(1) 控制内容、要求;(2) 过程中实际操作要示;(3) 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和相关人员签字的规定。5.支持性文件5.1工艺文件控制程序5.2记录控制程序 03 文件和记录控制1. 文件控制1.1质量手册管理质量手册的管理按“质量手册的管理”执行。1.2文件管理编制《质量保证体系文件控制程序》对质量保证体系所要求的文件予以控制,编制《工艺文件控制程序》对公司所有技术文件、工艺文件进行控制;公司文件应包括:质量保证体系文件、技术文件、工艺文件、外来文件、记录表(卡)等。具体要求:(1)文件的编号、版号、修改状态标识等按《文件、记录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2)文件和资料发布前,应由授权人审核和批准,确保文件和资料的适用性;(3)文件发放时,应做好签收和记录,确保各部门使用的都是最新的受控版本;文件的发放应由相关的授权人批准;(4)对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做好标识和记录,以利于识别和区分;文件的修改,应按相关规定进行审批。(5)文件使用人应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6)公司引用的外来文件(如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试验报告、监督检验报告,分供方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资格证明、顾客的资料等)应予以标识,对其发放进行控制;其中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应购买正式版本;(7)对作废文件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应加盖“作废”印章,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若因任何原因而保留作废文件时,对这些文件加盖“仅供参考”的标识。2.记录的管理编制《文件、记录控制程序》对质量保证体系所要求的记录予以控制;以保证公司记录标识、贮存、保管和处置得当。具体要求:(1) 记录格式统一、编号唯一;(2) 记录的内容客观准确,清晰、易读、且容易识别;(3) 标识清楚、便于检索;(4) 存放环境适宜,存取方便,防止损坏、变质和丢失;(5) 明确保存期限和到期后的处置;(6) 非纸质记录的管理应按有关规定执行;(7) 应编制记录表格清单,以便于统一管理。3.支持性文件3.1《文件控制程序》YJA/GD/C-01-20123.2作业(工艺)控制程序YJA/GD-C-08-20123.3记录控制程序YJA/GD-C-02-2012 04 合同控制1.采购合同在采购前应对供应商进行评审选择,并签订购销合同,合同中规定:(1) 与产品有关的信息;(2) 执行的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及技术条件等;(3) 其他按照有关法律规定需要列入合同范围内的条款。2. 经营办应制订《合同控制程序》,规定:(1)合同评审的范围、内容,包括执行的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及技术条件等,形成评审记录并有效保存的规定;(2)合同签订、修改、会签程序等;(3)合同保存、处置等规定。3.支持性文件合同控制程序YJA/GD-C-03-201205 设计控制1. 设计更改涉及对产品性能、特性有影响的重要设计的更改应经过相关人员会审和原设计部门批准。2. 外来设计文件控制设计文件由外来单位提供时,外来设计文件应按“工艺文件控制程序”中规定的要求执行。3. 支持性工文件设计控制程序YJA/GD-C-04-201206 材料、零部件控制1. 采购过程材料、零部件的采购(包括采购计划和采购合同),明确对供方实施质量控制的方式和内容,包括对分供方进行评价、选择、重新评价,并编制分供方评价报告,建立合格分供方名录等,对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有行政许可规定的分供方,应对分供方许可资格进行确认。1.1公司应按《采购控制程序》对供方的能力进行评价、选择;应制定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供方的准则;评价结果及评价引起的任何必要的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1.2对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有行政许可要求的供方,应当对供方的资格进行确认。1.3对供方评定和选择后,应建立“合格供方名录”,经总经理批准后发放并实施。