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心理学复习笔记

社会心理学复习笔记

举报
开通vip

社会心理学复习笔记社会心理学复习笔记第三章人际关系(理解其发生发展过程及其丰富的表现形式)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人际关系的定义及其分析:广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角色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等一切方面。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人际关系是狭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的维度与模式(一)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1,情感上的亲疏2,,地位上的尊卑(二)社会关系的四种模式1共享:由团体成员共享情感与资源,不分彼此。2权威排序:依据年龄、阶层、地位等形成不对等的权威与顺从关...

社会心理学复习笔记
社会心理学复习笔记第三章人际关系(理解其发生发展过程及其丰富的表现形式)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人际关系的定义及其分析:广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角色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等一切方面。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人际关系是狭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的维度与模式(一)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1,情感上的亲疏2,,地位上的尊卑(二)社会关系的四种模式1共享:由团体成员共享情感与资源,不分彼此。2权威排序:依据年龄、阶层、地位等形成不对等的权威与顺从关系如长幼关系、上下级关系等。3,对等互惠:双方平等,强调对等回报与交易的平衡。4,市场定价:双方基于理性。:人际吸引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个人特质(真诚、能力、热情、外表吸引力)相似性(态度、价值观的相似尤为重要)互补性(对关系的协调有帮助;互补可以带来需要的满足)熟悉性接近性第三节:人际关系的理论:一,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一)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1,包容的需要:指个体想要与别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包容需要主要是关于在群体情境中个体的隶属问题。2,支配的需要:指个体在权力的问题上与他人建立并且维持满意的关系的需要。3,情感的需要:是指个体与他人的关系中建立并且维持亲密的情绪联系的需要。三种基本的人际行为1,包容行为:超社会行为可能十分巧妙,如表现出一些技巧或者问一些惊人的问题。2、支配行为:可以归结为人们之间进行决策的过程,它有三种类型:拒绝型、独裁型、民主型。拒绝的人倾向谦逊,喜欢服从他人。独裁型的人的特点是好支配、控制他人。民主型的是理想的类型,能够顺从上级。3、情感行为:低个人行为;避免亲密的人际关系。超个人行为;希望与别人有亲密的情绪联系并且试图建立这种关系。个人行为;恰当地看待自己。:人际关系中的典型行为人际冲突与合作人际冲突人际合作利他行为与侵犯行为、利他行为:四个特征:1,利他行为的目的是有益于他人,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2,利他行为是一个自觉自愿的行为,不是迫于外界的压力而做出的。3,利他行为不求任何回报,是一种真正的无私奉献。4,利他行为具有自我牺牲性,它需要个人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是个人并不会计较。巴特森的“同理心”---利他主义假说。侵犯行为:社会认知:社会知觉的含义(p90--92)一:社会认知:值的是人们对其周围的社会与世界形成认识和了解的过程,包括对周围的其他人、社会中的各种事件、问题与现象的认识和了解。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1,认识对象本身的特点:认识对象的特点往往是指该对象对于认知者的价值及其社会意义的大小。2,认识者本身的心理特点:指认识者已有的经验需要、人格特征的特点。3,认知的情境:人们对社会情境的理解能够转换到认知对象身上,影响对该对象的认知。二:社会认知的特征1,选择性。选择决定于两个因素,一是以往的报偿和惩罚原则的体验,二是刺激物的作用强度。2,认知反应的显著性。在一定的社会刺激下人的心理状态,如情感状态、动机状态与个人所理解的刺激物的意义密切相关。3,防御性。个人为了与外界环境保持平衡,适应社会,从而应用认知机制抑制某些刺激物的作用就是认知的防御。个体在情绪困扰的状态下对社会客体的反应,与在中性情绪的作用下的反应显然是不同的。防御的目的是为了维持自我的完善。4,认知的完整性。人们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贯彻完整的原则。个人倾向于将有关认知客体的各方面特征材料加以规则化。社会认知中的图式及其作用图式及图式的分类1,图式的定义:图式是围绕某个特定的认知主题而形成的认知结构,它有助于人们对各种社会认知信息的组织与加工,形式上表现为有关某一特定认知对象的有组织的知识与概念。2,图式的分类:人的图式、是一种心理上的类型,它描绘了典型的或者特别的个体。自我图式、是指个体将自己加以分类和描述的方式。角色图式、是一种描述范围较宽的社会群体和角色的心理类别。事件图式、是指社会事件的心理分类。(二)图式的作用:图式通过以下三个过程影响人们的认知1,影响人们对社会信息的感知2,影响人么对社会信息的记忆3,影响人们对社会信息的推理作用:1刻板作用2具有自我证实的作用四.社会认知的偏差1,推论中的抽样错误2,未能充分利用基本信息3,框架的作用第二节、社会认知的基本对象(一)基本对象1,对他人情绪和表情的认知2,对他人性格特征的认知3,了解一个人的生活经历4,分析一个人社会化过程5,了解所属民族文化6,分析一个人在家中的排行7,人格测验法(二)人际认知的基本法则类别化法则、平均化法则、极端化法则、一般化法则、印象形成的规律(P123-125)1,首应效应2,近因效应3,晕轮效应、刻板印象一,刻板印象:1,对社会事物的固定的看法2,是对人的认知、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中的一种凝固概括而又笼统的印象。