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管理统计学作业集答案

管理统计学作业集答案

举报
开通vip

管理统计学作业集答案管理统计学作业集答案 《管理统计学》作业集 第一章 导论 1-1 统计的涵义是什么, 1-2 统计学历史上曾有哪些重要的学派,代表人物是谁,他们对统计学发展各有什么贡献, 1-3 说明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有什么不同,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1-4 什么是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为什么说它们是相对的,试举例说明。 1-5 什么是标志,什么是指标,说明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1-6 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单项选择题) (1)同质性、数量性、变异性 (2)大量性、变异性、同质性 (3)数量性、...

管理统计学作业集答案
管理统计学作业集答案 《管理统计学》作业集 第一章 导论 1-1 统计的涵义是什么, 1-2 统计学历史上曾有哪些重要的学派,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人物是谁,他们对统计学发展各有什么贡献, 1-3 说明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有什么不同,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1-4 什么是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为什么说它们是相对的,试举例说明。 1-5 什么是标志,什么是指标,说明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1-6 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单项选择题) (1)同质性、数量性、变异性 (2)大量性、变异性、同质性 (3)数量性、具体性、综合性 (4)总体性、社会性、大量性 1-7 经济管理统计的职能是(多项选择题) (1)信息职能 (2)咨询职能 (3)决策职能 (4)监督职能 (5)预测职能 1-8 经济管理统计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多项选择题) (1)实验法 (2)大量观察法 (3)综合指标法 (4)归纳推理法 (5)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估计法 1-9 在全市科技人员调查中(多项选择题) (1)全市所有的科技人员是总体; (2)每一位科技人员是总体单位; (3)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是数量指标; (4)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是质量指标。 1-10 下列总体中属于有限总体的是(多项选择题) (1)全国人口总体 (2)一杯水构成的总体 (3)连续生产的产品总体 (4)职工人数总体 1-11 对5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单项选择题) (1)50名职工 (2)5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 (3)每一名职工 (4)每一名职工的工资 1-12 一个统计总体(单项选择题) (1)只能有一个标志 (2)只能有一个指标 (3)可以有多个标志 (4)可以有多个指标 1-13 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单项选择题) (1)指标 (2)标志 (3)变量 (4)标志值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调查与收集 2-1 数据的计量尺度有哪几种,不同的计量尺度各有什么特点, 2-2 统计数据有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各有什么特点, 2-3 说明数据和变量之间的关系。 2-4 说明调查时间和调查时限之间的区别,为什么普查中要规定统一的调查时间和调查时限, 2-5 说明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各自适用于什么情况, 2-6 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有(多项选择题) (1)抽选调查单位的多少不同 (2)抽选调查单位的方式方法的不同 (3)取得资料的方法不同 (4)原始资料的来源不同 (5)在对调查资料使用时,所发挥的作用不同 2-7 非全面调查包括(多项选择题) (1)重点调查 (2)抽样调查 (3)快速普查 (4)典型调查 (5)统计年报 2-8 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多项选择题) (1)采访法 (2)抽样调查法 (3)直接观察法 (4)典型调查法 (5)报告法 2-9 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5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规定 的这一时间是(单项选择题) (1) 调查时间 (2) 调查期限 (3) 标准时间 (4) 登记期限 2-10 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五分之四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 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单项选择题) (1) 普查 (2) 典型调查 (3) 抽样调查 (4) 重点调查 2-11 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有(多项选择题) (1)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既可用于经常性调查,也可用于一次性调查; (2)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科学的方法,因此它适用于完成任何调查任务; (3)在非全面调查中,抽样调查最重要,重点调查次之,典型调查最不重要; (4)如果典型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近似地估计总体的数值,则可以选择若干中等的典型单 位进行调查; (5)普查是取得全面统计资料的主要调查方法。 