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藏学界寄语《中国藏学》创刊20周年

国内藏学界寄语《中国藏学》创刊20周年

举报
开通vip

国内藏学界寄语《中国藏学》创刊20周年国内藏学界寄语《中国藏学》创刊20周年 国内藏学界寄语《中国藏学》创刊20周年 ? 22? 国内藏学界寄语《中国藏学》创刊20周年 编者按:《中国藏学》创刊20周年是国内藏学界的一件大事,受到国内藏学界的广泛关注,不少学者有 许多感言,本刊特刊发其中的一部分!同时向一直关心,支持《中国藏学》杂志的藏学研究工作者们, 读者们及兄弟刊物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图分类号】c241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2—557(X)(2008)01,0022,07 邓锐龄(满族,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

国内藏学界寄语《中国藏学》创刊20周年
国内藏学界寄语《中国藏学》创刊20周年 国内藏学界寄语《中国藏学》创刊20周年 ? 22? 国内藏学界寄语《中国藏学》创刊20周年 编者按:《中国藏学》创刊20周年是国内藏学界的一件大事,受到国内藏学界的广泛关注,不少学者有 许多感言,本刊特刊发其中的一部分!同时向一直关心,支持《中国藏学》杂志的藏学研究工作者们, 读者们及兄弟刊物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图分类号】c241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2—557(X)(2008)01,0022,07 邓锐龄(满族,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本刊发表文章l8篇) 《中国藏学》从1988年2月15日创刊到今天,已经满了20年,年出4期,不计特刊,也有了80期.作为 一 名第一期以来的投稿者,亲眼看到这份学术刊物,从创始到长大,欢喜感激,难以笔述.因为这份刊物 不断地刊布藏学研究的优秀成果,从而在促进我国藏学这一新学科繁荣,巩固全国藏学研究者的团结, 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发现培育新生的科研力量等方面,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成绩斐然,有目共睹. 试以1988年初刊的几期与2007年的全年4期对比,从内容的丰富,版面的精致到作者队伍的扩大,堪称与 年俱进.这是与编辑部同仁的长年劳作分不开的.我一向认为,最早交到编辑部的稿件才反映作者学 识的真实水平,它经过审校编排,踵事增华,得以完美的面目呈现于世,其间编辑,设 计同志的汗水不知 流了多少,而不能为更多的人所知.《中国藏学》历届编辑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人员,恪守岗位,淡泊名利,埋头苦干, 一 丝不苟的精神,一向为我钦佩,正是他们秉此敬业精神,长年灌溉,才使这一嫩芽成长为大树.刊物当 然以刊登具有高水平的学术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为主,而译文,介绍国外藏学研究情况的文章也是大家盼望读到的,但 为数还少,衷心期望今后在这方面多加注意. 在祝贺之余,希望《中国藏学》继续发扬"崇实求新"的特色,开拓更加广阔的园地,取得更加辉煌 的成绩. 林冠群(台湾吴凤技术学院通识中心教授,中正大学历史系兼任教授,在本刊发表文 章4篇) 犹记得第一次前往大陆访问考察,是于1991年7B底至8月底,整整1个月.当时笔者为台湾"政治大 学民族所"专任副教授,由所长唐屹教授带领全所5位同仁,从北京历经内蒙呼和浩特,达尔茂明安联合 国内藏学界寄语《中国藏学》创刊20周年?23? 旗,伊金霍洛旗,包头市,银川市,吴忠市,兰州市,西宁市,青海湖,再由兰州搭乘飞机,前往新疆乌鲁木 齐市,经伊宁市,霍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复由乌鲁木齐搭机,前往四川成都,最后由成都搭机往广 州,再由广州搭乘火车出香港离境. 由于第一次亲身体验大陆的生活,并与大陆的学者专家接触,那真是毕生的难得 经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房地产总经理管理经验 ,一切都是那 么新鲜有趣,例如,在北京上街吃东西,走进一家饭馆,点叫饺子,店家劈头问要几两? 