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盐酸吡格列酮胶囊说明书.doc

盐酸吡格列酮胶囊说明书.doc

举报
开通vip

盐酸吡格列酮胶囊说明书.doc盐酸吡格列酮胶囊说明书.doc 核准日期:2007年5月22日 盐酸吡格列酮胶囊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盐酸吡格列酮胶囊 商品名称:贝唐宁 英文名称:piogli tazone Hydrochloride Capsules 汉语拼音:Yansuan Pigel ietong Jiaonang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盐酸吡格列酮,其化学名为(?)5-[[4-[2-(5-乙基-2-吡啶]乙氧基]苯基甲基]-2,4-噻唑烷二酮盐酸盐,基结构式为: 分子...

盐酸吡格列酮胶囊说明书.doc
盐酸吡格列酮胶囊 说明书 房屋状态说明书下载罗氏说明书下载焊机说明书下载罗氏说明书下载GGD说明书下载 .doc 核准日期:2007年5月22日 盐酸吡格列酮胶囊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盐酸吡格列酮胶囊 商品名称:贝唐宁 英文名称:piogli tazone Hydrochloride Capsules 汉语拼音:Yansuan Pigel ietong Jiaonang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盐酸吡格列酮,其化学名为(?)5-[[4-[2-(5-乙基-2-吡啶]乙氧基]苯基甲基]-2,4-噻唑烷二酮盐酸盐,基结构式为: 分子式:CHNOS.HCI 分子量:392.89 192023 [性状]本品为硬胶囊,内含白色或类白色颗粒。 [适应症] 对于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患者,盐酸吡格列酮可与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联合以控制血糖。盐酸吡格列酮可单独使用,当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和单药治疗不能满意控制血糖时,它也可与磺脲类药物,二甲双胍或胰岛素合用。 1 2型糖尿病的控制还应包括营养咨询,必要的减肥和体育锻炼。这些努力不仅在2型糖尿病的初始治疗时很重要,在药物维持治疗时也是如此。 【规 格】30mg(以吡格列酮计) 【用法用量】 盐酸吡格列酮应每日服用一次,服药与进食无关。 糖尿病治疗应个体化。治疗反应用糖化血红蛋白(HbA)评价更1c理想,与单用空腹血糖(FBG)相比,它是评价长期血糖控制的更好指标。HbA反映了过去2到3个月的血糖情况。临床应用时,建议除1c 非血糖控制变差,患者的盐酸毗格列酮治疗应足够长(3个月),以评价HbAlc的改变。 单药治疗: 单用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不足以控制血糖时,可进行盐酸吡格列酮单药治疗,初始剂量可为每次15毫克或30毫克1次,日。如列初始剂量反应不佳,可加量至每次45毫克(1次,日。如患者对单药治疗反应不佳,应考虑联合用药。 联合治疗 磺脲类药物:与磺脲类药物合用时,盐酸吡格列酮初始剂量可为每次5毫克或30毫克,1次,日。当开始盐酸吡格列酮治疗时,磺脲类剂量可维持不变。当病人发生低血糖时,应减少磺脲类药物用量。 二甲双胍:与二甲双胍合用时,盐酸吡格列酮初始剂量可为每次15毫克或30毫克,1次,日。开始盐酸毗格列酮治疗时(二甲双胍 2 剂量可维持不变。一般而言,与二甲双胍合用时(二甲双胍无须降低剂量也不会引起低血糖。 胰岛素:与胰岛素合用时,盐酸吡格列酮初始剂量可为每次15毫克或30毫克,1次/日。开始盐酸吡格列酮治疗时,胰岛素用量可维持不变。对于联用盐酸吡格列酮和胰岛素的病人(当出现血糖浓度低至100毫克,分升以下时,可降低胰岛素用量10,到25,。进一步根据血糖结果进行个体化调整。 目前尚无盐酸吡格列酮与其它噻唑 烷二酮类药物合用的数据。 最大推荐剂量 盐酸吡格列酮剂量不应超过每次45毫克,1次,日,因为超过这一剂量的用药尚未进行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剂量超过30毫克的联合用药也尚未进行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 对于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剂量无须调整(参见【药代动力学】,特殊人群,肾功能不全)。 如治疗开始前,患者出现活动性肝病的临床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或血清转氨酶升高(ALT超过正常上限的2.5倍),应不应开始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参见[注意事项],一般,对肝脏的影响)。 