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业经济学课件

产业经济学课件

举报
开通vip

产业经济学课件产业经济学课件 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主要内容: 一、产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三、产业经济学的内容 一、产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西方传统经济理论的危机 1、古典经济学的危机。 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都侧重于个量分析,也即注重微观经济的分析,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也即咱们所熟悉的所谓自由放任主义。但是,1929年的危机冲击了新古典经济理论。 2、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的危机 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经济增长缓慢,经济出现问题,意味着凯恩斯理论的不健全。上世...

产业经济学课件
产业经济学 课件 超市陈列培训课件免费下载搭石ppt课件免费下载公安保密教育课件下载病媒生物防治课件 可下载高中数学必修四课件打包下载 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主要内容: 一、产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三、产业经济学的内容 一、产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西方传统经济理论的危机 1、古典经济学的危机。 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都侧重于个量分析,也即注重微观经济的分析,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也即咱们所熟悉的所谓自由放任主义。但是,1929年的危机冲击了新古典经济理论。 2、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的危机 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经济增长缓慢,经济出现问题,意味着凯恩斯理论的不健全。上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国家出现的滞胀,彻底导致了该理论的崩溃。 3、产业经济学思维的出现 新古典经济学的危机意味着光从微观考虑经济问题不现实、是片面,但是凯恩斯理论强调政府干预的宏观经济也又面临着挑战。因此,许多经济学家开始在微观和宏观两个端点上寻找出路,把研究的思路深入到两者的中间结合点即产业的维度。这样就推动了产业分析理论的出现 从上述经济理论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产业经济学的产生经历,即大体经历了以下过程: 个量分析——? 总量分析 ——? 产业分析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二)日本产业政策的推动 日本在二战后经济系统面临崩溃的局面,如何医治战争创伤加快经济重建和振兴,迅速赶超英美等发达国家成为日本的头等大事。日本的奇迹是用了20年左右的时间就赶超了英法发达国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强国。那么,其原因何在,可能原因有多方面,但是一个方面就是日本在战后20年左右时间采取了积极有效的产业政策。 1 1、 40年代到50年代中期,将传统的基础产业,把钢铁、煤炭、电力、化肥、运输等作为重点产业和支柱产业予以重点支持,如颁发了《钢铁和煤炭合理化施政纲要》、《企业合理化促进法》等法规予以支持。 2、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又颁发了《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电子工业振兴临时措施》等法规,对重化工业、电子工业等产业给与倾斜,这大大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是日本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3、60年代中后期,日本将高级机械、电子产品和计算机等高技术产业作为重点支柱的产业加以扶植,促进了产业结构的逐步升级。 总之,传统经济理论对经济现实的解释的困乏和日本产业政策有效实施促进了人们对产业经济学相关内容和理论的研究,从而大大促进了产业经济学的发展。 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产业的概念:产业是指具有某类共同特性的企业集合。 2、产业划分的一般原则 一般来说,产业经济学里划分产业按照以下两个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 (1)服从于企业市场关系分析需要的标准:分析企业的市场关系主要是看企业与企业之间在市场上的竞争情况。 (2)二是服从社会再生产过程分析需要的标准 在整个经济系统中,部分企业与企业存在竞争关系,但有很多企业之间存在投入产出关系。出于这种分析,我们更多选择“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或相同生产技术、工艺”的标准。 三、产业经济学的内容 主要内容: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组织、产业政策四大块 1、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准宏观领域,所谓产业结构是指产业之间的联系与联系方式。 产业经济学在这一领域主要研究用动态方法分析研究: (1)伴随技术进步、经济发展,产业间的关系结构是如何发展变化的,以寻求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2 (2)如何利用产业结构演变规律来规划、调整产业结构,以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加快经济发展。 率先在该领域进行研究并作出重大贡献的先驱者是上世纪30年代的德国人霍夫曼和40年代初的英国人克拉克。前者对工业化过程中工业部门结构演变规律的研究,以及后者用三次产业分类法对经济发展条件所做的探讨,为现代产业结构理论奠定了基础。 2、产业关联 产业关联领域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中观经济领域。所谓产业关联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产业部门间中间产品的供需比例关系。它侧重于用中间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方面的量化关系,来揭示产业间相互关系。 产业经济学在产业关联领域主要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产业部门间中间品投入与中间品需求的量化比例,这一研究成果就是产业联系理论。这一理论的首创者应推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列昂捷夫,他所创建的投入产出经济学,运用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数学模型,将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所进行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产业部门间按一定的经济技术关系所发生的投入与产出关系加以量化与分析。 3、产业组织 产业组织的“产业”范围较小,仅指生产具有密切替代产品或服务的企业集合。产业组织是指产业内企业间的市场关系和组织形态。 产业组织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产业内企业间的市场关系,是指同类企业间的垄断、竞争关系。它表现为产业内企业间垄断 与竞争不同程度结合的四类市场结构,即完全竞争型、完全垄断型、垄断竞争型和寡占垄断型等市场结构。它反映了产业内不同企业的市场支配力差异、市场地位差异和市场效果差异。 第二,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形态是指同类企业相互联结的组织形态,如企业集团、分包制、企业系列等。这些不同的产业组织形态既根源于企业间技术关联的专业化协作程度,又取决于产业内企业间垄断与竞争的不同结合形态。 产业经济学在产业组织领域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如何使产业内企业间既保持竞争活力,又能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有效竞争态势,实现满意的市场效果。 3 4、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是由政府制定的,干预资源配置过程的经济政策总和,它包括产业保护、扶植、调整的产业结构政策和协调产业内竞争和经济规模矛盾的产业组织政策。 对产业政策领域的研究,主要是研究产业政策体系的目标、约束条件和影响因素;研究产业政策的实施与实施效果的评估;研究产业政策如何与其他经济政策的配套,以及产业政策随产业发展状态的变化而转换等问题。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意义与方法 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对于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国际经济地位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对于促进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关系重大。研究产业经济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研究产业经济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产业经济学对于丰富和充实经济学学科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产业经济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产业经济学对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产业经济学对于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三)产业经济学对于促进产业的合理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 (二)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三)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四)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五)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 (一)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 产业是一些具有某些相同特征,彼此之间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经济组织和活动所组成的集合或系统。在对某一产业进行分析研究时,需要运用微观分析方法,掌握产业内部各个微观经济主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同时,又要运用宏观分析方法,把许多产业部门构成的整体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整个经济总量的变动规律。 只有将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认识产业发展变动的规律性,正确处理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4 (二)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实证研究是产业经济学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所谓实证研究是对社会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描述、分析和解释的方法。实证研究通过分析实际经济运行的过程及其规律,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实际是什么”,它不涉及对实际经济运行状况和后果的评价,不回答社会经济现象好坏的问题。 所谓规范研究是分析社会经济应该怎样运行的方法。规范研究对社会经济运行的过程和结果做出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评价利弊得失,回答社会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通过一定的价值标准进行判断与推理,找出更好地管理产业发展的方法和措施,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在进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时,要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结合起来,而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既要重视实证分析,又要进行规范分析,首先进行实证研究,然后再进行规范研究,真正发挥产业经济学揭示产业发展规律,促进产业发展的作用。 静态分析是分析事物在某一时点或横截面上的状况和带有规律性的特征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认识事物的现状,有助于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发现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 然而,产业总是处于不停的发展变化之中,研究产业的发展变化规律,又必须运用动态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更有利于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 在许多情况下静态分析是动态分析的起点和基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更注重动态的发展的观点,动态研究是研究产业经济的主要方法。 (四)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定性分析是对产业经济研究的内容进行一般的、规律性的总结,它不涉及具体的、量的计算。 定量分析方法具有确定的量化内容,它通过建立一定的经济数学模型,确定产业经济中有关量的计量值,它涉及具体的数量计算。 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前提,能够减少定量分析的复杂性和难度;定量分析加深定性分析,使定性分析具体化、数量化、精确化、可操作化。 (五)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 研究产业经济学要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探寻产业内客观存在的规律,总结 5 出具有代表性的一般产业及产业之间联系的发展规律,指导产业的发展。 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产业所处的经济阶段不同、条件不同,产业发展的表现形式不同,还要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对大量的产业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各国的产业及产业之间的关系,并与该国的资源、人口、经济状况、文化传统等相联系,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得出相关的结论和经验,发展本国经济。 因此,研究产业经济学,需要将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结合起来。 第二讲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第一节 产业及产业分类 主要内容分三个部分: 一、产业的概念和理解 二、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三、产业的分类 一、产业的概念和理解 1、产业的概念 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并且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分工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不断变化和发展。 在英文中,“产业”、“工业”、“行业”都可以称“Industry”,而我们所研究的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和经营上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企业或单位及其活动的集合,简单地说,产业是指具有某类共同特性的企业集合。 2、产业的理解 产业既不是微观经济的概念,也不是宏观经济的范畴,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中观经济概念。 二、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产业的产生、形成与发展是同社会分工的产生与发展相联系的。 1、在远古石器时代,人类只靠采集、狩猎为生,原始群体共同劳动,没有社会分工,也就没有不同的生产部门,产业也就无从谈起。 2、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分工导致了农业的出现。 3、农业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部门之后,相继发生了三次大的社会分工。 4、十八世纪下半叶的产业革命,把工业推上了历史的前台。 三、产业的分类 6 产业经济分析的目的不同,对具体产业边界的确定也是不同的。主要内容: (一)马克思的二部类分类法 (二)农轻重分类法 (三)三次产业分类法 (四)标准产业分类法 (五)按照战略性划分 (六)其他划分方法 (一)马克思的二部类分类法 两大部类产业分类法,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在分析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怎样使总产品既实现价值补偿又实现实物补偿问题时所创立的一种产业分类方法。 马克思凭借两大部类产业分类法,对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条件进行了科学的分析: 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C+V+M)=?C +?C (2)?(C+V+M)=?(V+M) +?(V+M) 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条件 (1)?(C+V+M)=?(C+ΔC)+?(C+ΔC) (2)?(C+V+M)=?(V+ΔV+ M,X)+?(V+ΔV +M,X) (二)农轻重分类法 农轻重产业分类法发源于前苏联,并在社会主义国家制订经济计划时普遍采用。 农轻重产业分类,就是将社会生产划分成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三个产业大类。 (三)三次产业分类法 三次产业分类法是西方产业结构研究中最重要的分类法之一,正是这一方法的开拓使用,使产业结构理论研究更进一步。 三次产业分类法以经济活动与自然界的关系作为产业分类标准,它将全部经济活动划分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三次产业分类法还存在许多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 (四)标准产业分类法 标准产业分类法是指以统一国民经济统计口径为目标,由权威机构编制和颁布的一种产业分类方法 1(农业、畜牧狩猎业、林业和渔业 2(采矿业及土、石采掘业 3(制造业 4(电、煤气和水 5(建筑业 6(批发和零售业、饮食和旅馆业 7(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 8(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工商服务业 7 9(政府、社会和个人服务业 10(其他 (五)按照战略性划分 按照战略性划分是指根据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将产业分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衰退产业、战略产业和基础产业,等等。 (六)其他划分方法 1、按资源的集约度为标准进行的产业分类法:三类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指进行生产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劳动力,而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程度低的产业。其衡量的标准是在生产成本中工资与设备折旧和研究开发支出相比所占比重较大。一般来说,目前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指农业、林业及纺织、服装、玩具、皮革、家具等制造业。随着技术进步和新工艺设备的应用,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资本密集度也在提高,并逐步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分化出去。例如,食品业在发达国家就被划入资本密集型产业。 资本密集型产业。指在单位产品成本中,资本成本与劳动成本相比所占比重较大,每个劳动者所占用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金额较高的产业。当前,资本密集型产业主要指钢铁业、一般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化工、重型机械工业、电力工业等。资本密集型工业主要分布在基础工业和重加工业,一般被看作是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工业化的重要基础。 技术密集型产业。指在生产过程中,对技术和智力要素依赖大大超过对其他生产要素依赖的产业。目前技术密集型产业包括:微电子与信息产品制造业、航空航天工业、原子能工业、现代制药工业、新材料工业等。 2、按照技术先进程度进行产业分类:两类:高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 高技术产业是指用当代尖端技术(主要指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领域)生产高技术产品的产业群。是研究开发投入高,研究开发人员比重大的产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快,对其它产业的渗透能力强。在中国,被官方定义为高技术产业的部门有电子及微电子、航空航天、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环保技术、海洋工程、医药及医学工程、精细化工等。 8 传统产业是一个历史相对概念,至尽没有见到对传统产业的标准定义,这里介绍一些学者对它的理解,以把握其主要内涵,并不期望给出严格的定义解释。 北方交通大学的王稼琼等认为,传统产业是相对于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等新兴工业而言的,主要包括钢铁、煤炭、电力、建筑、汽车、纺织、轻工、造船等工业。 刘世锦等认为,传统产业是以传统技术进行生产和服务的产业,是指工业化过程中起支柱与基础作用的产业。主要是工业,也包括传统农业和第三产业的一部分。工业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是纺织、钢铁、机电、汽车、化工、建筑等物质生产工业。 3、产业阶段法:幼小产业、新兴产业、朝阳产业、衰退产业、夕阳产业、淘汰产业。 所谓幼稚产业是指某一产业处于发展初期,基础和竞争力薄弱但经过适度保护能够发展成为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新兴产业。在保护幼稚产业上,如何界定和选择幼稚产业是一个关键,选择不好就可能导致保护落后,保护需要大量的投入,付出一定的代价。 新兴产业是指随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兴技术的发明,应用而出现的新的部门和行业。 朝阳产业是指新兴产业,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是技术的突破创新带动企业的产业,市场前景广阔,代表未来发展的趋势,一定条件下可演变为主导产业甚至支柱产业。 夕阳产业是对趋向衰落的传统工业部门的一种形象称呼,指产品销售总量在持续时间内绝对下降,或增长出现有规则地减速的产业,其基本特征是需求增长减速或停滞,产业收益率低于各产业的平均值,呈下降趋势。 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主要内容:一、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 二、配第一一克拉克定理 三、库兹涅茨理论 一、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 1、产业结构就是指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及其数量比例关系。 2、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联系 9 二、配第一一克拉克定理 (一)配第一一克拉克定理的由来 该定理把人类全部经济活动分为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制造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广义的服务业)。经过经济大样本观察,配第与克拉克两位经济学家先后发现,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 (二)配第一一克拉克定理的几个重要前提 1、克拉克对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探讨和分析,是通过对时间序列下国家情况的比较而进行的。 2、该定理使用劳动力的分布作为分析产业结构演进的具体指标,详细考察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在各产业重的分布状况所发生的变化。 3、克拉克的产业结构演进分析是以三次产业分类法作为前提基础的 。 4、引入了与最终需求相对应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以及劳动生产率的三个参数,并借助于对它们变动的分析来规范经济事实。 (三)配第一一克拉克定理的结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在经济上变得更为先进,从事农业的人数相对于从事制造业的人数趋于下降,进而从事制造业的人数相对于从事服务业的人数趋于下降。” 随着经济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 三、库兹涅茨理论 (一)依据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得出的结论 1、农业部门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全部国民收入总量中所占比例与农业部门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类似,均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下降; 2、工业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贡献比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工业部门的劳动力数量并不会有相同幅度的变化,它的总体趋势是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3、服务业部门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的发展趋势是大体不便或略有上升,但相比之下,服务业部门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却是显而易见的,它所占的劳动力比重 10 呈显著的上升趋势。这也说明服务业的部门劳动生产率不高。 (二)依据各国不同的发展阶段,以劳动生产率为主要基准得出的结论 1、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由发达国家到不发达国家(或者说由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较高的国家到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较低的国家),第一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基本上呈下降趋势,而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则出现上升的势头,第三次产业呈现为下降趋势。 2、越不发达国家其国民经济越多以农业为主,农业的劳动力相对比重较大,这意味着在这些国家的农业部门中存在着大量的潜在剩余劳动力。 (三)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性认识 1、对第一次产业来说,无论是从时间序列分析还是从横截面分析的角度看,其劳动力相对比重与国民收入相对比重等两个指标都处于一个连续的下降通道当中。 2、从横截面分析的角度上看,第二次产业的劳动力相对比重与国民收入相对比重均呈上升趋势,而其比较劳动生产率却呈上升趋势。 3、无论是时间序列分析还是横截面分析,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而其国民收入相对比重则往往呈现一种大体不变或者略有上升的情况,因此,第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纷纷呈现下降趋势。 第三节 工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主要内容:一、工业与工业化 二、工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1、重工业化2、高加工度化 3、高技术化 一、工业与工业化 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是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严格区别的两个概念。 工业: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具体包括:(1)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如采矿、晒盐、森林采伐等(但不包括禽兽捕猎和水产捕捞);(2)对农副产品的加工、再加工,如粮油加工、食品加工、轧花、缫丝、纺织、制革等;(3)对采掘品的加工、再加工,如炼铁、炼钢、化工生产、石油加工、机器制造、木材加工等,以及电力、自来水、煤气的生产和供应等;(4)对工业品的修理、翻新,如机器设备的修理、交通运输工具(包括小卧车)的修理等。 11 工业化,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的现代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过程。 工业现代化是个无时间限制的相对概念。所谓工业现代化,是指通过发展科学技术,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使工业自身建立在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基础上,使整个国家的工业生产和技术水平达到当时的先进水平。工业现代化是个动态性、世界性的概念。 二、工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一)重工业化 工业化的本意是产业化,是各个产业不断从传统经济中产生、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产业结构演变和升级是工业化的显著特征。在工业化过程中,一方面工业比重呈上升趋势;另一方面工业内部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从先行工业化国家工业内部结构演变的趋势来看,在工业化前期,轻工业或消费品工业(或消费资料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在工业化中后期,重工业或资本品工业(或生产资料工业)比重显著上升,即出现“重工业化”。 对霍夫曼定理的疑虑与修正 列宁的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理论 西方经济学家从实证的角度证明了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列宁则从理论上作出了分析。 列宁把技术进步而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因素,纳入到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的图式中,通过数学推倒和计算,得出“那一定是生产资料比消费品增长得更快”的结论,并且,“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的生产,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生产”。 列宁还进一步谈到了原因:“生产资料增长最快这个规律的全部意义和作用就在于:机器劳动代替手工业劳动(一般指机器工业时代的技术进步)要求加紧发展煤、铁这种真正‘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 重工业化率的上升是永恒的么, 重工业化的过程并不是无限的,达到一定程度后便会出现一个饱和点。 原因: 第一,耐用消费品工业的普及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可能使机械工业的增长缓 12 慢下来,从而使重工业的增长也趋于停滞; 第二,新技术革命的进展,生产资料向电子化、轻型化、细密化方向发展,有可能出现技术进步不引起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甚至有所降低。 (二)高加工度化 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结构演变的第一个趋向是重工业化;第二个趋向则是高加工度化。 1、所谓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就是指轻、重工业由以原材料为重心的结构,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重心的结构的发展趋势。 2、重工业化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原材料工业发展为重心的阶段,出现在重工业化初期; 第二个阶段是以加工组装工业发展为重心的阶段,出现在重工业化过程的中后期。 工业发展的重心由前者变为后者的过程就是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 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趋向表明,工业的增长对原材料的依赖程度到工业化一定时期会出现相对下降趋势,从而对能源、资源的依赖程度也将下降。 (三)高技术化 工业结构的高技术化趋向,主要是从工业发展对资源结构依赖重心的转移这一角度来看的。 所谓工业结构的高技术化,是指工业发展从依赖劳动力为主的阶段发展至依赖资金为主的阶段,进而再到依赖技术为主的阶段的过程。 工业结构高技术化过程中,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依次趋于衰退,而凭借新兴技术的工业日益勃兴。 整个工业化的过程要过三个关: 第一,从第一次产业中释放出劳动力,这是轻工业勃兴的重要条件; 第二,为向重工业化推进,特别是为原材料工业的发展积累足够的资金; 第三,为使工业结构向高加工度化发展,必须开发与获得相应的高技术。 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产生 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发达国家正在步入“后工业社会”,技术密集型产业 13 也开始瞩目那些建立在微电子学、激光纤维学及遗传工程等崭新高科技成就之上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群。 工业结构的这种知识集约化变动趋势,有如下几个特征: 1、“材料革命”2、使用“系统技术” 3、“知识集约化商品”的涌现4、产业结构软化: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整个产业中软产业比重上升,硬产业比重下降;第二层含义是,即使在所谓的硬产业中,其软化部分也日益扩大。 第四节 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 主要内容: 一、需求因素 二、供给因素 三、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 四、国家政策 一、需求因素分析 (一)消费需求分析——总量与结构的变化 社会消费指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就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来说,生产结构决定消费结构,但是消费不仅是生产的终点,使产品得以最终实现,同时又是生产的先导,为生产提供方向和动力。所以社会消费结构既检验着产业结构的实际效益,又引导着产业结构向符合消费需要的方向变动,成为推动产业结构演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首先,我们以第二次产业产生与发展的进程为例来讨论需求总量变化所带 来的影响。 从居民消费支出的发展变化情况看:10年来,居民消费支出增长了1.58倍,不考虑价格因素年均增长11.1%,而同期名义GDP平均增长14.5%,消费支出增长率明显低于GDP增长率;在居民消费支出中,占人口多数的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比重与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比重相比明显偏低,并且持续下降。到2007年,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比重降至25.6%,比1999年下降了9.2个百分点,与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比重的差距扩大到48.8个百分点。 其次,消费需求的结构性变动也会对产业结构的变化产生影响,这主要表现在新兴产业的出现与发展,以及不同产业部门间比例结构的变迁等方面。 以恩格尔系数为例说明消费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二)中间产品需求与最终产品需求分析——基于分工的深化与发展 14 中间产品,即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作为劳动对象被消耗了的产品,在总量上和物质消耗总量相等,但这里的中间产品由于包括初级产品而与通常涵义上的中间产品有所区别。最终产品,即一定时期内退出生产过程的那部分社会产品。它反映的是国民收入在分配后的最终使用情况。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间产品需求与最终产品需求之间的比例结构日益成为构成社会总体需求结构中的重要一环。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国际贸易的发展将对中间产品需求的影响产生影响。 二、供给因素分析 (一)自然资源要素供给 每个国家的地理区位不同,自然资源的禀赋也当然存在区别,而这些往往成为影响该国产业结构演进的重要因素。 自然资源组合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煤铁组合势必导致以钢铁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的形成,水力资源与有色金属资源的组合可能形成以有色冶金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然而,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不同,其经济价值不同,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如铁矿或石油资源,如果储量大,质量好,则经济价值高,开发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影响大,就有可能形成以这两种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的产业结构。