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

举报
开通vip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1/37同济大学2014年城市规划考研真题1.奥斯曼巴黎改建的内容及影响。拿破仑第三时期---奥斯曼巴黎改建计划背景---欧洲中心之一目标---功能需要、宣传帝国、军事防御内容:十字干道和环路;持续17年的道路建设;重视市中心/重要公共建筑的建设;大量的绿化建设;城市中心---分区设置中心;市政设施建设的近代化;缺失---贫民问题、内外交通衔接矛盾2.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3.计算容积率。一块25ha用地,其中A地块8ha,容积率---;B地块5ja,容积率---;C地块1...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
·1/37同济大学2014年城市规划考研真题1.奥斯曼巴黎改建的内容及影响。拿破仑第三时期---奥斯曼巴黎改建计划背景---欧洲中心之一目标---功能需要、宣传帝国、军事防御内容:十字干道和环路;持续17年的道路建设;重视市中心/重要公共建筑的建设;大量的绿化建设;城市中心---分区设置中心;市政设施建设的近代化;缺失---贫民问题、内外交通衔接矛盾2.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3.计算容积率。一块25ha用地,其中A地块8ha,容积率---;B地块5ja,容积率---;C地块10ha,容积率---。算总用地建筑密度。4.低碳理念在居住区规划中的体现。1)居住区层面、选址、上下风向2)建筑群组合排列3)建筑节能·2/375.多层与高层住宅区的停车布置与组织形式。6.以某一城市为例,说明其经济地理位置的特点,列举两个因素可以改变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地理位置:指地表上某一事物与其外在客观事物间的空间关系,这种空间关系由方向和距离这两个基本的要素组成。方向和距离要素确定城市的确切位置;城市或区域与山脉、平原、江河、海洋等的空间关系为自然地理位置,与交通线、产业区、港口及其其他城市或区域的空间关系为经济地理位置。7.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分析某一资源在城市规划中的配置与利用。循环经济的概念:针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依赖资源消耗换取经济增长,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及资源枯竭等问题,提出“循环经济”的概念,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经济。循环经济的增长模式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几种模式):8.简述城乡基础教育设施规划的编制程序。9.城市总体布局如何考虑气候因素。10.水网城市规划布局考虑的要点。1)大河防洪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防洪堤建设等城市安全方面,利用小河道等水系构建安全的排洪蓄洪系统2)给水厂选址、污水、排涝3)港口码头、工业布局生产、仓储、水运交通4)特大桥桥位选址、桥梁与道路系统的协调、通航河道桥梁的桥下净空要求5)道路网垂直、平行河道布局的要求6)滨水岸线等生活空间的保留、与其他岸线利用不冲突7)滨水空间与绿化系统结合营造生态景观环境、滨水特色空间的营造论述1.居住区规划如何体现城市文脉和特征。2.就农村与城镇发展的区别,简述村庄规划的特征。村庄规划的特征:农村和城镇发展的区别:乡村规划的内容:1)划定规划区范围;2)拟定住宅、道路、供水、排水、供电、垃圾收集、畜禽养殖场所等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的用地布局、建设要求;3)对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防灾减灾等作出具体安排;4)乡规划应当包含本行政区域内的村庄发展布局;3.就以人为中心的城镇化,谈谈新型城镇化的特征。以人为中心的城镇化:城镇化的目的是为人服务以人为中心(民生)的城镇化内涵:1)经济层面: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农村人均纯收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社会层面: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社会保障能力、医疗服务水平、教育水平、对老年群体及弱势群体关注度;3)体制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层面:对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行政管理体制、城乡统筹、收入分配制度等的革新;4)城镇建设层面:生态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完善基础设·3/37施覆盖水平、保障房安居工程;新型城镇化的特征:1)经济产业要素方面:三次产业协调均衡;垂直分工,产业链复杂;城镇间产业分工有序;从摇篮到摇篮的循环经济。2)人口劳动力要素方面:人口在城乡之间有序流动;劳动力充分就业;进城农民向市民转化。3)空间土地要素方面:城乡土地集约利用;控制城市空间无序蔓延;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提高。4)制度政策环境: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与制度;有助于人口有序流动的制度与政策。5)自然资源环境:资源节约、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6)社会文化环境:二元结构消解;社会公平均质化发展;社会和谐;文化多样性与包容性。