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_49363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_49363

举报
开通vip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_49363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_49363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编码:36102200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思想政治理论课) 开课单位: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马列教研室 适用专业:酒店管理 学 时:总学时32学时(其中课堂理论讲授28学时,课内实践4学时) 学 分:2学分 内容简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主要讲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涵义、形成发...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_49363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_49363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编码:36102200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思想政治理论课) 开课单位: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马列教研室 适用专业:酒店管理 学 时:总学时32学时(其中课堂理论讲授28学时,课内实践4学时) 学 分:2学分 内容简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主要讲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涵义、形成发展过程、基本理论、科学体系、历史地位、指导意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等。 教学目的: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理论成果,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历史的、逻辑的、实事求是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形成合乎近现代中国基本国情和发展必然性的基本认识和思想觉悟,提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教学要求: 认真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同志著作的相关论述和党的重要文献,坚持历史与逻辑、理论和现实、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理论教学主要内容: 本课程按内容的逻辑结构分为五大知识模块,一共包括十五章的内容。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问题。该部分为课程内容的总论。这部分设两章,一章概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三大理论成果和十六大以来最新理论成果,一章单独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 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两个特殊内容。这部分设两章,一章讲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 经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房地产总经理管理经验 ;一章讲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和经验。这两章的内容是毛泽东思想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毛泽东思想是在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探索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中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毛泽东继续对如何在中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进行探索,这个过程中既有新的发展,也有因为缺乏经验和某些时候离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产生的重大失误。这两章是介绍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进程中最重要时期的内容。 第三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这部分包括: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理论。分别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发展动力问题。本部分理论是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目的是让学生从理论上理解、信仰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第四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该部分主要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四大方面的基本制度要求和建设内容。该部分内容是课程教学的重点和核心,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五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环境和保证。该部分内容主要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的国际环境、外交政策、祖国统一等基本环境及其依靠力量、领导核心等保证。该部分内容为课程的基本一环。通过学习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 实践教学主要形式: 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活动,如互动性讨论、辩论、问答、演讲等;播放或放映不离课程主体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视频、录像、影片等;指导学生开展课内研究性学习活动; 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研究活动、院内调研活动;参与指导有一定关联性的学生社团活动和院、系性质的学生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任课教师、院内专家在院开展的相关讲座。 在开课学期,组织、带领一定规模的开课学生外出参观、考察、调研,如组 2 织参观西柏坡纪念馆和附近的厂矿企业、新农村建设,任课教师辅导学生写作社会调查报告。 二、历史沿革: 该课程是改革开放以后教育部在“两课”课程方案中设置的一门核心课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产生新的理论成果,相应地课程设置不断进行调整,该课程经历了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到《邓小平理论概论》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再到目前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演变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均根据教育部的部署,积极进行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大体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1985—1997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展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框架的初步形成,为了加强对学生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教育,从课程设置上克服理论脱离实际,教学脱离实践的缺点,1985年,第一次高校马列主义理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中央要求增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后改称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这一课程。此后,国家教委部署了政治理论课的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由原来的老四门变为新四门,即“中国革命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这样,在课程改革方案中新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课程。这一阶段,我们主要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构建“两课”教学体系和教材体系。在“两课”改革中,主要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课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的核心地位,并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在各门课程中的分散渗透相结合。 第二阶段: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1998—2002年)。随着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的不断完善,尤其是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全党全国掀起了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这给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 3 了推进邓小平理论的“三进”工作,国家教委又推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一轮改革方案(简称“98方案”)。这次改革方案的出台,中心任务就是要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的“三进”工作。以帮助学生正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从而增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这一轮改革中,课程改革新方案在我校如期顺利实施。与此同时,这一时期,我们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实施案例教学法,将书本理论与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相结合,增强了“三进”工作的实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002—2005年)。第三阶段:开设《邓小平理论和“ 2002年,党的十六大隆重召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定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确立了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样,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三进”工作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遵照教育部《关于教育战线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通知》精神,2003年,我们将原《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改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在这门课程中系统地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阐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科学体系。这个阶段,本课程建设被列入学校重点课程建设,建设中完善了教辅资料库、建立了课程题库,实施了多媒体教学,加大了教改力度,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完善了考核评价体系。2004年本课程建设被列入院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同年被列入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第四阶段:开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006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简称16号文件)出台后,2005年又先后出台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文件规定从2006级新生开始执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简称“05方案”)。新方案中开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该课程在邓小平理论 4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系和内容的基础上,将毛泽东思想纳入本课程教学的范畴,并将十六大以来形成的在十七大进一步阐发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列入教学内容,总学时为68学时。根据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的安排,本课程教材编写课题组在2008年8月对教材又进行了一次修改。这次修改,一是按照中央要求,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改名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二是适应课程名称的变化吸收了有关专家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008年2月第2版的修改意见和建议。此次对教材名称和教材内容的修改,不是以再版教材的形式出现而是以转发《关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最新修改的几点说明》的形式通知修改。学院根据文件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出台了具体的实施办法。本课程的“05方案”从2006级学生开始实施,课程改名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后的方案从2007级学生开始实施。在这阶段,进一步加大教改力度,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进一步完善从内容到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模式。总之,对于一门在前后十来年时间内进行数次更名的课程而言,它所说明的内涵十分深刻:一是本课程始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中的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二是本课程紧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进程,坚持为现实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服务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还承担着为现实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的任务;三是历经多次改革,本课程已在实践中建立起了适应发展变化的(包括教师队伍和教学经验各个方面)基础。