而有些稀有金属或贵金属矿,尽管其经济价值很高,但其规模一般较小,开发后的产业关联度小,市场需求有限,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影响不会很大,在较小的区域内有可能成为区域产业结构中的重要甚至主导产业,但在较大区域中,其地位一般不会高,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也很小。人文资源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劳动力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影响上。劳动力充足是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条件,而文化技术素质高的劳动力,则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旅游本身就是一种产业,在一些旅游资源丰富的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以旅游业为主导的区域产业结构。 (二)资本投入要素供给 无论是资金还是资本,它们都是任何商品社会发展经济的重要供给要素。 (三)人力资源要素供给 15 人力资源数量又分为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两种。人力资源的绝对数量的构成,从宏观上看,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具有劳动能力、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总数,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适龄人口减去其中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加上劳动适龄人口之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 人力资源作为生产的投入要素之一,主要应从劳动力的供给总量与素质结构等两个方面进行考察,这二者都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生产技术要素供给 首先,生产技术的进步带动了新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其次,新技术的出现带来了生产力的发展,进而也必然会导致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劳动生产效率发生相对变化。 第三,科学技术的进步还意味着市场交易费用(即人们“使用市场”的成本)的不断降低。 三、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 21世纪初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以国际直接投资为主要方式、通过产业的国际转移来实现产业资本输出国与接受国进而是全球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当前这一轮新的产业结构调整表现出种种新趋势或新特点:产业分工日益全球化,产业投资向纵深发展;信息化和科技创新是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推动力,高信息化、高科技化和高服务化主导着国际范围内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与产业的国际转移并行,产业重点向第三产业倾斜;大规模的企业并购和产业重组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形式;以及中国在国际产业转移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积极应对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浪潮是中国产业走向国际化的必然选择等。 概括的讲,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使产业结构在世界的范围内进行了重新的整合,而在这个过程中各国国内的产业结构必然要发生重要的变化,这些均可以在日本、“亚洲四小”、中国以及东盟各国的产业发展历程中得到印证。 四、制度、政府和产业政策的相关影响 不管政府及其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不管它是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向前演进还是阻碍了其发展。“制度、政府以及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的演进具有重要影响”这一命题本身已经被实际情况所证明。问题的关键已 16 经转变为:在一个什么样的制度下,政府依据什么可以制定出一个有利于本国产业结构快速发展的产业政策。 第三讲 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一节 产业结构的优化 主要内容:一、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 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定义及其理解 (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判定标准 三、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一)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定义及其理解 (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判定标准 一、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 1、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产业调整,使各产业协调发展,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具体来说,产业结构优化是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包括数量比例关系由不协调不断走向协调的合理化过程,是产业结构由低层次不断向高层次演进的高度化过程。 2、 产业结构优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 3、产业结构优化过程就是通过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再配置,来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 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定义及其理解 1、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定义 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经济技术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趋向协调平衡的过程,即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对初始不理想的产业结构进行有关变量的调整,理顺结构,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置,有效利用,促进产业结构的动态均衡和产业素质的提高。 2、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理解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志和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7 (1)各大类产业之间、各大类产业内部的具体产业部门之间数量比例合理,投入产出均衡,过剩和短缺现象没有或者不严重 (2)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并随着需求结构的变化而变化 (3)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相协调 (4)产业结构中的产业类型构成恰当 衡量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关键在于判断产业之间是否具有因其内在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不同于各产业能力之和的整体能力。 如果产业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越协调,结构的整体能力就会越高,则与之相应的产业结构也就越合理。相反,如果结构关系不协调,结构的整体能力就会降低,那么与之相应的产业结构就不合理。 协调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中心内容。产业结构的协调不是指产业间的绝对均衡,而是指各产业之间有较强的互补和谐关系和相互转换能力。 产业之间是否处于协调状态,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 (1)看产业素质之间是否协调。即相关产业之间是否存在技术水平的断层和劳动生产率的强烈反差。 (2)看产业之间的联系方式是否协调。协调的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方式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相互服务 ;二是相互促进 。 (3)看各产业之间的相对地位是否协调。各产业相对地位的协调就是指产业结构内部各产业的排列组合具有比较丰富的层次性,各产业之间的主次与发展的轻重缓急关系比较明确和适宜。 (4)可以从供给是否与需求相适应来判断产业之间是否处于协调状态。 (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判定标准 1、关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基准的评说 (1)国际基准。即以钱纳里等人倡导的标准产业结构为依据,来判断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的产业结构是否达到了合理化。 (2)需求结构基准。即以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程度作为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两者适应程度越高,则产业结构越合理;相反,两者不适应或很不适应,则产业结构不合理。 (3)产业间比例平衡基准。即以产业间的比例是否平衡作为判断产业结构 18 合理与否的标准。 (三)产业合理化的实现途径 1、市场机制2、政府的计划机制 三、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一)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定义及其理解 1、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定义 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或者说是产业结构由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发展的过程,也可将其称为产业结构的升级。 2、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理解 (1)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的特征: 第一,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第一、二、三产业优势地位顺向递进的方向演进。 第二,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分别占优势地位顺向递进的方向演进。 第三,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低附加价值产业向高附加价值产业方向演进。 第四,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低加工度产业占优势地位向高加工度产业占优势地位方向演进。 (2)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标志 第一,高加工度化。这是工业结构由以加工程度比较低的轻纺工业、原材料工业为童心向以加工程度高、深的制造业为重心发展的趋势。 第二,高附加值化。这是附加价值更大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越来越占优势地位、比重越来越大的发展趋势。 第三,技术集约化。这是产业结构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技术基础越来越先进、技术密集型产业越来越成为主导产业的发展趋势。 第四,知识化。这是知识越来越成为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和传播知识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越来越成为主导产业的发展趋势。 第五,服务化。这是主要为服务行业的第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产业结构中越来越成为主导产业的发展趋势。 (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判定标准 19 1、标准结构”方法。该方法是将一国的产业结构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产业结构的平均高度进行比较,以确定本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程度。 2、相似性系数法。这是以某一参照国的产业结构为标准,通过相似性系数的计算,将本国的产业结构与参照国产业结构进行比较,以确定本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的一种方法。 第二节 主导产业的发展与选择 主要内容:一、主导产业与产业发展 二、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 (一)关联效应标准(二)收入弹性标准(三)生产率标准 三、主导产业的发展 一、主导产业与产业发展 (一)主导产业的含义 整个经济的增长率在一定意义上是某些关键产业(包括产业部门)的迅速增长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效果。这些关键产业就被称为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一般是指在产业结构系统中处于主体地位,发挥引导和支撑作用的产业,这些产业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产业结构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模式。主导产业能迅速有效地吸收先进技术和科技创新成果、满足大幅度增长的市场需求,从而能持续获得较高的生产增长率 。 主导产业的存在和发展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关系密切,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和核心。 (二)主导产业的作用 罗斯托把主导产业的作用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 1、能引入创新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一般而言,创新所带来的新生产函数都会导致产业技术的进步,但是创新并不一定能为所有产业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只有那些将创新引入了新的生产函数,加速了技术进步,而且还创造了新的市场需求,对整个产业结构具有引导作用,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巨大带动作用的产业才能作为主导产业。 2、具有持续的高增长率。由于主导产业导人了新的生产函数,促进了技术进步,并创造了新的市场需求,因此可以获得较高的发展速度,表现出较高的产业增长率。 3、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乃至所有产业的增长有决定性的影响。 20 这种扩散效应有三种形式,即“前瞻效应”, “回顾效应” 和“旁侧效应” 。 (三)主导产业的形成条件 从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无论哪个国家及其在何种经济发展阶段上,主导产业及其综合体的形成、发展和转换,都是推动其整体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和原动力。同时,主导产业的形成是有一定条件的。 1、足够的资本积累。主导产业的形成需要有足够的资本积累和投资。 2、充足的市场需求。主导产业的形成要有充足的市场需求。这样,该产业才有可能不断扩大。 ,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使本产业和其他产业3 不断节约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出,满足潜在的市场需求。同时还要有制度创新,才能使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工程师涌现出来,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制度、管理等方面的保证。 (四)主导产业的实现形式 1、市场自发调节。采取这种形式的国家认为,市场竞争和供求关系足以促进具有竞争能力的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也可以通过市场供求和价格机制来实现,没有必要制定产业规划和为对某些主导产业进行扶持而制定产业政策。同时认为,政府对选择主导产业的认识不如市场力量更有权威性。 2、政府积极干预。采取这种方式的国家通过制定产业政策,选择主导产业和确定产业发展序列,不断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第二种形式。西方发达国家采取政府积极干预的形式促进主导产业(如信息产业)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由于市场经济不发达,对主导产业采取倾斜政策显得尤为重要。这样,它们可以使主导产业获得较快发展,并不断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从而实现”追赶型”国家”后发性利益”和持续、快速发展本国经济的目的。 二、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 主导产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因此正确地选择主导产业至关重要。主导产业的合理选择,必须遵循以下准则: 1、关联效应标准2、收入弹性标准3、生产率标准 (一)关联效应标准 21 关联效应标准也称赫希曼基准 ,该基准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在其《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的。 所谓产业关联效果是指各产业之间的相关程度。赫希曼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指出,在产业关联链中必然存在一个与其前向产业和后向产业在投入产出关系上关联系数最高的产业,这个产业的发展对其前、后向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将这个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有利于带动其他产业的同时发展。一般而言,制造中间产品的产业因其处于产品生产链的中间环节,其发展需要前、后向产业的支持,因而能促进前、后向产业的发展。 (二)收入弹性标准 收入弹性标准是由日本著名产业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提出的。