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淇澳岛的导游词 第1篇
这应该是我第三次骑行珠海淇澳岛了,但之前的最后一次骑行也是09年底的事情,转眼快三年了,淇澳岛还是如此美丽而清静吗?一路骑行近30公里后来到淇澳大桥,依然fellgood,呼吸着略带咸味的空气,格外清新,一过了淇澳大桥,忽然感觉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车少了,路宽了,绿色多了,空气新鲜了,心情舒畅了。
今天的路线是淇澳大桥——婆湾——淇沙湾——红树林——淇澳绿道——影视城——白石街,亮点在于这条淇澳绿道,三年前广东还没有绿道。午饭后我带着大家漫无目的地骑行绿道,结果偶遇了迄今为止我骑过的最美的绿道。骑行如同人生,方向和目标是必须要有的,但全程的按部就班无疑太过索然无味,有时不妨迷失一下自己,尝试着走走未知的道路,也许能够偶遇更美的风景。至少在我的骑行中,已经有过数次这样的经历,骑行去西藏途中,心血来潮毫无准备地走了一次墨脱,成就了我人生中最艰辛、记忆最深刻、风景最美丽的一次旅行。骑车去珠海寻找世界最大的水松林,迷失了道路,误入村庄,拍到了村中水塘里美丽的水松林,那张照片已经被书籍《珠海地理微型景观探究》刊用。这次骑行淇澳依然如此,漫无目的地骑行绿道,误入了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内的绿道,惊艳于这条我骑过的最美绿道,相信那种感觉很难忘怀。
珠海淇澳岛的导游词 第2篇
中秋节前夕,每天跟打仗一样、加班加点的赶着工作,终于迎来了今年最长一次的假期,长假第一天,陪着爸妈去了淇澳岛。
位于珠江口西岸的淇澳岛,自然景色优美,素有“九湾十八峰”之说,四面临海,西隔珠海唐家镇,东接内伶仃岛,距香港海域最近处不到7公里。原来上岛很不方便,淇澳大桥未建之前,两岸人们的出入不便,要靠划船渡海,来往费时费力,十分麻烦。大桥建成后,直车而入,进出货物运输方便,吸引大批游客前往,如今岛上游客不断。
该桥为主跨320米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单索面斜拉桥。桥面宽33米,设有六车道及人行道。在同类型桥梁中,其跨度为国内第一,世界第二(与法国Brotonne桥并列第二)。
淇澳为偏僻的海岛渔村,因位居珠江出海口要冲,故上千年前即有渔民聚居,建于宋代的淇澳祖庙即为明证。淇澳祖庙里不仅供有开村祖,同时还供奉雷公、电母、风伯、雨师和水潮爷爷,可见风里浪里的渔民对自然力之敬畏。渔民命系海天,淇澳的神宫社庙也尤多,除祖庙外,少不了供奉海神林默娘(原为福建莆田湄洲岛渔女)的天后宫,还有观音阁……这小小的岛上竟有17座庙宇,侵透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村东祖庙始建于宋代,文昌宫建于清同治年间。
在岛上的后沙湾、东澳湾古遗址,考古工作者发掘了大量距今约4500至5000年的彩陶和白陶,它们是珠海迄今最早人类活动的证据,而东澳湾古遗址是珠江三角洲最典型最完整的沙石遗址。
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英人登上淇澳岛测绘,后与美国人一道盘踞岛上走私鸦片,并常入村抢劫,激起民愤遭村人驱逐。1836年,英美商人纠集十五、六艘武装轮船来犯,村人齐聚天后宫广场架土炮还击,居然战胜外敌。战后谈判,英美商人向淇澳村民赔3000两白银,村民有感于天后显灵助阵,便以此赔款重修天后宫,并用余款在村内铺筑了一条数百米的花岗岩白石街,成为中国历史上抗英斗争中取得第一个胜利的见证。
在白石街上散步的时候,老妈还开着玩笑跟爸爸说,有机会我们来这里住上一些日子吧,这里没有市区内的吵杂,人也没有那么多,没事的时候还可以去海边散散步。其实,这种子想法是在每一个城市里生活久了的人共同相法。
