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东北抗日义勇军历史沿革

东北抗日义勇军历史沿革

举报
开通vip

东北抗日义勇军历史沿革东北抗日义勇军历史沿革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民为抵抗日本侵略而成立的爱国武装。1931年9月18 日,驻华日军发动强占中国东北的侵略战争,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在这民族危亡 的严重时刻,中国共产党发出在东北发动民众武装反日,收复失地的号召,并派出一批共产 党员和共青团员到各地开展抗日武装斗争,东北各阶层人民和爱国官兵纷纷组织“义勇军”、 “救国军”、“自卫军”等各种名称的抗日武装,奋起抵抗。这些抗日武装被统称为东北抗日 义勇军。 比较著名的有以马占山为总司令的黑龙江抗日救国军,以王德林为总...

东北抗日义勇军历史沿革
东北抗日义勇军历史沿革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民为抵抗日本侵略而成立的爱国武装。1931年9月18 日,驻华日军发动强占中国东北的侵略战争,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在这民族危亡 的严重时刻,中国共产党发出在东北发动民众武装反日,收复失地的号召,并派出一批共产 党员和共青团员到各地开展抗日武装斗争,东北各阶层人民和爱国官兵纷纷组织“义勇军”、 “救国军”、“自卫军”等各种名称的抗日武装,奋起抵抗。这些抗日武装被统称为东北抗日 义勇军。 比较著名的有以马占山为总司令的黑龙江抗日救国军,以王德林为总指挥的吉林中国国民救 国军,以李杜为总司令的吉林自卫军,以邓铁梅为总司令的东北民众自卫军,以耿继周为首 领的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以苏炳文为总司令的东北民众救国军等。 参加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有工人、农民、学生、知识分子、东北军官兵、地方官吏和士绅,还 有遍布东北各地的绿林武装以及民间团体红枪会、大刀会等。1932年夏,东北抗日义勇军发展到三十余万人,活动遍及东北三省及热河省一百七十二县中的一百零二县和沈阳、长春、 吉林、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大中城市,迫使日军不得不多次向东北增兵设防,以维护其殖民 统治。 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兴起和发展,得到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的积极支持和援助。在日军强大兵 力的进攻下,缺乏统一领导而又成分复杂的义勇军,坚持到1933年下半年即大部陷于瓦解,只有少部分继续坚持斗争,成为后来东北抗日联军的组成部分。 “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时,东北军政当局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所属19 万东北军,除部分爱国官兵参加抗日义勇军外,一部退入关内,一部投敌,致使日军仅用不 足半年时间,迅速占领东北三省省会及主要城镇。在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号召群众进 行武装抗日。东北各阶层群众和东北军、警察部队的部分官兵纷纷组成义勇军、救国军、自 卫军、大刀会、红枪会等抗日武装,统称为东北抗日义勇军。 这些武装部队无统一领导和编制,各自具有相当独立性;军费靠自筹或全国人民捐助;主要 用轻武器乃至大刀长矛,以游击战为主要作战样式打击敌人。义勇军高举“誓死抗日救国”、 “还我河山”的旗帜,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同日本侵略军展开英勇的武装斗争。其经历大 体分为三个阶段: 东北军民奋起抗日(1931.9~1932.2)“九一八”事变发生时,辽宁省警务处处长黄显声先率 领部分警察部队抗击日军,后往辽西地区将民团和地方保安部队组成民众抗日义勇军。10月 初,曾任凤城县警察署署长的邓铁梅在该县建立东北民众自卫军。此时,辽宁义勇军遍及各 地。11月,由在北平(今北京)的东北社会名流组织的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将辽宁各地及 热东、蒙边地区的义勇军,以路军和支队为基本建制单位,统一改称东北民众自卫义勇军。 到12月末,共编成22路共7万余人。吉林省义勇军主力由东北军部分爱国官兵组成。首先 是团长冯占海率部抗日,随后旅长李杜、邢占清、赵毅等人也宣布抗日,在五常、拉林、双 城(今均属黑龙江)和榆树等地抗击日军。1932年1月31日李杜等在哈尔滨(今属黑龙江)成立吉林自卫军。该部在哈尔滨保卫战中与日军激战五日后撤出,转移至巴彦、宾县,吸收 哈尔滨以东各县抗日武装,使总数达5万余人。