需求收入弹性基准是从需求角度看某产业的变化对人均收入变化的反映度 。 需求收入弹性是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产品需求的增加率和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率之比,反映该产业的产品社会需求随国民收入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不同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是不相同的,即在社会收入水平提高的情况下,消费者对一些商品的需求量的增长幅度将快于收入水平的提高幅度,而对另外一些商品的需求量的增长幅度或是慢于收入水平的提高幅度,或是索性出现在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需求量反而缩小的情况。因此,在人均收入水平逐步提高的情况下,以需求收入弹性高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使其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是符合产业结构变化方向的。 衡量某产业的需求变化对人均收入变化的反映度,有两个指标:即某产业的需求收入弹性值和规模弹性值。 某产业的需求收入弹性值 计算方法是: 该产业产品人均消费额增长率 某产业收入弹性=——————————— 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 当收入弹性大于1时,表明该产业的收入弹性大,小于1时则表明该产业部门的收入弹性低。 22 (三)生产率标准 这也是由筱原三代平提出的主导产业的选择准则。 该准则是从供给角度,依据各产业产出增长的前景和技术进步的状况,选择技术进步快,生产率上升率高的产业为主导产业。在工业化过程中,各产业的技术进步速度是不一样的,一般地说,重化工业比轻工业技术进步要快,而技术、知识密集型工业又比重工业技术进步要快。由于技术进步与附加价值的提高成正比关系,因此,选择技术进步快,生产率上升高的产业部门作为主导产业,加以重点扶植,就能在提高国民经济附加价值产出水平的同时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演 进。 根据这一准则,人们只要对各产业部门的增长弹性和技术进步速度进行测定,选择该两项指标值大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即可。 产业的技术进步率 一般采用余值法计算,计算公式为: 技术进步率=生产增长率-α×劳动力(工资)的增长率-(1-α)×资本的增加率 其中α是工资额占净产值(附加价值)的比例(又称“劳动分配率”) 从理论看,将“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率基准”结合起来使用,来选择一国的主导产业是较科学的。因为,前者从需求角度考虑产业发展有否广阔的市场前景,后者从供给角度看产业在技术进步、生产率上升以及附加价值增长率等产出方面有否大的潜力。若某产业的“收入弹性”和”生产率上升率”都较高,则表明该产业的发展既有市场前景,又有高增长率、高附加价值产出率的较大潜力趋势,因而将其选择为主导产业是可行的,也是必然的。 三、主导产业的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主导产业及其群体不断更替、转换的演进过程就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过程,是一个产业结构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 经济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表明,主导产业的更替顺序依次为:纺织工业?食品工业?重化工业?汽车工业?家用电器工业?计算机?生物工程?航天工业等高技术产业。 这种演替的内在逻辑为:非耐用消费品产业?原材料产业?耐用消费品产 23 业。 这种演替对应于经济发展过程中需求结构变化的逻辑为:维持基本生存型需求?中间型需求?满足享受性发展型需求。 这种演替对应于技术革命引致的生产要素投入结构的变化逻辑为:资源依赖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 主导产业的转换和发展的历史发展阶段 阶段 主导产业部门 主导产业群体或综合体 第一阶段 棉纺工业 纺织工业、冶炼工业、采煤工业、早期制造业和 交通运输业 第二阶段 钢铁工业、铁路修建钢铁工业、采煤工业、造船工业、纺织工业、机 业 器制造、铁路运输业、轮船运输业及其他工业 第三阶段 电力、汽车、化工和电力工业、电器工业、机械制造业、化学工业、 钢铁工业 汽车工业以及第二个主导产业群各产业 第四阶段 汽车、石油、钢铁和耐用消费品工业、宇航工业、计算机工业、原子 耐用消费品工业 能工业、合成材料工业,以及第三个主导产业群 各产业 第五阶段 信息产业 新材料工业、新能源工业、生物工程、宇航工业 等新兴产业以及第四个主导产业群各产业 上述主导产业发展的五个历史阶段说明,在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主导产业及其群体不断更替、转换的一个历史演进过程,是一个产业结构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 这个过程说明了发展中国家在选择和确定主导产业及其群体时,一方面必须循序渐进,另一方面也可以兼收并蓄,综合几次主导产业及其群体的优势,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产业建设成果,争取在某些领域实现“跳跃式”的跨越,在起点低、发展时点晚的情况下,用较短的时间走完产业结构高度化所走过的近250年的历程,实现经济社会的现代化。 第三节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主要内容:一、知识与经济发展 二、高新技术产业的含义与特征 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一、知识与经济发展 1、知识经济时代带来 24 2、知识经济的作用 (1)知识成为创造财富的资本。 (2),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技术密集、智力密集产业的就业比重显著上升。 (4)知识消费的需求势头迅速上升。 3、知识经济对我国的影响 经济知识化趋势对我国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将会产生极其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第一,随着知识经济的日益逼近,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可能会被进一步拉大,经济发展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第二,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知识产业的兴起又给我们带来了千载难逢的经济发展机遇。 二、高新技术产业的含义与特征 (一)高新技术产业的含义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高技术产业的概念一般是指用当代尖端技术(主要指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领域)生产高技术产品的产业群。 高技术产业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产品的技术性能复杂,科技人员在职工中的比重大,设备、生产工艺建立在尖端技术的基础上,工业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高。 从定量的角度来界定高技术产业,一般有两个指标,即研究与开发经费占总销售额的比值(研究与开发经费密度)和专业技术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比值(专业科技人员密度)。 (二)高新技术产业的特征 1、知识、技术密集。 2、资金密集、风险性大。 3、产品更新快、竞争性强、信息的作用大。高技术产业中,技术创新具有不确定性,产品更新很快,竞争激烈。 4、高度的创新精神。人们迸发出的创新激情会构成一种创新气候,创新气候一旦在某一地区形成,创新活动就会在这里聚集,高技术企业就会不断“裂变”,从而形成高技术区。 25 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范围 1、光电子信息产业 2、计算机及其软件产业3、生物工程产业 4、生物医学产业 5、智能机械产业 6、导体产业 7、太阳能产业 8、环保产业 9、空间产业 10、海洋产业 (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 纵观世界各国产业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技术革命浪潮在全世界的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出与传统产业并存、比重逐步上升的发展趋势 ,但是在我国,传统产业在相当长时间里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1、高新技术产业比重逐步上升 第一,表现在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工业产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第二,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发展趋势,还表现在世界各国近两三年相继制定科技进步规划和加大对新技术、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比重方面。 第三,各国对高新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大量投资。 2、传统产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源泉 在目前的发达国家,传统产业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的发展之后,人们对这些物品需求的满足程度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需求开始减少,经济增长相对的停止下来,若没有新技术革命和全球化带来的新的市场需求,经济就不可能再次快速增长。而信息、网络等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我国的经济基础还很薄弱。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的传统产业,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这就决定了我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要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扎扎实实地为新经济打下基础。 发达国家现在是新兴产业在带动经济的增长。比如美国,新兴产业带动其经济每年增长近三个百分点,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0-90%。而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只有30%左右,每年仅能够带动经济增长一两个百分点。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传统产业的更快增长,仍将是我国较高增长率的主要源泉。 26 (三)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战略 1、确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重点发展领域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一国的基础优势即工业基础、科技资源、市场和资金的等四大因素的组构绩效。 鉴于我国目前水平,不可能在所有领域进行全方位式的开拓研究及发展,必须采取“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策略,以期提高我国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发展速度。 2、通过制定和实施各层次的现实计划 通常把与我国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相关的计划分解为以下三个层次: (1)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渗透和扩散层次,即直接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以期迅速提高工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推进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 (2)高新技术的开发及其产业化层次,主要是实施高技术研究开发计划(“863计划”)和“火炬计划”,以期跟踪世界高新科技的发展趋势,选准有限目标,集中攻关力量,在力争有所突破的基础上,尽快而有效地将高新技术的研究及开发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高新技术的基础研究层次,主要是组织和实施基础研究计划和攀登计划,以期加强基础研究工作和应用研究工作,为高新技术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及技术基础。 3、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开发带的建设 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在学习和借鉴国外科技园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依托智力资源和国家优惠政策,在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比较密集且有一定工业技术基础的地区所建立的,旨在以开发高新技术及其产品为目的,促进交易、科研和生产同步发展,并结合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推进高新技术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综合基地。 4、完善“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发挥综合优势 1991年由原国务院生产办、国家教委和中科院等部门联合发起成立的"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即国有大中型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稳定而密切的交流合作制度,是充分发挥产业部门和科研部门双方综合优势、促进技术开发、 27 加速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一项国家工程。 “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的有效实施必然加强了科技改革和企业改革的联合机制,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新的拓展领域。其难度之高、规模之大、范围之广,远远超过了一般计划项目的实施。 5、强化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工作,推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技术转让的“飞去来器效应”,是指技术引进方反过来向技术转让方的所在国输出经再更新的技术或商品。 然而,我国企业在这方面所做的远远不够,”引进有余,发展不足”是我国企业的通病。其根本原因是在我国因企业负担过重尚未培育出本来意义上的成为生产主体的企业,导致技术引进的主体介于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徘徊状态。 6、积极推进各项配套改革政策的实施和完善 从政策的配套方面给予企业一个公平而有力的发展环境。尤其是在宏观调控、科研开发、土地利用、投资、金融、保险和税收等政策方面,应给企业以优惠性的倾斜,鼓励企业的开拓创新精神,以期确立企业在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企业真正领略到技术的支持及发展作用和高附加值的收益效用。 同时,加强各项改革政策的协调工作及产业的协调工作,使高新技术产业群内的各产业得以均衡发展,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其产业基础。另一方面,国家要保证各项政策的配套性和到位性,健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的以技术为核心的服务体系,为国有、民营、合资及外资企业和科研部门解决后顾之忧,适时推进其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7、重视和发挥军民结合的技术转移机制和联合发展机制,适时地将国防技术转为民用技术,并及时开发民用产品,是各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途径。 这对我国而言,既可以提高我国的民用技术水平,又可以提高国防科技人员开发民用技术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应联合发挥军民的结合优势,共同攻关,以期提高我国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总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模式主要体现在新产业的发展和对传统产业的改进等两个方面,由此,上述七点所构筑的综合模式依然要把推进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进作为另一核心内容,不可轻视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 第四讲 产业关联 28 第一节 产业关联概述 主要内容:一、产业关联的涵义 二、产业关联的方式 (一)产业间联系的纽带(二)产业间联系方式的类型 三、产业关联效应 (一)关联系数的计算 (二)直接关联效应分析的实证 一、产业关联的涵义 产业关联是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 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可以是各种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也可以是实物形态或价值形态的投入品或产出品; 技术经济联系和联系方式可以是实物形态的联系和联系方式也可以是价值形态的联系和联系方式。 二、产业关联的方式 产业关联方式是指产业部门间发生联系的依托或基础,以及产业间相互依存的不同类型。 (一)产业间联系的纽带 所谓产业间联系的纽带是指不同产业之间是以什么为依托连接起来,这种产业间连接的不同依托就构成了产业间联系的实质性内容。 1、产品、劳务联系。是产业间最基本的联系 。 2、生产技术联系。技术进步是推动产业联系方式,即产业结构变动的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 3、价格联系。实质上是产业间产品和劳务联系的价值量的货币表现。 、劳动就业联系。 5、投资联系。 4 (二)产业间联系方式的类型 1、单向联系与多向联系 单向联系是指A、B、C、D等一系列产业部门间,先行产业部门为后续产业部门提供产品,以供其生产时直接消耗,但后续产业部门的产品不再返回先行产业部门的生产过程。 多向联系是指A、B、C、D等产业部门间,先行产业部门为后续产业部门提供产品,作为后续产业部门的生产性直接消耗,同时后续部门的产品也返回相 29 关的先行产业部门的生产过程。 2、顺向联系和逆向联系 所谓顺向联系是指某些产业因生产工序的前后,前一产业部门的产品为后一产业部门的生产要素,这样一直延续到最后一个产业的产品,即最终产品为止。 逆向联系是指后续产业部门为先行产业部门提供产品,作为先行产业部门的生产消耗。 3、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所谓直接联系是指两个产业部门之间存在着直接的提供产品,提供技术的联系。 所谓间接联系是指两个产业部门本身不发生直接的生产技术联系,而是通过其他一些产业部门的中介才有联系。 三、产业关联的效应 (一)关联系数的计算 (二)直接关联效应分析的实证 运用上述关联系数的计算公式,钱纳里和渡边经彦对美国、日本、挪威和意大利四国的29个产业部门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以下的数据和结果 。 