目前尚无盐酸吡格列酮在18岁以下患者使用的数据,故盐酸吡格列酮不宜用于儿童患者。 [不良反应] 在世界范围内的临床试验中,超过3700名2型糖尿病病人接受了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在美国进行的临床试验中,超过2500名病人 3 接受了盐酸吡格列酮治疗,超过1100名病人疗程达6个月或以上,超过450名病人疗程达1年或更久。 表-1显示了以盐酸吡格列酮单药治疗(剂量7.5毫克,15毫克,30毫克,45毫克,1次/日),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中,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类型。 表-1 安慰剂对照的盐酸吡格列酮单药治疗临床研究: 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病人中报道率达到5%的不良反应 安慰剂 盐酸吡格列酮 N=259 N=606 上呼吸道感染 8.5 13.2 头痛 6.9 9.1 鼻窦炎 4.6 6.3 肌痛 2.7 5.4 牙齿疾病 2.3 5.3 糖尿病恶化 8.1 5.1 喉炎 0.8 5.1 盐酸吡格列酮与磺脲类药物(N=373)、二甲双胍(N=168)或胰岛素(N=379)合用时,临床不良反应类型与盐酸吡格列酮单药治疗相仿,唯一例外是与胰岛素合同时,水肿发生率增加(吡格列酮:15%,安慰剂:7%)。由于不良反应(除高糖血症外)退出临床试验的发生率,安慰剂组(2.8%)与盐酸吡格列酮组(3.3%)相仿。 与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合同时,曾有病人出现轻至中度低血糖。与一种磺脲类药物合用时,安慰剂组病人低血糖发生率为1%,盐酸吡格列酮组为2%。与胰岛素合用时,安慰剂组病人低血糖发生率为5%,15毫克盐酸吡格列酮组为8%,30毫克盐酸吡格列酮组为15%(参见[注意事项],一般,低血糖症)。 在美国进行的双盲研究显示,单药治疗时,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病 4 人贫血发生率为1.0%,安慰剂治疗病人为0.0%。与胰岛素合同时,盐酸吡格列酮组治疗病人贫血发生率为0.3%,安慰剂治疗病人为1.6%。与二甲双胍合同时,盐酸吡格列酮组治疗病人贫血发生率为1.2%,安慰剂治疗病人为0.0%。 在美国进行的所有临床试验均显示,盐酸吡格列酮组病人水肿发生率比安慰剂治疗组高。单药治疗时,盐酸吡格列酮组4.8%病人有水肿,安慰剂组为1.2%。与胰岛素合同时,水肿发生率最高(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组为15.3%,安慰剂组为7.0%)。所有病例均仅为轻或中度(参见[注意事项],一般,水肿)。 实验室 17025实验室iso17025实验室认可实验室检查项目微生物实验室标识重点实验室计划 异常 血液学:盐酸吡格列酮可能会使血红蛋白和比细胞压积下降。就全部临床研究而言,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的病人血红蛋白均值降低了2%到4%。一般而言,此类变化出现在治疗最初的4到12周时,之后相对平稳。这些变化可能与盐酸吡格列酮造成血浆容量增加有关,目前尚未发现有重要的临床血液学意义。 血清转氨酶水平:在美国进行的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中,1526个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病人中共有4名(0.26%),793个安慰剂治疗病人中共有2名(0.25%),ALT?3倍正常高限。在美国进行的所有临床研究中,2561名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病人中共有11名(0.43%)ALT?3倍正常高限。所有有随访值的病人升高都为可逆性的。在接受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的群体中,最后一次访视时胆红素、AST、ALT、碱性磷酸酶和GGT的均值均低于基线测定时的均值。在美国,因为肝 5 功能异常退出临床试验的病人不足0.12%。 在知情同意的临床试验中,未见导致肝衰竭的体质特异性药物反应(参见[注意事项],一般,对肝脏的影响)。 CPK水平:临床试验中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时,曾观察到散发、短暂的肌酸磷酸激酶(CPK)水平升高。有7位病人出现过一次,单独的CPK升高(超过正常上限10倍,数值为2150到8610)。7位病人中,5位继续接受盐酸吡格列酮治疗,2位是在试验结束后出现CPK升高的。这些升高均得以恢复,且无明显临床后遗症。