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

举报
开通vip

曹刿论战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

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2分)选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又何间焉(参与) B(必以信(相信) C(虽不能察(明察) D(小大之狱(案件) 11((2分)选出下而各组中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 A(未能远谋 弗敢加也 B(衣食所安 安能辨我是雄雌 C(虽不能察 老妪力虽衰 D(弗敢加也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12((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13((2分)本文详细介绍了曹判在战前、战中(战后的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而对于交战的具体过程则略写,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 10. B 11 .A 12(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己经枯竭了敌方的士气已经枯竭了,而我方的士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13(因为这篇课文的主要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其他内容与中心关联不大这样处理,表现了军事家曹刿的远见卓识,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意近即可) 湖南省益阳市 吉林省长春市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左传》旧传为 (朝代)末年鲁国史官 (人名)所撰(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又何间焉( ) ?小惠未徧( ) ?小大之狱( ) ?望其旗靡( ) 11.面对齐军压境,庄公欲仓促迎战,乡人闲议漠视其战,曹刿却以布衣之身“请见”,曹刿 入见后与庄公的一番对话,使庄公明确了战争胜利的基础,这个基础是什么,(2分) 12.文中第二段,仅用“将鼓”“将驰”寥寥数语,便将庄公的鲁莽少谋之“鄙”表现得神情毕现那么,作者极言其“鄙”有何作用,(2分) 13.长勺之战,齐败鲁胜,鲁国为军事史册再添以弱胜强之经典战例曹刿功不可没,且一战成名;庄公虽鄙,但不乏可取之处庄公身上值得肯定的方面有哪些,(3分) 9.春秋 左丘明(共1分,每空0.5分) 10.?参与 ?同“遍”,遍及、普遍;或“通‘遍’,遍及、普遍” ?案件 ?倒下(共2分,每小题0.5分) 11.围绕“政治上取信于民”回答(或“民心所向”;或“百姓的支持”;或“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共2分,意思对即可) 12.围绕“(对比)突出曹刿的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指挥若定;能详察敌情;善于把握战机;谨慎果断;远谋(深谋远虑)”回答(共2分,对比手法不设分,答出人物特点中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 13.围绕“善于纳谏;知错就改;能虚心请教;不耻下问;虚怀若谷;用人不疑”回答(共3分,答出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 贵州省安顺市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3—17 题(19 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 又何间焉 ? 牺牲玉帛 ? 池非不深也 ? 亲戚畔之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5、乙文中孟子论述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决定长勺之战胜负的要素是“人和”,请你从甲文中找出体现这一观点的句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曹刿认为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3 分) 16、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被人认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他不“鄙”表现在哪里,根据甲文概括总结(4 分) 17、孟子在两千年前就发出警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请举一个事例谈谈你的认识(4 分) 13、(共4 分每题 1 分) ? 又何间焉 (参与) ? 牺牲玉帛 (祭祀用的猪、牛、羊等)(必须解释完整) ?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 ? 亲戚畔之(通“叛”,背叛) (必须解释完整) 14、(共4 分,每题2 分 关键词:“肉食者”、“鄙”、“天时”、“地利”、“人和”必须翻译正确) ? 身居高位的人(大官们)目光(见识)短浅,不能长远谋划(打算) ?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比不上人心向背(内 部团结) 15、(共3 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 分) 取信于民(1 分) 16、(共4 分 意思对即可得分))从两个方面表现鲁庄公的不“鄙”: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 取信于民 17、(4 分 言之有理、通顺即可) 例 1:二战初期,法西斯横扫欧洲大陆,涂炭生灵欧洲人民团结一致,奋起反抗,最终正义战胜了 邪恶 例2:八年抗日战争,日寇践踏我国土,山河破碎国共两党合作,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以弱胜强, 最终将日寇赶出中国 湖北省黄石市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文选段,完成第610题(15分) 【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选自《曹刿论战》)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2)公将鼓之( ) (3)虽千里不敢易也( ) (4)今日是也( )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作用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 D.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 8.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此庸夫/之怒也 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C.臣未/尝闻也 D.下视,其辙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而君逆毒人者,轻寡人与,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0.这两篇文章都记叙了弱国和强国之间的斗争情况,运用相同的方法塑造出了不同的人物形象,从而揭示了以弱胜强的原因认真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填写下面表格(3分) 人物人物性格特点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 曹刿 唐雎 (一) 6、(1)虚报(2)击鼓进军(3)交换(4)这样(每空1分) 7、B 8、B 9、(1)可你违背寡人,(是因为)轻视寡人吗,(主要得分点是“而”“逆”“轻”“与”,每点0.5分,共2分) (2)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也一定以实情判断(主要得分点是“狱”“虽”“察”“必”,每点0.5分,共2分) 10、 四川省泸州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4—7题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肉食者鄙 鄙: (2)小惠未徧 徧: (3)神弗福也 福: (4)齐师败绩 败绩: 5.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 A. 登轼而望之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 B. 战于长勺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C. 何以战 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命》) D. 乃入见 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6.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3分) 翻译: (2)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分) 翻译: 7. 本文选自《左传》,记叙的是长勺之战,在选作课文时编者却将标题定为《曹刿论战》,请简要谈谈你对此的理解(2分) 答: 三、文言文阅读(16分) 4.(共4分) 鄙陋(目光短浅);通“遍”,遍及、普遍; 赐福、降福;大败 (一词1分) 5.(2分)A 6.