当然我们也能够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及教学所能承受的程度很好地结合起来,确保在发展中有所改革,在改革中推动发展;四是本课程发展沿革至今,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确实遇到很多需要克服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最为重要的是人,是我们师资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保证其与时俱进、持续发展的可贵品质。 三、教学资源条件: 师资条件: 课程教师数量充足,能充分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课程教师组成的梯队结构合理,并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强的教研科研实力。课程教师队伍中,硕士占25%,教 5 授、副教授占75%,组成人员的职称结构、专业知识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等搭配都比较合理。五年来课程教师获得教学、科研成果奖励8项,课程教师主编参编著作、教材3部,五年来课程教师承担教学、科研项目(课题)15项,五年来课程教师发表学术论文25篇。本教学队伍已经有了较好的教学改革基础和较为充分的教学理论研究。 教材资源使用 1998年至2009年,使用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统编教材《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并使用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课程配套用书,包括《教师参考书》、《教学案例解析》、《疑难问题解析》等。 教学资料资源条件 1.有资料丰富的注重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专用资料室的建设。学院图书馆在社科系分设一个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专用资料室,学校预算中每年都给予专款购买相关的书报、音像等资料,使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专用资料室的资料得到不断补充和完善。其中,每年订购有较强教辅意义的期刊、报纸有10多种。目前,专用资料室已有开发《邓小平》、《毛泽东》、《航标》、《时事》、《大国崛起》、《复兴之路》等各种音像教学资料30多种120多张光盘;并尽可能共享,加快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促进学生的理解。 学院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用资料室的建设,为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大量而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料的使用,使教学信息量大大增加,教学吸引力、生动性和实效性也大大提高。为了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课程教师也为学生开列了学习参考书目和文献,并提供网络地址,提供借阅有关报刊、杂志和书籍的方便。 2.开发和建设网络教学资源。根据教育部有关精神,建立了拓展课程教学内容的网上课程资源库,开发旨在帮助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网上资源,包括:教学大纲、电子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答疑解惑(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解答)测试题库等,学生可以随时登陆,进行学习、研究和复习。 实践性教学资源环境 6 建立和完善社会实践基地。我院充分利用与西柏坡纪念馆共建的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学院还与槐底村等单位共建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这些基地的建立和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加强社会实践环节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借助这些基地的社会实践主要进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的参观访问和考察,义务劳动和志愿者活动,以培养能力为主的社会调查。实践教学将课程教学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使学生通过参观访问、调查研究、服务社会等社会实践,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而且可以培养其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真正实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的教学目的。 网络教学资源环境 充分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学院建有现代化的网络与实验中心,并实现网络直通学生宿舍。通过学院网络中心、学院计算机中心、学院网站、河北德育网等多层次的教学平台,本课程获得充分的网络资源,主讲教师100,使用多媒体电子教案教学,实现了课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为了加强学生自主性学习,我们建立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精品课程的教学网站,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并通过网络平台与外部世界保持通畅的联系。 四.教学方法: 教学理念 基于教学目标的教学理念,从偏重知识型教育的目标模式转向知识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思维能力培养相结合的目标模式,并把思想教育作为最主要的教育目标,让知识教育和思维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过程主要服从和服务于思想教育目标的实现过程。 基于教学手段的教学理念,实现由忽视学生主体性的传统教学模式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模式转变,重视民主化教学、探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重视现代教育理论、技术与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教学改革,建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三位一体的课程立体化学习体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 7 1.整合、完善教学内容。一是根据课时实际,把学生容易理解的教材内容剥离出来,提出导读要求,安排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又能在有限课时中腾出更多机动时间,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多开展双边或多边互动教学、多提供学生主体参与机会和集中解决主要问题。二是通过必要的整合使教学内容重点反映和结合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和关联性热点、焦点,重点反映和结合能有效实现思想教育和思维能力培养的知识要素和问题要素。在其中,教学内容既与国内外重大时事相结合,又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案例和问题。三是教学内容中适当引入学科研究的新成果。通过剥离部分教材内容,完善教学内容,强化有限课时效能,优化内容实现目标的功能。 2.注重和完善问题教学法。首先,教学要有问题、关注问题、围绕问题、解决问题。其次,问题要结合教学的重点、难点,学生的疑点、关注点,社会的热点、焦点,使问题结合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再次,设计好问题教学的进程,选择好问题教学的方式,以在问题探讨、解决中实现学生思维和行为的有效介入、积极参与,让课堂有气氛,让学生主体性得到展现、锻炼、提高,让学生思想认识有启发、有感悟、有收获,使教学在手段上有的放矢、在目标上实现效益。以下是问题设计举例、问题演绎举例、问题教学进程举例。 (1)问题设计举例: 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为什么没有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的对象,”的问题引伸说明:A.中国革命特殊性:人民大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不是敌我矛盾而是人民内部的矛盾(甚至在过渡时期也是这样),并出现作为被剥削阶级的工人阶级同作为剥削阶级的民族资产阶级的联合革命及其后的联合专政,为中国能用和平的非暴力的方式消灭资本主义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前提条件,使中国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性质、特点、前途等)体现出完全不同于其他国家无产阶级领导之革命的特殊性。B.1953年以前允许、保护民族资本主义的必要性、重要性:民族资本主义在建国前是最进步的经济成分,建国后53年以前也还有其重要的积极作用;经济上保护民族资本主义也是政治上同民族资产阶级联合革命和联合专政的客观需要。 (2)问题演绎举例:近代中国最大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是半资本主义社会,更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主要缘于帝国主 8 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排斥、压迫)——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及其衍生的妥协性——民族资产阶级不能承担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的重任(实践也说明这一点)——中国不可能出现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和社会(也缘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对)——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衍生了无产阶级领导革命和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新的历史选择)——中国的社会历史发展跳过了资本主义及其充分发展的社会形态——中国社会主义跳过资本主义而出现,但跳不过本应由资本主义社会完成的很多历史任务(包括生产力和商品、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历史任务)——中国社会主义形成的基础落后,处于不发达的初级阶段——现代中国最大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不是成熟、完善的形态——社会主义不成熟、不完善、不发达(包括生产力还落后及其衍生的纯公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现实生产力不相适应、社会生产关系中尚存在私有制和剥削现象、人民的生活水平还不高、社会保障不完善,等等)不是社会主义的错(当然会与不合理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如苏联模式相联系),而是社会主义发展不充分使然。 (3)问题教学进程举例: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断是什么,学生回答„„(容易)——本质论断的五句话怎么理解,与现实有没有矛盾,在社会主义本质上你想弄清楚什么问题,想对老师提问或质疑什么问题,(鼓励学生主动发言并坦言自己认识上的模糊与困惑)学生回答„„(有认识认同、有认识片面、有不理解或不完全理解、有想不通)——引导、鼓励“没有困惑”的学生去“澄清、解决”一些学生的困惑——引导、鼓励班长或团支书对同学们的参与表现、思想认识及存在的、解决的问题作归纳、总结——老师结合学生的问题借助真理的、价值的、辩证的、历史的、逻辑的力量给予深度分析,作出让学生感受有说服力的回答。 3.灵活运用、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在运用问题教学法中,根据教学的问题、教学的具体目标、授课的具体对象等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或综合运用导读导学法、讲授法、提问法、互问法、答疑法、讨论法、辩论法、课题研讨法、视频录像辅教法进行教学。在问题教学中,把理论教育和现实教育结合起来,坚持知识教育、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相统一,并突出问题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的思想教育功能。这是学生欢迎、效果很好的教学方式、方法。 9 4.建设服务于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的网络学堂。本课程教学网站的设计思想是,为教师备课提供较为充分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能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的网络环境和条件。本课程网站建设已经初具规模。该网站信息量大,资源丰富,提供的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理论教学——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测试题库。 5.在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本课程教学中已普遍采用多媒体课件,初步建立起课程网站,在课堂和网上为学生提供大量与课程有关的文字、图画和音像资料,这成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的新载体。多媒体课件和网站,以形象生动的画面,富有时代感的教学内容,丰富了传统的课堂讲授,扩大了信息量,提高了教学内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热情,增强了教学效果。 6.改革考核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优化考试结构。实行多种形式、多项内容的考查,平时作业(小论文、调查报告)、表现(社会活动、课堂发言、课堂纪律)与考试相结合,考试中闭卷与开卷相结合,基本知识考查、实际能力考查、思想认识考查相结合。在考核内容上,着重于思想认识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加大检测思想认识、考查能力应用的题型;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基本原则的大前提下,鼓励学生敢拔尖、有创见;答案标准具有适度的灵活性。 五(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目标:通过改革和建设,把本课程力争重新打造成为省级精品课程。在进行精品课程建设中,力求充分体现“精品教学”理念,在实现理论教学精益求精、实践教学与时俱进以及学生综合人文素质全面培养过程中,把本课程建设成为中国共产党方针政策的宣传基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基地以及大学生的重要实践基地,最终把本课程建设成为我省一流的精品课程。 课程设计主要内容: 1.师资队伍建设 鼓励中青年教师及时了解和把握学科前沿最新动态,支持中青年教师参加各层次学术会议和业务培训,支持中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支持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名校做访问学者,夯实理论基础,提高学术水平。继续深化教学改 10 革,优化教学方式,创新教学实践,完善课程管理,加强科研合作,使教学质量上一个大的台阶,在此过程中形成更高质量的教学团队。 2.立体化教学体系建设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继续开发、整合、利用教学资源,完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建立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体系,并实现体系结构、功能的不断优化。 课堂教学:完善“问题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功能,实现更大程度的民主化教学,强化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参与,更好地解决学生思想、认识、能力的存在问题和发展问题。 