1.4对所采购的产品和外包过程,实施按“合格供方名录”内的“定点采购”原则。1.5采购信息应似采购的产品,适当时应包括:(1)产品、程序、过程、设备、人员资格的批准要求;(2)编制采购计划、提出采购产品的要求和进货日期;(3)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等。在与供方沟通前,应确保采购的信息所规定的采购要求是充分和适宜的。2. 材料、零部件验收(复验)控制2.1材料责任人对所有与产品质量有关的采购和外包加工的产品进行验证,以确保这些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2.2未 经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房地产总经理管理经验 收或验收不合格的材料、零部件不得投入使用(按要求全部退回供方)。2.3当公司或顾客需要到供方进行验证时,应在采购文件中对其验证的安排和放行的方法作出规定。2.4所有的材料、零部件的验收必须由材料责任人签字确认。3.材料的标识及可追溯性材料责任工程师编制《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对材料、零部件标识的编制、标识的方法、位置和标识移植等进行规定。分公司负责按《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对材料、零部件进行标识。4.材料、零部件的存放和保管编制《材料控制程序》对材料、零部件存储场地、分区或分批次(材料炉批)等进行规定。5.材料、零部件领用和使用控制5.1材料、零部件入厂后,由材料责任师与仓库保管员办理交接手续,按照《材料控制程序》的要求办理效验、入库。5.2外购的材料、零部件应有制造单位的质量证明资料。5.3材料、零部件由材料责任师按相关的检验文件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入库5.4入库审批(1)材料、零部件检验或复验完成后,材料责任师将质量证明资料、检验记录等一起交仓库保管入库;(2)材料责任师根据《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的规定,对材料、零部件进行编号,并填写在检验记录上。仓库保管员负责对产品进行分类存放、并做好标识,并由材料责任师确认。5.5材料、零部件质量证明文件(包括供应商的质量证明资料、检验记录、复验记录、入库资料)由材料责任师保管,保存期按相关文件规定执行。5.6余料的处理办法按《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执行,并由材料责任师确认。6.材料、零部件代用材料、零部件不能按图纸或技术文件要求供货时,应按《材料、零部件代用管理办法》,办理代用手续(设计方确认)后方可报审、领、发料。7.支持性文件7.1《材料控制程序》7.2《供方管理办法》7.3《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办法》 07 作业(工艺)控制1. 工艺准备1.1外部图纸的审查由外部提供图纸时,在设计审查后还应组织相关责任人进行图纸会审。1.2工艺文件的内容(1)材料明细表;(2)工艺流程图;(3)特殊工艺的工艺文件;(4)通用工艺工序。2.工艺文件的编制2.1工艺文件应依据产品图纸及技术文件、用户的特殊要求,本公司的加工能力以及现行的有关标准、法规的要求进行编制。2.2工艺文件的编制原则:正确、统一、完整、清晰、合理。2.3对关键工序应在工艺文件上设置检验点、审核点和停止点。2.4所有工艺文件应有编制、审核签字,并注明日期。工艺文件的审核由工艺责任人负责。通用工艺、工艺规程由工艺责任人审核,质保工程师批准。3.工艺文件的保管生产科应建立工艺文件台帐,分类编号,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工作,各分公司应指定专人负责接收、保管、传递工艺文件。4.工艺文件的发放工艺文件的发放范围和数量按《工艺文件控制程序》规定,并有签收手续。如果所发文件是修改件,还应负责回收失效件,以防误用。5.工艺实施工艺流转卡,应随工件一起流转。每道工序完工后,操作者自检合格并在流转卡上签字,经检验员检验合格并签字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工艺流转检验卡从起卡工序开始,保证与工件同步运行,直至产品完工后交生产科汇总。6.工艺文件的修改工艺文件中有明确的质量控制和检验要求、合格标准等,工艺文件的变更、修改,由生产科参照《工艺文件控制程序》规定的程序修改工艺文件,并按原发放范围发放和收回失效件。7.工艺纪律检查工艺文件是指导产品制造和检验的依据,在执行过程中,由生产科会同有关部门和责任人定期进行工艺执行情况的检查,确定检查时间、相关人员、工序、项目、内容,并纳入考核体系中。8.工装、模具的管理工装、模具的设计、制造和验证由生产科负责,做好工装、模具建档、标识、保管、定期检查、维修及报废工作。