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宁夏《短螺旋挤土灌注桩技术标准》DB64T1538-2018

宁夏《短螺旋挤土灌注桩技术标准》DB64T1538-2018

举报
开通vip

宁夏《短螺旋挤土灌注桩技术标准》DB64T1538-2018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4160-2018DB64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64/T1538—2018短螺旋挤土灌注桩技术标准(报批稿)2018-1-25发布2018-4-25实施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宁夏回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64/×××—2018I目次前言................................................................................II1范围.......

宁夏《短螺旋挤土灌注桩技术标准》DB64T1538-2018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4160-2018DB64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64/T1538—2018短螺旋挤土灌注桩技术标准(报批稿)2018-1-25发布2018-4-25实施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宁夏回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64/×××—2018I目次前言................................................................................II1范围..............................................................................12总则..............................................................................13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性引用文件....................................................................14术语和定义........................................................................15基本规定..........................................................................26桩基计算..........................................................................67施工.............................................................................158质量检验和验收...................................................................18附录A(规范性附录)施工工艺流程图.................................................20附录B(规范性附录)基桩施工记录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22附录C(规范性附录)用词说明.......................................................23DB64/×××—2018II前言本标准是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由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本标准由宁夏夯中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为提高本标准质量,请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将意见或建议反馈给宁夏夯中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地址:银川市兴庆区清和园4号楼101号,邮编:750001;E-mail:hangzhongyantu@163.com),以便修订时参考。本标准起草单位:宁夏夯中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宁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银川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宁夏大学、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宁夏德坤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山东卓力桩机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新明、刘钟、万广达、焦新春、刘振华、卢璟春、王社选、郭宁生、刘玉荣、张树德、崔自治、李宏波、刘振华、陈润生、安少荣、贾峰、唐功元、安胜、吴从亮、王凤良、杨小林。DB64/×××—20181短螺旋挤土灌注桩技术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短螺旋挤土灌注桩技术的总则、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桩基计算、施工、质量检验和验收。2总则2.1为了保证短螺旋挤土灌注桩设计与施工规范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制定本标准。2.2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包括构筑物)桩基的短螺旋挤土灌注桩设计、施工及验收;市政、公路、铁路工程可结合本标准执行。