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运动训练学教案

运动训练学教案

举报
开通vip

运动训练学教案运动训练学教案 运 动 训 练 学 第一章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一、竞技体育的构成和基本特点 1(竞技体育的主要特征是体育竞赛,主要目标是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 竞技体育的构成:(1)运动员选材(竞技体育的开始,是运动训练的起始性工作,是成功的训练的重要前提条件);(2)运动训练(是实现竞技运动目标最重要的途径,是竞技体育中的主体构件);(3)运动竞赛;(4)竞技体育管理。 2(竞技体育基本特点:(1)激烈的竞争性;(2)高度的公平性;(3)严格的规则性;(4)高度的技艺性;(5)高尚的娱乐性...

运动训练学教案
运动训练学教案 运 动 训 练 学 第一章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一、竞技体育的构成和基本特点 1(竞技体育的主要特征是体育竞赛,主要目标是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 竞技体育的构成:(1)运动员选材(竞技体育的开始,是运动训练的起始性工作,是成功的训练的重要前提条件);(2)运动训练(是实现竞技运动目标最重要的途径,是竞技体育中的主体构件);(3)运动竞赛;(4)竞技体育管理。 2(竞技体育基本特点:(1)激烈的竞争性;(2)高度的公平性;(3)严格的规则性;(4)高度的技艺性;(5)高尚的娱乐性;(6)广泛的国际性。 二、运动训练的概念、基本特点 1(运动训练的概念: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的教育过程。 ——运动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直接目的)和运动成绩。 ——运动训练活动的主体是教练员(训练计划的制定者,训练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和运动员。两者是训练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2(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1)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2)训练内容的专门性和训练方法、手段的多样性(3)运动训练过程的长期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4)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5)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6)训练安排的个人针对性;(7)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 第二章 运动训练的理论基础 一、 控制论基础 (一)最佳化训练控制 是指从现实条件出发,以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为目标,采用最符合客观实际的最适宜的科学训练方法,对训练全过程实施定量、定时、低耗、高效的训练控制过程。 完整的训练控制由施控主体(教练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等)和被控对象(运动员、运动器械等)、控制信息和前向信息控制通路、反馈信息和反馈信息控制通路、适宜的信息几个基本环节构成。 最佳化训练控制的核心是科学化训练。它与传统的训练控制的主要区别是: ——最佳化训练控制是以定量化的、精确的科学控制为主,而传统的训练控制则以定性的、粗略的经验控制为主。 ——最佳化训练控制是以整体训练控制为主,重视训练控制的整体效益,而传统的训练控制则以局部训练控制为主,偏重于局部控制的效益。 ——最佳化训练控制十分重视对训练过程的反馈控制,实施完全闭环式的高级反馈和步步反馈,而传统的训练控制不重视反馈控制,而且多实施开环式和不完全闭环的简单反馈和局部的一次性反馈。 ——最佳化训练控制十分重视对训练控制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的最优选择(即对比有选),而传统训练控制往往采取直接评定的方法决定某一训练方案的取舍。 (二)立体化训练控制 是根据训练系统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特征,以及系统的功能放大的原理,从训练系统的综合性控制和系统性控制两方面,对运动训练过程实施整体性训练控制的过程。 立体化训练控制从训练系统的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对训练系统进行全面系统和综合的控制。纵向方面表现为系统化训练控制,从时序角度对训练全过程进行长期、系统和连贯的训练控制,保证训练的长期性和连贯性,确保训练的层层衔接和训练效益的整体放大。横向方面表现为将影响训练效果的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进行前面的规划、设计和控制。如由教练员、科研人员、管理员等不同的人员组成综合教练组,由人与机器系统构成人机混合训练控制系统,控制对象也由不同年龄、性 别和水平的运动员构成。训练负荷系统由多种负荷要素构成并出现同步综合控制负荷的趋势。训练方法手段的多样化与综合运用的训练方法系统。 实施立体化训练控制的基本程序:树立立体化训练控制的观念——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影响训练的各种因素及其内在的纵向和横向联系——设计纵向系统化训练方案——设计横向综合训练方案——组织实施全方位的立体化训练——反馈控制。 (三)信息化训练控制 是以信息论为指导,以信息为基本条件,依据信息控制的基本规律,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对运动训练全过程实施训练控制的过程。 信息化训练控制的基本内容包括训练信息的检测、获取和训练信息源的确立;训练信息的处理、交换和存储;训练信息的传递;训练信息的检索和使用;训练信息的反馈。 (四)系统工程与模型化训练控制 运动训练系统工程是指运用精确化、数学化、最佳化等科学方法来正确地分析、研究、规划、设计、试验和管理运动训练系统的一项综合技术。 运动训练系统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任何把训练控制的总目标分解为一些小目标。任何根据训练系统控制的总指标来缺点各个训练分系统的指标体系,任何协调运动训练系统工程中各个局部之间的关系,保证运动训练系统的整体功能放大效益的实现。如何根据总的工作任务和进程,设计好各个局部工作环节的工作程序。 运动训练系统工程的工作程序是:提出或确定训练控制的目标任务——获取有关的信息——建立各种训练控制模型,提出各种训练控制方案——对各种训练控制方案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和效果预测——对各种训练方案进行最优选择和决策——按预定方案组织实施训练——监督、检查、再反馈。 模型化训练控制是指用科学的方法建立各种科学的训练控制模型,并据此控制运动训练的全过程。训练模型有语言文字信息模型、图式模型、数学模型、实体模型等,从训练控制的角度建立的训练模型有运动员的状态模型、各竞技能力训练的热闹比重安排模型、各竞技能力的指标体系及训练模型、运动负荷模型、训练管理 模型等。模型化训练是根据运动训练系统工程的工作程序设计的。 运动训练系统工程和模型化训练控制主要运用于对运动训练过程未来的设计和安排,起核心是实现定量化训练控制。 二、训练适应原理 训练适应是指通过长期的训练所获得的能适应比赛需要的各种机体运动能力的生物适应性。训练适应是按照刺激——反应——适应——再刺激——再反应——再适应的规律变化的。训练适应普遍存在于形态、机能、素质、技术、战术、心理等各方面。 训练适应具有下列基本特征:训练适应的可逆性和系统性;训练适应形成的定时性和阶段性;训练适应形成的异时性和交叉性;训练适应的针对性和特殊性;训练适应形成所需的刺激的适度性。 三、 群训练理论的概念、基本内容 1(项群训练理论的概念、基本内容 项群训练理论是揭示项群训练基本规律的理论。 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 (1)各项群的形成与发展。 (2)各项群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 任何一个运动项目的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的高低都是有运动员的身体能力、技术能力、战术能力、心理能力、运动智能和思想作风六个方面的能力所决定的,每种能力又包含许多子能力。但是这些能力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所起的作用又依项群特点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区别,同一种竞技能力对运动员整体竞技能力的作用也随项群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区别。因此,分析各项群竞技能力决定因素对确立各运动项目的竞技能力的构成因素有重要意义。 (3)各项群运动成绩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 任何比赛的结果都是由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的竞技水平(最根本、最重要的 原因,是影响运动成绩的内因)、对手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包括裁判员的业务水平及道德、成绩评定手段和竞赛规则)三方面因素决定的。但是,它们的具体表现具有鲜明的项群特点,把握这些因素的特点,有助于我们对不同的项群的训练实施更为有效的宏观管理。 (4)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点 运动训练的基本任务在于发展运动员竞技能力,由于不同项群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都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就必须根据不同项群的特点安排训练活动。 2(竞技运动项目主要分类体系: (1)依决定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分类,可将所有的运动项目首先分为体能主导类和技能主导类两大类。体能主导类项目又可分为快速力量性、速度性和耐力性三个亚类;技能主导类又可分为表现难美性、表现准确性、同场对抗性、隔网对抗性和格斗对抗性五个亚类。 (2)依运动项目的动作结构分类,所有运动项目可分为单一动作结构、多元动作结构和多项组合结构三大类。单一动作结构类又可分为周期性、非周期性和混合性三个亚类;多元动作结构类又可分为固定组合和变异组合两个亚类;多项组合结构类可分为同属多项组合和异属多项组合两个亚类。 (3)依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分类,运动项目可分为测量类、评分类、命中类、制胜类、得分类五大类。 对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竞技能力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体能(主要是素质)。对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项目的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技能;对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项目的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有技能和心理能力;对技能主导类对抗性项群项目的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有技能、体能、心理能力。 3(项群训练理论在训练实际中的应用:(1)应用于科学地制定竞技体育发展战略;(2)用于对竞技运动项目的宏观管理;(3)用于同项群训练规律的探讨和揭 示;(4)用于各项群相关运动项目间的竞技人才的合理转项和流动;(5)用于运动训练方法的移植、创新与发展。 四、负荷、应激和恢复的原理 负荷是指运动员在训练中受到的生理和心理刺激。当训练负荷超过日常生活的刺激量和刺激强度时,运动员的有机体就会应激反应。应激实际上是人体对强负荷刺激的一种生理和心理的综合反应,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警戒阶段:即人体处于对应激刺激的戒备和防御状态。第二阶段为抵抗阶段,即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指挥下进行总动员,动员出所有的能量去抵抗应激源刺激对人体的影响。如能抵抗住,并经常受到这种刺激,那么,人体就会逐渐对这种刺激产生适应。