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勘察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勘察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举报
开通vip

勘察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正本某某勘察、边坡支护工程勘察投标文件(技术标)项目编号:投标人:盖公章)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地址:联系电话:(至2016年04月22日10时00分以前不得开封)目录1.勘察大纲方案 -1-1.1工程概况 -1-1.2气象水文、区域地质构造与地震简述 -1-1.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4-1.4初步评价及勘察难点、重点 -5-1.5勘察工作内容、工作方案及计划工作量 -6-1.6勘察技术要求 -13-1.6原始资料、勘察成品报告 -18-2周期计划及进度控制方案 -21-2.1进度计划 -21-2.2进度控制...

勘察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正本某某勘察、边坡支护工程勘察投标文件(技术标)项目编号:投标人:盖公章)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地址:联系电话:(至2016年04月22日10时00分以前不得开封)目录1.勘察大纲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1-1.1工程概况 -1-1.2气象水文、区域地质构造与地震简述 -1-1.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4-1.4初步评价及勘察难点、重点 -5-1.5勘察工作内容、工作方案及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工作量 -6-1.6勘察技术要求 -13-1.6原始资料、勘察成品报告 -18-2周期计划及进度控制方案 -21-2.1进度计划 -21-2.2进度控制方案 -22-2.3特殊情况的应急措施 -25-3劳动力和技术力量投入计划及保证措施 -25-3.1劳动力投入计划 -25-3.2技术力量的投入计划 -26-3.3劳动力和技术力量投入保证措施 -27-4安全、文明保证措施 -28-4.1安全施工措施 -28-4.2文明施工措施 -36-5对本项目合理化建议 -39-5.1高边坡基础稳定及边坡稳定问题 -39-5.2软土 -39-5.3第三系泥岩的膨胀性 -40-6拟投入本工程的组织机构和主要勘察工作人员配备情况 -41-6.1组织机构及工作人员投入 -41-6.2主要勘察人员资格证书 -44-7拟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及仪器 -57-7.1仪器设备配置原则 -57-7.2仪器设备配置计划 -57-8服务承诺书 -59-9其他应提交资料 -60-9.1我院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的计量认证证书 -60-9.2企业名称变更说明 -61-1.勘察大纲方案1.1工程概况经南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南宁市公安局对“某工程”的地质勘察服务进行公开招标。该项目的勘察内容包括:……,距南宁市区约25km,周边交通网络发达,交通便利。1.2气象水文、区域地质构造与地震简述1.2.1气象水文条件拟建场地所处南宁市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环境。年平均气温21.6℃,极端最高气温40.4°C,极端最低气温-2.18°C;年平均相对湿度65%;最大风速30m/s,最大风力11级;年平均降水量1298mm,年蒸发量945mm,每年雨季为5~9月。邕江为拟建场地附近最主要的地表水体,是区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主要排泄通道,该江从场地南部约15km处流过。邕江历史最高洪水频率、最高水位、最大流量、最大流速统计见下表1.2。由于拟建场地距邕江较远,故不受其洪水影响。表1.2邕江洪水频率、最高水位、最大流量、最大流速统计表 洪水频率 水位(m) 流量(m3/s) 最大流速(m/s) 5年一遇 76.23 12000 2.53 10年一遇 76.51 14100 2.71 20年一遇 77.92 16200 2.86 50年一遇 79.60 19100 3.11 100年一遇 80.83 21100 3.291.2.2区域地质构造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南宁市在地质历史发展中主要经历了加里东期、海西期和燕山~喜山期三个发展阶段,沉积有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白垩系、古近系和第四系地层,地质构造主要有断裂和褶皱。断裂构造在盆地边缘比较发育,按走向划分,有北东、北西和近东西走向三组,其中以北东向断裂最为发育,其次为北西向断裂;主要断裂有韦村~西乡塘断裂和老桥断裂,韦村~西乡塘断裂位于南宁盆地北缘,距拟建场地约2公里,走向北东,形成于加里东期,切割了寒武系、泥盆系和第三系地层,经历了多期活动,第四系早期仍有活动,规模长达70公里;老桥断裂位于南宁盆地西南部,距拟建场地约42公里,走向北西,切割了寒武系、泥盆系和第三系地层,属右江深大断裂带的组成部分。褶皱构造有南宁北部的昆仑关复背斜(由高峰~古蒙背斜、王享向斜和狮子岭背斜组成),南部和中部有周村~狮子头背斜、南宁向斜。其中南宁向斜为市区内的主要褶皱构造,位于南宁市中部老口圩至四塘那洞村,走向北东,轴部为古近系渐新统北湖组地层,两翼为第三系里采组、南湖组、古亭组、凤凰山组,瓦窑村组地层,北翼岩层倾角15~30?,南翼岩层倾角5~15?。北翼较窄,南翼较宽,为一不对称向斜,受西乡塘断层多次干扰破坏,北翼地层缺失。同时这些褶皱构造形成以后,由于受到多期构造运动影响,两翼次级小褶皱比较发育。拟建项目场地位于南宁向斜构造盆地的北部,场地内未见有活动性断裂构造带通过,属于构造相对稳定的地块。拟建场地图1.2-1区域断裂分布图1.2.3地震据历史记载,震中位于南宁市(含两县),≥3级的地震有11次,≤3级的地震有83次;以南宁市为中心,半径为100km的外围地区地震资料统计,≥3级的地震有105次(其中≥5级的地震有13次),这些地震都成为南宁市的有感地震。地震资料表明,南宁市及其外围地区所发生的地震,震中都是分布在北西向和北东向的断裂带上,由于北西向断裂已穿过南宁盆地,故对南宁市的安全来说,来自北西的地震威胁较大。但总体而言,南宁市的震级多数较低,震害小,区域稳定性较好。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图A1)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6-2001图B1),拟建场地所在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详见图1.2-2及图1.2-3)。图1.2-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图1.2-3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1.