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基础理论(完结)

中医基础理论(完结)

举报
开通vip

中医基础理论(完结)1第1章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1、整体观念1)定义: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2)主要内容①人是一个有机整体②人与外自然环境的统一性③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2、辨证论治1)定义①辨证:对四诊所收集到的临床资料(病史和症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分析,辨清其原因、性质、部位、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②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则、治法和...

中医基础理论(完结)
1第1章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1、整体观念1)定义: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2)主要内容①人是一个有机整体②人与外自然环境的统一性③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2、辨证论治1)定义①辨证:对四诊所收集到的临床资料(病史和症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辨清其原因、性质、部位、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②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则、治法和方药,以及采用其他相应的治疗手段③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解决疾病的手段和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2)证、病、症三者的概念及关系①证:即证候,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生理反应状态的概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邪正关系、病变趋势及转归等本质。②症:即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是病人主观感觉或医生检查所获得的结果③病:即疾病,是指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发病规律和转归的一种病理过程④关系:症状是构成证候的基本要素;一个疾病过程中可能包含几个证候,而同一个证候可以见于不同的疾病过程当中;疾病强调全过程,证候强调现阶段3、同病异治:指同一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疾病所处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证异则治异”4、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即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证同则治同”第2章精气学说1、精与气的基本概念1)精:广义:又称精气,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狭义: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2)气: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本原,来源于“水气说”2、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2)精气的运动与变化①气机:指气的运动,主要有升、降、聚、散②气化: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中各种变化的过程(精气运动变化的主要体现)气化的形式:气与形、形与形、气与气、有形之体自身的不断变化更新3)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第3章阴阳学说1、定义: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2、阴阳的基本特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1)凡运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属于阳的范畴2)凡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的范畴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阴阳对立制约: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相互排斥阴阳两方面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于他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消长“阴平阳秘”结果22)阴阳交感:阴阳二气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运动过程,是万物化生的根本条件,又称为“阴阳相错”3)阴阳互藏: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Tips:阴阳互藏是阴阳交感的动力根源;阴阳互藏是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根据4)阴阳互根: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即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面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称之为“互根”5)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不断地资生、促进和助长对方“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6)阴阳消长:事物中所含阴阳的量和阴与阳之间的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地消长变化着阴阳双方在一定程度内的消长变化,反映了事物之间