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深化政府绩效审计有效服务国家治理

深化政府绩效审计有效服务国家治理

举报
开通vip

深化政府绩效审计有效服务国家治理深化政府绩效审计有效服务国家治理 深化政府绩效审计 有效服务国家治理 施立扬 【摘要】 当前,财政资金收支规模不断增大,使用进程中不断呈现新问题新情况,随着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民众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也越来越关注,特别是对资金使用中存在的损失浪费和高耗低效问题关注度越来越高并迫切希望得到解决。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绩效审计这个重要形式来实现国家治理。只有深化政府绩效审计,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不断创新绩效审计方法和内容,才能更好地为民生服务、为国家治理服务。 【关键词】 政府 绩效审计 ...

深化政府绩效审计有效服务国家治理
深化政府绩效审计有效服务国家治理 深化政府绩效审计 有效服务国家治理 施立扬 【摘要】 当前,财政资金收支规模不断增大,使用进程中不断呈现新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新情况,随着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民众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也越来越关注,特别是对资金使用中存在的损失浪费和高耗低效问题关注度越来越高并迫切希望得到解决。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绩效审计这个重要形式来实现国家治理。只有深化政府绩效审计,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不断创新绩效审计方法和内容,才能更好地为民生服务、为国家治理服务。 【关键词】 政府 绩效审计 国家治理 2011年,在中国审计学会第三次理事论坛上,刘家义审计长指出“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国家审计实质上是国家依法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行为,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绩效审计作为国家审计的重要形式,其目标和方向就是为通过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不断推动国家治理的日益完善。绩效审计是当今世界的主流,也是国内外国家审计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的绩效审计经过20多年的试点和探索,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和较好的发展势头,但仍然存在亟需尽快规范和深化的诸多问题。《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绩效审计”,刘家义审计长也指出“到2012年我国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将开展绩效审计”。因此,国家审计应不断研究和探索绩效审计宏 观效果和微观内容,不断拓宽其广度和深度,不断挖掘和提升其功效,以有效发挥国家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推进国家治理各环节更加和谐、有效和安全。 一、以服务国家治理为目标,确立绩效审计的目标和方向 (一)国家审计是实现国家治理的有效途径之一 1、国家审计因国家治理的要求而产生 国家治理是由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相结合所形成的整体性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结构。其本质是通过配置和运行国家权力,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控制、管理和提供服务,确保国家安全,捍卫国家利益,维护人民权益,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科学发展。国家治理的本质要求国家审计履行用权力制约权力、维护法律秩序尊严的神圣职责,不断地为国家治理的完善和改进发挥建设性作用,为公民参政议政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并督促政府明确责任、落实责任。 国家治理的需求决定了国家审计的产生,国家审计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经过近30年的发展,通过依法履行职责,对权力运行进行监督和制约,服务于国家治理的决策系统,对国家治理的执行系统实施监督和约束,是国家治理系统中的监督控制系统之一,发挥预防、揭示和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把“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实现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国家良好 治理的目标,所以,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坚定反腐、加强问责、促进透明、强化良治方面不断努力,以展示审计机关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2、国家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是实现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 现代医学中的免疫系统是机体保护自身的防御性结构,具有保护、清除和修补三大功能。国家审计与“免疫系统”在功能机理上具有共通性,就像人体的免疫系统一样,是保证整个经济社会系统正常运行、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感受风险、准确发现问题、调动国家资源和能力去解决问题、提出抵御“病害”的建议,促进国家健全机能、改进机制、筑牢防线,维护民主法治,保障国家安全,推动责任、透明、法治、廉洁、公平和正义等原则和理念的落实,进而在改善国家治理、实现科学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国家审计通过有效发挥“免疫系统”功能来促进国家治理的完善。良好国家治理的主要标准:一是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对外维护主权和对内维持政局稳定;二是有效制约权力运行和建立问责机制,遏制权力腐败;三是有效维护法律和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四是促进科学发展、摆脱贫困和增进福利。但是,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可能出现滥用权利,权 利成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工具并导致国家治理的混乱与法治的破坏;决策的失误,使得目标偏离预定的方向,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浪费。国家审计作为依法用权力制约权力的控制方式、控制行为和控制制度的集合,具备预防、揭示和抵御等功能,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内生的“免疫系统”。 