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3.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五塘镇以北约2.0公里处的六井后背山及佛子山上,地貌类别属丘陵地貌。地表高程92.11m~204.7m,呈现出南北高东西低的地势;地形起伏较大,高差约20.0m~44.3m,场地被茂密植被所覆盖。1.3.2地层岩性根据所收集的地质资料,拟建场地上覆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坡残积层(Qsl+pl),下伏基岩为下古近系(E)碎屑岩,岩性主要以粉砂岩为主,局部为泥岩、粉砂岩互层夹褐煤。各岩土层分述如下:1)第四系坡残积层(Qsl+pl)粉质黏土①:黄色、棕黄色,稍湿,硬塑状,为中等压缩性土,具有弱胀缩性;含有角砾、碎石,粒径多在2mm~20mm间,最大可达50mm~100mm,成分多为粉砂岩及少量铁锰质氧化物;角砾、碎石含量不均匀,性质变化大。该层为雨后坡面流水携带物或滑坡、崩塌物经短距离搬运后沿坡面沉积形成,分布于整个场地表层,层厚1.0m~2.5m。2)古近系碎屑岩(E)a)全风化粉砂岩②:黄色,中密状,岩石结构基本被破坏,但尚可辨认,有残余结构强度,用镐可挖,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遇水软化;节理发育,岩体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该层在整个场地均有分布,埋深1.5m~2.2m,层厚13.1m~14.9m。b)强风化粉砂岩③:灰黄色、黄色,低压缩性,等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用镐可挖,遇水软化;岩体风化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该层分布于全场地,埋深约14.7~17.0m,层厚5.1m至大于30.0m。c)中风化砂岩④:灰黄、黄色,坚硬状态,低压缩性,中厚层状构造;偶含贝壳类化石,局部含钙质,相变为钙质砂岩;岩石坚硬程度为软岩,用镐难挖,遇水软化;节理裂隙中等发育,岩体相对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地,埋深约43.0m。1.3.3水文地质条件1)地下水类型拟建场地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主要为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a)上层滞水:主要贮存于粉质黏土①层中,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地下水位、水质、水量变化主要受日常气候影响,无统一地下水位,动态不稳定;地下水总体径流方向为自北侧山顶向山脚流,主要排泄方式为蒸发、下渗及侧向径流。b)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于基岩裂隙中,主要受上层滞水越流及场地外围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主要沿层面裂隙向周边低洼地表水体排泄。2)水土腐蚀性根据周边已建工程的经验,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土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及钢结构具有微腐蚀性。1.4初步评价及勘察难点、重点1.4.1初步评价根据上述章节对本工程相关情况、区域地质及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等各方面的介绍归纳,给出以下初步评价:a)场地存在高边坡(高约50m),上覆土层具胀缩性,下伏基岩节理裂隙发育,完整性较差,且为软化岩,在雨水季节可能发生大规模的滑坡、坍塌。b)场地范围区内无区域活动性断裂通过,区域构造相对稳定,场地所在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c)场地地势较高,降雨可沿地表向场地外的低洼地段排泄,且场地距邕江较远,不受其洪水影响,故场地排水可按一般设置。d)场地地层分布相对简单,但由于上覆土层中包含物分布的不均匀性及下伏基岩存在差异风化的特点,使得各岩土层的力学特性表现出一定的不均匀性。e)根据周边已建工程的经验,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土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及钢结构具有微腐蚀性。1.4.2勘察工作难点、重点a)本次勘察的难点在于场地的范围大,人员、设备投入大,工期紧张,需要有针对性布置勘察工作内容并根据进度情况变化而调整,在保证勘察成果质量的前提下满足业主的工期要求。b)据以上分析,此次勘测工作的重点为:结合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资料,评价场地边坡的稳定性,并提供边坡支护治理所需的相关参数;探明场地各区段岩土层的分布特点,并准确获取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为设计提供计算依据;判明工程区内各岩土层的胀缩特性;同时还应进一步查明工程区内地下水的类型、分布特点、储存条件,评价其对边坡稳定性及建筑物基坑施工开挖的影响,为基坑降水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1.5勘察工作内容、工作方案及计划工作量1.5.1地质勘察遵循的技术标准a)《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GB50021-2001);b)《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c)《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d)《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e)《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f)《土工试验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规程》(GB/T50123-1999);g)《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2014);h)《广西壮族自治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T45-002-2011);i)《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j)《广西挖孔桩勘察、设计、施工及验收暂行规定》(DB45/J001-91)k)《土的分类标准》(GBJ145—1990)l)《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m)《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n)《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