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氏家族一

安氏家族一

举报
开通vip

安氏家族一安氏家族一 ─安氏家族历史起源 原著:安千庭安华明 编辑:安华明鲍云平 一、安姓的历史起源: 远古黄帝有儿子叫昌意,昌意的长子叫颛顼,继承帝位。次子叫安,封于西戎,后来建立了安息国(在今伊朗高原),他的子孙就以安为姓。到古代汉武帝时开始 派使者至安息国以后,中国与安息国始有往来。安息国王传位到太子安清时,他不愿当国王,而想当高僧,于是他就出家为僧。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148年),回到中国河南洛阳,宣传佛教,随后定居下来,他的子孙也就世代相传姓安。后魏安迟氏改为安氏。。郡望堂号,汉臵武陵郡,现在湖南省淑浦县。据《...

安氏家族一
安氏家族一 ─安氏家族历史起源 原著:安千庭安华明 编辑:安华明鲍云平 一、安姓的历史起源: 远古黄帝有儿子叫昌意,昌意的长子叫颛顼,继承帝位。次子叫安,封于西戎,后来建立了安息国(在今伊朗高原),他的子孙就以安为姓。到古代汉武帝时开始 派使者至安息国以后,中国与安息国始有往来。安息国王传位到太子安清时,他不愿当国王,而想当高僧,于是他就出家为僧。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148年),回到中国河南洛阳,宣传佛教,随后定居下来,他的子孙也就世代相传姓安。后魏安迟氏改为安氏。。郡望堂号,汉臵武陵郡,现在湖南省淑浦县。据《唐书世系表》记载:“出自姬姓。黄帝生昌意。昌意次子安居于西方,自号安息国,后于中国,以安为姓。”望出姑臧、河内 安息国的安姓自入居中原后,分居于河南洛阳、甘肃民勤和武威、湖南溆浦和常德等地,其中尤以甘肃、湖南二省安姓繁衍迅速,后安姓发展史上三大郡望:凉州、姑臧、武陵郡皆出此二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北方战乱频繁,烽烟四起,中原士族大举南迁,安姓也不外其列。由于湖南所处 地理位臵属较安定地带,故南迁安姓,多出甘肃支脉。此期,北方安姓虽笼罩于战火的阴影中,却也有发展。三国曹魏有安同,辽东人,太武帝时进爵高阳公,曾以高官佐辅曹家王室,晚年又大兴寺塔,其族大支多,甚为兴旺。北魏时有鲜卑安迟氏改姓安,居于河南洛阳,后渐与汉族安姓融合,不分彼此。唐代以后,安姓日渐活跃,名人不断涌现。唐代有安禄山,为居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县)的胡人,本康姓,因父死随母改嫁而姓安,由此,安姓中加入了胡人的血脉。后安禄山叛乱遭镇压,安姓分逃于 各地。宋元时期,金兵入主中原和蒙古军队南下,致使北方再度处于混乱状态,由此,中原人士大举南下,安姓族人也多携家南徙于安徽、江苏、浙江等地。明清时期江苏无锡、金匮多安姓。明初洪武、永乐年间,安姓作为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南、安徽、浙江等地。清代有闽、粤沿海之地安姓渡海入台,进而徙于新加坡等国家。今日安姓尤以河北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安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另安徽、河南二省也多安姓,上述三省安姓约占全国汉族安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一。安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九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五。河南泌阳安氏比较多有安庄十个有余,比如官庄的安庄,大安庄, 小安庄。