不一定准确,但对我们的认知产生很大的影响。二,导致其稳定的原因:1,图式本身不容易改变2,刻板印象经常与人的价值和利益发生关系3,多种解释的可能性4,接触机会少三,刻板印象的作用:1,积极作用:节省精力,避免陷入“信息之海”2,消极作用:不正确的刻板印象,忽略个体差异四,导致不正确的刻板印象的原因:1,个人行为的模糊性2,接触机会3,群体的变化4,利益和价值5,信息很少出现6,缺乏参考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一,归因的定义及分析(P148)二,归因理论(P149-152)1,海德的归因理论2,维纳的归因理论3,三维理论4,反常条件关注模型5,顺序阶段模型6,琼斯和戴维斯的归因理论、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一,自我意识的定义:自己对自己存在的觉察、自已认识自己的一切。认识自己的心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二,自我意识的结构:物质的客我:包括自己对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自己服装、家庭中的亲人以及家庭环境等。社会的客我:自己受到朋友们的认可、留下的印象。个人荣誉、地位以及自己在所参与的合适群体中起的作用。精神的客我:自己智慧,能力人格倾向的总和。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发展自我意识形成的主要标志:一:物-----我知觉分化:1感觉分化2自己的动作3自己二:人-----我知觉分化:1对他人微笑2从形象上把自己与他人区别开来四,自我意识的功能(一)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对人进行系统的管理和指导,以促进自我功效的情感,增进他们的健康,增强他们的幸福感。(二)自我意识对学习和工作的推动:1,自尊心2,自我美化3,自我信心、自我意识的特征一,自我意识的矛盾性1,自我肯定型2,自我矛盾3,自我否定4,自我扩张5,自我萎缩二,自我意识的形象性库利(镜中我)自我形象:自己了解自己的一切,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就像自己站在镜子面前看自己。、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一,自我认知: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认识和评价。自我认知是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而自我评价则是在此基础上对自己作出的某种判断。二,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自我认知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自我评价内容也会发挥发生变化。1,生理自我阶段2,社会自我阶段3,心理自我阶段三,自我评价的功能正确的自我评价对个人的心理生活及其行为表现对协调社会中的人际关系都有影响。研究表明人们对自己特点的评价要比对他人特点的所做的评价更为积极、有益。四,自我评价形成的途径:1,根据社会上其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评价2,通过与社会上与自己地位、条件相类似的人的比较来评价自己3,通过个人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的分析来评价自己自我价值感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社会动机:社会动机和概述一,社会动机的定义与分析动机的定义:是指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与动机有关的几个概念均衡作用:是指人体保持体温、血糖水平、体液含量、酸碱比例等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平衡机制。人体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具有自动平衡的功能,当某些方面出现失平衡时,就会产生恢复平衡的需要。需求:是指生理上的一种匮乏状态,她导致个体产生内驱力。内驱力:一种驱动个体采取行动去补充需求,恢复平衡的内在力量。本能:个体天生的,由遗传因素决定的行为倾向。诱因:指能够引起个体动机的外在刺激。2,动机有两个方面的作用活动性:个人怀有某种动机之后,能对其行为发出推动作用,表现为对其行为的发动、加强。选择性:具有某种动机的人,其行为总是指向某一目的地而忽略其他方面,使其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动机的复杂性动机与行为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有些行为具有明确的动机而有些行为不是很明确。两类行为A表现性行为(内因行为)如健康的人走路的脚步很轻快,不是动机性行为。B应对性行为(外因行为)稳定工作,追求目标等等,属于应对性行为1,个体的行为往往同时受多种动机影响,行为的不同阶段主导动机不一样。学习阶段------对专业感兴趣考核阶段-------争取好成绩结束阶段-------博士,受到别人的赞赏等。2,个体明确表示的动机往往不是真实的。3,实际起作用的动机与本人意识到的动机往往不一致。4,无意识动机(或潜意识动机)是存在的。二,动机由需要激发麦独孤把人的本能作为人的行为动机,本能具有动机作用,后来一些心理学家用需要来代替本能的概念。个体的生理和心理需要1983年墨瑞第一次尝试采用投射测验或主题统觉测验来研究个体的需要,把人的需要分为两大类:1,生理需要:个体内部维持生理功能的物质要素(如水和食物)消耗到某种程度时即构成缺乏状态。2,心理需要:凡是生理需要以外的需要都是心理需要。需要缺乏而激发动机当个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个体内部就会处于一种焦虑状态,这种心理上的焦虑就会成为一种刺激,作用于自身,变成一种推动力量,也称为内驱力,也就是动机。个体受到自身内驱力的作用从而导致行为的发生,于是需要得到了满足,从激发个体行为的作用与性质看,动机和内驱力是同义词。动机与活动效率1,内驱力理论认为两者是线性关系,即动机、驱力,唤醒水平的提高,活动的效率也相应提高。2,倒U型理论(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认为两者是曲线关系,既高动机与低动机与低水平活动联系,而中等动机与高活动效率相联系。