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概述:词类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概述:词类

举报
开通vip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概述:词类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概述:词类 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 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动词:动词表...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概述:词类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概述:词类 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 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名词: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 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等,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 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 样。 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等,如"多、少、高、胖、死板、奢侈、胆小、 丑恶"。 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等。 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名量词表示事 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 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 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代词:代词是代替其他的词或者短语、句子的词。代词有三种:一是人称代词,用来代替 人或者事物名称,如“我、你、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自己、 人家”;二是指示代词,起区别作用的,如“这、那、这样、那样、这儿、那儿、这里、那里、 这么、那么、这么样、那么样、各、每”;三是疑问代词,用于提问,如“谁、什么、怎样、哪、 哪儿、哪里、多、少、儿”。代词代替某类词,就具有这一类词的语法功能。如人称代词代替名 词时,就具有名词的语法功能。“这么、那么、这样、那样”等可以代替动词、形容词,就具有 动词、形容词的语法功能。 副词: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如 "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 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介词: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连词: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乃至段落。如"和、及、或者、或、又、既"。关联词语可以看成是连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1 助词: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助词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结构助词, 它们是"的、地、得、所、似的";一类是动态助词,它们是"着、了、过";一类是语气助词,如" 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 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叫做叹词。如“喂、哟、嗨、哼、哦、哎呀”。叹词总是 独立成句。 拟声词:这是模拟声音的词。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呼啦啦"。 词和词按照一定的规则可以组成短语,短语是词和词构成的比词大、比句子小的语法单位。 汉语里有许多种短语,最基本的是下面七种。 联合短语:由地位平等的词组成的短语叫做联合短语。如"白菜、芹菜""香蕉、橘子、甜橙""调查、研究""接受并且审理""雄伟、壮丽""又白又胖"。 偏正短语:偏正短语中的一部分是中心词,前面总是有修饰语。如"大城市、小村庄、优异的成绩(这是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短语);"慢走、努力工作、仔细地分析、特别大、最优秀"(这是 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偏正短语)。 补充短语:这是补充成分在后面的短语,如"坐下、掉下去、拿起来、算得准、说得妙、放 在这里"。 动宾短语:这是动词后面带着宾语的短语。如"买菜、写小说、看电视、走亲戚、跑材料、 修理汽车、收购药材"。 主谓短语:被陈述对象在前,陈述者在后构成的短语,叫做"主谓短语",好像一个句子,但是没有句子的语气,因而没有句子的独立性。如"电灯亮、电话通、学校开学、山河壮丽、春 雨绵绵、河水奔腾、祖国富强"。 介词短语:介词在前,其他词语(主要名词或者名词短语)在后组成的短语。如“在中国、对他们、往新疆、从今年、关于他、向大家、朝北京方向、以这种方式、为广大群众、比个人 的利益 ”。 的字短语:用"的"在最后组成的短语,相当于一个名词。如"教书的、开车的、走路的、先进的、手里拿把花的、头上打着蝴蝶结的"。 句子有六个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主语和谓语:主语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在一般情况下,主语 在前,谓语在后。 (1) 大伙都散了。(《分马》) (2) 满树浅黄色的小花, 并不出众。(《荔枝蜜》) (3)我最不能忘记的 是他的背影。(《背影》) (4)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大自然的语言》) (5)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 图。(《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这几句的主语是 "大伙"" 满树浅黄色的小花"" 我最不能忘记的""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 2 业生产"" 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这几句的谓语是"都散了"" 并不出众"" 是他的背影" 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 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 把中心词看成是主语和谓语也是可以的。如: (6)一张简陋的大竹床上铺着厚厚的稻草。(《驿路梨花》) (7)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十九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了。(《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馆》) 可以认为"竹床""技术"是主语,可以认为"铺""使用"是谓语。 宾语和补语:宾语往往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并且总是处在动词的后头。补语是动词形容 词后面的补充成分。如: (1)桥脚上站在一个人,却是我们母亲。(鲁迅《社戏》) (2)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背影》) (3)萧队长说过:先进的要带落后的。(《分马》) (4)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 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纪念白求恩》) 字下有线的全是宾语。还有一种宾语叫做"双宾语",如: (5)现在人们叫它 故宫。( 《故宫博物院》) (6)我给她 一本书。 "它""她"是近宾语(间接宾语),"故宫""一本书"是远宾语(直接宾语)。 (7)说起来可笑,小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 《荔枝蜜》) (8)我独自一人游荡< 在田野里 >。(《挖荠菜》) (9)从化的荔枝树多得< 像一片碧绿的大海 >,开花时节,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 忘记早晚 >,有时还趁着月色采花酿蜜。( 《荔枝蜜》) (10)我那时真是聪明< 过分 >。( 《背影》) (11)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 好几回>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尖括号里的全是补语,都补充说明了前面的动词、形容词。 定语和状语:定语是名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状语是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 (1)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背影》) (2)可我,总还是怀念那(长在野地里)的荠菜,就像怀念(那些与自己共过患难的老朋友)一样。(《挖荠菜》) (3)老远就看见(镶嵌在正门顶上)的国徽的闪闪金光。(《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4)李四光[这一生中][还从来]没有过一次[这样]舒畅和快乐的谈话。( 《地质之光》) (5)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朱自清《背影》) (6)说到这里,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沿着草坪旁用卵石铺成的小径] 走到"北海"跟前。(萧乾《枣核》) 圆括号里的是定语,方括号里的是状语。 3 1、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 示语法关系。 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 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 表示方位名称:上、下(简称方位词) 名词的语法特点:?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 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表示动作、行为:坐、听;表示存现、消失或发展变化:有、发生;表示心理活动:爱、恨; 表示使令:叫、让;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会;表示趋向(趋向动词):来、去; 表示判断(判断词):是。 动词的语法特点:?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 态。?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 主语和宾语。?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 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表示事物性质的:漂亮、结实;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 “很”修饰。 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表概数:几、许多;表序数:第一、老三;数词的语法特点: ?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E、量词: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表示动作、行 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表示事物单位的:个、只;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次、回,有时也 借用某些名词来表示,如:脚、年; 量词的语法特点:?量词经常和数词连用,组成数量短语,也称为数量启数量词。?表示物量 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的前面。?表示动量的数量词数量词常用在动词的后面。 