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目标的术语解释

课程目标的术语解释

举报
开通vip

课程目标的术语解释TheponywasrevisedinJanuary2021课程目标的术语解释附录1课程目标的术语解释《标准》使用“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术语表述学习活动结果目标的不同水平,使用“经历、体验、探索”等术语表述学习活动过程目标的不同程度。这些词的基本含义如下。了解: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理解: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阐述此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运用:综合使用已掌握的对象,选择或创造适当的方法解决...

课程目标的术语解释
TheponywasrevisedinJanuary2021课程目标的术语解释附录1课程目标的术语解释《标准》使用“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术语表述学习活动结果目标的不同水平,使用“经历、体验、探索”等术语表述学习活动过程目标的不同程度。这些词的基本含义如下。了解: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理解: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阐述此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运用:综合使用已掌握的对象,选择或创造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经历: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感性认识。体验: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主动认识或验证对象的特征,获得经验。探索: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理解或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发现对象的特征及其与相关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获得理性认识。?说明:在标准中,使用了一些词,表述与上述术语同等水平的要求程度。这些词与上述术语之间的关系如下:(1)了解同类词:认识,知道,说出,辨认,识别。实例: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2)理解同类词:会。实例: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3)掌握同类词:能。实例: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4)运用同类词:证明。实例:证明“角角边”定理: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5)经历同类词:感受。实例: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6)体验同类词:体会。实例: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附录2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标准及教学建议中的案例?内容标准?第一学段(1—3年级)?数与代数?例1将数50,98,38,10,51排序,用“>”或“<”表示。用大得多、大一些、小一些、小得多等语言进一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说明]符号“>”或“<”表述的是数量间的大小关系,希望学生能够理解符号的含义并能合理使用,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感。让学生将这些数排序,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排序方法。例如,先找到最小(大)的,然后在剩余的数中再找到最小(大)的,依次将五个数按从小(大)到大(小)的顺序进行排序;或者先固定一个数(如50),拿第二个数(98)与之比较,然后取第三个数与前两个数比较,根据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决定位置,这样继续下去,最后将五个数排序。无论学生的出发点如何,只要思路清晰、排序正确即可。用语言描述几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时,结论是相对的。例如,可以说51比50大一些,98比10大很多;而50比38是大一些,还是大得多,可能会有不同看法,但不应当出现逻辑上的混乱,例如,“50比10大一些,50比38大得多”。?例21200张纸大约有多厚你的1200步大约有多长1200名学生站成做广播操的队形需要多大的场地[说明]通过对1200在不同情境中的意义的了解,感受数与生活实际的关系。上述三个问题是类似的,可以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针对问题“1200张纸大约有多厚”,教学中可以作如下设计:(1)一本数学教科书大约由50张纸装订而成。可以请学生先观察自己的教科书,感受一本书的厚度。(2)将10本教科书依次叠在一起,每增加一本都请学生感受一次纸张的数量,感受数量由小增大的过程,建立大数的表象。(3)想一想,1200张纸大约有多厚(10本书是500张纸,学生可以想象20本书是1000张纸,比20本书还要厚)。请学生描述“这1200张纸叠在一起有多高”,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述。??例3说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及其表达的事情。[说明]对小学生来讲,日常生活中用数来表示的例子很多,如学号、班级人数、身高、物价、重量、距离等。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相互交流,从而体会数的意义和作用。?例4教室里有6行座位,每行7个,教室里一共有多少个座位[说明]通过这个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教室中的座位数可用6个7表示,可以写成:6×7或7×6。?例5学校组织95名学生去公园游玩。如果公园的门票每张8元,带800元钱够不够如果门票每张9元呢[说明]本例的目的是希望学生了解在什么样的情境中需要估算,知道“凑整计算”是估算的一个重要方法。学生估计的结果可能比实际的结果多一些或者少一些,这取决于学生将题中给出的数据加上几后凑整还是减去几后凑整。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如果门票的价格是8元,需要将95估计成100,由此得到95与8相乘的结果肯定比800小,所以带800元够了;如果门票的价格是9元,需要将95估计成90,由此得到95与9相乘的结果肯定比810大,所以带800元不够。学生还可能根据自己生活中的经验,将乘车或者其他消费等都考虑在内,只要学生解释合理,教师都应给予支持。?例6估计每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阅读的字数、跳绳的次数、走路的步数。