实践教学:完善课内实践教学、课外校园实践教学、校外社会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课内实践教学、课外校园实践教学,在完善引导、管理机制上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假期社会实践,在加强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上加强学期社会实践环节。 网络教学:建立服务于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的网络学堂,拓展教学时空,扩充教学信息,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师生互动。经过多年的努力,本课程网站已有一个较好基础,我们将继续努力以实现本课程网站资源、网络功能的不断完善和优化。 3.对学生的考核 考核方法主要是采取成果考核(如论文、调查报告等)与过程考核(包括课内外、校内外的实践参与)相结合。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实践参与尤其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参与,及撰写研究论文、考察论文、调查报告、学习心得等。 课程总评成绩,期末考试或考查成绩的70,,平时成绩的20,,实践成绩的10,。 对学生的课内实践考核(包括学生主体性参与、课程作业)归属平时考核范围,构成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对学生的课外校园实践考核(如读书心得、特定主题活动后感想体会、校园调查等)和校外社会实践考核(如社会调查报告等)属单独的实践考核,是构成以上公式中“实践成绩”的依据。 六(课程内容标准 11 本课程在本院学生培养中的定位与目标 1.课程定位: 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思想品德优良,基础理论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门必修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中一门核心主干课程。本课程在学院培养目标中,承担着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我国国情,深刻认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及其反映我国发展的特殊性、规律性;帮助大学生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增强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自觉性等重要功能。 2.课程目标: 使学生系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其理论精髓。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使学生科学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真正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使学生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进一步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的科学道理。使学生学会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强学生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课程重点: 0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02.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要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0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0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重新确立和丰富发展。 05.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06.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07.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12 08.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09.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10.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意义。 1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特征、长期性。 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发展战略。 14.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15.关于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16.关于“三个有利于”标准。 17.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1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9.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并存的分配制度。 20.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1.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涵、重大意义。 2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24.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建设的根本任务、指导方针。 2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2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现实依据、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28.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29.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30.“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以“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纲领。 3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科学内涵;当今国际局势的总体特征。 32.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13 33.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依靠力量;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及其实现。 34.新世纪、新时期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 35.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36.党的建设两大历史性课题;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课程难点: 0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02.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精神实质。 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过程。 04.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 0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06.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实践把握和具体运用。 07.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与中国革命、中国社会发展之特殊性、规律性的关联把握。 08.中国特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必然性、正确性的分析。 09.正确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10.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11.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偏差。 12.改革开放以前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成果和认识的曲折发展。 13.对社会主义本质内涵的理解;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发展现实、发展阶段的联系。 14.如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体特征及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表现。 1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新阶段国情特征对社会主义发展提供的发展条件和提出的发展要求。 18.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14 19.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2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由30多年改革开放后的新的阶段性特征。 2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经济现实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联性把握。 22.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 23.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24.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5.政治体制改革。 26.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西方多党制的区别;对社会主义民主、自由和人权是理解。 27.我国基本政治国情及其特殊性在政治制度、政治运行机制、国民政治素质方面的主要表现。 28.文化、精神文明、先进文化、和谐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9.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30.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在现实实践中处理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关系。 31.中国共产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战略构想的一贯性和连续性;新世纪新阶段党和政府对台的方针政策;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之关系。 32.对战后国际形势和时代主题的认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33.“和谐世界”的理念。 34.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对世界、对中国的影响。 35.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6.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解决方法: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依据课程目标,本课程教学离不开一定的知识教育和理论思维培养,但应主要表现为思想教育,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 15 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信仰教育和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我国社会基本政治制度的认同教育,以及适度开展结合我国内外部存在问题和挑战的忧患意识教育,这主要得依托有效挖掘课程理论的真理性(含发展性)、价值性(含方法功能、价值立场、价值归宿)及伟大的实践成就;因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和理论思维培养必须服从思想教育的目标,教师的讲授内容、教学方式、教学人格必须体现正确的政治导向。 2.完善教学的内容体系。适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通过教研室集体教研、反复讨论和不断总结,在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和关联性热点、焦点的基础上,经过必要的整合,将教材内容体系转化为更完善的教学内容体系。以此,突出理性基础、真理依托、价值引导、逻辑力量在解决重点、难点、疑点和关联性热点、焦点中的功能和作用,并通过适当融入学科研究新成果、结合国内外重大时事、借助相关典型案例,加强解决课程教学问题特别是重点、难点、疑点和关联性热点、焦点问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一是灵活运用导读导学法、讲授法、提问法、互问法、答疑法、讨论法、辩论法、录像课教学、多媒体教学。二是坚持知识教育、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相结合,而且把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作为教学方法的主要功能目标。三是把理论教育和现实教育结合起来。其中,鉴于负面现实对思政教育的冲击,在坚持正面教育导向和对负面现实问题作针对性教研的基础上,一方面在教学中适当结合学生关注、关心的现实负面问题来讲授并作尽可能透彻的分析,另一方面鼓励学生把自己思想认识上的困惑或疑惑讲出来,鼓励学生就这些问题去提问,教师则敢于和乐于接受学生的质疑和问题性挑战,并力争给学生一个有说服力的分析与回答。 4.完善实践教学模式。配合理论教学,坚持课内实践教学、课外校园实践教学、校外社会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加强思想理论教育中学生的切身感受和感性支撑。 具体内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有总体的了 16 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重大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历史根据、实践基础、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基本的把握;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关系有准确的认识。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鲜明的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中。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期,是第一次飞跃的延伸和第二次飞跃的准备;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并没有结束,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的实践在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在继续。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它不断地同各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与时俱进。