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九年级历史俄国十月革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人教版世界下册精编版

初中九年级历史俄国十月革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人教版世界下册精编版

举报
开通vip

初中九年级历史俄国十月革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人教版世界下册精编版名校名师推荐PAGE\*MERGEFORMAT#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二月革命;掌握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历史意义。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逐步培养学生正确评价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过程与方法:结合课文导言中的两个问题进行课前预习,围绕“十月革命为什么会发生”,“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又发生了什么”等问题进行思考,开展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的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十月革命胜利的重...

初中九年级历史俄国十月革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人教版世界下册精编版
名校名师推荐PAGE\*MERGEFORMAT#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二月革命;掌握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历史意义。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逐步培养学生正确评价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过程与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结合课文导言中的两个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进行课前预习,围绕“十月革命为什么会发生”,“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又发生了什么”等问题进行思考,开展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的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十月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及对俄国和世界的影响,了解列宁在十月革命过程中的突出贡献,认识领袖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及历史意义。难点:对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理解。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列宁照片,指出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伟大革命导师,他是谁呢?(生答:列宁)。对,这是列宁回到彼得格勒时的真实情形,就是他,成功地引导俄国度过了战争和经济危机。在20世纪初,列宁领导了一场开创人类历史新纪元的革命,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俄国十月革命。讲授新课: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的转折点,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从1917年十月革命到现在的历史为世界现代史。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板书课题)、新时代的曙光(板书)1.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的呢?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中,俄国二月革命后发生的。那么俄国人民为什么要进行二月革命?二月革命爆发于何时,结果如何?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什么局面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来看课文第一段。师生共同总结:时间:1917年3月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局面: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即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教师提问:人民革命的要求,革命的目的达到了吗?为什么?引导学生继续看课文第页一段小字内容。生答:没有达到。师问:那么掌权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都采取了哪些政策呢?生答后师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好。二月革命虽然推翻了沙皇专制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但是由于当时工农群众缺乏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所以真正掌权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然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却没有实现俄国人民迫切要求获得和平、面包和土地的愿望。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不顾放弃瓜分战利品的机会,不顾人民的要求,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企图借助战争来消灭革命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布尔什维克党如何领导人民继续斗争,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全党、全体劳动人民都热切盼望着伟大领袖列宁的归来。2.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板书)展示插图《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师问:从这张图可以看出什么?生答:列宁受到了人民的热烈欢迎。师总结:显然列宁的回国,受到了群众发自内心的欢迎,使人民看到了希望。正是列宁亲自领导了彼得格勒的武装起义。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板书)那么起义的时间、地点、主要参加者是谁呢?十月革命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出示《俄国比得格勒十月武装起义》图。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继续看课本。时间:1917年11月起义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主要参加者:工人、士兵主要特征:在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结果:取得了胜利。由于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并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列宁的亲自领导及人民群众和革命战士的英勇奋战,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在首都武装起义的影响下,莫斯科等城市相继爆发了武装起义。革命烈火迅速燃遍俄国各地,到1918年2月,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了。十月革命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苏维埃俄国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苏维埃政府的建立(板书)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一一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那么此时的政府采取的是什么措施呢?试比较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采取的措施有何不同。主要有五点措施:1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2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收归国有;3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人民获得了土地;4同德奥谈判议和,苏俄退出了战争,人民赢得了和平。5俄国人民梦寐以求的事情,苏维埃政府做到了,这是多么的使人欢欣鼓舞啊。可见这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采取的措施截然不同。让学生尝试列表,列出两种政权的不同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苏维埃政权领导者不冋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采取的措施不同反动、反人民符合人民利益所代表的利益不同资产阶级广大工农群众思考1:从这种比较中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让学生思考回答。(只有代表人民利益的政权才会得到人民的支持)思考2:试比较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方式有何不同。(中国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而俄国采取的是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可见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获得了灵活运用。故我们在学习及处理事情中也要注意知识和方法的灵活运用,而不能生搬硬套。)5•国内战争和苏维埃政权的巩固(板书)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新生事物在刚出现时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苏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遇到了挫折。一切帝国主义国家都极端仇视、害怕苏维埃政权。他们千方百计欲请同置其于死地,而国内被推翻的反动阶级也不甘心失败,他们妄图在国际反动势力的支持下,卷土重来。推翻苏维埃政权,恢复他们所失去的一切。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学们想象一下,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哪些具体困难呢?(缺粮缺钱、生活困苦等等)这些困难威胁到了新生的政权,那么此时苏维埃政权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政策呢?那就是高度集中的“战士共产主义政策”。让学生了解“战士共产主义政策”的具体内容。从1918年到1920年,经过三年的艰苦斗争,苏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终于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基本胜利。苏维埃政权巩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巍然屹立。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板书)让学生齐声朗诵课文最后一段。