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学中国古代史知识点

大学中国古代史知识点

举报
开通vip

大学中国古代史知识点  中国古代史 第一章 原始社会     1、名词解释     山顶洞人 仰韶文化 龙山文化 半坡遗址     2、简要回答     ①为什么说我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     ②北京人在体质上有那些特点?     ③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有何异同?     ④原始社会是怎样解体的? 第二章 夏、商、周时期     1、名词解释     人殉人牲 甲骨文 青铜器 分封制 宗法制 工商食官 国人暴动 殷墟     2、简要回答     (1)“武王伐纣”是怎么回事?     (2)西周时期有哪些重要制度...

大学中国古代史知识点
  中国古代史 第一章 原始社会     1、名词解释     山顶洞人 仰韶文化 龙山文化 半坡遗址     2、简要回答     ①为什么说我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     ②北京人在体质上有那些特点?     ③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有何异同?     ④原始社会是怎样解体的? 第二章 夏、商、周时期     1、名词解释     人殉人牲 甲骨文 青铜器 分封制 宗法制 工商食官 国人暴动 殷墟     2、简要回答     (1)“武王伐纣”是怎么回事?     (2)西周时期有哪些重要制度?     3、论述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1)论商周时期王权的发展。     (2)试论西周时期的井田制度。     (3)论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度。     (4)论西周时期的宗法制度。 第三章 春秋战国     1、名词解释     春秋五霸 尊王攘夷 战国七雄 围魏救赵 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 都江堰 郑国渠 《诗经》 《吕氏春秋》     2、简要回答     (1)春秋时期的政治形势如何?     (2)为什么说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     (3)简述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3、论述题     (1)论商鞅变法。     (2)论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第四章 秦朝的统一、强盛与灭亡     1、名词解释:     万里长城 驰道 直道 焚书坑儒     2、论述题:     (1)秦始皇为什么能统一中国?     (2)简述秦统一中国的经过。     (3)秦王朝是怎样巩固统一成果的?     (4)秦末爆发农民大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3、思考题:如何评价秦始皇? 第五章 西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名词解释     楚汉战争 文景之治 崇儒更化 五铢钱 张骞 丝绸之路 金缕玉衣 素纱褝衣 七国之乱 昭君出塞     2、简要回答     (1)说说楚汉战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2)简述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3)西汉与匈奴的关系如何?     (4)简述汉代的丝绸之路。     (6)王莽是怎样“改制”的?结果如何?     3、论述题     (1)为什么说汉武帝是有“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     (2)论西汉时期的“今文经”与“古文经”之争。 第六章 东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1、名词解释     光武中兴 班超 党锢之祸 五斗米道 蔡伦 张衡 《汉书》     2、论述题:     (1)、东汉豪强地主的田庄有哪些特点?     (2)、简述东汉中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情况。     (3)、黄巾起义有何特点?     3、思考题:东汉政权的统治基础是什么? 第七章 魏、蜀、吴“三国鼎立”     1、名词解释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九品中正制     2、简要回答     (1)曹操为什么能统一北方而不能统一全国?     (2)简述诸葛亮的生平事迹。     3、论述题     (1)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结束的?     (2)评曹操的是非功过。 第八章 两晋的统治     1、名词解释     八王之乱 五胡六夷 淝水之战 北府兵 魏晋玄学 《佛国记》     2、论述题     (1)评西晋的门阀政治。     (2)论西晋的占田制与课田制。     (3)“王与马共天下”是怎么回事?     (4)说说东晋时期所进行的“北伐”。     (5)谈谈建安文学的发展情况。     (6)魏晋玄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3、论述题     (1)论前秦在淝水之战中失败的原因。 第九章 南朝与北朝的对抗     1、名词解释     南北朝 侨置郡县 土断 宗主督护制 三长制 均田制 河阴之变 《水经注》     2、简要回答     (1)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2)简述侯景之乱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3)说说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情况。     3、论述题     (1)试论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2)论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 第十章 隋朝的统治与隋末农民战争     1、名词解释     大索貌阅 输籍定样 大运河 瓦岗军     2、简要回答     (1)简述隋朝统一中国的经过。     (2)简述隋初发展经济的措施。     (3)简述隋朝的大运河。     3、论述题     (1)论隋朝能够统一中国的原因。     (2)试论隋炀帝的是非功过。 第十一章 唐朝的强盛与衰落     1、名词解释     玄武门之变 贞观之治 三省六部 武则天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两税法 元和中兴 甘露之变 会昌灭佛 古文运动 《唐律疏议》 唐八史 刘知几     2、简要回答     (1)说说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     (2)简述唐代前期的重要制度。     (3)简述唐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4)唐代诗歌的发达表现在哪些方面?     3、论述题     (1)论唐太宗的历史功绩。     (2)分析唐代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3)如何评价武则天。     (4)分析安史之乱的前因后果。     (5)论隋唐文化的特点。 第十二章 五代十国的演变     1、名词解释     五代十国 沙陀三王朝 长乐老     2、简要回答     (1)简述周世宗柴荣的改革与北伐。 第十三章 宋、辽、夏、金的社会状况     1、名词解释     陈桥兵变 通判 王安石变法 澶渊之盟 靖康之难 绍兴和议 《资治通鉴》 《梦溪笔谈》 程朱理学     2、简要回答     (1)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简述岳飞的生平事迹。     3、论述题     (1)论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论北宋“积贫积弱”的原因。     (3)为什么说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第十四章 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统一     1、名词解释     成吉思汗 耶律楚材 行省制度 达鲁花赤 驱口 色目人 《授时历》     2、简要回答     (1)简述蒙古三次西征的情况。     (2)简述元代的行省制度。     3、论述题     (1)试论元朝的民族压迫政策。 第十五章 明朝的专制统治     1、名词解释     锦衣卫 卫所制度 靖难之役 郑和下西洋 土木之变 一条鞭法 东林党 大顺政权 八股文 《本草纲目》 徐霞客 宋应星 《永乐大典》     2、简要回答     (1)为什么说明代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郑和下西洋是怎么回事?     (3)简述张居正改革的内容。     (4)简述明代宦官专权的情况。     3、论述题     (1)论明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第十六章 清朝的崛起与衰亡     1、名词解释     三藩之乱 军机处 改土归流 八旗制度 郑成功 雅克萨之战 尼布楚条约 白莲教 乾嘉学派 《四库全书》     2、简要回答     (1)清朝前期是怎样维护辽阔疆域的?     (2)清初采取了哪些发展经济的措施?     (3)说说明清时期的文字狱。     (4)明清时期有哪些重要的思想家?     (5)明清时期在小说方面有哪些成就?     3、论述题     (1)比较“一条鞭法”与“摊丁入亩”。     (2)论明清时期的“闭关”政策。     (3)论清朝由盛到衰的原因。 常见名词 1、山顶洞人:一万八千年前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新人。因1933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穴发现而得名,有基本完整的三个头骨(一男二女)和其它骨骼,分属于8个男女个体,还有动物化石及其它文化遗物。经科学测定,是晚期智人的代表,体质特征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2、仰韶文化:母系氏族公社全盛时的重要文化遗存。因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建国以来,已发现遗址千余处。以陕西关中、河南大部、山西及河北南部为中心,远及甘肃青海东部、河套平原、河北北部及湖北西北部。其中西安半坡遗址和陕县庙底沟遗址最为著名。 3、半坡遗址:黄河流域母系氏族公社全盛时期的代表性遗址。1953年发现于西安东郊半坡村。1954-1957年先后进行了五次发掘,揭露面积达1万平方米。发掘出比较完整的房基四十多座,各类墓葬二百多处,陶窑六座,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村落。对于研究母系氏族公社的社会状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龙山文化: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文化遗存的重要代表。由仰韶文化发展而来,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已发现五百余处遗址,分布甚广。有山东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河南龙山文化、晋北龙山文化之分。   重要问题 1、在我国发现了哪些猿人遗址?中国猿人在体质上有什么特征?     已发现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元谋人遗址,是我国已发现的较早的人类,距今约170万年。目前仅发现属于同一个体的两颗上颌侧门齿化石,牙齿硕大、粗壮,较为原始。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北京人遗址,是猿人阶段资料最丰富的遗址。从1927年开始,经过多次大规模的发掘,发现包括六个较完整的头盖骨在内的大量面骨、下颌骨、四肢骨和牙齿化石,分属于四十多个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个体。陕西蓝田县陈家窝和公王岭的蓝田人遗址。距今约80万-65万年。出土有残破头盖骨一具,上、下颌骨各一具,有牙齿十余枚。其特征是眉脊骨特别粗壮,骨壁厚,前额低平,牙齿硕大,脑壳较厚,脑量较小。头骨枕部宽阔而圆钝,外形轮廓呈楔形,说明蓝田猿人的体质还比较原始。中国猿人在体质上有如下特征:颅骨很厚,颅穹窿长而低,额骨偏平,后倾,眉骨粗大前突,下颌骨粗大而明显地向前突出,牙齿大而粗壮,肢骨骨壁较厚,髓腔较小。 2、母系氏族公社与父系氏族公社有何异同     相同点: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成的原始社会的亲族集团,都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人们结成比较持久的、稳固的集团和进行集团间的联系的新的社会组织―氏族必然产生。不同点:(1)文化遗存不同:母系氏族公社分为6个文化系列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仰韶文化,其次是河姆渡文化,父系氏族公社分为5个文化系列,其中有代表性的是龙山文化。(2)社会组织不同:母系氏族一个氏族是一个村落;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氏族公社里实行民族民主制,一切大事由氏族成员大会决定;子女的血统关系按母系计算世系,“民知其母,不知其父”。父系氏族公社中家庭成为氏族内重要单元;男子在社会生活居主导地位;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产品有了剩余,出现私有财产。 (3)婚姻制度不同:母系氏族流行对偶婚制度,父系氏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男子凭着自己经济上的优势地位,必然要求按男系计算世系,按父系继承财产,从而打破了母权制的婚姻秩序改变了群婚形态下的对偶婚从妻居的传统,转变为从夫居,并且夫妻间建立起较为巩固和持久的结合,形成新的经济细胞。这样对偶婚被一夫一妻制所取代。 3、原始社会是怎样解体的?     生产力的提高是原始社会解体的重要动力,而生产工具的发展又反映出生产力的提高。中国远古人类已发明了弓箭,标枪等新型工具,这是旧时器时代生产力最高发展水平的标志,在此水平上,人类步入氏族社会。在母系氏族时期各类农具的出现是母系氏族社会农业繁荣的标志。另外原始手工业也有突出成就,包括编织,雕刻和制陶等,到了父系氏族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其标志是锄耕农业,快轮制陶工艺,纺织业的出现和治铜的萌芽。生产力提高引起农业和手工业分工进一步发展。由于社会劳动分工和产品交换,一些人能够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成为富裕的人,并利用已占有的财富奴役贫穷的人,这样出现了贫富差距,出现了剥削人的现象,也就出现了阶级、私有制产生,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了。 常见名词 1、国人暴动:周厉王时发生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厉王垄断山林川泽,又任用卫巫“监谤”,引起平民,即“国人”的不满。公元前841年,人们不堪忍受压制而发起暴动驱逐厉王,厉王逃到彘。当时参加者除国人之外,还有中小领主贵族和其它劳动人民。这就是所谓的国人暴动。 2、共和行政:国人暴动后,厉王出逃,宗周一片混乱,国人推举共伯和代行政事。这一年为公元前841年,史称共和元年,是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召公、周公二相临时主持政事,收拾残局,号曰“共和”,所以称为“共和行政”。 3、人殉、人牲:贵族死后,把奴隶作为祭祀的物品,用活的奴隶去祭祀,去陪葬叫做人殉。人殉是把人作为“人”奉献于死者,“杀人以卫死者曰殉”,殉人既为用,则必“使亲近,避仇敌”,所以被殉之人主要是近幸,包括与死者关系密切的妻妾、宠臣,近侍和奴婢等,也有地位较低的随从仆役、奴婢。人牲,即人祭,以人为牲,杀之以济神灵祖先,即把奴隶杀死,作为“食物”奉献给神灵祖先以供食用。 4、分封制:西周的分封制称为“封建”,即封邦建国。具体做法是周天子把国都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由王室直接管辖。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分封给诸侯,各建邦国。被分封的的诸侯主要是周王的同姓亲属、功臣、古帝王之后。诸侯对周天子保持着臣属的关系,要承担各种义务,如: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诸侯在封区之内,亦实行分封制,他们将大部分土地分封给自己的卿大夫,作为采邑,卿大夫又把所封采邑内的土地分封给士,士直接统治人民。 5、宗法制:是在父权家长制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族家族制度。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确定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在全国,天子是共主,同宗的族长,因此是大宗,同姓诸侯是小宗;在封国,诸侯是大宗,卿大夫是小宗;卿大夫在本宗族各分支中,也处于大宗的地位,士是小宗。宗法制实质上是区别奴隶主贵族的等级、职位和权力、财产分配的制度,是实行分封制的依据。 6、“工商食官”:商周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基本上由官府控制经营。由于商品经济不发展,独立经营的手工业者和商人极少,工匠和商贾多是官奴隶。工商业者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在官府作坊和指定的范围内进行,其产品和经营主要地为贵族统治者的政治或生活需要而服务的,这就是所谓的“工商食官”制度。 7、甲骨文:甲骨文是指商周时期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考古工作者曾在殷墟出土15万片甲骨,发现将近5000个单字。在周原出土1万余件甲骨,清理300余片,发现600多个单字。由于其内容多是占卜的记录,还有记事刻辞,因此亦称为卜辞。甲骨文实际上是商贵族的档案,保存了极其可贵的最原始的文献资料,是研究商周历史的重要依据。而且甲骨文还是比较成熟的文字,除象形以外,还有形声、会意和假借字,已经摆脱了单纯的线画性质。 8、青铜器:青铜器是用铜、锡、铅的合金铸成的器物。这类器物盛行于商周时期,可分为礼器、饮器、武器和工具四类。礼器如钟、鎛等;饮器有爵、鼎、觚、尊、甗等;武器有簇、戈、矛、戚、刀等;工具有斧、锛、锯、凿、钻、铲等。出土的青铜器大小不同,样式各异,装饰精美。说明当时的青铜铸造业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的历史已结束了野蛮时期,进入了文明时期。   重要问题 1、夏文化的范畴如何?有哪些代表性遗址?     夏文化的中心区域在豫西伊洛河流域和晋南涑汾河流域。其中又以河南的洛阳平原以及登封、禹州一带和山西西南部汾水中下游一带为中心。考古工作者曾在这一区域发现介于河南龙山文化和郑州二里岗早商文化之间的文化遗存。其代表性遗址是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从已发现的宫殿基址、青铜工具、兵器、礼器及墓葬特征来看,应属于夏代的文化遗存。夏文化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仍以石、木、骨、角、蚌制品为主,但许多工具比以前的精良,金属的冶炼已经开始。在夏文化遗址里,还发现有骨器制造作坊和陶窑遗址,出土的陶器在形制、纹饰和器物群的组合等方面,都有鲜明的特征,既继承河南龙山文化的特点,又在某些方面不同于河南龙山文化,与商前期的二里岗文化也有一定的差别。综合来看,堰师二里头文化出现了不少新的内涵,很可能反映了夏朝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 2、简述商周王位继承制度     商代的王位继承,基本上是父亡子继,辅以“兄终弟及”。王位继承制度并不严格,故商代中期曾出现“弟子或争相代立的局面”。到了康丁以后,商代的嫡长子继承制才逐渐确立。西周时随着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的实行,王位继承制度趋于严格,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确定了贵族得亲疏、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保证了嫡长子继承王位。天子是法定继承人,首先是嫡子中的长子,庶子即使比嫡子年长,也不能作为继位者,即“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3、战国县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战国时期,七雄纷纷改邑为县,或在新开辟的地区设县,使县的数量大增。与春秋时期不同的是,战国时期县的设置有总体的规划,每县的面积和户口数量有相对统一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人口和土地有适当的比例关系。如秦制“县大率方百里”,齐国“大县百里,中县七十里,小县五十里。大县二万家,中县万五千家,小县万家”。各县直属于国君,县级长官由国君任命,乘承国君意志,按照国家法令治理县政。大县设令,小县设长,有一套完整的行政机构和较为完备的地方政府的职能。这是一套正在形成中的以地主豪绅为基础的新的封建统治制度。 4、简述武王伐纣的经过     周文王死后,子发继位,是为武王。周武王继位时,“殷之叛国”越来越多,商王朝内外交困,由周代商而王天下的形势已经形成。在这样的形势下,周武王扩建都邑,在沣水东岸镐京,积极做灭商的准备。经过几年的准备,武王九年,大会诸侯于孟津。前来参加大会的诸侯和部落首领,据说有八百之多。在大会上,周武王举行了誓师仪式,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孟津之誓”,是一次“诸侯所由用命”的重要盟会。从此。众多的诸侯都听从周的指挥,灭商已有充分的把握。在孟津之会以后不满两年,周武王便兴兵伐商。武王亲率兵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5000人进军伐商。还有由各地来会的诸侯军旅和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南方的部族军队。大军从孟津渡河,沿河向东进军,于周武王十一年正月甲子日清晨到达殷郊牧野,周武王在此举行大战前的誓师。商王纣仓忙出兵应战,“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叛纣”。战斗一开始商士便纷纷倒戈,商军溃败,商纣逃见大势已去,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商亡。这一年大约是公元前1057年。 5、商周王权是怎样发展的?     首先,从观念上,商代称“王”,并非至尊的称号,只是表示统治者身份的称号,而周王又称“天子”,意即“天帝之子”。周王在人们心目中地位至高无上,周王被视为天下的共主,这种观念的确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周王权的强化。其次,从外部形式来看,商代方国林丘,西周诸侯国众多,而商王的地位具有盟主的性质,商王对诸方国的权力是建立在方国联盟的基础上的,而商代的方国联盟又是松散的和不稳定的,因而商代的王权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稳定性。而西周的诸侯国对国王室有多方面的从属关系,周天子对诸侯拥有广泛的权力,所以周王的权力远大于商王,控制天下的能力远在商王之上。第三,从制度上说,商时天子与诸侯没有君臣关系,天子只是诸侯的盟主而已。而西周新封诸侯多是王室至亲或功臣,天子地位至尊,又通过宗法礼制确立了天子与诸侯的君臣关系。这也说明王权得到了发展。第四,从王位继承制度上,商代的王位继承以兄终弟及为主,父死子继为辅。这种方法使王室内部连续发生王位的纷争,致使王国政局混乱,王权一度中衰。而西周的王位继承是父死子继,嫡长子继承制,这就从制度上完善了传子制,进一步明确了王位传承。商周王位继承制度的变革,也反映了王权强化的趋势。 6、论述西周时的分封制     所谓“分封”就是封邦建国:把天下划分为若干区域,分封给宗室子弟和功臣,让他们代表周王朝对这些地方进行直接统治。西周前期曾进行过两次大分封。第一次是在武王克商后,第二次是在周公东征后。第二次大分封后,分封成为一种常规制度,直到西周中、晚期,王室还陆续分封过一些诸侯。     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很多。《吕氏春秋·观世》说:“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其中比较重要的诸侯国有卫、晋、鲁、燕、齐、宋等。卫是武王之弟康叔的封国,都城朝歌,在今河南汲县之北。晋是成王之弟叔虞的封国,都于唐(今山西翼城西)。鲁是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国,都于奄(今山东曲阜)。在西周的诸侯国中,鲁国是周礼最为完备的国家。燕是召公奭的封国,都于蓟(今北京)。召公奭系周初重臣,与周公旦、太公望并列为开国元勋。周初分封时被封于燕,但他没有就封,而是派长子前去建国,自己仍然在室辅政。齐是异姓功臣吕尚(太公望)的封国,都于营丘(今山东临淄)。宋是异姓贵族微子启的封国,都于商丘(今河南商丘)。     从分封的实际情况来看,周代的诸侯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同姓贵族。即文王、武王和周公的后裔。这些人建立的诸候国称为姬姓封国,在周初的封国中数量最多,是西周诸侯国的主体部分。《荀子·儒效篇》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第二类是异姓贵族。这些人虽不是王室子弟,但在武王灭商和周公东征的过程中立有大功,或与周人有世代同盟关系,齐国和宋国就属于这类情况。第三类是“先王”后裔。《史记·周本纪》说:“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这类封国一般都比较小,在西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不大。     西周王朝在分封时在举行“受民受疆土”的仪式。明确诸侯的权利与义务。周天子授予诸侯土地、人口和进行实际统治的权力。如授鲁公伯禽“少昊之虚”及“殷民六族”等。允许诸侯按照王室体制建立地方性的政权机构,但规定诸侯国的上卿一般不超过三人,其地位只相当于王室下的卿,对天子称陪臣。诸侯国的军队不超过三军,都城不超过三百雉(九百丈),大的城邑不超过一百丈。同时规定诸侯对天子的义务。诸侯要定期朝见周王,定期向王室缴纳军赋和贡税,并随王出征。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分布在天下各地,形成了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 7、论述西周时的宗法制     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等级制度。这种制度与分封制密切相关,是由父权家长制演变而来的,对于保证分封制的实行有重要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宗法制是分封制的补充,其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分封。天子、诸侯、卿大夫的法定继承人,首先是嫡子中的长子,庶子即使比嫡子年长,也不能作为继位者,即“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周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应分封到地方去当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国君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继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士。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宗法制旨在通过划分宗族等级来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为此从宗族的角度对“大宗”和“小宗”做了明确的规定。大宗与小宗是相对而言的。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是所有姬姓贵族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对卿大夫而言又是大宗;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在封建内对士而言又成为大宗。各大宗均称作“宗子”,掌握祭祀与财产,代表贵族统治人民。大宗与小宗的划分,明确了下级贵族臣服上级贵族、全体贵族服从天子的政治隶属关系。虽然宗法制适应于同姓宗族内部,但异姓贵族往往与同姓贵族之间有婚姻关系,因而宗法制对异姓贵族也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在宗法制度之下,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层层隶属。