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关系的协调平衡7)阴阳转化: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阳转化为阴,阴转化为阳第4章五行学说1、定义:指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及其运动变化2、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生长、升发、舒展、条达“火曰炎上”——温热、升腾“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金曰从革”——清洁、肃降、收敛“水曰润下”——寒凉、滋润、向下行3、五行的归类方法:取象比类法;推演络绎法4、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自然界五行人体五音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五脏五腑五官形体情志五声五液角酸青生风东春木肝胆目筋怒呼泪徵苦赤长暑南夏火心小肠舌脉喜笑汗宫甘黄化湿中长夏土脾胃口肉思歌涎商辛白收燥西秋金肺大肠鼻皮悲忧哭涕羽咸黑藏寒北冬水肾膀胱耳骨恐惊呻唾5、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相生: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滋生的作用相生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母子关系)2)相克: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抑制和制约作用相克关系:①所胜:“我克”者为所胜,如“木克土”,则土为木所胜②所不胜:“克我”者为所不胜,如“木克土”,则木为土所不胜3)五行制化:指五行之间相互生化、相互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4)相乘:五行中的某一行对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如:木乘土5)相侮: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又称“反侮”,如土侮木6)母病及子:母行虚弱,引起子行亦不足,终致母子两行皆不足7)子病及母:①子行亢盛,引起母行亢盛,结果子母皆亢盛→“子病犯母”②子行虚弱,上累母行,引起母行亦不足,终致子母俱不足③子行亢盛,损伤母行,以致子盛母衰,一般称为“子盗母气”6、五行在生理方面的应用1)构建了以五脏为中心的五大功能系统2)说明人与自然的统一性3)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特点4)说明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7、五行在病理方面的应用:①母子相及;②相乘相侮的病理传变8、在疾病诊断中应用:①指导疾病的定位诊断;②判断疾病的传变趋势9、在疾病治疗中应用:①控制五脏疾病的传变;②确定五脏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1)相生: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治法滋水涵木法、益火补上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2)相克:抑强扶弱。治法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南心火旺,北肾阴虚)相克关系异常相生关系异常五色:主色胜客色→逆客色胜主色→顺色脉:得相生之脉→顺得相克之脉→逆五华爪面唇毛发3第5章藏象学说1、藏象学说:是在整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2、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3、形成基础1)古代解剖知识2)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3)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使藏象理论系统化4)反复的医疗实践,从病理现象和治疗效应来分析和反证机体的生理功能4、五脏与六腑的不同五脏六腑生理化生和贮藏精气受盛和传化水谷功能藏而不泻,满而不实泻而不藏,实而不满属性阴阳藏神有关无关(胆例外)形态实体性器官中空性器官主从主从临床脏病多虚,五脏宜补腑病多实,六腑宜泻5、奇恒之腑:形态上中空有腔似腑,功能上贮藏精气似脏,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第6章五脏一、心1、生理功能1)心主血脉:心气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作用其功能正常的三个条件:心气充沛(关键)、脉道通利、气血充盈2)心藏神:统帅全身脏腑、经络、五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的作用①广义之神: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②狭义之神:人的意识、思维、情感、性格倾向等精神活动③物质基础:心主血2、生理特性1)心为阳脏而主通明2)心气下降二、肺1、生理功能1)主气、司呼吸: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两个方面①主呼吸之气:呼浊吸清,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实际是肺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在气体交换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肺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协调有序,则呼吸均匀通畅·肺主呼吸之气异常,可出现肺气失宣,多见胸闷、气急或发为哮喘;肺气失降,多见喘咳气逆等②主一身之气: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宗气的生成:清气与来自脾胃的水谷精微相结合即为宗气·气机的调节2)通调水道: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作用“肺主行水”①肺气宣发:津液→向上、向外布散、输布全身,外达皮毛分布体表津液,依靠卫气调节,从汗孔排出体外②肺气肃降:津液→脾中的水液上输于肺,肺通过肃降作用将水液下降于肾“肺为水之上源”③异常:水道失于通调,水液代谢障碍→尿少、颜面周身浮肿,治疗宜宣肺利水消肿【提壶揭盖法】3)朝百脉、主治节①朝百脉: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流经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宣降作用,将富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作用:①气体交换;②助心行血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4②主治节:气治理调节呼吸运动和全身的气机血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津液治理和调节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2、生理特性1)肺为华盖:保护五脏,抵御外邪2)肺为娇脏:清虚而娇嫩,不耐寒热燥湿之邪3)肺气宣降①宣发:即宣发和布散,肺气向上的升宣和向外周的布散。