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1-6单元导学案

鲁教版初中化学1-6单元导学案

举报
开通vip

鲁教版初中化学1-6单元导学案鲁教版初中化学1-6单元导学案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活动导学案教师寄语:化学是一门神奇的科学!是它,给了人类认识世界的火眼金睛;是它,为我们展现了物质变化的无穷魅力;是它,史我们拥有了改变世界的雄伟力量;是它,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物质世界!初中化学很简单.很好学。但要学好化学要做到四勤,即:眼勤.脑勤.手勤.嘴勤。努力吧,你能行!第一节化学真奇妙(第一课时)【学习目标】通过与实际生活,生产联系感受化学在改造世界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能复述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含义及基本特征(重点),会判断常...

鲁教版初中化学1-6单元导学案
鲁教版初中化学1-6单元导学案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活动导学案教师寄语:化学是一门神奇的科学!是它,给了人类认识世界的火眼金睛;是它,为我们展现了物质变化的无穷魅力;是它,史我们拥有了改变世界的雄伟力量;是它,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物质世界!初中化学很简单.很好学。但要学好化学要做到四勤,即:眼勤.脑勤.手勤.嘴勤。努力吧,你能行!第一节化学真奇妙(第一课时)【学习目标】通过与实际生活,生产联系感受化学在改造世界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能复述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含义及基本特征(重点),会判断常见的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难点)。3.认识化学的两面性,初步树立绿色化学观。【学习活动】一、导学自习:任务一:化学改变了世界仔细观察教室中的各种物品,包括我们的学习用品.衣着穿戴,哪些是由天然材料制成的,哪些是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教室的物品有:其中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有: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有:通过观察和统计你有什么感想:任务二:神奇的化学变化生活中有很多变化,试比较下面变化的区别:1.凉水烧成热水2.木炭燃烧变成灰烬3.布料做成衣服4.葡萄酿成酒5.水结冰6.铁矿石炼成钢铁7.酒精挥发8.矿石粉碎将这些变化分类:你这样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归纳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1.是物理变化。是化学变化。2.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二、研习展评任务三:完成以下实验:点燃镁条,观察现象。在试管里加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将一粒锌放入试管中,加入3-4毫升稀盐酸,观察现象。4.取3-4毫升硫酸铜溶液于一试管中,用滴管滴加4-5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回答问题:这些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理由是什么?这些变化伴随着什么现象?结论: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常常伴着....等现象。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这些现象来推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2.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化学变化有生成,而物理变化只是物质在.发生了变化。3.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伴随着的变化,这种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和吸收。.4.人类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或。【练习】课本P8“挑战自我”第1题【要点归纳】1.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绝大多数物品是由人造材料制成的,而这些材料都是通过变化制得的。2.物质的变化一般分为两大类:变化和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是..。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的现象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课堂练习】1.发生的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消融B.沙尘暴C.闪电引发的森林大火D.汽油挥发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化学变化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D.有沉淀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3.教室中的下列物品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是()A.陶瓷地板B.铝合金门窗C.玻璃D.木质桌椅4.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灯泡通电发光发热;瓷瓦破碎B.煤炭燃烧;水的蒸发C.酒精挥发;食物腐烂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铁生锈5.几千年以前,半坡氏族人从事的活动中,使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建筑房屋B.磨制石器C.用麻织布D.烧制瓷器6.下列广告语中你认为不科学的是()A.食用含碘食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B.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C.本饮料由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对不含任何化学物质D.经卫生部门检测合格的矿泉水中含有少量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是一种健康饮料7.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化学变化,而物理变化只是在和等方面发生了变化。同一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可发生不同变化,如加热蜡烛,温度稍高就可融化,这是变化,温度再高就可燃烧,这是变化。【拓展训练】课本P8挑战自我第2题(选择A或B在家中完成)。第一节化学真奇妙(第二课时)【学习目标】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重点)。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难点)。【学习活动】一、导学自习:任务四:三.物质组成的奥秘阅读课本第6---7页后讨论并完成以下问题1.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就是由大量的聚集而成的。而每个水分子又是由两个构成的。