这一情况与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的关系尚未明确。 [禁忌] 盐酸吡格列酮禁用于对此产品或其任何成分过敏的病人。 [注意事项] 一般 盐酸吡格列酮仅能在胰岛素存在下发挥降糖作用,故不应用于I型糖尿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 低血糖症:当患者联合使用盐酸吡格列酮和胰岛素或其他口服降糖药时,有发生低血糖症的风险,此时可能有必要降低同用药物的剂量。 排卵:绝经期前不排卵的胰岛素抵抗患者,噻唑烷二酮,包括盐酸吡格列酮的治疗可能导致重新排卵。作为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的结果之一,这些患者不采取有效避孕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则有怀孕的风险。 血液学:盐酸吡格列酮可能造成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的降低。 6 就所有临床研究而言,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组病人的血红蛋白指标降低了2%到4%。这一变化主要出现在治疗开始的4到12周时,之后基本保持平稳。这些变化可能与血浆容积增加有关,在血液学方面无重要的临床意义(参见[不良反应],实验室异常,血液学)。 水肿:水肿病人使用盐酸吡格列酮时应谨慎。在2型糖尿病双盲临床试验中,曾有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病人发生轻到中度水肿。参见[不良反应]。 心脏:在临床前的试验中,噻唑烷二酮包括吡格列酮可造成血浆容积增加和由前负荷增加引起的心脏肥大,一个有334名2型糖尿病患者参加,为期6个月的安慰剂对照研究和一个有至少350名2型糖尿病的长期(1年或以上)开放性研究中,超声心动显示,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病人平均左室质量指数无显著增加,平均心脏指数无显著降低。 在排除了按照纽约心脏病学协会(NYHA)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心功能III级和IV级的病人后,在临床试验中未见与容量增加有关的严重心脏有良反应(如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在盐酸吡格列酮临床试验中,不包括以NHYA标准心功能III级和IV级的病人。对于NHYA标准心功能III级的病人,盐酸吡格列酮不宜使用。 对肝脏的影响:曲格列酮是噻唑烷二酮类中的另一药物,它有体质特异的肝毒性。上市后的临床应用中,曾报道过罕见的肝衰竭、肝移植和死亡病例。在知情同意的2型糖尿病病人对照临床试验中,与安慰剂相比,曲格列酮组具临床意义的肝肺升高(ALT超过3倍正常 7 上限)更多见,还报道了很少见的可逆性黄疸病例。 在世界范围内的临床研究中,共有超过4500名受试者接受了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在美国进行的临床研究中,超过2500名2型糖尿病病人使用了盐酸吡格列酮。结果未发现有药物引起的肝毒性和ALT升高。 在美国进行的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中,1526名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病人中共有4名(0.26%),793名安慰剂治疗病人中共有2名(0.25%)出现过ALT超过正常上限3倍的情况。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病人ALT的升高是可逆的,且不一定与盐酸吡格列酮治疗有关。 尽管无临床数据显示盐酸吡格列酮存在肝毒性或可使ALT升高,但由于吡格列酮与曲格列酮的结构相似,而后者有体质物异性的肝毒性,并曾有罕见病例出现肝衰竭、肝移植和死亡。为此特建议接受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的患者进行定期的肝酶测定。在开始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前,所有病人均应测定血清ALT(谷丙转氨酶)水平,在治疗的第一年,每两个月再行测定,之后此项检查也应定期进行。当有症状提示病人肝功能异常,如:恶心、呕吐、腹痛、疲劳、食欲不振、尿色加深等时,也应进行肝功能测定,是否继续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应在实验室测定基础上进行临床判断。如出现黄疸,应停药。 如病人有活动性肝病的证据或ALT水平超过正常上限2倍,不应开始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在基线测定或盐酸吡格列酮治疗期间,肝酶轻度升高(ALT水平在1到2.5倍正常上限之间)的病人,应加以评估,判断肝酶升高的进程。