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体系文件培训教案

体系文件培训教案

举报
开通vip

体系文件培训教案体系文件培训教案 1.​ 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由13章文字叙述、公司组织结构图、两个附表、六个附件组成。 附图:《三隆公司管理体系组织结构图》 附表一:《GB/T24001:2004与GB/T19001:2000程序文件涉及职能部门(单元)对照表》 附表二:《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清单》 附件一:《2009公司环境因素台帐》 附件二:《2009年公司重要环境因素台帐》 附件四:《2009年度公司、各部门和班组质量目标一览表》 《2009年公司环境目标一览表》 附件五:《法律法规及其要求文件清单》 附件六:《公司危险...

体系文件培训教案
体系文件培训教案 1.​ 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由13章文字叙述、公司组织结构图、两个附表、六个附件组成。 附图:《三隆公司管理体系组织结构图》 附表一:《GB/T24001:2004与GB/T19001:2000程序文件涉及职能部门(单元)对照表》 附表二:《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清单》 附件一:《2009公司环境因素台帐》 附件二:《2009年公司重要环境因素台帐》 附件四:《2009年度公司、各部门和班组质量目标一览表》 《2009年公司环境目标一览表》 附件五:《法律法规及其要求文件清单》 附件六:《公司危险废物名称及控制方法一览表》 质量手册阐明了公司质量、环境方针和目标,描述了公司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是本公司实施质量管理和环境管理的法规性文件。 公司的质量、环境方针保持不变。 质量方针:以品质、诚信、技术、效率印就辉煌明天 环境方针:清洁生产节能降耗;诚信守约共同进步,和谐健康持续发展 2.程序文件 ​ 《文件记录控制程序》 质量环境 管理手册 培训机构运营管理手册1项目标准化管理手册碧桂园销售管理手册园林景观工程管理手册人力资源管理手册 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最高管理者批准发布; 程序文件由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签字并署明意见、管理者代表审核、最高管理者批准发布; 三级文件由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签字并署明意见后,最高管理者批准发布; 公司级的行政性管理文件由最高管理者授权人编写,管理者代表审核,最高管理者批准发布;部门级的行政性管理文件由主控部门编写,各相关部门会签,分管老总批准发布。 流程 ​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目的:通过定期对管理体系的评审,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从而满足体系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要求和相关方的期望,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和适应力。 管理评审的时机:每年进行一次管理评审,通常在每年的内审结束后一个月进行,且两次管理评审时间间隔不得超过12个月。 管理评审的内容:a)各种审核结果,包括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管理体系审核;b)顾客的反馈,包括顾客的投诉、退货、满意度的测量结果等;c)过程的业绩;d)产品的符合性;e)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状况;f)以往管理评审采取的措施实施状况及效果评价;g)可能影响管理体系变更的情况,包括内外环境的变化,如法律法规的变化、新技术、新质量概念、组织结构等。h )管理体系运行状况,方针的适宜性,目标指标的完成程度;i)相关方的关注。 ​ 《培训控制程序》 培训目的:通过培训应使全体员工充分理解并认识到: a)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给公司带来的环境、质量、经济和社会效益; b)本岗位在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和职责,偏离操作规程的潜在后果,及如何为实现质量目标、环境目标作出贡献; c)工作活动实际或潜在的重大环境影响、质量控制关键环节; d)掌握相关岗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达到规定的工作及质量要求。 培训需求的识别、人员能力的确定 管理部负责识别、确定与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培训需求,组织各部门进行相关培训以满足需求,保存好相关记录。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从事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员的能力的确定,在能力不具备时,部门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满足并保存相关记录。 培训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的编制 根据培训目的,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各部门于每年12月前合理编制部门《员工培训计划》报管理部,管理部对计划安排合理性进行初审,筛选,汇总,形成公司年度《员工培训计划》,报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管理体系的要求,审核公司年度《员工培训计划》,报最高管理者; 最高管理者批准公司年度《员工培训计划》,返还管理部; 管理部将批准后的公司年度《员工培训计划》备案登记后发放至各部门; 计划外培训可由相关部门以《培训申请单》的形式提出,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最高管理者批准后,交管理部备案登记后实施。 培训内容及形式 内部培训:管理部聘请公司内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或外界培训机构对公司员工进行培训。 岗前培训 a)上岗基础教育:对新进员工必须进行公司概况、管理方针、 规章 94财务与会计管理规章人事管理规章94财务与会计管理规章企业规章制度介绍肿瘤科规章制度 制度、安全文明生产、清洁生产、环境意识、质量意识、质量及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环境和质量基础知识等的培训,具体由管理部负责人组织进行; b)岗前技能培训:对新进员工和转岗员工进行包括所在岗位相关作业文件、注意事项、相关设备性能、操作过程、现场实际作业及出现紧急情况时的应变措施等的培训,具体由所在岗位部门负责人组织进行。 以上两方面考核合格者方能上岗。 新文件培训:对公司新修订的规章制度、更新后签发的文件资料等,要求根据制度约束对象及文件涉及范围进行及时、分类培训。 在职培训:根据培训计划,对公司员工进行意识、技能、知识等方面的在职培训。 