1992);h)《广西膨胀土地区建筑勘察设计施工技术规程》(DB45/T396-2007);o)《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1987);p)《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q)《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两图一表)(GB18306-2001);r)《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50112-2013);s)《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DBJ08-72-1998);t)《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1994);u)《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v)《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79-1998);w)《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1992);x)《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79—1998)y)其他相关规范规程。1.5.2收集的资料a)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区地质构造图(1/100万);b)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图(1/20万,南宁幅);c)《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d)《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地震志》;e)场地周边已建工程资料。1.5.3地质勘察目的及任务1.5.3.1勘察基本原则本工程的勘察过程和成果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住建部关于工程勘察方面现行的标准、规范、规程、定额、办法、示例,以及招标项目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关于工程勘察方面的文件、规定。在勘察过程中,如果国家或有关部门颁布了新的技术标准或规范,应采用新的标准或规范进行设计。勘察目的按招标文件确定的招标范围,本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包括项目所需的详细勘察等内容。本次勘察综合采用工程地质测绘、GPS及全站仪测量定位技术、工程钻探、圆锥动力触探测试、标准贯入试验、波速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等多种勘测技术手段对建筑场地进行勘察。查明各类型建筑物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着重查明对建筑物基础稳定及边坡稳定有影响的软土、膨胀土、填土的分布,提供建筑物设计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以及相关规范的要求,勘察工作按达到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要求进行勘察。(1)建筑物勘察a)查明场地地层结构及分布特征,获取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评价其工程特性,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选择提供依据。b)查明场地内及其周边有无影响其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判明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分布、规模、发展趋势;查明有无暗浜、暗塘、墓穴等,并对其危害程度、对建筑场地稳定性影响做出评价,提出预防措施的建议。c)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情况、类型和水位幅度和规律;若有必要,为设计提供抗渗水位及抗浮水位,并提出施工降水方法的建议和有关技术参数;同时,评价地下水和地基土的腐蚀性。d)提供抗震设防烈度、分组及有关技术参数,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并对场地的地震效应、场地地震安全性做出初步评价。e)对建筑物的基础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分析,建议适当的基础形式和基础持力层,并提出经济合理的地基和基础设计方案和建议。若采用桩基方案时,提供各岩土层的桩基参数,并分析成桩的可能性,推荐合适的桩型,并对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价。f)提供深基坑开挖的边坡稳定计算、支护设计及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论证其对周围已有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影响;对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和监测工作提出建议。(2)边坡支护工程勘察a)查明场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场地内各岩土层的类型、成因、性状、覆盖层厚度、基岩面形态和岩体风化程度、完整程度。b)查明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提供验算边坡稳定性、变形和设计所需的计算参数。c)查明主要结构面的类型和等级、产状、发育程度、延伸程度、闭会程度、风化程度、充填状况、充水状况、组合关系、力学属性及与临空面的关系,确定边坡类型和可能的破坏模式。d)查明地区气象条件(特别是雨期、暴雨强度)汇水面积、坡面植被,地表水对坡面和坡脚的冲刷情况;查明地下水的类型、水位、水压、水量、补给和动态变化,评价水、土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的腐蚀性。b)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范围和性质,分析评价边坡的稳定性及开挖或构筑的适宜性,并提出潜在的不稳定边坡的整治措施和监测方案的建议。c)查明坡顶邻近(含基坑周边)建(构)筑物的荷载、结构、基础形式和埋深,地下设施的分布和埋深。e)预测环境条件变化等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提出边坡整治设计、施工注意事项的建议。