2.3短螺旋挤土灌注桩的设计与施工应综合考虑场地的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上部结构特点、荷载特征、施工环境、设备性能、地方经验等因素,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加强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2.4短螺旋挤土灌注桩的设计、施工和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3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2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5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2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46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66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JGJ1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7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106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7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340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4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DB64/×××—201824.1短螺旋挤土灌注桩短螺旋挤土灌注桩亦称为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或双向螺旋挤扩桩,是一种通过带有短螺旋挤扩钻头的桩工钻机旋钻挤土成孔并压灌混凝土而形成的中等直径、圆柱形的挤土灌注桩。4.2桩基由设置于岩土地层中的桩和与桩顶连接的承台共同组成的基础或由柱与桩直接连接的单桩基础。4.3基桩桩基础中的单桩。4.4复合基桩单桩及其对应面积的承台下地基土组成的复合承载基桩。4.5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单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到达破坏状态前或出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时所对应的最大荷载,它取决于土对桩的支承阻力和桩身承载力。4.6极限侧阻力相应于桩顶作用极限荷载时,桩身侧表面所发生的岩土阻力。4.7极限端阻力相应于桩顶作用极限荷载时,桩端所发生的岩土阻力。4.8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除以安全系数后的承载力值。4.9负摩阻力桩周土体由于自重固结、湿陷、地面荷载作用等原因而产生大于基桩的沉降所引起的对桩表面的向下摩阻力。5基本规定5.1一般规定5.1.1短螺旋挤土灌注桩适用于未经修正的标准贯入试验(SPT)击数N<60的填土、黏性土、粉土、砂土,也适用于黄土、角砾、圆砾、碎石、卵石、全风化岩和强风化岩等可压缩岩土地层,且不受地下水位限制。对于厚层饱和软黏土、淤泥、淤泥质土和泥炭质土地层,应慎用短螺旋挤土灌注桩施工工艺。对于厚层不可压缩岩土地层不宜采用短螺旋挤土灌注桩施工工艺。5.1.2短螺旋挤土灌注桩桩径宜采用350~800mm。5.1.3短螺旋挤土灌注桩适用于桩基和复合地基工程。DB64/×××—201835.1.4短螺旋挤土灌注桩作为复合地基中的竖向增强体时,桩身可不配钢筋,其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应按本标准执行,复合地基的设计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中关于有粘结强度增强体复合地基计算方法进行计算。5.1.5短螺旋挤土灌注桩基础应按下列两类极限状态设计。a)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桩基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整体失稳或发生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b)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桩基达到建筑物正常使用所规定的变形限值或达到耐久性要求的某项限值。5.1.6根据建筑物规模、功能特征、对差异性变形的适应性、场地地基和建筑物体形的复杂性以及由于桩基问题可能造成建筑物破坏或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的程度,短螺旋挤土灌注桩基设计应根据表1分为三个设计等级。表1建筑桩基设计等级设计等级建筑类型甲级(1)重要的建筑;(2)3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3)体型复杂且层数相差超过10层的高低层(含纯地下室)连体建筑;(4)20层以上框架-核心筒结构及其他对差异沉降有特殊要求的建筑;(5)场地和地基条件复杂的7层以上的一般建筑及坡地、岸边建筑;(6)对相邻既有工程影响较大的建筑乙级除甲级、丙级以外的建筑丙级场地和地基条件简单、荷载分布均匀的7层及7层以下的一般建筑5.1.7桩基稳定性验算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执行。5.2基本资料5.2.1短螺旋挤土灌注桩基设计和施工应具备以下基本资料:a)岩土工程勘察资料:1)按极限状态设计所需要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及原位测试参数;2)对建筑场地不良地质作用的判断和结论;3)地下水类型和水位变化幅度及抗浮设计水位;4)地基土、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5)抗震设防区按设防烈度提供的液化土层资料;6)地基土的湿陷性、胀缩性及其他评价。b)建筑场地与环境条件资料:1)建筑场地现状,包括交通设施、高压架空线、地下管线和地下构筑物的分布;2)相邻建筑物安全等级、基础型式及埋深;3)附近具有类似地质条件场地的桩基设计和试桩资料;4)周围建筑物的防振、防噪声要求;5)建筑场地类别和抗震设防烈度。