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哥特小说的恐怖美学_崇高与诡异

哥特小说的恐怖美学_崇高与诡异

举报
开通vip

哥特小说的恐怖美学_崇高与诡异 2008年 3月 第 24卷  第 2期 Journal of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Mar. , 2008 Vol. 24 No. 2 哥特小说的恐怖美学 :崇高与诡异 於 鲸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 ,江苏 南京  2 1 0 0 9 7 ) 提  要 :伯克的崇高论与弗洛伊德诡异说直指哥特小说的重要美学特征 ———恐怖。从存在论的角度看 ,崇高在哥 特小说中显现为一种“为存在而存在 ”的“怕 ”,对外部世界的恐惧 ,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快乐...

哥特小说的恐怖美学_崇高与诡异
2008年 3月 第 24卷  第 2期 Journal of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Mar. , 2008 Vol. 24 No. 2 哥特小说的恐怖美学 :崇高与诡异 於 鲸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 ,江苏 南京  2 1 0 0 9 7 ) 提  要 :伯克的崇高论与弗洛伊德诡异说直指哥特小说的重要美学特征 ———恐怖。从存在论的角度看 ,崇高在哥 特小说中显现为一种“为存在而存在 ”的“怕 ”,对外部世界的恐惧 ,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快乐原则 ;而诡异在哥 特小说中则显现为一种对存在的“畏 ”,它来自存在 ,也是存在本身 ,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超越快乐原则 ”。至 于小说文本中的具体恐怖情境 ,又可以根据它们与崇高与诡异之间的联系 ,将它们区分为 terror和 horror两种 类型。 关键词 :哥特小说 ;恐怖美学 ;崇高 ;诡异 ;怕 ;畏 中图分类号 : I0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3 - 3831 (2008) 02 - 0048 - 07 M acabre Aesthetics in the Goth ic: Sublim e and Uncanny YU J ing Abstract: Burkean Sublime and Freudian Uncanny are highly pertinent to Macab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esthetic characters of gothic novels. The Sublime manifests in gothic novels as a fear of“being for the sake of being”, as a fear for the outside world, which is dom inated by“The Pleasure Princip le”. The Uncanny, on the other hand, finds its way into gothic novels as an angst from and in the being itself, which is subjected to“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 le”. Relatedly, specific contexts of macabre can be categorized into“terror”and“horror”with respect to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sublime and uncanny respectively. Key words: the Gothic; macabre aethetics; sublime; uncanny; fear; angst   与哥特小说联系最为密切的审美范畴非“崇高” ( sublime)与“诡异 ”( uncanny)莫属。德文德拉·P1 瓦尔马认为哥特小说“实际上印证了伯克关于恐惧 和崇高性的理论 ”[ 1 ]225。戴维 ·庞特多次指出“崇高 与哥特在西方传统中的纠结”[ 2 ]184 ,其中伯克的《关于 崇高与秀美概念起源的哲学探讨》( Edmund Burke, A Philosophical Enquiry into the O rigin of Our Ideas of the Sublime and Beautiful, 1757)一文 ,是“在崇高与 恐怖之间确立一种系统性的有机联系”的首次尝试 , 并对哥特小说的诞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2 ]184而诡 异与哥特小说的关系 ,更是不容置疑。