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络直播犯罪风险的形成原因及防范对策_杨亚强

网络直播犯罪风险的形成原因及防范对策_杨亚强

举报
开通vip

网络直播犯罪风险的形成原因及防范对策_杨亚强90【犯罪研究】2017年5月第3期May2017No.3北京警察学院学报JournalofBeijingPoliceCollege网络直播犯罪风险的形成原因及防范对策杨亚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100038)摘要:近年来网络直播发展很快,众多直播平台拥有了大量用户,也成就了很多人的明星梦,但也不可避免地拉低了这个行业的水平和门槛,进而带来了诸多的犯罪风险。首先对网络直播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并分析了网络直播犯罪的一些案例,其次对网络直播中犯罪风险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归纳,最后分别从制度、政府、平台、主播和网民五个层...

网络直播犯罪风险的形成原因及防范对策_杨亚强
90【犯罪研究】2017年5月第3期May2017No.3北京警察学院学报JournalofBeijingPoliceCollege网络直播犯罪风险的形成原因及防范对策杨亚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100038)摘要:近年来网络直播发展很快,众多直播平台拥有了大量用户,也成就了很多人的明星梦,但也不可避免地拉低了这个行业的水平和门槛,进而带来了诸多的犯罪风险。首先对网络直播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并分析了网络直播犯罪的一些案例,其次对网络直播中犯罪风险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归纳,最后分别从制度、政府、平台、主播和网民五个层面提出了网络直播犯罪风险防范的具体对策。关键词:网络直播;犯罪风险;防范中图分类号:D91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758(2017)03-0090-07DOI:10.16478/j.cnki.jbjpc.20170601.005收稿日期:2017-04-11作者简介:杨亚强(1992—),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5级公安管理学方向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安管理。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文字、图片、视频等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网民的“胃口”,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兴媒介应用而生。2016年,网络直播迅速蹿红,与之相关的“主播”“网红”“金主”“打赏”等网络用词也于不知不觉间进入公众视野,作为互联网的一种新业态,网络直播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公众的生活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可以说,蓬勃发展的网络直播,在为互联网生态注入生机与活力的同时,已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社交方式。但是,其繁荣背后,乱象也层出不穷。一些“主播”为了提高“房间”人气,传播色情、暴力、迷信等不良信息,屡屡挑战道德底线,打法律的“擦边球”,严重破坏网络环境,危害社会公共秩序。网络直播面临大量犯罪风险,亟需防范。一、网络直播概述(一)网络直播的定义网络直播,亦称互联网在线视频直播,是指由运营商、从业者和用户三者组成的一种网络服务新业态,具体而言:运营商提供技术支持与管理服务,一方面为从业者和用户搭建互动交流平台,另一方面对从业者和用户进行管理;从业者借助直播平台为用户提供实时视频服务;用户通过客户端观看主播表演。网络直播通过即时互动让网民高度参与,而且不受物理空间限制,观众可以随时随地观看直播。但是,网络直播也有其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门槛”过低、缺乏有效的内容过滤机制。要想了解网络直播中的犯罪风险,需对网络直播的特征有一清晰的认识。