两种理论都相对正确,这主要取决于活动的性质和难度。跑步等需要体力的活动,内驱力理论是正确的,智力活动需要复杂的、控制的、协调的活动,则倒U型理论适用。社会生活中激发人们的动机还有很大的潜力,詹姆斯提出人只用了头脑和身体资源的极小部分,按时计报酬的工人只发挥了20%-30%。第二节,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一,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概述内在动机:是指人们对活动本身感兴趣,活动能使人们获得满足,是对自己的一种奖励和报酬,无需外力作用的推动。布鲁纳提出内在动机由三种内驱力引起:一是好奇心,二是好胜心,三是互惠内驱力。哈尔曼和奥尔德姆认为五种工作特性能够引发人们的内在动机:技能多样性、任务多样性、任务重要性、自主性、回馈性。外在动机:是指人们不是由于对活动本身感兴趣而产生的动力,由活动以外的刺激对人们诱发出来的推动力。例如有人为了争取先进工作者而努力工作,有人为了避免批评而完成工作要求等。总之个体认为自己主要是对活动感兴趣而参加活动,那么为了获得某一个外部目标,那么就是被外在动机所驱使,如果个体认为自己参加活动是为了获得内部目标,或是被内在动机驱使。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缺一不可,个体获得成功的方式来源于不用的动机。莱维特的研究:1,内在取向模式2,竞争取向模式3,权力取向模式1,内在取向模式:是由内在动机激发的行为,人们喜欢任务的要求和挑战,把他们的活动与自身内在的优秀标准进行比较。2,竞争取向模式:由内在动机激发的行为,人们把自己与他人或者他人的成就进行比较,这类人不仅想成功,而且想胜过他人。对这些人来说,竞争是完成任务的不可或缺的方面。3,权力取向模式:是由外在动机激发的行为,人们试图控制别人,或者控制其它资源环境以完成任务。这类人工作中常常把任务分派给他人完成,但是同时保持着控制权,操纵整个环境。二,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关系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在有些情况下会发生相互排斥的作用。狄西的研究: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并不是简单相加的关系,而高度的外在动机会妨碍高度的内在动机,在一些情况下,对由内在动机引起的行为给予奖励会因此而削弱内在动机。但是也会有例外,也可以排除外在动机对内在动机的影响。如个体对某一活动非常熟悉或者具有某种人格特征或工作习惯,或者内在动机非常强烈等,都能够使外在动机变得不重要。(一)奖励狄西指出奖励有两种功能控制功能-------物质性奖励-------减弱内在动机信息功能-------评价性奖励-------加强内在动机自我控制与自我决定的影响鼓励人们提高自身的自我控制感,加强自主权,能更好地提高内在动机水平。外在动机施加者的行为特征艾曼贝尔的研究:可能发展子女内在动机的父母的特点,较少权威和限制,鼓励独立,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往注重理性。心理动机比生理动机还要多,而且更为复杂,以下只探讨心理学中研究较多的几种。几种主要的社会动机:亲和动机成就动机权力动机一,亲和动机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亲近、亲疏、交流、往来以获得他人的关心、理解、合作的动机。这种动机促使人去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与社团活动等。这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社会性动机。当它引发的交往行为得以顺利进行时,个人就感觉到安全、温暖、自信。当交往行为受到挫折时,个人就会感到孤独、无助、焦虑和恐惧。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健全社会的重要标志,从种系发展来看,凡是群居动物,都存在合群和个体之间的亲近行为,这是它们固有的生存方式。但亲和动机主要是由人类社会生活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人的幼年期特别长,幼年期的生活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即使是成年人,遇到危险时,也需要他人保护。从事活动遇到困难时,需要他人的帮助。④尤其是人类生活,首先是生产劳动,不能没有分工协作、经验传递、信息交流。所以,亲和动机根源于人类的存在方式。研究表明,个体亲和动机的强度与幼年时期形成的依赖倾向有关,而依赖倾向又与母亲的抚育方式有关。西尔斯等人研究了这一问题,他们首先观察学前儿童(共40人)在各种场所表现的对教师、同伴及游戏情景中代表父母的角色等的依赖行为。母亲的抚育方式分两类:1,自我需求制:以婴儿自我需求为准。(与依赖行为呈负相关,在学前阶段依赖较小)2,定时制:依照成人的规定。(与依赖行为呈正相关,在学前阶段依赖较大)亲和动机的强度还与个人所处的环境有关,个人在焦虑恐惧的情况下,会表现出较强的合群或亲近他人的动机。沙赫特等人研究也表明,出生顺序与人的亲和动机的强度也有关。长女长子独生子女的亲和强度较强。顿伯把这种现象归结为老大在婴儿时期收到父母较多的关怀和照顾。二,成就动机(一)定义:1,墨瑞的成就需要:指个体想要尽快尽可能地把事情做好的一种欲望或者倾向。2,成就动机的概念:成就动机是指个人在从事某种重要的活动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它使个人不断进取以追求新的目标。使人克服困难以实现既定的目标。使人对所从事的活动精益求精,力求达到完善的地步。心理学中最早重视研究成就动机的是默里,他在本世纪30年代就开始将成就需要作为20种需要中的一种加以研究(他未对需要和动机进行严格区分)40年代末期以后,麦克里兰等人系统地展开了关于成就动机的研究,1961年出版了《成就动机》这本名著。(二)成就动机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麦克里兰等人先用测验法测出被试者成就动机的水平,然后让这些被试者完成各种作业,如解字迷或解算术题,发现成就动机较高者比较低者的学业成绩好。经济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制度,政治背景,地理环境等因素,社会成员的成就动机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力量。(三)成就动机的结构成就动机由哪些心理因素构成?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由两种方向彼此相对的心理因素构成一种是希望成功,一种是害怕失败。