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四专题:人性的善恶

第四专题:人性的善恶

举报
开通vip

第四专题:人性的善恶null 第四专题 人性的善恶 人治与法治null一、“性”与“人性”概念的界定 二、中国古代的人性观 1.性善论—孟子 2.性恶论—荀子 3.性无善恶论—告子 4.性亦善亦恶论—世硕 三、西方主要的人性观 四、中国古代性善恶论对治国方略的影响 五、中西方文化对人性的善恶看法不同形成的中西方社会文化的诸多差异。 六、人治与法治 一、“性”与“人性” 一、“性”与“人性”“性,从心,生声”。在中国古...

第四专题:人性的善恶
null 第四专题 人性的善恶 人治与法治null一、“性”与“人性”概念的界定 二、中国古代的人性观 1.性善论—孟子 2.性恶论—荀子 3.性无善恶论—告子 4.性亦善亦恶论—世硕 三、西方主要的人性观 四、中国古代性善恶论对治国方略的影响 五、中西方文化对人性的善恶看法不同形成的中西方社会文化的诸多差异。 六、人治与法治 一、“性”与“人性” 一、“性”与“人性”“性,从心,生声”。在中国古代,“性”就是“生”,即“人之初”的“生”。 人性,就是人类的共同本性,即人之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类本质”,作为“类本质”,只能是把人看作一种有别于其它动物的群体的共同的发展趋向。 对人性的看法不外四种,性善、性恶、性无善恶论和性亦善亦恶论。 一、中国古代的人性观一、中国古代的人性观 孔子:《论语·阳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仁远乎哉?我欲行’斯仁至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礼乐不兴,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1.性善论——孟子 1.性善论——孟子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皆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2. 性恶论——荀子 2. 性恶论——荀子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综合性的犯罪控制理论:“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业。” 韩非子 韩非子 《韩非子·八经》:“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有用,商法可用,则禁令可行,而治道具矣。” “医善允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至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乘舆,则欲人之福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买,情非僧人也,利在人之死也。”3.性无善恶论——告子3.性无善恶论——告子“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人性好比木头,以圆规一量可做圆形,用矩一量可做方形。 老子老子人的本性是无知无欲,无所作为,人生的目的,就在于保全人性的天然状态, 主张人应回到“无知无欲”的婴儿状态中去,人应完全顺应自然。()4.性亦善亦恶— 世硕 4.性亦善亦恶— 世硕 世硕:做为一个人,天生就具有两种自然属性,即善的自然属性和恶的自然属性。后天养之善性,则是善性不断增长;反之,则是恶性不断增长。 杨雄:在人的天性中,同时具有善恶两种因素,两者混杂,而善人恶人之分则取决于后天的修养。王充:认为有善有恶。实则人性有善有恶,犹人才有高有下也。 三、西方主要的人性观 三、西方主要的人性观 古希腊 古罗马 中世纪 近现代 1.古希腊 1.古希腊柏拉图:相信人性善,故主张哲学王的理想国。 伊壁鸠鲁:人生来就趋乐避苦、趋利避害,或者自保、自利、自爱,这是自然而然、天经地义的,而且这还是人生存发展的动力。 null亚里士多德:人具有理性,但人性中也含有动物性,人的理性与其动物性存在着矛盾。即人的理性是有局限性的,这种局限性使人总是要受到感情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作为肉体凡胎的人很少能够超脱人性中固有的兽性等天赋弱点,也不可能完全消除,即使是最贤良的人也是如此。 2.古罗马 2.古罗马奥古斯丁:“我们一定不要幻想在我们自身没有恶习,因为如使徒所说的:‘肉体之所欲,反抗心灵’……我们在现世里无论如何不能够达到至善的。” 上帝是至善的,人类的得救要靠信仰上帝.得到上帝的爱的灌输后,使得心灵得到新生. 奴隶制,私有财产都是人性"恶"的必然产物,是人堕落的必然结果....... 于是神人关系破裂,人的自由意志里充满著犯罪的种种欲望. ’…… 《圣经》 《圣经》 上帝造了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他们被安置在伊甸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后来夏娃在魔鬼的引诱下,怂恿亚当偷吃了伊甸园内能知善恶树上的果子,即禁果(智慧果),因而触怒了上帝,被驱逐出乐园,“下放”到地上劳动。亚当和夏娃的罪一直传到他们所有的后代,成为人类苦难的根源,即整个人类的原始罪过。 4.近现代 4.近现代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人物:【德】马丁·路德、【法】加尔文 思想:人得救的最大障碍是人的骄傲,人只有靠自己的有罪感、忏悔、对上帝的无条件服从和信仰上帝的宽恕,才能得救。 