登时傻眼,不知如 何回复,因为台湾吃饺子算个数,不按斤两.又如,到了各地的书店,搜购相关少数民族研究的书刊,一 看标价,偌大的一本书,定价很少超过人民币拾元,一般都在几块钱,天啊!于是一行5人,所过书店,有 如蝗虫过境,将有关的书刊,几乎一扫而空,让店员为之瞠目结舌.当时接待我们的国家民委港澳台办 事处主任,笑称:"你们公然到大陆搜集情资."也由于这一次能前往大陆交流访问,初步了解大陆少数民 族的情况,与相关的研究情形,搜得大量的书刊,并得以与大陆的同行接触,认识,奠定了我个人日后研 究的走向,获益匪浅. 当我们在大陆与有关单位与学者专家交流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北京拜访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以及在青海西宁找到与欧阳师无畏的旧识吴均先生,同时也见到了陈庆英老师.还记得是在8月1日的 下午,我们前往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由总干事多杰才旦先生接待,多杰才旦先生身材高大,但是非常亲 切,他拉着萧师金松与笔者的手,介绍才旦夫人,当时才旦夫人正在整校藏文资料,才旦先生笑着说我们 研究西藏,都是一家人,登时一股暖流袭上心头,倍觉温馨.才旦先生特地赠送我们一套丛书及《中国 藏学》期刊.这是第一次接触大陆专研藏学机构所出版的专业期刊,回到饭店后,急切地翻阅,当时就 有一种看法,《中国藏学》期刊将面对国际藏学界,代表整个大陆的藏学水平,而且所出版的书籍,也都 是专研藏学所必备的资料,于是,从此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及中国藏学杂志社,结下了不解之缘. 由于自己的学养不足,虽然向往着自己的论文能够刊登在《中国藏学》期刊上,但 总鼓不起勇气投 稿.依稀记得,1992年9月,笔者前往美国印地安那大学阿尔泰学系进修一年,笔者在印大的图书馆内, 就看到了在中文杂志期刊栏中有《中国藏学》期刊,惊喜之余,方意识到原来《中国藏学》期刊竟然发 行到全世界.当下立定决心,若有理想的论文,应当投稿才是.可是,究竟不容易做到.要一直到1997 年,受邀参加1997年北京藏学研讨会,方才一了心愿,透过陈庆英老师的推荐,在大会中宣读了《唐代吐 蕃的僧相体制》,没想到竟然会后此篇文章就刊登在1998年第1期的《中国藏学》期刊上.当时欣喜雀 跃的感受,难以言喻.因为在台湾,从事藏学研究者都有一个困扰,写出来的论文,找不到合适的期刊投 稿,要不固定投在自己所服务单位的刊物,但自家后院的刊物,没有经过严格外审,似乎不够分量,要不 投其他史学性质的刊物,不是回之"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目太专,无人可审",就是该文不符本刊宗旨退稿.而且台湾一直 有如此想法,就是藏学是大陆强项,真正的藏学专家都在大陆,台湾藏学研究的好坏,应由大陆的藏学界 来评比,譬如,王尧老师在1989年2期的《西藏研究》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藏学研究在台湾》,文中论及 台湾藏学界"闭门造车"的现象,此文在台湾宛如投下一颗震撼弹,震得我们在台湾抬不起头来.如今我 的文章竟然得以刊登在代表全中国藏学水平的期刊上,这种受到肯定的心情,真是言语难以形容.尔 后,在陈庆英老师,张云先生,黄维忠先生协助下,陆陆续续在《中国藏学》刊登了3篇自己比较满意的 论文. 作为一位藏学研究者,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国藏学杂志社历年所出版 的书刊,一直是 我们台湾学者所搜集的对象,对我们的研究,非常有帮助.值此中国藏学杂志社成立20周年纪念,笔者 心中多年来一直梗着的一句话,就让笔者在此时刻说出来:"《中国藏学》,惠我良多." 喜饶尼玛(藏族,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央民族大学》 主编,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在本刊发表文章9篇)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欣闻《中国藏学》杂志创刊2oN年,在这里,我首先要向《中国藏学》编辑部 全体同志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最衷心的感谢!作为一个从事藏学研究的教师,长期以来与《中国藏 ? 