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一教学案:第三章 第三节 物质的跨膜运输(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一教学案:第三章 第三节 物质的跨膜运输(含答案)

举报
开通vip

2019-2020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一教学案:第三章 第三节 物质的跨膜运输(含答案)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PAGE/NUMPAGES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物质的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2.结合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说明自由扩散、渗透作用和质壁分离的关系3.比较半透膜、选择透过性膜、全透性膜的异同4.举例说出细胞的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2019-2020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一教学案:第三章第三节物质的跨膜运输(含答案)一、物质通过膜的方式1.被动运输(1)自由扩散①方向...

2019-2020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一教学案:第三章 第三节 物质的跨膜运输(含答案)
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PAGE/NUMPAGES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学习目标:1.举例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物质的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2.结合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说明自由扩散、渗透作用和质壁分离的关系3.比较半透膜、选择透过性膜、全透性膜的异同4.举例说出细胞的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2019-2020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一教学案:第三章第三节物质的跨膜运输(含答案)一、物质通过膜的方式1.被动运输(1)自由扩散①方向:物质分子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②条件:细胞膜两侧存在物质浓度差。(2)协助扩散①方向:物质分子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②条件eq\b\lc\{\rc\(\a\vs4\al\co1(①细胞膜两侧存在物质浓度差,②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2.主动运输(1)方向:物质分子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2)条件eq\b\lc\{\rc\(\a\vs4\al\co1(①细胞膜上相应的载体蛋白的协助,②细胞新陈代谢产生的能量))3.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1)胞吞作用①过程:大分子物质或颗粒性物质附着在细胞膜上,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小囊泡进入细胞内部。②实例:白细胞吞噬大肠杆菌,变形虫吞食有机颗粒。(2)胞吐作用①过程: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小囊泡,囊泡移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排出。②实例:胰腺细胞分泌胰岛素。4.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即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需要的一些离子、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一些离子和分子不能通过。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渗透的含义水分子从浓集区域通过细胞膜等结构向水分子稀少区域的扩散现象。2.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动物细胞:①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②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③外界溶液浓度等于细胞质浓度时,细胞水分进出平衡,形态不变。(2)植物细胞:①结构:细胞壁是全透性的,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及细胞质)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半透膜。②条件:成熟的植物活细胞中央具有中央大液泡。③验证实验:a.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通过渗透作用失水,植物细胞就发生质壁分离现象。b.将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放入清水中,此时细胞液的浓度高于外界清水的浓度,植物细胞就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牛刀小试]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细胞吸收甘油属于协助扩散。(×)(2)自由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3)植物细胞积累K+需消耗能量。(√)(4)细胞对离子的吸收不具有选择性。(×)(5)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6)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有跨膜运输和非跨膜运输两大类,其中跨膜运输又分为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非跨膜运输又分为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7)新鲜黄瓜放在水中变脆属于渗透。(√)(8)原生质层就是细胞质。(×)(9)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全透性。(√)(10)质壁分离就是细胞质和细胞壁分离。(×)(11)小麦的根尖分生区细胞放在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12)质壁分离实验能鉴定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2.将一张洋葱鳞片叶放在某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有3种状态的细胞,如图。你认为这3个细胞(均为正常的活细胞)在未发生上述情况之前,其细胞液的浓度依次是(  )A.①>②>③      B.①<②<③C.②>①>③D.②<①<③答案:A3.思考探究(1)自由扩散、协助扩散有何共同特点?为何将二者合称为被动运输?提示:因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是顺物质的浓度梯度进行的,不需要细胞消耗能量,所以统称被动运输。(2)发生渗透作用应具备何种条件?如图所示装置中若将漏斗口的半透膜换成纱布,漏斗液面是否还会上升?提示:渗透作用的发生必需具备两个条件——具半透膜和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浓度差。若将漏斗口的半透膜换成纱布,则S1溶液中大分子可进入烧杯,此时,漏斗内液面将不再上升。(3)人在一边饮酒一边吃鱼的情况下,人对酒精的吸收速度往往会高于对鱼肉蛋白质等营养的吸收速度。其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它不经消化即可被消化道以自由扩散的方式吸收。而鱼肉中的蛋白质必须先被消化分解为氨基酸,然后再被消化道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故人吸收酒精的速度往往高于对鱼肉蛋白质营养的吸收速度。(4)胞吞和胞吐属于跨膜运输吗?是否需要消耗能量?提示:不属于。