委外培训:根据发展需要,公司安排部分主管级(含)以上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特殊工种人员参加社会举办的培训班,或到同行业参观学习。 自学:根据公司要求员工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达到并满足工作的需要。 培训的实施:各部门根据批准的公司年度《员工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培训,并将组织实施培训记录的有关资料及时报送管理部备案。 培训管理、考核及奖惩:a.管理部负责公司年度《员工培训计划》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具体按《培训管理、考核及奖惩办法》执行。b.管理部建立公司《培训档案》,并将员工所有的培训情况在《员工档案》中加以记录;c.管理部依据《培训管理、考核及奖惩管理规定》对培训、培训计划的实施进行考核和奖惩。培训考核奖惩情况记载入员工档案,作为评价员工能力、晋升、加薪、奖金发放的依据之一。 培训效果评估:每年管理部负责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培训教师召开参加年度培训工作会议,评估培训的效果,征求改进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制定下年或执行培训计划,开展培训工作。 ​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 顾客需求的识别 业务部销售组通过如下途径了解市场动态并识别顾客需求: 确定对策,填写相关栏目:订单(或合同)的分类 定型产品订单(或合同)指对公司定型产品所确认的订单(或合同)。 试产产品订单(或合同)指除定型合同以外的所确认的订单(或合同),如新产品开发或定型产品改进要求的订单(或合同)。 试产产品在顾客定样后下第二个批量订单(或合同)时可视为定型产品,其订单(或合同)作为定型产品订单(或合同)进行评审。 《销售订单(或合同)评审单》在评审中,评审人员如对合同中有关内容及要求有不同异议时,报最高管理者,做出最终评审意见。 订单(或合同)的确认和实施:业务部销售组根据《销售订单(或合同)评审单》的评审结果代表公司与顾客确认订单或签订《产品购销合同》或以其他书面方式确认顾客的需求。当公司的评审结果无法满足顾客的需求(如交货时间)时,业务部销售组应与顾客进行必要的沟通,达成一致意见,并保留相关纪录于《信息台帐》中。 对口头协议订单,业务部及时做好书面记录于《信息台帐》中,并按规定进行评审。同时业务人员尽快向顾客索要书面订单以作为备查依据。 订单(或合同)确认后,业务部根据《销售订单(或合同)评审单》填制《生产任务通知单》,并负责将《生产任务通知单》复印一式两份,发到生技部和财务部,作为排产、采购、生产、检验和出货等的依据。 为了确保顾客及公司的正常生产,业务部需根据顾客的要求与顾客沟通并达成一致意见后在《生产任务通知单》上注明产品的“常备库存量”。 业务部负责订单(或合同)执行的监督,根据需要及时将信息与顾客沟通。 订单(或合同)的修订:对于订单(或合同)条款的任何修改都需征求原评审部门和顾客的意见,由业务部在新《销售订单(或合同)评审单》中注明修订的原订单(或合同)评审单编号,相关信息及时发放到相关部门。 订单的沟通 a.业务部需将订单(或合同)执行的异常情况及时反馈给顾客,与顾客达成一致并保留顾客确认记录于《信息台帐》中。 b.业务部应及时将顾客对订单(或合同)提出的更改意见,反馈给公司相关部门,必要时重新进行评审。 当接到顾客投诉时销售组应在3个工作日内将处理意见反馈给顾客:业务部销售组及时填写《投诉处理记录表》交给品管组; 品管组分析被投诉产品质量的严重程度,如属批量报废、重大质量问题等严重投诉则按《纠正预防控制程序》执行,相关部门在填写《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报告》的同时填写《投诉处理记录表》相关栏目,完成后交还给业务部。 如属一般的质量投诉,品管组填写“问题确认”一栏并签字,然后组织进行原因分析和 a)对于由于收标工或检张工操作原因造成的质量投诉,由品管组分析原因、确定责任单元或责任人和相应对策; b)对于其它原因引起的质量投诉由品管组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分析原因、确定责任单元或责任人以及相应对策; c)品管组将《投诉处理记录表》送交责任单元或责任人的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填写“处理意见”并签字,由其负责安排通知责任单元或责任人按对策整改并进行监督;最后由最高管理者确认签字。 d)品管组将《投诉处理记录表》复印两份,本组保存原件,向业务部和责任单元或责任人的主管部门各送一份。 业务部销售组将《投诉处理记录表》作为对顾客投诉的答复转达给顾客,请顾客签收,并验证最终结果是否令顾客满意,将此信息填制到《投诉信息登记表》。 对于较严重的问题投诉,业务部将组织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到顾客处进行现场分析解决,并验证结果是否令顾客满意。 日常信息沟通 业务部销售组对所有顾客建立档案,填写《顾客档案表》,以便了解顾客的需求倾向,及时做好服务准备;负责协助生技部因产品需要顾客认同,而产生的与顾客方的联系; 业务部销售组日常应了解顾客对产品质量、交付、服务、需求等方面的信息反馈和建议,将获得的信息记入《信息台帐》保存并及时传递到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妥善处理顾客投诉及签样样标,填写《签样样标发放单》; 记录的保存和应用:业务部负责保存与顾客有关过程的相关记录,参照《文件记录控制程序》执行。 ​ 《采购控制程序》 采购产品的分类 根据采购产品对本公司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将其分为A、B两类,详见《原辅材料质量要求》。 业务部对承揽方的经营合法性、供方的报价、生产能力、交货期限、售后4.1.2外包产品单独进行评估、选择、控制。业务部负责对承揽方进行评审,了解供方的概况,如法人资格的合法性、服务及质量问题处理能力进行评估,必要时还需对承揽方的供货业绩进行评估。评估的结果能达到我公司顾客的要求时,经批准可列为合格承揽方。经打样并确认合格后业务部可与承揽方签订合同。财务部根据承揽方的交货时间填写《交货准时情况统计表》。 对提供A类物资供方的评估、选择 业务部采购组负责了解供方的概况,如法人资格的合法性、生产能力、经营状况、技术水平等。对初选合格的填写《供方情况调查表》,并组织生技、财务、业务等部门对其进行评估、选择。 对A类采购产品,按《新材料新工艺试验管理规定》试验材料的性能,生技部品质管理组根据试验结果进行评估。 业务部采购组对供方的经营合法性、供方的报价、生产能力及交货期限进行评估,必要时还需对供方的供货业绩进行评估。 生技部工艺组将对采购产品的技术指标和供方技术保障能力进行评估。 上述部门将评估结果如实填入《供方评审表》,全部为“合格”,提交公司办公会讨论,最高管理者批准后,即为合格供方。合格供方名录及时抄送生技部品质管理组。 若供方已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其它条件类似的情况下,列为优先选用对象。通过评估的合格供方方可列入《合格供方目录》。 采购信息:业务部采购组根据生技部的《月度生产计划》、《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参考指标》、库存情况和采购产品的质量要求,编制原纸、油墨的《月度采购计划》,报部门经理审核,最高管理者批准后。 