24?中国藏学2008年第1期(总第8l期) 学》同仁关系密切,回忆它走过的20年,心中感慨良多.这段时光,对于历史发展的长河来说,不过弹指 一 挥间,但对一个刊物发展来说,正像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一样,却是一段非常珍贵的发展历程和极为重 要的发展时刻. 从20年前艰苦创业,到今天在藏学界享有盛誉,《中国藏学》一直是我们藏学工作者的园地,成为 了我和同事们及时了解藏学前沿动态的窗口.创刊伊始,我就是《中国藏学》的读者,也是作者之一, 我见证了编辑们爱岗敬业,勤奋耕耘的经历.我很难忘记自己的文章在这里是如何受到编辑们的重视, 他们是怎样呕心沥血,加工付梓,使之得以发表的.如果说这些论文曾引起过学界注意,那么编辑付出 的劳动是不可小视的,他们就是无名英雄.刊物走过的历程,记录了杂志社诸位同 仁奋斗的业绩,凝结 着他们的心血,智慧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我想起这些便深深为他们的精神所感动,更感谢他们为研究人 员所提供的无私帮助,特别是为繁荣我国藏学研究事业,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所做的努力. 20年的辛勤耕耘,20年的春华秋实.《中国藏学》积极的影响,丰富的内容,鲜明的特色,以及它为 藏学研究事业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注定了它在国内外藏学研究领域不可替代的地位. 期盼《中国藏学》以更加求真务实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一如既往,成为中国藏学界最新研究前 沿,最精学术成果的重要窗口.衷心祝愿《中国藏学》越办越好,为繁荣藏学,再创佳绩! 蒲文成(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在本刊发表文章3篇) 20年来,《中国藏学》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倡导严谨求实的学风,锐意探索创新,广泛团结广大新 老专家学者,为之提供发挥才干的园地,刊发了大量有关藏族及其社会各个领域颇有见地和学术影响的 研究文章,取得了丰硕成果,树立了独具一格的形象,成为国内外最有影响的综合性学术理论阵地之一, 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繁荣学术,努力探求藏族社会的发展规律,促进广大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增 进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向世人展示博大精深的藏族文化和藏区的发展成就等,做出了卓越贡 献.同时,各位编辑长期"甘为人梯",培养藏学研究人才队伍,功不可没. 40多年前,我即学习藏族语言文字和文化,后一度工作于青海果洛草原,继之走上藏学研究之路. 可以说,是藏族人民养育培养了我,藏区是我的第二故乡.在我的藏学研究生涯中,我与《中国藏学》 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我是她的忠实读者,她是我的良师益友.从她那里,我不断地了解学术信息,获得大 量的藏学知识,研究观点和方法,提升了研究能力和水平. 愿《中国藏学》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站在更高的起点,继续坚持办刊宗旨,突出个性和学术性,以 刊发学术成果为纽带,联系团结国内各地藏学工作者,围绕促进藏学事业的发展和藏区的文明进步,携 起手来,共同切磋,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大家的努力,使国内藏学研究为全世界藏学界所瞩 目 克珠群佩(藏族,《西藏文学》主编,在本刊发表文章7篇) 《西藏文学》创刊30周年纪念专刊出版不久,《中国藏学》的编辑黄博士来电话告诉,《中国藏学》 要出创刊2O周年纪念专号,让我代表西藏藏学家写篇小文章.我算不上什么藏学家,但我却是《中国藏 学》的老读者,老作者.而且,身为编辑,我深知创刊纪念的重要意义,因此,虽在内地休假,我还是欣然 同意写点文字,共有三层意思:祝贺,感谢,再提点建议. 虽然我不知道刊物该不该划分为国家级,省级什么的,但在我们藏学研究工作者心目中,《中国藏 学》是重量级的国家级学术刊物,她厚重,深沉,代表着中国藏学界最高水平,肩负着伟大的历史使命, 在推动中国藏学研究事业健康发展,培养藏学新人,展示藏学成果等方面,她都作出了巨大贡献,让世人 瞩目.