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通过肺的气化,排出体内的浊气·将脾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外达于皮毛·宣发卫气,以防御外邪,温养肌表,调节汗孔之开合,控制汗液排泄,维持体温稳定②肃降:即清肃、洁净和下降,肺气向下的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向下布散·将肺吸人的清气和由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并把代谢后的谁也下输至肾和膀胱·清除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和通畅三、脾1、生理功能1)主运化:脾具有把水谷(饮食物)化为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①运化水谷: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转输精微物质②运化水液: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调节作用2)主统血:脾气具有统摄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①机制:通过气对血的固涩作用来实现的②病理:脾不统血,可见各种出血2、生理特性1)脾气主升①主升清: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②主升举:脾气上升能起到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防止其下垂2)喜燥恶湿四、肝1、生理功能1)主疏泄:肝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①生理作用:A.调畅全身气机B.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和输布C.促进脾胃运化与胆汁的分泌排泄D.调畅情志E.疏泄男子精液与女子月经②中心环节:调畅气机2)主藏血: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机能2、生理特性1)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2)肝气升发3)肝喜条达而恶抑郁五、肾1、生理功能1)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①藏精:肾具有贮藏精气的生理功能,依赖于肾气的闭藏(亦称“封藏”)作用·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与生俱来构成人体胚胎的原始物质“肾为先天之本”·后天之精: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五脏六腑之精②主生长发育生殖:人体生命过程中的每一阶段机体的生长发育或衰退情况,都取决于肾精及肾气的盛衰③主脏腑气化: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推动和调控着各脏腑形体官窍的生理功能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5·肾阴:滋润、濡养·肾阳:推动、温煦2)主水: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3)主纳气: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①肾不纳气的临床表现:呼吸表浅,呼多吸少,动则气喘2、生理特性1)主蛰藏:潜藏、封闭、闭藏2)守位:肾中相火(肾阳)涵于肾中,潜藏不露,以发挥其温煦、推动作用3)恶燥六、五脏之间的关系1、心与肺:主要体现于血液运行和呼吸运动之间的协同调节1)心主血和肺主气:气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2)心主行血肺主呼吸①宗气贯心而司呼吸,是连接心的搏动和肺的呼吸之间的中心环节②病理:肺的主气、司呼吸功能异常可以影响心的行血功能;心行血异常,亦可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2、心与脾:主要体现于血液生成和血液运行的相互协同关系3、心与肝:主要体现于血液运行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调节方面4、心与肾:主要体现于:一是“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二是阴阳互资5、肺与脾:主要体现于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和代谢两个方面“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6、肺与肝:主要体现于气机调节方面7、肺与肾:主要体现于1)水液代谢:“肺为水之上源”2)呼吸运动:“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3)阴阳互资8、肝与肾:主要体现于“肝肾同源”或“乙癸同源”9、肝与脾:主要体现于:一是肝的疏泄与脾的运化相互为用;二是血液的生成、贮藏及运行10、脾与肾: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先天与后天互促互助第7章六腑一、六腑的生理功能1、胆:①贮藏和排泄胆汁(胆汁来源于肝之余气,由肝血化生);②主决断,调节情志注意:胆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腑2、胃:①主受纳、腐熟水谷;②胃主通降;③喜润恶燥“太仓”、“水谷之海”、“水谷气血之海”3、小肠:①受盛和化物;②泌别清浊:分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③小肠主液4、大肠:①传化糟粕;②大肠主津(再吸收糟粕中多余的水液)5、膀胱:贮存和排泄尿液(全赖于肾的气化功能)6、三焦1)通行元气: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三焦是气机升降出入运动的通路2)运行水液:气、水的运行以三焦通行元气为动力,以三焦为水液运行的通道,才能正常升降出入3)生理特性①上焦如雾: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两脏;上焦主气的宣发和升散②中焦如沤:膈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中焦升降之沤,气血生化之源③下焦:以脐以下的部位;下焦主要是排泄糟粕和尿液二、六腑与五脏之间的关系(经脉络属,表里关系)小肠有热循经上熏于心—可见心烦、舌赤糜烂等1、心与小肠:①生理上互相为用;②病理上相互影响:心火下移小肠—引起尿少、尿赤涩痛、血尿等2、肺与大肠:肺气壅塞,失于肃降;气不下行,津不下达大肠实热,传导不畅,腑气不通肺气虚弱,推动无力→气虚便秘3、脾与胃:①纳运相成:脾为胃行其津液;②升降相因:脾升,胃降;③燥湿相济4、肝与胆:①同司疏泄;②调节情志5、肾与膀胱:①肾气充足,固涩有权膀胱开合有度;②肾与膀胱共同完成尿液的生成、贮藏和排泄各脏阴阳之本血液运行的第一推动力:心气血液运行的第一固涩力:脾气与血液运行有关的脏:第一心、第二脾、第三肝6第8章奇恒之腑一、脑1、脑居于颅腔之中,由髓汇集而成,故名“髓海”。2、主要生理机能1)主宰生命活动:脑为“元神之府”,是生命的枢机,能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2)主司精神活动3)主司感觉和运动二、女子胞1、又称胞宫、胞脏、子宫、子脏2、主要生理机能1)主持月经2)孕育胎儿3、女子胞与心、肝、脾的关系尤为密切:月经的来潮,胎儿的孕育,均赖于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生血4、肾中精气的作用:肾中精气的盛衰直接影响天癸产生与衰竭5、冲任二脉的作用:“冲为血海,任主胞胎”第9章精、气、血、津液、神一、精1、人体之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2、精的生成1)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2)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物,由脾胃等脏腑吸收水谷中的精华物质所产生,故又称“水谷之精”3、人体之精的功能:促进生长发育、生髓充脑、养骨、化血、滋养濡润、防御卫外二、气1、人体之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无形可见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2、人体之气的生成1)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元气)、2)源于饮食物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谷气)3)由肺肾吸纳的自然界的清气3、人体之气的生成与相关脏腑的关系1)肾为生气之根:先后天之精气藏于肾中,互相促进,化生元气2)脾胃为生气之源:脾胃所化生的水谷之精是气生成的主要来源3)肺为生气之主:肺主呼吸之气和一身之气4、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1)气机:即气的运动,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2)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是指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的功能5、人体之气的主要功能1)推动作用:①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元气);②推动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③推动血液的生成与运行;④推动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2)温煦作用:①维持机体恒定的体温;②有助于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③血液和津液等液态物质在气的温煦作用下正常运行,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3)防御作用:①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卫气);②与邪相争,驱邪外出4)固涩作用:固涩血液、津液、精液5)气化作用: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的功能6)营养作用:由水谷化生的营气化生气血,营养全身;卫气温养皮肤肌肉,脏腑经络7)中介作用76、人体之气的分类1)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①生成与分布:由肾中所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②生理功能: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温煦各个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活动2)宗气: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①生成与分布:由脾胃运化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互结合而生成宗气生成后积聚于胸中,通过上出息道、贯注心脉及沿三焦下行的方式布散全身②生理功能:走息道以司呼吸;贯心脉以行血气3)营气:又称“荣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属阴,又称营阴①生成与分布: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中精华部分所化生,进入脉中,运行全身②生理功能:化生血液;营养全身4)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属阳,又称卫阳①生成与分布: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中慓悍滑利部分所化生,运行于脉外,布散全身②生理功能:防御外邪;温养全身;调控腠理三、血1、基本概念: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2、血的生成:1)主要由营气和津液组成“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2)营气+津液,通过心、肺的作用,生血3)精血互生:“精血同源”(肝肾同源)3、血的生成与相关脏腑的关系1)脾胃: