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简单理解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

简单理解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

举报
开通vip

简单理解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 Ansel Adams: A Biography (根据网络文章整理) 简单理解区域曝光法 美国著名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的区域曝光理论,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摄影科 学的基本理论之一。 一、 一张照片按照从暗到亮分为十个区,从 I 区到 X 区,每一个区的亮度是前一个区的两 倍。 二、如果想保留照片的暗部的区域的细节,只有通过增加曝光的途径。在胶片摄影时期,实 际冲洗时间对于此暗部区域影响不大;对于亮部的区域,由于亮部在增加曝光提亮暗部的同 时也接受了更多的光线,造成了过曝,所...

简单理解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
Ansel Adams: A Biography (根据网络文章整理) 简单理解区域曝光法 美国著名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的区域曝光理论,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摄影科 学的基本理论之一。 一、 一张照片按照从暗到亮分为十个区,从 I 区到 X 区,每一个区的亮度是前一个区的两 倍。 二、如果想保留照片的暗部的区域的细节,只有通过增加曝光的途径。在胶片摄影时期,实 际冲洗时间对于此暗部区域影响不大;对于亮部的区域,由于亮部在增加曝光提亮暗部的同 时也接受了更多的光线,造成了过曝,所以在冲洗照片时,要通过缩短亮部区域的冲洗时间 来控制,使其不至于过曝。 实际到我们数码相机时期的的操作,就是通增加曝光补偿,保留暗部细节;或通过减少 曝光补偿来保留亮部细节;是要保留暗部细节,还是要保留亮部细节,拍摄者必需对此有个 取舍。通常: ① 亮部区域占有照片的比例多,就减少曝光补偿,保留亮部区域的细节; 反之,暗部区域占有照片的比例多,就增加曝光补偿,保留暗部区域的细节; ② 如果想要表现的照片的主题(主体)在亮部,就减少曝光补偿,保留亮部区域的细节; 反之,想要表现的照片的主题(主体)在暗部,就增加曝光补偿,保留暗部区域的细节; 三、数码摄影想要得到一张暗部细节清楚,亮部不太过曝的照片,只有在拍摄之前选择照片 格式 pdf格式笔记格式下载页码格式下载公文格式下载简报格式下载 为 RAW,拍摄时,通过增加曝光补偿保留细节,然后,再通过 PS 等后期时,选择亮部 区域,用后期软件减少亮部区域曝光。 数码摄影想要得到一张亮部细节清楚,暗部不太过于死黑的照片,做法和上面相反。 数码摄影后期操作时,通过软件调整的作用并不明显,所以,数码摄影还是要对保留亮 部或暗部的细节有个取舍。 数码相机可以通过包围曝光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其做法是先按测光值曝光一张,然后在其基础上增加和减少曝光量各曝光一张,若仍无把 握,可多变化曝光量多拍几张,可按级差为 1/3EV、0.5EV、1EV 等来调节曝光量,每张照片 的曝光量均不相同,这样就能从一系列的照片中挑选出一张令人满意的。 数码相机的”动态 D-Lighting”功能,对平衡照片的明暗细节方面稍有补救,但作用也不大。 利用数码相机的包围曝光功能,可以让在 PS 后期时,把欠曝和过曝的照片合成一幅曝 光较准确的照片。有的专业级的相机本身,就有此的自动包围曝光功能,所以在数码相机上 就可以就处理了。 简单理解亚当斯的分区曝光法,就是通过两种手段的同时运用,获得较完美的照片: 拍摄时,通过增加曝光来提高暗部的细节; 冲洗时,来控制亮部区域显影时间,使其不至于过曝。 中 影 摄在 尘…山 飞 w兀‘篇区 由台 在 用 在胶到相机时期,彩色胶卷能 够真实地再现五彩缤纷的世界, 而用黑白胶卷只能拍摄出 以黑、 白、灰为影调的黑白照片。 最佳 的影像质量 ,最终取决于视觉效 果。 大多数人的视觉要求真实、 完美地再现所拍景物。 依于负正 系统的传递特性,即拍摄时候有 选择地曝光,冲洗时正确地掌握。 美国摄影家 A '亚当斯最早提出 了"区域曝光法"的观点。 下面就 区域曝光法 ,谈谈自己的认识。 区域的认识 ·韩云 霞 的曝光需要对拍摄物体进行测 光,因而测光表的使用是必不可 少的。 以相机内测光表为例:它 对被摄体景物不管处于暗部或处 于明部,测光表里显示的都是平 均灰影调的曝光量。 用区域曝光 法的语言来说,所有的测光表自 动将测得的每个读数都放置在区 域V 中,那么,区域V从图中可见 它是质感丰富的中灰色。 即反光 率为 18%的灰色。 对一个待拍的场景,我们用 区域曝光的方法 ,首先对画面进 行目视预测,通过判断认为哪些 暗都是设定的"重点暗部"即希望 照片的那一部分表现成区域田的 色调,因为区域阻能充分表现暗 部细节和纹理的深色调区域,所 以它极为重要,也就是区域曝光 节。 区域分为 3 种: (1)全无质感和细节的区 域,用来表现照片极黑极白的物 体(区域。' 区域 I 和区域应) (2) 具有程度有限的质感和 细节的区域,用来表现略带质感 的很暗或很亮的物体(区域 H 或 区域咽) 。 (3)具有丰富质感和细节的 区域 ,这些区域构成多数照片上 的大部分画面(区域 皿, 区域町, 区域 V.区域M和区域Vll) 。 如针对瞌;部眼光 (此理论敬码摄影时期通用) 当我们对组成影调的区域有 一个明确的认识以后,接下来就 要学会运用区域曝光法指导曝光 了。一般来说,为了获得较正确 "区域曝光法"是以实用的观 点,对利用感光测定学研究光与 感光材料相互作用的科学进行提 练而形成的一套简单易行的工作 方法。 