c)建筑物资料:1)建筑物总平面图;2)建筑物的结构类型、荷载、使用条件;3)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4)设备基础对于沉降、倾斜及水平位移的要求。DB64/×××—20184d)施工条件资料:1)桩工钻机性能参数、钻头型式和动力要求;2)施工工艺对地质条件的适用性;3)水、电及有关建筑材料的供应条件;4)施工机械设备的进出场及现场施工条件。5.3桩的分类和布置5.3.1短螺旋挤土灌注桩分类5.3.1.1按承载性状分类:a)摩擦型桩1)摩擦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由桩侧阻力承受,桩端阻力小到可以忽略不计;2)端承摩擦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b)端承型桩1)端承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由桩端阻力承受,桩侧阻力小到可以忽略不计;2)摩擦端承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5.3.1.2按受力状态分类:a)竖向抗压桩:主要承受竖向受压荷载。b)竖向抗拔桩:主要承受竖向抗拔荷载。c)水平受力桩:主要承受水平荷载。5.3.2短螺旋挤土灌注桩应根据建筑结构类型、荷载性质、桩的功能、穿越岩土地层、桩端持力层、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桩工钻机性能、钻头型式、场地环境和施工经验等,按照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绿色环保的原则进行设计与施工。5.3.3短螺旋挤土灌注桩属于挤土桩,为避免和减小成桩过程中的挤土负效应,基桩的最小中心距应符合表2的规定。当施工中采取减小挤土效应的可靠措施时,可根据当地经验适当减小。表2基桩的最小中心距地基土类型排数不少于3排,且桩数不少于9根的摩擦型桩桩基其他情况非饱和土、饱和非黏性土4.0d3.5d饱和黏性土4.5d4.0d注:1、d为桩身设计直径。2、基桩穿越饱和黏性土及淤泥质土层时,宜采用削减孔隙水压力的措施。3、复合地基的基桩中心距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中规定。5.3.4短螺旋挤土灌注桩的桩端持力层宜选择较硬的土层,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a)黏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d。b)砂土不宜小于1.5d。c)砾砂、碎石类土和强风化岩不宜小于1d。d)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端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3d。5.4基桩构造DB64/×××—201855.4.1短螺旋挤土灌注桩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5.4.1.1桩身最小配筋率纵向钢筋宜按表3选用。表3受压短螺旋挤土灌注桩最小配筋率土层桩直径d(mm)<500500~600>600淤泥质土、严重液化土层0.6%0.5%0.4%饱和黏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0.5%0.4%0.3%其他土层0.4%0.3%0.2%注:1、钢筋净距应大于等于60mm,且大于等于4倍钢筋直径。2、纵筋钢筋直径宜小于等于1/20倍桩身直径。3、受水平荷载较大的桩,配筋率宜适度提高。4、纵筋宜优先选用HRB400级钢筋。5.4.1.2纵向钢筋配筋长度应符合以下要求:a)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沿桩身等截面或变截面通长配筋;变截面配筋的桩身部分应位于桩下部,其长度应小于桩长1/2:1)甲级建筑;2)设防烈度8度及以上地震区;3)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b)地震设防烈度小于8度区域的一般场地,摩擦型抗压桩配筋长度不应小于2/3桩长。c)桩身配筋长度应穿过可液化土层和软弱土层,且进入稳定土层的深度不应小于3d。d)受负摩阻力的桩、因先成桩后开挖基坑而随地基土回弹的桩,其配筋长度应穿过软弱土层并进入稳定土层,进入的深度不应小于3d,且不宜小于基坑深度的1.5倍。e)抗拔桩和受水平荷载的桩身配筋长度应根据计算确定。5.4.1.3箍筋构造应符合以下要求:a)箍筋应采用螺旋式,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宜为200~300mm;受水平荷载较大的桩基以及考虑主筋作用计算桩身受压承载力时,桩顶以下5d范围内的箍筋应加密,间距不应大于l00mm;当桩身位于液化土层范围内时箍筋应加密;当考虑箍筋受力作用时,箍筋配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当钢筋笼长度超过4m时,应每隔2m设一道直径不小于12mm的焊接加劲箍筋。b)甲级建筑桩基箍筋配筋率宜适度提高。c)箍筋宜优先选用HRB400级钢筋,也可用HPB300级钢筋。5.4.2抗拔短螺旋挤土灌注桩的桩身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a)除纵向配筋外还应满足受压桩的桩身构造要求。b)纵向钢筋配筋率应按计算确定。c)纵筋应沿桩身等截面或变截面通长配筋,变截面长度应位于桩下部,并且应小于桩长1/3。5.4.3短螺旋挤土灌注桩耐久性要求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中相关条款的规定。5.4.4桩身混凝土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下列要求:a)桩基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5,复合地基的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b)桩的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DB64/×××—20186c)四类、五类环境中桩身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港口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TJ267、《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的相关规定。