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7年中考生物复习资料(最新版)

2017年中考生物复习资料(最新版)

举报
开通vip

2017年中考生物复习资料(最新版)2017年中考生物复习资料(最新版) 2017年中考生物复习资料(最新版) (注:打*号的题为重点复习题) 第1章 生命的世界 *1、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 *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11000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000米之间。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

2017年中考生物复习资料(最新版)
2017年中考生物复习资料(最新版) 2017年中考生物复习资料(最新版) (注:打*号的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为重点复习题) 第1章 生命的世界 *1、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 *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11000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000米之间。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活动。 4、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相对性。如:保护色、警戒色、拟态这三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环境。如:绿色植物可以降低温度、增加大气湿度、调节气候等;蚯蚓还可以松土;蝗虫啃食庄稼等。 6、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生存空间等。 (2)生物因素:生物对生物的影响。形成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互助关系、共生关系。 捕食关系:指一种动物以另一种动物为食的现象。如蜜蜂采花蜜等。 竞争关系:比如水稻与稗草之间互相争夺阳光、养料、生存空间等。 第2章 探索生命 1、19世纪初,法国学者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学”这个科学名词。瑞典科学家林奈(分类学之父)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分类系统,英国人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是生物进化理论的创始人。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2、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基础科学。 3、实验法的几个重要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2)搜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4)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实验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 4、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此外还有其它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比较法、文献法。 5、在制定探究实验方案时,一般只设一个变量因素。每个变量因素应该设置对照。 *第3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 1、*1、除病毒外的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1 单细胞的生物体:单细胞的生物体是一个由一个细胞构成的,这个细胞能够完成生物体所有的生命 活动,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2、光学显微镜的结构: 一、显微镜的使用。 显微镜的构造。 1、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安装目镜和物镜。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物镜压破玻片标本)。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清晰。 3、显微镜的使用原理: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 积。 简述为;取镜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收放。对光时,应首先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再转 动遮光器,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观察显微镜时,一般应该用左眼注视目镜内。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一 定要从侧面注视物镜,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2—3mm为止。 二、临时装片的制作与观察 1、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擦?滴?撕?浸?展?盖?染”。 2 擦:用纱布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撕取一小片洋葱上表皮。 浸:将表皮浸入清水滴中。 展:用镊子将表皮展平。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盖在水滴上。 染:即染色,在盖玻片一侧边缘滴一滴稀碘液,然后用吸水纸在盖玻片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玻片 标本。 3、人体口腔上皮临时装片的制作:与洋葱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一样,但是在“滴”这一步骤时要用生 理盐水。 三、生物图的画法和注意事项: 一般要用3H铅笔画图。2、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上细点来表示 四 细胞膜:保护;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1动物细胞的 基本结构和功 细胞质:内有液泡(含细胞液)、线粒体等 能 细胞核: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 图2 动物细胞结构图 图3 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2 植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细胞膜:能保护细胞,控制细胞物质的进出,是一层具有选择半透过性膜。 ?细胞质:有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液泡:含有细胞液。 3 3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动物细胞没有上述结构。动、植物细胞结构比较表: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细胞壁 无 有 细胞膜 有 有 细胞质 有线粒体,没有液泡和叶绿体 有线粒体,有液泡,绿色部分有叶绿体 细胞核 有 有 液泡中有细胞液,其中溶有多种物质,有的可能有不同的味道,有的能使细胞呈现出颜色。细胞质中的线粒体,使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和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利用。细胞 质中的叶绿体,利用光能将无机物转变为贮存能量的有机4,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1、生物之所以能由小长大,是细胞分裂和生长的结果。 2、细胞分裂的过程: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随后是细胞质分为二份,每份中出现一个新的细胞核,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外出现新的细胞壁。一个细胞分裂成了两个子细胞。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3、细胞的生长是新形成的细胞不断从外界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使细胞长大的过程。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 4、细胞核中有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使数量倍增,再平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维持子代细胞与亲代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第4章生物的结构层次 1细胞分裂及细胞分化 大多数生物的生长发育都是由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形成了新细胞,新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基本功能相同,都有细胞分裂能力,但在后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大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它们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就是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组织。 2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称为组织。 4、动物体基本组织的比较: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主要结构特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质主要由肌细胞构 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 征 质少 发达 成 支持、连接、保护、营养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 功能 保护、分泌 收缩、舒张等 等 兴奋 4 3植物体基本组织的比较: 分生组织 保护组织 营养组织 输导组织 分裂增生,不 功能 主要起保护作用 储存营养物质 输送营养物质 断产生新细胞 4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顺序聚集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定的功能就形成了器官。 多种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5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动物的八大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 统和运动系统。 *6、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结缔组织 动物体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动肌肉组织 物神经组织 的 八 大*7、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系 统: 根 消分生组织 营养器官 茎 化 组织 器官 系保护组织 叶 细胞 植物体 统,营养组织 花 呼 吸输导组织 生殖器官 果实 系 种子 统, 循*第5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注意区分) 环 系 统,第一节光合作用 泌叶片的结构 尿 系表皮:两层,分上表皮和下表皮。上表皮 统,气孔较多,下表皮气孔较少。保护作用。 神 经叶肉:主要由营养组织构成,包括海绵 系 组织(下层,叶绿体较少)和栅栏组织 统, 内(上层,叶绿体较多), 分 泌 系5 统, 生 因此叶片上表面比下表面颜色更深。 表皮细胞外壁是一层透明而不易透水的角质层。 叶脉:内含导管和筛管,输导水、无机盐和有机物,支持叶片。 2、气孔 组成:由两个成对的保卫细胞组成。 作用:是叶片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表皮 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无色透明,外壁有角质层。起保护、透光和保水作用 (上、下) 保卫细胞:成对存在,围成气孔,可进行气体交换。细胞内有叶绿体 栅栏组织:接近上表皮,细胞呈圆柱形,排列较紧密和整齐,含叶绿体较多 叶肉 海绵组织:接近下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较疏松,含叶绿体较少 具有支撑作用 叶脉 导管:输送水和无机盐 具有输导作用 筛管:输送有机物 图4 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2、“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教材P71—72) 实验步骤:1)植物黑暗处理2)叶片部分遮光3)光照4)酒精脱色5)清水漂洗6)碘液显影(对植物进行处 理的原因:使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取材——暗处理——遮光——取叶——脱色——漂洗——滴碘液——冲洗——观察 注意事项: (1)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储存的有机物耗尽。 (2)脱色是使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实验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未遮光部分变蓝。 实验结论: (1)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制造有机物。 (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 6 【3】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3、“验证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实验(教材P72—73) 实验现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后,可见带火星的木条立刻猛烈地燃烧起来。 实验结论:说明绿色植物在光下释放氧气。 