第三阶段为衰竭阶段,当应激刺激强度过大,时间过长时,机体就会逐渐由抵抗状态转为衰竭状态,机体工作能力反而下降,并出现各种异常反应。 负荷的直接结果是引起疲劳,当疲劳出现后,机体的技能水平下降。运动员的集团在承受各种负荷后,其机能和能量物资由暂时的下降和减少的状态回到原有的水平甚至超过原有水平的过程称恢复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包括运动阶段、基本恢复阶段、超量恢复阶段、还原阶段。 恢复和超量恢复过程具有下列特点: 1)在合适的负荷范围内,超量恢复的大小与负荷的大小正相关。 2)超量恢复的产生不仅取决与负荷刺激,而且还取决与负荷后是否给予机体必要的恢复。 3)超量恢复的效果与机体承受负荷的量和强度的性质有关。大强度的负荷刺激后,各种能量物资的恢复表现出恢复速度快、时间短、恢复和超量恢复出现较早、恢复水平较高,但保持时间较短。相反负荷量较大,各种能量物资的恢复表现出恢复速度慢、时间较长、恢复和超量恢复出现较晚、恢复水平较低,但保持时间较长。 4)不同训练内容、不同负荷及其消耗的的能量物质不同,其所产生的超量恢复时间不同。磷酸盐恢复的时间是2~3分钟,肌糖元为1~46小时,蛋白质为6~48小时,脂肪为48小时以上。 5)恢复过程的异时性规律。表现为: A、恢复过程先快后慢。 B、恢复到原有水平的异时性特点。 ——负荷后恢复到原有水平的时间不同。 ——不同能量物质的恢复速度不同。 ——不同器官的恢复速度不同。 ——不同训练内容和手段的恢复速度不同。 ——不同训练水平的运动员的恢复速度不同。 ——不同的负荷的恢复速度不同。 ——健康状况不同、恢复速度不同。不同恢复能力的运动员的恢复速度不同。 五、其他理论基础 运动训练学是建立在多学科理论基础之上的,运动训练学的理论基础还有行为和动机激励理论、认识论、动作技能形成原理等。 第三章 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 一、运动成绩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 1(概念: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的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包括竞技水平和比赛胜负(或名次)两个方面。 2(决定因素:(1)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的竞技水平(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因,是影响运动成绩的内因);(2)对手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3)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包括裁判员的业务水平及道德、成绩评定手段和竞赛规则)。 二、竞技能力的概念和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 1(概念: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它是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表现于专项竞技过程之中。 2(竞技能力结构模型(模型,即样品,是指把某一对象或事物按一定比例,以放大或缩小的形式复制其中某些主要特征而形成的一个模拟样品) 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是通过收集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体系中的各构成因素的指标值,经过统计处理而建立的结构模型。它反映的是共性的特征。但每个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结构都不相同,表现出非衡特征及补偿效应。 三、运动员状态诊断的作用和起始状态诊断的基本内容 1(作用:1)状态诊断为运动训练过程确立了一个客观、准确的出发点(运动训练过程是以对运动员现实状态的诊断为出发点而展开的);2)状态诊断是及时检查评价训练效果的重要手段;3)状态诊断是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重要前提。 2(基本内容:1)运动成绩诊断(竞技水平和名次);2)竞技能力诊断;3)训练负荷诊断。 四、建立训练目标的作用和训练目标的内容 1(作用:1)建立训练目标能有效地激发训练主体的责任感和进取精神;2)训练目标是制定训练计划的重要依据。 1( 内容:1)运动成绩指标(竞技水平和名次);2)竞技能力指标;3)训练负荷指标。 第四章 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一、运动训练原理、原则、规律 1(运动训练规律:运动训练系统内部各构成因素之间,以及它们与系统外部相关因素之间在结构和功能上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 2(运动训练原理:是对运动训练系统内部客观存在的规律的认识和人们在训练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的理性升华。 3(运动训练原则:是依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组织运动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运动训练客观规律的反映。 二、竞技需要原则(从实战出发原则) 1(竞技需要原则概念 竞技需要原则是根据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及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科学安排训练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 2(竞技需要原则的科学基础 1)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导向作用 人类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都是围绕着目标进行的,目标对人们的行为起导向作用运动训练的目标是发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创造理想的比赛成绩。因此,训练的一切行为都应服务于成功比赛的需要。 2)专项竞技需要的特异性 不同的运动项目所需要的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结构不同,既然运动训练的直接目标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那么运动训练就必须根据不同专项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的需求选择训练内容、手段,确定训练负荷,制定训练方案。 3)现代训练的专项化发展趋势 由于当今运动竞赛的日趋激烈,运动技术水平的发展已到很高的境地,也由于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的高度发展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身心改造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把训练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运动员专项竞技能力的提高上,,从而使运动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负荷表现出鲜明的专项化趋势。 2( 贯彻竞技需要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1)要围绕运动训练的基本目标,全面安排好训练和比赛。 2)正确分析专项竞技能力的结构特点 这是选择适宜的训练内容和手段的重要前提 3)按照竞技的需要确定负荷内容和手段 4)注意负荷内容的合理结构(训练内容比例要合理)。 三、动机激励原则(自觉积极性原则) 1(动机激励原则概念 动机激励原则是指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和行为的训练原则。 2(动机激励原则的科学基础 1)动机和行为激励原理 动机是推动和维系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驱力。只有在训练中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激发运动员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才能启发运动员训练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才能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训练的任务。 2)运动训练的长期性和艰苦性 运动训练是一个长期而又艰苦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运动员要承受巨大的生理和心理负荷,甚至伤病的折磨,以及比赛的失败等因素的干扰,这也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训练动机来支撑。 3(贯彻动机激励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1)加强训练的目的性教育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 2)满足运动员合理的需要 3)激发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的兴趣 4)发挥运动员的主体作用 5)注意教练员自身的榜样作用 6)注意培养运动员正确的自我评价的能力 7)注意掌握从严训练的尺度和方式 8)注意正确地运用物质、精神和信息三种动力。 四、有效控制原则(有效训练控制原则) 1(有效控制原则的概念 有效控制原则是指以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为依据,以最优化训练控制为目标,以立体化训练控制为基础,以信息化训练控制为条件以模型化训练控制为基本 方法,对运动训练全过程实施全方位的优化控制,以实现运动训练的科学化。 2(有效控制原则的科学基础 1)运动训练过程的多变性 训练过程受各方面的多种动态因素的影响,并使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发生相应的变化。只有对这些复杂变化的因素实施有效的控制,才能促使它们发挥出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最佳效果。 2)现代控制论是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理论基础 3)训练信息是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必备条件 3(贯彻有效控制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1)要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建立科学的训练控制模型——这是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重要前提。 2)综合训练过程的各种因素,全方位实施立体化训练控制。 3)要高度重视训练信息的采集和运用,建立科学的综合监控系统。 4)及时对训练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 五、系统化训练原则(系统训练原则) 1(系统化训练原则概念 系统化训练原则是指持续地、循序渐进地组织运动训练过程,以获取最大的训练累积效益的训练原则。 2(系统化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 1)人体生物适应的长期性、阶段性 训练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提高的影响是通过人体内部的适应性改造实现的,这是一个漫长的改造的过程,必须系统的持续的训练才能实现。 人体对训练的生物适应不仅是长期的,同时也是有阶段的。机体对一次适宜的训练负荷的反应,分为工作、疲劳、恢复、超量恢复和训练效应消失等几个阶段,表现为阶段性特征。 2)训练效应的不稳定性 由于训练适应是可逆的,因此,当训练的系统性和连贯性遭到破坏而出现间断或停顿时,已获得的训练效应就会消退乃至完全消失。这种消退表现在身体、技术、战术、心理、运动智能等影响运动员综合竞技能力的各个方面。 3(贯彻系统化训练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1)保持训练的的长期性、系统性、和连贯性 为此,要健全运动训练体制,重视多年训练计划的制定,完善各年龄段的训练大纲,做到各级训练组织形式的训练计划、任务、内容、负荷、比赛等的层层有机衔接,并采取有力措施,防止运动员伤病发生。 