例如我们熟悉的物质水和一个构成的。2.自然界中的氢气是由构成的,每个氧分子又是由两个构成的,氧气是由构成的。构成的。每个氢分子又是由两个3.什么是化学?化学就是在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及其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二、研习展评交流共享:想象一下:一桶水如果无限次的分下去,最后我们会得到什么?【要点归纳】1.宏观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或构成的。2.构成物质的粒子有..等。3.分子都是由构成的。【课堂练习】化学研究的对象与物理.生物.数学.地理等其他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取一块食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以下不是化学研究领域的是()A.食盐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B.食盐的产地在哪里C.食盐有什么性质和用途D.食盐的微观结构如何水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关于它的组成结构说法正确的是()A.由水分子组成的B.由氢气和氧气组成C.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D.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和分子都是很小的粒子B.原子和分子都可以构成物质C.实际上原子.分子和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许许多多微小的粒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B.有的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而有的物质则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C.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能拍摄到铁原子,说明原子是真实的存在的D.现在的科学技术还不能实现了对原子.分子的移动和排列5.打雷闪电的时候,空气中有极少的氧气(O)变为臭氧(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3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C.氧气和臭氧是同一种物质D.氧气和臭氧不是同一种物质6.1993年8月,我国科学家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Si)的表面通过探针的作用搬走原子,写下了“中国”两个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上述操作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C.这两个汉字是当时世界上最小的汉字D.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已进入操纵原子的阶段7.人类的下列活动中,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的是()A.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软件B.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提高品质C.提炼石油,生产各种燃料D.利用指南针航海8.“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中,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碾米B.淘米C.洗菜D.酿酒【拓展训练】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化学,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泸州市在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绿色销毁。以下做法属于“绿色销毁”的是()A.泼上汽油焚烧B.倒入大汶河中C.埋入土中D.碾碎后回收再利用【反思】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学习目标】知道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和内容(重点)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并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难点)【学习活动】一、导学自习:课前热身:阅读本节内容。任务一:阅读课本P9“从问题开始”并回答问题:你对爱因斯坦的名言有何认识?同学们看了“体验化学探究”有什么感想?我们怎样才能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讨论后回答你有什么问题或谜团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任务二:阅读“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后回答:1.科学探究包括:(包括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基本环节。怎样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二.研习展评【实验探究1-1】认真阅读11页实验探究“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小组讨论设计一个实验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以备实验课上进行实验探究。【提出问题】在空气中点燃蜡烛时,固体石蜡是否需要变成石蜡蒸气才能被点燃?【我的猜想】【我的设计方案】选择仪器进行实验:【结论与解释】【反思与交流】【当堂测试】1.要解决化学问题,一般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科学探究的第一步一般是()A.动手实验B.提出问题C.调查研究D.总结归纳2.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A.水B.二氧化碳C.水和二氧化碳D.水或二氧化碳3.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物质是()A.水B.食盐水C.澄清石灰水D.糖水4.下列疑问中你认为在科学上没有一定道理的是().珠穆朗玛峰为什么是海拔最高的山峰B.海洋中存在着大量的水,住在海边的人为什么还说缺饮用水C动物呼吸,煤.天然气的燃烧需要大量的氧气,虽然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氧气,但随着森林面积的逐渐减少,空气中的氧气是否会越来越少D在饮用上为什么矿泉水要比纯净水好5.小明在厨房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小花说“可以尝一尝”。对于“可能是食盐”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对于“可以尝一尝”这一过程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假设B.收集证据C.实验D.得出结论6.要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设计实验的时候不需要考虑的是()A.想要探究的问题是什么B.需要改变的因素是什么C.需要测量的因素是什么D.需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什么E.实验所需用仪器的产地7.科学探究包括:(包括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六个基本环节。