5.5特殊条件下的桩基5.5.1湿陷性黄土地区的桩基应符合下列规定:a)在湿陷性黄土场地采用桩基础,桩端必须穿透湿陷性黄土层,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桩端应支承在压缩性较低的非湿陷性黄土层中;2)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桩端应支承在可靠的岩(或土)层中。b)单桩极限承载力应按下列规定确定:1)对甲级及乙级建筑桩基宜以现场浸水载荷试验并结合地区经验确定;2)对于丙级建筑桩基可按饱和状态下的土性指标,采用经验公式估算;3)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结合现行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考虑桩侧负摩阻力的影响。5.5.2抗震设防区的桩基设计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a)桩进入液化土层以下稳定土层的长度(不包括桩尖部分)应按计算确定;对于碎石土,砾、粗、中砂,密实粉土,坚硬黏性土不应小于2d,对其他非岩石土不宜小于4d。b)对建于可能因地震引起上部土层滑移地段的桩基,应考虑滑移体对桩产生的附加水平力。c)承台周围回填土应采用素土或灰土、级配砂石分层夯实,或采用素混凝土回填。d)当承台周围为可液化土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40kPa(或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15kPa)的软土,宜将承台外每侧1/2承台边长范围内的土进行加固。e)对于存在液化扩展的地段,应验算桩基在土流动的侧向作用力下的稳定性。f)在液化土和震陷软土中,桩的配筋范围应自桩顶至液化深度以下符合全部消除液化沉陷所要求的深度,其纵向钢筋应与桩顶部相同,箍筋应加粗和加密。5.5.3可能出现负摩阻力的桩基设计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a)对于填土建筑场地,宜先填土并保证填土的密实性。b)对于有地面大面积堆载的建筑场地,应采取减小地面沉降对建筑桩基影响的措施。c)对于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可采用强夯、挤密土桩等先行处理,消除上部或全部土的自重湿陷;对于欠固结土宜采取先期排水预压等措施。6桩基计算6.1桩顶作用效应计算6.1.1对于一般建筑物和受水平力(包括力矩与水平剪力)较小的高层建筑群桩基础,应按下列公式计算柱、墙、核心筒群桩中基桩或复合基桩的桩顶作用效应。6.1.1.1竖向力轴心竖向力作用下:nGFNkkk……………………………(1)偏心竖向力作用下:DB64/×××—2018722jiykjixkkkikxxMyyMnGFN……………………………(2)6.1.1.2水平力水平力作用下:nHHkik……………………………(3)式中:Fk——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kN);Gk——桩基承台和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对稳定的地下水位以下部分应扣除水浮力(kN);Nk——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轴心竖向力作用下,基桩或复合基桩的平均竖向力(kN);Nik——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第i基桩或复合基桩的竖向力(kN);Mxk、Myk——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承台底面,绕通过桩群形心的x、y主轴的力矩(kN·m);xi、xj、yi、yj——第i、j基桩或复合基桩至y、x轴的距离(m);Hk——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桩基承台底面的水平力(kN);Hik——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第i基桩或复合基桩的水平力(kN);N——桩基中的桩数。6.1.2对考虑桩侧负摩阻力影响的端承型基桩,其所受竖向力标准值应计入桩侧负摩阻力引起的下拉荷载,桩侧负摩阻力按相关标准的规定计算。6.2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6.2.1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a)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轴心竖向力作用下:Nk≤R……………………………(4)偏心竖向力作用下,除满足上式外,尚应满足下式的要求:Nkmax≤1.2R……………………………(5)式中:Nk——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轴心竖向力作用下,基桩或复合基桩的平均竖向力(kN);R——基桩或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Nkmax——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桩顶最大竖向力(kN)。b)地震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轴心竖向力作用下:NEk≤1.25R……………………………(6)偏心竖向力作用下,除满足上式外,尚应满足下式的要求:NEkmax≤1.5R……………………………(7)式中:NEk——地震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基桩或复合基桩的平均竖向力(kN);DB64/×××—20188NEkmax——地震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基桩或复合基桩的最大竖向力(kN)。6.2.2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应按下式确定:Ra=Quk/K……………………………(8)式中:Quk——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N);K——安全系数,取K=2。