这种情况反映在政治上即是下级对上级的服从。宗法制在各个社会等级之间划分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要求各级贵族各安其分,并必须尊奉他们的共同祖先。由于周天子是直接继承祖宗事业的人,因此,他们在尊奉祖先的同时,也要尊奉周天子。显然,宗法制把族权、政权和神权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以尊祖和敬宗为信条,确定了诸侯与王室的关系以及诸侯国的继承规则,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等级秩序,具有维护政权的作用。 8、论述商周时期的井田制度     井田制度是商周时普遍推行的土地国有制度,商代是井田制的发展时期,西周是其发达时期。西周灭商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土地国有制。周统治区之内的土地和居民,都属于周天子所有。广大农业劳动者则以农奴的身份出现。周天子在名义上是全国土地和人民的最高主宰者,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王以天子的名义把土地和农奴分封给诸侯,诸侯再把封区内的土地和农奴分赐给自己的卿大夫,以至于士。受封的各级贵族对封国或采邑内的土地,只有占有权,没有所有权。农奴对土地连占有权都没有,只有在努力生产劳动,保证其为领主贵族提供规定的剥削的前提下,获得使用一块份地的权利。因为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所以不准买卖。这种土地所有制就是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历史上称之为“井田制度”。所谓井田制度有两种含义,一种是田地的形式;井田的疆里,一般是以每一块为一百亩(约合今31亩),作为一个耕作的单位,称为一田,是当时一个劳动力所能耕种的标准。纵横相连的九田合为一井,面积约为一平方里。十井称为一成,百井称为一同。也有以一田为一夫,十夫为一井,再以百夫、千夫作为计算大田的单位。二是经营田地的方式,也就是剥削方式。在井田制下,农奴们在一起集体劳动。   常见名词 1、春秋五霸:春秋时期出现的五位霸主。一般认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一说五霸中没有宋襄公和秦穆公,而有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事实上,这些人物在春秋时期的历史舞台上都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 2、三桓:春秋后期鲁国的三家贵族,即孟孙、季孙和叔孙。这些人分别是桓公之子仲庆父、季友、叔牙和后裔,故称为“三桓”。其中季氏势力最大。三桓作为私家势力的代表,从鲁宣公时期开始专权,到鲁悼公时,完全控制了鲁国。 3、都江堰:公元前256年开始,秦国的蜀守李冰在前人治水基础上,于四川灌县附近的岷江修建了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其主要工程有“都江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都江堰控制岷江激流,使之势转为平缓,即可免除水灾,又“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灌溉农田达300多万亩,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 4、郑国渠:公元前246年,秦国又用韩国水工郑国在咸阳附近开凿了一条长达300多华里的“郑国渠”,沟通了泾水和洛水,可灌溉田400多万亩,于是关中成为一片沃野,没有了荒年,秦国因此而富强,最终吞并了各诸侯。 5、围魏救赵:孙膑在桂陵之战中采取的战术。又称“桂陵之战”,公元前354年,魏伐赵,围赵都邯郸。赵求救于齐。齐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师。他与田忌谋曰:“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田忌听从孙膑计谋,举兵西攻魏国。当时,魏虽以攻下邯郸,可是本国内确实空虚,不得不急以全力回救本国。在魏军行至桂陵时,遭齐军的截击,魏军大败,主将庞涓被擒。这就是“围魏救赵”。 6、马陵之战:公元前342年,魏又攻韩,韩亦请救于齐。次年,齐再以田忌、田婴为将,孙膑为师,亦用救赵时的战法,举兵直趋大梁。魏将庞涓闻讯连忙引兵离韩回魏。魏以太子申为上将军,与庞涓,以十万士卒迎击齐军。齐军用孙膑之计,诈败,魏以轻锐紧紧相追。追至马陵,天黑道狭,旁多险阻,已进入齐的伏兵包围之中。齐军万箭齐发,魏军大乱,互相践踏,死者无数,庞涓自杀,太子申被虏。这就是著名的“马陵之战”。 7、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秦军进攻赵国的上党,赵派名将廉颇屯兵长平拒秦。初战失利,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秦使用反间计,至使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为将。赵括冒险出击,秦军诈败,将赵军诱至自己的壁垒前,坚拒不战,又将其包围。同时秦昭王又率领丁壮开赴长平,堵截赵国的援军和援济。赵军突围失败。赵括战死,全军被俘。秦上将白起活埋俘虏40多万。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一次战役,赵国军事力量在这次战役中被彻底摧垮,再也不能与秦抗衡。 8、《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西周诗歌的精华主要见于此。《诗经》原称《诗》或《三百篇》,收诗305首。孔子曾以它作教材,所以列于儒家“六经”,被称为“诗经”。《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即风土人情,也就是民歌,“风”也叫“国风”,共160篇。“雅”是朝廷的正声雅乐,分“大雅”,“小雅”,共105篇。“颂”是宗庙祭礼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部分,共40篇。《诗经》包括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作品。它广泛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社会矛盾,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的民谣、诗歌创作有深远的影响。其中的国风是最有价值的部分。总之,《诗经》不仅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同时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我国伟大的文学遗产。 9、国风:《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共160篇。因采自十五个诸侯国,又称十五国风。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国风在体裁上属于民歌,真实而又具体地反映了各地的风土民情和下层人民的生活面貌,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10、《吕氏春秋》:战国末年吕不韦主持编纂,是融合各家思想的一次尝试。于秦始皇八年撰成,《吕氏春秋》主张政令和文化的统一。从内容上看,《吕氏春秋》对先秦文化经过严格的筛选而后有所择收,它吸收的大都是先秦文化中生命力较强的优秀文化遗产。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侧面的综合性文化学说。也昭示了文化学术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 11、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前479年。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用大量的精力搜集整理了《诗》、《书》、《乐》,删修了鲁国史书《春秋》,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提出了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政治上认为“仁”是最高的理想境界;为实现“仁”而制定的制度和行为 准则 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 称之为“礼”。把我国古代有关政治和社会伦理思想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12、老子:名聃,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道德经》。《道德经》中的精华是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因素,它揭示出世界的事物包含有矛盾对立的两方面,互相依存,相反相成。“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指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体,是一种空虚无形,为人们感官所体察不到的客观精神。老子在宇宙方面是个客观唯心论者。老子从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出发,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他说:“为无为,则无不治”,鼓吹人们回到“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原始时代。老子观察事物的方法,具有朴素得辩证法的观点。 13、墨子:名翟,鲁国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今存《墨子》五十三篇。主张是“兼爱”和“非攻”,他反对战争,谴责由于战争而给人民造成的灾难,反对统治阶级的腐朽生活,反对厚葬。在认识论方面,他主张以实践经验及切身利害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主张无差别的“兼相爱,交相利”。反对奴隶制的世卿世禄制,主张用人为贤。在经济生活方面,墨子主张自食其力,反对奴隶主贵族的奢侈腐化,提倡节用和薄葬。在政治制度方面,他提出“尚同”的主张,希望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反对诸侯割据。 14、韩非子:出身韩国贵族,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著有《韩非子》一书。认为事物都有自己的特殊规律,人们应该按客观规律办事。主张“法后王”,反对“法先王”。韩非将法、术、势结合起来,提出了完整的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理论。他认为要集权于中央,明君应当“抱法”、“处势”和用术,三者缺一不可。韩非子继承了荀子的性恶论,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私自利的,统治者与人民的关系是上层建筑在利害矛盾的基础上的,他认为不可能使人民心悦诚服的供统治者剥削,必须用暴力加以强迫,用严刑峻法制止人民的反抗。 15、屈原:名平,战国时期最突出的文学家,政治家。楚怀王时官至“左徒”,后屡遭陷害,多次被放逐,公元前278年,楚国灭亡,屈原跳汨罗江而死。作为诗人,运用楚国的方言和民歌的格调,创作了许多楚辞体的优秀诗篇,其中以《离骚》、《天问》为代表作。尤其是《离骚》,是一首具有浓厚浪漫主义的古典诗歌,思想、艺术、语言和声韵等方面均达到了相当成熟的地步,是我国文学史上“卓绝一世”的名作,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罕见的名篇。 16、商鞅:姓公孙,名鞅,卫国人,也称卫鞅,后因在秦国变法有功,受封商地,始称商鞅。曾学习李悝的《法经》,在魏国任职。秦孝公即位后,商鞅入秦任左庶长,先后于公元前359年和前350年两次主持变法。商鞅变法,实际上是铲除奴隶制,发展封建制的政治改革,是新兴地主阶级夺权的继续。因此必然引起旧势力的反对,公元前338年,孝公逝世,秦惠王即位,以“谋反”的罪名,将商鞅车裂处死。但是,商鞅死后,“秦法未败”。秦国因而发展为战国后期的强国,为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 17、孙武:生卒年月不详,春秋末年兵家的代表,字长卿,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县境内)人。传世之作有《孙子兵法》13篇。《孙子兵法》来源于战争实践,是战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其论述充满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因素,语言简练概括,并为人们所熟知并运用。《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军事论述,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兵书,在我国古代军事学术史上及世界军事学术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对后世影响久远而深广。 18、孟子:名轲,鲁国邹邑人。约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体系,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一位大师。孟子处于列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代,他提出了“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的战争主张。他以“平治天下”为己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 为中心的所谓“仁政”、“王道”。他发展了孔子的“宗周”思想,希望在诸侯中选出一个能够王天下的君主。他的主张与当时社会现状不符,不被各国诸侯所采纳。于是他退而与弟子著述,其著作就是保留到现在的《孟子》。 19、庄子:名周,战国时蒙人(今河南商丘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认为一切事物经常在变化者,人对这种变化是无可奈何的,只有服从。因此主张“无为”,放弃生活中的一切斗争。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连人的认识也是如此。因此否定一切事物的质的差别,主张消极地逃避现实,脱离社会。在政治上,他反对人间的一切措施,要求社会毁掉一切文明,回到最原始的时代。他拒绝和统治者合作,鄙视富贵利禄,并辛辣地嘲笑那些追求名利的人。这对以后封建社会里某些知识分子的反礼教、反封建统治,起了一定的作用。庄子的文章,想象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影响很大。 20、荀子:名况,时人尊称为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他属于儒家学派,但也受到各家的影响,成为先秦诸子中的集大成者。他反对迷信,认为鬼神是不存在的。他主张既要顺乎自然规律,也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对自然界的认识方面,他是一位朴素的唯物论者。荀子是性恶论者,他认为人性是恶的,但后天的客观环境可以使它改变,所以他特别强调学习。他主张法后王,在政治上主张用礼、法、和术来维持社会秩序。因此可以说,荀子已经超脱了儒家的束缚,他的学说,对法家思想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21、尊王攘夷:齐国在今山东省的北部,是春秋战国时期东方的一个大国。齐桓公即位后,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管仲的改革使齐国日益强盛,连续灭了许多小国,大大扩充了国土。这时,北方山戎和狄族势力正向南发展,经常袭扰燕、邢、卫等国。齐桓公利用王室虽然衰微但周王仍是名义上的诸侯各国的大宗和共主的地位,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联合燕国打败山戎,又联合宋、曹等国制止了狄人的扰害,“存邢救卫”,为邢和卫两国筑了新的城邑,使“邢迁如归,卫国忘亡”,从而保证了这一地区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在诸侯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   重要问题 1、试论春秋时的政治形势     春秋时期的政治形势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第一,王室衰微。其内容包括1、王畿锐减,财政困难。即周王室所直接辖的领地越来越小,诸侯定期纳贡的制度也无法保证,致使王室财政十分拮据。周平王迁都洛邑初,还有约方圆六百里的王畿。随之因赏赐有功诸侯及被外部侵夺,逐渐缩减。最后仅剩下成周方圆一二百里。诸侯对天子的朝聘、贡献大大减少,王室财政越来越拮据,不得不仰赖诸侯的资助,周桓王、周顷王曾先后派人向鲁国“求赙(丧葬费)”、“告饥”、“求车”、“求金”。2、王权削弱,政令不行。王权衰微,周天子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政治上往往受诸侯的摆布,周襄王曾低声下气地向郑国“请盟”,后来又接受晋侯的召唤,参加诸侯召开的会议。3、礼乐崩坏,宗法解纽。天子共主的地位,此时已经名存实亡,“礼乐自天子出”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社会进入了一个动乱的时代,各种矛盾都在急剧发展,而且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     第二,大国争霸,其内容包括:1、齐桓公九合诸侯 2、宋襄公以“仁”图霸 3、晋文公取威定霸 4、秦穆公独霸西戎 5、楚庄王问鼎中原 6、吴王阖闾破楚图霸 7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第三,新旧交替。其内容包括:1、鲁君失国 2、田氏代齐 3、三家分晋 2、简述战国前期的变法运动     战国前期,吴越衰落,韩、赵、魏诸国先后崛起,形成齐楚秦燕赵魏韩“七雄”对峙的局面,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加剧。由于封建秩序趋于解体,七国的地主阶级在取得争权斗争的胜利后,为巩固和扩展地主阶级利益,加强对农民的奴役和剥削,都先后在不同程度上展开了社会改革,掀起了变法运动。对旧的经济基础进行封建改造,以巩固地主阶级专政,变法遂成为历史发展的需要。     在“智能之士”的策划下,各国相继出现了变法运动。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齐威王的改革措施,申不害在韩国的改革,商鞅在秦国的变法,赵国的改革,燕国的改革。其中商鞅变法是最有名。     各国的变法内容虽不尽相同,但都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旧贵族,扶持了新兴地主势力,废除了奴隶制的政治经济制度,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由奴隶制引起的社会矛盾基本上得到解决。从奴隶制进入封建制是历史发展中的一大进步。处在地主阶级统治下的农民比起奴隶主阶级驱使下的奴隶来,人身束缚相对减轻,这对提高劳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是有促进作用的。。在封建社会初期,这种封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基本上是相适应的。所以在各国变法之后,社会经济和文化日益繁荣,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局面。 3、论述商鞅变法     秦在春秋后期,社会生产力有相当的发展,大量土地被开垦为良田,土地私有制产生,井田制开始破坏。秦简公七年(前408)“初租禾”政策,秦政府开始承认私有土地的合法性,促进土地私有制发展,也加速井田制瓦解过程。后秦又“初行为市”,“为户籍相伍”,废除人殉葬。这些政策措施的实行,即适应秦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发展要求,亦适应了加强政治统治的需要。可是,这时秦国保持的领主贵族势力仍很强大,垄断政权,干预君位,继承,争权夺位,政治黑暗,国力薄弱。与中原各国相比,秦的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在列国竞争中秦处于不利地位。前362年,秦孝公立想进行彻底改革,便不令招贤,这时商鞅自卫入秦,孝公任他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商鞅变法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始于前359年,主要内容:(1)、编制户口,定“连坐”之法。(2)、推行小家庭政策。(3)、重农抑商。(4)、奖励军功,严惩私斗。(5)、制定十二级爵。第二次始于前350年,主要内容:(1)、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2)、以县为进方行政单。(3)、废井田,开阡陌。(4)、统一度量衡。 商鞅的新法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得到较彻底的推行。在土地所有制方面,基本上废除了以井田制为基础的封建领主所有制,确立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在政治方面,基本上废除了分封制,确立了君县制。又实行奖励耕战的政策,所以秦国很快富强起来。商君虽死,其法未败,商鞅的个人命运虽然也是以悲剧结束,但他建立的新法却被前任的执政者继承和贯彻。商鞅变法的意义而深远。它从根本上改变了秦国的面貌,使之后来居上,成为战国七雄之首,并最终吞并关东六国,统一全中国。 4、为什么说孔子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首先,他用大量精力搜集整理了《诗》、《书》、《乐》,删修了鲁国史书《春秋》,对《易》也进行了整理与研究。《易》、《诗》、《书》、《礼》、《乐》、《春秋》在当时称作“六艺”,后世称作“六经”,成为学校长期使用的课本。     其次,他打破了官府独家办学的格局,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使我国的教育制度有了重大的改革。他在实践中,打破了等级、地域和种族的界限,接收贾人、贱人和农家的子弟入学。在一定程度上说,孔子促使“私学”走向兴盛,并为战国社会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再者,他提出了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如要求教师本着“有教无类”的原则,采取启发式教学模式,“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温故知新”、“不耻下问”、“举一反三”。孔子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强调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这些教育理念对我国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与思的关系、学习与复习的关系。启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独立思考是孔子教学方法的重要特点。孔子还善于“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坚持不同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还针对各人的个性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孔子培养了“德行、言词、政事、文学”等各方面各具专长的人才,就是因材施教的结果。     在培养目标上,孔子倡导“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打破商周以来选材任官上的贵族性宗法性,为广大学有专长的下层人士参与国家管理开辟了道路;同时主张出仕后还要不断学习,提出了终身受教育的思想。这是春秋后期社会下层人士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反映。在我国教育史和选官制度变革上,具有划时代的进步意义。     此外,他还以六经教授生徒,讲解为人之道与治国之道,培育教育了众多的弟子。《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现在有姓名可考的有70余人,其中一部分人出仕为官,另一部分则从事教育,在社会上发生很大影响,形成了儒家学派。两千多年来,孔子倡导的和谐、友爱、克己、为人、团结、凝聚的群体主义伦理道德,孔子倡导的三大教育观,在中国历史上起了巨大的影响。孔子已被国际学术界尊为世界古代十大思想家之首。 5、试论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动,引起学术文化发生巨大变动,官学衰败,民间私学兴起,学术分裂,百家蜂起,各家都以自己的见解为标准来衡量别人的见解,“以是 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在诸侯割据纷争的时期,统治者还不可能推行封建的文化专制主义。所谓“诸侯并争,厚招游学”,诸侯国的国君和大贵族,都招揽大批知识分子为自己服务,礼贤下士成为社会风尚。当时的士,可以说各持一说,在诸侯之间奔走游说,“合则留,不合则去”,有相对的自由。收门徒讲学的风气也非常盛行,只要略为著名的士,差不多没有一个不是“率其群徒,辩其谈说”的,这就使各个学派有了发展的机会,于是形成了争鸣的局面。     在激烈的争鸣中,也有相互融合的趋向。而且随着争鸣的发展,此种融合的趋向也愈来愈明显和加强。人们在争鸣中愈来愈认识到各种思想学派并存的合理性和它们之间的互补性,逐渐自觉走向互相吸引、互相融合的道路。战国末年吕不韦主编《吕氏春秋》,是融合各家思想的一次尝试,虽末成功,但它昭示了文化学术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我国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以后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础,决定其发展方向,以后2000年中国古代文化学术发展的道路,特点及其中的各种问题、思想。都可以从先秦百家争鸣中追溯到其源头。在认识学术文化发展规律方面,先秦百家争鸣也给了我们重要启示。   常见名词 1、万里长城:秦统一全国后,于公元前215年,派蒙恬率军三十万北击匈奴,一举收复河套地区。秦在黄河以北,阴山以南广大地区,建置三十四个县,迁内地人民去垦田。秦为防止匈奴贵族的再度南扰,继续在北方屯兵驻守,还利用地势,修缮、增补原来秦、赵、燕三国的长城,并连接起来,修筑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防御工程,它对于保卫黄河流域先进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体现了我国古代工程技术的非凡成就。 2、焚书坑儒:秦始皇在思想领域巩固统一,实行文化专制的重大措施。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纪》、医药、卜筮、种树等技巧之书外的列国史记,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欲学法令以吏为师。这就是历史上的“焚书”事件。次年,卢生、侯生等方士和一些儒生议论朝政,攻击秦始皇。秦始皇下令追查,结果逮捕儒生、方士460余人坑杀于咸阳。这就是“焚书坑儒”。它使战国以来百家争鸣宣告结束,也开创了我国封建社会文化专制之先例,对我国封建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3、沙丘之变:秦始皇死后赵高与李斯篡改遗诏的事件。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再次东巡,至山东平原之沙丘,病情加剧,“乃为玺书”,召其长子扶苏赴咸阳会葬。七月,秦始皇死于沙丘平台。秦始皇死后,赵高与李斯合谋,篡改秦始皇的遗诏,赐秦始皇长子扶苏和大将蒙恬死。回到咸阳后,立秦二世为帝。 4、骊山陵:即秦始皇陵。座落在陕西省临潼县城东五公里处,南依骊山,北临渭水,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整个陵园设计巧妙,布局奇特。史载秦陵地下宫殿雕梁画栋,宝物山积,上具天文,下具地理,显得异常神秘。秦始皇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观。 5、驰道:即驰骋车马的大道。秦始皇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于公元前220年始治驰道。其路面经过特殊处理,相当坚固,宽度达到了五十步(合今约六十九点三米),每隔三丈种植松树一棵,相当壮观。秦驰道以咸阳为中心,主要有两大干线:一条通往齐燕故地,即今天河北、山东等地;一条通往吴楚故地,即今天长江中下游地区。驰道修成后,成为全国的大动脉,极大地便利了交通。 6、李斯:(约前281—前208年),秦代政治家。曾从师于荀子。战国末年入秦。公元前237年秦宗室贵族排挤六国之士,李斯上《谏逐客书》,被采纳。