【反思】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第1课时认识实验室.切记实验室安全规则【学习目标】认识常见的九种仪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理解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提高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的自觉性【学习重点】认识常见仪器及用途让学生熟悉实验规则及应急处理办法【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课前热身:阅读第14-15页.142-144页内容。二、研习展评任务一:认识实验室观察实验室中的各种设施,找一找:实验室中电源.灭火器在哪儿?排风扇.废液缸在哪儿?它们有什么用途?化学实验仪器.药品在哪儿?任务二:认识仪器(阅读课本P142-144页认识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观察实验桌上的各种仪器,想一想这些仪器有哪些特点和用途?任务三:熟悉实验室安全规则:学生活动1:阅读课本第15页和第142页。(先阅读思考,再交流,看谁发现的问题多)回答:图中的实验室存在哪些不安全因素?它们可能会造成什么?小结:化学实验时应注意:1.2.3.4.5.学生活动2阅读《多识一点》了解发生意外怎么办?烫伤:酸碱灼伤:实验台起火:【当堂练习】1.化学实验时,取剩的药品应放入,实验完毕废弃的物质应倒入。2.给少量的液体加热可以用,较多大量液体加热可以用做容器。3.根据实验要求,从下列仪器中选择适当的仪器,将其名称填写在横线上:集气瓶.玻璃棒.量筒.酒精灯.石棉网.蒸发皿.药匙.试剂瓶.滴管⑴加热;⑵搅拌或引流;⑶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⑷取用粉末状药品;⑸滴加少量液体;⑹加热烧杯内的液体;⑺蒸发;⑻盛放或收集气体;4.量取8mL稀硫酸时,应选用的仪器是()A.25mL的量筒B.50mL有刻度的小烧杯C.10mL的量筒D.胶头滴管5.实验室里通常盛放液体的仪器是()A.烧瓶B.细口瓶C.集气瓶D.试管6.下列试验操作正确的是()A.没有说明药品用量时,固体.液体可以任意取量B.使用试管夹时,将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试验用剩的药品药放回原瓶,以免浪费药品实验室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固体可以用镊子化学实验室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遵照有关规定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1)请你找出适合贴在存放初中化学教学中常用的浓酸.浓碱药品柜上的图标。(2)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你采取的应急措施是。A.拨打火警电话119;B.用湿抹布扑盖;C.找老师一起想办法;D.逃跑【当堂达标检测】1.下列仪器可以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是()A.烧杯B.量筒C.集气瓶D.试管2.在实验室取用一定量的下列药品,可以用量筒的是()A.盐酸B.锌粒C.胆矾D.碳酸钠粉末3.实验完毕后,用剩的药品应()A.放回原瓶B.倒入废液缸C.倒入下水道并用水冲洗D.倒入指定的容器4.下列仪器中,具有能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试剂三种用途的是()A.锥形瓶B.量筒C.烧杯D.试管5.下面能精确量取液体体积的是()A.量筒B.温度计C.试管D.托盘天平7.化学实验时,取剩的药品应放入,实验完毕废弃的物质应倒入。8.给少量的液体加热可以用,较多大量液体加热可以用做容器。第2课时练习实验基本功【学习目标】1.初步学习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基本操作2.初步学习物质的加热的基本操作【学习重点】1.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2.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学习过程】一.研习展评【技能训练1:】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的取用1.往试管里加入粉末状固体看P16图,思考怎样把粉末状装入试管中?【小结】⑴取用粉末状固体一般用或。⑵往试管里加入粉末状固体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品的或小心的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把盛有药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2.往试管里加入块状状固体看P16图,思考怎样把块状固体装入试管中?【小结】⑴取用块状固体要用夹取。⑵往试管里加入块状固体时,应该把容器,把药品放入,再把容器慢慢地,使药品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课堂训练1】课本P16-17“实战演练”1.2.液体药品的取用1.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液体药品一般盛在中,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先拿下.在桌上,瓶口要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交流展评1】1)试剂瓶塞为什么要倒放?2)为什么标签要对着手心?2.向试管中滴加液体小结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技能训练2:】物质的加热1.认识酒精灯实验室常用加热仪器为,其火焰分为..其中温度最高,加热时应用加热。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看P17图,思考:如何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应注意什么?为什么?【交流展评2】使用酒精灯时注意事项3.看课本P17图,你认为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哪些事项?①③;②;④;。4.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看P18图,思考:试管中的固体加热,应注意什么?为什么?【交流展评3】1.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可能引起试管炸裂的原因有那些?1.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可能引起试管炸裂的原因有那些?【课堂训练2】课本P18“实战演练”1.2.【当堂练习】1.以下保存和取用药品的方法不合理的是A.块状固体石灰石存放在广口瓶中;C.用滴管取用大量液体;2.下列实验项目所选择的仪器错误的是B.稀盐酸存放在细口瓶中;D.用药匙取用碳酸钠粉末。(())A.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C.盛放多量固体加热——烧杯B.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D.盛放少量液体加热——试管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纸槽将粉末状固体加入试管;C.剩余药品自己处理,可以带走;B.尝药品的味道;D.药品用的越多,现象越明显。4.请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1).倾倒细口瓶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2).胶头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当堂达标检测】1.下列取用药品操作规范的是A.块状固体竖直投入B.粉状药品用药匙从容器口倒入C.试剂瓶口紧挨倾斜的容器口,使液体缓缓流入D.