2013年城市规划原理真题一、简述题(9'*10)1、隋唐长安城的规划布局特征1)总体布局体现了《周礼考工记》的城市形制规划,平面呈方形,旁三门,左祖右社,但市在宫南;2)道路系统3)里坊和市肆4)水系和园林绿化(八水绕长安)5)宗教建筑6)规划特点1)总体布局——宫城、皇城和外廓城;宫城在城市中部偏北,主要宫殿坐北朝南;皇城在宫城之南,规整长方形;内有中央高级衙署和太庙、社稷;外廓城东西南三面拱卫宫城和皇城,是居民和官僚的住宅区,也是长安的商业区;2)中轴对称3)东西两市·4/374)规整的道路方格网,东西南三面各有三处城门,通城门的道路为主干道,“其城廓比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道路系统成严格的方格网系统;道路宽度空前绝后;两侧有水沟,植槐树和榆树;5)居住分布采用里坊制,设置坊墙,坊门朝开夕必;6)供水和园林:八水绕长安;四大海和山水池,太液池、龙池、曲江池和芙蓉园等;7)宗教建筑:大雁塔和小雁塔8)人口:百万左右9)规划思想和都城的变迁隋文帝在长安建都的原因长安附近从西周到秦汉,长时间都是都城的所在地,这些都城在东汉末年的战乱中受到破坏,但是隋文帝仍在此建都的原因:1)长期的战争使邺城、洛阳等城市均严重的破坏;2)江南初定,政治统治还不够稳定;3)关中平原军事形势有利4)隋朝的势力原来就在这一带隋文帝在长安建都时,放弃汉长安在其东南另建新城的原因:1)汉长安历经破坏,难于修复,而且“风水”不利;2)已有多朝建都,不变新不能体现新王朝的新气象;3)“汉营此城,经今八百岁,水皆咸卤,不甚宜人”;4)宫殿与一般建筑杂处,分区不明,防卫和管理不便;1)长安新城南对终南山及子午谷、北临渭水、东有浐河灞河二水、城西一片平原、东北部较高称龙首原、东南部已伸入曲江池以及起伏的丘陵地区;2)总面积8700公顷、加上周围的禁苑在内25000公顷、推测人口百万以上;3)城市总体布局城市呈规整方形,东南西北各设三城门;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以宫城正门承天门为起点,经皇城南面正门朱雀·5/37门和朱雀大街,一直延伸到外城南面正门明德门;两条横轴,在朱雀门和承天门处与纵轴线丁字相交;(即两个T字形轴线)4)皇城在城市居中偏北、宫城位于皇城的北面、外城在皇城和宫城的东西南三面,三面包围着皇城和宫城;祖庙和社稷在皇城的左右“左祖右社”5)道路系统道路系统为严整的方格网状,通向城门的几条主要干道十分宽阔,朱雀大街宽150米;泥土路面、两侧植行道树;居住坊里道路为一字形或十字形;城市干道+街坊内道路(系统)6)坊里全城分为109个坊里、五种规格大小;有坊墙,高约2米,坊内一字形或十字形道路;有严格的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坊门朝开夕闭、一般居民只能坊内开门、贵族和寺庙向大街开门;7)市肆在皇城前东西干道南侧设置东西二市、市场有通往全城的河道,全城河道通往渭河,最后流入黄河,便于商品运输;规划思想1)《周礼考工记》:继承了古代城市规划的传统;2)阶级对立:城市布局上,不使“宫殿与居民相参”的意图十分明确;3)规模显示国家财富和权力:长安城的规模、道路宽度、坊里面积都大的惊人,显示它强大的王权;4)数字概念:旁三门;布局特色1)整个长安城由三部分组成,即“城”“廓”“苑”;2)选址和汉长安不同;3)规划大兴城重视利用地形;4)按传统的城廓分工体制规划的;5)以宫城为中心的分区规划结构形式而设计;影响1)隋唐长安是继曹魏邺城之后、按规划在平地上兴建起来的大城市,并按照一定的意图进行修建,是古代严整布局的都城的典型;2)平面符合《考工记》中的王城城制要求;3)对以后国内外的城市规划有较大的影响,如隋唐东都洛阳、宋代东京汴梁、日本平安京、平城京2、文物建筑与历史建筑保护要求的区别3、居住区各类交通组织方式的特点·6/37人车分行1)进入住宅区后步行通路与汽车通路在空间上分开,设置步行路和车行路两个独立的路网系统;2)车行路分级明确,可采取围绕住宅区或住宅院落布置的方式,并以枝状尽端路或环状尽端路的形式伸入到各住户或住宅单元背面的入口;人车混行人车共存人车分行与人车混行相结合4、什么是居住密度?可以用哪些指标反映?居住密度的概念:居住密度是关于居住区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指单位用地面积上居民和住宅的密集程度。包含的指标有:1)人口密度:人口毛密度=总人口/住宅区总用地(人/公顷、万人/平方公里)人口净密度=总人口/住宅建筑总用地(人/公顷、万人/平方公里)2)人均用地:人均住宅区用地=住宅区总用地/住宅区总人口(平方米/人)3)建筑密度:住宅区建筑毛密度=住宅区总建筑基底面积/住宅区总用地面积(%)住宅区建筑净密度=住宅区某项建筑总基底面积/住宅区该项建筑总用地面积(%)4)建筑面积密度:建筑面积毛密度=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平方米/公顷)建筑面积净密度=某项建筑总面积/该项建筑总用地面积(平方米/公顷)5)容积率:住宅区容积率=住宅区总建筑面积/住宅区总用地面积(平方米/平方米)住宅用地容积率=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建筑总用地面积(平方米/平方米)5、居住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控制容积率的作用6、区域中影响城市发展的条件有哪些?对其中一个举例说明1)自然条件2)资源条件3)区位条件4)社会经济发展基础5)“软”条件:区域的社会、文化、科技实力、投资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等;7、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和规划依据规划的主要内容:1)依据区域城镇化发展的目标,明确区域内的农村人口容量,确定各级乡村居民点的人口配置及空间布局;·7/372)确定各等级乡村居民点的功能定位;3)配置相应的社会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4)确定乡村居民点发展和完善的策略;规划依据8、城市人口结构有哪些?在总体规划编制中为什么要研究人口结构?人口结构有:年龄结构、职业结构、家庭结构、空间结构年龄结构1)比较成年组人口数和就业人数,可以看出就业情况和劳动力潜力;2)掌握劳动后备军的数量,对研究经济有重要作用;3)掌握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的数量和发展趋势,是制定托儿、幼儿及中小学等公共设施规划指标的重要依据;4)掌握老年组的人口数及比重,分析城市老龄化水平及发展趋势,是城市社会福利服务设施规划指标的主要依据;5)分析年龄结构,可以判断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变化趋势,分析育龄妇女人口数量,是预测人口自然增长的主要依据;职业结构1)产业结构与职业结构的分析可以反映城市性质、经济结构、现代化水平、城市设施的社会化程度、社会结构的合理协调程度,是制定城市发展政策和调整规划定额指标的重要依据。家庭结构1)对于城市住宅类型的选择、城市生活和文化设施的配置、城市生活居住区的组织等都有密切的联系;2)家庭结构的变化对城市社会生活方式、行为、心理诸方面都带来直接影响,从而对城市物质要素的需求也有变化;空间结构:城市人口的空间结构指人口在城市内部的空间分布特征,包括人口密度、人口按各种属性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等。1)城市发展伴随着城市人口空间结构的变化,城市人口空间结构的变化能够反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2)城市人口空间的变化影响城市居住、产业、交通等各类用地和设施的规划布局。