胞吞、胞吐利用了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5)成熟的植物细胞为什么能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提示:①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原生质层具有一定的伸缩性,但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②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可以被当做一种半透膜。③细胞液和细胞外溶液存在浓度梯度。[重难突破]一、物质出入细胞方式比较物质种类运输方式方向载体蛋白能量实例小分子物质被动运输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要不需要水、气体、胆固醇、乙醇、甘油、苯、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等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要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大分子物质胞吐由膜内到膜外不需要需要分泌蛋白胞吞由膜外到膜内不需要需要变形虫吞食绿脓杆菌1.载体eq\b\lc\{\rc\(\a\vs4\al\co1(实质:蛋白质,特点\b\lc\{\rc\(\a\vs4\al\co1(特异性,饱和性))))2.胞吞和胞吐进行的结构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胞吞和胞吐与主动运输一样也需要能量,如果分泌细胞的ATP合。[特别提醒](1)受细胞内外物质浓度差影响的是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2)受载体蛋白影响的是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3)受O2浓度影响的只有主动运输。(4)三种运输方式都受温度影响,因为温度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除此之外,温度还通过影响能量的供应来影响主动运输。二、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1.物质浓度(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1)自由扩散的运输动力是两侧溶液的浓度差,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物质浓度的增大,其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成正比。(2)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在物质浓度较低时,随物质浓度的增大,运输速率也逐渐增大,到达一定物质浓度时,由于受膜上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运输速率不再随浓度增大而增大。2.氧气浓度(1)氧气浓度可以影响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多少。被动运输不需要能量,因此与氧气浓度无关,运输速率不随氧气浓度增大而改变。(2)主动运输方式既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在一定范围内,随氧气浓度升高,运输速率不断增大,当氧气浓度足够高时,能量供应充足,但由于受膜上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运输速率不再随氧气浓度增大而增大。三、植物细胞与渗透装置的比较据图分析可知,一个植物细胞类似于一个渗透装置。[特别提醒]原生质层、原生质体(1)原生质层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内相当于半透膜的结构,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不包括细胞核和液泡内的细胞液。此结构仅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2)原生质体是去除了植物细胞壁后所剩下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植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常用作植物细胞融合的材料。[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探究1.实验原理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能够渗透失水和吸水。2.实验流程图示3.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 ①eq\a\vs4\al(原因)eq\b\lc\{\rc\(\a\vs4\al\co1(内因:\a\vs4\al(原生质层,具有半透性)→\a\vs4\al(细胞渗,透失水)→\b\lc\{\rc\(\a\vs4\al\co1(细胞壁伸缩性小,原生质层伸缩性大)),外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②eq\a\vs4\al(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eq\b\lc\{\rc\(\a\vs4\al\co1(宏观上:植物由坚挺→萎蔫,\a\vs4\al(微观上:质壁分离)\b\lc\{\rc\(\a\vs4\al\co1(液泡大→小,细胞液颜色浅→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考向聚焦][例1] 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 ]________;细胞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是[ ]________。(均填图中字母及名称)(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________膜。(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________。(4)细胞膜上负责细胞间识别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5)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填图中数字),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填图中数字)。这两种运输方式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的功能主要是由膜上的蛋白质体现的;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生理特性是选择透过性;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葡萄糖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入红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相同之处是都需要载体蛋白。[答案] (1)[B]磷脂双分子层 [A]蛋白质 (2)选择透过性 (3)流动性 (4)糖蛋白 (5)③ ① 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判断一看物质分子大小,判断是否是跨膜运输;二看能量;三看载体。[例2] 如图中的渗透装置,开始时的液面高度为a,停止上升时的高度为b,若每次停止上升后都将玻璃管中高出烧杯液面的部分吸出,则ab液面间的高度差与吸出蔗糖溶液的次数之间的关系是(  )[解析] 由于蔗糖溶液的单位体积中水分子的数量要少于清水中单位体积内水分子的数量,所以导致蔗糖溶液中的液面上升。当用吸管吸走了蔗糖溶液从而使蔗糖分子数量减少,造成蔗糖溶液浓度下降,使蔗糖溶液和清水之间浓度差逐渐变小,ab段产生的压强变小,即ab液面间的高度差随着吸出蔗糖溶液次数的增加而减小。[答案] B判断水分子流动方向(1)从膜两侧水分子的相对数目上分析:水分子总是从相对数目多的一侧流向相对数目少的一侧。(2)从溶质颗粒大小上分析:溶质颗粒越大,分子间隙越大,所能容纳的水分子数就越多。[例3] (天津高考)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1分钟后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见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L是细胞壁,M是液泡,N是细胞质B.