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把橡胶乳头内的空气排入液体中2.在加热过程中不慎把酒精灯碰到,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下列灭火措施简便合理的是A.用嘴吹灭B.先移走其他仪器及药品,然后再用灭火器灭火()()C.赶快向桌面上洒水D.立即用湿抹布扑盖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实验完毕迅速的用嘴吹灭酒精灯()B.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对着自己或别人C.加热试管里固体时试管破裂与试管口向上倾斜无关D.试管夹一般夹在试管的中下部4.填写下列实验操作的原因或目的⑴用灯帽盖灭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⑵用试管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可对着人⑶用烧杯加热液体时,垫上石棉网【反思】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活动导学案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水的组成;(重点)2.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重点)3.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水的天然循环现象。【学习过程】一、导学自习:想一想: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那么什么是分子呢?补充:分子1.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微粒。解释:(1)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而不是性质。(2)“最小”是指保持物质性质方面的不可分。想一想:哪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学生活动1:(1)阅读课本P22第一段,回答一滴水有多少个水分子?2)实验:将少许高锰酸钾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3)实验:将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均匀后,观察现象。4)由以上实验总结得出分子有哪些性质?2.分子的性质:学生活动2:揭示以下生活景象的原因:1)初晴的夏日,路边的斑斑水渍,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2)水烧开后,揭开锅盖,立即就会有许多小水滴滴下。3)妈妈在厨房炒菜,你在卧室里就能闻到香味。(4)蔗糖在热水中消失了。学生活动3:阅读课本P22的图片及文字,思考:把封闭在针筒中的少量水煮沸,液态水会变成水蒸气,体积明显增大,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活动4:阅读课本P23“活动天地”,思考: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有什么不同?二、研习展评【任务1】水的三态变化学生活动5:阅读课本P29,完成下列问题:1.水的三态变化是指:..之间的变化。2.水的三态变化的实质:(1)水分子的导致了水的变化。(2)水分子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水由变成了。水分子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水由又变回。3.微观分析水的三态变化是变化。学生活动6:阅读课本P30“活动天地”,并进行交流共享。猜一猜:水在自然界中是怎样循环的,是否想过今天喝下的一口水,一个月后这些水分子跑到哪去了,一年后呢,是否有可能到了珠峰上去了?学生活动6:阅读课本P31页,认识水的天然循环,讨论:(1)什么为水的循环提供了能量?2)在水循环的每个环节上水分子是怎样运动的?(3)是什么实现了水的天然循环?【任务2】水的天然循环1.水的天然循环过程2.水的天然循环的理解【课堂练习】课本P29“挑战自我”1.2题活学活用:1)夏天教室地面洒点水后为什么会感觉凉爽?2)发烧时用酒精擦身有什么作用?为什么?【拓展阅读】香水的妙用分子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粒子,想不到的是,小小的分子还曾用在战争中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与日军在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曾展开一场激烈的争夺战。由于美军掌控着控制权,为避免伤亡,日军在夜间行军,但是岛上的地形异常复杂,加之夜里黑得出奇,因此行军中经常有人掉队。为了不使士兵掉队,日军一中尉把给妻子买的一大瓶香水洒在自己和士兵身上,他在前面走路,士兵闻着香水前进。结果,不但加快了行军速度,而且到达指定地点时竟无一人失踪。这真是香水巧作手电筒,分子运动创奇迹啊!【当堂检测】1.洋葱被誉为“蔬菜皇后”。切洋葱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这说明()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分子体积很小C.分子间有间隔D.分子质量很小2.打气筒能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主要是因为()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B.分子从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C.分子之间的空隙发生了变化D.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3.在下列有关叙述后的空格中,填写有关的序号。①构成物质的微粒很小②微粒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③微粒间有间隔(1)湿衣服晒一段时间就会变干,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气体受压时体积缩小,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墨汁滴入一杯清水中,清水很快变黑了,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的微粒(水分子),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离酒厂很远就可闻到酒香气味,说明。【学习反思】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说出人工净化水的方法及步骤;2.能说出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常见方法;(重点)3.能区别纯净物与混合物;(难点)4.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学习过程】一、导学自习:“早知道”:阅读课本P25—P28,想一想如何将黄泥水净化成我们可以饮用的水?二、研习展评【任务3】水的人工净化学生活动1:阅读课本P26【实验探究2-1】演示实验:向黄泥水中加明矾1.沉降法(静置法):加(),除去演示实验:过滤黄泥水学生活动2:观察实验,归纳过滤时的操作有哪三点要领,具体是指什么?2.过滤法:(1)概念:过滤是分离和的一种操作方法。(2)仪器:...(3)操作:。想一想:(1)某同学对浑浊的黄泥水经过一次过滤后仍然浑浊,试分析原因。(2)过滤后得到的水是纯水吗?若有异味应怎样除去?3.吸附法:用除去颜色.气味,活性炭起作用。4.杀菌法:用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5.蒸馏法(补充):用于和的分离。(1)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不同,分离组分中各物质,发生变化。