[说明]本例既可以帮助学生体验1分钟的长短,又是一个估计问题,需要实际测量,在测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计算。可以有三类方法进行实际测量:测量半分钟,然后数据乘2;测量1分钟;测量2分钟,然后数据除以2。可以引导学生感悟,前一种方法省事,但可能不够准确;后一种方法费事,但可能更准确一些。帮助学生建立选择策略的思想。?例7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字、字母或图形,并说明理由。?1,1,2;1,1,2;,,;A,A,B;A,A,B;,,;,,;,,;,,;?[说明]启发学生探索规律。希望学生感悟:对于有规律性的事物,无论是用数字还是字母或图形都可以反映相同的规律,只是表达形式不同。?例8在下面的图1中,描出两个数相加等于10的格子。?987654321+123456789图1?[说明]本例不仅能帮助学生熟练地进行20以内的加法,并且数值与图形结合,有利于学生以后学习坐标系、图像等。根据学生的实际,借助上面的图1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例如,进一步把两个数相加的和是8的格子描出来,看一看有什么规律。根据上图判断,出现次数最多的和是几最少的是几?图形与几何?例9桌上放着一个茶壶,四位同学从各自的方向进行观察。?图2?请指出下面四幅图分别是哪位同学看到的。?图3?例10一米约相当于根铅笔长;北京到南京的铁路长约1000。[说明]通过这类问题,让学生了解实际情境中度量单位的意义,学会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发展学生的数感。?例11测量、计算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说明]在学生掌握了一些规则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周长的测量、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尝试测量、计算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有利于学生把握图形的性质和理解周长的意义,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教师可以作如下设计:(1)可以从简单到复杂。先测量并计算一些由规则图形组合成的图形的周长。(2)对于圆形或杨树叶形的图,可以运用各种测量工具,也可以用各种测量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尝试。对于树叶的直接测量,可以用下面两种方法:①滚动。可以在尺子上滚动“树叶”形状的图形,也可以保持“树叶”形状的图形不动,将尺子滚动进行测量。②绕线。先用细线在图形的边缘围一周,再将细线拉直,然后测量细线的长度。(3)测量会有误差。一方面要求学生测量时应当认真,尽量减小误差;另一方面启发学生思考,是不是可以多测量几次,然后确定一个合适的结果。?例12测量并计算一张正方形纸的面积,利用结果估计课桌面的面积;测量步长,利用步长估计教室的面积。[说明]把测量与面积计算有机地结合,让学生体会面积的实际背景,直观感觉面积与边长的关系。?例13在下列现象中,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1)方向盘的转动;(2)火车的运动;(3)电梯的上下移动;(4)钟摆的运动。?例14下面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互相重合?图4例15下面是一张动物园的地图,根据地图所标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海洋馆●熊猫馆●狮虎山●大象馆●百鸟园●猴山东北???????????图5?(1)熊猫馆在猴山的哪个方向上大象馆在海洋馆的哪个方向上(2)百鸟园在狮虎山的哪个方向上狮虎山在大象馆的哪个方向上[说明]可以先从一个固定的观测点出发,描述其他物体的方位,再改变观测点,描述物体的相对方位。?统计与概率?例16选择合适的标准把全班同学分为两类,记录调查结果。[说明]比较、排列、分类等活动是对数据进行的初步整理,是学生进行数据分析的开始,也为以后学习统计与概率和其他方面的数学积累感性经验。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依据分类标准得出结论,具体可作如下设计:(1)教师给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的分类标准。例如,性别,身高,家到学校的距离,出生年月,左右手写字等等。(2)当提出的标准较多时,可以根据学生喜好的标准分组进行活动,完成调查。(3)运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 表格 关于规范使用各类表格的通知入职表格免费下载关于主播时间做一个表格详细英语字母大小写表格下载简历表格模板下载 等)呈现调查结果。?例17新年联欢会准备买水果,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设计购买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说明]借助学生身边的例子,体会数据调查、数据分析对于决策的作用。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教学中可作做如下设计:(1)全班同学讨论决定购买方案的原则,可以在限定的金额内考虑学生同意最多的几种水果,或者其他的原则。(2)鼓励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例如,可以采用一个同学提案、赞同举手的方法;可以采取填写调查表的方法;可以全部提案后,同学轮流在自己同意的盒里放积木的方法等等。必须事先约定,每位同学最多可以同意几项。(3)收集并表示数据,参照事先的约定决定购买水果的方案。要根据学生讨论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购买方案没有对错之分,但要符合最初制定的原则。?例18对全班同学的身高进行调查分析。[说明]学校一般每年都要测量学生的身高,这为学习统计提供了很好的数据资源,因此这个问题可以贯穿整个小学学习阶段,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要求可以有所不同。希望学生把每年测量身高的数据都保留下来,养成保存资料的习惯。在第一学段,主要让学生感悟可以从数据中得到一些信息。教学中可以作如下设计:(1)指导学生将全班同学的身高进行汇总。(2)从汇总后的数据中发现信息。比如最高(最大值)、最矮(最小值)、相差多少(极差),大部分同学的身高是多少(众数),自己的身高位于全班身高的哪个位置(顺序)等。在讨论过程中,括号中的有些名词并不需要出现,但是希望学生体会数据所代表的意义。(3)在整理中,可以让学生尝试创造灵活的方法。例如寻找最高,可以直接比较寻找,当学生人数比较多时,也可以分组寻找组内最高,然后在每组的最高中寻找最高;在考虑顺序问题时,可以参见“数与代数”的例1。?综合与实践?例19图形分类。?图6如图所示,桌上散落着一些扣子,希望同学们把扣子分类。请同学们想一想:应当如何确定分类的标准根据分类的标准可以把这些扣子分成几类然后具体操作,并用文字、图画或表格等方式把结果记录下来。?[说明]本活动适合于本学段的各个年级,可以在要求上有所区分。本活动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清楚,分类是要依赖分类标准的,例如扣子的形状、扣子的颜色或者扣眼的数量都可以作为分类的标准,而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分类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本活动将有利于培养学生把握图形的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的共性的能力。