今天,我们迎来了《中国藏学》创刊20周年的纪念日,这是我们藏学界的共同节日,是值得喝彩, 值得庆贺的大喜日子. 自从我开始藏学研究工作《中国藏学》成为我发表科研成果的最主要的园地,《中,国藏学》的诸 国内藏学界寄语《中国藏学》创刊20周年?25? 位编辑也成为我最诚挚的朋友.我得到了他们的赏识和信任,更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我也是把 自己认为最好的文章交给他们,希望得到他们的指点和斧正.尤其是,l994年《中国,藏学》的周炜和 黄维忠两位先生来陕组稿,从此,我与《中国藏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藏学》成为我科研工作的见 证者. 我调回西藏,主编《西藏文学》后,主要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编辑工作上,很少撰写学术文章,但 是,《中国藏学》始终没有遗忘我,而且每次有什么重要活动都让我参加,并把一些重要任务交给我. 由于《中国藏学》的一如既往的关注,我的藏学研究的兴趣得以延续,学术生命得以延长. 今天,《中国藏学》像个成熟的男子,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向未来,走向辉煌,她已经形成了自己鲜明 的特征,具备了自己优秀的品质.我衷心希望《中国藏学》越办越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同时也建 议《中国藏学》在坚持自己办刊宗旨的前提下,尽量多增加一些栏目,进而展示丰富多彩的藏学. 第一,藏学内容博大精深,因此,藏学研究事业将继续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进一步发展,藏学研究工作 者也将日益增多.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国内,精通藏语文的汉族研究工作者逐日减少,而很多藏 族学者又不擅长用汉文写作,致使国内汉藏两系研究工作严重脱节,汉藏族学者和汉藏文成果间缺乏交 流,缺少合作.这种现象极不利于藏学研究的整体提升.因此,我建议《中国藏学》开辟翻译栏目,展 示藏族优秀传统学术着作,发表当代学人的优秀翻译文章,培养汉藏翻译人才,加 强汉藏族学者合作,促 进汉藏文成果的交流. 第二,西藏当代宗教内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敏感点多,在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方面可研究 的课题多.《中国藏学》理应不断关注西藏当代宗教,充分利用西藏当地的人力资源,组织既有理论指 导又具现实意义的文章,对某一重要大课题进行集中讨论争鸣. 最后,作为藏学研究人员,我庆贺《中国藏学》20岁生日,作为编辑工作者,我谨代表《西藏文学》 的全体朋友,祝《中国藏学》编辑部的同仁,生日快乐,工作愉快,扎西德勒! 石硕(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教授,副所长,博士生 导师,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在本刊发表文章6篇) 欣悉《中国藏学》即将迎来创刊20周年,这不仅对辛勤编辑《中国藏学》杂志社同仁是一件特别值 得欣慰和庆贺的事,同时对每一个从事藏学研究和关心藏学事业发展的人同样是一个具有某种标志性 和纪念意义的日子.作为《中国藏学》一名普通读者和作者,我不经意间伴随杂志走过了20年历程,蓦 然回首,才真切地意识到:《中国藏学》创刊以来的20年,不仅是自己作为一名藏学研究者成长的重要 阶段,同时也是整个中国藏学研究事业不断繁荣,发展并日臻成熟的一段重要历程. 我是l990年前后开始涉足藏学研究的,我在《中国藏学》发表的第一篇论文是《西藏石器时代的考 古发现对认识西藏远古文明的价值》(《新华文摘》1992年5期摘登要点).论文刊出后仔细阅读发现, 这篇原很幼稚的论文经杂志编辑的精心处理后模样大为改观,不禁对杂志编辑的敬业精神与编辑水平 油生敬意,也对《中国藏学》产生了浓厚亲近感.长期以来,我不仅是贵刊的忠实读者,同时我及身边 同事们也都习惯将自己很满意的文章投往《中国藏学》,并都以在《中国藏学》发表论文为荣.20年 来,《中国藏学》作为刊载中国藏学研究成果的最具影响力的专业性主流刊物,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 领导下,不仅坚持正确的导向,且在全面反映中国藏学研究状况,鼓励创新和追求学术质量等方面都作 出了表率,并始终保持了较高学术水平.