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共管理伦理学 09公共管理者的德性

公共管理伦理学 09公共管理者的德性

举报
开通vip

公共管理伦理学 09公共管理者的德性公共管理者的德性张康之著第9章德性与德行的关系德性的个体性德性的价值德性的生成过程德性与自由重点问题9.1德性与德行德性是人的道德存在的构成局部,是道德存在的表现形式,从人的道德存在到人的道德行为的转化,是通过德性而发挥作用的。对于人的一切有道德的行为来说,德性是最直接、最根本的道德动力。9.2德性的根据德性的主体是个人,即生活在一定群体和社会中的个人。拥有德性的个人把德性作为他的社会存在和社会生活的一个局部。9.3德性的具体性和个体性德性是具体的,一个具体的领域总是突出了这一领域中活动主体的某些德性。德性又具有个...

公共管理伦理学 09公共管理者的德性
公共管理者的德性张康之著第9章德性与德行的关系德性的个体性德性的价值德性的生成过程德性与自由重点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9.1德性与德行德性是人的道德存在的构成局部,是道德存在的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形式,从人的道德存在到人的道德行为的转化,是通过德性而发挥作用的。对于人的一切有道德的行为来说,德性是最直接、最根本的道德动力。9.2德性的根据德性的主体是个人,即生活在一定群体和社会中的个人。拥有德性的个人把德性作为他的社会存在和社会生活的一个局部。9.3德性的具体性和个体性德性是具体的,一个具体的领域总是突出了这一领域中活动主体的某些德性。德性又具有个体性,是个人把一般性的伦理文化和观念、道德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和行为准那么内化为自己个人的道德品质,是属于个人的那种恒定的和能够长期保有的道德品质。9.3德性的具体性和个体性公共管理的特殊性会使它明显地突出某些德性,通过这种突出某些德性的做法反映着这个领域和这个新型社会治理模式自身的特殊要求。9.4德性与情欲从对情欲的态度来看,在近代伦理学的开展史上存在着两种对立的主张。功利主义的主张义务论的主张在职业活动中,人的唯一合理的行为就是充分实现了人的德性的行为,特别是在公共管理这样一类职业活动中,情欲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出现,都是有害无益的。9.5德性对人的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定德性的价值包含在人的公共生活和社会交往中。人的生活在何种程度上具有公共性,也就会在同等程度上突出人的德性的价值。同样,人的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属于交往的范畴,也就会在同等程度上渴求德性的介入。9.5德性对人的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定公共管理活动既是公共的又是交往的,它在社会治理中的合作互动机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共管理者德性的支持。没有公共管理者的德性,公共管理就无法建立起社会治理的合作互动机制,就不可能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而登上人类公共生活的舞台。所以,对于公共管理来说,公共管理者的德性是它得以确立的必要支柱。9.6德性对个人的本质规定个人的德性对于社会、群体和个人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个人越是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就越是乐意通过学习、修养等途径去获得德性和拥有德性,他的个人利益和要求也就越能够得到持续的和长久的实现。德性之于人,最大的直接利益实现在于荣誉。社会的道德机制是一个强有力的社会运行机制,正是这个机制的存在,为个人的德性修养提供了客观保障。9.7德性的生成在公共管理者德性生成的过程中,存在着自我选择,但这种自我选择是与对公共管理这一职业的选择一致的,而对公共管理这一职业的选择本身又是与历史选择相一致的。公共管理者的职业选择是建立在历史选择的前提下的,历史选择了公共管理这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公共管理者选择自己的职业,这一方面是历史选择的结果,另一方面又是他选择这一职业必备德性的起点。9.8德性与责任义务公共管理实践活动作为一种自觉的能动的活动,其根本意蕴就在于自觉地实现了把行政的、法律的责任义务转化为道德的责任义务的历史运动,在此根底上,进一步把道德的责任义务提升为德性。这是一个自觉意识的过程,但却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治理模式历史演进客观必然性认识的根底上的,是建立在对公共管理这一新型社会治理方式的根本性质的正确把握的根底上的。9.9德性与自由德性使人成为自觉的能动的主体,在公共管理系统中,公共管理者是否拥有德性以及他拥有德性的状况,决定了他能否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做到自觉自为,即成为公共管理系统中具有主体性的存在。这就是说,当公共管理者拥有了职业活动所必要的德性时,他个人固有的主观性、自主性就会成为自觉的和能动的主观性、自主性。有了这种主观性和自主性,公共管理者就获得了开展公共管理活动的充分动力。9.10老实守信的德性在人的一切德性中,老实守信可能是最为直接地根源于人的道德存在的德性,因而也是最为普遍的德性。其他一切德性都只有建立在老实守信的根底上,才是真正的德性,才是有着现实意义的德性。9.10老实守信的德性其他德性如果不满足老实守信的原那么,在人的德行中,就会以人在道德上的瑕疵出现。人需要拥有老实守信的德性,即在与道德原那么一致的根底上拥有这种德性。老实守信作为人的德性是人的内在标准在行为上的表达,一个有道德的人、占有德性的人,必然是有着相对恒定的内在标准的,这个内在标准会保证他言行一致。9.11老实守信在社会治理活动中的意义诚信的美德在统治型的社会治理模式中有着极高的价值,是各种各样人际关系赖以确立的根底,在社会治理体系内,君主对臣子要讲信,以求臣子还以忠的回报。同样,上司与属僚之间,都要求在信的根底上确立互信的关系,以求得社会治理活动中的合作互动。在社会治理体系之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需要建立在信而不欺的根底上。9.11老实守信在社会治理活动中的意义管理型社会治理体系以严密的组织结构、合理的权力运行机制、科学的命令—服从模式而把诚信排挤到了社会治理体系之外。这个时候,如果还需要倡导诚信的话,那也是针对私人领域的经济活动和人际关系而言的。9.11老实守信在社会治理活动中的意义公共管理活动完全是在人际交往中展开的,与任何一项职业活动相比,公共管理都更突出了其主体的老实德性的价值。对于公共管理活动来说,一个人拥有老实守信的德性,是他获取公共管理者资格的根本条件之一。公共管理者的老实守信是换取社会普遍信任的必要德性,对于公共管理活动的开展,以老实守信为根底,实际上是为信任的增强而作出的努力。9.12德制是德性的客观保障在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层面上,我们所应当思考的是如何为人的德性提供保障。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权力,权力是评价一切的最后的标准。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说以往的社会治理模式都无法确立德制,没有德制的德治只能是偶然的,甚至是虚假的。9.12德制是德性的客观保障公共管理者让德性成为权力寄居的寓所,让权力的行使从德性出发,以德性为本。有了这种独立自为的德性,作为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的公共管理就有了确立德制的根底,进而,在德制的充分保障下,德治也就成为持续的、稳定的社会治理方式。德制建设是人的德性之普遍获得的关键。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德性?什么是德行?德性与德行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2.德性对于个人价值的实现有什么样的意义?3.德性与人的道德责任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4.为什么说老实守信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德性之一?5.为什么说德制是德性的客观保障?
本文档为【公共管理伦理学 09公共管理者的德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2.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wassyy
本人从事施工专职安全员多年,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内业资料管理具有丰富的经验。
格式:ppt
大小:488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1-10-16
浏览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