在《论诡异 》 (On uncanny, 1919)一文中 ,弗洛伊德就大量援引了 霍夫曼的哥特小说中的诡异现象。 已有不少学者对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过探 讨。其中多数人认为从崇高到诡异是哥特小说恐怖 形态的一个进化与转化的过程 ,也有的学者将崇高和 诡异与不同性别的不同叙事策略联系在一起。 本文则认为 ,崇高与诡异在哥特小说中体现为处 于两个不同存在论层面的两种迥异的恐怖情态。为 了确证这一初步判断 ,以下将对这组概念一一加以考 察 ,同时 ,笔者将引入另一参照系 ,即海德格尔的一对 存在论概念 :“怕”与“畏”。   一、哥特小说中的“崇高”与“怕” 崇高论历经 2000余年的发展 ,朗吉努斯式的崇 高与利奥塔式的崇高已经大相径庭。而在众多的崇 高论中 ,以伯克的崇高论与英国哥特小说的联系最为 直接 ,因为他的崇高论是围绕恐怖来构建的。在伯克 的眼中 ,所有“崇高”情感的根源都在于恐怖 ,它源于 弗洛伊德生命本能的“自我保存的本能 ”,源于主体 体验到的对自身生命的威胁。[ 3 ]36 - 37他还考察了与全 部感官有关的令人恐惧的、崇高的客体 :模糊、力量、 匮乏、巨大、无限、宏伟、光、声音与响度、突然、间歇中 断、动物的叫声、嗅觉 /味觉 /苦味与恶臭。 而伯克式的崇高之殊异于之前的朗吉努斯或之 后康德等人的崇高就主要体现在他的崇高主体的恐 惧感之中。 1. 对伯克式崇高主体起决定作用的是恐怖原 则 ,而非道德原则 朗吉努斯的《论崇高》一文 ,诚如鲍桑葵所言 ,除 84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8年第 2期  了对文章的“崇高”修辞风格进行探讨之外 ,“作者并 没有真正肯定地抓住任何明确的崇高观念 ”[ 4 ]。文 中 ,朗吉努斯反复强调崇高的思想显然是与崇高主体 的道德观念密切相关的 ,“崇高可以说就是灵魂伟大 的反映。⋯⋯崇高的思想是当然属于崇高的心灵 的。”[ 5 ]康德也强调崇高主体除了具备对恐怖的感知 能力之外 ,还要必须有一种先天的道德理念。[ 6 ]105伯 克所提出的“崇高 ”却属于另一类———注重痛苦、危 险与恐惧的自我保持的情感。因此 ,伯克的崇高论的 主导原则只能是恐怖 ,“恐怖在一切情况中或公开或 隐蔽地总是崇高的主导原则”[ 3 ]60。 2. 不同于启蒙理性主体 ,伯克式崇高主体是非 理性的 与伯克总是简单地说某物“是崇高的 ”不同 ,康 德认为“真正的崇高不能包含在任何感性的形式中 , 而只针对理性的理念 ”[ 6 ]83。在他看来 ,伯克眼中那 狂暴崇高的自然不能称其为崇高 ,只有事先充满理念 的主体的内心在面对客体时 ,离开感性 ,同时运用反 思判断力专注于那些包含有更高的合目的性的理念 , 从而“感受到内心有一种超出任何感官尺度的能力 的东西”[ 6 ]89时 ,主体才能感受到崇高。 伯克是英国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然而他 “较之他那个学派的大多数人都更激烈地反对理 性”[ 7 ]。在《论崇高与美》中 ,他主要是从人的生理和 心理机制出发来探讨客体在主体心里激起的崇高感 的 ,重直觉本能 ,而几乎完全摒除理性在其中的作用 : “处于这种状态时 ,其它一切精神活动都会中止 ,此时 精神完全被其对象占据 ,以致不容纳任何其他东西 , 结果也不能用来思考对象从而产生了崇高的伟大力 量 ,它产生于推理以前 ,并以不可抗拒的力量驱使 我们。”[ 3 ]59 3. 审美快感来自主客体间的审美距离 ,而非主 体的升华 康德与伯克都认可崇高能够引发一定的不同于 正常愉悦的快感。但他们对于这一快感产生的根源 的认识却大为不同。康德将这种快感称为“消极的 愉快”。主体内心被对象吸引 ,但又交替性地一再被 对象所拒斥 ,最后凭借理性达到对对象的超越 ,从而 获得快感。伯克则用“欣喜 ”( delight)来表达那种伴 随痛苦的崇高感受。在他看来 ,崇高快感来源于主客 体之间的审美距离 ,而非主体的超越。“当痛苦逼得 太近时 ,不可能引起任何欣喜 ,而只有单纯的恐怖。 但当相隔一段距离时 , ⋯⋯就有可能是欣喜。”[ 3 ]37正 如戴维·B1莫里斯在其《哥特式崇高性》一文中指出 的 :“在对爱与恐惧的交织的探求中 ,哥特小说追求一 种完全无需超越的崇高。”[ 8 ]306前者是先验的整体性 的超越 ,而后者则是恐惧中的颤栗以及随之而来的置 身事外的暗自庆幸。同样是向魔鬼出卖自己的灵魂 以求得现世的享受 ,前者如浮士德在临死前那一瞬的 感怀 ;而后者则如安布罗西奥般迎来自我的最终毁 灭 ,是弗洛伊德生本能的快乐原则。 由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 ,伯克与康德等人的崇 高有相似之处 ,但有着更多关键性的差异。正是这些 差异使得只有伯克式崇高才能成为 18世纪英国哥特 小说的“指导性理论”。而康德式的、超越式的崇高 , 如韦斯凯尔等人研究所指出的 ,应该更多的是与古希 腊悲剧和浪漫主义文学相契合的。 如果说伯克从现象的层面为我们详尽地描述了 崇高中的恐怖客体以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那么海德 格尔则从存在的层面描述了崇高中主体的境遇 ,那就 是“怕”。 海德格尔用“怕”来指称一种存在的具体现身样 式 ,一种现身在世的生存论上的可能性 ,即“会怕 ”。 