首先,应使摄影者对自然界 的景物在光的作用下经拍摄加工 后所呈现的黑、白、灰一系列影调 即视觉标尺(或灰色梯度尺灰色 级谱) .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io 1 I 1 ß 1 皿 | 凹 1 v 1 四川 | 咽 I IX 1 区域 。 是黑色影调区 , 区域 V是中间灰色影调区,区域应是 白色影拥,每一个区域都代表不 同程度的质感和细节,这就能够 把区域和典型地体现为某些区域 的实际景物联系起来。 如深色的 头发属于区域 田 ,雪在照片上贝u 表现为区域咽 。 经过多次实际拍摄后,认识 到所拍的那棵树属于区域田 ,白 色的衣服属于区域咽,即在未拍 完前可预知景物落在哪个影调区 域内 ,达到了"目视预测"的效果。 在一张高质量的照片上,每 个区域都有程度不同的质感和细 影调的部分(暗部)感光极少,底 片的密度变化不大。 与之相反的 商影调部分,由于感光较多,在显 影时化学反应也较为强烈,显影 时间越长,底片的密度越大,即亮 部决定显影。 一般景物本身的反差大小是 有区域之分的 ,区域曝光法,就是 要根据景物反差来决定影调控制 方法,也就是通过增加思盖住初减 少显影味达到影调的扩张和压 缩 针对亮都显影 (此部分内容仅供大家每考,敏刑 摄影的后用IJPS部分,讷看下Jí( 0 ) l旦域曝光法提出"针对亮都 显影这就怠味着胶片的正确显 影时间取决于所拍级的每一景物 的反差大小。 一般情况下,影词的扩张或 压缩的作用主要在于高影调部 分,而对低影调部分的作用相对 要小些。 这是因为,在底片上低 法的一个原则:针对暗部曝光。 如拍摄人物的黑色头发时,你若 希望表现层次分明的缕缕青丝 , 可用区域皿影洲来体现。 具体操 作如下:预测拍饭对象中的头发 用区域阻来表现后,使用饥内测 光表尽可能靠近物体-一头发, 使待测定物体充满取景器。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推荐的曝光盘,然后在其推荐值 的基础上减少 2挡曝光量。 使预 测的部位落在区域田 中。 按新曝 光量返回JJR聚焦点进行曝光。 这 样就保证了审点睛部获得适当的 曝光,下雨就区域曝光法影洲的 血幽且比 数码摄影 PS 后期中,亚当斯的分区曝光法的应用 本文将为摄影爱好者们找出分区曝光与柱状图(Histogram)所示亮度范围的对应关系, 说明民用数码相机的曝光特性,探讨将分区曝光法运用到照片 PS 后期中,通过数字技术提 高影像质量。 亚当斯将曝光区分为 11 个等级,从 0 区曝光到 X 区曝光。他将反射率为 18%的中灰影 调板定为“影调值 V”,把直接获得“影调值 V”的曝光称为“V 区曝光”,拍摄到底片的密度名为 “密度值 V”,从“密度值 V”使用正常反差相纸获得的影调就是“影调值 V”。以“V 区曝光”加一 档就获得“VI 区曝光”,减一 档就获得“IV 区曝光”,其余各区依此类推。亚当斯通过分区曝 光对底片上的潜影进行控制,在通过胶片显影的过程控制影调的压缩与扩张,从而得到高质 量、层次丰富的影像。这就是著名的“分区曝光法(Zone System)”。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柱状图中各个参数的含义。在 Photoshop 的 Histogram 中,除了 Cache Level 外,有 7 项参数,描述如下: Mean:描术平均亮度值。 Standard deviation (Std Dev):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偏差。描述亮度值的偏移量。 Median:显示亮度范围的中间值。 Pixels:描述被选定用于柱状图(Histogram)的像素总数量。 Level:显示“十字星”所选区域的亮度级别。亮度级别分为 256 级,从 0 至 255。 Count:显示“十字星”所选区域的像素总数。 Percentile:显示“十字星”所选区域的像素数占像素总数的百分比。 柱状图(Histogram)从 0—255 分为 256(8bit)的亮度等级,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256 级灰阶”。我们将亮度等级分为 11 个区,平均 23 级为一个曝光区,中间值为 127 和 128。 所以我们将 116 至 139 的亮度范围定义为“V 区”,其余每变化一区曝光,灰度级相应增减 23 级,依此类推,得到如下对应关系: 但事实上,这种对应关系是不正确的。原因很简单,柱状图中的亮度级并非呈几何增长; 而每增加一档曝光,所获得的曝光量就会在原来的基础上乘 2,它是呈几何增长的。那么运 用到上述对应关系上就会出错。通过实验同样证明了这一点。 实验很简单,我们推荐各位使用数码相机的影友都抽时间做一次。一来可以了解自己数 码相机中传感器(CCD 或 COMS)的特性,二来可以将分区曝光法有效地运用到曝光和电子 暗房中,提高影像质量。实验方步骤如下: 1、选择物体色调均匀区域作为被摄对象,这样做的目的是在成像区域获得相对集中的灰度 值。被摄对象可以是阴影中的白墙、油漆均匀的门等等。笔者选用了一块色调较为均匀的桔 红色鞋盒表面进行实验。 2、以测光值直接拍摄一张,然后增减 5 档曝光,每增减一档各拍一张。这样,我们就得到 11 张照片。分别对应 11 个曝光区。其中第一张是直接测光所获得的反射率为 18%的中灰影 调,即“V 区曝光”所得到的影调。 3、 将照片导入 Photoshop,用柱状图(Histogram)进行观察,并记录下亮度平均值(Mean) 或亮度中间值(Median)。之所以选用几乎 没有反差的样板作为拍摄对象,是因为获得的 亮度范围会很窄,同时影像亮度平均值(Mean)和亮度中间值(Median)相差无几,从而 降低实验的误差。 笔者选择了 Median 作为参考值。 4、将所获得的数据绘制成曲线。笔者使用 Canon PowerShot G2 进行测试,获得曝光曲线如 下: 纵坐标是 256 级亮度,横坐标是 11 个区的曝光。