2-12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单项选择题) (1)工人年龄 (2)工人性别 (3)工人体重 (4)工人工资 2-13 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多项选择题) (1)性别 (2)工种 (3)工资 (4)民族 (5)年龄 2-14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多项选择题) (1)劳动生产率 (2)废品量 (3)单位产品成本 (1)资金利润率 (5)上缴税利额 2-15 指出下列总体中的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各有哪些, (1)大学生 (2)工人 (3)电视机 2-16 由( )计量形成的数据称为定性数据。(多项选择题) (1)定类尺度 (2)定序尺度 (3)定距尺度 (4)定比尺度 2-17 由( )计量形成的数据称为定量数据。(多项选择题) (1)定类尺度 (2)定序尺度 (3)定距尺度 (4)定比尺度 2-18 定序尺度可以( )。(多项选择题) (1)对事物分类 (2)对事物排序 (3)计算事物之间差距大小 (4)计算事物数值之间的比值 2-19 以下属于连续变量的有( )。(多项选择题) (1)国土面积 (2)人口总数 (3)年龄 (4)总产值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 3-1 什么是统计分组,统计分组的作用有哪些, 3-2 什么是累计次数和累计频数, 3-3 区分下列几组基本概念: (1)频数和频率; (2)组距、组中值和全距; (3)以上累计与以下累计; (4)单项式变量数列与组距式变量数列; (5)以上开口组和以下开口组; (6)等距数列与异距数列。 3-4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未组的组中值为: (1)520 (2)510 (3) 530 (4) 540 3-5 次数密度是(单项选择题) (1)平均每组组内分布的次数 (2) 各组单位组距内分布的次数 (3)平均每组组内分布的频率 (4) 单位次数的组距长度 3-6 对连续型变量值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一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 (1)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2) 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 (3)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4) 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3-7 某班级40名学生外语考试成绩如下(单位:分): 87 65 86 92 76 73 56 60 83 79 80 91 95 88 71 77 68 70 96 69 73 53 79 81 74 64 89 78 75 66 72 93 69 70 87 76 82 79 65 84 根据以上资料编制组距为10的分布数列,并用Excel绘制直方图。 3-8 某企业50名职工月基本工资如下(单位:元): 730 950 480 650 650 490 720 740 850 750 780 700 680 780 580 740 800 820 750 600 450 450 980 500 750 740 720 780 650 680 800 550 760 820 850 740 550 580 550 550 480 700 720 720 730 700 800 650 650 680 将上述统计数据整理成组距为100的等距数列,并绘制直方图和线形图。 3-9 在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有(多项选择题) (1)按数量标志分组的变量数列就是次数分布数列; (2)按分组标志在性质上的差别,统计分组可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 (3)连续变量可以作单项式分组或组距式分组,而离散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 (4)异距数列中,为了消除组距不等对次数分布的影响,一般要计算累汁次数; (5)组中值的假定性是指假定各单位变量值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 3-10 统计分组的作用在于(多项选择题) (1)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 (2)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 (3)以区分事物的本质 (4)反映总体内部的结构 (5)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3-11 按数量标志将总体单位分组形成的分布数列是(多项选择题) (1)变量数列 (2)品质数列 (3)变量分布数列 (4)品质分布数列 (5)次数分布数列 3-12 影响次数分布的要素是(多项选择题) (1)变量值的大小 (2)变量性质不同 (3)选择的分组标志 (4)组距与组数 (5)组限与组中值 3-13 下列分组中哪些是按数量标志分组的(多项选择题) (1)工人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2)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 (3)工人按产量分组 (4)职工按年龄分组 (5)企业按所有制分组 3-14 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的组限必须( )。(单项选择题) (1)重叠 (2)相近 (3)间断 (4)不等 3-15 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是( )。(多项选择题) (1)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 (2)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 (3)在开口组中无法确定 (4)在开口组中也可以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 (5)就是组平均数 3-16 在次数分配数列中,( )。