9.支持性文件《作业(工艺)控制程序》 08 焊接控制1. 焊接人员管理1.1焊工,应按规定进行培训,并由质量技术监督局统一考试合格,取得焊工合格证和焊工钢印,才能在有效期内担任合格项目范围内的焊接工作。1.2每名合格焊工发给一个指定的钢印,合格证由公司专人管理。应建立焊工技术档案,一人一档,记录焊工本人情况、培训考试情况、工作业绩,还应统计焊工的焊接质量情况和发生的质量事故,作业焊工考核的依据。1.3焊接责任人员负责焊工考试及技能评定的组织和申报,建立考绩档案。1.4合格焊工应妥善保管钢印,严格按“焊接工艺”施焊,并作好施焊记录,合格后在指定部位打上焊工钢印,对不允许打钢印的不锈钢受压元件,应在相应的地方或记录焊工代号,并由焊接责任师确认。2.焊材管理2.1采购人员应按《材料、零部件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采购,采购员不得擅自更改采购焊材的品种、规格和质量要求,采购时应在合格供方处采购。2.2焊接材料(焊条、焊丝、焊剂、气体)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规定,有制造厂质量证明书和清晰、牢固的标志。并按照《焊接材料管理办法》的规定验收、入库、编号,以便记录报告和追溯检查。2.3焊材库应清洁干燥,库内禁放油在及水有害介质,相对湿度应低于60%,应按照《焊接材料管理制度》的规定存放焊材,并设有明显标志和界限。保管员应严格控制焊材库内的温度及湿度,按规定记录。2.4对于焊材的原包装,在尚未烘焙、盘丝前,任何人不得随意拆除。2.5焊材库管理员应根据生产安排和按《焊接材料管理制度》及烘焙工艺的规定,提前做好焊材的烘焙恒温保存工作,酸、碱性焊条应分箱烘焙,并如实填写“焊材烘焙记录”。2.6施工班组凭作业计划开具“焊接材料领用单”。2.7焊工凭“焊接材料领用单”到焊材库领用焊材,在“焊材发放、回收记录卡”上填写使用焊材的内容并签名,经保管员签字后方可领料,焊条按根数发放并回收焊条头,“焊材发放、回收记录卡”由保管员保存。2.8焊条领出后装入焊条干燥筒,对低氢焊条不应超过4小时。2.9用剩的焊条、焊条头应退回库,当焊条牌号标识不清时一律以作废焊条处理,不得用于焊接。对于标识清楚、药皮无破损的焊条,按规定在使用前应重新烘焙,焊条烘焙不得超过二次。2.10每月焊材库保管员应对焊材的使用情况做一次盘点,做到帐物相符。3.焊接工艺评定报告3.1焊接责任师负责下达焊接工艺评定书,焊接试验室接到任务书后,根据需要进行抗裂性试验,确定是否预热、预热温度、层间温度及焊接材料等,由焊接试验工程师编制焊接工艺指导书,并经焊接工艺评审责任师审核。3.2由技能熟练的焊工施焊评定试件,并做好记录;焊完经外观检查和各种检测、检验后进行评定,整理数据,填写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并经焊接工艺评定责任师审核签字。3.3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经总工程师(或焊接责任工程师)批准后,复印下发执行并归档。焊接工艺评定原始资料由焊接试验室专人保管,建档备查。3.4焊接工艺评定须由本企业自己进行,不能输出引进,并接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4.焊接过程控制4.1焊接工艺文件的编制生产科根据产品图纸和“焊接工艺评定目录”编制“焊接工艺卡”、“焊材定额清单”、“施焊流转记录卡”等工艺文件。焊接工艺卡应注明焊接工艺评定编号和所需焊工资格项次,经焊接负责人审核后下发分公司执行。4.2焊接工艺文件的贯彻实施焊接工艺文件的发放、归档按《工艺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焊接工艺文件发放到施工班组实施前,应对焊工进行相应的宣贯。5.产品施焊管理5.1施焊环境应根据不同的焊接方法满足相应的工艺规范中规定的有关要求。5.2综合要求如下:(1)风速的限制;(气体保护焊时∠2m/s,其它焊接时∠10m/s)(2)相对湿度不得大于90%,不得有雨雪影响;(3)气温不得过低;(在环境温度≦-20℃时禁止施焊作业!)(4)不锈钢、与钢制产品隔离焊接;并作好标识,地面应铺设橡胶等软垫,保持环境清洁;(5)焊接环境必须符合安全卫生要求;(6)焊工的工作环境应有足够的光线。5.3焊接工艺纪律(1)焊工施焊时,应自查自己的焊接工作是否遵守工艺纪律;(2)分公司负责人应经常检查各焊工的施焊情况是否符合工艺规定,做好“三检”即自检、互检、和专职检验结合制度。(3)焊接质保工程师应经常检查焊工施焊情况,核对实际焊接条件是否符合工艺规定,所用的焊材、工艺参数是否与工艺规定一致,并记载在“焊接检验记录”中。(4)相关责任人有权制止任何违反工艺纪律随意施焊的错误行为。5.4施焊过程(1)应根据“合格焊工花名册”和“焊接工艺卡”上规定的焊工资格项目,选派合格焊工,用指定的焊接设备进行焊接。