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同步测试卷·人教历史选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二)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同步测试卷·人教历史选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二) Word版含解析

举报
开通vip

高中同步测试卷·人教历史选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二) Word版含解析高中同步测试卷(二)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战国时期各国先后出现一系列变法,变法首先在魏国付诸实施。继魏国之后,为了改变与“三晋(韩、赵、魏)”屡战屡败的不利局面,楚国起用卫国的哪一位旧臣进行了变法(  )A.李悝        B.吴起C.管仲D.商鞅2.管仲说:“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半屈;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这实际上反映了春秋时期(  )A.深刻反思了西周灭亡的根本原因B.认识到统一军事指挥权的重要性C.国...

高中同步测试卷·人教历史选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二)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同步测 试卷 云南省高中会考试卷哪里下载南京英语小升初试卷下载电路下试卷下载上海试卷下载口算试卷下载 (二)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战国时期各国先后出现一系列变法,变法首先在魏国付诸实施。继魏国之后,为了改变与“三晋(韩、赵、魏)”屡战屡败的不利局面,楚国起用卫国的哪一位旧臣进行了变法(  )A.李悝        B.吴起C.管仲D.商鞅2.管仲说:“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半屈;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这实际上反映了春秋时期(  )A.深刻 反思 小班合家欢主题反思小班合家欢主题审议反思小班合家欢反思恩怨历尽后的反思下载恩怨历尽后的反思下载 了西周灭亡的根本原因B.认识到统一军事指挥权的重要性C.国家要掌握全国的财政大权D.意识到建立中央集权制的重要性3.春秋后期鲁国“初税亩”和齐国“相地而衰征”的共同影响是(  )①增加了国家收入 ②承认了土地私有 ③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④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4.《容斋随笔》说:“七国虎争天下,莫不招致四方游士。然六国所用相,皆其宗族及国人。独秦不然……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也。”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任用外来人才是秦国统一全国的原因之一B.秦国对人才的待遇高于其他六国C.战国时人才不能自由流动D.秦国只任用外来人才5.《商君书·画策》载:“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这说明商鞅(  )A.主张立法为民B.强调有法可依C.关注法律实施D.重视赏罚并重6.《战国策》记载,赵国谋得秦人围攻的上党之地后,秦赵处于临战状态。平阳君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在平阳君赵豹看来,秦国强大的原因,不包括(  )A.秦国采用了先进的牛耕技术B.秦国军粮水上运输极为便捷C.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 政策 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18本科2018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公共政策概论作业1答案公共政策概论形成考核册答案 D.秦国法令严厉,行政效率高7.《史记》记载:“(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商鞅变法措施中与“家给人足”局面的出现无关的是(  )A.燔诗书而明法令B.重农抑商C.为田开阡陌封疆D.奖励耕织8.《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允许工商业者入仕为官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9.(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战国策·秦策一》)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当时谁的利益(  )A.新兴地主B.立功将士C.没落贵族D.富裕农民10.商鞅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与秦国关系密切相连,其中与他的一生关系较大的秦国统治者是(  )A.秦穆公与秦始皇B.秦穆公与秦惠文王C.秦孝公与秦始皇D.秦孝公与秦惠文王11.“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民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材料提供的关于商鞅变法的信息有(  )①除旧布新 ②关注民生 ③国富兵强 ④最为彻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2.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那时各诸侯国会盟,拒绝邀请秦国参加。公元前343年,周天子派人送礼给秦孝公,各诸侯国也都派人来称赞。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秦国最先进行了变法改革B.秦国的社会风尚为之一新C.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强国D.各国害怕秦发动兼并战争13.商鞅变法推行的“军功爵制”所产生的影响有(  )①使统治集团内部构成发生重大变化 ②削弱了宗室贵族的势力 ③形成了新的经济基础 ④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4.