秦朝建立后,任宰相,建议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主张焚民间所藏的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推行极端的文化专制政策,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他还以小篆为标准,整理文字,对我国文字的统一有一定贡献。秦始皇死后,随同赵高伪造诏书,逼死公子扶苏和大将蒙田,立胡亥为帝。后被赵高诬以谋反之罪受腰斩。 7、项羽:(前232年—前202年),名籍,字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杰出的军事统帅。战国末年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从叔父项梁在吴起义。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最终大败秦将章邯,消灭秦军主力,后又坑杀二十万秦军,进军关中。时刘邦已占据咸阳,谋臣范增力劝项羽在鸿门宴上杀死刘邦,不听,与刘邦达成和解。项羽遂引兵入咸阳,杀子婴,焚宫室,自立为“西楚霸王”,都彭城,并分封十八诸侯。不久楚汉战争爆发,历时四年。项羽最终战败,自刎于乌江。   重要问题 1、秦为什么能统一全国?     秦统一中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首先,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①从经济方面看,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这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②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大多废除了分封制而实行县制,有的还实行中央集权制,从而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③在民族关系方面,经过春秋战国长期的民族融合,在中国境内,出现了一个基本上具有共同经济、共同文化生活、共同风俗习惯和共同语言文字的,以华夏族为中心的民族共同体。④统一是人心所向,各阶级、各阶层人民都渴望统一。⑤长期的争霸战争,形成了局部统一。     其次,六国的虚弱。东方六国的改革都不彻底,政权落后又黑暗,统治集团内部经常发生权力之争,互相残杀,一再削弱国力。六国统治者们为了应付频繁的战争需要和满足他们奢侈腐朽的生活,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也及其残酷,使得阶级矛盾尖锐。此外,更重要的是旷日持久的战争使各国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 最后,经过长期的大国争霸和兼并战争,改变了大国之间的均势,逐渐使秦国成为实现统一的力量。①秦的综合国力强大。秦商鞅变法,深度和广度超过了六国,而且宗法贵族势力较小,因而改革也最为彻底,因而建立了比较先进和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国在统一前已向东扩张,占领了六国不少比较富庶的地方。因此,当时秦国的强大,已非其他国家可比。②秦国新兴地主阶级力量较强,封建经济发展迅速,军队战斗力强。③秦为统一做了充分准备。在人才储备方面吸引大量人才,制定远交进攻,先易后难的正确战略战术,有效分化瓦解东方六国。六国受威胁,而合纵抗秦的联盟始终没有完全形成。④秦国地理位置优势,秦居关中四塞之地,攻守均得其便。⑤秦始皇本人热衷于统一事业,又具有雄才大略。     因此秦统一中国是“天时,地利,人和”综合优势造成的结果。 2、秦统一中国的经过如何?     秦始皇在统一全国之前,派人刺探各国情报,首先从宏观上把握了天下大势。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战术。远交近攻对东方六国起到了瓦解的作用,杜绝了六国结盟反秦的可能性,使各国陷于相对孤立状态。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又根据形势的变化,针对特定战役制定了比较具体的作战方案,如采用“金间政策”,即用金钱实行反间计,使敌方自毁长城,丧失战机。在这种情况下,秦国集中优势兵力,逐个灭掉六国。     公元前230年,秦始皇开始统一全国。这一年,秦始皇首先派内史腾灭韩国。前229年秦始皇派王翦向赵国发动进攻。前228年,秦军进入邯郸,赵王迁被迫献出地图降秦,公子嘉逃到代郡。前227年,秦派王翦等领兵在易水之西击溃燕军主力。次年,攻下燕都蓟,燕王喜逃往辽东。前225年王贲率兵十万攻打魏国,水灌大梁,魏王假投降。前224年,王翦率六十万大军进攻楚国,次年占领寿春,俘获楚王负刍。前222年又平定了楚国的江南地。同年,王贲俘虏了燕王喜和代王嘉,燕赵两国彻底灭亡。前221年,秦始皇命王贲挥师南下,很快打进齐都临淄,齐王建投降,七国灭亡。至此,秦始皇经过十年实现了全国的统一。秦灭六国后,分天下36郡,秦王政更号“始皇帝”,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多统一的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主义国家。 3、秦王朝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以秦国原有的制度为基础,在全国范围建立起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了巩固和发展新建国家,秦始皇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1)、政治措施:①确立了皇帝制度,自称为始皇帝,权力至商无上。从此皇帝成为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并为后代统治者沿用。②在中央设三公九卿,“三公”、“九卿”分掌全国各类事务,但一切由皇帝裁决。③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度,全国分为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余郡。   (2)、经济措施:①制定新的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最终实现土地私有化,赋税制度也得到完善,新的赋税包括田租,口赋和杂赋三种。②继续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奖励垦荒政策,以维持农业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秩序。③统一货币,废止六国旧币。秦币分为两种,上币为黄金,下币为圆形方空的铜币。④统一度量衡,即把秦旧有的长度、容积、重量单位推广到全国。   (3)、军事措施:①南开五岭,并在岭南设置了桂林、南海、象三郡,同时征发大量中原居民到岭南三郡定居,从而巩固秦在岭南一带统。②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为统一岭南起到重大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③派蒙恬北击匈奴,收复了河套地区。④收复河套地区后,为防止匈奴贵族再次南侵,令蒙恬将原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贯为一,筑成“万里长城”。⑤收缴兵器,运至咸阳销毁,铸为十二金人。⑥坠名城,迁壕民,同时巡游四方,耀武扬威,严刑峻法,防止六国贵族与人民的反抗。   (4)、文化措施:①统一法律,以确保国家机器正常运转。②统一文字,以小篆为标准文字,隶书为日常用文字。③焚书坑儒,统一思想④端正风俗。   (5)、交通措施:①拆除全国各地阻碍交通的关塞、堡垒,修筑驰道、直道、五尺道、新道和栈道,形成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交通网。②统一车轨,规定车宽皆六尺。 4、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⑴秦自商鞅变法以形成一个军功官僚阶层,既富进取性,又有残暴性,完全不讲仁义。天下统一后,他们把持中央和地方权利,把这种残暴性施于全天下之人,赋役繁苛,严刑峻法。     ⑵统一后秦始皇对天下形势的认识和处理不够恰当。秦统一是军事征服的结果,秦与东方六大国的矛盾没有完全解决,没有从政治思想上扩大和深化统一。     ⑶秦始皇用威慑高压的办法迫使六国贵族及其依附于他们的士人服从,他们心里很怨恨,由于各国所进行的改革使他们在地方仍有很大的号召力,容易掌握各反秦部队的领导权。     ⑷秦始皇对老百姓的问题完全没有认识,与人民渴望社会发展的要求背道而驰。在统一全国后,不给老百姓休养生息的机会,接着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的活动。秦时征伐不断,还大造宫殿与陵墓,筑长城,修驰道、直道等。为此,不断向老百姓征发徭役,增收赋税,结果使赋役的数量远远超过了人民所能承受的限度,引起了人们的不满。同时,对人民还施与残酷的刑法。秦代对人民防范过严,对犯人用刑太重,在社会上造成恐怖气纷。     由于以上原因使农民不堪忍受压迫,于是一场猛烈的农民起义爆发了。 5、如何评价秦始皇     秦始皇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他在政治舞台上活动了三十六年,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三十多年的政治生涯中,他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也犯了不少的错误。因此,关于他的是非功过,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对他评价很高,说他是民族精英,千古一帝;有人把他贬得很低,说他是十恶不赦的独夫和暴君;有人则不赞同这两种观点,说他有功有过,功过参半。最近几十年,不少学者对秦始皇进行了深入研究,出版了不少著作。尽管目前学术界对秦始皇的认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但绝大多数学者对秦始皇都持肯定的态度。     从大量的资料来看,秦始皇是有历史功绩的。首先,他顺应历史潮流,以无畏的胆略和超人的智慧,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使中国从长期分裂割据的状态下解脱出来,走上繁荣统一的轨道。其次,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奠定了中国辽阔的疆域和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基本模式,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再者,他在统一全国之后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雷厉风行地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特别是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统一道路系统,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他还修建了举世闻名的灵渠和万里长城,在短短的数十年间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因此,可以说秦始皇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人物。     当然,秦始皇也是有缺点和错误的。灭六国后,秦始皇自以为功高五帝,地广三王,居功自傲,不可一世,“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博士形同虚设,丞相、大臣只能“受成事,倚办于上”。群臣为了保官,不敢说真话。但他的主要过失是对百姓的残酷暴虐达到了极点,这主要包括以下有四点:其一,施行急政。在统一全国后,不给老百姓休养生息的机会,接着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的活动,要用十几年时间做完几十年才能做完的事情。其二,赋役繁重。为了施行急政,不断向老百姓征发徭役,增收赋税,结果使赋役的数量远远超过了人民所能承受的限度,引起了人们的不满。其三,用刑严酷。对人民防范过严,对犯人用刑太重,在社会上造成恐怖气纷。其四,钳制思想。焚书坑儒,迷信神仙,影响了学术文化的发展。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继位。他宠信赵高,指鹿为马,倒行逆施,引起了农民起义,加速了秦朝的灭亡。秦始皇虽然过失,但这不是他的主流,我们不能因此对他进行全面的否定。   常见名词 1、楚汉战争: 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战争。秦朝灭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不久,刘邦与项羽展开争夺天下的战争。前206年刘邦趁项羽东击田荣之机,暗渡陈仓,占领彭城。项羽反击,刘邦大败。前204年,刘邦联合各地反楚势力,与项羽在荥阳、成皋地区相持,同时派韩信攻占魏、赵、燕、齐等地。项羽腹背受敌,兵力受挫,被迫于前203年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以鸿沟为界,东为楚,西为汉。次年,刘邦趁项羽撤兵东归之机,约韩信,彭越围项羽于垓下。项羽兵败,退至乌江自刎。刘邦称帝,建立统一的西汉王朝。 2、文景之治:汉文帝与景帝在位期间(公元前180—前141年),在汉初以来经济恢复的基础上,继续“与民休息”,使社会经济获得了更加显著的发展,统治秩序也愈益稳固。在经济方面,文帝,景帝实行轻徭薄赋政策,法律上提倡轻刑慎罚,边疆政策继续了汉初以来和平方针。文、景之世,户口迅速繁息,生产明显发展,粮价一再降低,政府囤积大量财物,西汉由此进入繁盛时期,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 3、七国之乱:西汉景帝时,吴楚等七个诸侯国发动的叛乱。汉初刘邦翦除异姓王后,又大封同姓王。诸侯王在封国内征收赋税,煮盐铸钱,任免官吏,掌握了极大的权力。有些违法乱纪,聚众亡命,图谋不轨,与中央对抗。为此文景两帝采用贾谊、晁错的建议,逐渐削弱王国封地,打击诸侯王势力。公元前154年,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借口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景帝派周亚夫率军镇压,不足三月,就平定叛乱。景帝趁此机会,将王国任免官吏的权力收归朝廷,使诸侯王的势力受到很大削弱。 4、崇儒更化:汉武帝尊崇儒家思想以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西汉初年,政府在统治思想上注重道家的“黄老之术”,提倡清静无为,与民休息。此外,诸子百家之说亦在民间流行。武帝即位之初,董仲舒上“天人三策”,主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只让通晓儒术的人做官,以此来统一思想,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武帝采纳了其建议,后来在太学设立五经博士,用儒家经典教育贵族、地主子弟,以儒学标准选拔官吏,历史上称作“崇儒更化”。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5、五铢钱:汉代的铜质铸币。始铸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钱文“五铢”,重如其文,有周郭。最初,中央与地方均可铸造。元鼎四年(前113),汉武帝下令取消郡国铸币的权力,将铸币权收归中央,专令水衡部尉属下的中官、辨铜、技巧三官负责铸造新五铢钱,当时名为“三官钱”。新莽时期禁用五铢钱。东汉时期,复行五铢钱。五铢钱成为汉代使用时间最久,质量最好,数量最多的官铸货币。东汉后各朝仍有沿用,至唐代才废除。 6、霍去病:(前140—前117)西汉著名青年将领。武帝皇后卫子夫姊之子。十八岁从军出击匈奴,他作战勇猛,行动神速,善率骑兵奔袭,因而多立战功。因功为骠骑将军,后封冠军侯。公元前121年两次大败匈奴,控制河西地区。汉朝在该地设立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公元前119年,又和卫青分别率军击匈奴主力,使其远遁漠北。他前后六次出击匈奴,屡建奇功,解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严重威胁。 7、金缕玉衣:亦称“玉匣”或“玉柙”,是汉代皇帝和王侯贵族的葬服,并且规定只有经过皇帝的赏赐才能够穿。玉衣由玉片制成,以金丝编缀,故称“金缕玉衣”。此外,还有“银缕玉衣”,“铜缕玉衣”,它们有身份等级的差别。1968年,河北满城县发掘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的墓时,出土了两件完整的“金缕玉衣”,状如人体,各有两千多件玉片,金丝编缀,每块玉的大小和形状都经过严密的设计和精密的加工,体现了高超的技术水平。汉人着玉衣是因为她们相信玉可以保护尸体不朽,这种玉衣殓葬制度直到三国魏文帝时才下令废止。 8、素纱褝衣: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二百余件各种花纹和各种颜色的丝织衣物,其中有一件素纱褝衣,衣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重仅为四十九克,它薄如蝉翼,轻若烟雾,且色彩鲜艳,纹饰绚丽,反映了西汉丝织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也显示了西汉纺织业的显著成就。 9、张骞凿空:即指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时,为了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于公元前138年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历尽艰辛,到公元前126年,才回到长安。张骞是西汉政府开辟西域道路的第一人,使原人得到前所未有闻的丰富的关于西域的知识。公元前119年,他再度出使西域,并派副使前往大宛、康居、安息等地通好。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不仅扩大了西汉的影响,而且建立了汉朝与西域各民族,中亚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他们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此后,汉与西域的通使往来十分频繁,民间商贸也得到发展,丝绸之路从此畅通。 10、丝绸之路:古代联结亚、非、欧三洲的陆地通道。西汉时,通过新疆的中西陆路通道:南路从长安出发,经敦煌(阳关),鄯善,于阗,莎车等地,越葱岭到大月氏,安息等国;北路经敦煌(玉门关),车师前国,龟兹,疏勒等地,越葱岭到大宛,康居,奄蔡,由此南下可以到达安息,由安息向西可以到达大秦。这两条道路是当时东西方经济交流的大动脉。当时,中国的丝织品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深受人们的喜爱。由于通过这两条路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所以这两条路被称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同中亚、西亚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11、昭君出塞:汉武帝北击匈奴之后,匈奴贵族势力逐渐削弱,宣帝时又分裂成五部互相攻击。其中一部的首领为呼韩邪单于,投降汉朝,南徙于长城一带。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到长安,请求与汉朝通婚。汉元帝将宫人王嫱(字昭君)嫁于呼韩邪。呼韩邪封其为“宁胡阏氏”,意在通过此次和亲,将与汉朝建立永远和好安宁的关系。汉元帝亦改年号为“竟宁”。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昭君出塞”。此后汉匈之间长期友好,直到西汉末年。 12、《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西汉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皇帝,下迄汉武帝,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编年和纪。全书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这种体例成为此后两千年正史编撰的规范。在这本史书中,司马迁既为各方面、各阶层的代表人物立传,还对天文、历法、礼乐、经济、地理、少数民族有专章论述,生动的反映了中华民族发展的面貌。此外该书文辞优美,生动活泼,人物栩栩如生,事情跃然纸面,因而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地位。 13、贾谊:(前200—前168年),西汉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太傅、贾长沙,又称贾生。年十八,以善文闻名于当地。曾上奏请改正朔,异服色,定官名,兴礼乐,令列侯就国。但为大臣周勃,灌婴所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后为梁怀王太傅。又数次上书,批评朝政之失,建议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巩固中央集权。他还主张崇本抑末,重农抑商,行仁义,轻赋役,富国强兵,以抗击匈奴。所著政论有《过秦论》,《论积贮疏》等,文学作品有《吊屈原赋》,《鵩鸟赋》等。 14、桑弘羊:(前152—前80):西汉大臣,出身商贾世家。武帝时任治粟都尉,领大司农。桑弘羊主张实行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和平淮均输等一系列经济改革。这些措施,打击了富商大贾及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了西汉王朝的经济实力。此外,桑弘羊认为,要使国家富强,必须本末并重。又主张抗击匈奴侵扰,反对和亲政策,组织屯垦以加强边防。桑弘羊是辅佐汉武帝建功立业的能臣,也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理财家。他所筹划、主持的各项财政经济改革措施,不仅在汉武帝完成其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功业中立下了大功,而且对后世也有重大的影响。   重要问题 1、楚汉战争发生的原因、经过及结果     原因: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全国陷入短暂的分裂局面。项羽自恃功高兵强,企图主宰天下。他自称“西楚霸王”,又分封了十八诸侯,刘邦为汉王。但不久诸侯之间便为了争夺疆土而爆发了激烈的战争。项羽为维护他的分封原则,卷入混战。刘邦则趁机东向与项羽争夺天下,由此展开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     经过:前206年刘邦趁项羽东击田荣之机,暗渡陈仓,占领彭城。项羽回军反击,刘邦大败。前204年,刘邦经过整顿,联合各地反楚势力,与项羽在荥阳、成皋地区相持,同时派韩信攻占魏、赵、燕、齐等地,逐渐转为优势。项羽腹背受敌,兵力受挫,被迫于前203年,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以鸿沟为界,东为楚,西为汉。次年,刘邦采纳张良、陈平的建议,趁项羽撤兵东归之机,全力追击,并约韩信、彭越围项羽于垓下。     结果:项羽兵败垓下,项羽退至乌江自刎。刘邦称帝,建立统一的汉王朝。 2、汉武帝是怎样加强中央集权的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很多,但主要有:     ⑴集中政权。汉武帝继续打击地方割据势力,颁布“推恩令”,作“左官之律”,设“附益之法”,夺爵、削地,基本上解决了王国问题;在中央设置中朝,削弱宰相的权力,皇帝通过中朝更方便地实施统治;向地方派遣刺吏,加强对地方的监察,起到了强干弱枝,纲举目张的统治效果;颁布新的选官制度,选拔有才能的人作官;通过迁徙、诛杀的办法,打击地方豪强,削弱豪强对抗中央的势力。     ⑵集中财权。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回中央,全国用统一的五铢钱;盐铁官营和酒类专卖,国家统一生产销售,利润归国家所有;均输与平准,即国家运用其经济力量,干预乃至经营商业贸易的措施;“算缗”和“告缗”,政府征收财产税打击大商贾的政策。汉武帝的经济改革打击了富商大贾和地方豪强,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基础,同时也为击败匈奴提供了相当雄厚的经济基础。     ⑶集中军权。为了改变汉初军队分散全国各地而首都内外并无重兵的状况,设置中央常备军,先是设立了御林军和期门军,保卫京师;后又设置八校尉,该军后来成为西汉王朝军事主力。     ⑷在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统治。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3、为什么说汉武帝是具有雄才大略的帝王     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他加速了历史的前进步伐,从而在他统治时期,封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方面都得到飞速前的发展,建立起一个空前强大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大国。     ⑴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的改革措施 汉武帝即位后,国家经济力量强盛,社会安定,由此进入了繁荣期,但政治上的隐患依然存在,王国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于是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作“左官之律”,设“附益之法”,基本解决了王国问题,为西汉的鼎盛繁荣奠定了稳固的政治基础。对于地方豪强势力,汉武帝也进行了有力的打击,其措施包括迁徙地方郡国豪富和打击地方豪侠。武帝还任用一批酷吏,诛除豪强,游侠。武帝时疆域广阔,为了加强中央对全国范围的控制,汉武帝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每个监察区派刺史一人,后又置司隶校尉,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这对国家的政局稳固,防止地方分裂势力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积极意义。     ⑵经济措施的调整 汉武帝一方面采取汉初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政策,另一方面在财政方面实行盐铁专卖,算缗告缗,统一币制等新的经济措施。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对全国经济的控制,从经济上削夺诸侯王和地方豪强势力的基础,还增加了西汉政府的收入,从经济上加强了中央集权,使西汉国家暂时富裕和强盛起来。 “    ⑶对边疆地区的经营 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更为重要的,是表现在他的巩固和发展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方面作出的贡献。汉武帝北伐匈奴,西通西域,南平闽越南越,于西南夷地区置郡,这都是开边兴利,继往开来,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具有巨大意义的大事,也是他对我国千秋万代作出的贡献。     ⑷对人才的重视 汉武帝还特别重视人才,在用人制度方面他进行创新,使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不受各种人为的限制,使他们可以凭真本事进入中央或各级地方做官。尤其是不计流品,大胆任用一批开拓型的人才,帮助汉武帝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正因为有这一批文才武将,在汉武一代,才形成为我国封建时期一个辉煌时代。 汉武帝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并达到了鼎盛,因而称汉武帝为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4、西汉与匈奴关系如何     西汉一代,汉与匈奴的关系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⑴刘邦至景帝时期的屈辱性的“和亲”阶段。楚汉战争时,中原疲于征战,匈奴日益强盛,对新主西汉帝国形成严重威胁。公元前200年,匈奴发军攻太原郡,刘邦亲自率军击匈奴结果酿成“白登之围”,解围后,汉与匈奴结和亲之约。汉以宗室公主嫁与单于,每年送去大批丝绸、粮食、酒等财物,借此缓解匈奴的侵扰,换取边境的暂时安宁。但和亲并未制止匈奴的进犯,他们依旧“岁入边,杀略人民畜产甚众”。     ⑵汉武帝时残酷战争阶段。汉武帝即位后,国家已积聚了大量的粮食和钱财,中央集权大大加强,战马增多,战士有了较好的训练,反击匈奴的条件成熟。于是汉武帝对匈奴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①公元前127年,河南之役,卫青收复河南地,解除了匈奴对首都长安的威胁; ②前121年,河西之役,霍去病收复河西四郡,为汉通西域开辟了重要道路 ;③漠前119年,北之役,卫青、霍去病击溃匈奴主力,从此匈奴北徙漠北。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匈奴已经无力向汉王朝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汉与匈奴冲突的重心地域转移到西域方向。     ⑶昭君出塞及以后的和睦相处阶段。汉武帝击败匈奴后,西汉与匈奴仍维持着和亲关系,不过这时的和亲与汉初已大不相同,不是屈辱性的和亲。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将宫女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加强了汉匈关系,从此汉匈长期友好直至汉末。 5、简述汉代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古代联结亚、非、欧三洲的陆地通道。汉武帝时,通过对匈奴的战争及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最终凿通西域,开辟了连通中原与西域乃至更西地区的“丝绸之路”。     西汉时,通过新疆的中西陆路通道主要有两条:南路从长安出发,经敦煌(阳关)、鄯善、于阗、莎车等地,越葱岭到大月氏、安息等国;北路经敦煌(玉门关)、车师前国、龟兹疏勒等地,越葱岭到大宛,康居、奄蔡,由此南下可以到达安息,由安息向西可以到达大秦。往来与这条通道上的有各国的商人,使臣,学者,艺术家及僧侣,流通于这条通道上的商品有各国精美的手工艺品胡珍奇特产,如当时运往西方的物产有蚕丝、丝织品、铁器、漆器等,铸铁和凿井技术也在这时西传。西方经“丝绸之路”输入中国的物产有良马、囊驼、香料、葡萄、石榴、苜蓿、胡麻、胡瓜、胡豆、胡桃等。其中最受人们的喜爱的,且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是我国精美的丝绸。因而这两条路被称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同中亚、西亚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6、王莽改制的内容及其失败的原因     王莽利用外戚势力,于公元8年,登上皇帝宝座,根据“更受命”的原则,改国号为“新”。为了缓和当时十分尖锐的阶级矛盾,在第二年下诏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历史上称之为“托古改制”。     王莽改制的主要内容有六:(1)“更名天下田曰王田”,私人不得买卖,用恢复井田制的办法来解决土地问题。(2)改奴婢为“私属”,亦不得买卖。(3)实行“五均六莞”,即在国都长安及五大城市设立五均官,政府管理五均赊贷及管理物价,征收商税,由政府经营盐、铁、酒、铸钱和征收山泽税。(4)改革币制。(5)改革中央机构,调整郡、县划分,改易官名、地名(6)改变少数民族族名和首领的封号。     失败原因:王莽的改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附会西周的制度,完全脱离实际,这是他改制的致命商。这种不切实际的改革使原有的政治经济秩序受到很大冲击,而且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官爵制度的变革,使得大批官吏竞为奸利,广收贿赂以自给。王莽对多次对货币制度进行改革,不仅币种多而且换算不合理,徒然造成市场秩序的紊和社会的不安定,使农商失业,食货俱废。王莽轻视边地少数民族的做法导致了边境的动乱,经济结构的混乱无序致使整个社会面临严重的动荡。结果未能解决社会矛盾,既得罪了地主,也使农民不满,还激化了民族矛盾,所以很快失败。后来爆发绿林、赤眉起义,王莽政权被推翻。 7、简述汉朝的经今古文之争     汉代经学有今文经与古文经的分别。所谓今文经,指汉代学者所传述的儒家经典,自战国以后就是由学者师徒父子相传,至汉代才写成定本,并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就,所以汉人称之为“今文”。所谓古文经,指相传汉武帝时期在孔子旧宅发现的,用秦统一之前的战国古文字书写的而由汉代学者加以阐释的儒家典籍。古文经在文字、篇章、涵义等方面与当时流行的今文经不同。今文经学者重在发明经典的“微言大义”,古文经学者重在阐释古代典章制度。     自武帝时始,在朝廷的太学中教授今文经,跟随五经博士学习的弟子又得入仕作官之便,这就使得今文经学在当时地位即高,影响又大,获利也多。由此,今文经学者为了维护自己在朝廷和学术界的垄断地位,把自己装扮成孔子和“五经”的唯一合法解释者,借以排斥正在兴起的古文经学,俨然以当时学术思想界的统领而自居。与今文经在朝廷的显赫相对,古文经长期在民间授受流传。刘歆对古文经很欣赏,于是作《让太常博士书》,批抨今文经学者。这篇尖锐的批抨文章揭开了汉代今、古文经学之争的序幕。     古文经在经过刘歆提倡及王莽时一度立于学官之后,其影响渐大,引起知识界普遍重视,而今文经学因文章句繁琐、破碎大义等弊病,日益招致批评。在马逵、马融之后进一步混淆今古文经学的界限,完成了经学的融合与统一。 8、为什么说司马迁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     司马迁是西汉太史令司马谈的儿子,元封三年继任太史令,博览史官所藏图书,又许多地方进行过考察,具有史学家的远见卓识。他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史记》全书共120卷,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组成,是一部气势宏大,结构完整的,条例严密,内容丰富的史学著作。其记事上起传说的皇帝,下迄汉武帝。在这本史书中,司马迁既为各方面、各阶层的代表人物立传,还对天文、历法、礼乐、经济、地理、少数民族有专章论述,生动的反映了中华民族发展的面貌。司马迁对我国史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主要体现在历史编撰学和史学思想两个方面。     他在历史编撰方面的贡献主要有:(1)开创了纪传体编撰史书的体例,司马迁首创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主,又吸收了编年、记事等体裁的长处,以本纪、世家、列传为主,又有表、书相配伍。此后,纪传体成为中国古代正史编撰的规范。(2)不仅叙述历史,而且评论历史,他以“太史公曰”的方式发表自己的 意见 文理分科指导河道管理范围浙江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教材专家评审意见党员教师互相批评意见 。(3)实录笔法。古人“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质,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司马迁撰史不虚构歪曲历史。如对项羽,不因他最终失败二忽略其赫赫功绩,同时指出他刚愎自用,迷信武功的过失。    司马迁在史学思想方面的成就:(1)强调人的作用,纪传体本身以人物为中心,他以很大篇幅写了社会上各种代表人物的事迹,突出写了这些人物在社会历史变化中所起的作用,及对后世的影响。(2)历史是发展的、变化的。司马迁强调用“通”的眼光,来了解古今历史的演变,重视和肯定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变革。他在论历史变化,详今略古,赞成进步,反对倒退。(3)重视物质生产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4)以古为镜,司马迁“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巩固地主阶级政权提供历史经验。     正是基于他对我国史学做出的巨大贡献,我们称司马迁为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   常见名词 1、光武中兴:沅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为了巩固新建的东汉封建政权,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皇权缓和阶级矛盾的政策措施。光武帝针对前朝教训,做了轻法、除霸、平狱、释放和恤民等五大工作,调整了统治阶段内部关系,又尊贤重学,褒扬气节,从谏如流,注重农业生产,加强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种种措施,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因此刘秀统治时期,史称“光武中兴”。 2、王充:(27—约97)东汉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一生致力于反对宗教神秘主义和目的论,捍卫和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和无神论。《论衡》是其代表作。全书共30卷,分85篇,共二十多万字。作者用了毕生精力,历时三十多年,才完成这部著作。王充针对当时盛行的谶纬神学,在《论衡》一书中,根据当时自然科学的成果,阐述了“气”是万物本原的学说,唯物地解释了人与自然、精神与肉体的关系,批判了当时神学和宗教唯心主义思想。《论衡》打破了人们对于天的神秘观念,阐发了王充的无神论思想,丰富了我国的唯物主义思想宝库。 3、班超:(32—102)东汉名将,著名史家班固的弟弟。公元前73年,随窦宪攻打北匈奴,大败匈奴后,奉命出使西域。经过班超的努力,西域的大部分地区与东汉重新建立了友好关系,由此与汉朝断绝了六十多年的丝绸之路得以恢复。班超还曾派遣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至条支的大海(今波斯湾)遇风暴而还。由此了解了沿途各国的地理环境和风俗习惯,也为以后中西交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条件。班超经营西域近三十年,对巩固我国的西域疆域,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4、党锢之祸:指东汉后期一批官僚、士人因出面反对宦官专权,结果反被宦官诬陷,被罢官禁锢,甚至株连杀害的事件。公元166年,宦官党羽张成指使其子杀人,李鹰依法处死张成。结果李鹰被宦官诬告,汉桓帝下令郡国大捕“党人”。这是第一次党锢。公元169年,宦官上书诬告张俭结党图危社稷。于是朝廷收捕张俭,同时趁机逮捕其他党人。两次“党锢”之后,被残害至死、徙、废、禁的有数百人。党锢之祸属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这一时期,宦官为所欲为,政治更加黑暗。 5、五斗米道:东汉末年张陵在汉中创立的原始道教。因受道者须缴米五斗,故称五斗米道。由于教徒尊张陵危天师,因而又称“天师道”。其原始教义以诚信无欺教人,以巫术治病,。初学者称为鬼卒,各部众头目为祭酒,部众多者为大祭酒,并设义舍、义米等以救助贫苦教徒。张陵死后,其子张衡、孙张鲁相继担任道主。东汉末张鲁等人均曾以此道组织农民起义或建立政教合一政权。 6、蔡伦:东汉宦官,明帝后期入宫,历经明、章、和、安四帝,曾任尚方令。公元105年,他总结前人用麻质纤维造纸的经验,创造性地使用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等造纸,并获得成功。不久,全国都开始采用此法造纸。由于蔡伦曾被封为“龙亭侯”,于是人们便把这种纸称为“蔡侯纸”。用这种方法造纸,原料丰富,价廉物美,使造纸业获得了飞跃性的发展,取代了简帛的历史地位。 7、《汉书》:又称《前汉书》,是又东汉史家班固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与《史记》同为封建社会正史的典范。全书分为十二纪、八表、十,、七十列传。始于刘邦起兵,终于王莽复灭,记述二百三十余年间的史事人物。属于西汉前期的内容,多采自《史记》。全书体例也仿照了《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废“世家”入“列传”。八表和天文志未成稿,分别由其妹班昭和马续完成。《汉书》是我国第一部体例完整、内容丰富的断代史。 8、张衡:(78—139),东汉杰出科学家、文学家。他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的用水利转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并测出了公元138年的陇西地震。张衡著有天文学专著《灵宪》,第一次正确解释了月食的成因,说明月光是日光的反射,月食是由于地球进入地影而产生的;还提出了“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 认识到了宇宙的无限性。他在辞赋、诗歌和散文等方面都有所成就。他的《二京赋》、《归田赋》、《思玄赋》、《同声歌》等作品也都很有特色 。   重要问题 1、光武中兴是怎么回事     刘秀建立东汉后,为了真正复兴汉业,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废除了王莽制定的一切政治制度,基本恢复了西汉时期的制度和政策,并且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政治方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得到进一步加强。光武帝“退功臣而进文臣”,礼遇功臣列侯,予以优厚爵禄,但不任以政事。诸功臣与皇权产生矛盾的危险业因此大大减小,皆以功名自终,得享天年。对宗室外戚的权势,也都加以限制。与此同时,大力提倡儒学,表彰名节,重建太学,完善察举制度,擢用普通士人为官。标榜“以柔道治天下”,不尚严刑峻法。在中央,加重内朝官尚书台协助皇帝决策的作用,重大或机密事务多由皇帝与尚书台讨论决定,再交付外朝官僚机构之长——三公监督执行。时称“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地方上提高原监察区长官——州部刺史的权限和地位,使州部开始向郡以上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转化,最终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经济方面,社会生产逐渐得到恢复。光武帝采取轻徭薄赋政策,又裁并冗散机构、官吏,提倡节俭,以缩减开支。多次下诏释放奴婢、刑徒,对未被释放的奴婢的法律地位亦予提高,提出“天地之性人为贵”。大量奴婢放免为庶人,流民多返乡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建武十五年(前39)针对豪强地主隐匿耕地数字,私占人口的行为,推行“度田”,即令地方丈量耕地、核实户口。此举引起豪强地主的反对,未能严格执行,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豪强地主的发展有所限制。     刘秀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东汉社会经济的的恢复和发展,因此被封建史家称为“光武中兴”。     2、东汉豪强地主的田庄有哪些特点     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建立了许多规模巨大的田庄,其田庄形式不一,但大体具备以下特点:   (1)田庄中均有奴婢、待附和豪兵。奴婢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生产性的,另一种是娱乐性的。比奴婢地位稍高的是徒附。徒附是田庄中最主要的生产者。至于家兵则是豪强地主的私人武装,其地位远在徒附之上。   (2)田庄是十足的自然经济,实行多种经营。田庄中除了豪强地产居住的深宅大院,还有仓楼、地窖、织室、曲室、磨房、马厩、牛棚、猪圈、羊圈、店铺、质铺和一些中小型手工业作坊。其生产以农业为主。种有大麦、小麦等粮食作物,胡麻、苴麻等经济作物,以及松、拍、梓等林木果树。饲养着马、羊、猪、鸡等家畜家禽。还经营着蚕桑和鱼类。手工业在田庄经济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由于内的消费一般不依赖于外界,自给自足的性质十分明显。 3、东汉与匈奴的关系如何     刘秀建立东汉后,再次派人出使匈奴,以通旧好。汉匈关系虽有一定改善,但匈奴贵族内部矛盾重重,一再分裂火并,对汉也一再侵扰。     公元46年匈奴分裂南北两部,史称南北匈奴。南匈奴内附,向汉“奉藩称臣”,并求使者监护。南匈奴渐转为定居生活,从事农耕,并且向东向南迁移。在汉的护卫下,南匈奴日益强大。北匈奴见南匈奴与汉关系密切,很惶恐,也表示愿与汉亲善,亲求与汉和亲,汉政府亦采取羁縻政策。明帝时,北匈奴又一再侵扰北边郡县,掳掠汉人和南匈奴人,并控制了西域地区。东汉王朝为了保障河西地区安全,并且恢复和西域地区的交通,发动了对北匈奴的战争。公元73年,窦固等率兵分四路北伐,追击北匈奴于蒲类海,夺取伊吾,置官屯田。公元89年,派窦宪等率军联合南匈奴大败北匈奴。公元91,汉将耿夔击败北匈奴,单于遁逃,部众破散。大部分北匈奴向西迁移,少数降汉或融入其他诸族,漠北渐被新兴的鲜卑占据。 4、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情况如何     外戚与宦官的斗争始于和帝永元四年(92),至桓帝延熹二年(159)。在汉中晚期权力高度集中,政治机制衰乱,皇权所倚恃的亲重,因凯觎最高权力,都力图挟持皇帝,控制朝政。外戚集团利用皇帝幼弱,掌握朝中大权。而宦官则利用皇帝逐渐成年,正欲亲政的条件,取外戚的地位而代之。这期间共发生大的斗争四次:     第一次,和帝十岁即位,窦太后监朝,其兄窦宪掌握实权。和帝长大后,与宦官郑众合谋于永元4年(92)发兵消灭窦氏势力,窦宪自杀。郑众因功被封为侯,宦官开始居于重要地位。     第二次,为和帝死后,其皇后邓氏立殇帝(过百日)、十三岁的安帝即位,其兄邓骘掌权。邓太后死后,安帝在宦官李闰、江京等人的支持下诛戮邓氏一族。     第三次,阎皇后为了便于专权,与其兄阎显合谋,立不满一岁的刘懿(少帝)为帝。宦官孙程等十九人发动政变,诛杀阎显,拥立十一岁的济阴王保,是为汉顺帝。十九名宦官皆封为侯。从此,宦官专政,操纵朝廷。     第四次,顺帝死后,梁太后临朝称制,梁冀秉政。他们先后立两岁的汉冲帝,八岁的汉质帝,十五岁的汉桓帝。梁冀把持朝权二十年,最后被单超、具瑗、唐衡、左悺、徐璜等五人合谋诛除。此后,外戚完全垮台,宦官掌握政权,直到公元189年,被袁绍兄弟消灭为止。     这四次斗争都以外戚失败,宦官胜利而告终。宦官集团逐步加强,并独揽大权。 5、黄巾起义有何特点     黄巾起义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三次伟大的农民革命运动,这次起义比秦末和西汉末两次农民起义有明显进步,主要表现有如下三个特点:     一、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有纲领,有组织,有准备——张角及其弟子在各地,以传教为掩护,进行宣传革命的活动,时间长达十余年之久,信徒数十万之多。信徒按郡国组织划分为三十六方,各方有首领,准备同时起义。张角提出政治纲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二,提出了“平均”的思想。这是我国古代文献中,比较直接反映农民“平均”思想最早记录。同时也提出反对贫富悬殊,富人欺压穷人思想,反映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阶段矛盾深刻化的反映,也是中国古代农民战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的重要标志。     三利用宗教组织发动农民起义。张角利用太平道以组织农民起义,这是一个很大创造。黄巾起义也因此规模巨大,来势汹猛。   常见名词 1、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是曹操和袁绍为争夺对黄河中下游的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具有决定意义的兼并战争,同时也是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在著名经典战役。绍出之名门,祖上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时为北方最大的军阀。建安五年(200)袁绍以精兵十万,劲骑万余,南渡黄河与曹操对峙于今河南中牟附近的官渡。曹操虽兵、粮远不及袁绍,然曹军上下一心,将士用命,加之曹操足智多谋,战略战术运用恰当,先后斩颜良,诛文丑,奇袭乌巢,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胜利。乌巢焚粮之后,袁军全面溃败,曹操则乘胜追击,在此后不长的时间里尽取袁绍之地,统一了北方。 2、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后的几年间,曹操扫平了北方的割据势力,为了进一步统一全国,曹操于建安十三年(208)亲率军二十余万,号称八十万与长江流域的刘备、孙权等军阀对峙于赤壁(今湖北省嘉鱼县附近)。时曹操虽兵多将广却长途奔袭,军中疫病流行,尤其是北方青、徐之兵不善水战,乃以己之短击敌之长,处于不利地位。而孙、刘却为自保而结盟,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且用谋得当,火借南风,曹军大败。赤壁之战后,曹军再也无力南进,同时孙、刘也致力于巩固后方大本营并试图发展,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3、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山东沂水)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其家世为二千石大官。汉末,天下大乱,随叔避难襄阳;自比“管仲、乐毅”,时人称“卧龙先生”。诸葛亮二十七岁时经刘备三顾,加入刘氏集团,并为刘备的发展提出战略规划,是为“隆中对”。诸葛亮一生的政治军事活动主要是辅佐刘备、刘禅父子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 4、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平定南中,稳定大后方以后,以“兴复汉室”为毕生追求的诸葛亮决计北伐。他于227年向后主刘禅上著名的《前出师表》,从228年到234年六次北伐(实际上为五攻一守;其中只有第一次和第五次从祁山进兵)中原,均以失败告终。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蜀、魏国力相去甚远,魏有人口440万,带甲60万,仅用来处于第一线防御的军队就有20万,而蜀仅有人口94万,带甲十余万。 5、九品中正制:公元230年,曹操病死后,曹丕为了称帝不得不向世家大族妥协,采纳颖川士族陈群的建议,实施“九品官人”的选官制度。即:选择在中央做官的“著姓士族”为本州郡的中正、大中正,他们负责品定本郡属的杰出人才并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凡九等,报中央备案以为选官依据。九品中正制在实施之初曾起到某些积极作用,但是很快就被世家大族操纵,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也就演变成了世家大族垄断政治的工具。 6、鲁肃:(172- 217)字子敬,临淮郡东城县(今江苏睢宁)人,肃为三国时期吴之重臣之一。其相貌才华均佳且乐善好施,与周瑜交好。袁术曾请鲁肃代理东城县令,鲁肃拒绝转而投奔周瑜,被举荐给孙权,颇受器重。鲁肃对天下的大势的看法颇为中肯,曾建议孙权割据江东,成鼎足之势,并根据形势谋图天下。这与诸葛亮的“隆重对”不谋而合,而且更为现实。鲁肃的重要性正在于:周瑜死后,正是由于他巩固了脆弱的吴、蜀联盟,三国鼎立的局面才能够维持。 7、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今湖北省随州人),刘备入蜀时以部曲从,屡有战功,刘备迁治成都时,以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延有高才,既能运筹帷幄之内又能冲锋陷阵于外,为五虎上将之不能。诸葛亮北伐中原时,曾为奇谋出兵子午谷,惜诸葛亮持重未被采纳。亮死,马岱斩魏延并夷其三族。   重要问题 1、如何评价曹操     曹操(155—220),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沛国谯人(今安徽亳县)。曹操祖父曹腾,中常侍,桓帝时宦官集团的中坚分子;父,曹嵩,腾养子,曾买官至三公之一的太尉。因家世煊赫,曹操20岁时以孝廉举,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灵帝时组建新军又顺利成为西园八校尉之一。其一帆风顺的仕途和宦官集团的出身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曹操颇能审时度势,当他看到宦官集团正在走向没落时转而投向当时并未占统治地位的士大夫集团,甚至参加了诛杀宦官的绝密行动。这不能不说是他的政治远见。     此后数十年间,凭他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终于逐一削平了北方的割据势力,结束汉末以来长期的军阀混战局面。在他的统治区,实行了打击豪强,革除弊政,整顿不良风俗,组织军民屯田,兴修水利,以及破格选拔人才等一系列有利于国家统一,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进步措施,对于安定人民生活,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作出不可低估贡献。     曹操不仅在治国用人,行阵作战中表现出卓越才能,又能坚持勤奋学习,博览群书。他既“能明古学”,又精通兵法,对文学也有很深的造诣。他善于把所掌知识与现实灵活结合,制定和改革许多军令和政令,为后世留下不少宝贵经验。 由于阶级的局限,他也曾积极参与镇压过黄巾起义。在战争中,也往往实行大规模的杀戮等。但他一生的主要活动,对于推动我国历史的前进起了积极作用。 2、曹操为什么能统一北方而不能统一全国     建安五年(200)官渡之战后的几年里,曹操乘胜追击,并且迅速的统一了北方。这是由于袁绍败亡以后曹操成为了北方最有实力的军阀,且“挟天子以令诸侯”有政治上的优势,再加上曹操个人主观不懈努力的结果。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试图乘胜追击统一全国。然而,却在赤壁大败于孙、刘联军,这一方面是由于曹军远来疲惫,以己之短攻敌之长,且战术指挥失当,另一方面也是更加深刻的原因却由于北方虽然对南方有一定的优势,却还没有达到压倒性的程度。再加上孙、刘集团各有自己的经济基础以及他们分别得到大大小小的地主支持,长江天险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曹操在军事方面的优势。总之,曹操没有能够统一全国是各种主、客观因素抵消其军事等各方面优势的结果。所以,赤壁之战后,曹操转而经营北方大本营,孙权也巩固了他在长江下游的统治,刘备则占据荆州一部,并进而入蜀、进入汉中,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3、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结束的     曹操为吞并江南而与刘备、孙权进行一场决定“天下三分”的著名战役——赤壁之战。结果孙刘联合,大败曹军。战后,曹操自知无力吞并长江流域,退回北方。经过几年进攻,曹操统一北方,于220年曹丕称帝建“曹魏”。刘备则占据了益州、汉中等地于221年称帝,建立“蜀汉”。孙权在赤壁之战后,巩固了他对江南的统治。为夺得荆州,吴蜀发生“夷陵之战”,这次战役后,蜀吴处于均衡状态,但都弱于曹魏。为了共抗曹军,两国重新遣使通好,恢复联盟关系。229年,孙权称帝,建“孙吴”。至此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在三国中,蜀是最弱的一国。为了生存,诸葛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他平定南中后,又率军进驻汉中,234年他进驻五丈原,病死军中,蜀军退。后蜀以姜维任统帅,屡次伐魏,都无进展。263年,魏派钟会、邓艾伐蜀,刘禅投降,蜀亡。曹魏后期,先后由司马懿、司马师司马炎掌握大权,265年,司马炎废魏自立,建立西晋,魏亡。晋代魏之后,即在蜀地江岸大造战舰,训练水师,为灭吴进行了充分准备。而这时吴帝孙皓奢侈腐朽,政治黑暗,对人民剥削异常残酷。279年,晋调二十万大军伐吴。280年,孙皓被迫投降,吴亡。致此三国鼎立局面正式结束。   常见名词 1、司马懿:(179—251)字仲达,河内人(今河南温县),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权臣。多次率军抵抗诸葛亮,以其功著,封宣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封为晋宣帝。懿之为人貌似宽宏,《晋书、宣帝纪》评其“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然在三国后期他在北方推广屯田,《晋书、宣帝纪》称其“务农积谷,国用丰瞻”,可见效果卓著,对推动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八王之乱:西晋皇族内部因争权夺利而发生的战乱。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死,太子衷立,是为晋惠帝,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白痴皇帝,而皇后贾氏凶险狡诈而权欲重,此为内乱之始。自公元291年三月贾后与楚王合谋杀杨骏到306年惠帝回洛阳这十几年间,汝南王亮、赵王伦等八王为代表的统治阶级大混战,民不堪其苦,史称“八王之乱”。 3、五胡六夷:西晋时内迁的少数民族。八王之乱后,西晋王朝遭到空前削弱。在这种形势下,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相继内迁。所谓“五胡”指的是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个少数民族,再加上南方的巴人,合称“六夷”。匈奴主要指西汉以来的南匈奴,主要迁晋北,入塞者二十余万;鲜卑分为几支,拓跋部迁代郡及云中一带,秃发部和乞伏部迁于陇西;羯人被称为匈奴别部,居上党及太行山附近;氐、羌族大部分迁黄河流域的关中;至于巴人则迁于汉中以及所属的略阳等地。 重要问题 1、西晋的门阀政治      西晋王朝是在世家大族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因此西晋政权建立起来以后给这些世家大族很多特权,从而形成了“门阀政治”。门阀即世家大族的标志,称“世族”,“势族”或“士族”。门阀士族即在政治上世代担任职闲望重的清要之官,在经济上广占田产,享有政治和经济特权的世家大族。门阀政治即依靠豪强地主所进行的政治。门阀政治的特点是:a门阀地主可以世代为官,且担任职显位高的清要之官。