海德格尔对怕的论述从“怕之何所怕、害怕以及怕之 何所以怕”[ 9 ]163这三个环节展开 ,而且其论述正与伯 克的崇高论大致相当。所谓“怕之何所怕”即是可怕 的东西。既然“怕 ”就是存在的在世方式 ,那么怕之 何所怕也即此在的世内照面的、含有威胁性质的东 西。它包括三类 :上手事物 ,如杀伤性武器 ,现成事 物 ,如陡峭的山崖以及共同此在———他人。海德格尔 详尽地总结出了怕之何所怕的东西所包含的威胁性 特征 :具有有害的因缘 ;来自有害性可牵动的一个确 定的场所 ;它是人所熟知的、却又带有一段“蹊跷 ”; 有害的东西临近着 ;有害的东西总是将来而未来 ;此 中就有 ,也就是说 ,即便可怕的东西最终并不真的到 来 ,也会构成害怕。总的来说 ,虽然海德格尔没有具 体地列出恐怖客体的清单 ,但所描述的特征与伯克所 描述的客体特征大体相当。就审美主体而言 ,海德格 尔的“害怕”即是此在对怕之所怕在其可怕性中对其 的揭示。他说 :“怕而后才可以一面害怕着 ,一面明确 观望可怕的东西 ,把它‘弄明白 ’。”[ 9 ]164正如伯克在 “模糊”这一节中也提道 :“当我们知道危险的真实程 度时 ,当我们的眼睛习惯了危险时 ,恐惧就会大大减 弱。”[ 3 ]61至于“怕之何所以怕”,海德格尔说 ,“唯有为 存在而存在的存在者才会害怕”[ 9 ]165。在其中起作用 的 ,正是伯克所说的“自我保存的本能 ”,怕使人迷 乱 ,使人魂飞魄散。怕让人看到遭受危险的“在之 中”的同时封锁着“在之中 ”,乃至唯当怕隐退的时 94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8年第 2期  候 ,此在才得以重辨身在何方。这也正是伯克式崇高 主体的理性在恐惧中失而复得的过程。最后 ,对于伯 克所提出的伴随着痛苦的“欣喜 ”的审美情感 ,海德 格尔也表示了赞同 :“怕这现象此外还包含有的就是 一种‘快感与不快感 ’了 ”[ 9 ]390。由以上论述可见海 德格尔对“怕 ”的解释与伯克式崇高论之间的互通 款曲。   二、哥特小说中的“诡异”与“畏” 诡异 ,德语词“unheim lich”,译成英语为“uncan2 ny”。弗洛伊德在借鉴了延奇的观点、该词的词源学 分析以及谢林的定义之后 ,做了个总结 :“隐秘的、熟 悉的东西 ,这些东西受到压抑 ,最后仍然显现出来 ,所 有让人感到诡异的东西都符合这一条件。”[ 10 ]294 他尽力罗列了他所能发现的 ,可能引起诡异感的小说 母题和日常生活经历。比如 :恍若有生命的玩偶或机 械人 ,暗示着阉割焦虑的挖小孩眼睛的睡魔 ,双重角 色、人格分裂和自我置换 ,数字、迷宫般的道路等让人 联想到内心的“强迫性重复”的事物 ,“恶毒的眼光”、 不幸却准确的预感等“触动了我们内部残留的泛灵 的思想活动的痕迹 ,从而使这些痕迹又明白地显现出 来”[ 10 ]288的事物等等。那么在这些被压抑然后又显 露出来的杂乱事物背后隐藏的实质性规律究竟是什 么 ? 弗洛伊德进而将这些母题归入两类情况 ,即 :“当 受到压抑的幼时情节因某种印象而复苏 ,或者 ,当已 被克服的原始信仰似乎又得到证实”[ 10 ]297 - 298。在这 两类情况下 ,我们将体验到诡异感。但是我们要说 , 弗洛伊德的诡异论是个尚未完成的理论。 11弗洛伊德坦承 ,他所举的那些引起诡异感的 例子未必总会引起相同的效果。比如僵尸复活很诡 异 ,但这种说法不适用于复活的白雪公主 ;事件不自 觉地重复出现会引发诡异感 ,但在马克·吐温等人的 笔下 ,同样的重复却造成一种喜剧性的效果。弗洛伊 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只好跳出精神分析理论的圈 子 ,从作家叙事的角度来解释 :“我们对作家所享有的 不按一般语言规则行文的自由和特权的可能性阐述 得还不够透彻 ,作家正是通过这种自由和特权来引起 或排队某种神秘和恐惧的感情。⋯⋯讲故事的人对 我们却有一种奇特的指导力 :他使人们处于某种情 绪 ,从而引导我们感情的流向 ,在一个方向上把它堵 上 ,使它流向另一个方向。”乍听之下 ,这似乎有一定 的道理 ,但反过来说 ,难道诡异现象都产生于作者叙 事氛围的营造吗 ? 并不对榫的两种解释方法的拼接 获得的结论是不可逆性的。 在这里 ,我们要再一次求助于海德格尔。如前所 述“崇高”与海德格尔的“怕”相对应 ,巧的是 ,海德格 尔又曾就“畏”( angst)这一此在的基本现身情态探讨 过诡异 ( unheim lich)的问题 :“在畏中人觉得‘茫然失 其所在 ’”。“怕 ”指向某种特定的世内存在之物 , “畏”则“在此在中公开出向最本己的能在的存在 ,也 就是说 ,公开出为了选择与掌握本身的自由而需的自 由的存在。畏把此在带到它的‘为 ⋯⋯’的自由存在 之前 ,带到它的存在本真状态之前 ,而这种本真状态 乃是此在总已经是的可能性”[ 9 ]217 - 218。海德格尔的 “畏”与弗洛伊德的“诡异 ”一样 ,其对象都是某种 “空无”。 在弗洛伊德的“诡异 ”中 ,令人恐惧的不是事物 本身 ,而是某些其它的因素———被压抑物 ,无意识那 缺席的在场。海德格尔也认为 ,畏之所畏不是任何世 内存在者。“凡是在世界之内上手在手的东西 ,没有 一样充任得了畏之所畏者。”[ 9 ]215与怕不同 ,畏之所 畏的“威胁者乃在无何有之乡 ”[ 9 ]216。那么畏之所畏 究竟为何 ?“畏之所畏者就是在世本身 ”[ 9 ]215。对于 这一点 ,海德格尔的阐述相当明晰。