另一方面,活动还要求学生运用文字、图画或表格等方法记录对扣子进行分类后的结果,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整理数据的能力。教师在此活动的教学中可以作如下设计:(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分类标准。可以启发学生这样思考:先关注一个指标的分类标准:如先关注颜色;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关注两个指标的分类标准,如进一步关注颜色和形状;最后再关注颜色、形状和扣眼数。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混乱。(2)根据已经讨论确定的分类标准对学生分组,引导学生实际操作,合作完成计数;各小组呈现统计结果。(3)教师组织学生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统计结果,引导学生作出评价,帮助学生整理思路。?例20平移或旋转。在两张方纸上分别写上大写英语字母A或B,然后把两张方纸交换位置或者旋转。两张方纸分别进行了平移还是旋转各用了几步[说明]本活动适用于三年级。在学生通过生活背景了解平移和旋转的基础上,通过这个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平移和旋转。特别是记录步骤有利于学生体会简单操作和复合操作。教学中可以从简单到复杂。先进行单纯的平移或者旋转,然后进行复合,逐渐增加步骤。?例21上学时间。让学生记录自己在一个星期内每天上学所需要的时间,并从这些数据中发现有用的信息。[说明]这个活动适用于二、三年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以先调查数据,通过对于数据的分析得到结论;如果把记录时间精确到分,可能学生每天上学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可以让学生感悟数据的随机性;更进一步,让学生感悟虽然数据是随机的,但数据较多时具有某种稳定性,可以从中得到很多信息。教学中可以作如下设计:(1)指导学生如何测量时间和作记录,启发学生先设计调查方案。例如,事先调整家里钟表的时间,使它和学校钟表的时间保持一致;在调查期间需要保证每天上学途中的行为尽量一致;考虑作为参照,是否也记录放学回家的时间;等等。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的习惯。(2)组织学生展现数据,鼓励学生从中发现信息。学生得到的信息可以是多方面的:虽然每天上学的时间可能是不一样的,但通过一个星期的调查可以知道“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可以知道上学所需要的最长时间和最短时间。(3)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比较自己与他人的调查结果,从而获得更多信息:大多数同学上学所需要的时间,同学中最长的和最短的上学时间;可以将时间分段,统计每个时间段的学生人数,得到表格或者统计图。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体会分析调查结果及得到结论的乐趣。?第二学段(4—6年级)?数与代数?例22如果一个人的寿命是76岁,这个人一生的心跳大约有多少次光速大约每秒30万千米,光从太阳到达地球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如果把100万张纸叠加起来,会有珠穆朗玛峰那么高吗[说明]参见第一学段的“数与代数”的例2。在计算的过程中,要合理利用数的单位和度量单位来减少位数。有些问题需要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如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有利于学生养成调查研究的习惯。?例23某学校为学生编号,设定末尾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例如表示“2004年入学的三班的32号同学,该同学是男生”。那么,表示什么?[说明]这个例子可以启发学生思考,编号提供给我们一些什么信息,比如一个年级最多有多少个班,一个班最多有多少名学生。可以引导学生设计本学校的学生编号。还可以启发学生通过观察汽车的牌照号估计本地的车辆数。?例24说明,和25%的含义。[说明]分数、小数和百分数都是有理数的常用表示方法,但含义是有所不同的。真分数通常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如全班同学的;小数通常表示具体的数量,如一只铅笔元;百分数是统一标准后的比,如年增长25%。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含义,在生活中能够合理使用。?例25李阿姨在商店挑选了两袋米、一块牛肉、一些蔬菜和鱼,售货员告诉她:每袋米元,一块牛肉元,蔬菜和鱼分别为元和元。李阿姨带了100元,够吗??例26×大约是多少+比1大吗?例27利用计算器计算15×15,25×25,…,95×95,并探索计算规律。[说明]目的是运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过程,增加计算器练习的趣味性。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结果与乘数的关系,发现运算规律。例如15×15=225=1×2×100+25,25×25=625=2×3×100+25,35×35=1225=3×4×100+25,等等。这个规律在实际运算中也是有用的。?例28彩带每米售价4元,购买2米,3米,…,10米彩带分别需要多少钱在方格纸把数对(长度,价钱)的对应点描出,并且回答下列问题:(1)所描的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2)估计一下,买米的彩带大约要花多少元?(3)小刚买的彩带长度是小红的3倍,他所花的钱是小红的几倍?[说明]希望学生感受成正比例关系的数据与直线图形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借助图形进行数据的估计。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描点之前,先建立下面的表格,有利于直观地理解正比例关系,并为描点作准备。?长度/米01234567…价钱/元0481216202428…?例29联欢会上,小明按照3个红气球、2个黄气球、1个绿气球的顺序把气球串起来装饰教室。你知道第16个气球是什么颜色吗[说明]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所给条件,发现规律,进一步了解规律可以借助各种符号表示(参见第一学段“数与代数”的例7)。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学生可以有多种方法。例如,用A表示红气球,B表示黄气球,C表示绿气球,则按照题意可以写成AAABBCAAABBC…从中找出第16个字母,并推出第16个气球的颜色。?例30在一个房间里有四条腿的椅子和三条腿的凳子共16个,如果椅子腿和凳子腿数加起来共有60个,有几个椅子和几个凳子[说明]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尝试的办法探索规律,得出结果,使学生感受这是数学探索的一种有效途径。