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农业投入问题的探讨

关于农业投入问题的探讨

举报
开通vip

关于农业投入问题的探讨关于农业投入问题的探讨 关于农业投入问题的探讨 一、不同投向的农业投入效益之比较 1、农、林、牧业生产效益的比较。首先在种植业内部,按亩均收益来看,经济作物高于粮食作物。2003年全省经济作物亩均纯收益为857.49元,粮食作物150.72元。二者收益比为5.7:1。在经济作物内部,蔬菜亩均纯收益为1827.85元,棉花、油料为379.02元,二者相差3.8倍。从蔬菜品种来看,大棚菜的收益明显高于陆地菜。在粮食作物内部,按亩均纯收益的高低顺序为红薯251.97元,马铃薯231.68元,大豆215.19元,玉米159...

关于农业投入问题的探讨
关于农业投入问题的探讨 关于农业投入问题的探讨 一、不同投向的农业投入效益之比较 1、农、林、牧业生产效益的比较。首先在种植业内部,按亩均收益来看,经济作物高于粮食作物。2003年全省经济作物亩均纯收益为857.49元,粮食作物150.72元。二者收益比为5.7:1。在经济作物内部,蔬菜亩均纯收益为1827.85元,棉花、油料为379.02元,二者相差3.8倍。从蔬菜品种来看,大棚菜的收益明显高于陆地菜。在粮食作物内部,按亩均纯收益的高低顺序为红薯251.97元,马铃薯231.68元,大豆215.19元,玉米159.5元,小麦139.99元元,谷子87.15元。总体看,粮食作物各品种亩均纯收益相差不多,除了谷子收益明显较低外,其他品种差距不大。其次在林果业内部,按2003年亩均纯收益的高低顺序为雪花梨1616.13元,鸭梨1332.33元,红富士苹果1116.59元,葡萄1015.04元,国光苹果471.02元,红枣465.91元。其中,国光苹果和红枣的收益明显低于其他林果,另外四种林果之间的收益差距不大。第三在畜牧业内部,由于计量单位不统一,纯收益没有可比性。按投资收益率的高低顺序为奶牛78.43%、山羊76.57%、绵羊60.72%、猪32.49%、肉鸡22.8%、鸡蛋7.92%。从中可以看出收益最高的是奶牛养殖,按每头奶牛年产鲜奶3500—4000公斤计算,饲养1头奶牛可以为农户增收2800—3200元。而养鸡业收益最低,由于鸡的饲养量逐年增加,成本升高,无论是肉鸡还是鸡蛋,目前已处于微利的边缘。从猪和羊的饲养收益看,明显低于奶牛,饲养1头(只)猪或羊的纯收益在百元左右。第四在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三者之间的比较看,林果业的亩均纯收益(950.23元)高于种植业(201.65元),比粮食作物收益(150.72元)高5.3倍,但低于蔬菜(1827.85元),特别是低于大棚菜的收益。收益最低的还是粮食作物,种1亩粮食每年只能获得1—200元的收入。目前,收益最高的应该是奶牛养殖业,饲养1头奶牛每年获得的收益相当于种植20亩小麦的收益、相当于种植7亩花生的收益、相当于饲养20头猪所得的收益。 2、种植业中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之间投入产出效益的比较。为了进一步了解种植业投入的一般性规律,我们对大厂县洼子村种植业不同品种的成本与收益情况作了调查。该村共有耕地1240亩,其中棚种面积400亩,占32.3%,农业户180户,其中从事棚种的有120户,占66.7%。大棚种植一年最少种两茬,上茬种西瓜,下茬种西红柿。按一年两茬计算,去年该村400亩棚种瓜菜总产值338万元,纯收益200万元;而占耕地面积67.8%的840亩大田作物(小麦、玉米)总产值仅为63.8万元,纯收益8.5万元,种植大棚瓜菜获得的经济效益是种植大田作物的49倍。从棚种瓜菜与大田作物(小麦和玉米)经济效益的比较看,虽说棚种瓜菜成本要比大田作物成本费用大一些,但经济效益远高于大田作物。首先看棚种瓜菜成本费用与大田作物(小麦、玉米)种植成本费用的比较。该村去年每亩棚种西瓜和西红柿的成本费用是3464元,比大田作物成本费用(658.30元)高4.3倍;其次看棚种瓜菜亩产值与大田作物亩产值的比较。尽管去年棚种西瓜和西红柿卖价比较低(西瓜比1999年每公斤少收入4角钱,西红柿少收2角钱),亩产值仅为8450元,比1999年低23.9%,但比大田作物亩产值(760元)高11.1倍;再看亩纯收益的比较。棚种瓜菜按每年种两茬计算,亩纯收益4986元,是大田作物亩纯收益(101.70元)的49倍。 3、通过不同农业投入生产效益的比较,我们从中发现一些共性的问题。一是单从投入产出效益的角度考虑,农业生产者的投入行为,一方面要受纯收益大小的影响,另一方面要受投资收益率的影响,但农民所关心的更主要的因素是纯收益的大小。各类别农产品投资收益率差距非常大,大葱、大白菜的投资收益超过了500%,而鸡蛋只有百分之几。从农、林、牧三业的投资收益比较看,总体印象是林果和蔬菜的投资收益率最高,粮食作物次之,最低的是畜牧业养殖。同时可以发现,玉米、谷子的收益率高于奶牛、羊很多,甚至于高于亩均收益很高的大棚黄瓜,那么为什么农民种植玉米、谷子的积极性不高呢?这就是因为即使一个品种的投资收益率很高,但纯收益低下,也不会给农民带来很大的利益。二是农业生产投入的效益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供求关系、农产品产量的变化,使农产品价格忽高忽低,所得收益很不稳定,农产品相对过剩使农业生产投入本身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三是总体来讲,生产投入与产品的收益呈现一定的比例关系,投入的多往往收益也就越大,反之亦然。在种植业和林果业中,大棚蔬菜的生产投入最高,亩均获得纯收益也居于首位;林果业生产投入与亩均纯收益处于中间位置;陆地粮食作物所需投入最少,纯收益也处于最低水平。四是农民农业投入主体行为除了种养效益外,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种养习惯、劳动力状况、土质状况、农业生产条件、资金状况等等。要想获得更大的收益,一般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因此,资金拥有状况影响着农民的生产选择。五是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是一个很严峻的课题,必须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以龙头企业带动为先导,旨在发展一个地域内的主导产业,可以有效避免农产品产销脱节的矛盾,减少农业生产的盲目性,特别是农业中介服务组织,可以成为农产品与市场的桥梁。 二、当前全市农业投入领域存在的问题 1、财政支农资金不足,结构不尽合理。首先是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不足。