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PBL模式下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PBL模式下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举报
开通vip

PBL模式下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PBL模式下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郝建莹PBL教学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新型教学方式,问题主导性、学生主体性、合作学习性是其主要特点。近年来,一些老师尝试将PBL模式运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并收到了较好效果,特别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创新思维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然而PBL教学模式的运用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问点不合理、目的不明确、表述不科学等。从根本上讲,PBL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中运用的关键是教师能否创设出适宜、恰当的问题情境,提出科学、高效的问题,并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PBL模式下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PBL模式下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郝建莹

PBL教学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新型教学方式,问题主导性、学生主体性、合作学习性是其主要特点。近年来,一些老师尝试将PBL模式运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并收到了较好效果,特别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创新思维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然而PBL教学模式的运用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问点不合理、目的不明确、表述不科学等。从根本上讲,PBL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中运用的关键是教师能否创设出适宜、恰当的问题情境,提出科学、高效的问题,并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那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创设问题情境呢?

一、创设“悬念式”问题情境,点燃学生的探求欲望

所谓“悬念式问题情境”是指教师使用新奇的教学方式、活泼富有创造性的言语向学生提出一些想要回答而又不能准确回答出来,内心却又迫不及待希望能够获得解答的问题。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探求是人类的天性。创设“悬念式”问题情境正是抓住了这一心理特点,通过设置“悬念式”问题点燃学生探求未知事物的欲望,引领他们自觉分析问题、思考问題。具体教学中,教师可在教学之初就创设“悬念式”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投入到学习当中;也可在结尾设置悬念,引导学生拓展所学内容,起到“言有尽意无穷”的效果。如上《囚绿记》,教师一开始就可引导学生提出疑惑:“囚”字表示“人”在封闭的空间中,即拘禁犯人或奴隶的意义。那么课文中作者为什么要囚“绿”?“绿”具体指的是什么?绿又是怎样被囚的?囚绿的结果怎么样呢?这样环环相扣、步步推进的问题,使学生迫切想知道“囚绿”究竟是怎么回事。同样,结尾时也可以这样设置悬念:其实我们每个人就是一抹绿色,免不了要被生活的苦难和痛苦囚住。大家能举出一些被人生的苦难“囚住”了但“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常春藤”吗?这一问题不仅能延续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激发他们对这个问题深入探求的欲望。

二、创设“矛盾式”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认知矛盾是动机的根源。”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容易看到事物的表面,却难以触及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出现理解上的偏差。教学中,当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教材中出现的新知识发生矛盾时,学生会迫不及待地想要搞清楚个中原因,进而形成强烈的探究动机。这时,教师可以顺势创设能让学生心理上产生矛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认知矛盾,进一步领会文本的深层含义,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如《记念刘和珍君》,作者一方面反复强调“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但同时又反复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这些看起来相互矛盾的话自然会让学生感到茫然,所以教师要顺势创设“矛盾式”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原来前文反复强调“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是鲁迅先生想要揭露这“似人非人”世界的悲愤之言;而后来“实在无话可说”,是他悲愤到了极点,反而会感到无语。也就是说,这种看似矛盾的说法,实质是一种感情无比深沉的表达方式。所以当学生能够成功解决这些充满矛盾的问题时,就意味着他们已经走进课文的深层表意空间。

三、创设“直观式”问题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直观性是教育学的重要原则,它既适应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又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荀子所谓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正是对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充分肯定。我们知道,感知教材是语文学习的起点,而感知教材最有效途径就是直观形象地呈现教材。PBL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我们可以通过创设直观性的问题情境,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给学生带来视觉、听觉上的直观。特别是随着多媒体技术铺天盖地地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这种集图像、文字、声音、动画于一体的新的教学手段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如上《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可以辅以图片、视频等音像资料向学生展示真实的画面,并且向学生提问:圆明园辉煌的过去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一部分时,可以先播放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时的视频资料,然后让问学生:当你们看到这座被毁灭的圆明园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 诸如此类“直观式”的问题情境,可以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让学生进入课本、融入情境,也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津津有味地去进行新课的学习和探索。

四、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

生活化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特点。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课程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语文教育不能只把眼光盯在书本上,把学习放在课堂上,而要让教学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寻找教材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PBL教学模式中,我们可以创设富有生活化的问题情境,问题越贴近学生熟悉的事物,就越能唤起学生对这个问题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燃起他们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如《鲸》这篇课文,由于是说明文,内容可能稍显枯燥乏味。这时教师不妨创设一些“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既保证教学内容的严谨规范,又不失生动有趣。比如可以从学生身边的小动物入手提问:你们喜欢小动物吗?那你们养过哪些小动物呢?你能跟大家介绍一下你养的小动物们都有哪些特点呢?当学生兴致勃勃介绍小动物时,教师顺势将话题引入鲸鱼上,并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关于鲸鱼的图片、视频,学生不会再“望文生怯”。再如《背影》中,学生可能难以理解“父亲”不合时宜的言行。这时同样也可以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你在出远门或者要独立做什么大事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父母的这种“迂腐”“幼稚”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你怎么反应?那你的父母还会坚持吗?这样的问题情境能有效打通生活体验与文本内容,有利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五、创设“开放式”问题情境,历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PBL教学模式中的问题是结构不良的,没有唯一、固定解决方法的问题,等同于我们常说的“开放式”问题,能促使学生最大限度脱离“标准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的束缚,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能有效历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创设一些诱惑性的“开放式”问题情境。比如利用文中的空白设计问题,上《我的叔叔于勒》时可以这样发问:如果于勒的再度破产是假装或是有意试探,那么其兄嫂发现后,又将如何呢? 还可以从反向推演的角度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开放性问题,如《祝福》中祥林嫂的死因及悲剧根源的探究,学生很难理解“封建礼教吃人”这一权威论断。这时笔者让学生围绕“如何挽救祥林嫂”展开讨论,假设出几种“祥林嫂不会死”的情形:祥林嫂的婆婆通情达理,不把她赶出家门;鲁四老爷不用恶毒的语言攻击祥林嫂,也不把她赶出家门,使她“失业”;柳妈不给她讲“大道理”,鲁镇的人也不恶语相讥;“我”用好言开导,而不是冷漠麻木;她的丈夫不会病死,阿毛也没有被狼吃掉,祥林嫂没有沉重的负罪感;等等。显然,切断上述任何一条“假设”,祥林嫂都有活下来的可能,而正是这些不可能存在的情形,造成了祥林嫂的死亡和悲剧。当然,开放性问题设计的方法还很多,但无论哪一种方法,都要问得巧妙,力求问到学生的兴趣点、情感的共鸣点、思维的兴奋点上,尽可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和发散性。

[作者通联:甘肃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

 

-全文完-

本文档为【PBL模式下问题情境创设策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资教之佳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3KB
软件:Word
页数:5
分类:互联网
上传时间:2023-11-27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