9、风玫瑰在城市规划布局中的运用10、单中心与多中心城市结构的差别1)道路网:放射路/放射路+环形路二、论述题(20'*3)1、对于居住区存在不同规模、不同职能的变化的现实,居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时需要考虑哪些方面?2、城市蔓延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城市总体布局中有哪些应对措施?蔓延产生的问题:1)经济成本居高不下(市政基础设施、过度的出行、更高的汽车使用率);2)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尤其是对乡村的破坏;3)加剧道路交通的拥挤;·8/374)土地资源浪费严重;5)城市中心破败衰落;6)城市空间和社会分异更趋严重;7)更高的犯罪率;城市总体布局中的应对措施1)城市发展方向的确定2)城市整体结构的控制3)精明增长3、某大城市中心区有一加工工业区要搬迁,对于这块用地有两个设想,一是以商务办公、商业服务业为主,二是以居住功能为主,请论述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权衡两个设想时需要考虑哪些方面?2012城市规划原理一、简答题1.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按使用性质可分为哪几类?1)教育——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2)医疗卫生——医院、诊所、卫生站;3)文化体育——影剧院、俱乐部、图书馆、游泳池、体育场、青少年活动站、老年人活动室、会所等;4)商业服务5)金融邮电——银行、储蓄所、邮电局、邮政所、证券交易所;6)社区服务——居民委员会、派出所、物业管理等社区生活服务设施;7)市政公用——公共厕所、变电所、消防站、垃圾站、水泵站、煤气调压站;8)行政管理——商业管理、街道办事处等行政管理类机构;按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频繁程度分类1)居民每日或经常使用的公共服务设施;2)居民必要的非经常使用的公共服务设施;按营利与非营利性分类2.什么是居住密度?通常用那些指标予以反映?1)居住密度是关于住宅区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指单位用地面积上居民和住宅的密集程度,它是一个包含人口密度、人均用地、建筑密度和建筑面积密度指标的综合概念。2)人口密度:人口毛密度=住宅区总人口/住宅区总用地(人/公顷、万人/平方公里)人口净密度=住宅区总人口/住宅建筑总用地(人/公顷、万人/平方公里)3)人均用地:人均住宅区用地=住宅区总用地/住宅区总人口(平方米/人)4)建筑密度:住宅区建筑毛密度=住宅区总建筑基底面积/住宅区总用地面积(%)住宅区建筑净密度=住宅区某项建筑总基底面积/住宅区该项建筑总用地面积(%)5)建筑面积密度:建筑面积毛密度=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平方米/公顷)建筑面积净密度=某项建筑总面积/该项建筑总用地面积(平方米/公顷)6)容积率:住宅区容积率=住宅区总建筑面积/住宅区总用地面积(平方米·9/37/平方米)住宅用地容积率=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建筑总用地面积(平方米/平方米)3.简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1)(用地性质)确定规划范围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限,确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2)(控制指标)确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确定公共设施配套要求、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要求;3)(城市设计引导)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形、色彩等城市设计指导原则;4)(交通)根据交通需求分析,确定地块出入口位置、停车泊位、公共交通场站用地范围和站点位置、步行交通以及其他交通设施。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各级道路的红线、断面、交叉口形式及渠化措施、控制点坐标和标高;5)(市政)根据规划建设容量,确定市政工程管线位置、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进行管线综合。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具体要求;6)(规定)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4.分析近代上海城市格局“局部有序,全局无序”的主要状况及其原因。上海历年规划:1.1929年,《大上海计划》,美国龚斯基博士,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在上海的东北隅规划建设新的市区;2.1946年,《上海市土地使用总图初稿》,战后刚从欧美回国的规划师,体现了“有机疏散”的理念;3.1959年,适应“大跃进”,编制《上海区域规划》,提出了建设卫星城(闵行、吴泾、松江、安亭、嘉定等五个卫星城);4.1986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第一个正式经国家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延续建设卫星城的思想,始于1970年宝山钢铁、金山石化两大产业基地的吴淞—宝山、金山卫两个卫星城,开始有步骤的开发长江南·10/37岸与杭州湾北岸的上海两翼,形成一城九镇加两山的格局,首次明确了上海中心城—卫星城—郊区小城镇—农村小集镇4个等级结构;5.2001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卫星城重生产轻生活,反磁力作用不强,提出了新城的概念,形成了中心城—新城—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5个层次,多轴、多层、多核的城镇体系结构;6.2006年,《上海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明确“城乡体系”,1966城乡规划体系:一个中心城、9个新城、60个左右新市镇、600多个中心村;5.简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1)制定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原则、保护内容和保护重点;2)合理确定历史城区的保护范围,制定保持、延续古城格局和传统风貌的总体策略和保护措施;3)合理划定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开发强度和建设控制要求;·11/374)确认需要保护的传统民居、近现代建筑等历史建筑;5)制定保护规划分期实施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确定对影响名城历史风貌实施整治的重点地段,包括需要整治、改造的建筑、街巷和地区等;6)名城保护规划应从城市总体发展的高度采取战略性措施,为名城的保护创造条件;6.