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7 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中国社会新的生产力的增长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思想理论条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从中国共产党建立至国民革命失败是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前期至中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时期;土地革命战争后期至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成熟时期。毛泽东思想在党的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实践证明了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建设;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政革和策略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贯穿在上述各个方面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 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开放的世界环境,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条件和国际 18 背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深刻总结和对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借鉴,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创立的思想条件;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现实依据和强大动力。 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到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从1982年中共十二大到1987年中共十三大,邓小平理论基本形成;从1987年中共十三大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邓小平理论日臻完善,达到成熟。 2、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系统地回答了一系列相关的基本问题。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政策上涵盖实际工作的各个领域,主要是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领域。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邓小平理论在哲学认识论方面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是邓小平理论在政治经济学方面的基础;社会主义本质论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邓小平理论在科学社会主义方面的基础。 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基础;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党的自身状况的重大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 19 基础;国际局势的新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外部条件。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新世纪新阶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统筹兼顾就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20 3、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么刻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一)重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历史进程及其实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正 ”确评价;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历史地位、指导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历史地位、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历史地位、指导意义。 (二)难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进程、思想实质及其预期目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科学体系与主要内容、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 (三)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学幻灯片演示(ppt)、影视资料片。 四、思考与练习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5.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6(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 7(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21 8(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掌握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弄清楚邓小平在新时期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及其发展;帮助学生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内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最早倡导者。毛泽东在1929年6月14日写给林彪的信中,首次使用了“思想路线”一词。在1930年5 月的《反对本本主义》中明确提出了“思想路线”的概念。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毛泽东第一次使用了“实事求是”的概念。1937年7、8月间撰写的哲学著作《实践论》和《矛盾论》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第一次对“实事求是”的概念作了科学解释,把实事求是提高到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根本态度和党性原则的高度。这标志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形成。中共七大把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确立为全党的思想路线。党的七大以后,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继续发展与丰富。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打破了“两个凡是”的新教条主义的束缚,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恢复了在“文化革命时期”一度中断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2 针对当时思想僵化的现状,邓小平特别强调了解放思想,并阐明了解放思想的含义以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 2000年江泽民在广东考察时,提出“与时俱进”的思想,并把它与“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联系在一起,使原本包含在实事求是中的创新思想更加明确。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作了新的表述,使其内涵更为丰富:“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1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的进行;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全面改革的进行;解决了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课题;使我们党成功地找到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为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提供了科学的精神法宝。 第三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方面,有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 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2、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继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 23 3、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各种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要重视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与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为各个方面的创新提供指导。 理论创新的要求:要坚持正确的方法和思想方法;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4、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一)重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及其辨证统一关系;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内容和意义。 (二)难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及其辨证统一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三)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学幻灯片演示(ppt)。 四、思考与练习 1.毛泽东是怎样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 2.邓小平、江泽民和十六大以来党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哪些新的贡献,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那些,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4.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 24 5.如何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 6.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 7(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自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社会不同阶层对中国前途和命运的选择,这种选择的成就与失误表现在哪些方面,从而理解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必然性,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近代中国革命发展的一种必然的选择;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基本内容,理解并掌握新民主主义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性质及其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掌握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及其发展规律;了解并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及其相互关系;了解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1、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一个独立的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任务不能互相替代,但又互相关联着。 25 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自从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发生了一个新的变化。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从原来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2、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之一,就是把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提炼和总结,上升为理论,实现“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化”。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在中国革命斗争实践中不懈探索的结果。从1922年7月党的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到1948年4月毛泽东的《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经过长达26年最终完整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四大家族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6 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具体化,是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近代中国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道路的特殊性: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过了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客观依据: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可能性;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只有正确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相互关系,才能真正懂得中国革命。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形成的具有独创性的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指导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一)重点: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基本经验。 (二)难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的内外原因;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而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如何理解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建立或被迫分裂革命的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特点。 (三)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学幻灯片演示(ppt)。 27 四、思考与练习 1.如何理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3.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保卫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大意义, 5.如何认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作出的巨大贡献, 6.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然性,了解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形成和内容;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认识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介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过 渡性质的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既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又有资本主义的因素。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952年,当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得到巩固,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从而为进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良好条件的时候,毛泽东基于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开始酝酿和提出党在过渡 28 时期的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它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紧密结合,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1、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从1953年起,在实施第一个五年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全面开展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在国家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上,创造地走出了一条工业化和改造同时并举的道路;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式上,从一举过渡变为逐步过渡、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上,突破了先机械化、后集体化的设想,创造出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等适应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地区特点的过渡形式;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上,创造出从初级到高级的各种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实现了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避免了“流血革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同时,把资本家也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上,形成了国营经济、公私合营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已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和基本完成,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2、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又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 29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几千年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此后中国社会的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一)重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历史经验和重大意义;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二)难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历史经验和重大意义;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三)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学幻灯片演示(ppt)。 四、思考与练习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 3.如何认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5.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明确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在于发展生产力,从而理解为什么党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及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我们在改革开放以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 30 对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前进道路上遇到的一些疑虑和困扰,归根到底也在于对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2、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必然要经历一个过程。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正确的理论成果,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甚至出现了严重的背离:主要是1957年以后,“左”的思想开始抬头,形成了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出现了一些严重错误,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毛泽东失误的根本原因在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邓小平最早是在1980年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样一个范畴。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作出了科学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本质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奠基石;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体现。 2、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使命的要求;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对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作出的科学总结;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3、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 31 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党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通过改革,坚持不懈的发展先进生产力,以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的生产力。 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要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不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决定现代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科学技术的功能决定了它的第一生产力的地位。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是通过渗透、融合并武装生产力的全部要素,使其发生重大变化,进入生产过程的方式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一)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正确理解;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二)难点: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三)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学幻灯片演示(ppt)。 四、思考与练习 1.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 2.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3.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真正领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对其长期性 32 有充分的认识,能够深入了解当前国情,主动自觉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并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马克思讲到未来社会的发展问题时,只是提出了在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后,要经过一个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并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的理论。 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将经历不同的历史阶段,即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备到比较完备的发展过程的思想。 斯大林把社会主义某些条件的确立,视为社会主义的“建成”,实际上是将“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合二为一,把社会主义看做是一个十分短暂的历史阶段。 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可能要划分为两个阶段: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由于要创造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条件,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改革开放以来,重新开始了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探索。1981年6月,《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这一论断。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物质文明还不发达。”198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的标志。1997年党的十五大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九大特征及基本纲领。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党的十五大报告从9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作了论述。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33 党的十三大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起始于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到基本实现现代化,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经济文化落后的历史前提,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决定了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条基本路线明确规定了我们党在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中心任务以及为了实现这个中心任务必须坚持的政治原则、基本方针、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997年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定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1、“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国家水平,即人均4000美元,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所谓小康,在历史上是相对于大同而言的,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概念。它指 34 的是一种生活状况或生活水平,即“富有仍嫌不足,但温饱已经有余”。中国现代的小康步伐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一)重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依据、科学含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渡时期的区别;“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的辩证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 (二)难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渡时期的区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的辩证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三)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学幻灯片演示(ppt)。 四、思考与练习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2.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3.为什么说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 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5.