比如,可以有规律地给出下面的计算:椅子数凳子数腿的总数1604×16=641514×15+3×1=631424×14+3×2=62继续计算下去,可以得到椅子数12、凳子数4时,腿数恰好为60。通过上表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每减少一个椅子就要增加一个凳子,腿的总数就要减少4-3=1。如果这个思考是正确的,腿的总数为60时,需要减少的椅子数是64-60=4,于是椅子数是16-4=12,凳子数是0+4=4。最后验证一下:12×4+3×4=60,是正确的。当然,也可以从凳子数的变化思考:每减少一个凳子就要增加一个椅子,腿的总数就要增加4-3=1。进一步用字母代替椅子数与凳子数,则通过上表可以得出:椅子数凳子数腿的总数=1616-=04×+3×(16-)=64=1516-=14×+3×(16-)=63=1416-=24×+3×(16-)=62这样,符合题意的方程为4×+3×(16-a)=60,可以通过尝试的方法,解得a=12。通过具体计算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是重要的,有助于学生建立模型的概念。此题对不同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多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列方程即可。?图形与几何?例31下面是一组立方块:????图7?请指出从前面、右面、上面看到的相应的图形:??()()()?例32下图8中每个小方格为1个平方单位,试估计曲线所围部分的面积。?图8[说明]要事先根据希望达到的估计精度制定准则。例如,可以确定只要有图形就记为1;也可以确定图形小于一半的记为,大于一半的记为1;也可以确定图形小于一半的记为0,大于一半的记为1;也可以分得更细。让学生通过记录、计算、比较等,体会估计的意义和方法。?例33测量一个土豆的体积。[说明]对于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可以转化为等体积的规则物体来测量。例如,准备一个有刻度的容器,先注入一些水,然后把土豆放入水中,观察水的体积的变化。类似,可以利用学生们熟悉的曹冲称象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对于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的测量方法。?例34图画还原。打乱由四块积木或者图画构成的平面画面,请学生还原并利用平移和旋转记录还原步骤,尝试寻找步骤最少的还原方案。?图9?[说明]问题中的积木块相当于方格纸的作用,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平移和旋转,不仅能增加问题的趣味性,还可以让学生感悟几何运动也是可以记录的,体验选取最佳方案的过程。教学中可以作如下设计:(1)还原的步骤一定要从简单到复杂,如先打乱四块积木中的上面两块,让学生尝试思考的过程。(2)可以分小组进行。为了记录准确,事先要确定代表符号。(3)小组活动时,可以先讨论,确定一个大概的还原路线,然后操作验证。(4)小组呈现并操作结果,进行讨论,比较。?例35画出从学校到家的路线示意图,并注明方向及途中的主要参照物。?例36小青坐在教室的第3行第4列,用数对表示,并在方格纸描出来。在同样的规则下,小明坐在教室的第1行第3列应当怎样表示[说明]需要先在方格纸标明正整数刻度,希望学生能够把握数对与方格纸上点(行列或者列行)的对应关系,并且知道可以对不同的数对进行比较。这个过程有利于学生未来直观理解直角坐标系。?统计与概率?例37对全班同学的身高进行整理和分析。[说明]在第一学段的例18中,已经引导学生对全班同学的身高进行初步分析。在这个学段中,要求学生结合以前积累的身高数据(参见第一学段例18的说明),进行进一步的整理,然后进行分析。整理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分析,例如,条形统计图有利于直观了解不同高度段的学生数及其间的差异;扇形统计图有利于直观了解不同高度段的学生占全班学生的比例及其间的差异;折线统计图有利于直观了解几年来学生身高变化的情况,预测未来身高变化趋势。教学中可以作如下设计:(1)组织学生讨论并明确基本标准。例如,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高度段,其间隔需要事先确定。如果学生意见不一致时,可以根据意见的不同把学生分组,各自画出统计图后进行比较。(2)可以把几年来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画出折线统计图,让学生与自己的身高折线图进行分析比较。还可以对男女生的身高进行分析和比较。(3)虽然数据整理和分析的方法可以有所不同,但要求分析的结论清晰,能够更好地反映实际背景。?例38阅读在报纸或者杂志上发表的有统计图的文章,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统计图所表达的意思。[说明]在实际背景中体会统计图的作用,可以增强趣味性,加深对统计图、以及统计图所阐述的问题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的习惯。教学时,教师可以事先布置作业,也可以确定题目分小组查阅资料,集体讨论后在课堂分小组阐述。在此基础上,可以调查周边的事情(如喜欢读的书籍,喜欢听的歌曲等等),得到数据并作出统计图进行分析。?例39将下面这些卡片混在一起,从中任意选取一张卡片,这张卡片可能是什么??????图10?[说明]希望学生理解,因为是任意选取一张卡片,则每张卡片都可能被选取,但事先无法确定哪张卡片一定会被选取(是随机的),每张卡片被选取的可能性是一样大的(简单事件)。如果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则可以进一步提问:这张卡片是船的可能性大呢还是房子或者车的可能性大呢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综合与实践?例40绘制学校平面图。按照确定的比例和方位,绘制校园的平面图,包括围墙、主要建筑、主要活动场所、道路等等。[说明]本活动适用于五、六年级,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位置、方向和比例等基础知识,掌握测量的方法。因为整个操作比较复杂,建议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统筹规划的实践能力,也有利于学生体验团结协作、获得成功的快乐。教学中可以作如下设计:(1)选择测量工具。最简单的测量工具是指南针和皮尺(也可用步长近似测量)。(2)分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各小组讨论并形成基本测量方案,组内分工。各小组完成实际测量后,绘制校园平面图。(3)交流。各小组展示本组绘制的校园平面图,交流绘制的方法和过程(可以用壁报、幻灯等形式)。?例41旅游计划。某人计划用5天的时间去某地旅游,所需费用大概是多少?[说明]适用于本学段的各个年级,要求可以不同。关于目的地和时间,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这个问题需要学生自己调查研究,认真制定计划,根据计划计算费用。因此,这是一个灵活的开放题。为了便于调整计划,可以先考虑几种方案,然后比较筛选,也可以分小组活动,分工调查、集体讨论后制定一个统一的计划。在学生报告结果时,教师应要求学生能对自己和别人的方案进行评价。?例42面积分割。用一条直线把一个正方形分为两部分。如果要使这两部分的面积相等,这条直线应当满足什么条件?[说明]本活动适用于六年级。希望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发现结论,经历从直观分析到推理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数学探索的兴趣。