(共6分) (1)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等祭祀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如实向神禀报”(3分,牺牲1分,加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2)打仗,靠的是勇气头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枯竭了(3分,“一鼓作气”1分,“再”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7.(2分)本文略写战争过程,重点突出了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标题切中要点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 ‘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誉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 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 (1)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驰: (2)一鼓作气,再而衰 再: (3)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靡: (4)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 (5)虽欲言,无可进者 虽: 15(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彼竭我盈,故克之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6(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2分) 《曹刿论战(节选)》第一段,叙述了 的经过;《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第一段,邹忌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了 的原因 17(曹刿指挥作战,邹忌委婉劝谏,结果怎样? (4分) ( (1)曹刿指挥作战的结果: (2)邹忌委婉劝谏的结果: 14((5分)(1)驱车追赶 (2)第二次 (3)倒下 (4)指责 (5)即使 15((4分)(1)他们的勇气已尽而我们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2)能在公共场合议论(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可得到下等赏赐(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16((2分)齐鲁长勺之战 齐威王受蒙蔽(各占1分意思对即可) 17((4分)(1)鲁军打败齐军,克敌制胜(2)齐威王纳谏,燕赵韩魏来朝(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福建福州市 (一)阅读《曹刿论战》,完成9,13题(15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编,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肉 食 者 谋之 (2)弗 敢 加也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小惠未徧( ) (2)小信未孚( ) (3)公将鼓之( ) (4)再而衰(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2(选文详略得当,详写,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4分) 13(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出一处作简要分析(3分) (一)9. (1)肉食者,谋之(2)弗敢,加也(2分,每小题1分)10. (1)通“遍”,遍及,普遍 (2)为人所信服(3)击鼓进军(4)第二次(4分,每小题1分) 11(我看到他们的车印凌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2分) 12(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或: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双方交战的过程(4分,每空2分) 13. ?“公将战”表现鲁庄公面对强敌毫不畏惧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或:勤政爱民) ?“公与之乘”表现鲁庄公礼贤下士 ?“公问其故”表现鲁庄公不耻下问 ?鲁庄公发现曹刿才华出众,加以重用,表现鲁庄公知人善任 ?在作战时机的选择上,两次遭到曹刿否定,鲁庄公毫不介意,表现鲁庄公胸怀宽广,从善 如流 (3分,任选一处分析,意思对或言之有理均可) 《曹刿论战》中考题集锦 收藏人:神采飞扬7 isfollow(6775292); 2012-04-24 | 阅:9253 转:155 | 来源 大 中 小 | 分享 腾讯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搜狐微博 推荐给朋友 举报 2003年北京市海淀区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二)?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8.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选择答案,将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2分) A. “夫战,勇气也”意思是大丈夫打仗,靠的是勇气。“一鼓作气”在选文中的意思是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B. “彼竭我盈”中,“竭”和“盈”意思相对,揭示了敌我双方士气的对比,“彼竭我盈”之时正是反攻的有利时机。 C. 选文第?段写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的言行,表现出曹刿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善于把握有利战机。 D. 选文刻画人物精练传神,如“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仅仅8个字就刻画出了鲁庄公急于求成,轻率寡谋的特点。 29. 参考“示例”,根据所给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另写一个含这个字的成语。(3分) [示例]遂逐齐师——随波逐流 (1)既克—— (2)夫大国,难测也—— (3)望其旗靡—— 28. A(2分)29. (1)克敌制胜(攻无不克)(2)深不可测(高深莫测、莫测高深、心怀叵测、居心叵测、天有不测风云)(3)望风披靡(所向披靡、所向风靡、望风而靡)(3分) 2003年浙江省温州市、舟山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2,26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畔:通“叛”,背叛。 2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5分)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兵革非不坚利也( )?委而去之( ) 2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不同意思。(4分) ?必以分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小大之狱( )?环而攻之而不胜( ) 2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肉食者谋之,又何问焉, 译文: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译文: 25(运用文中原话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在“齐师伐我,公将战”时,曹刿为什么要见鲁庄公, 答: ?“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的原因是什么, 答: 26(甲、乙两文中都谈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3分) 答: 200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 8—12题。(11分) ,甲,?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于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8(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成,将以攻宋 问:“何以战,” B(愿借子杀之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义不杀少而杀众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D(吾义固不杀人 舍生而取义者也 9(解释加点字词。(2分) ?公输盘不说(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10(翻译句子。(1分) ?