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方案设计

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方案设计

举报
开通vip

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方案设计PAGE\*MERGEFORMAT4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方案设计需求分析采购范围与基本要求建立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的信息安全规划体系、信息安全组织体系、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安全服务管理体系,编写安全方案和管理制度,建设信息安全保护系统(包括路由器、防火墙、VPN)等。要求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的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达到第三级(见GB/T22239—2008)。建设内容要求(1)编写安全方案和管理制度信息安全体系的建设,需要符合国家关于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标准要求,覆盖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安全建设满足...

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方案设计
PAGE\*MERGEFORMAT4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方案设计需求分析采购范围与基本要求建立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的信息安全规划体系、信息安全组织体系、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安全服务管理体系,编写安全方案和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建设信息安全保护系统(包括路由器、防火墙、VPN)等。要求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的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达到第三级(见GB/T22239—2008)。建设内容要求(1)编写安全方案和管理制度信息安全体系的建设,需要符合国家关于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要求,覆盖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安全建设满足物理安全、操作系统安全、网络安全、传输安全、数据库安全、应用系统安全和管理安全体系,确保智慧园区项目系统的安全保密.安全管理需求:自主访问控制、轻质访问控制、标记、身份鉴别、审计、数据完整性。安全体系设计要求:根据安全体系规划,整个系统的安全体系建设内容包括物理安全、操作系统安全、网络安全、传输安全、数据安全、应用系统安全、终端安全和管理安全等方面。(2)信息安全保护系统:满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三级要求的连接云计算平台的信息安全保护系统,其设备为:设备名称技术指标要求单位数量专业VPN设备支持基于TCP、UDP、ICMP的应用;支持主流操作系统、浏览器;支持主流商业加密算法与国密算法;产品具备传统IPSEC/SSLVPN认证、加密、接入基本功能;中国制造台1WEB防火墙可及时发现APT、窃取数据等隐蔽性极强的安全事件,并通过云安全服务提供7*24小时安全分析、问题定位、快速响应的技术服务,利用工具化手段进行威胁处理和情报传递;中国制造台1防火墙吞吐量不小于10G,并发连接数不小于200万,配置不少于4个千兆电接口,不少于4个千兆SFP插槽,不少于4个万兆SFP+插槽;中国制造台2上网行为管理吞吐量1G,最大并发连接数12W,最大用户数800人,千兆电口6个,支持BYPASS功能,单电源,标准1U设备;支持部署在IPv6环境中,其所有功能(认证、应用控制、内容审计、报表等)都支持IPv6;支持多种认证方式,包括用户名密码、IP、MAC认证、短信认证、微信认证、二维码认证,并支持以USB-Key方式实现双因素身份认证;支持用户密码强度管理,可设置用户密码不能等于用户名、新密码不能与旧密码相同,可设置密码最小长度、密码必须包括数字或字母或特殊字符;支持识别终端系统后台运行的进程信息,防止间谍软件的运行;支持识别终端操作系统版本、系统补丁安装情况,支持在旁路模式部署下准入生效,禁止不满足终端检查要求的用户访问互联网;支持根据网页搜索关键字过滤访问的网站,并发送告警邮件;支持对移动应用的细分权限控制,微信:微信网页版、微信传文件、微信朋友圈、微信游戏。移动QQ:QQ传文件、QQ视频语音等;支持Web访问质量检测,针对内网用户的web访问质量进行检测,对整体网络提供清晰的整体网络质量评级;支持内置数据中心和独立数据中心;支持对数据中心分权限查看,具有数据中心key功能;支持自定义报表、查看历史报表、支持日志的导出、报表的定时发送到邮箱;支持基于“流量”、“流速”、“时长”设置配额,当配额耗尽后,将用户加入到指定的流控黑名单惩罚通道中;支持动态流量管理,在设置流量策略后,能根据整体线路或者某流量通道内的空闲和繁忙情况,自动启用和停止使用流量控制策略,以提升带宽的高使用率,空闲值可自定义;中国制造套1终端杀毒软件网络版满足所有办公区办公人员的网络杀毒需求;中国制造套1网络防病毒服务器端1颗IntelXeonE3-1220v5(至强Xeon3。0G8M1150P4CORE)处理器,DDR416008G*216G内存,1块1TB企业级硬盘,支持CentosLinux和Windows操作系统;中国制造台1设计方案智慧园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全方位的,需要各方的积极配合以及各职能部门的相互协调。有必要建立或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和组织体系,完善安全运行管理机制,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分工,从技术、管理和法律等多方面保证智慧城市的正常运行。安全体系建设依据根据公安部、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制定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等标准,“平台"的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定达到第三级(见GB/T22239—2008),根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的信息安全产品,包括:防专业VPN设备、WEB防火墙、防火墙、上网行为管理、终端杀毒软件网络版、网络防病毒服务器端等.安全体系编制原则为实现本项目的总体目标,结合XX高新区智慧园区建设基础项目现有网络与应用系统和未来发展需求,总体应贯彻以下项目原则。保密原则:确保各委办局的信息在存储、使用、传输过程中不会泄漏给非授权用户或实体。项目组成员在为XX高新区智慧园区建设基础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将严格遵循保密原则,服务过程中涉及到的任何用户信息均属保密信息,不得泄露给第三方单位或个人,不得利用这些信息损害用户利益。