第一,网络直播用户多、影响广,且受众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网络直播实现了“主播”与用户间的双向交流,二者可通过发弹幕、刷礼物等方式进行即时互动,极富娱乐性与感染力。网络直播带给用户的是一种高度参与感,这种体验是一般的网络视频节目所不能给予的。用户出于各种目的观看直播,或放松身心,或排遣寂寞,或窥探隐私,不一而足。这种高度参与感对网民极具吸引力,短时间内俘获了一大批用户,其中以年轻人居多。第二,直播内容丰富多元。“低门槛”让网络直播得以快速发展,但也导致从业人员良莠不齐,直播内容五花八门。随便打开一个直播网站,唱歌的,跳舞的,聊天的,逗笑的,鱼龙混杂,让人眼花缭乱。一些“主播”在利益驱使下,一味迎合观众的低级趣味,传播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91杨亚强:网络直播犯罪风险的形成原因及防范对策部分行为已构成犯罪。第三,网络直播监管难度大。实时性是网络直播的显著特点,但实时性所带来的不可预料性加大了网络直播的监管难度。除此之外,当前对网络直播平台的监管方式多为人工审核,做不到及时发现、全面覆盖。而且,监管实时视频播放在技术上确有一定难度。(二)网络直播的现状网络直播催生了一批新“网红”。“网红”是网络红人的简称,即在网上有一批“粉丝”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部分从业者之所以选择进入直播行业,是为了满足其想要成名的欲望。通过“包装”并推销自己,部分“主播”迅速走红,俘获了一批“粉丝”,成为了直播间内的超级“明星”。但是,由于竞争激烈,部分“主播”为了尽快走红而不择手段,屡屡挑战道德底线与法律尊严,出现了“直播造人”“直播砸警车”等骇人听闻的事件,严重污染了网络环境。因此,防范网络直播中的犯罪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网络直播产业链正在形成。直播平台的主要收入来源有:广告付费投放、用户打赏分成以及其它平台转播版权收费。此外,平台还可以在直播的基础上发展衍生业态,进而拓宽盈利渠道。可以说,网络直播已发展成为一种盈利模式逐渐清晰的文化产业,因此,若要防范网络直播中的犯罪风险,就不宜将其简单地视为互联网文化新业态,而要从产业监管的角度进行综合治理。从2016年开始,相关部门对网络直播的监管不断加码。举例说明:2016年4月14日,文化部将斗鱼、虎牙直播、YY、熊猫TV、战旗TV、龙珠直播等多家直播平台列入查处名单。政府对网络直播的严格监管会淘汰一批游走在灰色地带的直播平台,从而促使整个行业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二、网络直播事件中存在的犯罪风险(一)“直播造人”事件2016年1月10日,直播平台斗鱼TV上一位“主播”与一女子赤裸身体,公然直播性行为,吸引近千人观看。被举报后,斗鱼官方关闭了直播间并封号,但是性爱视频已经被网友拍下,并在网上疯传,一时间舆论哗然。[1]此次事件中主播的行为,无论是行为方式还是行为对象,均满足传播淫秽物品罪的构成要件,具体分析如下:首先,传播淫秽物品罪中“传播”的要求有两点:公开且广泛。就此次事件而言:第一,涉事主播在线直播性行为,从理论上来说任何人都可以观看,因此,其行为显然是公开的。第二,当时直播间的在线观众近千人,也就是说淫秽表演已经被“大范围知晓”,因此,其行为也满足广泛的特点。其次,就行为对象而言,网友看到的是经过技术处理的淫秽表演视频,而不单单是主播的身体,因此,该主播的行为符合传播淫秽物品罪对行为对象的要求。[2]经上述分析可看出,该主播的行为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为了避免再次出现类似骇人听闻的事件,相关部门需防患于未然。具体而言,除了要严肃追究该“主播”的刑事责任外,还要将其列入行业“黑名单”,对其适用永久禁入制度,即禁止其再次涉足网络直播行业。唯有如此,才能对其他游走在灰色地带或有此倾向的主播形成震慑力,使其不敢轻易“越界”。此外,直播平台在此次事件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相关部门也要严肃处理。(二)“直播砸警车”事件2016年6月,一段视频在网上传播开来,视频中一位手持棍棒的男子口出狂言,说视频点击量如果超过五千,他就会砸身后的警车。视频中的嫌疑人靳某被警方抓获后,称其并没有胆量去砸警车,只是想通过此种方式来博取网友关注,进而增加自己的粉丝量。事后,靳某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14日的处罚。[3]此次事件中,靳某的行为涉嫌寻衅滋事,虽未造成严重后果,但是不排除其在部分观众的“起哄”下而砸警车的可能性,换言之,其行为存在犯罪风险,那么,相关部门就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否则,直播砸警车真发生时再亡羊补牢就于事无补了。