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情感控制的探索doc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情感控制的探索doc

举报
开通vip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情感控制的探索doc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情感控制的探索doc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情感控制的探索 临海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一)情感控制研究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多年来,小学数学教学一直是以传授知识、技能技巧为主的认知教学,情感活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常处于被忽视的地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数学课程标准在原教学大纲中只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果我们将知识与技能比作下肢,过程与方法比作躯干,那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灵魂。随着基础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交往越来越引起重视。但...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情感控制的探索doc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情感控制的探索doc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情感控制的探索 临海小学课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组 一、课题的提出 (一)情感控制研究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多年来,小学数学教学一直是以传授知识、技能技巧为主的认知教学,情感活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常处于被忽视的地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数学课程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在原教学大纲中只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果我们将知识与技能比作下肢,过程与方法比作躯干,那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灵魂。随着基础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交往越来越引起重视。但对于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我们往往又易陷入这样一个误区:片面强调教师的情感投入,却忽视对学生课堂情感的调动、训练与调节,忽视通过控制学生的情感来活跃其认知的操作。 (二)数学教学现状呼唤情感控制教学 在公开课或进行随堂听课时,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教学现象: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课堂上死气沉沉,没有一丝活力,教师以权威的长者或智者自居,学生是作为一个被动对象在接受教师的教导;相当一部分学生上课精神状态欠佳,情绪压抑,注意力分散,做小动作或做其它事情;也有的课,课堂上要求学生注意力一直高度集中,严肃认真,师生之间关系紧张。还有的自始至终,师生情绪一直很激昂,但心理学研究表明,如些持续激昂,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不利的„„因此,种种现象,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我们能否以情感控制为手段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三)学生期待关注他们的情感 21世纪的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知识层面的拓宽,人格的健全和个性的发展,使他们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教师对他们情感态度关注不够,甚至漠不关心,他们从心底发出无声的抗议,他们的眼神充满期待。 (四)情感控制教学能提高吸收率 根据布卢姆和卡罗尔两人的研究,有人把决定学生课堂吸收率的主要因素归结为以下五点:(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三)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四)学生原有的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水平;(五)教师的教学质量。其中前四个因素都是从学生方面来说的,而第五个因素教师的教学质量,实际上就是指教师依据既定学生的以上四个方面的状况以及教材的特点,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精心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教学过程并有效的控制教学过程。 综上所述,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这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课题系台州市2005年教育科学重点规划课题。课题负责人:王美玲 本报告执笔:王美玲 主要成员:金凌芬 周华月 何慧 汪琳 章玲君 周黎明 冯卫 彭冬红 二、理论思考 (一)概念的界定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本文所说的“情感”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目标为中介,对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教与学活动而形成的某种占优势的群体综合态度体验。 “情感控制”是为了保证教学活动能按预期目标运行,以学生的情感群体表现状态为主线,对活动的运行状况进行连续的观测,并将观测结果与预期目标加以比较,如有偏差,及时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偏差原因并加以纠正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受到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学活动的运行状况出现偏差是不可避免的。一个良好的控制者可以保证教学活动的稳定,即可以及时地发现偏差、有效地缩小偏差并迅速调整,使教学活动始终按预期轨道运行;相反,则可能导致教学活动出现不稳定,甚至失败。如图所示: 控制对象情感状态 理想状态 实际状态 时间(分钟) 0 10 20 30 40 控制无效 控制对象情感状态 理想状态 实际状态 时间(分钟) 0 10 20 30 40 控制有效 (图一) 情感控制效果示意图 (二)理论依据 1、叶克斯——道德生定律表明 作业效率与激奋水平有一定的关系,即前者先随着后者的升高而提高,达到最佳水平后,又随着后者的升高而降低。总的说来,就是作业效率在适中的激奋水平下最高,过于消沉或激昂的情绪均不利于课堂认知。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的情绪状态进行控制,根据教学内容,分阶段使其维持在适宜的激奋 1 水平上,以便于学生对课堂信息进行有效的选择、整合和内化。 2、李越的青少年心理研究表明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急剧变化的时期,身心发育未成熟,心理承受力差,对课堂中出现的情感障碍无法排除,从而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必须善于引导、控制。 (三)国内外相关参考文献的综述 查阅各类杂志,搜索英特尔网,我们课题组没能找到一篇与本课题究内容相近的文章,因此在探索的过程中,所参考的文献也都是有关边缘资料,以帮助我们启发、借鉴。现将它们一一综述: 《项目计划与控制》是有关建筑、航天、国防等领域的书籍,它从项目的计划与控制的角度阐述其原理、过程与方法工具。我们对其内容进行了借鉴,得出教学控制的原理、过程。 调查分析是我们开展研究的首项工作,我们借鉴了《心理健康测量》一书,它对心理健康测量的工具选择、工具制作、标准制定作了全面的讲解,我们学习它的方法,确定了情感体验调查方法,科学地制定了各项调查表,合理地选择了调查工具。 《心理学教程》是一本大学心理学教材,它对人的情感与情绪作了系统性的描述,提升了我们理论水平,帮助我们对人的情感与情绪的了解,以及情感情绪的分类。 许多专家和教师都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参考了《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艺术》、《激发学习兴趣艺术》、《新世纪教师教学艺术策略》,对我们激昂情感体验水平的策略与积极情感体验水平的策略有不少帮助和启发。而对适度兴奋情感水平和稳定情感水平的控制策略与方法却是个空白。 (四)研究原则 1、体验性原则 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目标为中介,对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诸多因素构成的教与学活动产生的情感体验。 2、自主性原则 建立“以人为本”的理论导向机制,使全体学生都成为体验的主体,确立学生地体验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尊重和保证学生体验的独立性和差异性。 3、相融性原则 建立发展学生目标机制,将“以教定学”与“以学定教”有机结合,将教师情感控制与学生情感表现状态有机结合。 三、研究目标与方法 (一)研究目标 1、从控制学生课堂情感入手,通过对学生的情感控制来达到控制课堂认知过程的目的,把情感控制作为构建课堂教学结构的核心内容,为教学开辟一条通过非智力因素改善智力因素的直接通道,以真正体现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下学生主体的内在动力性,调动学生内在积极性的途径。 