将视野中的细胞浸润在清水中,原生质体会逐渐复原C.实验说明细胞膜与细胞壁在物质透过性上存在显著差异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解析] 本题考查植物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意在考查识图能力和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图中的N是外界的蔗糖溶液,不是细胞质,A错误;在清水中,细胞会通过吸水使质壁分离的细胞复原,B正确;细胞壁具有全透性,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两者在物质透过性上存在差异,C正确;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还没成熟,不具有大型液泡,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D正确。[答案] A[网络构建]填充:①半透膜  ②浓度差  ③浓度差  ④载体蛋白⑤载体蛋白 ⑥能量   ⑦流动性[关键语句]1.物质如何进出细胞取决于细胞膜的结构、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大小及所带的电荷。2.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动力是物质的浓度差。3.水分子从浓集区域通过细胞膜等结构,向水分子稀少区域的扩散为渗透。4.细胞壁是一种全透性膜;细胞膜和液泡膜是半透膜又称“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一些离子和分子不能通过。5.具有液泡的植物细胞放入高浓度的溶液中,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再放入低浓度的溶液中,细胞会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6.物质逆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不仅需要膜上载体蛋白的参与,还需要消耗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7.主动运输能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并吸收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8.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通过胞吞、胞吐作用。。1.(广东高考改编)如图是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某矿质离子示意图。据图判断,该离子跨膜进入根毛细胞的方式为(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被动运输解析:选C 分析该物质跨膜运输的示意图可知,该矿质离子的跨膜运输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不仅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还需要消耗能量,故为主动运输。2.如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  )A.Na+       B.K+C.胰岛素D.CO2解析:选B 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运输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从细胞外运输到细胞内,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由图甲可知,钾离子细胞外浓度低,细胞内浓度高,因此由细胞外运输到细胞内需要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钠离子细胞内浓度低于细胞外浓度,与图乙所示不符。胰岛素的运输方式为胞吐,CO2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3.最能证明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原理的实验是(  )A.将萎蔫的青菜放入清水中会变得硬挺B.将根尖细胞放入清水中会吸水C.将土豆放入盐水中会变软D.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解析:选D 本题的关键点是一个“最”字,D选项既有细胞吸水又有细胞失水,最能体现渗透作用原理。4.某渗透装置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蒸馏水,图中猪膀胱膜允许单糖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能将蔗糖水解成单糖)。从理论上分析,该实验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即下降B.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开始下降C.加蔗糖酶前后,在烧杯中都可以 检测 工程第三方检测合同工程防雷检测合同植筋拉拔检测方案传感器技术课后答案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培训 出蔗糖D.加蔗糖酶后,可以在烧杯中检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解析:选B 开始时,因蔗糖溶液的浓度高于蒸馏水,因此漏斗内液面上升,由于蔗糖酶能将蔗糖水解为单糖,加入酶后漏斗内溶液浓度增大,因此漏斗中液面又再次上升,但由于单糖可通过猪膀胱膜,最终导致漏斗内液面下降。5.如图是物质出入细胞的三种方式,据图回答问题:(1)图甲表示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2)图乙表示__________。如________进入红细胞。(3)图丙表示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出入细胞。答案:(1)自由扩散 水 O2 CO2 甘油(2)协助扩散 葡萄糖 (3)主动运输 K+ Na+(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某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跨膜运输,该过程(  )A.没有载体蛋白参与    B.为自由扩散C.为协助扩散D.为主动运输解析:选D 主动运输的特点是:可以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需要载蛋白,消耗能量。2.如图为某种离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由此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图中离子跨膜的正确顺序是乙→丙→甲B.离子跨膜有随机性并消耗ATP中的能量C.磷脂的运动使离子跨膜的通道自动开闭D.图示的离子跨膜方式为自由扩散解析:选A 细胞外的物质先与开口朝外的载体蛋白结合,然后在能量的驱动下,载体蛋白开口朝内,将物质释放出来;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磷脂的运动不能使离子跨膜的通道自动开闭;图示的离子跨膜方式既需要载体白又需要能量,为主动运输。3.细胞膜进行主动运输时,需要的重要条件是(  )A.水分B.浓度差C.载体蛋白D.载体蛋白和能量解析:选D 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中的自由扩散、协助扩散相比,需要的重要条件是主动运输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细胞新陈代谢所释放的能量。4.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B.二氧化碳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C.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D.水分子出入细胞解析:选C 正常生理情况下,原尿中的葡萄糖几乎全部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葡萄糖不断地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因此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5.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它的渗透系统的构成是(  )A.