宋何罪之有,译文: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译文: 11((乙)文中,从“曹刿请见”一句中可以看出曹刿有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精神,请你从(甲)文中也找出一个体现于墨子这种精神的语句。(2分) 答: 12(同样是面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子墨子和曹刿各采取了怎样的做法,你赞成他们的做法吗,为什么,(2分) 答: 2004年重庆市 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句于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又何间焉 B. 公问其故 立有间 并驱如故 肉食者鄙 何以战 C(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翻译: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3分) 翻译: 3(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2分) 4(读了这则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30字)(4分) 答: 1(D 2((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细察,也一定要依据实情来处理。(2)(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着去。 3(夫大国,难测也(1分),惧有伏焉(1分) 4(答:鲁国获胜的主要启示有,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学生结合课文任选一个角度,联系实际谈出看法,言之成理即可,记4分) 2004年北京市朝阳区 文言文阅读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 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牺牲: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福: 2、下面语境中“故”字与“故逐之”的“故”意思相同的是( ) A. 既克,公问其故。 B. 温故知新 C.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 欲擒故纵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 战于长勺。 译文: (2)公将鼓之。 译文: 4、鲁庄公提出了三个可以迎战的条件,曹刿肯定的条件是: 1((1)指猪、牛羊等(2)赐福、保佑 2(C 3((1)在长勺交战(2)鲁庄公要击鼓进军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用原文语句回答) 2004年四川省绵阳市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7~10题。 [甲]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口头禅贡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吏二缚一人诣王诣: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B(齐人也,坐盗 坐:偷 C(肉食者鄙 鄙:卑鄙 D(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加:虚夸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B(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此何遽不为福乎 C(王视晏子曰 D(齐人固善盗乎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其实味不同 ?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可以一战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A(??? B(?? C(???? D(??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的国君虽都才能平平,但都有自知之明,能礼贤下士,接受臣子的意见。 B(甲乙两文所赞扬的人物都智勇双全,晏子能言善辩,曹刿深谋远虑。 C(晏子从容自如,绵里藏针,坚决地维护国家的尊严,真可谓不辱使命。曹刿从容不迫,远见桌识,引导鲁庄公一步步由“鄙”而“悟”,从而奠定了战争取胜的基础。 D(甲乙两文都为对话体形式,语言十分精练,但又各有特点:甲文生动严密,乙文朴实无华。 2005年四川省眉山市课改实验区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9—13题。(13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选自《曹刿论战》) [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9(解释文中加点词。(2分) 鄙:( )以:( ) 10(下列两句话,任选一句译成现代汉语。(2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1(下列句中用“,”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1分)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D(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12.曹刿和邹忌劝谏(表述自己的主张)的方式有什么不同?(2分) 曹刿: 邹忌: 13.下列两题,选做一题。(3分) (1)曹刿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先决条件是什么?你认为现代战争中决定胜负的先决条件应该是什么?谈谈你的观点。 答: (2)邹忌见齐王,希望表明一个什么主张?这个主张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 (二)文言文阅读(10分)9((2分)鄙:鄙陋,目光短浅 以:认为、以为(各1分)10((任选一题,2分,意思相符即可)(1)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按情理(来审理)。(2)由此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太严重了。11((1分)B12((2分)曹刿:直谏;邹忌:讽谏(采用暗示比喻委婉地劝说君主)。(各1分)13((两题选做一题,3分)(1)取信于民(得民心)(2分),后一问回答合情合理即可。(1分)(2)希望齐王广开言路,善于纳谏。(2分)后一问言之成理即可。(1分) 2005年江苏省徐州市 文言文阅读 (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 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肉食者鄙( ) ?小惠未徧( ) ?牺牲玉帛( ) ?虽不能察( ) 7(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肉食者谋之 聚室而谋日 B(又何间焉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弗敢加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D(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译文: (2)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译文: 9(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答: (一)《曹刿论战》6(?鄙陋。目光短浅(?同“遍”,遍及,普遍。?古代祭祀用的猪、牛、 羊等。?明察,弄清楚。7(A8(?这只是小信用,不能为神所信服(信任),神灵是不会赐福(保佑)你的。?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9(鲁庄公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少数人的支持和神灵的保佑上。曹刿认为取信于民是获胜的保证。 2005年常州市 阅读下面《曹刿论战》选段,完成19,23题。(12分) 公(鲁庄公)与之(指曹刿)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在上文中的意思。(2分) (1)公与之乘( )(2)公将驰之( ) (3)既克( ) (4) 望其旗靡( ) 2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 译文: 21(根据上文有关内容,发挥合理想像,在“齐师败绩”前简要补写出战斗的经过(可以运用文中原有的字词灵活组合或用自己的话叙述)。(2分) 答: 22(“一鼓作气”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但却有人常常把它误写成“一股作气”、“一鼓足气”等。想一想,你怎样运用文中的知识来帮助人们避免这些错误。(2分) 答: 23(阅读短文《用兵八法》,结合上文内容,完成文后问题。(4分) 用兵之法:高陵(山头)勿向(仰攻),背丘(高地)勿逆(迎击),佯北(假装失败)勿从(追逐),锐卒勿攻,饵兵(用来诱敌上钩的部队)勿食,归师勿遏(è阻击),围师(包围敌方部队)必缺(让条出路),穷寇(走投无路的敌军)勿迫(逼迫)。此用兵之法也。(选自《孙子今译》) (1)在长勺之战中,曹刿两次曰“未可”,各与短文中哪一条法则相吻合,(2分) 答: (2)结合“长勺之战”,对“用兵八法”目的加以深入分析,试从中归纳出战场上所应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2分) 答: (四)(共12分)19.(共同)乘车;追击;战胜;倒下。(2分,答对两个得1分。)