当然 ,一切还要 从他的“常人 ”说起。必然会有他人的存在 (对他人 来说也是此在 )伴随着此在的存在 ,此在也就不可避 免要“向他人存在 ”。这种共在状态使此在“处于他 人可以号令的范围之中。不是他自己存在 ;他人从它 身上把存在拿去了”[ 10 ]147。而“常人”,不是哪个具体 的人 ,而是所有那些“他人 ”的总和、平均 ,或者说是 无此人。这个常人指定着此在日常生活的作为共在 的存在方式 ,即此在日常生活在常人之中。“如果 ‘我’的意义是本己的自己 ,那么‘我’并不首先存在 , 首先存在的是以常人方式出现的他人。”[ 9 ]152而常人 是中性的东西 ,它抹平一切此在之个性 ,使其失去本 真 ,跌落到非本真的存在常人之中的常驻状态之中 (日常的共处同在、庸庸碌碌、平均状态、平整作用、公 众意见、卸除存在之责任与迎合等 )。此谓之“沉 沦”。也就是说 ,此在的沉沦是对此在之本真的偏离。 由于人在常人之中的异化 ,人为了寻求安宁以为常人 的生活是完满真实且有秩序的 ,于是把常人当成自己 躲避操心、操劳的盾牌 ,而不去追问此在的本真。海 德格尔认为 ,这一沉沦之背离 ,正是“起因于畏 ” [ 9 ]215。当畏袭向错把常人当作本真自我的沉沦中的 此在时 ,如醍醐灌顶一般 ,便使得此在突然之间恐惧 地发觉自身被抛在世 ,无所依归 ,从而“使此在个别化 为其最本己的在世存在”[ 9 ]217。从海德格尔这里我们 可以知道 ,“诡异 ”的对象不是物 ,而是一种“无 ”,它 所揭示的不是沉沦中此在对前来照面之物的恐惧 ,而 是存在论层面上的恐惧。就这一点而言 ,与弗洛伊德 05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8年第 2期  所谓作家的叙事态度相比 ,同一个题材“诡异”与否 , 也许更多的关乎这部作品是否涉及对存在的思考 (无论他自己是否意识到这一点 )。 21弗洛伊德的诡异论存在着一个明显的悖论。 据其所言 ,造成诡异恐惧的关键在于压抑和“被压抑 者的复归”[ 11 ]。弗洛伊德将压抑认定为最基本的心 理防御机制。当个体体验到一种超我认为应该加以 斥责的本能冲动时 ,意识可能将它推开 ,把它压抑入 无意识。自我运用这样一种防御机制来调和本我和 超我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以避免内心的冲突和痛苦。 但本能冲动是不可能被彻底摧毁的 ,被压抑的只是它 的表象 ,它本身仍然完好地存在于潜意识中 ,仍然可 以对意识施加决定性的影响 ,通过口误、梦呓等形式 显现出来 ,甚至引发神经症。这一压抑的根源在于内 部的超我。当然外部文明的超我也可以通过内化而 起作用。“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消除本能才能 得到确立的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 (通过抑制、压抑或其 它手段 )必须以强烈的本能不满足为前提。”[ 12 ]因此 , 个体那些与文明要求不一致的欲望也总是应该被压 抑的。由于盛载着被压抑冲动的无意识的活动是受 “强迫性重复”原则或者说“超越快乐原则 ”控制的 , 因此弗洛伊德认定 :“凡是让我们联想到这种内心的 ‘强迫性重复’的事物都可以被视为诡异之物。”[ 10 ]286 弗氏又曾说过 :“本能永远不可能成为意识的对象 ⋯⋯本能只能以观念的形式被再现出来。”[ 13 ]受压抑 的本能自身是不可被认识的 ,那么它被压抑后如何能 够得以复归呢 ? 如果按照他本人的说法 ,本能只能以 观念的形式再现 ,语词的成分就必将加入其中 ,但如 此一来 ,也就意味着本能欲望得以进入前意识或意 识 ,这也显然又与他自己所谓“被压抑者的复归 ”的 应有之义相违背。在弗洛伊德看来 ,当一个人看到某 一诡异客体感到恐惧时 ,他只能说出恐惧感受 ,却并 不能明确地说出恐惧的根源。一旦意识能够明确地 获知原因 ,诡异感也就消失了。 众所周知 ,同时获取弗洛伊德和海德格尔理论养 料来成就自身的理论家就是拉康。他一方面高擎 “回到弗洛伊德 ”的旗帜 ,一方面带着海德格尔存在 主义哲学影响的烙印 ,虽然并没有直接讨论过“诡 异”,但他在综合前二人观点的同时辅以语言学的方 法 ,对“诡异”的一些组成概念进行了阐发和改进 ,解 决了这一根本性的矛盾 ,即人如何能够既感知到被压 抑的无意识 ,又无法对它进行表述 ? 拉康用另一套话语否定了诡异感是由受压抑然 后回归的无意识造成的这一观点。此前人文主义的 基本前提之一就是存在着一个稳定的主体 ,它拥有自 由意志和自主能力 ,是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的理论质 疑并摧毁了这一人文主义的自我理想。个别学者已 经直觉到诡异主体的这一分裂特性 :“压抑 ,以及随之 发生的意识的‘真实’与无意识的‘不真实’———在结 构上类似于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分离 ,是诡异的先 决条件。”[ 14 ]拉康的解释更为激进 ,他指出被压抑的 不是所指而是能指。 针对弗洛伊德的“欲望 ”———人的一种本能状 态 ,一种心理和肉体上的需要———拉康也提出了自己 的“欲望”( desire)观。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海德格 尔的烙印。