b门阀士族依靠政治特权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各种特权。c门阀制度之下的腐朽政风。由于政治上实行门阀政治,滋长了腐朽之风,西晋的官僚贵族、豪强地主凭借各自的经济实力竞相攀比。这种奢侈和贪图安逸之风败坏了吏治,并加剧了阶级矛盾,也成了西晋短期而亡的原因之一。 2、 何谓占田制、课田制、户调制     根据门阀政治的需要,西晋在经济上实行占田制、课田制、户调制。     占田制是西晋的土地制度。所谓占田,是指国家准许个人占有的土地数量,并不是由国家授田。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百姓占田的规定。普通百姓,男子占田70亩,女子50亩。一是对官员占田的规定。品官一至九品可占田50顷至10顷。 课田制和户调式是西晋的赋税制度。课田指的是应向国家纳税的田地数量。丁男(16-60)课田50亩,丁女20亩,次丁男(13-15;61-65)25亩,每亩纳粮8升。 户调就是户税,西男之户每年纳绢3匹,绵三斤;丁女或次丁为户者折半交纳。与曹魏相比,田租增加一倍,户税增加了二分之一。   常见名词 1、南北朝:指东晋十六国之后的一个历史时期。东晋灭亡后,江南地区相继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这四个朝代均以建康(南京)为都,历史上称之为南朝。在北方,公元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其后东魏和西魏又被北齐和北周所取代。北周灭了北齐,而北周亦为隋朝所取代。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和隋都位于北方,历史上称之为北朝。 2、宗主督护制:宗主也叫做坞主或壁帅,均是在“五胡十六国”末期南逃的豪强大族。他们领有众多的宗族、部曲,修有坞壁,建有甲兵,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地方割据势力的武装首领。依附其下的农民往往有数百家、上千家,乃至万家,均为他们的私家人口。北魏统一之初,只是消灭了一些敌对政权,对这些遍地存在的宗主无法根除。为了稳定统治,采取妥协政策,承认宗主对于荫户的控制和奴役,并且以宗主对于包荫户的统治作为地方基层政权,以世家大族为宗主,督护百姓,于是形成“宗主督护制”。该制度一直延续到孝文帝改革才为“三长制”所取代。 3、三长制:我国北魏时期开始实施的地方基层组织机构。太和十年(486),在北魏政权业已相对稳固的前提下,为了抑制豪强隐匿户、口和逃避中央租调徭役,并由政府直接控制基层组织,北魏孝文帝采纳给事中李沖的建议废除宗主督护制,创立“三长制”。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其职责是检查户口,监督耕作,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和兵役。三长享有免除一人到三人官役的优待。 4、均田制:自西晋末年以来的社会大动荡,流民南迁造成了中原地区“地广人稀”的局面,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北魏的统治者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北魏孝文帝于太和九年(485)颁布均田法,实施“计口授田”的“均田制”。其内容为:男子十五岁以上,授露田(不栽树的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如采用休耕法,田加倍授给;男子另给桑田二十亩。人身老免课或者身死之时,所授田均要还给国家。 5、河阴之变:北魏武泰元年(528)北魏胡太后滥施淫威,毒死孝明帝。时北国内部一片大乱 ,先是到处发生叛乱,而后大将尔朱荣带兵进入洛阳,把胡太后和她年仅三岁的儿子沉入河底,另立敬宗。为了竖立威信,尔朱荣借大典的名义在河阴之陶渚(今河南孟县附近)围杀北魏王公大臣二千余人,连敬宗年幼的两个弟弟都不放过,称“河阴之变”。仅少部分北魏宗室侥幸逃脱,汉化的鲜卑代北士族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6、府兵制:中国古代兵制,西魏权臣宇文泰创建于魏文帝大统年间。西魏大统十六年(550)前,建立起八柱国(大将军)、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又称二十四军)的专门的府兵组织系统。八柱国的设置乃模仿鲜卑拓跋部的八部制度,其中宇文泰实为全军统帅,魏宗室元欣仅挂虚名,实际分统府兵的只有六柱国,所统兵士也改从各自主将之姓。府兵具有中央禁卫军性质,一人充当府兵,全家即编入军籍,不属州县。 重要问题 1、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及意义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很多,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     政治方面的改革,主要是改革官制。在中央,逐步建立三省制;在地方,则主要是接受汉族地主李冲的建议,于太和十年(486)废除了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三长制是一种基层管理体系,有利于抑制豪强隐匿户口,逃避租役,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维护社会的稳定。     经济方面的改革,主要是实行均田制和新的租调制。均田制是由大臣李安世提出来的。主要内容是:男子15岁以上授露田(一般农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为备休耕,露田中倍授给。露田年满七十还官。桑田可作为私田,不必还官。露田和桑田均不得买卖,但原有桑田超过二十亩的可以买卖其超出的部分。在实行均田制的同时,孝文帝接受大臣李冲的建议,废除九品混通法,实行新的租调制度。规定一夫一妇出帛一匹,粟2石;十五岁以上的未婚田女4人,从事耕织的奴婢8人,耕牛20头,租调相当于一夫一妇的数量。     在文化方面,采取移风易俗的汉化措施。具体些说,就是禁胡服,断胡语,改姓氏,定门第,采用汉族的礼乐制度。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之前,北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社会危机:中小地主及自农大量破产,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宗主执力恶性澎涨,朝廷相对虚弱;鲜卑官吏走向腐化。通过这次改革,扭转了社会危机,使北魏强大起来。当时北魏控制的人口达到500万户,3000万口,比西西时期的人口翻了一翻。国家收入增加,“公私丰瞻”,“府藏盈积”,“国家殷富”。 2、侯景之乱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侯景是北魏怀朔镇已同化于鲜卑的羯族人,幼时和高欢极为友好。六镇起义失败后,景先后降于尔朱荣、高欢、西魏。高欢死后,面对欢子高澄和西魏宇文泰的东西夹击,被迫向南朝梁武帝乞降求援,梁武帝错误的以为一统中原的机会已经来到,遂接受了侯景的投降,派兵攻击东魏以为之援,可惜彭城一战,大败而回。侯景由此进入南朝,成为盘踞一方的南朝军阀。太清二年(548)八月侯景勾结因立嫡未遂的萧正德举兵造反,攻陷建康后,他很快废萧正德,于梁太清三年(公元549年)五月,立梁太子萧纲为帝,是为梁简文帝;是年十月,杀简文帝;十一月,侯景自立,建国号“汉”。     侯景在南朝之时,肆意纵兵掳掠,且残暴凶杀对江南经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史书称:“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富庶繁华的江南竟被破坏到这种程度。 3、为什么说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     西晋灭亡以后,北方流亡南下的农民与土著农民(包括当地少说民族在内)合力并肩、辛勤劳动江南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在两汉、东吴的基础上,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农业的发展。从公元317年到公元589年这两个半世纪,农业的发展表现在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新型农作物的广泛栽培以及水利工程的兴建。具体来讲,这一时期农业生产技术实现了从火耕到用粪来做肥料的巨大转变;麦、菽开始推广栽植;水利灌溉系统也经过全面的推广和整理。经过这些努力,这一时期农业单位面积的产量也前所未有的提高,有的地方甚至达到每亩20斛。     手工业的发展。这一时期手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家庭纺织业,以豫章、永嘉等郡为代表的新纺织业中心,桑、麻、棉广泛种植,织锦业也从无到有开始发展;冶铁业,属荆、扬二州水平最高,开始出现了生铁和熟铁混杂冶炼的新技术并且开始使用水排鼓风;漆器和瓷器也开始发展起来,尤其是青瓷的制造技术逐渐纯熟。 商业的发展。随着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这段时期在江南出现了大量的商业繁荣异常的城市,如建康、京口、山阴、寿春、襄阳、江陵、番禺等都是商旅云集、人文汇集的大埠。     总之,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江南经济持续发展,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常见名词  1、输籍定样:隋朝采取的确定户口等级和赋役数额的措施。开皇五年(585),文帝采用宰相高颎的建议,行此方法。规定: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出察,令百姓五党(100户为1党)或者三党为一团,根据财产多寡定出户等之上下,以此制定税额,并将各户应纳税额写成定薄并颁行天下。这样人民不能逃避赋税,地方官也不能改任情舞弊,还吸引了部分逃亡农民,使他们重新列为国家编户,其中多数原是豪强荫庇的私属。大量佃客脱离世宗大族,有利于国家的赋税收入,有效的打击了豪强世族的势力,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2、大索貌阅:隋朝采用观察、核对相貌的办法来检查户、口的一个措施。隋朝建立之初, 地方豪强大量隐匿人口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文帝遂于开皇二年下令“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体、貌等生理特征,以防诈老讹小逃避租役。若有户、口不实者,正、长皆受流刑。通过这一措施,既增加了国家的编户 ,有利于国家的赋税收入,又打击了豪强世族的势力,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3、大运河:隋炀帝时期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始开凿于文帝时期,名为“广通渠”,用于拨运关中物资。隋炀帝即位后,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开通了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的大运河。其开凿目的,政治上为了巩固隋封建政权的需要;经济上为转运南方的物资;军事上为发动对高丽的战争调动军队和筹集物资的需要。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大运河贯穿河南、河北、江苏、浙江等省,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9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工程之一。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联系,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对加强我国统一,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4、瓦岗军:隋末农民起义军之一。隋末,炀帝统治异常残暴并连续发动对高丽的战争,引起农民起义。各地起义军经过重组、整合,于公元617年前后形成三支主要力量,其中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尚军势力最大。瓦岗军曾在荥阳大海寺消灭隋在中原的主力军队,毙隋悍将张须陀;又克兴洛仓,以粮济民。由于李密具有卓越的领导才能,翟让遂将起义军的领导权让给他。李密称魏公,建元永年。接着,瓦岗军又先后攻取了洛仓,黎阳仓以及金墉城等地,直逼洛阳。在这种大好形势下,大业十三年(617),李密袭杀翟让,引起起义军内部的严重分裂,于次年被王世充等人镇压。  5、李密:(582~618)字法主,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隋末瓦岗起义军首领,著名军事家、战略家,其先人为辽东襄平人(今辽宁辽阳南),曾祖父李弼,为北魏司徒,赐姓徒何氏,北周时又为太师、魏国公。大业九年(613)李密参与杨玄感于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起兵反隋;大业十二年(616)加入瓦岗军,同年十月毙隋悍将张须陀;大业十三年(617),下兴洛仓,招就食饥民数十万,声名大振,翟让等推之为主。不久,密与翟让起争执,遂杀让及部众数百人;次年九月兵败于王世充,降唐。公元618年十一月,奉令渡河收集旧部,因被猜疑,反唐;旋被唐将盛彦师斩于邢公岘。  6、杨广:(560-618)即隋炀帝,隋文帝杨坚次子,又名英。文帝开皇元年,立为晋王,拜大柱国,并州总管。杨广矫情饰行,以钓虚名,换得文帝之信任,于开皇二十年被立为皇太子。公元604年即位后,旋杀故太子勇,计在位十四年。隋炀帝是我国古代社会著名的暴君,在位期间横征暴敛,恣意妄为,但也有其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比如开凿大运河、抗击突厥贵族、平定吐谷浑、重通西域之路、用兵流求等等。  7、王世充:(?~621)中国隋末割据者之一。字行满,本姓支,出自西域。世充利口善辩,涉书传,好兵法,且明习法律。隋开皇中,为左翊卫,以军功拜仪同,转兵部员外郎。大业年间,累迁江都(今江苏扬州)丞,兼领江都宫监。他阿谀顺旨,获得炀帝宠信,背地里阴结豪强。唐武德二年(619)四月,世充废隋皇泰主,即位称帝,都洛阳,建元开明,国号郑。次年,王世充被秦王李世民击,被迫投降;是年七月,为旧仇人独孤修德杀。 重要问题 1、隋的经过统一中国的经过     在隋朝建立之前,北周已经灭了北齐,这时除了已经成为附庸、仅领有江陵沿江三百里之地的后梁之外也只有南朝陈政权偏安一隅,南北统一时机已经完全成熟。 开皇七年(587),后梁主萧琮入朝于隋,至大兴,隋文帝留其不回,共历三主、享国三十三年的后梁亡。     开皇八年十月,文帝令次子晋王杨广、再次子秦王杨俊、信州总管杨素三人为行军大元帅,出总管九十,甲兵计五十一万八千,由杨广承总节度,分别出六合、襄阳、信州等地伐陈。而后陈仅有甲兵十万,且分布在东至巫峡、西至沧海的漫长战线上,强弱对比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伐陈之役进行的很是顺利。到开皇九年正月陈后主被俘,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灭陈,在273年的分裂以后,南北复归于统一。 2、隋朝为什么能实现统一     公元581年二月,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建元开皇。在此后的几年里,雄才大略的隋文帝迅速统一了南北,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长达几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而隋文帝能够统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北周建立在一个比较好的基础之上。在隋建之前,北魏太武帝扫荡了十六国的残余,北周武帝又进一步扩大了北朝的地域,这就为隋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民族融合的彻底完成。自汉以来,先后活动于中原地区的匈奴、鲜卑、羯等少数民族经过长时期的经济、文化交流已经和中华民族的主干汉族完全融合在一起了。这样,自西晋末年以来民族矛盾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时期已经不复存在,因而使中国的南北很容易的统一起来。     最后,北朝均田制和府兵制的继续发展。由于北朝时期的均田制得以继续推广,自耕农大量增加,社会结构趋于合理化;在此基础上扩大起来的府兵制,也因为兵源相对稳定,府兵的经济比较稳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战斗力比较强。     所以,正是有上述有利条件,在杨坚等人的正确领导之下,自永嘉末年西晋王朝崩溃起,长达二百三十七年的分裂局面,至此南北复归于统一。 3、简述隋朝前期发展经济的措施     隋前期为了发展经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①颁布均田令,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进行的,同时又受到一些贵族大官僚的阻挠和破坏,所以均田制不可能彻底实行,农民少田缺地的情况必然存在,但农民多少得到一点土地,地主的土地兼并多少受到一些限制,这就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扩大耕地面积,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的赋税收入。     ②改定赋役:隋朝的赋役制度沿袭了北朝而又有所改革,它与隔的均田制相适应,隋的轻徭薄赋政策,使农民的负担减轻了,农民从事生产的时间更多了,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     ③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既有利于国家的赋税收入,又打击了豪强士族的势力,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④整顿货币和度量衡,钱币和度量衡的统一,有利于商品交换,为隋朝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以上措施,有力地促进了隋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4、大运河的修建过程     大运河是沟通南北的重要水道,一千多年以来为沟通南北起到了至为关键的作用,在我国交通运输史上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隋代的大运河始凿于大业元年(605),是年炀帝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万,开通济渠,引洛水、谷水入黄河,沟通了淮河和黄河,使得南北水路运输路程大大缩短,是大运河最重要的一段。     同年,炀帝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邗沟,长三百余里,宽40步。邗沟始凿于吴王夫差时期,隋代在原有基础上加宽加深,它沟通了淮河与长江。 大业四年(608),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至黄河,到今天津附近,我国古代漕运主要经由这条水道。在开凿时,因工程浩大,丁男不够,开始征发妇女服役。后人称这条河为“北运河”。     大业六年(610),炀帝敕穿江南河,八百余里,宽十余丈,自京口(今江苏镇江)到余杭(今浙江杭州)。江南河也是在原有河道的基础上加深加宽,连接了长江和钱塘江。 5、如何评价隋炀帝的是非功过     隋炀帝杨广是一个有很大争议的历史人物,他固然凶暴荒淫,但也并非一无是处,在隋建立过程中以及在他的统治时期也曾做过一些推动历史发展的事情。现分述如下: 在隋统一的过程中,杨广率军灭了陈,对中国的统一作了巨大贡献。此外,隋炀帝开凿了举世闻名的大运河。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联系,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对加强我国南北统一,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起着重大作用;隋炀帝抗击了突厥,经营西域,同时派人打垮了吐谷浑,重通丝绸之路,维护了辽阔的疆域;隋炀帝废除了过时的周礼之官制度,实行三省六部制,这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它将相权一分为三,把决策与执行机构分开,对于防止权臣篡位,稳定政局,维护统一,起到了积极作用;隋炀帝始建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开始,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中古史上选举制度的重大改革,它的创立有利于选拔统治人才,提高行政效率,适应了大一统帝国的政治需要;隋炀帝还兴办学校,广索史籍,促进了教育和文化的发展。隋断帝在位所采取的上述措施,无疑是进步的,它有利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对唐初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有着重要影响,对后世也有着深刻影响,其历史功绩是巨大的。     但是隋炀帝又是一位有名的暴君,他刚愎自用,不恤下情,推行的一系列暴政,使得社会矛盾迅速发展和激化。其暴政表现在:大修离宫,游幸江都,三侵高丽,屠杀人民。隋炀帝对百姓劳役不息,征调不止,人民死伤无数;他还频繁对外发动战争,三侵高丽,造成农村劳动力严重缺失,农业生产遭到重大破坏,隋朝的统治危机四伏,一场全国性的农民起义风暴即将来临。   常见名词  1、晋阳起兵:隋炀帝大业十三年初,李渊官至太原留守,据守北方重镇。此时,农民起义遍地而起,汹涌澎湃,统治集团内部也开始离心离德,隋朝的灭亡已成定局,李渊早有了取隋而代之的野心,为太原留守后,他暗中加深了改朝换代的各项准备。是年秋天,李渊认为时机已成熟,打着废昏立明,安定隋室的旗号于太原起兵反隋。李渊率军沿汾水南下,于霍邑全歼隋将宋老生部,又连下临汾、绛郡,成功渡过黄河,西进关中。军队迅速发展到二十余万人。同年十一月,李渊攻破长安,封自己为唐王,都督内外诸州军事,掌握实权。次年三月,江都兵变,五月李渊称帝建国,改义宁二年为武德元年,定国号为“唐”,都长安。李渊是为唐高祖。  2、玄武门之变:唐朝前期在玄武门发生的一场宫廷政变。唐朝建立以后,随着改朝换代的成功,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之争日益激化,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结成的太子集团和在统一战争中实力迅速膨胀的秦王李世民集团为夺取皇位继承权而进行的明争暗斗愈演愈烈。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后发制人,率人设伏于宫城北门玄武门,将偕同早朝的李建成、李元吉射杀,并挟持了唐高祖,迫其退位。这场宫廷政变,史称“玄武门之变”。玄武门政变后,李世民被立为太子并最终夺得了帝位。  3、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627年到649),政治比较清明,社会较为安定,经济较快发展,史称“贞观之治”。李世民标榜儒家传统的德政,继续完善唐朝前期的各种制度,重视选官用人、注意纳谏,并且注意发展经济,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轻徭薄赋,调整民族关系,精减机构,提高办事效率。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唐王朝出现了一片歌舞升平的繁荣景象,是我国古代社会著名的治世之一。  4、三省六部:是隋唐至宋的中央政府最高机构。 “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又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三省六部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制度,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其组织形式和权力效能各有演变,至隋唐,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5、武则天:(624——705)名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一生历经太宗才人(低等嫔妃),高宗昭仪(后宫嫔妃,地位仅次于皇后)、皇后,高宗死后建立大周王朝,成为我国古代唯一的女皇帝,君临天下凡十余年。武则天通文史,权变而且多智,具有超人的魄力和胆略和杰出的政治才华。在武周统治时期,武则天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继承和完善了唐初的各项制度。在她统治时期,虽曾滥用酷吏,政治却相对比较清明,社会生产持续发展,多民族的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为“开元盛世”打下良好的基础。   6、刘知几:(661-721)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公元680年举进士而入仕,702年开始担任史官,撰起居注。历任著作佐郎、左史、著作郎、左散骑常侍等职,并兼修国史。他撰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史通》(20卷),对唐代以前的史学著作和史学家做了系统总结,并提出了他个人的修史主张。他的历史观是进步的,并提出了著名的“三长论”和“直笔论”。这些卓越的见解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7、输庸代役:唐初推行的一种赋役制度,规定农民服徭役二十天,是为正役。国家若不需要其服役,则每丁按照每天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交足二十天的以之以代役,这称“庸”,也叫“输庸代役”。国家若需要延长其服役期限,除服役二十天外,若加役十五天,免其调;加役三十天,则租调全免。若出现水、旱、虫等严重自然灾害,农作物损失十分之四以上免租,损失十分之六以上免调,损失十分之七以上,赋役全免。官僚贵族亦享有免租庸调的特权。纳庸代役制的推行,使得农民能有较多的时间进行生产,多少改善了农民的处境,对唐前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8、唐律疏议:又称“永徽律疏”,其渊源可上至隋代。唐高祖时,命裴寂等人以隋《开皇律》为基础,经过增补删减,于武德七年成《武德律》;太宗继位以后,命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对《武德律》加以修订,于贞观十一年修成《贞观律》,并颁行全国;至此,《唐律》基本上形成。高宗时,又命长孙无忌、李勋等人以《武德律》、《贞观律》为蓝本,修成《永徽律》。于永徽二年,颁行全国。永徽三年,又对《永徽律》做了具体解释,撰成《疏议》30卷(总计12篇、502条)并将其附于律文之后正式颁行,形成流传至今的《唐律疏议》。《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  9、开元盛世:开元年间,唐玄宗先后任命正直干练的官员姚崇、宋璟、张嘉贞、张九龄、韩休等人为宰相,在他们的辅佐下,针对时弊,进行了一些改革:(1)裁汰冗官,整顿吏治(2)抑制食封贵族(3)压制佛教势力(4)兴修水利,重视农业生产(5)搜检括户,限制土兼兼(6)重视教育文化的发展。因为上述各项措施的有力实施,开元年间政治清明,政局稳定,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教育文化的繁荣,成为唐王朝的鼎盛时期,史称“开元之治”。  10、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玄宗末年边镇守将安禄山和史思明掀起的反唐叛乱。玄宗天宝十四年 (公元755年)十一月,身兼平卢(今辽宁朝阳)、范阳(今北京)、河东(今山西太原西南)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以诛杀奸臣杨国忠为名起兵反唐。经过长达八年的拉锯战,在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等人的艰苦努力下,终于于公元763年成功平叛。安、史叛乱虽然被扑灭,但是长期的战争缺使社会生产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开元盛世所积累的社会财富一时消耗殆尽。安史之乱后,大唐王朝再也没有了昔日的繁荣富强,成为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11、郭子仪:(697-781)唐中叶名将。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开元中,以武举等第,公元754年任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兵马使。安禄山反,唐以子仪领兵东讨,击败叛将史思明,收复河北十余郡。肃宗时,朔方军成为唐朝恢复两京的支柱,多次击败叛军,但后来代宗听信鱼朝恩的谮毁,解除子仪兵权,只保留其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诸衔。安史之乱后,吐蕃、回纥连年入侵,子仪被起用,在收复长安、备御吐蕃中起了积极作用。德宗即位召子仪还朝,充当山陵使,主管代宗安葬事宜,赐号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免去军职。公元781年,去世。  