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廿一行《王小波十论——精神游牧与诗意还乡》

廿一行《王小波十论——精神游牧与诗意还乡》

举报
开通vip

廿一行《王小波十论——精神游牧与诗意还乡》廿一行《王小波十论——精神游牧与诗意还乡》 一 《我在荒岛迎接黎明》是王小波青年时代的作品,不意却成了王小波一生精神追求的最真实写照。在这篇尚不足千字的文章中,王小波思索了存在、死亡和永恒,并且用诗的语言把它们铭刻成生命的纪念碑。在文中,王小波写道:“长大了一点的时候,我开始苦苦思索。我知道宇宙和永恒是无限的,而我自己和一切人一样都是有限的。我非常非常不喜欢这个对比,老想把它否定掉。于是我开始去思索是否有一种比人和人类都更伟大的意义。想明白了从人的角度看来这种意义是不存在的以后,我面前就出现了一片寂寞的大海。...

廿一行《王小波十论——精神游牧与诗意还乡》
廿一行《王小波十论——精神游牧与诗意还乡》 一 《我在荒岛迎接黎明》是王小波青年时代的作品,不意却成了王小波一生精神追求的最真实写照。在这篇尚不足千字的文章中,王小波思索了存在、死亡和永恒,并且用诗的语言把它们铭刻成生命的纪念碑。在文中,王小波写道:“长大了一点的时候,我开始苦苦思索。我知道宇宙和永恒是无限的,而我自己和一切人一样都是有限的。我非常非常不喜欢这个对比,老想把它否定掉。于是我开始去思索是否有一种比人和人类都更伟大的意义。想明白了从人的角度看来这种意义是不存在的以后,我面前就出现了一片寂寞的大海。人们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些死前的游戏……”如果死亡成了人生的界限,面对仅有的一次最宝贵的生命,人的一生应该如何去度过?而作为一位作家,又应该如何去抒写这仅有的一次人生? 王小波首先明确地反对一味生存而从不追究生存意义的麻木的生活。“中国人喜欢接受这样的想法:只要能活着就是好的,活成什么样子无所谓。从一些电影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活着》《找乐》……我对这种想法是断然地不赞成,因为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就可能活成任何一种糟糕的样子,从而使生活本身失去意义。”(《工作与人生》)无疑地,王小波所反对的这种生存态度即是完全遗忘了存在、机械地、形同动物的生存。这样的人生是丧失了存在本质、丧失了自由选择的、乏味的、被动的、缺乏生命意志的人生。 另一种人生是发现了人类的生存困境,觉知了生存的梦魇却自怨 自怜于不幸之中而不敢起来反抗的被扭曲的人生。这种人生自然也招致了王小波的坚决否定。“本文的主旨,不是谈张爱玲,也不是谈航海小说,而是在谈小说里幽闭、压抑的情调。……张爱玲的小说也带有这种味道:有忧伤,无愤怒;有绝望,无仇恨;看上去像个临死的人写的。我初次读张爱玲,是在美国,觉得她怪怪的。回到中国看当代中青年作家的作品,都是这么股味。这时才想到:也许不是别人怪,是我怪。”(《关于幽闭型小说》) 在《关于幽闭型小说》中,王小波继续写道:“所谓幽闭类型的小说,有这么个特征:那就是把囚笼和噩梦当作一切来写。或者当媳妇,被人烦;或者当婆婆,去烦人;或者自怨自艾;或者顾影自怜;总之,是在不幸之中品来品去。这种想法我很难同意。我原是学理科的,学理科的不承认有牢不可破的囚笼,更不信有摆不脱的噩梦;人生唯一的不幸就是自己的无能。”于是王小波选择了另一种不断游牧,突破辖域生命之囚笼的人生。而在一个无法改变的生存境遇中,作诗便成了战胜人生梦魇的最美丽的抉择。 因此,王小波反对非诗性的写作,反对贫乏无趣的所谓原生态生活写实,反对文学创作中诗与美的沉沦。“我总觉得一门心思写单位里那些烂事,或者写些不愉快的人际冲突,不是唯一可做的事情。