20.大国是很难估测(它的行动),的,担心他们会设下埋伏。(2分,意思对即可。)21.参考:公鼓之,鲁师士气已竭。(2分,意思对即可,可用现代问回答。)22.不设统一答案。(2分,合理解释“鼓”和“作”的意思各得1分。)23.(4分)(1)第一次与“锐卒勿攻”吻合,第二次与“佯北勿从”吻合。(2分,一点1分)(2)要打败敌人,必先保存自己。(2分,意对即可。) 2005年湖北省咸宁市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4题。(12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 。”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0(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牺牲玉帛 为国牺牲 B(故克之 公问其故 C(又何间焉 亲密无间 D(何以战 可以一战 21(在上文中的横线上填写课文原句。(2分)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23(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 答: (四)(12分)20(D(3分)2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2分。错一个字扣1分,扣完2分为止)22(?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土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时勇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已 经消失了。(2分,每句1分)23(?为下文写庄公作铺垫?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2分。每点1分)24(起了决定胜败的关键作用。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等。(3分。前一问1 分,后一问2分) 2005年广东省广州市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翁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2(词语理解。 ?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 ?遂逐齐师( ) ?公问其故( ) ?望其旗靡( ) ?公输盘诎( ) ?请选出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意思相同的成语。 ?例句:既克,公问其故 A(克己奉公 B(克敌制胜 ?例句:以牒为械 A(为民请命 B(下不为例 13(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战,勇气也。译文: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译文: 14(以上两个文段都涉及到战争,在甲文段中,鲁国凭什么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在乙文段中,是什么原因促使楚王最终放弃了攻打宋国的决定的, 答: 12(??于是?原故(原因)?倒下?“诎”通“屈”??B?B13(?战斗,靠的是勇气(或:打仗,要靠勇气。)?我知道您抵抗我的办法,但我不说(或:我知道您怎样对付我,可我不说)。14(?鲁国依靠曹刿沉着、果断(正确)地指挥,最终获得战争胜利。?楚王知道宋国已做好了充分地抵御准备,攻打宋国是没有好结果的,于是放弃了进攻宋国的决定。 2005年广东省(非实验区用) 文言文阅读(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第3至6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挑拨离间 B.?遂逐齐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望其旗靡 ?所向披靡 D.?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小惠未徧,民弗从也。译文:,,,,,,,,,,,,,,,。 (2)彼竭我盈,故克之。译文:,,,,,,,,,,,,,,,。 5.用原文语句回答下面问题。(2分) 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限四个字) 6.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2分) 答:(1)政治方面:,,,,,,,,,,,,,,, (2)军事方面:,,,,,,,,,,,,,,, 文言文阅读(10分)3、(2分)C4、(4分)(1)(2分)小恩小惠惠遍及百姓,百姓不会听从您的。(2)(2分)敌方的士气已经消失了,我方的士气正旺盛,所以能够战胜他们。5、(2分)惧有伏焉6、(2分)(1)(1分)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1)(1分)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或:适时出击,适时追击) 2007山东省泰安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二、阅读(5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遂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晒?之日“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7(解释加点的词。(4分) 肉食者鄙 ( ) 忠之属也( ) 故不暇顾廉耻耳( ) 朕当去奢省费( ) (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8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译文: (2)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译文: 9(甲文写战争,乙文写治国,但都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共同的道理。请写出你的理解。(4分) 2007年四川省资阳市 (三)(14分) (甲文)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文)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任云中郡守。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虏人?过五千,移文?旁郡。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热火?,营中星列?。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褥食?,晨往赴之。俄而,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践踏,死者千余人。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注释』:?廉范:廉颇的后代。 ?故事:按旧例。 ?虏:敌人。 ?移文:发文书。 ?传檄:发出紧急公文。 ?交缚:交叉缚扎。 ?热火:点火。 ?星列:象星一样布满。 ?待旦:等到天亮。 ?褥食:在睡垫上把早饭吃了。 2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3分) 望其旗靡( ) 会匈奴大入塞( ) 俄而,斩首数百级( ) 范兵不敌( ) 公将鼓之( ) 范乃令军中褥食( ) 21(用“/”划出下边一句话的朗读停顿。(1分) 虏 众 盛 而 范 兵 不 敌。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译文: ?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译文: 23(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作战中,曹刿两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 第一次是在 之时,第二次是在 之时(用原文填空,2分)。乙文中,廉范在众寡不敌的情况下,也表现出高超的指挥才能。廉范在作战中采用的妙招是 。(可用原文作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4分) 24(曹刿、廉范这两位军事家指挥作战时,既能做到 ,又能做到胆大而心细,因此取得战争的胜利。(2分) 20(倒下 正遇上 一会儿 抵挡 助词,无实义 就21(虏 众 盛 而 范兵不敌。22((1)第一次击鼓气士气大振,第二次击鼓士气有所衰退,第三次击鼓士气消逝怠尽。(2)吏想发紧急公文向旁边的郡县求救,廉范不肯,亲自率领士兵抵抗。23(彼竭我盈,(故克之);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2分) 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热火,营中星列;范乃令军中褥食,晨往赴之。(2分)24(知己知彼或抓住战机。(答出其中一点即给分) 2007年镇江市 (二)阅读《曹刿论战》(节选)和《子鱼论战》(节选),完成12—16题。(共13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曾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来徧,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 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日:“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日:“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古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令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耉?,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 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注释】?