3、国家审计的目标和内容是完善国家治理的重要途径之一 伴随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国家审计的范围从财政财务收支逐步扩展到与财政财务收支相关的各项经济社会管理活动,涉及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完善问题,国有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问题,重大基础设施投资绩效问题,教育医疗、住房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问题,以及影响经济社会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国家审计要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审计的最终目标,紧紧围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揭露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要把维护国家安全作为审计的首要任务,加强对财政、金融、国有企业的监督,推动建立公共财政体制,防范金融风险,维护经济安全,加强对权力的制约,推动行政问责,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维护政治安全,加强民生审计,促进惠民政策落实,维护群众利益,保持社会稳定,维护民生安全,加强资源环境审计,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维护生态 环境安全;要把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作为审计的着力点,从强化审计的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出发,在严肃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着力分析和查找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和管理漏洞,促进健全体制、完善机制、规范管理,从根本上提高经济社会肌体的“免疫力”;要把信息化作为审计的重要手段,用信息化推动审计技术方法创新,增强在信息化环境下查错纠弊、打击犯罪、规范管理的能力。 (二)政府绩效审计是国家审计实现国家治理的重要形式 1、绩效审计是国家审计的重要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第六条“审计机关的主要工作目标是通过监督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民主法治,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绩效审计的具体目标是在审计过程中对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环保性进行监督和评价,是国家审计的最终目标的过程体现,是在财务审计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是国家审计的重要形式,是政府审计发展的方向。 2、深化政府绩效审计是国家治理的本质要求 国家治理的本质在于一个国家范围内的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满足社会需求,推动社会进步,在互动合作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组织形态、制度安排和治理机制,采取一定方式、方法对国家公共事务进行治理的活动,其最终目的是协调和缓解社会冲突与矛盾,管理和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全面、均衡发展,从而满足社会成员的需求。政府绩效审计的目标和方向是推动国家治理的完善,并按照独立性和专业性要求参与国家治理,充分发挥预防和建设性作用,落实政府责任,维护国家安全,服务国家利益,监督制约权力,推进民主法治。因此,深化政府绩效审计是国家治理的本质要求,其本质特征与国家治理的本质特征是高度一致的。 二、明确政府绩效审计的功能和范围,促进国家治理的和谐与安全 (一)绩效审计要着力维护国家经济和社会安全 国家安全是维持主权国家存在和保障其根本利益的各种要素的总和,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审计的首要任务就是维护国家安全,不仅是国防安全,而主要是经济社会运行的安全,其涵盖了国家财政和金融安全、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安全、民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等诸多领域。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公共支出数额不断增加,政府部门承担的公共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日趋扩大,与此同时,社会公众对政府承担的公共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的要求也日渐提高,经济社会运行的安全性尤其重要。绩效审计作为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手段,能够较早地感受到病害侵蚀的风险,更早地揭示病害侵蚀带来的危害,更快地运用法定权限去抵御、查处这些病害,也能及时建议政府或相应的权力机关,运用各种政治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去消灭这些病害,通过履行信息反馈和政策建议作用,来增强政府或相应的权力机关的责任意识和进取意识,强化政策执行力度,从而健全制度,堵塞管理漏洞,提高管理效率,保护国家安全。主要表现在:维护国家财政安全,提高财政绩效水平,防范财政风险;维护金融安全,完善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损失、浪费,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民生安全,实现惠 民、养民资金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促进民生政策和措施的落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促进资源节约、生态建设和污染治理,防止资源破坏、毁损和环境污染;维护国家信息安全,提高政府机关网络系统和载体的安全性,防范信息传播风险。 (二)绩效审计要促进建设更加高效廉洁的政府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在公共资金的使用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眼前效益,轻长远发展,政府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够,能力与责任不匹配,个别政府部门工作不力,而导致决策不当,错误决策、盲目决策、轻率决策,以至于出现违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脱离客观实际,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造成严重损失浪费等问题,有限的资金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在某些领域,贪污、受贿、渎职的现象仍然存在便利。 