2)按阶段性特点有序地组织各训练阶段的训练工作 六、周期性原则(周期安排原则) 1(周期性原则的概念 周期性原则是指根据运动员机体的生物节奏变化规律,竞技状态形成与发展的周期性规律以及运动竞赛安排的周期性特点,按一定的节奏,循环往复、逐步提高地安排训练内容和负荷训练原则。 2(周期性原则的科学基础 1)运动员机体的生物节奏变化的周期性规律 生物节奏是一种普遍现象,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受各种生理、生化等机能状态的影响,而这些机能状态存在一定的生物节奏,在一天、多天、全年和多年中表现出一定的节律性变化的特点。 2)竞技状态形成与发展的周期性规律 竞技状态形成与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竞技状态形成与发展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初步形成竞技状态阶段。此阶段又分为两个小阶段,前一阶段是竞技状态前提条件形成阶段,后一阶段是初步形成竞技状态阶段。主要任务是打基础,对体能、技术、战术、心理等竞技能力进行全面训练,初步形成竞技状态。第二阶 段,进一步提高和保持竞技状态阶段。此阶段也有两个小阶段,即进一步提高竞技状态阶段和保持竞技状态阶段。前一阶段的任务是在初步形成竞技状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竞技状态水平,特别是专项比赛能力。后一阶段的任务是把以形成的最佳竞技状态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上。并参加一些重要的比赛,创造佳绩。第三阶段,竞技状态暂时消失阶段,此阶段竞技状态暂时消失,运动员进入恢复、休整阶段。并为再次形成新的竞技状态做好准备。 3)比赛安排的周期性特点 良好的比赛成绩与适宜的比赛条件紧密关联,但适宜的比赛条件(如气候)的出现具有周期性特点,为此,训练和比赛的安排必须按照周期性的特点来组织。 3(贯彻周期性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1)掌握各种周期的序列结构 掌握是应用的前提,只有正确掌握各种影响周期结构的因素,才能合理确定各训练周期的时间和阶段结构。 2)充分考虑影响周期划分和安排的内外各种因素,选择适宜的周期类型。 3)注意各训练周期安排的系统连贯性。 七、适宜负荷原则(科学调控运动负荷原则) 1(适宜负荷原则概念 适宜负荷原则是指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以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的训练原则。 2(适宜负荷原则的科学基础 1)训练适应原理 在一定的范围内训练效应的大小与负荷量度的大小正相关,但过度负荷下运动员的机体会出现劣变现象,即机体出现不适应的症候和机能的下降。 2)负荷与恢复和超量恢复的原理 没有训练就不会有负荷,也就不会有恢复和超量恢复,也就不会有训练效应;没有恢复,就不会有新的负荷,也就不会有成绩的提高。 3(贯彻适宜负荷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1)正确理解负荷种类和构成。 负荷有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有内部负荷和外部负荷。负荷由负荷量和负荷强度构成,量对有机体的刺激较缓和,由此产生的训练效应不明显但稳定,强度对有机体的刺激深刻,由此产生的训练效应明显但不稳定。负荷量和强度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训练效应的产生必须有一定的量和强度。 2)选择好负荷的内容和手段 要根据不同运动项目、训练内容、训练手段的负荷特征和不同的训练任务进行选择。 3)对负荷方案最佳综合设计。 即做到负荷量、负荷强度和总负荷的综合设计,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的综合设计,内部负荷与外部负荷综合设计。 4)科学地增加负荷 在训练过程中,要随着运动员年龄的增长和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的提高,循序渐进地增加负荷的量度。循序渐进增加负荷方式有:直线式——以量的增加为主,强度的动态变化不明显,主要适用于初学者的训练中;阶梯式——每增加一次负荷,都要保持一段时间,适用于各类训练者的训练中;波浪式——以有起有伏的斜线上升的方式增加负荷,适用于各类训练者的训练中;跳跃式——训练负荷按跳跃式增加,目的是打破运动员机体不同系统间旧的牢固联系,使机体承受负荷的能力产生突破性发展,以适应比赛实际需要。适用于优秀运动员的训练中。 5)要科学实施大负荷的强化训练 大负荷的强化训练要科学地探求负荷量度的临界值,要注意负荷量度的临界值动态变化特征和个体化特点。 6)建立科学运动负荷的监督、诊断系统,以便准确判断负荷的适宜度和运动员恢复程度,为训练决策提供准确的反馈信息。 7)正确处理负荷与恢复的关系(没有负荷就不能称其有训练,也就没有成绩,没有恢复就没有新的负荷,也就没有成绩的提高。为了提高训练的效果,必须高度重视恢复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 八、区别对待原则(个体化训练原则) 1(区别对待原则的概念 区别对待原则是指对于不同专项、不同的运动员或不同的训练状态、不同的训练任务及不同的训练条件,都应有区别地组织安排各自的相应的训练过程,选择相应的训练内容,给予相应的训练负荷的训练原则。 2(区别对待原则的科学基础 1)专项竞技需要的多样性 不同项目的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决定因素不同。 2)运动员个人特点的多样性 参加训练的运动员的年龄、性别、竞技能力的发展水平、生理、心理特点、训练史和发展潜力等都各不相同,即便是运动成绩相同的运动员,其决定运动成绩的竞技能力、训练经历也不尽相同,因此,为了使训练取得理想的效果,就必须从运动员的个人实际出发,才能最大限度的挖掘运动员的身心潜能。 3)运动训练过程的多变性特点 运动训练过程是一个多因素交互参与影响的动态复合系统,决定了运动训练过程的复杂多变性,这就要求教练员要及时根据训练条件和训练对象的具体情况有区别地组织训练。 3(贯彻区别对待原则时的训练学要点 1)把握区别对待的决定因素 分析决定区别对待因素是实施有区别的训练、建立个体化训练模型的前提。决 定区别对待的因素主要集中于运动专项,包括竞技能力决定因素和发展规律的差异、训练对象,包括训练学、生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特征上的差异、训练条件上,包括所处训练的时期阶段和场地器材气候等。 2)正确处理训练中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个体与集体训练的关系,使一般要求与个别对待有机结合起来。 3)要及时准确地掌握运动员的具体情况、以便为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提供依据。 九、适时恢复原则(强化恢复原则) 1(适时恢复原则的概念 适时恢复原则是指在运动训练全过程中,采用各种科学的恢复手段和方法,及时消除运动员在训练中所产生的疲劳,并通过生物适应过程产生最大的超量恢复效果,提高机体能力的训练原则。 2(适时恢复原则的科学基础 1)负荷、应激和恢复的原理(略) 3(贯彻适时恢复原则时的训练学要点: 1)准确判别疲劳程度。 这是适时恢复的前提。判别的方法有自我感觉法、外部观察法、生理测试法和心理测试法。 2)积极采取加速机体恢复的措施。 恢复手段有训练学恢复手段、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营养学恢复手段、心理学恢复手段。恢复方式有自然性恢复方式和积极性恢复方式、即刻恢复与滞后恢复、针对性恢复与综合恢复。在训练实际中应综合、立体地运用恢复手段和措施。 3)加强对训练过程的检测和调控。 4)合理运用药物。 第五章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一、运动训练方法的概念、基本结构和基本分类 1(运动训练方法概念 运动训练方法是指在运动训练活动中,为完成训练任务而采用的途径和办法。 2(运动训练方法基本结构 运动训练方法由练习动作及其组合方式(训练内容选择与安排)、运动负荷及其变化方式、过程安排及其变化方式(练习的组织形式)、休息媒体及其传递方式、外部条件及其变化方式(练习条件)等基本要素构成。 3(运动训练方法基本分类 1)按发展竞技能力的目的分,有体能训练法、技能训练法、战术训练法、心理训练法等。在此基础上,还可细分。 2)按训练内容的组合特点分,有分解训练法、完整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法等。 3)按训练负荷时氧代谢的特点分,有有氧训练法、无氧训练法、有氧与无氧混合训练法等。 4)按训练时不同的外部条件分,有语言训练法、示范训练法、助力训练法、加难训练法等。 5)按所属学科分,有训练学类、教学类、恢复类、教育学类、心理学类等 6)按训练方法的基本作用和适用范围分,有整体控制方法(包括模式训练法、程序训练法等)和具体操作方法(包括完整训练法、分解训练法、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循环训练法、变换训练法、比赛训练法等。) 二、运动训练的整体控制方法 (一)模式训练法 1(模式训练法的概念 模式训练法是指根据信息理论,运用数学方法,将各种影响专项运动成绩的主因素指标参数与不同运动成绩之间构成具有定量关系的训练模式和评定标准,据此对训练过程实施控制的方法。 2(模式训练法基本结构 模式训练法的基本结构主要由训练模式(它是模式训练法控制的依据)、检查手段、评定标准、训练方法四种构件组成,每一构件又由不同的要素组成。 训练模式是未来运动训练过程目标发展的指标体系。它由榜样对象、相关因素、数学模型三个要素组成。 检查手段由检查项目、检查方式、检查工具三个要素构成。 评定标准由对照标准和评定方法两个要素组成。 训练手段由练习方式、运动负荷、间歇时间等要素组成。 3(模式训练法的特点:信息化、定量化。 4(模式训练法的操作流程 (1) 解析影响竞技水平的各种因素; (2) 获取个影响因素的指标参数; (3) 建立影响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因素的训练模型; (4) 建立训练的模式和评定标准; (5) 实施训练,并对训练效果进行检查评定,找出产生偏离状态的原因; (6) 对训练相应环节的组织实施发出调节指令; (7) 改进训练工作,使训练的阶段结果不断逼近模式目标。 5(模式训练法应用过程:教练员通过正向控制通道,运用训练模式和训练手段控制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方向;通过反馈调控通道,运用评定结果了解运动员现实情况,修正训练计划的相应环节(或训练方案),如此多次循环,使训练结果科学地向预定目标发展。 (二)程序训练法 1(程序训练法 程序训练法是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和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的特点,将多种训练内容有序且逻辑地编制成训练程序,按照预定的程序组织训练活动,对训练过程实施科学控制的方法。 2(程序训练法基本结构 程序训练法基本结构主要由训练程序(它是程序训练法控制的依据)、检查手段、评定标准、训练方法四种构件组成,每一构件又由不同的要素组成。 3(程序训练法的特点:系统化、程序化、定性化。 4(程序训练法的应用过程:与模式训练法基本相同,只是控制依据不同。 三、运动训练具体操作方法 (一)重复训练法 1(重复训练法概念 重复训练法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时间的练习方法。 重复训练法的特点是动作结构不变,负荷强度相对固定,间歇休息充分(心率降到每分钟110次以下进行下一次练习)。 2(重复训练法种类 重复训练法有短时间重复训练法(练习持续时间30秒以内、负荷强度最大)、中时间重复训练法(练习持续时间30秒~2分钟、负荷强度次大)、长时间重复训练法(练习持续时间2~5分钟、负荷强度较大)三种类型。 3(重复训练法应用 A、短时间重复训练法普遍适用于磷酸盐系统供能条件下的爆发力强、速度快的技术训练和运动素质(磷酸盐系统的储备和供能能力、速度素质、力量素质、爆发力素质)的训练中。 B、中时间重复训练法普遍适用于糖酵解供能条件下的技术、战术训练(爆 发力较强、速度较快、运动强度较高的技术战术的学习、掌握)和运动素质(糖酵解供能系统的储备和供能能力、糖酵解供能为主的糖酵解与磷酸盐混合代谢供能能力、糖酵解供能为主条件下的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的训练中。 C、长时间重复训练法主要适用于有氧、无氧混合供能系统条件下的技术、战术训练(难度不大、负荷不高的单一或组合技术)和运动素质(练习持续时间为2~5分钟的体能主导类项群的技术和素质训练,包括速度耐力、力量耐力和有氧与无氧比例均衡的混合供能能力)的训练中。 (二)间歇训练法 1(间歇训练法的概念 间歇训练法指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作出严格规定,使有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的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间歇训练法的特点是:动作相对固定,但间歇时间不充分(心率降到每分钟120~140次之间就进行下一次或组练习),休息方式必须是积极性方式。 