6.2.3考虑承台效应的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可按下列公式确定:不考虑地震作用时:R=Ra+ηc·fak·Ac……………………………(9)考虑地震作用时:R=Ra+ζa·ηc·fak·Ac/1.25……………………………(10)Ac=(A–n·Aps)/n……………………………(11)式中:ηc——承台效应系数,可按表4取值;fak——承台下1/2承台宽度且不超过5m深度范围内各层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厚度加权的平均值(kPa);Ac——计算基桩所对应的承台底净面积(m2);Aps——桩身截面面积(m2);A——承台计算域面积(m2),对于柱下独立桩基,A为承台总面积;对于桩筏基础,A为柱、墙筏板的1/2跨距和悬臂边2.5倍筏板厚度所围成的面积;桩集中布置于单片墙下的桩筏基础,取墙两边各1/2跨距围成的面积,按条形承台计算ηc;ζa——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其值可按表5确定。当承台底为可液化土、湿陷性黄土、高灵敏度软土、欠固结土、新填土时,不考虑承台效应,取ηc=0。表4承台效应系数ηcSa/dBc/l3456>6≤0.40.06~0.080.14~0.170.22~0.260.32~0.380.50~0.800.4~0.80.08~0.100.17~0.200.26~0.300.38~0.44>0.80.10~0.120.20~0.220.30~0.340.44~0.50单排桩条形承台0.15~0.180.25~0.300.38~0.450.50~0.60注:1、表中sa/d为桩中心距与桩径之比;Bc/l为承台宽度与桩长之比;当计算基桩为非正方形排列时,nAsa/,A为承台计算域面积,n为总桩数。2、对于桩布置于墙下的箱、筏承台,ηc可按单排桩条形承台取值。3、对于单排桩条形承台,当承台宽度小于1.5d时,ηc按非条形承台取值。4、对于饱和黏性土中的桩基、软土地基上的桩基承台,ηc宜取低值的0.8倍。DB64/×××—20189表5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岩土名称和性状ζa岩石,密实的碎石土,密实的砾、粗、中砂,fak≥300kPa的黏性土和粉土1.5中密、稍密的碎石土,中密和稍密的砾、粗、中砂,密实和中密的细、粉砂,150kPa≤fak<300kPa的黏性土和粉土,坚硬黄土1.3稍密的细、粉砂,100kPa≤fak<150kPa的黏性土和粉土,可塑黄土1.1淤泥,淤泥质土,松散的砂,杂填土,新近堆积黄土及流塑黄土1.06.3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6.3.1一般规定设计采用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a)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桩基,应通过单桩静载试验确定。b)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桩基,当地质条件简单时,可参照地质条件相近的试桩资料,结合标准贯入试验或静力触探试验等原位测试和经验参数综合确定;其余均应通过单桩静载试验确定。c)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桩基,可根据原位测试和经验参数确定。6.3.2经验参数法根据短螺旋挤土灌注桩的成桩工艺、地层类别、物理指标、土的状态、截面尺寸和入土深度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宜按以下公式估算:Quk=Qsk+Qpk=u∑αsi·qsik·li+qpk·Ap……………………………(12)式中:Qsk——单桩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N);Qpk——单桩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N);qsik——单桩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Pa),无当地经验时,可按表6取值;qpk——单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Pa),无当地经验时,可按表6取值;u——桩身周长(m);Ap——桩端面积(㎡);li——桩周第i层土的厚度(m);αsi——单桩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的增大系数,依据土性选取αsi值:1)淤泥、淤泥质土、软塑状黏土:αsi=1.00;2)松散填土、黏性土、粉土、黄土、松散砂土:αsi=1.10~1.30;3)密实填土、中密及以上砂土、砾砂、角砾、圆砾、碎石、卵石、全风化岩和强风化岩:αsi=1.20~1.40。αsi值应根据现场单桩静载试验结果或当地已有试桩资料进行验证和调整。表6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参数表土名称土的状态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kPa)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kPa)5≤l<1010≤l<1515≤l<3030≤l填土—20-30————淤泥—14-20————DB64/×××—201810表6(续)土名称土的状态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kPa)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kPa)5≤l<1010≤l<1515≤l<3030≤l淤泥质土—22-30————黏性土流塑IL>124-40————软塑0.75<IL≤140--55210-850650-14001200-18001300-1900可塑0.5<IL≤0.7555-70850-17001400-22001900-28002300-3600硬可塑0.25<IL≤0.5070-861500-23002300-33002700-36003600-4400硬塑0<IL≤0.2586-982500-38003800-55005500-60006000-6800坚硬IL<098-105粉土稍密e>0.926-46————中密0.75≤e≤0.946-66950-17001400-21001900-27002500-3400密实e<0.7566-881500-26002100-30002700-36003600-4400粉砂稍密10<N≤1524-481000-16001500-23001900-27002100-3000中密15<N≤3048-661400-22002100-30003000-45003800-5500密实N>3066-88细砂中密、密实N>1548-882500-40003600-