简述区域规划中产业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及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产业结构研究:即研究区域内部各种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组合关系,包括产业的部门结构和空间结构。主要内容如下1)对区域产业结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影响和决定区域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区域在更高层次区域乃至国家及全球的产业分工及市场变化的趋势,明确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确定区域内各主要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确定区域的主导产业及产业链等;2)同时考虑各产业部门在地域空间上的相互关系与地域上的组合形式,协调好各产业部门的空间布局;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1)劳动地域分工和发挥区域优势原则;2)系统性原则:系统的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特点国家、地区产业的各种连锁效应区域的层次3)适应市场需要,促进技术进步的原则基本思路:1)合理的区域分工2)搞好主导产业发展规划3)调整区域产业组织结构(区际经济关系)4)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区域经济政策)7.简述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强制性内容及作用。1)(第二点)明确资源利用与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要求和措施。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等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地域传统文化特色的体现,生态环境保护。2)(第五点)统筹城乡的区域重大基础设施;3)(第六点)明确空间开发管制要求。包括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的区位和范围,提出管制要求和实现空间管制的措施,为省域内各市(县)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四线”等规划控制线提供依据。8.在总体规划阶段,确定城市发展方向要综合考虑哪些因素?9.什么是城市环境容量,包括哪些内容?10.简述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及规划时应予以关注的主要问题。·12/37概念解释:城市空间结构的多中心化旨在通过分散单中心高强度的社会经济功能来缓解交通、人口、住房、环境等问题;对于经济学家和人文地理学家来说,多中心是一种特定的城市体系形态,可以追溯到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空间结构的特征:1)体现了平等、社会公正;2)减少了通勤的距离和时间;3)避免了大城市集聚带来的弊端,如超额的财产价值、社会两极分化、交通阻塞;规划时应关注的主要问题:1)培育和支持就业次中心的发展;2)职住平衡,规划安排与就业岗位在总量上和结构上相匹配的住宅;3)公共基础设施和支柱项目,如大学、科技园等,必须建立在分散的地点,这些地点最终将成为对经济活动有吸引力的中心城市;二、论述题1.分析封闭式居住小区的利弊。封闭式居住小区产生的原因1)经济、人口及社会变化(1978年改革)使焦虑程度日益增加;2)社会文化领域变化。注意力集中在个人物质财富的集聚上,社会分化及部落化加剧;3)封闭式管理还可以在中国文化及城市发展史中得到共鸣;利:弊:2.大城市规划建设新城应重点关注哪些问题?3.从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层面,论述低碳城市的规划策略2011城市规划原理一、简答1、影响住宅自然通风的规划因素(住区)1)对于建筑本身而言,有建筑的高度(要高↑)、进深(要浅↓)、长度(要长↑)、外形和迎风方位;2)对于建筑群体而言,有建筑的间距、排列组合方式和建筑群体的迎风方向;3)对于住宅区规划而言,有住宅区的合理选址以及住宅区道路、绿地、水面的合理布局;2、行列式住宅群体空间布局的特点和局限(住区)特点:·13/371)指条形住宅或联排式住宅按一定朝向和间距成行成列的布置形式。2)能使每个住户都能获得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条件,是各地广泛采用的一种方式;3)同时便于工业化施工;局限:1)如果处理不好,会造成单调、呆板的感觉;2)容易产生穿越交通的干扰;改进:1)山墙错落:前后交错、左右交错、左右前后交错;2)单元错开拼接:不等长拼接、等长拼接;3)成组改变朝向;4)扇形、直线形、曲线形、折线形;周边式1)指住宅沿街坊或院落周边布置形成围合或部分围合的住宅院落场地,特别是幼儿和儿童游戏场地;2)形成较内向的院落空间,便于组织休息园地,促进邻里交往;3)对于寒冷及多风沙地区,可阻挡风沙及减少院内积雪;4)有利于节约用地,提高居住建筑面积密度;5)有相当一部分的朝向较差,不适应湿热地区;6)采用转角建筑单元,使结构、施工较为复杂,造价也较高;7)不利于抗震;8)对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也会造成较大的土石方工程;9)布置手法:单周边、双周边、自由周边;点群式1)指低层独立式、多层点式和高层塔式住宅自成相对独立的群体的布置形式,或围绕住宅组团中心建筑、公共绿地、水面有规律地或自由布置;2)布置手法:规则布置、不规则布置;3)点群式住宅布置灵活,便于利用地形,运用得当可丰富建筑群体空间;4)在寒冷地区外墙太多不利于节能;混合式1)指行列式、周边式、点群式等布置形式的组合方式,常常结合基地条件用在一些较为特殊的位置;最常见的是以行列式为主,以少量住宅或公建沿道路或院落周边式布置以形成半开敞式院落;2)保留优点,克服缺点,被广泛采用;自由式1)由不规则平面外型的住宅形成的、或住宅不规则地组合在一起的群体布置形式;·14/373、住宅区“人车分行”的布局原则(住区)1)(人车两个系统)进入住宅区后步行通路与汽车通路在空间上分开,设置步行路和车行路两个独立的路网系统;2)(车行路)车行路应该分级明确,可以采取围绕住宅区或住宅群落布置的方式,并以枝状尽端路或环状尽端路的形式伸入到各住户或住宅单元背面的入口;3)(停车位)在车行路周围或尽端应设置适当数量的住户停车位,在尽端型车行路的尽端应设置回车场地;4)(步行路)步行路应该贯穿于住宅区内部,将绿地、户外活动场地、公共服务设施串联起来,并伸入到各住户或住宅单元正面的入口,起到连接住宅院落、住家私院和住户起居室的作用;4、小城市如何处理火车站和城市的关系(总规)5、城市新区要跨越高速公路发展应注意那些方面(总规)6、总体规划中明确城市禁建区的意义(总规)7、以区域空间结构演变阶段理论解释我国常见的区域城镇空间开发模式(区域)8、区域中空间管制与协调规划的内容及依据(区域)1)(协调什么)主要明确区域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落实与上一层次空间、周边区域空间的协调,以及区域空间内部的次区域空间之间的协调。