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2)心肺:肺吸入清气贯注心脉,营气、津液入于脉中,“奉心化赤”为血3)肝肾:肾藏精,精生髓,精髓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之一;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应春生之气4、血的运行1)与气的关系:气的推动和固涩作用之间的协调平衡2)与脏腑关系:①心主血脉—心气的推动是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②肺朝百脉—肺气宣发肃降,生成宗气,调节气机,助心行血③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能够推动和促进血行;肝藏血—防止血逸脉外④脾主统血—控摄血液在脉中运行,防止血逸脉外5、血的功能:濡养滋润、化神四、津液1、基本概念: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唾、涎、涕、泪和胃液、肠液、关节腔液、胸腹腔等间隙的液体等2、津与液的异同名称性状分布功能津较清稀,流动性较大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渗入血脉滋润液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濡养3、津液的代谢:主要通过尿液和汗液;肺、脾、肾三脏的生理功能起着主要作用;其中肾为关键4、津液的功能:滋润濡养、化生血液五、神1、基本概念:1)广义之神: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包括形色、眼神、言谈、表情、应答、举止、精神、情志、脉象等2)狭义之神:人的意识、思维、情感、性格倾向等精神活动2、神的功能: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六、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1、气与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1)气能生血:气化是生血的动力,营气是生血的成分2)气能行血:气直接推动血行,促进脏腑功能从而推动血行3)气能摄血:血液能正常循行于脉中,离不开气的固摄1)血能生气:血能濡养并生成气2)血能载气:血液是气的载体(载气病理:气随血脱)82、气与津液的关系1)气能生津:脾胃之气是关键2)气能行津:津液的输布、排泄需气的运动(“”治痰先治气“)3)气能摄津:卫气对汗的固涩等3、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1)精血同源:精与血化源相同而又相互资生的关系,称为“精血同源”2)津血同源:津液和血来源相同而又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的关系,称为“津血同源”,因为汗液为津液所化生,而津血同源,故又有“血汗同源”之说4、精气神之间的关系1)气能生精、摄精2)精能化气3)精、气化神4)神驭精、气第10章经络1、基本概念: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1)经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2)络脉:十五别络、浮络和孙络3)连属组织: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2、十二经脉1)走向规律:手之三阴胸内手;手之三阳手外头;足之三阳头外足;足之三阴足内腹胸2)交接规律:阴经与阳经交接于四肢,阳经与阳经交接于头面,阴经与阴经交接于胸腹部3)十二经脉分布规律①四肢部:前缘—太阴、阳明;中线—厥阴、少阳;后缘—少阴、太阳(内侧阴经、外侧阳经)Tips:下肢在内踝尖上8寸以下,厥阴在前、太阴居中、少阴在后(肝脾肾,交八寸)②头面部:阳明经—面部、额部;太阳经—面颊、头项、头后部;少阳经—头侧部③躯干部:规律性不强4)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手三阳、三阴互成表里;足三阳、三阴互成表里阴经主里,属脏络腑;阳经主表,属腑络脏5)十二经络的流注次序3、奇经八脉1)概念:不同于十二正经的八条经脉,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和阳维脉2)特点:①走向和分布不规律;②与五脏六腑无络属关系;③与奇恒之腑关系密切;④无表里相配关系3)作用:①进一步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②调节十二经脉气血;③与肝、肾及脑、髓、女子胞密切联系4)各自功能:①督脉:“阳脉之海”;②任脉:“阴脉之海”,“任主胞胎”;③带脉:约束纵行诸经④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和“血海”4、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因其沿线深而长,又与正经相似,故又称“别行的正经”【沟通表里两经并加强与脏腑联系的另一经脉系统】1)离:四肢肘膝关节以上的本经别出(向上走↑)2)入:经过躯干部深入体腔,联系相关脏腑3)出:在头项部由体腔浅出于体表4)合: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经脉;阴经经别合于相表里阳经经脉1)津能生气2)津能载气:气随津脱(吐下之余,定无完气)胸中肺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足大趾指端鼻旁食指端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阴心经足小趾端目内眦小指端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大趾目外眦无名指端心中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乡95、十五别络:是自经脉别出的分支,十五络脉是由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别络及脾之大络组成1)特点:十二经脉的络脉都是从四肢肘、膝以下分出,络于相互表里的阴阳两经,从阳走阴或从阴走阳,是十二经在四肢互相传注的纽带2)生理功能:①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肢体的联系;②统帅全身络脉;③渗灌气血—涵养全身6、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是经脉之气在人体四肢百骸、骨骼筋肉之间运行的另一径路1)特点:①多行于体表,不入内脏,且均从四肢末端→头身;②结聚于关节、骨骼和肌肉丰满部位,散络头身2)生理功能:①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的体位姿势,