(2)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3)蒸馏装置:学生活动3:阅读课本P28中的“自来水生产过程”,归纳出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取水自来水【任务4】硬水与软水学生活动4:阅读课本P27“硬水与软水”,思考什么是硬水与软水?1.硬水:;软水:。补充实验:区别硬水和软水2.区别:用进行鉴别,泡沫少,产生白色垢状物的水是;泡沫少,产生白色垢状物的水是。3.硬水的危害4.硬水的软化方法:【任务5】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1.过滤2.蒸馏3.蒸发【任务6】纯净物与混合物学生活动5:阅读课本P27,思考什么是纯净物和混合物?1.混合物:。如:2.纯净物:。如:【课堂练习】1.课本P28“在线测试”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各种水属于纯净物的是()A.井水B.自来水C.蒸馏水D.矿泉水3.两个瓶子里分别盛有蒸馏水.硬水,你用什么方法来鉴别?【拓展阅读】我国水资源现状我国水资源总量小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六位。若按人均水资占有量这一指标来衡量,则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名在第110名之后。缺水现状在我国普遍存在,而且有不断加剧的趋势。全国约有670个城市中,一半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水现象。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10多个。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人均量并不丰富。水资源的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年内分配集中,年际变化大;连丰连枯年份比较突出;河流的泥沙淤积严重。这些特点造成了我国容易发生水旱灾害,水的供需产生矛盾,这也决定了我国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江河整治的任务十分艰巨。【当堂检测】1.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为:取水A.沉降B.过滤.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送水。其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C.吸附D.消毒)2.下列净水的方法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是()A.过滤B.加明矾吸附C.加活性炭吸附D.加热煮沸某化学科技小组在实验室中对一烧杯浑浊的河水进行了简单净化。请完成操作中的有关问题:(1)先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明矾粉末,这是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_______,使杂质_______来达到净水的目的。(2)再进行过滤液体:①过滤操作所必需的仪器。A.烧杯B.酒精灯C.铁架台(带铁圈)D.试管E.玻璃棒F.漏斗G.托盘天平H.蒸发皿②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玻璃棒下端接触的部分是__________层滤纸处。③若滤液仍然浑浊,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再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作用。(4)最后进行蒸馏:①蒸馏时加入沸石的目的是______;加热烧瓶,注意不要使液体沸腾得太剧烈,以防____________。②所得蒸馏水是___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检验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_。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学习目标】1.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重点);2.知道水分解的微观解释(重.难点);3.了解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重点);4.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常见物质;5.认识氢气是一种理想的能源。一、导学自习:“早知道”:阅读课本P31——P34,水在加热条件下和在通电条件下有什么不同?分别发生什么变化?氢气的燃烧有污染吗?二、研习展评问题引入:水的三态变化中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如果往水中通直流电,情况是否会有所不同呢?水的分解【实验探究2-2】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学生活动1:观察实验“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描述实验现象。1.现象:想一想:如何检验两支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什么?2.检验气体:(1)正极:用,现象:(2)负极:用,现象:3.文字表达式:;符号表达式:4.实验结论:(1)水由和(2)在化学变化中,两种元素组成。可以再分,不可分。注意事项:(1)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2)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P325.分子与原子想一想: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原子?由分子(1)分子:(2)原子:.原子构成的物质有哪些?,如:,如:水的合成【实验探究2-3】水的合成学生活动2:观察实验“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描述实验现象。现象:文字表达式:;符号表达式:想一想:为什么氢气称为最洁净的能源?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学生活动3:阅读课本P32.P33,回答什么是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并举例。1.分解反应:如:2.化合反应: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学生活动4:阅读课本P34,回答什么是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是指,主要包括物质的...熔点.沸点..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吸附性等。2.化学性质是指,主要包括物质的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性.碱性等。【课堂练习】1.课本P34“在线测试”2.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A.氢气和氧气组成B.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C.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3.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从海水中晒得食盐B.用天然水制得蒸馏水C.使用电解法制取氢气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产水4.课本P35“挑战自我【拓展阅读】氢能源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研究如何能大量而廉价地生产氢。