从近些年财政支农支出数据来看,增长幅度不小,但与全市农业生产状况和发展要求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从1996年到2003年,全市财政支农支出(包括财政支出中支援农业生产、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林水气等部门事业费三项)由11258万元,增加到22984万元,年均递增10.7%,但从全市财政总支出的增长水平和财政支出中支农资金所占份额的变化情况看,农业的财政资金投入明显不足。1996年以来,全市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呈逐年下滑趋势,到2003年这个数据只有6.38%,从1996年的11.76%下降了5.38个百分点。除2002年财政支农支出增长幅度明显高于一般预算收入增长幅度、1999年基本持平外,其余年份均没有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所规定的财政支农支出增幅要高于一般预算收入增幅的要求。其次是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结构不尽合理。在财政支农支出中,用于公务员供养及行政开支部分比例过大,而用于建设性的支出比重不高;在财政支农建设性资金中,用于大中型带有社会性的水利、交通、供电等方面建设比重较大,而农民可以直接受益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较小;在财政支农投入中,用于基础性、公益性项目过高,而一些关系到农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实用性项目,如农业品种改良、重大病害控制、食品安全保障、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比重偏小。第三是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完善,资金使用效果不理想。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既是中央政府的职责,也是地方政府的职责,什么项目应由中央政府投资,什么项目应由地方政府投入,对此没有明确的界定,这种体制增加了资金安排使用过程中的随意性,地方政府想方设法把支农职责压在中央一级,财政支农投入过度依赖中央政府,造成地方农业投入不足;由于财政农业投入渠道较多,实行分部门管理,部门分割严重,不同渠道的投资在使用方向、实施范围、建设内容、项目安排等方面有相当的重复和交叉,有限的资金不能形成合力;政府投资的农业项目实行按投资额度确定权限,审批手续繁杂,程序较多,项目审批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化、公开化、科学化不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得很多项目的实施效果较差。 2、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由于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造成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不高。2003年全市第一产业从业人员858531人,一产增加值766035万元,一产生产效率为8923元/人;而二、三产业从业人员1180199人,二、三产业增加值4519416万元,二、三产业生产效率为38294元/人,明显高出许多。据测算,2003年,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3%,水平很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业科技投入不足。 3、农户生产性投入比重较低,农业生产后劲不足。农户作为最基本的农业生产单位,其用于农业的生产性投入对农业生产的直接效益起决定性作用。近年来,农产品价格低迷,卖难现象时有发生,农业效益普遍较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些原因使得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由高转低,很多农民把增收的主要渠道转移至农业领域之外,加之农业生产条件低下,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使农户的农业投入增加了风险预期,农民用于生产性的投入徘徊不前。1996—2003年,农民生产性投入比例始终维持在35%左右,多年没有较大改观。农户生产性投入不高,生产积极性受挫,使农业生产越来越缺乏“养份”,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4、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无形之中增加了农产品成本。全市大多数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不高,基础设施落后。农田耕作有很多地方还是以人畜为主,机械化程度不高,灌溉设备不足,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比例不高,农技装备水平较低,手工操作占较大比例,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乡村财政收支困难,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减少,维持基层组织运转都有困难,根本拿不出钱来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投入。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使得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同等数量的生产需要投入更多的劳动。 5、资金短缺,融资难,抑制了农业投入的有效增长。长期以来的农业效益低下,使得农业本身的资本积累数量极其有限。而农村的金融网点不够健全,且农村银行、信用社为保证效益防范风险,对农业生产、民营企业的贷款支持也是限制多多,资金短缺成为抑制农业投入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贷款难的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虽然近几年推行了针对农村、农民的小额贷款,但仍存在三方面的问题。贷款额度小,一般最高不能超过5万元,这种额度对于农民来说,盖一、两个大棚还可以,要想发展畜牧养殖、餐饮服务等稍大型的生产根本就不可能;贷款利率高,我市小额贷款的总和利率一般在5%以上,农民利用贷款发展农业生产,本来农业效益就不高,风险比较大,投资回报率不可预知,这么高利率令农民望而生畏;贷款期限短,一般要求在一年或两年内归还本息,农民没有100%的投资回报的把握,怎敢轻易言贷。 