1.5.4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参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GB50021-2001),本项目工程重要性为一级(重要工程);场地存在高边坡,对建筑抗震不利,地形起伏较大,较复杂,故工程建设场地属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地基岩土层分布相对简单,性质变化较大,具有胀缩性,故地基等级为二级地基(中等复杂地基);综合判定,本次勘察等级为甲级。1.5.5勘察方法在收集、利用已有资料的前提下,采用地质测绘、工程地质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等多种方法和手段,全面真实地查明拟建场地实际工程地质条件,对工程地质条件做出客观的评价。所有勘探工作均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规程执行。(1)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在工程区及其周围进行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目的是查明地质构造、地貌形态及地层成因、地层岩性组合、地表及地下水特征、不良地质现象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工程地质条件,并以此指导钻探及其它勘探工作。对于边坡还应着重查明其形态和坡角,软弱结构面的产状和性质及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和露头。本次测绘调查采用全面踏勘法,填图比例尺采用1:1000。(2)工程地质钻探在勘察场地进行工程钻探,这是本次勘察的主要手段。其目的是揭露地层结构,判别其物理力学性质;在孔内进行原位测试、采集土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在孔内测量场地地下水位等。现场钻探的技术要求按《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进行。(3)取样a)在钻孔内采集土样。目的是采集地基土试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以确定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室内土工试验按《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要求进行。b)在钻孔内采集岩样:目的是采取岩样进行室内试验,测定岩石的强度,确定地基承载力。c)在钻孔内采取水样。目的是采集场地地下水样水质分析试验,以评价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4)原位测试本次勘察拟采用的原位测试方法主要以标准贯入试验为主,当标准贯入试验无法进行时,改用动力触探试验的方法。a)标准贯入试验:目的是判别黏性土、砂土及全风化~强风化岩层的力学强度,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等,要求每2m进行一次标贯。b)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目的是判别岩土层的力学强度,确定其承载力等。原位测试的技术要求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GB50021-2001)进行。1.5.6勘察方案布置及计划工作量根据工程建设规划,参照规范要求,综合分析各分项工程情况并结合现场地质条件进行勘察工作量布置。本项目勘探钻孔共838个,预计总进尺约23900m。勘探点布置(1)勘探点布置原则勘探点的布置要满足以下评价要求:1)满足场地类别划分、勘察等级对勘探点密度的布置要求2)满足建筑场地整体稳定性分析的要求;3)查明持力层分布情况;4)满足软土层等特殊性岩土的分布情况、物理力学特征及影响;5)满足强~中风化基岩岩性特征评价的要求。(2)勘探点平面布设本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GB50021-2001)对详细勘察阶段勘探点间距的要求进行布设。根据建筑场地地段、场地复杂程度的不同,具体布设方式也有变化:a)建筑物勘察:钻孔总数517个,勘探点应按建筑物的周边线和角点布置;若存在单栋高层建筑,则对该建筑勘探点的布置应满足对地基均匀性评价的要求,且勘探点的数量不应少于4个。对拟采用端承桩的建筑,勘探点间距宜为12m~24m,相邻勘探孔揭露的持力层层面高差宜控制在1m~2m间;对拟采用摩擦桩的建筑,勘探点间距宜为20m~35m,当地层条件复杂时,影响成桩或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勘探点应适当加密。b)边坡支护勘察:钻孔总数321个,勘探线垂直边坡走向布置,勘探点间距根据地质条件确定,当遇有软弱夹层或不利结构面时,应适当加密。勘探点深度a)建筑物勘察:控制性钻孔要求达到中等风化岩面以下4m,孔深约28m;鉴别孔要求达到中等风化岩面以下2m,孔深约26m;若钻孔一直未能进入岩层,则孔深可控制在27m。b)边坡支护勘察:鉴别孔要求穿过潜在滑动面并深入稳定层2m,预计孔深25m~40m;控制性钻孔要求穿过潜在滑动面并深入稳定层5m,预计孔深28m~50m。岩土试样、水样及原位测试数量和间距1)采取原状土试样和原位测试的技术性勘探点的数量不少于全部勘探点总数的1/2,钻探取土试样孔的数量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的1/3。2)采取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竖向间距,地面下1.0m开始取土或试验,取土或原位测试间距一般为1.5~3m。3)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内采取原状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次数不少于9件(次);4)在地基主要受力层内,对厚度大于0.5m的夹层或透镜体,采取不扰动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5)当土层性质不均匀时,增加取土数量或原位测试次数;6)针对边坡坡勘察布置,对边坡稳性进行评价的钻孔,按地貌单元、每层土取样不少于6件。对边坡中存在的软弱层应连续取样。7)岩石的试样数量各层不少于9件(组);8)水、土腐蚀性评价试样不少于2件。室内试验a)原状土样:进行土常规试验,试验项目主要有:天然含水量、天然密度、孔隙比、比重、界限含水量试验、压缩试验、直接快剪试验(软土增加固结快剪试验)、渗透试验、颗粒分析试验、胀缩性试验等;b)岩样:对全风化~中等风化岩样进行单轴极限抗压试验(硬质岩做饱和抗压试验,软质岩做天然抗压试验),对泥岩还应进行胀缩性试验;c)水样:进行简分析、腐蚀性试验。计划完成的勘察工作量计划完成的勘察工作量见表1.5.6-1。表1.5.6-1勘察计划工作量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一 工程测量 1.1 勘探点放样 个 838 二 地质勘察 2.1 工程钻探 建筑物勘察 m/孔 13900/517 总进尺:23900m(根据实际情况有调整) 边坡勘察 m/孔 10000/321 2.2 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 km2 0.2 2.3 原位测试 a) 标准贯入试验 次 250 b)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m 100 当标贯试验无法贯入时进行 2.4 取样 a) 土样 组 280 b) 岩样 组 150 c) 水样 组 2 三 室内试验 3.1 原状土样试验 组 280 3.2 岩石试验 组 150 3.3 水质分析 组 2 1.5.7其它相关工作的委托和完成以下两项工作可能需要完成或已经完成,尚需与招标方确认:1)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我院有地灾评估资质,可与勘察项目一起完成。