俄国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因此毛泽东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是谁呢?(对,李大钊。)和学生一起回忆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可见十月革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反帝反封建斗争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十月革命从根本上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消灭剥削阶级。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人类解放事业指出了光明的道路。三、总结全文在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之前,1917年3月爆发了二月革命,革命的结果是产生了两个并存的局面,但政权却被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反动政权所掌握。在1917年11月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取得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四、练习:1、想一想:哪些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这些原因都与十月革命爆发有关。2、列表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内容。名称时间性质革命任务结果二月革命1917年3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沙皇统治两个政权并存十月革1917年11无产阶级革命推翻临时政建立社会主义制命月府度3、讲故事。赛一赛,谁对列宁了解多。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1921年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两个五年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的成就、苏联农业集体化、1936年苏联宪法和斯大林模式的确立。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来思考其作用,讨论总结苏联(苏俄)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采取的重大举措,探讨斯大林模式对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问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向学生引入有关历史资料,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能力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对比和分析,培养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形成自己的科学观点和知识结构,达到教学目标所要求的知识与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学生认识到它是苏俄当时具体国情的需要,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通过介绍苏联在短时期内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是被历史证明了的。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的了解,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部分中所学习的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二、教学思路教学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本课的主题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本课的第一个重点是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俄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它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它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可通过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对比分析、提高学生认知的办法解决。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是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通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宣布在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它既保证了苏联国防、工业的强大,也为苏联社会以后的发展埋下了许多隐患。可由学生搜集原始史料与相关数据,让学生在前后对比中分析思考得出结论,借以解决此重点内容。本课的难点是,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限于学生的认识水平,教学中可以采用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课文内容与教师点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联系苏联史实,使学生认识到,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对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彻底改革。三、课前导学教师预测课堂教学效果,准备应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情况,设计活动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并根据教学需要准备教学资料,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阅读课文,查找相关历史资料,将其搜集分类,准备用于课堂活动。四、课前准备①教具:自制多媒体课件②相关资料:有关史料、世界地图拼图(欧亚部分)、影音文件《苏联的成立》、《苏联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苏联的“一五”计划》等五、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是无产阶级打碎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伟大创举,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然而,帝国主义国家却对新生的苏维埃俄国发动了武装干涉。俄国的地主和资本家、沙皇将军建立了反革命军队,掀起了叛乱。国内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把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苏维埃俄国出现了严重的困难。为了打击敌人,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在党和列宁的领导下,苏维埃俄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呢?学生集中注意力,准备参与学习活动答:一是加强红军建设,二是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无产阶级政权。课件展示本课课题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旧知在粉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叛乱以后,苏俄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又会是什么呢?这是为什么呢?答:苏俄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是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学生提供课前搜集的资料:战后的苏俄,城市经济萧条,工厂大批倒闭停产,农村土地荒芜。1920年时,全俄工业总产值只有一战前1913年的15.5%,粮食产量仅为战前一半。同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也已经不能继续实行了。教师通过设问引起学生思考,导入新课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培养他们学会用历史资料来研究历史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呢?对于这个问题,列宁也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列宁的话说明了什么?答: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效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最终战胜了敌人。但是,对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生产生活的诸多限制,也引起了他们的不满,阶级敌人利用农民的不满,在一些地区组织叛乱,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定。答:这就说明1918年开始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能适应新的情况,必须加以调整,尽量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结合学生在政治课中所学习到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有关知识来加深对历史事件的认识课件显示:"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一一列宁”引入历史人物的思考,加深学生对与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理解同时,列宁也开始关注俄国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为建设社会主义,党制订了俄罗斯全国电气化的远景计划,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的大生产。而要使这一切成为现实,就要恢复发展经济,特别是要首先恢复和发展农业。因此,在这个关键时刻,党需要制订新的经济政尺S策。针对这种形势,列宁做出了怎样的探索?(教师概括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也可由学生完成)新经济政策主要有哪些内容呢?它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有哪些不同?答:1921年3月,根据列宁的提议,布尔什维党通过了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的决议,苏俄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学生分组制出前后经济政策对比表格,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思考。课件展示:共产主义=苏维埃政权(先进的国家组织形式)+全国电气化(发达的社会生产力)课件展示:①战争后俄国经济遭到严重破坏②旧政策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③俄罗斯全国电气化的远景计划的制定在学生发言之后,课件展示教师制作《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比较简表》。(内容见课件)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有哪些进步?