实施绩效审计可以在真实性、合法性为重点的财务审计基础上,从政府开支的成本—效益、成本—效果、成本—环保角度来衡量其物质资源、人力资源配置与消耗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而这些考量结果直接反映了各级政府在公共资金的使用上绩效观、政府机构设置的合理性,政府部门工作效能的高低、政府公务员责任心的强弱,及时发现公共资源使用和管理过程中的不合规、不合法、不经济和缺乏 有效性的行为,从而可以从源头上发现和揭露损失浪费、低能低效、贪污腐败现象,披露深层次、倾向性的重大违规违法性问题,以促进党风和政风的好转,进一步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强化对经济决策权力的制约,完善体制机制,健全法律法规,强化管理控制,以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绩效审计可以强化对政府使用财政资金的效益进行监督,促进建立更加清正廉洁的政府。 (三)绩效审计要为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作贡献 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历来是我党的最高宗旨,民生问题能否妥善解决,既是国家治理水平的体现,又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国家治理的政治方向,也关系到国家治理的公信力。国家审计机关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根本目标,开展绩效审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要求,同时也将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政府部门和机构工作效率的高低、为人民服务责任履行的好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通过绩效审计,关注政府部门运转过程中人、财、物资源的消耗利用状况;关注政府部门履行政府责任和管理公共资源的绩效情况,是否能够合理规划公共项目建设,能否经济、节约地投入公共项目的建设资金,能否充分有效地实现公共项目的经 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可以促进服务型政府将其公共物质资财和人力资源的配置、消耗都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因此,建立完善有效的政府绩效审计制度,一方面,有利于广大人民对公共收支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有效的监督,提高人民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并参与国家管理,另一方面,有利于促使各级人民政府的经济决策信息进一步公开,自觉接受全体人民的监督,从而更好地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完善和发展。 (四)绩效审计要着力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数额巨大的财政支出是否真正满足了社会公共需要,其使用的合法性、合规性、效益、效率如何,利用得是否经济,是否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绩效审计是很有效的判别方法之一。尤其是随着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这就决定了政府绩效审计的目标定位在于经济、效益、效率、环境和权益。反过来,政府绩效审计引入可持续发展概念作为其评价指标及最终目标,不仅强化了其自身的性能,而且加强了对各部门经济和效率、政府效率和管理、财政资金使用、重要的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促进政府建设 低成本高输出,低消费低排放,循环和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能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从而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鉴证作用。 三、拓展政府绩效审计内容,提升服务国家治理能力 (一)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和民主的不断发展,政府公共支出日益增加,社会公众民主意识逐渐增强,当今世界资源的相对稀缺更使人们增强了对公共部门资源使用效率的关注,政府办事效率低下,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不时发生,给政府绩效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现状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加速发展期,政府绩效审计理应顺应国家发展需要而加快跟进。综观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历程发现,深圳市审计机关是我国探索政府绩效审计较早的地方审计机关,2002年深圳政府绩效审计取得初步成效之后,政府绩效审计在全国许多审计机关得到了有益尝试。从尝试的情况看,在对专项资金审计、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真实性分析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经济性、效率性及效果性的检查和评价。审计署制定的《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表明:审计署将着力构建绩效审计评价及方法体系,2010年建立起财政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到2012年基本建立起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绩效审计方法体系。刘家义审计长在北京开幕的“世界审计组织第六届效益审计研讨会”上表示,到2012 年,我国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将开展绩效审计。目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正处于全面开展绩效审计阶段。 2、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第一,欠缺绩效审计准则和统一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现行《审计法》中赋予了审计机关对被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审计的权利。但从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审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到 2010年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以及一系列审计操作规则和 指南 验证指南下载验证指南下载验证指南下载星度指南下载审查指南PDF ,都主要是针对财政财务审计,还没有专门针对政府绩效审计,还没有一个公认的适用于各种情况的绩效审计标准。 另外,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建立相对滞后,各地的实践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缺乏统一的评价口径。虽然目前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等,但由于公共财政资金涉及行业多,且公共部门提供的营利性服务,难以用单纯的经济指标对公共资金的使用绩效和行政成本的控制进行具体的量化分析。在这种情况下,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必须制定一套确实可行的评价体系指标,并根据事先确定审计标准,以便于审计人员客观公正地考核、评价项目绩效。 第二,现行审计监督体制导致政府绩效审计难以保持独立性、客观性。