对于此次事件,除了要将靳某列入“黑名单”之外,监管部门还应严肃追究平台责任,因为靳某的直播行为持续了一段时间,但平台并未及时关停直播间,即平台存在管理漏洞。另外,虽然靳某的行为未造成严重后果,但鉴于警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公安机关,直播砸警车是对国家权威和法律尊严的公然挑衅,因此,对平台给以处罚很有必要。针对“直播造人”“直播砸警车”等影响较为恶劣的典型事件,监管部门可以出台专门规定予以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如一经发现有挑战公序良俗、蔑视法律尊严的恶劣事件发生,直播平台必须自查自纠,必要时可以停业整顿。(三)“冷漠旁观”事件自网络直播出现以来,强奸、谋杀、自杀等暴92杨亚强:网络直播犯罪风险的形成原因及防范对策力事件就屡屡通过直播平台呈现在网民眼前,其中较为出名的是马里纳·洛尼纳直播女友被强奸事件。事件经过如下:2016年2月27日,18岁的美国女子洛尼纳利用手机里的软件直播了其女友被强奸的过程。直播视频中,洛尼纳起初有帮助其女友的意图,并有向受害者施救的动作,但在围观网友“起哄”式的积极反馈下,洛尼纳放弃了救助,而选择去直播暴力行径。令人震惊的是,在长达10分钟的视频中,更多的是网友的“点赞”,进行“劝阻”的却寥寥无几。[4]无独有偶,2008年,19岁的美国男子比格斯通过直播软件直播了自己服用药物自杀的过程,令人瞠目结舌的是,比格斯服用药物过程中,一些围观网友非但不进行劝阻,反而说一些“多吃点”之类的话来怂恿他继续下去。[5]就网络直播中的暴力事件而言,虽然观众不在现场,但却是目睹者,如果无动于衷,甚至去煽动或怂恿,那么就有可能构成犯罪,换言之,“冷漠旁观者”不仅仅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其行为还具有一定的犯罪风险。想要了解“冷漠旁观”事件中的犯罪风险,需要从主播、平台和观众三个角度作具体分析。第一,主播的角度:如果主播暴力行为的对象是他人,如强奸,那么其行为显然构成犯罪;如果行为对象是自己,如自杀,因涉嫌传播暴力信息,也存在犯罪风险。第二,平台的角度:上述洛尼纳直播女友被强奸事件和比格斯直播自杀事件的一个共同点是暴力行为均持续了一段时间,但平台并未采取措施。就洛尼纳事件而言,洛尼纳刚开始有帮助受害者的意图,但在观众大量点赞的“怂恿”下,选择了去直播暴力行径。设想一下,如果平台及时发现了洛尼纳的行为并对其“封号”,那么洛尼纳就不会受到怂恿,进而有可能向受害者伸出援手。换言之,直播平台的不作为或监管漏洞会带来一定的犯罪风险。第三,观众的角度:“冷漠旁观”事件中,一些观众充当的是犯罪“鼓励者”的角色,其行为对暴力实施者而言是一种积极反馈,因此,观众表现出的麻木不仁或怂恿鼓动也会带来一定的犯罪风险。直播中出现的“冷漠旁观”事件,平台和部分观众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运营方,直播平台首先要保证监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虽然技术上很难控制实时播放,但遇到类似事件,平台也应尽最大努力去阻止事态的进一步恶性发展,比如说,发现暴力直播后,及时关停直播间,迅速报警,并主动向警方提供相关信息。对于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观众,平台也应给以一定的惩戒,如一段时间内禁止其留言或发弹幕。就观众而言,之所以选择“冷漠旁观”与网络匿名制度有很大关系。因此,各大平台一定要切实落实好网络实名制度,不可为了一时发展而放松管理。三、网络直播犯罪风险的形成原因(一)网络直播平台的急功近利网络直播行业虽然发展得如火如荼,但市场格局尚不明朗,即没有哪家平台占有绝对优势,谁都有可能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因此,各大平台忙于“跑马圈地”,都想把竞争对手淘汰出局。换言之,整个行业仍处在“战国时代”,“领头羊”尚未出现。此外,网络直播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资本力量的助推。正是因为看好直播行业的市场前景,各路资本纷纷涌入这个领域,各大平台获得融资的报道屡屡见诸报端。但是,资本是逐利的,它要求平台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加之各大平台急于做大做强,导致行业陷入了恶性竞争的“怪圈”。在此背景下,网络直播平台乱象层出不穷也就不足为奇了。在资本的助推下,直播平台“跑马圈地”的同时,也面临一定的盈利压力。