F、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三类。代词的语法特点:?第二人称的敬称“您”不 用于复数,如果需要表示复数,就用“您几位”“您诸位”?第三人称复数代词“他们”可专指 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们”则专指女性?注意“我们”和“咱们”用法的区别。“我 们”指说话人,有时也可以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指示代词“那”用 于远指,“这”用于近指?代词用得不恰当,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 G、副词:一般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 频率、情势、语气等。 4 表示范围:都、全;表示语气:可、倒;表示否定:不、没;表示时间:刚、恰好;表示程度: 很、极;表示情势:仿佛、渐渐。 副词的语法特点:?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 副词有时用在形容词后面,补充说明程度、结果,作补语。?副词不能修饰名词、代词。 H、连词:是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一般连词:和、与、并、或、及;关联词:主要 用来连接复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不但而且、虽然 但是。 语法特点:?一般连词的前后两部分可以调换而基本意思不变。?关联词的主要在复句中进行 运用。 I、介词: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等的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表示动作、行为、性状的起止、 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 常用介词及其用法(顺口溜) 自、从、以、当、为、按照, 由于、对于、为了、到 和、跟、把、比、在、关于 除了、同、对、向、往、朝„„ 用在名词、代词前,组成介宾短语后,修饰、补充“动”“形”要记牢。 J、助词:是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起辅助作用的词。助词可分三类:结构助词、动态 助词、语气助词。结构助词:的、得;动态助词:着、了、过;语气助词:的、了、吗、吧、 呢等。 K、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如啊、嗯等。语法特点:一般独立成句,用逗 号或感叹号隔开。 L、拟声词:是摹拟人或事物的声音的词。语法特点:在句子中相当于一个形容词。 (2)、词类的辨别: ?区分名词和非名词,名词前不能加“不”和“很”。?区分形容词和动词,形容词可以用“很” 来修饰,动词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除外)?区分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能修饰 名词,前面能加“很”;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前面不能加“很”。?区分连词和介词,前后能互 换的是连词,前后不能互换的是介词。?区分动词和介词,作谓语中心语的只能是动词,组成 介宾短语修饰、补充动词、形容词的是介词。?区分语气助词和叹词,语气助词一般用在句尾, 叹词往往独立成句,一般在句首。?区分介词和副词,介词后面跟名词、代词,副词后面是动 词或形容词。 2、短语:是由词和词组合而成的语言单位。 (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由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等并列组成的短语,基本结构有名 +名、名+代、代+代、动+动、形+形、数量+数量。特点:?并列短语前后的词性一致。(名词和代词除外)?并列短语两部分之间是平等关系,没有修饰、限制关系。?并列短语中的词一 般颠倒过来意思不变。?并列短语中词和词之间可以直接组合,也可以借用虚词组合。 (2)偏正短语:定义参见课本。基本结构:?中心语是名词时,修饰限制成分是定语,用() 表示。有如下结构:形+名、数量+名、名+名、代+名?中心语是动词或形容词时,修饰语是状语,用〔〕表示。有如下结构:形+动、副+动、数量+动、副+形。 (3)动宾短语:动词后边带上一个受动词支配的词,组成一个短语,这种短语叫做动宾短语。 5 基本结构:动+名、动+代。特点:?动宾短语前边的动词直接支配后边的名词、代词,后边的 名词、代词受前边的动词的支配,它们之间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动宾短语中受动词支配 的名词、代词,是宾语。?宾语一般在动词后面回答“谁”、“什么”的问题。?使用动词短语 时,要注意动词和宾语意义上的配合,否则造成动宾不搭配。 (4)补充短语:包括动补短语和形补短语两大类。语法特点:?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起补充、 说明作用的成分是补语,用<>表示。?这类短语的中心语在前,前后两部分是被补充和补充 的关系。?补语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补充说明怎么样、多久、多少等问题。?有的补语前头常 用结构助词“得”。 (5)主谓短语:定义详见课本。基本结构:名(代)+动、名(代)+形、名(代)+疑问代词、特殊的有:名+名,如今天星期一;名+数量,如纸三张。特点:?主谓短语前边的词表示“谁” 或“什么”,后面的词说明前边的词“怎么样”“干什么”或“是什么”。前后两部分是被陈述和 陈述的关系。?使用主谓短语加上语气,书面上加上标点就是一个单句,表达的意思是完整的。 (6)介宾短语:由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的短语。基本结构:介词+名词、介词+代词。语法特点:?介宾短语在句子中作为一个整体充当句子成分。?介宾短语在为主中心语前做状语,在 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介宾短语有时也做定语,后头必须带“的”。 (7)“的”字短语:由动词、形容词、动宾短语加上“的”构成。基本结构:动词+的、形容词+的、动宾短语+的。特点:?“的”字短语在句中相当于一个名词。?“的”字短语一般常 做主语、宾语。 3、单句: (1)单句分类:按句子结构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按句子的用途或语气分为陈述句、疑问句、 祈使句、感叹句。 (2)单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3)分析步骤:第一步,理解句意分主谓,先把句子一分为二,分成主语和谓语,一般是主语 在前,谓语在后;第二步,找宾语,有的句子有,有的则没有,动词支配的对象就是宾语;第 三步,压缩句子找中心语,中心语是受修饰、补充或能支配宾语的主干成分;第四步,找定、 状、补语。定语到主语中心语的前边和宾语中心语的前边去找,状语在谓语中心语前面,补语 在谓语中心语后面。常用分析单句成分的符号见课本。 (4)句子主干:是指把定语、状语、补语压缩后剩下的部分,即由主语的中心语,谓语的中心 语和宾语的中心语组成。摘取句子主干时,谓语中心词前有否定词语(不、没、没有)的句子, 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中;碰到中心语是并列短语时,要把整个并列结构摘出来。 4、复句:复句是由两个或几个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 (1)如何区分单、复句:?复句的分句间互不为成分,这是区分单、复句最重要的一点。复句 的分句之间结构上互不包含,就是说互相不作句子成分,没有句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这是 复句的本质特征,也是复句和单句的最根本的区别。?不能看只有一个主语就断定不是复句。 ?凡是一个主语管几个动词,只要中间用逗号或分号表示停顿,又互不做成分,就是复句。? 有些关联词既可以用在复句的不同分句中,也可以用在单句中。如:只有热爱工作的人,才能 热爱生活。(单句) (2)复句的类型:主要有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这几种类型。判断复句 关系,关联词很重要,有一个顺口溜把难记的、易混的整理在一块,请牢记。 6 “不是”“而是”是并列,“不是”“就是”是选择, “尚且”“何况”是递进,“尽管”配“还”是转折。 “既然”配“就”是因果,“即使”配“也”是假设, “无论”“除非”和“不管”,“只有”“只要”讲条件。 (3)二重复句:结构上有两个层次的复句。组成主要有三种情况:单句+复句、复句+单句、 复句+复句。划分步骤:先看有几个分句,着键是看有几个主谓结构;找准句子的第一层(找 的方法:?找统领全句的关联词语。看关联词统领的范围,看关联词覆盖到哪儿。?从分句间 的松紧关系看,松的就是第一层?复句中有分号的地方往往是第一层。)总之,要一直分析到所 有的分句都是单句为止。 5、修改病句: (1)句子成分残缺:句子缺少了应该具备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就成了一种结构不完整 的病句。常见的成分残缺通常有主语残缺、定语中心语中心语残缺等。 (2)句子成分搭配不当:主语和谓语的搭配,要注意谓语能不能正确的陈述主语;动词和宾语 的搭配,要注意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能否支配宾语表示的事物;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要注意 对中心语的修饰是否合适。 (3)语序不合理:汉语的各种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是比较固定的,如主语在谓语前头,宾语、 补语在动词、形容词后头,定语、状语在中心语前头,几个递加的定语、状语也有一定的排列 顺序。 (4)句式杂糅:不同的句式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但每次表达只能使用一种句式。把两种说法, 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往往会造成结构上的混乱。 (5)前后表达不一致:在表达上不合情理,前后矛盾或前后不一致,也容易造成病句,前后矛 盾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用词前后矛盾,同一句内使用了两个含义相反的词语。另一种是前后情 况的表达,互相矛盾。 (6)其他情况:指代不明、误用词类、重复罗嗦、滥用否定词、用词不当。 6、修辞: (1)常用的修辞方法:比喻(明喻、暗喻、借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无 疑而问、自问自答)、反问 (2)句式的变换和选择: ?句子按用途,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陈述句是告诉别人一件事;疑问句 是询问别人一件事;祈使句是用来要求别人做或不做什么的句子;感叹句是用来表示某种强烈 的感情的句子。 ?句式的转换:主动句和被动句的转换、肯定句和否定句的转换。句式转换应注意的问题:A、 句式变换,只是换一种说法,换一种句式,不改变句子的原意;B、肯定句变否定句,一种方 法是找反义词加“不”,还可以变双重否定句。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 “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7 例如:《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介词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 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 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 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 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 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 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 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 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 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 格式 pdf格式笔记格式下载页码格式下载公文格式下载简报格式下载 。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 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宾语前置相当多见,有几种情况。一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 (苏轼《石钟山记》)。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9) 一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提前。