4、“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的实验(教材P73—74) 实验现象:银边天竺葵脱色、碘液处理后,可见叶片的绿色部分变蓝色,白色部分不变色。 实验结论: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5、“验证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教材P74—75) 装置一中放入氢氧化钠的原因:氢氧化钠有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 实验现象:装置一里的叶片不变色,装置二里的叶片变为蓝色。 实验结论: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6、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水;产物:有机物(主要为淀粉)、氧气;条件:光、叶绿素;场所:叶绿体。 光 *7、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二氧化碳+水 淀粉(储存能量)+氧气 叶绿体 8、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 *9、光合作用的实质包含了两种变化:一是物质转变,即把简单的无机物转变成复杂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二是能量转化,即把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10、光合作用的意义:1)是生物所需的有机物的来源;2)是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3)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 11、光合光合作用的发现 (1)范?海尔蒙特的柳树栽培实验说明植物生长需要水。 (2)普利斯特莱的实验说明光合作用可以释放氧气。 (3)萨克斯实验验证了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12光合作用的应用:应尽量提高光能利用的效率。如:立体高效种植。 第2节 呼吸作用 1、将燃烧的蜡烛放进装有萌发种子的瓶子中,蜡烛立即熄灭了,说明瓶里缺少氧气。证明种子呼吸时吸收氧气。 2、甲瓶中装有萌发的种子,把瓶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甲瓶里的气体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证明种子呼吸时释放二氧化碳。 3、装有萌发种子的保温瓶里的温度,比装有煮熟种子的保温瓶里的温度高,这证明种子呼吸时会产生热量。 线粒体 *4、呼吸作用的反应式: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5、呼吸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吸收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7 *6、呼吸作用的意义: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为各种生命活动提供动力,一部分转化为热量散失。 *7、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进行部位 有叶绿体的细胞 所有活细胞 进行时间 白天 白天和晚上 原料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产物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 物质变化 合成有机物 分解有机物 能量变化 储存能量 释放能量 第3节 吸收作用 *1、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当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当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2、植物体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尖的成熟区(根毛区) *3、根毛细胞吸水的原理:根毛细胞液浓度,土壤溶液浓度 4、植物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 种类、数量和比例配制营养液,用营养液来栽培植物。 5、无土栽培的概念:根据植物生活需要的无机盐的 第4节 蒸腾作用 1、 蒸腾作用的概念: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形式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生理过程。 *2、蒸腾作用的部位: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 *3、蒸腾作用的意义:1)降低叶面温度,防止被阳光灼伤2)促进根吸收水分 3)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第5节 运输作用 *1、将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茎内被染成红色的部位是木质部,说明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木 质部中的导管自下而下运输的。 *2、枝条中部被剥去一圈树皮后,切口上方会形成枝瘤。证明了有机物的运输是通过树皮内韧皮部中的筛管自上而下 运输。 第6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第,节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种皮: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 胚芽:发育为茎和叶 大豆种子结构 胚轴:发育为根与茎之间的连接部分 胚 8 胚根:发育为根 子叶:两片,贮存养料 1、种子的结构 果皮和种皮: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 胚乳:贮存养料 玉米种子结构 胚芽:发育为茎和叶 胚轴:发育为根与茎之间的连接部分 胚 胚根:发育为根 子叶:一片,吸收转养料 图5 大豆种子结构图 图6 玉米种子结构图 2、大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的比较 相同点 不同点 大豆种子 无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子叶里,子叶两片。 都有种皮和胚 玉米种子 有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胚乳里,子叶一片 有生活力的、完整的胚 有机物:淀粉、蛋白质、脂肪 无机物:水分、无机盐 内部条件 有足够的营养物质储备 停止休眠 *3、种子萌发的条件 适量的水分 外部条件 充足的空气 适宜的温度 第2节 营养器官的生长 1、根系的分类: 直根系:主根长而粗,侧根短而细。如:蚕豆、豌豆、芹菜、萝卜等的根系。 须根系:主根不发达,主要由不定根组成。如:小麦、玉米、葱、蒜等的根系。 2、根系的向性生长:向水性、向肥性、向地性。 根 冠:保护 分生区: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3、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生长区: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9 成熟区: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按位置分:顶芽、侧芽 4、芽的分类 按发育分:叶芽、花芽、混合芽 生长点:使芽轴不断伸长,发育为顶芽 叶原基:发育成幼叶 *5、叶芽的结构 芽原基:发育成侧芽 幼叶:发育成叶 芽轴:发育成茎(节间) 第2节 生殖器官的生长 花柄 花托 花萼:由若干萼片组成。保护作用。 花冠:由若干花瓣组成。保护及招引昆虫的作用。 *1、花的基本结构 花药:内有花粉 雄蕊 花丝: 柱头 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雌蕊 花柱 子房:内有胚珠 两性花: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 2、花的种类 单性花: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分为雄花和雌花。 无性花:一朵花中既无雄蕊又无雌蕊。 3、传粉的概念:花药里的花粉以一定方式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4、传粉方式:自花传粉、异花传粉 5、花粉粒萌发:花粉粒受到柱头表面的黏液的刺激,萌发出花粉管,穿过花柱,直达胚珠,释放出精子。传粉和受 精 传粉:花药里散出的花粉以一定方式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受精:花粉管进入胚珠内部时,释放精子,胚珠里的卵细胞与一个精子结合的过程。 *6、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10 图7 桃花的形态结构图 图8 受精过程示意图 7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子房壁——果皮;胚珠——种子;珠被——种皮;受精卵——胚; 受精后,花萼、花冠、雄蕊、柱头、花柱 凋落 *7、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壁 果皮 子房 珠被 种皮 果实 种子 胚珠 受精卵 胚 第7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 *1、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物成分,它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所有生物生存和发展提供必需的食物和能量。所以,绿色植物是生产者。 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起到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平衡的作用,从而为人类和一切需氧生物的生存创造了必要条件。 3、绿色植物能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森林涵养的水分一部分供给植物生长需要,一部分则成为地下水。 4、保护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的动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5、覆盖地表而有规律的生活在一起的一群植物叫植被。我国的植被主要有: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原、荒漠等类型。 *6、西双版纳是我国著名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 *7、我国的珍稀植物:银杉、水杉、珙桐、桫椤。 *9、我国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全国的“植树节”。 *10、“三北”防护林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是我国十大生态建设工程的第一个巨大植物造林工程。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它们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提供能量最多的是脂肪;贮能的是脂肪;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构成细 11 胞的主要物质是水、基本物质是蛋白质。无机盐是调节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2、检测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反应;检测维生素C用吲哚酚试剂,呈现褪色反应。 3、糖的主要来源是谷类和薯类,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瘦肉、鱼、奶、蛋和豆类,脂肪的主要来源是肉类、花生、芝麻和植物油。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A,但含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动物性食物含维生素A。 *4、夜盲症—--缺维生素A;坏血病——缺维生素C;脚气病—--缺维生素B;口角1 炎、皮炎——缺维生素B;佝偻病——缺维生素D和钙。缺乏无机盐的症状: 2 (1)缺乏钙无机盐:佝偻病(鸡胸、X形、O形腿),骨质疏松症。 (2)缺乏铁无机盐:贫血。 (3)缺乏碘无机盐: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 (4)缺乏磷无机盐:厌食、 (5)缺乏锌无机盐: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 *6、人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器官。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作用是把食物的大块脂肪变成微小颗粒,从而增加了脂肪颗粒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肠液和胰液消化液含最多种类酶。消化管的功能是:容纳、磨碎、搅拌和运输食物。 *7、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吸收:指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通过消化管的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 *8、需要经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质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各自的起始消化部位在口腔、胃、小肠。经消化后能被吸收的物质有葡萄糖、甘油、脂肪酸、氨基酸。淀粉遇碘会变蓝。不用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素。淀粉在口腔内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在胃内初步分解,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在小肠内先通过胆汁的乳化作用,最终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 9、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1)消化道中最长一段,环行皱襞、小肠绒毛可增大消化和吸收的面积;2)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3)含消化液肠液、胰液、胆汁,可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 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肠腺 胰腺 肝脏 消化液 唾液 胃液 肠液 胰液 胆汁 消化液所含的消化酶 唾液淀粉酶 蛋白酶 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 不含消化酶 消化液排出入的器官 口腔 胃 小肠 10、消化管的各部分的吸收功能 口腔、咽、食管:无吸收养分的功能 胃:部分的水和酒精 12 小肠:绝大部分的营养物质 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的维生素 11、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失调,造成营养失调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12、青少年应多吃含蛋白质和钙丰富的食物。 