生技部工艺员根据《月度生产计划》、库存情况,各色印版实际耗损经验和采购产品的质量要求,填写《物资采购单》申购印版,报部门经理审核,最高管理者批准后交采购组(对于非常规使用印版的申购,若有项目组的由项目组长指定专人负责申购;无项目组则由生技部申购)。 财务部储运组根据生技部《月度生产计划》、《纸箱库最低库存清单》《五金库常用物资备库清单》库存情况和采购产品的质量要求,填写《物资采购单》申购包装材料及低值易耗品,经部门经理和财务部经理审核,最高管理者批准后交采购组。 各部门临时申购物品时,须填写《物资采购单》,经本部门经理和财务部经理审核,报最高管理者批准后交采购组。《物资采购单》中应包含品名、规格、产品、数量、交货期、参考价格等信息; 《纸箱库最低库存清单》和《五金库常用物资备库清单》由相关仓管员负责编制和更新,并交部门经理审核。其他部门若需增加上述两个清单中的内容,以部门联系函的形式提交财务部,仓管员依此更新。 生技部临时申购的辅助设备或配件,须填写《物资采购单》经部门经理和财务经理审核同意后,交由最高管理者批准后交采购组,由采购组和设备组共同选择供方。使采购产品达到使用要求。 采购实施 采购人员对A类物资的采购,须与供方签订购销合同(或协议),具体按《经济合同管理规定》执行。对未注明订货数量的供货协议,其每次订货数量以《物资采购单》(传真件)上的数量为准,且所采购的物料必须在保质期内物料到公司至少有3个月的保质期; 采购人员对B类物资的采购,在接到手续完备的《月度采购计划》、《物资采购单》后,本着“质优价廉”的原则实施采购; 采购员在确定采购信息充分的情况下,选择适当的合格供方联系采购,采购方法应采用比质比价、适当时可选用竞标的方法。 当遇到紧急情况或涉及专业性强的采购产品,采购员可委托相关人员采购。 业务部采购组对采购产品的批合格率、交货准时率和服务质量进行日常监控,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适宜的处理措施。 业务部采购组须减少和控制其在本公司的库存量,根据月度采购计划,对每批次耗用在1吨以上的非溶剂类危险品,应在每批次生产前5天内采购到位。 采购产品的验证 对A类物资的验证:生技部品质管理组依据《原辅材料检验规范》负责对采购产品在仓管员点收数量和检查外观后进行检验,并填写《原辅料入库检验单》传递到业务部采购组。检验应在5天内(对委外送检项目的检验完成期限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完成,检验合格仓管员才能办理入库手续。对原纸的检验按《原纸质量问题监控及反馈流程规定》执行。不合格的产品由采购组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处理期限应于两周内同供方制订出处理方案,重大问题可放宽至1个月内。 财务部仓管员负责采购产品外包装完好情况的检查和数量的初步验收,以及交货准时率的统计,发现问题报采购组处理。 本公司如需要在供方货源处对采购物资进行验证时,应在采购合同(或协议)中对此项工作的安排做出明确规定。 若顾客或其代表提出在供方或本公司验证供方的物资质量,业务部与顾客签订合同(或协议)时应做出明确规定,采购组再根据合同的规定负责联系、安排和落实。 对B类物资的验证:由财务部仓管员对物资的质量证明文件外包装和数量进行验证,验证合格后在《送货单》上签字或盖章,作为物资的入库依据。 付款:对A类采购产品,在检验合格后,业务部采购组可在一个月后安排付款(时间以供方开发票日期起计)。特殊采购产品,如印版等,须使用验证的,在无检验结果前,可于1个月后安排付款,使用验证发现不合格,退供方免费返工,具体可在合同(或协议)条款中做出规定。 对辅助设备或配件采购验证,采购组需将相关资料交由生产技术部组织设备和相关职能单元进行检验认定后方可安排付款。 对B类采购产品,业务部采购组可根据实际采购工作的需要安排付款。 相关记录按《文件记录控制程序》执行。 ​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获得规定产品特性的信息和文件 生技部根据设计开发的输出文件,顾客要求评审的输出等获得必要的生产服务信息,由生产组织管理组提供相应的技术文件、工艺参数以及相应的设备参数;品质管理组提供产品检验标准。 生产计划:生技部调度员根据《月生产计划》开具《施工单》,生产组织管理组开具《凹印工艺作业书》,各班组按《施工单》和《凹印工艺作业书》领料生产。当班生产结束时机长或组长填写相应的《生产日报表》报统计员,统计员统计每班生产情况,编制《生产日报表》。每批次产品结束后,相应的原辅材料由当班责任人及时盘点并办理退库手续。 工序控制 生产流程图 关键工序识别 本公司生产的关键工序包括凹印工序、烫模工序。 本公司无特殊过程,因此对其控制的要求已被删减。 生产过程中的车间所有员工应严格按照相应的《岗位考核办法》和《部门职能和岗位描述》、《工艺考核办法》、各种《设备操作规程》进行生产控制和操作,特别是关键工序应严格按相应的工艺作业指导书、《工艺执行标准》进行生产控制,遇到特殊情况应按照《异常情况处理办法》解决。交接班时要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生产过程中的相应工艺表格应及时认真的填写,有问题及时反馈到生产组织管理组。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以《工序质量控制管理规定》中各个质量控制点严格控制,各个点的操作工在生产中要认真做好自查自检工作(检查本点的质量问题)。控制标准都应按照样标、《工艺执行标准》和《成品检验规范》和《半成品检验规范》的要求实施控制,发现质量合格率出现波动较大时,品管组应按《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的要求及时汇报生技部,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生产过程中的产品的包装、流转、交付等控制。 产品的包装具体按《产品包装规定》执行; 产品的流转及管理具体按《产品流转及管理规定》执行。 产品放行和交付:成品经过当班质检抽检和下班质检复检合格方为合格品,加上合格牌,收标组长统计当班生产合格品总数量,填写《成品入库通知单》,交质检签字后再交统计员,由统计员统计汇总当日车间生产总数量,通知仓库入库。 产品的出入库和交付按《仓库管理规定》和其它相关规定执行。 未经品管组确认为合格的产品不得放行,但顾客同意接受且经有权部门明确同意放行的产品除外。 生产控制过程中所使用的主要设备、辅助设备由设备组按《设备管理控制程序》进行验证、维护与保养。 对于生产控制过程中,管理部提供作业现场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具体按《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管理规定》执行。 生产过程中的原辅材料使用应严格按《能源资源利用管理规定》执行。 所有生产员工在正式工作前,都要经过上岗前培训,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关键岗位要进行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必要时持证上岗,并且要通过后续的培训来强化和加深其工作技能,具体按《培训控制程序》执行。 生产过程的工具安全、防护设备、防火器材等应按《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执行;车间现场要保持清洁卫生,班组应严格按照《现场管理考核办法》执行,车间员工应有必需的职业卫生和安全防护措施,具体按《清洁生产管理规定》进行控制。 ​ 《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监视、测量设备的采购及验收 各部门根据所需测量能力和测量要求配置监视、测量设备,编制《采购申请计划》报生技部品质管理组审核,最高管理者批准;采购组按《采购控制程序》采购;各领用部门须在《计量器具领用单》上登记后方可发放使用;生技部技术管理组负责检定验收,必要时请相关单元共同参与。 计量器具的分级管理 根据国家对计量器具的管理要求以及计量器具本身的可靠性,在对计量器具实施统一管理定额基础上,对计量器具分ABC三级管理。 凡属于A级计量器具的将实行强制检定; 凡属于B级计量器具的,其检定周期原则上不应超过计量检定规程规定的检定周期 。但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减少检定项目或延长检定周期。 3 C级计量器具可对其实行一次性检定,其出厂时的合格证可作为一次检定的依据。 监视、测量设备的首次校准 对精度要求较高的监视、测量设备,由生技部品质管理组负责送国家计量检定机构校准,合格后方可发放使用。 对于性能稳定 ,一般精度要求的计量器具,产品出厂时的合格证可作为首次校准的依据。 经校准合格的设备贴上“合格证”标签,并对该设备编号,建立“监视和测量设备履历卡”,记录其编号、名称、规格型号、精度等级、生产厂家、校准周期、校准日期、放置地点等,并列入“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 对于没有国家标准的监视、测量设备应记录用于校准的依据。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周期校准 每年12月底前生技部品质管理组负责编制下年度的《计量、 检测 工程第三方检测合同工程防雷检测合同植筋拉拔检测方案传感器技术课后答案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培训 设备的校准计划》,根据计划执行周期校准;经校准合格的设备,贴上“合格证”标签,并标明有效期;部分功能或量程合格的,贴上“合格证”标签,标明限用范围;经校准不合格的,贴“禁用证”标签,可行使隔离;对于须定期校准的计量器具,由品管组出示《周期检定通知单》,各使用部门根据使用期限将到期的计量器具收集后统一送交品管组,最后由品管组送交有关检定机构校准。对于监视、测量用的软件,在使用前进行自校准,并做好记录。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使用、搬运、维护和贮存:品质管理组负责对使用者进行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者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使用监视和测量设备,使用前应检查监测设备是否处于校准状态;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校准、维修、降纸、报废应记录在履历卡和台帐内 监视和测量设备偏离校准状态的控制:发现监测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时,应停止检测或计量工作,及时报告生技部品质管理组。生技部品质管理组负责追溯使用该装置检测的产品流向,评价以往检测结果的有效性,确定需要重新检测的范围并重新检测。设备管理组对偏离校准的监测设备进行分析、维修和统一管理具体按《设备管理控制程序》执行;所有维修后检测计量设备须重新校准合格后方可使用。对无法修复的设备,经品质管理组负责人确认后,报最高管理者批准,按《物资报废管理规定》执行。 校准验证记录由品质管理组负责保存。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周期检查:建立周期检查制度,每季度定期对使用单元进行检查。根据使用单元的自报情况进行抽查,并在《监视和测量设备季度检查表》记录相关情况。对于被检查设备中有损坏、遗失的,品管组将上报生技部,由生技部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理。 ​ 《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 合规性评价时机:企业与环境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合规性评价,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一般在管理评审前一个月进行。遇到下列情况由管理部及时组织专项合规性评价: 企业策划建立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初始环境评审时; ​ 与本企业环境因素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发生重大变化; ​ 企业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环境问题受到政府部门行政处罚; ​ 相关方有严重环境问题投诉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 ​ 企业接受外部审核(第二方审核、第三方审核)前; ​ 企业最高管理者认为需要进行合规性评价时。 合规性评价的方式:合规性评价由管理部负责组织实施,通常主要采取询问、查阅记录和(必要的)现场观察等形式,收集“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遵循情况的证据。 合规性评价的信息输入:合规性评价的信息输入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与环境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是否按要求收集,是否充分、适宜、有效; ​ 与环境有关的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应用于环境因素的信息; ​ 与环境有关的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应用于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信息; ​ 各部门环境管理活动符合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信息; ​ 与环境因素有关的各项污染物排放监测结果是否达标的信息。 ​ 组织应遵守的其它要求。 合规性评价实施:内审员负责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与环境因素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合规性评价信息的收集并评价。主要就环境管理活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环境影响的运行控制结果是否达标等进行合规性评价,并填写《合规性评价记录表》,把评价结果报管理者代表处。 各部门负责所属范围内的其它要求信息的收集及评价,将评价结果报管理部,并保存评价记录。 外部评价:企业遇下列情况时,应及时委托各相关部门进行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遵循情况的外部评价: a)​ 企业申请第三方认证前,请当地环保执法机构进行评价,出具“守法证明”; b)​ 企业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更,相关方要求有关部门(如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进行合规性评价时; c)​ 第三方认证机构在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审核时,根据“审核实施计划”的安排,对企业进行合规性评价; d)​ 企业相关方如顾客、社区组织等提出委托有关部门进行。 