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作用②部分经筋入体腔,起到固定内脏的作用7、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1)特点:分布在皮肤表面,无十二经脉之逆顺流注,亦无经筋、经别之向心性分布2)生理功能:①抗御外邪,保卫机体;②反应内在脏腑之病变;③拓展治疗方法,增加治疗效应8、经络的主要生理功能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2)运行气血、濡养全身3)感应传导作用4)调节机能平衡作用第11章体质1、概念: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2、构成:体质由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三个方面的差异性构成3、体质的特点:①先天遗传性;②差异多样性;③形神一体性;④群类趋同性⑤相对稳定性;⑥动态可变性;⑦连续可测性;⑧后天可调性4、“精”的多少优劣是体质差异的根本5、人体的体质是正气盛衰偏倾的反映第12章病因一、六淫1、概念:是指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是属于外感病的一类致病因素2、六淫的形成,包括两种情况: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即非其时而有其气或气候变化过于急骤个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3、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1)外感性:六淫致病途径,多从肌表、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2)季节性:六淫致病常有相对季节性3)地区性:六淫致病常与生活、工作的区域环境密切相关4)相兼性: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侵袭人体致病,又可两种或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5)转化性:六淫在一定条件下,其征候性质可发生转化4、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1)风邪:①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②风性善行而数变;③风性主动;④风为百病之长2)寒邪: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②寒性凝滞;③寒性收引3)暑邪: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②暑性升散,易扰神、伤津、耗气;③暑多挟湿4)湿邪:①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②湿性重浊;③湿性黏滞;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5)燥邪:①燥性干涩,易伤津液;②燥易伤肺6)火(热)邪:①火热为阳邪,其性燔灼趋上;②火热易扰心神;③火热易伤津耗气;④火热易生风动血⑤火邪易致疮痈二、疠气1、概念:是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2、致病特点:①传染性强,易于流行;②发病急骤,病情危笃;③一气一病,症状相似三、七情皮肤针101、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应2、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1)脏腑精气(尤其是五脏精气)是情志活动产生的内在生理学基础2)情志过激伤及脏腑精气3、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1)直接伤及内脏: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2)影响脏腑气机:喜则气缓、怒则气上、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3)多发为情志病:如郁证、癫、狂等4)情志变化影响病情:加重或改善病情四、饮食失宜1、饮食不节1)过饥:气血生化乏源,脏腑组织失养,抗病不力,继发他病2)过饱:损伤脾胃之气,导致脘腹胀痛拒按、厌食、嗳腐吞酸、泻下臭秽2、饮食不洁:胃肠功能失调、寄生虫病等3、饮食偏嗜:①寒热偏嗜②五味偏嗜: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五、劳逸失度1、过劳:①劳力过度:劳则气耗,损伤形体,则少气懒言、体倦神疲、喘息汗出;久立伤骨,久行伤筋②劳神过度:思虑太过,暗耗心血,损伤脾气—心悸失眠、健忘、纳呆腹胀便溏③房劳过度:肾精、肾气耗伤—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精神萎靡、性机能减退,导致早衰2、过逸:①安逸少动,气机不畅—脾胃呆滞,气滞血瘀,水湿痰饮内生—食少胸闷,痰盛体胖②阳气不振,正气虚弱—动则心悸、气喘汗出,抗邪无力,易感外邪致病③长期用脑过少,加之阳气不振,导致神气衰弱—精神轰蘼、健忘、反应迟钝六、痰饮1、概念:痰饮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较稠浊的为痰,清稀的为饮2、痰:分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无形之痰是只见其征象,不见其形质的痰病,如眩晕癫狂等3、饮:水液停留于人体局部者,因部位和症状不同分为“痰饮”、“悬饮”、“支饮”、“溢饮”4、痰饮的形成:外感六淫,或七情内伤,或饮食失宜,或劳逸失度等,使肺、脾、肾、肝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以致水液输布、排泄障碍,水液停聚而形成5、致病特点:①阻滞气血运行;②影响水液代谢;③易于蒙蔽清窍,扰乱心神;④致病广泛,变幻多端七、瘀血1、概念: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体内瘀积的离经之血,以及因血行不畅而停滞于脉内之血2、形成1)一是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瘀2)二是由于外伤、或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等原因,引起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血3、致病特点:①易于阻滞气机;②影响血脉运行;③影响新血生成;④病位固定,病证繁多4、致病的病症特点1)疼痛:刺痛拒按,痛处固定,夜间痛甚2)肿块:局部青紫肿胀隆起的血肿,或体内可扪及质硬坚固难移的癥积3)出血:血少不畅,紫暗有块4)色紫黯:面色紫暗,唇甲青紫;舌质紫暗,瘀斑瘀点5)可表现出肌肤