前者使人趋近目标以追求成功,后者使人回避目标以避免失败,一事当前,这两种力量往往同时起作用。当成功希望倾向在力量上大于害怕失败的倾向时,个体就去追求目标。当害怕失败的力量占优势时,个体就会退缩不前。当二者力量相等时,就会造成心理冲突,使人焦虑和痛苦。社会取向成就与个人取向成就动机由余安国和杨国枢提出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一个人想要超越某种处在的决定目标或者优秀标准的动态心理倾向,而该目标和优秀标准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社会。个人取向成就动机:一个人想要超越某种内在的决定目标或者优秀标准的动态心理倾向,而该目标和优秀标准的选择主要是取决于自己个人。社会取向成就动机的特点:1,强调个人的成就目标和评价标准,主要由他人或者所属的团体来决定。2,选择做什么样的行为以达到目标,也是由重要的他人或者团体来决定的。3,成就动机的效果如何,也往往由他人或者团体来评价,评价标准也由他人或者团体来决定的。4,从总体上来看,个人对成就的价值观念的内化程度比较弱,相应地成就的社会工具性比较强,即追求成就是一种手段,是为了让他人和团体高兴。第七章社会态度社会态度的概述一,态度的定义及其分析态度的定义:态度是指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的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1,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2,态度总有一定的对象。3,态度具有价值判断的成分。4,态度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态度的构成Myers指出态度的三个纬度:情感,即态度的情感色彩。行为意向,即态度的行为倾向性。认知,即态度的信念,认知部分。因此称为态度的ABCS,构成了态度的知情意三个纬度。(认知因素、情感因素、行为意向因素)态度的特点1,态度具有综合性:态度是对各种心理过程的综合,态度在心理过程中是作为整体起作用的,是整体性心理活动。因此人们的心理活动表现为一定的态度时就已经不再是哪一种心理过程的表现,而是全部心理过程的具体表现。2,态度具有媒介性:态度是一种综合的心理过程是行为的准备阶段,使行为与心理过程吻合,被评价有意义的事情,也就有兴趣有热情去做,态度是一个人心理世界与外部之间的中介过程,态度是行为的准备或者潜在的行为。3,态度具有压力性:态度总是指向并倾注于某一对象,因此态度给对方造成心理压力。4,态度具有一元性;表现为从正到负的连续状态,态度的变化也是从正到负的链条进行,态度的这种一元连续状态与人格的统一性分不开。也正是因为如此态度才是可以测验的,可以观察的。态度的功能1,认知功能2,动机功能3,价值观表达功能4,自我防卫功能二;态度与行为(一)态度影响行为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拉皮尔的研究(拉皮尔难题)表明态度与行为之间可以一致,但是并非都具有一致性,这种非一致性是由很多种因素造成的。(二)行为受其他因素的制约博班姆和贝恩1983年提出行为是态度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影响的因素除了态度和环境之外还有其它的,如个人的一般认知态度(不属于对某一对象的认知),当时的情绪好坏以及个人对外界环境的一贯倾向等。费希本和艾杰森1980年提出合理行动理论用于解释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认为预测人们的行为首先要了解他的意图,而意图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对人、物、事的态度,二是个人对于采取该行为的主观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即个人主观上的行为标准。一般来说,人们意图中的这两个因素是一致的,即态度与主观规范是一致的。三,偏见偏见是人们不以客观事实为根据所建立的对人、对事的态度,这种态度所包含的认知成分较少而情感成分较多,因为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偏见可以表现为正面的偏见也可以表现为负面的偏见。我们多指负面的偏见。(一)偏见的特征:1,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的2,偏见的认知成分是刻板印象3,偏见有过度美化的倾向4,偏见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二)偏见产生的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三)偏见的消除:Allport的群体交往假设指出偏见可以在群体追求共同目标的平等交往中消除。其效果的大小取决于这种交往是否得到了社会习俗的支持,是否能够获得共同利益和相互理解。社会态度的理论:1.强化理论:来源于行为主义认为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是个体对环境刺激的反应,认为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是按条件反射的模式进行,强调在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的过程中具有主要作用的联想,强化以及模仿,其中强化是基本条件,起决定作用。代表人物霍兰德。海德的平衡理论:在人的认知系统中,存在着某些情感或评价之间趋向一致的压力,认为情感和评价处于平衡状态是能引起一种满意状态,而处于比不平衡状态时就趋于平衡。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费斯廷格认为人有许多认知因素,这些认知因素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有些事相互关联的。认知因素的失调会导致心理压力,发生不愉快,因此当人们的认知体系内发生了不协调就会设法减轻或者缓解这种不协调状态;而当人们的认知体系内是协调的机会设法保持这种协调关系,避免接触与已认知的因素相互矛盾的信息,为此,心理学家探究避免发生认知不协调的方法以及接触认知不协调的途径。认知因素失调越大,人们接触认知失调的动机也越强烈。心理感应抗拒理论:1.基本观点:当一个人的行为自由受到威胁时,他会处于一种动机唤醒的状态,这种状态驱使他试图恢复自己的自由。这种动机状态是人们对其行为自由减少的反应,也就是一种反作用力,布林称之为心理抗拒,因为人们都享有自由行动与思考的权利,认为他是“自己行为的唯一主宰者”。所谓自由行为是指,对于一个人来讲在某一时期,他有一直可以供自己选择的行为,这套行为中任何一套行为在什么时候发生都都可以由自己决定,所以成为自由行为。