目前,各大平台的一大块收入来源于观众“打赏”,具体而言,观众观看直播时刷的“礼物”不会全部进入主播个人账户,平台会按照与主播所签的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进行一定的抽成。这种盈利模式是典型的关注度经济和粉丝经济,各大平台都想拥有足够多的观众,进而拥有更高的关注度,从而依靠“打赏”抽成获得更多的收入。平台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做大做强非常困难,于是,炒作便成了平台抢占市场份额的基本手段。空前的竞争压力越来越考验平台的炒作能力,一些平台选择靠色情、低俗信息来获取利润,因此,“打赏”抽成这种畸形的盈利模式必然会带来一定的犯罪风险。在竞争压力、盈利模式以及资本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一些直播平台表现出来的是管理的松散和监管的缺失。为了尽快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些平台甚至降低准入门槛,比如说,与有不良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甚至被其它平台“封杀”的主播签约。尤为严重的是,当前整个行业呈现出“劣币驱逐良币”的错误价值趋向,具体而言,各大平台一味追求粉丝量与关注度,而忽视主播素质与内容监管,如平台对一些主播的违规甚至是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93可以说,网络直播平台的急功近利所带来的必然是乱象层出不穷,而乱象恰恰是“孕育”犯罪风险的“沃土”。(二)从业者的“网红”梦互联网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去中心化,即每个人都有可能在一定的网络虚拟空间里成为“网红”,网络直播将互联网的这一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一个人,一个摄像头,在平台上注册,就可以成为一名主播,如此低的准入门槛让很多年轻人带着名利双收的梦想进入了这个行业。一些主播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尽快走红,选择用低俗、色情等内容来“推销”自己,以期拥有更多粉丝,进而获得更多“打赏”。色情直播能快速增加粉丝量,是网络直播中最常见的具有潜在犯罪风险的一类行为。法国作家、哲学家、社会学家鲍德里亚认为,后现代媒体社会的“淫秽法则”导致公共领域和私人空间发生“内爆”,从而把日常生活中最私密的东西展现出来。[6]所谓“淫秽法则”,指的是色情低俗的信息容易在后现代媒体社会获得广泛传播。具体到色情直播,其行为本身就是主播把自己最私密的东西展现给观众,这一点显然符合“淫秽法则”,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一些主播倾向于直播低俗内容。除了色情类直播,暴力类直播也是较为常见的具有潜在犯罪风险的行为。与色情类直播不同的是,暴力类直播的行为初衷可能是情绪宣泄。弗洛依德认为,人有需要发泄的原始冲动和本能。因此,一些主播直播血腥暴力、耸人听闻的内容可能并不是为了名或利,而是借助直播平台发泄在现实生活中累积的“怨气”。需要注意的是,暴力类直播中的主播容易在观众的“起哄”下做出过激行为,潜在犯罪风险很大。无论是色情直播还是暴力直播,或者其他具有犯罪风险的直播行为,相对于正常的直播而言,都是一种“舞弊”行为。犯罪学家唐纳德·克雷西在《犯罪学原理》[7]一书中借鉴了“舞弊三角理论”,该理论认为,舞弊由压力(Pressure)、机会(Opportunity)和自我合理化(Rationalization)三要素组成,只有在三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舞弊才能真正形成。一些网络主播之所以选择“舞弊”,离不开压力、机会和自我合理化这三要素,下面作具体分析。首先,就压力而言,因为从业者太多,网络主播面临的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此外,很多网络主播都是“草根”,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压力。可以说,竞争压力或生存压力是一些主播选择“舞弊”的“导火索”。其次,就机会而言,平台的监管漏洞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消极态度给一些主播的“舞弊”行为提供了机会,如果机会结合压力,就会诱发强烈的“邪念”。最后,即使有了压力和机会这两大因素,大多数“舞弊”还是需要自我合理化。网络直播的虚拟环境带给主播一种模糊安全感,一些主播觉得自己的“舞弊”行为并没有危害到他人,反而有时还会得到粉丝的积极反馈,这些都可以让主播在心理层面将自己的“舞弊”行为合理化,于是,自我合理化成为一些主播实施“舞弊”行为时的普遍心态。