多次去淇澳岛,还因为这里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和著名领袖,中华全国总工会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苏兆征的故居。其故居为苏兆征祖父所建,1885年11月11日苏兆征出生于此,并渡过青少年时代。故居为土木结构平房,一进三间,屋前有院落、矮墙、院门,整座故居占地约100平方米。1979年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按原貌修缮,1985年对外开放。有兴趣的朋友有时间可以去看看。
珠海淇澳岛的导游词 第3篇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淇澳岛不乏人文史迹,“沙丘遗址”是珠江三角洲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末期渔猎文化遗址,岛上还有始建于宋代的淇澳祖庙,建于明代的天后宫,清代的文昌宫等,以及历经280年沧桑依然翠绿的三棵榕树,都令人遐思。
其中,《两广总督卢坤致洋商谕令》等原始文件证实了鸦片战争前淇澳居民反侵略斗争的传说,使我们首次了解到事情的真相:1833年10月13日(道光十三年九月初一)中午,淇澳村民苏上品等四人正在金星山脚港口捕鱼,听到同村郭亚祥叫喊“夷人偷牛”。他们上岸看见外国人将牛拉走,便将偷牛人抓获。该村地保认为偷牛的是外国人,不能送官,让他们将其送回。当日申牌时分,有50多个外国人到村内寻衅打架,村民一起出来驱赶。外国人见村民人数众多,慌忙逃走。其中一人落在后面,用剑和鸟枪对付追赶的村民,后被苏上品用刀刺伤肚腹,倒地死亡。其余外国人在逃跑途中,见华人郭名秋和工人黄亚仰在田间工作,便将郭名秋绑架上船。黄亚仰叫喊,被他们放枪打伤,后因伤重医治无效死亡。10月15日(九月初三),船主马基率领许多外国人乘坐舢板十余只,驶到淇澳村前,向该村开枪开炮。
他们还向防夷千总倪应龙说:“此村不肯顺从,应即覆其巢。”当天,村民孙亚福正在村前海面捕鱼,因躲避不及,被他们用鸟枪打伤。清朝地方政府闻讯立即派兵到该村驻扎防卫,两广总督、澳门同知、香山县令等先后向英国大班发出谕令,要求他们释放郭名秋,交出凶手,并不许外国舢板进内洋滋事。美国人马士在20世纪20年代著的《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一书对此事也有记载,英国船长格兰特在报告中谎称事情是一名华人偷窃外国破船的铜铁引起的。但他承认他曾号召外国武装驳艇进攻淇澳,并说外国艇队到达淇澳时,曾遭到当地居民火炮射击。
淇澳东望香港、深圳,南向万山管理区,北与中山横门、东莞虎门相毗邻,处在穗港澳金三角中心,淇澳更是举世瞩目的珠海伶仃洋跨海大桥必经之道。
淇澳历史悠久,灿烂的文化点缀着这朴实的小岛,在岛上的后沙湾、东澳湾古遗址,考古工作者发掘了大量距今约4500至5000年的彩陶和白陶,它们是珠海迄今最早人类活动的证据,而东澳湾古遗址是珠江三角洲最典型最完整的沙石遗址。
淇澳山青水秀,“九湾十八峰”,以极其原始质朴的魁力吸引着游人。淇澳八景:赤岭观日、鹿岭朝露、松间流水、金星波涛、鸡山夕照、夹洲烟雨、婆湾晚渡、蚧珠夜月,如诗如画,空灵秀逸。在这原始面积不足18平方公里的的淇澳岛上竟有17座庙宇,浸透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村东祖庙始建于宋代,文昌宫建于清同治年间。