举例来说,可以写《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这样的作品,或者,像卡尔维诺《我们的祖先》那样的小说。文学事业可以像科学事业那样,成为无边界的领域,人在其中可以投入澎湃的想象力。”(《关于幽闭型小说》)如果人生仿若一片寂寞的大海,我便只有在属于我的荒岛上 不停地为自己作诗,在诗中打破寂寞的大海,在诗中创建属于我的精神家园,在诗中刻写生命的纪念碑,在诗中迎接驱散黑夜的黎明,在诗中听见宇宙的大音、一生的天命。而这,便是王小波的精神游牧与诗意还乡。 在冥想之中长大了以后,我开始喜欢诗。我读过很多诗,其中有一些是真正的好诗。好诗描述过的事情各不相同,韵律也变化无常,但是都有一点相同的东西。它有一种水晶般的光辉,好象是来自星星……真希望能永远读下去,打破这个寂寞的大海。我希望自己能写这样的诗。我希望自己也是一颗星星。如果我会发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么美好,那么一切恐怖就可以烟消云散。于是我开始存下了一点希望——如果我能做到,那么我就战胜了寂寞的命运。 ——《我在荒岛迎接黎明》 二 王小波一生的主题便是精神游牧与诗意还乡。为了这一单纯而执着的愿望,王小波为我们留下了那么多美丽、风趣、深刻、动人的文字。 我们看到:《黄金时代》的伟大友谊、旷世情爱、人生大梦、无悔青春、自由沉醉;《三十而立》、《似水流年》的存在之烦、岁月嗟 叹、在世之漂泊、面向死亡之思悟。《我的阴阳两界》对媚俗偏见、固有观念、话语世界的冷眼旁观、轻蔑批判。《黄金时代》在一个荒诞的、终有一死的、媚俗的世界里探求有趣、吟唱美妙,迷醉自身,思入存在。 我们看到:《白银时代》的三个故事中,诗与思的最后领地“艺术的避难所”如何为权力话语所不容。时代和生命的歌者及思考者如何被当成社会的异端而遭迫害,而遭改造,而遭放逐。在一切都沦为一片冷冰冰、稀薄的银色混沌的白银时代,我们看到了三种唯一性话语如何毁灭艺术与人生。而作为中国特殊时代的思索者和歌者,王小波向我们宣告:诗意、解蔽之思、开放的象征的艺术,我们是再也不能让它们被扼杀了。 我们看到:《万寿寺》的诗意还乡;《红拂夜奔》的精神游牧;《寻找无双》的思之追问。三种开放的结局:永不停止营造诗意的世界,永不放弃逃逸那些辖制生命的城堡;永不遗忘存在与智慧的追问。《青铜时代》:贫困时代文学之深度解蔽与精神游牧;无智、无性、无趣的国民性批判;存在之诗与思的召唤。 我们还看到:《沉默的大多数》之终于呐喊,不再沉默;《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之拒绝设置,逃逸辖域;《我的精神家园》的返身童年,寻找栖居;《似水柔情》对阴的世界、弱势群体的声援和关注;《绿毛水怪》自我生成的筑美乌托邦,为了幻梦的挚情诉说;《我在荒岛迎接黎明》的聆听天命,用一生的诗驱散黑夜,铭刻永恒的生命之歌。 一些人把王小波定性为后现代式的解构文学。然而后现代在解构 之后得到的往往是虚无、废墟、嚎叫、颓废甚至惨烈。王小波则不然,王小波却是通过解除遮蔽而照亮存在,王小波在解蔽之后却走上了还乡、安居和诗意。因此,可以说,王小波在文学艺术上具有强烈的后现代性,但他却又异乎寻常地超越了后现代之虚无。
本文档为【廿一行《王小波十论——精神游牧与诗意还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994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5KB
软件:Word
页数:4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5-22
浏览量: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