对肝酶轻度升高的病人,盐酸吡格列酮 8 治疗的开始和继续都应谨慎,应进行适当的临床随访,包括更频繁的肝酶监测。如血清转氨酶水平再升高(ALT超过2.5倍正常上限),肝功能检查应更频繁,直到肝酶水平恢复正常或回到治疗前水平。如ALT超过3倍正常上限,应尽快重复检验。如ALT水平仍超过3倍正常上限或病人出现黄疸,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应中止。 对于使用曲格列酮时出现过肝脏问题、肝功能异常或黄疸的病人,目前无数据说明使用吡格列酮是否安全。服用曲格列酮时肝酶正常的病人,当换用盐酸吡格列酮时,建议在开始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前,至少有一周的清洗期。 实验室检查 为监测血糖对盐酸吡格列酮的反应,应定期测定FBG和HbA1c。 所有病人在开始治疗前及治疗中均应定期进行肝酶监测(参见【注意事项】,一般,对肝脏的影响和【不良反应】,实验室异常,血清转氨酶水平)。 病人宣教 对病人进行如下宣教是很重要的。病人应坚持饮食控制,定期测定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在应激,如发热、外伤、感染、手术等期间,治疗可能需要调整,应提醒病人及时咨询。 应告知病菌人,治疗开始前要抽血检查肝功能,同样的检查在治疗的第一年每两个月进行一次,以后也要定期进行。应告知病人,有无法解释的恶心、呕吐、腹痛、疲劳、食欲不振、尿色加深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9 就告知病人,盐酸吡格列酮每日服药一次,服药与时餐无关。如漏服,次日不应加倍服药。 当与胰岛素或其他口服降糖药联合应用时,合有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以及其症状、治疗和易导致低血糖发生的情况均应向病人及亲属说明。 对于绝经期前无排卵的胰岛素抵抗病人,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可能使排卵重新开始,有可能需考虑采取避孕措施。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妊娠类型C:在器官发生过程中,大鼠口服80毫克/千克,免口 2服160毫克/千克(基于毫克/米,分别约为人最大推荐口服剂量的17倍和40倍),未见吡格列酮存在致畸性。大鼠口服达30毫克/千克 2/日和以上(基于毫克/米,约相当于10倍人最大推荐口服剂量)时,可观察到胚胎毒性。大鼠在妊娠免期和哺乳期口服10毫克/千克和以 2上剂量(基于毫克/米,约为人最大推荐口服剂量的2倍)时,其后代体重下降,出现出生后发育迟缓。 在孕妇方面,尚无足够且控制良好的研究。只有当对胎儿潜在的好处超过潜在风险时,才应在孕期使用盐酸吡格列酮。 因为现有数据强烈提示孕期血糖异常与先天异常和新生儿患病率、死亡率升高相关,大部分专家建议,怀孕期间使用胰岛素尽量将血糖控制到正常水平。 哺乳期妇女: 在泌乳大鼠中,吡格列酮可分泌到乳汁中。尚不清楚人可否将盐 10 酸吡格列酮分泌入乳汁。因为许多药物可分泌入乳汁,母乳喂养的妇女不应使用盐酸吡格列酮。 【儿童用药】 儿童使用盐酸吡格列酮是否安全,有效尚无定论。 【老年用药】 在安慰剂对照的盐酸吡格列酮临床试验中,约有500名病人年龄在65岁或以上。盐酸吡格列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这些病人和年轻病人之间无显著差别。 【药物相互作用】 口服避孕药:同时应用另一噻唑烷二酮和含乙炔雌二醇、炔诺酮的口服避孕药时,二者的血浆浓度都会降低约30%,这可能会使避孕作用消失。同时应用盐酸吡格列酮和口服避孕药的药代动力学评价尚示进行。所以,对于同时使用盐酸吡格列酮和口服避孕药的病人,避孕应更谨慎。 格列吡嗪:对于健康受试者,同时应用盐酸吡格列酮(45毫克1次/日)和格列吡嗪(5.0毫克1次/日)共7日,未改变格列吡嗪的稳态药代动力学指标。 地高辛:对于健康受试者,同时应用盐酸吡格列酮(45毫克1次/日)和地高辛(0.25毫克1次/日)共7日,未改变地高辛的稳态药代动力学指标。 华法令:对于健康受试者,同时应用盐酸吡格列酮(45毫克1次/日)和华法令,未改变华法令的稳态药代动力学指标。而且,接 11 受长期华法令治疗的病人,服用盐酸吡格列酮不会对凝血酶原时间产生有临床意义的影响。 二甲双胍:对于健康受试者,服用7日盐酸吡格列酮(45毫克1次/日)后,再同时予二甲双胍(1000毫克)和盐酸吡格列酮(45毫克),未改变二甲双胍的单剂药代动力学指标。 吡格列酮的代谢需细胞色素P450的CYP3A4同功酶。需此酶代谢的药物还有:红霉素、阿司咪唑、钙通道阴滞剂、西沙必利、肾上腺皮质激素、环孢素、HMG-CA还原酶抑制剂,taxcrolimus、三唑O 仑、trimetrexata等,抑制吡酶的药物有:酮康唑、伊曲康唑等。盐酸吡格列酮与上述药物的相互作用尚未进行特定的、正式的药代动力学试验。