淇澳岛有大桥与市区相连。淇澳岛动植物资源丰富,岛的北部设立了红树林湿地保护区。淇澳岛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白石街、天后宫、抗英炮台和苏兆征故居是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淇澳岛自然景色优美,素有“九湾十八峰”之说,被誉为“珠海十景”之一,20XX年被确定为珠海市生态旅游区。珠海红树林主要分布淇澳岛、横琴岛和红旗西堤、磨刀门和鸡啼门水道出海口附近堤岸,其中,位于淇澳岛西北部大围湾的湿地面占候鸟保护协定总数(227种)的15%;中澳候鸟保护协定中的16种鸟类,占中澳候鸟协定总数(81种)的%,此外,区内还具有濒危动物。
珠海市淇澳岛位于珠江口伶仃洋上。岛上有一条长达一千多米的花岗岩条石铺成的淇澳白石街和一个土炮台。据当地民间传说,这与鸦片战争前淇澳村居民抵抗英国人的武装入侵有关,而白石街是用侵略者的赔款修筑的。但是,由于缺乏文献记载,关于这场反侵略斗争的年代、起因、组织者、经过等等,有多种传说,让人疑窦丛生,莫衷一是。
珠海淇澳岛的导游词 第4篇
淇澳岛位于珠海市东北部,紧邻市区,有大桥与市区相连。全岛面积平方公里。岛上常住人口1900人。淇澳岛动植物资源丰富,岛的北部设立了红树林湿地保护区。淇澳岛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白石街、天后宫、抗英炮台和苏兆征故居是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淇澳岛自然景色优美,素有“九湾十八峰”之说,被誉为“珠海十景”之一,20XX年被确定为珠海市生态旅游区。
珠海市淇澳岛位于珠江口伶仃洋上。岛上有一条长达一千多米的花岗岩条石铺成的淇澳白石街和一个土炮台。据当地民间传说,这与鸦片战争前淇澳村居民抵抗英国人的武装入侵有关,而白石街是用侵略者的赔款修筑的。但是,由于缺乏文献记载,关于这场反侵略斗争的年代、起因、组织者、经过等等,有多种传说,让人疑窦丛生,莫衷一是。
淇澳岛位于珠江口内西侧,岛上风景优美,素有“淇澳八景”:赤岭观日、鹿岭朝霞、松涧流泉、金星波涛、鸡山返照、岬洲烟雨、婆湾晚渡、蟹珠夜月。 淇澳岛上有一条一百多年前修筑的白石街,它是1833年淇澳岛居民抗击英国入侵,大获全胜,用英军赔偿的白银铺筑而成的,是中国人民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重要历史见证,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淇澳岛也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人运动先驱、省港大罢工的组织者苏兆征同志的诞生地,“苏兆征故居”至今保存完好。 岛上的“沙丘遗址”是珠江三角洲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末期渔猎文化遗址,岛上还有始建于宋代的淇澳祖庙,建于明代的天后宫,清代的文昌宫等,以及历经280年沧桑依然翠绿的三棵榕树,都令人遐思。
珠海淇澳岛的导游词 第5篇
在香洲东北部13公里,珠江口内西侧,东距内伶岛13公里,北与虎门相对,南距唐家大陆公里。全岛面积平方公里。岛上常住人口1900人。地质为花岗岩结构主体,表层为黄沙粘土,长有灌木丛林、茅草和松林,杂树等,林木覆盖率达90%。地势南北两端高,中间平坦,把岛分为南北两半,呈东北至西南走向。岛上高山连绵起伏,100米以上的山有18座,最高主峰望赤岭,位于岛东北。四周海(港)湾较多,主要有二斜湾、关帝湾、金星湾、石井湾、大围湾、东侧湾多为沙岸,泥沙底西北两侧湾多为淤积泥滩,水较浅,低潮干出。
在香洲东北部13公里,珠江口内西侧,东距内伶岛13公里,北与虎门相对,南距唐家大陆公里。全岛面积平方公里。岛上常住人口1900人。地质为花岗岩结构主体,表层为黄沙粘土,长有灌木丛林、茅草和松林,杂树等,林木覆盖率达90%。地势南北两端高,中间平坦,把岛分为南北两半,呈东北至西南走向。岛上高山连绵起伏,100米以上的山有18座,最高主峰望赤岭,位于岛东北。四周海(港)湾较多,主要有二斜湾、关帝湾、金星湾、石井湾、大围湾、东侧湾多为沙岸,泥沙底西北两侧湾多为淤积泥滩,水较浅,低潮干出。