2)间歇训练法的种类 间歇训练法有三种类型,即高强性间歇训练法(练习持续时间40秒以内、负荷强度心率为每分钟190次左右)、强化性间歇训练法(A型练习持续时间40~90秒之间、负荷强度——心率为每分钟180次左右,B型练习持续时间90~180秒之间、负荷强度——心率为每分钟170次左右)、发展性间歇训练法(练习持续时间5分钟以上、负荷强度——心率为每分钟160次左右)。 3)间歇训练法的应用 A、高强性间歇训练法是发展糖酵解供能系统的供能能力、磷酸盐与糖酵解供能混合代谢系统的供能能力以及这两类系统供能条件下的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的训练方法,同时它还适用于糖酵解供能状态下的技术战术的训练,以提高技术战术运用的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性、熟练性和稳定性。 B、强化性间歇训练法是发展糖酵解供能代谢系统(为主)与有氧代谢系统混合供能能力以及心脏功能的一种重要训练方法,适用于需要这种混合系统供能和良 好心脏功能的运动项目的技术战术和素质的训练中。A型适用于提高糖酵解供能为主的供能能力以及该供能状态下的力量耐力和速度耐力的训练和负荷强度较高、负荷性质为力量耐力性和速度耐力性的技术或战术配合的技术战术训练中。B型适用于提高糖酵解供能代谢系统与有氧代谢系统混合供能能力以及此供能状态下的力量耐力和速度耐力的训练和负荷强度适中的技术战术的训练中。 C、发展性间歇训练法是发展有氧代谢系统供能能力、有氧代谢下的运动强度以及心脏功能的重要训练方法。也可用于各种强度低的技术组合和战术组合练习的训练上。 (三)持续训练法 1(持续训练法的概念 持续训练法是指负荷强度低、负荷时间长、无间断的连续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持续训练法的特点是练习的时间长、没有间歇时间、负荷量大、强度中等。 2(持续训练法的种类 持续训练法有短时间持续训练法、中时间持续训练法、长时间持续训练法三种类型。 3(持续训练法的应用 持续训练法是耐力性运动项目的主要训练方法。 A、短时间持续训练法,时间相对短(5~10分钟),强度较高(心率每分钟170次),动作结构稳定。主要发展运动员有氧和无氧代谢系统混合供能的能力,和该供能条件下的运动强度、该供能状态下的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在技能类项群中,适用于对抗过程较激烈、组合技术动作较多、对抗过程持续的练习中,旨在提高激烈对抗的持久性,攻防技术的运用的转化性、某项技术战术应用的熟练性、负荷强度变化的节奏性、疲劳状态下技术效果的稳定性。 B、中时间持续训练法,在体能主导类项群中,适用于10~30分钟的运动项群上,旨在提高运动员有氧代谢系统供能为主的代谢能力和该供能条件下的运动强度。在实践中有两种典型的练习形式:匀速持续训练——练习时心率控制在每分钟 160次左右,主要发展有氧代谢系统供能能力;变速持续训练——练习时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50~170次之间,强制性发展有氧和无氧代谢系统混合供能的能力。在技能主导类项群中,适用于多种串联技术、局部连续攻防技术、整体配合战术和成套的基本技术的训练之中,以提高攻防战术运用的灵活性、基本技术的熟练性、疲劳状态下技术运用的稳定性。 C、长时间持续训练法,主要运动时间在30分钟以上的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中(主要发展有氧代谢系统供能能力为主的耐力训练),实践中有三种练习形式:匀速持续训练、变速持续训练和法特莱克训练。前两者与中时间持续训练法除负荷强度更低、时间更长外,其他均无区别。法特莱克训练——心率在130~160次每分钟之间,目的是发展运动员有氧代谢系统为主、适当发展的有氧和无氧代谢系统混合供能的能力。长时间持续训练法在技能主导类项群中应用范围不广。 技术、战术和素质训练与三种训练方法的关系 发展最大力量、快速力量、爆发力、各种速度素质、磷酸盐代谢系统供能能力,一般采用短时间重复训练方法。 发展力量耐力,一般采用中长时间的重复训练方法、间歇训练方法。 发展有氧耐力,可采用中长时间的持续训练方法、发展性间歇训练方法 发展有氧、无氧混合代谢供能耐力,可采用短时间持续训练方法、长时间重复训练法、强化性间歇训练法。 糖酵解供能代谢的无氧耐力,高强性间歇训练法、中时间重复训练法。 在技术战术训练中运用时,首先要考虑完成训练任务所需强度,然后考虑该强度是哪种能量系统供能,最后根据供能性质,选择相应训练方法。 (四)循环训练法 1(循环训练法概念 循环训练法是指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将练习手段设置为若干个练习站,运动 员按照既定的顺序和路线,依次完成每站练习任务的训练方法。 循环训练法的特点是练习内容多,身体不同部位的练习交替进行。运用这种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有利于全面身体训练;有利于调动运动员训练积极性;有利于加大练习密度,延缓疲劳产生、增加训练负荷总量;有利于训练的区别对待。 循环训练法的组织形式有:流水式、分配式和轮换式。 2(循环训练法种类 循环训练法依练习站之间、练习循环之间的间歇时间,可分为循环重复训练法、循环间歇训练法、循环持续训练法三种类型。 3(循环训练法的应用 循环训练法在本质上是一种综合训练的方法,各种循环训练方案的适用范围与单纯的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和持续训练法相似。 (五)变换训练法 1(变换训练法的概念 变换训练法是指变换运动负荷、练习内容、练习形式以及条件,以提高运动员积极性、趣味性、适应性及应变能力的训练方法。 2(变换训练法的种类: 依变换的内容分类,可分为负荷变换训练法、内容变换训练法、形式变换训练法三种。 3)变换训练法的应用: A(负荷变换训练法广泛适用于身体、技术、战术训练中。实践中,负荷强度与负荷量的变化组合方式的基本类型有四种: 强度与量均保持恒定——使集体某一机能素质产生适应,或形成某一技术动力定型。 强度恒定、量变化——增量,发展与巩固某一机能或素质耐力水平;减量,促使机体恢复。 强度变化,量恒定——增加强度,产生新的训练适应;降低强度,促使机体恢复或学习、掌握技术。 强度与量均变化——提高强度、减量,发展机体某一机能或素质工作强度或技术动作的强度和难度;加量、减强度,巩固技术。 B(内容变换训练法:广泛应用于技能主导类项群各种各样的技术战术训练之中,目的是使训练内容变换符合实际比赛变化的需要,训练内容的变换节奏适应专项技术战术变化基本规律,训练内容的变换种类适合运动技术战术的应用要求。此方法也适用于体能主导类项群各项目的运动素质和基本技术的训练,目的是分别强化基本技术的各个环节的训练,促进有关素质的良性转移,合理衔接基本技术动作结构中的基本环节,提高训练过程的趣味性。 C(形式变换训练法:在体能主导类项群中运用此方法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训练气氛单调,激发运动员的情绪,调动训练积极性以及促使运动员对特定比赛日程产生适应。在技能主导类项群中,除了有体能主导类项群同样的应用目的外,形式变换训练法具有明显的战术训练的作用——串联、衔接各种运动技术,形成各种运动战术。 (六)比赛训练法 1(比赛训练法的概念 比赛训练法是指在近似、模拟或真实、严格的比赛条件下,按比赛的规则和方式进行训练的方法。 2(比赛训练法的种类 按比赛的性质,可分为教学性比赛训练法、检查性比赛训练法、模拟性比赛训练法、适应性比赛训练法四种。 3(比赛训练法的应用 教学性比赛训练法——主要目的:改进和提高技术战术水平、激发训练激情。 检查性比赛训练法——主要目的:检查训练质量和效果,发现问题。 模拟性比赛训练法——主要目的:有针对性地培养运动员的实战能力。 适应性比赛训练法——主要目的:提高运动员对重大比赛的适应能力。 (七)完整训练法 (略)(可参阅《学校体育学》相关章节的内容) (八)分解训练法 (略)(可参阅《学校体育学》相关章节的内容) 第六章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一、运动员体能的概念及其构成 1(运动员体能的概念 运动员体能是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 2(运动员体能的构成 运动员体能是由身体形态、机能、素质三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因素构成。 二、体能训练的意义和要求 (一)体能训练的意义 ——良好的体能训练是技术战术训练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 ——良好的体能训练是运动员在训练中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的基础; ——良好的体能训练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的基 础; ——良好的体能训练有助于预防伤病,延长运动寿命。 (二)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 1(合理安排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 2(体能训练应与技术战术心理智能训练有机结合。 3(要因人、因项、因时而异地安排体能训练在训练中所占的比重和一般体能 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的比例。 4(体能训练应抓好处于素质敏感期的运动素质的训练。 5(采取各种措施调动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积极性。 三、各种力量素质的评定及其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力量训练的基本方法、主要手段和基本要求 (一)各种力量素质的评定及其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1(最大力量 最大力量是指肌肉通过最大随意收缩克服阻力所表现出来的最高力值。 2(最大力量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1)基本训练方法负荷量度的确定 ?负荷强度 通常采用本人最大负重量的三分之二(60%~80%)的负荷。但是,如果是通过改善肌肉内协调发展最大力量时,负荷强度应控制在本人最大负重量的85%以上;如果是通过增大肌肉体积发展最大力量,则负荷强度应控制在本人最大负重量的60%~80%之间。 在采用60%~80%的强度训练时应注意:第一,训练必须有准备性的渐进过程,应先从40%左右的强度开始,然后再逐渐加大负荷强度;第二,每周应穿插一些90%~100%训练强度的训练。 ?负荷数量(次数和组数) 练习的重复次数与负荷强度有很大关系。一般地讲,承受50%的负荷强度,练习可重复10次,负荷强度每增加5%,练习重复次数就减少一次。在训练实践中常用“负荷到8,训练到12”的方法确定负荷强度和重复次数,即用能连续重复8次的强度,随着运动员力量的增长,同样的负荷强度的重复次数必然增多,当重复次数达到12次时,就必须增加负荷强度,仍以能连续重复8次的强度。 重复的组数的确定以保证每一组都能完成规定的重复次数。 ?练习持续时间 通过改善肌肉内协调发展最大力量,每个动作可控制1.5~2.5秒完成。通过大肌肉体积发展最大力量,在每个动作可保持4~6秒。 ?组间间歇时间 间歇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练习持续时间、负荷强度的大小以及参与工作的肌肉数量的多少。基本要求是保证运动员疲劳得到基本消除(以心率降至每分钟110次以下为标准),但也不能太长。 ?休息方式 最好是采用积极性休息方式。 (2)其它训练方法负荷量度的确定 A(大强度法 负荷强度85%以上,负荷数量每组1~3次,安排6~10组。间歇时间以运动员基本恢复为标准。 B(极限强度法 采用接近本人最大强度进行练习,重复次数组数少,间歇时间充分。 C(极限次数法 以某一不太大强度练习,每组达到极限重复次数。 D(静力练习法 强度略大。持续时间:强度为40%~50%时,为15~20秒,60%~70%时为6~10秒,80%~90%时为4~6秒,95%以上时为2~3秒。练习重复组数不应太多,休息时间略长。 E(变换训练法:强度、重复次数与组数、间歇时间等均可变化。 2(快速力量 (1)快速力量是指肌肉快速发挥力量的能力。 (2)快速力量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负荷强度 负荷强度的变化区间很大,从不负重到100%都可以。为兼顾速度和力量两方面的发展,一般可采用30%~50%的强度。 ?负荷数量(次数和组数) 负荷次数和组数的确定应以不降低练习速度为原则,具体视强度的大小而定,一般每组练习重复1~5次。组数安排不宜过多,以不降低每次练习的速度和不减少重复次数为原则。 ?练习持续时间:要求快速完成练习。 ?组间间歇时间:充分,运动员完全恢复,但也不能太长。 ?休息方式:积极性休息。 3(爆发力 (1)爆发力指用最短的时间不遗余力的发挥力量的能力。 (2)爆发力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爆发力也是一种快速力量,因此其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与快速力量训练的安排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要求练习时必须用极限或接近极限的速度来完成每次重复练习。 