2.影响心里抗拒的因素:对自由的期望,即人们对自由的期望越大,则当自由被剥夺时其心理抗拒力量越大;对自由剥夺的威胁,即个人的某种自由行为尚未被剥夺但可能被剥夺,即自由受到威胁时,人们就会产生心理抗拒并企图使自己保持这种自由。3.自由的自由性程度,即项目对自己越重要,则当这个项目被剥夺时,其心理抗拒就越大。所谓重要性,指这种自由行为更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无法用其他方式来满足。社会认知的测量测量个人的态度主要指态度的方向与强度两个方面,态度的方向反应个人对客体的反应,其内容包括喜欢还是不喜欢,肯定还是否定;态度的强度是个人对客体的感觉的强度,也就是其力量的强度。态度的测量是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兴起的。自我评价法:是最精炼,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这是根据人们对一定对象进行自我评价而反应其态度的方法。自我评价主要有总价量表、社会距离量表和语义测量等技术。投射法:是通过间接的方法来了解人们对某事、某人的态度,是通过分析人们对某个刺激所产生的联想来推测其态度。投射法主要有主题统觉检测和造句检测。行为反应测量:通过观察人们都有关对象的行为反应,把行为反应作为态度测量的客观指标。行为反应测量主要有距离测量和生理反应测量。、群体心理群体心理学包含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群体的群体心理,是指社会中的某一群体或者组织的心理。二,是集群心理,当我们把临时聚集的人群看做一个群体,考察这个集群的心态过程时,我们称作一种集群心理。三,是民族心理,它限定为一个人类共同体在同质文化下的相似心理活动倾社会群体及群体特征1,群体的定义:群体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相互作用,直接或间接地使有效的相互作用在持续性、广泛性和融洽性上达到密切的程度,并自身形成一个内部准则,指导价值的实现。2,群体的特征群体必须首先是一群人、家庭、小组、公司、国家、民族都可以是一个群体群体存在着一个结构亲爱,比如角色分工有一定要有共同的的目标群体成员要明确意识到自己是属于某个群体的,以及群体的界限要有共同的价值和规范3,群体心理效应(P270-272)群体心理对个体的作用1.群体归属感:这是个体自觉地归属于所参加集体的一种情感。有了这种情感,个体就会以这个群体为准则,进行自己活动、认知和评价,自觉地维护这个群体的利益,并与这个群体内的其他成员在情感上发生共鸣,表现出相同的情感,一致的行为以及所属群体的特征与准则。群体归属感由于群体的内聚力的不同而不同,群体的内聚力越高,取得的成绩越大,其成员的归属感也越强,并以自己是这个群体的成员而感到自豪。一般来说人们对家庭的归属感要比对工作群体的归属感强烈得多。、群体认同感:即群体中的成员在认知和评价上保持一致的情感。由于群体中的各个成员有着共同的兴趣和目的,有着共同的利益,同属于一个群体,于是在对群体外部的一些重大事件和原则上,都自觉保持一致的看法和情感,自觉地使群体意见统一起来,即使这种看法和评价是错误的,不符合客观事实,群体成员也会保持一致。群体的促进和干扰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个人单独不敢表现的行为,在群体中则敢于表现,一个人在独处时很少做的事情,在群体中却做了。这就是说,个人在群体中变得胆大起来。这是由于归属感和认同感使客体把群体看作强大的后盾,在群体中无形得到了一种支持力量,从而鼓舞了个人的信心和勇气,唤醒了个人的潜在能力。然而群体的这种鼓励作用,并不是等同地发生在每个成员身上。一个群体能否对其成员产生促进作用,要受成员个人一定条件的制约。,社会影响(几种群体现象)(P276-278)一,1.社会促进: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的时候,如果有他人在场,他就会感到有一种刺激,这种刺激会影响他的活动效果,在一些场合会促进活动的完成,在另一些场合则会干扰活动的完成。我们把这两种行为分别称为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也常常成为“他人在场”。社会促进的生理机制是,别人的工作表现和动机可以转化为自己的外刺激,从而引起自己的同样的或者相似的心理反应和动机表现,比如看到别人动手很灵巧,会立即想到自己的动作。他人在场既可以起促进作用又可以起干扰作用。优势反应强化说:研究发现是社会促进作用还是社会干扰作用取决于工作的性质。所谓优势反应,是指那些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的,成为不假思索地表现出来的习惯动作。他人在场对活动的影响作用。社会赋闲:也称社会赋闲作用或社会逍遥,是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件事情或个人活动时有他人在场,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表现,另外也叫做社会干扰、社会致弱、社会懈怠。;从众与服从一,从众现象的实验研究(一)从众:是指他人从事某一活动自己也去从事这一活动,按群体中多数人的意见行事,自己不另搞一套。社会心理学指出,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倾向,这就是从众现象,或称为从众行为。应该明确,从众现象是一种较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它是一种直觉的心理反反应,不能与丧失立场,没有原则这些问题混为一谈。影响从众的因素:一:个体的特点:1.获得正确信息的愿望:每个人都有获得正确信息以确定恰当的行为方式的愿望,而每个人所需要的大量信息都是别人给提供的,人们都有想从他人获得信息的需要,相信他人和依赖他人的心理,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2.与群体保持一致:人们通常认为他人对事物的认知是值得自己参考的,经验告诉人们,与他人在某些方面保持一致是对生活有好处的。如果别人表示的信息正好与自己需要相符,情况就更是这样,不愿意被人看作越轨者,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希望与群体保持一致。3.性别差异:人们通常认为女性比男性更有从众行为,以往的研究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后来更深入的研究表明,有些刺激物,比如社会分工形成的男女差异,在从众上表现有所差异,有关政治女性则更多的从众,有关服饰男性则更多从众。二.群体方面:1,群体的一致性。