海德格尔已经看到了人的本真存在向 “常人”、“他人”存在的异化。拉康则看到大、小他者 通过语言 ,大他者先行构建的象征能指 ,将人的欲望 异化为“他者的欲望”。他说 ,欲望是“从说出来的要 求与需要的差异中产生的 ,它无疑是主体在其要求 (demand)中说出来的需要 ( need)得到满足后仍然缺 乏的东西”[ 15 ]。在语言和欲望脱节处显现的正是无 意识。这一脱节是由于能指的匮乏 ,主体的欲望得不 到辨认 ,或者说得不到被承认或认可 ,无法进入象征 秩序 ,结果“它们就这样遭到禁止 ,在此 ,压抑实际上 开始了 ”[ 16 ]244。无意识成了被压抑的能指的集合。 对于这一点 ,拉康指出 ,无意识是通过“隐喻 ”和“换 喻”来动作的。通过这一运作机制 ,能指在无意识中 构成了能指的链条 ,与此同时 ,这一能指的链条也将 无意识改造成了他人的无意识。这使得无意识有可 能通过能指转换的方式呈现出来 ,但一旦呈现出来 , 也就说明它被意识到了 ,被思维触及了 ,只不过触及 的是已经被转换过的能指。 那么 ,受到压抑的能指改头换面的复归又是如何 引发诡异感的 ? 这是弗洛伊德在其论文中不曾解决 的问题。再看拉康对超越快乐原则的“强迫性重复” 原则的看法。正如上文所述 ,弗洛伊德的“被压抑者 的复归”遵循的是“强迫性重复”的原则 ,拉康却不同 意用“强迫性重复”来解释无意识的运动。在拉康看 来 ,“重复现象涉及了与‘实在界 ’的相遇问 题”[ 16 ]116。他尝试从多个层面来描述“实在界 ”:“实 在界”的地方 ,从创伤延伸到幻象 ⋯⋯[ 16 ]121 ,“实在 界”便是那经常回到同一地方去的东西 ,回到“我思” 主体遇不到它的地方去的东西。[ 16 ]116 - 117一般来说 ,能 指受到压抑进入无意识 ,而一旦能指“因逾期而权利 丧失”,它就无法进入主体的无意识 ,成为创伤 ,通过 幻觉或梦等无意识心理过程中不断重现 ,顽固地保留 在实在界 ,表现为一种神经症。我们感知或意识不到 创伤和实在界的存在 ,它们是我们的思维永远触及不 到的地方。因此笔者认为 ,弗洛伊德那令人感到诡异 15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8年第 2期  的“被压抑者的复归”应该正是拉康所谓人类无意识 主体与实在界的相遇 ,当然正如拉康已经指出的 ,这 永远只能是一种“失败的相遇”[ 16 ]142 ,因为此时思维 与“实在界”的关系呈现为一种无限接近但永远无法 进入的瞬间触及。就时间性而言 ,这一复归与海德格 尔的畏将此在向最本己的、个别化被抛境况的带回一 样 ,不是一种“闪避遗忘 ”,也不是对过去的“回 忆”[ 9 ]391。海德格尔认为“畏”的对象是无 ,但同时又 无处不在 ,而“实在界 ”在拉康那里也是一种永恒的 缺场而在场。只不过 ,与海德格尔认为“畏 ”仍然有 可能使人看清自身此在非本真的沉沦状态从而将他 从中解放出来不同 ,拉康认为人根本没有认清存在状 况的可能性 ,无法接近“实在”的存在 ,他从来不是自 己存在 ,人不过是他者无意识的奴隶 ,永远处于一种 “沉沦状态”。 与崇高不同 ,诡异的主体注定是不稳定的、开裂 的。从弗洛伊德 ,到海德格尔 ,再到拉康 ,他们一步步 地逼近了人的生存境遇 ,使此在身处世中的“诡异 ” 的存在恐惧的真相日益得到彰显。 31弗洛伊德的诡异论中存在着一条尴尬的、无 法整合的理论裂隙。如前所说 ,弗洛伊德认为在两种 情况下会产生诡异感 ,其中之一是“被压抑者的回 归”,而另一个则是被克服的原始信仰的回归。弗洛 伊德提出后一种“压抑”和“回归 ”,显然是敏锐地体 察到启蒙理性对于非理性思想和情感的暴政。他举 了一些例子加以说明。现代理性告诉人们世上不可 能有所谓鬼怪 ,但在人们的思想中或多或少会残存一 些迷信。一旦周围发生了凭理性不可理解的事 ,神秘 而恐惧的感觉便油然而生。但如果人能够彻底摈弃 自己的泛灵论信仰 ,他就不会受到这种感觉的影响 , 而会把这一切科学而理智地视为某种物质现实的表 象。为了获致理论阐述的简明和整合的效果 ,弗洛伊 德必须加强两种压抑之间的联系 ,他强调原始信仰总 是与幼时情节相关、并且总是建立在后者的基础之 上。但同时他也感到似有不妥 ,因为这样“无疑延展 了‘压抑’这个术语的本义”[ 10 ]295。目前来看 ,还是拉 康的“实在界”理论帮助完成了这一整合任务。 在拉康那里 ,实在界不再只是个心理分析命题 , 它还是个哲学命题 ;它不再只局限于主体心理的领 域 ,它还延伸到了主体之外的社会文化体系之中。正 如象征界除了指主体内部的超我道德律令之外 ,还指 社会意识形态的象征秩序。而拉康的阐释者齐泽克 在其《意识的崇高客体 》和《实在界的面庞 》等专著 中 ,对实在界在社会文化领域的显现也进行了多方挖 掘和阐述。因此 ,我们可以将潜藏于后启蒙时代中作 为象征秩序的理性话语之下的非理性暗流理解为 “实在界的面庞”[ 17 ]之一。弗洛伊德的两种诡异根源 正是拉康“实在界”在个人主体内部与外部社会两个 层面上的“不在之在”。 在对崇高—怕、诡异—畏加以一一考察的基础 上 ,以下我们将就研究界关于哥特小说文本中的具体 恐怖情境的理论展开进一步求证。   三、哥特小说中的恐怖情境 : Horror与 Terror 事实上 ,在 18世纪末 ,就已经有人发现了伯克式 崇高论的不足之处 ,用它来解释哥特小说的全部恐怖 美学形态已经有些捉襟见肘了。