(2)焊工在施焊前应熟悉焊接工艺并按通用焊接工艺守则做好焊前准备。(3)焊接人员对焊前装配的错边、间隙、坡口的除锈、两侧杂物的清理等进行检验并做好检验记录。(4)焊工施焊应严格按焊接工艺要求施焊。焊材、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工艺参数应与工艺一致,施焊过程中应认真做好施焊过程。(5)施焊完毕并经自检合格,在规定打上焊工钢印或记录焊工代号,填写交验单,送焊接检验员。(6)质检员应作焊缝外观检查并填写检验记录。(7)检查合格后,才允许进行无损检测等后续工作。6.产品焊接试板的控制6.1生产科应按《产品焊接度板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产品试板的焊接、标记移植、无损检测、热处理、计量质控负责人委托外协进行试样加工、检验和试验。6.2产品试板检验和试验结果应记入产品质量证明书,试验报告应归入产品质量档案。6.3产品试板的试样和剩余试板由被委托单位试样加式室保存到该产品出厂后三至六个月。7.焊缝返修7.1焊缝返修应由持有相应合格项目的焊工担任,焊接施工管理人员应及时填写《管道焊接卡》,并注明返修合格。7.2同一部位的返修原则上不得超过两次。7.3焊缝返修超过两次,由项目焊接责任人组织编制并审核返修方案,由公司总工程师批准。7.4焊缝缺陷位置应根据无损检测人员的返修通知单并由无损检测人员的协助确定。7.5焊缝返修后,由质检师重新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合格后通知无损检测人员重新检测。7.6焊缝返修必须在焊接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质检人员跟踪验证。8.焊接设备管理8.1焊接设备由生产科归口管理,应建立焊接设备台帐和档案。8.2焊接设备及其辅助装置由生产科和操作人员按《设备管理制度》进行,定人定机操作、维护和保养,应装有完好的、在周检期内的电流表、电压表和压力表,保持焊接设备处于完好状态。8.3采购焊接设备及其辅助装置时,应由焊接质控责任人确定设备型号、规格,总经理批准后采购。8.4设备按《设备管理制度》进行自检。9.支持性文件9.1焊接控制程序9.2作业(工艺)控制程序 09无损检测控制1.公司无损检测实行分包(主要根据建设单位和监理的单位,需第三方检测),选择有无损检测资质的单位进行无员检测。2.无损检测分包方的选择由无损检测责任人负责,生产科配合,按有关规定,对分包方进行评价,评价内容有分包方的资格、检测能力、履约能力等,经评价合格的分包方纳入“合格分承包方名单”。3.由无损检测责任师根据施工规范、数量、进度的要求,负责向分包有无损检测资质的单位提供无损检测委托单,并签定分包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4.无损检测资料(报告、片子)回来后,无损检测责任师应对资料进行严格审查,之后在有关资料上签字确认。5.支持性文件无损检测控制程序GQA/GD-C-12-201110化试验控制1.公司理化检验实行分包选择有理化资质的单位进行理化检验。2.由理化责任师负责,生产科配合,按有关的规定,对分包方进行评价,评价内容有分包方的资质、理化检验能力、履约能力等,经评价合格的分包方纳入“合格分包方名单”。3.对于理化检验项目,由理化责任师负责向理化检验资格的单位提供“理化试验委托单”并签定分包协议。4.理化检验报告回来后,理化检验责任师应对资料进行严格审查,之后在有关签字确认。5.运行性文件理化检验控制程序 11热处理控制1.热处理责任师负责热处理全过程控制和对外委托分包方进行评价,并签定分包协议。2.热处理任师依据设计文件、标准规范及焊接工艺指导书编写热处理方案。热处理工艺内容应包括:—热处理件的名称、材质及规格—热处理类别(如消除应力、改善力学性能、消氢等)—热处理施工方法所用设备、检测仪表—加热速度、保温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冷却介质和方式—安全防护措施—检验要求3.热处理过程热处理责任师负责监督热处理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热处理曲线和检验报告结果的审查确认。4.公司制定并执行《热处理质量控制程序》。5.支持性文件热处理质量控制程序 12检验与试验控制1.压力试验准备1.1生产科根据图样、工艺文件和有关标准要求编制《压力试验工艺卡》压力试验报告等工艺文件。1.2压力试验工艺文件编审、分发、更改按《工艺文件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执行。1.3产品组装合格后转入压力试验工序,压力试验责任人应核实压力试验工艺文件是否发至操作人员、检验人中,然后对产品外观质量进行复查。复查项目:(1)标记情况;(2)焊接外观质量;(3)各有关偏差;(4)相关产品附件;(5)尺寸偏差;(6)产品内表面。