甲错及脉象上的某些异常,如涩脉或结代脉等第13章发病1、正气: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包括脏腑、经络、气血等功能)和抗病、康复能力,简称为“正”2、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简称为“邪”3、发病的基本原理: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4、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①环境与发病;②体质与发病;③精神状态与发病5、发病类型111)感邪即发:感邪后立即发病2)徐发:即感邪后缓慢发病3)伏而后发,多见于“伏气温病”,如“夏伤于暑,秋为痎痃疟”,“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等4)继发:指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继而发生新的疾病5)合病与并病:指两经或两个部位以上同时受邪而出现病证6)复发第14章病机一、疾病盛衰1、邪正盛衰: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所发生的盛衰变化1)实证(邪气盛则实)①含义:主要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亢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②特点:邪盛正未衰,正邪斗争激烈,病理反映比较剧烈的、有余的证候③表现:体质壮实、壮热狂躁、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舌苔厚腻等2)虚证(精气夺则虚)①含义:主要指正气不足,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②特点:抗病力低下,正邪斗争不剧烈表现出的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的证候③表现:神疲体倦、气短、面色无华、自汗、盗汗、二便失禁、五心烦热、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3)虚实错杂:在疾病过程中,邪盛和正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常见类型—虚中夹实、实中夹虚4)虚实转化:由实转虚、由虚转实5)虚实真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疾病的某些临床表现与其病机的虚实本质不相符合的病理状态①真虚假实(至虚有盛候)②真实假虚(大实有羸状)2、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1)正胜邪退:疾病向好转或痊愈方向发展2)邪去正虚:多见于重病的恢复期3)邪盛正衰:疾病向恶化、危重,甚至向死亡方面转归4)邪正相持:病势处于迁延状态。5)正虚邪恋:疾病处于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疾病由急性转为慢性,或留下后遗症而持久难愈二、阴阳失调1、阴阳偏胜1)阳偏胜:实热证。症状特点:热、动、燥。发展趋势:阳胜则阴病2)阴偏胜:实寒证。症状特点:寒、静、湿。发展趋势:阴胜则阳病2、阴阳偏衰1)阳偏衰:阳虚则(虚)寒2)阴偏衰:阴虚则(虚)热3、阴阳互损: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1)包括:阴损及阳、阳损及阴2)理论依据:阴阳互根4、阴阳格拒:在阴阳偏盛或偏衰基础上由阴阳双方相互排斥而出现寒热真假病变的一类病机1)阴盛格阳(简称为“格阳”):阴寒壅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表现:内真寒外假热2)阳盛格阴(简称为“格阴”):邪热内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而格阴于外,表现:内真热外假寒5、阴阳亡失:机体的阴液或阳气突然大量亡失,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1)亡阳:阳气大量脱失,温煦、推动、兴奋、卫外等功能严重衰竭,阴寒内盛,故多见大汗淋漓、肌肤手足逆冷、踡卧、神疲,脉微欲绝2)亡阴:阴液大量亡失,凉润、抑制、宁静、内守等功能衰竭,虚热内迫,故多见喘渴烦躁、手足虽温而汗多欲脱(汗热而粘)三、精、气、血异常1、精异常121)精亏:①肾精不足;②水谷之精不足2)精失泄失常:①失精:生殖之精或水谷之精大量丢失;②精瘀:见排精不畅或排精不能,伴精道疼痛2、气异常1)气虚:元气损耗,功能失调,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①形成原因:气的生成不足;气的耗损太过②主要临床表现:以神疲乏力,舌淡,脉虚为主症2)气机失调:气的升降出入失常,包括:气滞:气的流通不畅、郁滞不通。临床特点:闷、胀、疼痛升降失常气逆: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常见:肺—咳、胃—呕、肝—厥气陷:气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多由于脾虚气闭:气机闭阻,外出严重障碍,以致清窍闭塞,出现昏厥气脱:气不内守,大量向外亡失,以致机体突然衰竭。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开3、血异常1)血虚:血液不足,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①形成原因:血的生成不足;血的耗损太过②主要临床表现:以面、唇、舌、眼睑、爪甲等淡白无华(即“贫血外观”),脉细无力为主症2)血运行失常①血瘀:气虚、气滞、痰浊、血寒、血热等均可形成血瘀。瘀血是血瘀的病理产物②出血:血热、气虚、外伤及瘀血内阻等有关4、精、气、血关系失调1)精与气血关系失调①精气两虚:肾主生长、发育迟缓,生殖功能障碍及早衰②精血不足:病及肝肾③气滞精瘀和血瘀精阻2)气与血的关系①气滞血瘀:气的运行郁滞不畅,血行障碍而血的病理状态A.形成原因:情志内伤,抑郁不遂;闪挫外伤,伤及气血;B.