著名的哥特小说家 拉德克利夫夫人在其 1826年出版的《论诗歌中的超 自然》一文中认为 ,与崇高相联系的恐怖形态是 ter2 ror,而非 horror① ,并且 ,“terror与 horror是对立的 ,前 者扩张心灵 ,并激起人的潜能 ,使其进入一个更高的 生存等级 ; 后者则使它们挛缩、僵滞 ,并近乎毁 灭。”[ 18 ]从理性主义的角度来看 ,前者的审美情趣显 然优于后者。 她把 terror与伯克的崇高联系在一起 ,对这种恐 怖形态予以褒扬 ,对 horror则以其与崇高无涉为由加 以贬抑。戴维·庞特在《哥特文学手册》中的“terror” 条目下曾指出哥特小说创作界与评论界扬 terror而 贬 horror的传统正是由拉德克利夫开启的 ,而这又主 要根源于当时这样一种普遍的认知 :前者“与崇高的 王国联系在一起”,它在最后激发自我的超越 ,相反后 者却“被视为一种不那么超验的形式”[ 19 ]。实际上 , 如前所述崇高的超越性并非来自伯克式崇高 ,而来自 康德式崇高。而这也是对哥特式崇高的理解谬误的 发端。接着 ,她又进一步指出前者主要作用于意识和 想像 ,能使心理“扩张 ”和“清醒 ”,而后者则是与挛 缩、僵滞等身体症状联系在一起的 ,具有一种能够毁 灭理性的威胁力。这一论断体现了她对伯克崇高论 的充分认同和重视。尽管伯克本人在其论述中并没 有将这两个词的用法加以区分 ,但反过来说 ,另一方 面也揭示了伯克的恐怖美学的疏漏 :伯克虽然号称将 所有引发恐惧的客体都一一加以考察 ,但仍然有其理 论无法囊括和解释的恐怖形态。因此 ,莫里斯曾声 称 :“哥特小说代表了对伯克的一种潜在的批判——— 它是伯克及其身处时代不可能解释崇高的证 明。”[ 8 ]302但笔者认为 ,它并不是伯克不可能解释崇高 25 ① 在英语日常用语中 , terror与 horror是被作为同义词来使用 的。这两个词都可以同时用来表示作为审美客体的恐怖特性与审美 主体内心的恐惧感受。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8年第 2期  的证明 ,而只是他不可能解释所有恐怖现象的证明。 后来的研究者往往援引拉德克利夫夫人的说法 来区分分别以她和刘易斯为代表的早期哥特小说创 作的两个主要派别 ,即“terror哥特”与“horror哥特”。 但研究者往往在它们身上增添不同的附值 ,以便使它 们能够承担重新区分哥特小说恐怖形态、划分哥特小 说类别乃至重构哥特小说发展的大任。 其中采取这种做法较早的 ,如 :德文德拉 ·瓦尔 马。他对前辈的观点作了更为形象的阐发 :“terror与 horror之间的差异就是令人敬畏的恐怖和令人厌恶 的场景之间的差异 ,死亡的气息和被一具尸体绊倒之 间的差异。⋯⋯ terrror因而营造的是一种无形的心 理恐惧的氛围 ,它引起对另一世界的某种疑神疑鬼的 颤栗。horror凭借的则是对恐怖事物的赤裸裸的描 写。”[ 1 ]130这一观点在当代许多的哥特小说评论中也 得到了延续。里克特·诺顿在其编著的一本关于哥 特小说的研究资料汇编《哥特读物 :第一浪潮 1764~ 1840》中延用了这一体例 :将英国哥特小说划分为拉 德克利夫式的 terror派和刘易斯式的“德国”horror派 ( the Radcliffean School of Terror和 the Lewisian‘Ger2 man’School of Horror)。[ 20 ]他在前二位观点的基础又 加上了自己的不同理解。“通常认为这两派相应地 分别将着重点放在感伤性和感官刺激 ( sensibility and sensation)上。”前者的恐怖 ( terror)力量和事件通常 是内在的 ,反之 ,后者的恐怖 ( horror)力量和事件往往 是外在的。以恐怖事件的”内在“性和”外在“性来描 述这两派的特征显然是一种倒退 ,因为从本质上说 , 它将考察的对象又从主体转回了客体 ,重新退回到伯 克式的停留于事物表象的理论考察方法。我们既可 以同意戴维·庞特将刘易斯的《修道士》中的恐怖读 解为某种政治反抗力量的恐怖 ,更可以将其读解为主 人公安布罗西奥受到长久压抑的“内在”欲望的一次 强劲的毁灭性回袭 ;而拉德克利夫夫人小说中让人恐 惧的 ,倒往往是古旧城堡中那些吱吱作响的门铰链 , 阴暗的走廊 ,以及幽闭的阁楼、地下室等这些“外在” 于我们的东西。这样的区分方式对于揭示哥特小说 的不同恐怖形态来说并不具备本质意义。里克特· 诺顿因此不得不在这两个流派之外 ,又另外加上了以 沃波尔为代表的“历史哥特”(H istorical gothic) ,这一 做法彻底破坏了他分类描述的初衷。 特里·赫勒在《恐怖的喜悦》(1987)中 ,为 horror 和 terror添加的附值则是审美距离方面的 :“Terror是 伤害涉及自身时的恐惧。Horror是人们在预见或看 到伤害涉及他所关心的人时所感受到的情感。⋯⋯ terror只是作品中人物的体验 ,而 horror是对这些人 物或他们的牺牲品的怜悯反应的一部分。”[ 21 ]19 - 20用 海德格尔的话可以很好地驳斥这一观点 :“为⋯⋯害 怕并不取消他人的怕。⋯⋯为⋯⋯害怕是同他人共 同现身的方式 ,但它不一定是连带着为自己害怕 ,更 不一定是各自为对方害怕。人们可以因 ⋯⋯害怕而 并不为自己害怕。但细究起来 ,因⋯⋯害怕就是为自 己害怕。”[ 10 ]165从存在论角度来看 ,这两者之间没有 本质区别。 由此可见 ,仅从哥特小说表层的恐怖意象、恐怖 事件或审美距离等方面来讨论只能把问题弄得更混 乱。