(三)部分观众的低级趣味在直播平台上,色情、低俗、暴力等信息从不缺乏市场,一些有着低级趣味的受众总能从这些内容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而这类直播往往具有犯罪风险。要想从观众的角度了解直播中犯罪风险的形成原因,需要对网络直播受众的心理特征作具体分析。笔者通过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发现,用户观看网络直播的心理状态主要有四种,分别是:寻求认同心理、现场真实感、猎奇窥私心理和消费满足心理。寻求认同下的投射心理:用户在观看网络直播时寻求认同和自身归属感,如与主播有相同的职业、相似的成长环境等。与高高在上的明星相比,网络主播更接“地气”,能给予观众心理上的亲切感,因为他们和观众在现实生活里都是普通人。除此之外,观众往往能在网路主播身上发现自身理想的“影子”,即人气主播所具备的才能、所取得的成就对观众而言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或者说人气主播所做的事情恰恰是一些观众一直想做但囿于现实并没有做的事情。举例说明:一位观众爱好唱歌,并且渴望得到他人的欣赏,那么其在观看一些人气主播唱歌时,内心便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这就是典型的寻求认同心理。追求现场感:笔者在采访时发现,大部分被采访对象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网络直播与其它互联网服务相比更具娱乐性,更能让人放松身心。直播中新奇有趣的实时视频,很好地满足了人们排遣寂寞、寻找寄托、释放自我、愉悦身心的需求。美国作家罗伯特·考克尔指出:“视觉景象使事物直接呈现在人们面前。人们相信眼见为实,而事物的影像显然符合这一点:在那里,完整,真实。”可以说,网络直播顺应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交流杨亚强:网络直播犯罪风险的形成原因及防范对策94日益视觉化的趋势。猎奇窥私心理:人类是好奇心极为强烈的动物,而网络直播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其不可预料性,这恰恰激发了观众的好奇心,形成了很强的用户粘性。窥探隐私似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癖好,因此,窥私成为观众观看网络直播时的一种心理常态。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精神沟通越来越少,当目光聚焦在远离自己的人身上时,窥探别人是安全的,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谁,而对方却暴露了自己。直播中个人隐私的展现,给观众带来了刺激感和新奇感,满足了围观者的“窥私”快感。例如,少数明星也“试水”网络直播,让人们第一次通过直播看到了明星在荧屏外的另一面,了解到明星生活中的很多趣事,使人们的窥私欲和猎奇心得到满足。消费满足心理:刷礼物是网络直播中主播与粉丝间互动的一种重要方式,“钻石”“游艇”“飞机”“火箭”等各种虚拟礼物在直播平台上都明码标价,每当粉丝送出价值较大的礼物时,主播一般都会予以口头感谢,而且经常伴有观众的“欢呼”,这时刷礼物的粉丝会有一种消费后的极大满足感。正如鲍德里亚在其著作《消费社会》中所认为的那样,消费与审美之间没有跨越不了的鸿沟,“在媒介数字化的时代一切都显得更加便捷且毫无遮掩”[8]。(四)有效监管的缺失需要清楚的是,网络直播中出现的犯罪风险,诚然与平台运营、主播素质以及观众品味相关,但也反映出政府和企业有效监管的缺失。实时性是网络直播的显著特征,即很难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一特征也成了对其监管的一个痛点,即监管的滞后性。实践中,网络直播乱象频出就有力地证明:无论是企业还是相关政府部门,对于直播内容的监管措施都不够有效。举例说明:2016年1月11日,即骇人听闻的“直播造人”事件发生后的次日,武汉市网信办约谈斗鱼网络公司负责人,责令其关停相关频道,并要求对直播内容进行审核清理。但约谈后不长时间,斗鱼网络就再次因出现低俗问题而成为网络热点。[9]由此可见,滞后的监管和处罚如果形不成“震慑力”,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四、网络直播中犯罪风险的防范对策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认为,互联网时代正在构建一种娱乐大众的媒介,这种媒介提供的肤浅甚至恶俗的快乐是欲望发泄式的,是缺乏思索和精神参与的。