4(力量耐力 (1)力量耐力是指肌肉长时间克服阻力的能力。 (2)力量耐力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负荷强度:不是关键因素。一般采用25%~40的负荷强度。 ?负荷数量(次数和组数):重复次数最为重要,一般要求多次重复,甚至达到极限重复次数。重复组数作为调节总负荷的手段,一般情况下不宜太多,只是在负荷总量不足时,才安排较多的重复次数。 ?练习持续时间:速度较快。 ?组间间歇时间:可以让运动员基本恢复。但如练习时间较短,为达到疲劳积 累的目的,可采用不完全恢复。 ?休息方式:不作特别要求,一般采用积极性休息。 5(相对力量 (1)相对力量是指运动员单位体重具有的最大力量。 (2)相对力量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训练方法与发展最大力量基本相同,只是强度更大(85%以上),或动作速度要快。 (二)力量训练的基本方法 1(动力性等张收缩训练 可分为向心克制性和离心克制性两类工作形式。 2(静力性等长收缩训练 3(等动收缩训练 4(超等长收缩训练 (三)力量训练的主要手段 力量训练的主要手段有负重抗阻练习、对抗练习、克服弹性物体的练习、克服外部环境阻力的练习、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利用力量训练器械练习、电刺激等。 4(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 (1)注意不同肌群力量的对应发展 根据专项竞技的需要,既要发展大肌肉群、主要肌肉群的力量,又要发展小肌肉群、远端肌肉群、深部肌肉群的力量 (2)选择有效的训练手段 训练手段要针对所训练的肌肉部位,并明确动作规格要求。 (3)注意力量训练的顺序 先使肌肉体积肥大后改善肌肉内协调。 (4)处理好负荷与休息的关系 ——隔天力量训练的效果比每天训练的效果好。 ——要根据负荷的大小和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在重复练习之间安排合适的休息时间。 (5)注意激发练习的兴趣 以便提高运动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6)力量训练后要注意使肌肉放松 肌肉放松有利于能量物质的恢复;有助于提高神经调节功能;有利于保持肌肉的弹性,防止肌肉的拉裂。 (7)少儿力量训练要注意抓好各种力量素质敏感期的训练,同时,不可采用大强度训练,并少用或不用静力性练习,而应以动力性练习为主。 四、各种速度素质的评定及训练、速度素质训练的基本要求 (一)各种速度素质的评定及训练 1(反应速度 (1)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各种信号刺激快速应答的能力。 (2)反应速度训练手段 反应速度训练的常用方法手段有信号刺激法、运动感觉法、移动目标练习、选择性练习。 (3)反应速度训练应注意的事项 1)反应速度与遗传紧密相关。 2)反应速度的提高与运动员对应答动作的熟练程度有关;为此,训练时应经常改变刺激因素的强度和信号发出的时间。 3)反应速度的表现与运动员注意力是否集中、疲劳程度与否、紧张与否有关。应此,反应速度的训练应安排在运动员体力较好,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时进行。 2(动作速度 (1)动作速度是指人体或人体某一部分快速完成某一动作的能力。 (2)提高动作速度常用的方法手段 1)利用外界助力控制运动员的动作速度; 2)减少外界自然条件的阻力; 3)利用动作加速或利用器械重量变化而获得的后效作用发展动作速度; 4)借助信号刺激提高动作速度; 5)缩小完成练习的空间和时间界限来提高运动员完成动作的速度。 (3)动作速度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1)提高动作速度应与掌握和保持正确的技术动作紧密结合在一起; 2)专门性的动作速度训练与专项比赛动作要求相一致; 3)在使用反复做某一规定动作为手段发展运动员的动作速度时,应合理地变 换练习的速度; 4)练习的持续时间不宜太长,一般再20秒以内。 5)间歇时间要充分,使运动员基本恢复,但也不能太长。 3(移动速度 (1)移动速度指人体在特定方向上的位移的速度。 (2)移动速度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提高移动速度的基本途径有二:一是力量训练,二是反复进行专项练习。 用重复跑练习发展移动速度训练负荷量度的安排: ?负荷强度 用极限强度,有时达100%。但多采用85%~95%的负荷强度,且训练强度应是 变化的。 ?负荷数量(次数和组数) 练习重复次数不应过多,否则会影响训练强度。为保证训练时间,可用增加练 习的组数来实现。一般情况下练习的组数可多于练习的次数。 ?练习持续时间 每次练习的持续的时间不能过长,应保持再20秒以内。 ?间歇时间 应使运动员有机体得到相对完全恢复。 ?休息方式 积极性休息。 (二)速度素质训练的基本要求 1(速度素质训练应结合运动员所从事的专项运动进行。 2(速度素质训练应在运动员精神饱满、兴奋性高、体力充沛的情况下进行。 3(注意速度障碍的发生。 速度障碍发生的客观原因:从动作技能形成规律上讲,是由于动作技能动力定型的形成;从技能形成的机制上讲,是由于神经系统的灵活性的训练是很困难的;从能量供给上看,肌肉收缩所需的能量值的立方与肌肉的收缩速度成正比;从运动学上讲,运动员快速移动克服的阻力与速度平方成比例。 主观原因:基础训练不扎实,过早发展绝对速度;技术动作不合理,训练手段片面单调;恢复不好,过度疲劳等。出现速度障碍时可采用牵引跑、顺风跑、下坡跑、变速跑等练习予以克服。 五、各种耐力素质的评定及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训练的方法手段、基本要求 (一)各种耐力素质的评定及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1( 有氧耐力 (1)有氧耐力是指有机体在氧气供应比较充足的情况下,坚持长时间工作的能力。 (2)有氧耐力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A(持续训练法 ?负荷强度 训练强度相对较小,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45~170次之间。 ?负荷数量 取决于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一般不得少于20分钟,长的可达2小时。 ?练习方式 有匀速跑持续(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50次左右,时间1小时以上)、越野跑(速 度可适当变化,时间1.5~2小时)、变速跑(心率控制在低强度每分钟130~150次 与高强度每分钟170~180次左右,时间半小时以上)、法特莱克跑。 B(间歇训练法 ?负荷强度 强度控制在心率每分钟170~180次,练习距离长,强度可略小。 ?负荷数量 一次练习的量不宜过多,少则半分钟,多则2分钟。 ?练习持续时间 整个练习的持续时间应尽可能延长,保持在半小时以上。 ?间歇时间 严格控制,在运动员机体尚未充分恢复、心率恢复到120次/分时就进行下一 次练习。 ?休息方式 积极性休息。 2(无氧耐力 (1)无氧耐力是指机体以无氧代谢为主要供能形式,坚持长时间工作的能力。 无氧耐力分为糖酵解代谢供能的无氧耐力和磷酸原代谢供能无氧耐力。 (2)糖酵解代谢供能的无氧耐力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负荷强度 控制在本人最大强度的80%~90%之间,心率可达到180~190/分。 ?负荷数量(次数和组数) 练习次数不可过多,以保证必要的训练强度,一般安排3~4次。组数视运动员水平而定水平低者2~4组,高者4~6组。基本原则是使运动员在最后一组练习时也能保持规定的强度。 ?练习持续时间 一次练习持续时间可控制在半分钟到2分钟之间。 ?间歇时间 次间间歇时间安排有恒定不变和逐渐缩短两种方式,组间间歇时间要比次间间歇时间长,以利恢复。 (3)磷酸原代谢供能无氧耐力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负荷强度 大强度,95%以上。 ?负荷数量(次数和组数) 重复次数以多为好,但必须保证强度。组数视运动员情况而定,水平高者可多些。 ?练习持续时间 15秒以内。 ?间歇时间 充分,运动员得到基本恢复。 ?休息方式 积极性休息。 (二)耐力素质训练基本要求 1(重视运动员呼吸能力的培养; 2(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 3(无氧耐力训练要以有氧耐力训练为基础; 4(有氧耐力训练应控制运动员的体重。 六、柔韧素质的评定及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训练的方法手段、基本要求 1(柔韧素质是指关节运动的能力以及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 2(柔韧素质训练的负荷量度的确定 ?负荷强度 采用自身用力拉伸训练时,以运动员自我感觉为依据,肌肉酸痛时可减轻一 点用力;肌肉胀痛时可坚持一下;肌肉麻木时应停止练习。 采用负重训练时,所负重量不能超过被拉长肌肉力量的50%。 ?练习数量 因人、因时、因部位而异。 ?练习持续时间 每组持续时间6~12秒,摆动练习可略长。 ?组间间歇时间 应保证运动员在完全恢复情况下进行下一组练习。 ?休息方式 安排肌肉放松练习或按摩等。 3(柔韧素质训练的方法 柔韧素质训练的基本方法的是拉伸法,分为动力拉伸法和静力拉伸法,这两种 方法又都有主动拉伸和被动拉伸两种训练方式。 4(柔韧素质训练的基本要求 1)控制好柔韧性发展水平。 2)发展柔韧素质要力量素质相结合。 3)柔韧素质训练应经常。 4)采用多种手段发展柔韧素质。 5)柔韧素质训练应注意温度与时间。 七、灵敏素质的评定及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训练的方法手段、基本要求 1(灵敏素质是指在各种突然变化的条件下,运动员迅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运动的空间位置和运动方向,以适应变化着的外环境的能力。 2(灵敏素质训练的方法、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主要采用变换训练法。训练强度较大,速度快。练习次数不宜过多,持续时间不宜过长,休息时间充分,运动员基本恢复,采用积极性休息方式。 八、运动素质的转移 各种运动素质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一种素质的发展可以影响另一种素质的发展,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运动素质的转移。 (一)运动素质转移的类型 运动素质的转移,从转移的方式看,有直接转移和间接转移;从转移的效果看,有良好转移和不良转移;从素质间转移的关系看,有同类转移和非同类转移;从转移的性质看,有可逆转移和不可逆转移。 (二)运动素质转移的原因 运动素质转移发生转移的基本原因是影响各运动素质发展的生理、生化基础是否相同。具体原因有: 1(各种运动素质对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作用的要求是否一致。 2(各运动素质所需要的能量物质的种类是否相同。 3(各运动素质对个器官、系统功能的要求十分相同。 4(动作的结构十分相似。 (三)运用运动素质转移原理进行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1(运动素质转移的效果与所练习的负荷之间是一种正比关系。 2(在发展某一运动素质时,必须对由此可能产生的转移效果作出预测。 3(应考虑到运动员的训练水平。 4(不应忽视间接转移所产生的效果 5(在训练的不同时期内合理利用不同的转移效果。 第七章 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 一、运动技术的概念、基本特征、原理 (一)运动技术概念 运动技术是指充分发挥有机体的机能,合理有效地完成体育动作的方法。 (二)运动技术的基本特征 1(运动技术与体育动作的不可分割性; 2(运动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性; 3(运动技术相对稳定性与即时应变的统一性; 4(运动技术的个体差异性。 (三)运动技术原理:运动技术必须全部或部分服从生物学(生理学和生物力学)原理、心理学原理、社会学原理。 二、运动技术的结构及要素 (一)运动技术的结构 从技术完成过程看,任何一个动作技术都是有开始、进行和结束三个环节构成。 从技术的内容看,运动技术是由技术环节按一定的顺序和节奏构成。 (二)运动技术的要素 运动技术的要素包括身体姿势、动作轨迹、动作时间、动作速度、动作速率、动作力量、和动作节奏等要素。 三、影响运动技术的因素 1(影响运动技术的主体因素 影响运动技术的主体因素有:人体结构力学特征;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与协调能力(协调能力是形成运动技术的基础);感知觉能力;动作技能的储存数量;运 动员素质的发展水平;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 2(影响运动技术的客观因素 影响运动技术的客观因素有:竞赛规则;技术环境;场地器材设备。 