13将产自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统称为绿色食品。 *第9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1、加了抗凝剂(柠檬酸钠)的血液会出现分层的现象。血液可分为血浆和血细胞。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水(90%),血浆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数量 功能 相关病症 12男:5.0?10个/L(血红蛋白120,160g/L) 红细胞 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过少:贫血病 12女:4.2?10个/L(血红蛋白110,150g/L) 9白细胞 (4—10)?10个/L 吞噬病菌,防御、保护作用 过多:炎症 11血小板 (1—3)个?10个/L 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过少:流血不止 *2、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蛋白质,呈红色,决定了血液的颜色,它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 *3、贫血是指红细胞的数量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少,前者的原因是营养不良,后者的原因是缺铁,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4、动脉血:含氧量丰富,颜色鲜红。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静脉血:含氧量较少,颜色暗红。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的血管。 5、血浆:加抗凝剂,血细胞在下,血浆在上,淡黄色半透明液体,含纤维蛋白原。血清:不加抗凝剂,血液凝固后在血块的周围出现的黄色透明液体,不含纤维蛋白原。 *6、血液的功能:1)运输氧和二氧化碳、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2)防御保护作用;3)体温调节。 7、ABO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输血的原则是:输同型血。 *8、比较三种血管的管壁、弹性、血流速度、功能、分布及出血护理: 血 弹流止血方 管壁 管腔 功能 分布 出血状态 性 速法 度 动近心端 较厚 小 大 快 离心输血 分布较深 喷射状(鲜红色) 脉 止血 静有的分布较浅,远心端 较薄 大 小 慢 向心输血 平静缓流(暗红色) 脉 有的与动脉伴行 止血 毛最薄(只由一层细胞最小(仅8,最最进行物质分布最广,全身慢慢渗出 消毒后 13 细扁平细胞构成,细胞10μm) 小 慢 交换 都有 (红色) 包扎 血单行通过) 管 9、毛细血管的五最:1)管壁最薄2)血流最慢3)分布最广4)数量最多5)管腔最小 *10、心脏可分为四个腔,四腔的关系是:同侧心房心室相通,异侧心房心室不相通。心脏由心肌构成,当心肌收缩时,血液送到全身,当心肌舒张时,血液回心脏,此时心脏处于休息状态。 11、心脏四腔与连接的血管:见书38页图 左心室——主动脉 右心室——肺动脉 左心房——肺静脉 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12、比较房室瓣、动脉瓣、静脉瓣的位置、开放方向、保证血流的方向: 位置 开放方向 保证血流的方向 房室瓣 心房与心室之间 向心室开 心房?心室 动脉瓣 心室与动脉之间 向动脉开 心室?动脉 静脉瓣 在四肢静脉内 向心脏方向开 静脉?心房 心室收缩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开放;心室舒张时,动脉瓣关闭,房室瓣开放。动脉中没有任何瓣膜。 心输出量,它是衡量心脏工作能量的一项指标。运动员主要*13、每分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每分输出量也叫 通过提高每搏输出量来提高心输出量。心动周期,60秒(一分钟)?心率。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为一个心动周期。 14、在一个心动周期中,舒张期比收缩期长的好处在于:1)有利于血液流回心脏 2)使心肌有充分的时间休息 *15、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 组织细胞 氧,营养物质等 二氧化碳等废物 体循环:血液流向是左心室 主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肺循环:血液流向是左心房 肺静脉 肺部毛细血管 肺动脉 右心室 二氧化碳 氧 肺泡 小结: (1)各循环都是从心室开始的,终止于心房 (2)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14 (3)体循环流出的是动脉血,流回的是静脉血;肺循环流出的是静脉血,流回的是动脉血 (4)两个循环同时进行,最后在心脏汇合,形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 (5)在全身组织细胞毛细血管处: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在肺部毛细血管处: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6)心脏左侧流动脉血,右侧流静脉血 16、血压: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我们通常所说的血压是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它的表示方式:收缩压/舒张压可用血压计在上臂肱动脉处测得。其数值通常用千帕(千帕斯卡)来表示。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高数值,叫收缩压。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低数值,叫舒张压。健康成年人收缩压正常值是:12,18.7千帕,舒张压为8,12千帕。 17、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手上的“青筋”指的是静脉。 18、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失血达1200ML以上会有生命危险。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不会影响健康。提倡无偿献血。一次献血200—300ML。 19、脉搏是指动脉的搏动,次数与心率相同,但意义不同,它测量的部位在桡动脉。 输血的时候,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但是在危机的情况下,允许输入少量的异型血. 输入异型血的规律是: O A B AB A型(受血者) B型(受血者) AB型(受血者) O型(受血者) 血型 A型(输血者) ? ? B型(输血者) ? ? AB型(输血者) ? O型(输血者) ? ? ? ? 12.临床上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给针对地给病人输入不同的血液成分: 严重贫血 大面积烧伤的人 严重血小板缺少症 红细胞 血浆 血小板 第10章人体的能量供应 15 1、食物的热价是指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能量,单位是KJ/g。食物中各成分贮存的能量的大小:脂肪38KJ/g,蛋白质23KJ/g,糖类17KJ/g。 2、人体呼出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空气)比较:氧气含量减少了,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 *3、呼吸作用:生物体细胞内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它的意义在于: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鼻 呼吸道都有骨和软骨作为支架,保证了气流的通畅; 咽 并且对气体有温暖、湿润、清洁的作用。 呼吸道 喉 4.呼吸系统的组成 气管 支气管 肺:由很多肺泡构成,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的全过程: 呼吸道 氧 血液循环 氧 外界气体 肺 肺部毛细血管 各器官的毛细血管 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肺的通气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气体在血液中运输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5、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由细支气管的树状分支和肺泡组成。是主要的呼吸器官。它具有的特点:?肺泡数量多,总面积大;?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等,所以很适合进行气体交换。简述为; (1) 肺泡的数量多; (2) 肺泡内包围着毛细血管; (3) 肺泡壁、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 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6、消化和呼吸的共同器官是咽。咽是食物和空气进入体内的共同通道。呼吸时会厌软骨像抬起的盖子,使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又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为此,我们吃饭时不能大声说笑,否则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入口,食物进入气管,容易引起剧烈的咳嗽。 7、呼吸运动是胸廓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胸廓是由脊柱、肋骨、胸骨及肋间肌组成,底部由膈封闭。.呼吸的过程; 16 (1)吸气:膈肌和肋骨间肌肉收缩 胸廓扩大 肺被动扩张 肺内气压减乏 气体进入肺 (2)呼气:膈肌和肋骨间肌肉舒张——胸廓缩小——肺被动回缩——肺内气压增大——气体排出肺 *8、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并外展,胸骨上移?胸廓的横径加大 膈肌收缩,隔顶下降,胸廓的纵径加长?胸廓容积扩大?肺容积扩张?新鲜空气由呼吸道进入肺,即吸气 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胸廓容积缩小?肺容积缩小?肺泡内部分气体排出提外,即呼气 因此,是胸廓的变化才引起吸气和呼气。通过呼吸运动实现了肺的通气。 *9、人体的气体交换过程主要包括肺通气、肺的换气和组织气体交换。它们的区别如下: 概念 实现方式 表示方式 结果 肺的通气 外界与肺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运动 呼气与吸气 氧气 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静脉血变动脉肺的换气 气体扩散 肺泡 血液 换 血 二氧化碳 氧气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的氧气和二氧化动脉血变静脉组织气体交换 气体扩散 血液 组织细胞 碳的交换 血 二氧化碳 10、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人体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的二氧化碳在血浆中运输。 第11章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1、人体将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 2、人体的代谢废物包括:尿素、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粪便不是代谢废物。 *3、人体排泄的途径: 1)排汗(皮肤):一部分的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 2)呼气(呼吸系统):二氧化碳、少量的水 3)排尿(泌尿系统):绝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最主要的排泄途径) *4、排泄的意义:1)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2)调节体内水与无机盐的含量平衡3)维持细胞生活环境的稳定。排粪便是排食物残渣,不算是排泄。 17 *5、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有形成尿液的功能;?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储存尿液的功能;?尿道:排出尿液的功能。其中,最主要的器官是肾脏,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脏可分为:皮质、髓质和肾盂。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小球主要分布在髓质。书61、62页图 *6、尿的形成: 1)肾小球滤过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由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经肾小球时,原尿中的有用物质如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中,剩下的物质形成尿液。 7、原尿是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在肾小囊中形成的。尿液是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形成的。 *8、血液流经肾脏需经过2次毛细血管,分别是在肾小球和肾小管周围,在前者,血液的氧含量没有发生变化,在后者氧含量发生了变化: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9、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它两端连接的都是动脉。出球小动脉两端都是毛细血管网。 10、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上的区别:只有血浆中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原尿中没有大分子物质但有葡萄糖;尿液中没有葡萄糖。 