羊册的上安,下安,安吴陈。等等。 二、帝王菩萨的传说 五脑山庙所奉之神为紫微侯张瑞。据传张瑞降生于西蜀璧山县,姓张名瑞,排行老七,故称“张七相公”。相传为三国时西蜀车骑车将军张飞转世。其父官至大理评事,母亲敬三宝,乐于施济。张七生下后三个月就会说话,七岁通诗文,尤其爱好玄理。 一天,有一位神人见到张七的母亲说:“孩子有缘,应趁童身到楚地去,修道显法。”于是,张七告别父母来到楚国。 十七岁时张七来到麻城,看到乡间有一些有伤风化的祠庙,就一口气将这些祠庙全部捣毁。于 是,张七被人告官下狱,并在狱中一待就是三年。这一天,麻城发生大火,火势越来越旺,受灾面积越来越广,却无人能救,百姓只能望天兴叹。万分危急之时,张七告诉府衙官员自己能救火。于是,张七被特赦出狱。他骑上一匹高头大红马,手持一根红色大木棒,驰骋在火海之中。哪里有火他就冲到哪里,而只要他的大红木棒指到哪里,哪里就能立马烟销焰灭。 张七奋不顾身跑遍了整个麻城。最后,只剩下五脑山脚 下有一团残火,他策马赶到,挥舞大红木棒,火焰顿灭。这时,人们远远地看到,伴随着一缕缭绕的仙雾,张七相公连人带马冉冉升上天空,转眼间无影无踪。 原来,张七救民于烈火的义举感动了玉皇大帝。玉帝派李老道君将其点化成仙,并敕封他为福主神。张七相公是麻城本土造就的菩萨,被麻城俗称为“帝主菩萨”、“帝主爷”。民间传说帝主菩萨扶危济厄,有求必应,特别灵验,宋代被朝廷敕封为“紫微侯”,明代被敕封为“助国顺天王”,清代被敕封为“灵感助国顺天王”。直到今天,除麻城本地外,麻城移民所到的四川、重庆、宜昌、沙市、汉口、京都等地人们皆供奉福主张紫微侯。 三、安氏历史名人: 安期生:琅琊人,相传曾跟从河上丈人学仙术,常在海上卖药,当时人称他为“千岁翁”。秦始皇东巡时,方士李少君曾对武帝说:仙人安期生吃巨枣,大如瓜。武帝曾派人到海上寻找他而不得。 安清:字世高。安息国太子。原来他已经继承了王位,但为了能回到中原来,就将王位让给他的叔叔,出家为憎,信奉佛教。精通梵语,念经修行。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到中国河南洛阳来宣传佛教。定居下来后,为了传教的需要,他又工读汉语,通晓汉语,译梵本为汉语,译《修行道地经》等30余部,皆属小乘。 安同:曹魏时辽东人,在官明察,长于校练,家法修整,时人赞其有济世之才。 安金藏:唐代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人,为太常寺乐工。时太子李旦被人诬告谋反,武后下令查处此事,金藏为洗脱太子罪名,当众引佩刀自剖其胸,肠出,并言“愿剖心以明皇嗣不反”。武后感动,不疑李旦。 安禄山:(703—757),营州柳城(在今辽宁朝阳)人,原名轧荦山,本姓康。母为突厥人,后因其母嫁与胡人安延偃,改姓安,更名禄山。他懂蕃语,身体魁伟,骁勇善战,被幽州节度使张守养以为子,后升任平卢兵马使、营州都督等职。742年升为平卢(治所在今辽宁朝阳)节度使,天宝三年兼范阳(治所在今北京)节度使、河北采访使,天宝十年又兼河东(治所在今山西太原)节度使。他身兼三镇节度使,私下培植胡将,蓄养战马,笼络汉族失意文人,最后拥有精兵15万,号称20万。他深知唐朝统治者的腐败, 又为和杨国忠争权,于755年冬在范阳起兵反唐,举兵南下,攻下重镇洛阳。756年,于洛阳称大燕皇帝,国号燕,建元圣武。后举兵西进,破潼关下长安,大肆杀戮。757年,因欲立安庆思为太子,被其长子安庆绪杀死。 安重荣:五代时朔州(今属山西省)人,初任后晋成德军节度使,后石敬瑭降契丹,自称儿皇帝,重荣以此为辱, 温馨推荐 您可前往百度文库小程序 享受更优阅读体验 不去了 立即体验 遂起兵声讨石敬瑭,次年因战败而身亡。其子安德裕从小被其部下秦习所收养,喜好读书,博贯文史,精《礼》、《传》,后于宋开宝初年中进士,官至睦州知州,有文集四十卷。 安民:宋代陕西长安(今西安一带)人,著名石匠,当时著名的石碑,皆出其手。