利用太阳能来分解水是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在光的作用下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关键在于找到一种合适的催化剂。如今世界上有50多个实验室在进行研究,至今尚未有重大突破,但它蕴藏着广阔的前景。在众多新能源中,氢能将会成为21世纪最理想的能源。这是因为在燃烧相同质量的煤.汽油和氢气的情况下,氢气产生的能量最多,而且它燃烧的产物是水,没有灰渣和废气,不会污染环境;而煤和石油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可分别产生温室效应和酸雨。煤和石油的储量是有限的,而氢主要存于水中,燃烧后唯一的产物也是水,可源源不断地产生氢气,永远不会用完。【当堂检测】根据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完成下列问题:(1)指出电源的正.负极,左边为___________,右边为___________,事先往水里加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左试管中产生的是___________,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右试管中产生的是________,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正极收集到气体10ml,则负极可以收集到气体ml。(4)这一变化的文字表达式:,符号表达式:。5)电解水的实验证明了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2.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点燃加热+氢氧化铜A.镁+氧气——→氧化镁B.氢氧化钠+硫酸铜——→硫酸钠C.锌+稀盐酸——→氯化锌+氢气通电D.水——→氢气+氧气【反思】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阐述原子.原子核的构成;(重.难点)2.能说出质子数.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重点)知道相对原子质量,能计算相对分子质量。(重.难点)【学习过程】一、导学自习:“早知道”:阅读课本P43——P47,想象你心目中的原子是怎样的结构?原子由什么构成?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二、研习展评原子的结构学生活动1:阅读课文P36第一段回答下面的问题汤姆森发现原子中有更小的粒子,是_________。多媒体演示实验: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学生活动2:从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分析原因: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1)现象一::(2)现象二:;(3)现象三:。α粒子散射实验结论:原子是由和构成的,电子在外一个“很大”的空间里围绕着一个带电荷的很小的运动。想一想:(1)原子核很小,是不是不能再分了呢?(2)你认为原子整体显电性吗?(1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原子核(带电)原子()中子()(1个电子带电荷)学生活动3:看 表格 关于规范使用各类表格的通知入职表格免费下载关于主播时间做一个表格详细英语字母大小写表格下载简历表格模板下载 ,能有哪些发现?原子种类原子核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氢1101碳6666氧8888钠11111211铁26263026核电荷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说明:(1)原子的质量集中在上;(2)氢原子(可能)中子;(3)不同类的原子的不同;(4)质子数不一定等于。原子质量的计算1.原子的质量一个铁原子的质量:9.288×10-26Kg一个碳原子的质量:1.993×10-26Kg一个氧原子的质量:2.657×10-26Kg一个氢原子的质量:1.674×10-27Kg想一想:在实际运用中若使用原子的真实质量方便吗?你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吗?2.相对原子质量学生活动4:阅读课本P43——P47(1)定义:国际上规定以一种碳原子(碳12)的质量的1/12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的比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其基准:-26-271.993×101×—=1.66×10(2)计算:12①公式法:②近似值法:相对原子质量=+(3)单位:“1”3.相对分子质量(P88):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如:H2O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8;NaCl的相对分子质量=;Mg(OH)2的相对分子质量=;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课堂练习】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和构成的。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但电性,因此原子。2.构成原子的微粒是()A.电子和中子B.质子和中子C.质子和电子D.原子核和电子3.课本P48“在线测试”【拓展阅读】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世纪末,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把古代模糊的原子假说发展为科学的原子理论,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恩格斯曾誉称他为“近代化学之父”。经过不断的实验探索,他于1803年提出原子论:①元素的最终组成称为简单原子,它们是不可见的,是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毁灭和不可再分割的。②同一元素的原子,其形状.质量及各种性质都相同,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在形状.质量及各种性质上则各不相同。③不同元素原子以简单数目的比例相结合,就形成化学中的化合现象。尽管道尔顿的原子论的观点有多处不妥之处,但正是它使化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课后练习】1.构成原子核的微粒中,不可缺少的是()A.中子B.电子C.原子D.质子2.下列微粒中,带正电荷的是()①电子②质子③中子④原子⑤分子A.①B.②C.②④D.②⑤3.分别计算Cl2.H2O.Ca(OH)2.C6H12O6的相对分子质量【反思】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2.了解常见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重点难点)2.知道同一元素的原子.离子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难点)一、导学自习:“早知道”:阅读课本P39——P40,结合元素周期表,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原子是如何变成离子的?从原子到离子的变化中,什么改变?什么不变?二、研习展评原子中的电子1.核外电子的运动是运动的(形成电子层)。想一想:如何把核外电子排布形象地表示出来?2.原子结构示意图(以氧原子为例)1)圆圈及里面的正数:表示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2)弧线表示电子层;3)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学生活动1:书写前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学生活动2:观察前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能找出什么规律?3.