例如: 大王来何操? (操何) (司马迁《鸿门宴》) 沛公安在? (在安) (同上) 子何恃而往? (侍何) (彭端淑《为学》) 微斯人,吾谁与归? (与谁)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不然,籍何以至此? (以何) (司马迁《鸿门宴》) 一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例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韩愈《师说》) 唯利是图(图利)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 下几种情况: 8 ?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 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23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分析 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面做状语;后者“于蓝”介宾短 语应该移到“青”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比蓝青”。 ?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例24 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 分析 “具告以事” ,即“以事具告” ,“以事”介宾短语做“告”的状语。 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例25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分析 “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词“于”;“乎吾前”应该移到“生”的前面做状语。 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 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 省略主语。 (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主语:一个句子的发生动作的主体 谓语:一般是动词充当 宾语;表示动作发生的对象 举个例子:我吃饭 我是主语 吃是谓语 饭是宾语 定语:一般是形容词充当 修饰主语和宾语 状语:表时间、地点、状态、方位等等的限制补充的成分 补语:补充说明宾语的(好象是吧 记不清了) 举个例子:昨天晚上在饭馆里我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昨天晚上在饭馆里是状语,我是主语,吃是谓语,一顿丰盛的是定语,晚餐作宾语。 文言文句式最重要是弄懂句子的意思,再看它和我们现在说的话有什么不同,在判断是定语后 置还是宾语前置或是介词短语后置. 举个例子:“忌不自信” 按字面意思讲是“邹忌不自己相信”但用现代人的话讲是“邹忌不相信自己”,所以它就是把宾 语提前了,所以叫宾语前置,属于倒装句的一种。 9 “蚓无爪牙之利” 按字面意思讲是“蚯蚓没有爪子牙齿的锋利”但用现代人的话讲是“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牙齿” 所以是把定语放后面了 属于定语后置,也是倒装。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按字面意思讲是“着就是战胜别国在朝廷上”但用现代人的话讲是“这就是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所以古语里是把介词短语也就是状语放在后面了,所以叫介词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也是 倒装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 „„者„„也 一般都是判断句,表示对某一对象作出性质、身份、状态上的判断。所以上句是 说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惑的人,表职能,所以是判断句。 “晋军函陵” 按字面意思讲是“晋国军队驻扎函陵(地名)” 实际上应该是“„„驻扎(在)函陵” 它省略 了介词“在” 所以是省略句。 :名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普通名词作状语 : 使动(名词使动 动词使动 形容词使动) 意动(名词意动\形容词意动) : (一)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名词一般情况下只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定语,不能受副词或能原动词的修饰,更不能带宾语,在 古汉语中,名词却常常表示与它相关的行为或动作,充当句子的谓语,后面可以带宾语\补语,前面 可以用副词或能原动词束修饰限制.这时名词就活用为动语了. 例句: ? 驴不胜怒蹄之. (用蹄子踢) ? 左右欲刃相如. (用刀刃杀害)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识水性,游泳) ? 客初至,不冠不袜.(戴帽子,穿袜子) 其中??句带宾语,??受能原动词\副词修饰限制. (二) 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在句中充当谓语(不带宾语)或定语.在古文中形容词往往临时改变它原有的语法功能,转而表示与其相关的行为或发展变化,具有了动词的性质和语法功能.这 10 就是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例句: ? 楚左尹项伯者,素善 侯张良.(与„.友善) ? 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 王(说坏话) ? 烈山泽而 .(放大火烧) ?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缩小,变弱) (三) 动词活用为名词 古汉语中,动词在特定情况下,失去动词特点象名词那样来使用.这种现象叫做动词活用为名词.活 用后,不再表示动作行为,而是表示与复动词相关的人或事物. 例句: ?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地里产出的粮食) ?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埋伏的军队) ? 审容昧之易安.(容昧的小屋) (四) 形容词活用的名词 形容词在汉语中,有时失去了它原有的特点,而获得名词的某些特点.这种现象叫做形容词语用为名词.活用后,从意义看,不在表示某中性质和状态,而是表示具有某重性质和状态的人或物. 例句: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年人) ? 犹不能恃无功之重.(尊贵的地位) ? 倚南窗口寄傲.(自得的心情) ? 知否,知否?应是红肥绿瘦.(红的花,绿的叶) (五) 普通名词作状语 所谓普通名词,是相对于时间名词而言,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古、今汉语中是很常见的,而普通名词作状语的情况就不同了.在现代汉语中很少见.而在古代汉语中则经常出现.普通名词用在动词前, 一般是充当主语.构成主谓关系,而作状语,就成了修饰关系. 常见的有以下四种: (1) 比喻动作行为的情状:用名词所代表的事物的某些特征作比喻来修饰. 例句: ? 赢粮而景从(像影子) ? 有席春天下,仓举宇内,囊括四海.(像席子) ? 天下云集响应.(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翅一样) ? 斗折蛇行.(像蛇那样) (2) 表示对人的态度: 这是用对待名词状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态度对待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例句: ? 吾得兄事之.(把他当作兄长来对待) ? 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把„当作父亲来对待) (3) 表示工具或凭借:用名词状语所表示的事物来说明动作为所用的工具,依据或原料. 11 ?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 ? 黔无驴,好事者船载以入.(用船) ? 失期,法当斩.(依法) (4) 表示方位或处所:用名词状语证明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或方位. 例句: ?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前面) ? 义庙礼之.(在庙堂上) ? 既东封郑.(在东面) ?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往上,往下) 在现代汉语中,这种现象主要还残存在一些成语,熟语或部分合成词中. 如车载斗量,星罗棋布,土崩瓦解,礼贤下士,口诛笔伐.风餐露宿,“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手 写体,漆是线等. (六) 使动用法 在汉语动词谓语中,一般动宾关系的特点是,主语发出动词谓语的动作,其宾语是谓语的支配对象. 如“齐师伐我,”“公问其故.”等.而使动用法则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真特点主要是主语使宾语实行动词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例句: ? 序八州而朝同列.(使与它同的诸侯来就拜) ? 外连衡而斗诸侯.(使诸侯互相争斗) 两句中的谓语,“朝”,“斗”都不是主语发出的动作行为,而是在主语的支配下有宾语来实行的动作行为. 表达这类句子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有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来完成的,因而是动用法的实质,就是用 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兼语结构的内容. (1) 名词的使动用法 指名词用作动词时,使它的宾语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或发生与该名 词有关的动作行为, 前者一般是专有名词的活用.后者主要是普通的名词或方面名词. 例句: ?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是白骨长肉) ? 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使他成为国相) ?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使之成为干肉,腊(XI) ? 适燕者,北其辕,适楚者,南其辕.(使其车辕向北,使其车辕南) (1) 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在古汉语中很常见,这是因为在上古汉语里,兼语结构述设有完全发展成熟,需要 用这种结构来表述. ?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本来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上了宾语,那么很有可能是使动用法. 例句: ?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之活) ? 选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束之.(使之束) 12 ? 操军方连船 ,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使曹军逃跑,有路之?走(之))。 ? 闻寡人之耳者。(使我听到)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情况很少,比较难辨别须根据上下文意来判定。 例句: ?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使百余骑跟从) ?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秦国承担理曲) ? 公将尝膳。姬曰:“所由远也,请使人尝之。“尝人人死;食狗,狗死;(使人常膳)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使它所带的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句: ?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使之居洁) ? 今媪尊长安居之位(使之尊) ?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使之弱) ? 张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贫(使之张,使之贫) (七)意动用法。 