试述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6.如何理解“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联系和区别,如何理解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使学生明确解决矛盾最好的方法是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判断改革和一切是非得 35 失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否定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也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提出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邓小平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科学地区分和正确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现阶段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终于找到了长期以来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症结所在,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矛盾学说。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手段和途径,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 36 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搞资本主义化。 “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1、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改革。改革在农村拉开了序幕,而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同时也要求在政治体制、教育体制、文化体制、卫生体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 发展是目的 ,稳定是前提, 三者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我们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1、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这是深刻总结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的结果;这是敏锐把握当代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的结果;这是清醒判断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国情和长远发展目标的结果。 2、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全方位,是指我国的对外开放要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开放。多层次,是指按照不同的开放程度所形成的梯次展开的开放格局。宽领域,是指在开放的范围、空间和形式上,有宽阔的活动领域。 三、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加入世贸组织,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从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需要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37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一)重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三个有利于”标准;对外开放是中国基本国策。 (二)难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三)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学幻灯片演示(ppt)。 四、思考与练习 1.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3.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4.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5.怎样理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 6.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意义,弄清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了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取得的成就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正确认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明确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重要意义;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了解完善分配制度的必要性和主要途径;认识健全社会主义保障体系和重视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意义;认识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措施。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38 建国初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积极作用及其弊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引入市场经济,1992十四大最终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涵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1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2、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3、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和外资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实际出发,发展非公所有制经济,有利于调动多方面积极性,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及引进外资,弥补建设资金不足,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是公有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按劳分配也不是理论上的按劳分配,它受到公有制成熟程度的制约,是不纯粹的按劳分配。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并不与其他分配方式根本对立,而可在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下共同发挥作用,促进生产力发展。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要素归不同所有者所有,其物质基础是各种生产要素同劳动一起, 39 都是物质财富和使用价值的源泉,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当它被排他性地占有时,必须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才能有效地利用它来发展生产。 3、深化分配制度的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失业保障制度;全面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积极推进医疗保险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合理确定社会保障范围,标准和水平。 第四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 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为前提的;也是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不意味着发展速度问题无足轻重。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的历史背景。创新型国家的内涵。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和任务。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依据。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农”问题对中国的特殊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土地改革以来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思路的继承和发展关系。胡锦涛“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和党的“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意义。 5、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不同历史时期处理这个问题的方针。当前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和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方针。 6、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40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作出的正确选择。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含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方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一)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和推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难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和推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 (三)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学幻灯片演示(ppt 四、思考与练习 1.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2.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4.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5.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6.为什么要强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如何理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7.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深刻认识我们为什么不能实行西方的政治制度,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41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 2、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中国的特色。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不能削弱。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基本表现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必须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方针和形式。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人民政协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特征。 6、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完善公开办事制度。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二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42 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及重大历史意义。 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三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1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体制与基本政治制度不同。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政治体制改革必须立足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政治体制改革,要求从实际出发,明确改革目标,并对改革的步骤和程序实施严格的控制。 2、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民主、自由和人权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世界上的民主,都是具体的、相对的,而不是抽象的、绝对的。民主的形式是多样性的,没有统一的标准。社会主义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自由同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自由有根本的区别。人权作为权利的一般表现形式,是社会的产物,而不是自然人的产物。民主、自由、人权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经济发展、历史传统、文化结构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一)重点: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模式;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二)难点:深刻认识我们为什么不能实行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模式;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三)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学幻灯片演示(ppt)。 四、思考与练习 1. 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43 2.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3.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为什么要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 6.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何在, 7.