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王安石变法 材料题

王安石变法 材料题

举报
开通vip

王安石变法 材料题                      王安石变法 1、(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中的重要举措,然而自古以来,对它的批评声就一直存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昔之贫者举息之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兼并之家不得乘新陈不接以邀倍息”,也可“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事趋势,而兼并不得乘其急”。 ──转引自李超民《王安石变法与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新政》 材料二  苏辙认为: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钱入民手,虽良民不免妄用;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如此则恐鞭箠(即“棰”...

王安石变法   材料题
                      王安石变法 1、(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中的重要举措,然而自古以来,对它的批评声就一直存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昔之贫者举息之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兼并之家不得乘新陈不接以邀倍息”,也可“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事趋势,而兼并不得乘其急”。 ──转引自李超民《王安石变法与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新政》 材料二  苏辙认为: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钱入民手,虽良民不免妄用;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如此则恐鞭箠(即“棰”,意:鞭打)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 ──转引自汤江浩《王安石——勇进人生》 材料三  王安石定的标准是年息二分,即贷款一万,借期一年,利息二千。地方上的具体做法是,春季发放一次贷款,半年后就收回,取利二分。秋季又发放一次贷款,半年后又收回,再取利二分。结果,贷款一万,借期一年,利息四千。由于执行不一,有些地方利息之高,竟达到原先设定的35倍!向官府贷款,先申请后审批,道道手续都要求人,交“好处费”。 ──摘编自易中天《帝国的惆怅》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王安石实施青苗法的主观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取得的实际效果。(4分) (2)据材料二,概括回答苏辙反对青苗法的理由有哪些?其真实目的是什么?(3分) (3)材料三中作者是怎样看待青苗法的?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制定改革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分) 【考点】王安石变法 【解析】(1)“兼并之家不得乘新陈不接以邀倍息”“广蓄积,平物价”,从对农民和政府的影响两个方面,概括王安石实施青苗法的主观目的。实际效果看,一定程度实现了其主观目的。(2)“虽有法不能禁”“虽良民不免妄用”“虽富民不免逾限”,从监管和收取困难两个方面概括苏辙反对青苗法的理由。青苗法一定程度上伤害了苏轼等代表的大地主的利益,招致反对。(3)“有些地方利息之高”“道道手续都要求人”等信息反映出青苗法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伤害农民利益的现象。制定改革措施时要兼顾各方利益,同时也要切实可行。 【答案】(1)目的:减少高利贷者对百姓的盘剥,增加政府收入;平抑物价,保障农业,增加农民收入。(2分) 效果: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户负担,增加了政府收入。(2分) (2)理由:不易监管,会出现官吏舞弊现象;易导致钱物滥用和本息收取困难,增加地方政府负担。(2分) 目的:维护大地主、大官僚利益。(1分) (3)看待:利息高,手续复杂,民众受剥削重。(1分) 问题:政策制定要立足实际;兼顾多方利益,赢得更多人的支持;需有相应监督政策执行的配套措施;政策制定要循序渐进、灵活简便。(2分,任答2点) 2、(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的本质就是利益再分配的过程,这决定了改革的历程必定是曲折艰难,充满斗争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梭伦掌权后通过一系列措施让“人民”获得自由,此外他制定了被称为“减负令”的法律,这些举措都对民主社会“人民”的产生和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而他“唯财是举”对世袭的贵族政体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为“人民”地位的上升搭好了阶梯。 ——程志敏《从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看雅典民主的诞生》 材料二 (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 ——苏辙《栾城三集》 (1)据材料一,谈谈你对梭伦上述改革措施的认识。(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专以此为事”的表现,并分析其影响。(6分) 【考点】(1)梭伦改革(2)王安石变法 【解析】(1)由材料一“对民主社会ˋ人民ˊ的产生和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可想到扩大了雅典民主政治的阶级基础;由”唯财是举“可想到打破了传统贵族对政权的垄断,有利于民主。(2)由材料二“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再联系史实,可想到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等;这些举措的影响,要考虑实际情况,即肯定要有有利于国家的,但同时不应忽略他的变法举措必然会遭到社会保守势力的反对而导致过早夭折。