11、尿液排出的途径: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12、尿液异常与其相对应可能发生病变的肾的结构:尿液中出现红细胞、蛋白质?肾小球;尿液中出现葡萄糖?肾小管;尿量多?肾小管。 13、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排出是间歇的。 *14、皮肤包括表皮和真皮 位置 构成 厚度 结构及作用 表皮 外 上皮组织 较薄 无血管。角质层—保护,生发层—分裂产生新细胞 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弹性和韧性 真皮 内 结缔组织 较厚 丰富的毛细血管——运输、调节体温 神经末梢——感受外界刺激 附属结构:毛发、汗腺、皮脂腺、指(趾)甲等 15、一位同学在削铅笔时不小心划破了手指,流出了血,那至少伤到了皮肤的真皮。 *16、排汗不仅起到排泄作用,还可以调节体温。汗腺包括分泌部和导管两部分。 角质层:保护作用,并且可以防止水分过分散失。 表皮 (1)皮肤 生发层:产生新细胞 真皮: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 18 表皮没有血管、真皮有血管,所以流血,至少刮到了真皮层。 (2)皮肤附属物:指甲、毛发、汗腺等 第12章 人体的自我调节 *1、人的自我调节方式主要有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两大类型。其中神经调节具有主导作用。 *2、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它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 *3、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胞体(代谢中心)和突起组成。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树突:短,是树状分支;轴突:长,分支少。神经元的功能: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的功能。 *4、反射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过程的结构是反射弧。 *5、反射弧的结构:?感应器:感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入神经元:传导冲动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接受传来的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传出神经元:把新的神经冲动由神经中枢传致效应器;?效应器:接受冲动,引起相应的肌肉和腺体活动。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传导的方向:感应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 6、神经中枢:位于灰质内,由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汇聚形成。 *7、反射的类型: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已经建立的先天性反射(简单反射)。 条件反射:是在出生以后个体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复杂反射)。 (条件反射比非条件反射高级,它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的) 两者的比较如下表: 比较项目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形成过程 生来就有的 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以下 大脑皮层 刺激 非条件刺激 条件刺激,可由任何可以感受的无关刺激转化而来 神经联系 固定不变的 暂时的、可变的 适应范围 小,只适应不变的环境 大,可适应多变的环境 能够对语言和文字的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是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 8、大脑皮层是人体最高级的中枢,有躯体感觉、躯体运动、语言、视觉、听觉等中枢,其中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躯体运动和躯体感觉中枢是对侧控制的。 19 *9、眼球的结构: *10、视觉的形成: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成像?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我们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原因:睫状体舒缩,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从而使远近不同的物象都能清晰地成像在视网膜上,所以我们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11、近视是因为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使得物体在视网膜前方成像造成的,可用凹透镜矫正。 远视是因为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使得物体在视网膜后方成像造成的,可用凸透镜矫正。 耳廓:收集声波外耳 外耳道:传送声波 鼓膜:产生振动 *12、耳朵的结构: 中耳鼓室:咽鼓管与咽部相通 听小骨:由锤骨,钻骨和镫骨组成听骨链 耳蜗:含听觉感受器 前庭:含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内耳 半规管:含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 *13、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锤、钻、镫)?耳蜗(耳蜗内感受器受到振动的刺激,产生冲动)?位听视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14、视觉感受器:视网膜,听觉感受器:耳蜗,头部位置感受器:前庭和半规管,嗅觉感受器:嗅黏膜,味觉感受器:味蕾。 15、四种味觉及其最敏感的部位——酸:舌的外侧,甜:舌尖,咸:舌尖,苦:舌根。 16、人体触觉最敏感的部位:唇、舌尖、鼻尖。另外,肢体的腹侧面比相对应的背侧面触觉要敏感。 17、冷感受器——感受冷刺激的感受器。温感受器——感受温刺激的感受器。 18、如果感受器持续受到某种刺激,其产生冲动的能力会随刺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减弱,这叫感受器的适应。 19、外分泌腺与内分泌腺的区别 腺体类别 导管 分泌物去向 举例 外分泌腺 有导管 进入体内管腔或排出体外 唾液腺、肝脏、肠腺、胃腺、皮脂腺等 20 内分泌腺 无导管 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 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等 1、*20、激素:在人体内,由内分泌腺所分泌的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物质。它们在血液中量虽少但作用非常显著, 特别是对于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调节是不可缺少的。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激素)直接 进入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腺体,如垂体、睾丸。 2、外分泌腺:有导管,将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腺体外的腺体,如唾液腺、汗腺。 3、 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等 甲状腺:分泌胸腺激素 胸腺:分泌胸腺激素 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 胰岛:分泌胰岛素 卵巢(女性):分泌雌性激素 性腺: 睾丸(男性):分泌雄性激素 4、激素的概念:由内分泌腺分泌,在人体内含量少,却对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激素名称 产生部位 主要功能 异常症 幼年:不足?侏儒症;过多?巨人症 生长激素 垂体 促进生长 成年:过多?肢端肥大症 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激发并维持 性激素 性腺 第二性征 幼年:不足?呆小症(智力低下) 甲状腺激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成年:不足?甲状腺功能低下 甲状腺 素 经系统兴奋性 分泌过多?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 缺碘导致合成过少: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胰岛素 胰岛 降低血糖浓度 分泌过少——糖尿病 20、侏儒症与呆小症异同: 相同点:患者都是从幼年患病且身材都矮小 不同点:“侏儒症”是由于患者在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生长缓慢,患者身材矮小但智力一般正常。“呆小症”是由于甲状腺功能不足,甲状激素分泌过少,造成生长发育迟缓,患者不仅身材矮,生殖器官不发育且智力低下。 21、孕妇在怀孕时缺碘,生出来的婴儿会患呆小症。 21 22、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措施:1)食盐加碘 2)常吃含碘丰富的海带等海产品 第13章 健康地生活 *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和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凡是能引起人和动物患病的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都是 病原体。它具有 流行性和 传染性两大特点。 *2、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传染源(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患者)„„控制 传播途径(通过空气、水、饮食、接触等)„„切断 切断任一环节即可终止传染病的流行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保护 3、免疫是人体内的一中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外来物质以及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护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4、免疫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对多数病原体 都起作用,而不是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是先天就有的,而且是可以遗传的。例如: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唾液中的溶菌酶的杀菌作用等。特异性免疫只对诱发的特定抗原有特异性,是机体与外来侵害物接触之后才获得的后天性的不能遗传的免疫,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后,会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抗体进行人体免疫。 5、抗原: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麻疹病毒、注射的各种疫苗、水痘病毒等。抗体能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的结合。 本册重点内容小结;蛔虫卵——蛔虫病;结核杆菌——肺结核;肝炎病毒——病毒性肝炎(乙肝);艾滋病毒——艾滋病等由相应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 水约占人体总重的60%,70%,是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溶解体内养分的作用。 我们吃的食物,需要在消化系统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 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吸收少量的水和酒精 ?小肠:吸收绝大部分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不合理都会导致营养失调,因此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均衡膳食,基本要求: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膳食要清淡少盐;饮酒要限量;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的体重;食物要清洁卫生、不变质。 血量约占体重的7%,8%。输血前要进行血型鉴定,输血一般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和O型,适量的献血一般只有200,300mL,献血对身体无害,且能刺激造血。 心肌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形成心脏的博动,心脏是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心脏博动有力,每博输出量比一般人要大,安静状态下 的心率比一般人慢。这样就可以在剧烈运动时通过提高每博输出量来持久地工作。 心脏的心房、心室的壁由心肌构成,同侧的心室比心房的壁厚,左心室壁最厚。 22 第14章 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基本不要求) 1雨水的PH值小于5.6即为酸雨。温室效应的形成与二氧化碳气体有关。 2世界环境日是6月5日;世界地球日是4月22日,国际禁毒日是6 月26日,世界无烟日是5月31日。 3实践证明,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实施大型生态工程是恢复和改建生态环境的重大有效措。 第15章 动物的运动 1动物的运动方式 ,空中:飞行。 水中:游泳,漂浮。 陆地:爬行,行走,奔跑,跳跃。 爬行:依靠肌肉收缩或者附肢的运动把贴近地面的身体推向前进。(例如:蜗牛,马陆,蛇等) 行走:用四肢将身体支撑起来,并通过四肢的交替前伸和后蹬将身体向前运动。(例如:猫,狗,牛羊等) 奔跑:在某一瞬间四肢都离开地面,出现身体腾空现象。(例如:鸵鸟) 跳跃:靠后肢的弹跳使身体腾空运动。 在空中的运动方式以飞行为主(滑翔是省力的飞行方式,鼓翼飞行鸟 类飞行的基本方式)。 *2、动物运动的意义: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 *3、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骨连结、骨骼肌。