曲线的肩部急转落于 VIII 区,趾部平缓落于 III 区。这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数码相机曝光过度 1 级,惨不 忍睹,高亮处细节损失严重,无法弥补;曝光不足 3 级,虽然损失不少,但阴暗 部仍有细节”的现象。同时,对应分区曝光法,横坐标上的曝光区应向左侧偏移 半格。 由于实验条件的不严格和数学知识的匮乏,我无法准确画出柱状图与曝光区的对应关系。 但是,我能通过这条曲线找出所用相机对应分区曝光的相对亮度区域,在实际应用中应该足 够了。 接下来,笔者选用了反差不大并且带有纹理的皮鞋内包装袋作为拍摄对象进行了同样的 实验。目的是根据亚当斯“有效幅度”和“纹理幅度”的论述,验证“横坐标上的曝光区应向左 侧偏移半格”的假设。结果令人满意。 最后的实验是在日常的场景中完成的,拍摄的是由白百合、玫瑰和绿叶组成一束花。同样拍 摄了 11 张,不过我们只拿出 3 张就可以说明问题了。如下图所示: 这里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请看图: 我们按照测光表曝光所得到的柱状图,大量像素为什么不是分布在 78—130 之间呢?难 道我们前面的结论是错误的?当然不是。 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我们在这张照片上所采用的曝光还是不是“V 区曝光”。 我们回到文章的开始,看看亚当斯是怎样定义“V 区曝光”的:“将反射率 为 18%的中灰 影调板定为‘影调值 V’,把直接获得‘影调值 V’的曝光称为‘V 区曝光’”。换句话说,我们在没 有反差的影像上,得到的就是 V 区曝光,我们的结论没有错。那么,这张照片又怎么解释 呢? 在“分区曝光法”诞生的年代,机内测光系统并不完善,人们只能拿着手持测光表进行测 光,主要包括入射式、反射式和点式。当时的测光方法主要是中灰值测光 法、高低值平均 测光法。“分区曝光法”中的测光方法,即“分区测光法”能够让人们更有效的运用测光表所获 取的数据;同时,在不能使用测光表的情况下,可以 帮助人们运用经验估算出较为准确的 曝光。 随着机内测光系统越来越完善,测光表的“智商”也越来越高。笔者使用的数码相机带有 “评估式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和“点测光”三种 TTL 测光模 式。图三中的照片是使用“评 估式测光”获取的曝光组合。 所谓“评估式测光”是指: 相机将图像分为多个区域分别进行测光,然后通过特定的算法评估复合的光线 条件,如 主体的位置、亮度、直接光源以及背光,最后算出曝光值、调整曝光参数的设定。也就是说, 在主体不是被强烈的背光包围的情况下,我们通过“评估式测 光”可以获得一个相对较为准 确的曝光值,可以部分替代“分区测光法”。 这样我们就可以明白,对于整张照片来讲,是不是“V 区曝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照 片中哪一部分的影调“落”(或“置”)于 V 区,那么照片中的这一部分所对应的曝光就是“V 区曝光”了。 文章写到这里可以告一段落了,因为我们的实验有了一个结果、得到了一条曲线并且运 用我们现有的知识解释了一些有趣的现象。下面该做什么了? 我们要把这条曲 线运用到实际拍摄中,用它来修正我们的曝光,并运用“分区曝光法” 的原理,在电子暗房中对影调采用局部“压缩”或“扩张”的处理,以提升影像的质量。 再看看图二中的三张照片。照片 a,玫瑰曝光不足,百合花细节表现良好;照片 b,玫 瑰曝光准确,百合曝光稍过;照片 c,不用说,一看就知道曝光过度,虽然玫瑰色彩鲜艳, 但与实际相比仍显明亮。 有些朋友也许会说:“为了艺术的目的,我就需要玫瑰鲜艳无比,与真实情况相比不是 毫无意义了吗? ”我来解释一下:“我们研究的目的是找出一种方法,用在日后的拍摄中,以提高影像质 量。既然是研究,就要有标准,有可以参照的对象,这样结果才有价值。而我们进行研究的 参照物正是实际场景中的光线、色彩、亮度、 形状等等。脱离了这些东西,我们就没了参 照。所以,我选择了实际场景。” 回到正题。图二中的三张照片没有一个准确曝光。照片 c 可以扔进废纸篓了,我们要得 到照片 a 中的百合和照片 b 中的玫瑰,怎么办? (图四)照片 b阴影部分的柱状图 (图五)照片 a阴影部分的柱状图 (图六)照片 b明亮部分的柱状图 (图七)照片 a明亮部分的柱状图 从以上四图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照片所示场景中,当曝光减少时,明亮部分的变化要大 于阴暗部分变化,这也符合我们之前得到的曝光曲线图。所以,在这种情况 下,对于正常 曝光减 1/2 或 1/3 档曝光补偿,那么我们既可以得到明亮部分细节,又不至于是暗部显得 太暗。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我们有一张曲线图就可以解决 很多问题。所以推荐大家自己也 做一张。 更进一步的提高是在曝光“相对准确”的基础上,运用“分区曝光法”的原理,在电子暗房 中对影像做局部处理,使其“显影”。我们在照片 b 的基础上,在电子暗房中降低明亮部分的 光量,但得到的影像还是有少许的偏差,如图八。所以,要记住一点:“前期拍摄时的曝光 越准确,在电子暗房中的还原操作就越简单,还原出来的影像就越接近现实。” ( 图八)在照片 b的基础上,降低明亮部分的光量. 数码摄影区域曝光法实用教程 区域曝光法在 20 世纪 30 年代由安塞尔·亚当斯和佛列德·亚契提出。这一理论为摄影曝 光建立了标准 流程 快递问题件怎么处理流程河南自建厂房流程下载关于规范招聘需求审批流程制作流程表下载邮件下载流程设计 ,以保证能在任何环境下——包括逆光、极大光比之类能完全欺骗相机测 光系统的场景——得到准确曝光。本文就向大家介绍这种方法,并说明如何在你自己的摄影 中运用它。 现代相机内置测光表的设计思路是向用户提供一个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适用的曝光读数。 