梭伦改革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秦国商鞅变法规定“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这两项改革法令(  )①都从稳定统治秩序出发 ②都体现了对人身权的重视 ③都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 ④都起到推动社会转型的作用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③④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二、非选择题(每题12分,共72分)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意思是说在春秋时代,作为诸侯国统治者的世家,没有能连续执政超过五代的。这句话也引申为家学、财富和地位不能永远世袭下去之意。孟尝君深明这个道理,故劝田婴舍弃家业厚待宾客,由此而名闻于诸侯。材料二 下面是几则反映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史料:“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无夺民时,则百姓富。”——《国语·齐语》“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汉书·食货志》“……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材料一中“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原因。(3分)(2)材料二中三则材料分别反映的是哪三次重大改革?(3分)(3)材料二中《汉书·食货志》中说的是哪一项改革措施?(2分)(4)这三次改革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政治特征?(4分)16.社会转型期的改革往往影响深远。下面是不同时期,人们对商鞅变法的不同认识与见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①西汉贾谊在《治安策》中认为:“商君遗礼仪,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②1898年章太炎时任《昌言报》主笔,发表《商鞅》,认为:(秦统一)“非嬴政之能,乃商鞅变法之功”,秦行商鞅法,坚持“法治不变”“奋六世之余烈,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国实施商鞅变法的必要性。(6分)(2)你赞同上述哪一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狄遇之。——司马迁《史记·秦本纪》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 检索传世文献,对秦国最恰如其分的评价是“虎狼之国”……秦朝速亡,则又与其“虎狼之国”的特性有关。秦是从兼并统一战争中发展起来的。但是,“虎狼之国”的传统并没有因秦的统一而有所改变。——刘德增《虎狼之国——秦国》请回答:(1)据材料一,秦国在西部崛起时面临怎样的形势?当时秦国的政治处境如何?(4分)(2)材料二所指的是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这一措施对秦国旧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冲击突出表现在哪一方面?(4分)(3)据材料三,秦形成“虎狼之国”的特性与材料二的改革措施有何关系?秦统一后继续保持“虎狼之国”的传统,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后果?(4分)18.商鞅变法立足国情,顺应时势,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分封贵族之采地渐次取消,则直属国家之耕地渐次扩大,於是以前贵族圈地分区小规模的井地,不得不解放为整块的农田。……视其田亩之实收而抽收额定之比率。……於是民田得自由买卖,而土地所有权,无形中转移,成为耕者所自有,而兼并亦随之而起。——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二 然列国环伺,时相侵凌,非有富强之国力,则亦无以自存。商子曰:“国之所以重,主之所以尊者力也。”……务力之方在使民致身于农战之二事,而此外与二者无益或有害者皆在抑止之列。……几乎欲举一国之学术文化而摧毁扫荡之,使政治社会成为一斯巴达之战斗团体,此则其独到之见解,亘千古而鲜匹者也。——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的富国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对农业的积极影响。(6分)(2)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价。(6分)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孝公……下令国中曰:“……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卫鞅闻是令下,西入秦,因景监求见孝公。——《史记·秦本纪》材料二 ……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厀(xī同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然亦难以比德于殷周矣。”——《史记·商君列传》(1)材料一透露的重要信息是什么?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秦孝公任用商鞅的目的是什么?(2分)(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然亦难以比德于殷周矣”这句话的理解。(4分)(3)商鞅变法的措施是如何体现材料二中的目的的?(6分)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他(梭伦)拒绝了穷苦农民重新分配土地的要求,而是采取政策为丧失土地的农民安排其他职业,如从事贸易和其他工作。他大力推动货币的使用和商业的发展……从此,雅典的货币、陶器和橄榄油充斥地中海地区,雅典的财富迅速增加,贫困不复是阿提加平(注:即雅典地区)上的主要问题。——周洪祥《雅典民主与梭伦经商考》材料二 (商鞅变法)按地方百里提封九万顷或十万顷的标准,以县为单位计算出土地总面积,除去山泽道路邑居,其余的耕地按良田一夫百亩的标准授予农民。——田昌五等《秦汉史》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赋税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隶)。