[10]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生事物,网络直播带来的社会娱乐化本无可厚非,但以牺牲社会利益来达到商业目的的“狂欢”应该受到法律的规范。换言之,只要其中存在犯罪风险,那就必须防范。(一)制度层面网络直播自出现以来,发展势头强劲,新加入的企业越来越多,各大平台忙于抢占市场,行业目前处于无序竞争状态,比较混乱。相关部门亟需优化制度设计,使行业尽快摆脱无序状态,从而使网络直播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网络直播虽然产生、发展时间不长,但与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少,如《电信条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等,但规定都较为笼统。为了更好地规范网络直播行业,相关法律规定需要更加明确,更具操作性,相关监管措施需要进一步细化。1.明确内容标准规范网络直播必须从进一步明确内容标准入手,部分主播之所以打“擦边球”,就是因为内容标准不够明确。直播中出现的所谓的“色情”或“暴力”是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色情或暴力,直播中出现的“低俗”与法律意义上的低俗有何区别,低俗、违规、违法等不同行为之间的界定标准是什么,这些都需要法律法规来予以明确。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出现灰色地带,才能避免一些主播“钻空子”。2.厘清各部门职能和责任网络直播具有文化属性、商业属性以及社会属性,因此对它的监管不可能由一个政府部门来完成,而是需要多个部门的协同合作与密切配合。在优化监管方面的制度设计时,必须划清各部门的责任范围,否则容易出现“九龙治水”的局面。此外,需要在制度层面建立一套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对网络直播进行综合治理。3.明确监管主体和管理主体,加强事中监管力度对于网络直播平台的监管,目前存在着多头监管的状况,但是从职责来看,由广电总局牵头管理更为恰当,因为广电总局对互联网、广播影视、出版物等相关活动负有监管职责。平台是网络直播的管理主体,这一点毋庸置疑,因为作为运营方,于法于理都应由其来对网络直播进行管理。具体而言,平台每推出一个新功能或新应用时,都要进行相应的安全评估,检查其中是否存在潜在的犯罪风险,杨亚强:网络直播犯罪风险的形成原因及防范对策95必要时要向主管部门报备。此外,要严格落实一周24小时值班制度,增强管控力度。4.提高违法成本网络直播乱象频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违法成本过低,所以一些主播和平台敢于“越界”。在优化制度设计时应当提高违法成本,具体而言:无论是平台还是主播,只要其行为违法,那么除了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财产方面的处罚外,还要对其商业行为进行一定的限制,比如,责令平台停业整顿、禁止主播在一定期限内从事网络表演等。此外,无论是平台还是主播,视情节的恶劣程度,可考虑对其适用永久禁入制度。(二)政府层面1.创新监管思路在不扼杀创新的前提下,面对网络直播中的犯罪风险,政府要有大胆尝新的监管措施。例如,“直播造人”事件之所以影响恶劣,是因为一些网友在观看过程中进行录制,并将录制的视频上传到了微博、微信等平台上,造成了病毒式传播。鉴于监管的滞后性,“直播事件”发生后,政府的第一要务是尽可能地缩小影响范围,因此,相关部门可以考虑引入“熔断机制”。所谓“熔断机制”,指的是政府与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建立合作机制,直播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请社交平台“帮忙”在技术上限制相关视频、图片的二次传播,尽可能地缩小传播范围。2.加强对行业的监督和引导检查直播平台用户实名制以及主播审核制的落实情况;推进普通用户手机注册登记等安全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指导并帮助平台制定网络主播的从业标准;监督平台落实在线举报机制;建立行业职业道德体系,将违法违规者列入诚信黑名单;引导直播平台提供优质内容;对平台、主播以及用户进行法治宣传教育。此外,政府部门、主流媒体要持续“发声”,抢占话语权,与网络直播衍生的文化语境形成舆论对冲。3.监管常态化,加大处罚力度政府部门之间要建立联动机制,在交叉管理、综合执法等方面形成合力。