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 〈1〉名词的意动用法:就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这个名词的表示的人或事物 例句 ? 侣鱼虾而友席鹿(以鱼虾为侣。以席 ? 总的来说.名词的使动语法.意动用法术很常见。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指主语主欢上认为宾语具有这个用好动词的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句: ?吾妻之美我者.和我也(认为我美) ?登泰山而小天下.(认为天下变小了)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 古今汉语句法成份的位置基本相同。在正常情况下,汉语句子成份是有一定顺序的。如主语 在前,谓语在后;动词谓语在前,宾语在后;修饰限制或在中心词前,补充成份在谓语后。 但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在充当句子成分时,与现代汉语的位置顺序不一致。有时宾语可以 放在动词谓语前面,定语可以放在中心语的后面,甚至有时候谓语还可以放到主语的前面等。 常见的倒装有以下的五种: 1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 否定句中 出现结构助词 2定语后置: 数量性定语后置 修饰性定语后置 13 “者”字短语作定语后置 3介词并语前置 4介词宾语的位置, 5谓语前置 1 宾语在一定的语境中,要放在动词谓语之前,这是古代汉语中最为突出的一种语序现象。一 般地说这种前置是有条件的。其类有三: 一、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提前。 例如, ? 大王来 何操 ? ? 沛公 安在 ? ? 臣实不才,又谁 敢怨 ? ? 圣王有百,吾 孰法 焉? ? “许子冠乎?”曰:“冠。”曰:“ 奚 冠?”曰:“冠素”。 ? 吾 谁欺 ,欺天乎? 上解中疑问代词“何”、“安”、“谁”、“孰”、“奚”,都是用作宾语而置于谓语的前边的。例(3) 的“敢”是能愿动词,它必须与动词连在一,所以“谁”用在“敢”之前。最有启发性的是例(6),“欺 天乎”当然也是疑问句。但由于“天”这个宾语是名词。不是疑问代词。所以放在动词“欺”的后面。 二、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要前置 常见的否定词有:不、母、无、未、、弗、勿、莫等。 例如: ?然而不王者,未 之有 也。 (未有之) ?臣未 之闻 也 (未闻之) ?我无 尔诈 ,尔无我虞。 (无诈尔…) ?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 或欺 。 (莫欺之) ?疑问代词作宾语而前置的格式,在上古汉语中相当严格的。据统计,《左传》中疑问代词作 宾语前置的占98.4%。而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置于动词前面的,并不那么严格,先秦古籍中就有 一些后置的情况。例如: ?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 何求 。 汉代以后,这种宾语更是大量后置,例如: ?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 为之 。 虽然汉代以后的文言文,前置和后置并存。我们可以认为前置是沿袭先秦语法规则,是文人 仿古的结果。 (三)宾语后有结构助词“是”、“之”等 为了突出宾语而把宾语提前,并在提前的宾语和动词之间用上“是”或“之”,构成“宾语+是(之) +动词”的格式,例如: ? 宋何 罪之有 ? ?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 虞虢之谓 也。 ? 将 虢是灭 ,何爱于虞? 14 ? 我周之东迁, 晋郑依 焉。 ? 王贪而无信, 唯蔡是感 。(感通憾怨恨) ? 子曰:“求,无乃 尔是过 与?(责备你) 其各例意思分别是:宋有何罪、说的是虞虢、将灭虢、依晋郑、感蔡、过尔。 为了强调行为的单一性、排他性和论断性,便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唯”、“惟”,构成“唯(惟)… 是…”的格式。以上例 就是这种格式。这种句式仍保留在一些成语中,如“惟命是从”“唯利是 图”“唯才是举”等。其他语句如: 1惟余马首是瞻。 (只要看我的马头就行了) 2惟陈言之务去。 (只要是陈旧的语言就务必去除) 以上各句翻译要体现出“只要…就”的意思来,如只要是命令就听从,只要有利就图,只要是 人才就举荐。 古汉语中,还有些没有形式标志的宾语前置,但并不多见。 2 在现代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名词中心语前面,用来修饰中心语。但在古代汉语里为了强 调和突出定语或者因为定语过长没,而为了使语言更流畅,于是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后边。今 译时,一般都应提到中心语前面,其格式有三类 〈1〉数量性定语后置 ? 命子封帅 车-- 三百乘 以伐京。 ? 不豫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 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 〈2〉修饰性的定语后置 ?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分别译为:“长长的剑”(陆离,形容剑之长),“高高的切云冠”(崔嵬,形容冠之高)。高高的庙堂,远远的江湖。 〈3〉“者”字短语作定语后置 ? 太子宾客 -- 知其事音,皆白衣冠道之。 ? 其石 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 村中少年 -- 好事者驯养一虫。 译为“知其事的太子宾客:“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的石头:“好事的少年”。都因为 有“者”字标志而将定语后置 。 3 介词结构的宾语通常是在介词后面,但在古代汉语中,也可放在介词之前,主要以下两种: 〈1〉疑问句中,介词的宾语前置 ?许子 奚为 不自织? (为什么?) ?何以 战? (凭什么?) ?客 胡为 若此 (为什么?) ?曷为 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 (为何?) ? 学 恶乎始 ? 恶乎终 ? (从哪里?) 15 〈2〉一般句式中的介词宾语的前置。 为了强调介词的宾语,虽无形式标志,但也可以将宾语提到介词之前。例如: ? 楚国 方城以 为城, 汉水以 为池。 ? 楚战士无不 一以当十。 ? 沛公 北向坐,张良 西向待。 在现代汉语中,还有“ 夜以 继日”这类成语是古汉语的遗够 4 介宾短语可以作状语,也可以作补语,这是古今汉语相同的。但是,古汉语中表示方式、时 间、处所、原因、比较、被动等的介宾断语务作补语。“以、宾”式短语作状语。补语参串,而这些补语的短语,今译时一般要作状语翻译。若仍作补语直译,便感到生际别扭,如: ? 何不 试之以足 ?(用脚试试) ? 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 ? 兵数 破于齐秦 。 ? 名垂乎后世 。 例?、?是介对象,?介处所,主动者,?介时间,今译时,都应译作状语。 5 主倒置,是为了突出谓语的意义加重谓语的语气或感情色彩,或是为了合乎讲对仗,押音韵, 如 ?子耶,言伐莒者? ?甚矣,汝之不惠! ? 美哉室! ? 大哉,其之为君也! ? 灼灼其华 ? 竹喧归浣女,动下渔舟 以上之例分别体现了谓语前的三种情况。 A.疑问句 B.感叹句 C.旧诗词押韵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精诚所至 金石为 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变式句等五种。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 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 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16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 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 (苏轼《石钟山记》)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条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二、疑问句 文言中的疑问句,一般要用疑问代词(谁、何、易、胡、安、孰、焉等)或疑问语气词(乎、欤、 耶等)提出问题。 用疑问代词的,例如: 谁为哀者? (张溥《五人墓碑记》) 独五人之激檄,何也? (同上) 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同上)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司马迁《鸿门宴》)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韩愈《师说》) 且焉置土石? (《列子?愚公移山》) 用疑问语气词的,例如: 壮士,能复饮乎? (司马迁《鸿门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沟《六国论》) 17 三、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动见瞻观,何时易乎? (曹丕《与吴质书》)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 5.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省略句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很多省略现象,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例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 )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 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录毕,( )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问:“( )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 )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左传?曹判论战》) 2.省略谓语。与现代汉语比较,文言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例如: 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同上)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省略宾语。有动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尉剑挺,广起,夺( )而杀尉。(司马迁《陈涉世家》) 每字为一印,火烧( )令( )坚。(沈括《活板》)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 )斗卮酒。(司马迁《鸿门宴》) 有介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18 竖子不足与( )谋。(同上) 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4.省略介词。文言中介词“于”也常常省略。例如: 今以钟磬置( )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苏轼《石钟山记》) 激昂( )大义,蹈死不顾(张博《五人墓碑记》) 五、变式句 所谓变式句,是比照现代汉语说的。文言中句子的语序多有变化,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主语后置。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 (《列子?愚公移山》)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 (《晏子春秋?晏子辞千金》) 2.宾语前置。宾语前置相当多见,有几种情况。一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 (苏轼《石钟山记》)。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9) 一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提前。例如: 大王来何操? (操何) (司马迁《鸿门宴》) 沛公安在? (在安) (同上) 子何恃而往? (侍何) (彭端淑《为学》) 微斯人,吾谁与归? (与谁)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不然,籍何以至此? (以何) (司马迁《鸿门宴》) 一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例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韩愈《师说》) 唯利是图(图利) 3.