完整性原则:确保信息在存储、使用、传输过程中不会被非授权用户篡改,同时还要防止授权用户对系统及信息进行不恰当的篡改,保持信息内、外部表示的一致性。可用性原则:确保授权用户或实体对信息及资源的正常使用不会被异常拒绝,允许其可靠而及时地访问信息及资源规范性原则:信息安全的实施必须由专业的信息安全服务人员依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对操作过程和结果要有相应的记录,提供完整的服务报告。质量保障原则:在整个信息安全实施过程之中,将特别重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的实施将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和流程进行,并由项目协调小组从中监督、控制项目的进度和质量.体系建设内容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和完善与XX高新区智慧园区基础建设项目信息安全保护相适应的配套管理制度和要求,制度相关内容包括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制度、人员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管理,要求包括对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的要求.安全技术体系根据网络特殊需求和业务流程制定网络安全及安全加固方案,对信息系统内的操作系统、数据库、安全设备以及中间件的安全配置策略进行加强,降低恶意攻击者利用安全漏洞威胁系统安全运行的几率,从而有效控制因系统配置不当等因素引发的业务中断及信息外泄等风险,将高风险漏洞和中风险漏洞降低至可接受的范围内,使得应用系统的安全状况提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通过描述云计算带来的信息安全风险,提出了客户采用云计算服务应遵守的基本要求,从规划准备、选择云服务商及部署、运行监管、退出服务等四个阶段简要描述了客户采购和使用云计算服务的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安全运维体系安全运维通常包含两层含义:是指在运维过程中对网络或系统发生病毒或黑客攻击等安全事件进行定位、防护、排除等运维动作,保障系统不受内、外界侵害。对运维过程中发生的基础环境、网络、安全、主机、中间件、数据库乃至核心应用系统发生的影响其正常运行的事件(包含关联事件)通称为安全事件,而围绕安全事件、运维人员和信息资产,依据具体流程而展开监控、告警、响应、评估等运行维护活动,称为安全运维服务。安全体系架构平台的系统安全体系架构包括以下几方面:(1)集中用户管理系统用户在不同的业务系统有不同的角色定义,对应不同的功能权限,需构建相应的用户集中管理模式,实现用户统一身份和标识管理、统一认证及单点登录。(2)用户命名统一实现用户命名统一,为用户集中管理及信息共享提供支撑。(3)身份认证系统对不同岗位人员实行分级授权,对用户的访问权限实行有效的管理。(4)访问控制设置防火墙和网段划分,实现有效的安全隔离和访问控制;同时,在系统权限方面,对每一个不同的角色,依照最小授权原则,分配完成其任务的最小权限,并使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机制来控制用户对信息的访问和操作;(5)入侵检测设置入侵监测系统,防止非法入侵,及时做出应对措施。(6)漏洞扫描采用专业漏洞扫描工具,定期对网络系统及计算机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及时发现潜在安全隐患,加以防范处理。(7)病毒防范在服务器安装防病毒系统,以提供对病毒的检测、清除、免疫和对抗能力;在网络内安装网络版防病毒系统,客户端可以在内网升级病毒库,做到整体防御.(8)数据安全交换在系统安全、网络安全的基础上,实现内网和外网、内网和专网间的数据安全交换.(9)系统操作日志通过操作日志功能,定义和区分操作级别,根据操作级别进行记录,为日志分析功能提供数据,发现并处理安全问题隐患,增强系统防护性能。此外,系统还可以根据需要提供日志统计功能,对诸如访问量、并发访问数等系统性能参数进行比对,以便系统管理员及时调整和优化系统性能。(10)安全防护体系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系统,从安全规章制度建设、安全管理手段建设等方面保障系统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信息安全体系设计工作方案(1)完善信息安全组织体系成立以政府职能部门为主的“智慧园区”安全管理机构,强化和明确其职责;在健全信息安全组织体系的基础上,切实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级、各部门作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责任人;技术部门主管或项目负责人作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直接责任人,强化对网络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管理。(2)加强信息安全配套建设消除信息安全风险隐患,把好涉密计算机和存储介质、内部网络对外接入、设备采购和服务外包三个重要的管理关口.对政府信息系统和涉及重大民生及城市公共服务重要系统,建立与之配套的数据灾备中心。(3)加强对涉密信息的监督管理对相关单位将涉密信息存储在联网计算机上并违反规定上互联网,将涉密信息暴露在互联网上的要及时纠正,并对有关人员进行教育和处理。对网上发布的信息进行监控,及时发现泄密事件,将危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使保密制度得到有效的执行和落实。(4)建立健全信息安全制度针对园区信息安全管理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和规范;要求基础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包括安全责任制度、定期检查制度、评估改进制度、安全外包制度、事故报告制度等在内的日常信息安全规章制度。信息安全体系设计预期成果预期成果完成编写安全方案和管理制度,信息安全体系的建设,符合国家关于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标准要求,覆盖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安全建设满足物理安全、操作系统安全、网络安全、传输安全、数据库安全、应用系统安全和管理安全体系,确保智慧园区项目系统的安全保密。安全信息化系统管理制度(1)为规范本单位安全信息化系统的管理,保障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充分发挥安全信息化系统的作用,特制订本细则。(2)各部门办公计算机应明确使用人,设置安全保护密码,未经本人许可或领导批准,任何人不应擅自开启和使用他人的办公计算机.(3)维护职责1)办公室为安全信息化系统运行维护的管理部门,负责安全信息化系统运行维护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管理工作。相关人员负责系统数据日常录入、维护和数据统计分析.2)办公室负责安全信息化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组织协调技术合作单位对安全信息化系统所涉及的软硬件开展故障解决、巡回检查、系统性能调优、系统升级实施、应用接口、系统拓展应用、应用技术培训等工作。