既:尽。 ?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指子鱼。 ?重(chóng):重复,再次。?二毛:头发斑白的人。 ?亡国之馀:亡国者的后代。宋襄公是商朝的后代,商亡于周。?勍(qíng)敌:强敌。 ?胡耉(gǒu):很老的人。 ?儳(chán):杂乱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 12(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弗敢专也( ) (2)忠之属也( ) (3)遂逐齐师( ) (4)阻而鼓之( ) 13(翻译下面句子。(2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译文: 14(曹刿认为“肉食者I鄙,未能远凛”。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2分) 答: 15(造成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不同结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答: 16(曹刿和子鱼在作战思想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回答。(3分) 答: 12((4分)(1)独l叶(2)尽力做好本分的事(3)追赶,追击(d)击鼓(进军)(答对一个1分) 13( (2分)火火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米处理。(“狱”、 “以”翻译不正确的分别扣1分,语句不通顺的扣1分) 14((2分)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意思对即可。若谷原文“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和“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则不给分:若答这两句的翻泽,给1分。) 15((2分)长勺之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鲁庄公取信于民,并能听从曹刿的指挢;泓水之战火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宋襄公自以为是,不接受子鱼的正确意见。(意思对即可) 16((3分)不设统一答案。相同点1分,举例各1分。示例:相同之处是两人都重视观察敌情,善于捕捉有利战机机。曹刿选择“齐人三鼓”后的时机发动进攻:子鱼主张“其米既济”的时机发动进攻。 2007年潜江市、仙桃市江汉油田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文公伐原?,令?以三日之粮。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军?而去之。谍?出曰:“原不过一二日矣~”军吏以告,公曰:“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乃去之,及孟门?,而原请降。(《国语?文公伐原》)(12分) 【注释】?,原,原国,姬姓小国。?,令,限令。?,疏军,撤兵。疏,散、撤。?,谍,刺探军情的人。?,信,信用。?,庇,庇护,即赖以生存。?,孟门,原国地名。 8(解释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又何间焉( ) (2)公令疏军而去之( ) 9(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2分) A(可以一战 何以使人 B(得原而失信 登轼而望之 C(其乡人曰 门人弟子填其室 D(令以三日之粮 闻寡人之耳者 10(翻译句子。(2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译文: 11(文段理解。(6分) (1)甲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对话中,曹刿的“ ”和鲁庄公的“ ”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用文中的词语作答) (2)甲乙两文都是写战争的,但从战争阶段的角度来看有所不同,甲文写的是 ,乙文写的是 。 (3)甲乙两文都强调政治上 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文中都有反映这一重要思想的典型句子,如甲文中的画线句,乙文中的 “ ”这一句。 (一)8((1)参与(2)离开,离去。(2分。每小题1分,意对即可。) 9(B(2分) 10(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以实情判断。(或: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2分。直译或意译均可,酌情评分。) 11((1)远谋 鄙 (2)战前准备(或:战前谋划、条件准备) 战争过程(或:战争经过及结果) (3)取信于民(意近即可) 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或答“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或将两句齐答,均可)(6分。每空1分。) 2007年梅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一、文言文阅读(11分) 阅读《左传?曹刿论战》,完成7-10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 (1)小惠未徧: (2)神弗福也: (3)小大之狱: 8(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B.公问其故 并驱如故 C(何以战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 必以信 愿陛下亲之信之 9(翻译下列语句。(3分)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我的翻译: 10.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被人认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他不“鄙”在哪里,请简要地说说你的感悟。(3分) 我的感悟: 1(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题。(6分)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履?,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注释】?饥:饥荒。?黔敖:齐国富商。 ?蒙袂辑履:用袖子遮着脸,趿拉着鞋。 ?贸贸然:眼睛昏花无神的样子。 ?奉:捧着。 ?嗟:叹词,表示呼唤。 ?唯:因为。 (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我的翻译: (2)你认为文中的饿者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我认为: (3)由上文生发出来的成语是????。(2分) (1)同“遍”,遍及(2)赐福、保佑 (3)案件8( 2分 C 9. 3分做官的人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10. 3分示例:从四个方面表现鲁庄公的不“鄙”——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知人善用,用人不疑;虚心求教,不耻下问。答对其中一个方面可得满分。1((1) 2分 我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有(出现)这种结果(后果)。(2) 2分 示例:饿者是一个有骨气的人(或清高的人)。 (3) 2分嗟来之食。 2007年山西省临汾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实验区)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8,21题。(15分) 【甲】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选白《邹忌讽齐王纳谏》)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彼竭我盈( ) (2)望其旗靡( ) (3)臣之妻私臣( ) (4)今齐地方千里( ) 19(把选文中画直线的句子翻泽为现代汉语。(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2分) 译文: (2)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2分) 译文: 20(【甲】【乙】两文中都有结论性的话。【甲】文中结论性的话是“ ”和“ ”;【乙】文中邹忌在劝说齐威王时,运用 的方法得出的结论性的话是“ ”。(4分) 21(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3分) (1)【甲】文巾曹刿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1分) 答: (2)【乙】文中邹忌成功地说服了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 么启示?