第二节 投入产出模型 主要内容:一、投入产出的涵义 (一)投入产出分析的理论基础 (二)投入产出的涵义 二、投入产出表 (一)投入产出表的假设前提条件 (二)投入产出表的形式 (三)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四)投入产出表的理解 (五)投入产出表的编制 三、投入产出模型 (一)投入产出分析的模型体系 (二)投入产出模型中各类系数的计算和确定 一、投入产出的涵义 (一)投入产出分析的理论基础 通过简化,里昂惕夫的模型和瓦尔拉斯的模型出现了两点较大的区别: (1)在瓦尔拉斯的模型中生产要素间存在可替代性,而在里昂惕夫的模型中生产要素失去了可替代性,形成了一些固定的系数,因此生产系统就能以线形关系来表示了。 (2)里昂惕夫模型中省略了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模型的一个核心思想,即 30 价格对主体在追求最佳化时必然发生影响的思想。 (二)投入产出的涵义 投入产出作为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和理论,在国内外曾有过各种名称,如投入产出分析、投入产出技术、产业关联分析方法、部门联系平衡法等。作为一种方法,它是研究国民经济体系中或区域经济体系中各个产业部门间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然而它不仅仅局限于分析产业间联系,还可以利用产业间投入与产出的有关数量比例去研究国民经济中的其他方面的问题。 投入产出的“投入”是指产品生产出来后所分配的去向、流向,即使用方向和数量,又叫流量,例如用于生产消费、生活消费和积累。 投入产出法是投入产出理论的具体应用,是“把一个复杂经济体系中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系统地数量化的方法”。它借助投入产出表,对各产业间在生产、交换和分配上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然后利用产业间关联关系的特点,为经济预测和经济计划服务。 二、投入产出表 投入产出表也称里昂惕夫表或产业联系表。它是以矩阵的形式,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和反映一个经济系统在一定时期内各部门之间发生的产品及服务流量和交换关系的工具。 投入产出表的形式: 投入产出表是产业关联分析的基本工具,分为实物型和价值型两种。 实物型投入产出表是以实物单位计量的投入产出表,它是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形式; 价值型投入产出表是以货币单位计量、表现为价值的投入产出表,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投入产出表。 三部门经济的简化投入产出表(实物型) 农业 制造业 居民 产出 25 20 55 部门甲:农业 100蒲式尔小麦 14 6 30 部门乙:制造业 50码布 80 180 40 部门丙:居民 300劳动人年 31 三部门经济的简化投入产出表(价值型) 农业 制造业 居民 总产出 50 40 110 200 部门甲:农业 70 30 150 250 部门乙:制造业 80 180 40 300 部门丙:居民 200 250 300 — 总投入 投入产出表的一般形式 产出 中间需求 最终需求 总产出 产产……产 积消……出 投入 业业……业 累费……口 1 2 …… n 各产出的中产业1 ? 间投入 产业2 ? 最终需求部分 …… 内生部分 产业n 毛附加价值 折旧 ? ? 劳动报酬 毛附加价值 纯收入 部分 合计 (三)投入产出表的结构 1、内生部分。投入产出表的最主要部分。反映了该经济系统在一定时期内各产业间发生的相互间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是各产业之间经济技术联系的表象。 2、最终需求部分。反映该经济系统在这一时期内向社会提供的最终需求部分。 3、毛附加价值部分。反映了该经济系统在这一时期内实现的毛附加价值。 (四)投入产出表的理解 投入产出表用棋盘式表式把各部门的投入与产出关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它能从生产消耗和分配使用两个方面来反映产品在部门之间的运动过程,也 32 就是同时反映产品的价值形成过程和使用价值运动过程。 (五)投入产出表的编制 在编制投入产出表时,应妥善处理以下几个问题: 1、产业分类问题 2、价格基准问题 3、特殊部门的处理问题 4、进口与出口的处理 三、投入产出模型 (一)投入产出分析的模型体系 (二)投入产出模型中各类系数的计算和确定 1、直接消耗系数 直接消耗系数又叫投入系数,其经济含义是生产单位j产品所直接消耗的i产品的数量。其计算方法是依据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将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品去除它所消耗的各种投入要素分量。直接消耗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ij xija,(i,j,1,2,?,n) jX 2、直接折旧系数 直接折旧系数的经济含义是某产业部门生产单位产品所提取的直接折旧费用的数额。 jD其计算公式为: aDj,(j,1,2,?,n) j X 3、国民收入系数 亦称净产值系数,表示某产业部门生产单位产品所创造的国民收入或净产值的数额。 jN aNj,(j,1,2,?,n)其计算公式为: jX 4、劳动报酬系数 该系数是指某产业部门生产单位产品需支付的劳动报酬数量。 其计算公式为: jV aVj,(j,1,2,?,n) 5、社会纯收入系数 jX 该系数表示某产业部门生产单位产品所能提供的社会纯收入数量。 该系数计算公式为: Mj a,(j,1,2,?,n)Mj Xj 6、直接劳动消耗系数 33 该系数是表示某产业部门生产单位产品所需投入的劳动力数量,它是依据实物型投入产出表来计算的。 Lja,(j,1,2,?,n)LjX其公式为: j 7、完全消耗系数 完全消耗系数是直接消耗联系与间接消耗联系的全面反映。它能深刻地反映一个部门的生产与本部门和其他部门发生的经济数量关系,因此它比直接消耗系数更本质、更全面地反映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这对正确地分析国民经济、产业结构是十分重要的。 完全消耗系数的经济含义是指某产业部门单位产品的生产对各产业部门产品的直接消耗量和间接消耗量的总和。也就是说,完全消耗系数等于直接消耗系数、间接消耗系数之和。用公式表示如下: 8、逆矩阵系数 ,1X,(I,A)Y根据上式,可得: Y,(I,A)XAX,Y,X ,1,,I,A其中的 叫里昂惕夫逆矩阵,逆矩阵中的元素就叫逆矩阵系数 。 第三节 产业结构分析 一、产业间的投入结构与销路结构分析 社会化大生产是各产业部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生产过程,任何一个产业部门的产品都不能离开其他部门产品的“投入”而独立进行;同样,任何一个产业部门的产品都不仅仅是自己消费,而是以中间或最终产品的形式销向其他产业部门。前者就是“投入结构”问题,后者就是“销路问题”。不同产业的这两种结构是不同的。 1、投入结构 投入结构是指投入产出表的纵列的费用结构,它以中间产品的投入形式反映这个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生产技术联系。这种生产技术上的联系使用“投入系数”,即“直接消耗系数”来衡量的。 动态地看,某一产业的产品生产投入系数的变动也反映了产业间生产技术联系的变化,并在相应程度上反映了产业结构的变动。 2、产品的销路结构 产品的销路结构是指各产业部门产品的分配去向,这是产业关联的重要方 34 面。它通过各产业部门产品的分配系数来度量。各产业部门产品的分配系数,是表示某一产业部门的产品(销往)分配使 用在各产业部门的比例。 xijd,(i,1,2,?,n)ij其计算公式为: Xi 二、产业间的比例关系 依据投入产出表的数据,计算以产值为根据的产业间比例关系;计算以净产值或最终产品为根据的产业间比例关系都是轻而易举的。不仅如此,投入产出表及其模型还为以大类产业分类的比例关系提供了良好的数量分析基础。 这种数量分析为判别产业之间比例是否协调、合理,以及如何调整提供了有力依据。 (一)分析农、轻、重各部门的比例 利用投入产出表和模型,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深入分析农、轻、重的比例关系。 (1)通过细化农业、轻工业、重工业部门,从中了解农、轻、中各分部门的相互联系; (2)通过投入产出表提供的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了解农业、轻工业、重工业部门再生产过程中的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3)通过投入产出表提供的分配系数,了解农、轻、中所生产产品的分配使用情况; (4)是将农、轻、重比例与两大部类比例联系起来分析,可分别计算农业、轻工业、重工业部门中属于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的数量; (5)可结合再生产原理,探索衡量农、轻、重比例合理与否的标志。 (二)分析积累与消费的比例 1、通过计算积累实物构成系数与消费实物构成系数了解积累与消费的实物构成。 2、通过投入产出模型,了解积累消费比例、积累消费实物构成与所需各部门产品总生产量间的平衡。 3、通过投入产出模型,计算若干个积累消费比例,从分析中确定合理的积累消费比例。 (三)分析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 第一,通过分析投入产出表第?像限中各部门与其他部门联系的广泛程度。 35 第二,通过分析各部门间的直接消耗系数与完全消耗系数,可以看出那些部门对经济发展的间接影响较大。 第三,通过计算影响系数,可以了解那些部门的发展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加快发展。 三、各产业部门的中间需求与中间投入分析 (一)中间需求与中间投入 中间需求为由投入系数所决定的、其他产业(包括该产业本身)在经济活动中队对某产业产出消耗之和。而中间投入则是指由投入系数所决定的、某产业在经济活动中从其他产业(包括该产业本身)得到的投入之和。 某一产业的中间需求率,是指各产业对某产业产品的中间需求之和,与整个国民经济对该部门产品的总需求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这个指标反映了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品中有多少作为中间产品,即原材料为各产业作需求。中间需求率越高,表明该产业部门就越带有原材料产业的性质。 “中间需求率+最终需求率=1” 依据中间需求率,就可比较精确地计算出各产业部门产品用于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比例,从而较准确地把握各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某一产业的中间投入率是指该产业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投入与总投入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中间投入率指标反映各产业在自己的生产过程中,为生产单位产值的产品需从其他各产业购进的原料在其中所占的比重。 “附加价值率+中间间投入率=1” 某产业的中间投入率越高,该产业的附加价值率就越低,高“中间投入率”产业就是低附加价值率产业部门,反之亦然。 (二)产业间的三角形配置图 (三)产业群 日本学者福井幸男在对1975年日本投入产出表进行三角化分析时,将日本全部63各产业分为了六个产业群,即公共服务产业群、非金属系下游产品制造产业群(如纺织制品等)、金属系产品制造业群、非金属系上游产品制造业群(如化纤原料、基础化学工业等)、能源产业群和私人服务产业群。 36 福井并且认为在日本经济中,主要存在着三条相互之间关系并不密切的产业链。这三条产业链是: (1)原油、天然气业?石油制品业?基础化学制品业?化纤原料制造业?纺织业?日常生活用品制造业。 (2)煤炭采掘业?煤制品业?钢铁业?金属系上游产品加工业?一般机械工业?运输机械制造业。 (3)林业?木材和木材制品业?纸浆、造纸业?印刷、出版业?教育、科研事业。 (四)利用中间投入率与中间需求率分析产业的性质 中间需求率小 中间需求率大 中间投入率? 最终需求型产业 ? 中间产品型产业 大 日用杂货、造船、皮革及皮钢铁、纸及纸制品、石油产品、有色金 革制品、食品加工、粮食加属冶炼、化学、煤炭加工、橡胶制品、 工、运输设备、机械、木材、纺织、印刷及出版 木材加工、非金属矿制品、 其他制造业 中间投入率? 最终需求基础产业 ? 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 小 渔业;运输、商业、服务业 农业、林业、煤炭、金属采矿、石油及 天然气、非金属采矿、电力 四、产业联系的广度与深度分析 产业联系的广度可以用直接消耗系数 来考察与度量: aij,0当 时,表明i产业与j产业部门没有直接联系; aij,0当 时,且涉及j(j=1,2,…,n)产业部门越多,则表明第i产业部门与其他产业部门的联系就越广,反之亦然。 产业间联系的深度要通过计算投入产出表各列中各自的流量(即产业间的直接消耗)在总的直接消耗中所占比重的大小来度量 。 计算公式: 当 越大,则表明第j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对第i产业部门产品的消耗量越大,消耗量越大则越说明第j产业与第i产业的联系深度越深,反之则联系深度就浅些。 37 第四节 产业波及效果分析 一、产业波及效果分析及分析工具 (一)产业波及效果分析的定义 1、产业波及效果 产业波及,是指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当某一产业部门发生变化,这一变化会沿着不同的产业关联方式,引起与其直接相关的产业部门的变化,并且这些相关产业部门的变化又会导致与其直接相关的其他产业部门的变化,依次传递,影响力逐渐减弱,这一过程就是波及。 这种波及对国民经济产业体系的影响,就是产业波及效果。 2、产业波及源 产生产业波及效果的原因是产业波及源。 产业波及效果的波及源一般有两类:一类是最终需求发生了变化;另一类是毛附加价值(折旧费+净产值)发生了变化。 3、产业波及线路 某一或某些产业的变化,是按什么样的走向,将这一变化波及到各产业部门,这一走向就是产业波及线路。 产业间的联系方式规定了产业间的波及的具体线路及其波及总效果。 某产业变化发生的波及效果,既与该产业和其他产业间的联系方式有关,又与该产业和其他产业的联系程度和广度有关。产业间的波及效果必然也会在产业联系的各个纽带上反映出来。 (二)产业波及效果分析的基本工具 1、直接消耗系数表——投入系数表 某一产业最终需求变化对各产业生产的波及与影响,是通过投入系数这一工具的指示功能的指向,逐层跟踪推进,并随之确定各产业产出的相应变化量 。 某各 产产 业业 投入系数 最部 终门 38 需产产业间中间需求的波及 求出 的量 变变 化 化 2、逆矩阵系数表 里昂惕夫逆矩阵中的元素叫逆矩阵系数,而由逆矩阵系数构成的表就是逆矩阵系数表。 逆矩阵系数的经济含义是,当某一产业部门的生产发生了一个单位变化时,导致各产业部门由此引起的直接和间接地使产出水平发生变化的总和。 3、产业波及效果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投入系数的稳定性和有效性问题 投入产出表只是依据过去某一时期产业间生产技术联系的数据得到的,它反映的是过去某一时期的产业间的联系,故由此计算出的投入系数也只能反映过去那个时期产业间的投入状况。 第二,波及效果的时滞现象 产业波及效果的时滞,是指某产业最终需求的变动导致其他产业的变动并不立即反映在产出量的变化上。或者说,某产业最终需求变化引起其他产业产出量的变化又一个时间过程。 这个时间过程的长短,往往在不同的产业,不同的经济循环周期中的不同阶段,如繁荣时期和萧条时期有不同表现。 二、产业波及效果现状分析 产业波及效果的现状分析,是指对现实的产业间波及效果进行分析,它基本上不涉及未来的情况的预测分析。其实质是运用逆阵系数投入产出表提供的数据中引申出有关系数,来认识产业波及现状的有关规律。 (一)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 任何一个产业部门的生产活动通过产业间的联系方式,必然要影响到或受影响与其他产业的生产活动,这种影响就是波及。 在这里,把一个产业影响其他产业的“程度”叫做产业影响力;把受到其他产业影响的程度叫做该产业的感应度。 不同产业的影响力和感应度各异。产业影响力和感应度的大小,分别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表示。 1、感应度系数公式 该公式的文字表述是: 该产业横行逆阵系数的平均值某产业的感应度,全部产业横行系数的平均值的平均 39 某产业的感应度系数若大于1或小于1,表明该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在全部产业中居于平均水平以上或以下。 2、影响力系数公式 该公式用文字表述为: 该产业纵列逆阵系数的平均值某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全部产业纵列系数的平均值的平均 (二)生产诱发系数和最终依赖系数 生产诱发系数是用于测算各产业部门的各最终需求项目(如消费、投资、出口等)对生产的诱导作用程度。 产的最终依赖度是用来测量各产业部门的生产对最终需求项目的依赖程度生 大小,也就是说最终需求对各产业生产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程度就是生产的最终依赖度。 1、生产诱发系数的计算 所谓某产业的生产诱发系数是指该产业的各种最终需求项目的生产诱发额除以相应的最终需求项目的合计所得的商。 生产诱发额是指对于某产业的一个最终需求量,由产业间的波及效果所激发的全部生产额。生产诱发额可由下面公式计算得出: 2、最终依赖度的计算 最终依赖度是指某产业的生产队各最终需求项目(消费、投资、出口等)的依赖程度。 (三)综合就业系数和综合资本系数 1、综合就业系数的含义与计算方法。 某产业的综合就业系数的经济含义是,该产业为进行1个单位的生产,在本产业部门直接和间接需要的就业人数。 综合就业系数,就业系数,逆阵中的相应系数 该产业就业人数 某产业就业系数,该产业的总产值 2、综合资本系数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 某产业的综合资本系数的含义是,该产业为进行1个单位的生产,在本产业部门和其他产业部门直接和间接需要的资本。 综合资本系数,资本系数,逆阵中的相应系数 40 该产业的资本量某产业资本数, 该产业的总产值 三、产业波及效果分析的其他应用 (一)特定需求、特定产业的波及效果的预测分析 1、特定需求的波及效果预测分析 这种特定需求往往是指特大型投资项目所造成的特殊需求。 这些大型投资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较大,而且一旦投资实施,就会增加大量需求,这些需求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其他产业部门。 对特定的产业的波及效果的预测分析,实际上是解决应选择和中产业为主导产业,应扶植、发展什么样的产业为战略产业的问题。 一般地说,对待定产业波及效果的预测分析分两种情况: 第一,如果这个国家没有这一产业,这是需要根据这一新兴产业可能达到的生产水平,依据有关信息分解为投入各产业的产品,然后将它作为最终需求方到模型中进行计算,就可算出该产业的建立对原有各产业的波及效果。 第二,该国家有这一类产业或国家内某一地区有这类工厂,并且投入结构也是相同的。 第五讲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主要内容:第一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一、芝加哥学派二、可竞争性市场理论三、其他相关理论 第三节 现代企业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有关论述二、古典、新古典经济学中的有关论述 三、现代企业理论(一)现代企业理论的形成——科斯有关论述 (二)现代企业理论的发展(产权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等) 第一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萌芽始于马歇尔的经济理论 (二)马歇尔的经济理论触及了产业组织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 1、触及了垄断问题,论述了所谓完全竞争市场是不存在的。马歇尔指出:“实际上,如果某种商品的生产遵守着报酬递加规律,从而给予大生产者以很大的优势,那么,这种生产很容易为少数几家大厂所操纵”。 41 2、触及了产品差别、生产条件差异以及广告费用等造成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垄断因素问题。产品差别是同类产品不完全替代的根本原因;生产条件差异是大企业同小企业相比具有更多的优势;广告宣传则促使人们了解产品特性,扩大心理偏好,意味着垄断因素的增长。 3、提出了被后人称作“马歇尔冲突”的规模经济与竞争的矛盾问题。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是垄断的发展,而垄断又阻断价格机制、扼杀竞争,使经济失去活力。 当然,马歇尔的近似于产业组织的“工业组织”的概念的表述是含糊不清的。