外界溶液、原生质层、细胞液B.外界溶液、细胞膜、细胞液、液泡膜C.外界溶液、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外界溶液、细胞膜、液泡膜、液泡解析:选A 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渗透系统的构成,并能正确区分细胞膜和原生质层。一个成熟细胞的渗透系统是由具有一定浓度的细胞液、原生质层、外界溶液构成的。6.(全国高考)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若在该实验过程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  )A.甲<乙,被动运输B.甲>乙,被动运输C.甲>乙,主动运输D.甲=乙,主动运输解析:选B 蔗糖溶液处理前的细胞放在蒸馏水中能吸收水分,因此,直到细胞中水分不再增加时,细胞液的浓度降低了。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属于被动运输。7.如图表示一种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膜中载体蛋白也能运输蔗糖B.碘以该方式进入海带细胞C.该方式不会出现饱和现象D.该方式发生在被运输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时解析:选D 据图可知,葡萄糖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而不需要能量,故该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只能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跨膜运输中的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运输葡萄糖的载体蛋白不能运输蔗糖;碘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而不是协助扩散;由于膜上运输相应物质的载体蛋白数量是有限的,故该运输方式会达到饱和。8.如图表示某植物相邻的3个细胞,其细胞液浓度依次为甲>乙>丙,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水分子渗透方向的是(  )解析:选A 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吸水;反之,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而甲细胞液浓度>乙细胞液浓度>丙细胞液浓度,所以水分渗透方向如A所示。9.[多选]下列关于概念图中空白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细胞内ATP水解释放的能量B.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C.大分子只有通过①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D.果脯在腌制过程中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均无关解析:选AC ①表示主动运输的过程,②表示协助扩散,只有①需要能量,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而①②都是指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像蔗糖等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①②方式进出细胞。果脯在腌制过程中,由于蔗糖的作用,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细胞膜变为全透性,蔗糖分子经扩散进入死细胞,该过程既不是①,也不是②。10.(北京高考)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A.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C.离子以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解析:选C 观察图示,除了甘油、O2和CO2以外,其余物质在生物膜上的通透性均比在人工膜上的通透性大,说明生物膜上存在协助运输某些物质的物质;由于K+、Na+、Cl-在生物膜上的通透性有差异,所以能够体现选择性;图中不同物质的分子大小不同,膜对其通透性也不同,说明分子大小影响跨膜运输的速率;图中没有信息证明离子在跨膜运输过程中是否消耗ATP,因此不能判断离子的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二、非选择题(共30分)11.(8分)甲、乙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通过漏斗内外的水分子达到平衡时的状态。甲图中:①为清水,②为30%的蔗糖溶液)(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明甲图中相应部位);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比较甲图中①和②处溶液浓度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丙图中④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相当于甲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它与甲图中相应结构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把根毛细胞放入0.3g/mL的蔗糖溶液中,它将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再放入清水中,它又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具有[③]半透膜 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2)②>① (3)原生质层 ③ 甲图中的③属半透膜,没有选择透过性,而丙图中的④属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4)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12.(12分)影响物质进出细胞速率的因素很多,如温度、氧分压、细胞外物质浓度等,如图为离体番茄根细胞中K+的含量和氧分压的关系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B曲线说明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C曲线说明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B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根细胞内K+含量继续增高的限制因素。(4)根据上述原理,增进肥效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图中的哪一条曲线能说明红细胞运输葡萄糖的速率与血浆中葡萄糖浓度之间的关系(  )解析: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载体蛋白的多少和种类以及呼吸作用的强弱(与能量产生的多少有关),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主动运输。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葡萄糖浓度越大,运输速率越快,但因膜上运输葡萄糖的载体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所以当葡萄糖浓度达到一定值时,运输速率不再加快。答案:(1)在一定的氧分压范围内,番茄根细胞吸收K+与氧分压的高低成正比 氧分压越高,番茄根细胞的呼吸作用就越强,吸收的K+就越多 (2)当氧分压达到一定值后,K+的吸收就不随氧分压的增高而增加 根细胞膜上运输K+的载体蛋白达到了饱和 (3)载体蛋白的数量 (4)中耕松土,提高根细胞的呼吸作用 (5)C13.(10分)(江苏高考)如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液面差为Δh,此时S1和S2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2)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________,两者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进一步探究两种膜的特性,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实验材料:紫色洋葱。