其品格高尚、不畏权贵,时颁蔡京所书《元党籍碑》于各州县,安民刻碑毕才知蔡京乃当朝奸臣,遂拒刻“安民刻石”四字,拒收百两酬金,为人称颂。 安俊:宋代名将,字智周,太原人。官至陵川防御史,人称长髯太保。久在边地,羌人识之。 知环州,种世衡得俘虏,问:“尔畏谁?”答:“畏安太保。”种指安,说:“此长髯将军正是。” 安熙:元代藁城(今属河北省)人,性淡雅,喜垂钓,著有《默庵集》五卷。 安伸:淄川人,明代万历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少卿。著有《柱史草》等。 安盘:明代嘉定州(今属上海市)人,官至兵科给事中,嘉靖初,以争大礼廷杖除名。著有《颐山诗话》二卷。 安大嵬:明代云梦(今属湖北省)人,性雅,不慕功名,博学好古,精纬候。安传:明代淄川(今山东淄博)人,万历年间中举,累迁刑部郎中,出知卫辉府。著《蛩音集》。 安希范:江苏无锡人,明万历年间进士,授礼部主事,著《天全堂集》。 安维峻:甘肃省秦安人,清光绪年间进士,授编修。中日甲午战争期间,上疏痛斥李鸿章挟外洋以自重,投降卖国,中外臣民无不切齿痛恨。因言冒慈椿而被革职。后隐居柏崖,闭门著书。安维峻直言敢谏,曾被慈禧革职,后又启用,充京师大学堂总教习。著有《四书讲义》、《诗文集》。清光绪十九年(1893),一份满纸义愤、铁骨铮诤的奏疏,从东南沿海的福建直抵大清王朝的金銮大殿,如同万钧雷当空炸裂,顿时朝野震惊,因为这份奏疏的刀锋,直逼权倾一时的直隶总督大臣李鸿章和恩威并重实握皇家大权的慈禧太后。这份奏疏就是威震天下的《请诛李鸿章疏》,上疏者便是被誉为“陇上铁汉”的都察院福建道监察御史、甘肃秦安神明川(今西川乡农民村)人安维峻(字晓峰,号阿道人,生于1854年,卒于1925年)。 俗语道:“乱世出英雄”。但窃以为“乱世见英雄”这句话放在安维峻身上,方见其英雄真本色。 幼年时,安父因三次乡试不第,遂绝意不仕,一心在家耕作,兼授子侄功课。安维峻自小便受到其父的严格教育,同治十二年(1873),他十九岁时,应试考取第一名,得拔贡生,以七品小官在刑部供职。光绪元年(1875)8月,左宗棠以陕甘总督资格,监试陕甘分闱后的 甘肃第一次乡试,应试者3000余人,安维峻考取第一解元,光绪六年(1880)朝考为进士,选翰林院庶吉生,三年后,授编修。光绪十九年(1893年),任都察院福建道监察御史。 此时的中国,当政者昏馈无能,软弱又自负。为臣者欺上瞒下,唯求一己之富贵和荣华阿谀奉承,买官鬻爵,偷机钻营,谁愿负国家之重轭?谁又愿承民众之艰?况且中日甲午战争一触即发,是心向主战的光绪皇帝,还是主和的慈禧李鸿章之流,成为区分朝臣有无道义之心的风向标。福建道监察御史这一六品官职,是安维峻任翰林院编修十年后方才被授得,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以鲜有的勇气和刚直,在短短的十四个月的任期内,连续六十五道上疏,直言谏诤。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请诛李鸿章疏》:“李鸿章平日挟外洋以自重,固不欲战,有言战者,动遭呵斥, 闻败则喜,闻胜则怒。中外臣民,无不切齿痛恨,欲食他鸿章之肉。而又谓和议出自皇太后,太监李莲英实左右之。臣未敢信。何者?皇太后既归政,若仍遇事牵制,将何以上对祖宗,下对天下臣民?”最后,义正严辞地提出要将“倒行逆施,接济倭贼”的李鸿章“明正典型,以尊主权而平众怒”。如此直呈国情、代言民意的奏疏一俟入宫,其结果可想而知。恼羞成怒的慈禧一道令下将安维峻交由刑都严惩,后经光绪皇帝曲意回护,方得幸免一死。安维峻因此遭 革职,被发往张家口补过赎罪。但由此愤书一呼,安维峻“声震中外,人多荣之,访问者萃于门,饯送者塞于道,或赠以言,或咨以赆,车马饮食,众皆为供应。抵太所,都统以下皆敬以客礼,聘主讲托才书院”(《清史稿》)。 光绪二十二年(1896),李鸿章签订卖国的《中俄条约》,流放中的安维峻痛情难禁,连睡梦中都发出“此疏纵死必上”的呼喊,尔后又奋笔写下他刚直不阿的长吟: 国贼讨未成,遗恨长终石。 ,则是当时的会州刺史他生犹谏官,衮阙吾其补。 后来也有一身铁骨热血的鲁迅先生盛赞他是“中国的脊梁”。光绪二十五年(1899),也就是遭流放五年后,安维峻被释回乡,先在陇西南安书院主讲,后于家乡办学修道。光绪三十四年(1908),应聘总纂《甘肃新通志》共100卷81册。辛亥革命前夕,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撰写《四书讲义》四卷。宣统三年(1911),复归故里,在此期间,也就是他的余年里,整理刊印了《谏垣存稿》四卷、《望云山房诗集》三卷、《望云山房文集》三卷等诗文集。 民国十四年(1925),安维峻终老于家乡柏堂山庄,享年 七十二岁。《清史稿》载:“维峻祟朴实,尚跤履,不喜为博辨,尤严义利之分。归后退隐柏堂,杜门著书,隐然以名教纲常为己任。每谈及世变,辄 忧形于色,卒抑郁以终。”——个刚正耿直一生的人,抛却身家性命而不顾、勇赴于国难的人,一个热血的人,面对满目疮痍、战伐四起的山河城垣,怎会安然阖目? 安公卒难瞑目,也是他身上那铁骨鸣响下已、热血难以冷却的结果,这不免让人想起宋代陆放翁的警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安鸿勋:清江苏金匮(今常熟)人,官训导,善行草书。 安昶:清江苏金匮人,喜临摹古帖,尤善草书。 安文钦:陕西绥德人,清末秀才,抗战时期积极与八路军合作,建国后,历任陕西省人民政府委员,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被称为“陕西四老”之一。著有《满腹牢骚记》。 安子介:浙江定海人,1912年6 月出生,2000年6月去世。1 9 3 8 年赴港。1 9 4 2 年后曾在国民政府中央信托局工作。1 9 4 9 年在香港定居。 1 9 5 0 年与人合办中南公司、华南漂染厂。1 9 6 9 年成立香港南联实业有限公司。1 9 7 0 年至1 9 7 4 年任港英立法局议员。1 9 7 4 年后任港英行政局非官守议员,并任大学及理工教育资助委员会副主席、贸易发展局主席、训练局主席,香港工业总会主席及棉纺业同业公会主席。1 9 7 6 年获香港中文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 9 8 6 年后任北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名誉教授,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港事顾问。1 9 9 3 年3 月后任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南联实业有限公司主席、名誉主席。第六届、七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四、安息国之后裔 安是一个源自黄帝轩辕氏,曾经一度"远嫁",最后又重回母亲怀抱的中国姓氏。 此话怎说呢?原来,在大约五千年以前,黄帝有一个叫做安的孙子住在遥远的西方,曾经自立为"安息国",成为了一个自行为政的小国家,长时间跟中原几乎没有联系。一直到一千八百年前汉朝的声威远播时,才又重归中国,其子孙并且以国为氏,我国也因而开始有了"安"这个姓氏。如此说来,安之得姓,岂非有如"重回娘家"? 关于安姓的这段渊源,《唐书》的《宰相世系表》中记载得很清楚说:"出自姬姓,黄帝生昌意,昌意次子安,居于西方,自号安息国,复入中国以安为姓。"古安息国在今西域” 古代的安息国,是在汉族所居的中原的西方,距离长安一万一千六百里,北面是康居国,东面是乌弋山离国,西面是条支国,地方数千里,汉书称安息国是西域最大国。 黄帝后裔的安息王,是在汉代初 年入侍皇室而"重回娘家",并且以安为自己家族的姓氏,而我国的历史上的有安姓名入出现也是在汉代以后的南北朝时期。这一点,自然又是关于安氏姓源考正的一项有力支持。