“淇澳八景”是淇澳岛的热门景点,它们分别是:鹿岭朝露、金星波涛、夹洲烟雨、蚧珠夜月、赤岭观日、松间流水、鸡山夕照、婆湾晚渡。
1833年10月的淇澳村事件是鸦片战争前中国居民一次较大规模的自发的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虽然其规模比广州三元里居民抗英斗争小,但时间要早8年,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应该占有一定的地位。
淇澳村事件发生并不是偶然的。鸦片战争前,大量外国鸦片走私船停泊在淇澳岛濒临的金星门海域,使金星门成为鸦片走私的基地。
外国鸦片贩子经常对淇澳岛进行骚扰,侵犯中国主权、危害当地居民安危的事情时有发生。东印度公司中文档中就有不少事例。1833年8月17日,英国鸦片贩子以淇澳一名华人偷盗受损商船物资为由,将其监禁在停泊在金星门的威臣船上,破坏了中国的司法自主权。澳门同知因此要求英国大班将人犯释放,以便按中国律例审判。又如,1833年9月7日,华人黄亚秀父子三人出海贩鱼,路过停泊在金星门的威臣船时,该船外国人强买,彼此发生争执,外国人竟将黄亚秀推入海中,使其溺水淹毙。而当年10月进攻淇澳村的武装艇队就是外国鸦片贩子组织的。因此,1833年的淇澳村事件客观上也可以说是中国居民反对外国鸦片走私的斗争。
20___年10月,在珠海市政府召开的《淇澳白石街与鸦片战争》研讨会上,我公布了从英国带回的淇澳居民反侵略斗争的档案。鉴于1833年这场斗争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文天祥曾在伶仃洋写下著名的爱国诗篇《过伶仃洋》,鉴于淇澳岛至今仍保留着著名工人运动领袖苏兆征的故居,与会10余名专家、学者建议将整个淇澳岛作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关于1836年淇澳是否发生过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关于利用鸦片贩子赔款修筑白石街一事,至今尚未找到文字资料加以确认。淇澳岛上发现的几块外国人墓碑与淇澳居民反侵略斗争究竟有无关系,也待研究。希望史学界同行共同努力,进一步揭开淇澳岛的历史之谜。
珠海淇澳岛的导游词 第6篇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淇澳岛位于珠江口内西侧,岛上风景优美,素有“淇澳八景”:赤岭观日、鹿岭朝霞、松涧流泉、金星波涛、鸡山返照、岬洲烟雨、婆湾晚渡、蟹珠夜月。淇澳岛上有一条一百多年前修筑的白石街,它是1833年淇澳岛居民抗击英国入侵,大获全胜,用英军赔偿的白银铺筑而成的,是中国人民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重要历史见证,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淇澳岛也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人运动先驱、省港大罢工的组织者苏兆征同志的诞生地,“苏兆征故居”至今保存完好。岛上的“沙丘遗址”是珠江三角洲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末期渔猎文化遗址,岛上还有始建于宋代的淇澳祖庙,建于明代的天后宫,清代的文昌宫等,以及历经280年沧桑依然翠绿的三棵榕树,都令人遐思。
珠海淇澳岛的导游词 第7篇
珠海淇澳岛,珠海市生态旅游景点区。位于珠海市珠江口伶仃洋上,东望香港、深圳,处在穗港澳金三角中心,是伶仃洋跨海大桥的必经之道。