(2分) 答: 下面第(四)题请非课改实验区的考生作答(课改实验区的考生答本题无效)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8,21题o(15分) 【甲】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 论战》) 【乙】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 “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 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选自《为学》)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彼竭我盈( ) (2)望其旗靡( ) (3蜀之鄙有二僧( ) (4) 贫者语于富者曰( ) 19(把选文中画直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2分) 译文: (2)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2分) 译文: 20(【甲】文中结论性的话是“ ”和“ ”。【乙】文中富者先 后说了两次相同的话,但表达出来的态度不同,第一次表达出的是 的 态度; 第二次表达出的是 的态度。(4分) 21(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3分) (1)【甲】文中曹刿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1分) 答: (2)【乙】文中贫者“自南海还”的成功带给你怎样的启示?(2分) 答: 18((1)“充满”或“士气正旺盛” (2)倒下 (3)偏爱 (4)“方圆”或“纵横” 19((1)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勇气衰退,第三次击鼓勇气已经消失了。 (2) 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大王)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以及古 今语言转换的能力。(意思对即可,每句2分) 20(故克之故逐之 设喻(类比) 王之蔽甚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感知能力、 表现手法的理解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每空1分) 21(参考答案:(1)智慧表现在:能够针对敌我双方的实际,选择恰当的反击时机和追击的 时机,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意思对即可。1分) (2)略 (能联系邹忌劝说的方式,结合现代交际,谈自己的体会,且言之成理即可。2分) 18((非课改实验区)(1)“充满”或“士气正旺盛” (2)倒下 (3)边境 (4)对„„说,告诉 (每空1分)19((1)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勇气衰退,第三次击鼓勇气已经消失了。 (2)贫穷的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富有的和尚。 (意思对即可,每句2分) 20(故克之 故逐之怀疑 否定、蔑视及嘲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感知能力和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能力。(每空1分) 2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人物形象的深人理解,以及联系生活、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参考答案:(1)智慧表现在:能够针对敌我双方的实际,选择恰当的反击时机和追击的时机,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意思对即可。1分) (2)略(能联系“贫者自南海还”的成功原因,谈自己的启发即可酌情给分。2分)22(略 文言文译文 【甲】战胜了齐国军队后,庄公问这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消灭了。他们的勇气消失了,我军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大国,是不容易估计的,怕有伏兵在那里。我看见他们的车轮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追击齐军。” 【乙】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的一个贫穷,其中的一个富有。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怎么样?”富和尚说:“您靠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靠着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雇船而往下游走,还没有能够去成。您靠什么能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告诉富和尚。富和尚显出了惭愧神色。 2007年河南省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7,20题。(共8分) (一)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 (二)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节选自《孙子?谋攻》) 注:?用:使用。 ?同欲:目标一致。 ?虞:戒备,准备。 ?将能而君不御:将帅有才能,国君不干涉。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公将鼓之 鼓: (2)既克,公问其故 克: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译文: 3(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2分) 答: 4(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得胜利印证了语段(二)中的一些说法,请选择其中一个简要说明。(2分) 答: 17((1)击鼓(1分) (2)战胜(1分) (共2分)18(我看见他们的车辙印混乱,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所以追击他们(2分)19(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担心齐国有埋伏) 表现了曹刚沉着、冷静、谨慎的特点(一问1分。共2分)20(?鲁庄公对曹刿言听计从,可谓“将能而君不御” ?鲁国君臣一心,可谓“上下同欲” ?曹刿在选择进攻和追击的时机上审时度势,可谓“知己知彼”(答出其中一个方面即可。若从其他角度回答,能言之有理也可。2分) 2007年青海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课改卷)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6题。(14分)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任选两小题,2分)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4)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12.对下列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B.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D.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译文: 14.文中刻画人物采用的方法是什么,文中运用的主要写作方法又是什么,(2分) 答: 15.曹刿的主要战略思想是什么,(2分) (1)战前: (2)战中: (3分) 16.曹刿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 答: ?参与 ?鄙陋 ?丝织品 ?倒下 12.D13.大小的案件虽不能一一明察,一定以实情判断。14.语言描写 议论15.战前: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战中:齐人三鼓。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夫战,勇气也。16.有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政治远见表现在战前对可否一战的讨论。军事才能表现在掌握战机,详察敌情,结合课文也可摘取原文相对应语句 2007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语文试卷 三、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10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又何间焉 (2)弗敢专也 (3)公将鼓之 (4)既克,公问其故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乃入见 /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B .战于长勺/ 所欲有甚于生者 C.其乡人曰 / 其中往来种作 D.潭中鱼可百许头 / 可以一战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 13.表明曹刿?请见”原因的句子是“ ”。(用曹刿的原话回答)(1分) 14.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军事两方面作简要分析。