12、藩镇割据:唐中叶以后,一部分地方军政长官据地自雄,不服从中央命令的局面。玄宗时,为防止周边各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赋予军事统领、财政支配以及监察管内州县的权力。安史之乱后,内地也设有节度使,且各节度使拥兵自立,不从朝令以至叛乱,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宪宗朝虽执行削藩政策,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无法阻止藩镇割据局面的加深,直到唐亡后,各藩镇相互兼并演变为五代十国,成为唐代藩镇割据的延续。直到北宋统一,才结束这一局面。  13、两税法:两税法是一项与庄园经济相适应的赋税制度。唐中叶后,土地兼并势力发展,均田制被破坏,以人丁为本的租庸调制无法实施。安史之乱后,为解决财政危机,德宗采纳杨炎建议于780年行此法。即按田亩征收地税,按每户资产多少征户税,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并以征钱为主。它改变了按人丁户口征计的办法。以土地财产多少征税,使赋税负担相对合理,而且适应唐代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佃农大量存在的客观经济形势;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的财政危机。这种税制直到明代行一条鞭法后才被废除。  14、元和中兴:唐中叶以后,唐王朝复杂的政治斗争和众多的弊政暴露无遗,政治革新的声浪涌起。随着一般地主阶级的发展,中小地主和下级官吏要求参与政治,革新政治。通过各种革除弊政的努力,如顺宗时期的“永贞革新”,宪宗时恢复宰相制度和削平内地强藩,均取得一定成效。对于藩镇割据,宪宗元和年间,一举平定了淮西镇的叛乱,随后沧景、卢龙、承德等镇相继归顺中央,淄青镇也被宪宗发兵击败。到此时,唐朝算是恢复了表面上的统一,故史称“元和中兴”。但中兴只是暂时的,藩镇割据并未消除,不可能持久统一。元和十五年(820),宪宗被宦官杀死后,藩镇又相继叛乱。  15、朋党之争:唐后期朝廷大臣之间的派系斗争,是两种不同出身官僚之间的争权夺利斗争。牛党以牛僧儒、李宗闵为首领,代表庶族地主,李党以李德裕为首领,代表士族地主。这次派系斗争从其酝酿到结束,约40余年,两党斗争的焦点主要是通过什么途径选官和如何对待藩镇问题,最后牛党得到宣宗的支持而胜利。牛李党争对唐朝社会没有积极意义可言,牛李两党都是当时的腐朽势力,无论谁掌权,都不可能较大地改进当时的社会状况。相反,两党在斗争过程中,都勾结宦官作为后台,使唐后期的政治更加腐败。  16、甘露之变:甘露之变:唐后期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斗争,是皇帝和朝臣反对宦官专权的斗争。宦官掌握了中央军权后,地位愈加巩固,权势愈加膨胀,宦官专权局面形成。文宗即位后,企图惩治宦官,任用李训和郑注等人夺回皇权。835年,经过一番布置,文宗登紫宸殿朝见百官,李训用计谎称天降甘露,企图将众宦官引入埋伏,一举消灭,但被仇士良看出破绽,劫文宗回宫,并派出禁军大杀李训被诛杀等许多朝臣。此事被称为“甘露之变”。此后,宦官一直掌握军政大权,成为唐王朝的实际统治者。  17、会昌灭佛:唐武宗会昌年间的灭佛事件。唐后期,由于佛教寺院经济过分扩张,严重损害了国库收入。唐武宗崇信道教,痛恨佛教的种种弊端,在会昌年间下令灭佛。先后令26万僧尼还俗,拆毁全国大小佛教寺院近5万所,没收寺产良田数千万顷,奴卑15万人,释放供寺院役使的良人50万以上,给佛教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佛教徒称为“会昌法难”。  18、唐八史:唐代撰修的八部正史。唐以前,史书大都是私家著作。唐建立后,提倡设馆官修史书,令宰相监修。唐代先后修撰的正史有八部,习称“唐八史”,即《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六部以及李延寿私人编修但获得政府批准而列为正史的《南史》和《北史》。鉴于梁、陈、隋、北齐、周、隋五史没有志,后来又编修了《五代史志》十种,一并附进《隋书》,即今《隋书》十志。唐八史大大丰富了我国历史的内容。  19、古文运动:唐后期由韩愈和柳宗元掀起的一场散文改革运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势力日益占据优势,士族地主势力衰微,骈文这种贵族文体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于是出现了古文运动。古文运动名义上是要求恢复周秦两汉的古代散文体,实际上是要在继承古代散文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以自由质朴、注重内容的新散文体来代替骈文,是一个企图使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适应时代要求的革新运动。   重要问题 1、唐太宗的历史功绩     在唐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中,太宗李世民率军平定了各地割据势和,建立了显赫的战功,对唐统一全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唐太宗在他在位的23年期间,在高祖建制的基础上,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实施一系列改革,奠定和完善了各项治国制度。三省六部制、州县两级制是后世官制制定的基础。均日制与租庸调制的制定,以法律形式使一般百姓得到了土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对稳定社会有积极作用;府兵制度对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有重要作用;科举制度为国家广泛地招揽了大地人才。上述一系列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使他在位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社会较为安定,经济发展较快,形成了“贞观之治”。     同时,唐太宗能够总结隋朝二世而亡的教训,真切地认识到国君好比是舟,人民好比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治政甚勤。他鼓励臣下指摘国君过失,开怀纳谏,懂得澄清吏治的重要性,注意精兵简政,重视刺使、县令等“采民之官”的人选,注意法制,贞观年间,形成了执法严明公允的局面,他还对少数民族采取不歧视的开明政策,使胡汉各族相安共处。总之,唐太宗的个人才能及他商明的政治手腕使他在位其间形成了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治世”局面。     但是,作为帝王,唐太宗同样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他晚年的政治已经远不如即位前期,显得有些刚愎自用,志得意满,多次对一些国家用兵,还大兴土木,营缮陵墓宫殿,已显得不愿听忠告,曾令人仆倒自己为魏徴作的刻石碑文,晚年屠杀张亮、刘泊等极有才能的宰相,最后只信任他的妻舅长孙无忌等少数亲信和一些一味逢迎吹拍的佞幸之徒。 2、武则天的是非功过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一位女皇帝,其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她是一位比较杰出的政治家,以铁腕剥夺土族势力的政治权力,并且从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上打击士族势力,进一步破坏了门阀制度更进一步有利于有才的庶族参与政事。在她执政期间,继续推行均田制度,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经常发布诏令劝课农桑,规定以农业政绩的好坏作为对地方州县官员升降标准,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她还进一步发展科举制,广泛招揽人才,首创殿试,同时又增开武举,选拔军将。为了广揽人才,她创立了“自荐”和“试官”制度,鼓励官和百姓自荐,以求进用,开元名相姚崇、宋璟都是这次时发现提拔起来的,所以史称“当代谓知人之明,果朝赖多士之用”。武周时期农业生产继续发展,全国人口继续上升,是一个发展的时代。     但武则天也是一个具有很大消极面的人物,她用酷吏滥杀,其中错杀了许多好人,她放手招官,使官僚集团急剧膨胀,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她还大肆佞佛,到处筑佛造像,浪费无度,进一步加深了社会矛盾。     虽然武则天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每个历史人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可以立之为历代女子之典范,她以自己的魄力和胆识夺得皇位,向传统士族和封建势力提出了挑战,并给之以沉痛的打击,她任人唯贤,统治时期社会高速发展,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到来奠定了基础,体现了她的开阔胸襟和雄才伟略。 3、三省六部制度     三省六部是隋唐朝中央政府的最高机构,它的出现是专制社会君权和相权斗争的结果,即:将相权一分为三,以达到限制和削弱宰相权力的目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又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其中:尚书省的长官为尚书令(唐前期因为太宗皇帝曾经担任过此职务所以一直由次一级的左、右仆射为实际的长官),尚书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主要负责诏、敕的实施;门下省的长官称侍中,主要负责起草以及封驳不当的诏、敕;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是决策机构。     三省六部是自西汉以后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制度,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期,目的都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其组织形式和权力效能各有演变,至隋唐,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有唐一朝,三省六部制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比如,武则天时期就曾改六部为“天、地、春、夏、秋、冬”六官;中书门下出现后,三省长官如果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名号就不再是宰相而只能管理本省事务了。不论三省六部制度如何改革,它作为一种具有开创性的中央官制在我国政治制度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 4、唐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以文化能力考核为标准的选官制度,始于隋朝。隋炀帝大业四年(608),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唐朝科举制度在继承隋朝的基础之上,又有新的发展。现简述如下:     唐的科举分为贡举、制举和武举。贡举是法定考试,每年都举行。它包含的科目很多,比如秀才、进士、明经(又分为明五经、明三经、明二经、学究一经)、明书、明算等,其中以进士科最为重要。 有唐一朝,进士科是入仕的主要途径,而其名额奇少(录取比例仅为百分之一、二),在士人心目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制举是临时性的考试,主要招考某一方面的专门人才,完全视需要而定,其科目有五、六十种之多,如贤良方正科、博学鸿词科等等,不一而足。武举设立于武则天时期,主要是招收军事方面的人才。     总而言之,唐代科举制度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达到了集权中央、巩固统治的目的。 5、均田制与租庸调制     均田制是唐朝前期的主要土地制度,租庸调制是与之相适应的赋税制度。武德七年(624),高祖李渊颁布均田令和赋税令,标志着这两种制度的确立。   (1)均田制。唐制:丁男(二十一岁至五十九岁)、中男(十六岁至二十岁)可授田一百亩,其中八十亩口分田,二十亩永业田,口分田不许买卖,丁男老(六十岁以上)时,政府收回五十亩,依然可以保留口分田三十亩、永业田二十亩,丁男死后,政府收回口分田,允许永业田传子孙;不是户主的老男、笃疾、废疾者给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各给口分田三十亩。均田制之所以能够实施,是由于唐建之初,政府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无主荒地,所以能够在局部范围内实施均田。但是,政府掌握的土地毕竟有限,而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的加剧,政府显然没有足够的土地授给农民,只是徒有其名罢了。这并不是说均田制一无是处,它的意义在于能够一定程度的抑制世家大族兼并土地,短期内维持小生产者的稳定性。   (2)租庸调制。租即为田租,庸相当于人头税,调则是徭役。唐制:凡授田民(不管是否足额授给),每丁纳粟二斛为租;绢二丈、棉三两或者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是为调;每丁服徭役岁二十日,若不应役,每日折绢三尺或折布三尺七寸五分,这种折绢或布的代役金,称之为“庸”。除此以外,临时加役十五日,免其调;加三十日,则租调全免。租庸调制是唐王朝剥削均田农民的主要方式,虽然对农民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但是这种相对灵活的赋役制度有力的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6、唐朝前期有哪些重要制度   (1)官制:在中央主要是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地位最高,唐太宗后尚书令名存实亡,由地位较低的左、右仆射成为尚书省实际的长官。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侍中和尚书省的长官左、右仆射均是宰相,一起在门下省的政事堂共议国政。其中,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机构。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贯彻各项敕令和政策。在地方上,唐朝仍实行州、县两级制,州设刺史,县设县令。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唐太宗还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分为10道,后来又重新划分为15道。道是监察机构,而不是行政机构。县以下的地方组织有乡,乡下有里。   (2)军事制度:唐王朝继续沿袭西魏北国时期形成的府兵制度,其中央领导机构主要是左右千牛卫、左右武卫等十二卫,府兵的基本单位是设在各地的折冲府,由折冲都尉和果毅都尉统领。折冲府分为团、旅、队,火几部分,府兵的兵员按一定的挑选原则由军府所在地从“六品以下子孙及白丁无职役者”中挑选,每三年挑选一次,府兵经常性的任务,是轮番到京城宿卫,叫做“番上”。府兵制度必须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前提,并贯串着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则,以“内重外轻”为设置折冲府的指导思想。   (3)科举制与学校:唐代的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玄宗开元二十年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以明经、进士两科最重要;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不定期举行武周时;还创立了武举,专门选拔军事人才,由兵部主持。   (4)法律:《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共12篇,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对唐的社会发展有重大作用,是以后各朝代的法律蓝本,对周边国家的法律制度也有很大影响。   (5)土地制度:均田制是唐前期基本的土地制度,其内容有:①对百姓授田的规定:授田男子的田地分为口分田、永业田;口分田男子在60岁以后收归国家,同时给僧尼寺院、鳏、寡、孤、独分一定的田地。②对贵族官僚授田的规定:王公贵族安爵位高低分给10—4亩不等;按官职大小,由60亩后依次下降;③土地买卖的规定:官僚贵族的口分田,永业田可卖。百姓因贫穷,迁徒也可卖口分田。   (6)赋役制度:租庸调制是唐代前期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唐制规定:凡是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多少,均按丁交纳定额的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内容有:每丁每年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作租;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太五尺,麻三斤,称作调;服徭役二十天,为正役,国家若不需要其服役,则每丁年按照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交足二十天的数额以代役,这称作庸。 7、论安史之乱的前因后果 安史之乱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 (1)天宝年间,统治集团荒淫腐朽。唐玄宗十分昏庸,宠爱杨妃,奢侈无度;政事付于奸毒有数的李林甫、杨国忠之徒,吏治败坏;又穷兵黩武,喜大建功,进行“拓边”,国力耗虚。加之官僚地主竞相兼并土地,封建政府大肆搜括农民,从而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这使叛乱者有了可乘之机。 (2)府兵制破坏之后,“外重内轻”之势形成。开、元之际,府兵之制破坏,募兵之制渐兴,募兵制逐步代替了府兵制,“外重内轻”的局面为地方节度使反叛中央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更有甚者,各地节度使的权力不断扩大,不仅领兵,而且把土地的民政、财赋等权力也抓到手里,很快成为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成为唐中央统治的离心力量。 (3)范阳、平卢、河东节度使安禄山领兵最多,实力最强,野心最大。他几入长安,目击唐中央政治腐败,内地兵力空虚,乃谋作乱,夺取天下。于是,厉兵秣马,准备就绪之后,便以诛杨国忠为名,发动了叛乱。 安史之乱经过了叛军向唐王朝发动大举进攻、唐王朝强力反击、叛军再次进攻和唐王朝再次反击、取得胜利四个阶段。唐军虽最终取得了胜利,但安史之乱给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破坏:   (1)它使广大人民,特别是黄河中下游的人民遭受了一场空前浩劫,北方经济遭到了大破坏;百姓穷困不堪,土地荒芜,水利失修,“千里萧条”。从此,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既未直接受到安史兵变,经济也没有受到多大破坏。)   (2)它使唐朝边防空虚。为平定安史之乱,唐边防军不得不调往内地,吐蕃等少数民族乘机而入;安西四镇及陇右、河西走廊之地尽失。在民族斗争中,唐朝不得不由进攻转为防守。   (3)它打破了唐朝的统一。藩镇割据势力在乱后越来越强大,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的力量,战乱频起,生灵涂炭。 总之,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统一、繁荣、强盛的统治局面成为过去,唐王朝开始走向下坡路。 8、唐后期的政治形势如何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在经济和制度方面此后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使我国封建社会由前期转入后期。此后的政治形势比较混乱,主要表现在藩镇割据,外族入侵,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   (1)安史之乱虽被平定了,但为求得暂时苟安,唐代宗措置失当,“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使安史降将摇身一变,成为了由中央任命的地方节度使,保存了相当大的离心力。同时,在内地也多置节度使,造成了藩镇割据的严重局面。藩镇与唐中央及藩镇之间,都存在着矛盾,它们“喜则连横而叛上,怒则以力而相并”,使唐后期的政局极为动荡不安。四镇之乱、淮西之乱、河朔三镇之乱使唐中央无力与藩镇较量,割据局势愈演愈烈。   (2)为了平叛,唐中央不得不把边防军调往内地,造成边防空虚,吐蕃等周边少数民族乘机而入。安西四镇及陇右、河西走廊之地尽失,南方也经常受到了南诏的侵扰。从此,唐朝不仅在西域的力量大为削弱,就连关中也不能确保无虑。   (3)唐自高宗以后,特别是玄宗时,宦官数量逐渐增加。其中五品以上者达千余人,甚至有些人官至三品,如唐玄宗时的高力士尤被重用。此后逐渐形成了宦官专权的局面。宦官们掌握兵权,控制将相,废立皇帝等,到唐后期,朝官结党,斗争激烈。其中最典型的是牛李党争。牛李党争是唐后期朝官内部历时最久、斗争最为激烈的一次朋党之争。   (4)当时朝臣与宦官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斗争,史称“南衙北司之争”。重要事件有德宗时朝官反对宫市;文宗太和初,用宋申锡为相,谋除宦官事;公元835年的“甘露之变”;昭宗时崔胤引朱全忠谋灭宦官。 9、租庸调制与两税法的异同     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是唐代实行的两种赋税制度。   (1)租庸调制是唐初实行的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税制度。它规定:每丁每年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作租;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作调;服徭役二十天,是为正役,国家若不需其服役,则每丁可按照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交足二十天的数额以代役,称作庸。这项赋税制度的推行,使农民能有较多的时间进行生产,多少改善了农民的处境,对唐前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开元末年均田制破坏,这一制度渐不适用。安史之乱后,为两税法所代替。   (2)两税法是一项与庄园经济相适应的赋税制度。内容是:①取消租庸调以及各项杂税的征收,保留户税和地税。②地税按田亩征收谷物。③户税按每户资产的多少分九等征钱,资产多者其税多,资产少者其税少。④对于工商业者三十税一(后改为十税一)。⑤按照“量出制入”的方法来确定赋税总额。收税的标准实际上是“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无论地税还是赋税都分为夏秋两季征收。作用: ①它改变了按人丁户口征计的办法。以土地财产多少征税,使赋税负担相对合理,而且适应唐代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佃农大量存在的客观经济形势。②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的财政危机。③简化了税收的手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中间环节对百姓的盘剥。④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唐王朝的实力,促成了所谓的“元和中兴”,它对唐后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这种税制直到明代行一条鞭法后才被废除。 10、唐代诗歌的发达表现在哪些方面     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流传到今天的,就有二千二百多个诗人创作的近五万首诗歌。诗歌的内容十分丰富,反映了唐代历史发展的面貌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唐代诗歌的发达主要表现为:诗人辈出,诗篇众多,内容丰富,真实而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状况,意境高远,艺术性很强。初唐诗坛,有号称“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努力摆脱浮艳诗风,并卓有成绩。稍后的陈子昂,倡导诗歌改革,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树立了内容充实、语言刚健质朴的新诗风,为唐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开元、天宝年间的盛唐时期上诗歌发展的繁荣期,期间才华横溢的诗人大量涌现,相映争辉。这时的诗人发展了诗歌的各种体裁和形式,流派众多,风格各异,蔚为万紫千红、缤纷灿烂的壮观。较早的主要有两派:浪漫主义诗派和隐逸诗派。浪漫主义诗人有王翰、王之涣、王昌龄等,善于以简短的绝句表达复杂的感情;另一部分浪漫主义诗人李颀和岑参,擅长古体诗,特别是七言歌行。隐逸诗派的代表人物有孟浩然和王维。他们在写作技巧上有很高成就,但在思想内容上带有逃避现实的消极因素。盛唐时期的李白和杜甫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推到了高峰。中晚唐诗人有钱起、卢纶等“大历十才子”,有新乐府诗派代表元稹、白居易,有奇险冷僻代表韩愈等。     唐代的诗歌在百花盛开、争奇斗妍的唐代文学中最为光彩夺目。它促进了中国文学以至中国文明的发展。唐诗在科举考试中,已成为选拔人才的标准,为唐社会选出了大量具有真才实干的官员。唐诗不断传入新罗和日本等国家,丰富了它们的文学,促进了中外的文化交流。同时,唐诗对后代的诗歌也有巨大的影响。 11、论隋唐文化的特点     隋唐文化,灿烂辉煌,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隋唐文化以其博大的内容,宏伟的气势,雍容华贵的风度,昂扬向上、坚定执着的进取精神,生动自然,兼容并蓄的开放性格,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和艳丽明快的色彩而具有独特的魅力。总的来说,隋唐文化主要有以下三大特点:   (1)隋唐文化反映了国家统一的历史背景。隋朝的建立,结束了长达270年国家分裂的历史,经历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冲突和交融的过程,形成了大一统的多元文化体系。在唐朝统治的近300年当中,政治局面相对稳定的时期比较长,社会经济空前繁荣,文化的统一性再一次得到了加强,如唐代统一儒学的形成是明显的例证。   (2)隋唐文化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和融合性。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高度发达;同时实行开放的政策,与亚、非地区许多国家交往。同时,这时,大量外来民族的入居,必然带来他们的饮食起居、衣冠服饰、宗教信仰乃至风俗习惯,统治者又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态度,因此,隋唐文化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和融合性。   (3)隋唐文化带有明显的宗教文化特色。这时,随着对外关系的发展,许多外国宗教在中国传播开来,如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以后,经过五、六百年的传播,至唐朝达到了最盛阶段。唐代还把儒、释、道列为三教,认为三者皆可以为国家所用。总之,隋唐时期宗教、迷信在社会上十分盛行,佛、道、神仙思想广泛流行于民间,并支配着人们的生活,由此形成了种种与宗教有关的文化和民情风俗。 常见名词 1、五代十国:唐宋之间的一个历史阶段。唐亡后,在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的更替,史称“五代”;南方先后存在过十国指吴、南唐、吴越、闽、楚、南平、前蜀、后蜀、北汉九个政权,加上位于今山西中部的北汉,总称“十国”。五代前期,北方战火连年,经济破坏严重,南方虽处于割据状态,但社会较为安定,经济发展较快。后周通过改革,国力增强,统一趋势明朗。960年,赵匡胤代后周称帝,建立宋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局面。 2、沙陀三王朝:沙陀,西突厥别部。唐贞观年间,居今金莎山之阳,蒲类海之东,以境内有大碛,故号“沙陀突厥”。宪宗时,酋长朱邪执宜内附,处盐州。其子赤心被赐姓名李国昌。其孙克用以镇压黄巢起义军,被封为“晋王”。公元923年,克用子李存勖灭梁,建立后唐。936年,沙陀人石敬瑭推翻后唐建立后晋。947年,后晋沙陀人刘知远又在开封建立后汉。因后唐、后汉、后晋三朝都是沙陀人建立的,故史称“沙陀三王朝”。 3、朱温:即后梁太祖,五代梁王朝的建立者,公元907——912年在位。唐乾符四年(877)参加黄巢起义。黄巢建立大齐政权时,任同州防御使。中和二年(882)叛变降唐,被任为河中行营诏讨副使,赐名权忠。次年,为宣抚节度使。中和四年与李克用等联兵镇压黄巢起义。天复元年(901)进封为梁王,成为割据势力,与李克用父子长期混战。