但当你面对非常规环境时——比如一个同时有着明亮区域和黑暗区 域的场景,相机测光表 就无法有效工作了。此时就是区域曝光法大展身手的时候,它能帮你得到不仅正确而且迷人 的曝光结果。尽管区域曝光法最初是基于黑白胶片 摄影建立起来的,不过这种方法同样适 用黑白或彩色胶卷、负片或反转片,以及数码摄影。 区域曝光法的优势: 1. 即使面对极端复杂的场景,也能轻松得到准确的曝光 2. 在拍摄前就能准确评估场景的影调和动态范围 3. 明白何时需要使用中灰滤镜 4. 明白如何选择包围曝光范围拍摄 5. 明白如何使用填充光来得到正确的曝光 中性灰 相机内置测光表的作用是向用户提供一个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适用的曝光读数。也就是说, 相机会把所有场景都当作具有中性反射率(18%反射率)的东西看待,并以此作为产生图像的 依据,这就是中性灰(其读数位于纯白和纯黑之间)。 因此,如果一个场景中有较多的明亮部分,经相机自动曝光还原出来的图像就会比实际 更暗,也就是欠曝。相反,一个以黑暗区域为主的场景,则会被相机还原得偏亮,即过曝。 人类的眼睛能够看到色彩。大部分颜色的反射率位于平均值左右,也就是与中性灰反射 的光线相当,即中间调。理解中间调是学习区域曝光法的基础。 区域曝光法的基本概念 区域曝光法将一个场景按照影调从黑到白分为 10 个部分,有时也说成 9 或 11 个部分。 其中每一部分即为一区。每一区与前后一区相差 1 级曝光。所有区用罗马数字标注,中间区 (中性灰)位于第五区,即 Zone V。 对数码摄影师来说,我们一般只关注 Zone III 到 Zone VII(3 区到 7 区)之间。场景中最暗 的部分会落入 Zone III,最亮的部分则进入 Zone VII。超出这个范围的部分会被当作纯黑或纯 白处理,不保留任何细节。 当用相机对准一处拥有平均反射率的场景并准确测光,就能得到按照平均反射率还原的 图像。如果你增加 1 级光圈或降低 1 级快门,图像就会过曝 1 级。想法若缩小 1 级光圈或提 高 1 级快门,图像就会欠曝 1 级。 首先,我们要认为中间调就位于 Zone V。若过曝 1 级,即为 Zone VI。若欠曝 1 级,即 为 Zone IV。 不同区域中的颜色: 在上图中能够看到,把具有平均反射率的颜色放到 Zone V,就能准确还原这种颜色。 准确还原是指在照片上的颜色与实际中看到的相符。这些颜色包括绿色的草地或树叶、大红 色的花、干净的蓝天、18%灰…… 位于 Zone VI 的颜色比 Zone V 的颜色更浅,包括纯黄、亮粉、婴儿蓝、婴儿粉…… 比 Zone VI 颜色更浅的颜色位于 Zong VII,包括白雪、白云、白雾、白烟、白霜、白沙…… 比中间调颜色稍暗的颜色位于 Zone IV,包括树干、深蓝的天空…… 位于 Zone III 中的颜色则更暗,包括黑色的小狗、黑色的鞋子、浓重的阴影、煤……在数 码摄影中,通常意义上的准确曝光(技术上的)是指对中间调曝光,且高光区没有过曝。之所 以强调高光区没有过曝,是因为高光区过曝对细节的损害,比暗部欠曝更加严重。 所以,如果一个场景的光比超出了一张照片的动态范围,你需要选择是保留高光区还是 暗部。而且除非高光区非常小,没有任何值得注意的东西,否则应该尽量保留高光区。高光 过曝通常会让人感觉照片中缺少了什么,而阴影处欠曝则更容易接受,而且有时反而具有独 特的效果。 为了对中间调准确曝光,要对具有中间调色彩的物体进行点测光。调整相机参数,直到 点测光结果的曝光指示条位于“0”,然后确认高光没有过曝,就可以拍摄了。 上图中,黄色位于 Zone VI。纯黄色通常都位于 Zone VI,因为它对光线的反射比中间调 多。明亮的橙色也可以认为在 Zone VI,或者也许只比 Zone V 亮 0.5 级。 饱和的橙色是中间调颜色,所以位于 Zone V。正红色通常也在 Zone V,除非明显较暗或亮。 这里红色位于 Zone IV,比正红色暗。地板很亮,位于 Zone VII。 这张照片中天空的一半都是中间调,位于 Zone V。接近地面的天空渐渐变 浅,进入了 Zone VI。天空在画面顶端位置开始变深,进入 Zone IV。 通常草地和树叶都是中间调,除非看起来明显更暗或亮。这张照片中,草地 正好是 Zone V。 背景中的树木则暗了 1级,所以位于 Zone IV。云是白色的,而且保留了细 节,所以是 Zone VII。 路面比中间调暗了 1或 1.5级,所以位于 Zone IV(或在 Zone IV和 Zone III 之间)。 上图中,画面底部的海面基本是中间调,所以位于 Zone V。往上看则颜色 开始变深,所以海平面附近位于 Zone IV。 对天空来说,上部及右边都是中间调,位于 Zone V。向下和左边则更暗, 位于 Zone IV(也许比 Zone IV稍亮)。 灯塔右侧的部分比 Zone VI更亮,那里位于 Zone VII。而码头本身非常暗, 并仍有细节,所以位于 Zone III。 这张照片用来说明草地和树叶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影调,以及它们分别位于哪 一区。 画面左侧的草地是位于 Zoen V的中间调,围绕道路两边的草丛则更亮,位 于 Zone VI。道路两旁的树木都比中间调暗,位于 Zone IV。背景中的灌木丛非 常暗,位于 Zone III。 这张照片中,沙滩是明亮的且保留了细节,所以位于 Zone VII。狗身上的 白色部分也同样在 Zone VII,黑色花纹则位于 Zone III。 注意狗左眼的有轻微的欠曝,不过这是没问题的,因为如果为了这一小部分 而增加曝光,就会令大片的白色区过曝。这种黑白场景超出了数码相机的动态范 围,所以你无法同时保留高光和暗部细节。此时保证高光更有利。 保留了细节的云通常都在 Zone VII。这里的天空比中间调亮,所以是 Zone VI。 区域曝光法与人像摄影 风光摄影师对自然界颜色的影调都非常熟悉,例如山、树木、天空等颜色,而人像摄影 师就应更关注和熟悉皮肤和头发的颜色。 大部分人的皮肤位于 Zone IV 和 Zone VI 之间,除了一些非常白和黑的人之外。