2)(协调的重点)协调的重点是区域功能分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生态环境建设等。3)(管制)一般使管制要求落实到区域空间上,将区域整体分成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等4种类型;4)(依据)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区域空间生态适宜性的评价结果。9、近代中国城市化的特征和问题(城建史)10、英国发源的整体性保护的主要内容(历史建筑保护)二、论述1、针对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住宅区更新改造中应在哪些方面加以完善2、城市规划中开发控制和设计控制的目的和策略3、分析用地平衡表,总结城市现状和发展定位现状用地面积现状人均面积规划用地面积规划人均面积·15/372009年考研原理试题简答题(顺序不完全一致)1北宋城市革命的表现形式2欧斯曼巴黎改建的特点及其意义3居住小区小学设置应考虑因素1)小学的规划布置一般在居住区和居住小区的规划结构中就应加以考虑;2)占地大,密度低,作为住宅组群之间空间分割的主要手段;3)保证学生就近上学,小学的服务半径为500米左右,中学的服务半径1000M;4)学生上学不应穿越铁路干线、厂矿生厂区、城市交通干道、市中心等人多车杂的地段;5)设在居住区或小区的边缘,沿次要道路比较僻静的地段,不宜在交通频繁的城市干道或铁路干线附近布置,以免噪声干扰;6)与住宅保持一定距离,可与不怕吵闹的公共服务设施相邻布置;7)考虑体育活动场地和室内健身用房在双休日和夜间向本区居民开放;8)总平面布置尽可能使教学楼接近出入口,并保证教室和操场均有良好的朝向,操场用地要规则;9)充分重视建筑和场地的抗震防灾要求;4、禁建区提出的根据1.禁止建设区为保护生态环境、自然和历史文化环境,满足基础设施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需要,在总体规划中划定的禁止安排城镇开发建设项目的地区;2.禁止建设区的内容:3.提出的依据:1)城市用地的适应性评定;2)5、城市中心区设计商业步行街的选址考虑哪些问题?城市中心区选址考虑要素:1)充分利用原有基础;2)靠近城市交通干道,有方便的公共交通联系;3)永续发展,近远期结合,近期适中,远期合理,布局上具有灵活性;4)根据城市设计原则考虑城市空间景观构成。中心的交通组织:要有良好的交通条件,又要避免交通拥挤、人车相互干扰。组织好人车、客货交通。1)(步行、公交)市中心范围内的交通以步行为主,有便捷的公共交通联系;·16/372)(疏解过境交通)疏解与中心活动无关的车行交通。3)(停车设施)中心区四周布置足够的停车设施;4)(人行)发展立体交通,建设步行天桥或隧道,以减少人车冲突;5)(步行区)中心区规模相当大时,可划定一定范围作为步行区。商业步行街的选址考虑因素:6居住小区是否可以户外路边停车并说明理由7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的作用8邻里关系与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哪些相关?9上位城镇体系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依据的内容10城镇体系规划中城市化水平预测的主要思路是什么?论述题1旧住宅区改建的考虑重点1.改建的定义:旧住宅区的改建是指较大规模改造建设,有的甚至是进行重建。2.改建方式根据改建地区的具体条件和改建需要分为局部改建、道路沿线改建、成片集中改建。2在城市总体布局中进行功能分区的好坏3依据《城乡规划法》分析城市规划体系的基本特征2008年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试题(满分150分)一、简答1、解释“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及其含义。2、评价国外战后新城建设的得失,可结合实例分析。3、街坊式住宅区道路系统在结构上、功能上和景观上的特点。4、居住区住宅建筑的朝向需要考虑哪些因素。5、计算容积率、建筑密度和平均层数。6、解释区域的系统性特点。1)类型的系统性:区域的性质取决于具体客体的性质;2)层次的系统性;3)内部要素的系统性:区域内部各要素按照一定秩序、方式和比例组合成为有机整体;7、城乡统筹对于农村地区发展和规划的意义。8、城市总体规划中人口规模预测的作用。9、经济适用房的布局原则概念:经济适用房是由各地政府划拨土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具有福利性质和强政府干预性质的产权型保障房,经适房合理的空间布局有利于切实保障其福利性的落实。10、城市中心区采用一条街式布局和购物中心式布局的空间效应。一条街式布局的空间效应:1)街道型的空间形式,多为商业性空间,由中小型的商业建筑组合而成。2)沿街带状布置是我国传统的布置方式,对改变城市面貌容易取得显著的成效;购物中心式布局:二、论述1、居住区公建配套的千人总指标、千人指标、分类指标和一般规模各自的作用和相互关系。·17/372、一个浅丘岭地区的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20万人,选择城市总体用地布局模式,并阐述布局主要原则。3、结合《城乡规划法》,阐述我们城市规划体系的主要内容。2007年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试题(满分150分)一、简述题(每题9分,每道题不超过200字)1、划分居住区各种用地界线的一般规定是什么?2、简述住宅区中机动车停车的各类布局方式及其特征。3、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城市规划原理版本;5)分级:主要根据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使用的频繁程度;6)对口:人口规模;7)配套:成套配置;8)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9)与住区的规划结构相适应;a)便于居民使用。