实验器具: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不含溶液),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擦镜纸,滴管,记号笔等。实验试剂:蒸馏水,0.3g/mL的蔗糖溶液和与其等渗的KNO3溶液。部分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①选两套渗透装置,标上代号X和Y。在两个烧杯里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分别在装置X和Y的漏斗内加入适量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均调节漏斗内外液面高度一致。渗透平衡时出现液面差的装置是________(填代号)。②选两片洁净的载玻片,________,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________,XXX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并分别观察装片中细胞的初始状态。③观察临时装片中浸润在所提供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的变化,两者都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4)上述实验中最能体现两种膜功能差异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图中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漏斗外,而起始时漏斗内外液面一致,说明水分子的总移动趋势是从漏斗外进入漏斗内,故起始时漏斗内的蔗糖溶液浓度大于漏斗外,由于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所以当水分子进出达到动态平衡的时候,漏斗内的蔗糖浓度仍然大于漏斗外,即S1>S2。(2)图中的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原生质层。半透膜是物理性膜,一般没有生物活性,不具有选择透过性,只要分子的直径小于半透膜的孔径就能通过,否则不能通过;而组成原生质层的细胞膜和液泡膜具有生物活性,有选择透过性,可以主动运输有关物质。(3)①两套渗透装置中,加蔗糖溶液的渗透装置会出现液面差,因为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所以该装置中水分子总的移动趋势是从蒸馏水中移到漏斗内;而加KNO3溶液的渗透装置不出现液面差,因为KNO3溶液中的K+和NOeq\o\al(-,3)可以通过半透膜,所以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最终会相同。②选两片洁净的载玻片,标号,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蒸馏水,然后将撕取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展平置于蒸馏水中,加上盖玻片,制成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③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分别浸润在所提供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中,由于外界溶液的浓度高于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因此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两个临时装片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都出现质壁分离现象;但是浸润在KNO3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一段时间后还会出现质壁分离的复原现象,而蔗糖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没有出现质壁分离的复原现象。答案:(1)S1>S2 (2)原生质层 原生质层能主动运输有关物质而半透膜不能 (3)①X ②标号 蒸馏水 ③质壁分离 (4)KNO3溶液中的细胞质壁分离后会自动复原[知识归纳整合]物质穿膜运输问题是学生解题的难点之一,其原因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学生对题目涉及的生物体局部结构不清楚,无从着手分析,其次是对物质是否跨膜还是非跨膜(即膜融合)进出细胞,不能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学生缺乏空间想象能力,不会将生物体局部结构进行放大,并利用图示表示出来。1.物质在细胞内不同细胞器之间的跨膜分析(1)同一细胞内线粒体与叶绿体之间的跨膜:a为O2,b为CO2,由产生场所到利用场所共跨4层膜。(2)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的跨膜问题:①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肽链后直接进入内质网中加工,不跨膜。②蛋白质在内质网中完成初步加工后,经“出芽”形成囊泡与高尔基体融合,不跨膜。③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一步加工后,成熟蛋白也以囊泡形式分泌,并与细胞膜融合,以外排方式分泌出细胞,整个过程均不跨膜。2.物质在血浆、组织液等内环境与细胞之间的跨膜分析(1)几种由单层细胞形成的结构:人体中有很多由单层细胞构成的管状或泡状结构,如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肺泡、肾小球和肾小管等,这些非常薄的结构有利于物质交换,物质通过这些管壁或泡壁时,要经过2层细胞膜。(2)物质由血浆进入组织液的跨膜:葡萄糖、氧气等物质从血浆进入组织液,经过组织处的毛细血管,至少要跨毛细血管壁(一层上皮细胞,共2层细胞膜)。(3)物质由组织液进入细胞的跨膜:物质由组织液进入细胞的跨膜,要分析该物质具体在细胞中被利用的场所,然后计算出跨膜层数。如图中葡萄糖等物质利用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因此组织液中的葡萄糖等物质只跨1层膜,进入细胞质基质即被利用。氧气利用的场所在线粒体内膜上,它要跨3层膜,进入线粒体中被利用。3.体外环境与血浆之间的跨膜分析物质由体外环境(肺泡、小肠等)进入血浆,至少要跨1层上皮细胞和1层毛细血管壁细胞,即要跨4层膜,才能进入到血浆中。物质进入血浆后,由循环系统转运到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该过程是不跨膜的。[强化针对训练]1.1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内,至少穿过的生物膜层数及磷脂分子层数分别是(  )A.5层和10层     B.6层和12层C.7层和7层D.8层和16层解析:选B 1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内(如图),因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故共穿过的生物膜是6层,而每一层膜由2层磷脂分子构成,所以共穿过12层磷脂分子层。2.内质网腔内的分泌蛋白,输送到高尔基体腔内进一步加工,最后释放到细胞外。这一过程中分泌蛋白通过的生物膜层数是(  )A.4层   B.3层   C.2层   D.0层解析:选D 如图所示,分泌蛋白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经过内质网的加工,由内质网腔膨大、出芽形成具膜的小泡,把分泌蛋白输送到高尔基体腔内,做进一步加工后,再由高尔基体边缘突起形成小泡,把蛋白质裹在小泡内,运输到细胞膜,最后小泡与细胞膜融合,经细胞膜的外排作用把蛋白质释放到细胞外。整个过程中分泌蛋白都是以小泡的形式移动,而并非穿过生物膜进行运输,故这一过程中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0层。3.血浆中的1个葡萄糖分子进入组织细胞被彻底氧化分解,需要穿过几层细胞膜(  )A.5层B.3层C.6层D.4层解析:选B 血浆中的葡萄糖分子进入组织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如图所示)。葡萄糖首先要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所以葡萄糖穿过这层细胞即穿过2层细胞膜,再进入组织细胞共穿过3层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的葡萄糖在被彻底氧化分解时,首先要在细胞质基质中经过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被分解成两分子丙酮酸,再进一步进入线粒体被彻底氧化分解。