天祐四年(907),代唐称帝,改名晃,建都汴,国名梁,史称后梁。乾化二年(912),为其子友珪所杀。 4、长乐老:即冯道,五代时,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辽的大臣。字可道,今河北沧州西人。唐末,冯道事幽州刘守光为参军,刘守光败后,冯道事李克用为掌书记。后唐庄宗以之为翰林学士,后任相。后晋时,冯道为首相,奉石敬瑭命献徽号于契丹。后晋废枢密使,权归中书,大小政事均由冯道处理。公元946年,契丹灭后晋,他为太傅。历后汉、后周两朝,皆为太师。他历五朝八姓十一帝,不离将、相、三公高位,容身保位,未尝谏诤。晚年自称“长乐老 ”。 5、后周世宗:即柴荣,后周皇帝。邢州龙岗(今河北邢台西南)人,郭威养子。公元954——959年在位。五代十国的分裂和军阀混战破坏了社会生产。后周世宗继位后,顺应社会发展要求,改革政治,整顿军事,奖励生产;先后取后蜀阶、成、秦、凤四州和南唐的江淮地区十四州,又北攻契丹,收复莫、瀛、易三州。周世宗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他的改革顺应当时形势,使后周不断强大,为后来北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重要问题 1、 五代时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五代十国时,中国南方的经济情况和北方比较来说,是发达的。其所以如此,是因为:(1)、自安史之乱后,南方经济发展的水平较高,在此基础上发展,当然就会显得发达些。(2)、无论是唐朝的安史之乱,或者五代的军阀混战,主要战场都在北方,南方也没有受到契丹统治者的杀掠,故所受破坏较少,便利了社会经济的发展。(3)、北方战乱频仍,不少人民或西迁西蜀,或南迁江南,交流了北方的生产技术的经验,更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给南方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4)、唐朝以来的陈硕贞、袁晁、方清、裘甫等起义都爆发于南方。黄巢大起义也给南方地主豪强以沉重打击,削弱了它们的统治。由于南方具有这些有利条件,在劳动人员的辛勤劳动下,便出现了南方经济的上升。经过五代,全国的经济文化重心已从黄河流域逐渐转移到了长江流域。   重要名词 1、耶律阿保机:辽王朝的创立者。耶律·阿保机出身于耶律家族,唐天复元年继承军事首领之职,率领军马四出征讨,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到唐天祐四年,被推举为可汗,他采取汉族士大夫的建议,设计尽杀其余七部酋长,于后梁贞明二年(916)自立为皇帝,国号契丹,建元神册。阿保机制订了成文法律,又根据汉文字创制了契丹文字,又仿照回鹘文字创制了契丹小字,在契丹族发展史上起了重要作用。天显元年(926),契丹灭渤海,在班师途中,阿保机去世。 2、宋太祖:即赵匡胤,宋朝的建立者,公元960——976年在位。后周时任殿前都点检,领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掌握兵权。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即帝位,国号宋。他用各个击破的战略对付割据政权,先后攻灭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南唐诸国。选用将领长期驻防北方要地,加强契丹的防御。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兴修水利,鼓励开荒,整治运河。但是,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重文轻武、守内虚外的方针,对形成宋朝“积弱积贫”的局面有重大影响。 3、陈桥兵变:赵匡胤策划的夺取后周政权的军事政变。后周显德元年(959),后周世宗柴荣病死,主少国疑。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等在军队中握有实权。次年元旦,风闻契丹和北汉发兵南下,后周宰相范质等人匆忙派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大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弟匡义和归德军掌书记赵普授意将士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正月初四,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逼使恭帝禅位,轻易的夺取了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史称此次兵变为陈桥兵变。 4、通判:官名。宋乾德元年(963),初置于湖南诸州。二年,惩五代藩镇专擅之弊,又置于各藩镇,皆以朝臣充任。因有与州郡长官共同处理政务之意,故名。州郡之政皆需通判与长吏签议连署方许行下,且所部官吏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上闻,即监察官吏之实权,故又号称监州。南宋亦置,平时为州、府副长官,战时则专任钱粮之责。元不置,明清又置,但职掌、员数等有所变化。因通判之职类似汉之别驾,故又别称为别驾。 5、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苏州吴县人。幼孤,公元1015年进士及第。天圣六年(1028),上书言朝廷得失、民间利病,为宰相王曾所知,晏殊荐为秘阁校理。宋仁宗亲政,由陈州通判召为右司谏。庆历三年(1043)召为枢密副使,旋改参知政事。上疏条陈十事,建议改革吏治,裁汰冗滥,选贤任能,并论减徭役、厚农桑、修武备等事。这些建议大都被宋仁宗采纳实行,史称庆历新政。但因新政遭到官僚贵族的反对而失败。他又是文学家,他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广为传诵,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6、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在澶州缔结的一次盟约。澶州亦名澶渊郡,故史称此次和议为澶渊之盟。1004年,辽军大举南下,一直打到黄河北岸的澶州附近。北宋宰相寇准坚决主张抵抗,并力劝宋真宗亲征。宋真宗抵达澶州之后,虽鼓舞了宋朝军队的士气,但他急于求和,于是与辽签订了屈辱的“澶洲之盟”。和约规定:宋辽约为兄弟之国,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宋岁输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称为“岁币”。澶渊之盟是宋朝“守内虚外”的产物,是宋、辽势力均衡情况下互相妥协的结果。此后,宋、辽之间进入了一个很长的相对稳定时期,促进了两国经济和政治上的和平往来。 7、海上之盟:北宋与金达成的联合灭辽的协议。北宋统治集团看到辽朝有必亡之势,想借助金人的力量收复燕云十六州,宋徽宗便先后派人取道海上出使金朝,协商攻辽大计。宣和二年(1120),宋金订立所谓“海上之盟”,商定:北宋和金从南北两方同时夹攻辽,金兵攻辽的中京大定府,攻取辽长城以北州县;宋兵攻辽的燕京析津府(北京)。灭辽以后,燕云诸州归宋;北宋原来每年给辽的银和绢如数给予金朝。海上之盟签定以后,燕京被金占领,但金无意将幽云诸州交给北宋,反而了解到北宋的软弱,从而加速了攻宋的步伐。 8、靖康之难:北宋被金朝灭亡的历史事件。金朝占领开封以后,遭到北宋军民的坚决抵抗,金因兵力有限,且一时难以适应那里的生活,所以在占领开封四个多月,大肆搜括以后,于靖康二年四月初一日撤兵北去,带走了包括徽钦二帝、后妃、宗室、朝官等三千多人,以及掠夺到的大批金帛、宝货、仪仗法物等。北宋至此灭亡,史书上称这次事件为“靖康之难”。徽钦两帝都被降为庶人,后来分别在南宋绍兴五年和三十一年死于五国城。 9、李纲:宋代大臣。字伯纪,邵武人,政和进士。1126年,金兵初围开封时,阻止钦宗迁都,以尚书右丞任亲征行营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不久被耿南仲等所排斥。次年高宗即位,用为宰相。他主张用两河义军收复失地,在职七十天,又被黄潜善、汪伯彦排斥,他所苦心经营的抗金措施,一概被废除。后历任湖广宣抚使等职,多次上疏,陈说抗金大计,都未被采纳。 10、岳飞:(1103—1142)南宋的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出身于河南汤阴的贫苦农家。他自20岁从军,到39岁被害,在抗金战场上,英勇战斗了一生。他自奉节俭,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军队战斗力极强,使金人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慨叹。岳飞反对宋廷的消极防御战略,一贯主张积极进攻以夺取抗金斗争的胜利。他是南宋初唯一组织大规模进攻战役的统帅。岳飞领导的抗金斗争,沉重打击了南侵的金军,为保南方人民的和平生活,免遭女真贵族的奴役和蹂躏做出了重大贡献。 11、秦桧:南宋投降派代表人物。字会之,江宁人,政和进士。北宋末任御史中丞,靖康二年(1127)被俘到北方,成为金太宗弟挞懒得亲信。1130年,随金军至楚州(今江苏淮安),被挞懒遣归,诈称杀死防守兵士,夺船逃回。绍兴年间两任宰相,前后执政十九年,主张投降,为高宗所宠幸。后又杀死抗金名将岳飞,贬逐赵浚、张鼎等多人,主张和议,决定向金称臣纳币,为人民所痛恨。 12、绍兴和议:南宋与金订立的和约。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议和签订条约,规定:(1)宋向金称臣,“世世子孙,谨守臣节”;(2)宋金疆界,东以淮河中流,西以大散关为界。宋割唐、邓两州及商、秦两州之半予金;(3)宋岁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绍兴和议”是宋高宗、秦桧一伙乞和投降、打击和破坏抗金力量的产物。但和议确定了宋金之间政治上的不平等关系,结束了长达十余年的战争状况,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13、《资治通鉴》:我国古代史学巨著。它是在北宋司马光主持下,刘恕、范祖禹、刘頒分撰,最后由司马光总纂删定而成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它代表着北宋史学的最高成就。全书共294卷,另有《目录》30卷,《考异》30卷。该书记载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至后周世宋显德六年(959)共1362年的历史。全书以政治、军事、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社会经济、文化和各方面的代表性历史人物。全书以历代统治的盛衰得失为叙述的中心,取材丰富,考证详密,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14、程朱理学:宋元时期思想文化领域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糅合佛、道唯心主义思想而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周敦颐、张载、二程和朱熹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周敦颐是理学的先驱和奠基者,张载也是早期的理学创始人之一,程颢及其弟程颐共同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有系统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对北宋理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他们哲学体系的核心是“理”或“天理”,二程关于“理”的思想学说为程朱理学奠定了基础。朱熹是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使理学思想更丰富、更缜密,由此奠定了理学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地位。 15、《梦溪笔淡》:北宋沈括撰写的一部科学著作,共30卷。在该书中,作者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所达到的辉煌成就,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药和工程技术等各个领域的科学成果。《梦溪笔淡》是我国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份珍贵遗产,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受到国内外科学家的高度重视。   重要问题 1、北宋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北宋建立以后,为了改变节度使割据的局面,宋太祖、太宗以及其后继者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首先,在地方削减州郡一级长官的权力,不许他们兼任一个州郡以上的职务。又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又以文臣任州郡长官,另设“通判”以牵制之。后又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并陆续在各路设四司,临时指派朝官兼领,极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其次,在中央分割宰相的权力,不但在宰相之下添设“参知政事”作副相,还把唐末五代设置过的枢密使和三司使定为常设官员,以枢密使分宰相的军权,以三司使分取其财权。     第三,改革军制,禁军不再设最高统帅,罢殿前都点检等职,设“三司”,派资历较浅,容易驾驭的人来担任将领,而以枢密院掌握发兵之权。同时,实行“更戍法”。     第四,北宋统治者按照“守内虚外”的政策进行军事部署,在边境上只屯驻少量禁军,对辽、西夏采取被动的守势,而将重兵驻扎在内地。     第五,发展科举制,严格考试程序,扩大取士名额,提高登第士人的待遇,广泛吸收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加政权。     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藩镇跋扈,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在客观上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封建专制集权政治的弊端也产生了“冗兵”、“冗官”和“冗费”日甚一日,封建国家陷入“积贫”、“积弱”的局势之中。 2、北宋“积贫积弱”的原因   “积贫积弱”是北宋王朝政权统治的一大时弊。它对北宋王朝统治政策的制定,北宋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以及与辽、西夏等民族政权的关系,都影响至深。形成原因主要有:   (1)“守内虚外”的指导思想是导致“积贫积弱”的基因。北宋统治者在建国初就以“守内虚外”为原则。表现在:在军事方面,采取了饥年募兵之策,这样做虽达到了防止内乱的目的,但却使军队成了难民收容所,不仅兵额扩大,且战斗力极弱;在治军上,宋太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剥夺高级将领的军权,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采取“更戌法”等,进一步消弱了军队战斗力;在政治上,推行官职分离,为日后的冗官误国造成了伏因;在经济方面,宋太祖不抑兼并,并且官员有免税权,势必直接影响国家的税收。   (2)后世君主不思改革是形成“积贫积弱”的重要因素。宋太祖在各项制度中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种子,宋代后世君主的墨守成规、不思改革也是形成“积贫积弱” 的重要因素,使其由可能变为现实。例如,在军事方面,仍实行募兵制,素质日益下降;在军队的配置上,后世君主们仍奉行内重外轻之势;在政治、经济上,宋代后世君主不思变革,全力贯彻太祖创立的各项制度,形成“三冗”,导致“积贫积弱”的局面。   (3)军政腐败及其他因素加速了“积贫积弱”的局面的形成。军法废弛,军队管理混乱,不行军法,使宋军士气丧尽,进而在辽的频繁交战中,一败再败,形成“积弱”之势。同时,财政管理混乱,再加上“用非其人,……坐致匮乏”,加速了北宋“积贫”之势的形成。     总之, “积贫积弱”的局面在北宋初的一系列改革中不断形成并加深,一直影响到后来的南宋。 3、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进入北宋中期,社会积贫积弱局面加深,农民和士兵起义不断发生,范仲淹等人主张的改革遭到官僚和权贵的反对而失败。在此情况下,王安石实行变法,其主要内容有:   (1)财政经济方面,以“富国”为目的,颁布六条法令: ①青苗法:各地方政府每年两次放款,按户等高低规定贷款数目。借贷期限为半年,出息二分。②农田水利法:各地兴修水利工程。其工料由当地居民照户等高下分派。③募役法:差役由州县政府出钱募人应役。募役的费用,由管辖区内的主户按照户等高下分担。④方田均税法:清丈土地,然后将田地亩数、主人姓名、土质肥瘠等级登记上册,并按土质好坏分为五等,均定税额高低。⑤市易法:由政府拔出资金一百万贯,在开封设“市易务”,平价收购不易脱售的货物,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去。⑥均输法:由东南发运使根据中央的需要,灵活调配东南六路漕运京师的各种物资,以减少重复、浪费。   (2)军政方面,以“强兵”为宗旨,实行四项新政。 ①置将法:把禁军固定在一定辖区,由固定的将官就地加以训练,“使兵知将,将练其兵”。②保甲法:把农村民户加以编制,十家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农闲练武,大保每夜派丁巡逻。另外,还推行保马法和在开封府设军器监等。   (3)教育和科举方面,以“育才”为目的,改革科举,兴办学校。编纂并颁发《三经新义》作为太学、州县学校教材和科举应试的标准。 王安石的变法,在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方面收到了某些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势。但由于新法触及了北宋官僚贵族的既得利益,引起他们激烈的反对,加之新法本身的一些弊端和王安石与品惠卿等人的矛盾削弱了变法派内部的力量,导致变法失败。 4、为什么说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进入北宋中期,“三冗”、“两积”的问题十分突出了,宋王朝逐步陷入“内则不能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的全面危机之中。但是,范仲淹等人的改革认为,当时最根本、最中心的问题是吏治问题:即内外官吏过于冗滥,其中老朽、病患、贪污、无能的人应当一律裁汰。很明显,他们对于真正的关键问题并没有找到;加之遭到官僚和权贵的反对,因此不到一年时间就被迫流产了。在此情况下,王安石嘉祐四年(1059)上书给宋仁宗,要求大力改革,但这封言事书没引起最高统治集团的重视。直到宋神宗时才让他主持改革。     在王安石看来,北宋国家贫困的症结,不在于开支过多,而在于生产过少,生产少则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而农民之所以贫困和不能从事生产,一方面是由于兼并之家“侵牟”和“蚕食细民”,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政府只把繁重的徭役加在农民身上,却不帮助他们兴修水土之利,不在“播种收获”时候“补助其不足”。因而,王安石主张“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即动员所有的劳动力去从事生产,以发展社会生产。而为了使农民有从事生产的条件,又必须“摧制兼并”,减免徭役,耕敛时节加以补助,并“为之修其水土之利”。根据以上认识,先后在财政经济方面、军政方面以及教育方面制定和推行了一些新法。通过王安石改革,在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方面收到了一定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势,朝廷收入增加,财政状况大为改善,“中外府库,无不充衍”;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盘剥,打击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操纵和垄断;国力增强,军队战斗力提高。因此,可以说,说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5、岳飞的生平事迹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南宋的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出身于河南汤阴的贫苦农家。北宋末曾从军伐辽,后参加抗金斗争,以军功步入军官行列。1127年(建炎元)因上书反对黄潜善、汪伯彦的逃跑政策而被革职,又投河北招抚使张所,曾随杜充守卫汴京,在抗金战争中屡立战功。1130年初金军自黄天荡返回,岳飞当时驻军宜兴(今属江苏),袭击金军获胜,并收复建康,逐成为宋军独当一面的重要将领。他自奉节俭,他所率的“岳家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军队战斗力极强,战功显赫,使金人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慨叹。     从1133年(绍兴三)开始,南宋政府把从江州到江陵的沿江防务交与岳飞负责。此后,岳飞曾三次北伐伪齐政权和金国。1134年,岳飞率军进讨伪齐政权,收复了襄阳、信阳(今河南信阳)、唐(今河南唐河)、邓(今河南邓县)、郢、随六个州郡(牛皋就是这时拨归岳飞的)。岳飞升任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晋封武昌开国侯。1136年岳飞奉命北伐,收复长水县(今河南洛宁县西),军抵达蔡州境内。这次北伐最后也是因奉召班师回军鄂州。1140年,岳家军进驻颍昌,郾城一战,大败金兀术的主力,深感“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就在这时,高宗则一方面撤回东路驻军,一方面连下金牌命令岳飞班师,所收复的大片土地又被金军夺去。     绍兴十一年(1141)四月,宋高宗明令解除了岳飞、韩世忠等大将的兵权,任为枢密使和副使,明升暗降。宋廷为积极投降于金,扫除障碍,最后终于在1141年阴历年底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总之,岳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抗金将领、民族英雄,他领导的抗金斗争,沉重打击了南侵的金军,为保南方人民的和平生活,免遭女真贵族的奴役和蹂躏做出了重大贡献。   常见名词 1、忽必烈:元世祖,1260—1294年在位。1251年受诏总领漠南汉地军国重事。1253年灭大理。蒙哥汗死后,忽必烈急于争夺汗位,逐于1259年与南宋权相贾似道议和。1260年在开平即大汗位,始建年号称中统。1264年,忽必烈最终取得与阿里不哥汗位之争的胜利,并定都燕京。1271年,定国号为大元,随后对南宋发功进攻,1279年灭宋,统一全国。忽必烈在位期间,吸收汉族王朝统治经验,建立包括行省制在内的各项制度,加强对边地的控制,注重农桑,兴修水利,使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发展,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耶律楚材:蒙古成吉思汗、窝阔台汗时大臣。字晋卿。契丹族,辽皇族之后。曾随成吉思汗西征,劝诫妄杀。窝阔台汗即位后,定立仪制,劝亲王察合台行君臣礼,以尊君权。后又建议军民分治,反对以汉地为牧场之说,建立赋税制度。破开封时,废屠城旧制,奏封孔子后裔袭爵衍圣公,设立经籍所、编修所,渐兴文教。1237年,以守成必用文臣为由,开科取士,释放被俘为奴的汉族儒士。他任事近三十年,官至中书令,元代立国规模多由其奠定。 3、行省制度:元朝设置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行省是中央的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中书省设丞相一人,凡地方军政大事无不统领。当时,除京师附近地区直隶于中书省外,又于河南、江浙、湖广、陕西、辽阳、甘肃等处设十一行中书省。行中书省的确立,限制了蒙古贵族在封地范围内自行派官的权力,又规定由中央直接向贵族封地内民户收税,再拨给贵族使用。行省制度的确立,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保证了中央集权,是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对后世有巨大影响。 4、达鲁花赤:蒙古和元朝的官名,为所在地方、军队和官衙的最大监治长官。蒙古贵族征服许多其他民族和国家,无力单独进行统治,便委付当地统治阶级人物治理,派出达鲁花赤监临,位于当地官员之上,掌握最后裁定的权力,以保障蒙古大汗和贵族的统治。早在成吉思汗时期就设有这一官职。入元以后,路、府、州、县和录事司等各级地方政府都置达鲁花赤,主要由蒙古人充任,亦常参有色目人,掌印,把握实权。此职的设置有明显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性质。 5、色目人:色目一词见于唐代,意为“各色名目”,亦称姓氏稀僻者为色目人。元政府将治下的人民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实行种族歧视政策,在选用官吏以及科举、刑罚上都有所差别。最占优越地位者为蒙古人,次为色目人,再次为汉人,最后为南人。色目人中包括哈剌鲁、钦察、唐兀、阿速、秃八、康里、畏兀儿、回回、乃蛮、阿儿浑、撒耳柯思、汪古、甘木里、怯失迷儿等。他们依附于元朝,一般善于经商,在社会中有较高地位,属于统治阶段。 6、驱口:宋元时代金军、蒙古军在战争中俘虏的汉族人户。原意为“被俘获驱使之人”,即战争中被俘强逼为奴、供人驱使的人。驱口一词始见于金代。元代驱口除战俘外,还有因债务或饥荒而卖身为“驱”的。驱口另有户籍,和一般编民有别,非经放良或赎买,不能改籍。在法律上,驱口“与钱物同”,是主人财产的一部分,主人可以随意买卖或馈赠。驱口一部分用于手工业和家内劳动,大部分用于从事农业生产。驱口的大量存在及身份地位的低贱,是元代社会中奴隶制因素的集中体现。 7、斡脱制:蒙古和元朝时期的一种高利贷制度。斡脱即中亚伊斯兰教商人,他们具有悠久的经商传统。蒙古贵族提供本银,委托他们经营商业,发放高利贷,从中坐收高额息银。但这种高利贷年息很高,借助于斡脱钱的农民或手工业者一般无法还清,造成严重社会问题。1240年, 窝阔台汗不得不下诏以官府钱物代还民户或官吏欠下的斡脱钱。入元后,还专立斡脱户等机构,为斡脱商人提供种种特权,后来凡用官本从事高利贷或其他商务活动的,都一概称为斡脱。高利贷的盛行,加速了阶级矛盾的激化。 8、授时历:元代由郭守敬、王恂、许衡等制定的一部历法。它在宋代《统天历》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制定的。《授时历》以365.2425日为一年,和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回归年的实际周期比只差26秒,与现今世界上通用的阳历(格里哥莱历)一岁周期相同,但早了300多年。它推算黄赤交角为23°33′34″,推算值误差仅1′36″,《授时历》行用364年,是我国推算最精确和使用最久的历法。 9、也里可温:元朝人对基督教徒和教士的通称。又译作也里克温或也里乔。基督教的聂思脱里一派在唐初传入中国,称大秦景教。公元845年唐武宗灭佛,所有西来之教被禁止,景教逐亡。辽、金、元时期,大批西亚、东欧的基督教徒进入全国各地,罗马天主教也传入中国。元朝对各大宗教采取广蓄兼容政策,可自由传教。因此,也里可温遍及各地,人数相当多。当时的大商人中,不少是基督教徒。随着元朝灭亡,基督教又一度在中国泯灭,直到明朝后期,才又见天主教东来的记载。 10、八思巴:元朝第一代帝师、学者。忽必烈在位时,封他为国师,赐玉印,让他统领天下释教。1264年,立总制院管辖全国释教和吐蕃僧俗政务,以国师领之。1269年,八思巴创制成以藏文字母为基础的蒙古文字,元世祖下诏颁行。八思巴升号为帝师、大宝法王。至元十六年(1279)八思巴卒,又被追封为“大元帝师”。 11、胡三省:(1230——1302)宋元之际史学家,字身之,浙江天台人。理宗宝祐进士,宋亡后隐居不仕。他先后撰成《资治通鉴广注》97卷和论10篇,后丧失。继而发愤重撰,于1285年完成《资治通鉴音注》,对《通鉴》作了校勘、解释、考证,对旧《释文》作了辨误,并对史事有所评论。他生逢宋元之际,注重批判投降叛徒,并联系当代事实发为议论。因此,《通鉴注》中倾注了胡三省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热情。   重要问题 1、蒙古国的西征和南进   (1)西征:1207至1211年,蒙古势力扩至今巴尔喀什湖以东,此后几年,因主要精力用在中原及朝鲜,无暇西顾。1218年开始,成吉思汗将目光转向西方,从而开启了蒙古军的三次西征。西征主要分为成吉思汗的西征、拔都西征和旭烈兀西征三个阶段。第一次是成吉思汗的西征。1219年,成吉思汗攻入花剌子模,1222年占领整个中亚,兵锋所及达到俄罗斯、乌克兰境内。第二次是拔都西征。1235 年窝阔台决定远征欧洲,派拔都率军西进。从1236年到1241年的五年间,蒙古军横扫今保加利亚、波兰、匈牙利等许多欧洲国家。第三次是旭烈兀的西征。窝阔台死后,贵由、蒙哥相继为汗,蒙哥1252年派旭烈兀西征,目的是要征服伊朗。到1257年征服了今伊拉克、伊朗、叙利亚等地。经过三次西征,蒙古国几乎征服了半个世界,在“兀鲁思”的基础上,建立了四大汗国:即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利汗国。   (2)南进:蒙古的南进分为灭夏、灭金和灭宋三个阶段。1205—1225年,蒙古军队多次攻夏,掠夺了大量的财富。1226年,成吉思汗亲征西夏,虽于次年七月在灭西夏之前病死,但蒙古军围中兴半年,夏主南平王投降,西夏灭亡。蒙古征金分三步走:1211—1214年以消耗金军有生力量、掠取大量财物、招降纳叛为主,攻城略地、屠灭生灵,金丧失大部分领土。