(多项选择题) (1)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 (2)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 (3)各组的频率大于0,频率之和等于1 (4)频数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 (5)频率又称为次数 第四章 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 4-1 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定, 4-2 说明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的特点及应用场合。 4-3 说明平均差、方差或标准差的适用场合。 4-4 某公司男性职员的平均年薪是6万元,女性职员的平均年薪为4.8万元。如果公司员工中 80%是男性职员,20%是女性职员,求该公司职员的平均年薪,并计算年薪的方差和标准差。 4-5 某企业集团所属的四个分厂在某月生产同一规格 型号 pcr仪的中文说明书矿用离心泵型号大全阀门型号表示含义汽车蓄电池车型适配表汉川数控铣床 的自行车,它们的产量和总成本如下 表所示。 分厂 产量(百辆) 生产总成本(万元) 14.0 44.80 甲 9.8 34.30 乙 76.0 228.00 丙 3.2 12.16 丁 请根据上述资料计算: (1)各分厂的单位生产成本; (2)该企业集团的平均单位成本,并对计算方法加以说明。 4-6 某工厂12名工人完成同一工件所需的时间(分钟)为: 31 34 29 32 35 38 34 30 29 32 31 26 试计算这些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极差,方差和标准差。 4-7 甲、乙两家企业生产三种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资料如下表。试比较哪个企业的平均成 本高,并分析其原因。 产品 单位成本(元) 总成本(元) 甲企业 乙企业 A 15 2100 3255 B 20 3000 1500 C 30 1500 1500 4-8 甲、乙两个市场的农产品价格及成交量资料如下表所示。试比较哪个市场的平均价格高,并分析其原因。 品种 价格(元/千克) 甲市场成交额(万元) 乙市场成交额(万元) A 1.2 1.2 2 B 1.4 2.8 1 C 1.5 1.5 1 5.5 4 合计 4-9 判断题:简单算术平均数是权数相等时的加权算术平均数的特例。 ( ) 4-10 判断题:已知各级别工人的月工资水平和各组工资总额,可以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平均工资。 ( ) 4-11 判断题:利用组距数列计算算术平均数时,以各组的组中值代表各组的实际数据,是假定各组数据在组内为均匀分布的。 ( ) 4-12 判断题:对于分布不对称的数据,均值比中位数更适合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 ( ) 4-13 当需要对不同总体或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进行比较时,则使用( )。(单项选择题) (1)极差 (2)平均差 (3)四分位差 (4)离散系数 4-14 将各组变量值都扩大1倍,则( )。(多项选择题) (1)平均指标值不变 (2)平均指标值扩大1倍 (3)标准差不变 (4)标准差系数不变 4-15 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的关系是( )。(多项选择题) (1)标志变异指标越大,平均数代表性越大 (2)标志变异指标越大,平均数代表性越小 (3)标志变异指标越小,平均数代表性越大 (4)标志变异指标越小,平均数代表性越小 4-16 不同总体之间的标准差不能直接对比是因为( )。(多项选择题) (1)平均数不一致 (2)计量单位不一致 (3)标准差不一致 (4)总体单位数不一致 第五章 时间序列分析 5-1 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有什么区别, 5-2 影响时间序列变动的因素有哪些, 5-3 什么是时间序列的长期趋势,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有哪些, 5-4 什么是季节变动,如何测定季节变动, 5-5 年末银行存款余额是:(甲)时期数列;(乙)时点数列。已知2001,2005年的年末存款余额,要计算各年平均存款余额,要运用的平均数是:(丙)几何序时平均数;(丁)“首末折半法”序时平均。 ( )(单选) A. 甲、丙 B. 乙、丙 C. 甲、乙 D. 乙、丁 5-6 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 ( )。(单选) A(的连乘积 B. 的连乘积再减去100% C(之和 D. 之和再减去100% 5-7 时点数列的特点( )。(多选) A(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 B(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 C(指标数值是通过一次登记取得的 D(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间长短没有直接联系 E(指标数值是通过连续不断登记取得的 5-8 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有( )。(多选题) A(增长速度=发展速度,, B(环比发展速度,环比增长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定基增长速度,, D(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 E(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 5-9 用于分析现象发展水平的指标有:(多选题) A(发展速度 B. 发展水平 C(平均发展水平 D. 增减量 E. 平均增减量 5-10 某企业1990年的产值为2000万元,1998年的产值为1990年的150%。则( )。(多选 题) A(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25% B(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2% C(年平均增长速度为4.6% D(年平均增产量为125万元 E(年平均增长量为111.11万元 5-11 某地从1995年到2000年各年的7月1日零时统计的人口资料如下表所示。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年份 23 23 24 25 25 26 7月1日人口数(万人) 则该地区1995,2000年的年平均人数为( )。(单选) A. 24.3(万人) B. 24.6(万人) C. 19.7(万人) D.20.3(万人) 5-12 已知某商店上半年每月的商品库存额如下表: 1 2 3 4 5 6 月份 26 34 28 32 31 36 月末库存额(万元) 如已知上年末的商品库存额24万元,试计算上半年该商品每月平均商品库存额。 