目前我国的审计监督体制采用的是行政监督模式,审计系统采取半垂直式双重领导,审计机关同时接受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审计部门没有独立的财权,人财物等均由地方政府掌管,在审计实践中受到资源的约束,不能根据项目需要自主决定绩效审计模式和审计实施深度。还有,由于审计项目的确定通常以政府委托发起,最终的审计结果只向政府汇报,在绩效审计过程所关注的焦点和披露的倾向被政府观念左右,问题无法得到真实、全面、完整的反映,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政府绩效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另外,各级人大了解审计的监督情况,也必须通过政府,而审计机关必须获得政府批准以后才能公布审计结果,这就大大降低了审计披露的力度,制约了绩效审计的发展。 第三,审计人员素质难以适应政府绩效审计的要求。主观上,部分审计人员审计观念滞后,对绩效审计的认识不够清晰、充分,认为绩效审计只是对于物质资料的生产领域而言的, 仍然停留在效果性的范畴,对于绩效审计关注的经济性和效率性没有充分的认识,政策理解水平与绩效审计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审计人员构成层次明显不合理,目前的审计人员主要是“财会型”人员,大部分的审计机构拥有一定数量的审计、财务、会计人才,而其他工程、法律、数学类专业人才极少,审计人员普遍缺乏管理、生产技术等专业知识, 对传统的审计技术比较熟悉,现场作业经验丰富,但对经营管理知识不甚了解,对于计算机等现代审计技术不甚精通,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偏低。客观上,某些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涉及行业包括工程建设、循环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使用和管理效益的评价侧重纯业务的角度,基本不涉及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超越了单纯审计人员的能力范围。因此,审计人员素质难以适应政府绩效审计的要求。 第四,审计方法与手段相对落后。当前,我国仍大量采用如统计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图表法和分析性复核等传统方法进行绩效审计,审计方法落后于西方国家运用的现代科学新方法,如系统论方法、科学管理方法、行为科学方法、运筹学方法、统计抽样方法、质量分析方法及决策模型研究。另一方面,运用计算机进行审计虽然广泛,但主要是用来归集数据,虽然在采集被审计单位数据、查错纠弊的技术方法上有所突破创新,但是,在与财政、税务等被审计单位联网,实行联网审计方面,我们还有很大差距;被审计单位财会系统种类繁多,且没有统一透明的数据接口,给绩效审计工作造成很大困难。另外,对计算机的运用仅限于对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审计,较少运用于审计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管理、计算、审计数据库等方面。 (二)强化措施,提升政府绩效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能力 1、确立地位,完善绩效审计法律体系和法规建设 依法审计是审计工作的基本原则,只有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把绩效审计确定下来,才能够使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目前,新的国家审计准则虽然对绩效审计进行了相关阐述,但是不够具体和明确,还是远远无法适应全面推进绩效审计工作要求。因此,全面推进绩效审计工作迫切要求在法律上明确绩效审计的地位,以立法的形式并授权最高审计机关进行绩效审计,这也是国际上许多国家开展绩效审计的普遍做法。首先,可以通过修改《审计法》,建立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制度,完善审计法律体系,明确审计机关绩效审计职责;其次,在《国家审计准则》的基础上,单独制定《政府绩效审计准则》或者完善《国家审计准则》,以此来制定具体的政府绩效审计职业规范,规范审计主体行为和审计信息传导机制,实现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从而,加快我国绩效审计的法律体系和法规建设步伐,为发挥绩效审计在完善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提供法律保障。 2、找准定位,锁定绩效审计重点内容 当前是我国政府体制的转型期,我国的绩效审计也应当适应当前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对绩效审计的定位应当是在围绕经济建设中心这个前提下,更多地服务于民生,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服务于科学发展。一是开展对宏观政策的贯彻落实和目标实现情况有针对性的绩效审计,通过对宏观经济政策执行情况的跟踪审计,促进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通过揭露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分析影响政策落实的原因和政策目标实现情况,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提出建议,防止国家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损失,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各项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为完善后续出台的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建议,同时将对政府履行职责的评价结合起来综合考核,关注各级政府职责权限划分是否明晰,是否真正履行,是否建立了与权利相匹配的责任体系及责任追究制度,从而促进法治政府、责任政府的建设。二是开展对民生民利工程、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的绩效审计,对校安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廉租房建设、救灾资金物资、“三农”、城市低收入群众以及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和资金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关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对扶贫资金、社保资金、环保资金、住房公积金等专项资金的审计力度,加大对经济运行中突出矛盾、薄弱环节、重大损失浪费和潜在风险的揭示和反映力度,提出防范、规 范、化解风险并提高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对策性建议,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发挥建设性作用,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和国家治理的完善。三是开展对政府及各职能部门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和共有资产的绩效审计,不仅要关注公共财政在公共服务投入上是否到位,更要分析公共财政的支出结构、公共服务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如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评价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就业、保障性住房等支出的使用绩效,是否与服务型政府的职能相匹配,从而推进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促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和完善。