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指导方针,明确文化、精神文明、先进文化、和谐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解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文化、精神文明、先进文化、和谐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在当今中国,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44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成果。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2、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决定着我国文化事业的性质和方向。 3、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这一共同理想,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4、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在新世纪新阶段,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旋律。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5、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45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确立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和素质为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它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第三节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要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2、发展教育和科学 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教育和科学,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加强文化建设、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哲学社会科学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教育是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3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不断深化文化体制的改革。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体制改革,明确提出了深化体制改革的任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生产更多 46 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建设,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在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文化领域的行业、单位的特性也不一样。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一)重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 (二)难点:和谐文化建设;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 (三)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学幻灯片演示(ppt)。 四、思考与练习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 2.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4.如何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5.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掌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十六大报告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 47 标。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2004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在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四个重要着力点。2005年2月,在中共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同志发表重要讲话,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概念,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总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全面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4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目标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差距扭转,人民生活富足;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形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2、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一)重点:和谐与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过程;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二)难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涵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及意义。 (三)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学幻灯片演示(ppt)。 四、思考与练习 1.如何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2.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6(怎样认识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意义,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49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同学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使学生进一步懂得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1、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爱国主义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一个国家民族意识和民族觉悟的集中反映。悠久的中华文化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同意的牢固纽带。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国家分裂常伴随战争与破坏,给人民带来痛苦。中国共产党50年来,一直致力于推进祖国完全统一大业,顺利实现香港、澳门的回归,有利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发展。 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民族复兴,就是改变民族因某种原因陷入停滞不前、贫穷落后的状况,使民族奋发自强、独立解放,实现繁荣昌盛,以振民族形象、重立民族地位、重现民族辉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第二节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1、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台湾问题实质是中国内政问题。 2、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 1949年12月中共中央发表《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明确提出解放台湾。朝鲜战争爆发后,解放台湾计划被迫搁置。 3、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1950年代中期开始提出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毛泽东等多次向台湾当局提出结束军事对峙的办法,建议举行谈判,实行和平解决。1963年,周恩来根据毛泽东关于和平统一的设想,提出了著名的“一纲四目”。 50 第三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政策,同年1月,邓小平宣布停止使用“解放台湾”的提法,从而初步表达了“一国两制”的构想。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委员长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进一步阐明了关于台湾与祖国大陆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考虑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进而扩展到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1985年3月,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一国两制”的核心内容是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主权是国家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它高于自治权。用“一国两制”方式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要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国策。弄清台湾和香港、澳门问题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理解中国共产党实现祖国统一战略构想的重要前提。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体现了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的灵活性。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的和平环境。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3、“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一国两制”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但首先用于香港、澳门问题。香港、澳门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 第四节 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1、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1995年1月,根据两岸关系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进一步阐述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2、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51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陆续发表了对两岸关系重大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宣示了新形势下对台工作的许多新思想、新主张、新论述。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一)重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一国两制”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战略构想的一贯性和连续性,江泽民、胡锦涛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丰富和,发展。 (二)难点:中国共产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战略构想的一贯性和连续性。 (三)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学幻灯片演示(ppt)。 四、思考与练习 1.如何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4.如何理解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5、新形势下如何努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同学们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使他们认识到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其发展的过程充满曲折。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必须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通过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外交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和意义,使学生进一步懂得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与国内建设的辩证关系。 二、课程内容 52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在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二战以后,党和毛泽东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持两点论的。毛泽东的“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邓小平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有过多次比较深入的分析,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判断。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认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深刻论断。 2、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在多极化中曲折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新科技革命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 3、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就是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去促进世界和平,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与所以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进入20世纪60年代,我国外交政策调整为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到处侵略扩张的霸权主义政策。