50004400-60005300-7000中砂中密15<N≤3054-744000-60005500-70006500-80007500-9000密实N>3074-95粗砂中密15<N≤3074-955700-75007500-85008500-100009500-11000密实N>3095-116砾砂稍密5<N63.5≤1570-110————中密、密实N63.5>15116-1386000-95009000-10500角砾、圆砾中密、密实N63.5>10160-2007000-100009500-11500碎石、卵石中密、密实N63.5>10100-3008000-1100010500-13000全风化软质岩—30<N≤50100-1204000-6000全风化硬质岩—30<N≤50140-1605000-8000强风化软质岩—N63.5>10160-2406000-9000强风化硬质岩—N63.5>10220-3007000-11000注:1、对于尚未完成自重固结的填土和以生活垃圾为主的杂填土,不计算其侧阻力。2、N为标准贯入击数;N63.5为重型圆锥动力触探击数。3、全风化、强风化软质岩和全风化、强风化硬质岩系指其母岩分别为frk≤15MPa、frk>30MPa的岩石。6.3.3标准贯入试验法根据标准贯入试验资料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可按以下公式估算:Quk=Qsk+Qpk=u∑qsik·li+qpk·Ap……………………………(13)式中:Qsk——单桩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N);Qpk——单桩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N);qsik——单桩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Pa):DB64/×××—2018111)填土、黏性土、粉土、黄土、砂土:qsik=(3~4)Ni;2)角砾、圆砾、碎石、卵石、全风化岩和强风化岩:qsik=(4~5)Ni。qpk——单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Pa):1)填土、黏性土、粉土、黄土、粉细砂:qpk=(110~130)N;2)中粗砂、角砾、圆砾、碎石、卵石、全风化岩和强风化岩:qpk=(160~180)N。Ni——单桩第i层土未经修正的标贯击数,Ni≤40,当Ni>40时取Ni=40;N——桩端面以上4d和以下4d范围内未经修正的标贯击数平均值,N≤40,当N>40时取N=40。6.3.4静力触探试验法(双桥)根据双桥探头静力触探试验资料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对于黏性土、粉土、黄土和砂土,如无当地经验时可按以下式估算:Quk=Qsk+Qpk=u∑li·βi·fsi+α·qc·Ap……………………………(14)式中:fsi——第i层土的探头平均侧阻力(kPa);qc——桩端平面上、下探头阻力,取桩端平面以上4d(d为桩的直径)范围内按土层厚度的探头阻力加权平均值(kPa),然后再和桩端平面以下1d范围内的探头阻力进行平均;α——桩端阻力修正系数,对于黏性土、粉土取2/3,饱和砂土取1/2;βi——第i层土桩侧阻力综合修正系数:1)黏性土、粉土、黄土:55.0)(04.10siif;2)砂土:45.0)(05.5siif。注:双桥探头的圆锥底面积为15cm2,锥角60°,摩擦套筒高21.85cm,侧面积300cm2。6.3.5液化效应6.3.5.1对于桩身周围有液化土层的低承台桩基,当承台底面上下分别有厚度不小于1.5m、1.0m的非液化土或非软弱土层时,可将液化土层极限侧阻力乘以土层液化影响折减系数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土层液化影响折减系数ψl可按表7确定。当承台底面上下非液化土层厚度小于上述规定时,土层液化影响折减系数ψl取0。表7土层液化影响折减系数ψlλN=N/Ncr自地面算起的液化土层深度dL(m)ψlλN≤0.6dL≤1010<dL≤2001/30.6<λN≤0.8dL≤1010<dL≤201/32/30.8<λN≤1.0dL≤1010<dL≤202/31.0注:1、N为饱和土标贯击数实测值;Ncr为液化判别标贯击数临界值。2、当桩距不大于4d,且桩的排数不少于5排、总桩数不少于25根时,土层液化影响折减系数可按表列值提高一档取值;桩间土标贯击数达到Ncr时,取ψl=1。6.3.5.2桩基的抗震验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相关要求。6.3.6软弱下卧层验算DB64/×××—201812当短螺旋挤土灌注桩基的桩端持力层下受力范围内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进行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验算方法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执行。6.4桩基竖向抗拔承载力计算6.4.1承受上拔力的桩基,应按下列公式分别验算群桩基础呈整体破坏和呈非整体破坏时基桩的抗拔承载力:Nk≤Tgk/2+Ggp……………………………(15)Nk≤Tuk/2+Gp……………………………(16)式中:Nk——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的基桩上拔力(kN);Tgk——群桩呈整体破坏时基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N),可按第6.4.2条确定;Tuk——群桩呈非整体破坏时基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N),可按第6.4.2条确定;Ggp——群桩基础所包围体积的桩土总自重除以总桩数(kN),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GP——基桩自重(kN),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6.4.2群桩基础及其基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a)对于设计等级为甲级和乙级的建筑桩基,基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应通过现场单桩上拔静载荷试验确定。单桩上拔静载荷试验及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执行。