淇澳岛是一个有着历史悠久韵味的小岛,从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到鸦片战争前岛上人民反抗侵略的英雄历史。在岛上的后沙湾、东澳湾古遗址,考古工作者发掘了大量距今约4500至5020___年的彩陶和白陶,它们是珠海迄今最早人类活动的证据,而东澳湾古遗址是珠江三角洲最典型最完整的沙石遗址。
此外,岛上有一条长达一千多米的花岗岩条石铺成的淇澳白石街和一个土炮台和在这面积不足18平方公里的的淇澳岛上的17座庙宇,它们都浸透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岛上的“沙丘遗址”也是珠江三角洲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末期渔猎文化遗址,岛上还有始建于宋代的淇澳祖庙,建于明代的天后宫,清代的文昌宫等,以及历经280年沧桑依然翠绿的三棵榕树,都令人遐思。
在人文资源方面,珠海淇的东澳湾、白石街、天后宫、抗英炮台和苏兆征故居是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而且淇澳岛自然景色优美,素有“九湾十八峰”之说,被誉为“珠海十景”之一。“淇澳八景”是淇澳岛的热门景点,它们分别是:鹿岭朝露、金星波涛、夹洲烟雨、蚧珠夜月、赤岭观日、松间流水、鸡山夕照、婆湾晚渡。
珠海淇澳岛的导游词 第8篇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淇澳岛不乏人文史迹,“沙丘遗址”是珠江三角洲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末期渔猎文化遗址,岛上还有始建于宋代的淇澳祖庙,建于明代的天后宫,清代的文昌宫等,以及历经280年沧桑依然翠绿的三棵榕树,都令人遐思。
其中,《两广总督卢坤致洋商谕令》等原始文件证实了鸦片战争前淇澳居民反侵略斗争的传说,使我们首次了解到事情的真相:1833年10月13日(道光十三年九月初一)中午,淇澳村民苏上品等四人正在金星山脚港口捕鱼,听到同村郭亚祥叫喊“夷人偷牛”。他们上岸看见外国人将牛拉走,便将偷牛人抓获。该村地保认为偷牛的是外国人,不能送官,让他们将其送回。当日申牌时分,有50多个外国人到村内寻衅打架,村民一起出来驱赶。外国人见村民人数众多,慌忙逃走。其中一人落在后面,用剑和鸟枪对付追赶的村民,后被苏上品用刀刺伤肚腹,倒地死亡。其余外国人在逃跑途中,见华人郭名秋和工人黄亚仰在田间工作,便将郭名秋绑架上船。黄亚仰叫喊,被他们放枪打伤,后因伤重医治无效死亡。10月15日(九月初三),船主马基率领许多外国人乘坐舢板十余只,驶到淇澳村前,向该村开枪开炮。
他们还向防夷千总倪应龙说:“此村不肯顺从,应即覆其巢。”当天,村民孙亚福正在村前海面捕鱼,因躲避不及,被他们用鸟枪打伤。清朝地方政府闻讯立即派兵到该村驻扎防卫,两广总督、澳门同知、香山县令等先后向英国大班发出谕令,要求他们释放郭名秋,交出凶手,并不许外国舢板进内洋滋事。美国人马士在20世纪20年代著的《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一书对此事也有记载,英国船长格兰特在报告中谎称事情是一名华人偷窃外国破船的铜铁引起的。但他承认他曾号召外国武装驳艇进攻淇澳,并说外国艇队到达淇澳时,曾遭到当地居民火炮射击。
淇澳东望香港、深圳,南向万山管理区,北与中山横门、东莞虎门相毗邻,处在穗港澳金三角中心,淇澳更是举世瞩目的珠海伶仃洋跨海大桥必经之道。
淇澳历史悠久,灿烂的文化点缀着这朴实的小岛,在岛上的后沙湾、东澳湾古遗址,考古工作者发掘了大量距今约4500至5000年的彩陶和白陶,它们是珠海迄今最早人类活动的证据,而东澳湾古遗址是珠江三角洲最典型最完整的沙石遗址。