头一个在历史上出人头地的安姓人士,是辽东人氏安同。他仕于曹魏,以其有济世之才而见称于世,曾经在曹家的王朝做到左辅的高官。他的儿子安颉也是当时的名人,曾经以"寻死当战死,可坐受困乎"的豪语,大破来犯的贼军,而被皇帝封为西平公,光宗耀祖。同一时期,还有另外一位也以战功辉煌而显达一时的安姓人士,那就是曾经被封为武原侯的安原雅。这位大将,也是当时的辽东人,以勇猛多智略而著称于世。 胡人安禄山。取汉,唐代,是安氏一段最为多采多姿的时期,一方面文人名士辈出,表现优异,另一方面,更加入了胡人的新血脉,使这个源远流长的古老姓氏,茁壮庞大不少。当时加入中国安氏行列的胡人,就是那位大名鼎鼎,曾经把唐朝李家的江山弄得天翻地覆的安禄山。算起时间,应该是在距今一千两百多年以前的事。那么,安禄山这个胡人,是怎么会以安为姓的呢?原来,安禄山是当时居住在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鲧)的胡人,本来姓康,名轧荦山,由于其父死后随母改嫁安氏,所以他就冒姓为安,并且给自己取了一个汉族的名字。后来,他的子孙世代沿用安姓,于是看似外来的汉族姓,果然渗入了胡族的血统,使后世的安姓中 国人之中有一部份是胡族的后裔。北方部族安迟入关。另外,根据《魏书官氏志》的记载,安姓还有另外一支"新力军",那就是南北朝时期侵入中原的安迟氏的改为安氏。因此,后世的安姓应该是有三支不同的组成份子的,第一支是汉裔的安息国王之后,第二支是北方部族安迟氏之后,第三支则是胡人安禄山之后。安氏自西北和东北入中原以后,主要仍繁衍于我国的北方,《姓谱》曾指出:"安氏望出姑臧,河内",姑臧指的是现在甘肃省的武威县一带,河内是指的河南省境内黄河以北的一片地方,可见得安氏是一个在北方繁荣滋长的中国姓氏。 大名鼎鼎的安禄山,以及他的事迹,相信国人必然已经熟悉万分。最初,他是"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妃的养子,备受恩宠,权倾当朝,当时唐室的满朝文武,几乎只有那位身为国房的杨国忠可以与他颉颃,后来,他认为羽翼已成,就以跟杨国忠有隙的藉口,举兵造反,并又来势汹汹,把互许"天长地久有时尽"的唐明皇和扬贵妃逼得从长安仓皇出奔,途中,杨贵妃而又被迫缢死于马嵬坡前,风流的君主欲救不能,造成了"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千古憾事。羞与为伍改安姓李。 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在历来诗 人墨客的生花妙笔之下,凄美绝伦,不知打动多少人的心弦。 当时的安禄山,虽然曾经南面为王,建国号为燕,并且自称雄武皇帝,很是风光了一段时间,但是,要不是有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凄美故事陪衬,千百年来他的名气也不会这样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安禄山是我国安姓的新加入份子,可是在他翻天覆地的乱搞一通,几乎断送了大唐的江山之后,我国原来的安姓,却也有不屑与他为本家而改为他姓的,这就是《唐书》上所记载的:"李抱玉,本姓安,耻与禄山同姓,赐姓李氏。"换言之,在后世不计其数的李姓人家之中,有一支是在唐代时传自安氏。 唐代安氏极为出色。在唐代的两百九十年天下中,安姓人士的表现的确是很出色的,像安庭坚、安敬忠,以及安金藏等人,都是史书留名的杰出人物,其中,又以安金藏的名气最为响亮。 安金藏,是唐睿宗的救命恩人。据史载,当唐睿宗当太子的时候,有人向其母武后诬告皇嗣将要反叛,于是武则天就命令来俊臣治太子之罪,这时,身 为太常工人的安金藏向来俊臣大声唤道:"公既不信金藏之言,请剖心以明皇嗣不反",并且立刻引佩刀自剖其胸,当场五脏皆出,血流满地。这惊天动地的一举,终于使专横的武后幡然感悟"吾有子不能自明,使汝至此",因而免除了睿宗一场不知最后命运为何的大灾难。