(4)维护范围及内容1)安全信息化系统维护工作的范围:安全信息化系统所涉及的全部硬件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中间件、应用软件、数据接口以及用户访问权限等。2)安全信息化系统的主要维护内容包括:系统设备运行状态的日常监测、定期保养、故障诊断与排除;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中间件及应用软件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系统日常的巡回检查;数据交换与传输;配置变更管理;数据问题管理;系统性能调优;系统升级和拓展应用等。(5)日常维护与故障管理1)技术支持与服务途径:a)技术合作单位派驻现场技术服务组开展日常技术支持服务,提供包括系统、配置、安装、调试以及使用中遇到的各类技术问题和使用问题的咨询,并协助排查和解决各类系统故障。b)技术合作单位定期整理汇编常见问题和解决办法,并以技术文档的形式按季度提供给办公室.2)计算机管理员每季度组织对安全信息化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巡检.巡检内容包括:检查系统运行情况并排除故障隐患;收集系统最新运行信息;根据系统运行情况和用户业务需求提出合理化建议;查看系统运行信息,分析错误记录。3)计算机管理员每季度对安全信息化系统数据进行备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对办公计算机内部存储信息的清理工作,删除无用信息;4)系统管理员及各技术服务合作单位应严格按照本文所列附件中的相关要求,每天检查系统的运行状况并认真做好系统运行日志,定时做好各类维护记录,具体包括:日维护记录、周维护记录、月维护记录。5)当系统运行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向服务单位报修故障情况并协调技术合作单位共同解决.排除故障的方式可分为三种类型:a)本地解决故障:能够自行解决或在技术服务合作单位的远程指导下可以解决的故障,自行解决故障.b)远程解决故障:由技术服务合作单位通过远程方式在计算机管理员的配合下进行处理、解决的故障。c)现场解决故障:由技术服务合作单位派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解决的故障。对需要现场解决的故障,办公室按照故障造成的“影响程度"和“紧急程度”组合决定的严重等级进行分级处理。5)当故障属于硬件系统本身的问题时,由技术服务合作单位整理形成问题分析报告和解决方案,经市局办公室审核批准后,技术服务合作单位协调配合保修单位对硬件系统进行更换,更新和优化。(6)系统配置管理1)系统配置管理内容及范围涵盖安全信息化系统中所涉及的全部软硬件。2)未经信息系统管理人员同意,不得擅自进行系统格式化或重新安装操作系统,不应擅自变更软硬件配置,严禁安装上网设备、运行代理软件、服务器软件。如因实际情况确需变更配置(包括增加新设备、扩充设备能力、改变设备的部署、停用设备、设备的切换以及改变系统软件等)时,要及时报办公室审核备案。(7)权限管理1)安全信息化系统的用户以及权限分配由办公室集中统一维护和管理,并建立相应用户清单.2)安全信息化系统中所涉及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系统软件的使用权限由信息中心集中统一维护和管理。(8)升级、完善与拓展管理1)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升级、完善由信息中心统一管理。2)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缺陷,由技术服务合作单位协助或承担升级完善的技术工作,经信息中心核准后进行对系统进行升级。3)信息中心应根据系统使用部门情况反馈,结合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功能范围,适时统一组织对系统功能的升级。4)信息中心负责对安全信息化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进行检查,并把检查结果通报给各技术服务合作单位.安全管理自主访问控制、轻质访问控制、标记、身份鉴别、审计、数据完整性。在技术上(1)通过安装防火墙,实现下列的安全目标:1)利用防火墙将Internet外部网络、DMZ服务区、安全监控与备份中心进行有效隔离,避免与外部网络直接通信;2)利用防火墙建立网络各终端和服务器的安全保护措施,保证系统安全;3)利用防火墙对来自外网的服务请求进行控制,使非法访问在到达主机前被拒绝;4)利用防火墙使用IP与MAC地址绑定功能,加强终端用户的访问认证,同时在不影响用户正常访问的基础上将用户的访问权限控制在最低限度内;5)利用防火墙全面监视对服务器的访问,及时发现和阻止非法操作;6)利用防火墙及服务器上的审计记录,形成一个完善的审计体系,建立第二条防线;7)根据需要设置流量控制规则,实现网络流量控制,并设置基于时间段的访问控制。(2)网络内的权限控制通过目录服务等操作系统存在的服务队对主机内的资源进行权限访问的控制,可将具体的安全控制到文件级。通过对网络作安全的划分控制、如通过设置”vlan”等,对整个网络进行权限控制。(3)入侵检测系统技术通过使用入侵检测系统,我们可以做到:1)对网络边界点的数据进行检测,防止黑客的入侵;2)对服务器的数据流量进行检测,防止入侵者的蓄意破坏和篡改;3)监视内部用户和系统的运行状况,查找非法用户和合法用户的越权操作;4)对用户的非正常活动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入侵行为的规律;5)实时对检测到的入侵行为进行报警、阻断,能够与防火墙/系统联动;6)对关键正常事件及异常行为记录日志,进行审计跟踪管理。通过使用入侵检测系统可以容易的完成对以下的攻击识别:网络信息收集、网络服务缺陷攻击、Dos&Ddos攻击、缓冲区溢出攻击、Web攻击、后门攻击等.(4)网络防病毒为了使整个机关网络免受病毒侵害,保证网络系统中信息的可用性,构建从主机到服务器的完善的防病毒体系。以服务器作为网络的核心,通过派发的形式对整个网络部署杀毒,同时要对LotusDomino内进行查杀毒。(5)网络内的信息流动的监控对网络内流动的信息进行监控,防止非法访问信息的传播和记录控制非法信息的传播、对”涉密信息"进行安全防护。(6)无线接入安全管理现在无线网络使用越来越普遍,对无线网络的接入,同样需要进行安全控制,可以根据IP和MAC绑定的方式确保无线接入的安全性,对未经容许的无线设备、笔记本电脑则无法接入无线网络。有效防止外部的病毒或黑客程序被带进内网。(7)操作系统以及应用系统的安全设置操作系统以及应用系统都提供有强大的安全设置,为保证系统的安全性,我们要在合理配置好操作系统以及应用系统的安全设置,在这个层面上要在保证安全和使用方便两者之间的关系取得一定的平衡。比如操作系统密码口令复杂度、有效时间、应用开放的端口控制、数据库是否容许远程管理、用户账号权限控制等等。并且制定对黑客入侵的防范策略.(8)安全审计、日志审核机制网络安全,不光是要防范杜绝,还要建立”档案”。合理的配置安全审计,一些重要的安全信息、系统、设备的登入登出,都可以完整记录下来。而日志审核也可以对于故障排查、安全检查有很好的帮助。(9)内部网络安全机制根据部门以及功能的需求,在局域网通过vlan的划分,既可以阻止大规模的广播风暴影响整体网络的通畅,保障网络的稳定。并且通过交换机的ACL的控制,根据网络应用以及各部门内部信息保密的需求,对不同的网段之间的访问进行访问的控制。同时一些交换机具备流量控制、源路由限制等功能,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设置也可加强企业内部网络的安全,降低因病毒、网络攻击造成的网络威胁。