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浅谈修身齐家治国及其之间的关系

浅谈修身齐家治国及其之间的关系

举报
开通vip

浅谈修身齐家治国及其之间的关系浅谈修身齐家治国及其之间的关系 浅谈修身、齐家、治国及其之间的关系 摘要:《大学》通篇旨在阐释一种修己治人之道~亦即内圣外王之道。“至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把“修身”视为其整个道德修养体系的价值目标和根本目的~并且成为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起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修身”则是连接两者的桥梁和根本~它与“齐家、治国、平天下”形成矛盾而统一的关系。“修身”与前面的“内修”项目连在一起~就是“独善其身”,与后面的“外治”项目连在一起~则是“兼济天下”。...

浅谈修身齐家治国及其之间的关系
浅谈修身齐家治国及其之间的关系 浅谈修身、齐家、治国及其之间的关系 摘要:《大学》通篇旨在阐释一种修己治人之道~亦即内圣外王之道。“至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把“修身”视为其整个道德修养体系的价值目标和根本目的~并且成为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起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修身”则是连接两者的桥梁和根本~它与“齐家、治国、平天下”形成矛盾而统一的关系。“修身”与前面的“内修”项目连在一起~就是“独善其身”,与后面的“外治”项目连在一起~则是“兼济天下”。这两条道德修养原则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 修身 齐家 治国 内圣外王 道德修养 矛盾统一 修身——内圣之道 《大学》提出的“修身”途径主要是指“八条目”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实际上可以概括为两个步骤:格物致知和正心诚意。《大学》认为~修身的起点是格物致知~《大学》对格物致知没有作过多的解释~但通过一些学者的 “格物”就是指“对自然外界进行研究”~“格物”、“致注疏~可以看出~所谓 知”是联系紧密、层层递进的两个步骤~“格物”的逻辑结果是获得了对万事万物运行和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而这正是“致知”的内在含义~而“致知”的来源首先是主体对客观外界事物的认知~所以《大学》说:“物格而后知致。” 在修身的第一步完成之后~《大学》又提出了“诚意”、“正心”的行为步骤。关于“正心”、“诚意”~《大学》做了详细的解释:“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惶~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在《大学》看来~所谓“正心”就是摈弃外界干扰和不良情绪的影响~使“心”能正常发挥其辨知事物的功能~即是要做到专心致志、精力集中。儒家所强调的“正心”主要是指遵守伦理道德所规定的各项行为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对于“诚意”~ 《大学》说“欲诚其意~先致其知。”先有对社会伦理的深刻认识~才能在主体内心树立真正“修己”的诚意。“……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诚意”就是不自欺欺人~就是独善其身~就是表里如一~在精神上感到极大的满足。 《大学》又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至此文章提到了“慎独”~然而何谓“慎独”,《大学》解释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拚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1 “慎独”所要表明的是在闲居独处、没有别人监督的情况下更要谨慎地反省自我~因为诚与不诚、欺与不欺~虽发于内心~但必然会表现出来。这实际上是提倡一种道德自律~把修己作为主观意识较强的一种修养行为~不完全依赖于外界条件的约束~也不借修为的幌子而专做给别人看以钓名沽誉。后世大儒对“慎独”都是非常看重的~明代王阳明、清代曾国藩等都对此有过精辟的见解。在现代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关系中~“慎独”仍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道德要求和人生修养原则。 齐家、治国——外王之道 齐家、治国、平天下是道德修养中的外王阶段。从齐家、治国到平天下是外用发挥的不断扩大过程。《大学》认为能处理好各种人伦关系~能够用“礼”规范和约束自己及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就能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在齐家、治国、平天下三者中~齐家是基础。因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造就了中国古代独特的政治观和社会观。儒家从小农经济的基本单位——家庭出发,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构想~家庭是各种人际关系的缩影~父子关系可推广为上、下级关系,兄弟关系可推广为朋友或平辈关系,夫妻关系可推广为异性关系。能处理好家庭各成员间的关系~就能处理好家庭之外的各种人际关系。正如《大学》所云:“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大学》十分强调以身作则、带头示范、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又云:“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孔子亦十分重视在处理人际关系和治理国政时以身作则、表率的作用。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总之~儒家十分强调人际关系的作用~儒家文化亦是一种人际关系取向的文化。因此~重视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并养成以身作则、推己及人的品质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实现外王之道的必要条件。 修身、齐家、治国的矛盾与统一 在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家、国具有同质同构的特点~家是国的缩小~国是家的放大~因此~家、国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家之不齐~国必将不治。因此在儒家看来~德备于家~则家事洽和,德大行于国~则国事昌平,若诸国太平~就真正地实现了天下大同~个体也最终完成了对自己的道德教育。 为什么个体的道德教育最终能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呢? 这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儒家极为重视政治统治中道德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原则大体一致~即是孝的原则。孝是最根本的 2 美德,同时也是宗法制君王维持等级统治的有力工具。有德之人在家以孝事父母,则家事和平。而所谓移孝作忠~以孝事君~则国治而天下平~从而个体的道德教育也最终完成。 然而纵观历史~一代古昔圣王舜帝~个人修养堪称上佳~也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却“父顽、母嚣、弟象傲”,三国时蜀相诸葛先生~有安邦定国之才~经天纬地之能~然六出祁山而不能~只落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再看今日台湾之马英九~公认的谦谦君子~却经常受到不善治理不得民心的诟骂,这些修身而不能齐家~齐家而不能治国~治国而不能平天下的事例又该如何解释呢, 修身而后齐家~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是历代士大夫所追求的人生目标。然而世事却总非如此顺遂~这三者在现实中也并没有必然的递进关系。只能说修身是一切的基础~为齐家治国创造了条件。而事实上更多知识分子们仅仅止步于独善其身的步骤~只能够达到家齐的境界。所以《大学》强调修身、齐家对治国的重要性~目的是要引发人们对“修身”、“齐家”的重视~以便更好地做到政治伦理化与伦理政治化的结合和统一~从而达到国家和政权的巩固和统一。同时~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三纲八目的追求对调适人们的心态、重塑道德人格、稳定社会关系、保持思想上的连贯性具有重要的价值潜力~也确实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小结 综上所述~《大学》引导人们注重修为~修身、齐家、治国乃至后来的平天下~是一个由内到外、相互关联、不能任意颠倒的统一的整体~是一个穷尽内圣外王之道的思想理论体系。它以“格物”为起点~以“平天下”作为其奋斗目标~以个人取向为基础和出发点~以社会取向为最终目标~从个人取向逐渐扩展至社会取向。虽在实际中存在一定的矛盾~但整体是和谐与统一的~它对于整个传统封建宗法制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杰 《大学之道:构建以“三纲八目“为核心的道德修养体系》 《中国文化研究》2001 秋之卷第33期 2、 郑剑虹 黄希廷 《论儒家道德教育过程的逻辑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 《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2月第15 卷3期 3、 张雨海 《对旧蒙学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中精华与糟粕的梳理及有关思考》 《长春大学学报》 1999年第9 卷6期 4、 张根强 《儒家道德教育过程的逻辑分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年10月第33卷专辑 3
本文档为【浅谈修身齐家治国及其之间的关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1121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7KB
软件:Word
页数:5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12-23
浏览量: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