忠君之士,世所 敬重,安金藏当然也自此千秋垂名了。另外的两位唐代安姓名士,则都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的人。 安庭坚是当时的太谷令,曾以行美政而被当地百姓立碑纪念; 安敬忠,以治水使会州免道淹没而传名。五代时期最有权势。五代时期,天下大乱,而安氏也出过三位当时最有实权,最为神气的节度使,那就是西川节度使安潜:永兴军节度使安光邺,和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他们三位,虽然都是独当一面,大权在握的重臣,但都能行仁政,一点也不飞扬跋扈,所以能在青史留名。其中的安重荣,更曾在石敬塘答应当契丹人之子时,痛言此事乃"诎中国以尊夷狄,此万世之耻也"而留芳百世”。 后唐明宗时的应州人安重诲,家世更为显赫,曾经做到取决国家大事的中书令的高官,并且尽忠补过,甚吴贤名。当时的应州,是在今湖北省内,可见得在五胡乱华时期原来居住在甘肃、河南一带的安姓,也有了小幅度的播迁。 宋仁宗的时候,山西太原也出了一位著名的大将安俊,他守边多年,把当时动不动就跑到边境来骚扰一番的羌族整治的服服贴贴,羌人并又公开承认"仅畏安太保"可见他的声威之隆。 在东室最为衰微的微宗年间,安氏也曾出过一位倡议北伐的名臣安尧臣,他上书向皇帝提出唇亡齿寒的利害关系, 说明"女真不可结与燕云不可取"的道理,深受徽宗嘉纳,累官至南平大守。 混有不少外族血统的安氏,在宋朝出的著名文士也不少,像安实、安俨、安焘、安丙等人,都是以文名而见称。其中,安实是荣安人,安俨是郃阳人,安焘是开封人,安丙是封邱人,显示宋时的安氏,仍主要繁衍于我国北方。 明代以后,短短数百年间,安氏的播迁甚快,不但大陆的南方有了安姓的人家,甚至一海相隔的台湾,也出现了不少安姓的人士的足迹。 五、安氏分布全国各地,下面是部分族谱目录 安1961【江苏无锡】胶山安氏黄氏家乘合钞十六卷(清)安曾发辑 清嘉庆十六年(1811)刊本 美国1962【江苏无锡】胶山安氏黄氏家乘合钞不分卷清咸丰元年(1851)钞本 1963【江苏无锡】胶山安黄氏宗谱二十四卷(民国)安荣光安宗愈编辑 1964【江苏无锡】安氏族谱不分卷,(民国)安涛辑修1965【湖北浠水】浠川安氏宗谱卷。湖北浠水县博(存卷1、5) 1966【贵州黔西】水西安氏族谱不分卷。清光绪间钞本一册,中央民院1967安氏家乘拾遗一卷。(明)安希范撰 稿本,上海图。注:附《罨画楼墨馀》一卷、《盂公不在兹集一卷。 2010年【湖北云梦】安氏族谱取名《武陵世家》一卷,安谦庭、安恒仲编辑。 六、安姓典故 *源自轩辕;望出武陵。 *端溪石砚宣城管;王屋松烟紫兔毫。 唐代诗人安鸿渐《题杨少卿书后》诗联句。 *画超溪径外;诗在颐山中 指清代画家安广誉与明代进士安盘二人的事典。 *长髯太保;千岁老翁。宋代名将安俊,字智周,太原人。官至陵川防御史。久在边地,羌人识之。知环州,种世衡得俘虏,问:“尔畏谁?”答:“畏安太保。”种指安,说:“此长髯将军正是。”战国时琅玡乡阜人安期生,卖药海上,受学于河上丈人。时人称他为千岁翁。秦始皇东游,请与语三日夜,赐以金璧,值数十万,出阜乡亭,皆臵之而去。后始皇遣人求之,不可得。 *石刻二字蕴厚意;胸剖一刀揭沈冤。 宋代长安石工安民,熙宁间颁蔡京所书元佑党碑,刻石于州县,民被役。乞免,镌“安民”二字于石末,闻者愧之。唐代右骁卫将军安金藏,长安人。在太常工籍,时唐睿宗为皇嗣,被诬谋反,武后命治罪。金藏请剖心以明皇嗣不 反,引刀自剖胸,肠出。武后感动,不疑皇嗣。命医治愈其伤。后为右骁卫将军。 *博通群史,荣居司马屡建宏功,耻同禄山。唐代金部郎中安得裕的事典。唐代名人安袍王的事典。 七、各地安氏家族字辈录 由于全国各地安氏缺少联系,因此各地祠堂的所定的字辈也完全不同,下面是部分安氏祠堂的字辈: 湖北云梦安氏家族字辈 晋益师谦、恒咸履泰、复昇鼎丞、 豫济乾孚。 道德尊隆、家声丕振、忠孝笃厚、 世泽绵长。 