在管理上以上所有的网络安全管理是基于技术方面,为了使网络能够安全高效有序的运转这些系统,更需要配合一套完整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网络安全管理的职责完善网络安全设置各方面的技术文档,按照技术文档进行设定安全策略以及安全方案。在涉及网络安全的变更管理、事件管理、配置管理中都必须有文档记录确定网络安全管理的具体责任人。加强培训,提高人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安全体系设计根据安全体系规划,整个系统的安全体系建设内容包括物理安全、操作系统安全、网络安全、传输安全、数据安全、应用系统安全、终端安全和管理安全等方面。安全系统设计原则安全防范体系在整体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12项原则:木桶原则木桶原则是指对信息均衡、全面的进行保护。木桶的最大容积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木板。整体性原则要求在网络发生被攻击、破坏事件的情况下,必须尽可能地快速恢复网络信息中心的服务,减少损失。因此,信息安全系统应该包括安全防护机制、安全检测机制和安全恢复机制。有效性与实用性原则不能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合法用户的操作活动。网络中的信息安全和信息共享存在一个矛盾:一方面,为健全和弥补系统缺陷或漏洞,会采取多种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另一方面,势必给系统的运行和用户的使用造成负担和麻烦,尤其在网络环境下,实时性要求很高的业务不能容忍安全连接和安全处理造成的时延和数据扩张。如何在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把安全处理的运算量减小或分摊,减少用户记忆、存储工作和安全服务器的存储量、计算量,应该是一个信息安全设计者主要解决的问题。安全性评价与平衡原则对任何网络,绝对安全难以达到,也不一定是必要的,所以需要建立合理的实用安全性与用户需求评价与平衡体系。安全体系设计要正确处理需求、风险与代价的关系,做到安全性与可用性相容,做到组织上可执行。评价信息是否安全,没有绝对的评判标准和衡量指标,只能决定于系统的用户需求和具体的应用环境,具体取决于系统的规模和范围,系统的性质和信息的重要程度。标准化与一致性原则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安全体系的设计必须遵循一系列的标准,这样才能确保各个分系统的一致性,使整个系统安全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技术与管理相结合原则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人、技术、操作等要素,单靠技术或单靠管理都不可能实现。因此,必须将各种安全技术与运行管理机制、人员思想教育与技术培训、安全规章制度建设相结合。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原则由于政策规定、服务需求的不明朗,环境、条件、时间的变化,攻击手段的进步,安全防护不可能一步到位,可在一个比较全面的安全规划下,根据网络的实际需要,先建立基本的安全体系,保证基本的、必须的安全性.随着今后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及应用的增加,网络应用和复杂程度的变化,网络脆弱性也会不断增加,调整或增强安全防护力度,保证整个网络最根本的安全需求.等级性原则等级性原则是指安全层次和安全级别。良好的信息安全系统必然是分为不同等级的,包括对信息保密程度分级,对用户操作权限分级,对网络安全程度分级(安全子网和安全区域),对系统实现结构的分级(应用层、网络层、链路层等),从而针对不同级别的安全对象,提供全面、可选的安全算法和安全体制,以满足网络中不同层次的各种实际需求。动态发展原则要根据网络安全的变化不断调整安全措施,适应新的网络环境,满足新的网络安全需求。易操作性原则首先,安全措施需要人为去完成,如果措施过于复杂,对人的要求过高,本身就降低了安全性。其次,措施的采用不能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自主和可控性原则网络安全与保密问题关系着一个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所以网络安全产品不可能依赖于从国外进口,必须解决网络安全产品的自主权和自控权问题,建立我们自主的网络安全产品和产业。同时为了防止安全技术被不正当的用户使用,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控制,比如密钥托管技术等。权限分割、互相制约、最小化原则在很多系统中都有一个系统超级用户或系统管理员,拥有对系统全部资源的存取和分配权,所以它的安全至关重要,如果不加以限制,有可能由于超级用户的恶意行为、口令泄密、偶然破坏等对系统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和破坏。因此有必要对系统超级用户的权限加以限制,实现权限最小化原则。管理权限交叉,有几个管理用户来动态地控制系统的管理,实现互相制约.对于普通用户,则实现权限最小原则,不允许其进行非授权以外的操作。信息安全保护系统满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三级要求的连接云计算平台的信息安全保护系统。第三级安全保护能力要求能够在统一安全策略下防护系统免受来自外部有组织的团体、拥有较为丰富资源的威胁源发起的恶意攻击、较为严重的自然灾难、以及其他相当危害程度的威胁所造成的主要资源损害,能够发现安全漏洞和安全事件,在系统遭到损害后,能够较快恢复绝大部分功能.第三级基本要求如下:技术要求(1)物理安全1)物理位置的选择(G3)本项要求包括:a)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b)机房场地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2)物理访问控制(G3)本项要求包括:a)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守,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b)需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应经过申请和审批流程,并限制和监控其活动范围;c)应对机房划分区域进行管理,区域和区域之间设置物理隔离装置,在重要区域前设置交付或安装等过渡区域;d)重要区域应配置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3)防盗窃和防破坏(G3)本项要求包括:a)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机房内;b)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c)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可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d)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e)应利用光、电等技术设置机房防盗报警系统;f)应对机房设置监控报警系统。