教师要鼓励学生,能够说出对角线和中线的就应当是正确,进一步引导学生在这四条线中找出共性,即直线应当过正方形的中心点。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面积的等量关系进行验证。?图11?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思考“过中心的任何一条线段是否都可以把正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例43利用特征分类。收集不同种类树的叶子,测量叶子的长和宽,计算叶子的长宽比,并按照比值对树进行分类。[说明]我们可以抓住树的某些特征对树进行分类,本例是利用树叶来对树进行分类。本活动适用本学年段的各个年级,要求可以不同。学生先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知道一些树的树叶的长与宽的比;对于新采集到的树叶,通过长与宽的比来判断这个树叶是属于那种树。这一学习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体会有许多事情,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抓住本质。知道数据不仅仅是别人提供的,还可以自己收集;对于同一种树,叶子长与宽的比也可能是不一样的,进一步感受数据的随机性;体会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能够分析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教学中可以作如下设计:(1)建议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可以获得较多的数据和信息。(2)分析方法可以由简单到复杂。开始可以用平均数来分类,比如,对于同种树,测量、计算了10个树叶,取10个比值的平均数。但是学生很快就会发现,即使是同一棵树,叶子长与宽的比值恰好等于平均数的可能性也很小。可以启发学生考虑比值大概等于平均数,就可以认为是同一种树,即比值可以比平均数大一点或者小一点,从而得到一个数值区间。这个问题可以举一反三。例如,一年四季的温度,以每天最高或者最低温度为标准,冬夏有很大差异;商店一天的销售情况,以一个小时的销售额为标准,中午与晚上有较大差异。(3)组织学生交流结果,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第三学段(7-9年级)?数与代数?例44灾害预案。一次水灾中,大约有20万人的生活受到影响。如果灾情持续一个月,大约需要筹集多少顶帐篷多少吨粮食[说明]解决此问题需要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最后给出估计。例如,假定一顶帐篷可以住10个人,需要2万顶;假如要保证一个家庭住一顶帐篷,每个家庭4口人,需要5万顶。假定平均每人每天需要千克粮食,可以估计出每天需要的粮食数,10天需要的,一个月需要的。?例45估计与哪个大?与比呢??例46结合实例解释3a。[说明]希望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的代数式是有一般意义的。a可以表示数量,例如葡萄的价格是每千克3元,则3a表示买a千克的金额;a可以表示长度,例如一个等边三角形边长为a,则3a表示这个三角形的周长,等等。?例47一条河流的水流速度为每小时千米,描述河流中行船实际行走的速度。[说明]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借助符号表述结果,可以使学生理解运用符号的表示具有一般性,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方程,形成模型思想。因为解决问题时需要分顺水行船和逆水行船两种情况,所以可以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尽量把问题考虑全面。有两种方法供参考:先从具体数据出发寻找规律,然后给出一般表述;先给出一般表述,然后用具体数据验证。无论用哪种方法,都要注意下面两点:从语言表达过渡到符号表达;用具体数据计算来验证表达结果。?例48利用公式证明第二学段“数与代数”案例中例27所显示的运算规律。[说明]在第二学段的学习中已经发现了如下的运算规律:15×15=1×2×100+25=225,25×25=2×3×100+25=625,35×35=3×4×100+25=1225。观察后,我们猜测:如果用字母a代表一个正整数,则有如下规律:(a×10+5)2=a(a+1)×100+25。但这样的猜测是正确的吗需要给出证明:。这是一个由具体数值计算到符号公式表达的过程,即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可以让学生感悟,有些问题是可以通过一般性的证明来验证自己所发现的规律,感悟数学的严谨性,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例49在一个房间里有四条腿的椅子和三条腿的凳子共16个,如果椅子腿和凳子腿数加起来共有60个,有几个椅子和几个凳子?[说明]这个问题与第二学段“数与代数”案例中的例30是相同的。事实上,这个问题可以用三种方法建立模型。在第二学段讨论过的方法是基于四则运算,还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或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解决。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有利于学生进行比较,加深对于模型的理解。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此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列表的方式找出规律、建立方程,这样利于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体会建模的过程。假设椅子数为a,则凳子数为16-a,把例30中的表移过来并用字母代替:椅子数凳子数腿的总数a=1616-a=04a+3(16-a)=64a=1516-a=14a+3(16-a)=63a=1416-a=24a+3(16-a)=62这样,合题意的方程为4a+3(16-a)=60,可以通过尝试的方法,解得a=12,也可以解方程求解。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组,则可以直接列方程。假设椅子数为a,凳子数为b,可以得到两个方程a+b=16和4a+3b=60,用代入法得到4a+3(16-a)=60,求解得到a=12和b=4。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到,用四则运算方法,思考最困难,但是结果最直接;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思考最简洁,但是计算较繁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使用这个例子,最后进行比较,启发学生思考。?例50估计方程的解。[说明]估计方程的解,不仅仅在于求解,也有利于学生直观地探究方程的性质,初步感悟,求数值解也是求方程解的有效途径。一般来说,如果把一个数代入方程左边得到的值为负,把另一个数代入得到的值为正,则在这两个数之间可能有方程的解。根据这个原理,用二分法可以估计方程的解。分析这个一元二次方程,当x的绝对值较大时,方程的左边必然为正,如-5和3;当x的绝对值较小时,方程的左边必然为负,如2。那么,在-5和2之间,以及在2和3之间方程可能有解。