运动系统功能:支持、保护和运动等。 4、骨的基本结构:骨膜、骨质、骨髓,幼年时长骨的骨髓呈红色称 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年后被脂肪取代,成为黄骨髓,失去造血 功能。骨膜内有血管、神经、成骨细胞。 *5、骨质分为骨密质(骨干外周部)、骨松质(骨干内侧和骺端),关 节牢固的结构有:关节囊及关节囊内的韧带。使关节灵活的结构有: ?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既可以减少运动时的磨擦, 又可以缓冲运动时的震荡;?关节腔内有滑液可减少磨擦。 *6、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与骨膜内成骨细胞有关,骨的长长与骺(((( 端软骨层细胞有关。 7、骨是由脆硬的无机物(主要是钙盐)和柔韧的有机物(主要是骨胶蛋白)组成。有机物可被燃烧,剩下的是无机 盐—灰,无机物可溶解于稀盐酸中,剩下的是有韧性的有机物,因此常用燃烧、盐酸分别检测无机物、有机物。 ((*8、成年人的骨中:有机物约为1/3,无机物约为2/3。儿童和少年骨中,有机物多于1/3,无机物少于2/3,因此骨的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但易变形。老年人的骨中,有机物少于1/3,无机物多于2/3,因此骨弹性小,易骨折。 关节的结构: 关节头 23 关节面 其上覆盖着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 关节窝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 关节腔: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2.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关节腔内的滑液可减少 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3.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关节头、关节窝外有由结缔组织组成的关节囊,还有韧带加固。 图注:?关节软骨,?关节腔,?关节囊,?关节头,?关节窝,?关节面。 10、人体有206块骨。一块骨头就是一个器官。人体骨骼分成中轴骨和附肢骨两大部分。人体有600多块 骨骼肌,每块就是一个器官,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肌腱位于两端,分别附于相邻的骨上。肌腹位于骨骼肌的中央。肌肉收缩的能量来自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呼吸作用)。 每块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骨 肌腱:由结缔组织构成,分别附着于相邻的骨上。 骼 肌 肌腹:属于肌肉组织,是骨骼肌收缩的部分,内有血管和神经。 5.骨、肋骨和胸椎共同构成胸廓,保护心脏、肺等器官。 髋骨、骶骨和尾骨共同构成骨盆,保护着膀胱和肠等器官,女性的骨盆还可以保护卵巢等器官。 ,6.躯体运动是以骨骼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记住: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提重物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 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11、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12、运动的形成(本质):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上,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和后天学习行为(借助经验经历)。先天性行为又称本能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如蜜蜂跳舞、酿蜜、蜘蛛结网、母鸡营巢孵卵、昆虫的趋光趋热行为、动物的抚育行为。后天学习行为是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行为,如小狗算加法。后天学习行为更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 24 *2、动物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控制。 *3、动物在内外刺激下产生的活动表现叫做动物的行为。 *4、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和特点,大致可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之间的攻击斗争)、防御行为(往往发生在不同动物之间)、繁殖行为、节律行为(日、月、年、昼夜、潮汐节律)、社群行为(不同成员之间有分工合作、严格的等级、群居等,共同维持群体生活:蚂蚁、蜜蜂)。(举例判断所属行为) 5、攻击行为与防御行为的本质区别为:是否为同种动物。 6、判断群体的行为是否是社群行为,就看它的行为是否为群体服务,如工蜂的“群起而攻之”从个体上来说是一种防御行为,从群体上来看,是一种社群行为,还有工蜂的觅食行为也是一样的情形。 *7、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不施加任何影响或影响最小)、实验法(施加影响,在设计的实验条件下进行)。 8、实验法研究的基本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9、动物行为研究案例: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 昆虫 观察法为主 弗里施(奥地利利动物学家,动物行为学的杰出学者) 蜜蜂色觉 实验法(通过颜色卡片来验证) 廷伯根(英国籍荷兰动物学家) 银鸥幼雏求食行为 劳伦斯(奥地利学者,“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 小野雁学习行为 10、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本质区别:是否对研究对象(动物)施加外界影响。联系:实验法是以观察法为基础,离不开观察法。 11、动物在内外刺激下产生的活动表现叫做动物的行为。 第17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 *1、生态系统中包括的生物部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角色,其中生产者和分解者是必要的,绝对不能少的。生产者——能自己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生物,如绿色植物(主要)。 消费者——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主要是动物和寄生性微生物。分解者——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给环境促进物质循环,如细菌和真菌。 2、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2)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3)对环境有好的也有坏的影响,如能促进植物繁殖和分布。 3、动物可分为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三大类。 *4、食物链——将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捕食与被捕食)关系表示出来的链状结构。(书写时要注意的问题:A、食物链的书写一定要从生产者开始写,如羊?狼就不是一条食物链,因为没有从生产者开始写,正确的应是草?羊?狼。B、注意箭头指向吃的一方,如狼吃羊,那狼是吃的一方,羊是被吃的一方,所以箭头指向狼。C、食物链中没有分解者。D、食物链中越后的生物,数量越少。) 5、生态平衡——生物圈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例总是会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 6、在食物链植物?蝗虫?青蛙中,大量捕食青蛙,蝗虫会怎样,分析:根据食物链中的关系,如果捕食了青蛙,青 25 蛙的数量就会少了,也就是说蝗虫的天敌少了,蝗虫就会因失去天敌而大量繁殖,蝗虫的数量就会增多,但是同时蝗虫需要的食物就会多了,植物就会减少了,当植物减少,有一部分蝗虫因不得不到食物也会减少,所以蝗虫的变化是先增多后减少。 7、我国珍贵的国家一级动物:大熊猫、扭角羚、褐马鸡、扬子鳄。 *8动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方面。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保护动物多样性就要从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进行。 *9、动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包括: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就地保护——把包括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区域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样可以保护动物及它们的栖息环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如四川卧龙保护区——大熊猫;王朗保护区——金丝猴;洋县保护区——朱鹮;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斑头雁和棕头鸥。?易地保护——将动物从栖息环境中移到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地,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繁殖管理,然后向已绝灭的原有分布区实施“再引入”,以恢复野生种群。 第18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1、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的统称。 *2、微生物的特征:个体小,结构简单,分布广,种类多,生长繁殖速度快,营养方式多样。微生物的种类:单细胞微生物(细菌、支原体、酵母菌、蓝藻等)、多细胞微生物(霉菌、大型真菌等)、无细胞结构微生物(病毒、类病毒、朊病毒)。 营养方式 特点 举例 腐生 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并从中获得营养,称为分解者 枯草杆菌、乳酸菌、霉菌、蘑菇 炭疽杆菌、某些真菌、肺炎双球菌、寄生 生活在其他生物体内或体表,并从这些生物中获得营养,称为消费者 所有病毒 自养 自身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满足需要,称为生产者 蓝藻、硫细菌、硝化细菌 与其它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不根瘤菌、黏球菌、真菌与藻类共生共生 能独立生活 形成的地衣 *3、酶母菌——在无氧的情况下可将有机物分解成酒精,所以可用于酿酒;同时也能在分解有机物时产生二氧化碳,用于发酵面包。乳酸菌——在无氧的情况下能将有机物分解成乳酸,用于制酸奶和泡菜。醋酸菌——酿醋。曲霉——制作酱和酱油。青霉——制青霉素。放线菌——制抗生素。 4、微生物能使人生病,主要方法有两个:(1)寄生,产生致病物质,使寄主感染。(2)不寄生,但产生毒素随食物进入人体,使人得病。微生物与疾病: 很多疾病由微生物引起的,例如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痢疾杆菌——痢疾,真菌——脚气 微生物与医药:青霉菌——青霉素 第19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26 *1、人的生殖系统 女 性 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女性最主要的生殖器官 生 殖是男性最主要的生殖器官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 男系性统 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生 殖 系 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 阴道,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统 精囊腺,分泌粘液 前列腺,分泌粘液 输精管,输送精子 阴茎,排精和排尿 *2、受精及胚胎发育 卵巢排出卵细胞 ?受精卵?胚胎?胚胎?胚胎?胎儿?新生儿 精液(内含精子) (注:1、新生命的发育从受精卵开始算起。2、怀孕是从胚胎植入子宫内膜开始算起,时间为280天左右。) 3、营养获得:植入子宫内膜前——靠卵细胞中的卵黄提供。植入子宫内膜后——靠胎盘和脐带从母体中获得。胎盘——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脐带——输送物质。羊水——缓冲胎儿所受的压力。卵细胞呈,胚胎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内获得养料和氧气,并排出废物。球形,细胞质内含丰富的卵黄,是胚胎发育初期所需的营养物质。 , *5、青春期发育特点:(1)身高和体重突增。(2)神经系统、心脏、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3)性器官迅速发育,出现了遗精和月经。 6、计划生育的目标: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可通过节育和避孕来达到控制生育的目的。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7、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变态发育(昆虫)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1)完全变态发育——如果昆虫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而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显著的不同,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如家蚕、蜜蜂、蝇、蚊、蝶、 27 蛾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有些昆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而且若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相似,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如蝗虫、蟑螂、蟋蟀、蝉等。 比较 相同点 不同点 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有显著不家蚕 有性生殖,为变态同,为完全变态发育 (((( 发育 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若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为不完蝗虫 全变态发育 8、幼虫发育过程中,当受到外骨骼的限制不能再长大时,就会脱掉原来的外骨骼,这叫做蜕皮。