定语后置。文言中,一些修饰性的定语常常置于中心词之后。例如: 遂率子孙荷担考三夫。(《列子?愚公移山》) 大阉之乱,绍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张溥《五人墓碑记]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4.介词结构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则往往置后 作补语。例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得双石于潭上。(苏轼《石钟山记》)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司马迁《陈涉世家》) 文言文实词: 1爱:?爱,亲爱,友爱。《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故以其爱不若燕后。”《韩非子•五蠹》:“非 疏骨肉爱过客也。”?亲爱的,心爱的。李朝威《柳毅传》:“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爱护, 爱戴。《史记•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怜惜,爱惜。《左传•子鱼论战》: 19 “若受重伤,则如勿伤。”苏洵《六国论》:“向使三国各爱其地。”?舍不得,吝啬。《孟子•齐 桓晋文之事》:“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又:“吾何爱一牛?”?喜爱,爱好。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2按:àn ?用手摁压。《梦溪笔谈•活板》:“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抚,握。《五人 墓碑记》:“缇骑按剑而前。”?控制,抑止;放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何不按兵束甲,北 面而事之。”?查看,巡察。高启《书博鸡者事》:“部使者臧,新贵,将按郡至袁。”?核查, 查验。张溥《五人墓碑记》:“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按语”即本此义。 3白: bái ?白色。《史记•鸿门宴》:“我持白璧一双,欲献大王。”[白丁]无功名的人。刘禹锡 《陋室铭》:“往来无白丁。”?光亮,明亮。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 春作伴好还乡。”?纯洁,皎洁。白居易《琵琶行》:“唯见江心秋月白。”?明白;洗雪。高启 《书博鸡者事》:“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禀告,告诉。柳宗元《童区寄传》:“虚吏白州, 州白大府。” 4拜: bài ?表示恭敬的礼节,跪地,两手合抱于胸前。《史记•鸿门宴》:“哙拜谢,起,立而 饮之。”?拜访,拜见。《孔雀东南飞》:“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拜谢。《左传•之战》: “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授予官职。《后汉书•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 车特征拜郎中。”?接受官职。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于是辞相印不拜。”?敬词(有时含上奏、 上进之意)。《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郡王穆莳拜 手书’。” 5谤: bang ?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 耳者,受下赏。”?毁谤,诽谤。《史记•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6暴:一pù ?晒。《荀子•劝学》:“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暴露。苏洵《六国论》: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显露。张溥《五人墓碑记》:“是以蓼洲周 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 二bào ?猛烈。蒲松龄《促织》:“屡撩之,虫暴怒。”?突然,猛然。《吕氏春秋•察今》:水暴 益,荆人弗知。”?暴躁,急躁。《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雪。”?凶残,残暴。 《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欺凌,侵害。《世说新语•周处》: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祸患,祸害。纪昀《唐翁猎虎》:“近城 有虎暴。” 7卑: bēi ?低,低下。《资治通鉴•淝水之战》:“且东南卑湿。”?地位低下,卑微,低贱。诸 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贬低,降低。《韩非子• 有度》:“卑主之名,以显其身。”?低劣,差。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 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以„„为卑,轻视。晃错《论贵粟疏》:“吏之所卑, 法之所尊也。”?衰微,衰落。《左传•昭公三年》:“公室将卑,其宗族枝叶先落。”?谦词。如 “卑职”等。 8备: bâi ?具备,完备。《荀子•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齐全,周详, 周到。李渔《芙蕖》:“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副词,尽,皆。《左传•城 濮之战》:“险阻艰难,备尝之矣。”?充数,充备。《史记•毛遂自荐》:“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 备员而行矣。”?防备,准备,预备。《左传• 之战》:“郑有备矣,不可冀也。”?设施,措施。《韩非子•五蠹》:“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20 9倍: bâi ?反背,背叛。贾谊《治安策》:“下无倍畔之心,上无诛伐之志。”(畔:通叛)?违背,背弃。《史记•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背对,背后。《史记•淮阴侯列传》: “右倍山陵,前左水泽。”(大意为:右面背后是山陵,前方左边是水泽。)?在原数上增加的相等的数,一倍。《孙子•谋攻》:“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倍日]一日作两日用,一日走两日的路程。《史记•孙膑减灶》:“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加倍,更加。《九 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说明]“倍”和“背”,本义不同,但某些引申义相同。这是不同源的同义词,并非通假字。 10悖: bâi ?违背,抵触。《左传• 之战》:“勤而无所,必有悖心。”?叛逆,背叛。《史记• 秦始皇本纪》:“殄媳暴悖。”(殄:消灭)?谬误,荒谬。《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 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昏惑,糊涂。《战国策•楚策》:“先生老悖乎?” 11被:一bâi ?被子。屈原《招魂》:“翡翠珠被,烂齐光些。”(烂:光亮的样子。齐光:指翡翠与明珠的光彩相辉映。些:语气词。)?覆盖。蒲松龄《促织》:“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加在„„之上,加于,给予。李朝威《柳毅传》:“幸被齿发,何敢负德?”?遭 受,蒙受。《战国策•荆轲剌秦王》:“秦王复击轲,被八创。”?介词,被。表示被动。《史记• 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二pí通“披”。?穿,披。《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分散, 散开。《史记•屈原列传》:“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12比: bǐ ?并列,挨靠在一起。《核舟记》:“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成语有“栉 比鳞次”。[比邻]近邻。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齐等,同等。 《战国策•荆轲剌秦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认为和„„一样,比拟,比作。《三 国志•隆中对》:“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勾结。《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 周。”(周:团结,和很多人接近。)?接连,连续。《史记•吕太后本纪》:“又比杀三赵王。”[比比]屡屡,处处。洪亮吉《治平篇》:“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颠踣而死者之比比乎?”?比较,相比。柳宗元《捕蛇者说》:“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较量。贾谊《过秦论》:“试使山东之 国与陈涉度长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等到。《论语•侍坐》:“比及三年,可使有 勇,且知方也。” 13鄙: bì ?边远的村邑,边疆地区。彭端淑《为学》:“蜀之鄙,有二僧。”?鄙陋,鄙俗, 鄙琐。《左传•曹刿论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轻贱。《孔雀东南飞》:“人贱物亦鄙,不 足留后人。”?鄙薄,轻视。司马光《训俭示康》:“孔子鄙其小器。”?自谦之词。王勃《滕王 阁序》:“敢竭鄙诚,恭疏短引。”(恭疏短引:恭敬地写了这篇短序。)[鄙人]、[鄙夫]1、村野百姓,乡下人。《战国策•荆轲刺秦王》:“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2、自我谦称。表示鄙陋。马中锡《中山狼传》:“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 14币: bì?古人用作礼物的丝织品,又泛指礼物,包括帛、玉、皮、马等。《战国策•荆轲刺 秦王》:“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贷币,钱币。王安石《伤仲永》:“或 以钱币乞之。” 15毕: bì ?打猎用的有长柄的网。又为用长柄网捕捉。《诗经•鸳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 ?完毕,结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竭尽,终尽。《列子• 愚公移山》:“吾与汝毕力平险。” ?副词,全,都。林嗣环《口技》:“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 绝。” 21 16蔽: bì ?遮蔽,遮挡。《梦溪笔谈•雁荡山》:“既非挺出地上,则为深谷林莽所蔽。”?蔽 护,掩护。《史记•鸿门宴》:“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隐藏,躲避。柳宗元《黔 今驴》:“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蒙蔽,受蒙蔽。《战国策•邹忌讽齐王 纳谏》:“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总括,概括。《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一言以蔽之:用一句话概括它。思无邪:思想纯正。) 17弊: bì ?破败,败坏。苏轼《教战守策》:“数十年间,甲兵顿弊。”?弊病,害处。苏洵 《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困乏,疲惫。贾谊《过秦论》:“率 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18辨: biàn ?分别,辨别。《孟子•鱼多所欲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辩论,申辩。通“辩”。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比 ?并列,并 如: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核舟记》 ?等到。 如:比去,以手阖门。 ?齐等,同等。 如: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鄙 ?边界:蜀之鄙有二僧-《愚公移山》 ?