葡萄糖分子不直接进入线粒体,所以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被彻底氧化分解经过的细胞膜只有3层。本题易误选A,因线粒体为双层膜结构,而实际上完整的葡萄糖分子只进入到细胞质基质,初步分解后才进入线粒体,但进入线粒体的已不是葡萄糖分子,而是丙酮酸。另外,题目所问的是几层细胞膜,线粒体的内、外膜也不是细胞膜。4.用同位素标记血液的葡萄糖分子,若该分子流经肾脏后又经过肾静脉流出,该分子穿过几层细胞膜(  )A.4层B.8层C.0层或8层D.16层解析:选C 血糖流经肾脏后又经肾静脉流出的过程中,经过了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如图所示)。整个过程中葡萄糖分子依次穿过了肾小球毛细血管、肾小囊壁、肾小管壁和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壁而重新回到血液,最后经肾静脉流出。而这些“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每穿过一层细胞即经过2层细胞膜,故共穿过8层膜。但并非每个葡萄糖分子都会从肾小球滤过,若没有滤过的葡萄糖分子,则从入球小动脉流入而又直接从出球小动脉流出,再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最后经肾静脉流出,这个过程中葡萄糖分子始终在血管中流动,没有穿过任何膜结构。5.蛋白质的消化生成物被人体所吸收并转化为组织蛋白的过程中,共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数是(  )A.4B.8C.7D.14解析:选D 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蛋白酶和肽酶分解成氨基酸,主要在小肠中被吸收,其吸收过程如图所示。肠腔中的氨基酸经过小肠绒毛上皮细胞(2层膜)+绒毛内毛细血管壁(2层膜)+组织处毛细血管壁(2层膜)+组织细胞膜(1层膜)=7层膜;而1层膜由2层磷脂分子构成,所以共穿过14层磷脂分子层。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北京高考改编)下列真核细胞结构与成分,对应有误的是(  )A.细胞膜:脂质、蛋白质、糖类B.染色体:核糖核酸、蛋白质C.核糖体:蛋白质、核糖核酸D.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磷脂双分子层解析:选B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还含有少量的糖类,A项正确;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和蛋白质,B项错误;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核糖核酸(RNA),C项正确;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D项正确。2.细胞膜将细胞与周围环境分隔开,所起作用不正确的是(  )A.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B.将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C.使细胞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D.细胞内物质不能流失到细胞外,细胞外物质不能进入细胞解析:选D 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通过细胞膜可实现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3.下列关于显微镜的操作正确的是(  )A.左手握镜臂,右手托镜座B.显微镜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C.拿出显微镜后,把显微镜放在自己前方稍偏左的位置D.调焦时,眼睛注视物镜镜头,直至物像清晰解析:选C 在进行显微镜的操作时,打开镜箱,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将显微镜放在自己前方稍偏左、离实验台边缘约10cm~15cm的位置上,以便在右方留出一定位置绘图。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焦时,用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镜头下降情况,然后从目镜往下看,右手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缓缓升高镜筒,直至找到物像。4.用显微镜的1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个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时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最少(  )解析:选A 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离装片的距离越近,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5.据最新研究发现,内皮素在皮肤中分布不均,是造成色斑的主要原因。内皮素拮抗剂进入皮肤,可以和黑色素细胞膜的受体结合,使内皮素失去作用,这为美容研究机构带来了福音。分析上述材料体现了细胞膜的哪项功能(  )A.细胞膜中磷脂含量越高,功能越复杂B.细胞膜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D.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为磷脂和蛋白质解析:选C 细胞膜的功能有将细胞与周围环境隔离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等。细胞膜受体的本质为糖蛋白,具有细胞识别功能,可接受外界信息,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为脂质和蛋白质,细胞膜的功能与蛋白质密切相关,细胞膜功能越复杂,蛋白质的种类就越多。细胞膜功能与成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应区分开。6.(上海高考)下列藻类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伞藻B.衣藻C.硅藻D.颤藻解析:选D 颤藻是蓝藻的一种,属于原核生物,其余三种都属于真核生物。7.两位同学在交流通过高倍光学显微镜观察的菠菜叶肉细胞、人的骨骼肌细胞和蓝藻细胞时,对某细胞具有而其他细胞没有的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线粒体,菠菜叶肉细胞有、蓝藻细胞无B.染色体,骨骼肌细胞有、叶肉细胞无C.叶绿体,菠菜叶肉细胞有、蓝藻细胞无D.中心体,骨骼肌细胞有、叶肉细胞无解析:选B 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原核细胞中无线粒体,叶绿体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动物细胞和原核细胞中无;染色体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原核细胞中无;而中心体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高等植物细胞中无。8.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就含有叶绿体B.不同种类细胞内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根本原因还是细胞中有机物不同C.原核细胞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都有核糖体D.活细胞中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在各种细胞器中完成的解析:选C 蓝藻进行光合作用,但无叶绿体;不同细胞中细胞器种类和数量不同的原因在于细胞分化;细胞质基质是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原核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但有核糖体。9.炭疽杆菌与酵母菌的最本质区别是(  )A.有无核物质B.有无细胞壁C.有无成形的细胞核D.有无细胞器解析:选C 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炭疽杆菌属原核生物,酵母菌属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10.