如:在发育过程中,家蚕要蜕皮4次;蝗虫要蜕皮5次。 9、?在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中,中间没有蛹期;而且由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很像成虫,只是体小无翅,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如蝗虫的若虫,没有翅,能够跳跃,叫做跳蝻。?蝗虫在三龄以后(即第三次蜕皮以后),翅芽显著;五龄以后,发育成能飞的成虫。也就是说,三龄以前的跳蝻翅未长成,活动范围小,密集,因此,灭蝗应抓紧消灭三龄以前(即第三次蜕皮以前)的跳蝻。 10、两栖动物(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雄蛙有鸣囊(是发声的共鸣器),能够鸣叫(属于动物的繁殖行为),是为了招引雌蛙。然后雌雄蛙抱对,各自将卵细胞和精子排入水中,在水中卵细胞和精子相遇完成受精作用,因受精过程发生在青蛙体外,所以称为体外受精。(体内受精一般是指受精作用发生在动物的母体内。)雌雄蛙抱对的意义是:刺激雌蛙和雄蛙同时分别将卵细胞和精子排入水中,增加了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机会,提高了受精率。 (2)发育过程如下所示:受精卵?有外鳃和尾的蝌蚪?外鳃消失、长出内鳃的蝌蚪(此时的形态和结构都很像鱼)?长出后肢的蝌蚪?长出四肢的蝌蚪?幼蛙(有尾?无尾)?成蛙。可见青蛙的发育经历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时期,蝌蚪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蛙的有明显不同,称为“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等概念只适用于昆虫的发育,不能用在两栖动物的发育上。) (3)?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体外受精、变态发育。?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在蝌蚪发育成幼蛙期间,呼吸器官的变化为外鳃?内鳃?肺。 11、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1)鸟卵的结构及作用: 卵壳 保护作用 卵壳膜 气室 有利于胚胎发育时气体的交换,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鸟 卵黄膜 保护作用 卵细胞 卵黄 为胚胎发育提供主要营养物质 28 卵 胚盘 内含细胞核,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卵白 保护卵细胞 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 系带 固定卵黄 *(2)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胚盘色浓而略大,这是因为胚胎发育已经开始了。(受精卵的胚盘将来发育成雏鸡,因为胚盘是鸡卵受精后开始发育形成的初始胚胎,在适宜的条件下胚胎发育成雏鸡。此外,鸟类能筑巢、孵卵、育雏,这都提高了鸟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鸟的生殖和发育: ?体内受精:雌雄个体进行交配,雄鸟将精子送入雌鸟体内,与雌鸟体内的卵细胞进行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雌鸟的输卵管内下行时,会被输卵管壁分泌的卵白、卵壳膜和卵壳所包裹,最后由泄殖孔排出体外。(注意:未受精的卵在输卵管内下行时,也会被卵白、卵壳等包裹。)体内受精是在雌体内进行的,所以比体外受精还要大大提高受精率。 ?鸟类的发育由受精卵开始。也就是说,鸟类的胚胎在雌鸟体内就已经开始发育了,当产出体外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鸟的体温,胚胎会停止发育;在雌雄鸟的交替孵化下,胚胎才可以继续进行发育。一般来说,个体小的鸟类产的卵孵化时间较短;个体越大,卵的孵化时间会越长。每一种鸟孵卵的时间是一定的。有些晚成鸟的雏鸟破壳而出后,亲鸟和要照顾它一段时间的,被称为“育雏”。(鸟类的生殖发育特点是:体内受精,卵生;亲鸟交替孵卵、育雏。) 早成鸟(雏鸟) 晚成鸟(雏鸟) 发育程度 充分发育 发育不充分 被羽情况 全身被有稠密的绒羽 绒羽很少或全身裸露 眼 睛 已经睁开 未睁开 腿 和 足 有力 软弱无力 取 食 立即随亲鸟觅食 由亲鸟喂养 举 例 鸡、鸭、鹅、大雁等 家鸽、燕子、麻雀、鹰等 *12、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生殖方式 意义 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为受精卵, 使后代具备两个亲本的遗传基因,更富生活力和变异性,适应有性生殖 进而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是生物 力更强。 界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 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产生后代的速度较快,有利于短期内繁殖出大量个体;并且后无性生殖 直接产生新个体 代的性状均匀一致。 13、区别: 种类 生殖方式 发育方式 29 昆虫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完全变态发育或不完全变态发育 两栖动物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 多为变态发育。在变态发育中,幼体离不开水 鸟类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受精卵经过孵化发育成雏鸟,雏鸟发育为成鸟,没有变态发育 *14、无性生殖的种类:?分裂生殖(如草履虫、细菌、变形虫等单细胞生物)、?孢子生殖(如青霉、曲霉等)、?出芽生殖(如酵母菌、水螅等)、?营养生殖:由植物体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产生出新个体的方式。(营养生殖能够使后代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加快植物生殖的速度,尤其是嫁接还能增强抗寒、抗旱、抗病虫害的能力。所以果树、花卉一般采用营养生殖。) *15、常用的营养生殖方法有:嫁接、扦插、压条。(1)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带有芽的)枝,接到另一个植物体上,使它们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去的芽或枝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如苹果、梨、桃等果树通过嫁接繁殖。通过嫁接可以将接穗和砧木的优点结合在一起,但果树嫁接时,主要表现出接穗的特征(如将柿子的枝条嫁接到黑枣树的树干上,将来这个枝条上结出的果实是柿子)。嫁接的方法有芽接和枝接(请看课本第87页的图解)。嫁接能否成功的关键是:?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必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是接穗和砧木的亲缘关系要近,越近就越容易成活。 (2)扦插——就是剪取植物带有叶或芽的一段枝条,把枝条的下端或者插入土中、沙中,或者浸泡在水中,等到生出不定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如葡萄、菊花、月季等常用扦插繁殖。扦插能否成功的关键是:注意 水平(防止过多散失水分),下方切口要斜(增加吸水量)。嫁接和扦插的区别:嫁接必须是两种取植物时上方切口要 植物结合在一起;扦插的植株只是选取一种植物。 (3)压条——就是把枝条从植株上弯下来,并且把枝条中部的树皮剥掉下半圈(让有机物在这里积累,方便长根),把枝条中部埋在土壤里,顶端露出地面,等这个枝条生出不定根后,再与母体切断,最终独自长成新植株。如夹竹桃、桂花、玉兰等常用压条繁殖。 16、植物的组织培养: 在无菌的条件下,把花药、子房、叶片、茎或根的一部分等接种到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它们能够生长发育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这就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接种到培养基上的植物材料统称为外植体。 (1)过程:选取离体器官或组织?消毒?接种到培养基上?形成愈伤组织?长出丛芽?生根?移栽成活?长成完整植株。 (2)成功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在生产实践中的意义(优点):?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植物;?培育无病毒植株,防止植物病虫害;?培育作物的新品种。 *第20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遗传是指生物体的各种性状由亲代传给子代的现象,变异是指同种生物不同个体间性状上的差异。 *2、性状——是指生物体的所有特征的总和,如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也就是两同一不同(同一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3、基因、染色体、DNA的关系: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小片段。染色体与DNA 的关系:染色体是 30 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基因与DNA 的关系:在DNA 上不是所有的部分都有遗传作用,具有遗传效应的小片段就叫基因。基因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蓝图。以下是数量关系: 1个 许多条 1个 多个 细胞 细胞核 染色体(每条) DNA 基因(控制性状) *4、人的细胞可分为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两种,其中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为46条,而且这46条染色体是两两成对,为23对,成对的染色体形态、大小、成分是一样的,所以基因也是成对的,基因的位置也是相同的,当体细胞形成生殖细胞时,由于成对的染色体会彼此分开,所以每个生殖细胞中只含有成对染色体中的一个,基因是成单的,染色体数为23条,不成对。(注意:当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的减半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除外),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相同的位置上,图1、4上的基因不在同一位置上,图2上的不是一对基因,所以只有图3是正确的。 A、B分别有示两对 染色体~横线表示在 染色体上的基因位 置。 *5、当男女生殖细胞相结合时,两方的染色体配对在一起,受精卵的染色体又变为23对,46条了。 母体细胞(23对,46条) 卵细胞(23条) 受精 发育 受精卵(23对) 新个体 父体细胞(23对,46条) 精子(23条) 不论是精子、卵细胞,还是体细胞,遗传信息都主要存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中,也有少量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6、 中。每一种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7、显性基因——占主导地位,能表现出来的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A)。隐性基因——会被掩盖的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a)。等位基因----在成对的基因中,两个不同的基因(Aa)。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对应的基因型有AA或Aa。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可确定基 A a×A a因型aa。(表现型=基因型+环境;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 同作用的结果。注意:相同环境下,基因相同,表现出来的性状A aAa相同,但表现出来的性状相同,基因不一定相同,如AA和Aa的 表现型相同,但基因不一样)。 AA AaAaaa*8、如何书写遗传图,例如:基因型为Aa和Aa的杂交。 (1)将亲代所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写出(成对的基因分开) (2)每个亲代所产生的生殖细胞与对方所产生的生殖细胞自由组合。(注意:显性基因要写在隐性基因前) 9、如何确定相对性状中的显性和隐性,——假设法。 (1)先假设一方为显性,那另一方必为隐性性状,然后代入到题目中,计算是否符合题意。 (2)再反过来假设另一方为显性,然后代入检验是否正确。 31 10、 染色体可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其中常染色体共有22对,这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基本相同,而且没有性别之分,另一对(第23对)染色体为性染色体,是决定性别的染色体。 *11、在男性中的性染色体为XY(异型),女性中的性染色体为XX(同型),其中,X染色体比Y染色体要大,所以男性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2对常染色体+XY,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2对常染色体+XX;男性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2条+X或22条+Y;女性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2条+X。 *12、女性产生的生殖细胞只有一种,就是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而男性产生的生殖细胞有两种,一种是含X染色体的精子,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精子。这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相等的,因此产生的后代男女比例为1:1。当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生出的小孩是女孩,当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生出的小孩就是男孩,所以人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决定了,主要起决定作用的是男性。 男性:产生精子 X XX (女孩) Y XY (男孩) 女性:产生卵细胞 X XY (男孩) X XX (女孩) 13、生物体不是所有的性状都能遗传的,有的性状是由于环境不同而引起的,如同种花生长在不同土无壤中结出的花生不同,有的性状是由于遗传物质不同引起的,如人的ABO血型,如果是环境引起的就不能遗传,一般能遗传的性状是由于遗传引起的。 