群体的一致性是导致从众行为的重要原因,当一个人不赞同群体的一致性意见时,他会感到很大的压力,而如果群体中有人对这一一致性意见也提出了异议,不管这个人是什么人,他都会感到鼓舞,降低从众的程度。即当群体的其他人不一致时,从众率会急剧下降。2.群体的规模。群体规模越大,意见越一致,从众现象越显著。3.群体成员的身份。一个人把自己的身份与群体成员的身份进行比较,看谁的地位高一些,其结果也影响从众行为,个体越是认为自己有能力有知识,就越不愿意屈服于群体的压力。4.群体接纳个人的程度。当群体接纳程度低的成员公开表态时,会表现出相当高的从众性,而私下里表态的从众性较低。5.群体的专长。群体越具有专长性越容易发生从众行为。三.刺激物因素:刺激物模棱两可的情况下从众行为越容易发生。破窗效应:(p281-282)破窗效应是犯罪学的一个理论,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破窗效应的启示:任何严重的事情都是由最初的不经心而慢慢铸成的。任何失范行为都是在一定的附加条件铺垫下形成的。人们容易接受社会感染,或者接受某些暗示,做出自己没有感到严重性的事情来。任何所谓的坏事,如果不给诱因条件,而进行正确引导说教,情况就会好很多。、集群行为集群行为是一种在人们激烈互动中自发的无指导、无明确目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众多人的狂热行为。一、集群行为的特征(p284-285)1,自发性2,狂热性3,非常规4、短暂集群行为的理论(p286)1,反常行为理论2,紧急规范理论三,去个性化(p287)1,定义:去个性化在西方社会心理学的著作中表示个人在群体中会不顾及自己的行为,而与群体活动表现一致,并不是说群体把个体的独特个性给去掉了,可是从字面上看往往容易产生这样的误会,认为群体使个人丧失个性。2,为什么在群体中会产生去个性化现象,一般认为有三个原因:(p288)1,匿名信2,丧失了责任感3,群体的淹没性第九章传播与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传播活动的基础传播及其社会心理意义传播是通过语言、姿态、表情等各种符号传递或交换知识、意见、感情、愿望等信息的社会行为。传播试图与他人分享消息、思想和态度、建立与他人的认同和共鸣。这种传递和交换的反应过程就是传播行为,在这种传播行为中互动双方始终伴随着一种社会心理活动。传播的特点:(p307)1,传播是在两种状态下进行的,一是在人类的社会互动中进行的,没有人类的社会互动、也就没有传播行为。2,传播是信息的传递和共享,而信息的传递和共享是建立在双向互动,以及对于信息符号的共同理解基础之上的。3,传播是在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活动的主体是人,人的行为受其社会文化,社会环境,个人的情感、动机、需求、态度等多方面的影响和作用。(二)社会心理在不同传播类型中的表现(p307)传播的基本类型:1,自我传播2、人际传播3、组织传播4、大众传播信息理解中的社会心理作用1,选择性接触2,选择性注意3,选择性记忆传播效果中的社会心理作用在人的心理作用下、传播出现以下三种结果1,对受众造成心理暗示2,情绪感染3,造成受众态度的改变,舆论、谣言、民谣与社会心理一,舆论及其形成舆论是大众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因此,这种现象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群体社会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作用。1,舆论的概念:舆论指在大家共同关心的有争议的问题上多数人意见的总和,是社会上的众人对于某些社会事件的一致反应和判断,是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性的意见。2,舆论的特点:(1)舆论如果是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共同意见,则具有社会力量,可以制约个人行为。(2)舆论既然是共同的意见,则必有一致的看法。(3)舆论有时是一种合理判断,有时则纯粹是感情所为,对它的判断需要视情境而定。(4)舆论是属于全体的意见、多数人的意见还是少数人的意见,主要根据意见本身的力量。3,舆论的形成及其形成过程舆论的形式:显在性舆论和潜在性舆论谣言、谣言的定义:谣言是一种缺乏真实依据,或未经证实。公众一时难以辨别真假的闲话、传闻或舆论。谣言是一种来路不明的、传无根据的言论,是某些人或团体、组织、国家,根据特定的动机和愿望,散步一种内容没有得到确认的、缺乏事实根据的、通过自然发生的、在非组织的连锁性传播通路中所流传的信息。(二),谣言的产生及其传播谣言产生的原因:1,社会发生变故2,社会面临危机3,社会内部结构紊乱谣言的影响:1,谣言有着一股难以想象的力量,这种力量致使社会公众在缺乏信息来源时,会抱有一种强烈的“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心态。2,谣言的传递对社会、对社会公众会造成巨大的压力。3,谣言一旦产生,就会以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在社会公众之间传播开来,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而且传播范围非常广泛。:时尚、流行与社会心理(P326-330) 社会心理学的三大直接来源一、法国的群体心理学:提出了群体特征问题 勒朋《群众心理学》中译本《乌合之众》群众的基本特征:(1)失个性或恃众性 (2)传染性 (3)被诱性 (4)极端性 对社会现象中的群众持否定态度,群众心理被描述为变态和病态。二、英国的本能心理学:提出了群体内生的心理动力问题 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从遗传的因素出发解释社会行为。认为,本能“是遗传而来的或是本有的一种心理而兼生理的倾向”,“是支持人们身心活动并且管束人们行为的本源”;由本能激动而引起的本能心理历程都有情的一面去唤起原始的情绪,本能与情绪的结合成为人心底层组织的动力来源。三、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提出了民族精神凝聚作用的问题 冯特《民族心理学》:强调对“民族精神”或“民族心”研究的重要性,认为共同精神基于普遍价值的形成,具有交互作用的特性;并以大量的史实为依据,论证了民族精神、民族意志在民族国家生成与发展中的作用。2.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与确立形成:经验描述阶段 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包括德国民族心理学,法国群体心理学,麦独孤本能心理学,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达尔文的进化论1908年(英)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美)罗斯《社会心理学》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确立:实证分析阶段 20世纪20年代-至今1924年,F.