在拍摄 人像照片时,必须注意到皮肤的影调问题。衣服的颜色也同样重要,不过不如皮肤那么重要, 特别是当衣服只在照片中出现一小部分时。 下面我们谈谈如何为皮肤分区的问题。 上图中婴儿的皮肤较亮,比中间调高出大约+1.5 级, 所以位于 Zone VI 和 Zone VII 之间。他浅色的衣服也 仍然保留了细节,几乎没有溢出。 也许他的嘴里的暗部细节已经丢失了,不过这 没有关系。首先,我们要保证高光细节不丢失。其 次,这里的暗部细节并不重要。 这张照片中的女孩肤色较深,但仍然比中间调亮。她的肤色大约在+0.5级 左右。画面中的高光区是她的眼睛和牙齿,这两部分都是安全的。而且头发、衣 服和配饰等暗部也没有溢出。 上图中的男人的肤色正好是中间调,所以位于 Zone V。这张照片中的暗部 细节有所损失,但高光细节都没有问题。 这位可怜的老妇人 的肤色与中间调相 比是-1.5级,所以 位于Zone VI和Zone III之间。很明显与 头发相比她的肤色 更亮一些,并没有完 全进入 Zone III。 她的右肩有一小部分高光溢出,不 过整体还好。如果溢出的部分更大 一些,这张照片就要想办法重新拍 摄了。 处理高动态范围场景 若一个场景中最亮与最暗的部分相差很大,就称其为高动态范围。这种场景在一张照片 上是无法还原所有细节的。所以除非你打算通过后期用多张照片合成,或使用中灰滤镜,否 则就必须放弃一部分细节。你更想要高光区还是阴影区? 大部分情况下,答案都应该是保留高光区。除非高光部分很小,不足以对画面造成影响, 或阴影区的细节非常重要,绝不容放弃。 看上面这张照片。因为你无法舍弃上方的白雾,所以一切都变得很简单。点测白雾,然 后+2 级曝光,把它安排在 Zone VII,然后拍摄。其他部分就会相应地落入自己所在的区。 阴影区丢失的细节不是问题,因为白雾、水纹和漂浮的小船才是这张照片的重点。 在这个例子中,窗外的光非常亮,不可能兼顾室内外的场景。这里摄影师很巧妙地将室 内的人物处理成剪影,而保留了室外的城市风景。 这张照片中太阳出现在了 画面中,无论如何也不可 能避免太阳本身的溢出。 你唯一能做的只有留下大 片的阴影区,以及把过曝 的高光控制在一个小点。 因此,让太阳自身溢 出,保留其他部分的细节, 比如蓝色的天空、红色的 鲜花,以及绿色的草地等。 总结 也许有些朋友会认为区域曝光法并不适用于数码摄影,但事实是它完全适用。也许数码 相机的运用与黑白胶片的方法不完全相同,但区域曝光法无疑会给你的摄影道路带来不同的 东西。它会强迫你考虑曝光的问题,并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地拍摄照片。 基本法则是,面对中间调场景,对准中间调物体测光,确定曝光值后构图拍摄。面对高 动态范围场景,除非你打算后期合成,或者使用补光或中灰滤镜,否则必须舍弃一部分细节。 你想要高光,还是阴影?作出选择,并针对那一部分曝光,其他部分就会相应地得到合 适的位置。 参考:亚当斯分区曝光法俗解 (转自新浪网友蜗窝居的博客) 一、序 安塞尔·伊士顿·亚当斯(Ansel Easton Adams,1902年 2月 2日 - 1984年 4 月 22日),中文又译作安瑟·亚当斯,是一位著名的美国摄影师,他以拍摄黑白风光 作品见长,有很多某种的作品广为流传。他发表的《照相机》、《底片》和《冲印》 等著作,对黑白胶片时代的摄影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提出 Zone System的概念,译为中文后被称为“分区曝光法”或“区域系统”。 这一理念的核心,是将被摄体所包含的各种不同的亮度范围分成 11个区域,他们分别 是 从 0(全黑)到 10(纯白)区。其中对负片有效的区域是 1至 9区,能够展现纹理的区 域是 2至 8区。在这些区中,0-3区为低调区域,4-6为中间调区 域,7-10是高调区 域。中灰色调的 5区为曝光范围的中区。 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和胶片的显影处理过程中,通过各种方法控制不同景物在这些 区域的分布。根据这一理念,我们可以将任何一个亮度值放在任何一个区域上,这取 决于你想象中想要的拍摄效果,并决定相机的曝光量。 我们可以用下面这个灰度条表示分区曝光法的区域及编号: 由于亚当斯所处的时代,照相技术手段还处在光学+机械的纯“手动”操作阶段, 而且使用的感光材料是黑白照片,对于今天我们使用彩色数码相机的人来说,他提出 的分区曝光法似乎太古老了。数码彩色摄影与亚当斯所处的时代,跨越了两个环境: • 由黑白胶片到彩色胶片的变化。 • 由彩色胶变到数码彩色摄影的变化。 但这种方法真的过时了吗?或许这种方法只是对一些专业摄影人士还具有参考价 值?也许这种方法只能作为一种思考方法来理解摄影构图? 本人在最近学习数码摄影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掌握摄影中的曝光和构图方法, 认真拜读了谢汉俊先生编著的《A·亚当斯》论摄影,受益菲浅。透过离我们渐行渐远 的黑白胶片时代的各种繁复技术操作的文字表述,我领吾到分区曝光法至少在以下方 面为摄影者提供有益的帮助: 这种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关摄影曝光控制的简洁的、可量化的思维方法。 这种方法为摄影者之间的语言交流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表达手段。 这种方法与特定的现代摄影技术建立某种关联后,可以将这种方法用于日常摄影实践。 本人虽然接触照相机有几十年历史,但真正算是开始摄影大概只是近两年的事。 作为一个摄影的初学者,能够感受到对自己的帮助,那么可以假定这种方法对初学摄 影的人提供了一个入门的通道。因为有关亚当斯分区曝光法的解释涉及大量过去黑白 胶片摄影过程中的器材选用、摄影操作、冲印过程操作环节,使得缺少那种操作 实践 的人难以解读这些操作过程中所表现的思想方法,也很难从中联想到如何将这种方法 运用到现实摄影实践中去。 