四、技术训练的方法 技术训练的常用方法有: 1(直观法与语言法 (略) 2(分解法与完整法 (略) 3(想象法与表象法 表象法是指在练习前,通过对技术要领的想象,在大脑皮层中留下技术痕迹,然后在练习中激活这些痕迹,使技术动作完成的更顺利和正确的一种训练方法。 表象法又称念动法,是指运动员在头脑中对过去完成的正确技术动作的回忆与再现来唤起临场感觉的训练方法。 4(加难法与减难法 加难法是指在技术训练中,以高于专项要求的难度进行训练的方法。 减难法是指在技术训练中,以低于专项要求的难度进行训练的方法。 选择技术训练方法的基本要求: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2)要有多层次的综合性;要常用方法与特殊方法相结合。 五、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1(处理好基本技术与高难技术的关系 在长期的、系统的很抓基本技术训练的同时,还应努力掌握高难技术。 2)处理好特长技术与全面技术的关系 特长技术是指运动员所掌握的技术群中那些对其获取优异运动成绩有决定意 义的、能够展现个人特点或优势、使用概率或得分概率相对较高的技术。哪些技术能成为特长技术,应考虑四因素:运动员(队)整体打法及场上位置的特定要求;运动员(队)完成得最出色的技术动作或技术类别;该项目运动技术群中带有关键性作用的技术;个人特点和使用的特殊器械。 在训练实践中,应把特长技术的训练和全面技术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3)处理好规范化与个体差异的关系 技术规范又称技术规格,是优秀运动员的技术的共同特征的集中反映,规范化与个体差异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共性不能涵盖个性。而且技术的实用性是影响成绩最为关键的因素。为此,在训练中既要强调技术的规范化,又要根据运动员的个体差异,让运动员表现出不同的技术特征,以促使形成技术特长。 4)处理好循序渐进与难点先行的关系 循序渐进是运动训练的一般规律,但绝不是唯一的规律,在特定的条件下,难点先行也可理想的训练效果。 5)处理好合理的内部机制与正确的外部形态的关系 合理的内部机制是指运动技术必须符合解剖学、生理学原理,符合动作技能形成规律,外部形态指技术的外部表现,是技术美的基础,正确的外部形态就是要求运动技术符合社会学原理(美学)。 6)抓好技术风格的培养 技术风格是技术的灵魂,是指某运动员(队)的技术系统,区别于其他运动员(队)的技术系统的较为成熟和定型化了的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影响技术风格的因素有技术特长、运动员的神经类型,人种特征。 7)处理好学习因素与训练因素的关系 8)改善动作基本结构,提高技术组合水平 改善动作基本结构,提高技术组合水平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着在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中表现尤为突出。 9)重视运动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作用表现在能直接提高成绩,能更好发挥人体潜能,能够有效制约现有的技术,能引进制胜因素或提高单个制胜因素水平或因素间的组合水平。 第八章 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 一、竞技战术的概念、构成和分类 (一)竞技战术概念 竞技战术是指根据比赛双方的情况,正确分配力量,充分发挥己方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或表现出期望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和行动。 运动员的战术能力(即运动员掌握和运用战术的能力)是运动员(队)整体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竞技战术的构成 竞技战术由以下内容构成 1(战术观念 指对战术的价值、功效和运用条件等进行分析、思考后形成的认识和看法。 2(战术指导思想 是根据比赛具体情况提出的战术运用的活动准则,是战术内容的核心。 3(战术意识 又称战术素养。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决定自己战术行为的思维活动过程。培养运动员战术意识是战术训练的中心环节。 4(战术知识 指关于比赛战术的理论及实践运用的知识。战术知识是掌握和运用具体战术的基础。 5(战术形式 指战术活动中具有相对稳定的形态和结构方式。 6(战术行动 指为达到特定的战术目的而采用的动作、动作系列或动作组合。 (三)竞技战术的分类 1(按战术的表现特点分类,有阵形战术、体力分配战术、参赛目的战术、心理战术等 2(按参加战术行动的人数分类,有个人战术、小组战术、集体(全队)战术。 3(按战术的攻防性质分类,有进攻战术、防守战术、相持战术。 4(按战术的普适性分类,有常用战术和特殊战术。 (四)影响竞技战术和战术能力的因素 1(军事学和谋略学因素 2(心理学和思维科学因素 包括运动员的神经过程的特点、注意的品质、学习的能力、智能和思维能力。 3(形态学和体能、技能因素 包括运动员形态特点,(如身高、体重、四肢长度等。)、身体能力和技术能力。 二、战术训练方法 1(分解法与完整法 (略) 2(加难法与减难法 (略) 3(虚拟现实训练法 指运用高科技设备,将未来可能出现的比赛场景提前在电脑屏幕上虚拟出来,从而帮助运动员提高预见能力及在各种情况下灵活有效地运用战术的能力的训练 方法。 4(想象训练法 利用头脑已形成的运动表象进行回顾、重复,以修正、发展和创造自己的战术动作的方法。 5(程序训练法 这是程序训练法在战术训练中的具体运用。,即将多种战术训练内容编制成训练程序,据此进行训练的方法。 6(模拟训练法 指在获得准确情报信息的基础上,通过与模仿重大比赛中主要对手的主要特征的陪练人员的对练,以及通过在与比赛条件相似的环境中的练习,使运动员获得特殊战术能力的一种针对性很强的训练方法。 7(实战法 通过组织教学比赛、后参加一系列的邀请塞 三、战术方案的基本内容及制定战术方案的注意事项 (一)战术方案的基本内容 1(战术任务与具体目标。 2(根据比赛进程,预测每场比赛对手的战术意图。 3(确定每场比赛战术原则。 4(确定己方的战术行动。 5(预测比赛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应变措施。 6(适应比赛环境的措施。 7(赛前战术训练安排。 8(对本方案的保密要求及赛前隐蔽工作。 (二)制定战术方案的注意事项 1(及时收集正确的情报。 2(把握竞赛项目的战术特点。 3(处理好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的关系,要从竞赛全局出发,从整个比赛过程着眼去缺点某一场或某几场比赛的战术。 4(考虑比赛环境的影响。 5(充分利用竞赛规则和外部条件。 6(计划性与可变性相结合。 四、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1(把握项目制胜规律。 2(树立科学正确的战术指导思想。 3(培养运动员的战术意识。 这是战术训练的中心环节。 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强弱主要表现在:?能否在很短的时间内预见比赛的发展进程;?能否及时准确地预见到同伴和对手的行动;?在任何情况下,是否能保持战术思维的清晰、独立、敏捷和灵活;?能否使对手对自己的能力和意图产生错误的判断;?能否经常使自己的行动与全队预先确定的比赛方案想一致。 培养运动员的战术意识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使运动员了解和掌握较多的专项战术知识;?使运动员明确处在不同情况下和不同位置的具体职责;?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和比赛,启发运动员对各种复杂情况的分析、判断和决策,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赛战例的分析和讨论,学习和了解专项战术的基本形式,比赛中的变化规律,对变化情况的处理等?使运动员熟悉本队队员和对手的特点,以便准确判断同伴的行动和对手的战术意图。?有意识地通过各种途径发展运动员的思维能力。 4(培养运动员战术运用能力,提高战术实战性。 5(处理好个人战术与集体战术配合的关系。 6(重视战术组合,基本战术与多种战术相结合。 7(加强战术创新研究。 第九章 运动员多年训练的计划与组织 一、制定多年训练的计划的必要性 制定多年训练的计划是出于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长期性的要求:构成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体能、技术、战术、运动智能、心理能力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二)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阶段性的要求:运动员机体能力变化的周期性特点,以及构成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因素内部结构的层次性决定了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过程是由若干彼此相联的不同阶段组成的。 (三)运动员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与后天获得性竞技能力最佳组合的要求:各运动项目达到最高运动成绩时对有机体各系统的发育程度有不同的要求,只有在运动员的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在发育过程中达到专项竞技的最适宜要求,同时后天获得性竞技能力也得到充分发展时,即两者实现最佳组合时,才能创造优异运动成绩。 二、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阶段划分、年龄特征、负荷特点 (一)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阶段划分 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通常包括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和竞技保持阶段。其中最佳竞技阶段是最重要的核心阶段。 (二)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年龄特征 决定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年限的因素有:运动员始训年龄、进入专项训练年龄、保持最佳竞技能力年龄和竞技能力开始下降的年龄。项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界限也不同。一般情况是,成人项目,达到世界水平的年龄,男子21?1岁,女子19?1岁,必要的训练年限8~12年,始训年龄10~12岁;少年项目,达到世界水平的年龄,男子17?1岁,女子15?1岁,必要的训练年限8~12年,始训年龄 6~8岁。而且不少项目优秀运动员最佳竞技年龄呈下降(年轻化)趋势,使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各阶段年龄特征也发生相应变化。 (三)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负荷特点 负荷内容,依训练阶段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基础训练阶段,首先是发展协调能力和基本技术;在专项提高阶段及最佳竞技阶段,则首先是发展决定专项竞技能力的首要因素;在竞技保持阶段则要、把运动员心理稳定性的保持和提高放在训练的首位。 运动负荷的量度也随阶段的不同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由基础训练阶段到专项提高阶段,周训练课次明显增加;而由最佳竞技发展阶段转入竞技保持阶段,周训练课次逐渐减少。负荷量,前两个阶段表现为优先增加量,在专项提高阶段后期(竞技深化阶段)达到最大量的70%~80%。这以后在缓慢增大总量的同时,猛增训练强度和强化训练在总训练中的比例。 三、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和竞技保持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 (一)基础训练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 1(开始训练年龄:成人项目,宜从10~12岁开始,少年项目,应从5~8岁开始。具体年龄依项目的特点而不同。 2(训练年限:3~5年。 3(训练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内容 总任务是发展一般运动能力。