5-13 某企业1月1日至1月12日的工人人数为210人,1月13日至1月20日为220人,1 月21日至1月31日为230人。计算该企业1月份的平均工人人数。 5-14 某企业2004年9,12月月末职工人数资料如下: 日期 9月30日 10月31日 11月30日 12月31日 1400 1510 1460 1420 月末人数(人) 要求计算该企业第四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 5-15 某机械厂2007年第四季度各月产值和职工人数如下: 月份 10月 11月 12月 400000 462000 494500 产值(元) 400 420 430 平均职工人数 1000 1100 1150 月平均劳动生产率(元/人) 要求计算该季度平均劳动生产率。 5-16 判断题:在各种时间序列中,变量值的大小都受到时间长短的影响。( ) 5-17 判断题: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 ) 5-18 判断题:若将2000,2007年各年年末国有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的顺序排列,所得到的动态数列就是时点数列。 ( ) 5-19 判断题: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年下降的。 ( ) 5-20 判断题:若环比增长速度每年相等,则其逐期增长量也是年年相等的。 ( ) 5-21 判断题:某产品产量在一段时期内发展变化的速度,平均来说是增长的,因此该产品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也一定是年年上升的。 ( ) 第六章 统计指数 6-1 什么是统计指数,统计指数有哪些类型, 6-2 统计指数如何分类, 6-3 什么是指数化因素和同度量因素,如何区分, 6-4 什么是指数体系的因素分析法,说明因素分析的步骤个方法。 6-5 同度量因素,也可以叫权数,是因为( )。(多选题) A. 它使得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在数量上可以加总 B. 客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 C. 这是我们所要测定的那个因素 D. 它必须固定在相同的时期 6-6 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所采用的同度量因素是( )。(单选题) A. 质量指标 B. 数量指标 C. 综合指标 D. 相对指标 6-7 已知某企业1992年比1991年职工人数增加了2%,工业总产值增加了17.3%,试计算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程度。 6-8 已知某市1990年社会商品零售额为8600万元,1991年增加至12890万元,零售价指数上涨了11.5%,试推算该市商品零售总额变动中零售量和零售价格两因素的变动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绝对额。 6-9 根据某企业1985-1990年的发展规划,工业产品产量将增加35%,劳动生产率提高30%。试问工人数应增加多少(%),产品的增加有多大程度是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得的, 6-10 某产品生产费用1991年为12.9万元,比1990年多9000元,单位产品成本比1990年降低了3%,试确定生产费用总指数,产品物量指数和由于成本降低而节约的绝对额。 6-11 某县报告期和基期三种农产品收购资料如下,试分析收购价格变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农产品 单位 收购价(元) 报告期收购额(万元) 报告期 基期 报告期 基期 300 320 2400 2100 A 千斤 150 160 900 800 B 千斤 550 600 4800 3600 C 千斤 6-12 某企业基期和报告期的产量和销售单价分别如下表。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销售单价 报告期 基期 报告期 基期 5200 4500 400 300 甲 件 800 650 350 500 乙 公斤 计算:(1)两种产品的综合产值指数; (2)拉氏物价指数和帕氏物量指数; (3)利用指数体系之间的关系,从绝对数和相对数两方面分析产量和价格的变动对产值的影响。 6-13 某商品价格发生变化,现在的100元只值原来的90元,则价格指数为( )。(单选) A. 10% B. 90% C. 110% D. 111% 6-14 某市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0%,同期价格水平提高了3%,则该市工业生产指数为( )。(单选) A. 107% B. 13% C. 106.8% D. 10% 6-15 单位产品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5%,产量增加6%,则生产费用( )。(单选) A. 增加 B. 降低 C. 不变 D. 很难判断 6-16 三种商品的价格指数为110%,其绝对影响为500元,则结果表明( )。(多选) A. 三种商品价格平均上涨10% B. 由于价格变动使销售额增长10% C. 由于价格上涨使居民消费支出多了500元 D. 由于价格上涨使商店多了500元销售收入 E. 报告期价格与基期价格绝对相差500元 6-17 平均数指数( )。(多选) A. 是个体指数的加权平均数 B. 计算总指数的一种形式 C. 就计算方法上是先综合后对比 D. 资料选择时,既可以用全面资料,也可以用非全面资料 E. 可作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形式来使用 6-18 综合指数属于( )。(多选) A. 总指数 B. 平均指标指数 C. 平均数指数 D. 简单指数 E. 加权指数 6-19 以下属于数量综合指数的是( )(单选) A. 产量综合指数 B. 价格综合指数 C. 销售额综合指数 D. 成本综合指数 6-20 某商场2005年的销售额与2004年相比增加了16.48。这一结果可能是因为 ( )。 (多选) A. 商品销售量未变,价格上涨了16.48% B. 价格未变,销售量增长了16.48% C. 价格上涨了4%,销售量增长了12% D. 价格下降了4%,销售量增长了21.33% 第七章 抽样与抽样估计 7-1 什么是样本统计量,什么是总体 参数 转速和进给参数表a氧化沟运行参数高温蒸汽处理医疗废物pid参数自整定算法口腔医院集中消毒供应 , 7-2 什么是概率抽样,什么是非概率抽样,各有什么特点, 7-3 什么是简单随机抽样,什么是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7-4 什么是系统抽样或机械抽样,它有什么特点, 7-5 什么是分层抽样,它有哪几种具体抽样方法, 7-6 什么是整群抽样,它的特点是什么, 7-7 什么是抽样分布、平均数抽样分布和成数抽样分布, 7-8 说明总体分布、样本分布和抽样分布之间的关系, 7-9 什么是置信度、置信区间和置信区间的界限, 7-10 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单选题) A. 