淇澳山青水秀,“九湾十八峰”,以极其原始质朴的魁力吸引着游人。淇澳八景:赤岭观日、鹿岭朝露、松间流水、金星波涛、鸡山夕照、夹洲烟雨、婆湾晚渡、蚧珠夜月,如诗如画,空灵秀逸。在这原始面积不足18平方公里的的淇澳岛上竟有17座庙宇,浸透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村东祖庙始建于宋代,文昌宫建于清同治年间。
淇澳岛有大桥与市区相连。淇澳岛动植物资源丰富,岛的北部设立了红树林湿地保护区。淇澳岛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白石街、天后宫、抗英炮台和苏兆征故居是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淇澳岛自然景色优美,素有“九湾十八峰”之说,被誉为“珠海十景”之一,2000年被确定为珠海市生态旅游区。珠海红树林主要分布淇澳岛、横琴岛和红旗西堤、磨刀门和鸡啼门水道出海口附近堤岸,其中,位于淇澳岛西北部大围湾的湿地面...占候鸟保护协定总数(227种)的15%;中澳候鸟保护协定中的.16种鸟类,占中澳候鸟协定总数(81种)的19.8%,此外,区内还具有濒危动物。
珠海市淇澳岛位于珠江口伶仃洋上。岛上有一条长达一千多米的花岗岩条石铺成的淇澳白石街和一个炮台。据当地民间传说,这与鸦片战争前淇澳村居民抵抗英国人的武装入侵有关,而白石街是用侵略者的赔款修筑的。但是,由于缺乏文献记载,关于这场反侵略斗争的年代、起因、组织者、经过等等,有多种传说,让人疑窦丛生,莫衷一是。
珠海淇澳岛的导游词 第9篇
珠海淇澳岛,珠海市生态旅游景点区。位于珠海市珠江口伶仃洋上,东望香港、深圳,处在穗港澳金三角中心,是伶仃洋跨海大桥的必经之道。
淇澳岛是一个有着历史悠久韵味的小岛,从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到鸦片战争前岛上人民反抗侵略的英雄历史。在岛上的后沙湾、东澳湾古遗址,考古工作者发掘了大量距今约4500至5000年的彩陶和白陶,它们是珠海迄今最早人类活动的证据,而东澳湾古遗址是珠江三角洲最典型最完整的沙石遗址。
此外,岛上有一条长达一千多米的花岗岩条石铺成的淇澳白石街和一个土炮台和在这面积不足18平方公里的的淇澳岛上的17座庙宇,它们都浸透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岛上的“沙丘遗址”也是珠江三角洲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末期渔猎文化遗址,岛上还有始建于宋代的淇澳祖庙,建于明代的天后宫,清代的文昌宫等,以及历经280年沧桑依然翠绿的三棵榕树,都令人遐思。
在人文资源方面,珠海淇的东澳湾、白石街、天后宫、抗英炮台和苏兆征故居是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而且淇澳岛自然景色优美,素有“九湾十八峰”之说,被誉为“珠海十景”之一。“淇澳八景”是淇澳岛的热门景点,它们分别是:鹿岭朝露、金星波涛、夹洲烟雨、蚧珠夜月、赤岭观日、松间流水、鸡山夕照、婆湾晚渡。
珠海淇澳岛的导游词 第10篇
在香洲东北部13公里,珠江口内西侧,东距内伶岛13公里,北与虎门相对,南距唐家大陆公里。全岛面积平方公里。岛上常住人口1900人。地质为花岗岩结构主体,表层为黄沙粘土,长有灌木丛林、茅草和松林,杂树等,林木覆盖率达90%。地势南北两端高,中间平坦,把岛分为南北两半,呈东北至西南走向。岛上高山连绵起伏,100米以上的山有18座,最高主峰望赤岭,位于岛东北。四周海(港)湾较多,主要有二斜湾、关帝湾、金星湾、石井湾、大围湾、东侧湾多为沙岸,泥沙底西北两侧湾多为淤积泥滩,水较浅,低潮干出。