具体任务是发展运动员的协调能力(训练的首要任务)和基本运动技能,学习和掌握多种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培养一般心理品质,发展基本运动素质。 训练内容以多种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和专项基本技术以及各种辅助性、专门性训练内容为主,训练方法手段多样化。素质训练内容安排上,应按素质的敏感发展期先后顺序排列,即柔韧?有氧能力和反应速度?最大速度和速度力量?最大力量、无氧耐力和力量耐力。 4(训练负荷与比赛安排 基础训练阶段的训练负荷的安排不宜过大——此阶段实施大负荷会断送少儿运动员的前程,必须严格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负荷优先增加量,到专项基础训练阶段,则开始减缓量的提高,转而以提高强度为主。 比赛次数不宜过多,强度不宜过大,以基础比赛为主。 (二)专项提高阶段和最佳竞技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 1(开始训练年龄:成人项目,从14~16岁开始,少年项目,应从10~12岁开始进入专项训练阶段。 2(训练年限:专项提高阶段训练一般延续4~6年;最佳竞技阶段一般延续4~8年。 3(训练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内容 专项提高阶段训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专项竞技能力;最佳竞技阶段的主要任务创造专项优异成绩。 专项提高阶段和最佳竞技阶段训练任务的内容相同,为专项素质、技战术、心理品质和理论知识,顺序也相同,首先是发展决定专项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再其它内容。(体能主导类项群的顺序是先发展专项素质后专项技术再其它内容;技能主导类项群的顺序是先发展专项技战术后专项素质再其它内容。)积极参加竞赛,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也是最佳竞技阶段训练的一项重要任务。 训练内容、方法手段表现为高度的专项化特点,明显提高专项训练内容比重。训练内容、手段尽可能符合比赛要求,接近比赛条件。 4(训练负荷安排 在专项提高阶段,专项训练负荷逐步提高,并在进入最佳竞技阶段时,专项训练和比赛的总负荷以及负荷量和强度水平达到最高。最佳竞技阶段的训练负荷通常采用有起伏的波浪式安排。在这两个阶段,尤其是最佳竞技阶段,负荷节奏是非常重要的。 5(优秀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优秀运动员的多年训练过程常常在专项提高阶段中达到较高水平后,会出现竞技水平停滞不前,甚至略有下降的现象。高原现象出现的年龄为20岁左右,持续时间约为2.0?0.5年。 导致高原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1) 遗传效应的减漫或停滞。 (2)训练效应的自然减弱。 (3)训练不当及环境的不良影响。 (4)运动员主观能力的下降。 高原现象的避免与克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要随着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提高,不断加大训练负荷。 2)要根据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动态变化,及时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 3)对处于青春发育高峰的运动员,应及时调整阶段性训练目标、改变训练负荷安排与要求。 4)对过度训练或有严重伤病的运动员,应采取有利措施,保证其健康的恢复。 5)对主观能力下降的运动员,要加强形式教育,激发他们强烈的训练动机和成功期望。 6(集体项目运动队的结构调整与集团竞技能力的保持和提高 集体项目运动队组建和调整对保持不同阶段训练的连续性具有重要意义。运动队的结构调整与更新,主要应利用两次重大比赛的间隙进行。 改善球队队员的组合特征,提高球队集团的竞技能力,应注意: 1)保持处于不同竞技能力发展阶段的队员之间的适宜比例。即个体竞技能力处于不同阶段的运动员在全队、在主力队员、替补队员中的合适比例。 2)保持适宜的平均积累配合训练的年限。 集体项目运动之间需要一定的集体协调配合训练,才能使整体竞技能力达到较 高水平,因此,为使运动队能在未来重大比赛中创造佳绩,运动队所需的平均积累配合训练的年限是集体项目运动队的结构调整必须考虑的问题。 3)采用合理的运动队组建方式。 球类集体项目的组建方式有全国选拔式和冠军主体式。从我国和许多国家的国家队的组建方式看,多采用全国选拔式。基层为参加上一级比赛而临时组建运动队,则往往采用冠军主体式。 4)选用适宜的队伍更新方式 更新方式有重建式、改建式和微调式三种。我国国家队的更新方式以后两种为主。 (三)竞技保持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 1(训练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内容 训练的主要任务是努力保持专项竞技水平。努力保持和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是此阶段训练的首要任务。 2(训练年限:2~5年。 3(训练负荷安排 低于专项提高阶段和最佳竞技阶段,以中等负荷水平的维持性负荷为主,一般不搞大负荷强化应激训练。 4(比赛安排 比赛次数减少,以参加重大比赛为主。 第十章 运动员年度训练的计划与组织 一、年度训练中的周期安排的生物学依据和不同数量的大周期的安排特点 (一)年度训练中的周期安排的生物学依据 训练的大周期是以参加重要比赛获得理想成绩为目标,以运动员竞技状态发展过程的阶段性为依据而确定和划分的。竞技状态发展过程经历形成、保持和消失 三个阶段,相应地组织运动训练过程分为准备期、比赛期和恢复期,训练大周期就由这三个时期的循环构成。 (二)不同数量的大周期的安排特点 年度训练中的周期安排通常有单周期、双周期、和多周期等类型。 1(单周期(全年只安排一个独立的大周期。准备期6个月左右、竞赛期4个半月左右、竞赛期1个半月左右。) (1)适用条件:适用全年单周期安排的项目不多,主要是:1)需用4~6个月才能做好充分准备或取得显著训练效应的项目;2)季节性强的项目;3)技能主导类项群在需要用较长时间去创编新动作或套路时。 (2)安排形式:有单峰式单周期和双峰式单周期两种安排形式。单峰式单周期是传统的周期安排形式。双峰式单周期现代运动训练常用的形式,即在较长的比赛时期的中间安排一个月左右时间的调整时期。 2(双周期(全年按两个完整的大周期组织实施的安排形式) 适用条件:是一种常用的年度安排形式,适用于运动员用2、3个月时间做准备就能使竞技能力或竞技能力的某一方面发生明显改变的项目,包括体能主导类的速度性项群、耐力性项群和技能主导类项群的大多数项目。 3(多周期(按3个以上大周期组织全年训练过程的形式) 适用条件:适用于运动员能在3~4个月左右的时间内,有效提高竞技能力并在比赛时转化为运动成绩的项目。近年来,部分项目出现了多周期安排的探索的势头。 在多周期安排中,有常规大周期和微缩大周期两种不同训练大周期。 二、大周期训练计划的基本结构模式 (一)训练大周期时间的确定 确定训练大周期时间的步骤(以常规大周期为例):确定主要比赛日期?确定主要比赛阶段:主要比赛阶段持续时间为4~6周,在主要比赛日后一周结束,(单周期主要比赛阶段持续时间为2个月)?确定比赛时期:主要比赛阶段持续时间加 上4~6周的热身比赛阶段时间,总时间为8~12周。(单周期赛前准备阶段时间为3个月,整个比赛时期时间为5个月)?确定整个大周期训练时间:在比赛期前面加上6~12周的准备期(单周期为6个月),后面加上2~4周的恢复时间(单周期为1个月),即构成了为期14~32周的常规大周期(单周期安排是12个月)。 (二)大周期训练计划要点 1(准备期的训练计划 (1)基本任务 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培养和促进竞技状态形成。准备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一般准备阶段,主要任务为形成竞技状态所必须的各种前提条件,具有全面性特点;第二阶段是专项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将前一阶段获得的一般竞技能力转移到专项竞技能力水平的提高上,初步形成竞技状态。 (2)训练方法、手段和负荷特点 训练方法: 素质训练中,在一般准备阶段,以持续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为主;在专项准备阶段,以间歇训练法和重复训练法为主。技术、战术训练中,在一般准备阶段,是以分解法为主;在专项准备阶段,是以分解法、完整法为主。 训练手段: 在一般准备阶段,以多种多样的一般练习为主。在专项准备阶段,以专项练习为主。 负荷特点:在一般准备阶段,负荷量增长较快,以增一般量为主,增专项量为辅,专项训练强度增长较慢,但一般训练强度达到较高水平。在专项准备阶段,专项量和强度明显增加,一般训练量下降50%,一般训练强度稳定或适当下降。 2(竞赛期的训练计划 (1)训练任务和时间 训练任务是发展运动员专项竞技能力和在比赛中发挥已有的竞技能力,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竞赛期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赛前训练阶段,主要任务是为即将参加的重大比赛做好专门的准备,第二阶段为比赛阶段,主要任务是参加比赛,获取理想成绩。竞赛期时间不短于一个半月。 (2)训练方法、手段和负荷特点 训练方法: 素质训练中,在赛前训练阶段,以重复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为主;在比赛阶段,以比赛法和重复法为主。技术和战术训练中,都是以完整法为主。 训练手段: 在赛前训练阶段,以与专项形式相近的练习为主;在比赛阶段,以比赛和一般性积极恢复练习内容。 负荷特点: 在赛前训练阶段,专项训练量和强度达到较高水平,一般训练量稳定在前一阶段水平,一般训练强度在中等到中上水平;在比赛阶段,专项训练量和一般训练量均下降到较低水平,专项训练强度(特别是比赛强度)达到全年最高水平,一般训练强度也下降到很低水平。 (3)比赛期训练计划安排中应注意的问题 ?要安排好负荷节奏,使运动员的体能变化在比赛时处于超量恢复阶段; ?技术战术的掌握达到高度熟练和自动化程度,但练习量又不能过多,以免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对专项动作产生超限抑制和重复泛化; ?通过适当的热身赛和其他适应性比赛,激发运动员强烈的竞赛欲望,但比赛不能过多,以免引起运动员厌烦和恐惧; ?采取各种措施激励运动员的进取动机,但又不能造成运动员过大心理压力。 3(恢复期的训练计划 (1)训练任务和时间 主要任务是消除疲劳,促进身心恢复,总结大周期训练经验,制定下一周期的训练计划。恢复期的时间长短,在单周期训练安排时,恢复期为1~1.5个月,双周期安排时为2~3周。 (2)训练方法、手段和负荷特点 训练方法 以游戏法、变化法、持续训练法为主。 训练手段 改变练习环境、练习形式,增加一般身体练习比重。 负荷特点 总负荷降至全年最低水平。保持一定的一般训练量,专项训练量降 到全年最低水平,专项训练强度和一般训练强度均降到全年最低水平。 (三)常规大周期和微缩大周期 在多周期训练安排中,常常将常规大周期和微缩大周期组合安排,以解决比赛多和竞技能力的提高的矛盾。 常规大周期通常安排在需要不短于14周的时间,要求运动员分别提高不同的竞技能力,进而综合起来,表现为高度的专项竞技能力的训练中。 微缩大周期通常安排于2~3个月的准备参加重大比赛的训练中,运动员要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精力恢复或提高综合竞技能力。微缩大周期包含了构成一个训练大周期的基本因素,但各个阶段的训练都不充分,在时间不足但又具备相应的条件的时候,通过一个微缩大周期训练,运动员可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好参赛的准备,发挥自己的竞技水平。微缩大周期难以使运动员的体能或技术取得实质性的提高。 三、赛前中短期集训的训练安排 (一)中短期阶段集训计划的结构和负荷特点 中短期阶段集训是由若干个有各自特点而又彼此联系的周训练组成,各周训练负荷的组合有多种不同的形式。 各周负荷的内部结构,即负荷的量与强度变化的特点,则要视阶段训练的主要任务而定。 (二)赛前中短期集训中的区别对待 1(对不同类型集训队员的区别对待 对在集训前一直坚持系统训练的运动员,中短期集训应被看成是系统训练的一个组成部分,集训期间的训练计划应力求保持与原训练计划的连续性和一致性。集训教练员在制订训练计划时,首先应认真研究运动员原有的训练计划,听取原教练员的设想和意见,在一般情况下,尽可能执行原训练计划。如原计划确实不能满足完成集训任务的需要,则可在分析运动员集训开始时的现实状态的基础上,对原计划做必要调整,以满足集训任务的需要。 对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集训队员,由于他们机体各个方面都没有经过系统训练,他们生理和心理上承受负荷的能力都很差,因此,在安排这类运动员的中短期集训计划时,应以中等程度的训练负荷为主,只有在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得到必要恢复的条件下,才可以安排带有强化性质的训练负荷。 