各级公共服务设施应有合理的服务半径,一般为居住区级800—1000,小区级400—500M,居住组团级150—200M;b)设在交通比较方便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段,并要考虑居民上下班的走向;c)独立的工矿和科研基地的住区或乡村住区,则应考虑公共服务设施为附近地区和农村使用方便的同时,还要保持住区内部的安静;d)各级公共服务中心宜与相应的公共绿地相邻布置,或靠近河湖水面等一些能较好体现城市建筑面貌的地段。4、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确定“禁建区”主要包括的哪些内容?禁建区的概念:为保护生态环境、自然和历史文化环境,满足基础设施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需要,在总体规划中划定的禁止安排城镇开发项目的地区。1)自然与文化遗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风景名胜区核心区、文保单位保护范围;2)绿线控制:基本农田保护区、河湖湿地绝对生态控制区、城区绿线控制范围、铁路及城市干道绿化带;3)水源保护:地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地下水源核心保护区;4)生态安全:山区泥石流高易发区、山体坡度大于25%或相对高度超过250M;5)其他:大型市政通道控制带、矿产资源区禁止开采区;5、城市总体规划阶段为什么要进行人口规模的预测?(人口规模预测的作用)6、在城市总体布局时,风玫瑰的主要用途是什么?7、简述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编制中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及其与中心城区规划之间的关系。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内容1)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3)分析城市职能、提出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4)提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5)预测城市人口规模;6)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范围;7)提出交通发展战略及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原则;8)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18/379)提出建立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和建设方针。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4点)1)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2)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综合目标和保护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3)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市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方案和建设标准;4)原则确定市域交通发展战略。8、简述区域空间发展中的点轴开发模式的特点。(点轴开发理论)运用网络分析方法,把国民经济看做由点、轴组成的空间组织形式,即“点”和“轴”两个要素结合在同一空间。点即增长极,轴线即交通干线;(理论的中心思想)随着连接各中心地理的重要交通干线如铁路、公路、河流航线等的建立,形成有利的区位,方便人口的流动,降低运输费用,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新的交通干线对产业和劳动力产生新的吸引力,形成有利的投资环境,使产业和人口向交通干线聚集而形成新的增长极。这种对地区开发具有促进作用,形成区域开发纽带和经济运作通道功能的交通干线被称为生长轴;(点轴开发模式的基本思路)1)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选择若干资源较好的具有开发潜力的重要交通干线经过的地带,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2)在各发展轴上确定重点发展的中心城镇(增长极),确定其发展方向和功能;3)确定中心城镇(增长极)和发展轴的等级体系,首先集中力量重点开发较高级的中心城市(增长极)和发展轴,随着区域经济实力增强,开发重点逐步转移扩散到级别较低的发展轴和中心城镇。9、简述北宋东京的改建规划和布局特点。·19/37布局特点:1)后周世宗柴荣改建规划、宋定都开封后对皇宫进行大规模改建;2)(333)三套方城、三套城墙、三套护城河;3)扩建而成:4)城市干道系统:以宫城为中心,正对各城门形成井字形方格网;5)纵贯全城南北的中轴线——御街形成全城主轴线、基本对称布局;6)商业街、商住混杂、“瓦子”;改建与变化1)扩大城市用地,在旧城之外,加筑罗城(外城),新扩建部分相当于原来城市用地的四倍;2)改善旧城的拥挤现象,展宽道路,改善交通条件;3)疏浚运河,便于城市供应,便利交通;4)制定许多防火、改善公共卫生的具体措施,沿街划定植树地带,增加城市绿地;5)总结:这是一个杰出的改建规划,主要精力没有放在宫室修建上,也没有受旧的城市规划制度的束缚,为了适应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发展提出的要求,和以往的都城规划大不相同;动静的规划成就1)水运、道路系统完备;2)御街千步廊;3)街坊制代替里坊制——“城市革命”;4)城市管理完善;城市总体布局1)宫城(皇城、紫禁城、大内)居城市中心;南正门乾元门(又称宣德们、宣德楼)为城市中轴线的起点;乾元门内正殿为大庆殿;符合“前朝后寝”之制。2)里城(内城、旧城)分布有中央行政官署和开封府衙署;商店、酒楼、寺观及贵族和平民住宅。商业街主要分布于此。3)外城(新城、罗城)道路及河道系统1)道路系统。以宫城为中心,干道正对各城门,形成井字型方格网状。主要街道有“御街”四条:①自宣德门,经朱雀门至南薰门;②宣德门东出至土市子向北,经旧封丘门至新封丘门;③州桥向东经旧宋门至新宋门;④州桥向西经旧郑门至新郑门。道路宽窄不一。2)河道系统。开封有“四水贯都”之称,四条河为:汴河、蔡河(惠民河)、广济河(五丈河)、金水河。四河与护城河联通。不少商业街和市场沿河布置,城东南角扬州门外汴河两岸七八里的地段是著名繁盛街市。市肆街道面貌市肆不在限定在“市”内,而是分布全城,沿街、沿河开设各种店铺,形成商业街。最热闹、著名的商业街是里城的潘楼街、马行街、土市子、州桥、汴河大街及州桥以南的御街。