笔者认为 ,有必要从更高的精神分析的、存在论 的层面来区分哥特小说的具体恐怖情境。如果仍然 要沿用前述“terror”、“horror”的提法 ,鉴于研究界一 向毫无争议地认定前者是崇高的 ,笔者认为 ,后者则 是诡异的。至于此前普遍认为在它们与 18和 19世 纪的哥特小说之间存在着某种特定联系的提法 ,也是 有其道理的。有学者称 18世纪的哥特小说偏重表现 外部恐怖 , 19世纪末的维多利亚哥特小说偏重表现 内心的恐怖。本文认为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 :前者更 多表现的是崇高之“怕 ”( terror) ,后者中则更多的侧 重诡异的恐怖 ( horror) ,一种“实在”之“畏”。 具体地说 , 18世纪末哥特小说中的恐怖情境多 得自崇高客体的恐怖氛围的营造。阴森的古堡 ,瘆人 的墓园 ,幽暗的长廊或鬼魂出没的荒野 ,甚至是某种 骇世的罪行 ( sublime crime)。而 19世纪末维多利亚 哥特小说中的恐怖情境却往往来自于那若有似无的 “实在界”。它可以显露为无数难以捉摸的面庞。它 可以依附于“崇高”的自然物 ,又绝不同于它 ,就像布 莱克伍德《孤岛柳林》里湍急江流中的孤岛上那片诡 异的柳林 :“它们身上散发的某些特质令我心乱不 已。⋯⋯柳树密密麻麻到处林立 ,让周遭显得越来越 阴暗、影子越来越浓黑 ,时而狂暴时而柔顺地摆动着 , 让我产生一种诡异又令人不快的念头 ,仿佛我们擅入 了一个陌生国度的边界 ,一个不欢迎我们、不希望我 们逗留的世界⋯⋯”[ 22 ]它还可以是《化身博士 》( The S trange case of D r. Jekyll and M r. Hyde)中那受压抑 的欲望化身海德 ,《德拉库拉》(D racula)里深藏在喀 尔巴阡山脉但又伺机复出的浸透了欲望原质的吸血 鬼 ,《螺丝在拧紧》( The Turn of the Screw )中家庭女教 师那扭曲视线中鬼魅世界。   四、结语 总的来说 ,崇高论与诡异说在西方美学史上都形 成了各自的理论传承 ,它们对理解哥特小说的恐怖形 态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35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8年第 2期  与生本能的快乐原则相联系的伯克式崇高 ,其审 美主体是与外部恐怖客体对抗着的恐惧主体 ,他虽然 一度由于客体的强势而丧失理性 ,但最终由于自身与 客体之间还存有一段安全的审美距离而使主体的完 整性得以保全。对应于海德格尔的“怕 ”,我们可以 将伯克式崇高理解为一种人处于“沉沦 ”在世状态 中、由对自身可能造成具体的物人引发的恐惧。与 “超越快乐原则”相联系的诡异的概念则历经了弗洛 伊德、海德格尔、拉康的补充和发展。由于心理活动 的压抑机制 ,诡异将真正的恐怖根源引向主体的存在 和“实在界”,并导致了审美主体的不稳定 ,甚至在海 德格尔和拉康看来 ,恐惧来自于人的存在 ,同时又是 人的存在本身。因此 ,在崇高中 ,人是可以逃避的 ,而 在诡异中则无处可逃。 崇高与诡异都是哥特小说不可或缺的恐怖形态 , 它们在具体的哥特小说文本中体现为两种不同的恐 怖情境 ,分别可被命名为“terror”与“horror”。只是随 着人们对自身和存在认识的不断发展 ,以现代文明加 诸人类主体的种种压抑 ,人类的恐怖客体不断由世界 转向存在本身 ,这就导致了 18~19世纪哥特小说呈 现出诡异恐怖所占比重不断加大的态势。 就这样 ,本文从“崇高 ”、“诡异 ”的美学现象 ,到 “怕”、“畏”的恐惧的生存现身情态 ,再到 terror、horror 的哥特小说文本中的具体恐怖情境 ,完成了对哥特小 说恐怖美学的合围。 参考文献 : [ 1 ]Varma, Devendra P. The Gothic flam e: B eing a H istory of the Gothic N ovel in England, its O rigins, Eff lorescence, D is2 in tegration, and Residuary Influences ( 1957 ) [ M ]. Metuchen, N. J. , & London: The Scarecrow Press, Inc. , 1987. [ 2 ] Punter, David. Gothic Pathologies: the Text, the B ody, and the Law [M ]. St. Martin’s Press, 1998. [ 3 ]伯克.崇高与美 :伯克美学论文选 [ C ]. 李善庆译.上海 :上 海三联书店 , 1990. [ 4 ]鲍桑葵. 美学史 [M ]. 张今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1997: 140. [ 5 ]朗吉努斯.论崇高 [C ] / / 伍蠡甫 ,胡经之 1西方文艺理论 名著选编.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85: 119 - 120. [ 6 ]康德. 判断力批判 [M ] . 邓晓芒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2002 . [ 7 ]吉尔伯特·库恩.美学史 [M ]. 夏乾丰译. 