它既涉及了产业间组织的“各部门之间的机能”,又涉及了产业内部组织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还涉及了企业内的组织关系。 另外,马歇尔所触及的产业组织的基本问题,只是散见于其庞大的经济学体系中,均未作出专题理论分析。 尽管如此,还是为后来的产业组织研究给予了很有价值的启迪。西方学者称其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先驱。 二、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来源于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 1933年,几乎同时问世的张伯伦的《垄断价格理论》和罗宾逊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围绕着竞争和垄断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更接近实际的全面研究,奠定了垄断价格理论的基础。尤其张伯伦提出的一些观点和概念成为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来源。主要有: (一)否定了纯粹竞争存在的条件,提出垄断竞争的概念。 在现实生活中,在完全竞争和纯粹垄断这两种极端的市场形态之间,存在着广阔的“中间地带”。 因为“产品如有任何程度的差别,即可以说该售卖者对他自己的产品拥有绝对的垄断,但却要或多或少地遭到不完全替代产品的竞争。这样则每人都是垄断者,而同时也是竞争者,我们可以称他们为‘竞争的垄断者’,而称这种力量为‘垄断竞争’特别相宜”。 (二)提出了生产同类产品的集团问题 由于供给者的商品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因而产生了同类产品企业间的价格、产量协调的生产者集团。同时集团内企业因其产品的一定相互替代性而消除不了 42 竞争。这就产生了集团内企业间、集团企业与非集团企业间纵横交错的竞争关系。 张伯伦提出的集团问题,实际上是指集团内的一个企业既受集团内其他企业,又受集团外企业制约而决定其行为的问题。 (三)界定了“产品差别”的内涵及其对市场竞争的影响 “一般来说产品都是有差别的。这种标准可能是具体的,也可能是抽象的。只要它对购买者有其重要性,使购买者喜好这种产品而不喜好那种产品,都可能构成差别的标准”。 张伯伦的“产品差别”有三层含义:一是商品的品质、包装等产品本身的不同之处;二是产品销售条件、服务态度的不同之处;三是消费者“想象”的心理差别。 (四)提出了企业在市场上的进入和退出问题 张伯伦从理论上证明,伴随着企业进入和退出市场,集团和非集团企业也可能在某一点达到均衡。 张伯伦指出,决定一个企业成本收益关系的基本因素是企业“进入”该产业的难易程度。 (五)对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进行了分类 张伯伦对完全竞争和纯粹垄断这两端的市场结构进行了分类,并且考察了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分析了特定产业内的结构、价格、利润、广告和效率等相互关系。 这些分析为以后的经济学家,尤其是梅森和贝恩,提供了进一步分析的基础。 三、产业组织理论体系最终形成与贝恩的系统研究 张伯伦的垄断竞争学说固然是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来源,但产业组织理论体系中的一些实证研究的方式方法和判别标准,却得益于20实际30年代以后的一些西方学者实证研究的结论,其中最有影响的主要有: (一)伯尔和明斯对经济力集中的实证研究 3、明斯通过工业产品价格的实证研究,首次提出管理价格,认为工业产品的价格往往是靠企业间的协定管理着价格,具有刚性。这为贝恩对价格协调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二)勒纳、卡莱基的垄断指标的探索 43 (三)约翰•莫里斯•克拉克“有效竞争”概念提出和对其度量标准的研究,催育了贝恩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形成 (四)贝恩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该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和产业组织政策四方面的内容。 1、市场结构 是指产业内企业的市场联系特征,即构成产业市场的卖者(企业)之间、买者之间,以及卖者和买者之间的商品交易关系的地位和特征。 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有集中度、产品差别和进入障碍。 (1)市场集中度是反映某一产业市场卖者或买者的规模结构。可分为卖方集中度和买方集中度,通常是指前者。 (2)产品差别是同类产品不完全替代的根本原因,因而扩大产品差别,就使同一产业内的不同企业减少了可替代性,意味着该产业垄断因素的增长。 (3)进入壁垒是指准备和刚刚进入某产业的新企业在与已有企业竞争过程中,遇到的不利因素,即障碍。进入壁垒主要包括规模经济壁垒、必要资本壁垒、资源占有壁垒、产品差别壁垒和政策法律制度壁垒等。 2、市场行为 所谓市场行为,是指产业市场上企业为获得更大的利润和更高的市场占有率所采取的战略性行动。这种行动受市场结构的制约,又反作用于市场结构,并直接影响市场绩效。卖方的基本市场行为可分为三类:价格行为、非价格行为和组织调整行为。 价格竞争与价格协调是最基本的价格行为,它们以控制和影响价格为直接目标。 非价格行为主要考虑如何通过开发和销售产品获得较高的利润,包括:产品和技术开发;销售活动,包括销售策略、网络、服务、广告等。 组织调整行为是指企业合并、兼并、联合等行为。 3、市场绩效 市场绩效是产业市场运行的效率。说明和描述实际的市场绩效,主要侧重于 44 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配置效率。是反映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指标。贝恩认为,可用产业的长期利润率是否趋于平均化,来测量资源配置是否有效。 (2)技术进步程度。技术进步是指发明、革新和技术转移,最终通过经济增长的市场绩效表现出来。 (3)产业组织的技术效率。又称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反映产业经济规模和规模效益实现程度。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经济规模企业产量占全产业产量的比例;二是垂直结合的企业的产量占各流程阶段产量的比例;三是有无开工不足,能力过剩。 (4)X非效率。指由于企业内部组织层次多,关系复杂,机构庞大,加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使企业难以形成利润极大化和费用最小化的行为,导致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4、产业组织政策 产业组织政策是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产业组织上述三个部分的现状测量和分析,是为了制定有效的指导和干预产业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的产业组织政策,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取得良好的市场绩效的目的。 产业组织政策的直接目标是促进实现有效竞争,即政府通过协调竞争与经济规模的矛盾,维持健全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 第二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梅森和贝恩的产业组织理论诞生以后,随着对产业研究的深入,产业组织理论呈多元化方向发展,其中,最具有影响的是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和鮑莫尔等人的可竞争市场理论,以及其他相关理论。 一、芝加哥学派 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是20世纪60年代崛起的,代表人物是斯蒂格勒、布罗兹恩和德姆斯。 与哈佛学派强调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因果关系不同,芝加哥学 ,市场行为---,市派或认为三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或强调市场绩效--- 场结构的逆向因果关系。 45 哈佛学派认为进入壁垒限制了竞争,因而损害了资源配置效率。而芝加哥学派则认为,问题的关键是看是否存在人为的进入壁垒。 美国经济学界公认芝加哥学派的研究无论是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还是对美国70年代末开始的放松管制的改革,都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二、可竞争性市场理论 哈佛学派认为进入障碍高的市场,往往企业少、集中度高。为了有好的绩效,需要一个竞争者较多的市场结构。但鲍莫尔认为,不要有较多的企业,只要存在潜在的进入压力,即存在一个可竞争的市场结构就能有良好的市场绩效。 鲍莫尔提出了沉没成本的概念,即进入市场又退出市场后不能收回的费用。 根据鲍莫尔的理论,集中度只是一个次要的指标,关键是要看影响进入障碍的沉没成本的情况。 该理论适用于资产专用性较强的产业,但在制造业,符合可竞争市场的特点的产业较少。 三、其他相关理论 除了上述芝加哥学派和鲍莫尔的可竞争市场理论之外,还有197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逊提出的系统交易费用理论,他分析并解释了产业组织中的企业垂直一体化、跨国公司行为、中间产品市场的非规范契约和寡头垄断行为等问题,对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进行了修正和补充,也被视为是产业组织理论的新发展。 第三节 现代企业理论 一、古典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 1、分工与市场及企业发展的关系 深刻描述了分工的好处 2、对股份公司的论述 亚当.斯密对股份公司持谨慎和怀疑的态度。非常怀疑经理人员是否有适当的激励以努力追求所有者的最大报酬。 二、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仅仅把企业看作是一个生产单位,一个生产函数,并没有对企业的性质进行深入地分析,企业内部怎么运行、效率如何受到影响等问题都没有涉及。企业究竟是什么还是不为人知的“黑匣子”。 46 三、马克思对企业理论的有关论述 (一)企业的企业与产生 资本主义生产的出现: 商人的出现促使货币财产的集中,同时也是生产越来越具有以交换价值为目的的性质,促使产品越来越转为商品。从而促使资本主义生产的出现。 (二)企业的本质 马克思认为, “企业的本质是同一资本雇用较多的工人”。 (三)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 工场手工业——?业主制企业 ——?工厂制企业(及其大生产)——? 股份制企业 四、现代企业理论 主要内容:(一)现代企业理论的产生(二)交易费用经济学(三)产权经济学 (四)现代经理型厂商理论(五)委托代理理论 (一)现代企业理论的产生 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论文《企业的性质》(the nature of the firm)开创了企业研究的新领域,从标志着现代企业理论的形成。 (二)交易费用经济学 1、什么是交易费用 2、存在交易费用的原因:(1)主观原因: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 (2)客观原因: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3、影响交易费用大小的因素(williamson): 1)交易发生的频率 (2)不确定性的种类和程度(3)资产专用性的条件 4、交易费用(资产专用性)与企业的纵向一体化 (三)产权经济学 1、产权理论及其研究思路 什么是产权,产权的重要性 产权安排的形式及其效率分析 产权的制度变迁 2、企业形式与产权安排 企业产权安排及其核心 (1)企业的性质 (2)企业内产权安排及其核心 (3)企业所有权的安排 企业形式与各自的产权安排(1)古典业主制企业 (2)合伙制企业(3)公司制企业 4)社会主义企业 47 (四)现代经理型厂商理论1、经理革命 专业经理取代公司所有者成为决策者 2、经理革命的原因 钱德勒:技术革新 3、后果 4、现代经理型厂商理论 (五)委托代理理论 1、委托代理关系 泛指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产生的一切契约关系。这里非对称信息指的是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 具体讲:代理关系是“一种契约,在这种契约下,一个人或更多人(即委托人)聘用另一个人(即代理人)代表他们来履行某些服务,包括把若干决策权付给代理人”(麦克尔.詹森、威廉.梅克林) 2、代理问题的原因 什么是代理问题,代理问题指的是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导致委托人利益的减少或损失。 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目标函数的不一致。代理的目标函数不是利润的最大化,其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目标函数是多元的。除了较高的收入外,还追求更多的非物质利益,如闲暇、社会地位、权力、舒适的办公条件等 (2)信息的不对称。 委托人与代理人签订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时,不可能完全了解代理人的某些信息,如,真实的经营能力、诚实程度、工作的兴趣和偏好等,其为事前的信息不对称。 同时,签订合同后,代理人比委托人更熟悉企业的实施状况、自己的真正的努力程度等。此为事后的信息不对称。 (3)契约的不完全 首先,信息不完全,因此,企业不可能完全。 其次,签订契约需要成本,包括谈判、签订、执行和纠错等成本。 4)责任风险的不对称 在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企业中,代理人不占股份或占有很少的股份,因此,责任风险是不对称的。 3、代理问题的解决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1)设计一个有效的激励报酬 (2)组织设计——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3)健全的外部市场环境,这包括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产品市场 48 第六讲 企业行为 第一节 信息与广告 一、信息不对称与企业行为 有限信息与资源配置 旧车市场的“逆选择”结果 二、广告与信息披露 1、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广告的规模和影响越来越大,据1996年的有关统计,全国31个大中城市的5000多户居民家庭1996年的消费情况调查,居民在购物的时候受媒体广告的影响而发生购物行为的占60.4%。 2、厂商做广告可能有多种目的: (1)告诉消费者产生了一种新产品、或价格更低的产品; (2)告诉消费者他的产品与别的不同的特征; (3)告诉消费者可以在那里购买到某种商品等等 三、广告作用与类型 (一)产品类别与广告类型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往往需要先知道所购买商品的相关信息。比如:产品的位置、色彩、设计、外观和产品寿命、质量等等。 1、产品类别:尼尔逊(nelson)根据这种信息特性将产品分类两种基本类型:搜寻产品(search goods) 和经验产品(experience goods) 对搜寻产品,消费者在购买时就可以确定其质量和其他特征,如蔬菜的新鲜度、服装的布料等;但经验产品,购买时无法知道,只能消费后才能知道产品的质量等各种特性。 对搜寻品,消费者所需要的信息是“产品在哪里” 但对于经验产品,消费者在购买时,无法知道其内在信息,所以更需要从各种途径了解质量,但是只要他不消费,他又无法准确知道其质量。 2、广告类型 信息性广告(informational ad):主要通过显示产品的特性或告知购买地点、价格等,向消费者提供基本的产品信息 说服性广告(诱导性广告)(persuasive advertising),通过某种宣传方式来改变消费者的偏好或对某种行为的兴趣,从而使其更乐意接受广告所宣传的消费品。 49 (二)广告的作用1、积极作用: (1)提供产品的价格信息、降低市场价格。 (2)真实的广告可以告诉消费者到哪里可以买到价格更低的商品,这有利于降低产品的市场价格。 (3)有助于解决次品问题。 如果消费者无法区别产品质量的高低,厂商就无法销售高质量的产品而获得更高利润。所以,厂商有积极性通过广告来宣传他的产品,使消费者增加购买欲望。 2、消极作用 (1)广告量过多,导致了福利的减少。 许多人批评,厂商发现有利可图,就会增加广告投入,就会增加广告,所以往往存在广告过多的情况 (2)可能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 广告是消费者容易把质量相同的商品而品牌不同的商品看成是不同质量的商品,增加了产品间的差异程度,是竞争更大程度的偏离了完全竞争的均衡。广告也是一种进入壁垒。 第二节 纵向一体化和纵向限制 一、纵向一体化(一)定义 在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或分销过程中,一个厂商如果参与了其中两个以上的相继阶段,就可以称为纵向一体化(vertically integration) (二)纵向一体化的原因 1、降低交易费用 厂商完全通过市场交易来保证同期上下游生产过程的联系时,通常会面临较高的交易费用,如谈判、签约、保证金等。实行一体化后,厂商之间的买卖广西成了企业内部之间的协作关系,管理可以直接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保证生产过程的联结和相互配合。 一般来说,利用市场过程的交易成本越高,纵向一体化的意愿就越高。 特别是,当存在专用性资产、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完全时,交易成本也就更高~所以,纵向一体化的可能性就越大. 2、纵向一体化可以避免政府干预 第一,政府税收政策刺激企业纵向一体化 不同地区或国家,其税率会不同,厂商实行一体化后可以在各个子公司之间的内部转移价格方式转移利润。 第二,政府管制刺激企业纵向一体化 政府可能会限制某些产品的销售价格和利润税品,一体化可以转移受限制产品的利润到不受限制的产品上。 50 第三,保护主义政策刺激企业纵向一体化 受保护主义政策限制时,一体化可以避开壁垒 3、一体化可以增加垄断利润 第一,当垄断某种上游产品时,场上可以兼并下游企业,实现垄断产业链来增加利润。 第二,一体化可以增加价格歧视的程度,获得垄断利润。 两家企业使用铝材,生产电线企业和飞机生产商。通过收购生产电线企业来实行对飞机生产商的价格歧视。 4、可以消除市场垄断力量 与通过一体化增加垄断利润相反,场上可以通过一体化来消除其他厂商的市场垄断势力。也即,下游企业可以兼并上游垄断企业来消除上游企业的垄断势力。 5、保证投入品的供应,维护生产稳定 这是比较常见的原因。市场供应不足时,往往价格不是唯一的调节机制,往往企业间关系成为能否获得足够货源的保证。 因此,厂商愿意一体化来保证自己的投入品供应,维护生产的稳定。 6、一体化可以消除外部性 当一家上游企业有良好的品牌效益时,一体化可以增加下游产品的销量~ 所以,一体化可以获得这种正外部性的收益 二、纵向限制 非纵向一体化企业可以同有关厂商签订有长期约束力的协议,包括价格和其他条款,以确保通上下游生产或分销的联系,这种契约限制称为纵向限制(vertically restriction)。为什么需要实行纵向限制(以制造商和分销商为例) 1、纵向限制限制垄断价格 (1)当分销商是垄断的时候,经常为实行垄断高价,因此,他们总是倾向减少产量,提高价格。而制造商去不希望缩减产量。 (2)理想情况下,制造商可以一体化,但一体化不成功时,可以实行纵向限制。比如,规定产品的最高零售价,可以规定分销商的最低销售额度等。 2、限制分销商间的搭便车 如果分销商是多个的,那么分销商间的搭便车行为就可能会存在。 各分销商都可能寄希望别的分销商多作广告和宣传,而自己却可以从中获 51 利。在这种情况,市场广告和宣传为减少。 怎么办,(1)独家代理 (2)实行最低价。即制造商与分销商签订最低价格协议。这样,分销商只能采取其他方式,比如增加广告。 (3)制造商统一广告和宣传计划 3、限制制造商之间的搭便车 一家分销商销售多家制造商时,如果某一个制造商投入大量广告,导致了大量顾客光临该分销商,那么在该分销商销售商品的其他厂商就会搭便车。 常用方式:分销商不得经营其他制造商的同类产品。 三、多样化经营 1、定义: 一个企业或企业集团生产多种产品的经营方式称为多样化经营 多样化经营有产品扩展和纯粹多样化等形式。 2、多样化经营的原因 (1)转移技术,通过多样化经营,厂商可以把成熟的技术扩散到新的生产领域或新的地区(2)分散风险 。 (3)资本配置,因为企业的高层管理更熟悉本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情况,因此,他们直接在企业内各部门之间的资本配置高于资本市场。 