【答案】(1)认识:扩大了雅典民主政治的阶级基础;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4分) (2)表现: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任答两点得2分)   影响:在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遭到大官僚、大地主和富商激烈反对,导致变法失败。(4分) 3、(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王安石变法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也有为人垢病之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或非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真正达到了“尽收天下之货自作经营”的目的。其时,市易司甚至连果实之类都自作经营。                             ——摘编自程念棋《中国历代变法类型及其成败》 材料二  用限制商人获利、控制市场流通的手段,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体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就近与低价,这叫似吸贵就贱,用近求远”。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苏)辙曰:“以钱货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法不能禁。钱入民手,……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恐鞭捶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                                                   ——《续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王安石变法中的哪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了哪些成效?(4分) (2)材料三中,苏辙抨击的是王安石的哪一项变法措施?抨击的理由是什么?(3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今政府的经济工作的 建议 关于小区增设电动车充电建议给教师的建议PDF智慧城市建议书pdf给教师的36条建议下载税则修订调整建议表下载 。(3分) 【考点】王安石变法 【解析】(1)第一小问材料一中“市易”“市易司”说明是实行市易法,材料二中“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说明是均输法;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政府收入和市场垄断视角分析成效。(2)第一小问从“以钱货民,使出息二分”说明是青苗法;第二小问从”吏缘为奸”“州县之事不胜烦”等信息中概括答案。(3)此题属于开放题型,建议可以从政府管理与市场发展关系角度思考作答。 【答案】(1)措施:实行市易法和均输法。(2分) 成效: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和流通的垄断;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2分) (2)措施:青苗法。(1分) 理由:造成官吏徇私舞弊;增加地方政府负担。  (2分) (3)建议:政府不可垄断市场,越位经营;完善政策执行监督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关注民生。(任答三点给3分) 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北宋)熙宁四年(1071),“太学”开始实行“三舍法”。三舍法规定:太学“生员分三等,以初入学生员为外舍(生),不限员;外舍升内舍,内舍升上舍,上舍(生)以百员,内舍(生)以二百员为限”。熙宁八年(1075),王安石主修的《三经新义》颁于学校,作为教科书。元丰二年(1079)颁《学令》,外舍生每月进行一次“私试”,每年进行一次“公试”,第一、二等者升内舍生;内舍生二年进行一次“舍试”,得优、平二等的升上舍生,升舍时还要参考每月所记学生的行(“师教不戾规矩”)、艺(“治经程文合格”),决定是否升舍。上舍生分三等,上等者可直接任命为官,中等者可直接参加殿试,下等者可直接参加“省试”。但要求很严,上舍上等生“自元丰(二年)以来,十余年间,上舍生推恩(特命官)者林自一人而已”。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三舍法”的特点。(10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北宋政府实施“三舍法”的意义。(5分) 【考点】王安石变法——“三舍法” 【解析】(1)可根据材料中的信息“生员分三等”“上舍(生)以百员,内舍(生)以二百员为限”“(以)王安石主修的《三经新义》……作为教科书”“外舍生……(考)试……升内舍生;内舍生……(考)试……升上舍生”“升舍时还要参考每月所记学生的行、艺”“上舍生分三等,上等者可直接任命为官,中等者可直接参加殿试,下等者可直接参加‘省试’。但要求很严”作答。(2)可根据材料中考试升舍、上舍生与官员任用相结合、考试教材为王安石主修的《三经新义》等信息思考作答。 【答案】(1)特点:太学生员分为三等,上舍和内舍有人数限定;编撰儒家经典作为教科书;从外舍到内舍通过定期考试逐级进升;升舍标准把考试成绩和平时行艺相结合;上舍考试和科举考试、官员任用相结合(或上舍上等者可不经过科举考试直接为官,但要求很严格)。(10分) (2)意义: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或有助于太学教学质量和地位的提高):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有利于北宋社会改革。(5分) 5、(10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王安石变法在变法的过程中没有新生力量冒出来,没有推动和支持变法的社会的基础。成功的变法在突破现有体制的时,出现了新生力量,就商鞅变法而言,新生力量就是平民和农民。