这是令每一位藏学研究者和关心中国藏学事业的人士备感欣 慰的一件事.在《中国藏学》迎来20周年华诞之际,作为贵刊的一名忠实读者和作者,谨向20年来为杂 志的成长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编辑和所有工作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并衷心祝愿《中国藏学》在新形势 下,不断总结经验,坚持特色,开拓创新,严把质量关,把这一份代表中国藏学研究水平的《中国藏学》 专业学术刊物越办越好! ? 26?中国藏学2008年第1期(总第8l期) 谢继胜(首都师范大学汉藏佛教美术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本刊发表文章l0篇) 1987年,我研究生毕业,差点进了即将创刊的《中国藏学》杂志社做编辑,此后的20年间,我的很多 论文都是在这个杂志发表的,不是老大不小了,正想和熊文彬博士一样,说"《中国藏学》伴随我一起成 长". 的确如此,《中国藏学》的发展壮大正是我国藏学事业20年来的缩影.作为带有"中国"刊名的学 术季刊,《中国藏学》现今已经成为我国知识界具有相当知名度的学术刊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刊风 格,培养了一批藏汉民族中青年学者,拓展了藏学研究的领域.刊物在鼓励,扶助西部作者,在学术热点 的选择,在提倡学术化书评,甚至在学术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和编排质量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就我自己的感受来说,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杂志在有意识的每年刊发不同地区作者一定量的西藏 艺术研究的论文和书刊评介,会议综述,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西藏艺术研究的进展. 一 本好的杂志,可以吸引更多一流的学者,可以引导学术潮流,可以培植一种良好的学术生态,更可 以走出我们今天非常缺乏的优秀编辑.希望《中国藏学》办得更好! 张亚莎(女,中央民族大学岩画中心教授,在本刊发表文章7篇) 年末大学职称评定,规定任现职以来发表于核心刊物的论文不得少于6篇.自2000年以来,我几乎 每年都在《中国藏学》发表论文,算下来达标应当不成问题.没想到学院职能部门审核时却突然通知 我"核刊"数量不够,原因是《中国藏学》不是核心刊物!工作人员说,反复核查了大学科研处颁布的中 国核心期刊目录,确确实实没有发现《中国藏学》. 这个结果颇让我郁闷,更多的还是难以置信.我立即跑到学校核对"核刊"目录.奇怪了,几乎是刚 一 上网点击核心期刊目录《中国藏学》便赫然出现在冠有,"中国"抬头的一栏目录里!这不白纸黑字, 清清楚楚嘛!在一旁看我操作的工作人员也吃惊不已,她们说上午翻来覆去查看过N遍,生怕漏掉,结 果还是没有找到.怎么你一来,它就突然跳将出来? 事情还真的很蹊跷,当工作人员再来寻找《中国藏学》时,又找不着了,难不成《中 国藏学》真的只 与我有缘?后经工作人员耐心寻找和研究才发现,问题出在收录者将"藏学"拼成了"cangxue"(不排除 收录者是将它理解成了"收藏学"的意思).若按"中国藏学""zhongguozangxue"的正确拼音寻找,还 真找不见它,想想c与z之间的遥远距离,也难怪总在z拼音后打转转的工作人员与它难以相遇.至于我 一 眼就发现了它,那才真是一个巧合. 接下来自然是因为这个有惊无险的结果而皆大欢喜,而我竟有些感慨.回忆这些年来,真的非常感 谢《中国藏学》给予我们的厚爱.《中国藏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既是我们了解中国藏学研究动态, 增长扩展知识学问的学术阵地,也是我们发表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中国藏学》当然应该是核 心刊物!她是当之无愧的. 作为中国藏学界的权威性期刊,20年来,《中国藏学》不仅见证了中国藏学事业的发展,为中国藏 学研究的深入与拓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更难能可贵的还是她在为保持刊物的学术性,前沿性所做的种 种努力.