2、培养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进行修正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提高教学能力;培养教师对学生情感态度反应的敏感性,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愿学、乐学、会学、善学,获得生动活泼的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开展,我们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和行动研究方法。 1、经验总结法:经验总结需要理论的支撑,但不是对已有理论的图解式演绎;它必须以事实为基础,但不是对具体做法的写实式描绘与罗列。因此,本课题我们以新课标的理念为理论指导,试图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通过反思教学过程,发现闪光点,然后对闪光点进行归类,提炼出经验,从而形成一套具有操作性的策略体系。 2、行动研究法:即通过教学实践的不断观察、体验,不断反思、总结,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情感控制策略。 “观察”是一种外分分析,“体验”是一种内分析,主要是指教师对自己在教学中采取的调控策略进行分析,它们最主要的任务是搜集执行策略时所有的信息活动。“反思”是一种信息的加工与输出的过程,主要指教师对教学中的一些具体案例,即根据观察体验,进行研究、归因,从而进一步调整、改革控制策略,推动实践的进步。因此,整个研究过程形成一种“观察(体验)——反思(归因)——实践”的循环过程。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的反思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自我反思 每一堂课教师都要认真反思:我这样教学生学会了没有?学生现在处于怎么样的情感受体验水平,整体控制效果如何,学生喜欢这样上课吗,我这堂课哪些环节控制得比较好?哪些环节还有欠缺,„„ (2)他人监督 有时候置身于事,不能看到自己教学上的缺陷,特别是对于自己认真备过的课,教师就如母亲对孩子般的溺爱,而旁观者能明察秋毫,一语击中。因此,我们不定期地互相听课、评课,召开“研究沙龙”,集体交流、评析、改进控制的策略。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以督促大家有质量、有目的地进行反思。 (3)学生协助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上,最能评判教学成功与否,最能谈到问题实质的就是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评价每一堂课中自己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地方,然后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思,让实践、理论有机统一,这样教师才能懂得怎样教,教什么学生才是最受益的,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教学相长。 四、情感体验水平的调查与分析 (一)学生临课情感体验水平状态表现调查分析 正确、科学地鉴别学生情感状态是研究的前提。根据情绪历程,我们将情感体验分为激昂情感状态、积极情感状态、适度兴奋状态、稳定情感状态、消极情感状态。同时采取了自然观察法、标准化工具测量法、自陈量表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了解当前学生情感体验水平的临课状态。 ?自然观察法。 在一定的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发生的语言、动作行为、表情、基本外貌和形态等,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对照,以作出判断。例如:学生情绪激昂的外在表现通常为:发言积极、动作迅速、音量提高、两眼炯炯有神、整体处于极度兴奋状态。而学生消极情感的外在表现则为:沉默寡言、两眼无神、呆滞淡漠、注意力分散,做小动作或做其它事情。 ?标准化工具测量法。 外界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官,人的机体如处于某种情感状态,可使躯体某一器官或某一系统发生紊乱。例如:学生情绪激昂时,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呼吸急促等。所以我们可借 3 助血压计、听诊器、听筒等标准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收集、分析数据。但由于此方法容易影响到所测班级的正常教学秩序,我们比较慎重,通常都是将所测个别学生带到教室外进行。 ?自陈量表法。 这是一种让学生自己描绘自己、刻画自己的方法。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供学生一张形容词词表,要求他从中指出哪些是能够描绘自己情感体验的词,例如:你现在的心情是:十分快乐、快乐、一般、厌烦、十分厌烦。或者要求学生在大量的陈述句中指出哪些是能够描绘自己情感体验的词。 也可采用课后调查问卷。 例:六年级学生学习了《百分率的应用》课后调查: 高兴、心情舒畅 好~非常好 积极行动 如果让你继续如果让你去这学习了这内容一般、没啥感觉 无所谓 跟着大家走 学习这块知识方面的课外实你的心情 的内容~你会 践~你会 讨厌、让人心烦 不想学了 不想去 什么原因让你如此选择: 通过半年多的调查分析,我们得出: 各情感体验水平的临课表现: 学生情感体验水平 学 生 临 课 表 现 眼睛圆睁、嘴唇紧绷、表情紧张、动作迅速、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呼吸急激昂情感体验水平 促、争相要求发言、音量提高、两眼炯炯有神、情绪高涨、激昂~整体处于极度 兴奋状态。 师生双方有饱满的热情~教与学态度端正、目标明确,课堂活动井然有序, 学生血压略升、心率略快、求知欲强烈、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师生间情感交积极情感体验水平 流充分~学生参与面广~双方处于互动积极的状态,师生共同洋溢着为实现教学 目标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与满足感。 学生表情平静、自然~血压、心率、呼吸正常~但注意力集中~能认真、有适度兴奋体验水平 序地完成操作~能认真伏案书写~能认真、愉快地完成课堂练习~巩固知识~ 整 体呈现出平和的气氛。 以无意注意为主~没有任何兴奋精神状态~血压平稳、心率、呼吸正常。师稳定情感体验水平 生间几乎没有交流~大脑处于短暂的休息时期~犹如篮球比赛中的中场休息~劳 逸结合、养精蓄锐。为下一环节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准备。 大部分同学沉默寡言、两眼无神、呆滞淡漠、注意力分散~做小动作或思考消极情感体验水平 做其它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 (二)小学数学课情感体验普遍情况 现行教学中,由于大部分教师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状况,整体效果理想的较少,但普遍认为: 新授课的前二十分钟比较重要,注意创设情境,掀起课堂教学的小高潮,但对后二十分钟的时间 4 里,教师要求学生能整体都处于适度兴奋状态,认真完成课堂作业,巩固知识,但学生却难以坚持,导致许多老师埋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认真,爱做小动作。即使部分优秀学生能坚持,但也感觉到吃力、不轻松。如图所示: 激昂情感水平 积极情感水平 教师期望状态 适度兴奋水平 稳定情感水平 实际状态 消极情感水平 时间(分钟) 0 10 20 30 40 (图二) 目前新授课学生情感体验示意图 练习课与复习课的要求就更是“平铺直叙”,教学设计上单一要求学生练习,巩固知识,期望学生自始至终处于适度兴奋水平与积极情感水平之间。但结果往往不如人愿:许多学生对沉闷的课堂练习不感兴趣,甚至于讨厌。因为老师的一次次提醒而强打精神。学习效果自然亦不理想。 激昂情感水平 积极情感水平 教师期望状态 适度兴奋水平 稳定情感水平 实际状态 消极情感水平 时间(分钟) 0 10 20 30 40 (图三) 目前练习课复习课学生情感体验示意图 (三)影响学生课堂情感体验的归因分析 学生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的课堂情感体验呢,是哪些因素影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呢,为此,我们首先对学生(每个年级三个班)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调查一:,五六年级, 在你的记忆中~你最喜欢哪一 节数学课, 是哪些因素让你记忆犹新, ,至少三个, 你认为数学课怎样“上”你最 满意, 什么样的数学课最让你讨厌, 5 我们对我校五六年级各三个班共388人作了调查。 我们发现: 在学生的记忆中,最让他喜欢的、印象深刻的数学课是教师经过精心准备过的公开课。记忆犹新的 因素主要有:(个别原句,大部分接近原意) ?老师同学配合得十分好,动则动,静则静,感觉很舒服。(308人) ?因为老师上得有激情,带动我们的激情,大家都很兴奋。(301人) ?自己对这个知识点特别喜欢。(244人) ?老师上课时那美丽的笑容。(207人) ?讨论课,可以让我们自己提各式各样的问题,组员们取长补短。(136人) 什么样的数学课最让你讨厌,这个项目的回答中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况: ?一直做作业,很无趣。(299人) ?老师上课淡而无味,不吸引人。(256人) ?老师态度粗暴,强制我们安静。(共245人) ?教师缺乏生气的脸和呆板的表情。(189人) 调查二:,三四年级, 你觉得一节数学课能否让你喜欢~主要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在认同的栏目上打“?”, ,1,因为我很需要了解这部分知识。……………………………………, , ,2,这个知识我很感兴趣。………………………………………………, , ,3,每个过程的设计很精彩。……………………………………………, , ,4,这个知识的基础我已经掌握得很好。………………………………, , ,5,因为我很喜欢这个老师。……………………………………………, , ,6,老师将每一个环节控制得很好。……………………………………, , ,7,这节课动静结合~让我学得很轻松~我喜欢。……………………, , ,8,如果你认为还有其它因素~请补充: 我们对我校三四年级各三个班共392人作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1)因为我很需要了解这部分知识。(94人) (2)这个知识我很感兴趣。(134人) (3)每个过程的设计很精彩。(378人) (4)这个知识的基础我已经掌握得很好。 (289人) 6 (5)因为我很喜欢这个老师。 (56人) (6)老师将每一个环节控制得很好。(367人) (7)这节课动静结合,让我学得很轻松,我喜欢。 (390人) 补充的有: (1) 有我们喜欢的、熟悉的情境。(45人) (2) 不要都是讲讲讲练练练,要既能引起我们的激情,又让我们有喘气的时候。(64人) (3) 让我们劳逸结合,有思考题,又有基础题。(59人) (4) 老师要风趣、幽默一些。(47人) 调查三:,一二年级, 怎样的数学课让你最喜欢,,在认同的栏目上打“?”, ,1,有很多可爱的图片或故事。……………………………………………………, , ,2,老师说学数学会让我变得更聪明~我都喜欢。………………………………, , ,3,数学老师常常表扬我~所以我喜欢数学课。…………………………………, , ,4,我很聪明~在幼儿园时我就数数大王。………………………………………, , ,5,数学里有很多奇妙的知识~我很感兴趣。……………………………………, , ,6,数学课有时比赛、有时买东西~有时看有关数学的录像……我喜欢。……, , ,7,要看学什么~有的我非常喜欢~有的不喜欢。…………………………, ,小朋友~你还有什么补充吗,如果还有~请慢慢写下来: 同样,我们也对本校一二年级各三个班的338人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1)有很多可爱的图片或故事。(338人) (2)老师说学数学会让我变得更聪明,我都喜欢。(97人) (3)数学老师常常表扬我,所以我喜欢数学课。(288人) (4)我很聪明,在幼儿园时我就数数大王。(56人) (5)数学里有很多奇妙的知识,我很感兴趣。(299人) (6)数学课有时比赛、有时买东西,有时看有关数学的录像„„我喜欢。(321人) 补充的有: (1) 老师不要生气。(34人) (2) 有聪明题,让我们比比谁最聪明。(26人) 7 (3) 有游戏,让我们快乐。(30) 综上调查,我们勘测出各年级学生自已认为对他们数学课有影响的因素,对其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同时查阅有关心理学资料,我们认为影响学生的情感体验主要因素及其比重如下: 教学教 设 师计 调 控能 力 学习内容 其 它 原有知识基础 教师综合素质 学习兴趣 教 学学学策习 生略 动个机 性 气质 (图四) 影响学生情感体验的主要因素统计图 五、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情感控制的基本模式及控制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情感控制的基本模式 根据以上理论探索及小学生学习现状和心理分析,我们构建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情感控制”基本模式: 学生情感表现状态 激昂情感水平 积极情感水平 情感体验水平 理想状态曲线 适度兴奋水平 稳定情感水平 消极情感水平 时间(分钟) 0 10 20 30 40 (图五) 理想的情感控制效果图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按照教学任务的特征来划分可分成三大课型,即新授课、练习课和复习课。 8 新授课教学中我们会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促使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提供充分的思维活动空间,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索、相互交流等活动,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尽可能地做到方法多样化,并通过程比较提取方法的最优化。因此小学数学新授课的结构效果图为: 学生情感表现状态 新课 自主 巩固 拓展 课堂 导入 探索 练习 延伸 总结 激昂情感水平 积极情感水平 情感体验水平 适度兴奋水平 理想状态曲线 稳定情感水平 消极情感水平 时间(分钟) 0 10 20 30 40 (图六) 新授课的情感控制效果图 练习课主要任务是归纳、分类整理有关的解题规律与解题思路。应力求举一反三,力戒“题海战术”,恰当运用“题组”有序地进行训练,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故小学数学练习课的结构效果图为: 学生情感表现状态 练习 专项 综合 深化 课堂 指导 练习 练习 练习 总结 激昂情感水平 积极情感水平 适度兴奋水平 情感体验水平 稳定情感水平 理想状态曲线 消极情感水平 时间(分钟) 0 10 20 30 40 (图七) 练习课的情感控制效果图 尽管复习课按不同的教学时期、教学阶段而有不同的复习形式,但都有其共同的特征:它所围绕的教学内容是学生过去学过的或曾经学过的知识。因此,复习课与前二种课型有着根本的区别。复习课应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以“内化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对已经学过的知识,重新回顾、梳理综合,结构重组,构建知识框架,形成自我知识体系。所以小学数学复习课的结构效果图为: 9 学生情感表现状态 查漏 构建 综合 课堂 自主 补缺 网络 实践 总结 整理 激昂情感水平 积极情感水平 情感体验水平 理想状态曲线 适度兴奋水平 稳定情感水平 消极情感水平 时间(分钟) 0 10 20 30 40 (图八) 复习课的情感控制效果图 (二)各级情感体验水平的控制策略 1( 激昂情感体验水平的控制策略 激昂情感体验水平是整节课的最高潮,是情感体验水平曲线中的颠峰期。此时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情绪非常高涨,思维活跃,动作敏捷,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通常在新授课的知识重难点探索、练习课中的综合练习、复习课中的形成知识网络中设计出现。 ,1,引起争辨促“激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学习中的某个重点、难点或似是而非、含糊不清的问题,各抒已见,展开争论,学生在群体探究、相互研讨中萌发灵感,发现新知,激发思维的火花,进而使学生明辨是非,得出正确结论。在激烈的争辨中,高潮迭起,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同时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水平进入激昂状态。 让学生热烈地争辨起来,首先要精心设计题材,既符合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又能切合学生的实际,同时教师还要善于组织引导学生使学生敢于谈出自己的见解、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激烈的争辨中,高潮迭起,学生的思维、语言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展。如二年级《解决问题》教学: 师:要计算右图中圆点的总个数。 怎样算比较方便, 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 比一比哪一组的解法多。 学生在这样轻松愉快而又富有挑战的氛围中跃跃欲试,学得积极、主动,思维随之展开,兴趣随之激起。区区数几分钟,便得解法如下: 7×2,5×2,24 5×4,4,24 7×4,4,24 6×4,24 10 教师组织讨论比较:你认为哪种解法好, 接着话锋一转,问:“如果要在一个正方形操场的四周种24棵树,平均每边种几棵,”这时教室沸腾了,有的说是6棵,理由是:根据除法意义把24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6,所以24?4=6(棵);有的坚持认为7棵,依据是上图刚刚算过,每边都有7棵,一共刚好有24棵啊~他们各执已见,据理力争。此时情绪高涨、激昂,争相要求发言、动作迅速、音量提高、两眼炯炯有神、整体处于极度兴奋状态。怎么回事呢,爱动脑筋,善于观察的同学猛然发现两种答案都对,即: 四周都种 四周都不种 ,2, 视感共用掀“激昂” “视”即视觉,“感”为感觉,在教学时,可运用多媒体、电教、人物直接演绎等手段,刺激学生的视觉,吸引注意力,再借助或调动学生的感觉,合二为一,使学生兴趣盎然,掀起激昂情感水平状态。比如《10的认识》教学时,老师风趣地说:“你们真能干,下面老师给你3秒钟的时间,猜一猜,哪一幅图是10颗棋子。”(借助多媒体,3秒钟后,立即覆盖住这3幅图) 第一次猜:(数量比较悬殊) 一下子,有的小朋友说是(1)、有的说是(2)、有的说是(3),因为没时间数,只能靠感觉,大家争的是面红耳赤,覆盖物一打开,对的小朋友兴高采烈,错的小朋友在唉声叹气时再次直观感知10的多少,这时,老师又激起一层浪:“第二次机会来了,你们可珍惜哦。”于是学生双目圆睁,嘴唇紧绷,表情严肃,教室里鸦雀无声,注意力高度集中,整体处于激昂情感体验水平之中。 第二次猜:(数量比较接近) 这环节的设计使人有一呵而成的感觉,充分利用学生的视觉与感觉,在猜中感悟数“10”,体会 数“10”,从模糊到清淅,从感性到理性,逐步学掌握数“10”的数感。 ,3, 设臵悬念引“激昂”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有意识的设疑、激疑或设计一些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紧地吸引学生,引领学生进入激昂情感水平状态。例如,在教学《年月日》 11 时,出示趣题:“两天前佳佳8周岁,一年后佳佳11周岁,请问今天是几月几日,佳佳的生日是哪一天,”怎么会有这种情况,不可能的事呀~学生疑窦顿生,情绪高涨,纷纷谈出自己的观点与理由,展开激烈的讨论,有的画图为证,有的以身为例,有的翻阅历书„„终于在以为不可能的情况下出现了正确的答案。 (4)多项开放创“激昂” 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把看来似乎枯燥、抽象的数学问题通过创设情境、变换形式,使其具有趣味性、思考性、应用性和开放性,创起学生激昂情感状态。如教学“角的和差”,已知两个角的度数求未知角度数。粗看是简单角度数间的加减,似乎无新的意义,但如果能结合知识疑点,创设情境,那么学生就会被激起创新的欲望。如学生们从两个角拼摆中发现“1个角与1个角拼在一起有3个角,1+1大于2,”继而探索3个角之间的关系。最后学生又用一付三角尺拼,寻找新的角,有的学生得到(求和): 00 000000000030+9060+90 90+90 45+90 30+45 60+45 也有的学生得到(求差): 00000000 90—30 90—45 90—60 45—30 甚至于有的学生想到一条边可以看作一个180度的角来得到一组新的角: 000000 180—60 180—45 180—30 00000000还有的学生得到:180+30、180+60、180+90、180+45等一组角。甚至还有的学生与同桌合作,利用三角尺找到了更多新的角。由此可见,学生在猜想——验证——沉思中,打开了思路,培养了创新意识,丰富了情感体验。 