进一步,用同样的道理可以将解的范围缩小,使我们估计的解尽可能精确,如选-5和2的中间值代入方程的左边进行计算,如果得到的值为正,则在和2之间有解,否则在-5和之间有解。可以借助计算器来完成上述的计算过程。?例51求方程的解。[说明]把求出的解与例50进行比较。?例52小丽去文具店买铅笔和橡皮。铅笔每支元,橡皮每块元。小丽带了2元钱,能买几支铅笔、几块橡皮?[说明]对于初中的学生,这个问题是生活常识,但希望学生能通过这个例子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看待生活中的问题。这是一个求整数解的不等式问题,并且问题是开放的,通过列表具体计算,有助于学生直观理解不等式。假设买a支铅笔,b块橡皮,可以得到不等式0.5a+≦2。当a=1时,计算得到b≦=,则b=3。这样计算,可以建立下面的表格:a01234b53210金额20?根据上面的表格,小丽可以选择适当的购买方案。?例53小明的父母出去散步,从家走了20分到一个离家900米的报亭,母亲随即按原速返回。父亲在报亭看了10分报纸后,用15分返回家。下面的图形中哪一个表示父亲离家后的时间与距离之间的关系哪一个图形是表示母亲的图12例54某书定价8元。如果一次购买10本以上,超过10本部分打8折。分析并表示购书数量与付款金额之间的函数关系。[说明]这是一个分段函数,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均适用于这个例子。一般来说,列表法适用于变量取值是离散的情况;分段函数应当画图,并且关注分段点处函数的变化情况。可以分组讨论三种方法,然后让学生分析比较。?例55甲乙两地相距20千米。小明上午8点30分骑自行车由甲地去乙地,车速平均每小时8千米;小丽上午10点坐公共汽车也由甲地去乙地,车速平均每小时40千米。分别表示两个人时间与距离的函数关系,并回答谁先到达乙地。[说明]问题的要点是同时分析两个函数关系。可以启发学生用各种方法来解答第二个问题,在分析、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学生的解答时,可以把两个函数的图象放在一起进行直观比较。?例56温度的计量。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使用摄氏(C),但美、英等国的天气预报仍然使用华氏(F)。两种计量之间有如下对应?C01020304050F3250688610412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述相应的点,观察这些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2)如果两种计量之间的关系是一次函数,请给出该一次函数表达式。(3)0℉相当于多少摄氏度。(4)华氏温度的值与对应的摄氏温度的值有相同的可能吗?[说明]在表中,两个变量对应数值的差之比是一个常数,所以两个变量之间是一次函数关系。摄氏从0度开始,设为横坐标方便。但在求华氏0度对应的摄氏温度时,需要通过函数值来反求自变量的值。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该一次函数的图像与直线y=x的交点处的值就是华氏温度的值与摄氏温度的值相等时的值。?图形与几何?例57从一个侧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实物中抽象出长方体、长方形、正方形、线段和顶点。[说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物体都是立体的,而在纸上画出的图形都是平面的,这是一类很重要的抽象。特别是把物体表面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例58探索并掌握“对顶角相等”。[说明]希望让学生知道,研究图形的性质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图13?方法一:如图13,如果∠AOB=50°,可以算得∠A′OB=130°,∠A′OB′=50°,∠B′OA=130°;若改变∠AOB的度数,同样可以算∠A′OB,∠A′OB′,∠B′OA′的度数,从中引导学生发现∠AOB与∠A′OB′,以及∠A′OB与∠B′OA的大小相等可能具有一般规律。这是用不完全归纳(合情推理)的方法,猜想“对顶角相等”。方法二:用硬纸片制作一个角,把这个角放在白纸上,描出∠AOB;再把∠AOB绕着点O旋转180°到∠A′OB′的位置,即OA与OA′在同一条直线上,OB与OB′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13),因此∠AOB与∠A′OB′是对顶角,且它们的大小相等。这是用图形运动的方法证明“对顶角相等”。方法三:利用“同角的补角相等”,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证明“对顶角相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采取哪种方法,或者几种方法同时介绍,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处理。?例59证明:两直线平行,则同位角相等。?图14?[说明]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给出下面证明方法的时间可以酌情处理。这个证明可以利用反证法完成,一方面使学生了解结论的证明,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反证法。如图14所示,我们希望证明:如果AB∥CD,那么∠1=∠2。假设∠1≠∠2,过点O作直线A′B′,使∠EOB′=∠2。根据“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这个基本事实,可得A′B′∥CD。这样,过点O就有两条直线AB、A′B′平行于CD,这与基本事实“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矛盾,说明∠1≠∠2的假设是不对的,于是有∠1=∠2。例60直观阐述基本事实:两组对应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说明]虽然基本事实是不需要证明的,但是启发学生进行直观分析、探索结论的合理性。?图15-1图15-2?如图15-1所示,一个三角形由六个元素构成,即三条边和三个角,因此,两个三角形如果三条边和三个角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问题是,最少几个元素就可以确定三角形从而构成全等条件呢?观察图15-1中的△ABC,如果对图中的边BC“视而不见”,这样,对∠B和∠C也就“视而不见”了(如图15-2),此时△ABC的形状和大小并不改变。这就是说,AB、AC两条边及它们的夹角确定了△ABC的形状和大小,于是可以推断,两边以及这两边的夹角可以确定一个三角形。因此,可以认同“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个基本事实。另外,也可以用图形运动(叠合)的方法确认“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个结论。对于基本事实: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直观分析可以借助下面的图16-1、图16-2。??图16-1图16-2?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三个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不能成为基本事实。对于以上事实的认可,也可以从六个元素中的一个出发,既由少到多进行考虑,通过画图探索出需要几个元素即可确定一个三角形。?