有集中交易的市,如相国寺。有通宵营业的地方,形成夜市和晓市政府机构分散布局。出现了娱乐场所瓦子、勾栏。饭馆、酒楼众多。寺庙多。居住区与人口·20/37坊里制度废弃,没有坊墙,前面沿街开店铺,后面建造院落式住宅,形成院落式的街巷制。建立了新的管理机制,设立厢一级的管理机构。宋真宗时,内城4厢46坊,外城6厢75坊,城外9厢14坊总人口在130-170万之间。城市园林与公共设施汴京八景、八胜风光。宋徽宗时在皇城东北角建艮岳;城西有金明池和琼林苑有完善的下水系统。主要街道设有望火楼,坊巷中专门有人负责夜间巡视报警,是我国城市最早的消防报警系统。10,简述欧洲中世纪“如画城镇(PicturesqueTown)”的具体表现,可用实例来分析。二:论述题(每题20分,每道题不超过500字)1、分析居住区规划的“均好性”要求对规划布局的影响和需要注意的问题。2、分析大城市总体布局中采用的环形放射状布局模式的特点并对其利弊进行分析。环形放射状布局模式的特点:1)大中城市比较常见的城市形态,由放射形和环形的道路网组成。利:1)城市交通的通达性较好;2)有很强的向心紧凑发展的趋势;3)具有高密度的、展示性的、富有生命力的市中心;4)易于利用放射性道路组织城市的轴线系统和景观;弊:1)有可能造成市中心的拥挤和过度集聚;2)用地规整性较差,不利于建筑的布置;3、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论述城市规划的思考要点。2006年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试题(满分150分)一、简答题:(9*10分)1、居住区规划中为什么要对公共服务设施分级设置?2、居住区规划中围合空间对住区外部空间环境的意义?3、围合空间对居住区外围空间有何影响?4、城市总体规划中,为什么要对土地进行使用性评定?5、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在城市规划体系中的地位和对规划实施的影响?6、西汉长安城市建设的历程和规划布局特点?■建设的历程:1)刘邦在建国初期,利用秦离宫扩建为长乐宫,不久又在其旁建造未央宫和北宫,并以此为基础建造长安城;2)在未央宫和长乐宫之间建有武器库、粮仓、织室、暴室;3)惠帝三次发动民工冬闲时修筑城墙;·21/374)汉武帝在城西修建建章宫、桂宫、明光宫;5)王莽时在城南大量修建辟雍等礼制建筑;■规划布局特点:1)将宫殿、官署、市场、居民区置于同一大城之内(既改变了战国时期两城相依的旧章,也不同于秦咸阳松散状的布局);2)继承了秦代的京畿制度,把秦朝的“内史”改为“三辅”,同时承袭了遗留在京畿内的宫馆和方道边;3)没有外廊,积极发展郊区县,并建设陵邑,通过陵邑承担外廊的功能;4)继承了秦朝咸阳重视利用地形的传统(未央宫建在地势较高处,总览全程,布局的不规则性是适应地形的结果);5)城内没有陵墓区,帝陵主要分布在渭北,并且许多陵墓建于陵邑;在汉长安城的东南面及北面郊区设置了七座较小的城市——陵邑(长陵、安陵、霸陵、阳陵、茂陵、平陵、杜陵,并从各地迁富人来此居住,用以加强中央政权的控制)6)功能分区;7)宫殿占据了城市的很大空间。仅长乐、未央两宫就占据了城市面积的1/3,加上桂宫、北宫、明光宫,合占全城总面积的1/2以上。8)旁三门、前朝后市7、体育中心规划应有哪些考虑?1)根据城市性质规模,体育设施分级布置2)选址:大型体育设施(中心)均匀布置在城市中心区外围或边缘,需要有良好的交通疏解条件;服务居民的体育文化设施,与居住用地、公建中心相结合,构成社区级公共活动中心;3)交通疏解条件8、图示巴西利亚的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特点?·22/371)1957年巴西政府从26个设计方案中选定卢西奥▪科斯塔教授的平面布局为飞机型的蓝图;2)这个城市规划人口50万人,用地约150平方公里,两条相互垂直的主轴线在城市中心交叉,形成传统的“十”字型空间结构。一条轴线由火车站起自西向东长达8.8km,通过林荫大道把公共建筑串联起来(公建轴);另一条轴线长13.5km,由北向南呈弓形,作为居住用地的结构轴线(居住轴);3)铁路和高速公路从城市西侧通过,机场布置在城南,都有方便的城市干道相连接,工业区为全国交通中心,公路呈放射状通各州首府和沿海各大城市;铁路通里约热内如和圣保罗等城市;南郊设有国际机场;评价1)巴西利亚是对《雅典宪章》“功能城市”的最好体现;2)城市规划设计相对合理,各个区域划分清楚,功能齐全;3)城市整洁干净,绿化覆盖率很高;4)宏观性和纪念性反应明确;5)由于过分强调功能分区,使得节假日里城市中的行政、商业、体育等功能区域过于冷清,城市给人感觉缺乏活力和生机;6)单纯追求纪念性,忽视了功能,其结果是“好看而不好用”,低收入户被赶到城外的贫民区,高收入户则另在郊外风景区建造小别墅,超级小区的住户多数是中间偏上的“精英”阶层;7)城市形象刻板,过大的空间尺度缺乏亲和感;8)完全的按功能分区,使城市没有真正的市中心;9)极度追求平面构图效果牺牲了城市的许多基本功能,造成了城市用地构成比例失衡;10)“超级小区”没有实现创始者的初衷,和睦相处的“超级小区”变成了“精英住区”;9、对芒福德“真正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用实例子说明城市规划中的区域分析?·23/37二、论述题:(3*20分)1、城市道路系统中外环路的作用?你对外环路对于控制城市蔓延的看法?外环路的作用:1)2、举自己熟悉的一个居住区规划实例,并用所学的住区规划原理进行分析?3、中国城镇化的特点和策略2005年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试题(满分150分)一、简答题:(9*10分)1、描述城市用地适应性评价与城市用地布局的关系。2、从体现城市土地经济价值的角度简述城市用地分布的特征。3、城市特色的构成要素及保护对策。4、《周礼考工记》对中国都城的影响是“历代继承,千古一贯”,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5、简述新城市主义的主要观点。6、简述芒福德区域思想的主要观点。1)(生态学区域论)继承了盖迪斯生态学区域论的观点,强调把区域作为规划分析的主要单元,在地区生态极限内建立若干独立自存又互相联系的、密度适中的社区,使其构成网络结构体系。2)(倡导城市——区域研究)提出从城市之外更为广阔的地域来研究城市问题。他认为“区域是一个整体,而城市是它其中的一部分”,“真正成功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区域规划的第一不同要素需要包括城市、村庄及永久农业地区,作为区域综合体的组成部分”3)(提倡区域整体观)芒福德还对城市密集地区进一步提倡区域整体观,主张大中小城市的结合,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结合。7、简述大伦敦规划的主要思想及对我国新城规划的借鉴。8、住宅区规划中为什么要控制容积率与建筑密度。9、住宅布局为什么要考虑建筑朝向和日照间距。1)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房屋之间,为了保证后排的住宅能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的日照量而必须保持的距离。