(2分) 答: 三、(10分) 10.(2 分) (1)参与 (2)独自占有 (3)击鼓 (4)已经 11.(2 分) A12.(3分) 大大小小的案件 , 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也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或 “也一定要按照实情来处理”)。 13.(1分 ) 肉食者鄙 , 未能远谋 14.(2分)政治上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军事上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第10—12题。(5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衣食所安 安然无恙 B.小信未孚 难以置信 C.公问其故 无缘无故 D.弗敢加也 变本加厉 11(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分)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12(文题相应是写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曹刿论战”是编者给《左传》选段拟就的一个题目。试从文章剪裁的角度对编者如此拟题进行简要分析。(2分) 答: 10.C;(2分)11.庄公回答说:“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布帛等物品,不敢虚夸数目,一定对神灵讲信用。”(1分 12.示例:“曹刿论战”,重在一个“论”字,即主要交代曹刿对战争的见解和主张。《左传》选段在行文上,对长勺之战的作战过程进行简单交代,把重点放在详细记述曹刿和鲁庄公战前分析和战中的指挥上,两者在内容和题目上是统一的。 (2010年福建泉州市) (一)阅读《曹刿论战》一文,完成5—8题。(15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何以战 河曲智叟亡以应 B、公问其故 故虽有名马 C、肉食者谋之 陛下亦宜自谋 D、又何间焉 此为何若人 6(翻译句子。(6分)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是否多余,请说说你的见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试从齐、鲁双方分析长勺之战“齐师败绩”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15分)5((3分)C6((6分)1鲁庄公与曹刿同乘(坐)一辆战车,在长勺作战。 2小信用不能得到神灵的充分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孚”“福”各0.5分) 7((3分)不是多余的。(1分)这一对话点明了曹刿拜见鲁庄公的原因,(1分)同时也显示了他不同于一般人的见识。(1分) 8((3分)齐师倚仗强国,没有讲究战略战术,没有把握好战机;鲁国曹刿善谋,鲁军善战。 (2010年山东省滨州市)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8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判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 王者何贵 (乙)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选自刘向《说苑》) 注释:?管仲:齐桓公的贤相,名夷吾,辅佐桓公成霸业。?君人者:给人民当君主的人。?与:亲附,拥护爱戴。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又何间焉 间:____________ (2)小惠未徧 徧:____________ (3)战则请从 从:____________ (4)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非:____________ 10(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相当于“的”的一项是( )(2分)、 A(肉食者谋之 B(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C(长跪而谢之曰 D(辍耕之垄上 11(翻译下列句子。(2分)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译文: (2)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译文: 12((甲)(乙)两文段表达了相近的思想观点。请结合文意加以阐述。(2分) 9((1)参与 (2)通“遍”,遍及,普遍 (3)跟随 (4)不是 评分:共2分。每空0.5分,意思对即可。 10(B 评分:共2分。 11((1)(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仗。 (2)百姓如果拥护国君,国家就安定;百姓如果辅助国君,国家就强盛;百姓如果反对国君,国家就危险;百姓如果背弃国君,国 家就要灭亡。 评分:共2分。每句l分,意思对即可。 12(围绕“得民心”“民为贵”“取信于民”等其中一个要点阐述。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010年四川省宜宾市) (三)阅读《曹刿论战》选段,完成20—23题(12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0(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又何间焉( ) (2)小惠未徧( ) (3)必以信 ( ) (4)公问其故( )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每小题2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文: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22(“十年春,齐师伐我”这句话交待了哪些内容,(2分) 答: 23(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2分) 答: (2010年江苏省盐城市) (二)比较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10—14题。(15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1。宋人既成列2,楚人未既3济。司马4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5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6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7伤,不禽二毛8。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9,不鼓不成列。” (选自《子鱼论战》) [注释]1宋公:宋襄公。泓:泓水,河名。2成列:指摆好阵势。3既:尽,全部。4司马:官名,这里指子鱼。5陈:通“阵”,指摆好阵势。6门官:国君的卫士。7重(chóng):重复,再次。8二毛:头发斑白的人。9亡国之馀:亡国者的后代。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神弗福也 福:__________ (2)公伤股,门官歼焉 股:__________ 11(请用“/”给下面两个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只划一处)(2分) (1)下 视 其 辙 (2)宋 公 及 楚 人 战 于 弘 12(翻译下面两个句子。(6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彼众和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理解文段内容,然后用原句回答。(3分) (1)[甲]文曹刿“请见”的原因是__________,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文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从选段文字看,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局,(2分) 答: (二)10、(1)赐福,保佑。(2)大腿。 11((1)下/视其辙 (2)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12((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弄清楚,也一定会根据实情来处理。 (2)敌人多我方人少,乘他们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请下令出击。 13((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及其未既济 14(长勺之战鲁庄公取信于民且善于听取曹刿的建议,战争中善于抓住战机,因此取胜;泓水之战宋公不能听取子鱼的意见,固执己见,不能抓住战机,因此失败。 (2010年江苏省常州市) (四)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17,20题。(共12分) 甲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 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选自《左传?曹刿论战》) 乙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3 {9 a& a' f/ x2 J7 Q/ M0 N3 G8 _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 {5 K: |} l1 z- f/ d9 a/ W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选自《宋史?