——《史记》卷68《商君列传》(1)据材料一、二,比较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内容中农商政策的主要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政策对两国政治体制产生的影响。(8分)(2)分析两国形成不同政策的自然地理因素。据此并结合第(1)问谈谈你对改革成功原因的认识。(4分)参考答案解析1.【解析】选B。本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楚国起用卫国旧臣吴起进行变法。2.[导学号16240007] 【解析】选D。由材料关键信息“管仲”“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四孔者,其国必亡”等,可知材料主旨,即在强调“一孔”的重要性。结合管仲代表的是法家思想,“一孔”,即加强中央集权。据此,判断选项可知,A项明显错误;B、C两项与题干无关;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3.【解析】选C。“初税亩”和“相地而衰征”,都在承认私田合法的基础上,实行按土地的实有数目纳税,一方面增加了政府收入,另一方面承认了土地私有,从而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4.[导学号16240008]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B项不能从材料中得出;C项说法错误;D项不符合实际情况。材料中提及“独秦不然”即用相并非必是其宗族及国人,任用外来人才是秦国统一全国的原因之一。5.[导学号16240009] 【解析】选C。材料中的“法”主要是君主统治臣民的工具,故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是指国家都是有法律的,但是没有能保证这些法律一定得到遵循的方法,从信息中可知,商鞅重视刑罚以及法律的作用,有法可依是对文中断章取义的理解,故B项错误,而C项的表达是正确的;根据材料中“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得出商鞅重视轻罪重罚,故D项错误。6.【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和分析理解的能力。解题时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平阳君赵豹劝戒赵王”“牛田”“水通粮”“令严政行”可看出,A、B、D三项都是秦国强大的原因。C项与题干材料无关,因此选C。7.【解析】选A。材料中要求的是与“家给人足”局面的出现无关的措施,B、C、D是涉及民生的措施,不符合题干材料。A是思想上的专制政策,与“家给人足”局面的出现无关,符合题意。8.[导学号16240010]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知识的把握。根据题干材料“宗室贵族多怨望”可知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内容,即哪些措施直接触及了贵族的利益。因为商鞅变法规定按功授爵,这就使依靠血缘而予以维系的旧贵族的利益受到了损害。所以D符合题意。A不符合变法内容,商鞅变法强调重农抑商。B、C虽然正确,但并非直接触及了贵族的利益。9.[导学号16240011] 【解析】选C。材料大意是:大臣权力太重会危及国家,左右近臣太亲会危及自身;现在国内连妇女、儿童都说法令是商君的法令,并不说是大王的法令;这样,商君反为人主,而大王反变为人臣了。可知此“人”反对商鞅变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侵犯了旧贵族的利益,一开始就受到守旧贵族的强烈抵制和抗拒,故文中的“人”应指没落贵族,本题选C项。A、B、D三项是商鞅变法的既得利益者,不会反对。10.【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和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秦孝公重用商鞅,使其实现了远大的政治抱负。秦惠文王下令发兵捉拿商鞅,使其走投无路,兵败被杀。11.【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民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可知①②③正确,但是该变法是否彻底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④。12.【解析】选C。公元前361年,诸侯国会盟拒绝秦孝公参加,是因为秦国弱小;公元前343年的变化,说明秦国通过商鞅变法走向富强。13.【解析】选B。商鞅变法规定按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使军功地主进入统治集团行列,这就客观上削弱了宗室贵族的势力,同时也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14.【解析】选C。梭伦改革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缓和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秦国商鞅变法中的抑商政策,有利于秦国农业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故①正确;商鞅变法规定从事商业而贫穷者,全家罚为官奴,体现了对人身权的漠视,故②错误;梭伦改革废除债务奴隶,提供自由劳动力,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故③错误;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奠定基础,商鞅变法为结束分裂,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奠定基础,故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15.【解析】第(1)题根据对“五世而斩”的解释联系春秋时代的特征分析作答即可。第(2)(3)题根据改革内容联系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答案。第(4)题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答案】(1)春秋时期处于社会大动荡时期。(2)管仲改革、李悝变法、吴起变法。(3)“平籴法”。(4)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不断增强,新的封建制度逐步确立。16.