三、增加农业投入的措施和建议 1、强化地方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权威资料显示,目前,我们国家用于农业的各种支出和补贴每年大约在2500—3000亿元左右,而每年农民上交的农业税费和农村中小企业上交的各种税收约3500亿元,每年国家对农业是收入大于支出 500—1000亿元,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每年补贴大量的农业生产资金相比,差距非常大。因此,必须安排足够的财政资金支持农业。一是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规模,在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水平、农民文化教育、农村生态环境等方面投入足够的财力,以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二是制定相应的配套法规,使政府财政投入建立在法律基础之上,规范地方政府农业积累投入主体行为,有效地遏制地方财政对农业“虚投”现象的发生,保障政府财政投入对农业足额、及时和高效的投入。三是要整合财力,“好钢用在刀刃上”,避免农口部门分散管理支农资金造成的财力浪费。四是以支农投入引导农业生产者本身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制定相关措施,吸引农户本身对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以保障发展农业经济的投入需求。 2、增加信贷资金对农业的投入。扩大银行的农业贷款份额,特别是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金要优先用于发放农业贷款,保证农业贷款资金能够及时、足额到位。调整农业信贷结构,增加农业中、长期贷款的比重,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农业信贷体系。国家应该制定相应政策,对农业贷款信用单位给予一定补贴,以鼓励银行对农业发放贷款,又可以降低农业信贷利率,激励农民投入更多的资金发展农业生产。增加信贷支持最根本的是要改善投资机制,扩展融资渠道,多方支持共同努力,建立复合型、多层次、多形式的融资体系。另外,应该完善、扩充农业保险制度。农民对农业生产投入的积极性不高,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因此,设立农业保险业务对农业生产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要加强立法,对农业保险经营原则、保险责任、理赔办法、保险利率等制定法规,保证农业保险的正常运转。 3、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农业科技投入,是农业投入的重要内容。从现实看,我们农业科技水平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拿农田灌溉来讲,资料显示,美国建立的农田灌溉系统,可以充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投资与效益比率高达1:250;而我国水平低很多,仅北方灌溉冬小麦,相比较而言,就多用水100亿立方米,相当于浪费2亿元资金,还不算大量的人力资源。可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已成为当务之急。需要强调的是,我国农业科研、推广方面的资金投入还应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应大幅度提高农业科研和推广投入密集度,并设法保障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的生活待遇,避免有限的科技人员的流失。 4、启动民间资本对农业的投入。加大农业投入,重要的是要启动民间资本,投入农业、发展农业。一是要完善民间投资的政策环境,促进民间农业投入的健康发展。制定确实倾向于民间投资的发展政策,引导和规范民间资金对农业的投入。二是加强信息和服务建设,为民间投资构筑健康运行的平台。为切实解决民间投资发展中存在的市场信息不灵、进入领域过窄、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急需做好信息网络建设工作,在农村构建市场信息、科技信息、咨询服务的交流平台,为民间投资做好服务、引导和监督。特别要设立为民间投资服务的信息服务中心,专门从事民间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开发新产品及社会公共协调等配套服务,提高农村投资主体的自身素质,鼓励民间投资走产业聚集和规模发展的道路。三是拓宽融资渠道,为民间农业投入提供资金保障。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投融资体制,深化金融制度改革,培育多元化融资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对投融资活动的调节作用,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继续完善和发展为民间投资服务的信用担保机构和担保基金,探索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为民间投资提供资金保障。 5、农业投入要合理配置,注重效益。农业投入,要坚持农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并重的原则,统筹兼顾,合理配置,有效把握投入资金的规模和结构,发挥投资整体效益。投资规模的大小应适应本地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投资结构要合理,要处理好生产性与非生产性投资的比例、产业之间的投入比例、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的比例关系。投入前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市场调查,充分考虑配套技术和服务,使人才资源、自然资源、生产技术和资金有机结合,合理配置。避免不切实际的超前投资,杜绝盲目投资,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档为【关于农业投入问题的探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9457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8KB
软件:Word
页数:11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0-10-27
浏览量: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