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介绍一些本人在实际摄影实践中运用这一方法的体会,但愿 这些信息能够对影友们有所帮助。 这些体会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思考或实践: 1. 在数码彩色摄影中如何解读分区曝光 2. 如何在数码彩色摄影实践中运用分区曝光法 3. 如何在数码图像的后期处理中运用分区曝光法 二、由黑白胶片到彩色胶片 从黑白胶片摄影到彩色胶片摄影,拍摄的环境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在彩色胶片时代,胶片显影过程和转印过程不像黑白胶片时代那样可以由人工 进行全程干预。这减少了对影像表现的在后期进行调整控制的可能性。 • 由于彩色胶片的曝光范围比黑白胶片少,因而降低了影像在明暗对比方面的表 现能力。彩色反转片的曝光范围则比彩色负片更少一些。 • 彩色照片在视觉上更多地是表现为高光色区形成的影像,而黑白照片在视觉上 更多地是表现为白色背景上不同深度的阴影构成的影像。 虽然有上述不同,但分区曝光法仍然可以作为一种量化的思维方式,帮助我们思 考摄影画面中不同亮度区域在摄影构图中的作用。 在摄彩色照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一个彩色的画面想像为一个黑白画面,在取 景器或液晶屏幕上观察画面中不同亮度的区域所形成的构图。 下面以一幅彩色风光照片和相应的黑白图像为例,说明画面各部位与分布曝光法 中提到的 11个区域之间的大致关联。 注意:对于没有使用过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 Photoshop的朋友,不必按下面的文 字说明亲手操作,只要领会一个这个操作过程所要表达的思路即可。 下面是彩色原照: 下面是转为黑白(灰度)模式的图像: 下面是以灰度条为参照,在照片上按照分区曝光法的曝光区标注的编号: 我在标注这幅黑白图的区域值时,使用了 Photoshop作为工具。下面将操作过程 一一说明,以便于读本文的人能够重复并感受这个过程: 首先打开彩色图像文件,通过 Photoshop菜单中“图像-->模式-->灰度”功能将 图像转为黑白图像,并将这个图像保存下来。 打开黑白图像,并打开下面这个带有分区编号的灰度条(请直接下载并保存这个 灰度条来进行这个试验)。 这时,Photoshop中有两个图像窗口,一个窗口中是黑白风光照片图像,一个窗口 中是灰度条图像。选择 Photoshop左侧工具栏的第一个按钮(移 动工具)将灰度条拖到黑 白风光照片图像窗口中。这时,黑白风光照片图像窗口中实际上存在两个图层,下层是黑白 风光照片图像,上层是灰度条图像。 继续使用移动工具,在照片图像上面拖动灰度条图像,比较照片图像各区域与灰 度条的哪个色区灰度相似。用这种方法,就可以知道当前这幅照片的各种不同亮度(灰 度)区域的分布了。 亚当斯分区曝光法的用意,并不仅限于事后分析照片,而是要在拍摄之前,就对 将要拍摄的画面进行构思和规划。不但要规划基本构图,还要对构图要素中不同亮度 区进行分析和思考,在头脑中想像出当前画面变成黑白照片时的明暗纹理布局,并对 这种布局进行规划,并通过整个拍摄和后期处理过程的调整,控制这种明暗变化 的过 渡效果。 如果您仍不理解分区曝光法的用意,请看看下面这 张图,并想像一下:亚当斯在照相机后面 的时候,将相机光学取景器中的彩色画面想像为这样的景象(注意:他拍摄的是黑白照片,但通过 光学取景器看到的影像和 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同样的彩色画面),并想象这幅画面中明暗区域所构 成的线条是否符合审美要求、是否可以通过曝光和后期显影来改变某个亮度区域,使这个区更 暗 些或更明亮些,从而改进整个画面的构图效果。 这听起来很不可思议:摄影表现的是客观事物的影像,这种影像的黑色部分不可能变成白的, 白色部分也不可能变成黑的!但实际情况是:这种黑白颠倒是可以做到的,负片上的影像就是这样 的。问题是这样的结果是否能被人们用审美的眼光接受。在实际应用中,如果将某一个灰度区的纹 理的灰度提高,而保持其它灰度区的纹 理不变,影像的构图实际上就被人工改变了。而分区曝光 法所要做的,可以理解为类似这样的一种控制过程。这种过程有一个基本限制,即: 对同一灰度区的明暗度 的调整是全局的。换句话讲,分布在画面不同位置的相同灰度区域将 被同时调整。这与现代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任意修改画面的任何一个像素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随着技术手段的发展,人对数码影像的控制和运用几乎达到了无所不能的程度。而摄影技术的 成果经过各咱技术处理被修改到一定程度后,就已经不能属于摄影作品 了。我们可以将摄影界所 允许的图像处理手段作为摄影技术范畴的边界。而分区曝光法的应用,可以认为是在摄影界所允许 的范畴之内,以自然景像为基础进行的创 作及再创作过程。 用黑白胶片时代的语言来讲,分区曝光法可以被解释为:通过相机的取景、胶片 的曝光、胶片的显影、相纸的曝光、相纸的显影过程,控制影像不同密度区域的纹理 分布,从而实现完美的构图。 用现代数码照相技术的语言来讲,分区曝光法可以被解释为:通过相机的取景、 相机的曝光、数码影像的计算机后期处理手段,控制影像不同灰度区域的纹理的分布, 从而实现完美的构图。 再看看亚当斯对各分区数字含义的注解,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分区曝光法对彩色摄影同样具有指 导意义了: ……………………………………………………………………………………………………………………… 0 纯黑 1 近似黑,有细微的影调变化但没有纹理细节 2 纹理最暗的部分,稍有一些可辨认的细节 3 较暗的材质和足以辨认的暗部细节 4 较暗的树叶、较暗的石头或风景的阴影 5 中灰:清澈的北方天空、皮肤的暗部、一般光照下的木质 6 通常的白种人的皮肤、明亮的石头、风景中雪的阴影 7 很明亮的皮肤、有一定反光映照的雪的阴影 8 明亮而且可辨认纹理的石头、雪的纹理 9 有细微的影调变化但没有纹理细节、雪的反光部位 10 纯白:光源和明亮的反光 三、由彩色胶片到数码摄影 分区曝光法同样可以应用于数码摄影。