1.4压力试验是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停止点和监检点。压力试验前,检验员应汇总所有检验和试验记录、报告,并对其正确性、完整性、签字手续齐全、符合岗位职责规定负责,最终检验质控责任人审核后再经监检检查确认后方可进行压力试验。2.试压设备和场地2.1试压用设备:液压试压机、空气压缩机应完好,密封性能良好,接头应牢固,不能有渗漏。2.2试压用压力表应经计量检测单位合格后,并且在合格周期内使用。压力表的量程应是试验压力值的1.5~3.0倍,以2倍为宜,压力表上应有计量检定标识。在同一试压段必须安装二块压力表。2.3试验应设置专用场地,场地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压力试验过程中不得进行与试验无关的工作,无关人员不得在试验场地停留。3.压力试验实施3.1压力试验应严格按《压力试验工艺卡》的规定执行。(1)强度试验介质一般用水。(2)试验前应将产品内气体必须排净;试验过程中不得采用连续加压来维持试验压力不变,也不得带压坚固螺栓或向受压元件施加外力,不允许带压补焊。3.2气密性试验应严格按《压力试验工艺卡》的规定执行。气密性试验一般用压缩空气作试验介质。3.3试验后的产品,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3.4压力试验前,应预告监检人员到现场监检。压力试验时,压力试验质控负责人应在场,检验员作好记录。4.压力试验报告压力试验结束,压力试验检验员出具试验报告,经压力试验责任人审核,并经监检确认后交质量部归入“竣工资料”中。4. 支持性文件5.1作业(工艺)控制程序5.2压力试验控制程序6.制造前检验准备6.1检验人员(1)生产科应配备适合检验质量控制要求的、实践经验丰富的各类质检人员,并组织他们培训,学习法规、标准、《手册》和检验工艺文件,提高他们的素质。(2)质检员的职责和权限按《各级人员质量责任》中的相关规定。6.2检验工艺编制生产科应根据产品图纸、工艺技术文件和有关法规、标准编制检验规程等检验工艺文件。生产科还应设计检验用的专用检具。6.3检验检测手段生产科按照检验工艺的要求配备好相应的检测仪器、设备、量具、样板、检具、检测、计量器具应经过检定合格且在检定周期内。7.进货检验7.1公司制定并执行《外购、外协件管理办法》,对外购件的检验进行控制。控制内容:(1)原材料入厂、发放、使用进行监督检查;(2)外协件、外购件进行质量检验。7.2原材料、外协外购件的进货检验详见“采购和材料控制”;焊接材料的进货检验详见“焊接控制”。7.3对公司无检验能力的项目,由生产科委托有资格的检测单位进行,但应对其资格进行检查,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判定。8.过程检验8.1公司制定并执行《过程检验控制程序》,对产品制造过程的检验和试验进行控制。控制内容:(1)对生产过程中各工序、各环节以及对工艺纪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2)对各零部件、产品几何尺寸、内外部质量、产品总体质量进行检查。8.2粗加工:在加工前应熟悉图纸、工艺文件,根据图样仔细核对毛坯,尽量留足余量,避免不合格。在加工前要核对材料标记,是否与“工艺流转检验卡”及实物上标注相同。8.3精加工:在加工前熟悉图纸、工艺文件,根据图样核对粗加工的产品、划线的准确、加工余量的充足等,避免在加工中产生不合格;在加工前应核对产品标识,是否与“工艺流转检验卡”及实物上标注相同;加工后应放在指定区域,做好标识。8.4按产品“产品图纸”、“检验卡片”的规定,在工序完成后及时进行检验和试验。检验和试验结果满足要求时,质检员应在“工艺流转检验卡”上签字确认。8.5装配:装配时,按产品明细表,将所有的零配件领出;装配前应对所有的零配件进行检查;装配完成由质检员对产品进行检验。8.6在生产过程中,质量检验状态由质检员监督进行标识。9.最终检验和检测数据管理9.1公司制定并执行《成品检验管理制度》,对产品进行最终检验和试验。9.2经质检负责人审核、质保师签字后交监检审查,合格后签发“合格证”。 13 设备和检验与试验装置控制1.计量器具1.1计量器具管理人员应经过培训,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一定资历,确保所有检测量具、仪器、仪表示值的可靠、准确,并在有效期内方可使用。1.2检测量具、仪器、仪表应委托有资格的检定单位进行检定,计量质控负责人应对其资格进行核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判定。1.3计量负责人做好各种仪器、仪表、计量器具的编号,建立计量器具台帐,编制计量器具检定计划,遵照《设备、计量管理程序》组织实施。1.4计量器具的采购、入库验收(检定验收)、发放、使用、保管、维护保养、周期定检等的基本要求应按《设备、计量管理程序》中的规定执行。未经定检的或超过定检周期的仪器、计量器具,不准投用。