4)防雷击(G3)本项要求包括:a)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置;b)应设置防雷保安器,防止感应雷;c)机房应设置交流电源地线。5)防火(G3)本项要求包括:a)机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消防系统,能够自动检测火情、自动报警,并自动灭火;b)机房及相关的工作房间和辅助房应采用具有耐火等级的建筑材料;c)机房应采取区域隔离防火措施,将重要设备与其他设备隔离开。6)防水和防潮(G3)本项要求包括:a)水管安装,不得穿过机房屋顶和活动地板下;b)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机房窗户、屋顶和墙壁渗透;c)应采取措施防止机房内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与渗透;d)应安装对水敏感的检测仪表或元件,对机房进行防水检测和报警。7)防静电(G3)本项要求包括:a)主要设备应采用必要的接地防静电措施;b)机房应采用防静电地板。8)温湿度控制(G3)机房应设置温、湿度自动调节设施,使机房温、湿度的变化在设备运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9)电力供应(A3)本项要求包括:a)应在机房供电线路上配置稳压器和过电压防护设备;b)应提供短期的备用电力供应,至少满足主要设备在断电情况下的正常运行要求;c)应设置冗余或并行的电力电缆线路为计算机系统供电;d)应建立备用供电系统。10)电磁防护(S3)本项要求包括:a)应采用接地方式防止外界电磁干扰和设备寄生耦合干扰;b)电源线和通信线缆应隔离铺设,避免互相干扰;c)应对关键设备和磁介质实施电磁屏蔽。(2)网络安全1) 结构安全(G3)本项要求包括:a)应保证主要网络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具备冗余空间,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b)应保证网络各个部分的带宽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c)应在业务终端与业务服务器之间进行路由控制建立安全的访问路径;d)应绘制与当前运行情况相符的网络拓扑结构图;e)应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能、重要性和所涉及信息的重要程度等因素,划分不同的子网或网段,并按照方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则为各子网、网段分配地址段;f)应避免将重要网段部署在网络边界处且直接连接外部信息系统,重要网段与其他网段之间采取可靠的技术隔离手段;g)应按照对业务服务的重要次序来指定带宽分配优先级别,保证在网络发生拥堵的时候优先保护重要主机。2)访问控制(G3)本项要求包括:a)应在网络边界部署访问控制设备,启用访问控制功能;b)应能根据会话状态信息为数据流提供明确的允许/拒绝访问的能力,控制粒度为端口级;c)应对进出网络的信息内容进行过滤,实现对应用层HTTP、FTP、TELNET、SMTP、POP3等协议命令级的控制;d)应在会话处于非活跃一定时间或会话结束后终止网络连接;e)应限制网络最大流量数及网络连接数;f)重要网段应采取技术手段防止地址欺骗;g)应按用户和系统之间的允许访问规则,决定允许或拒绝用户对受控系统进行资源访问,控制粒度为单个用户;h)应限制具有拨号访问权限的用户数量。3) 安全审计(G3)本项要求包括:a)应对网络系统中的网络设备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进行日志记录;b)审计记录应包括:事件的日期和时间、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成功及其他与审计相关的信息;c)应能够根据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审计报表;d)应对审计记录进行保护,避免受到未预期的删除、修改或覆盖等.4) 边界完整性检查(S3)本项要求包括:a)应能够对非授权设备私自联到内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准确定出位置,并对其进行有效阻断;b)应能够对内部网络用户私自联到外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准确定出位置,并对其进行有效阻断。5) 入侵防范(G3)本项要求包括:a)应在网络边界处监视以下攻击行为:端口扫描、强力攻击、木马后门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缓冲区溢出攻击、IP碎片攻击和网络蠕虫攻击等;b)当检测到攻击行为时,记录攻击源IP、攻击类型、攻击目的、攻击时间,在发生严重入侵事件时应提供报警。6) 恶意代码防范(G3)本项要求包括:a)应在网络边界处对恶意代码进行检测和清除;b)应维护恶意代码库的升级和检测系统的更新。7) 网络设备防护(G3)本项要求包括:a)应对登录网络设备的用户进行身份鉴别;b)应对网络设备的管理员登录地址进行限制;c)网络设备用户的标识应唯一;d)主要网络设备应对同一用户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的鉴别技术来进行身份鉴别;e)身份鉴别信息应具有不易被冒用的特点,口令应有复杂度要求并定期更换;f)应具有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当网络登录连接超时自动退出等措施;g)当对网络设备进行远程管理时,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鉴别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窃听;h)应实现设备特权用户的权限分离。(3) 主机安全1) 身份鉴别(S3)本项要求包括:a)应对登录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用户进行身份标识和鉴别;b)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管理用户身份标识应具有不易被冒用的特点,口令应有复杂度要求并定期更换;c)应启用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自动退出等措施;d)当对服务器进行远程管理时,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鉴别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窃听;e)应为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用户名,确保用户名具有唯一性.f)应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的鉴别技术对管理用户进行身份鉴别。2) 访问控制(S3)本项要求包括:a)应启用访问控制功能,依据安全策略控制用户对资源的访问;b)应根据管理用户的角色分配权限,实现管理用户的权限分离,仅授予管理用户所需的最小权限;c)应实现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特权用户的权限分离;d)应严格限制默认帐户的访问权限,重命名系统默认帐户,修改这些帐户的默认口令;e)应及时删除多余的、过期的帐户,避免共享帐户的存在。