实际误差 B. 调查误差 C. 可能误差范围 D. 平均误差程度 7-11 某商店每月销售大米的数量服从正态分布,均值为4500公斤,标准差300公斤。试求 1)当月大米销售量符合下面条件的概率是多少, (1)超过4800公斤, (2)少于4000公斤, (3)在3800公斤与5000公斤之间。 2)销量最差的5%的月份的最高的销售量是多少, 3)每月销售量有30%的机会超过哪一个销售量, 7-12 某商店负责供应附近1000户居民冬季的用煤。已知当地每户冬季平均用煤量为1500公斤,标准差是400公斤。该商店计划至少满足95%居民的用煤要求。问该商店在冬季来临前应准备多少煤, 7-13 某地居民月收入服从正态分布,均值为900元,标准差为500元。当地政府计划实行一项社会保障计划,对月收入最低的5%的居民提供补贴。问享受补贴的标准应定为多少, 7-14 某厂所生产的一种电器产品的寿命服从正态分布,均值是10年,标准差为2年。工厂计划规定在保修期内遇有故障可免费换新。厂方要求免费换新的产品数控制在3%以内,问保修年限应定为多长, 7-15 从某一总体中抽取n=30的随机样本,已知样本均值与总体均值之差在?500以内的概率是0.5036。问当样本大小为60时,样本均值与总体均值之差在?500以内的概率是多少, 7-16 求总体N(20,3)的容量分别为10、15的两独立样本均值差的绝对值大于0.3的概率。 7-17 某总体中具有某种特征的个体的成数是0.40。如从该总体中抽取n=200的随机样本,并以样本成数来估计总体成数。问样本成数与总体成数之差在?0.03以内的概率是多少, ,,,P0X2,,7-17 设总体X,N(1,4),求P(0?X?2)与,其中为样本容量是16的样本均X,,,, 值。 27-18 在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问样本平均值与总体均值的XN~,8020,, 差的绝对值大于3的概率是多少, 7-19 对某机器生产的滚动轴承随机抽取196个样本,测得直径的均值为0.826厘米,样本标准 差0.042厘米,求这批轴承均值的95%与99%的置信区间。 27-20 设正态总体的方差为已知,问要抽取的样本容量n应为多大,才能使总体均值的置,,信度为0.95的置信区间的长不大于L。 7-21 有人在估计总体均值时要求在置信度为99%的条件下保证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均值之间的误差不超过标准差的25%。问应抽取多少样本, 第八章 假设检验与方差分析 8-1 什么是假设检验,其具体的步骤有哪些, 8-2 什么是原假设,什么是备择假设, 8-3 假设检验中显著性水平的含义是什么,它与置信度水平有何不同, 8-4 举例说明在指定的显著性水平下,假设检验的接受区域和拒绝区域分别指什么, 8-5 假设检验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哪几种,第I类错误和第II类错误各是什么, 8-6 什么是单边假设检验,什么是左侧检验,什么是右侧检验,各在什么条件下使用, 8-7 什么是双边假设检验,在什么条件下使用, 8-8 某灯泡厂生产的灯泡的平均寿命是1120小时,现从一批新生产的灯泡中抽取8个样本, 222测得其平均寿命为1070小时,样本方差S=109(小时),试检验灯泡的平均寿命有无变 ,,化(=0.05和=0.01), 8-9 为降低贷款风险,某银行内部规定要求平均每笔贷款数额不能超过120万元。随着经济发展,贷款规模有增大趋势。现从一个n=144的样本测得平均贷款额为128.1万元,S=45万元,,用=0.01的显著水平检验贷款的平均规模是否明显超过120万元。 8-10 正常人的脉搏平均为72次,分,今对某种疾病患者10人测得其脉搏为54 63 65 77 ,70 64 69 72 62 71(次,分)设患者的脉搏次数服从正态分布,试在显著性水平=0.05下检验患者与正常人在脉搏上有无显著差异, 8-11 从,市的16名学生测得其智商的平均值为107,样本标准差为10,而B市的16名学生测得智商的平均值为112,标准差为8,问在下这两组学生的智商有无显著差别, 8-12 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选取样本时,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50%,则样本容量需要扩大到原来的( )。(单选题) A. 2倍 B.3倍 C.4倍 D.5倍 8-13 某产品规定的标准寿命为1300小时,甲厂称其产品超过此规定。随机选取甲厂100件产品,测得均值为1345小时,已知标准差为300小时,计算得到样本均值大于等于1345的概率 HH是0.067,则在:μ=1300,:μ>1300的情况下,有( )成立。(单选题) 01 HH,, A. 若=0.05,则接受 B. 若=0.05,则接受 01 HH,, C. 若=0.10,则接受 D. 若=0.10,则拒绝 01 8-14 下面关于假设检验的陈述正确的是( )。(多选题) A. 假设检验实质上是对原假设进行检验 B. 假设检验实质上是对备择假设进行检验 C. 当拒绝原假设时,只能认为肯定它的根据尚不充分,而不能认为它绝对错误 D. 假设检验并不是根据样本结果简单地或直接地判断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哪一个更有可能正确 E. 当接受原假设时,只能认为否定它的根据尚不充分,而不是认为它绝对正确 8-15 某种新型建材单位面积的平均抗压力服从正态分布,均值为5000公斤,标准差为120公 斤。公司每次对50块这种新型建材的样本进行检验以决定这批建材的平均抗压力是否小于5000公斤。公司规定样本均值如小于4970就算不合格,求这种规定下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 8-16 在方差分析中,( )反映的是样本数据与其组平均值的差异。(单选题) A. 总体离差平方和 B. 组间误差 C. 抽样误差 D. 组内误差 8-17 方差分析是( )。(多选题) H:,,,,?,, A. 检验假设的一种方法。 012k B. 检验同方差的若干正态总体均值是否相符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C. 单因素方差分析中SSTR=SST , SSE D. 单因素方差分析中,组间离差方和的自由度为K 8-18 把学生随机地分为三组,一组采用程序化教育,一组采用录音教育,一组采用电视教育。然后测定各组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所得分数如下: 教育方法 学生成绩 程序化 2,3,1,9,3,6,9,1,15 录音 2,9,15,6,9,12,9,13,9 电视 9,12,6,12,15,15,6,9,15 ,检验各种教育效果是否具有显著的差异(=0.05), 8-19 对于某一种疾病有三种治疗方法。下表是患这种疾病的人在三种不同的治疗条件下康复 ,速度的记录。