例61根据性质对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分类。[说明]在第一和第二学段都讨论过分类的问题,通过分类有助于学生把握问题本质,了解研究对象的共性与差异。特别是对于几何图形分类,有利于培养几何直观性和思维的层次性。分类的关键在于确定分类的标准,在不同的标准下可能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一般来说,分类标准可以由粗到细,即由一个特征发展到多个特征(参见第一学段例19)。针对本问题把图形分为两类(其中一类可以是空的,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出现空集的概念)的标准可以考虑为:对边平行;对边平行且有一个角为直角;对边平行且四条边相等;对边平行、有一个角为直角、四条边相等。还可以通过对角线建立分类标准,等等。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启发学生想象,也可以做出实物让学生操作。?例62探索并了解:过圆外一点所画的圆的两条切线的长相等。[说明]通过探索和了解此结论的证明,帮助学生体验发现结论到验证结论的过程。教学中可以参考安排如下的过程:(1)发现结论。在透明纸上画出如图17-1的图:设,是⊙的两条切线,,是切点。让学生操作:沿直线将图形对折,启发学生思考,或者组织学生交流。学生可以发现:,。这是通过实例发现图形性质的过程。启发学生由特殊到一般,通过合情推理推测出切线长定理的结论。?图17-1图17-2?(2)证明结论的正确性。如图17-2,连接和和OP。因为和是⊙的切线,则,即和均为直角三角形。又因为和,则与全等。于是有,。这是通过演绎推理证明图形性质的过程。由此可见,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是相辅相成的两种推理形式,都是研究图形性质的有效工具。?例63某同学画出了如图18的图形,他发现:如果四边形ABCD和BEFC都是平行四边形,则四边形AEFD也是平行四边形。并且,他如下证明了这个发现。????图18?证明:因为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D=BC①AB=CD②又因为BEFC也是平行四边形所以BC=EF③BE=CF④由①③得AD=EF⑤由②④得AB+BE=DC+CF⑥因为⑤⑥成立,所以四边形AEFD是平行四边形。你能理解他的证明过程吗[说明]引导学生判断上述结论与证明是否正确,希望学生通过错误的事例,感悟特殊和一般的关系,感悟演绎推理的逻辑要求。?例64证明例62的结论。[说明]例62中,已经给出了“过圆外一点所画的圆的两条切线的长相等”的证明,但表达方式没有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综合法证明格式可以为:证明:如图17-2,连接,,OP。∵、是⊙的切线(已知),∴(切线性质),即、为直角三角形。∵(同圆半径相等),,∴≌(斜边直角边定理)∴(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上述证明与例62中给出的证明在两者本质上是一致的,仅是表达形式的不同,都是正确的。虽然例62的证明过程没有采用形式化的三段论,但有利于初学者把握证明的条理和说理的逻辑。?例65下面图19-2中的三个三角形是由图19-1中的三角形经过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得到的,分别指出图形运动的形式,并标出对应的角。?????图19-1图19-2?[说明]把运动后的结果归纳在一起让学生辨认,有利于学生理解三种图形运动形式的不同之处,从而把握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基本特征,体验图形运动是研究图形的有力工具。?例66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将各组的点顺次连接起来。观察这个图形,你觉得像什么(1)(2,0),(4,0),(6,2),(6,6),(5,8),(4,6),(2,6),(1,8),(0,6),(0,2),(2,0);(2)(1,3),(2,2),(4,2),(5,3);(3)(1,4),(2,4),(2,5),(1,5),(1,4);(4)(4,4),(5,4),(5,5),(4,5),(4,4);(5)(3,3)。[说明]在第二学段已经学习了利用方格纸画直角坐标系,理解整数坐标与格子点的对应关系(参见第二学段例36)。在本学段将学习一般的直角坐标系。利用直角坐标系可以把数与图形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也有利于借助图形直观地探索数量关系的规律性。这个问题可以进一步扩展:把家乡的地图放在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内,然后等间隔地画出与坐标轴平行的两组平行线,一边用数字表示,一边用字母表示,然后让学生寻找自己熟悉的地点,并用数字和字母表示出该点。让学生理解,坐标的表示可以是多样的,坐标的核心是对应关系而不是具体表示形式。?例67如何用方向和距离描述下图20中小红家相对于学校的位置反过来,学校相对于小红家的位置怎样描述呢图20?统计与概率?例68设计调查方法。了解本年级的同学是否喜欢某电视剧。调查的结果适用于学校的全体同学吗适用于全地区的电视观众吗如果不适用,应当如何改进调查方法[说明]对于许多问题,不可能、有时也不必要得到与问题有关的所有数据,只要得到一部分数据(样本)就可以对于总体的情况进行估计。很显然,如果得到的样本能够客观地反映问题,则估计就会准确一些,否则估计就会差一些。因此,我们希望寻找一个好的抽取样本的方法,使得样本能够客观地反映问题。在本学段,主要学习简单随机抽样方法,这是收集数据中通用的方法,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假定样本是通过随机的方法得到的。因为同一个年级的学生差异不大,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比较合适。可以在上学时在学校门口随机问讯,也可以按学号随机问讯。为了分析方便,需要把问题数字化,如喜欢这部电视剧的记为1,不喜欢的记为0。对于这样的问题,问讯学生数不能少于20人,取40-50人比较合适,取更多的学生当然更好,但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由此可见,一个好的抽样方法不仅希望“精度高”还希望“花费少”。假设问讯的学生数为n,记录数据的和为m(显然,m为喜欢这部电视剧的人数),则调查结果说明,学生中喜欢这部电视剧的比例为。我们依此估计本年级的同学中喜欢这部电视剧的比例。用这个数据估计全地区的电视观众喜欢这部电视剧的比例是不合适的,因为学生、成年人、老年人喜欢的电视剧往往不同。为了对全地区的电视观众喜欢这部电视剧的情况进行估计,可以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比如依据年龄分层,需要知道各年龄段人口的比例,按照比例数分配样本数,而在各个层内则采取随机抽样;或者依据职业分层,等等。?例69某个公司有15名工作人员,他们的月工资情况如下表。计算该公司的月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并分别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职务经理副经理职员人数1212每人的月工资/元50002000800?[说明]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刻画数据的集中趋势的方法,因为方法不同,得到的结论也可能不同。很难说哪一种方法是对的,哪一种方法是错的,我们只能说,能够更客观地反映实际背景的方法要更好一些。