12 (5)巧点妙拨扬“激昂” 教学中,常常出现一些容易引起歧义的问题,如果单凭老师讲解,他们并不能透彻理解,不妨将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通过激烈的讨论、争辩,关键时刻老师巧点妙拨,学生茅塞顿开,恍然大悟,寻出一致的答案。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后,出示三道题: (1)若等底不等高或等高不等底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不可能存在“2倍”与“一半”的关系, (2)面积和底一定时,那么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高的几倍, (3)面积和高一定时,那么三角形的底是平行四边形底的几倍, 引导学生讨论,学生基本理解后,教师巧妙点拨:什么情况下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存在“2倍”的关系,什么情况下存在“一半”的关系,此时,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原来的积极状态下,增至激昂状态。学生各呈观点,统一了认识,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面积的掌握。 (6)新中有奇展“激昂” 新的东西往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常挖掘教学内容的新意、创设情境的新意、在练习形式上有新意等等,使之有新鲜感。如果在这新鲜之中还能让学生感到惊奇、好奇,激起探究的强烈欲望,则是我们的成功之处,也是引领学生进入激昂情感体验水平的好方法。 2(积极情感体验水平的控制策略 平,积极的课堂气氛是一种理想状态的课堂气氛。它主要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均处于积极情感水 表现为以下明显特征:师生双方有饱满的热情,教与学态度端正、目标明确;课堂活动井然有序;学生求知欲强烈、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师生间情感交流充分,学生参与面广,双方处于互动积极的状态;师生共同洋溢着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与满足感。 ,1,巧妙开课导“积极” 优秀的开课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一堂成功的课无不是一开始导入新课就引人入胜,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情感体验状态。然而用什么办法来导入新课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呢,许多专家和老师对此作了深入研究,取得了有很多宝贵的经验。现将它们按形式分类,在实际教学中常用以下六法:?故事法 小学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对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授课前先讲一个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故事,激起学生的兴趣,再把这种兴趣迁移到学习上来。?猜谜法 小学生喜欢猜谜活动,在老师可制一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谜语让学生猜猜,再以谜底导入新课。?儿歌法 小学低年级学生喜欢唱歌表演,如教学《乘法初步认识》时,可用儿歌《数青蛙》:一只青蛙一张脸,两只眼睛四条腿,2只、3只、4只„„ 是振奋学习精神的好办法。?看图法 小学生不但喜欢画画而且还喜欢看画。在上课前先让学生欣赏一幅或几幅图画,使学生产生兴趣。这在几何图形教学中特别适用。?提问法。“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是问号”,揭题导入新课时还可以恰当地运用“问号”来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进入角色法 小学生可塑性强,他们不光喜欢新异直观的画面,更喜欢参与一切娱乐活动。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角色,犹如身临其境,耳闻其声,目睹其事,从而被陶醉在这情境之中,使学生情感体验达到最佳 13 状态。如《相遇应用题》教学开始,请学生拍拍手,后问:“你们知道鼓掌也有学问吗,”然后请学生两手作同向运动,相向运动、反向运动,发现在一定的时间里两掌相遇了,碰撞后才发出响声~引出相遇问题。 ,2,设疑启思推“积极”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营造“疑”与“思”的良好问题情境情境,引发认识冲突,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一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我们形成了这样的认识: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活跃课堂氛围,使师生关系和谐;能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能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确定思维方式,产生强烈探究欲望;能激发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感受学习的乐趣和对学习成功的渴望,更能将学生的情感体验推向积极状态。 ,3,条件竞猜显“积极” 》栏目,有一个猜价格的环节,选手和观众的积极性特别高。所以我们思观看中央电视台《幸运52 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否组织一些有条件限制的竞猜活动,促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情感状态呢,后来我们验证这个方法非常可行,而且很实用。尤其是数的认识(包括整数、小数和分数),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如《小数的认识》教学中,小数大小比较是学生最容易失误的内容,我们可组织竞猜活动:请一生走上讲台,面对全班同学,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小数9.03,让这位同学猜猜老师写的数是几,生回答:“3.8”,全班同学当裁判,根据这同学的回答齐说:“小了~”生猜22.6,裁判告诉他:“大了~”„„全班学生兴味盎然,显出了积极的情感体验状态。 ,4,举一三问激“积极” 在《教学加法运算定律》时,教师举一例素材: 37+28=28+37 (20+67)+50=20+(67+50) 321+40=40+321 12+23+170=12+(23+170) 52+30=30+52 45+(56+402)=(45+56)+402 师连续三问:?观察这二组等式,你发现了什么, ?左右两边等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符合这两条规律, 随着这三问,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比较、辨识、验证、概括等一系列的活动,经历了发出规律、初步感知规律、总结规律、验证规律的全过程。学生的心情,为了自己的每一次成功,兴奋不已,惊叹不已,课堂内洋溢着和谐共处、情感融洽交流的良好氛围。由此可见,举一三问不失为激起积极情感状态的好策略。 ,5,同中求异掘“积极” 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数学里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就是如此奇妙。如果我们抓住时机,巧妙安排,就能挖掘出引导学生走入积极情感体验水平状态的素材。如在教学《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后,可安排题组: 甲是4,乙是5, 14 甲是乙的几分之几, 乙是甲的几分之几, 甲比乙少几分之几, 乙比甲多几分之几, 犹如绕口令般的四个问题,却是稍复杂分数应用题的本质特征所在,也是学生致错症结所在。原因就在于单位“1”发生了改变。这样的教学,相信大部分学生一定会对这一题型形成一个比较牢固的印象。但感觉又挺轻松,愉快,课堂里充满一种求知的热情。 ,6,教学幽默增“积极” 幽默是智慧和灵感的结晶,幽默可以给生活带来很多情趣,同样它也可以对我们的教学起到很大的帮助。在数学教学中,经常可以运用一些幽默的小故事。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这一课时,可以给学生讲这样一个小故事:孙悟空从王母娘娘的蟠桃宴上偷了很多仙桃,带回了花果山,准备分给小猴子们尝尝,可找谁来分呢,在这些小猴子中有一只最最自作聪明的小猴子自告奋勇来分桃子。孙悟空想了想就给了它六只桃子,让它分给三只小猴。这只小猴一听连连摇头说:“一人才分二只,太少了~”孙悟空听后想了一想说:“那好吧~给你60个桃子,分给30个小猴子。”可这只小猴子仍然觉得太少。孙悟空听了装出大方的样子说:“那就给你600个桃子,去分给300个猴子,这样总行了吧~”小猴子听了乐得嘴都合不上了。学生听到这儿肯定会哈哈大笑。不过他们笑的是这只小猴子的愚蠢。笑过后,可以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从而引出商不变的性质。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同时情感体验也进入了积极水平状态,而教学也被推向一个小高潮。 3、 适度兴奋情感体验水平的控制策略 如果一堂课学生一直处于激昂情感或积极情感体验状态,则他的注意力一直高度集中,那么完成这节课后,大脑会由于承受不了过重的负担,转为抑制,学生便感到极度疲惫,不仅影响到下一节课,还对他的身心健康不利。相反如果一直处于稳定情感体验状态,那学生会感到了无生趣,失去学习的兴趣,必走向消极情感状态。所以就有了介于它们之间的——适度兴奋情感体验水平。此时学生表情平静、自然,血压、心率、呼吸正常,但注意力集中,能认真、有序地完成操作,能认真伏案书写,能认真、愉快地完成课堂练习,巩固知识,整体呈现出平和的气氛。主要有以下几个策略: (1) 动态渐成变“适度” 上述《小数的认识》教学中,当学生完成兴味盎然的、情感处于积极状态的“竞猜”活动后,对小数的大小比较也已基本掌握,我们就可根据实际情况请完成大小比较书面作业。学生的情感体验水平自然而然地变为适度兴奋状态。 (2) 巧用板书揭“适度” 好的板书是撬开学生智慧的杠杆,是知识的凝炼与浓缩,是教师的微型教案。若学生正处在“积极”或“激昂”情感体验状态,恰当时机的板书,会给学生以心旷神怡的享受,进入适度兴奋体验状态。若处于稳定情感体验状态,巧用精美的板书,不仅能深化知识,也使学生情绪上升,揭开学生适度兴奋的情感体验的帷幕。 15 如《年月日》板书: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一(从“激昂”或“积极”状态 “适度”状态) 年 说说你已经知道了哪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已见„„(情感处于“积极”状态) 统一认识,齐板书。