在香洲东北部13公里,珠江口内西侧,东距内伶岛13公里,北与虎门相对,南距唐家大陆公里。全岛面积平方公里。岛上常住人口1900人。地质为花岗岩结构主体,表层为黄沙粘土,长有灌木丛林、茅草和松林,杂树等,林木覆盖率达90%。地势南北两端高,中间平坦,把岛分为南北两半,呈东北至西南走向。岛上高山连绵起伏,100米以上的山有18座,最高主峰望赤岭,位于岛东北。四周海(港)湾较多,主要有二斜湾、关帝湾、金星湾、石井湾、大围湾、东侧湾多为沙岸,泥沙底西北两侧湾多为淤积泥滩,水较浅,低潮干出。
“淇澳八景”是淇澳岛的热门景点,它们分别是:鹿岭朝露、金星波涛、夹洲烟雨、蚧珠夜月、赤岭观日、松间流水、鸡山夕照、婆湾晚渡。
1833年10月的淇澳村事件是鸦片战争前中国居民一次较大规模的自发的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虽然其规模比广州三元里居民抗英斗争小,但时间要早8年,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应该占有一定的地位。
淇澳村事件发生并不是偶然的。鸦片战争前,大量外国鸦片走私船停泊在淇澳岛濒临的金星门海域,使金星门成为鸦片走私的基地。
外国鸦片贩子经常对淇澳岛进行骚扰,侵犯中国主权、危害当地居民安危的事情时有发生。东印度公司中文档中就有不少事例。1833年8月17日,英国鸦片贩子以淇澳一名华人偷盗受损商船物资为由,将其监禁在停泊在金星门的威臣船上,破坏了中国的司法自主权。澳门同知因此要求英国大班将人犯释放,以便按中国律例审判。又如,1833年9月7日,华人黄亚秀父子三人出海贩鱼,路过停泊在金星门的威臣船时,该船外国人强买,彼此发生争执,外国人竟将黄亚秀推入海中,使其溺水淹毙。而当年10月进攻淇澳村的武装艇队就是外国鸦片贩子组织的。因此,1833年的淇澳村事件客观上也可以说是中国居民反对外国鸦片走私的斗争。
20XX年10月,在珠海市政府召开的《淇澳白石街与鸦片战争》研讨会上,我公布了从英国带回的淇澳居民反侵略斗争的档案。鉴于1833年这场斗争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文天祥曾在伶仃洋写下著名的爱国诗篇《过伶仃洋》,鉴于淇澳岛至今仍保留着著名工人运动领袖苏兆征的故居,与会10余名专家、学者建议将整个淇澳岛作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关于1836年淇澳是否发生过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关于利用鸦片贩子赔款修筑白石街一事,至今尚未找到文字资料加以确认。淇澳岛上发现的几块外国人墓碑与淇澳居民反侵略斗争究竟有无关系,也待研究。希望史学界同行共同努力,进一步揭开淇澳岛的历史之谜。
珠海淇澳岛的导游词 第11篇
“五一”长假的一天,碧空如洗,万里无云,我们一家去淇澳岛游玩。那里自然景色优美,素有“九湾十八峰”之说,被誉为“珠海十景”之一。
我们去了淇澳岛的白石街。她是淇澳人民于1833年用英国人的战败赔款修建的——这在中国近代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是以中华民族告胜的典范。从白石街正门进去,看到广场上矗立着一个石碑,石碑上有一个超级大的大炮,上面坐着六个人,其中一个人手里拿着一只海螺,最后面的一个人手里拿着斧头。这就是当年抗击英军的将士,显得十分威武。
再往里面走就是宽敞的白石街了,左边还有几个以前打仗时遗留下来的大炮,正面有个门牌,上面刻着“白石街”三个大字。里面都是古代的房屋,已经保存了很久。商铺里多数是卖各种海鲜和海干货,因为淇澳岛的人民多数是渔民。
那天正好赶上美食节,各种美食应有尽有。如茶果、那蔸粽、萝卜糕、鱼丸、鸡爪、马蹄糕等等,色香味俱全,好看也好吃。岛上还有不一样的表演和节目。我们一边品尝着各种各样的美食,一边观看着精彩的文艺节目,心里就是一个“爽”!