问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康复速度有无显著影响(=0.05), 治疗方法 康复天数 A 3,8,6,9,7,4,9 B 7,6,9,5,5,6,5 C 4,3,5,2,6,3,2 8-20 某电视台为了检验广告播放时间对观众收视人数的影响,对本台4个时间的收视人数进行 ,了调查。对所得资料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如下 表格 关于规范使用各类表格的通知入职表格免费下载关于主播时间做一个表格详细英语字母大小写表格下载简历表格模板下载 。请在=0.10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广告播放时间对观众收视人数的影响是否显著。 方差来源 离差方和 自由度 367 3 因子变动 294 16 误差 661 19 总和 8-21 为了对五个不同工厂生产的某种型号的电池的寿命进行评价,各抽取5个样品共得到25个样本进行试验。对试验结果做方差分析结果如下表。试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条件下,检验各厂家生产的电池寿命有无显著差异。 方差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259 4 组间 156 20 组内 415 24 总和 第九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9-1 什么是相关关系,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之间有什么差异,两者有何联系, 9-2 相关关系是如何恩类的, 9-3 判断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的方法有哪些, 9-4 如何根据相关系数大小来测定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 9-5 什么是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各举一例说明。 9-6 什么是回归分析,说明回归分析与相关关系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9-7 在相关分析中,对两个变量的要求是( )。(单选题) A. 都是随机变量 B. 都不是随机变量 C. 其中一个是随机变量,一个是常数。 D. 都是常数。 9-8 在建立与评价了一个回归模型以后,我们可以( )。(单选题) A. 估计未来所需要样本的容量。 B. 计算相关系数与判定系数。 C. 以给定因变量的值估计自变量的值。 D. 以给定自变量的值估计因变量的值。 9-9 对两变量的散点图拟合最好的回归线必须满足一个基本条件是( )。(单选题) ˆˆ A. 最大 B. 最小 ,,,,y,yy,y,,iiii 22,, C. 最大 D. 最小 yy,yy,,,,,,,iiii9-10 如果某地区工人的日工资收入(元)随劳动生产率(千元/人时)的变动符合简单线性方 程Y=60+90X,请说明下列的判断中正确的有( )(多选) A(当劳动生产率为1千元/人时,估计日工资为150元; B(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千元/人时,则日工资一定提高90元; C(劳动生产率每降低0.5千元/人时,则日工资平均减少45元; D(当日工资为240元时,劳动生产率可能达到2千元/人。 9-11 变量之间的关系按相关程度可分为( )(多选) A(正相关 B(不相关 C(完全相关 D(不完全相关 9-12 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的特点是:( )。(多选题) A. 两个变量之间不是对等关系 B. 回归系数有正负号 C. 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 D. 利用一个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E(有可能求出两个回归方程 9-13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中的回归系数b可以表示为( )。(多选题) A. 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 B. 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方向 C. 当自变量增减一个单位时,因变量平均增减的量 D. 当因变量增减一个单位时,自变量平均增减的量 E(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 9-14 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的关系是( )。(多选题) A. 回归分析可用于估计和预测 B. 相关分析是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 C. 回归分析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可以互相推导并进行预测 D. 相关分析需要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 E(相关分析是回归分析的基础 9-15 单位成本与产品产量的相关关系,以及单位成本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的相关关系, 表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 前者是正相关,后者是负相关 B. 前者是负相关,后者是正相关 C. 两者都是正相关 D. 两者都是负相关 9-16 确定直线回归方程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多选题) A. 现象之间确实存在数量上的相互依存关系 B. 相关系数必须等于1 C. 现象之间存在较密切的直接相关关系 D. 相关数列的项数必须足够多 E(相关现象必须均属于随机现象 9-17 零售商为了解每周的广告费与销售额之间的关系,记录了如下统计资料: 广告费X(万) 40 20 25 20 30 50 40 20 50 40 25 50 销售额Y(百万) 385 400 395 365 475 440 490 420 560 525 480 510 画出散点图,计算变量Y对X的相关系数,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Y对X的一元线性回归 方程,并在的条件下检验方程的有效性。 ,,005. 9-18 设对某产品的价格P与供给量S的一组观察数据如下表,据此确定随机变量S对价格P的回归方程,并在的条件下检验方程的有效性。 ,,005. 价格P(百元) 2 3 4 5 6 8 10 12 14 16 供给量S(吨) 15 20 25 30 35 45 60 80 80 110 9-19 依据下列统计资料,对某一企业的利润水平和它的广告费用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进行解 释,得出回归方程,并在的条件下检验方程的有效性。 ,,005. 广告费用(万元) 10 10 8 8 8 12 12 12 11 11 利润(万元) 100 150 200 180 250 300 280 310 320 300 9-20 某次多元回归得到一张不完全的方差分析表如下。 方差来源 离差方 自由度 平均离差 F值 567 回归 13 误差 1259 17 总和 1)请补充表中的有关数字; 2)说明回归方程中自变量的个数和观察值的组数; 3)说明回归方程在的条件下是否有效。 ,,005. 9-21 随机抽取某城市居民的12个家庭,调查收入与支出的的情况,得到家庭月收入(单位:元)的数据如下表。试判断支出与收入间是否存在线性相关关系,求支出与收入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并在的条件下检验方程的有效性。 ,,0.01 收入 820,930,1050,1300,1440,1500,1600,1800,2000,2700,3000,4000 支出 750,850,920,1050,1220,1200,1300,1450,1560,2000,2000,2400 《管理统计学》作业集参考答案 第一章 导论 1-6 (2); 1-7 (1)(2)(4); 1-8 (2)(3)(4); 1-9 (1)(2)(3); 1-10 (1)(2)(4); 1-11 (3);1-12 (4);1-13 (4)。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调查与收集 2-6 (2)(4)(5);2-7 (2)(3)(4);2-8 (1)(2)(3);2-9 (2); 2-10 (4);2-11 (2)(3)(4)(5);2-12 (2);2-13 (3)(5);2-14 (1)(3)(4); 2-16 (1)(2);2-17 (3)(4);2-18 (1)(2);2-19 (1)(3)(4)。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 3-4 (1);3-5 (2);3-6 (3); 3-9 (2)(3)(4);3-10 (2)(4)(5);3-11 (1)(3)(5);3-12 (1)(3)(4)(5); 3-13 (1)(3)(4);3-14 (1);3-15 (1)(2)(4)(5);3-16 (3)(4)。 第四章 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 4-4 职工平均年薪=6*0.8+4.8*0.2=5.76;方差=0.2304;标准差=0.48 4-5 (1)甲厂成本:3.2。乙厂成本:3.5。丙厂成本:3。丁厂成本:3.8。 (2)平均单位成本:3.0995=3.10(万元/百辆) 可以用两种计算方法来算。 4-6 无众数,中位数=31.5,平均数=31.75,极差=12, 方差=9.354,标准差=3.0585, 4-7 先计算出甲、乙两企业ABC三种产品的产量,再计算各企业的平均成本。 甲企业A产品的产量为2100/15=140;乙企业A产品的产量为217; 甲企业B产品的产量为150;乙企业B产品的产量为75; 甲企业C产品的产量为50;乙企业C产品的产量为50; 甲企业的平均成本为19.41;乙企业的平均成本为18.29。乙企业的平均成本低于甲企业的原因在于单件成本较低的A产品的产量较甲企业高。 4-8 方法同4-7。 甲市场A产品的销量为10000公斤;乙市场A产品的销量为16666.7公斤; 甲市场B产品的销量为20000公斤;乙市场B产品的销量为7142.9公斤; 甲市场C产品的销量为10000公斤;乙市场C产品的销量为6666.7公斤; 甲市场的平均价格为1.375元/公斤;乙市场的平均价格为1.312元/公斤。乙市场的平均价格低于甲市场的原因在于单价较低的A产品的销量较高,而甲市场则是单价较高的C产品的销量较高。 4-9 ?; 4-10 ×;4-11 ?;4-12 ×。 4-13 (4);4-14 (2)(4);4-15 (2)(3);4-16(1)(2) 第五章 时间序列分析 5-5 D; 5-6 A;5-7 B、C、D;5-8 A、C、E;5-9 B、C、D、E; 5-10 B、D;5-11 B;(注意:已知数据是7月1日,是期中,而不是期末); 5-12 30.17;5-13 约220;5-14 1460人; : 月平均劳动生产率(元/人)=1085.2(注意:不能直接用三个月的平均数再求平均,5-15 解 而是需要从总产值和总的人月数求月平均劳动生产率(元/人))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 第六章 统计指数 6-5 A、B、D;6-6 A; 6-7 解: 117.3%=102%?Χ X=115% 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5%。 6-8 解: 12890/8600=149.9% 149.9%=111.5%?X X=134.4% 再设=Y 则Y/8600=111.5% Y=9589 pq,10 因9589/8600=111.5% 由于价格上涨引起零售额增加9589-8600=989 因12890/9589=134.4% 由于销售量增加引起零售额增加12890-9589=3301 两个因素综合引起销售额增加值为12890-8600=4290 两个因素综合引起销售额增加的程度为134.4%-1=34.4%。 6-9 解: 135%=130%?Χ X=1.038 工人增加3.8% 产量的增加依靠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 6-10 解: 90年总生产费用为12万元。生产费用总指数:12.9/12=107.5% 总增加0.9万元 总费用指数:12.9/12=107.5% 单位成本指数为97% 产品物量指数为107.5%/97%=111% 12.9/X=1.11 X=11.62 12.9/11.6=111% 11.6/12=97% 因此,由于单位成本的减低而节省的绝对值为12-11.6=0.4 (万元) 6-11 解:通常,题目给出报告期和基期的物量和物价指标,但是本题则告诉我们物价和综合物值指标,所以首先要计算出物量指标。 产品 收购量(千斤) 收购价(元) 收购额(万元) 报告期 基期 报告期 基期 报告期 基期 A 80.000 65.625 300 320 2400 2100 B 60.000 50.000 150 160 900 800 C 87.273 60.000 550 600 4800 3600 首先从收购额可以分别计算出报告期和基期的收购量。计算收购价格的变动影响可以采用拉氏和帕氏两种指数的方式。 pq,10拉氏物价指数:=92.6% pq,00 由于价格降低引起农民收入减少 65000-60187.5=4812.5 pq,11帕氏物价指数:=92.5% pq,01 由于价格降低引起农民收入减少 87563.8-81000.15=6563.65 6-12 解: (1)两种产品的综合产值指数=2360000/1675000=140.90%; (2)两种分厂的拉氏物价指数=2027500/1675000=121.04% 帕氏物量指数=2360000/2027500=116.40% 从相对数分析:121.04%×116.40%=140.90%。 