……王安石各种各样的“新政”都是设计精巧的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但是在实践中全都碰了壁,不仅没有实现他当初的设想,反而打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和交易。官员反对新法,因为新法伤害了官员的利益;民众怨声载道,因为民众没有从新法中得到实惠。于是新法必定失败。                   ——摘自新浪网读书博文《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成败》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突破现有体制”在政治领域的表现”。据材料分析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一成一败的核心因素。(6分) (2)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是当时非议最大的改革措施,依据材料谈谈你的理解(4分) 【考点】(1)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2)王安石变法 【解析】(1)第一小问结合商鞅变法的政治方面的措施回答即可,如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授爵制;实行郡县制,建立中央集权制等;第二小问注意结合材料信息,“王安石变法在变法的过程中没有新生力量冒出来,没有推动和支持变法的社会的基础”,从中可以得出二者成败的原因。(2)该问难度较小,结合材料信息进行回答即可,从材料“官员反对新法,因为新法伤害了官员的利益;民众怨声载道,因为民众没有从新法中得到实惠”中,可以直接得出问题的答案。 【答案】(1)表现: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授爵制;实行郡县制,建立中央集权制。(4分) 因素:是否有新生力量的支持(或是否有支持或推动社会变法的社会基础)(2分) (2)理解:青苗法实施后,许多地方官员强制农民“借贷”,民众没有从中得到实惠,缺乏社会(群众)基础;青苗法损害了大地主、大官僚和大商人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抵制和反对。(4分) 6、今人认为王安石变法作用明显,影响深远,而宋人却对其颇多非议,理学家们对其批评尤为激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专用己意,训释经典,倚威为化,以利为罗。……故五十年间,经术颓靡,日入于暗味、支离,而六经置于空虚无用之地。……轻用已私,纷更法令。兴利而忘义,尚功而悖道,人皆知安石废祖宗法令,而不知其与祖宗之道废之也。”     ——(宋)胡宏《五峰集》   材料二 “然其(指王安石)为人,质虽清介而器本偏狭,志虽高远而学实凡近。……今谓安石之学,独有得于刑名度数,而道德性命则为有所不足……夫以佛老之言为妙道,而谓礼法事变为粗迹,此正王氏之深蔽。”   ——(宋)朱熹《读两陈谏议遗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变法中哪些具体措施引起了胡宏的不满?(4分) (2)据材料二,朱熹从哪些方面对王安石提出了批评?(2分) (3)据上述材料,胡、朱二人批评王安石变法的相同原因是什么?其目的何在?(4分) 【考点】王安石变法 【解析】(1)材料中 “训释经典,倚威为化,以利为罗……兴利而忘义”说明胡宏对王安石的不满,结合所学从王安石变法中与“利”和“训释经典” 有关的措施来作答。(2)从材料二中“质虽清介而器本偏狭,志虽高远而学实凡近”可以概括出答案。(3)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而不知其与祖宗之道废之也”与材料二中“德性命则为有所不足……而谓礼法事变为粗迹,此正王氏之深蔽”来归纳二人的相同原因;第二小问目的从发展理学角度分析作答。 【答案】(1)措施:免役法;市易法;均输法;重新编纂教科书(重新解释儒家经典)。(4分) (2)批评:人品和学问。(2分) (3)原因:变法轻礼、义。 目的:弘扬理学。(4分) 7、(2014德州一模45).(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秦国的文化传统中,宗法观念相对淡薄,商鞅利用这一点……建立君主的绝对权威……鼓励、引导并强制秦人把大家族变为小家庭,“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     ——王绍东《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 (1)商鞅变法是如何建立君主的绝对权威的?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小家庭政策得以推行的作用。(6分) 材料二 苏轼给宋神宗上书: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骤至富强,亦以召怨天下,虽得天下,旋踵灭亡。 (2)概括材料二中苏轼的观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出发点。(4分) 【考点】(1)商鞅变法(2)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 【解析】(1)第一小问可从取消宗法制,实行军功爵制以及取消分封制,建立县制等角度思考作答;第二小问可从促进农业的发展、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增强秦国的国力等角度思考作答。(2)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商鞅变法……(使秦)旋踵灭亡”作答;第二小问可从苏轼的阶级属性及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等角度思考作答。 【答案】(1)权威:利用整合秦国文化观念;实行军功爵制,废分封,建立县制。(4分) 作用:这不仅有利于农业生产,有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派徭役、兵役,加速了人口增长,为秦国国力的强大奠定基础。(2分) (2)观点:商鞅变法导致秦朝快速灭亡。 出发点:苏轼站在大官僚的立场上,借评说商鞅变法反对王安石变法。(4分)
本文档为【王安石变法 材料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7161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6KB
软件:Word
页数:6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19
浏览量: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