在体外,酮康唑显著抑制吡格列酮的代谢(参加【药代动力学】,代谢)。由于尚需收集更多数据,同时服用酮康唑和盐酸吡格列酮的病人应更频繁的评估血糖控制。 【药物过量】 在对照组的临床试验中,出现了一例病人服用盐酸吡格列酮过量。一男性患者以120毫克/日的剂量服用了4天,之后的7天里,用药剂量达180毫克/日,患者自述此期间未出现任何临床症状。 当出现服药过量时,应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进行适当的支持治疗。 【临床试验】据国外文献报道 单药治疗 在美国,为评价盐酸吡格列酮单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曾进行了 12 三个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治疗持续时间为16到26周。这些研究对照了盐酸吡格列酮(最高剂量45毫克1次/日)和安慰剂的效果,共研究了865个病人。 在一个持续26周、不同剂量的研究中,408名2型糖尿病人随机分成5组,分别接受1次/日的7.5毫克、15毫克、30毫克、45毫克盐酸吡格列酮或安慰剂治疗。曾进行的降糖治疗在双盲试验开始前8周即停止了。在试验结束时,15毫克、30毫克和45毫克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组在HbA和空腹血糖(FBG)等指标上,与安慰剂组相比lc 有显著差异。图-1显示了此26周研究中,全部参加研究者随时间变化的FBG和HbA指标情况。 lc 图-1在一持续26周、安慰剂对照、不同剂量研究中的血糖参数 表-2 显示了全部参加研究者的HbA和FBG值。 lc 表-2在一持续26周、安慰剂对照、不同剂量研究中的血糖参数 安慰剂 盐酸吡格列酮 盐酸吡格列酮 盐酸吡格列酮 15毫克 30毫克 45毫克 1次/日 1次/日 1次/日 全部对象 13 HbA(%) N=79 N=79 N=85 N=76 lc 基线(均值) 10.4 10.2 10.2 10.3 基线变化(校正均值+) 0.7 -0.3 -0.3 -0.9 与安慰剂的差别 -1.0* -1.0* -1.6* (校正均值+) FBG(毫克/分升) N=79 N=79 N=84 N=77 基线(均值) 268 267 269 276 基线变化(校正均值+) 9 -30 -32 -56 与安慰剂的差别 -39* -41* -65* (校正均值+) +针对基线、抽样中心、抽样中心治疗相互作用进行的调整。 *与安慰剂相比,P?0.050 研究对象中,包括未经过任何降糖治疗的病人(未治疗31%)和入选时在接受治疗的病人(曾治疗69%)。表-3显示了未治疗和曾治疗亚组的数据。在双盲治疗前,所有病人都接受了8周的清洗/预备期。预备期中,未治疗组HbA和FBG值从筛查到基线测定时无明lc 显变化;而曾治疗组在清洗期中血糖控制不佳,HbA和FBG升高。 lc 虽然与基线测定时比,曾治疗组接受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的大多数病人HbA和FBG降低了,但在不少病人中,此二值在试验结束时lc 未降回到筛查时的水平。此试验的设计限制了对由其他治疗直接转入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病人的评价。 表-3 在一持续26周、安慰剂对照、不同剂量研究中的血糖参数 安慰剂 盐酸吡格列酮 盐酸吡格列酮 盐酸吡格列酮 15毫克 30毫克 45毫克 1次/日 1次/日 1次/日 未治疗 HbA(%) N=25 N=26 N=26 N=21 lc 筛查(均值) 9.3 10.0 9.5 9.8 基线(均值) 9.0 9.9 9.3 10.0 基线变化(校正均值+) 0.6 -0.8 -0.6 -1.9 与安慰剂的差别 -1.4 -1.3 -2.6 (校正均值+) 14 FBG(毫克/分升) N=25 N=26 N=26 N=21 筛查(均值) 223 245 239 239 基线(均值) 229 251 225 235 基线变化(校正均值+) 16 -37 -41 -64 与安慰剂的差别 -52 -56 -80 (校正均值+) 曾治疗 HbA(%) N=54 N=53 N=59 N=55 lc 筛查(均值) 9.3 9.0 9.1 9.0 基线(均值) 10.9 10.4 10.4 10.6 基线变化(校正均值+) 0.8 -0.1 -0.0 -0.6 与安慰剂的差别 -1.0 -0.9 -1.4 (校正均值+) FBG(毫克/分升) N=54 N=53 N=59 N=55 筛查(均值) 222 209 230 215 基线(均值) 285 275 286 292 基线变化(校正均值+) 4 -32 -27 -55 与安慰剂的差别 -36 -31 -59 (校正均值+) *针对基线、抽样中心进行的调整。 在一荐持续24周的研究中,260名患2型糖尿病的病人被随机分入两个剂量渐增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组之一,或分入模拟剂量渐增的安慰剂组。