1.5计量器具应有专人使用、保管、定期保养,不得随意转借和擅自装拆计量器具。1.6计量器具的使用部门和个人,应保持实物、包装匣、原始合格证、周检合格证等完整、清洁,检验人员使用的计量器具不应与生产共用。2.设备控制2.1生产科应按照《设备、计量管理程序》对设备进行质量控制,建立设备台帐,做好设备的购置、使用、修理及设备事故分析、处理等管理工作。2.2设备的购置、使用、保养、调拨、迁移、修理、自检及报废等的基本要求按《设备、计量管理程序》的规定执行。2.3主要设备实行专管,定人定机,按“设备操作”操作,确保设备清洁、润滑、安全。2.4操作者对其操作的设备及附件负责管理、自检和保养。应熟悉其结构性能和操作方法和三级保养的内容。2.5设备分公司应根据在用设备的现状及生产情况,编制年度和季度设备保养和大、中修计划,经设备分公司负责人审核,报主管经理批准后实施。生产部在编制生产计划时应确保设备大、中修计划的实施。2.6设备事故的处理(1)设备事故处理程序按《设备、计量管理程序》的相关规定,事故分析处理坚持“三不放过原则”。(2)事故发生后应迅速查明原因,并组织人员抢修,尽快恢复生产。(3)对事故责任提出处理建议。3.支持性文件《设备、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14 不合格品控制1.公司应制定并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2.凡不满足规定要求的材料、零部件及产品等都是不合格品。3.检验或试验中一旦发现不合格品,材料责任师应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标识,未经处理不得入库或流入下道工序。由材料责任师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经质保师审批。4.质保师指定相关人员进行评价和处置,在“不合格品处理单”上写明处理意见,经质保师审批后处理。5.对不合格品根据设计图纸、工艺文件、技术标准和缺陷程序按下列形式进行处置;(1)返工以达到规定要求;(2)返修或不经返修让卡接收;(3)降级使用;(4)拒收或报废。5.1拟作返修处理的,由质保师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经终检质控责任人确认,交生产科编制返修方案,经设计、工艺责任师会签,质保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返修后应由质检员重新检验,并将检查结果记入“不合格品处理单”中。5.2拟作回用处理的,按有关程序办理手续,经质保师批准后方可转序或入库。并应做到:回用处理后的产品满足使用要求。5.3对无法补救并判断为废品的不合格品,按有关程序办理相关手续,经质保师审批,由检验员在上面涂红色“×”标记,责任部门将其置于“废品隔离区”内待退货或报废。6.对不合格品的鉴别、评价和处置的过程中应做好记录。对所记录的控制按本手册执行。7.纠正措施7.1生产不合格的有关责任部门应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制订纠正措施,并认真实施。7.2由生产科对其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验证。8.支持性文件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5 质量改进与服务控制为了确定压力管道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以识别可以实施的改进,特对质量信息的改进与服务做如下规定。1.质量信息控制1.1公司各职能部门归口管理收集本部门内的质量信息,生产科负责与顾客沟通,获得工程质量和服务的顾客满足度信息,且各部门应随时填写质量信息记录。1.2质量信息是验证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法规、标准要求,验证质量体系实现质量目标的有效性。1.3经营办负责建立用户档案,做好用户信息反馈的管理。对用户来访或函电反映的质量问题和期望等信息,应进行评价、分析,以便不断改进内部质量控制或外部服务的质量。1.4对监检提出的产品质量问题,由生产科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及时进行处理和答复。2.内部质量审核2.1审核范围包括本公司各部门、《手册》涉及的各种体系要求。2.2生产科每年年底编制内部质量审核计划,内容包括:(1)审核范围、要求、参加人员;(2)审核依据和日常安排等。2.3内部质量审核依据是本《手册》和名项支持性文件。