b)如无当地经验时,群桩基础及设计等级为丙级建筑桩基,基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取值可按下列规定计算:1)群桩呈非整体破坏时,基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Tuk=∑λi·αsi·qsik·u·li……………………………(17)式中:Tuk——基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N);αsi——第i层土的桩侧极限侧阻力标准值的增大系数,按本标准第6.3.2条确定;u——桩身周长(m),u=πd;qsik——桩侧表面第i层土的抗拔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Pa),可按表6取值;λi——抗拔系数,可按表8取值。表8抗拔系数λi土层分类λi值砂土、角砾、圆砾、碎石、卵石0.50~0.70填土、黏性土、粉土、黄土0.70~0.80注:桩长l与桩径d之比小于20时,λi取小值。2)群桩呈整体破坏时,基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1gklisisikiTuqln……………………………(18)式中:DB64/×××—201813ul——桩群外围周长(m)。6.5单桩水平承载力计算6.5.1受水平荷载的短螺旋挤土灌注桩的单桩基础和群桩中基桩应满足下式要求:Hik≤Rh……………………………(19)式中:Hik——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基桩i桩顶处的水平力(kN);Rh——单桩基础或群桩中基桩的水平承载力特征值(kN)。6.5.2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a)对于受水平荷载较大,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建筑桩基,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单桩水平静载荷试验确定,试验方法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执行。b)当桩身配筋率小于0.65%时,取单桩水平静载荷试验的临界荷载的75%作为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c)当桩身配筋率大于等于0.65%时,可根据静载试验结果取地面处水平位移为10mm(对于水平位移敏感的建筑物取水平位移6mm)所对应荷载的75%作为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d)当缺少单桩水平静载荷试验资料时,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应根据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中相关规定进行估算。6.6桩基沉降计算6.6.1建筑桩基沉降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桩基沉降变形允许值。建筑桩基沉降变形允许值,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的相关条款的规定采用。6.6.2桩基沉降变形可用下列指标表示:a)沉降量。b)沉降差。c)整体倾斜:建筑物桩基础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之比值。d)局部倾斜:墙下条形承台沿纵向某一长度范围内桩基础两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之比值。6.6.3设计等级为甲级和乙级的建筑物应进行沉降验算。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丙级建筑物,也应作沉降验算:a)持力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低,且体形复杂的建筑物。b)在基础上及其附近有地面堆载或相邻基础荷载差异较大,可能引起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c)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存在偏心荷载。d)相邻建筑距离过近,可能发生倾斜时。e)地基内有厚度较大或厚薄不均的填土,其自重固结未完成时。f)持力层下存在软弱下卧层。6.6.4计算桩基沉降变形时,桩基变形指标应按下列规定选用:a)由于土层厚度与性质不均匀、荷载差异、体形复杂、相互影响等因素引起的地基沉降变形,对于砌体承重结构应由局部倾斜控制。b)对于多层或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应由整体倾斜值控制。c)当其结构为框架、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结构时,尚应控制柱(墙)之间的差异沉降。6.6.5对于桩基最终沉降量的计算,具体计算方法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执行。DB64/×××—2018146.7桩身承载力与裂缝控制计算6.7.1桩身应进行承载力和裂缝控制计算。计算时应考虑桩身材料强度、地质条件、成桩工艺、约束条件、环境类别等因素,除按本节有关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中有关规定。6.7.2一般规定6.7.2.1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桩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a)当桩顶以下5d范围的桩身螺旋式箍筋间距不大于100mm,且符合本标准第5.4.1条规定时:N≤ψc·fc·Aps+0.9f’y·A’s……………………………(20)b)当桩身配筋不符合上述1款规定时:N≤ψc·fc·Aps……………………………(21)式中:N——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的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kN);ψc——基桩成桩工艺系数,取值范围为0.6~0.8;当穿越以下土层时ψc取值如下:1)淤泥质土、饱和黏性土、严重液化土层:ψc=0.6;2)饱和非黏性土、非饱和土、湿陷性黄土:ψc=0.7;3)其它土:ψc=0.8;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MPa);f’y——纵向主筋抗压强度设计值(MPa);A’s——纵向主筋截面面积(m2)。