70年代,决定打开中美关系大门,提出“一条线”的外交政策。 邓小平的外交思想。江泽民的外交思想。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作出的外交政策。 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坚持和平共处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坚持与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53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一)重点:对战后国际形势和时代主题的认识;关于和平发展的道路。 (二)难点:对战后国际形势和时代主题的认识;关于和平发展的道路;关于和谐世界。 (三)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学幻灯片演示(ppt)。 四、思考与练习 1.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如何正确认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 3.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4.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5.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理解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旗帜,加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1、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工人阶级在我们国家处于领导阶级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人阶级队伍发生的变化,没有改变它的历史地位。进城就业的农民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54 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依靠广大农民,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大局。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2、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新的社会阶层主要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四个尊重”中,核心是尊重劳动。 4、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第二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1、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 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新时期的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 3、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党的领导问题是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结成牢不可破的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才能有正确的方向、蓬勃的生机和光明的前途,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这不仅取决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也是统一战线内部各方面人士的共同愿望和共同利益所在。 4、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正确处理宗教问题。 55 第三节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1、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人民解放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2、建立巩固的国防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要求加强人民军队建设。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 3、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 在新阶段,胡锦涛对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作出了“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科学定位。三个提供: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重要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一个发挥: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4、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一)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依靠力量理论的提出及其意义;正确认识工人阶级队伍的变化;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四个尊重”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 (二)难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认识工人阶级队伍的变化,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三)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学幻灯片演示(ppt)。 四、思考与练习 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理解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 2.如何理解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如何理解“四个尊重”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 4.如何理解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 5. 如何正确认识现阶段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56 6(如何认识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掌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和作风所决定的,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掌握新的历史时期,党面临着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加强党的建设。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完全一致的。 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在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核心地位和领导作用,是由党的性质特点决定的,是历史和人民选择的结果。 3、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遇到了许多复杂情况。新形势下,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面临着国际新形势新环境的严峻挑战,面临着国内新任务新情况新矛盾的挑战。 第二节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57 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它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具体体现。 2、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基本着眼点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第三节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要求。 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旨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使命。要提高党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付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无产阶级政党始终坚持的一个重要的建党思想,是党完成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3、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和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 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途径。党的性质的新表述,切合我们党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符合时代要求,有利于最广泛地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利于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永葆党的先进性。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一)重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新时期党的建设是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的党的先进性建设。 (二)难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 58 族的先锋队;新时期党的建设是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的党的先进性建设。 (三)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学幻灯片演示(ppt)。 四、思考与练习 1.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2.坚持党的领导为什么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3.怎样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4(为什么说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5(如何理解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 6(如何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教学进度与教时安排 学讲授实践章节 教学内容 时 学时 学时 导言;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 第一历史进程 章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 6 6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五节 科学发展 观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 第二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2 2 章 第三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三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 1 章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第四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1 1 章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五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4 2 2 章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59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第六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4 4 章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第七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1 1 章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八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章 6 4 2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第四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第九 第二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 1 章 第三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十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 1 章 第三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第十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 1 一章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在总体思路 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第二节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第十 第三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1 1 二章 第四节 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 重要发展 第十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1 1 三章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 第十 共同事业 1 1 四章 第二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60 第三节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 证 第十 第二节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 1 五章 第三节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 大工程 61
本文档为【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_49363】,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8297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24KB
软件:Word
页数:72
分类:生产制造
上传时间:2017-10-16
浏览量: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