岳飞传》) 注释: ?舍:驻扎休息。?课:督促。?注坡跳壕:从山坡上急驰而下,从壕沟低处向上跳。此处指练兵。?束刍:捆扎喂牲口的草料。?徇:示众。?劳:慰劳。 ?统制:武官名。?蹙额:皱眉,表示忧虑。 17(解释下列短语。(2分) (1)三鼓: (2)败绩: (3)不私: (4)恂恂: (5)立斩以徇: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译文: (2)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 译文: 19(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2分) 【 】 A(甲、乙两个选段都告诉我们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根本原因。 B(甲、乙两个选段都没有对以少胜多的战斗场面作具体的描绘。 C(甲段中“公将鼓之”与乙段中“皆重铠以习之”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D(从乙段中可以看出岳飞虽为武将,但不乏文臣儒雅之风。 20(岳飞是抗金名将,曹刿亦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根据甲、乙两段提供的信息,请你概括他们分别具有哪些军事才能。(4分) 答: 17((1)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 (2)溃败,失败,败逃 (3)不占为己有 (4)小心谨慎、谦和的样子 (5)立即斩首(来)示众 (共2分。对2个得1分,得满2分为止。关键字词是判分的主要依据。有小毛病,如写了1个错别字等,可以不扣分) 18((1)走下车察看(齐军)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登上车前横木察看齐国的军队。 (2)(对)远离家乡卫戍边疆的各位将领,派他(指岳飞)妻子慰问他(指戍将)的家人;(对)为国而死的将领,就养育他们的遗孤。 (共4分,每句2分。不要求完全直译,无大错即可得满分) 19(A(2分。甲选段未讲“取信于民”) 20(曹刿:小心谨慎;知己知彼;相机出击。(2分,每点1分,用“以逸待劳、随机应变”的也对,但意思接近的不能重复给分。意对即可) 岳飞:治军有方(纪律严明,抚恤死伤,颁犒军吏);取信于民;谋而后战。(2分,任意答到2点即可,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 有人问:“天下什么时候太平,”岳飞说:“文臣不喜欢钱财,武将不怕死,天下就太平了~”每当军队驻扎休整,他就督促将士练兵,都穿上重重的铠甲来训练他们。士兵中有私拿老百姓一根绳子捆扎草料的,就立即斩首来示众。士兵晚上住宿,百姓开门希望他们进屋,没有人敢进去。军队号令“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士兵有人生病,岳飞亲自为他配药。(对)远离家乡卫戍边疆的各位将领,派他(指岳飞)妻子慰问他(指戍将)的家人;(对)为国而死的将领,就养育他们的遗孤。凡是有犒赏,都分给下属官吏,一点不占为己有。(岳飞)擅长以少击多。凡是有进攻(之事),就召集所有的官员一起谋划,制定策略后再进攻,因此从未有过失败。敌人因此议论说:“摇动山容易,摇动岳家军难。”每次筹集军粮,(他)一定皱着眉说:“东南百姓民力枯竭了~”(岳飞)爱惜贤能,礼遇士人,谨慎谦和,极具儒将风度,每次辞谢升官,必定说:“将士效力,我有什么功劳呢,” (2010年河北省)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4题。(14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楚人济?泓而来,有司?曰:“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宋公曰:“不可。”既?济,未毕陈?。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 宋公曰:“不可。”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 (节选自《公羊传》) 【注释】?宋公:即宋襄公,宋国国君。 ?期:约定时日。?泓:水名,今河南柘城西。?济:过河。?有司: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这里指宋国的子鱼。?迨:趁着。?既:尽,完了。?陈:通“阵”,这里是摆好战斗队列的意思。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2分) ?彼竭我盈,故克之 克: ?然后襄公鼓之 鼓: 11(下列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A(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B(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D(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 译文: 13(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述理由。(3分) 答: 14(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认为宋国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答: 二(10((1)战胜(攻破) (2)击鼓进军(答成“击鼓”也算对) 11(C(ABD三项均为介出处所,可译为“在”;C项为介出对象,可译为“对”) 12((1)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作起来,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衰减(减弱)了,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耗尽(枯竭)了。 (2)请趁着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河的时候就攻打他们。 13(示例一:鲁庄公“不鄙”。(1分)尽管鲁庄公缺乏军事才能,但他能够礼贤下士,虚心求教,听取正确的意见,最终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因此,鲁庄公“不鄙”。 示例二:鲁庄公“鄙”。(1分)战前不知道如何准备,临战不会正确指挥,战后不知何以取胜。因此,鲁庄公“鄙”。 14(宋襄公没有听取有司的正确意见,没有把握有利的战机。 (答成“宋襄公没有听取有司的正确意见”或“宋襄公没有把握有利的战机”也算对) (2010年辽宁省丹东市) (一)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8—10题。(10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王?,帝?第五子元杰也。尝作假山,召僚属?置酒,众皆褒美,坦?独俯首。王强使视 之,坦曰:“但见血山,安得假山。”王惊问故,坦曰:“坦在田舍时,见州县督税,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血流满身。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时帝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焉。 [注]?王:指益王赵元杰。?帝:宋太宗。?僚属:下属官吏。?坦:指姚坦。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又何间焉,(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3)众皆褒美,坦独俯首。( )(4)尝作假山。( ) 9(翻译选文中画“ ”的句子。(4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文: (2)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 译文: 10(从甲、乙两文可以看出,鲁庄公与宋太宗在对待人民的态度上有何相同之处, (2分) 答: 27((2011?山东省德州市)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曹刿(3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 1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又何间焉 ?牺牲玉帛 12.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3.你认为“公”回答“何以战”的三个理由中哪一个最重要,为什么,(3分) 【答案】 11.答案示例:?参与?猪牛羊等祭品 评分: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2.答案示例:大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但一定会据实情断案。 评分:3分,意思对即可。 13.答案示例:我认为司法公正最重要。因为司法公正是实现人民权利和义务的基础,有了 它,财富共享、礼治国家自然有实现的可能。 评分:3分,三个可任选其一,言之成理即可。
本文档为【曹刿论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7495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04KB
软件:Word
页数:56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7-09-20
浏览量: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