(情感转向适度兴奋状态) 方案二(从“稳定”状态 “适度兴奋”状态) 大月31天~小月30天 月 日 „„ 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 电脑讲故事《闰年的二月多一天的由来》(学生处于“稳定”状态) 师生小结,齐板书。(情感转向适度兴奋状态) ,3,以实引思设 “适度” 课堂上教师可以巧设一些实际应用题,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研究、解释生活中的现象,通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又能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处于适度兴奋状态。如《三步计算应用题》后,出示:现有18元/斤的糖果6斤,现向该容器中放入8斤另一种糖果,使混合后的糖果的价格不低于30元/斤且不高于36元/斤,问:所放入的8斤糖果的价格应该在什么范围内, ,4,数学实验控“适度” 数学实验教学是通过对一些工具、材料的动手操作,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检验数学结论(或假设)的教学活动。这种实验常适用于规律、定理、公式的探求或验证。中科院院士张景中认为,数学实验就是动手算一算、画一画、量一量,一个题目,光想不动手,往往不得其门而入,动手做,常会有启发,代数问题,把字母代成数试一试,几何问题,多画几个图看一看,这比你冥思苦想效果好得多,学生通过数学实验,手脑并用,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右脑的开发,并能由此引发奇思妙想,产生大胆的猜想和创新,使得所学的知识真正地转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实践研究证明,数学实验也是控制学生适度兴奋情感体验的最佳策略之一。如教学《可能性》时,组织数学小实验:?袋子里有两个红球,摸出一个球,摸出的球可能是什么情况,如果两个都是白球呢,如果一个红球,一个白球呢,?袋子里有8个红球,一个白球,摸出的又是什么情况, (5)算用结合造“适度” 在新课程数学实验教材中,没有了应用题的教学,只在计算教学中穿插了一些“用数学”,体现了算用结合的理念。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维持学生情感体验处于适度兴奋状态,算用结合策略是最常用,也是最实用的策略之一。即通过各种形式,有意识地将数与计算和应用题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算中有用,用中有算。乐此不疲,情感体验维持在适度兴奋状态。常用的方法有:以算引用、以用促算、以算激用。 (6)变换形式求“适度” 同一种题型的练习,会让学生失去兴趣,我们应该常变换训练形式,以让学生的情感体验保持在适度兴奋状态。如《计量单位》练习题: ?填空题:小红身高123( ) 写一页字需要20( )„„ 16 ?选择题:妈妈体重 千克。(15 51) 买一台电视机需要3000 。(元 角 分)„„ ?判断题:一千克的棉花比一千克铁轻。„„ 以上三种题开型是常见题型,也是传统题型,在此基础上还可增设: ?趣味故事改错题:《××的一天》 “今天清晨9点钟,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起来,用了10小时很快刷了牙,洗了脸,然后吃了200吨的早饭,我背起了2千克重的书包飞快地向400千米以外学校跑去,速度达到每小时10米,路上碰到了体重35克的小胖子方方。来到教室,我马上拿出1毫米长的钢笔和2米厚的练习本做起了作业„„” ?实践操作题:请测量出你书桌的有关数据。 ?报告题:一本故事书可用几个计量单位来说明,如长22厘米(长度单位),重375克(质量单位),它的封面有2.3平方分米(面积单位),看完一页要2分钟(时间单位),买这样的一本要15元„„ ?开放题:依据这本故事书,你能编出几道应用题, 4、稳定情感体验水平控制策略 紧张的教学进行了一段时间后,我们要给学生松弛的时间、休息的时间。让学生的情感体验状态转入最放松时期——稳定情感体验水平状态。它以无意注意为主,没有任何兴奋精神状态,血压平稳、心率、呼吸正常。师生间几乎没有交流,大脑处于短暂的休息时期,犹如篮球比赛中的中场休息,劳逸结合、养精蓄锐,为下一环节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准备。常用策略可为: ,1,启发想象入“稳定” 讲解结尾处,留有余地,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既能让学生的情感进入稳定体验状态,又能透过有限展现无限。如《角的认识》教学中,学生认识了直角后,让学生闭目想象:“世界上如果没有直角,会是一个怎么样的世界,” (2) 以外养内带“稳定” 教材是基本的、主要的内容,不是唯一的、全部的教学内容。教材以外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在教学过程中,立足文本,基于文本,引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文章、材料来阅读,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底蕴更深厚,体现了大数学观。由于不是教学内容,我们不必要求学生注意力十分集中。让优美的画面或录音,带领学生进入稳定情感体验水平状态。如教学《钟表的认识》可引入人类钟表发展史:从滴漏、沙漏记时到一柱香记时,逐步演变到钟表、电子表等;教学《找规律》可搜集有规律的图案供学生们欣赏;教学《圆周率》可引入祖冲之生平情况等等。 (3) 音乐渲染营“稳定” 在一些激烈、紧张的教学环节后,穿插钢琴、小提琴、萨克斯等宛转悠扬的名曲,给学生静心回味的时间,使学生的情绪得以平稳、放松,营造出整体稳定的情感体验水平状态。丝丝琴声仿佛来自遥远的天际,与心弦产生出奇妙的共鸣。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更提高了人文素养。 (4) 情境游戏成“稳定” 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上,适当运用情境游戏和活动,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心理特点,能最大限度地调节情绪状态。学生在游戏时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但思维含金量却比较低,学生轻松又自然,因此情境游戏就像一种调味品,帮助学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常用游 17 戏或活动有:角色表演、我来当医生、小白兔采蘑菇、小动物搬家等。 (5) 运用布白酿“稳定” 布白,是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这种“空白”并非空而无物,而是虚中求实,虚实相生,使“无画处皆成妙境”,给人以启迪和美的享受。教学是一门艺术,数学教学也不例外,因而也应该追求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无言之美”,追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境界,把艺术中的“布白”手法应用到教学之中,让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既能为学生酿造整体稳定的情感体验氛围,又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功效。如《直线的认识》教学时,教材定义是像这样长长的、直直的线叫直线。直线到底有多长,有多直,老师在屏幕上展示一幅一望无垠的美丽大草原图,让学生欣赏,学生们心旷神怡,悠然自得。教师又让大家闭目想象:如果大草原的上空有一条直线,想象这条直线会有多长,会有多直, (6) 作品欣赏化“稳定 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后,会有些疲倦,教师就可借机精心挑选出一些优秀作品,请同学们欣赏,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水平转化为稳定情感体验状态。学生优秀作品可来自课堂内外。因为提供的是生动、具体、形象的原始材料,综合比较后使课堂活跃,效果更好,比教师一味要求字迹清楚、答题完整要有效得多。在有些课内作业完成后还可举办教室小型展览,大家互相观摩,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使效果更好。 (三)整体情感体验节奏控制策略 节奏是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一切事物和现象的一种普遍存在的一种方式:自然界的四季代序、潮汐间作、草木荣枯,社会生活的起伏翻、浪式前进、时代更替,人体内部的心脏扩收、肌肉松紧、神经张弛„„凡此都有可以理解为差异、矛盾、对立诸因素有次序的交替出现,都可以看作合乎规则的变化、生命力的跳跃。对立的统一。而人的生理活动本身,不仅是有节奏的,而且时时受到外界规律运动的影响与熏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心理生理现象,如:劳逸结合的需求,探索矛盾与解决矛盾的期待等。因而,对节奏的敏感成为人类的基本特征。 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提高效率,增强感染力,就不能不注意教学的节奏。一堂成功的数学课犹如奏乐,按照主旋律,曲调抑扬顿挫,音节疏密相间,节奏明快和谐,各个环节有机相联。整个课的节奏体现音乐性,给人以艺术享受。所谓情感体验节奏,是指教师教学活动的巧妙组织、巧妙控制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水平线富有美感的规律性变化。 1、 动静相生策略 这里的“动”和“静”是就教学活动的外部表现而言的。教师组织教学时,巧于安排教学方式,使之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如动手操作后安排独立作业,演示观察后进行小组讨论,激烈争辨后自学课本等等,通常学生“动”时情感体验水平处于激昂或积极状态,而“静”时则大都处于适度兴奋或稳定状态。教师可按照科学顺序有机结合搭配与巧妙转换,使教学活动在动静交替中有节奏地进行,以调节和平衡学生的情感体验。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就可采用动静相生的策略:课开始先复习周长的概念,请学生描图形的周长(静) 接着学生自主探索长方形计算公式(动) 求长方形周长 18 专项练习(静) 延生出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探究(动) 综合练习(静) 发展题小竞赛(动) 解决实际问题(静) 课堂总结(动)。 2、疏密相间策略 “疏”和”密”是就教学活动信息的密度而言。