根据网上的资料介绍,亚当斯本人实际上也涉足 了数码图像领域。数码摄影同样需要完成高光与阴影的曝光处理过程。 最初数码摄影能够解析的动态影像范围比胶片小,着技术的发展,数码影像处理在图像 分辨率和动态影像范围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多次包围曝光及后期高动态影像合成(HDR)技术 也进一步提高了数码影像的动态表现能力。 现代专业照相机通常都采用 RAW 格式记录拍摄影像。这种格式通常使用 Adobe RGB 色 彩空间,这种色彩空间较大,足以容纳足够的色彩和影调信息。而很多家用照相机则采用 sRGB 色彩空间,只能以 8 位二进制数字表达的影像色彩和灰度,这类相机拍摄的照片可以满足电 视机或计算机显示器上观看照片的需要,也可满足日常的家庭照片冲印的需要。 还有一些因素影响着眼数码动态影像处理能力:计算机显示器和打印输出设备。 常见的计算机显示器只能呈现 8 位二进制数字表达的影像色彩和灰度,无法显示高动态数码影像中的 色彩和灰度细节。看一看下面这个灰阶图右侧的两个灰度条,就知道您使用的显示器是否存在这种局限 性了。 根据分区曝光法的划分,亮度区为 0和 10的区域,是全黑和全白的区域。如果您的显示器 无法表达上图右侧的两个灰度条的层次,也不影响在这样的显示器上观察数码照片。因为这两个 灰度条的亮度属于分区曝光法中划分的 0(全黑)区和 10(纯白)区。 一些图像处理专业显示器能够呈现 16位二进制数字表达的影像色彩和灰度,这基本上满足 了数码影像处理的要求。但这种显示器的价格都比较高。 打印输出是限制数码影像表达的另一个因素。一般的家用或办公彩色打印机和打印纸张只能 表现有限的色调和层次,而专业彩色印刷工艺和专业照片打印设备则可以表现更为丰富的影像内 容。 上述技术的变化与发展,并没有改变摄影的最终目的,只是改变了摄影的某些过程。因此, 分区曝光法的实际应用,仍是有意义的。 实际上,新的技术手段不但改变并简化了摄影和后期制作的过程,也为应用分区曝光法提供 了很多便利的手段。这些手段包括: • 数码照相机内置的测光功能、数码照相机内置的直方图显示功能。 • 数码影像后期处理软件提供的色阶调整功能。 • 数码影像后期处理软件提供的曲线调整功能。 这些功能将过去胶片时代复杂的设备操作集成到一部数码相机和一台计算机上。我们只需要 稍微调整一下我们习惯的拍摄过程,和后期制作过程,就可以将分区测光法用于日常摄影实践。 四、与分区曝光法应用相关的相机设置 注:本节仍是一个可操作的实验。这个实验过程, 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分区曝光法与摄影实际操作过程之 间的关系。这里描述的操作过程,并不是分区曝光法必须遵循的过程,而是一个在操作方面相对复杂的操作 过 程。这个过程在操作上复杂,确相对容易用语言表述。 如果使用相机上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功能来实现这一过程,反而难以理解相机曝光控制的机理。笔者将在 后续博 文中,尝试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种机理在实际摄影过程中的实用操作方法。 为了表述方便,这里列出一些相机的基本设置项目,以便进行分区曝光法应用的试验。进 行试验的相机可以是单反数码相机(DSLR),也可以是具有以下功能的便携数码相机: 点测光功能、直方图(柱状图)显示功能、用刻度形式显示的曝光辅助功能、手动曝光控 制功能。 打开相机后,进行如下设置: • 将相机转盘调至手动曝光控制档位,这个档位通常用字母“M”表示,如下图所示。 • 打开相机设置菜单,找到“测光模式”设置项,将这个项目设置为“点测光”。 • 根据拍摄环境,设置适当的感光度值(ISO),例如,户外阳光下设为 ISO 100,户外阴 天设为 ISO 200至 400,白天室内设为 ISO 400至 800。 • 将快门速度设为 1/100秒。 • 将光圈设为 F5.6或 8。 如果使用便携式数码相机,将通过相机菜单找到屏幕显示模式切换功能,让液晶屏在显示 拍摄画面的同时显示直方图(柱状图)或以刻度形式显示曝光状态。 如果使用单反相机,则观察光学取景器中的画面时半按快门按钮,注意取景器中出现的以 刻度形式显示曝光状态。 以直方图显示的曝光状态如下图所示: 我们可以将这个直方图与分区曝光法的亮度区建立一种关联关系,如下图所示: 在这个直方图中分布着很多条竖线,每条竖线表示一个灰度级的像素分布数量。 我们可以将这些竖线分为 11组,与分区曝光法的 11个亮度区对应。 从上面这个直方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画面中大部分景象的明亮度分布在 2区和 8 区,而其它区域分布的内容较少。画面中最明亮的区域大致分成在 8区,亮度最高的 区 域分布在 9区,而树叶的明亮部分可能分布在 6区。如果相机拍摄时只能通过直方图 显示当前曝光的状态,对分析画面中各部分的曝光区域还是有一定难的。但在 拍摄前 和拍摄后观看像的直方图,绝对是掌握正确曝光的唯一有效方法。 无论是通过光学取景器还是 LCD液晶显示屏观取景或观看被拍摄的画面,在不同 光线环境下的感觉差别非常大,完全不能作为是否正确曝光的参考依据。记得曾经看 到网上有一位资深影人说过的话,大意是:“要相掌握正确的曝光,要相信直方图, 不要相信液晶屏和光学取景器”。 数码单反相机光学取景器中的曝光提示刻度,是可以运用于分区曝光控制的更为 直观的分析手段。 以刻度显示的曝光状态如下图所示: 我们可以将这个刻度与分区曝光法的亮度区建立一种关联关系,如下图所示: 当我们将照相机的测光点对准一个被摄物体时,在 曝光提示上曝光提示出现在哪 个刻度值,画面被拍摄后这个区域的亮度基本上就分布在分区曝光法所对应的亮度区 域。