f)应对重要信息资源设置敏感标记;g)应依据安全策略严格控制用户对有敏感标记重要信息资源的操作;3) 安全审计(G3)本项要求包括:a)审计范围应覆盖到服务器和重要客户端上的每个操作系统用户和数据库用户;b)审计内容应包括重要用户行为、系统资源的异常使用和重要系统命令的使用等系统内重要的安全相关事件;c)审计记录应包括事件的日期、时间、类型、主体标识、客体标识和结果等;d)应能够根据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审计报表;e)应保护审计进程,避免受到未预期的中断;f)应保护审计记录,避免受到未预期的删除、修改或覆盖等。4) 剩余信息保护(S3)本项要求包括:a)应保证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用户的鉴别信息所在的存储空间,被释放或再分配给其他用户前得到完全清除,无论这些信息是存放在硬盘上还是在内存中;b)应确保系统内的文件、目录和数据库记录等资源所在的存储空间,被释放或重新分配给其他用户前得到完全清除。5) 入侵防范(G3)本项要求包括:a)应能够检测到对重要服务器进行入侵的行为,能够记录入侵的源IP、攻击的类型、攻击的目的、攻击的时间,并在发生严重入侵事件时提供报警;b)应能够对重要程序的完整性进行检测,并在检测到完整性受到破坏后具有恢复的措施;c)操作系统应遵循最小安装的原则,仅安装需要的组件和应用程序,并通过设置升级服务器等方式保持系统补丁及时得到更新。6) 恶意代码防范(G3)本项要求包括:a)应安装防恶意代码软件,并及时更新防恶意代码软件版本和恶意代码库;b)主机防恶意代码产品应具有与网络防恶意代码产品不同的恶意代码库;c)应支持防恶意代码的统一管理.7) 资源控制(A3)本项要求包括:a)应通过设定终端接入方式、网络地址范围等条件限制终端登录;b)应根据安全策略设置登录终端的操作超时锁定;c)应对重要服务器进行监视,包括监视服务器的CPU、硬盘、内存、网络等资源的使用情况;d)应限制单个用户对系统资源的最大或最小使用限度;e)应能够对系统的服务水平降低到预先规定的最小值进行检测和报警。(4) 应用安全1) 身份鉴别(S3)本项要求包括:a)应提供专用的登录控制模块对登录用户进行身份标识和鉴别;b)应对同一用户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的鉴别技术实现用户身份鉴别;c)应提供用户身份标识唯一和鉴别信息复杂度检查功能,保证应用系统中不存在重复用户身份标识,身份鉴别信息不易被冒用;d)应提供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自动退出等措施;e)应启用身份鉴别、用户身份标识唯一性检查、用户身份鉴别信息复杂度检查以及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并根据安全策略配置相关参数。2) 访问控制(S3)本项要求包括:a)应提供访问控制功能,依据安全策略控制用户对文件、数据库表等客体的访问;b)访问控制的覆盖范围应包括与资源访问相关的主体、客体及它们之间的操作;c)应由授权主体配置访问控制策略,并严格限制默认帐户的访问权限;d)应授予不同帐户为完成各自承担任务所需的最小权限,并在它们之间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e)应具有对重要信息资源设置敏感标记的功能;f)应依据安全策略严格控制用户对有敏感标记重要信息资源的操作;3) 安全审计(G3)本项要求包括:a)应提供覆盖到每个用户的安全审计功能,对应用系统重要安全事件进行审计;b)应保证无法单独中断审计进程,无法删除、修改或覆盖审计记录;c)审计记录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事件的日期、时间、发起者信息、类型、描述和结果等;d)应提供对审计记录数据进行统计、查询、分析及生成审计报表的功能。4) 剩余信息保护(S3)本项要求包括:a)应保证用户鉴别信息所在的存储空间被释放或再分配给其他用户前得到完全清除,无论这些信息是存放在硬盘上还是在内存中;b)应保证系统内的文件、目录和数据库记录等资源所在的存储空间被释放或重新分配给其他用户前得到完全清除。5) 通信完整性(S3)应采用密码技术保证通信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6) 通信保密性(S3)本项要求包括:a)在通信双方建立连接之前,应用系统应利用密码技术进行会话初始化验证;b)应对通信过程中的整个报文或会话过程进行加密。7) 抗抵赖(G3)本项要求包括:a)应具有在请求的情况下为数据原发者或接收者提供数据原发证据的功能;b)应具有在请求的情况下为数据原发者或接收者提供数据接收证据的功能。8) 软件容错(A3)本项要求包括:a)应提供数据有效性检验功能,保证通过人机接口输入或通过通信接口输入的数据格式或长度符合系统设定要求;b)应提供自动保护功能,当故障发生时自动保护当前所有状态,保证系统能够进行恢复。9) 资源控制(A3)本项要求包括:a)当应用系统的通信双方中的一方在一段时间内未作任何响应,另一方应能够自动结束会话;b)应能够对系统的最大并发会话连接数进行限制;c)应能够对单个帐户的多重并发会话进行限制;d)应能够对一个时间段内可能的并发会话连接数进行限制;e)应能够对一个访问帐户或一个请求进程占用的资源分配最大限额和最小限额;f)应能够对系统服务水平降低到预先规定的最小值进行检测和报警;g)应提供服务优先级设定功能,并在安装后根据安全策略设定访问帐户或请求进程的优先级,根据优先级分配系统资源.(5) 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1) 数据完整性(S3)本项要求包括:a)应能够检测到系统管理数据、鉴别信息和重要业务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完整性受到破坏,并在检测到完整性错误时采取必要的恢复措施;b)应能够检测到系统管理数据、鉴别信息和重要业务数据在存储过程中完整性受到破坏,并在检测到完整性错误时采取必要的恢复措施.2) 数据保密性(S3)本项要求包括:a)应采用加密或其他有效措施实现系统管理数据、鉴别信息和重要业务数据传输保密性;b)应采用加密或其他保护措施实现系统管理数据、鉴别信息和重要业务数据存储保密性。3) 备份和恢复(A3)本项要求包括:a)应提供本地数据备份与恢复功能,完全数据备份至少每天一次,备份介质场外存放;b)应提供异地数据备份功能,利用通信网络将关键数据定时批量传送至备用场地;c)应采用冗余技术设计网络拓扑结构,避免关键节点存在单点故障;d)应提供主要网络设备、通信线路和数据处理系统的硬件冗余,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管理要求(1) 安全管理制度1) 管理制度(G3)本项要求包括:a)应制定信息安全工作的总体方针和安全策略,说明机构安全工作的总体目标、范围、原则和安全框架等;b)应对安全管理活动中的各类管理内容建立安全管理制度;c)应对要求管理人员或操作人员执行的日常管理操作建立操作规程;d)应形成由安全策略、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构成的全面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体系。2) 制定和发布(G3)本项要求包括:a)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b)安全管理制度应具有统一的格式,并进行版本控制;c)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论证和审定;d)安全管理制度应通过正式、有效的方式发布;e)安全管理制度应注明发布范围,并对收发文进行登记。