上海 :上海译文 出版社 , 1989: 427. [ 8 ] Morris, David B. “Gothic Sublim ity”[ J ] 1 N ew L iterary H istory, 1985, (16). [ 9 ]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 [M ]. 陈嘉映 ,王庆节译. 北京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1987. [ 10 ]弗洛伊德. 论神秘和令人恐怖的东西 [ C ] / / 李俏梅译. 论文学与艺术. 常宏等译. 北京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2001 . [ 11 ] Valdine Clemens. The Return of the Repressed: Gothic Hor2 ror from The Castle of O tranto to A lien [M ].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9: 3. [ 12 ] 弗洛伊德. 一种幻想的未来 文明及其不满 [M ] . 严志 军 ,张沫译.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 2003: 84. [ 13 ]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 (第二卷 ) [M ].长春 :长春出版 社 , 1998: 476. [ 14 ] W illiam s, Anne. A rt of D arkness: a Poetics of Gothic[M ].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72. [ 15 ] 黄汉平.拉康与后现代文化批评 [M ]. 北京 :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 , 2006: 179. [ 16 ] 黄作.不思之说———拉康主体理论研究 [M ]. 北京 :人民 出版社 , 2005. [ 17 ] 齐泽克. 实在界的面庞 [M ].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 2004: 1. [ 18 ] Radcliffe, Ann. “On the Supernatural in Poetry”[ C ] / / E. J. Clery & RobertM iles1 Gothic D ocum ents: A Source2 book 1700 - 1820. Manchester and New Yor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0: 168. [ 19 ] Mulvey2Roberts, Marie ( ed. ). The Handbook to Gothic L iterature [M ]. London: Macm illan Press L td. , 1998: 235. [ 20 ] Norton, R ictor. Gothic Readings: The First W ave 1764 - 1840 [ Z ]. London and New York: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0: viii. [ 21 ] Heller, Terry. The D elights of Terror: An2A esthetics of the Tale of Terror[M ]. U 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7: viii - ix. [ 22 ] 阿尔杰农·布莱克伍德. 孤岛柳林 [ Z ] / /夏绿蒂 ·吉尔 曼等.世界恐怖小说选. 王若英译. 台北 :小知堂文化事 业有限公司 , 2005: 305. 收稿日期 : 2007 - 05 - 25 基金项目 :南京人口管理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项目编号 : 2006C11 作者简介 :於鲸 ,女 ,江西人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 ,南 京人口管理学院讲师 ,主要从事英美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 责任编校 :李伟民 45
本文档为【哥特小说的恐怖美学_崇高与诡异】,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99225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09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7
分类:房地产
上传时间:2010-04-08
浏览量: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