2)建设项目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必须委托给相关有资质的单位来完成。1.6勘察技术要求1.6.1测量技术要求根据《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的规定,本次勘探点的点位布置的精度要求为:平面位置偏差≤±0.1m,高程偏差≤±5cm。根据本次勘察工程的现场情况及技术要求,依照建设方提供的在建设区内的控制点为基础,根据场地的大小按照相应导线控制等级进行测量,选用RTK配合TOPCON—GTS-311S全站仪进行点位布置,能够满足以上的精度要求,基本上应用极坐标放样的测量方法放样点位,各点位均应钉好木(竹)桩,写好点号(名)。1.6.2钻探技术要求为确保岩土工程勘察地基评价的可靠性,对钻探主要技术质量要求规定如下:1)钻探班报表填写要及时、齐全、准确、清洁。2)钻孔孔径:鉴别和划分地层、取原状土试样及原位测试钻孔开孔孔径≥110mm。3)钻进回次进尺:第四系土层0.50~1.00m、基岩≤3.00m。4)钻孔深度:按钻孔任务书要求进行。5)钻孔斜度:应保证钻孔垂直度每深50m允许偏差±1°。6)岩芯采取率:土层钻探需连续取芯,对需重点查明的部位(断层构造带、软弱夹层等)应采用双层岩芯管连续芯提高岩芯采取率。7)钻进方法与护壁:根据地层具体条件确定,可选用回转、冲击和静压等无水钻进方法。易垮塌的孔,宜采用套管护壁。8)钻进中各项数据均应丈量获得。9)钻进中遇地下水,应测初见、终孔、静止水位及不同含水层水位。为确保查明勘察场地地下水流场,宜在勘察结束后统一量测稳定地下水位。量测读数精确到厘米,且精确度来低于±2cm。10)对软弱土层或特殊性土层,应采样、进行原位测试了解其特性。1.6.3钻孔编录1)钻孔编录作业由现场钻孔编录员负责实施,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指导和监督检查。现场技术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所承担项目的勘察大纲和相关规范。当同一场地有两名或多名钻孔编录员工作时,应对本场地钻孔的岩土分层、定名、特征描述等应当共同观察、讨论,以便统一认识、统一技术要求。2)现场技术人员必须跟班作业,及时了解并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钻进过程中的异常情况。3)必须在现场及时而又认真观察描述岩芯,进行岩性描述和分层。4)现场工程师根据钻孔布置图对现场钻孔孔号进行复核,查看孔号有无损坏或移位的情况,如有移位应重新测量复位。5)钻机就位时,现场技术人员同机班长一起共同复核,确认就位准确才能开钻。6)如孔位因地面障碍物、空中高压电线等原因影响安装或施工作业时,现场技术人员可以决定孔位小范围移动,但必须仔细丈量并记录孔位坐标与孔口标高,当自己量测有困难时应请测量人员仪器测定。7)在勘探施工过程中,当发现相邻两个钻孔地质情况差异太大如主要持力层缺失、软弱土层或其他不良地质体厚度差异很大等等情况时,应当考虑在两孔之间增加钻孔,但需请项目技术负责人到现场研究并按规定作出决定后再实施。8)工程地质钻探野外记录表各栏的相关内容应按钻进回次逐项填写,一般每回次进尺0.50~1.00m(除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允许外),当发现岩(土)相交变化时,应标明和描述变化深度、变化岩(土)性等。原始编录不得转抄,误写之处可以划去,在旁边作更正,不得在原处涂抹修改。9)当土层厚度大于0.5m时,应单独分层描述。10)土的描述:①、碎石土应描述颗粒级配、颗粒形状,颗粒排列、母岩成分、风化程度、充填物的性质和充填程度、密实度等。②、粘性土应描述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等。11)岩石的描述应包括地质年代、地质名称、风化程度、颜色、主要矿物、结构、构造和岩石质量指标RQD。12)应对岩土芯样进行拍照。1.6.4取土试样1)取原状土样的孔径应比使用的取土器外径大一级。2)在地下水位以上,应用干法钻进,不得注水或使用冲洗液。3)取土器下放前,应校对取土样位置深度,使用薄壁敞口取土器时,孔底残留浮土厚度不得超过5cm。使用其他取土器时,残留浮土厚度也不得超过取土器废土的长度。如达不到要求应重新清孔。4)取土试样竖向间距,应在基础底面标高以下主要受力层内1~2m进行。5)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应不少于6件(组),其数量可占勘探点总数的1/3。6)在地基主要受力层,对厚度大于0.5m的夹层或透镜体,应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7)当土层性质不均匀时,应增加取土数量或原位测试工作量。8)每个土样的封装;现场将容器两端盖严后,接缝用粘布条蜡封或用粘胶带封口。并填贴标签,其上下应与土样上下方向一致。标签记载内容有:工程名称、孔号、土样编号、取样深度、土类名称、取样日期、取样人姓名。土样标签记载应与现场钻探记录相符。1.6.5原位测试1)选择原位测试方法应依据岩土体类型及设计对建筑参数的要求和测试方法的适用性结合相应规范、规程的要求综合确定。2)原位测试应尽量与土样室内试验资料配合使用或用于层厚较薄地层。3)在地基主要受力层内,对厚度大于0.5m的夹层或透镜体,应进行原位测试。4)当土层性质不均匀时,应增加原位测试工作量。5)标准贯入试验的技术要求:a、试验孔可采用冲击或回转钻进,钻至试验位置(标高)以上15cm处,应清除孔底残土、校对孔深和钻杆长度后再进行试验。b、利用钻机升降系统,采用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连续锤击贯入,锤击速率应少于30/击min。c、锤击时应避免触探杆侧向晃动,锤击偏心,在贯入器打入土中15cm后,开始记录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累计打入30cm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击数N。当锤击数已达50击,而贯入深度未达30cm时,可记录实际贯入深度并终止试验。d、标准贯入试验的竖向间距,在地基主要持力层内宜为1~2m,对每个场地每一主要持力层标准贯入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组。e、地基主要持力层内,厚度大于50cm的夹层或透镜体应进行标贯测试6)进行原位试验及取样的孔数不小于总孔数的1/2。1.6.6取岩样1)现场检查岩样的数量、规格及其状态是否满足测试项目制样的要求,岩样的上、下标识和地层上、下顺序编号是否有误、岩样标签记载内容与现场钻孔记录是否相符。2)岩样标签内容;工程名称,取样孔号(地点)、岩样编号、取样深度、岩石名称、地层序号、风化程度、取样日期、取样人姓名。3)岩样分组试块袋装、运输应用采用岩样箱包装、岩样之间用柔软材料填实。4)场地基岩地层为第三系泥岩,具有易崩解等特性,因此,采样后贮存时间不宜过长、应及时送样测试。