不同种类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特征:原子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化学性质稳定性稀有气体原子金属原子非金属原子说明:(1)质子数决定种类(即元素种类);(2)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性质。离子1.定义:带电的(或)叫离子。学生活动3:阅读课本P40分析Na+.Cl-的形成过程2.分类:(1)阳离子:带的原子(或原子团)。如:(2)阴离子:带的原子(或原子团)。如:3.离子符号的书写:1)在元素符号的右上方写出符号和电荷数;(2)数字在前,符号在后,“1”省略不写。如:4.原子.离子的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1)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2)离子:阳离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学生活动4:讨论原子与离子的区别和联系在哪些方面?5.原子.离子的比较:原子离子结构质子数电子数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阴离子:质子数电子数稳定性金属原子电子;非金属原子电子稳定结构电性不显电性阳离子带电;阴离子带电符号如:如:相互转化【课堂练习】课本P49“挑战自我”2.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B.C.D.【拓展阅读】化学元素之最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是氢;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硬度最大的金属是铬;密度最大的金属是锇;熔点最高的金属是钨;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课后练习】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阳离子.阴离子这些粒子中:()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是;(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__;(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4)带正电荷的粒子是________;(5)带负电的粒子是;(6)不显电性的粒子是________;(7)质量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8)参加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粒子是;2.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该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外有个电子层,第二层上有个电子,最外电子层上有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这种原子容易电子,属于元素。3.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同一种元素的粒子的是()+1228+928+1028+12282①②③④A.①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④【反思】第四节元素(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了解元素概念,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记住并会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符号;能书写简单的离子符号。(重点)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会运用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判别单质和化合物。(难点)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学习过程】学生活动5:认识元素周期表一、导学自习:“早知道”:你知道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吗,又怎样表示呢?目前发现的元素有多少种?元素周期表是怎样排列的?请阅读课本P45——P49,元素和元素符号。二、研习展评引入:大家都知道宏观上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都是由微粒所构成的,那么什么是元素,它与原子.分子.离子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这节课我们共同解决这个问题。(一)元素活动1:阅读教材P67,探究元素的概念问题:1.在O2.H2O.CO2.CO.MnO2这几种物质中都含有什么元素?2.C-12原子中含几个质子和几个中子?C-13原子中的“13”又表示什么意思?这两种不同的碳原子内都含有相同的质子还是中子?它们属于同一种元素吗?思考:1.什么是元素,元素讲个数吗,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又是什么?2.元素在地壳和空气中的含量相同吗?师生小结:1.概念:具有相同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注意:元素只论,不论。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是。2.含量(由多到少排列)①地壳:....。②空气:.。【练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A.氧B.硅C.铝D.铁(二)元素符号:活动2:阅读教材P67,探究元素符号的书写和含义师生小结:1.书写:“一二”(P47,补充:氦.氖.氩.氟.钡.锰.金.铅等)2.含义:①表示②表示这种元素的3.表示:(拉丁字母表示)思考: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表示什么意义?【练习】说出下列符号的含义。①H:②2O:活动3:阅读教材P46,探究用元素符号如何表示离子(补充)。【练习】(教师介绍原子团)钠离子氯离子碳酸根离子氢离子钙离子氢氧根离子(三)元素周期表:活动4:探究完成P48的“活动天地2-5”。讨论:1.什么叫周期?什么叫族?一周期?一族的元素有什么特点?2.元素的分为哪几类?分类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是什么?(四)物质的分类活动5:阅读教材P46页,探究物质的简单分类。物质思考:1.化合物与混合物有什么区别?2.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3.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吗?练习: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属于纯净物的有,属于单质的有,属于化合物的有,属于氧化物的有。①空气②氧气③水蒸气④二氧化碳⑤高锰酸钾⑥铁粉⑦氮气【课堂练习】1.下列元素符号书写错误的是()A.氩ArB.钙CaC.氟fD.锌Zn2.下列化学用语中,只表示微观意义,而不表示宏观意义的是()A.KB.OC.2FeD.S3.缺碘会引起人体甲状腺肿大,这里的“碘”指的是()A.分子B.原子C.单质D.元素【拓展阅读】化学元素之最人体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约占人体总重量的65%。目前提得最纯的元素是半导体材料硅。其纯度已达到12个“9”,即:99.9999999999%。杂质含量不超过一千万亿分之一。熔点最高的元素是碳,要使碳熔化,需要3727℃的高温。熔点最低的是氦,在-271.7℃时就可熔化。最富延展性的是金,380克金拉成细丝,可以由北京沿铁路线延伸到上海。