为了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更好地接受教学信息,教师课堂教学信息的密度也应疏密相间。因为构成教学节奏的疏和密,将影响到学生心理感受的变化,从而引起情感体验水平的变化。疏(间隔大、频率小、速度慢),给人以徐缓、轻松的感觉,此时学生的情感体验大多处于适度或稳定之间;密(间隔小、频率大、速度快),给人以急促、紧张的感觉,学生的情感体验水平常处于激昂状态或积极状态。疏密相间,则会给学生带来有张有弛的心理节律与情感体验,以保持旺盛的精力。 如若密而不疏,学生精神长时间紧张,容易疲劳;疏而不密,学生情绪则会过于松弛,注意力就难以集中。正所谓中图画的疏密节奏变化“疏可走马,则疏处不是空虚,一无长物,还得有景;密不通风,还得有立锥之地,切不可使人感到窒息。” 3、 起伏有致策略 所谓“起”和“伏”,是依教学过程的态势而言的。潮有涨落,山有峰谷,事物运动的过程往往呈现波浪式状态。教学过程也贵在曲折起伏,跌宕有致,才能富于变化,引人入胜。而如果一味地平铺直叙,就显得乏味了。因此,教师要精心安排教学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使教学过程有起有伏,形成节奏从而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水平也能起伏有致。如《百分率的应用》一课,可设计三“起”三“伏”:一“起”——生活中哪里有百分率,二“起”——生活中这些百分率有什么作用,三“起”——如果没有百分率你觉得有什么不足, 三“伏”为:一“伏”——将这些百分率转换成分数;二“伏”——用文字来叙述百分率、分数、小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三“伏”——解决生活中有关百分率的实际问题。 4、 张弛有度策略 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课堂教学过程若重视张弛有度,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和韵律,必能给师生带来和谐的情感体验与审美体验。一味紧张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停滞不前,甚至对课堂教学产生厌烦情绪;相反一味松弛则容易使学生精神松垮,注意力分散,影响教学进程。教师运用张弛有度的策略来调控教学节奏,能产生一种动态的流动之美,消除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疲劳,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从而对数学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如《找规律》教学流程:先让学生在紧张的气氛中积极地发现规律(张) 请学生慢慢地涂一涂有规律的图画(驰) 请学生进行三分钟“找生活中规律”比多竞赛(张) 又请小朋友的规律地给圣诞树挂挂礼物(驰) 一题数量变化的规律思考题(张) 又请学生编几个有规律的动作休息(驰) 最后合作设计帽子图案(张)。 这样一张一弛,一紧一松往前推,学生的思维也不断地得到调动,学起来兴致浓郁。采用张弛有度的策略,学生的思维犹如一层层原涟漪,浮起来,荡开去,又浮起来,又荡开去„„在思维的张弛、起伏中,学生的求知欲被调动起来,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也层层深入。 5、 快慢得宜策略 教学速度的快、慢安排,既包括对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活动各步骤的时间分配比率,更强调对教学进程中时间消耗速率的有效控制和灵活调节。教学内容有难有易,有重点与非重点,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节奏时,宜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切忌平均用力,这就要求教师将内容安排得错落有致,时间的分 19 配大体要适当。重点要突出,则反复地讲;难点要分散,则缓慢地讲;一般内容要交代,则简明地讲;新课引入宜快,时间不能拖得太长;需要学生记笔记的地方,则应适当放慢速度;学生易懂的内容可以一带而过,学生难懂的问题则要重锤敲打;两个小步骤之间的过渡可以快些,而两个大步骤之间的过渡就需慢些。怎样才算教学艺术节奏快慢得宜呢,(1)使用快节奏时,学生的思路能跟上讲课的进度,不致使中差生出现掉队现象;(2)使用慢节奏时,仍能保证学生适度紧张的学习活动,不致使他们觉得无事可做,注意力焕散;(3)课堂教学中快、慢节奏交替出现,"柔性"转换,使教学组织结构如行云流水,顺畅自然。 6、整体和谐策略 课堂教学“起承转合”的每一个细节,都应缜密思考、精心设计,才能真正把一堂课“雕塑”成精美的“艺术品”。课堂教学的节奏也必须综合考虑、巧妙安排,使构成各要素搭配合理,穿插得体,衔接有序,融洽统一,以构成整体节奏的和谐美。课堂教学的节奏要有一定的章法,如一首乐曲,不可乱弹。正如徐大椿在《乐府传声》中所说:“曲之徐疾,亦有一定之节,始唱少缓,后唱少促,此章法之徐疾也;闲事宜缓,急事宜促,此时势之徐疾也;摹情玩景宜缓,辩驳趋走宜促,此情理之徐疾也。” 课堂教学的节奏还应存在于每一课时自始至终的渐变之中,符合一种有生气的变化规律,正像音乐里的"渐强"、"渐弱"一样,通过规律性变化,体现出一种流动美,使整个课堂教学节奏分明、充满活力。教学艺术节奏的整体和谐程度,体现着教师教学艺术的水平。教学艺术节奏的整体和谐程度,体现着教师教学艺术的水平。教师在讲台上,犹如乐队指挥,要用心调动每一种乐器,演奏出节奏和谐、旋律优美的乐曲。具有整体和谐的教学艺术节奏的课堂教学,可以给学生美妙的艺术享受,在身心愉悦中接受深刻的教育。 (四)控制流程 1、前馈控制(情感控制教学过程预案策划) 教师教学之前根据新的课程理念、教材的编写意图、影响学生课堂情感的因素、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原有的情感反应状况、教师本人的教学风格、手段和方法,从而策划出符合实际而又风格鲜明的教学方案。在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包括纵向的教学顺序和横向的师生交往形式,教师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多种教学艺术,优化教学结构,预设学生可能出现情感状态,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即对整个教学过程所进行的一种有准备的、有意识地控制。 ,1,认真钻研教材 如果不真正了解教材及其编写意图,就很难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更难掌握“激昂”、“积极”、“适兴”和“稳定”的时机和火候,因此教师上课前应认真钻研教材、教学参考书和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弄清教材内在的联系、以及每一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哪些内容有利于实现认知目标、哪些内容采用何种方式有利于达成能力和情感目标,特别是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分清哪些先学、哪些后学,从而确定教学过程的层次,教师只有对教材、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即只有站得高,才能运筹帷幄,才能源于文本又超越文本,才能从全面控制教学过程。 由于学生原有的经验、水平不同,学生学习结果也不相同,如果只按原先设计的唯一思路去教学,效果不一定理想,所以还应考虑学生会出现哪些情况,以及每一种情况如何应对,即备动态生成式的课。 20 (2) 合理安排教学环节 我们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一般来说,导入新课要精要,几分钟内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起兴趣。导入新课以后,接着应是较重的负荷,较大的密度,安排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引导学生或讲或辩,或议或练,使兴趣之高潮持续十多分钟,将教学的大部分内容完成于此,强化于此。接着的几分钟,学生有些疲劳,注意力也容易涣散,应该安排一些活动„„ 以此类推,教学环节安排,有松有紧,有劳有逸,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同时设计时,对一堂课的时间分配要心中有数,对各环节所需时间要有大致了了解。如复习过渡占多长时间,讲讨论要用多长时间,演示课件、课堂实践需要多长时间。这样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一堂课的最佳时间,使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充分得到利用。 ,3,找准学生知识的生长点 了解学生的起点,这是教学成败关键中的关键,而这—点恰恰被许多教师忽略了。试想一下,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如果把学生的知识起点估计低了,那么就很有可能出现学生因对问题感觉“无趣”而“百花齐放”,令老师目不暇接;如果把学生的知识起点估计高了,那么就很有可能出现举生闽对问题感觉“茫然”而束手无策。只有正确把握住了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才可能出现学生因对问题真正感觉“乐此不疲”而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因此,如果我们在上课之前,都能做到不单纯地为生活化而生活化,都能够花充分的时间去摸清学生知识的起点,给学生的思维把把脉,在此基础上,再来思索如何创设合适的情境来突破难点,那么”磨刀不误砍柴工”将变成现实。 ,4,考虑年龄特点 学生龄越低,课堂教学的设计就越要有跳跃性和多变性,使学生感到生动活泼,形式多变,有一种新鲜感。随着年龄的升高,教学设计可逐渐趋向稳定,教学也可较长时间的保持在一定紧张度和难度的水平上。同时在备课时,我们还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想方设法把现实生活引进去,缩短学生与教材的距离,使课堂教学中有时代的活水流淌,课文不管是古的还是洋的,一律拿来为我所用。 2、过程控制(课堂教学实施中情感控制的策略) 研究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如何有效地以情感控制为手段来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受到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学活动的运行状况出现偏差是不可避免的,教师要对活动的运行状况进行连续的观测,并将观测结果与预期目标加以比较,如有偏差,及时分析偏差原因并加以纠正,有效地缩小偏差并迅速调整,使教学活动始终按预期轨道运行,从而达到比预期更好的效果。 