1.6.7取水样1)现场检查取水的方法和数量是否合符要求,水样标签记载的内容与现场孔(点)记录是否相符。2)水样瓶口盖栓严、接缝处贴胶布带或蜡封口,贴水样标签;标签内容;工程名称、取样地点、取样编号、取样深度、水类型、水质状态、取样日期、取样人姓名。3)侵蚀性CO2分析项目,水样应在现场加入稳定剂(大理石粉)。4)取样后至开瓶化验的贮存时间,不宜超过两天(48小时)。5)运输水样、应专用分格水样包装箱,样瓶应竖放,上、下及样瓶之间用柔软缓冲材料填实。箱盖标注“小心轻放,不能倒置”及向上的箭头表示。6)所有样品均应填写送样单,由送样人按送样单的记载同试验室接收人员办理清点交接手续。1.6.8室内试验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广西膨胀土地区建筑勘察设计施工技术规程》(DB45/T396-2007)、《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中的有关要求执行。(1)土工试验土工试验项目应根据工程和岩土性质的特点决定试验项目,试验项目包括:土的物理性质试验、土的压缩—固结试验、土的抗剪强度试验。1)试样的接收:①、接收试样时,要对照送样单逐件核查,发现有包装不规范或在运送途中有损坏等情况应当立即向送样人说明该试样可能被降级使用或报废。②、接收试样时必须登记。对于可能因损坏降级使用的试样要在备注栏说明。2)试样的保存:①、试样要保存在适宜的环境,防止试样风吹、受潮等现象发生,尽可能使试样保持原有状态。②、接收试样后要尽快进行测试,确保不超过规定的保存期限。3)试验准备:开样时要认真检查试样状态,注意试样是否符合试验要求,不符合要求的试样,应做好记录,能降级使用的降级使用,不能降级使用则报废。4)试验要求:①、每个试验项目均须严格按规范规定的方法与步骤进行操作。②、试验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做好试验过程的观测、记录。5)试验项目:天然含水量、密度、粒径组成、液限、塑限、液性指数、塑性指数、孔隙比、饱和度、压缩系数、直接快剪(承载力计算)、三轴固结不排水剪(河道边坡稳定性计算,对具有胀缩性且位于斜坡地段的黏土进行饱和快剪试验)、压缩模量等。(2)岩石试验试验项目为:岩石的重度、含水率、孔隙率、吸水率、软化系数及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等。(3)水质分析主要进行水的腐蚀性分析试验。试验项目为:PH值、Ca2+、Mg2+、Cl-、SO42-、HCO3-、CO32-、侵蚀性CO2、游离CO2、NH4+、OH-。(4)土的腐蚀性试验土的腐蚀性试验:试验项目除与水质分析相同部分外,尚需测试土的PH值、氧化还原电位、视电阻率等指标。1.6原始资料、勘察成品报告1.6.1原始资料成果报告所依据的所有原始资料,包括所有野外测量、测绘、测试、勘探和试验所获得的原始资料均应及时进行整理校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确认无误后才能利用。所有现场勘测获得的原始资料或成果均妥善保存,随时备查,工程完成后一并提交业主。提交的原始资料应为原件或复印件。1.6.2勘测报告1)注意问题勘察报告要求资料充分、可靠、合理、结论明确,从岩土工程角度提出切实、可靠的建议。应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GB50021-2001)第14章的要求进行数据分析和编写报告。同时,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a)对调查、测绘、测量、勘探、测试等所有的勘测成果作综合分析。b)对采用多种勘测手段获得的同一类参数,应进行综合分析、论证。c)应推荐一套设计所需的参数值,且应有充分理由说明其取值的合理性。d)应特别关注以前的勘测资料中的结论及参数值,如发现有较大差异或相矛盾的地方,应进行详细且充分的论证。2)勘察报告场地勘察报告主要为岩土勘察报告,岩土勘察报告至少包含以下内容:1前言1.1工程概况1.2勘察依据1.3任务要求1.4岩土工程勘察等级1.5勘察方法和完成工作量2自然地理、气候及区域地质构造概括2.1自然地理及气候条件2.2区域地质构造情况3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3.1场地地形地貌条件3.2场地各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3.3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分析与选用3.3.1物理力学指标统计3.3.2原位测试统计3.3.3土层物理力学指标选用值(建议值)3.4地下水及岩土层的渗透性3.4.1地下水类型3.4.2地下水变化幅度3.4.3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3.4.4场地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影响3.5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4岩土工程分析评价4.1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分析评价4.1.1断层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4.1.2膨胀土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4.1.3边坡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4.2地震效应评价4.2.1建筑场地类别4.2.2地震液化判别4.3场地工程地质分区及地基均匀性评价4.4场地岩土层评价4.5基础类型分析评价4.6基坑开挖和支护方案评价4.7降水对周边环境影响评价5施工中岩土问题的分析与建议6结论及建议报告主要图件、图表及计算书如下:1试验、测试、检验结果2土的物理学性质综合统计表3各类工程平面图件和地层剖面图及柱状图4土工试验说明及试验成果5标贯测试成果图6边坡稳定性计算书7岩芯彩色数码照片8其它相关表格其它资料a)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确认有要求并委托才进行并提供资料);b)建设项目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确认有要求并委托才进行并提供资料)。图表要求清晰,适于复制。为便于业主和设计部门使用、保存、修改和复制,所有文字和图表最终成品提供电子文件。文字和表格采用Word2003和Excel2003格式,图件采用AutoCAD2004版本。工程文件、图纸的文档编码应符合相关程序。所有文字、表格和图件最终需提供纸质成果和电子文件。按合同要求提供最终纸质成果报告份数,同时提交相应的电子文件2套,并确保勘测成果通过国家相关单位的验收。1.6.3勘测产品质量保证体系本项目位于南宁市区,交通条件较好,但勘察工期很短,在短时间内全面评价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按招标文件要求的时间完成并达到相应勘察深度的工程勘察,时间还是相当紧凑的。因此,必须迅速组建一支效率高、能打硬仗的勘测队伍,配备足够的勘察设备,并制定出合理的勘察作业计划,勘测察部下属地质、测量、钻探、试验等各生产单位领导按总体计划确保勘察工作的有效运行,是顺利完成各阶段勘察工作的重要保障措施。