在这个纷杂得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她的坚持,她的操守,她的不懈追求,她的沉稳与执着, 对我们不也是一种鼓励和鞭策吗? 陈楠(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本刊发表文章9篇)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30年.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建立,更是中国藏学 研究事业在新时代起步腾飞的转折点,作为中国藏学研究的最高的学术机构,经过20余年的发展建设,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全国藏学研究力量的领导者和协调组织 者. 《中国藏学》创刊20年来,为从事藏学各分支学科的研究学者搭建了一个探讨学术问题及展现学 术研究成果的宝贵平台,同时也是青年学人汲取学术营养,薪火相传的一个成长园地.1988年《中国藏 国内藏学界寄语《中国藏学》创刊20周年?27? 学》刚刚创刊,第2期上发表了我的硕士学位论文《吐蕃职官制度考论》,从此《中国藏学》就成为伴我 成长的良师益友.值纪念《中国藏学》创刊20周年之际,对《中国藏学》杂志社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诚挚 的感谢,感谢他们多年来的辛勤劳动和付出. 记得1984年我刚到中央民族大学师从苏晋仁先生学习吐蕃历史时,苏先生曾说:藏学在国内是"鲜 学",在国外是"显学".在读硕士期间,曾研读过许多国外藏学大家的学术论着,更是感触良多.藏学与 敦煌学都有同样的尴尬:故乡在中国,研究在国外.从那时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便油然而生,期待着中 国藏学事业的复兴,也乐于为此奉献一点绵薄之力.今天看来,中国藏学事业已取得举世公认的巨大进 步,从学术研究机构的建立,学术研究队伍的壮大,学术研究成果的推出等等,可以说从根本上扭转了中 国藏学研究在已往国际藏学研究领域的尴尬局面,并且逐步确立了在国际藏学研究领域的主导地位. 在此过程中,《中国藏学》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功不可没. 过去的20年,是中国藏学研究事业突飞猛进的20年,从基础资料及历史档案的整理到系统深入的课 题研究,以及藏学各分支学科研究的全面展开,成果累累,业绩斐然.而这些成果大都通过《中国藏 学》这一窗口展现给国内外相关学界,《中国藏学》以自己的优良品质赢得了国内外学界的承认和关 注,逐渐成为大家公认的中国藏学研究的权威期刊.作为其中一些文章的作者和忠实的读者,我感到由 衷的欣慰. 教以文明,道以人弘.我在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工作20年了,所教授的主要课程就是藏族历史文 化.我经常用"广博丰厚"4个字来形容藏文化,传播藏文化是我此生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但我经常感 到,相比较"广博丰厚"的藏文化来说,我们的研究队伍还不够壮大,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是使藏学研究 事业得以蒸蒸日上的基本保证.从这一角度说,我也真诚期望《中国藏学》在今后能一如既往注重扶 植青年学人,使有潜力资质的青年学者能在《中国藏学》这样重要的学术园地中得以历练,熏陶,脱颖 而出. 藏学是一个很专门的人文学科,有专门的研究领域及研究特色.但同时与一些基础人文学科诸如 历史学,宗教学,语言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均有密切关联.事实上,从研究个体来说,学术研究的深度和 力度往往取决于研究者的综合性的学术功底.从这一点上来说,我常常觉得我们搞藏学研究的人不能 自说白话,而应注重联系与比较,拓宽学术视野,不仅注重与国际藏学界的沟通与协作,同时也应注重与 国内相关学界的交流与协作.作为从事藏学研究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者,同时也作为《中国藏学》的忠 实读者,衷心希望《中国藏学》以后越办越好. 熊文彬(藏族,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本刊发表文章11篇) 在《中国藏学》杂志社成立20周年之际,作为《中国藏学》汉文版的一名忠实的 读者,作者和帮扶 对象之一,本人心情十分高兴和感激,因为在《中国藏学》硕果累累的20年中,本人确实受益良多.