与预案一致 教学过程预案 执行预案 对比分析 教师动态监测 教学实施过程 与预案相违 干扰分析 对 策 (图九) 教学实施过程控制示意图 21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课堂上常见干扰类型有以下几种: 1、客观环境的干扰 指不是由于主观引起,而是由外界某些偶然因素的干扰引起的。例如,从窗外飞进一只小鸟;突然间起风刮落教室里的东西;有人“破门而入”声言找人等。这类事件干扰课堂教学,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有时使教学长时间中断。 2、教师教学上的失败或失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误讲”、“错讲”或学生的出错,而引起的干扰课堂教学的事件,或由于教师对学生不理解、不尊重而引起矛盾。如板书出现的错别字,以及面对学生的回答和提问手足无措等。这类事件虽不具有破坏课堂气氛的性质,但处理不好会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降低教师的威信。 3、学生纪律上的问题 课堂上突然出现的学生的不良行为而引起的干扰课堂教学的事件。如有人做小动作、恶作剧、相互吵闹等。这类事件影响较大,常常扰乱课堂秩序,往往把教师精心准备的课搅得一塌糊涂。 、与教师预设产生的差异 4 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再现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因此,不可能是近乎完美、滴水不漏的,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往往会提出让老师预料不及的问题或发表比较独特的见解,让老师一时不知所措,或对某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为此学生会站在不同的立场争论不休,造成课堂混乱。 课堂突发事件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和突发性,教师既无法预计可能在什么时候发生,也难以预料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做好应付突发事件的准备工作。正因如此,教师在事件发生后的短时间内才能果断地采取恰如其分的应变措施,使突发事件得到有效解决。 通过课题的研究,我们课题组教师一般情况下,都能很好地运用各种调控策略,做到随机应变,有机必抓,抓机不放,能根据对象和条件的变化,抓住最佳时机,运用有效的方法,取得显著的效果,并使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进行。 3、反馈控制 在教学的一个环节结束或整个教学过程结束,对已产生的教学结果进行分析,检测是否与策划的教学方案一致,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与趋势,采取适当的纠偏对策。既为原方案提供对策,也为其它方案提供经验。示意图如下: 输入 教学实施过程 输出 前馈控制: 过程控制: 反馈控制: 前期调查,策划方案, 及时调整、纠正 分析原因,纠正 预防可能出现的偏差. 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已经出现的偏差。 控制信息 纠偏措施 (图十)反馈控制过程示意 22 六、研究的成效 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本课题基本实现了预定的研究目标,取得了预期的 研究成果: (一) 教学过程情感体验的控制策略 根据研究内容,以“层”形式罗列如下: 首 层 一 级 子 层 二 级 子 层 引起争辨促“激昂” 视感共用掀“激昂” 设臵悬念引“激昂” 激昂的情感体验控制策略 多项开放创“激昂” 巧点妙拨扬“激昂” 新中有奇展“激昂” 巧妙开课导“积极” 设疑启思推“积极” 各级 条件竞猜显“积极” 积极的情感体验控制策略 举一三问激“积极” 情感 同中求异掘“积极” 教学幽默增“积极” 体验 动态渐成变“适度” 巧用板书揭“适度” 水平 以实引思求“适度” 适度兴奋的情感体验控制策略 数学实验控“适度” 算用结合造“适度” 控制 变换形式设“适度” 启发想象入“稳定” 以外养内带“稳定” 音乐渲染营“稳定” 稳定的情感体验控制策略 情境游戏成“稳定” 运用布白酿“稳定” 作品欣赏化“稳定” 动静相生策略 疏密相间策略 整体 起伏有致策略 效果 整体情感体验节奏控制策略 张弛有度策略 控制 快慢得宜策略 整体和谐策略 23 (二)设计出教学过程情感控制的教案撰写模式及新授课、练习课和复习课典型课案例数十篇,可供老师教学时参考。 下面以《10的认识》为例,其余的均附在附件。 10 的 认 识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4至65页。 教材分析: 主题图供学生数数并抽象出数10,再认识、数序,另有大小比较、组成和写数。在编排上与8、9的认识有两点不同:一是没有安排序数,这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对自然数的序数意义已比较熟悉了。二是将10的组成提前到写数前面,这样安排既有利于在教学中利用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去更好地突出10的组成,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集中练习10的书写。10的组成十分重要,它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加减的基础。 学情分析: 小朋友有了前面学习9以内各数的认识,他们对于10的数数,用分小棒来学习10的组成不会有多大的问题。由于小朋友已会书写1和0,10的书写对他们来说并不难。难的是怎样减轻10的组成的记忆负担、怎样加深对10的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目标: 认识“10”,并能正确地读写“10”,理解“10”的组成,能正确比较大小。 2、经历认识“10”的活动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结合认识,引导学生感受“10”的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整体效果策略:起伏有致策略、动静结合策略。 教学过程: 学生情感 预测学生 时间 教 学 环 节 控制策略 体验水平 临课表现状态 分配 1、揭示课题。 巧妙开课策略: 学生兴趣高,争相举一 2、从生活中找“10”。 教师积极创设与学生手回答。积极在教室新 0 学生处在 师:在生活中,有很多事物都和10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里、书本上、衣服 课 积极情感 有联系,我们到广场上找一找吧,切相关的学习情景,使上„„找10。脸上呈导 体验水平 6 从课本主题图中找“10”。 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现出高兴、开心的表入 分 3、找一找,你的身边哪里有“10”, 生活中感悟10,帮助学情。 生理解数10的意义。 24 1、从盒中摸出10颗棋子,再说因为内容比较简单, 数学实验策略: 一说怎样摸的。 且在0-9的认识中已6 用明确的要求来引导 2、在桌上摆出10颗棋子,并提操作过,学生脸上是 学生进行有序地操作。 出怎样摆最容易看出有10颗。平静的表情,但能认 适度兴奋 在操作观察中感悟 根据摆的图用不同的方法数一真、有序地操作。 11 情感水平 “10” 数10颗棋子。说说10里面有几分 个几。 3、猜出下图中哪几幅是10颗棋 子, 10 条件竞猜策略: 学生求知欲强烈、注 二 利用点子图的直观性,意力集中、思维活跃; 积极情感 使刚入学的孩子乐于脸上是兴奋的表情,14 体验水平 接受。 期待着老师请他回分 答。 自 4、猜一猜,哪幅图是10颗棋子: 学生眼睛睁得大大 激昂情感 主 ?第一次猜:(数量比悬殊) 视感共用引辨策略 的,嘴绷得紧紧的。 体验水平 限定时间,让学生观看脸上是紧张、期待的14 3秒钟后立即遮盖,猜表情。猜后情绪高涨、 ?第二次猜:(数量比较接近) 出哪一幅是数10,以激昂。争相要求发言。 探 比赛的形式来进行,比动作迅速、音量提高、17 比谁的眼力好, 两眼炯炯有神、整体分 处于极度兴奋状态。 动态渐成策略: 在前面的紧张的猜测17 积极情感 索 5、比较9和10的大小。 运用猜测、争辩的有效下,实已对大小比较 体验水平 “后遗症”,引出大小了如指掌,此时学生 比较,轻松自然。 脸上显得洋洋得意。 19 分 数学实验策略: 因为内容比较简单,19 6、学习10的组成。 适度兴奋 通过具体的合作操作、且对组成知识大都了 情感水平 讨论、实践,切身的体解,所以学生脸上是 验,分解、整理、熟记平静的表情,但能认23 10的组成,建立数感 真愉快合作完成。 分 适度兴奋 变换形式策略: 认真完成练习,巩固23 三1、练习九第1、2题 情感水平 填空、计算等不同形式知识。 26 巩 的练习。 分 固 不需要兴奋精神状26 练 态,注意力不必过分 稳定情感 习 2、数字娃娃排排队。 情境游戏策略 集中,师生间几乎没28 体验水平 有交流,大脑处于短分 暂的休息时期. 25 3、书写10(先独立书写,再组织适度兴奋 以静制动策略: 学生伏案认真书写,28 评价) 情感水平 指导学生进行书写与表情平静、自然。呈30 评价。 现出平和的气氛。 分 1、填空: 10 >? 设计开放策略: 学生求知欲强烈、注 积极情感 ? > 8 > ? 开放题,由浅到深,逐意力集中、两眼有神, 体验水平 四 10-? < 5 (?里最大步提高。 思维活跃。 拓可填几?最小可填几?) 30 展 举一三问策略 脸上是兴奋的表情,适度兴奋 延38 2、数10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教师(或学生)连续地期待着老师请他回情感水平 伸 分 提问和追问. 答。 以外养内策略: 以无意注意为主,凭 3、观看录像:有关数10的小资稳定情感 搜集有关“10”的资料,兴趣静观录像,大脑 料。 体验水平 并制成录像片或演示处于半休息时期。 文稿,进行播放。 五 快速回忆所学内容,38 课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巧用板书策略 联想所得,脸上是兴 适度兴奋 堂有什么收获, 奋的表情,期待着老40 情感水平 小师请他回答。 分 结 附: 情感状态曲线效果图 学生情感表现状态 新课导入 自主探索 巩固练习 拓展延伸 课堂总结 在在摸在两比练唱书开生观像 谈 主生摆数次较习数写放活看10 收10题活图竞与九字题出中1010 获图中里猜组两歌三 10 与的里成题题找找 10 10 颗的体资找激昂情感水平 10 棋作会 料 子用 录积极情感水平 情感状态曲线 适度兴奋水平 稳定情感水平 消极情感水平 0 10 20 30 40 时间(分钟) 26 (三)学生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的情感体验变化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变化,我们很难用某一张试卷进行检测。在实践中,我们进行了以下调查和分析。 对象:临海小学一~六每年级各一个实验班和一个非实验班,各330人。 