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有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②含中心体的细胞必定为动物细胞③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的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④植物细胞必定含叶绿体⑤自养生物不一定是绿色植物A.①③B.①④C.③⑤D.②⑤解析:选C 细菌、酵母菌细胞也有细胞壁;低等植物细胞有中心体;不同组织消耗能量多少不同,其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植物的根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凡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生物都是自养生物,包括绿色植物及硝化细菌、蓝藻等。11.(江苏高考)核孔是具有选择性的核质交换通道,亲核蛋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功能。如图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头部决定B.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不需要载体C.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D.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的方式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同解析:选C 由图示可知,放射性亲核蛋白的尾部能从细胞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中,而放射性头部却不能从细胞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中,可见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是由放射性尾部决定的。亲核蛋白通过核孔需要载体的协助并消耗能量,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协助扩散)不同。1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性激素主要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B.囊泡可以由内质网向高尔基体转运C.膜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D.内质网既参与物质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解析:选A 性激素的本质为脂质,内质网是脂质的合成车间;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及分泌过程中,肽链进入内质网中进行加工后,形成囊泡运往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加工;膜蛋白的形成过程类似分泌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有关;内质网可参与脂质等物质的合成,也可参与蛋白质等物质的运输。13.蓝藻和水绵这两种生物都是藻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有关二者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具有叶绿体B.都具有细胞壁C.都具有核糖体D.都具有细胞膜解析:选A 蓝藻为原核生物,无叶绿体。14.一系列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荧光抗体免疫标记实验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例子。如图表示了人、鼠细胞融合的过程,研究中分别将带有绿色荧光、能与人体细胞膜上HLA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和带有红色荧光、能与小鼠细胞膜上H­2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放入细胞培养液中,对人、鼠细胞进行标记。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要使实验现象明显,可以适当提高细胞培养液的温度B.选取不同生物细胞进行融合是因为不同生物细胞表面抗原差异较大C.实验表明不同种细胞可以杂交,而同种生物细胞不能进行融合D.实验结果可以直接证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解析:选C 细胞膜的流动性与细胞代谢旺盛程度、环境温度等呈正相关;由于不同细胞的细胞膜结构相似,因而同种或不同种生物细胞可以相互融合;人、鼠细胞融合实验中,由于采用了免疫荧光标记法,而同类生物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相似程度很大,因而难以找到特异性蛋白,而采用异种生物细胞可以达到这一目的。15.(四川高考改编)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白细胞吞噬细菌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B.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不发达C.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D.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解析:选B 内质网参与了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合成,固醇类激素属于脂质,合成该类物质的分泌细胞内质网发达,故选项B错误;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中合成后,先进入内质网中进行初加工(如折叠、组装、糖基化等),再进入高尔基体中进行再加工(如浓缩、运输等),成熟后的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内质网与高尔基体之间、高尔基体与细胞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来实现膜成分的更新,故选项A、C、D正确。16.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XXX。如图表示溶酶体(一类含多种水解酶,具有单层膜的囊状细胞器)的产生和“消化”衰老线粒体的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a、b、c分别是高尔基体、溶酶体和内质网B.b与e结合成f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结构具有流动性的特点C.a、b、c、d的膜结构主要成分是磷脂、蛋白质和糖类D.从图解中可以看出,生物膜之间结构与功能具有一定的XXX解析:选C 根据形态结构特点,可以判断出a、b、c分别是高尔基体、溶酶体和内质网;b能产生于a,以及衰老细胞器被消化等过程说明,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具有密切的XXX;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只有细胞膜有少量的糖,所以C错误。17.某同学以生长健壮的小麦幼苗为材料进行研究,调查得到小麦培养前、后培养液及小麦根尖细胞内NOeq\o\al(-,3)的浓度变化,得到如图所示结果。实验结果可以确定根尖细胞吸收NOeq\o\al(-,3)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被动运输D.主动运输解析:选D 据图中培养后培养液与细胞内的NOeq\o\al(-,3)相对浓度可知,细胞吸收NOeq\o\al(-,3)可逆浓度梯度进行,因此可确定其吸收方式是主动运输。18.(新课标全国卷)撕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解析:选C 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后的洋葱外表皮细胞,其细胞液的浓度维持正常,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时间的洋葱外表皮细胞,其细胞液的浓度降低。