监管部门要加大处罚力度,从严整治网络直播中的不法行为,“铁腕”清理直播中的低俗内容。具体而言:严格执法,严惩涉黄涉暴主播;清理一批长期违规且屡教不改的平台;从源头发力,对粗制滥造、低俗暴力等内容进行严厉打击;对出现问题的直播平台进行追责和处罚,倒逼平台主动承担责任。监管部门不仅要“雷霆执法”“定向清毒”,更要建立专项治理长效机制,将监管制度化、常态化。(三)平台层面1.完善监管措施网络直播行业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平台需要投放更多资源用于监管,当好内容管理第一“责任人”。首先,做好源头防控。严格落实用户实名制度以及主播审核制度;逐一调查从业者背景,淘汰不良主播;做好信息把关,坚决将违背社会公德和触犯法律的直播内容拒之门外。其次,优化监管措施。健全内容审核制度,配备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实现对表演行为以及互动等关键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建立惩罚机制,对传播不良信息、蓄意挑起事端的主播要予以警告和处罚,比如收取保证金,主播出问题直接扣罚,严重者可予以封杀;完善技术手段加强弹幕内容管理,例如,升级弹幕敏感词屏蔽技术,使带色情、暴力性质的弹幕不能发送;通过技术手段对粉丝大量集中的“房间”进行重点监管,尤其是短时间内用户大量涌入的房间。再次,建立联动机制。平台之间联动起来,如果一个主播“胡作非为”,所有平台可联合起来对其进行封杀,防止其在其它平台改头换面继续直播。各平台之间应该建立共享黑名单,对于有劣迹的主播,应该全网禁止注册开启网络直播。最后,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直播平台可以效仿微信的内容管理方法,建立网民举报和建言机制,开通有害信息举报端口,接受网友“把脉问诊”。对观众投诉要积极回应、认真处理,将投诉量作为主播薪酬的重要参考。2.转变经营理念直播平台要意识到,通过低俗信息吸引粉丝获取利润并非长久之计,应树立“内容为王”的理念,扩大优质信息的供给,努力提供积极健康、正能量的直播内容,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直播平台可以在细分领域提供特殊服务,如为企业或个人提供移动视频直播的软硬件解决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举办产品发布会、演唱会等,通过垂直市场的精耕细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直播平台也可以在内容、功能上进行融合创新,与其它领域进行合作,向教育、体育、电商等市场渗透,例如:直播+教育、直播+体育、直播+电商等。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在线叫卖、讲解导购等各种形式的电商直播,在增强消费体验的同时,也拓宽了商家的营销渠道,市场潜力巨大;而报告发布、投资指导、学术讲座等各种形式的教育直播,也能覆盖更多的专业领域,为专业杨亚强:网络直播犯罪风险的形成原因及防范对策96知识的变现提供渠道等。3.提高行业自律作为一种大众媒介,直播平台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能忽视社会效益。作为直播内容的提供方,平台有义务对主播进行职业素养和道德素养培训,引导其提供阳光健康、丰富多彩的直播内容。实践中,可以由几家大的平台牵头成立自律协会,建章立规,共同来提高行业自律。(四)主播层面1.坚守底线,强化责任意识所谓底线,指的是网络主播的行为不能触犯法律规范和社会公德,具体而言,不得利用直播从事扰乱社会秩序、传播淫秽色情等法律法规禁止的活动,不得在直播中传播法律法规禁止的信息内容。作为大众媒介的从业者,网络主播应树立社会责任感,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自我约束,自觉抵制包含有低俗、色情、暴力等内容的表演,努力向公众传播积极健康、正能量的信息。2.提高职业素养网络主播应当认识到自己的职业特殊性,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将实时展现在观众面前,因此,直播时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言行举止,自觉遵守职业道德。不可为了眼前利益去迎合部分观众的低级趣味,良好的口碑不仅能赢得粉丝的尊重,也对自身的长远发展有好处。一些人气主播,更应起到示范作用,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号召粉丝抵制不良信息,与网友一同维护网络直播的健康环境。