此前的降糖治疗均在双盲期开始前6周停止。在第一个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组中,患者接受了7.5毫克1次/日的初始治疗,4周后,剂量增至15毫克1次/日,再过4周后,增至30毫克1次/日并延续到研究结束(共16周)。在第二个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组,患者的初始治疗为15毫克1次/日,剂量增加情况同第一组。在结束时,与安慰剂组相比在HbA和FBG上,盐酸吡格列酮治疗产生了统计学lc 上显著的改善(参见表-4)。 表-4在一持续26周、安慰剂对照、不同剂量研究中的血糖参数 安慰剂 盐酸吡格列酮 盐酸吡格列酮 30毫克 45毫克 1次/日 1次/日 15 全部对象 HbA(%) N=83 N=85 N=85 lc 基线(均值) 10.8 10.3 10.8 基线变化(校正均值++) 0.9 -0.6 -0.6 与安慰剂的差别 -1.5* -1.5* (校正均值+) FBG(毫克/分升) N=78 N=82 N=85 基线(均值) 279 268 281 基线变化(校正均值+) 18 -44 -50 与安慰剂的差别 -62* -68* (校正均值++) +剂量增至的最终值 ++对针对基线、抽样中心、抽样中心治疗组相互作用进行的调整。 *与安慰剂相比P?0.050 对于未接受过降糖治疗的病人(24%),筛查时HbA均值为 lc10.1%,FBG均值为238毫克/分升。在基线测定时,HbA均值为 lc10.2%,FBG均值为243毫克/分升。与安慰剂相比,剂量渐增至30毫克和45毫克的盐酸吡格列酮治疗使HbA均值分别由基线降低了lc 2.3%和2.6%,使FBG均值分别降低了63毫克/分升和95毫克/分升。对于接受过降糖治疗的病人(76%),在筛查时,以前的治疗就中断了。筛查时,HbA均值是9.4%,FBG均值是216毫克/分升。在基lc 线测定时,HbA均值是10.7%,FBG均值是290毫克/分升。与安慰lc 剂相比,剂量渐增至30毫克和45毫克的盐酸吡格列酮治疗使HbAlc均值分别由基线降低了1.3%和1.4%,使FBG均值分别降低了55毫克/分升和60毫克/分升。在研究结束时,不少试验前曾接受过治疗的病人HbA和FBG未降至筛查时水平。 lc 在一持续16周的研究中,197位2型糖尿病病人被随机分入1次/日的30毫克盐酸吡格列酮或安慰剂治疗组。此前的降糖治疗在双 16 盲期开始前6周全部中断。在结束时,与安慰剂相比,在HbA和FBGlc指标上,30毫克盐酸吡格列酮治疗产生了有统计学显著性的改善。 表-5在一持续16周安慰剂对照研究中的血糖参数 安慰剂 盐酸吡格列酮 30毫克 1次/日 全部对象 HbA(%) N=93 N=100 lc 基线(均值) 10.3 10.5 基线变化(校正均值++) 0.8 -0.6 与安慰剂的差别 -1.4* (校正均值+) FBG(毫克/分升) N=91 N=99 基线(均值) 270 273 基线变化(校正均值+) 8 -50 与安慰剂的差别 -58* (校正均值++) +针对基线、抽样中心、抽样中心治疗组相互作用进行的调整。 *与安慰剂相比P?0.050 对于未接受过降糖治疗的病人(40%)筛查时,HbA均值为 lc10.3%,FBG均值为240毫克/分升。基线测定时,HbA均值为 10.4%,lcFBG均值为254毫克/分升。与安慰剂相比,30毫克的盐酸吡格列酮治疗使HbA均值由基线降低了1.0%,使FBG均值降低了62毫克/lc 分升。对于之前接受过降糖治疗的病人(60%),在筛查时,以前的治疗就中断了。筛查时,HbA均值是9.4%,FBG均值是216毫克/lc 分升。在基线测定时,HbA均值是10.6%,FBG均值是287毫克/lc 分升。与安慰剂相比,30毫克的盐酸吡格列酮治疗使HbA均值由基lc线降低了1.3%,FBG均值降低了46毫克/分升。在研究结束时,不少试验前曾接受过治疗的患者,HbA和FBG值未降回到筛查时水lc 17 平。 联合治疗 为评价对于用磺脲类药物、二甲双胍或胰岛素未能良好控制血糖(HbA?8%)的2型糖尿病病人,对盐酸吡格列酮的治疗效果,进lc 行了三个持续16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试验前的降糖治疗为单药或为联合用药。 在一个联合治疗研究中,共有560名2型糖尿病病人,试验前,他们或单用一磺脲类或用一磺脲类和另一降糖药治疗。他们被随机分入1次/日的15毫克、30毫克盐酸吡格列酮组或安慰剂组,接受治疗。研究期间,他们继续使用原来的磺脲类芗治疗,除磺脲类药物外的其他治疗则停止了。与安慰剂相比,盐酸吡格列酮与磺脲类合用使HbAlc均值明显降低,达0.9%(15毫克组)和1.3%(30毫克组)。与安慰剂相比,FBG均值降低了39毫克/分升(15毫克组)和58毫克/分升(30毫克组)。无论患者使用的磺脲剂量是低、中或高(,50%,50%或,50%最高建议用量),盐酸吡格列酮和磺脲类药物联合使用都可发挥治疗效果。 第二个联合治疗研究包括328名2型糖尿病病人,试验前,他们或单用二甲双胍或用二甲双胍和另一降糖药。