两组外表皮用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后,都会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而失去水分,但因乙组外界溶液与细胞液的浓度差更大,故乙组失去水分的量多于甲组。水分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简单扩散,属于被动运输。19.某同学拟选择一种半透性的膜材料,用于自制渗透计。他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示意图),对收集到的四种材料甲、乙、丙和丁进行实验,得到了倒置漏斗中的液面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据图分析,该同学应选择的膜材料是(  )A.甲B.乙C.丙D.丁解析:选A 渗透装置中半透膜的选择应遵循:糖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分析题中图2可知:乙、丙、丁种材料均不符合渗透装置中半透膜的要求。20.如图是洋葱根细胞在不同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eq\o\al(-,3)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A.载体数量、能量B.能量、载体数量C.能量、离子浓度D.载体数量、离子浓度解析:选B 离子的吸收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图中a、b两点对同一种离子NOeq\o\al(-,3)的吸收不同是由于氧浓度不同引起的,即能量不同引起的;b、c两点氧浓度相同,即能量相同,这两点对NOeq\o\al(-,3)和K+的吸收量不同是由载体数量不同引起的。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0分)21.(6分)下面是两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甲图细胞属于______________细胞,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乙两图的细胞均有的结构名称是核糖体、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是________。(3)乙图中,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其组成物质主要是________。解析:(1)由图分析,甲图细胞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细胞内只有核区和核糖体,因而属于原核细胞。乙图细胞具有细胞核、各种细胞器和细胞壁,属于植物细胞。(2)比较甲、乙两图细胞,共同具有的结构有核糖体、细胞膜和细胞壁,其中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3)甲、乙两图所示细胞都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细胞壁,但二者成分不同,原核细胞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答案:(1)原核 无核膜(无成形细胞核) (2)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膜 (3)纤维素22.(6分)在一定的时间内使某种动物细胞吸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经检查发现放射性依次先后出现在图示中的①、②、③、④、⑤部位。请据图回答问题:(1)⑤部位的物质(图上方的黑点)是由附着在[ ]________上的[ ]____________合成的________类物质。它是由[ ]____________运输到[ ]________处加工形成的。(2)此动物细胞对该物质还具有________功能。解析:题干给予的条件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经检查发现放射性依次先后出现在图中的①、②、③、④、⑤部位。图中明确显示①、②、③、④在细胞内,⑤在细胞外。图中①、②、③、④可以从其形态结构、位置辨认,分别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其中核糖体是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内质网有运输、加工蛋白质的作用;高尔基体与动物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因此①、②、③之间进行着一个连续的生理过程,即蛋白质的合成、运输、加工、分泌过程。经过细胞膜将高尔基体加工的物质(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面去,即产生⑤。答案:(1)[②]内质网 [①]核糖体 蛋白质 [②]内质网 [③]高尔基体 (2)分泌23.(12分)物质进入细胞都要穿过细胞膜,不同的物质穿过细胞膜的方式不同,A、B、C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物质进入细胞膜的三种不同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指出A、B、C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方式: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C是__________。(2)上述三种运输方式中,哪一种加入呼吸抑制剂后曲线会发生变化?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乙醇、CO2、氨基酸进入细胞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主动运输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运输,消耗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而被动运输的运输动力是物质的浓度差。答案:(1)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2)C;主动运输需要消耗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 (3)自由扩散 自由扩散 主动运输24.(12分)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可与外界溶液构成渗透系统进行渗透吸水或渗透失水。图甲表示渗透装置吸水示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丙表示成熟植物细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甲漏斗内液面上升可知,实验初始时c两侧浓度大小是a侧________b侧。由图乙可知漏斗中溶液吸水速率在________,最终液面不再上升,当液面不再上升时,c两侧浓度大小是a侧________b侧。(2)图丙中相当于图甲中c结构的是________(填序号),结构②中充满的液体是________。此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填下面字母)。A.细胞液>外界溶液   B.细胞液<外界溶液C.细胞液=外界溶液D.都有可能(3)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清水中,发现细胞液泡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在渗透吸水,细胞能否无限吸水?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漏斗内液面上升是由吸水引起的,水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移动,因此,由图甲中漏斗内液面上升可知,b侧液体的浓度大于a侧;图乙反映的是随吸水时间的延长,漏斗内液面升高的速度逐渐下降,这是由浓度差缩小造成的。考虑到漏斗内液柱
本文档为【2019-2020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一教学案:第三章 第三节 物质的跨膜运输(含答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笑一笑就好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MB
软件:Word
页数:21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22-01-08
浏览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