第三节企业技术创新 创新对于企业生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对社会技术进步和福利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社会和企业也都十分重视如何促进技术创新 一、创新激励的必要性 2、专利制度的评价 有利之处: 由于能够使发明者或者专利技术的使用者有可能获得垄断利润,因而可以刺激更多地进行发明创造活动。如果没有专利保护制度或者其他的激励和保护制度,发明者的积极性会降低,从而抑制创新。 不利之处:新产品可能会被定价很高,厂商可以获得垄断利润,而消费者可能会受到损害;同时,专利制度有可能导致太多的创新。从而导致R&D投资过度。 三、政府鼓励政策 1、政府往往制定鼓励创新的各种政策。如,澳大利亚政府提供了全国一半的R&D费用,美国将近一半,并且企业的R&D费用中有1/3是政府支付的。 52 2、政府鼓励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对民间的研究成果进行奖励。其优点,刺激民间投资,可以减少政府投资风险;如果没有形成创新,政府就可以不必支付资金 3、政府还可以采取与厂商共同投资等措施。 第四节 合作定价行为—合谋 各厂商为了生存,彼此间不仅会发生残酷的价 格战,他们之间也存在协调生产和定价活动的动机。通过限制市场产量、维持较高的市场价格来增加利润。本节主要分析合作行为中的合作定价。首先,我们将介绍为什么厂商会发生合谋行为。而后,我们分析价格卡特尔这一公开的合谋行为。 一、合谋的发生 二、公开的价格合谋行为——卡特尔 合谋行为有公开的缔约合作协议的,也有暗中执行。我们把那种缔约公开的执行协议的厂商价格联盟成为价格卡特尔。 如果没有其他的约束条件,卡特尔的每一个成员都有背离协议的动机,这将威胁卡特尔的存在与成功。那么,哪些因素影响了卡特尔的成功, 1、组织成本 卡特尔是一个团体,一个组织。那么,组织成本不能太高,否则,各厂商的行为协调就难以实现。影响组织成本的因素将影响卡特尔的形成与存在。 )所涉及的厂商数目。(2)产品的同质性。 影响组织成本大小的主要因素有:(1 (3)行业协会。 2、控制行业价格的能力 厂商缔约成为卡特尔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高价,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那么,卡特尔的提价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需求弹性越大,提价能力越弱,卡特尔越不容易形成和存在; 其次,能阻止其他厂商的进入。否则,现有厂商的提价能力将削弱。 3、觉察违反协议的能力 当每一个厂商认为违约不被觉察,那么成员违反协议的动机会增强。因此,即使觉察卡特尔协议是否被违反的能力将影响卡特尔的存续。 目前,一般认为:(1) 卡特尔成员越少,越容易觉察成员的行为; (2)价格越稳定越有利于断定降价是否属于成员的削价行为,当价格本省的正 53 常波动就比较大,卡特尔就很难判定市场价格的下降是否属于成员有意的削价; (3)同一销售网点都有各成员的商品销售有利于觉察是否存在违反卡特尔协议的削价行为。 4、防止违反协议的措施 常用的防止违反协议的措施主要有: (1)固定市场份额和划分销售区域。 (2)触发价格战略。即当市场价格降低到规定水平之下时,任何厂商都将制定卡特尔结盟前的价格水平。 (3)最惠国待遇条款,即厂商承诺不会以更低的价格出售给其他购买者,否则,他将向原先高价购买的消费者提供相同的价格差。 (4)相遇——竞争条款。厂商向消费者承诺,若另一厂商向其提供较低价格,他也将提供相同的价格,否则,允许购买者解除购买合同。 第五节 中国企业的定价行为分析 一、中国企业定价制度的历史变迁 (一)我国价格体制的历史变革 总的来说,20年来,价格体制改革经历以调为主、以放为主、以管为主的三个发展阶段。由于市场定价权体制发生根本性改革,从而派生出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法规的变革和建立。但是,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目前还处于过渡阶段,因此,我国当前的价格体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当前企业价格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低价倾销 低价倾销是指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得不正当价格行为。 企业低价倾销会导致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1)它使价格信号失真,导致社会资源的低效配置,破坏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2)违反市场经济诚实信用的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准则,侵害竞争对手的合法权益;(3)企业的低价倾销带来了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这有可能使企业两败俱伤,影响整个行业的长期发展。 2、价格欺诈 价格欺诈也被人们称为价格欺骗,它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进行交易的行为。 54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价格欺诈的表现形式很多,有虚假降价、模糊定价等。 3、垄断高价 垄断高价是指经营者在相关的市场上消除或者限制价格竞争的经济行为,执行垄断高价以获取垄断利益的定价行为。 这种垄断高价更明显表现在行业竞争比较激烈的领域。 很明显,这种价格机制都是为了限制价格竞争,或由行业协会或由几家大的企业发起,相关的企业共同执行的价格垄断行为,并且,可以说是企图以政府或协会定价取代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的价格。 二、现阶段竞争性行业的企业定价行为 (一)过度竞争与价格战 1、竞争性行业愈演愈烈的价格大战。 2、企业价格战与行业的过度竞争 过度竞争,指在集中度低的产业中,尽管许多企业的利润率很低甚至是赤字状态,但生产要素和企业却不能顺利地从该产业中退出,使低的或负利润率长期持续。在此情形下,产业内竞争程度大于完全竞争下的水平,与此同时产品价格水平低于行业的平均生产成本。 纵观我国竞争性各行业,我国的大多数产业的进入壁垒太低而退出壁垒太高,由此造成了许多产业企业数目过多、生产严重规模不经济、企业亏损比例居高不下以及整个产业的利润水平长期保持低水平等问题,呈现明显的过度竞争特征。 (二)“价格战”的利与弊 “价格战”是企业面对市场激烈竞争状况下的不得不采取的竞争手段,其有合理性的一面,但是负面影响也很大。其明显的弊端主要有: (1)削弱积累能力,有碍发展后进。 (2)影响了国家税收收入。 (3)消费者利益受到侵犯。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价格战”也存在一定的积极效应。由于我国市场的不成熟,原先更多的市场是卖方市场,企业出售的商品价格偏高,降低成本的积极性不高,同时企业规模偏小。因此,企业一定范围的“价格战”可以起到优胜劣 55 汰,促使加强竞争企业的内部管理,增加消费者福利等作用。 (三)“价格战”的治理与行业自律价 三、中国垄断性行业的定价行为 (一)垄断行业传统的定价行为 由于行业垄断,企业是市场唯一的产品供应者,因此,企业将按照自己的利润最大化的实现条件来制定垄断性高价。在没有管制的情况下,企业的这种定价方式将收取较高的价格却只提供较少的商品供应。因此,这个社会和消费者的福利会减少,从而给整个经济系统和消费者带了消极的影响。 为了避免企业制定垄断高价带来的负面影响,政府必须对垄断行业的企业定价进行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的干预和控制。政府对垄断性行业的管制主要包括对企业进入和退出的管制、服务和产品质量管制、价格管制等等内容,只是其中尤其以价格管制为核心。 在西方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比较低,政府即使对垄断性行业的产品的价格管制也是以间接调控为主。但是,在我国,垄断行业的产品的定价还属于国家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范畴,并且大部分产品是国家定价。 (二)当前垄断行业国家定价制度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国家垄断经营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制度也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到目前为止,国家对垄断行业的商品价格的改革主要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改革和调整: 一是对长期偏低的垄断经营商品大幅度提高价格,逐步理顺比价关系。 二是对部分地方性特点较强的垄断经营商品下放了价格管理权限。 三是对部分垄断经营商品实行了国家指导价格形式。 根据相关研究,我国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体制存在如下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1、价格水平问题2、价格结构问题3、价格形成方面的问题4、价格管理体制问题 (三)垄断行业定价制度的改革和价格决策听证制度 1、国家垄断经营产品价格改革的根本性问题和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必须对垄断行业进行改革和调整,以促进垄断行业的良性发展。因此,垄断行业的各项制度已经成为了国家改革的一项 56 重要内容。而我们关注的价格体制改革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我们认为,垄断行业的价格体制改革必须以提高行业经营效率为根本目的,在这个目标下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管理体制,使价格能够起到合理配置资源,满足社会需求的作用。 2、国家垄断经营产品价格改革的内容和措施 既然我们价格改革的目的应该是在本着行业内企业提高效率的基本目标下重建价格管理体制。那么,我们在重塑价格形成机制过程中,必须注重市场竞争的作用,把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即市场的竞争机制,移入垄断经营行业产品价格的形成过程。 (1)改革价格形成机制(2)规范价格构成,建立成本约束机制 (3)理顺价格关系(4)重塑价格管制监督机制 第七讲 市场绩效 第一节 市场绩效的定义及绩效指标 一、定义 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中,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 市场绩效反映了在特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效果。 二、绩效指标 (一)利润率(收益率)指标 产业间是否形成了平均利润率是衡量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是否达到最优的一个最基本的定量指标。 似乎可以这样推断,利润率越高,市场就越偏离完全竞争的状态。但相关的研究结果并不能证明这个结论。该如何解释呢, 首先,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计算成本及利润的方法和口径可能不同,即使是很微弱的基础数据的偏差都会使结论产生很大的偏差。 其次,导致行业、企业利润率偏高的因素很多,绝不仅仅是垄断势力的形成。如:风险利润;预料外的利润;创新利润等。 (二)勒纳指数(Lerner index)和贝恩指数(Bain index) 勒纳指数在0和1之间变动。在完全竞争条件下,L=0;垄断情况下,L会大一些,但不会超过1。 L,(P,MC)/PB,,/Ve 实际上,贝恩指数代表的是行业的超额利润率。它的理论依据是,市场中如 57 果持续存在超额利润,那么一般情况下就表明该市场存在垄断势力,且超额利润越高,垄断力量越强。 与勒纳指数相比,贝恩指数所要求的基础数据相对比较容易取得,产生系统偏差的可能性就减少了。但是,这两个指标与利润率指标一样,都建立在不完全的理论假定基础上,因为企业或行业所获得的高利润并不必定是通过垄断力量实现的,而确实存在垄断力量的市场的这些指标也不一定就表现的更高,因为垄断企业往往会出于驱逐竞争对手和阻止新竞争者进入的目的而制定低价格,使行业市场显得无利可图。 第二节 规模经济 一、规模经济的含义及分类 规模经济通常是指产品的单位成本随规模即生产能力的提高而逐渐降低的规律。 规模经济可分为四个层次,即产品规模经济、工厂规模经济、企业规模经济和行业规模经济。 企业规模经济是指企业自身通过横向一体化或纵向一体化所实现的规模收益。形成企业规模经济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大大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以及承担亏损和抗风险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大量减少采购成本和销售费用。 行业规模经济是指,当某个行业总产量扩张时,如果能使行业内部的企业提高专业化程度,降低单位成本,表明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向下倾斜的,该行业就是一个规模报酬递增的行业。行业的规模效益与行业内企业的外部经济和不经济相关。 二、规模经济实现程度 (一)规模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规模经济的产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及现状来看,虽然70年代以来不断地涌现小企业发展浪潮,但目前居主导地位的依然是那些大型的企业及企业集团。 1、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密集型——? 资金密集型——? 技术密集型。 2、资本有机构成提高。3、市场竞争加剧。 (二)经济规模不等于规模经济 企业的规模大小与利润率在某种程度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但并不是说企业的规模越大越好。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表明,规模经济中的“规模”是有“限 58 度”的规模,只有在此限度内,企业的效益才随规模的增大而提高,超过此“限度” 企业的效益反而会随规模的增大而降低。 1、生产能力的限制。 2、交易成本的限制。 3、市场的限制。4、反垄断的限制。 企业规模不是越大越好,但更不是越小就越经济。 一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必须要有一个适当的规模结构,即保持适当的大、中、小型企业的比例。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行为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因此,判断企业最佳规模的标准也应该是利润最大化原则,而不是单纯的规模大小。 市场绩效的综合评价 第三节 市场绩效也表示最终实现经济活动目标的程度。因此,绩效的衡量同经济活动的目标密不可分。 从产业组织学的角度看,社会福利是最主要、也是最具综合性的目标。 社会福利目标本身包括了社会活动的效率、公平、稳定和进步等多层次、多方位的内容,这就决定了对市场绩效的评价也必然是多层次、多方位的。 (一)衡量资源配置效率的直接指标 经济学家们一般用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社会总剩余这三个指标来全面分析和衡量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状况。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通过资源在产业间的自由流动,各产业、各企业的长期利润率趋于平均化,所有的产业和企业都只能获得正常利润,因此,可以使用利润率作为衡量产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指标。 (二)产业的市场结构和资源配置效率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完全竞争市场经济的一般均衡是帕累托最优的。这表明,所有的消费活动和生产活动都是有效率的,并且消费和生产活动是协调一致的。 垄断企业通过以较高价格和较低的产量提供商品,攫取了一部分消费者剩余;同时还导致了一部分剩余的永久性损失——效率损失。 垄断所导致的社会福利的损失还表现在诸如广告和特殊的产品差异化、设置认为进入壁垒等。 (三)X非效率 所谓X非效率,是指在垄断企业的大组织内部存在着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状态。莱宾斯坦教授提出这个概念的目的,“就是要说明,免受竞争 59 压力的保护不但会产生市场配置的低效率,而且会产生另外一种类型的低效率:免受竞争压力的厂商明显存在超额的单位生产成本。因为这种的低效率的性质当时尚不明了,所以称为X低效率”。 大企业存在X非效率的主要原因: 1、企业内不同集团的利益目标不一致。 2、企业规模扩大导致组织层次增加、信息沟通的数量和质量下降,从而使企业的管理成本上升、效率下降。 3、垄断企业在没有竞争压力的条件下,缺乏成本最小化的动机。 第四节 产业技术进步 产业技术进步是指产业内的发明、创新和技术转移。 技术进步渗透于产业的市场行为和市场结构的方方面面,并且最终通过经济增长表现出来。 可以说,产业技术进步反映了一种动态的经济效率。 一、技术进步的三个阶段——发明、创新和技术转移 第一阶段,发明。从一般意义上说,发明就是构思对人类生活或生产活动有用的新产品或新的生产方法以解决相关的技术问题。 第二阶段,创新。创新是指发明第一次应用并导致一种新产品或新的生产方法出现。 第三阶段,模仿,或者说扩散和技术转移,是指新产品或新的生产方法被广泛应用。 二、企业规模与技术进步 不同学者具有不同观点 熊彼特等人认为,大企业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最大。理由是: 1、技术创新的成本巨大,只有大企业才能承担; 2、研究与开发中也存在着规模经济; 3、大企业能够从发明和创新活动的成果中获取更高的收益; 4、维护和巩固垄断地位的需要迫使大企业开展更多的技术发明和创新活动。 认为小企业在推动技术进步方面的作用更大,理由是: 谢勒等人的观点完全相反, 1、垄断地位一旦形成,技术进步的动力和行为就会逐渐消失,市场支配能力反而成为限制技术进步的障碍。 2、大企业所拥有的大规模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也会变成劣势。 3、实践表明,在许多产业中,小企业能对技术进步作出重要的贡献。 我们认为,企业对技术进步的贡献大小不仅取决于他们的能力,还取决于他们的意愿和实际执行的效果。 应该说,在研究和开发的投入能力方面,大企业确实比小企业强。 就实际贡献而言,实证研究表明,大、中、小企业在发明和创新方面的作用 60 与产业类别、技术进步阶段的特点、专业化分工程度以及政府政策这些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作用经常是互相补充和联系的,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正式小企业的技术发明和创新对处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构成了一定程度的挑战和竞争压力,从而加速了技术进步的进程。 我们的结论是,技术进步并不限于某个特定规模的企业,所有规模的企业在技术进步上都可以有所作为。 三、市场结构与技术进步 在成本和需求等初始条件相同时,完全竞争产业的创新预期收益高于完全垄断产业的创新预期收益。换言之,完全竞争企业比完全垄断 企业有更强的创新动力。 在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中,企业数量较多有利于加快技术创新的速度,占有较小市场分额的企业很可能是创新的推动者,尽管处于支配地位的寡头垄断企业的创新速度通常更快。 四、新技术在产业市场上的扩散 一般而言,产业内新技术扩散表现出三阶段的特征: 第一阶段,扩散初期。多数企业无法肯定创新的价值而不愿意承担新技术投资的风险,因此采取观望态度,新技术扩散速度缓慢。 第二阶段,扩散中期。随着新技术在某些企业中证明了它的价值并且创造了更大的收益,其他企业就加紧了模仿的速度,希望通过迅速跟进来分享创新收益,扩散速度加快。 第三阶段,扩散晚期。没有采用新技术的企业越来越少,而剩下的企业通常缺少采用新技术的势力,新技术扩散的速度再次缓慢下来。 影响产业内新技术扩散速度的因素:1、技术创新的预期收益和实际收益。2、产业市场容量的扩张。3、产业的劳动密集程度。4、企业的数量。5、企业规模的差异。 五、专利与技术进步 专利是政府依法授予企业或个人的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或销售某种产品,或者使用某种生产过程或工艺的排他性权利。 专利权具有商品的性质,即可以按一定的价格(专利转让费)买卖,也可以按一定的价格(专利使用费)租用。 专利制度正式通过赋予专利权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的技术垄断权来鼓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发明活动,否则将不会有很多的企业或个人愿意从事发明活动。