珠海淇澳岛的导游词 第12篇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淇澳岛不乏人文史迹,“沙丘遗址”是珠江三角洲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末期渔猎文化遗址,岛上还有始建于宋代的淇澳祖庙,建于明代的天后宫,清代的文昌宫等,以及历经280年沧桑依然翠绿的三棵榕树,都令人遐思。
其中,《两广总督卢坤致洋商谕令》等原始文件证实了鸦片战争前淇澳居民反侵略斗争的传说,使我们首次了解到事情的真相:1833年10月13日(道光十三年九月初一)中午,淇澳村民苏上品等四人正在金星山脚港口捕鱼,听到同村郭亚祥叫喊“夷人偷牛”。他们上岸看见外国人将牛拉走,便将偷牛人抓获。该村地保认为偷牛的是外国人,不能送官,让他们将其送回。当日申牌时分,有50多个外国人到村内寻衅打架,村民一起出来驱赶。外国人见村民人数众多,慌忙逃走。其中一人落在后面,用剑和鸟枪对付追赶的村民,后被苏上品用刀刺伤肚腹,倒地死亡。其余外国人在逃跑途中,见华人郭名秋和工人黄亚仰在田间工作,便将郭名秋绑架上船。黄亚仰叫喊,被他们放枪打伤,后因伤重医治无效死亡。10月15日(九月初三),船主马基率领许多外国人乘坐舢板十余只,驶到淇澳村前,向该村开枪开炮。
他们还向防夷千总倪应龙说:“此村不肯顺从,应即覆其巢。”当天,村民孙亚福正在村前海面捕鱼,因躲避不及,被他们用鸟枪打伤。清朝地方政府闻讯立即派兵到该村驻扎防卫,两广总督、澳门同知、香山县令等先后向英国大班发出谕令,要求他们释放郭名秋,交出凶手,并不许外国舢板进内洋滋事。美国人马士在20世纪20年代著的《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一书对此事也有记载,英国船长格兰特在报告中谎称事情是一名华人偷窃外国破船的铜铁引起的。但他承认他曾号召外国武装驳艇进攻淇澳,并说外国艇队到达淇澳时,曾遭到当地居民火炮射击。
淇澳东望香港、深圳,南向万山管理区,北与中山横门、东莞虎门相毗邻,处在穗港澳金三角中心,淇澳更是举世瞩目的珠海伶仃洋跨海大桥必经之道。
淇澳历史悠久,灿烂的文化点缀着这朴实的小岛,在岛上的后沙湾、东澳湾古遗址,考古工作者发掘了大量距今约4500至5000年的彩陶和白陶,它们是珠海迄今最早人类活动的证据,而东澳湾古遗址是珠江三角洲最典型最完整的沙石遗址。
淇澳山青水秀,“九湾十八峰”,以极其原始质朴的魁力吸引着游人。淇澳八景:赤岭观日、鹿岭朝露、松间流水、金星波涛、鸡山夕照、夹洲烟雨、婆湾晚渡、蚧珠夜月,如诗如画,空灵秀逸。在这原始面积不足18平方公里的的'淇澳岛上竟有17座庙宇,浸透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村东祖庙始建于宋代,文昌宫建于清同治年间。
淇澳岛有大桥与市区相连。淇澳岛动植物资源丰富,岛的北部设立了红树林湿地保护区。淇澳岛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白石街、天后宫、抗英炮台和苏兆征故居是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淇澳岛自然景色优美,素有“九湾十八峰”之说,被誉为“珠海十景”之一,2000年被确定为珠海市生态旅游区。珠海红树林主要分布淇澳岛、横琴岛和红旗西堤、磨刀门和鸡啼门水道出海口附近堤岸,其中,位于淇澳岛西北部大围湾的湿地面...占候鸟保护协定总数(227种)的15%;中澳候鸟保护协定中的16种鸟类,占中澳候鸟协定总数(81种)的19.8%,此外,区内还具有濒危动物。
珠海市淇澳岛位于珠江口伶仃洋上。岛上有一条长达一千多米的花岗岩条石铺成的淇澳白石街和一个炮台。据当地民间传说,这与鸦片战争前淇澳村居民抵抗英国人的武装入侵有关,而白石街是用侵略者的赔款修筑的。但是,由于缺乏文献记载,关于这场反侵略斗争的年代、起因、组织者、经过等等,有多种传说,让人疑窦丛生,莫衷一是。
【珠海淇澳岛的导游词(通用12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