合规性评价输出:管理部根据评价结果填写《合规性评价记录》及 “合规性评价总结报告”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合规性评价发现的不符合,各责任部门应按《纠正预防控制程序》的要求,采取措施,消除不符合,分析原因防止再发生。 管理部负责对各责任部门采取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并保持相应记录。 管理者代表负责将《合规性评价记录》及 “合规性评价总结报告”各责任部门针对不符合采取措施的有效性验证信息,递交管理评审。 对《合规性评价记录》中的主要不符合项,经管理评审的决策可纳入下一年度环境管理目标指标,采取措施并予以实施。 ​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内审前半个月,管理者代表书面委任内审组长和内审员,成立内审小组。内审员必须持有有效证书,且不能审核本岗位和下属的工作; 内审组长编制《内部审核计划》,并于内审前一周通知受审核部门和人员; 内审组长在内审前一周召开内审小组会议,明确《内部审核计划》并进行任务分工。 受审核部门接到《内部审核计划》后应安排配合人员并做好准备工作,如果对审核项目和日期有异议,需在接到计划三天内通知审核组,经协商同意后另行安排。 内部审核实施 首次会议:首次会议由内审组长主持,与会人员包括最高管理者(必要时)、分管副总、管理者代表、内审组全体成员、受审核部门经理及其他相关人员。会议内容明确审核目的、范围、方法、进度及须协调的有关问题; 文件和资料的审查:内审员检查受审核部门和人员的质量环境活动有关的体系文件是否符合标准和手册的要求,是不是现行有效的受控版本,并检查其实施情况; 内审员检查受审核部门和人员的记录等原始资料是否齐全并符合要求。 现场审核:内审员对受审核部门进行现场检查,通过交谈、调阅文件、现场检查等方法收集客观证据,并记录; 当现场检查发现问题时,内审员应进一步调查清楚,对所存在问题的客观性进行研究,力求公正。 审核员在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受审核部门负责人沟通,并作好记录。 开具不合格报告 审核组长召开审核小组会议,综合分析、评审检查结果,对不合格项达成一致意见后,开具《不合格报告》。 召开末次会议 内审组组长主持末次会议,参会人员与首次会议相同。会议内容包括:a)介绍审核情况;b)报告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c)受审核部门负责人确认不合格报告;d)必要时提出不合格项和观察项的纠正措施建议。 内部审核报告:内审结束后,内审组长在五个工作日内编制《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分发至受审核部门和人员,同时提交一份给最高管理者,作为管理评审的依据; 审核报告内容必须包括:a)审核计划具体实施情况;b)不合格项目的数量、分布情况、严重程度;c)存在的主要问题;d)体系有效性、符合性结论。 审核结束后在《不合格项分布表》中记录不合格项分布情况。 纠正措施 《不合格报告》的纠正措施具体按《纠正预防控制程序》执行 管理部负责保存内部审核记录。 ​ 《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自检及互检:生产过程的自检和互检,具体按《生产过程控制程序》和《各工序产品质量自检管理规定》执行;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采购产品的监视和测量:采购产品到厂后,仓管员应核对货单,确认物料品名、规格、数量等无误、包装无损后,挂“待检”牌,填写《原辅材料入库检验单》交生技部品质管理组化验员; 生技部品质管理组化验员接单后在5个工作日内安排取样检验,具体按《原辅材料检验规范》要求执行;根据检验的结果判定合格与否,如果合格则填单返回,仓管员撤掉“待检”牌。如果不合格则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仓管员根据领用人开具的《领料单》将合格的原材料发至生产现场。 过程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首检:须首检的工序(每批开始生产或更换产品品种、调整工艺、停机达8小时以上再生产的首批产品),对刚正常生产的2—3万的已自检合格的产品取样315张,按要求对各项目进行检验,判定准则为[315,0,1],检验合格后,取其中一张制作样标,按《标样管理规定》执行。如不合格则要求返工或重新生产,直到首检合格为止。经检验合格后,检验员取样送品质主管或品质主管以上人员核准(特殊情况下可授权当班质检员),签字确认后才能大批量生产。 工序抽检 a)对已设置检测点的工序,质检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及频次内,对自检合格已标识蓝色待检牌的产品进行抽检,具体按《质检员作业指导书》规范及《半成品检验规范》或《成品检验规范》进行检验,必要时使用测试仪器检测(具体操作见《测试仪器操作规程》)并填写《------工序检验记录表》和其余相关的测试记录。对检验合格的产品质检员在《工序卡》上签名(或盖章)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或终检,对经检验判为不合格的产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b)对经各工序人员自检判定为严重不合格品而准备报废的产品,质检员在交班前对此类产品按5%比例抽检,如漏检合格品率大于或等于1%,则要求该工序人员进行重检至合格品率低于1%(质检员仍须再次抽检并记录);如漏检合格品率小于1%则按《烟标报废管理规定》处理。上述检验结果记录填写在“------工序检验记录表”的备注一栏或记录本上。 c)对各工序人员已自检判定为合格品(或废品)的产品,质检员抽查后发现不合格品率(或合格品率)漏检较高则按《质检员作业指导书》要求工序自检责任人重检,并按《质量问题奖惩规定》执行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d)在抽检过程中发现的连续性或规律性不合格品漏检时质检员应及时反馈至工序负责人和自检人员,要求整改。必要时(质量问题较严重且数量较大,可能造成质量事故),质检员须责令工序负责人停机整改或停工整改并记录在质检员交接班记录本上;如遇工序人员抵触而拒不执行时,质检员应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确保得到有效控制,避免质量事故发生。 e)对各工序产品批次结束后,当班质检员通过《批次产品质量分析报告》发现本批次产品不合格品率接近规定值时,质检员应及时通知工序负责人引起注意加强控制;如超过规定值时,填写《纠正、预防和持续改进实施报告》督促整改。 f)对于工序抽检过程中存在的争议或判定的异议可由工序负责人或质检员向品质主管或生产技术部经理书面提出(必要时须留样,留样按《标样管理规定》执行),对于争议或异议的处理结果须在两个工作日内作出。对于上述产品在未作出处理决定前,质检员须用黄色“已检待判”标牌标识。 巡回监控:质检员对各工序操作者的自检和互检进行监督,检查其作业方法、使用的设备、工装等是否正确,并根据需要增加抽检频次,将结果及时反馈给操作者要求整改,具体处理方法同4.2.2.2d);巡检发现的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成品的监视和测量:所有规定的进货验证、过程产品检验均完成且合格后,才能进行成品的最终检验,并填写《终检记录表》。 