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二物理实验报告

初二物理实验报告

举报
开通vip

初二物理实验报告实验1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目的:练习用刻度尺和秒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原理:符号:实验器材:刻度尺、木斜面、小车、秒表、金属片。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2、按上图组装器材;3、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填入表格中;4、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填入表格中;5、根据测得的S1、t1,利用V1=S1/t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6、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7、测...

初二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1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目的:练习用刻度尺和秒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原理:符号:实验器材:刻度尺、木斜面、小车、秒表、金属片。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2、按上图组装器材;3、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填入表格中;4、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填入表格中;5、根据测得的S1、t1,利用V1=S1/t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6、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7、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8、记录数据表格。实验数据: 距离/c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 S1= t1= V1= S2= t2= V2=实验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目的:观察沸腾现象,找出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烧杯(50ml),火柴,中心有孔的纸板、水、秒表。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按上图组装器材。在烧杯中加入30ml的水。2、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当水沸腾,即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min在表格中记录温度计的示数T,记录10次数据。3、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4、冷却后再整理器材。5、以温度T为横坐标,时间t为纵坐标,在下图中的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接起来,从而绘制成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6、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及其图像,归纳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数据: 时间t/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 温度T/℃ 水中气泡变化情况 沸腾前: 沸腾时:数据处理:实验结论:实验3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目的:观察光的反射现象,找出光反射时所遵循的规律。实验器材:平面镜、一张白硬纸板、激光笔、量角器、几支彩笔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上图所示;2、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3、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4、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和,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5、把纸板NOF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上还能看到反射光吗?实验数据: 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 3 ... 实验结论:实验4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实验原理: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实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刻度尺一把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3、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4、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5、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并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实验数据: 次数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cm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1 2 3 实验结论:实验5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原理:光的折射实验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光具座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按上图组装实验装置,将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间某刻度处,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3、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f<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4、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u<f,在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的像,此时成虚像,应从光屏这侧向透镜里观察蜡烛的像,观察虚像的大小和正倒。实验数据:凸透镜焦距f=10cm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物距u/cm 像的性质 像距v/cm 虚实 大小 正倒 u>2f u=2f f<u<2f u=f u<f 实验结论:实验6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目的: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主要使用天平和直尺这两种测量工具。实验器材:天平、砝码、刻度尺、三个形状规则且大小不同的铝块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调节天平;2、用天平测出三个大小不同的铝块(或其他物块)的质量,填入表中;3、用刻度尺分别测出三个铝块的有关长度,计算出它们的体积,填入表中;4、以体积V为横坐标,质量m为纵坐标,在图中的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从而绘制成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5、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及其图像,归纳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数据: m/g V/cm3 铝块1 铝块2 铝块3 … 数据处理:实验结论:实验7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目的:学会测量液体的密度,特别是学会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实验原理:符号: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盐水、烧杯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调节天平;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总;3、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余,则倒入量筒中液体的质量m=m总-m余;4、记录倒入量筒中的一部分液体的体积V;5、根据公式,计算盐水的密度,则。实验数据: 杯和盐水的质量  m总/g 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m余/g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g 量筒中盐水体积   V/cm3 盐水的密度ρ/(kg·m-3) 实验8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实验目的:学会测量固体的密度,特别是学会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实验原理:符号:实验器材:天平、量筒、小石块、烧杯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m;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0;3、用细线拴好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录水面到达的刻度V总,则小石块的体积V=V总-V0;4、根据公式,计算石块的密度,则。实验数据: 小石块的质量  m总/g 水的体积V0/cm3 小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总/cm3 小石块的体积   V/cm3 小石块的密度ρ/(kg·m-3) 实验9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实验目的: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实验原理:当木块匀速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长木板、长方体木块、砝码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即测出了图甲中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填入表中;2、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木块沿水平长木板匀速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填入表中;3、在木块上放砝码,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再做两次上面的实验(如图乙)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填入表中;4、比较三次实验数据,归纳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实验数据: 次数 压力/N 摩擦力(弹簧测力计示数)/N 1 2 3 实验结论:实验10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实验目的:探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学习物理实验的操作技能,学会熟练应用控制变量法。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柱状固体、烧杯、水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把一个柱状固体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当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分别为物体的1/4、物体的2/4、物体的3/4时,分别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实验数据: 次数 物体排开液体体积 浮力F浮/N 1 2 3 实验结论:实验11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实验目的:探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实验原理:物体所受的浮力=物体的重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F浮=G-F。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石块、溢出杯、小桶、水、线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测出石块所受的重力G和小桶所受的重力G桶,填入表中;2、将溢出杯中注满水,把石块浸入溢水杯中,让排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填入表中;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和水的总重力G总,则排开水的重力G排=G总-G桶;4、根据F浮=G-F算出浮力,与G排比较大小。实验数据: 次数 物体的重力G/N 小桶的重力G桶/N 物体在液体中测力计示数F/N 小桶和排液的总重G总/N 浮力F浮/N 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N 1 2 3 实验结论:实验1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目的:练习使用杠杆,并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器材:杠杆和支架、钩码、刻度尺、细线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把杠杆安装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2、如图所示,在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把支点右边的钩码所受的重力当作动力F1,支点左边的钩码所受的重力当作阻力F2;量出杠杆平衡时的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把F1、F2、l1、l2的数据填入表中。3、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再做两次实验,将测出的数据填入表中。4、根据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数据: 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 2 3 实验结论:�EMBEDEquation.DSMT4\*MERGEFORMAT����EMBEDEquation.DSMT4\*MERGEFORMAT����EMBEDEquation.DSMT4\*MERGEFORMAT����EMBEDEquation.DSMT4\*MERGEFORMAT����EMBEDEquation.DSMT4\*MERGEFORMAT����EMBEDEquation.DSMT4\*MERGEFORMAT���_1461361998.unknown_1461405220.unknown_1461405279.unknown_1461362014.unknown_1234567891.unknown_1461361925.unknown_1461361969.unknown_1234567893.unknown_1461349260.unknown_1234567894.unknown_1234567892.unknown_1234567890.unknown
本文档为【初二物理实验报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1.9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依依不舍
本人从是教学多年,所以沟通,教学精进,多次被学校评为学习标杆。
格式:doc
大小:2MB
软件:Word
页数:13
分类:初中物理
上传时间:2019-01-19
浏览量: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