3) 评审和修订(G3)本项要求包括:a)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应负责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对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的合理性和适用性进行审定;b)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检查和审定,对存在不足或需要改进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修订。(2)安全管理机构1) 岗位设置(G3)本项要求包括:a)应设立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设立安全主管、安全管理各个方面的负责人岗位,并定义各负责人的职责;b)应设立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等岗位,并定义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c)应成立指导和管理信息安全工作的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其最高领导由单位主管领导委任或授权;d)应制定文件明确安全管理机构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分工和技能要求。2) 人员配备(G3)本项要求包括:a)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等;b)应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员,不可兼任;c)关键事务岗位应配备多人共同管理.3) 授权和审批(G3)本项要求包括:a)应根据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明确授权审批事项、审批部门和批准人等;b)应针对系统变更、重要操作、物理访问和系统接入等事项建立审批程序,按照审批程序执行审批过程,对重要活动建立逐级审批制度;c)应定期审查审批事项,及时更新需授权和审批的项目、审批部门和审批人等信息;d)应记录审批过程并保存审批文档.4) 沟通和合作(G3)本项要求包括:a)应加强各类管理人员之间、组织内部机构之间以及信息安全职能部门内部的合作与沟通,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共同协作处理信息安全问题;b)应加强与兄弟单位、公安机关、电信公司的合作与沟通;c)应加强与供应商、业界专家、专业的安全公司、安全组织的合作与沟通;d)应建立外联单位联系列表,包括外联单位名称、合作内容、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等信息;e)应聘请信息安全专家作为常年的安全顾问,指导信息安全建设,参与安全规划和安全评审等。5) 审核和检查(G3)本项要求包括:a)安全管理员应负责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系统日常运行、系统漏洞和数据备份等情况;b)应由内部人员或上级单位定期进行全面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现有安全技术措施的有效性、安全配置与安全策略的一致性、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等;c)应制定安全检查表格实施安全检查,汇总安全检查数据,形成安全检查报告,并对安全检查结果进行通报;d)应制定安全审核和安全检查制度规范安全审核和安全检查工作,定期按照程序进行安全审核和安全检查活动.(3) 人员安全管理1) 人员录用(G3)本项要求包括:a)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人员录用;b)应严格规范人员录用过程,对被录用人的身份、背景、专业资格和资质等进行审查,对其所具有的技术技能进行考核;c)应签署保密协议;d)应从内部人员中选拔从事关键岗位的人员,并签署岗位安全协议。2) 人员离岗(G3)本项要求包括:a)应严格规范人员离岗过程,及时终止离岗员工的所有访问权限;b)应取回各种身份证件、钥匙、徽章等以及机构提供的软硬件设备;c)应办理严格的调离手续,关键岗位人员离岗须承诺调离后的保密义务后方可离开。3) 人员考核(G3)本项要求包括:a)应定期对各个岗位的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及安全认知的考核;b)应对关键岗位的人员进行全面、严格的安全审查和技能考核;c)应对考核结果进行记录并保存。4) 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G3)本项要求包括:a)应对各类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岗位技能培训和相关安全技术培训;b)应对安全责任和惩戒措施进行书面规定并告知相关人员,对违反违背安全策略和规定的人员进行惩戒;c)应对定期安全教育和培训进行书面规定,针对不同岗位制定不同的培训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对信息安全基础知识、岗位操作规程等进行培训;d)应对安全教育和培训的情况和结果进行记录并归档保存。5) 外部人员访问管理(G3)本项要求包括:a)应确保在外部人员访问受控区域前先提出书面申请,批准后由专人全程陪同或监督,并登记备案;b)对外部人员允许访问的区域、系统、设备、信息等内容应进行书面的规定,并按照规定执行。(4) 系统建设管理1) 系统定级(G3)本项要求包括:a)应明确信息系统的边界和安全保护等级;b)应以书面的形式说明确定信息系统为某个安全保护等级的方法和理由;c)应组织相关部门和有关安全技术专家对信息系统定级结果的合理性和正确性进行论证和审定;d)应确保信息系统的定级结果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2) 安全方案设计(G3)本项要求包括:a)应根据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选择基本安全措施,并依据风险分析的结果补充和调整安全措施;b)应指定和授权专门的部门对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制定近期和远期的安全建设工作计划;c)应根据信息系统的等级划分情况,统一考虑安全保障体系的总体安全策略、安全技术框架、安全管理策略、总体建设规划和详细设计方案,并形成配套文件;d)应组织相关部门和有关安全技术专家对总体安全策略、安全技术框架、安全管理策略、总体建设规划、详细设计方案等相关配套文件的合理性和正确性进行论证和审定,并且经过批准后,才能正式实施;e)应根据等级测评、安全评估的结果定期调整和修订总体安全策略、安全技术框架、安全管理策略、总体建设规划、详细设计方案等相关配套文件。3) 产品采购和使用(G3)本项要求包括:a)应确保安全产品采购和使用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b)应确保密码产品采购和使用符合国家密码主管部门的要求;c)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负责产品的采购;d)应预先对产品进行选型测试,确定产品的候选范围,并定期审定和更新候选产品名单。