例如,如果我们对准人的面部明亮部分测光并 通过调整光圈或快门,使测得的曝 光指示停在+1的位置,拍摄所得的影像中,面部明亮部分的亮度区就分布在 7和 8之 间。 下面,我们以曝光提示刻度来说明实际操作过程: 拍摄时,如果将相机中心测光点对准一个被拍摄画面中的一个区域,相机就如同 一个测光表,通过刻度提供这个区域的曝光信息。根据刻度与分区曝光法的亮度区的 对应关系图,我们可以大致得出在当前的曝光设置条件下,这个区域在拍摄的画面中 所在的亮度区域。 如果拍摄人像,则将中心测光点对准人的面部并半按快门。这时,在曝光刻度提 示条上应有一个标记停在某个刻度位置,提示当前被测光的区域的曝光状态。如果当 前被测区域的曝光过度或过低,则在曝光提示刻度的-2端或+2端出现提示。这时,通 过调整光圈大小、快门速度或感光度(ISO),可以使这个被测区域的曝 光指示出现 在-2端和+2端之间的某个位置。 根据分区曝光法的建议,人的面部明亮的部分应分布在 6区或 7区: 6 通常的白种人的皮肤、明亮的石头、风景中雪的阴影 7 很明亮的皮肤、有一定反光映照的雪的阴影 那么正确的曝光提示应停留在 0和+1两个值之间。如果实际提示位置偏左,则说 明曝光不足,需要通过调整光圈、快门或感光度(ISO)增加曝光量。如果实际提示位 置偏右,则说明曝光过度,需要通过调整光圈、快门或感光度(ISO)减少曝光量。 注:很多照相机的光圈和快门速度的调整幅度都是 与上面图中的曝光刻度提示对 应的:在每一个曝光整数档位中,还有两个档位,即 1/3和 2/3档。每一个整数档位 之前的曝光量为增加或减少一倍。如果原来设 定的曝光量在测量被拍摄画面时的曝光 提示刻度值为 0,增加一档曝光将会使曝光刻度提示刻度值移至+1。 下面是光圈档位与的曝光变化的关系(设光圈 F8为中间档,在档位类型中,标有 *号的档位之间的曝光量为的差数为一倍,平时所说的差一档、升一档、降一档就是指 这种档位): 档位类型 * * * * * 光圈值 F3.5 F4.0 F4.5 F5.0 F5.6 F6.3 F7.1 F8.0 F9.0 F10 F11 F13 F14 F16 F18 曝光量 -1/3 -2 -2/3 -1/3 -1 -2/3 -1/3 0 +1/3 +2/3 +1 +1/3 +2/3 +2 +1/3 下面是快门档位与的曝光变化的关系(设光圈 1/100秒为中间档,在档位类型中, 标有*号的档位之间的曝光量为的差数为一倍,平时所说的差一档、升一档、降一档就 是指这种档位): 档 位 类 型 * * * * * 快 门 速 度 1/20 1/25 1/30 1/40 1/50 1/60 1/80 1/100 1/125 1/160 1/200 1/250 1/320 1/400 1/500 曝 光 量 -1/3 -2 -2/3 -1/3 -1 -2/3 -1/3 0 +1/3 +2/3 +1 +1/3 +2/3 +2 +1/3 注:毕竟本人不是摄影科班出身,上述表达可能不够专业,但愿不会给人造成误 解。 从上面两个图示中不难看出,分区曝光法的亮度区每提高或减少一级,大致与光圈或快门速度 的 1/3 档位对应。这样,我们基本可以这样记忆:光圈和快门速度每 调整一个 1/3 档,相当于按 分区曝光法的分区将影像中的全部亮度区移动了一个区间。例如:将快门速度由 1/50 秒调到 1/60 秒,原来亮度分布在 5 区的影 像就会移至 6 区,原来亮度分布在 6 区的影像就会移至 7 区,依此 类推。 确定了被拍摄主体的曝光值后,可以将中心测光点对准画面的其它部分,如头发、背景中的树 叶、明亮的建筑墙壁、地面的阴影、天空等位置,检查不同亮度的区域是否处于正确的亮度分布区。 如果明亮的区域或较暗的区域偏离所期望的位置,例如: 根据分区曝光法的建议,较暗的树叶、较暗的石头或风景的阴影应分布在 4 区,即曝光提示停 留在 0 和-1 两个值之间。 在拍摄时,可能需要调整光圈来控制景深。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持拍摄主体的正确曝光,每 减小一档光圈(例如由 F5.6 调至 F8),需要将快门速度降低一倍(例如由 1/100 秒调至 1/50 秒), 以维持被拍摄主体的正确曝光。 在拍摄过程中,对各个区域明暗度的控制是有限的。如果被拍摄主体与陪体或背景的反差过大 或过小,(要记住,当前的曝光对拍摄主体是合适的)就需要在保持主体曝光分布区域的基础上调 整其它曝光区域的分布。这时,就需要在后期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调整了。 分区曝光法在影像拍摄过程中似乎只能指导我们正确地控制被拍摄主体的曝光。由于我们无法 在拍摄过程中改变影像中各区域之间的亮度关系,因此分区曝光法在拍摄过程中的运用也就没有更 大的发挥空间了(这只能说是我目前能够理解的状态)。 但是,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将帮助我们对拍摄的影像纹理的设计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正 确地掌握好被拍摄主体的曝光控制。按照这种思维方法拍摄到的图像,可以在后期数码影像处理过 程中,真正对各个曝光区的明暗进行调整,从而得到让人过目难望的照片。 下面两幅照片,一幅是选择了适当曝光控制后的影像(左上)。这时,照片的效果尚未完全显 现出来。经过后期使用图像编辑软件的“色阶”功能进行调整后的影像(右上),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从上面与左上图对应的黑白图像(左中)中
本文档为【简单理解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40085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1
分类:房地产
上传时间:2012-09-25
浏览量: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