有 还可以 没有 实验班 292 30 8 数学课学得轻松又愉 非实验班 155 80 95 快 22X及检验 X=11.44 P,0。01 有明显差异 实验班 292 28 10 对数学学习有兴趣 非实验班 150 96 84 22X及检验 X=12.78 P,0。01 有明显差异 实验班 330 0 0 认为数学知识是有用 非实验班 330 0 0 的 22X及检验 X=2.78 P,0。01 无明显差异 实验班 280 40 10 经常应用数学知识、方 非实验班 109 51 170 法解决实际问题 22X及检验 X=15.88 P,0。01 有明显差异 从上面的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实验班与非实验班的学生都认为数学知识是十分有用的,但对数学学习的感受、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数学知识的应用上,实验班学生明显高于非实验班。我们感到,在数学教学过程采用情感控制教学,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改变了以往抽象、枯燥的面孔,不再让学生感到单调、乏倦。而这种情感体验与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主动把数学知识、方法应用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四)教师提高了综合素质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总结,我们实验组教师形成了一系列教学过程情感控制策略,每位教师在不同程度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一年中,实验组王美玲老师获临海市录像优质课一等奖;何慧老师在临海市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周黎明老师获临海市2005年教学大比武二等奖;周华月、汪琳老师获2005年临海小学数学教学大比武一等奖。王美玲老师在省、台州市、临海市各级数学研讨会上示范课4节、讲座5次,汪琳、周华月两位老师在临海市研讨会上示范课3次,都受到一致好评。另外课题组成员有7篇相关论文或案例在各级论文评比中获奖或发表。具体表现在: 1、提高了教师的调查分析能力 在探索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很多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作分析。对于这方法知识空白的实验组老师,阅读了大量的有关调查方法、测量标准与分析的书籍,并在实践中有效运用,提高了调查分析的能力。 27 2、丰富了教师的知识 因为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涉及到心理学知识、统计学知识、医学知识、心理健康知识、项目管理与控制知识等等,虽然深度不够,但大致了解,可以说实验组教师走向了学科融合,使非本学科的知识更丰富了。 3、培养了教师的教学机智 教学机智是教师有效控制的关键。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有关课堂教学的偶发事件的一种应变能力。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每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不同的个体。因此课堂教学中情境瞬息万变,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料之外的各种偶发事件。目前我们课题组教师一般情况下,都能很好地运用各种调控策略,做到随机应变,有机必抓,抓机不放,能根据教育对象和条件的变化,抓住最佳时机,运用有效的方法,取得显著效果,使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进行。 4、提升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 教师良好的课堂教学语言是进行有效调控的基础。实验组教师在课堂上以口头表达形式出现的有声语言和以身体相关部位出现的无声语言(又称体态语言)都有了极大的变化。如亲切的语言,自然的微笑,充满期望的目光,满怀善意的动作,引人入胜的感情。 七、结论、思考及推广 (一)结论 1、实践证明,数学教学过程采用情感控制教学,不但能丰富学生的课堂情感体验,且能提高学习兴趣,随着教师的控制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会越来越好,教学质量也明显提高。 2、当学生面临紧张或特别兴奋时,身心系统会随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会把身体及心理的能量积聚起来应付。但是这种状态不能持续太久,因人体内没有取之不竭的动力源泉。如果过多、过久,人的储备能量就会大量消耗,从而降低人抵抗疾病的能力,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因此教学过程情感控制是科学的、可实践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策略。 3、教学永远是一门艺术,为它的动态生成而精彩,也为它的动态生成而难以预测,使教学过程的调控内涵变得十分丰富,使我们如何进行合理地分类,进行有效地研究,带来了一定地难度,也使教学过程研究成了无止境的科学。 (二)思考 1、由于数学教学过程情感控制的研究是探索性的实验研究,所参考的只是有关边缘资料。作为初步探索,本研究难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观点难免粗浅、幼稚甚至存在偏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探索与研究中进一步改正。 2、因为“教学过程情感控制”是面对全体学生,通常只能以团体体验水平为主。而学生的原有身心发展水平、个性气质、知识基础等各不相同,难免有差异。如何重视个体差异,本研究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努力,但力度与深度不够,拟今后作进一步加强。 3、教学过程情感控制的探索可否在各学科铺开,作进一步的探索,由于研究人员的局限和人员素质的关系,我们只申报了《数学教学过程情感控制的探索研究》进行尝试,并取得显著成效。在研究过 28 程中,我们感到:教学过程情感控制应在各学科铺开。 4、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哪些更高的要求。一个教师若具备高超的课堂教学情感控制能力,在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外,还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细致深入、迅速准确、全面客观地观察整个课堂中学生情感体验水平状态。?良好的注意分配能力。既要注意讲授内容,根据学生反应及时调整讲授的节奏、特色及自身情绪,又要密切注意整个班级的课堂气氛及个别学生的反映,处理好个体与整体的关 教育机智。教师应善于因势利导,善于把握分寸,将学生情感体验水平控制在预设的水平上。除系。? 了这些以外,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 (三) 研究成果的推广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情感控制的探索》是2005年台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课题,策划于2004年9月。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结合各项活动,将情感控制教学理论和情感控制教学模式,作了积极的推广,并收到了很好的推广应用效果和教学实际效果: 2005年1月在嘉兴举行的浙江省小学数学新课程研讨会上,王美玲老师执教的教学过程情感控制示范课《加减法估算》受到专家与老师的一致好评; 在2005年5月台州市“构建个性课堂”教育科研成果展示会上,王美玲老师结合《可能性》一课,把“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情感控制”的理论与教学模式向与会的300多位老师作了介绍与推广,受到广泛的好评; 在2005年9月台州市小学数学研讨暨骨干培训会上,王美玲老师结合本课题,向大会作了《新教材实施过程中的几点思考》,得到专家的肯定; 在2005年8月临海市新课程备课会上,王美玲老师作为辅导师,结合情感控制教学预案设计及策略,向全市800多名教师作了《小学数学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专题发言,许多老师一致反应深受启发; 在2005年1月临海市小学教导主任培训会上,周华月作情感控制示范课《角与射线》,王美玲老师结合此课作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专题发言; 在2005年2月临海市小学数学研讨会上,汪琳老师上情感控制示范课《10的认识》,王美玲老师结合本课作《新课程的实践与思考》专题发言; 在策划、筹备、申报期的2004年11月和12月,王美玲、汪琳老师分别结合情感控制理念为临海小学数学研讨会作公开课《估算》和《找规律》,受到好评。 另外,在教改实验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有7篇相关论文或案例在《小学数学教育》、《东方教育》、《小学数学教学指导丛书》、《教改通讯》等国家级刊物杂志上发表。 参考文献 1、卢向南主编. 《项目计划与控制》.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4年1月 2、宋专茂 陈伟编著. 《心理健康测量》. 暨南大学出版社 . 2001年6 3、刘显国主编. 《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艺术》.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年2月 4、李如密 孙元涛编著. 《新世纪教师教学艺术策略》.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1年7月 5、李越 霍涌泉. 《心理学理论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 29 30
本文档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情感控制的探索doc】,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3743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18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1-12
浏览量: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