14、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15、变异可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1)可遗传变异是由于生物所处的环境引起的,不能遗传给后代的,如将同样的种子一些种在肥沃的土中,结出来的种子大,一些种在贫瘠的土中,结出的种子小,如将这些小的种子种回肥沃的土中,又会结出大的种子。(2)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多数为基因重组引起的。 16、疾病可分为非遗传病和遗传病(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其致病基因可由亲代传至后代)。 17、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直系血亲是指有直系关系的亲属,从自身往上数的亲生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从自身往下数亲生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而兄弟姐妹、伯伯、叔叔、姨母和侄、甥等为旁系血亲。所谓三代内的旁系血亲是指从自己上溯至同一血缘的亲属、再向下数三代。例如计算男方本人同表妹属于第几代旁系血亲,可先由个人经母亲上溯至与表妹同一个血缘的外祖父母,外祖父母为第一代,向下数至表妹的母亲,也就是姨母,为第二代,再向下数至表妹,为第三代,所以男方本人与表妹属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第21章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1.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观点 (1)神创论; (2)自然发生论; (3)生生论(雷迪实验3,和巴斯德”鹅颈烧瓶”实验4),生生论推翻了自然发生论; 32 (3)宇宙生命论(地球上的生命来源于其他星球); (4)化学进化论(米勒实验参见课本6); 地球上生命可能起源于原始海洋。原始的大气中没有氧气。 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 2、原始大气的成分:甲烷(CH)、、氨气(NH)、氢气(H)、水蒸气(HO)。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的主要区别是原始4322 大气没有氧气。 3、原始生命形成——原始海洋(还要受到紫外线、闪电、宇宙射线) 4、米勒的实验合成的“有机小分子”是氨基酸。 5、生物进化是指生物与生存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总是一代又一代地发生着改变。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化石,它是按照时间的一定顺序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我国的银杏、水杉和大熊猫是“活化石”。 生物进化在趋势 :一般说来,生物进化在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从单细胞到多细胞. *7、鸟类化石:始祖鸟似鸟类的特征:体表覆盖羽毛,前肢变为翼,后肢有四趾;始祖鸟似爬行类的特征:两翼前端生有三个趾爪,口腔长有牙齿,尾长并长有尾椎骨。 *8、地质年代分为太古代、远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寒武纪:三叶虫时代,寒武纪出现的海口虫—脊椎动物的祖先;中生代:恐龙时代。在地质年代早期只有最简单的生物,越是地质年代晚期,生物种类越多和现存生物也较接近;这说明现在的各种各样的生物是漫长历史的产物,生物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地质年代与生物进化历史表: 33 9、生物进化历程: 原始单细胞藻类?原始多细胞藻类?原始苔藓?原始蕨类?原始种子植物(植物进化系统树) 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无脊椎动物——?原始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动物进化系统树) 10达尔文——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 主要内容 过度繁殖:生物的生殖能力很强,后代数量庞大 遗传变异 后代中有各种可以遗传的变异类型 生存斗争 后代之间必须争夺有限的生存条件 后代中不同的变异类型,争夺生存条件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获适者生存 胜;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容易被淘汰 概念 在生存斗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过程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意义 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 (人工选择:按照人们的喜爱精心选择和培育形成的,如宠物狗、金鱼、毛质好的绵羊等。) 解释自然选择例子:(1)在未污染区,树干是灰色的,与灰色桦尺蛾的颜色相近,与黑色桦尺蛾的颜色反差较大。灰色桦尺蛾不容易被食虫鸟发觉,被捕食较少,生存机会较多;黑色桦尺蛾容易被食虫鸟发觉,被捕食较多,生存机会 34 较少。(2)在污染区,树干是黑色的,与黑色桦尺蛾的颜色相近,与灰色桦尺蛾的颜色反差较大。黑色桦尺蛾不容易被食虫鸟发觉,被捕食较少,生存机会较多;灰色桦尺蛾容易被食虫鸟发觉,被捕食较多,生存机会较少。 直接原因:被捕食的数量。间接原因:是否具有保护色。(记忆:在**区,树干是黑色的,与甲虫的颜色相近) *11四个现代类人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为什么类人猿与人类有相似的特征:它们来自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也有不同之处,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两足直立行走。 12人类的进化历程:森林古猿(树栖生活)?南方古猿(能直立行走)?能人(可能具有语言能力)?直立人(具有语言能力)?智人(着衣、持标枪、长矛狩猎、制造石器)?现代人。 重要变化:脑容量显著增大;直立行走、手足分工;语言发展、制造工具。【注:直立人有:元谋人、和县直立人、蓝田直立人、北京猿人;智人有:金牛山人、丁村人(早期)、柳江人、资阳人、山顶洞人(晚期)】 *13根据肤色和鼻形等不同的特征,将现代人分为四个人种:蒙古利亚人(黄)、高加索人(白)、尼格罗人(黑)、澳大利亚人(棕)。 第22章 物种的多样性 *1、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还为水生动物提供氧气,也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2、藻类的经济意义:?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可作为水域是否被污染的指示植物(赤潮现象)。 *3、苔藓植物的植物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有茎、叶的分化,但茎很细小,叶又小又薄,如葫芦藓、墙藓;另一种没有茎、叶的分化,植物体只是扁平的叶状体,如地钱。特征: 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并且植株很矮小。生活环境:阴湿的地面或背阴的墙壁上。苔藓植物的应用:?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 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4、蕨类植物特征: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其内具有输 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受精过程仍离不开水, 多数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靠孢子繁殖后代。孢子是一种生殖细 胞,孢子囊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看到,只是在夏天生殖时可见 到,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 有些可食用;?有些可供药(贯众);?有些可供观赏(肾蕨); ?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满江红);?古代的蕨类植物 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35 *5、裸子植物:根茎叶都很发达,受精过程不需要水,适于生活在陆地,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我国是裸子植物种类最多、资源最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故乡”。其中银杉有“植物中的熊猫”的美称。 *6、被子植物:具有发达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受精过程不需要水。是最高等的植物类群。被子植物又可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指出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还有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在生物圈中的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7、植物进化系统树: *8、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孢子植物有:藻类植物(最低等),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高等);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植物类群 生活环境 主要特征 代表植物 大多生活在 藻类植物 单细胞或者多细胞,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之分 衣藻、海带 水中 生活在阴暗植株矮小,有茎叶,没有根,且茎叶中没有输导组织,葫芦藓、地苔藓植物 潮湿的陆地 生殖过程离不开水。是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钱 生活在阴暗具有真正的根茎叶之分,体内有输导组织,叶片背面石松、蕨、蕨类植物 潮湿的陆地 有产生孢子的孢子囊 桫椤 裸子适合于各种松、柏、银 根茎叶很发达,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植物 环境 杏、苏铁 种子 被子适合于各种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且种子外面有果皮玉米、水稻、植物 植物 环境 的包被;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的一个类群 白菜 9、比较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种子的结构 子叶2片,无胚乳 子叶1片,有胚乳 花瓣的数目 多为4、5或4、5的倍数 多为3或3的倍数 根系 直根系(一个发达的主根) 须根系 叶脉 网状脉 平行脉 举例 瓜果类 粮食作物 *10、为了科学地将生物进行分类,弄清生物间的亲缘和进化关系,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把它们分成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11、“不同类群的生物,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所包括生物的种类越少,生物间的相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也就越近。” 12、瑞典科学家林奈创立了双名法:属名,种名 36 *13、根动物的主要类群 原生动物 如草履虫、变形虫、眼虫,原生动物是最原始、最古老、 结构最简单的动物。都为单细胞组成。 腔肠动物 如海葵、珊瑚虫、水螅、水母、海蛰等 动 扁形动物 如猪肉绦虫、涡虫、血吸虫 物 无脊椎动物 线形动物 如蛔虫 的 环节动物 如蚯蚓、沙蚕、水蛭 分 软体动物 如乌贼、鲍鱼、贝壳、螺、牡蛎等 类 节肢动物 (昆虫纲—蝗虫,多足纲---蜈蚣,甲壳纲—虾蟹,蛛形纲---蛛蜘) 棘皮动物 如海星 海胆、海参 鱼类:脊椎动物中数量最多的动物 脊椎动物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脊椎动物的第二大类群 哺乳类 4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鱼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主要特征。 身体 呼吸 运动 体温 其他 靠湿润的体壁与靠肌肉的交替舒 环节由彼此相似的 外界进行其他交张和收缩使身体变温 卵生 动物 环状体节构成 换 运动 节肢身体分部, 呼吸器官为鳃或靠翅或分节的足 变温 卵生 动物 体表有外骨骼 气管 运动 靠躯体和鳍摆动 鱼类 体表被有鳞片 用鳃呼吸 变温 卵生 游泳 体表被覆羽毛,用肺呼吸,体内有体温高鸟类 靠翼和足运动 卵生 前肢变成翼 气囊协助呼吸 且恒定 哺乳体温高胎生 体表被毛 用肺呼吸 靠四肢运动 动物 且恒定 哺乳 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一类是无脊椎动物。 动物生殖方 适应环境 种类 体表特征 呼吸器官 代表动物 其他 类群 式 37 身体呈流线型、两鲫鱼、鲸 2万典型的水生脊椎鱼类 水中 侧大多有侧线、被鳃 卵生 鲨、虾虎 种 动物 覆鳞片 鱼 幼体生活在水中、幼体用鳃呼吸、由水生过渡到陆两栖2500青蛙、蟾 成体生活在潮湿近裸露 成体用肺,皮肤卵生 生的类群,生殖过类 种 蜍、大鲵 水的陆地 辅助呼吸 程离不开水 爬行6000一般覆盖有鳞片蜥蜴、壁真正生活在陆地 陆地 肺 卵生 类 种 或甲 虎、玳瑁 的生物 9000身体大多呈流线 鸟类 适于空中飞翔 肺 卵生 鹦鹉 种 型、被覆羽毛 哺乳4000胎生、象、海牛、生物界最高等的 各种环境 一般有体毛 肺 类 种 哺乳 蝙蝠 类群 *14、原生动物是最古老、最原始、结构最简单的动物,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这个细胞能从周围环境中摄取食物,能完成全部的生理功能。生殖方式:分裂生殖(变形虫、草履虫、夜光虫、眼虫)。腔肠动物:水螅、水母、海葵、珊瑚。扁形动物:涡虫、血吸虫、猪肉绦虫。环节动物:蚯蚓、沙蚕、水蛭。软体动物:乌贼、贝、河蚌、蜗牛、螺、鱿鱼。 *15、节肢动物:身体有许多体节,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一个类群。分为昆虫纲(蝗虫)、甲壳纲(虾)、蛛形纲(蜘蛛)、多足纲(蜈蚣)。 16、昆虫的特征:大多数昆虫都有翅,能飞行。