[导学号16240012] 【解析】第(1)问,考查商鞅变法的背景,需要结合教材,从经济、政治和思想上归纳变法的必要性。第(2)问是开放性问题,赞同观点①,可以结合材料和商鞅变法的局限性作答;赞同观点②,需要从商鞅变法的积极作用进行归纳。【答案】(1)必要性:宗法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各国掀起改革运动;秦国国力落后,在兼并战争中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2)赞同观点①:商鞅忽视礼仪教化,导致社会风气败坏;推行严刑峻法,遭到反对。赞同观点②:通过商鞅变法,经济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17.【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第(1)题解读材料一得出秦国面临的形势及政治处境。第(2)题材料二所指应为军功爵制,依据教材分析其对旧制度的冲击。第(3)题综合材料二、三,得出二者为因果关系,严重后果从秦朝的短命而亡来分析。【答案】(1)形势: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处境:偏远落后,不被中原各国看重(政治、外交地位卑微)。(2)军功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军功地主势力上升。(3)关系:奖励军功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养成了秦军好勇斗狠的特性。后果:实行暴政,二世而亡。18.[导学号16240013] 【解析】(1)第一小问措施,据材料一“以前贵族圈地分区小规模的井地,不得不解放”得出废除井田制,据材料一“视其田亩之实收而抽收额定之比率”得出按亩纳税,据材料一“民田得自由买卖,而土地所有权,……成为耕者所自有”得出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得出根本变革了农业生产关系,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注意从对生产力、生产关系角度回答。(2)第一小问思想,据材料二“使民致身于农战之二事”得出重视农战;第二小问评价,据材料二“列国环伺,时相侵凌,非有富强之国力,则亦无以自存”得出适应了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激烈的形势,结合所学得出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据材料二“几乎欲举一国之学术文化而摧毁扫荡之”,结合所学得出不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为后来秦的暴政埋下祸根,从正反两个角度回答即可。【答案】(1)富国措施:废除井田制;按亩纳税;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积极影响:根本变革了农业生产关系;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2)指导思想:重视农战。评价:适应了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激烈的形势;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不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为后来秦的暴政埋下祸根。19.(1)透露出秦孝公为图谋霸业而重视人才的信息。目的:尽快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2)秦孝公急功近利的要求必然颠覆殷周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风气;商鞅变法采取的诸多措施无不打上了以强权收奇效的烙印。(3)承认土地私有,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耕战,提高了人们生产和作战的积极性;建立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政府更好地组织生产和进行战争;严苛的法律,保证了政令的畅通和落实。20.[导学号16240014] 【解析】(1)第一小问政策不同分别依据材料一、二来概括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的农商政策即可。从“拒绝了穷苦农民重新分配土地的要求,而是采取政策为丧失土地的农民安排其他职业,如从事贸易和其他工作。他大力推动货币的使用和商业的发展”的信息概括出梭伦改革让失地农民转行从事其他行业;鼓励发展工商业。从“其余的耕地按良田一夫百亩的标准授予农民”“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的信息可概括出商鞅变法将土地分配给农民;奖励耕织,重农抑商。第二小问影响联系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和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来分析即可。(2)第一小问地理因素结合雅典海洋文明和中国大河文明的特征来分析即可;第二小问认识结合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来谈认识即可,如改革必须立足国情,符合客观实际,才能取得成功。【答案】(1)政策不同:商鞅变法将土地分配给农民;奖励耕织,抑制商业、商人(重农抑商)。梭伦改革让失地农民转行从事其他行业;鼓励发展工商业。影响: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农耕经济的发展,为秦统一奠定物质基础,并使其逐步建立起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2)地理因素:雅典近海多山,缺少耕地,地中海气候,不利于农耕而有利于海外贸易;秦国位于黄河中游、汉中平原上,温带季风气候适宜农业发展。认识:改革必须立足国情,符合客观实际(因时因地),才能取得成功。
本文档为【高中同步测试卷·人教历史选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二) Word版含解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9733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8KB
软件:Word
页数:12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8-11-18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