他们被随机分入1次/日的30毫克盐酸吡格列酮组或安慰剂组治疗,并继续使用二甲双胍治疗,除二甲双胍外,以前的其他治疗则停止了。与安慰剂相比,盐酸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合用可使HbA均值显著降低达0.8%。使FBGlc 均值降低了38毫克/分升。无论患者使用的二甲双胍剂量是低、中或 18 高(,2000毫克/日或?2000毫克/日),盐酸吡格列酮和其联合使用都可发挥治疗效果。 第三个联合治疗研究包括566名2型糖尿病病人,实验前,他们或接受中位数60.5单位/日的胰岛素治疗,或合用另一降糖药。他们被随机分入1次/日的15毫克、30毫克盐酸吡格列酮组或安慰剂组治疗。除胰岛素继续使用外,以前的其他降糖药均不再使用。与安慰剂相比,盐酸吡格列酮和胰岛素合用可使HbA均值(15毫克组:0.7%;lc 30毫克组:1.0%;)和FBG均值(15毫克组:35毫克/分升;30毫克组:49毫克/分升;)均明显降低。无论患者使用的胰岛素剂量是低、是高(,60.5单位/日或?60.5单位/日),盐酸吡格列酮和其联合使用都可发挥治疗效果。 [药理毒理] 药理作用 本品属噻唑烷二酮类口服抗糖尿病药,为高选择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PAR)的激动剂,通过提高外周和肝脏的胰岛素敏感性而控制血糖水平。其主要作用机理为激活脂肪、骨骼肌和肝脏等胰岛素所作用组织的PPAR核受体,从而调节胰岛素应答基因的转录,控制血糖的生成、转运和利用。 毒理研究 重复给药毒性:小鼠(100mg/kg)、大鼠(?4mg/kg)和犬(3mg/kg)经口重复给予本品(按体表面积折算,分别相当于临床推荐最大剂量的11、12倍),均发现心脏增大。在大鼠经口给药1年的试验中, 19 160mg/kg/日(按体表面积折算,分别相当于临床推荐最大剂量的35倍)组动物发生明显的心脏功能衰竭,从而导致与给药相关的动物提前死亡。猴口服本品剂量?8.9mg/kg(按体表面积折算,分别相当于临床推荐最大剂量的4倍)13周,也发肺心脏增大,但给药52周,剂量达32 mg/kg(按体表面积折算,分别相当于临床推荐最大剂量的13倍)却未见心脏增大。 遗传毒性:Ames试验、哺乳动物细胞正向基因突变试验(CHO/HPRT和AS52/XPRT)、CHL细胞体外细胞遗传学试验、非程序性DNA合成试验和体内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生殖毒性:在交配前及整个妊娠期,每日经口给予本品剂量达40mg/kg/日(按体表面积折算,分别相当于临床推荐最大剂量的9倍),对雌、雄大鼠的生育力未见不良影响。在器官形成期经口给药,大鼠剂量达80mg/kg,家兔达160 mg/kg/日(按体表面积折算,分别相当于临床推荐最大剂量的17倍和40倍),均未见致畸性。大鼠经口给药剂量?40mg/kg/日,可见分娩延迟和胚胎毒性,表现为着床后丢失率增加、发育延迟和低出生体重。对仔鼠的功能和行为未见毒性反应。家兔经口给药剂量为160 mg/kg时,可见胚胎毒性。大鼠妊娠后期和授乳期经口给药剂量?10mg/kg(按体表面积折算,相当于临床推荐最大剂量的2倍)仔鼠出生后发育延迟(体重下降)。尚无充分和严格控制的孕妇临床研究资料。只有当其潜在利益大于对胎儿的潜在危险性时,孕妇才可以服用本品。 本品能在大鼠的乳汁中分泌,但人乳汁中是否分泌本品尚不清 20 楚。由于许多药物通过人乳汁排泄,故浦乳妇女不应使用本品。 致癌性:用雌、雄大鼠进行了一项为期2年的致癌性试验,经口给药剂量达63mg/kg/日(按体表面积折算,相当于临床推荐最大剂量的14倍),结果显示,除膀胱外,其它器官未出现给药所致的肿瘤。给药剂量?4mg/kg/日(按体表面积折算,几乎与临床推荐最大剂量相等)时,在雄性大鼠体内发现良性和/或恶性过渡性细胞肿瘤。这些结果与人之间的相关性尚不清楚。用雌雄小鼠进行了为期2年的致癌性试验,经口给药剂量达100mg/kg/日(按体表面积折算,相当于临床推荐最大剂量的11倍),结果任何器官未出现因给药所致的肿瘤。在对临床试验中接受本品一年的1800多名患者进行的尿细胞学前瞻性评价中,未发现膀胱肿瘤。 [药代动力学]据国外文献报道: 1日1次口服给药24小时后,总吡格列酮(吡格列酮和其活性代谢产物)血清浓度仍比较高。7天内,吡格列酮和总吡格列酮达到稳态血清浓度。稳态时,吡格列酮的两个有药理活性的代谢产物,代谢产物III(M-IV),血清浓度达到或超过吡格列酮的水平。在健康志愿者和2型糖尿病病人中,吡格列酮占总吡格列酮峰浓度的30%~50%,占血清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的20%~25%。 分别给药15毫克/日及30毫克/日,吡格列酮和总吡格列酮的血清峰浓度(Cmax)、AUC和血清谷浓度(Cmin)均成比例增加。而以60毫克/日给药时,吡格列酮和总吡格列酮的增长略低于剂量增高的比例。 21 吸收:口服给药后,空腹情况下,30分钟后可在血清中测到吡格列酮,2小时后达到峰浓度。食物会将峰浓度时间推迟到3~4小时,但不改变吸收率。 