四是开展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绩效审计,细化审计操作流程、方式方法等,特别是健全分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升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全面性及可操作性;健全领导干部任期内轮审制度,将任中审计引入经济责任审计中,重点关注绩效问题,完善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绩效审计作为干部任免的重要指标和必备步骤,逐步形成常态和硬性步骤,有效地促进领导干部审慎对待和运用权利。 3、创新方法与整合资源,提高绩效审计质量 灵活多样性的审计方法,先进的审计手段,强大的审计资源是保证绩效审计质量和提高绩效审计效率的关键。 (1)坚持绩效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的基本审计方法。我国当前处在经济社会的转轨时期,经济生活中的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全社会对审计部门查处违法违规问题仍抱有很高的期望。这些现实情况决定了国家审计要坚持绩效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在财政审计、金融审计、企业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中融入绩效理念,增加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分析,推行与财政财务真实、合规、合法性审计与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相结合的绩效审计模式,有利于促进国家审计的转型和国家治理的优化。 (2)创新方法与手段,提高绩效审计管理水平。绩效审计方法主要是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来实现绩效审计目标,包括为实现审计目标而采用的审计程序的类型和范围,常用的有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项目评估法、财务分析法、工作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同时,运用运筹学、系统论、信息论的观点,绩效审计的空间和时间得到了较大的扩展和延伸。还可以通过调查表、审计专报、审计风险分析、绩效审计预算、审计标准审查、审计人员审计绩效评价、审计报告公开、审计结果追踪等环节,完善我们的审计程序;绩效审计具有比财务审计需要进行更多的经济定量分析和绩效审计指标计算的特点,利用计算机手段辅助审计,能够大大提高绩效审计工作的效率,因此,通过加大力度,加快 研究和开发审计数据接口进度、推进联网审计步伐,推动计算机审计发展,创新绩效审计手段,不断优化绩效审计管理水平。 (3)加大资源整合,力求业务创新。可以将专项审计、预算执行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等不同领域的审计项目与绩效审计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审计成果的全方位、多角度运用;不断改进组织方式,积极探索多专业融合、多视角分析的组织方式,采取整合分工、上下联动、重点攻关等有效方式,集中力量打攻坚战;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比如积极有效地利用内部审计及社会审计的力量与成果,充分发挥他们在政府绩效审计中的作用,以保证绩效审计项目的正常开展,以便国家审计从大量的财务收支审计及舞弊审计中解脱出来,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绩效审计上,履行更高层次的监督。利用外部资源不仅要利用来自于审计系统以外的各种信息资料,也包括引进专业人才,如对部门绩效的评估,可以引用公开发布的统计数据或上报主管部门的数据,也可以参考部门的 工作总结 关于社区教育工作总结关于年中工作总结关于校园安全工作总结关于校园安全工作总结关于意识形态工作总结 、履职报告以及项目评估报告,对专业性较强的绩效审计项目,可以引进专业人才,也可以临时聘用专家学者参与项目实施。 4、强化结果公告制,把绩效审计建议落实到位 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审计机关依法履行审计职责,提高审计成效,推动审计事业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必要保障。在不涉及国家安全和秘密的前提下,加大审计结果公开力度,推动公共资金的来源、分配、管理、使用、审计等情况都置于人民群众和社会监督之下,通过公民的参与和监督,一方面,使公民更多地了解政府管理者对公民责任的履行情况,了解其是否真正代表民意来开展工作,充分行使知情权,从而促进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另一方面,多提完善机制、提高效率、有利于被审计单位内部管理等针对性强的审计建议并实行审计建议落实的跟踪制度,让外部力量来监督,能确保审计建议的有效采纳,有利于促进被审计单位纠正错误,改进管理,提高绩效。再者,坚持和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逐步规范公告的形式、内容和程序,把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及审计建议的落实到位作为审计结果公告的重要内容,可以规范被审计单位日常行为,预防和治理腐败,促进领导干部廉洁勤政。监督结果和监督行为得到充分的公开,才能保证社会信息的真实完整,才能促使全社会关注信息安全,维护信息安全;把审计监督与社会监督特别是社会舆论监督结合起来,促进审计,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开放性、公平和透明度,增强审计的公信力,从而促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 5、改善人员结构和素质,加强绩效审计队伍建设 由于绩效审计涉及面广、专业技术含量高,开展绩效审计,不仅需要审计人员具备传统的财务审计基本技能,还需要具备适应绩效审计需要的若干专业技能,实现审计人员结构的多元化和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就显得更为迫切。因此,审计机关必须培养适应绩效审计工作需要的多领域综合性人才,同时着力提高现有审计人员的业务综合素质。具体可以通过招聘,积极吸收各种相关专业的人才,提高工程技术、法律、计算机、管理、信息等专业人才的比重;通过对现有审计人员进行培训,更新和增加其不同领域的知识,比如要求掌握计算机审计等现代审计的技术方法,熟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经济管理知识和生产技术等方面的知识,适应绩效审计的要求,以此来促进审计人员结构的多元化。同时必须考虑到,审计人员结构要与绩效审计开展范围相适应。 (厦门市审计局)
本文档为【深化政府绩效审计有效服务国家治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869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2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10-06
浏览量: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