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校毕业生可雇佣性理论研究综述

高校毕业生可雇佣性理论研究综述

举报
开通vip

高校毕业生可雇佣性理论研究综述  高校毕业生可雇佣性理论研究综述  文◎宋蕾(济宁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山东曲阜)Reference:“可雇佣性”理论由于充分考虑到了个体和社会两方面未来的发展,能够以发展的眼光很好地剖析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因而成为学术界和实践领域关注的焦点。本文对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和评述,目的是找出各自的优点,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雇佣性理论研究的方向。Keys:可雇佣性;高校毕业生;研究:综述1、引言中国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是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了52万,至2009年9月1日尚有196万待业;预计2010...

高校毕业生可雇佣性理论研究综述
  高校毕业生可雇佣性理论研究综述  文◎宋蕾(济宁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山东曲阜)Reference:“可雇佣性”理论由于充分考虑到了个体和社会两方面未来的发展,能够以发展的眼光很好地剖析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因而成为学术界和实践领域关注的焦点。本文对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和评述,目的是找出各自的优点,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雇佣性理论研究的方向。Keys:可雇佣性;高校毕业生;研究:综述1、引言中国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是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了52万,至2009年9月1日尚有196万待业;预计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31万人,就业形势愈加严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成为政府、高校和公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可雇佣性理论”由于充分考虑到了个体和社会两方面未来的发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时间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因而日益成为学术界和实践领域关注的焦点。2、国内外研究现状2.1国外研究现状提升学生和雇员的可雇佣性已经成为相关研究关注的焦点。西方学者对企业雇员的可雇佣性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盛行于90年代,至今还是劳动就业领域中研究的热点之一。可雇用技能研究成果突出的是英国、美国和加拿大。在20世纪初期,国外的可雇佣能力的实证研究开始广泛进行开,并涉及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实证研究。KarenvanDam研究结果显示:可雇佣能力定位与组织开放程度呈正相关,与管理技能职业呈正相关,与任期呈负相关,与技术及职业描述呈负相关。职业描述作为中介变景调节组织开放程度与可雇佣能力之间的关系。[1]Mantz&Yorke根据英国的实证数据分析后得出结论,认为高等教育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政府应该意识到经济要发展,就应提高人力资本存量。而大学教育与提高人力资本密切相关,进而又从大学生的课程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上体现可雇佣性能力的教学。[2]RonaldW.Mcqaid,ColinLindsay&MalcolmGreig研究零售业Tesco员工的可雇佣能力。他们将109名处于不利地位的照工作的人至于销售店中,并证明长期失业以及缺乏零售经验对工作是极其不利的。研究分析是基于109名员工中的86人完成培训课程而进行的。为了证明成功的关键要素,他们的研究中使用的是管理成功伙伴模型。[3],2.2国内研究现状尽管国外研究比较深入,但考虑到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差异,这些研究成果在中国可能不适应。可喜的是国内可雇佣性视角的研究也开始起步。谢晋宇和宋国学通过参照国际研究结合中国现实构建切实可行的中国高校离校生的可雇佣性模型,运用可操作化指标体系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可雇佣性水平和高校的建设状况进行量化评估,为可雇佣性开发和建设提供了依据。[6]吴国权和张伟将可雇佣性技能和胜任能力结合起来,并在此强调了可雇佣性概念的重要性,认为它一方面在公司层面保持其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在高校毕业生个体层面保持其可持续的职业成功。这一研究视角在可雇佣性能力的研究领域中是一个不小的进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5]宋国学从就业新概念——可雇佣性视角对职业选择理论进行重新认识,认为可雇佣性是职业选择的核心概念,职业选择理论讨论的焦点问题是可雇佣性开发、展示、匹配与认可,职业选择过程是可雇佣性获取、展示与认可的过程,同时,可雇佣性为职业选择理论研究提出新问题。[4]3、未来研究展望目前,基本达成的共识是,认为可雇用性是一个涉及到大学生就业的核心概念。可雇佣性为从学生角色向工作人员的转换提供了基础和前提,这种能力既影响到学生能否就业,也影响到学生能否成功就业。每个大学如何在大众化的进程中提升它的学生的可雇用性,这既是影响学生今后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高校、企事业单位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主导。但是,我们发现,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学者,在高校,教师,学生不同职能定位的基础上,提出可雇用性能力的开发策略的还是比较鲜见。国外对可雇佣性已有了深入的研究,但国外学者更侧重于研究企业如何提高雇员的可雇佣性能力。目前我国的学者也纷纷开始从可雇佣性视角研究不同的问题。如:对大学生职业选择,大学生就业能力,大学生学习改革等。对于如何提高大学生可雇佣性技能,近几年我国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目前国内研究大多基于国外的可雇佣性模型,缺乏对国内实际情况的分析探讨。我国学者(宋国学、谢晋宇、赵颖等)从宏观的角度也进行了研究,给我国高校在课程设计和设置以及就业指导方面提供了确实可行的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为可雇佣性的开发和建设提供了依据。但从微观角度出发,结合某一具体学科的研究还不多。可以说,在高校、雇主、政府不同职责定位的基础上,对大学课程教学改革所进行的研究始终足我国可雇佣性研究的薄弱环节。Reference:[l]KarenVanDam,Antecedentsandconsequencesofemployabilityorientation[Jl.EuropeanJournalofWorkandOrganizationalPsychology,2004,13(1)。[2]MantzYore,2004,EmployabilityintheUndergraduateCurriculum:somestudentperspectives[J],EuropeanJournalofEducation,Vol.39,No.4.[3]RonaldW.Mcquaid,ColinLindsay&MalcolmGreg,JobGuarantees,Employability[J],TrainingandPartnershipsintheRetailSeetor,2005.[4]宋国学.职业选择理论:基于可雇佣性视角的新解析[J].《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1期.[5]吴国权,张伟.基于胜任特征的可雇佣性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6]谢晋,宋国学,论离校学生的可雇佣性和可雇佣性技能[J].《南开学报》,2005年第2期.注:本丈为山东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文章,项目名称:可雇佣性能力培养与地方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EC201011 -全文完-
本文档为【高校毕业生可雇佣性理论研究综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杨树之佳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8KB
软件:Word
页数:5
分类:互联网
上传时间:2023-01-03
浏览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