在这组数据中有差异较大的数据,这会导致平均数较大,因此,用中位数或众数要比用平均数更客观一些。不难计算出该公司月工资的中位数和众数均为800元。而月工资的平均数=加权平均=5000×+2000×+800×=1240(元)。因此,加权平均往往就是总体平均,其中的权是数据对应的比例。?例70如果还有一个公司也有15名工作人员,他们的月工资情况如下表。参照例69,比较两个公司的月工资状况。?职务经理副经理职员人数1212每人的月工资/元300018001000?[说明]容易计算,这个公司的月平均工资也是1240元。但是两个公司月工资的方差相差很大,通过计算可以得到:例69中数据的方差为1174400,本例中数据的方差为294400。两个方差相差4倍,有非常显着的差异,可以让学生知道,进一步学习“统计与概率”,将会得到这个结论。?例71下表给出了我国1992-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试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数对(年,GDP),并试用直线表示发展趋势。??年份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GDP23938346344675958478678857446378345年份199920002001200220032004GDP8206789468973151051721173901368761992-2004中国GDP变化表(亿元)?????[说明]这个例子涉及变量之间的随机关系。通过这个例子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悟到,对于实际问题往往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单纯地套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比如,图21中的直角坐标系的度量单位与书本上教的是不一样的,但刻度之间的比例关系是一致的,因此是合理的。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直线预测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图21对于“用直线表示发展趋势”的问题,原则上可以画出很多条直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建立标准来画出一条好的直线呢?显然,一个合理的标准应当是所有的数据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要小。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学生们制定的标准是否有道理,并且告诉学生,在高中阶段“统计与概率”的学习中将会解决这个问题。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学生身高与体重的关系,同一种树的树叶长与宽的关系(参见第二学段“综合与实践”的例43)。也可以组织学生查阅资料,探究进出口总量与GDP的关系,人均收入与GDP的关系,等等。?例72将下面这些卡片混在一起,从中任意选取一张卡片,这张卡片是船的概率是多少是车的呢??????图22?[说明]这是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例39的继续。学生已经能够理解:任意选取一张卡片,这张卡片是船的可能性比是车的可能性大,现在应当明确地知道其概率分别是和。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转动转盘,当转盘停止时指针指向某一特定部分的概率;一个袋子里有几种颜色、数量不同的球,随机摸出某种颜色球的概率,等等。?例73分析掷两个骰子点数之和的可能性的大小。[说明]这个问题看起来很难,无从下手。事实上,这也是简单事件的问题,利用第一学段“数与代数”例8的图,可以得到结论:对应的格子越多可能性越大。比如,点子之和为7的可能性最大,为2或者12的可能性最小。?例74抽签问题。5张扑克牌中只有一张黑桃,5个同学依次抽取,第一位抽取的同学抽取到黑桃的概率大,还是最后一名同学抽取到黑桃的概率大[说明]学生可能会提出各种想法,事实上,上述两种方法抽取到黑桃的概率都是一样的,都是。可以引导学生做试验来验证这个结果,并探索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综合与实践?例75空间想象与分类计数。将一个边长为4的正方体的表面刷上红色的漆,再将它分割成64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体。???????图23?(1)一面、两面、三面有红颜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2)将正方体的棱长改为5,表面刷上红色的漆,再将它分割成边长为1的小正方体,一面、两面、三面有红颜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3)将正方体的棱长改为a(a是正整数)表面刷上红色的漆,再将它分割成边长为1的小正方体,一面、两面、三面有红颜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4)将正方体改成长、宽、高分别为3、4、5的长方体,表面刷上红色的漆,再将它分割成边长为1的小正方体,一面、两面、三面有红颜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5)将正方体改成长、宽、高分别为a、b、c的长方体(a、b、c均为正整数),表面刷上红色的漆,再将它分割成边长为1的小正方体,一面、两面、三面有红颜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说明]本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帮助学生积累由特殊到一般、寻找规律的数学经验。在逐渐深入的探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握问题的共性,从而得到一般性的结论。?例76直觉的误导。有一张8cm8cm的正方形的纸片,面积是64cm2。把这张纸片按图24左图所示剪开,把剪出的4个小块按图24右图所示重新拼合,这样就得到了一个长为13cm,宽为5cm的长方形,面积是65cm2。这是可能的吗?图24?[说明]这是一个经验与逻辑不符的例子,希望学生通过学习体会到:对于数学的结论,完全凭借直观判断是不行的,还需要通过演绎推理来验证。组织学生实际操作。一般来说,学生应当是不会相信图24右图中纸片的面积是65cm2,但又无法说明自己观察的结果是错误的。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观察是错误的,那么错误可能出在哪里呢?学生通过逻辑思考,可以推断只有一个可能:图24右图中纸片所示图形不是长方形,因此不能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计算面积。然后,可以引导学生实际测量图形左上角或者右下角,发现确实不像是直角。可以告诉学生,这个想法是正确的,但最好能够给出证明,
本文档为【课程目标的术语解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梦朝暮10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M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21-09-22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