进步:否定了教会的权威,认为《圣经》是最高权威,但他们都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 【英】霍布斯 【英】霍布斯 霍布斯:人的本性是自我保存,人与人是平等的,平等的人为了自我保存就会彼此侵犯,人对人像狼一样。 null洛克:人的知识或心灵本身就如一张白纸,在他上面没有一切标记,没有一切观念。心灵后来出现的知识和观念都是从经验来的。我们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之上并源于经验的。四、中国古代性善恶论对治国方略的影响 四、中国古代性善恶论对治国方略的影响 董仲舒 董仲舒 综合先秦人性学说,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因人而论。 《春秋繁露·实性》:“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中民之性,如茧、如卵,卵待覆二十日而后能为雏,茧待缫以涫汤而后能为丝,性待渐入教训而后能为善。”“性者,天质之朴也,善者,王教之化也。无其质,则王教不能化;无其教,则质朴不能善。” 董仲舒独尊的儒术是儒家和法家思想结合的儒术,这种思想成为我国古代两千多年的正统思想。使之具有两方面的特点:董仲舒独尊的儒术是儒家和法家思想结合的儒术,这种思想成为我国古代两千多年的正统思想。使之具有两方面的特点: 以礼为本,以德服人。 以法治标,以刑警人。 五、中西方文化对人性的善恶看法不同形成的中西方社会文化的诸多差异。 五、中西方文化对人性的善恶看法不同形成的中西方社会文化的诸多差异。 (一)利益观上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差异与融合 (二)社会调控方面的人治(德治)主义与法治主义的差异与整合 (三) 中西方价值观上的不同null 六、人治与法治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 人治:就是君主一个人的专断统治,这样的君主既无高尚的品德,又不受法律的约束,凭着反复无常的性情和控制一切的欲望来实施统治,这就在政治中混入了兽性的因素。 法治: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良好的法律。普遍性和良法(公平性、正确性、明确性和稳定性)。 中国古代的人治与法治 中国古代的人治与法治人治:也可以称为德治、礼治或仁政。是一种圣王政治。只有圣人才有资格做王,圣人是道德最高尚,自律能力最强的人,当其德行外化为政治实践的时候,必然出现良好的政治。null法治:法家的法治。法家也肯定亚氏所说的法治的五个特点。虽然在平等性、公平性和普遍性上的追求有所折扣。 不同:西方法治两个核心,一是限权,一是保权。即保护人民的权利。法家认可的法律不是保护人民权利和限制政府权力的,二是“帝王之具”,即君主治人的工具,是君主实行赏罚的依据。 法家的法治实质是一种人治,君主不受法律约束,他的意志是法律,他集立法、司法、行政权于一身,运用赏罚机制对人民实行统治。 对象上的区别 对象上的区别 中国法家:法律是种惩罚震慑的工具,使用工具的人与遭工具对付的人就有所不同。有些人靠得住,有些人靠不住。由此而来法治的对象就丢掉了一些人,疏而有漏。 西方:所有人,包括讲“人性恶“的人都是靠不住的,心怀叵测。大到一国之主,小到一介草民,都是不能逃出法治的对象。要医治社会疾病,药方要彻底全面,对象不可有一漏网。 法家“人治”与儒家“人治”的区别 法家“人治”与儒家“人治”的区别儒家主张君主必须“以德治国”,以道德教化为要务; 法家主张君主必须“依法治国”,以法律制裁为首务。 目标相同:维护君权至上和社会稳定。法治与法制的区别法治与法制的区别 法制是静态的,指法律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法治是动态的,是一个包括立法、司法、执法、守法、法律实施和监督在内的动态的过程。 法治建立在宪政的基础上。在实行宪政的国家里,政府在民主的基础上实行依法治理并对自己所实施的活动承担责任,政府的权力由法律授予,权力的运作必须以法律为依据,而法律是民意的体现,主权在民,公民的自由、平等及各项权利都受到法律的切实保障。 法制与宪政无必然联系:专制政治下一样有法制,秦《秦律》、汉《汉律》、清《大清律》。真正的法治是建立在民主政治的基础之上的。 “人治”与“法治”的关系 “人治”与“法治”的关系 费孝通: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统治,能维持社会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还得靠人来执行。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 所谓人治和法治的区别,不在于“人”和“法”这两个字,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的性质。null张中秋:中西方法的理想虽方法不同,但达到的目的相同。 西方:依靠正义的法律来实现权利的平等。 中国:凭借道德的自律和法律补充来达到个体和群体的和谐。
本文档为【第四专题:人性的善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26793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2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房地产
上传时间:2011-06-03
浏览量: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