庸俗,浅陋: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轻视:孔子鄙其小气 兵 ?武器:收天下之兵 —《过秦论》 ?兵士:得选兵八万人(信) 五万兵难卒合 ?军队:而秦兵又至矣《六国论》 吴起„„制其兵《过秦论》 病 ?疾病,生病: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孟子) ?弄成病: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 察 明显;精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 察察 cháchá 洁净的样子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察纳 chánà 审查采纳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 师表》 乘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3自京师乘风雪(趁,冒着 4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5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e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四) 从 ?跟随: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祭) 22 ?使跟随: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由,自: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合纵: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堂房亲属:谢安, 字安石,尚从弟也(《晋书》) ?顺从,听从: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烛) ?依傍,挨着:樊哙从良坐。——《鸿门宴》 ?特指“跟(向)„„学习”: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当 1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木兰说》 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 3有大石当中流(阻挡,抵挡) 4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 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承担) 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应当,应该) h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恰当,适合,合宜) 8犯法当死(判处,判罪) 9有狼当道,人立而啼(当道 ) 10一夫当关,万人莫开(占据、把守) 11当是时也,商佐之(值,在、正此) 12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必然,必定、一定) 道 1怀其璧,从径道之(路,道路) 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规律)——《师说》 4于是废先王之道(主张,思想,学说) 5伐无道,诛暴秦(道义) 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谈论)—《念奴娇•赤壁怀古》 7臣之所好者,道也(道理、规律) ‘ 8道不同,不相为谋(意向) 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走路、赶路) 10故园谁道有书来(料想) 11道之以政(通导、引导) 12道义:道德和正义 13行程:道理 得 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得到,获得,与“失”相对)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3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 4吾得兄事之(应该) 23 5所识穷乏者我欤(通“德”感恩) 6得无教我虫所耶(得无:莫非,岂不是) 7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得意) 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具备) 9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融洽) 10此言得之(对、合适) 伐 ?攻打:大兴师伐秦(屈)其后,秦伐璨(廉颇蔺相如) ?砍伐:后因伐木,始见此山(梦)坎坎伐檀兮(伐) ?功业:此五霸之伐也(信) ?夸耀: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屈) 负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背东西,以背载物)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担负,承担) 3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对不起,辜负) 5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违背,背弃) 6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失败) 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覆盖) 8通家尚负责。(亏欠,拖受) 故 1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事,事故) 2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旧,与“新”相对) 3暮去朝来颜色故(衰老) 4累官故不失州郡也(仍然) 5君安与项伯有故(老朋友,引申为交情) 6既克,公问其故(原因,缘故) 7故遣将守关者(故意,特意) 8此物故非西产(原来,本来) 9故臣复取壁(所以,因此) 10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事,前列)——《六国论》 11病故,物故(死亡) 顾 1赢得仓皇北顾(回头看;回头) 2顾野有麦场(看)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问,拜访) ——《出师表》 4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顾惜,顾念) 5大行不顾细谨(考虑 6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但是) 24 7顾玩:仔细端详 8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表轻微转折) 9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难道) 一、表疑问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如„„何、 孰与。例如: 1.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2.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 之战》) 3.与不同好,如何?(《左传?齐桓公伐楚》) 4.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孟子?梁惠王上》) 5.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愚公移山》) 6.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1句中的“奈何”,意思是“怎么办”,2---4句中的“若何”、“如何”、“何如”意为“怎么样”,5句中的“如„„何”可解作“把„„怎么样”,6句中的“孰与”是“与„„比较,哪一个„„”的意思。一般地说,“奈何”、“奈„„何”、“若„„何”,可解作“怎么办”、“把„„怎么样”、 “拿„„怎么办”、“怎么”,而“若何”、“如何”、“何如”一般解作“怎样”、“怎么样”、“怎么” 等,要视具体语境而定。 二.表反问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何„„之有、何以„„为、何„„为、不亦„„乎。例如: 7.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8.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论语?颜渊》) 9.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1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何„„之有”可译作“有什么„„”,“何功之有”即“有什么用处”,是反问句。其用法特点 是:何+名词+之+有。“何以„„为”、“何„„为”可译作“做什么”,其中“何”是疑问代词 “什么”,“为”是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呢”。“何以文为”译为“要华美做什么呢”,“何辞为” 译为“要告辞做什么呢”。“不亦„„乎”译作“不是„„吗”。“不亦乐乎”译作“不是很快乐 吗”。 三.表测度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得无„„乎(耶)、无乃„„乎。例如: 1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12.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13.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之战》) “得无„„乎(耶)”、“无乃„„乎”均可译为“恐怕„„吧”,都表示推测、估计。“得无异乎” 译为“恐怕不同吧”,“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译为“恐怕是教我捉虫的地方吧”,“无乃不可乎” 译为“恐怕不可以吧”,只是例11、13的末句除了表测度外,还带有委婉否定的意味。 四、表感叹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一何、何其、何如,均解释为“多么”。例如:14.吏呼一何 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15.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16.痛定思痛,痛何若哉!(《〈指南录〉后序》) 五.表判断的固定结构 常见的有:是之谓、此之谓。例如: 25 17.是之谓政令行。(《荀子?王霸》) 18.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氏之世。”此之谓也。(《孟子?离娄》) 19.句中的“是之谓”可译作“这就叫做”,18句中的“此之谓”只能译作“就是说这个”。这两 句均为判断句,不过这里的“是”或“此”在古汉语中却是前置的宾语 15 文言中的“以为”,可以作为一个双音节词,和现代汉语的动词“以为”、“认为” 相当。如: 1.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打石 块来探求命名为“钟山”的原因,还自以为得到了它的实情。 然而,在更多的场合,“以为”却是“以„„为„„”的紧缩,常见的有如下两种情况。 第一,在“„„以为„„”、“以„„为„„”句式中,“以”是介词,组成介词结构,作 动词“为”的状语,此时的“„„以为„„”、“以„„为„„”相当于“用„„做„„”或“把„„ 当作„„”。 2.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老虎看见驴子,是个庞大的家伙,把它当作 神怪。 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一定要把长安君当作人质,才肯出兵。 4.夫以铜为鉴,可正衣冠。(《新唐书?魏征传》)——把铜板当作镜子,可使衣冠端庄。 5.至丹以荆轲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到了太子丹,用派荆轲行刺作为计策,这才招 致祸患啊。第二,在“„„以(之)为„„”、“以„„为„„”句式中,“以”是动词,“认为” 的意思;“„„为„„”是主谓词组,作“以”的宾语。这种句式,相当于“认为(觉得)„„ 怎么样”或“认为(觉得)„„是„„”。 6.(满座宾客)以为妙绝。(《口技》)——(满座的宾客)认为它(口技)奇妙极了。(按:“以 为妙绝”,即“以(之)为妙绝”,原句省略“以”的宾语“之” 。) 在文言文里,“所以”是两个词,其中,“所”是特殊指示代词,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 表示动作行为的手段、方式、工具或产生的原因。由于介词“以”具有表原因、凭借等功能, 因此,“所以”这个凝固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形。 