2)满足住户户内的基本生理和物理要求,满足住宅间基本的安全和心理要求,因素有日照、日照间距、自然通风、住宅朝向、噪声防治;3)保证每家住户均能获得基本的日照量;4)保证住宅的消防、抗震等安全要求;5)保证一些户外场地的日照需要,如幼儿和儿童游戏场地、老年人活动场地和其他一些公共绿地;6)避免视线干扰引起的住户私密性保证问题;住户与住户窗户间的视线干扰:住宅设计、住宅群体组合布局、住宅间距的合理控制;住户与户外道路或场地间的视线干扰:植物、竖向变化等视线遮挡的处理;二、论述题:(3*20分)1、试述城市交通政策导向(比如地面公共交通、大容量轨道交通政策及私人小汽车政策等)与城市布局结构与形态之间的关系。·24/372、城市规划为什么及如何对城市建成环境进行开发控制的。3、住宅区规划中道路为什么要分级衔接和通而不畅。(可图示说明)2004年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试题(满分150分)一、简答题(200字以内,9*10分)1、居住区各用地(6项)的界线划定的一般原则(周p197)住宅区总用地1、住宅建筑用地:住宅基底+住宅前后左右必不可少的用地。前后的界限以日照间距为基础,各按日照间距的一般计算;左右的界限以消防要求为条件。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所属用地范围的实际界限。3、道路用地在住宅区界限内所有道路的红线或路幅界限内的用地。不包括住宅建筑用地内的宅间通路和公共服务设施、市政设施用地范围内的专用道路用地。4、停车用地一般指机动车停车用地,在独立地段安排的、较为集中的停车库或停车场用地。不包括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的专用停车用地;地下或半地下停车库按复合土地利用的方法按比例划分计算。5、公共绿地其他用地2、居住区规划设计可以有哪些生态考虑(周p19)居住区层面:1)选址,满足城市功能布局的要求、与上下风向的关系、与工业区的相对位置关系,避免污染;2)进行住宅区用地适宜性分析,分析可达性、避免灾害等因素;建筑群层面1)间距、日照间距、自然通风;道路、绿地、水面的组合关系;建筑节能层面1)节水2)节能、利用可再生能源3)屋顶绿化,调节小气候3、城市主导产业的特点(赵p215)1.产品供应城市以外地区;2.城市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支配城市经济的发展;3.是新兴的产业部门,能广泛吸收新技术,促进新技术发展,在一定时期内能维持较高的增长率;4.与其他产业部门有较高的关联度;4、城市总体布局的一般原则(三p201)1)立足区域,讲求整体;·25/37a)增强区域整体发展的观念;b)把握影响城市和区域整体性发展的因素;c)促进城乡融合,建立合理的城乡空间体系;2)节约紧凑,强化结构;a)集中紧凑,节约用地;b)明确重点,抓住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矛盾;c)规划结构清晰,内外交通便捷;3)近远结合,弹性生长;a)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相结合;b)旧区和新区发展的兼顾;c)注重发展弹性;4)保护环境,突出特色;a)以生态和环境资源作为城市发展的前提;b)保护环境,营造和谐的城市空间;c)注重城市空间和景观的布局艺术;5、城镇体系和区域中对城市建设条件的评价的内容区域中对城市建设条件的评价的内容:6、区域增长极核理论及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借鉴7、元大都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周理·考工记》(注p23)8、简述+的主要特征(注p14)9、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的关系(三p201)二、论述题(500字以内,3*20分)1.从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分析现在住宅区规划与建设的负面影响1.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1)狭义的概念: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26/37体育场地等;(2)广义的概念: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例如城市中心区、商业区、滨水区、城市绿地等;2.城市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由建筑物、道路、广场、绿地与地面环境设施等要素构成。重点是城市中心、广场、街道、公共绿地、城市滨水区等;3.城市公共空间整体结构的控制、封闭式住宅区割断空间的联系、居住的隔离等方面,道路系统上、公共绿地上自成系统2.结合实例论述如何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景控制的关系(三p237)3.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结构及其特征(注p46)2003年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试题(满分150分)简答题(200字以内,9*10分)1、简述居住区生活环境质量与居住区规划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的关系(周p207)2、工业用地布局主要原则(三p107)1.自身的发展要求2.对城市的影响3.与居住、交通运输等各项用地之间的关系3、图示城市形态的几种主要类型及其形成原因(注p79)1)网格状概念:最为常见和传统的空间布局模式,由相互垂直的道路网构成,城市形态规整。形成原因:对理性的追求(古希腊)王权意志的体现(古中国)土地经济效益的追求(美国城市及一些殖民地)2)环形放射状概念:大中城市比较常见的城市形态,由放射形和环形的道路网组成。形成原因:以旧城为中心蔓延扩散所致。3)组团状概念:指一个城市分成若干块不连续的城市用地,每块之间被农田、山地、较宽的河流、大片的森林等分割。形成原因:地形的约束,或山地,或农田,或水体,城市被分为若干部分。4)带状(线状)概念:大多是由于受地形的限制和影响,城市被限定在一个狭长的地域空间内,沿着一条主要交通轴线两侧呈长向发展,
本文档为【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4.4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大鹏展翅
资深中学教师
格式:pdf
大小:3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0-03-07
浏览量: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