用金压成的薄片,5万张叠加到一起,才有1毫米厚。导电性最好的是银,相当于汞的59倍。最昂贵的金属是锎,1克锎价值1000万美元,为黄金价格的50多万倍。【课后练习】1.经分析知道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A.可能是混合物B.一定是纯净物C.一定是单质D.不可能是化合物2.核能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能源,氘和氚都是未来生产核能的燃料。氚是氢元素的一种原子,氚原子的核电荷数是()A.1B.2C.3D.43.(1)图A为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有关钠元素的信息,钠原子的质子数为:;(2)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右图中能用来表示钠离子结构的是(填序号),钠离子符号表示为。【反思】第三单元《溶液》活动导学案第一节溶解的形成(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溶液及溶液的基本特征;(重点)2.能辨别典型溶液中的溶质.溶剂;(重.难点)3.了解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重点)4.了解乳化作用及应用。【学习过程】一、【导学自习】溶解的过程学生活动1:课本58页“活动天地3-1”观察氯化钠溶液.黄泥水.油水这三杯液体,从外观上看有什么不同?悬浊液:物质以细小的固体颗粒分散在水中形成悬浊液。如乳浊液:物质以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浊液。如学生活动2:阅读课本P58,找出上述三杯液体中谁是溶液?溶液:(1)定义:。2)特征:①均一性:是指溶液内各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均相同。②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时(即温度或压强不变,溶剂不蒸发),溶液长时间放置不会分层,也不析出固体物质。补充实验)演示实验:将高锰酸钾溶于水中想一想:①溶液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②溶液一定无色吗?③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④溶液一定是液体吗?多媒体展示:氯化钠溶于水的微观分析二、【研习展评】溶液组成:(1)溶质:的物质;如(2)溶剂:的物质;如想一想:①作溶质或溶剂的物质的状态一定吗?②溶液的质量等于什么?溶质.溶剂的判断方法:1)若固体.气体溶于液体,固体.气体为溶质,液体为溶剂;2)若溶液中有水,则水为溶剂,若未指明溶剂时,水为溶剂;3)物质要与水反应时,则产物为溶质,水为溶剂;(4)结晶水合物溶于水时,无水化合物为溶质,水为溶剂。溶液的读法:某某(溶质)的某某(溶剂)溶液如:(1)氯化钠(NaCl)的水溶液(溶剂为水时,可以省略)简称:氯化钠溶液(2)碘的酒精溶液(简称碘酒)学生活动3:课本P59“实验探究3-1”测定固体氢氧化钠.硝酸铵.氯化钠溶于水时的温度6.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在物质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的过程中,常伴随如水时,温度降低;如的变化。溶于水时,温度升高;如溶于水时,温度变化不大。溶于原理:(P60)交流共享:P60乳化现象演示实验:课本P61“活动天地”7.乳化作用:能促使起作用,属于的液体形成叫较稳定乳浊液的物质叫现象。如。,学生活动3:阅读课本P61“多识一点”【课堂练习】1.课本P62“在线测试”2.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冰水混合物B.澄清石灰水C.泥水D.豆浆易混点辨析溶液均一.稳定,但不一定无色透明,如:蓝色的CuSO4溶液;黄色的FeCl3溶液等。溶液均一稳定,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都是溶液。氯化钠溶于水时吸收的热量与放出的热量几乎相等。针对训练1.溶液一定是()A.单质B.化合物C.纯净物D.混合物2.(2009?北京)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糖水B.牛奶C.米粥D.豆浆3.(2009·山东德州)将厨房中的食盐.味精(谷氨酸的钠盐).花生油.白醋四种物质,取少量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味精B.花生油C.食盐D.白醋4.(2009·成都)向一个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再加入适量NH4NO3,搅拌,水的温度会急剧降低。说明NH4NO3溶于水时()A.吸收热量B.放出热量C.既不吸热也不放热D.无法判断溶液的一些特性:(一般)溶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要;溶液的沸点比水的沸点要;(选填“高”或“低”);只有的溶液有导电性。易混点辨析溶液的凝固点.沸点的改变与溶剂的蒸汽压下降有关,酸碱盐溶液导电是因为可溶酸碱盐在水分子作用下离解成了自由移动的离子。针对训练5.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在冬天最容易结冰的是()A.酱油B.食盐水C.蒸馏水D.食醋6.如右图:在烧杯中加入下列物质灯泡会发光的是()A.食盐水B.蔗糖溶液C.酒精溶液D.蒸馏水溶液的组成溶液的组成(.)及判断方法(前质后剂)(注意:有化学变化的情况)易混点辨析固体和气体溶于液体中,固体和气体都作溶质,液体作溶剂;液体之间互溶时量多的作溶剂.量少的作溶质;只要有水一般都作溶剂;没指明溶剂的溶液,都是水作溶剂的溶液;有化学变化时,生成物作溶质。同一溶液中,溶质可以多种。针对训练7.2009·广州)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____。8.生石灰溶于水溶质是_______,溶剂是_____。【拓展阅读】有一种水叫“纳米水”国内很多石油销售公司和加油站都已经添加了“纳米水”。“纳米水”不是普通的水,它是纳米燃油添加剂的俗称。目前主要针对车用柴汽油和燃料油使用,可实现用物理方法解决燃油燃烧的化学问题。“纳米水”的工作原理是:把自由水经过纳米组装技术的处理后,组装成6纳米左右的水颗粒,然后加到连续的油箱中,形成热力学稳定的纳米燃油,让燃油在燃烧前通过进行水颗粒微爆的二次雾化作用,炸碎燃油雾滴,使之进一步雾化,实现更加充分和均匀的燃烧,达到提高燃油的燃烧效率和机械效率的目的,进而实现提高发动机动力性能.节省燃油和保护环境的功效。另外,纳米水颗粒的微爆破作用还能有效地清除发动机燃烧室内的积碳。【课后练习】1.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碘酒B.汽水C.糖水D.蒸馏水夏日里想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A.食盐B.硝酸铵C.蔗糖D.熟石灰3.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作用的是()A.用自来水洗手B.用汽油清洗油污C.用洗涤剂清洗油腻的餐具D.用盐酸清除铁锈反思:第一节溶解的形成(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是否能无限制的溶解;2.掌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3.掌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学习过程】一.导学自习“早知道”:阅读课本P62——P64,想一想在50m
本文档为【鲁教版初中化学1-6单元导学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is_91668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90KB
软件:Word
页数:78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22-01-08
浏览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