但是问题在于,如果不能获得与新产品或新工艺相近的替代品, 61 这一新产品或新工艺就会帮助所有者形成垄断。 第八讲 产业政策理论 第一节 产业政策理论概述 一、产业政策的含义 概括地讲,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对产业活动进行干预而制定的各种政策的总和。产业政策的实质,是针对产业活动中出现的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情况而实行的政策性干预。 二、产业政策的基础理论 (一)市场失灵理论 市场失灵也称市场失败或市场失效,它是和市场效率相对应的概念。市场缺陷是指市场机制派生出来的经济问题,收入分配不公平和经济波动是市场缺陷的典型形式。产业政策主要是政府针对市场失灵而采取的一种补救措施。日本经济学家小宫隆太郎一针见血地指出:“产业政策的中心课题,就是针对在资源分配方面出现的‘市场失灵’采取对策。” 市场失灵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垄断会导致“市场失灵” 垄断的典型形式是产品的生产垄断,当某种消费品的绝大部分产量由一个生产者提供时,就会导致垄断。根据效率法则,效率价格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的价格,但由于垄断,生产者可以把价格定得高于边际成本,以期获得更大的利润。这样,该产品的生产就是没有效率的,因而从社会角度看,资源配置就不会达到效率状态,市场机制失灵了。 2、公共物品的提供中存在“市场失灵”问题 公共物品是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典型的公共物品是私人所不能提供的,因为提供者得不到应有的收益。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公共物品的提供将低于正常的与资源最优配置状态相适应的供给点。所以,典型的公共物品供给不能离开政府的作用和产业政策的有效引导。 3、经济活动的外部性的存在可能导致“市场失灵” 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的行为所引起的成本和收益没有全部由经济行为主体承担。由于这种外部性是在市场交易活动之外发生的,外部性不一定能以市场方式解决,为了使外部性问题不至于影响到资源优化配置,需要通过产业政策的干预来予以调整。 4、信息不完全、不充分和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 通过市场竞争达到资源的 62 最优配置,需要有完善和充分的市场信息,而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信息总是不完全、不充分的,买卖双方所拥有的信息往往也是不对称的,交易双方的信息占有都不完全,这就可能出现互相欺骗、损人利己的现象。所以,在信息不完全、不充分和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机制并不能最优地配置社会资源,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导和调节。 (二)赶超战略理论 该理论强调产业政策是政府在市场机制基础上更有效地实施“赶超战略”的需要。 它是总结后发国家实现赶超目标的成功经验所得出的理论认识,因而较好地结实了“为什么后发国家在实现赶超过程中比发达国家更多地运用产业政策”的奥秘。 事实证明,由于“后发优势”的存在,发展中国家完全可能通过制定和推行合理的产业政策,来实现经济的超常规发展,缩短追赶先进国家所需的时间。 (三)国际竞争理论 该理论强调产业政策是当今世界各国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其基本共识是支持产业政策存续和适度强化。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出现,国际经济关系和国际分工体系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各国经济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都迫切需要以产业政策为基本工具,审时度势,充分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增强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维持或争取本国产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优势地位。 第二节 产业结构政策类型 一、结构政策的含义 产业结构政策是指政府依据本国的产业结构演化趋势,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制定的产业政策。产业结构政策的实质在于从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演进中,求得经济增长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 产业结构政策按照政策目标和措施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主要有:幼小产业保护政策、主导产业选择政策、战略产业扶植政策、衰退产业调整政策。 二、战略产业的扶植政策 战略产业是指在未来成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新兴产业。 要成为战略产业就必须具备三大基本特征: 一是能够迅速有效地吸收创新成果,并获得与新技术相关联的新的生产函数; 63 二是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可望获得持续的高速增长; 三是同其他产业的关联系数较大,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战略产业的扶植政策是产业结构政策中的主导方面和关键部分。它的特点是着眼于未来的产业优势,直接服务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战略产业扶植政策的宗旨,是通过政府强有力的介入,来增强对战略产业的生产要素投入,再通过战略产业的超常规发展来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该政策背后是一种非均衡发展和争取动态比较优势的战略思路。 三、衰退产业的调整政策 所谓衰退产业是指经历了幼小期、成长期成熟期之后,进入了产业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发展阶段——衰退期的产业。其一般特征是:产品需求量和销售量大幅度下降,技术进步率下降且创新无望,而由另一新兴产业提供的替代品却同时出现需求与销售额上升的趋势。 衰退产业调整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 1、加速设备折旧。2、市场保护、援助。3、促进转产。4、技术与经营支持。 5、转岗培训。 第三节 产业组织政策 一、政策及其政策目标 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来看,所谓产业组织政策,是指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由政府制定的干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调节产业内企业间关系的公共政策。产业组织政策的实质是协调竞争与规模经济之间的冲突,以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促进有效竞争态势的形成,从而为整个经济体系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产业组织政策是市场经济实践的产物,其实施的必然性在于弥补市场自身的缺陷。 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可分为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 一般目标就是产业组织政策最终要达到的市场状态,即促进市场有效竞争态势的形成,提高产业内部的资源配置效率。 产业组织政策的具体目标, 1、企业应达到并有效地利用规模经济,市场的供给主要应由达到经济规模的企业承担,企业应有较高的开工率。 2、不应看出某些产业或企业长期获得超额利润或长期亏损的情况,从较长时间来看,各产业的资本利润率应是比较均等的。 64 3、较快的技术进步,主要指技术和产品开发、革新活动有效且比较充分。 4、不存在过多的销售费用。 5、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较高,并具有多样性,以适应提高大众福利和消费水平的要求。 6、能够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 二、反垄断政策 在任何市场经济国家,反垄断政策都是最主要的产业组织政策,具体表现为制定和实施反垄断法或反托拉斯法。反垄断法以及反垄断政策的主要功能是协调企业的盈利行为与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 (一)反垄断政策的实施动因 垄断(这里所说的垄断主要是指那些人为造成的垄断,而不是自然垄断)就是独占和控制,会给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危害。首先,垄断阻碍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和生产要素随供求关系状况的自由流动,使资源难以优化配置;其次,垄断增加成本、产生“X非效率”,加重非垄断企业和消费者的负担;再次,垄断形成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减弱技术创新和扩大生产的动力,甚至限制技术进步,引起生产和技术停止,缩小经济发展的可能性空间。 (二)反垄断政策的基本内容 1、禁止私人垄断和卡特尔协议 私人垄断是指个人、公司或财团通过兼并、收购或倾销等手段,把其他竞争对手从市场上排挤出去,从而确立自己在市场中的垄断地位,并以此支配市场。 需要注意的是,反垄断法一般并不反对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企业在市场上占有支配地位,只是禁止滥用支配地位,也就是说,凡是通过高效率、低消耗以及行使专利权或特许权,甚至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垄断并不属于被禁止的范围。 卡特尔协议是指多个企业以垄断市场、获取高额利润为共同目的,在一定时期内就划分市场、规定产量、确定价格而达成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协议。卡特尔协议又分为“纵向卡特尔协议”和“横向卡特尔协议”。 2、禁止市场过度集中 市场适度集中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但过度集中又会滋生垄断,从而限制竞争。企业兼并是实现市场集中的主要途径,适当的企业兼并有利于企业扩大生产经营、取得规模效益,改善产品结构,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获取市场竞争的优势。但不当的企业兼并则会减少甚至消灭竞争。因此,各国的反垄断法对于能够形成市场过度集中的企业兼并尤其是大企业间的兼并 65 通常都是加以禁止的。 3、禁止滥用市场势力 所谓滥用市场势力,是指在市场中居支配地位的大企业,凭 借自身的经济实力对其他企业施加影响,迫使他们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从而妨碍公平竞争。 滥用市场势力的做法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价格歧视,即同一产品对不同的顾客或买主收取不同的价格,而不是根据生产和经营该产品的边际成本确定价格; 二是独家交易,即只准经销一家的产品,而不得经销其他同行竞争者的产品; 三是搭配销售,即卖方在推销某种产品时,强行搭配另一种买方不需要或不情愿接受的产品; 四是维持转售价格,即供给企业强迫转售者收取指定的价格; 五是限定销售区域; 六是公司董事交叉任职,即一人同时兼任两家或两家以上公司的董事,从而使有关公司能够串通一气,达到减少或消除竞争的目的。 中小企业政策是指政府根据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本国三、中小企业发展政策 有关产业发展的特点,对各产业中的中小企业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措施和规定,分为限制性政策和扶持性政策两大部分。但由于中小企业同大企业相比在经济发展中的不利地位,各国普遍采取的主要是扶持政策。 (一)制定中小企业政策的依据 1、中小企业的不可替代性。首先,中小企业规模小,所需投资少,经营灵活性强,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强,管理成本低,对市场变化的适应速度快。其次,从对中小企业的产品需求上分析,中小企业不可替代性的特点也是非常明显的。 2、中小企业的不利地位。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处于不利地位,主要是由它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及由此决定的信息的获取与使用能力等方面的不同造成的,而由此造成的社会环境也对中小企业不利,如筹资困难和资产不稳定等等。 3、保持产业组织内部的竞争活力。在产业内部,保持一定数量健康发展的中小企业,使大、中、小企业并存,有利于增强产业组织内部的竞争活力。 (二)中小企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1、一般政策 一般政策是纯粹的中小企业政策,是以全部中小企业为对象 66 的,目的在于通过弥补中小企业在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不利条件,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具体包括: (1)劳动政策。帮助中小企业进行职业培训和能力开发,协助中小企业提高人员素质。(2)金融政策。包括有关支持中小企业的专门金融机构贷款和信用保证制度。(3)交易公开化政策。对大企业运用市场支配能力加以限制,帮助中小企业组织起来,提高应变能力。(4)诊断、指导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市场、经营等信息,以及为中小企业提供诊断和咨询服务。 2、特定政策 特定政策是指以特定产业为对象或以特定中小企业群为对象的政策。以特定产业为对象的政策,实际上是结构政策在中小企业政策的延伸,包括不同产业的现代化政策,衰退产业的调整政策,主要是以对成长产业的扶植和对衰退产业的调整为目标;对特定的中小企业群为对象的政策,实际上是规模经济政策在中小企业政策上的延伸,它包括了下面所要讲的转包制政策。 3、转包制政策 转包制是指由中小企业承包大企业的中间产品,即由零部件供需所形成的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种制度。为了防止大企业利用其有利地位,采取不正当手段与中小企业进行交易,要求通过政策与法令来限制其不合理的行为。这些限制包括: (1)价格限制。大企业购买中小企业的零、部件的价格不能过低,保证中小企业具有一定的利润率。(2)支付贷款限制。即限定大企业对中小企业支付贷款的最长期限。(3)订货计划限制。即要求大企业预先向转包企业提出订货计划,防止大企业将风险和压力转嫁给中小企业。 (三)中小企业政策的措施 1、在金融方面,建立针对中小企业的专门金融机构和信用制度,由政策投入贷款提供资金,向中小企业发放低息贷款。 2、在税收方面,减轻中小企业的法人纳税负担,对采用现代化设备的中小企业采取特别折旧制度,以及用实现特定政策目标的特别减税措施来支持中小企业。 3、财政补助金。对从事中小企业贷款和咨询、指导等工作的地方公共团体和中小企业团体,给予财政补贴金。4、规定限制。限制大企业滥用市场支配权力,建立中小企业互助团体,防止大企业干预中小企业。5、提供信息。对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市场、经营方面的信息和不同产业的现代化规划。6、产品优先采购。保证中小企业有平等地接受政府采购的机会。 67 第四节 产业技术政策 科学技术进步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产业技术政策是政府制定的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的政策。 产业技术政策是政府对产业的技术进步、技术结构选择和技术开发进行的预测、决策、规划、协调、推动、监督和服务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产业技术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产业技术发展的目标、主攻方向、重点领域、实现目标的策略和措施,是保障产业技术适度和有效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产业技术政策的重要性 1、促进技术进步是政府本身的职能要求。由于技术、知识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政府应当是公共产品的重要提供者,因此,政府有责任积极参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技术进步活动,保证和促进这种公共产品的供给。 2、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分配资源难以满足技术发展的需要。(1)技术开发的成本与技术进步的收益之间存在非对称性,个人技术成本高,但个人收益往往低于社会收益,影响私人技术开发投资的积极性;(2)技术开发存在着较大的商业风险和技术风险,这种风险一般难以通过加价等方式转移,使得一些生产者宁愿等待别人的开发成果而不愿意自己开发;(3)技术开发过程一般不可分割,需要一定的投入规模,中小企业难以承担。所以,政府有必要为满足技术发展的要求而干预资源分配,进行必要的投入。 3、基础科学技术的研究需要国家的投入和组织。这是因为基础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是技术进步不可缺少的前提,而基础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投资多、周期长、见效慢,很难成为直接获取收益的经济活动,私人企业往往不愿从事基础研究,需要国家出面组织,投入资金。 4、迅速增强本国的技术力量需要政府干预。鼓励技术创新、支持技术研究和开发,保护本国的技术,是取得和维护本国技术处于领先地位的重要途径;引进、消化、吸收、改造国外先进技术,是低成本采用先进技术,加快本国技术进步的捷径。这些都需要政府制定正确的技术政策,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产业技术政策的内容 1、确定产业技术的发展目标和具体计划,包括制定各种具体的技术标准、技术发展规划,公布重点发展的核心技术和限期淘汰的落后技术项目清单; 68 2、技术进步促进政策,包括技术引进政策、技术扩散政策、技术开发扶植政策。技术引进政策是使后发国家通过直接引进别国的成熟技术赢得后发优势的重要手段。但仅有引进技术是不足以摆脱技术落后状况的,必须在鼓励技术引进的同时,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改造和提高。 第五节 中国产业政策 一、中国产业政策的内容 二、中国实施产业政策的政策工具 从产业政策的实施方面来看,国家对于产业间资源配置的干预经历了逐步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过渡。在体制改革之前相当长的时期中,主要的政策手段是直接行政干预、价格控制、贸易保护等。 三、中国未来的产业政策 2001年初,国家经贸委产业政策司表示,为推动和实现结构调整目标,国家将推出五种类型的产业政策。 (1)对一些能提高国家竞争力、对产业升级起重要作用的特定产业、企业和产品,国家将采取支持性产业政策,通过注入资本金、财政贴息、发行债券、债转股等手段来予以支持; (2)对于国家鼓励的传统产业改造以及成长性的战略产业、战略产品,将在一定时期内采取减免税收的办法来鼓励其发展; (3)对于大多数属于竞争性产业范畴的企业和产品,将采取优胜劣汰的竞争性产业政策,国家将从公平的投资税收政策、严格的技术质量标准、规范的反垄断法规和快速的市场信息服务等四个方面来为之创造公平、公正和透明的政策环境; (4)要坚决淘汰污染环境、技术水平落后、严重供大于求的产品,对其实行限制 在不违背世贸组织法律框架的前提下,对诸如农业、服务业等性产业政策;(5) 国际竞争能力较弱的产业和一些幼稚产业,实施适度的保护性政策 69
本文档为【产业经济学课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8258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47KB
软件:Word
页数:87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8-01-10
浏览量: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