2.4内部质量审核人员的资格认定(1)内部质量审核人员应经过培训,熟知和掌握TSGZ0004-2009《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和TSGZ0005-2009《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许可鉴定评审细则》,以及本公司的质量保证体系等文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进行内审工作。2.5内部质量审核程序(1)成立内审组,成员由生产科在具备内审资格的人员中推荐,经经理批准,组长由管代任命,内审组长主持本次审核工作。(2)审核组长编制《审核计划日程表》,安排审核任务,审查员编制要素(系统)检查表,明确审核的具体做法,经审核组长批准后实施。(3)实施审核。包括召开首次会议、现场审核,发现不合格时,填写“内部质量审核不合格报告”,召开末次会议等。(4)审核结束后内审组长编写《内部质量审核报告》,报公司领导和有关部门,同时送交受审核部门负责人,要求其制订纠正措施并组织实施。2.6审核结束后,审核记录、不合格报告、审核报告、纠正措施、实施情况等由生产科整理,立卷成档,移交公司办公室,保存至下一次内审结束。3.用户服务3.1以用户提出的产品质量问题,由质检员、生产科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及时派员服务。属于分承包方的问题,由生产科通知分承包方及时派员处理。对用户反馈的意见,24小时内回复处理方案。3.2生产科对公司内外的质量信息应进行登记。还应不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对存在的问题分别按《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制订纠正措施。4.支持性文件4.1内部审核控制程序4.2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16 人员培训、考核及其管理1.公司制定并实施《人员培训控制程序》。2.培训对象为从事对质量有影响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检验人员、试验人员和操作人员。培训内容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TSGZ0004-2009《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质量保证手册》及质量体系文件,相关作业指导书等,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3.关键、特殊工种人员均应专业技术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焊工应取得质量监督部门的相关资格证书。4.对生产工人应定期进行理论和操作技术、安全技术、工艺纪律的教育。5.培训和考核记录、资格证书,由公司办或指定相关部门保管备查。6.培训程序6.1有培训需求的部门将申请交办公室,办公室制定培训计划,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发至申请部门。6.2各有关部门根据人员培训计划,对培训对象进行内部或委外培训。6.3培训结束后,各分管部门整理、保存培训记录,同时填写人员培训情况统计表上报公司办公室。办公室对培训合格的人员发放资格证书(焊接、控伤人员由质量监督部门发给)并建立个人培训档案。6.4结合日常或定期考核,做好人员培训年终总结工作,草拟以一年度人员培训计划,并根据有关部门的申请,制定新人人员培训计划。6.5对有资质的人员采用聘用制。7.支持性文件培训控制程序 17 其他过程控制1.其他过程控制实施中有特殊控制要求的有:压力管道安装中的穿跨越工程、扫线、吹扫、脱脂、防腐、隐蔽工程等。2.支持性文件《工艺控制程序》18 执行特种设备许可制度的规定1.公司执行国家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Z0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书》的使用和管理制度。2.适用于公司《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书》的使用和管理,执行特种
本文档为【压力管道安装质量手册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徐姐2018
技术学院会计学毕业后掌握基本的会计知识技能,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多年的财务工作经验,现认多家小企的财务会计!
格式:doc
大小:267KB
软件:Word
页数:57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8-04-10
浏览量: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