质检员依据成品检验规程进行检验或试验填写成品检验或实验记录。如合格则挂绿色“合格品”标识牌,并在《成品入库通知单》上签字放行,工序人员通知仓管员安排入库。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在所有规定活动均已圆满完成之前,不得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 监视和测量记录:在监视和测量记录中应清楚地表明产品是否已按规定要求通过了检验和试验,应表明负责合格品放行的授权责任者。 监视和测量记录由生技部品质管理组保存,当合同中有规定时,监视和测量的相关记录可提供给顾客查阅。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管理部通过内审、管理评审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进行监视和测量,具体按《内部审核控制程序》和《管理评审控制程序》执行; 各职能部门对所有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具体按有关过程的控制程序执行。 环境管理体系的监视和测量 环境污染排放监视:a)管理部与环境监测站联系,委托其为公司内污染物排放进行监测,每年不少于1次;b)环境监测工作应在生产线正常运行时进行;c)管理部应根据监测报告结果,组织制订出纠正措施计划,有关责任部门组织实施。 管理部对分解至各部门的目标、指标、方案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形成记录; 管理部组织公司内审员每年至少1次对体系文件的适用性进行检查,对公司是否遵循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进行评价,填写《合规性评价记录》,当内外部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检查公司的遵守情况,对发现的不合格项按《纠正预防控制程序》执行。 管理部每3个月对已收集的法律、法规进行确认。 顾客满意度的监视和测量:每半年管理部应组织向顾客发出《顾客满意程度调查表》,调查顾客的满意程度;《顾客满意程度调查表》收回后,管理部应汇总半年来各部门传递来的各种有效信息,召集各部门召开“顾客满意程度评审会”,评价顾客对本公司产品和售后服务的满意程度,确定顾客的需求和潜在需求,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部应根据“顾客满意程度评审会”的结论和决议撰写《顾客满意程度评审报告》,提交给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抄送各部门,内容应包括:a)顾客投诉的分析汇总;b)市场的变化和可能对顾客满意程度造成的影响;c)行业新技术的应用和可能对顾客满意程度造成的影响;d)对顾客满意度评审结论;e)改进的方向和方案、措施。 ​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a.进行返工以达到规定要求;b.不经返工可作让步接受(下道工序可以补救或经顾客同意可以交付的产品);c.降级或改作他用;d.退货或报废。 不合格品的判定: 轻微不合格品指可以返工满足使用要求或能够申请让步使用及让步接受的不合格品。 严重不合格品指无法返工或申请让步使用、让步接受的不合格品以及交付后出现的不合格品。 不合格品的处理权限:a.正常生产过程中由操作人员自检并判定为废品的由当班质检员处理;由操作人员自检并判定为轻微不合格品的由品质主管作出处理意见。B. 对于严重不合格品,其数量(或经济损失)低于一般质量事故标准的60%的由品质主管作出处理决定;严重不合格品数量(或经济损失)大于等于一般质量事故的60%而又未构成一般质量事故的由生产技术部经理作出处理意见;严重不合格品数量(或经济损失)达到一般质量事故标准及以上由生产副总或总经理室处理。 不合格品的评审与处理:不合格品的评审与处理分为轻微不合格品的评审与处理和严重不合格品的评审与处理,采购产品无论轻微或严重均按4.4.2 采购产品的不合格品评审与处理:a.采购产品经检验判为不合格的,由化验员提出,品质主管核实后通知业务部采购人员进行处理。B. 如要让步接受采购产品,由采购部门及时填写《协调使用申请单》, 并将详细区分各批次,经生产技术部技术组、品管组等职能单元论证可行性,生产技术部经理审核,最后报生产副总批准,方可安排使用,在使用不合格原辅材料前将该产品协调使用单下达到各相关部门进行重点跟踪使用,要求各部门严格区分此类产品,并对产品使用效果进行验证,并将此情况书面通知到各相关责任单元。 采购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由使用者书面形式上报工艺人员进行工艺验证并记录,并通知化验员现场验证。品质主管依据检验结果和技术组意见,填写《原辅材料质量信息反馈单》至采购部门处理,品管组负责已使用产品的质量问题追溯。若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明显不合格产品,由班组及时上报并将不合格原材料剔除退库,由仓库将不合格材料标识后分类存放。如果造成损失由使用工序负责人统计上报品管组,经品质主管、生产技术部经理审核后上报总经理室,总经理室作出索赔决定后通知业务部按公司要求进行索赔。 轻微不合格品的评审与处理 过程产品经检验判为轻微不合格的,由质检员上报并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单》,品质主管评审并提出处理意见(让步接受,返工等)。如果批量较大且不经返工可作让步处置的由上道工序以书面形式提出协调使用申请,经相关部门论证可行并签署意见报生产技术部经理后,方可办理使用手续。 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由使用者提出并填写《质量信息反馈单》,质检员判定并追溯,品质主管依据追溯结果作出处理决定。 最终产品经检验判定为不合格品,由质检员进行标识挂“不合格品”红牌并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单》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品质主管作出处理决定(让步接受,返工等),对返工产品挂返工标识牌。 严重不合格品的评审与处理 过程产品经检验判为严重不合格品,由质检员提出并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单》,品质主管核实并依据权限处理,必要时上报生技部经理,由生技部经理处理或组织相关人员分析原因后上报总经理。相应级别的质量管理人员依据4.3所述的处理权限和不合格品的情况,作出处理决定,并按《纠正预防控制程序》采取纠正措施。 过程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严重不合格品由使用者书面形式上报质检员,质检员初步分析原因,品质主管核实并依据权限处理。必要时上报生技部经理,由生技部经理处理或组织相关人员分析原因后上报生产副总。相应级别的质量管理人员依据4.3所述的处理权限和不合格品的情况,作出处理决定,并按《纠正预防控制程序》采取纠正措施。 最终产品经检验判为严重不合格品按4.3方法处理。 交付后的产品,当顾客提出投诉时,由业务部销售人员以《投诉处理记录表》的形式将信息反馈给品质主管,具体按《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进行。 相关责任部门根据不合格品处理决定进行处理,实施纠正措施完成后由授权验证人员进行验证。 