总的说来,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对于苏俄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有没有数据可以说明?这里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苏联”。如果说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布尔什维克党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在经济上采取的第一个重大举措,那么苏联的成立则是党在政治上采取的另一个重大举措。有谁能给我们讲述一下苏联成立的冃景和大致过程?(如条件许可,教师可运用世界地图拼图的欧亚部分,指导学生根据所学到的地理知识,按入盟时间拼接完成苏联疆域,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分组回答:①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余粮可由自己支配和交易,使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②工业方面:允许多种经济并存,有利于工业的发展;③商业方面:恢复了国内自由贸易,活跃了流通,刺激了生产。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学生提供课前搜集的资料:至U1927年,当时的苏联经济已经恢复到了战前1913年的水平。根据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讲述联成立的背景和大致经过。学生完成拼图。此处学生的表述应有较强的概括性,如果学生认识的深度不够,教师应予以补充和分析,引导和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问题。应突出成立时间1922年和最初入盟的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二和白俄罗斯。对于成立背景,学生若阐述不清,教师可略加说明。(教师向学生介绍苏联的国旗、国课件展示苏联的国徽、国歌等有关知识,也可由学生来讲解)在这里,请同学们注意区别这几个历史名词:“沙俄”、“苏俄”和“苏联”。1924年,列宁逝世,这对苏联,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列宁对苏俄(苏联),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所做的贝献永垂史册。列宁逝世以后,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领导人民为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进行斗争。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实现的呢?能不能说一说大致的发展历程?学生总结辨别:沙俄(1547年一1917年)、苏俄(1917年一1922年)、苏联(1922年一1991年)答:1928开始,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放弃新经济政策,转而在全国实行五年计划经济建设,集中力量重点发展重工业,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答:“一五”计划开始于1928年,主要力量和资金集中于重工业,奠定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二五”计划开始于1933年,重点完成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简述一些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旗、国徽、国歌。播放《苏联的成立》应注意提醒学生,明确历史概念。课件展示斯大林画像。此处可在教师引导下完成根据学生发言,课件相应展示苏联两个五年计划的相关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可以播发影音文件《苏联的“一五”计划》取得的成果怎样?能不能用数据说明?学生提供课前搜集的资料:由于苏联人民的艰苦课件应作相应文字介绍,同时可充分利用苏联用十几年的时间走完了资本主义国家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走完的道路。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苏联人民的自信心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地位,而且也为以后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也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苏联的重工业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的情况。但与此冋时,其农业在生产技术生产方式则是比较落后的,贫富分化也不断发生。如何发展农业。如何使广大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如何使农业适应国家工业化的发展,联共(布)确定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集体化的成果怎样?奋斗,在两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期间,苏联取得了重大成就。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之后,苏联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由沙皇时代的2.6%上升到1937年的13.7%。学生解释农业集体化: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答:到1937年,全国基本完成工业集体化,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全国农户的93%,耕地面积达99%,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份在苏联的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世界历史地图册》P5示意图教师此处的课堂语言应带有激情,以一种昂扬向上的情绪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和拥护工业化促进了农业集体化,农业集体化是工业化的继续。但是,这当中好像答:在集体化过程中,由于急于求成,出现课件展示: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出现过一些冋题,有没有同学查到?这样的结果是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邓小平说过:“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同学们怎样理解这句话?什么是“列宁的思路”、“后来苏联的模式”。很好,这里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斯大林模式”。这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认识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了一些不当的行为,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人民产生了不满的情绪。讨论回答:列宁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俄国国情决定的。它是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后来苏联的模式”指的是“斯大林模式”。答: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乂国豕,标心着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也就是“斯大林模式”建立的标志。“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此处学生也许会存在把握不准的情况,教师可适当引导解决参照课文内容即可,不必补充更多内容。(“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征就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教师可以据P9小字部分内容,结合工业化和农业学生总结斯大林模式的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弊端。(略)学生很可能照本宣科,教师应根据情况略举实例解释说明集体化的过程,帮助学生分析:经济上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上是个人的高度集权)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种模式形成的背景如何?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中吸取怎样的教训呢?(结合我国实际,引导学生用生产力标准分析产生弊端的原因及其造成的结果,思考解决弊端的方法,使学生通过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回答:当时苏联外有帝国主义的包围,领导国家的权力需要集中起来,才能有效对付外部的挑战。同时由于当时苏联的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比较容易产生个人崇拜,导致个人专断。学生可参考P10四点“斯大林模式”弊端,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如国民经济各产业比例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处理好“三农”问题、保护资源与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等,言之有理即可。此处对于学生来说总结较为困难,教师应作相应讲解通过设问,既能联系八年级所学新中国历史知识,又能结合政治课知识;既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能够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学生点到为止即可,不必充分展开论述。最后,请冋学们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一下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怎样的特点?在教师引导下回答: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的特点是道路曲折。先后出现过两次重大转折。第一次发生在列宁时期,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此处作为全课的总结,有利于复习巩固知识,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课后练习:列出1917〜1936年苏俄(苏联)历史大事年表苏联的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的工业化相比,有哪些显著的不同点?第一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即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两次转折的结果和影响是不同的。课后练习的设置,结合前后两课内容,又有所拓展,弥补课堂上课时有限、资料不够全面的局限,从而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的要求,培养了学生的相关能力。
本文档为【初中九年级历史俄国十月革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人教版世界下册精编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陨辰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6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1-10-15
浏览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