我院质量体系文件《勘察过程控制程序》对勘察项目的组织工作已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经过实践检验,是切实可行并行之有效的。要保证勘察质量,在勘测工作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各级领导要在勘测过程中履行质量职责,贯彻“预防为主,防检结合”的方针,实施事先指导、中间检查、成品校审三环节控制管理。a)严格遵循有关规程规范和我院质量文件是保证外业勘察质量的根本。b)对勘察产品进行严格的审核和验收是确保内业整理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对各类勘察实物产品均应严格按照院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进行竣工验收。勘察文件按产品级别由各责任人履行编写(制图)、校核、审查、核定、批准等程序。对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的勘察成果,以及影响建筑物布置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主要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均须经过院相关专业副总工程师、咨询专家评审。2周期计划及进度控制方案2.1进度计划现场勘察应有业主的协助,如协助解决各种纠纷等,并提供开展勘察所必需的现场生产及生活的便利。以下勘探工期不包含由于各种纠纷及恶劣天气耽误的工期。表2.1-1勘察工作进度计划表 天数项目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3 36 39 42 45 48 51 54 57 60 63 66 70 工程测量 野外勘测 室内试验 报告编写出版 工程测量主要为钻孔放样,共5天。野外勘测计划时间为55天,在勘测过程中采取的土样、岩样及水样分批次送至实验室进行相关实验。野外勘测期间,质量管理人员进行过程检验,对外业质量进行控制。在进行钻孔编录的同时,开展勘察报告的编写工作,在野外勘测完成15天后完成报告编写及图件绘制,并完成校核、审查、批准、出版等审查程序。勘察总工期为70天(排除不可预料的恶劣天气后的工期),提交岩土工程勘察成果报告。2.2进度控制方案2.2.1进度控制原则本项目拟用勘察总工期70天,实施进度计划是从接到中标 通知 关于发布提成方案的通知关于xx通知关于成立公司筹建组的通知关于红头文件的使用公开通知关于计发全勤奖的通知 书之日起开始,至本项目实施结束中进行的以下节点工作的总体计划:包括施工准备、仪器设备进场、施工作业(钻孔测放,管线探查、钻探施工,标准贯入试验、原位测试)、安全施工管理、资料整理、室内试验、资料校审以及成果报告提交等。按照项目特点和时间安排,项目实施总体划分为四个阶段:1)施工准备阶段接到中标通知书后1天内完成施工准备工作(投标阶段已进行了部分准备)。合理安排项目成员分工协作,大纲编制及人员培训和仪器设备的准备同时开展,其中勘测工作大纲编制1天;技术和安全交底与培训、人员培训1天;测量仪器和物探仪器设备的准备时间1天。2)仪器设备进场在准备工作完成后,仪器设备进场在两天完成。各专业仪器设备进场同时进行,其中测量专业仪器进场耗时1天,钻探队伍机械设备进场耗时预计1天(钻探机械设备在施工阶段的钻孔测放实施过程中仍有进场,耗时计入施工阶段)。3)施工阶段本阶段自仪器设备进场后第2天算起,共需耗费55天,进行的主要工作内容有:钻孔放样、钻孔钻探施工(含钻孔编录及岩芯拍照)等。在外业勘察过程中,接受招标方质量部门的监督和抽检。本阶段钻孔放样用时5天,拟分两个阶段来完成,钻探施工在钻孔测放一天后开始。4)室内试验阶段本阶段自勘察外业开始后1周后开始,拟分两批送样。结合勘察进度,至外业工作完成2天后结束。本阶段主要内容包括:土样制备、试验、类试验数据的统计整理、试验报告的编写与校审。5)资料整理本阶段自勘察外业开始后第3天开始,直至勘察结束,由于时间安排紧凑,原始外业资料需要及时校核和输入,室内试验数据应用、以及报告编写、校审都需要抓紧进行。2.2.2进度控制措施本着“服务第一、质量第一”的宗旨,按业主需要提供服务并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着重从组织机构、人员资源配置、计划周期、对外联络、对内协调、物力、财力支持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提高勘察资料质量,确保勘察工作的圆满完成。为确保勘察进度和质量,我院将与业主紧密协作,加强与各方的沟通和协调,在勘察过程中采纳合理化建议,避免和减少返工和窝工等方法确保工程进度;提前开展各项准备工作,对各类设备进行检修,确保不因设备故障而延误工作进度。在项目过程中,项目设总将会同经营市场部和技术质量部,定期督促检查工程计划和项目勘察大纲的执行情况,一旦在某一环节不能按时完成,将及时调集力量,增加人员和设备,加以弥补。总之,在本项目的实施中,我院将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合理配置技术力量,投入先进的技术设备,强化项目管理,保证优质、高效完成勘察任务。2.2.2.1从组织机构资源配置上保证选派身体好、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的人员组成本项目的勘察队伍,同时配置先进、齐全的机械设备,充足的机械配件和资金保障,确保勘察工作顺利进行。2.2.2.2从施工计划及工艺上保证1)根据工程的特性、场区地质、水文、气候等实际情况,按勘察大纲确定的技术标准和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进度计划。2)根据岩土层工程特性的不同,采用适宜的勘探工艺,提高勘探进度。3)建立突发情况应急体系,根据现有经验,针对勘察施工中常有现现、并可能影响工期的突发情况进行应急预案分析,以保证项目施工的正常、有顺进行。2.2.2.3从机械设备配备上保证调配勘察施工方案所要求的设备、材料种类与数量进入本项目,进场前应对所有设备进行性能检定,以保证到场的设备能正常使用。同时保证有数量足够和性能可靠的备用设备与材料(GY150/GXY100型钻机、钻杆、钻头、取土器等),如现场施工进度比预期慢或损坏则立即增加钻探设备进场施工,以保证施工进度按计划进行。2.2.2.4从工序安排上保证1)制订合理、可行的工序工期计划,各工序严格按制订的计划进行,勘察中实时进行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对比分析,以便及时对方案进行合理调整和适时调配勘察力量,安排足够的人力及物力,加快勘察进度,以保证按计划完成各工序作业。2)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做好工序间的协作协调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各工序间的有顺衔接,与设计部门加强联系,按轻重缓急顺序施工,按阶段按批次提交资料给设计部门,增加勘察设计工作的流水作业进度,进而保证按期完成本次勘察工作。2.2.2.5从工作机制上保证细化人员分工、建立各工序工作目标和工序责任人职责达标制度,并进行工作量化考核,按工序目标值进行项目人员的收入分配,同时将量化考核结果与个人经济收益和奖惩挂勾,以充分调动与发挥人的能动作用。2.2.2.6从后勤供应上保证1)配备后勤服务保障组,搞好工地饭菜的配送和防暑防病工作,保障勘察人身体健康,保证正常出勤率,保障施工正常运转。2)配备专业维修人员,对设备、仪器进行保养,有问题及时修复,保证设备、仪器能正常运转使用,确保施工工期。