严重不合格品评审与处理,应坚持“三不放”原则:即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人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纠正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待处理的不合格品,由质检员进行标识,防止误用不合格品. 所有返工后的产品,必须进行复检并作记录。 所有不合格品作报废处理时按《烟标报废管理规定》执行;对于造成一定损失的依据《质量问题奖惩规定》执行;造成质量事故的则依据《质量事故等级划分及处理办法》执行。 品管组每月对不合格品进行统计分析,编制《不合格品统计报告》并适当地运用统计技术,报生技部作为数据分析的依据和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的信息来源。 批量较大的严重不合格品造成报废或退货的需以书面形式报最高管理者,作为管理评审输入。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预防措施提出的时机:a)顾客及相关方投诉时;b)内部审核出现不合格时;c)管理评审出现不合格或改进决议时;d)同一供方出现两次产品(服务)严重不合格;e)过程、产品、环境出现重大问题;f)紧急事故;g)其他不符合方针、目标(指标)、体系文件要求的情况;h)发现有违反法律法规及要求现象时;i)顾客满意度评审出现不合格或改进决议时; 分析原因、制定措施 责任部门(人)对产生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5个工作日内必须并制定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期限,填写《纠正/预防/改进措施实施报告》。但下述情况可不填写该记录: a.内审时发现的问题的纠正预防措施在“不合格报告”中体现; b.顾客及相关方投诉的纠正预防事项在“顾客投诉处理记录表”中体现 c.以会议形式提出的纠正预防改进事项,由会议组织部门落实实施部门(人)、验证实施情况并记录,采用会议决议的形式体现。 d.针对事故提出的纠正预防措施,按《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执行。 措施的批准、实施 各部门填写的《纠正/预防/改进措施实施报告》,经部门负责人审核,最高管理者审批(涉及体系不合格的由管理者代表审批)后,方可实施。 相关部门接到经批准实施的方案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实施。 在措施完成后,由负责人将实施情况记录在《纠正/预防/改进措施实施报告》。 措施实施的监督、跟踪和验证 纠正/预防/改进措施实施过程中,由最高管理者(涉及体系的,由管理者代表)进行监督,以确定其有效性; 管理部对责任部门实施纠正、预防措施情况进行跟踪、验证,填写《纠正/预防/改进措施实施报告》验证栏。逾期未能完成的,报告最高管理者(涉及体系的,报管理者代表),由其组织进行原因分析,再次明确责任部门和完成期限。 纠正/预防/改进措施的相关记录需提交管理评审。由纠正、预防及改进措施所引起的对体系文件的任何更改,按《文件记录控制程序》执行。 ​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的识别的时机:以公司的全体部门为对象,在设定公司年度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前进行;在相关法律法规变更或追加、涉及到新的开发和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以及相关方要求等情况下,可适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之初进行初始环境评审时。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 管理部组织各部门对本部门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 环境因素识别应包括对环境造成直接影响和潜在影响的那些已计划的、新的开发或更改的所有活动、产品或服务。其中活动的选择可涉及材料采购、储存,产品的生产、包装、储存、运输、销售、使用和废弃、设备维修、动力供应、绿化等多方面; 识别环境因素时从如下方面进行系统识别:⑴污染物常规排放,⑵固体废物管理,⑶主要资源消耗,⑷能源消耗,⑸出现的或可能产生的泄漏,⑹安全隐患,⑺生态环境影响,(8)相关方的调查。同时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时考虑过去、现在、未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环境因素识别的方法:调查法、问卷法、现场观察法、排查法等多种方法。 重要环境因素评价:将已识别出的公司环境因素,根据评价准则进行逐项评价,填写《环境因素评价表》; 确定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标准:下列方面的环境因素,是重要环境因素:a)法律法规有要求的;b)相关方有要求的和有投诉的;c)全球化的环境问题。对其它方面的环境因素,经公司办公会集体讨论确认为重要环境因素。公司办公会成员至少应包括管理者代表、内审员、各部门经理等。 环境因素的更新:a.管理部每年1月份对公司环境因素进行重新识别、评价,程序同4.2 和4.3。b.在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发生变更的时候;c.新的开发和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相关方有要求的; 每年内审、外审或管理评审后涉及到环境因素的变更或发生严重不符合项时适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更新环境因。 ​ 《相关方控制程序》 公司可望施加影响的相关方主要有:工程合同方、原辅材料供应商、废弃物处理者、运输者等; 对相关方评估:a.管理部每年1次负责组织各有关部门对相关方进行评估;b.与公司重要环境因素相关联的,或可能造成重大环境污染,管理部认为必须对其施加影响的相关方定为重点施加影响的相关方,并列入《重点施加影响相关方一览表》中,交管理者代表批准。该一览表由管理部与相关部门各保存一份。C.其它的未定为重点施加影响的相关方为一般施加影响的相关方。 对相关方环境影响的实施:a.对所有施加环境影响的相关方,由各部门每年以文书的形式向对应的相关方宣传公司的环境方针、《相关方环境要求》、环境保护常识等,不断提高其环境意识。B.对重点施加影响的相关方要求其提供《营业执照》、《生产经营许可证》、《运输许可证》、《排污许可证》、危废处理资质证书等合法证明。 公司向需要重点施加影响的相关方,提出以下环境要求:a.重要环境岗位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知识和能力;b.保证环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c.排放废物的合法性。 对所有相关方施加影响应留下记录或证明材料。 对需重点施加环境影响的相关方,由各相关部门进行不定期的环境检查与跟踪。对不符合要求的相关方提出整改意见,对因整改不符或拒绝整改可能造成严重污染或已经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相关方,有权做出限期整改、减少订货、经济罚款、更换供应商等措施对其施加影响。 管理部负责监督与检查各部门对相关方施加影响的效果。 ​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流程图 应急准备及响应计划:根据生产工艺及重大环境因素,管理部组织有关部门确定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编制出相应的应急准备和响应计划。 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火灾及爆炸;b)人身伤害事故;c)油墨、溶剂的泄漏;d)氟利昂\天然气的泄漏;e)自然灾害(洪水和台风等)。 应急准备 安委会和各部门真正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精神,具体按《安全文明生产工作检查办法》和《违章作业处罚办法》执行; 根据《安全文明生产教育培训管理规定》和《各级安全管理职责》要求,管理部和各部门分别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并建立《三级安全教育卡》,使各部门各岗位员工明确其安全职责,熟知安全制度,保持整洁安全的工作环境,并熟悉工作区域内消防器材位置和使用方法; 全体员工上岗前按要求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具体按《员工着装管理办法》执行,并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加强员工进出车间管理,全体员工和保安严格执行《进出车间管理规定》; 所有人员严格执行《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控制程序》; 管理部安保消防加强日常的安全检查和巡视,保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具体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管理规定》执行。 管理部组织成立以电工、仓管、搬运工和生技部员工为主体的义务消防队,组成水带组、灭火器材组、人员救护组、物资疏散组等,每年安委会和管理部联合组织义务消防队进行安全防火防爆技能培训,并进行演习,做好相应记录。 各部门经理加强所辖范围的安全管理,识别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并演练和记录。 管理部负责建立健全包括市、区消防队、医院、环保、劳动局等单位以及公司各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关键技术人员的通讯联络表,并与消防队、环保局等保持联络,以获取安全及环境方面的相关资讯。 公司的钥匙由管理部实行统一管理,具体按《钥匙管理规定》执行。 公司基础设施应符合防火防爆要求,地下溶剂罐和油墨库符合危险品储存要求,具体按《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管理规定》执行。 应急和响应:火灾及爆炸发生时,按《消防预警制度》执行; 人身伤害事故:意外人身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按《工伤救援预案》执行。 易燃易爆品的泄漏:仓管和搬运人员严格按《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控制程序》执行,若发生油墨溶剂的少量泄漏,用抹布及时擦拭掉;若发生大面积油墨溶剂的泄漏,发现人立即隔离现场,并立即通知部门经理(中夜班通知值班经理)和保安到场处理,用沙土掩埋后清理现场。现场沙土品质由专人按季度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天然气的泄漏:发现天然气泄漏时,参照《管道天然气泄漏应急预案》执行。 当遭受台风袭击或发生洪涝灾害时,安委会应紧急通知各部门对人员及财产采取保护措施,尤其是设备和化学物品要妥善保管和处置,尽可能减少因设备异常事故和化学物品泄漏等带来的环境影响。 所有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的发生,事故发生部门均应填写《重大事故及紧急情况处理记录》 应急准备和响应文件的评审与修订:a.事故发生后,安委会根据《安全事故处理办法》在两周内完成事故的处理;b.安委会在事故发生两周内,组织有关部门对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以及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以检查应急准备和响应计划的有效性并通知管理部进行验证。文件需要修改时,按《文件记录控制程序》执行;c.如果公司出现新的重大环境因素,应及时对本程序增加相应内容。 管理部组织人员对应急情况发生后所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进行验证。 ​ 《环境卫生和生活垃圾控制程序》 流程图 垃圾收集:保洁员每天打扫公共区域卫生,包括宿舍楼走廊、公共道路、公共厕所、公共办公室,所清扫的垃圾均须倒进垃圾桶内。 公司建立必要的污水处理装置,对所有污水\污泥进行收集; 垃圾桶盖必须封闭,夏季垃圾桶、厕所,保洁员一周打两次灭蝇药水。 垃圾清理:a.管理部与江宁开发区环卫部门签订定期清理垃圾的协议书,由环卫所定期上门清理生活垃圾;b.所有污水要求达标排放、污泥在集泥井中经过浓缩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抽吸外运; 监督检查:a.管理部监督督促环卫工人装卸垃圾时不抛洒,不散落。b.管理部对全公司的卫生状况,每周至少抽查一次,对查出的问题相关部门及责任人及时整改。并监督其执行情况。 ​ 《废气废油墨溶剂控制程序》 流程图 控制对象的产生:a.生产过程中废气产生;b.生产过程中的废油墨溶剂的产生。 控制要求 在进行产品生产工艺设计时,力求采用清洁工艺,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废气排放和废油墨溶剂的产生; 现场控制要求a.各工段必须通过空调等方法保持生产现场尽量在30度以下,以免溶剂油墨过量挥发,造成空气污染;凹印机生产运行时,由跟班设备人员开启废气处理系统,按《废气处理系统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保证废气达标排放并填写《废气净化设备运行记录》。b. 设备保养时,各班组应节约溶剂用量,减少废溶剂的产生;c.注意控制墨量,减少抽出墨的产生,抽出墨在下批次同一品牌时要尽量用掉以免造成废墨的产生;d.印刷工在配墨加墨时,注意避免散泻以减少清洁次数;e.仓库按选进先出法减少废溶剂油墨的产生。 管理部按法律法规的规定组织进行例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针对公司的环境方针、目标指标,组织制定必要的环境管理方案。 废油墨溶剂的处理:a.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油墨溶剂,生技部各工段须及时存放到废油墨溶剂存放区,且填写《废物入库单》交仓管人员,当废油墨溶剂达到6桶时,在一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b.因采购产生的废油墨溶剂的处理按《不合
本文档为【体系文件培训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0566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11KB
软件:Word
页数:23
分类:互联网
上传时间:2011-05-21
浏览量: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