其一,“以”字当“因为”讲,“所以”相当于“„„的原因”、“„„的缘故”,用来表示 原因。如: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前出师表》)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盛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灭 亡的原因。 2.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强暴的秦国不敢出兵侵犯赵国的缘故,仅仅是因为有我们两个在呀。 3.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这就是世上不能流传(石钟山命名)的缘故。 其二,“以”字当“拿”、“用”或“凭借”讲,“所以”相当于“„„的办法”或“用来„„ 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如: 26 4.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墨子?公输》)——我知道怎样抵御你的办法了,我不说。 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前出师表》)——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 职责和本分啊。 6.先王之所以为法者,民也。(《吕氏春秋?察今》)——先王制定法律的根据,是老百姓。 7.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教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 问题的人。 古汉语中,“如(若)”、“奈”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而这两个词经常连在一起用, 组成凝固结构。“如何(若何)”、“奈何”,可译为“怎”、“怎么办”、“怎么样”或“怎么对付” 等。如: 1.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诗经?豳风?伐柯》) ——砍个斧柄怎么办?没有斧子砍不成。娶个妻子怎么办?没有媒人办不成。 2.王曰:“取吾璧玉,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说:“秦王如果拿去我 的璧,不给我城,怎么办呢?” 3.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刘邦说:“现在已经出来,没有 告辞,那么办呢?” 如果将“如何”(或“奈何”、“若何”)二字拆开,当中夹进名词或代词,就形成表示疑问 的凝固格式“如„„何”、“奈„„何”、“若„„何”,这种格式可用“对(拿、能)„„怎么样 (怎么办)”来对译。 4.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凭你的力量,竟不能削 平魁父这座小山,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5.西门豹顾曰:“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治邺》)——西门豹回头(看大家) 说:“巫婆、三老不来回话,对这事怎么办呢?” 6.若先生与百姓何?(《国语?周语》)——对先生与百姓怎么样? 有时,“如何”、“若何”又变作“何如”、“何若”的形式,可以作为疑问形容词用,译作 “怎么样”。 7.曰:“今日之事何如?”(《项羽本纪》)——樊哙问道:“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8.“„„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 那怎么样?” 9.此为何若人?(《墨子?公输》)——此人是怎么样的人呢? 文言中,“何以„„为”也是表示疑问的一种格式。其中“何以”的意思是“怎么用得着”, “为”是语气助词。“何以„„为”用现代汉语可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 译为“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如: 1.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书?霍去病传》)——匈奴还没有消灭掉,要家做什么呢? 阅读文言文时,要注意“何以„„为”形式的变化,主要有这样几种: (1)压缩为“何以为”结构,意义不变。如: 2.坐卧念之,何以为心?(《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对自己的举止行为起居要自问, 怎么对得起良心? 27 (2)有时省去了“以”字,形成“何„„为”式,这时,意义发生些变化,“何„„为” 可译作“为什么„„”或译为“做(干)什么„„”。如: 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项羽本纪》)——现在人家正处在宰割者的地位, 我们处在被宰割的地位,还告辞做什么? 4.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本纪》)——项王笑着说:“老天要灭我,我还渡 江做什么呢?” 5.(子鱼曰)必如公言,即奴事之耳,又何战为?(《子鱼论战》)——(子鱼说)一定按您(宋 襄公)所说的办,那就向敌人屈膝投降好啦,还打仗干什么呢? “何以„„为”中的“何”字,有时换作“奚”、“恶”;“以”字有时换为“用”字,这样 便形成“奚以„„为”、“何用„„为”等形式,意义不变。如: 6.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向南飞呢? “何„„之有”式表示反问,是“有何”的倒装。“何”是动词“有”的前置宾语,“之” 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何„„之有”可译为“有什么„„呢”或 “有什么„„的呢”。如: 1.譬如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列传》)——这好比是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一样, 有什么功效呢? 2.姜氏何厌之有?(《郑伯克段于鄢》)——姜氏有什么满足呢? 3.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宋国有什么罪过呢? 4.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何„„之有”式有时变化,压缩为“何有”,成为一个凝固的形式,往往是对前文所叙 述的内容,表示“有什么„„”的意思。如: 5.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除掉君王的 敌人,瞧着力量去办,我有什么舍不得(杀)呢? 有时,在“何„„之有”的压缩式“何有”的前边加“于”字,或在后边加“于”字,形 成“于„„何有”或“何有于„„”的形式,这两种形式所表示的意义基本相同,都可以用“对 于„„来说,又有什么„„呢?”的格式来对译。如: 6.王曰:“六国之后君,吾不能封也。远世之王,于我何有?”(《孔丛子》)——(陈)王说:“六 国的后代,我是不能封他们为诸侯的。那些远世的国君,对于我来说,又有什么关系呢?” 7.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论语?雍也》)——子贡通达事理,对于治理政事有什么难处呢? 8.劳之不图,报于何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没有想尽什么劳力,对报答来说,又 有什么呢? 9.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孔子说:“口 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对于我来说,又有什么呢?” “不亦„„乎”是古代一种比较委婉的反问(含有探问)句式。句式中的“亦”字是副词, 可译为“也”;“乎”字是疑问语气词,可译作“吗”。“乎”字与前面的“不亦”呼应,构成反 问句式“不亦„„乎”,可以用现代汉语“不也„„吗”或“岂不也是„„吗”对译。如: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孔子说:“学到了知识,再按一定的时间温习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 28 人从远道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恨,不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吗?” 2.外内称恶,以待强敌,不亦殆乎?(《五蠹》)——(他们)在国内外呼应配合干坏事,国家 在这种情况下去对付强大的敌人,不也是很危险吗? 3.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逍遥游》)——而彭祖是今天独以长寿闻名 于世,众人要比彭祖,不也感到悲哀吗? 4.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子鱼论战》)——(利用敌人在地形上)受困的机会向他们发动进 攻,岂不是很好吗? 5.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淝水之战》)——如果秦军从淝水岸边 稍向后撤,使晋军得以渡过淝水与秦军决一胜负,这岂不是很好吗? “无乃„„乎”是表示一种委婉商量的疑问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测度。句式中的“无” 为副词,表示的意义相当于“非”;“乃”字,无实际意义,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乃”,表 示“不是”的意思,与疑问语气词“乎”相呼应,构成“无乃„„乎”的凝固结构,这一凝固 结构可以用“恐怕(只怕、大概)„„吧”对译。如: 1.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栖会稽》)——如今君王已经退 守到会稽山上,到了这种地步才寻求有智谋的大臣,恐怕太晚了吧? 2.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部队(因长途行军)筋 疲力尽,郑国又有了准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 3.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论语?雍也》)——在简单的基础上,再行简单,恐怕是过于 简单了吧? 有时“无乃„„乎”中的“无”字换成“毋”字,成为“毋乃„„乎”的形式,其意义不 变。如: 4.君反其国而私也,毋乃不可乎?(《礼记?檀弓》)——您一返回国家便有了私心,这样做恐 怕不可以吧?值得一提的是,“无乃„„乎”切忌用“不是„„吗”去对译,因为在古汉语中, “无乃„„乎”表示委婉商量的语气,而“不是„„吗”则偏重于反问。 “得无„„乎”是一种表示疑问的固定格式,在一般情况下,译为“能不„„吗”或“能 没有„„吗”。如: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能不有所不同吗? 然而,当“得无„„乎”用于表示猜想性、推测性的疑问时,“得无”则为“该不会(是)” 的意思,“得无„„乎”可用现代汉语的“该不会(莫非、只怕、恐怕)(是)„„吧”对译。 2.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3.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如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乎?(《晏子使楚》)——老百姓生长 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该不会是(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善于偷东西 吧? 4.高帝曰:“得无难乎?”(《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汉高祖说:“(拟定朝廷礼仪之事) 只怕是不容易吧?” 有时句末与“得无”呼应使用的疑问语气助词“乎”省而不用,或换作“耶”字,其意义 不变。如: 29 5.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曹操《举贤勿拘品行令》)——现在国家只怕是有高尚品 德和才能的人才流散在民间? 6.成反复思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成名反复思量,只怕是(岂不是)给我指 点捕捉虫的地点吧? 另外, “得无”中的“无” 有时还换成“微”或“非”,构成“得微„„乎”或“得非„„ 欤”的格式,其意义也不变。如: 7.堂下得微有疾臣者乎?(《韩非子?内储说下》)——堂下莫非有厌恶我的人吧? 8.余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空名与公侯之上耳。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柳宗元 《封建论》)——我以为周王室事实上老早就灭亡了,不过在诸侯之上保存个空名罢了。这恐怕 是诸侯强盛,好比尾巴大了便摇不动的弊病吧? 文言文中,常用“有„„者”这样的凝固结构,叙述某个特定的人物的行为事迹,以突出 所要叙述的对象。