肝、心、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②气虚血瘀:气虚推动无力而致血行不畅,甚至阻不同的病理状态【心】③气不摄血:因气的不足,固摄血液的生理功能减弱【肝、脾】④气随血脱:大量出血的同时,气随血的突然流失而脱散,致气血并脱的危重病理状态⑤气血两虚: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组织器官失养而致人体机能衰退的病理状态四、津液代谢失常1、津液不足:津液亏少及其濡润、滋养功能减退而出现一系列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1)形成原因:①生成不足;②耗损太过:一是热邪伤津,二是津液丢失过多,三是慢性疾病耗伤津液2)主要临床表现:①伤津:轻者—眼窝内陷、十指螺纹瘪陷、尿少、口舌干燥,皮肤弹性差、转筋重者—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脉微欲绝②脱液:多见于热病的后期,恶性肿瘤晚期、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可见形瘦肉脱、毛发枯槁,手足震颤、肌肉瞤动,舌红少苔或光红无苔2、津液输布、排泄障碍:津液化为汗液,有赖肺气的宣发功能;化为尿液,有赖肾气的蒸化功能3、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水停气阻、气随津脱、津枯血燥、津亏血瘀、血瘀水停五、内生“五邪”1、概念: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及精气血津液功能失常而产生的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等病理变化2、风气内动:即“内风”1)肝阳化风:肝肾阴亏、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气化风2)热极生风:高热至极,热灼津液、营血,燔灼肝经,肝筋失其柔顺之性所致表现:痉厥、抽搐、鼻翼煽动、目睛上吊,常伴有高热、神昏、谵语3)阴虚风动:热病后期或久病伤阴,筋脉失之濡润,且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气亢胜、脉细如丝出入失常134)血虚生风:由于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营血,肝血不足,筋脉失养,血不荣络虚风内动表现: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则手足拘挛不伸等3、寒从中生:即“内寒”,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阴寒之气弥漫的病理状态1)形成原因:①阳虚则阴盛;②阳气虚衰2)临床特点:冷、白、静、稀、润4、湿浊内生:即“内湿”,脾气的运化水液功能障碍而引起湿浊蓄积停滞的病理状态1)脾的运化失职是湿浊内生的关键,脾主运化,有赖于肾阳的温煦和气化2)脏腑病位:主要在脾、肾5、津伤化燥:即“内燥”,机体津液不足,人体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滋润濡养,而出现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1)以肺燥为主的,干咳,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甚至燥伤肺络而见咯血2)以胃燥为主的,知饥但不欲食,或干呕、呃逆,舌光红无苔3)以肠燥为主的,大便干结等6、火热内生:即“内火”或“内热”,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由于气血郁滞,或由于病邪郁结而产生的火热内扰,机能亢奋的病理状态7、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体质因素、病邪因素、地域因素、气候因素、生活因素第15章防治原则1、预防:就是指采取一定的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医亦称为“治未病”2、中医的预防思想—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3、中医治则:治标治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理精气血津液、三因制宜、正治反治1)治标治本:①急则治标;②缓则治本;③标本兼治2)正治反治:①正治: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治疗法则,又称逆治。适用于病证本质与临床现象一致的病变。正治的常用治法: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②反治: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治疗法则,又称从治。适用于病证本质与临床现象不完全一致的病变。反治的常用治法:热因热用(以热治热):适用于真寒假热证;寒因寒用(以寒治寒):适用于真热假寒证;塞因塞用(以补开塞):适用于真虚假实证;通因通用(以通治通):适用于真实假虚证3)扶正祛邪:①扶正:在于增强正气,有利于祛邪—正盛邪自去,用于虚证②祛邪:在于祛除邪气,有利于恢复正气—邪去正自安,用于实证③扶正祛邪先后使用:A.先祛邪后扶正(先攻后补)—适用于正气虽虚,但尚能耐攻B.先扶正后祛邪(先补后攻)—适用于正气虚甚,不耐攻邪④扶正祛邪同时使用:A.扶正兼祛邪—适用于正虚较甚为主,邪盛为次的虚实错杂证B.祛邪兼扶正—适用于邪实较盛为主,正虚为次的虚实错杂证4)调整阴阳:①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阳盛—实热证—热者寒之(以寒治热)阴盛—实寒证—寒者热之(以热治寒)②补其不足:即“虚则补之”阳虚—虚寒证A.阴病治阳:补阳以制阴,益火之源,以消阴翳B.阴中求阳:补阳时适当配用补阴药阴虚—虚热证A.阳病治阴:滋阴以制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B.阳中求阴:补阴时适当配用补阳药5)三因制宜:①因时制宜(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②因地制宜;③因人制宜(少年慎补,老年慎泻)4、治病求本:在治疗疾病时,必须辨析出疾病的病因病机,抓住疾病的本质,并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5、治则: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而制定的治疗疾病的准绳6、治法:是在一定治则指导下制订的针对于疾病与证候的具体治疗大法、治疗方法及治疗措施第16章养生与寿夭1、养生的原则:①顺应自然;②形神兼养;③调养脾肾;④因人而异2、养生的方法:①适应自然,避其邪气;②调养精神,内养真气;③饮食有节,谨合五味④劳逸结合,不可过劳;⑤合于术数,适当调补“气有余便是火”—“壮火”理解:在冬季应该顺应寒冷收藏之气,同时又要避免用寒药加剧此寒气以免太过
本文档为【中医基础理论(完结)】,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4.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发成
热爱生活
格式:pdf
大小:392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3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7-25
浏览量:1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