4) 自行软件开发(G3)本项要求包括:a)应确保开发环境与实际运行环境物理分开,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分离,测试数据和测试结果受到控制;b)应制定软件开发管理制度,明确说明开发过程的控制方法和人员行为准则;c)应制定代码编写安全规范,要求开发人员参照规范编写代码;d)应确保提供软件设计的相关文档和使用指南,并由专人负责保管;e)应确保对程序资源库的修改、更新、发布进行授权和批准。5) 外包软件开发(G3)本项要求包括:a)应根据开发需求检测软件质量;b)应在软件安装之前检测软件包中可能存在的恶意代码;c)应要求开发单位提供软件设计的相关文档和使用指南;d)应要求开发单位提供软件源代码,并审查软件中可能存在的后门。6) 工程实施(G3)本项要求包括:a)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工程实施过程的管理;b)应制定详细的工程实施方案控制实施过程,并要求工程实施单位能正式地执行安全工程过程;c)应制定工程实施方面的管理制度,明确说明实施过程的控制方法和人员行为准则.7) 测试验收(G3)本项要求包括:a)应委托公正的第三方测试单位对系统进行安全性测试,并出具安全性测试报告;b)在测试验收前应根据设计方案或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要求等制订测试验收方案,在测试验收过程中应详细记录测试验收结果,并形成测试验收报告;c)应对系统测试验收的控制方法和人员行为准则进行书面规定;d)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负责系统测试验收的管理,并按照管理规定的要求完成系统测试验收工作;e)应组织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对系统测试验收报告进行审定,并签字确认。8) 系统交付(G3)本项要求包括:a)应制定详细的系统交付清单,并根据交付清单对所交接的设备、软件和文档等进行清点;b)应对负责系统运行维护的技术人员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c)应确保提供系统建设过程中的文档和指导用户进行系统运行维护的文档;d)应对系统交付的控制方法和人员行为准则进行书面规定;e)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负责系统交付的管理工作,并按照管理规定的要求完成系统交付工作.9) 系统备案(G3)本项要求包括:a)应指定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管理系统定级的相关材料,并控制这些材料的使用;b)应将系统等级及相关材料报系统主管部门备案;c)应将系统等级及其他要求的备案材料报相应公安机关备案。10)等级测评(G3)本项要求包括:a)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应至少每年对系统进行一次等级测评,发现不符合相应等级保护标准要求的及时整改;b)应在系统发生变更时及时对系统进行等级测评,发现级别发生变化的及时调整级别并进行安全改造,发现不符合相应等级保护标准要求的及时整改;c)应选择具有国家相关技术资质和安全资质的测评单位进行等级测评;d)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等级测评的管理。11)安全服务商选择(G3)本项要求包括:a)应确保安全服务商的选择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b)应与选定的安全服务商签订与安全相关的协议,明确约定相关责任;c)应确保选定的安全服务商提供技术培训和服务承诺,必要的与其签订 服务合同 环保管家服务合同免费下载技术服务合同下载技术服务合同模板下载服务合同范本档案数字化服务合同 。(5)系统运维管理1) 环境管理(G3)本项要求包括:a)应指定专门的部门或人员定期对机房供配电、空调、温湿度控制等设施进行维护管理;b)应指定部门负责机房安全,并配备机房安全管理人员,对机房的出入、服务器的开机或关机等工作进行管理;c)应建立机房安全管理制度,对有关机房物理访问,物品带进、带出机房和机房环境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作出规定;d)应加强对办公环境的保密性管理,规范办公环境人员行为,包括工作人员调离办公室应立即交还该办公室钥匙、不在办公区接待来访人员、工作人员离开座位应确保终端计算机退出登录状态和桌面上没有包含敏感信息的纸档文件等.2) 资产管理(G3)本项要求包括:a)应编制并保存与信息系统相关的资产清单,包括资产责任部门、重要程度和所处位置等内容;b)应建立资产安全管理制度,规定信息系统资产管理的责任人员或责任部门,并规范资产管理和使用的行为;c)应根据资产的重要程度对资产进行标识管理,根据资产的价值选择相应的管理措施;d)应对信息分类与标识方法作出规定,并对信息的使用、传输和存储等进行规范化管理.3) 介质管理(G3)本项要求包括:a)应建立介质安全管理制度,对介质的存放环境、使用、维护和销毁等方面作出规定;b)应确保介质存放在安全的环境中,对各类介质进行控制和保护,并实行存储环境专人管理;c)应对介质在物理传输过程中的人员选择、打包、交付等情况进行控制,对介质归档和查询等进行登记记录,并根据存档介质的目录清单定期盘点;d)应对存储介质的使用过程、送出维修以及销毁等进行严格的管理,对带出工作环境的存储介质进行内容加密和监控管理,对送出维修或销毁的介质应首先清除介质中的敏感数据,对保密性较高的存储介质未经批准不得自行销毁;e)应根据数据备份的需要对某些介质实行异地存储,存储地的环境要求和管理方法应与本地相同;f)应对重要介质中的数据和软件采取加密存储,并根据所承载数据和软件的重要程度对介质进行分类和标识管理。4) 设备管理(G3)本项要求包括:a)应对信息系统相关的各种设备(包括备份和冗余设备)、线路等指定专门的部门或人员定期进行维护管理;b)应建立基于申报、审批和专人负责的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对信息系统的各种软硬件设备的选型、采购、发放和领用等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c)应建立配套设施、软硬件维护方面的管理制度,对其维护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明确维护人员的责任、涉外维修和服务的审批、维修过程的监督控制等;d)应对终端计算机、工作站、便携机、系统和网络等设备的操作和使用进行规范化管理,按操作规程实现主要设备(包括备份和冗余设备)的启动/停止、加电/断电等操作;e)应确保信息处理设备必须经过审批才能带离机房或办公地点.5) 监控管理和安全管理中心(G3)本项要求包括:a)应对通信线路、主机、网络设备和应用软件的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进行监测和报警,形成记录并妥善保存;b)应组织相关人员定期对监测和报警记录进行分析、评审,发现可疑行为,形成分析报告,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c)应建立安全管理中心,对设备状态、恶意代码、补丁升级、安全审计等安全相关事项进行
本文档为【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方案设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满英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63KB
软件:Word
页数:51
分类:小学语文
上传时间:2022-04-04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