可 以说,没有《中国藏学》,就没有我的学术成长. 从1988年创刊至今,《中国藏学》杂志社的编辑,老师们无一不是我的良师益友.尽管他们有的已 经退休(如廖祖桂老师,张羽新老师),有的已经调离(如张蜀华老师等).正是在他们的帮助和引导下, 本人从1989年开始有幸步入了藏学界. 1989年,我刚从原中央民族学院藏学系毕业,对于将来的发展仍犹豫不决.正在此时,《中国藏 学》编辑部为了将来中国藏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培养后备力量,特地编辑出版了一期全国藏学硕士研究 生的毕业论文.本人的毕业论文有幸被选中,并在《中国藏学》汉文版3—4期中节选发表.《<两唐 书?吐蕃传>吐蕃制度补正》)一文的发表,毫无疑问,对于尚未步入学术界的本人而言,不仅仅是一种 荣耀,更为重要的是由此把我引入了藏学界.在选择毕业工作时,它增强了我从事学术研究的信心,因 而我来到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工作. 《中国藏学》编辑部的老师们积极鼓励学术研究和实践,尤其是注意培养年轻人,不仅积极地指导 ? 28?中国藏学2008年第1期(总第81期) 和鼓励他们成长和进步,而且还为他们提供进步和成长的舞台.1989年本人到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工作 以后,对此深有感触.在他们的鼓励和帮助下,在最初的几年发表了《吐蕃时期佛经翻译管窥》(1992 年第2期)和《吐蕃本部地区基层行政机构和职官研究》(1994年第2期)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的发表, 更加坚定了本人从事学术研究的决心. 1991年,由于本人学术兴趣的转移,在中央美术学院读了3年的佛教艺术史.1994年毕业后,《中国 藏学》并没有因为我研究方向的改变而加以唾弃.我从事的藏传佛教艺术史这个领域对于《中国藏 学》这个覆盖整个藏学的国家级杂志而言,实在是微不足道,因为他们有更多更重要的高质量学术论文 需要发表.艺术史相对于藏学这个庞大复杂的领域来说,领域太窄,加之研究又十分薄弱.对此,他们 完全可以不予考虑.但事实恰恰相反,他们在重点突出重点学科研究成果的同时,也积极扶持和推动基 础薄弱学科的发展,努力使藏学研究领域的所有学科都得到很好的发展.我有幸再次赶上了这一大好 时光.从1995年开始,从《白居寺壁画风格的渊源与形成》在《中国藏学》1995年第1期上发表以来至 今,陆续在该杂志上发表了近1O篇西藏艺术史方面的论文.这些论文主要有《藏传佛教造型艺术人物 造型的审美意蕴》(1996年第2期),《杭州飞来峰第55龛顶髻尊胜佛母九尊坛城造像考》(1998年第4 期),《元朝宫廷的"西天梵相"及其艺术作品》(2000年2—3期),《从版画看西夏佛教艺术对元代内地藏 传佛教艺术的影响》(2003年1,3期)和《西藏萨迦南寺普巴拉康佛殿所藏北寺部分藏文藏书》(2007年 第一期,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张建林研究院合作).我的同行们也从中受益匪浅.从上世纪9O年代以 来,有关西藏和藏族考古,艺术史和文博的文章在《中国藏学》中占了不少比重,似乎随时都可以看到 像谢继胜,霍魏,许新国,张建林,张亚莎,罗文华,汤惠生,赖天兵等等这些活跃在藏族考古,艺术史和文 博方面的专家们的大作.可以说,《中国藏学》为中国藏族考古,艺术史和文博研究的发展和深入做出 了重要的贡献,同时这些领域也已经发展成为《中国藏学》的特色之一. 从本人的亲身感受来说,《中国藏学》出色地完成了一个国家级学术杂志应有的深化学术研究,培 养人才,拓展和带动学术领域的职责.也正因如此,在中国藏学界,《中国藏学》不愧为国家级杂志的 称号. 因此,在《中国藏学》杂志社成立2O周年之际,衷心感谢编辑部各位老师为中国藏学的发展而做出 不懈的努力和辛勤工作.同时祝愿《中国藏学》越办越好,不仅使其成为中国藏学界最有影响力的杂 志,还要使其成为世界藏学界最有影响力的杂志之一.
本文档为【国内藏学界寄语《中国藏学》创刊20周年】,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6848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26
浏览量: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