奥尔波特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以实验和研究为基础讨论了群体实验、人格评价、心理学在诸多领域的应用等课题,从此创立实验社会心理学。3.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一、观察法在不改变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进程的条件下,通过人的直接感知,有目的、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地考察、描述客观事物的方法。根据参与程度,分为:1.方法。完全参与观察:隐瞒身份(如卧底)。弱点是容易失去客观立场。半参与观察:不隐瞒。可信任的“外人”2.优点:比较客观缺点:易受“研究者效应”的影响;较难深入;可能会受到具体条件的限制(如听不清、看不到)二、调查法通过书面或口头回答问题的方式,了解被试的心理活动的方法。按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普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按调查的形式,可分为: 问卷法:书面 访谈法:面对面、电话采访三、实验法根据一定的假设,系统操纵一个或多个变量,观察这种操纵对其他变量的影响,从而发现因果关系的一种方法。1.F·奥尔波特首先将该方法引入社会心理学):较容易控制变量,但脱离现实生活2.: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实验经典案例:罗森塔尔的教育效应实验优点:被试常不知情,反映更真实缺点:缺乏对实验情境的控制,易受偶发事件影响3.,并在其中进行实验经典模案例: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津巴多进行的监狱模拟实验。4. 评述爱情的三角形理论爱情关系由三种元素组成,即亲情、激情和承诺。这三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三角形,而每一个三角形反映着一种特殊的爱情组合关系。5. 谈谈你对冲突处理方式的理解 冲突的实质是一种对立的状态,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关联的主体之间的紧张、不和谐、敌视甚至争斗关系。由于社会困境、竞争、知觉到的不公平、误解会引发冲突冲突管理:指人们采取一定的行为来应对、处理冲突。五种典型的冲突处理方式:竞争、回避、顺应、妥协、合作前三种方式效果不佳,可能进一步加剧冲突;后两种方法比较有效,但不适用于所有情境。 另外,冲突的处理方式存在着文化差异。自我知觉及自我概念的形成自我知觉: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自我知觉的基本成分:①自我概念;②自尊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所有特征的认识集合。自我概念形成的信息来源:1.)他人的反馈:特别是当许多人对自己看法都一致时,我们就会相信这种看法是真的。2.)反射性的评价:从他们对我们的态度(如冷淡、瞧不起)、反应(如拒绝)来了解自己。3.)据自己的行为来推断:人们常根据自己的外在行为来推断自己的内在特征。4.)社会比较:人们非常想准确地认识、评估自己;在缺乏明确的标准时,人们常与和自己相似的人比较。7.认知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1)在印象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2)首因效应:是指人们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他人做判断。“先入为主”近因效应:是指最新得到的信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起较强作用的现象。3)光环效应/成见效应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推断他也具有其他相似的或相互关联的特征。是人们快速认识他人的一种策略、方式,但有时却可能会产生有害的结果。4)原因可能有:(1)人们希望自己的周围都是好人好事,这样自己会感觉舒服些;(2)在大多数文化中,正性 词汇 英语3500词汇语境记忆pets3考试词汇二年级反义词和近义词初中词汇词汇大全考研英语二高频词汇表 比负性词汇更常见;(3)人们通过对他人的宽容来显示自己的大度与仁慈。8.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推断和解释他人和自己行为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a内因:情绪、态度、人格、能力 →个人倾向归因 外因:外界压力、天气、情境 →情境归因 行为的原因如果在于环境,则行动者对其行为不负什么责任;如果在于个人,则行动者就要对其行为结果负责。b成就归因模型认为,人们用于解释成败的原因可用下列三个维度加以分类与描述:c(1)内因—外因 (2)稳定—不稳定 (3)可控制性d(1)行为的原因可分为三种:行动者、刺激物(行动者的知觉对象)、行动产生的环境。(2)要找出行为的原因,主要使用三种信息:一致性信息:其他人也如此吗? 若是,一致性就高。一贯性信息:这个人经常如此吗?若是,一贯性就高。特异性信息:行动者对其他对象是否也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若是,特异性就低。结论:高一贯性,低一致性,低特异性 →归因于行为者高一贯性,高一致性,高特异性 →归因于刺激物低一贯性,低一致性,高特异性 →归因于情境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内容;1.生理需要 →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2.安全需要 →物质上、经济上、心理上3.归属和爱的需要 →社交需要4.尊重需要 →自尊、他尊、权力欲5.自我实现的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创造需要结论:较低层次的需要优先于高层次的社会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如果低层次需要能够长期得到满足,它们对行为就不再有激励作用。