分布:单剂给药后吡格列酮的平均表观分布容积(Vd/F)是0.63?0.41(平均值?标准差)升/千克体重。在人血清中,吡格列酮蛋白结合率很高(,99%),主要结合于血清白蛋白,也与其它血清蛋白结合,但亲和力低。代谢物M-III和M-IV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率也很高(,98%)。 代谢:吡格列酮通过羟基化和氧化作用代谢。代谢产物也部分转化为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物。在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中,代谢产物M-II和M-IV(吡格列酮的羟基化衍生物)和M-III(吡格列酮的酮代谢产物)均有药理活性。在多次给药后,人血清中主要的药物形式除吡格列酮外,还有M-III和M-IV。稳态时,在健康志愿者和2型糖尿病人中,吡格列酮均占血清总峰浓度的30%~50%和总AUC的20%~25%。 当与表达人的P或人肝微粒体一起孵育时,吡格列酮主要形成450 M-IV,也生成少量的M-II。在吡格列酮肝代谢中,细胞色素P的450主要同功酶为CYP2C8和CYP3A4,其他很多同功酶,包括主要分布在肝外的CYP1A1也参与代谢。在体外等摩尔浓度时,酮康唑可抑制达85%的肝吡格列酮代谢。与人P肝微粒体孵育时,吡格列酮并450 不抑制P活性。尚未进行人体内的研究确定吡格列酮是否可诱导450 CYP3A4生成。 22 排泄和清除:空腹给药时,约相当于15%至30%剂量的吡格列酮在尿中出现。排泄药物主要是代谢产物及其结合物,而肾对吡格列酮的清除可忽略。据研究,大部分口服药以原形或代谢产物形式排泄入胆汁,并从粪便清除。 吡格列酮和总吡格列酮的平均血清半衰期分别为3~7小时和16~24小时,计算出的吡格列酮表观清除率(CL/F)为5~7升/小时。 特殊人群: 肾功能不全:在中度(肌酐清除率30~60毫升/分钟)至重度(肌酐清除率,30毫升/分钟) 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中,吡格列酮、M-III和M-IV的血清清除半衰期与在正常人中的相同。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无须调整(参见[用法用量],最大推荐剂量)。 肝功能不全:与正常对照相比,肝功能不全(Child-Pugh分级B或C)患者吡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平均峰浓度降低约45%,而平均AUC值不变。 如患者有活动性肝疾病的临床证据或血清转氨酶(ALT)水平超过正常高限的2.5倍时,不应用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参见[注意事项],地肝脏的影响)。 老年人:与年轻人比,健康老年人吡格列酮和总吡格列酮的血清峰浓度无明显变化,AUC值略高,最终半衰期略长。这些变化没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儿童:尚无儿童的药代动力学数据。 23 性别:女性中,平均Cmax和AUC值增加20%到60%,无论单药,还是与磺脲类药物、二甲双胍或胰岛素合用,在男性和女性中,盐酸吡格列酮均可改善血糖控制,在对照临床试验中,男性大一些(HbAlc均值的差别平均为0.5%)。为达到良好血糖控制,治疗应个体化,但无须仅就性别差别而进行剂量调整。 种族:尚未获得不同种族的药代动力学数据。 [贮藏]室温下密封保存。 [包装]药品包装用PTP铝箔/药品包装用PVC硬片包装,规格30mg×7粒/板/盒。 [有效期]24个月。 [执行标准]WS-321(X-272)-2002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137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四川宝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 址:泸州市龙马潭区鱼塘镇望江路二段六号、八号 邮政编码:646100 电话号码:(028)86635370 (0830)2701406 传真号码:(028)86636551 (0830)2701140 注册地址:泸州市龙马潭区鱼塘镇望江路二段六号、八号 24
本文档为【盐酸吡格列酮胶囊说明书.doc】,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6606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3KB
软件:Word
页数:22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8-01-08
浏览量: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