2月,东北军营长王德林建立中国国民救国 军,接连攻克敦化、蛟河等县城,部队发展到近2万人。黑龙江省义勇军创建于江桥抗战之 后。 11月,东北军将领马占山率部在齐齐哈尔以南嫩江桥一带奋战月余,抗击日伪军进攻。尔后 撤至海伦地区,吸收各抗日武装组成义勇军约5万人。至1932年2月底,东北抗日义勇军发展到近20万人,在各地开展游击战,打击日伪军。 抗日斗争蓬勃发展(1932.3~10)伪满洲国建立后,日本帝国主义为稳定其殖民统治,不断 对义勇军进行“讨伐”。义勇军主动出击,部队迅速发展壮大,是年夏秋达鼎盛时期,总人数 约50万(一说30万)。 辽宁省义勇军发展到58路、几十个支队约25万人。5月,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将辽宁义勇 军划分为5个军区,彭振国、王化一、唐聚五、刘振东、高文彬分任各军区总指挥,在60余县开展抗日斗争。各路义勇军频繁出击,破铁路,炸桥梁,先后攻克锦西(今葫芦岛市)、 通辽(今属内蒙古)、岫岩、新宾、抚顺等数十座县城,控制了广大地区。8月下旬,第21、第24路义勇军多次袭击奉天(今沈阳)城,一度占领东塔机场,震惊了日伪当局。 吉林省义勇军发展到15万人。其中,以李杜为总司令的吉林自卫军,3月份在夹信子、桶子沟(今均属黑龙江)等地抗击日军。4月初,该部5万余人从依兰(今属黑龙江)出发,分 兵三路反攻哈尔滨,战斗月余。因依兰失守,部队减员到2万人,遂转至梨树(今属鸡西市) 一带开展游击战。此时,冯占海部改称吉林救国军,在反攻吉林、攻占拉林等战斗中,部队 发展到7万余人。以王德林为总司令的中国国民救国军于3月在镜泊湖地区连续组织四次伏 击战,并取得宁安、敦化等战斗的胜利,部队扩展到6万余人。 黑龙江省民众抗日救国义勇军总司令部于5月在海伦成立,马占山任总司令,共8万余人。该部于呼海铁路(呼兰—海伦)、齐克铁路(齐齐哈尔—克山)沿线频频出击,在松浦镇、安 达、海伦等战斗中取得很大胜利。9月,海(拉尔)满(洲里)护路军总司令苏炳文宣布抗 日,建立东北民众救国军,所部3万余人在富拉尔基一带抗击日军。10月,马占山率部反攻齐齐哈尔,使日伪军惊恐不安。在此期间,三省义勇军在103个县的广大地区进行数千次战斗,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 散而复聚,坚持战斗(1932.11~1940)日军为消除蓬勃发展的东北抗日义勇军对自己的威胁, 于1932年秋冬先后动用共近20万日伪军警,分别对各地义勇军进行大“讨伐”。在强敌进攻 下,东北义勇军由于自身存在的许多弱点,加之得不到国民党政府的支援,致被各个击破, 大多数主要领导人脱走,部队大部瓦解。计有14万余人伤亡,4万余人投降、被俘,6万余人脱走;万余人随马占山、苏炳文、李杜、王德林等人退至苏联境内,后赴新疆;近5万人转入热河参加抗战;还有15万余人在东北坚持斗争。 义勇军在日军“讨伐”时分散潜伏各地。1933年春夏,日伪军暂停“讨伐”后,义勇军又重 新聚集起来,恢复活动,继续战斗。其中保持原组织系统的7万余人,分散各地山林的义勇军6万余人,另重新组成的义勇军2万人。此时的东北抗日义勇军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提出 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动接受中共的领导,一部加入东北抗日联军,一部与抗日联军联合 战斗,一部继续独立战斗。 辽宁省义勇军5万余人,多次打破日伪军“讨伐”,一部分坚持到1936年,尔后加入共产党 领导的抗日联军第1、第2军。另千余人战斗至1938年冬。吉林省义勇军6万余人,英勇战斗数年,后余部改编为抗联第4、第5、第7、第8、第9、第10军。另数千人战斗到1940年。黑龙江省义勇军2万余人坚持斗争数年后,余部加入抗联第3、第6军和改编为第11军,还有少部分战至1940年。热河省义勇军2万余人,在热河沦陷后继续战斗,有近千人坚持到 1940年前后。 东北抗日义勇军坚持抗日斗争十年,战斗2万余次,毙伤俘日军5万余人、伪军6万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义勇军也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东北义勇军的英勇战斗,充分体现了中 华民族敢于抵御外侮的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建立东北抗日武装统一战线和创建东北抗 日联军提供了条件和经验;推动了东北抗日斗争的发展,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 贡献。
本文档为【东北抗日义勇军历史沿革】,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6606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7KB
软件:Word
页数:6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2-21
浏览量: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