10、社会取向成就动机和个我取向成就动机的区别 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一种个人想要超越某种外在决定的目标或优秀标准的动态心理倾向,而该目标或优秀标准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社会。因此,个人对成就的价值观念的内化程度比较低,成就的社会工具性较强,即追求成就就是一种手段,是为了他人或团体高兴。 个我取向成就动机:一种个人想要超越某种内在决定的目标或优秀标准的动态心理倾向,而该目标或优秀标准的选择主要决定于个人自己。因此,个人对成就的价值观念的内化程度比较高,成就的功能自主性较强,即追求成就本身就是一种目的。这两种取向的成就动机各有短长。在不同的工作情境中,两种成就动机的作用可能不同。11、社会情绪与社会情感的联系与区别 社会情绪,是指人们对社会生活的各种情境的知觉,通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复杂而又相对稳定的态度体验。这种知觉和体验对个体或全体产生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 社会情感是社会群体所共有的、对事物稳定、深刻、持久的体验和感受。社会情绪是社会情感的基础。情感又通过情绪来表达,并且深刻的影响着社会情绪的变化与发展。 社会情感往往和社会文化连接、交织在一起,带有民族文化的特点。12、试述情绪管理的方法情绪管理不是消除或者控制情绪情绪管理是让情绪得到适度的表达情绪管理的3W理论What—我现在有什么情绪? 觉察自己真正的情绪Why—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 了解引发情绪的原因:引发情绪的原因,往往来自于我们对事情的看法或想法。How—如何处理情绪? 掌握、运用管理情绪的有效方法认知情绪→察觉情绪、控制情绪→抒发情绪→转换情绪→情绪表达→情绪激励13、你怎样理解态度的三要素(霍夫兰和卢森堡)主要观点:态度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对特定对象的预先反应倾向态度由三种要素构成——感情:个人对态度对象的情绪体验。行为:行为前的心理准备状态和反应倾向。认知:对态度对象的认识、理解与评价。三要素的关系:相互依赖、协调一致。它的提出有利于态度的测量和态度控制研究,有利于人们对态度的理解,态度是一个复合的而非单一的心理过程。14、费斯汀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这个理论解释态度和行为之间的联系。任何时间只要个人发现有两个认知彼此不能调和一致时,就会感觉到心理冲突。因冲突而引起的紧张不安,转而形成一种内在的动机作用,促使个人放弃或改变认知之一,而迁就另一认知,借以消除冲突,恢复调和一致的心态。15、如何理解他人在场对个体活动的干扰与促进作用他人在场是一个唤醒源,导致个体动机增强动机增强对活动的作用,取决于个体活动的性质:如从事的活动是相当熟练的,或者是很简单的机械性动作,动机增强会使活动更加出色; 如果从事的活动是正在学习的,或需费脑筋的,动机增强会产生干扰作用。16、比较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与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 集体无意识,是通过文化遗传和历史遗传形成一种群体认知的潜在状态。又称“集体潜意识” 集体无意识是和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分不开的。 社会无意识,是指一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共同的被压抑的意识领域。社会无意识主要通过语言过滤、逻辑过滤、社会禁忌过滤三种途径(社会过滤器)而起作用。 社会无意识理论,克服了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生物学化的局限性,具有一定的社会洞见。17、述信息理解中的社会心理作用选择性理解:人们的理解受愿望、需要、态度、动机及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选择性接触:人们在接触信息时,总是愿意接触那些与自己原有态度相一致的传播信息。选择性注意:人们倾向于关注信息中与自己固有观念、态度、行为相一致的或是自己需要的、感兴趣的信息。选择性记忆:人们很容易记住那些他们感兴趣的、一致的、需要的信息。18、简述社会心理学对舆论、谣言的研究舆论,是指在一定社会范围内,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俗称“公论”、“公众意见”有力量的意见即使是少数人的主张,也可以成为舆论。 舆论的形式及形成过程舆论的基本形式:潜在性舆论、显在性舆论 舆论的形成过程:潜在状态 → 显现状态 舆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将众多的个人意见交流、会集,最终使之趋于一致的过程。舆论形成的最终标志是社会的公认。舆论具有权威性,能够逐渐地被社会公众接受、服从、采纳。谣言:是一种来路不明的、传无根据的言论。谣言以舆论形式出现,也是一种信息传播过程。 谣言的产生及其传播谣言产生的三原因:社会发生变故 社会面临危机 社会内部结构紊乱这些社会原因最终引发出人们一连串的心理反应,是谣言产生的根本。公众对环境信息的心理需求、对社会事件的情绪刺激、彼此的心理感染,提供了谣言传播的条件和环境,使谣言得以传播。 谣言容易产生负面效应的心理原因a.谣言有着一股难以想象的力量,致使社会公众在缺乏信息来源时,会抱有一种强烈的“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心态。b.谣言的传递对社会、对公众会造成巨大的压力,影响着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社会生活以及身心健康。c.谣言一旦产生,会以一种难以置信的速度在社会公众中间传播开来,而且传播范围非常广泛。1.理解、认知过程中的个人心理差异(谣言再造的机制:G.奥尔波特)个人的不同心态直接影响对信息的认知和理解2.记忆误差的心理现象 (巴特利特对记忆的研究)舆论、谣言的产生还缘于人们对信息的认知、记忆、理解等方面的不足或偏差。3.沉默的螺旋: (德)内尔-纽曼建立在人的从众心理和趋同行为的分析基础之上。
本文档为【社会心理学复习笔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丹丹陪你去流浪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21-10-19
浏览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