(五)网民层面对于网民而言,应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理性文明上网,坚决抵制淫秽色情、诈骗犯罪等低俗化的直播内容。同时,增强责任意识,主动监督不良直播行为,为网络环境的净化尽一份力。在观看直播时,如果发现不良行为,及时向房间管理员举报;当直播间里有人蓄意挑起事端时,如“鼓励”女性主播展示隐私部位、怂恿主播施暴等,观众要学会自我克制,避免“集体狂欢”或“集体冷漠”,自觉履行责任,做到不围观、不起哄、不参与。此外,面对色情、暴力等低俗直播,网民要做到不录制、不上传;面对流出的低俗、有害视频,网民要做到不转发、不传播。网络直播犯罪风险的防范,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众多方面。本文仅就网络直播犯罪风险防范的相关概念、常见案例、形成原因、防范对策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对网络直播犯罪风险防范现实效果的考察、具体对策的可行性等,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参考文献:[1]徐明轩.“直播造人”:二次元也不能挑战法律[N].新京报,2016-01-12.[2]沈开举,方涧.网络直播管理不能留有“模糊地带”[J].人民论坛,2016(22).[3]郭长秀.为当“网红”扬言砸警车,找事儿![N].大河报,2016-06-27.[4]李珊珊.目睹闺蜜遭强奸少女手机直播被判刑[N].信息时报,2017-03-26.[5]郭晶.美国少年网上直播自杀过程1500人在线观看[N].中国日报,2008-11-24.[6][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奇观[M].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49.[7][美]萨瑟兰,克雷西,卢肯比尔.犯罪学原理[M].吴宗宪,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156.[8][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148.[9]许恋恋.直播造人后斗鱼又来“更衣门”[N].IT时报,2016-02-29.[10][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58.责任编辑:穆云涛杨亚强:网络直播犯罪风险的形成原因及防范对策CausesandPreventionofCrimeRiskinNetworkLiveBroadcastingYANGYa-qiang(People’sPublicSecurityUniversityofChina,Beijing100038,China)Abstract:Inrecentyears,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networklivebroadcasting,manyliveplatformshavealargenumberofusersandrealizedmanypeople’scelebritydream.However,thelevelandthethresholdoftheindustryalsohavebeeninevitablypulleddown,whichbroughtalotofcrimerisks.Thispaperfirstanalyzestherelatedconceptsofthenetworklivebroadcastingandsomerelatedcases.Secondly,itanalyzesthecausesofthecrimeriskinthenetworklivebroadcasting.Finally,itputsforwardtheconcretecountermeasuresforthepreventionofnetworklivebroadcastingcrimeriskfromthefiveaspectsofsystem,government,platform,anchoranduser.Keywords:networklivebroadcasting;crimerisk;prevention
本文档为【网络直播犯罪风险的形成原因及防范对策_杨亚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87279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7
分类:房地产
上传时间:2018-03-20
浏览量: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