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里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 *17、地球上现存的生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身体里没有脊椎骨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一类是身体里有脊椎骨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 *18、脊椎动物是动物界中结构最复杂、进化地位最高的一大类群,包括鱼类(鱼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腮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鱼在游泳时,靠躯干部和尾鳍产生前进的动力。靠胸、腹、背、臀鳍来保持平衡。靠尾 鳍保持前进的方向)、两栖类(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水陆地生活,用肺呼吸,受精在水中完成。如大鲵)、爬行类(体表都覆盖有鳞片,防止水分散失,用肺呼吸,心脏二心房一心室,体内受精,变温动物,是摆脱水的真正陆地动物。如龟、蜥蜴、鳄、蛇)、鸟类(身体呈流线型;前肢特化成翼;胸骨突出,形成龙骨突;体表被覆羽毛等,减少空气的阻力。适应于飞翔的生理功能是:气囊的存在使其具有双重呼吸的功能(具有散热作用);心脏发达;胸肌发达;食量大、粪便及时排出等。有喙无齿,心脏4腔,卵生,体温恒定。如鸡)和哺乳类(体表被毛、牙齿有门、犬、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有4个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的后代成活率高。如蝙蝠、鲸)等。 38 *19、描述病毒、真菌和细菌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微生物类群 观察 结构 生活方式 与人类的关系 代表生物 有利:寄生细菌体内(噬 不能独立 菌体), 噬菌体、 病毒 须通过电子显微镜 蛋白质外壳、核酸 生活, 有害:引起人或动物疾SARS病毒 只能寄生 病 高倍显微镜观察,根据细基本结构:细胞壁、细有利:发酵产生人所需 寄生、腐乳酸菌、枯 细菌 菌的不同形态分为:球菌、胞膜、细胞质、核物质 的物质、大地的清洁工; 生 草杆菌 杆菌、螺旋菌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 有害:使人患病 有利:作为食物或发酵 少数个体微小,绝大多数细胞壁、细胞膜、细胞寄生、腐酵母菌、灵 真菌 产生人类所需的物质; 个体较大 质、细胞核 生 芝、霉菌 有害:使人患病 20、细菌(呈杆,球,螺旋状)。结构:具有细胞结构,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区组成)。有些具有荚膜(保护),有些具有鞭毛(运动),有些形成芽孢(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生命活动:多数为异养(寄生或腐生)。为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20分钟就繁殖一代。利:发酵产生味精、酸奶、醋酸、沼气 无机物并还原自然促进物质循环。还可以杀死一些害虫。害:使人或动、植物患病。 等,分解生物残体为 21、真菌的结构特征:单细胞或多细胞,有真正的细胞核(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组成),没有叶绿体。为孢子生殖。生命活动形式:异养(寄生或腐生)。利:发酵产生酒类、抗生素、有机酸、维生素、食品,食用真菌。害:食品、衣物等霉变,使人或动物感染疾病。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有机物。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 22、酵母菌:为单细胞真菌。有温度适宜、氧气、养料充足的条件下,能进行出芽生殖。可用来制酒,还可以制做面包和糕饼等。 23、霉菌:由菌丝组成,其中青霉:孢子青绿色,排列呈扫帚状。营养方式为异养。曲霉:孢子有多种颜色,排列呈放射状。营养方式为异养。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生长,寄生在人体内的霉菌可引起患上皮肤癣。 24、蘑菇:也是由菌丝组成,包括菌盖和菌柄。菌盖下的菌褶能产生孢子,并用孢子繁殖后代。应用:(1)有些可食用,如木耳,(2)可作药材,(3)腐生的真菌可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4)还会使人和动植物患病。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细菌和真菌的营养方式都为异养,异养又分为腐生和寄生。 25、比较细菌和真菌: 项目 有无细胞核 有无叶绿体 生殖方式 细胞 举例 细菌 无 无 分裂生殖 单个 乳酸菌 真菌 有 无 孢子繁殖 单个或多个 酵母菌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3)与动物植物共生。注: 39 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26、病毒的种类:病毒都没有细胞结构,而且比细胞小的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他们的大小,必须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病毒只能寄生在其他活细胞里生活。根据他们寄生的细胞的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大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的繁殖方式: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在其遗传物质指导下生成新的病毒。病毒 (一)病毒的种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三类 注:探究活动:问题:霉菌生长需要哪些环境条件, 假设:潮湿/温暖/有机物丰富的环境条件利于霉菌生长。 设计实验(参见) 微生物生长繁殖条件 食物保鲜方法 作用 水分 风(晒、烤)干,腌制,糖渍,脱水 空气 密封罐装、真空包装 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适温 冷藏,冷冻,高温 防腐剂,溶菌酶 杀死微生物 *第2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1、生态系统: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所有在地球上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环境。环境:是指生物生存的地点和存在于生物周围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例如:水稻生活在稻田里,从含义上来说,稻田是水稻生存地点,但是还有对水稻生存影响更大的各种因素, 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不同的生物,对环境的要求不一样。如水、肥、阳光、温度、杂草、害虫等。因此,环境包括 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和生物因素(影响该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但不包括生存地点。 2、生态系统的类型:水域:海洋、淡水、湿地;陆地:森林、草原、荒漠、农田、城市等。 *3、生态系统的组成:一个生态系统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分解者——细菌、真菌: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并利用其中的有机物和能量(腐生性微生物)。非生物部分:水分、温度、阳光、空气、土壤。 *4、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通过吃与被吃形成了食物关系,这种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做食物链。如:草?蝗虫?食虫鸟?蛇?鹰。一条完整的食物链起始点为生产者(绿色植物),终止位置为肉食动物。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复杂,个体数量越庞大,其中食物链就越多,彼此间的联系也越复杂。 *5、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有许多条食物链。各条食物链并不是孤立的,多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复杂的网状联系,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构成的网状联系,称为食物网。 40 6、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越稳定。 *7、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依次流动的。一般说,一个环节只能把获能量的约10%—20%传递给下一个环节,能量在沿食物链各个环节的传递过程中逐级递减。(1)起点: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2)流向:沿着食物链传递(生产者流向分解者和消费者,消费者流向分解者);(3)散失:呼吸作用、遗体和遗物等;(4)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循环,传递效率10%—20%,越向食物链的后端,生物体数目越少,储存的能量越少,有毒的物质积累得越多,形成能量金字塔。 8、物质循环: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循环就是生态系态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碳循环:(1)CO通过光合作用转变成为含碳有机物;(2)含碳有机物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中传递;(3)含碳有机2 物通过呼吸作用或燃烧转变成为CO;(4)特点:物质循环,反复出现,循环流动,不会消失,反复利用。 2 9、通过食物链与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态的重要功能。 *10、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逐步形成了生物与非生物物质、能量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1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在生态系统发生一定的变化或受到外来因素干扰时,它可以通过生态系统内部的自我调节,克服系统内部的变化和外来干扰因素的影响,维持相对稳定和平衡的状态。 *12、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外来干扰因素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失去自动调节能力,导致稳定状态被破坏。 13、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两类:一类是自然因素,如火山爆发、地震、泥石流、洪水泛滥、台风海啸;另一类因素是人为因素,主要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对生态系统稳定状态造成的破坏。此外,引种不合理也会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原有的稳定性。 14、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调节能力的关系:(1)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调节能力越强。(2)生物种类越少,食物链和食物网越简单,调节能力越弱。 常见的污染物和有害物质有:苯并芘、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甲醛、苯、甲苯、氯仿、氨气、氡气等,植物性纤维、花粉、孢子、动物的毛发也可以引起人发生哮喘、皮疹等过敏性疾病。所以室内要通风透气,保持新鲜的空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维护我们的健康。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的具体要求是: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第25章 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是人们利用微生物、动植物体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 一、 1、发身边的发酵技术 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种类多,繁殖速度快,代谢能力强,代谢方式多样。 发酵食品:酸奶、米酒等 41 O酒药中含有曲霉、毛霉、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在30C左右条件下,曲霉和毛霉把淀粉转化为葡 萄糖;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酵母菌经过代谢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 加入食盐的目的:1、抑制腐败微生物的活动;2、使产品咸味适口。 二(沼气发酵 1、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制成沼气的过程,叫做沼气发酵。沼气的成分是甲烷。 2、猪粪、秸杆——提供营养物质,池塘污泥——提供厌氧微生物(细菌、真菌) 三、工业化的发酵产品 3、抗生素2、氨基酸3、甜味剂4、食用有机酸5、酶制剂 现代生物技术 沃森、克里克——发现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威廉姆特——克隆风暴。200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 转基因技术:(1)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比如科学家利用细菌合成人胰岛素、“超级鼠”、“胖鲤鱼”。(2)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制药、遗传病诊治、农业、环境保护。 *5、克隆技术:(1)世界第一只克隆羊“多莉”的培养过程:?核移植:母羊A去除细胞和的卵细胞,注入母羊B的细胞核,重组细胞;?细胞培养:将重组细胞培养成胚胎;?胚胎移植:将胚胎植入母羊C子宫,母羊C分娩产下“多莉”。(“多莉”的生物学母亲是母羊B)(2)克隆技术的意义:可以拯救濒危动物、防止家禽家畜良种的退化、医疗上的器官移植。 42
本文档为【2017年中考生物复习资料(最新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4115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34KB
软件:Word
页数:68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7-09-27
浏览量: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