2.2.2.7从外部环境上保证加强与及有关部门的联系,向勘察现场及附近的单位、居民做好解释协调工作,取得他们对本项目勘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使钻探施工顺利进行。2.3特殊情况的应急措施(1)工期变更考虑到本工程工期未定,勘察工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在施工作业中,业主有可能调整工程计划。为保证本工程按甲方要求完成,我院预备了充分的设备作为备用设备,一旦出现紧急情况,立即投入使用。同时预备充分的技术人员作为机动人员,处理突发事件。(2)设计变更只要是甲方签证认可的设计变更,我们不拖延,不讲条件,立即实施,不使问题积累。如设计变更影响后面施工,我们也抓紧实施,争取追回工期。(3)气候变化在勘察期间,也难免遇到雨、雪天作业情况,要作好防雨、防水措施,切实作好施工现场的排水工作。尤其在地势低洼地段的钻孔,要修筑必要的排水沟、截水沟或挡水墙,使施工现场内不产生危及生产安全的积水。积极地作好岩土芯的保护工作,放置岩芯箱于地势较高的地方,避免流水冲刷。3劳动力和技术力量投入计划及保证措施3.1劳动力投入计划3.1.1劳动力组织原则a)强有力的技术力量投入是确保勘察质量的一项必不可少的要素,由公司总工担任项目总负责,对项目进度进行管理并对勘察成果进行审查;选派有承接大型工程经验的各专业技术骨干担任专业负责,对各专业的资料进行审核;并抽取各专业精干人员组成作业小组,负责日常作业和资料整理。b)在劳动力的需求量上,我司将根据工程的特点以及工期控制的要求配备足够的劳动力,建立奖罚制度,作好班组工作,生活等的后勤保障,确保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c)在作业中不断进行劳动力平衡、调整,解决作业和劳动力相互配合中的矛盾,对劳动力实行动态管理,以动态平衡和日常调度为手段,确保项目计划按期完成。具体原则:1)建立及明确项目岗位机构根据工程特点,确定项目组织机构,明确岗位职责。2)组织劳动力进场按照开工日期和劳动力需要量计划,组织工人进场,安排好职工生活,并进行安全、文明施工和保护环境等教育。3)做好职工入场教育工作为落实勘察项目实施计划和技术责任制,在进场前进行交底。交底内容包括:勘察项目进度计划,钻探技术要求,质量标准,质量保证措施和验收要求。3.1.1劳动力投入计划本工程劳动力投入计划按建筑物区域配备技术人员和钻探、物探工人,计划每台钻机配备3名人员,每1名技术人员负责钻机3~5台。现场工作投入见下表:表3.1-1劳动力和技术力量投入计划表 作业分工 人数 备注 项目负责人 1人 各专业负责人 3人 由地质、测量及钻探专业技术骨干担任 地质技术员 3人 选派地质专业精干人员 测量技术员 4人 选派测量专业精干人员 钻机机长 12人 选派有丰富钻探经验的钻工担任 民工 24人 3.2技术力量的投入计划为确保本勘察项目工作的顺利进行,本工程劳动力投入时,选取具有质量和安全意识强、技术素质高、身体健康,且有多年钻探施工经验的工人进场作业,工人进场前需统一经我院钻探技能及质量、安全技术等培训;勘察实施过程中的技术人员,我院计划全部采用合同制劳务人员,素质良好,技术高,具有多年的勘察技术经验。本工程劳动力的投入按工程进度计划的需要配备到位,我院已确定好本项目实施的技术人员,项目总负责人基本情况见表3.2-1,其它担任校、审、核的技术人员资质情况详见本技术书第6节“投入的组织机构和主要勘察工作人员配备情况”部分。并计划在本工程中标后,立即联系和组织工人,并制定好项目劳动力组织和投入计划,确保勘察项目施工对劳动力的需要,确保项目进度计划能够按期完成。表3.2-1项目总负责人基本情况表 姓名 性别 男 年龄 33 职务 副主任 职称 高级工程师 学历 硕士研究生 参加工作时间 2005年8月 从事勘察工作年限 10年 证书号 注册师(岩土) 已完成勘察项目情况(近期部分) 业主 项目名称 建设规模 担负技术职务 工程效果 项目负责人 优良 项目负责人 优良 项目负责人 优良 项目负责人 优良3.3劳动力和技术力量投入保证措施根据勘察工作量及工期需要,初步拟投入12台机械钻机,每台钻机配备3名操作人员,按55天的纯现场工作时间估计,23900m/30天/12台=36m/台/天,根据场地的地形地貌、地层条件和保障体系,平均36m/台/天的工作量是可以完成的。同时根据第一个星期进度情况,视需要追加投入,以保证项目有充裕时间按质按量完成,追加投入人员的相关资料将报送给招标人。我公司现有勘察施工技术人员130多名,覆盖的专业有岩土工程、土木工程、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岩土测试和试验、工程物探和工程测量等,保证有足够的人员投入该项工程。为保证本工程保质保量按计划顺利完成,参与本项目的主要技术人员都具有专业职称,具有硕士或大学本科学历,或具有多年工程勘察的实践经验,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技术负责人均具有国家注册土木(岩土)工程师执业资格。钻孔测放由测测量专业技术人员完成,拟投入足够的人员开展钻孔测放,保证工程钻探的顺利开展。工程钻探现场编录由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完成,保证地质钻探工作的按期完成。a)我公司从事工程勘察多年,有充足的人员稳定、技术素质高的专业队伍和管理人员,能够有效快速地组织劳动力资源进场作业。b)我公司有长期合作的劳务派遣公司,能保证作业用工的供应要求,且对所派遣民工的素质有保证。c)建立激励机制,奖罚分明,及时兑现,充分调动作业人员的积极性。d)根据作业进度的需要对各个专业队伍进行必要的调节,实行动态管理,使之合理流动,达到最佳劳动效率。e)准备充足的资金,及时支付各专业队伍的劳务费用,为作业人员的充足准备提供保证。f)根据作业进度计划,合理安排和调整劳动力;按照进度计划,作出劳动力使用计划,保证劳动力充足。4安全、文明保证措施4.1安全施工措施4.1.1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目标本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贯彻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1)勘察现场必须杜绝的事故人身伤亡事故;火灾事故;有同等及以上责任的人身重伤交通事故;人员违章或管理不善造成的重大设备损坏事故(5万元及以上);重大治安事件,如盗窃价值1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事件(包括1万元);交叉作业,食物中毒和触电事故;损坏地下管线事故;2)勘察现场必须控制的事故轻伤事故;负有同等及以上事故责任的人身轻伤交通事故;其他未遂事故和异常。3)安全生产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3号《
本文档为【勘察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7.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李青
本人自上班以来兢兢业业,曾获得县劳动模范,县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格式:doc
大小:141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0-01-05
浏览量: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