如意吉祥、祖惠维善、文正光华、 照章守常 山东日照安氏家族字辈:山东日照安氏十五世以上,无统一之行辈,且命名多用单字。清道光十一年五修族谱时,议定合族行辈统一用字。自十六世始为「曰」字辈,其顺序为:曰为茂郁丰, 伯仲久长增, 金祺华丽象, 荣耀景加兴 光绪十五年六修族谱时,其顺序为 曰为贤可宝,传述利以贞, 慎修昭正式,衍泽庆有功。 民国十九年七修族谱时,每世增加为四字。。 贤才培茂,郁乃可宏,丰宝熙良, 传在百从,述作中继,肇利久清, 建以常基,增尔元贞,效金慎言, 修其箴名,光华克昭,美丽正廷, 象举式全,延善敦荣,德泽普耀, 景庆升平,有志加益,兴起功成 江苏淮安安氏家族字辈 永怀道兴大,世贤邦国光, 积善传家远,福禄自天开 老班次:天佐文明永,志思大朝廷 继应长春士,学能治邦国, 宗光耀荣承,良傅元祖德, 万代网纪定,忠孝惟作则。 新班次:节义效先贤,福寿康宁悦,彝训昌盛典,乾坤辉伟业,玉金钦翊瑞,高仪通锦泽, 广浩丽秀绵,正衍显英杰。 八、湖北孝感的安氏家族 在湖北一带,安氏家族更有传奇色 彩。 中华民族是炎黄始祖黄帝少吴氏后代姓公孙名轩辕,他生下就神奇灵异,在襁褓中就会语言,幼小时就伶俐懂礼,稍大即纯朴敏慧,成年后睿智而练达。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记五帝之首轩辕黄帝的次子昌意居西戒,自称安息国其后代,遂以安为姓,一直延续至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安姓家族和其他各姓氏一样,都是炎黄后裔同在神州大地上繁衍生息、生存发展世代相传的传人。由于社会在前进,人类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岁月如流,沧桑巨变,安氏家族也随时代发展。安氏家族在漫长的岁月中也出现了有成就的人物:在大唐年间有一曲历史戏剧“瓦车篷”所述寒儒安文亮携妻顾凤英、子安寿保进京赶考,不幸失银染病。八岁儿子安寿保自卖自身与巨商柳半城作子嗣改名柳天璧,凤英无奈为救夫而舍子。 文亮斥妻心狠,带病出庙寻子时不慎踢翻火炉,庙被烧。凤英追子至太原,于瓦车篷内又产一子,遂咬牙痕留血书取名安禄金弃婴于瓦车蓬。适逢王朝成李氏二夫人前来庙中上香求子,恰巧拾得,如获至宝诈称已出,取名王金龙,精心抚育,修文习武。安文亮与妻、子离散,重病在身被王朝成所救,并收留家为金龙聘为师父。顾凤英流落庵中,十数年后,新科状元前来上香,正是八岁卖身的安寿保,母子相会。王朝成之妾三娘与王朝聘(王朝成之北)暗中勾搭,为夺家 财,毒死病中的王朝成,又买通管府,陷害金龙,李氏二夫人强忍丧夫之痛,爱子心切,让金龙速去边关寻舅父从军。八年里狠心的王朝聘与三娘,霸占王家家产,李氏为奴,八年被关在磨房,历尽万苦,念子盼子。八年后,王金龙战功卓著被封大将军,乔装返乡,惩恶救母。安文亮辞别王家后发奋苦读也中状元,参拜恩师,不想正是失散多年的安寿保,于是父子、夫妻团聚。万岁为金龙布臵的庆功宴上柳天壁(安寿保)见金龙臂有牙痕,手有六指,年龄相符,貌似父亲,疑是其弟安禄金,特邀他与母相认,激怒了金龙,吵上金殿。明神宗传问李氏和顾凤英,以金盆刺血试探真伪,李氏只得拿出血书说明真相。神宗目睹此情,传命三家合为一家,当殿设宴庆贺团圆。 安文亮先祖是书香门弟,安文亮从小就热爱读书,他勤学苦 练,,发奋向上,大唐天子大开皇考,安文亮考中头名状元,御封吏部尚书之职,后来七岁破格提拔封为当朝宰相,安文亮的妻子顾风英为人贤淑善良,教子有方。大儿子安禄保,二儿子安春保都被仙人渡祖传授武艺和法术为国效力,并屡建战功,长子安禄保被封为王爷之位,次子安寿保被御封为侯爷之职,由此,安家成为官宦之家,豪门望族。当时倍受皇上宠爱。 大宋初年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令大臣写一本《百家姓》 总共姓氏四百六十八个,其中单姓三百八十四个,复姓六十七个。赵匡胤下旨按官职地位的顺序进行排姓,我们安姓当时在武陵任州官之职(武陵即现今杭州),排名第七十九位,这就是安氏家族定为武陵世家的由来。