对长期中断训练的运动员,虽然他们的中枢神经系统仍可以发出高强度的神经冲动,但他们的体能大多有较明显的下降,肌肉韧带等运动器官也难以承受大强度的刺激,因此,在训练和比赛中经常会出现肌肉、韧带拉伤现象。为此,对他们的训练应以适应性和诱导性训练为主。注意负荷的循序渐进,使其运动器官尽快适应一定强度的刺激。采用诱导性练习则可唤醒运动员机体中由过去训练和比赛培养起来的潜能和高度的协调能力。同时还可避免运动创伤的发生。 2(对不同项目集训队员的区别对待 中短期集训时间有限,因此应抓住短期内较有把握收到成效、对成绩有较大影响的方面集中加以训练。 对体能主导类项目,首先是要注意训练负荷节奏的安排,以保证运动员的体能在比赛时处于最佳状态。强化训练后要注意调整和恢复,在连续的热身赛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赛间训练,且应根据比赛的需要,在赛前一定时间内达到较高的专项强度。在技术训练方面,则应抓好主要技术环节的熟练和完善。只有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才可安排改进技术的训练。 对于技能主导类表现性项群,训练的重点是熟练成套动作,提高成套动作的成功率,而不宜过多地抠于个别技术细节,也不要临时改变成套动作组合。 对于个人对抗性项目,训练的重点是抓好技术绝招的训练以及通过各种配对练习提高实战能力。 对于集体对抗性项目,则应抓好集体的协调配合的训练,力求用集体配合的综合威力来提高全队的集团竞技能力,并通过集体配合来弥补单个选手在某些方面的不足。 第十一章 周、课训练的计划与组织 一、基本训练周、赛前训练周、比赛周、恢复周的训练任务、训练内容和负荷结构特点 周训练是组织训练活动的一个重要单位。周训练过程的分类有许多方法,根据训练任务及内容的不同,可把周训练分为基本训练周、赛前训练周、比赛周、恢复周四种基本类型。 (一)基本训练周计划与组织 1(基本训练周计划的主要任务 通过特定的程序和反复练习,使运动员掌握和熟练专项技术战术,以及通过负荷的改变引起新的生物适应现象,提高运动员多种竞技能力。 在全年训练中,基本训练周被采用的最多,在准备阶段,基本训练周是最主要的周型。 2(基本训练周训练内容结构特点 决定周训练计划内容结构特点的主要依据是实现训练目标的需要和不同负荷后机体的反应和恢复。 周训练计划训练内容结构特点是不同训练内容的交替安排。其理论基础是:1)不同的训练内容要求不同的供能系统参与运动,三个供能系统的参与是非同步的,出现的疲劳程度也不同,负荷后的恢复过程也是非同步的;2)不同的训练内容,对人体各生理系统的要求也不同;3)不同的训练内容要求不同的肌群或肌群相同但以不同的工作方式提供运动的主要动力;4)不同的训练内容对运动员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5)不同内容的训练对运动员机能状况的要求不同。 因此,在周训练计划中交替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既可以使运动员所需的各种竞技能力得到全面综合的发展,又可避免负荷过于集中而导致过度训练的产生。 周训练计划中训练内容交替安排的项群特点:体能主导类项群不同内容的交替安排,主要体现在各种素质和技术训练的交替;技能主导类表现性项群不同内容的交替安排,主要是根据不同技术的负荷特点,予以交替安排;技能主导类对抗性项 群不同内容的交替安排,主要表现在技术和战术训练的不同内容的交替安排。 3(基本训练周训练负荷结构特点 1)基本训练周的课次安排 不同训练水平的运动员的训练日数和课次有很大差别。训练日在基础训练阶段初期为每周2、3个训练日,以后随训练水平的提高,逐渐增加到每周6、7个。课次的增加,从增加训练日开始,由每周2、3个训练日增加到6、7个,每天一次训练,以后再将一周中某些训练日的训练次数增加为两次,最后基本上做到每日训练两次,个别运动员,可能每天训练3~5次。 每日安排两次课时,通常一次为基本课,另一次为补充课。基本课一般安排提高专项所需的竞技能力,补充课则可安排广泛性的训练内容。基本课的负荷量度一般大或中,补充课的负荷量度则为中或小。 基本训练周一般安排3~5次大负荷的训练课比较合理,这些训练课分别安排2、3种不同的训练任务的训练。恢复性训练课为主的课次一般占周总课次的1/4左右。 2)基本训练周负荷的变化 在训练实践中,常常把周的训练分为两半,在上半周训练之后,在一周的中间(周三、四)安排较小的负荷或其它形式的积极性休息作为调整,在下半周的训练中,负荷的内容及程度常常与上半周的某些方面相似。这种结构称周训练计划的两段结构。我国及国外许多项目的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都采用两段结构安排周训练负荷。 基本训练周运动负荷的加大有三种方式:即加量、保持强度或减强度;提高强度保持量或减量;负荷量与强度保持不变,通过负荷积累效应给机体以更深的刺激。 (二)赛前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 1(赛前训练周的主要训练任务 使运动员的机体适应比赛的要求和条件,把各种竞技能力集中到专项竞技中去。赛前训练周作为比赛前的训练准备,主要用于比赛周之前,有时安排一周,有时安排数周。 2(赛前训练周训练内容和负荷结构的特点 赛前训练周训练内容的结构特点与基本训练周一样,即通过训练内容的合理交替,使运动员保持系统的持续训练,在一周中承受多次负荷,有效发展专项竞技能力。其主要区别在于,赛前训练周的训练内容更加专项化,采用的练习形式更加接近专项运动形式,练习的组织形式更加接近专项比赛的特点。在技术训练方面,分解练习减少,完整练习增加,并努力提高练习的成功率和稳定性。在素质训练方面,一般运动素质训练比例减少,专项运动素质训练比例增加。技能主导类对抗性项群的运动员应努力提高运用战术的能力,增加实战训练的比例。对集体项目来说,个人基本技术的训练比例减少,数人至全队的配合战术训练比例增加。 赛前训练周负荷变化的基本特点是提高训练强度,而训练量则相应减少或在某些条件下保持不变。在多数情况下,应避免量与强度同步增加。由于强度的提高,应此,在训练中应特别注意安排好负荷节奏,增加恢复性课的课次(增至1/3)和运用恢复措施,体能主导类项目还要适当减少周训练课次。 (三)比赛周的计划与组织 1(比赛周训练的主要任务 为运动员在各方面培养最佳竞技状态做直接准备和最后的调整,并参加比赛,力求创造优异运动成绩。 2(比赛周训练内容和负荷结构特点 比赛周的负荷安排全部要围绕着使有机体在比赛日处于最佳状态来进行。负荷的组合方式多种多样,需依项目特点、运动员个人特点以及赛前情况而定。一般来说,总的负荷水不高,在比赛日之前,通常需降低训练强度或保持一定的训练强度,负荷量在大多数情况下也应减少或保持,只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才可适当增加。 比赛周训练内容的安排一般采用超量恢复的集合安排模式:通过科学设计,使各方面负荷后的超量恢复阶段都在同一时间内出现,即使运动员的多种竞技能力的变化曲线的最高点交汇于比赛日。为此,要求把无氧代谢训练、速度训练、力量训练、高强度专项训练等安排在赛前3~5天的训练中,把恢复性有氧代谢训练、中低 强度的一般训练安排在赛前1~3天进行。 (四)恢复周 1(恢复周的主要训练任务 消除运动员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疲劳,促进超量恢复的出现,激发强烈训练动机,准备投入新的训练。 恢复周一般安排在连续较长时间的大负荷训练之后,或大量激烈、紧张的比赛之后。在许多项目中普遍采用两个大负荷训练周之后,安排一个恢复周的负荷节奏形式(练二调一)。 2(恢复周训练内容及负荷结构特点 训练内容广泛、灵活而一般。 训练负荷的变化特点:负荷强度大大降低,而负荷量或大幅度减少或适当保持一定水平。如果比赛周负荷量很小,也可以适当增加负荷量。 二、训练课的类型及组织不同训练课的要求 训练课是运动训练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根据训练课的主要任务和内容,训练课可分为身体训练课(体能训练课)、技战术训练课、综合训练课、测验检查比赛课、调整训练课等。 1(身体训练课。大都安排在训练的准备期,特别是准备期第一阶段安排较多。身体训练课主要任务是发展各种素质,提高运动员体能。因此,身体素质训练是身体训练课的主要内容,通过多种多样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发展运动员一般和专项运动素质。 身体训练课常常在一次课中安排两种以上的素质训练,因此,为提高训练效果,应正确安排训练内容的顺序(先柔韧,后协调能力或速度素质或灵敏素质或力量素质或速度力量,最后为力量耐力或耐力),把握好负荷量度和安排好不同课次的训练负荷的节奏。 2(技战术训练课。安排在训练的准备期和比赛期。基本任务是学习、掌握和 熟练专项运动技术和战术,提高技术、战术的质量。训练内容主要是进行专项技术战术训练,以及各种为专项技术战术训练服务的辅助性练习。课的负荷视训练任务的不同而各有不同。 3(综合训练课。其任务是全面或综合发展运动员所需的专项竞技能力。综合训练课在训练过程中安排得比较多。安排时要特别注意训练内容的合理组合以及练习顺序(先技术战术后素质)。 4(测验检查比赛课。大都安排在准备期后半期、赛前训练或一个阶段训练结束时。目的是检查训练效果或直接参加比赛。课的负荷强度一般安排很大,量可能较小。 三、训练课的结构和负荷量度 (一)训练课的结构 训练课通常由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组成。 1(准备部分 任务:使运动员机体逐步进入工作状态,从心理和生理上做好承受计划负荷的准备。 内容:有一般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 2(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安排训练课的主要训练内容。具体的任务和内容应主要依据周训练计划的统一要求和运动员的现状予以确定,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综合的。一般讲,少儿运动员训练中的综合课比成年运动员多,准备期比比赛期多。 安排综合课应注意:各种内容的练习顺序;改变训练内容时必须做好适应性准备活动;不同训练内容负荷的累积效应;安排作用于同一机能系统的练习时,负荷应有波浪型变化。 3(结束部分 主要任务是解除训练课基本部分所造成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紧张,促进运动员 的恢复。 (二)训练课的负荷量度 训练课的负荷安排要根据训练任务来进行,为此,教练员首先必须把握不同负荷的结构属性、机能属性、个体属性和专项属性,进而对负荷的量度做出等级划分,并科学合理地安排负荷。 划分训练课的负荷量度的主要方法有:依据主要训练手段的训练量来确定训练课负荷量度等级的大小和根据训练课后恢复过程情况来确定训练课负荷量度等级的大小。 思考题: 1(什么是运动训练,现代运动训练有哪些特点, 2(如何理解最佳化训练控制,最佳化训练控制与传统训练控制有什么不同, 3(立体化训练控制在现代训练中的表现有哪些, 4(项群训练理论在现代训练实践中有什么应用价值, 5(结合自己所从事的专项,分析该项目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的决定因素。 6(训练适应有什么特点,试用训练适应的原理分析为什么要坚持长期系统的训练, 7(为什么现代训练会出现“个体化”训练的发展趋势, 8(分析负荷、恢复与训练适应的关系。 9(在训练实践中贯彻适宜负荷原则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在训练实践中应如何综合设计运动负荷, 10(在训练实践中恢复手段有哪些,如何进行适时恢复, 11(简述各种类型的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持续训练法在训练实践中的应用。 12(循环训练法有什么特点, 13(试确定发展最大力量、相对力量、速度力量、移动速度、有氧耐力、糖酵解供能无氧耐力、磷酸盐供能无氧耐力的负荷量度。 14(技术训练的方法有哪些,在训练实践中应怎样选择技术训练方法, 15(技术训练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 16(竞技战术包括哪些内容,战术训练的方法有哪些,怎样培养运动员的战术意识, 17(怎样制定战术方案, 19(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包括哪些阶段,各阶段训练的主要任务、训练内容和负荷特点是什么, 20(“高原现象”的致因有哪些,如何予以预防和克服, 21(集体项目运动队的结构调整时应注意什么, 22(准备期、比赛期训练的任务是什么,训练的内容、手段和负荷有什么特点, 23(赛前中短期集训如何才能做到区别对待, 24(为什么在一周的训练中要交替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 25(与基本训练周相比较,赛前训练周的训练内容和负荷安排有什么不同, 26(请制订一份训练课的训练计划。
本文档为【运动训练学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8258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11KB
软件:Word
页数:63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17-09-17
浏览量: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