与基期相比,报告期的总产值增加了约40%,其中因物量的因素增加了约16%,因物价的因素增加了约21%。 从绝对数方面分析:产量因素使总产值增加33.25万,而价格因素使总产值增加35.25万。总产值增加了68.5万。 6-13 D; 6-14 C; 6-15 A; 6-16 A、C、D;6-17 A、D、E; 6-18 A、E;6-19 A; 6-20 A、B、C、D。 第七章 抽样与抽样估计 7-10 D; 7-11 解: 1)超过4800公斤的概率为15.87%。 少于4000公斤的概率为4.75%。 在3800与5000公斤之间的概率为94.18%。 2)4008 3)4657.5 7-12 解: 1) 2156吨 2)900-820=80 7-13 6.24年 7-14 解: 根据n=30时的情形,可计算出σ=500/0.675,由此计算出n=60时的30 Z=0.9545,结论是概率为0.663。 7-15 根据两样本均值差的抽样分布的结论,两样本的均值差服从均值为零方差为0.5的正态分布。则结论是0.6744. 7-16 可以计算得到Z=0.86,结论是概率为0.61。 7-17 随机变量在[0,2]之间的概率为0.3417。样本均值在[0,2]之间的概率为0.95。 7-18 0.1336 7-19 解: 当1-α=95%时α=0.05,Z=1.96, 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为[0.820, 0.831] 当1-α=99%时α=0.01,Z=2.33, 置信度为99%的置信区间为[0.818, 0.834] 7-20 解: 根据题意,有 2224Z,,L15.37,,/2Z,,n ,因此= /2,222LLn 7-21 解: 22,Z,/2 n,,106 2x,, 第八章 假设检验与方差分析 8-8 解: 设样本所代表总体的均值为μ 形成原假设μ=1120,则备择假设μ?1120 因n=8<30,计算检验统计量t=(1120-1070)/(109/2.83)=1.30 根据α=0.05,自由度为7,查表得到t’=2.365, 接受原假设,可以认为μ=1120 根据α=0.01,自由度为7,查表得到t’=3.499, 也接受原假设,可以认为μ=1120 8-9 解: 形成假设: HH 原假设:μ?120,则备择假设:μ>120 01 由于n=144,可以认为样本均值服从正态分布,Z=2.33 则原假设的接受区域为:(—?,128.74],现在样本均值128.1落在接受区内,结论是未超过原规定。 8-10 解: 形成假设: HH 原假设:μ=72,则备择假设:μ?72 01 从观察数据得到样本均值66.7,样本标准差为6.46 由于小样本,用t检验:t=2.262 原假设的接受区为[67.3, 76.7],样本均值落在拒绝区,因此与正常人有明显差别。 8-11 解: H,,,H,,,:,则备择假设: 形成原假设012121 22SSS,,, ()的均值为零,标准差可用计算的公式计算:=82,=9.055 12合合合 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10,则t=1.697,原假设的接受区间为[-5.43, 5.43] 现两样本均值差为5,正好落在接受区内,故认为无差异。 8-12 C; 8-13 A; 8-14 A、C、E; 8-15 解: 根据题意容量为50的样本的标准差为17.14。 Z=(5000-4970)/17.14=1.77,查正态分布表,得到α=3.84%。这就是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 8-16 D;8-17 A、B、C; 8-18 解: .2 F=4.322 p=0.025 用SPSS作方差分析,得到SSTR=14 .3 SSE=406 则在显著性水平为5%时,拒绝原假设,即不同教育方法的教学效果之间有明显的差异。 8-19 解: 用SPSS作方差分析,得到SSTR=36 .857 SSE=64.286 F=5.502 p=0.014 则在显著性水平为5%时,拒绝原假设,即不同的医疗方法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有明显的差异。 8-20 解:形成假设(略)。 根据题目可以得到:SSTR=367 SSE=294 K-1=3 N=20 MSTR=122.3 MSE=18.375 *F(3,16) 可以计算得到F=6.66。 =2.46<6.66=F 0.10 因此拒绝原假设,即不同播放时间对观众收视人数的影响差异是显著的。 8-21 解:形成假设(略)。 根据题目可以得到:SSTR=259 SSE=156 K-1=4 N=25 MSTR=64.75 MSE=7.8 F=8.30 根据显著性水平0.05,查表得到的F临界值是2.80<8.30, 结论:不同工厂生产某型号电池的寿命有明显差异。 第九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9-7 A; 9-8 D; 9-9 D; 9-10 A、C; 9-11 B、C、D;9-12 A、B; 9-13 B、C; 9-14 A、B、E。 9-15 B;9-16 A、C、D、E。 9-17 解:得到回归方程:y=343.706+3.221*X R=0.635 作方差分析得到F=6.751 p=0.027 则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条件下,方程有效。 9-18 解:得到回归方程:y=127.381+13.952*X R=0.878 作方差分析得到F=26.786 p=0.01 则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条件下,方程有效。 9-19 解:得到回归方程:y=-24.766+25.859*X R=0.568 作方差分析得到F=3.807 p=0.087 则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条件下,方程无效。 9-20 解: 1) SSE=692 K=4 MSTR=141.75 MSE=53.23 F=2.66 查表得到F*=3.15 2) 回归方程中自变量为4个。观察值的组数为18组。 3)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条件下拒绝原假设,即回归方程无效。 9-21 解: 设收入为自变量X,支出为因变量Y,用SPSS可得: y=404.979+0.535X R=0.987 方差分析F=364.854 p=000 所以回归方程有效
本文档为【管理统计学作业集答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6925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7KB
软件:Word
页数:32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1-10
浏览量: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