大明年间,八屋湾六世祖安曲湖在皇上开考时又考上了进士,被封为四品正堂,当时封为府台大人,后来安姓以他们的名子定为堂名,从此以后,安氏家族大小喜事赶情送礼盒封上都写上曲湖堂武陵世家。世代相传,现已成为安氏家族的历史。 安氏家族在古泽云梦繁衍生息,一些有名的人物也在云梦 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唐朝著名大诗人孟浩然是湖广襄阳人,他是大诗人李白的诗友,诗人李白对他非常崇拜。有一次孟浩然为了游览名胜古迹云台山又名祖师殿,在朝拜祖师菩萨的同时游逛曲阳城,来到城东在关帝庙拜了关公二王爷后,又往东走观赏白步塔,同时到珍珠坡往南眺望,当时诗性大发,随即赋诗一首:“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由此定为古泽云梦。同时把曲阳镇定为云梦城。有人说湖北安陆是李白的第二故乡,他在安陆白兆山住了十年,有诗为证:“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时李白从白兆山来安陆城凤凰山旅游后, 又到古泽云梦北门旅游云台山,朝拜祖师殿礼拜祖师菩萨后,又看了城隍庙的庙景,和一幅较长的大型抱柱对联:作恶必灭,不灭祖上有余德,德尽必灭,行善必昌,不昌祖上有余殃、殃尽必昌”。和“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及“作恶终究不好,行善到底无差”等。与此同时,还看了十大功曹也就是十殿阎罗殿门,门口有对联一首:“阳世三间,为非作歹任凭你;阴府十殿,古往今来放过谁。”横联:“正在拿你”,李白游完城隍庙后,又去城东古楚王城云游,当时正是十月天气,秋高气爽,曲阳湖一望无际的芦苇全开了白恍恍的白花,确实好像下了大雪一般。因此李白把他化名为“曲湖晓雪”。后来安陆人民为了纪念李白,在安陆修建了李白公园以示纪念。 安禄山在大唐天宝年间发动“安史之乱”,使大唐江山一蹶不振,当时安姓受过一次大的屈辱,但是安氏先祖胸有成竹,有骨气,真是“宠辱不惊”唐朝消亡后,安姓照样过考做官,例如:六屋湾先祖就中上了武状元。被朝廷封官在四川成都做过刺史之职。相当于现在的省军区司令员。 大明年间,六屋湾四世祖安善人在兄弟中排行第四,他出生不久,母亲去世,多亏嫂子把他扶养成人,到十二岁放牛割草,一不小心被芒下蔸把脚刺伤,到十四岁腿伤复发,敷药无效不幸死亡。据传说被仙人救走,后成了神仙,在玉皇大帝部下分管雨部。1940年古历辛巳年正臵夏天百日大 旱,他瞒着玉皇大帝为家乡下了一场雨,先下雨后奏本,于是玉皇降罪让他坐了三年天牢。在清末年间,云梦县官对官吏很苛刻,官吏有气敢怒不敢言,只有把县长的官印偷了。丢在东门千井桥。传说此地名为水帘洞,洞里埋着云梦县丢失了的官印。县长为寻找官印便到处访高人。访到土库湾找安善人的托身下马,下马人在畈里耕田,他满身泥水就跳起来了,跟县长来到县衙下马,来到东门外千井桥水帘洞。下洞后被一脚踢出来了。县长大喜,隔了几天,请工人为安善人雕了一个塑像并镀了金送到土库湾来了。至今土库湾族人还保留着这尊塑像。农历三月十六,是安善人的生日,每当这个时候,他的托身就把他请下来问人事祸福、年岁丰欠等情况。一代又一代托身下来,腿子都是一走一跛。 解放前在安姓人打游击时,安天纵任 联系电话138********
本文档为【安氏家族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573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1KB
软件:Word
页数:25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9-06-03
浏览量: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