“有„„者”可译作“有(个)„„的”或“有(个)„„的人”。如: 1.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揠苗助长》)——宋国人有个担心庄稼长得太慢就去拔苗助 长的。 2.楚人有涉江者。(《吕氏春秋?察今》)——楚国人有个乘船过江的。 3.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史记?魏公子列传》)——有敢替魏王的使臣来通报的,处死。4. 门下有毛遂者。(《史记?平原君列传》)——门客中有个叫毛遂的人。 “孰”字,作疑问代词为常见的现象,它可以就人就事提出疑问。指代人时,可译作“谁”, 指代事物时,用“哪”或“哪个”对译。如: 1.孰知道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谁知道赋税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的 呢?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知识的,谁能没有 疑难问题? 3.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这样的事可以忍受的话,哪样事不可以忍受 呢? 另一种用法是,“孰”字之前如有先行词,即表示人或事物的词语,而这个先行词是表示 “孰”字所代的范围的,这时,“孰”字就有从中“选择其一”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 一个”或“哪一件”。如: 4.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徐公哪一个美? 5.哀公曰:“弟子孰为好学?”(《论语?雍也》)——哀公问:“学生们哪一个算是好学呢?” 例4中的“孰美”和例5中的“孰为好学”都含有二者或多者比较的意思,这种“比较” 的意思,古人用另一种形式“孰与”两词连用,就不是表示抉择,而在于表示比较,并成为固 定格式。如: 6.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项羽本纪》)——刘邦说:“(他)比起您来年纪谁小谁大?” 7.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 的徐公比,谁漂亮?” 8.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坚决制止 30 他们,说:“各位看廉将军跟秦王比哪一个厉害些呢?” 9.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荀子?天论》)——观望等待时机,哪里比得上顺应并利 用它呢? 从上面例句可以看出:“孰与”若用在名词或代词前,则表示在比较中询问,一般对译为 “„„比„„怎么样”或“„„跟(与)„„比谁(哪一个)„„”,如例678;若用在动词前, 则表示在比较中反问,意在肯定后者,一般译为“„„哪里比得上„„”或“„„怎比得上„„”、 “„„怎如„„”,如例9“孰与”这个凝固结构在文言文中常常遇到,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 拆开理解,二是要译出它的“比较”意义。 “与其„„孰若„„”和“与其„„岂若„„”是表示在反问中有比较而抉择(肯定)其 中之一的两种凝固结构,可用现代汉语“与其„„不如„„”或“与其„„怎么赶得上„„” 对 译。如: 1.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韩愈《送李愿归盘谷 序》)——与其有人称赞在事前,不如没有人批评在事后。与其得到快活在身体上,哪如没有忧 愁事在心里? 2.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童区寄传》)——与其杀死这个孩 子,哪如卖掉他?与其卖掉而分得利益,怎么赶得上我独得利益呢? 3.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论语?微子》)——且说你与其跟着躲避坏 人的人,哪如跟着躲避恶世的人呢? 有时,“与其„„孰若„„”格式中,“与其”不出现,单用“孰若”关联。如: 4„„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童区寄传》)——„„做两个人的僮仆,哪如做一个人的 僮仆呢? 5„„从天而颂之,孰若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顺从天而歌颂天,怎么如掌 握天行的规律而利用它呢? “与其„„宁„„”和“宁„„无(不)„„”是表示抉择的两种格式,其抉择是在比较 中肯定其中之一的。“与其„„宁„„”是肯定后者,“宁”是语气副词;“宁„„无(不)„„” 是肯定前者,舍其后者。这两种格式可用现代汉语“与其„„宁可„„”和“宁可„„不„„” 对译。如: 1.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礼仪,与其奢华过分,宁 可(倒不如)俭朴;丧事,与其治理的完备,宁可(倒不如)哀戚。 2.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新注四书白话解说》)——与其有聚敛民财的臣,宁可(还不 如)有偷盗的臣。 3.与其害于民,宁我独死。(《左传?定公十三年》)——与其对民有害,宁可我一个人死去。 4.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项羽本纪》)——汉王笑着推辞说:“我宁可斗智慧, 也不能较量力气。” 5.孙叔曰:“进之!宁我薄(通‘迫’),无人薄我。”(《左传?宣公十二年》)——孙叔说:“进 军!宁可使我们的军队逼近敌人,不让敌军逼近我们。” 有时,在“与其„„宁„„”格式中的“宁”字后加“其”字,构成“与其„„宁其„„” 31 的形式,意义不变。如: 6.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勾践栖会稽》)——与其杀死这些人,不如得这个国家。 也有时在“宁”字前加否定副词“毋”,构成“与其„„毋宁„„”的形式,意义仍然不 变。如: 7.与其饥死道路,为群兽食,毋宁毙于虞人,以俎豆于贵家。(《中山狼传》)——与其饿死在路 上,被别的野兽吃掉,还不如死在猎人手中,把我放在贵族家的食具中当食品。 还有时“与其”中的“其”字不出现,构成“与„„宁„„”的形式,其意义也不变。如: 8.与人刃我,宁自刃。(《史记?鲁仲连列传》)——与其让别人用刀子杀死我,宁可自杀。 中的“有”、“无”都是动词(谓语),“以”字用于另一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与“有”、“无” 之间,表示关联,可译作“用来(拿来)”、“来”等。如: 1.吾侪小人皆有阖庐以辟燥湿寒暑。(《左传?襄公十七年》)——我们这些小人物都有一个住屋 用来避干湿冷热。 2.布衣相与交,无富厚以相利,无威势以相惧也,故求不欺之士。(《五蠹》)——一般平民互相 交友,既没有财产来彼此贪图,又没有权势用来彼此威胁,所以他们要找忠实不欺的人(做自 己的朋友)。 有时,动词“有”、“无”的宾语省略,这时,便成为“„„有以„„”、“„„无以„„” 的形式,可用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可拿来”、“没有什么可拿来”对译。如: 3.项王未有以应。(《项羽本纪》)——项王没有什么话可回答。 4„„诸侯皆有以镇抚王室》(《左传?昭公十五年》)——„„诸侯都有办法拿来镇定安抚王室。 5.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羽本纪》)——希望大王赶紧渡江,现在只 有我这儿有船,等汉军到了,没有什么可拿来乘渡的。 6.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羽本纪》)——(项庄)说:“君王 与沛公共饮,军营中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拿来作乐,请让我舞剑助兴。” 有时,也遇到“足以”连用,形成了固定格式,意义与“有以”、“无以”相近,相当于现 代汉语中的“能够拿来”或“足够拿来”的意思。如: 7.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项羽本纪》)——估计大王的兵力能够拿来抵挡住项王吗? “„„有所„„”、“„„无所„„”是文言中常见的格式,“所”字,经常用于动词、主 谓词组的谓语动词之前,组成“所„„”词组,也叫做“所”字结构,具有名词性,经常用在 动词“有”或“无”之后,作宾语形成“„„有所„„”、“„„无所„„”的形式,相当于现 代汉语中的“„„有什么„„”、“„„没有什么„„”的意思。如: 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项羽本纪》)——我进入关中以后,一点点东西也不敢有所贪图。 2.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史记?平 原君虞卿列传》)——现在先生在我的门下为客整整三年了,左右没有什么人谈论的,我也没有 听到什么,这可见先生没有什么擅长的。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如果您放 弃郑国,让它存在,以郑国为秦国东边道上的主人,秦国的外交人员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 他们所缺少的粮食,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32 有时,“所„„”词组用在“何”字后边,组成“何所„„”形式,这也是文言中常见的 格式。如: 4.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 归之士,何所不散!(《史记?淮阴侯列传》)——现在大王果真能一改项羽的做法:任用天下英 武勇敢的人,还有什么敌手不被你诛灭的!把天下的城邑分封给立功的臣子,还有什么人会不 服从你!率领正义之师加上思念家乡的军队去打仗,还有什么人会不被你打败!应指出的是, “何所„„”式中,“何”是谓语,“所„„”词组是主语。如“何所不诛”,即为“所不诛(者) 何”,意思是“所不诛灭的是什么”,也就是“什么都能诛灭”。可见,“何所„„”形式,是谓 语提前,有突出谓语的作用。 文言文中,尤其是议论文,常出现“„„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矣”、 “其„„之谓乎”的格式。就表达方式来说,它们是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性的判断。这种格式的使用,往往是 作者先提出一首诗或一个典故,然后来判断前文讲的道理或现实的人或事。 “„„之谓也”是总结性判断的基本形式。“之”是动词“谓”的宾语前置的标志,这种 形式可以翻译为“说的就是„„啊”或“这就叫„„啊”。如: 1.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慎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荀子?劝 学》)——所以君子是不急噪、不隐瞒、不盲目,谨慎严格地要求自己。《诗经》说:“不过于急 切,也不有意怠缓,能受天子的赏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诗曰:“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兮!” 此之谓也。(《庄子?天论》) ——《诗经》说:“君子既遵守礼义,而行为无差错,又何必担心旁人说闲话呢!”说的就 是这个道理。 3.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听到过许多道理,便以为没有人比 得上自己知道得多,说的就是我啊。 “其„„之谓也”的形式,是在“„„之谓也”形式中动词“谓”的前置宾语之前加一个 “其”字,这个“其”字是语气副词,意思是“大概”。这样就舒缓了“„„之谓也”的肯定语 气,增加了商量、推测的语气。如: 4.太史公曰:“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李 将军列传》)——太史公说:“《传》(论语?子路篇)说:‘在上位的人本身行为正当,不发命令 事情也行得通;如果在上位的人本身行为不正当,即使下命令也没有人听从他。’说的这不正是 李将军吗!” “其„„之谓矣”、“其„„之谓乎”与“„„之谓也”、“其„„之谓也”的作用和意义基 本一样,只是语气词“也”改换成“矣”、“乎”,表示了他们之间在语气轻重和口吻上的差异。 “其„„之谓也”的形式所表示轻度语气。 5.诗曰:“自诒伊戚。”其子臧之谓矣!(《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诗经》上说:“自己给 自己留下忧患。”大概说的就是子臧这种人啦! 6.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左传?隐公元年》)——《诗经》里说:“孝 子的孝是没有穷尽的,永远把它留给你这样的孝子们。”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33
本文档为【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概述:词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1445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15KB
软件:Word
页数:72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17
浏览量: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