6.7.2.2计算轴心受压混凝土桩正截面受压承载力时,一般取稳定系数=1.0。对于高承台基桩、桩身穿越可液化土或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10kPa的软弱土层的基桩,应考虑压屈影响,可按本标准公式20、公式21计算所得桩身正截面受压承载力乘以折减。其稳定系数取值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来确定。6.7.2.3对于偏心受压混凝土桩,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的具体计算方法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执行。6.7.3抗拔桩6.7.3.1钢筋混凝土轴心抗拔桩的正截面受拉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规定:N≤fy·As+fpy·Apy……………………………(22)式中:N——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的桩顶轴向拉力设计值(kN);fy、fpy——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MPa);As、Aps——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的截面积(m2)。DB64/×××—2018156.7.3.2抗拔桩的裂缝控制计算按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的相关规定执行。6.7.3.3当考虑地震作用验算桩身抗拔承载力时,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对作用于桩顶的地震作用效应进行调整。6.7.4受水平作用桩对于受水平荷载和地震作用的桩,其桩身受弯承载力和受剪承载力的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a)对于桩顶固端的桩,应验算桩顶正截面弯矩;对于桩顶自由或铰接的桩,应验算桩身最大弯矩截面处的正截面弯矩。b)应验算桩顶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c)桩身所承受最大弯矩和水平剪力的计算,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执行。d)桩身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执行。e)当考虑地震作用验算桩身正截面受弯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时,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对作用于桩顶的地震作用效应进行调整。7施工7.1一般规定7.1.1桩工钻机就位后,必须平整、稳固,确保在成桩过程中不发生倾斜和偏移,桩工钻机应设置控制成孔深度和垂直度的仪表与标尺,并应在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7.1.2施工正式开始前应进行试成孔试验,根据试成孔试验结果选择适宜的施工参数和施工顺序。7.1.3桩孔的控制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a)摩擦型桩:摩擦桩应以设计桩长为基础控制成孔深度,端承摩擦桩必须保证设计桩长及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b)端承型桩:必须保证桩端进入持力层的设计深度。7.1.4桩基施工现场所有桩工钻机、短螺旋挤扩钻具、机械设备、电器设施、安全装置和工具配件必须经常检查,确保完好和使用安全。7.1.5施工前应对短螺旋挤扩钻头的直径进行检验,确保成桩直径在允许偏差范围内。7.1.6混凝土及钢筋施工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执行。7.2施工准备7.2.1短螺旋挤土灌注桩施工应具备下列资料:a)建筑场地岩土工程勘察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b)桩基工程施工图及图纸会审纪要。c)建筑场地和邻近区域内的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危房、精密仪器车间等的调查资料。d)桩工钻机、短螺旋挤扩钻头及其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e)桩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f)水泥、砂子、石子、钢筋、掺合料、外加剂等原材料及其制品的质检报告。g)有关荷载、施工工艺的试验参考资料。DB64/×××—2018167.2.2根据工程特点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工程质量管理措施和质量检验条例,具体应包括下列内容:a)施工平面图:标明桩位、编号、施工顺序、水电线路和临时设施的位置。b)确定钻机装备、钻具与配套设备以及合理施工工艺的有关资料。c)施工计划和劳动力组织计划。d)机械设备、备件、工具、材料供应计划。e)桩基施工时,对安全、防火、防雨、防风、文物和环境保护、绿色施工等方面应按有关规定执行。f)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季节性施工的技术措施。7.2.3短螺旋挤土灌注桩施工应采用大扭矩桩工钻机,动力头输出扭矩宜大于200kN·m,桩工钻机和短螺旋挤扩钻具必须提供产品出厂合格证,不得使用不合格的桩工钻机和钻具。7.2.4根据桩工钻机性能、钻孔深度、钻孔直径、地层条件等情况选择适宜
本文档为【宁夏《短螺旋挤土灌注桩技术标准》DB64T1538-2018】,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8.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lenvis198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880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8
分类:建筑/施工
上传时间:2019-08-06
浏览量: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