1215—1232年,蒙古军继续攻城略地、烧杀抢掠之外,已经注意在所攻克地区建立统治政权,战争僵持,互有胜负。1233—1234年,蒙古军直逼金人统治中心,金哀宗自杀,金亡。1234年,蒙古与南宋联合灭金后,双方开始处于正面冲突状态。1253年,忽必烈灭大理国,使云南与内地复归统一。1279年,蒙古军队消灭南宋最后一股反抗力量,统一全国。至此,南进宣告结束。总之,经过西征和南进,蒙古扩大了疆域,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2、元朝的民族压迫政策     元朝是一个空前广大的多民族统一国家。统治者在建国后,为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对各民族进行分化,让先被征服地区的人比后被征服地区的人地位高一些,人为地制造民族等级,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即实行四等人制。他们根据民族和被征服的先后将全国人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包括我国西北地区各族及中亚、东欧来到中国的人),第三等是汉人(包括原来金统治下的汉族、女真、契丹、渤海、高丽等族以至宋金对峙时四川地区的汉族人),第四等是南人(即南宋灭亡后南方的汉族和其它民族),并对这四等人在法律上的地位、政治上的待遇和经济上的负担都有种种不平等的规定。     元统治者之所以实行这种政策,旨在民族分化手段以防止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反抗其统治,分散人民反抗的目标,削弱其力量,分而治之,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但无论元朝的统治者怎样处心积虑地制造各民族间的差别与矛盾,真正居于统治地位的仍然是以蒙古为主的各族上层分子。蒙古族广大牧民和色目贫民同样受到王公贵族的掠夺与压迫。他们也和汉族贫民一样,大量破产流亡,甚至沦为奴隶。而汉族地主和少数民族上层分子由于支持元的统治,照样有政治、经济特权,拥有高官厚禄。因此,元朝社会尽管存在着民族压迫,但民族压迫说到底还是阶级压迫。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元朝政权的性质是以蒙古贵族为首的包括各族上层分子在内的封建统治阶级对各族人民的联合专政。   常见名词 1、明太祖:(1328-1398)即朱元璋。明代的建立者。1368-1398年在位。幼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出身贫农,少时在皇觉寺为僧。后参加了郭子兴部红巾军,步步发展。他推翻元朝统治,并逐步同一全国。普查户口,丈量土地,均平赋役;兴修水利,推行屯田,并减轻对工匠的奴役。同时抑制豪强贪吏,制订《大明律》,废除宰相制度,加强皇权,以巩固中央集权。为社会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锦衣卫:官署名。即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明洪武十五年(1382)设置。原为护卫皇宫的亲军,掌管皇帝出入仪仗。太祖加强专制统治,特令兼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权力。最高长官为指挥使,常由功臣、外戚充任,设同知、佥事、镇抚司镇抚等官,其下有官校,专司侦察。锦衣卫所属之镇抚司分南北两部,北镇抚司专理诏狱,直接取旨行事,用刑尤为残酷。中叶后与东西厂并列,活动加强,成为厂卫并称的特务组织。 3、明成祖:(1360-1424)即朱棣。明代皇帝。年号永乐。1402-1424年在位。朱元璋第四子,初封燕王,镇守北平(今北京)。通过靖难之役夺取帝位。统治期间派亦失哈等设奴儿干都司;迁都北京,以南京为留都。他解除藩王兵权,巩固中央集权;屡次出兵打击蒙古贵族的势力;派郑和出使西洋;使解缙等编撰《永乐大典》,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封建君主。 4、靖难之役:明初皇族内部为争夺最高统治权而爆发的一场内战。建文帝继位后,采纳齐泰、黄子澄的意见削藩,使皇族内部的矛盾迅速激化。建文元年七月(1399),燕王朱棣以诛齐、黄为名,于北平起兵,号称“靖难”。经过三年战争,燕王终于取得了帝位,改元永乐,是为成祖,建文帝下落不明。这一事件,史称“靖难之役”。 5、郑和下西洋:明永乐年间,为了发展对外关系,成祖特派遣宦官郑和率船队下西洋。郑和所率船队规模浩大,设备先进,满载中国特产,其船只被成为“宝船”。郑和船队七次远航,前后历时28年,最远到达赤道以南的非洲东海岸地方。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中国对世界航海事业的巨大贡献,同时也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6、土木之变:土木之变——又作“土木堡之变”、“土木之役”。明正统十四年(1449),瓦剌贵族也先率军攻明,当权宦官王振怂恿英宗率军五十万人亲征。至大同,闻前方小败,就惊慌撤退。明军在土木堡被敌追及,将士饥渴疲劳,仓促应战,死伤过半,英宗被俘,王振死于乱军中。史称“土木之变”,该事件对明王朝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7、戚继光:(1528-1587)明抗倭名将、军事家。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出身将家。他见旧军素质不良,至义乌招募农民矿工,编练新军,人称戚家军,为抗倭主力。经过多年奋战,终于解除东南倭患。隆庆元年(1567)被张居正调至北方,镇守蓟州,加强战备,在镇十六年。张居正死后,又南调镇守广州,后以病老辞官。他对练兵、制械、阵图等都有创见,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 8、于谦:(1398-1457)明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字廷益。永乐进士。任监察御使,河南、山西巡抚,曾平反冤狱,赈济灾荒。土木之变后,从兵部侍郎升至尚书,拥立景帝,反对南迁。调集重兵,在北京城外击退瓦剌军。他以和议难恃,努力整顿京营军制,创立团营,加强训练。景泰八年(1457),英宗发动夺门之变,夺回帝位。他以“谋逆罪”被杀。万历间谥忠肃,有《于忠肃集》。 9、魏忠贤:(1568-1627)明宦官。河间肃宁(今属河北)人。万历时入官。泰昌元年(1620)熹宗即位,他被任为司礼秉笔太监,后又兼管东厂。他勾结熹宗的乳母客氏,专断国政,政治日益腐败。天启五年(1625)兴大狱,杀东林党任杨涟等。自称九千岁,下有五虎、五彪、十狗等名目,从内阁六部至四方督抚,都有私党。崇祯帝即位后,黜职,安置凤阳,旋命逮治,他在途中惧罪自缢。 10、东林党:明后期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团体。万历年间,由顾宪成、高攀龙等发起,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评论时政,得部分士大夫支持,时人称“东林党”。他们以清流自视,反对横征暴敛,主张改革朝政,任用贤能,澄清吏治。因而与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产生矛盾。阉党对其大加打击迫害,直到崇祯帝继位后惩治魏忠贤及其党羽,东林党人所受迫害才告停止。 11、一条鞭法:明万历年间张居正改革实行的一种赋税制度。目的在于扭转财政危机。其主要内容有田赋折银征收;徭役折银上纳;赋、役银合并征收,并直接上交地方官府。该法的实行,减少了征收的环节,简化了手续,并呈现出“摊丁入亩”的趋势。它是我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改革,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有利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 12、大顺政权: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所建立之国号。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于襄阳建立大顺政权,设置官吏。十七年于西安正式建国,定国号大顺,并进一步完善大顺农民政权。大顺军进北京后,进一步加强了政权机构的建设,控制区域也进一步扩大。永昌二年(1645)李自成牺牲后,所部联明抗清,停用大顺国号。 13、袁崇焕:(1584-1639)明军事家。字元素,广东东莞人。万历进士。天启二年(1662)单骑出关,考察形势,还京自请守辽。他筑宁远(今辽宁兴城)等城,屡次击退后金(清)军的进攻。六年获宁远大捷,努尔哈赤受伤死,授辽东巡抚。次年获宁锦大捷,皇太极又大败而去。被崇祯帝任为兵部尚书,督师蓟辽。后因崇祯帝中反间计,被杀。 14、史可法:(1601-1645)明末河南祥符(今开封)人,字宪之,号道邻。崇祯进士。初任西安府推官,因镇压农民起义,升任南京兵部尚书。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灭明朝,他在南京拥立福王(弘光帝),加大学士,称史阁部。因马士英等不愿他当国,以督师为名,使守扬州。清军南下,扬州城破后自杀未死,为清军所执,不屈被杀。扬州人民在城外梅花岭筑衣冠冢,以为纪念。有《史忠正公集》。 15、郑成功:(1624-1662)明清之际收复台湾的名将。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郑芝龙子。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永历帝封为延平郡王。隆武二年(1646),反对其父降清,曾在南澳(今属广东)起兵,从事抗清活动。后以金门、厦门为根据地,战败,被迫撤退。他率领将士数万人,自厦门出发,经澎湖,于台湾禾寮港(在今台南境)登陆,围攻荷兰总督所在地赤嵌城,经过八个月的战斗,康熙元年(1662)二月一日,荷兰总督揆一投降,台湾重回祖国怀抱。他在台湾建立行政机构,推行屯田,促进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 16、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少年好学,喜读奇书。22岁起弃科举业,各处游历,著成《徐霞客游记》。以日记体详尽记录作者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至崇祯十二年(1639)间游旅所至,观察所得,包括山川源流、地形地貌、生物形态、矿藏物产、民情风俗等。书中所述中国西南地区石灰岩地貌,为世界上最早关于岩溶地貌之科学文献。崇祯十四年(1641)脱稿,十五年由季梦良等整理成书,乾隆四十一年(1776)刊行。 17、宋应星:(1587-?)字长庆,万历举人。入清后,隐居不仕。博学多能,注重实学,尤重农工生产技术。积多年考察、访学所得,著《天工开物》,为明代图文并茂之科学巨著,对明末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做了大量系统的总结。该书还传入日、朝等国,为世界科技文化做出了贡献。 18、八股文:亦称“时文”、“制义”或“制艺”。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文体。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破题”用两句说破题目要义。“承题”是承接破题的意义而阐明之。“起讲”为议论的开始。“入手”为起讲后入手之处。下自“起股”至“束股”才是正是议论,以“中股”为全篇重心。在这四段中,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共合八股,故叫“八股文”,也称“八比”。题目主要摘自《四书》,所论内容也要根据宋朱熹的《四书集注》等书,不许作者自由发挥。这种形式死板的文体,是束缚人们思想、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19、《永乐大典》:明代官辑类书。永乐元年(1403),解缙等奉命编纂,书成赐名《文献大成》。后觉尚多缺略,遂命重修,以姚广孝、解缙等监修,至永乐六年冬全部完成,更名为《永乐大典》。所辑入的内容包括明初以前的图书七八千种,涉及经、史、子、集诸方面。全书共22937卷,约3.7亿字,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类书。因辑入材料的方式常是整段、整篇甚至是整部地分韵抄录,所以较多地保留了所收录书籍的原来面目,保存了许多宋、元之前的文献。 20、《本草纲目》:明李时珍撰写的医学巨著。李时珍用26年心血,于1578年(万历六年)写成《本草纲目》。《本草纲目》集历代本草之大成,记载药物1892种,附方11096则,涉及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它是我国十六世纪以前医药学丰富经验的总结,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本草纲目》不仅是一部药典,也是一部植物学、动物学和矿物学著作,已被译为多种文字,广泛流传至今。   重要问题 1、明初是怎样加强专制制度的   (1)、加强政权建设。明朝初年,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建制基本承袭元朝,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洪武九年六月,明太祖废除行省;在全国陆续设置了13个承宣政使司,置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主管一省的民政和财政。另设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司法;设都指挥使司,掌管地方军政,三者合称“三司”,互不统属,分别归辖于中央相关部分。这样将地方的权力分化,使三个机构互相监督,避免地方的割据势力。随后,明太祖裁撤中书省,罢丞相,权分六部,六部尚书听命于皇上,直接对皇帝负责。洪武十五年,又仿宋制设置殿阁大学士,由文人充任,批阅奏章,以备顾问。到明成祖时,内阁正式形成。   (2)、改进监察制度。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职纠内外官员,官阶虽低,权威甚重。给事中制度是独立于都察院之外的一套监察体系。负责稽查各部。   (3)、创立五军都督府和卫所制度。洪武初年,由大都督府的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洪武十三年正月,改大都督府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分领在京的除亲军外的各卫所和在外的各都司。五军府所管仅是军籍和军政,军队的调遣和最高指挥权仍在皇帝。在军队的编制上,自京师至地方皆设立卫所,卫所官军皆为世袭,京师卫军分由五军府分统的内卫和皇帝亲军系统,卫所军队来源是世袭军户,征兵,归附兵长生军和从平片中征调的垛集军。   (4)、抑制豪强,整顿吏治。明太祖针对地主富豪多聚族而居的特点,多次大量地把他们迁往他乡,使这些豪强失去了原有的社会基础。太祖十分重视吏治的整顿,严禁各级官吏玩忽职守,渎政害民,高级官员要接受御史的监督,中下级官吏定期考核,称职者升,平常的复任,不称职者降,品德卑劣的罢职为民。洪武十三年和洪武二十六年,明太祖两次大兴党狱,不但元勋宿将被杀殆尽,而且许多江南豪族也被诛杀。   (5)、兴办学校,扩大科举。明代的学校大体有三类:国子学,府县学和村镇的民间社学,采用科举的办法选官;考试以四书、五经的文章命题,以程,朱的解释为依据,间用古注疏,文章的格式规定为八股文。   (6)、加强法制。洪武三十年正式颁布《大明律》维护君主尊严和权力,洪武十八年十一月,太祖颁布亲自编撰的《大诰》,随后,又颁行了《大诰续编》、《大诰三编》,汇集了大量惩治官民贪赃受贿,转假赋役,侵吞税粮,抗租误役,流亡隐匿和使用凌迟、枭首等重刑的案例,其目的是作为和《大明律》并行的司法依据。它是太祖重典治吏政策实践的反映。   (7)、实行特务统治,以禁止内臣干政。太祖时设锦衣卫,成祖时设东厂。宪宗时设西厂。三者只对皇帝负责,毋需经司法机关批准即可随意缉拿官民。 2、郑和下西洋是怎么回事     答:明初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宋,元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明代对外关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为了发展对外关系,成祖特派遣郑和率船队下西洋。从永乐三年到宣德八年,郑和秦命先后七下西洋,历时29年,他率领规模浩大的船队,跨越亚,非三洲,对战城(越南中南部),真腊(来埔寨)锡兰山(斯里兰卡)麻林(在今肯尼亚境内)等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行了友好访问。郑和第一次航行有船只62艘,有水手、船师、卫兵、工匠、翻译等共27800多人。最大的船长44丈、宽18丈,可以容纳1000多人,是当时航行海上最大的船只。船上配置有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导航设备如航海图、罗盘针等。郑和的船队满载瓷器,茶叶,金银等国内产品,去换取亚,非各国的象牙,香料宝石等奇珍,他每到一国,就给国王赠送中国礼物,表明建立友好关系的愿望。同时与各国商民和平交易,给亚非各国留下了良好印象。郑和船队七次远航,最远到达赤道以南的非洲东海岸地方,比哥伦布和达伽马发现刻航路要早半个世纪以上,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中国对世界航海事业的巨大贡献,同时也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带动亚非许多国家派遣使节入明进行朝贡和贸易。 3、张居正改革    背景:明王朝进入中期以后开始走向衰落,出现了中衰现象,主要表现在农民的赋税和负担日趋加重,形成大批的流民,随着与政府矛盾的加深,爆发了多次流民起义,阶级矛盾激化。明代中期开始,宦官对政治的干预日益严重,宦官在政治上弄权的同时,还凭着政治权势大肆搜夺和勒索财富;英宗以后的皇帝个个昏溃无能,挥霍无度,朝政混乱;随着土兼并的恶性发展,卫所屯田也逐渐破坏;内政混乱的同时,原来的蒙古贵族大举南下,骚扰明的边境。这种情况逐渐发展,明中后期后,政府的政财危机逐渐加重,明王朝的财政拮据到了可怕的地步,面对如此严重的局面,张居正主持改革。     内容:(1)政治改革,张居正加强官员考核,讲求工作成效。根据事情的大小,缓急,定出官吏的工作时限,延误者受到追治,并对当时无视法纪,上下因循苟且,遇事推诿的腐败官场作风,进行了整治。(2)军事改革:张居正主张封蒙古俺答汗为师义王,授意宣府,大同,山西总督王崇古经理此事。并在大同等地边外设立互市,加强内地与蒙古族间的经济征来,为加强西北和东边的防卫,任用戚继光镇守蓟门和李成梁镇守辽东,给予专断之便。在广东地方,任凌云翼为两广军务提督,这对安定各地人民的生活和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发挥了积极作用。(3)水利整治,张居正推荐 ,起用先前总理河道都御使潘季驯治理黄河、淮河,并兼治运河。(4)经济改革。整顿赋役制度,扭转财政危机是张居正改革的重点,他下令清查全国土地,在此基础上针对当时赋役制度存在的弊病,推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概括起来,其主要内容有:田赋折银征收;徭役折银上纳;赋、役银合并征收;赋、役银合并后直接交与地方官府。经济改革使得明朝的财政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和好转,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和小农与市场联系的加强,以及货币地租的产生,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     结果:张居正的全面改革,旨在解决明朝两百余年发展中所积留下的各种问题,以巩固朝政权,但改革不免触动相当数量的官僚和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因此很自然遇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反抗。另外,历史积弊太深,太远,已是积重难返。万历十年,张居正积劳成疾,迅即病死。反对派立即群起攻讦。此后,某些改革的成果虽然保留了下来,而大部已废殆,不能遏制明王朝衰落的步履。 4、为什么说明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①明中后期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手工业技术的进步和规模的扩大和小农家庭手工业的发展,农副产品的商品化日益提高。②银成为社会上最主要的货币形式并在社会上广泛流行。③随着各地特别是江南地区商业性农业和农村家庭副业的发达,赋役征银的财政手段变化的刺激,小农家庭普遍与市场经济的联结,促进了南北地区经济交往的加强、商业资本的活跃、市镇的复兴和新生、以及传统市场的繁荣。④社会上出现大量的自由劳动力。随着商品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的集约化经营,农村的雇佣劳动现象逐渐普遍,从而引发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④明代中后期,江南的一些手工业发展迅速,尤其是丝织业作坊。     表现:明代中后期,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江南地区的某些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其中以江南丝织业机棉纺织业最为明显。①在江南苏州、湖州和杭州一带;政府为控制江南丝织业生产,在南京设立内织染局,神帛堂和供应机房,在苏、杭等地设立 渠局。这些官办织染局,内设织机,役使大批工匠织造。同时,江南各地又有大量从事丝织业的民间机户存在。这些机户在经营的过程中,由于管理方式,规模控制,原料来源和销售渠道等方面的差异,出现了升降分化现象。拥有织机多的被称为“大户”,而那些没有生产工具和缺乏资本者则称“小户”也就是“机工”在苏州出现了机工寻求雇佣机会的固定劳动力市,机工和机户之间形成“机户出资,机功出力”的劳动力买卖关系。②在棉纺织业中,两极分化的结果也使一些小生产者丧失了生产资料,成为在自己家中为原料提供者进行纺织的雇佣工人。到了明后期,松江地区的棉布再加工的暑袜业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表现得变为明显和成熟,暑袜店商人已直接支配生产,变成了包买主,商业资本转化成了产业资本;以做暑袜为生的“合郡男妇”向暑袜店中“给筹取值”,变成了暑袜店的雇佣工人。(3)发展缓慢原因:中国的封建制度根深蒂固,严重阻硬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的商人往往将获得的利润用来买田置地而很少用于扩大再生产,政府设置重重关卡,对商品课以重税,使得资本主义的发展困难重重,人民生活贫困,无力购买商品,使得资本主义的市场狭小。 5、简述明代宦官专权的情况     洪武年间,太祖鉴于汉、唐末期政败宦官的历史教训,在宫内铸铁牌禁止内臣干政。靖难之役后,燕王朱棣以为家奴可靠,称帝后给宦官委以出使、专征、监军、分镇等军政大权,开启宦官干政之端。英宗正统之前,皇帝皆亲自视政,宦官有所顾忌,不敢擅权。正统以后,皇帝多昏聩无能,宦官便趁机弄权,明代宦官有所谓的二十四衙门,其中司礼监掌奏章机要,历来由皇帝心腹宦官担任。随着票拟制度的形成应由皇帝在大臣的奏章上用朱笔批写的最后裁定意见,渐由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代批,称为“批红”。于是,秉笔太监就成了皇帝的代言人,有时甚至利用职权之便擅自改动内阁的票拟。如正统时的司礼监太监王振,就曾矫旨引荐同党,陷害政敌。正统十四年(1449)夏,英宗命在大理寺筑坛,让太监和刑部、都察院共同审理狱囚。宦官从此又插手司法。英宗复辟后开了宦官总令京军之例。正德初,刘谨等八人以旧侍得宠于武宗,时称“八虎”。其中以刘谨尤为狡狠,势焰熏天。宦官在政治上弄权的同时,还凭借政治权势大肆掠夺和勒索财富。   常见名词 1、努尔哈赤:(1559-1626)即清太祖。满族。爱新觉罗氏。青年时,常到抚顺互市。通汉、蒙文字。万历十一年(1583)至十六年(1588),努尔哈赤首先统一了建州各部。受明封为都督佥事、龙虎将军等官,更加强了与关内的经济联系。以后,又合并松花江流域的海西各部和长白山东北的东海诸部。在统一过程中,创建八旗制度,并命人用蒙古文字母创制满文。万历四十四年(1616)建立后金,称金国汗,割据辽东,建元天命。天命十年(1625)迁都沈阳。次年进攻宁远(今辽宁兴城),被袁崇焕击败,受伤,不久病死。他经营四十多年,统一了女真各部,在满族的初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清朝建立后,被追尊为太祖。 2、多尔滚:(1612-1651)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爱新觉罗氏。太宗时封和硕睿亲王。世祖即位时年幼,他以皇叔执政,独揽大权。顺治元年(1644)统兵入关,利用汉族官僚地主,以武力镇压农民起义军及各地抗清义军;并创建清代入关后的各项制度。封号加至皇父摄政王,顺治七年十二月(1651年初)病死,死后被追尊为成宗义皇帝。然世祖对他素怀不满,不久即加以谋逆的罪状,剥夺爵位。乾隆时始恢复睿亲王封号。 3、八旗制度:清代满族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努尔哈赤在“牛录制”的基础上初建黄、白、红、蓝四旗,万历四十三年,增建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共为八旗。凡满族成员分隶各佐领,平时生产,战时从征。八旗制度在建立初期,兼有军事、行政和生产三方面的智能,是与当时满族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对推动满族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入关后,满族统治阶级利用八旗制度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其生产意义日趋缩小。作为一个军事组织,八旗军队与绿营军共同构成清代统治阶级统治全国的工具。作为一个行政机构,在某些地区,八旗各级衙署与州县系统并存,直至清末。 4、嘉定三屠:清军在嘉定屠城的事件。顺治二年(1645)清军下江南。为镇压抗清斗争,在嘉定进行三次屠杀:第一次在候峒曾领导的起义失败后,殆难两万余人;第二次是镇压葛隆镇、外冈镇乡兵,大肆屠杀;第三次在朱瑛领导的起义失败后,嘉定城再次被破。 5、扬州十日:清军在攻破扬州后对全城人进行大屠杀的事件。顺治二年清军南下,史可法督师扬州,率领全城军民坚守孤城,阴历四月二十五日城攻破后,清军大肆屠杀十天,史称扬州十日。 6、更名田:原意是更换田主姓名,实际是清初采取的一种局部分配土地的政策。康熙八年,清政府把一部分明末藩王所占田地归还给原来的佃户耕种,永为世业,称为“更名田”。更名田的实行,实际上是清政府对明末农民业已夺回藩王所占庄田事实的承认。 7、三藩之乱:清初吴三桂等的叛乱。吴三桂等原为明将,降清后镇压农民军和消灭南明政权。清初分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守云南;尚可喜为平南王,守广东;耿继茂为靖南王,守福建:称为“三藩”。后来逐渐成为割据势力,其中以三桂势力最大。康熙十二年(1673)清政府下令撤藩,吴三桂叛乱,耿精忠、尚之信也响应吴三桂。这些叛乱,后来陆续被清兵击败。三藩乱平,尽撤藩兵回北京,于福州、广州、荆州设八旗驻防,以加强对南方的控制。 8、雅克萨之战:清康熙时我国军队驱逐沙俄侵略者的战役。十七世纪中叶,沙俄侵略者开始窜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强占尼布楚(今苏州涅尔琴斯克)、雅克萨(在今漠河东、呼玛西北黑龙江北岸)等地,筑城盘踞。康熙二十四年(1685),清政府使彭春、郎坦率领由八旗兵和福建籍藤牌兵组成的水陆军队,与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会师,驱逐盘踞雅克萨的侵略军。黑龙江沿岸的各族人民也积极地投入这场反侵略战争,俄军遣使约降,请许其退往尼布楚。同年冬,侵略者又重占其地,建筑土城。清政府于次年使萨布素、郎坦等再围雅克萨。后清政府获悉俄方已同意谈判解决边界问题,即停止进攻,把围攻的军队主动撤到瑷珲。 9、《尼布楚条约》:即《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黑龙江条约》。1689年(清康熙二十八)9月清政府与沙俄政府在尼不楚(今苏州涅尔琴斯克)签订,为中俄第一个界约。该约规定中俄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为界,再由格尔必齐河源顺外兴安岭往东至海,岭南属中国,岭北属俄国;乌第河和外兴安岭之间地方暂定存放另议。又规定自条约签订之日起,两国人民持有护照者,可过界来往,并许其贸易互市。 10、摊丁入亩:清代的一种新的赋役制度。以康熙五十年的全国丁银额为准,以后的额外增丁,不再征收丁银,从而把丁银固定了下来。雍正时,清政府采取彻底摊丁入亩的征收丁银办法。从此以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以人为科征根据的丁役制基本上被废除,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愈益松弛化。 11、军机处:官署名。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雍正七年(1729)以用兵西北,设军机房,雍正十年始正式改成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在军机处任职者无定员,最多时达六、七人,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充任,称为军纪大臣,通称大军机。但任命时亦按个人资历分别称为军机处行走、大臣上行走、大臣上学习行走等。其僚属称为军机章京,通称小军机,掌缮写谕旨,记载档案,查核奏议。军机处职掌每日晋见皇帝,商承处理军国要务,用面奉谕旨的名义对各部门各地方负责官员发布指示。宣统三年(1911)内阁成立后撤销。 12、改土归流: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世袭土司,改行临时任命的流官统治的一种政治措施。明永乐十一年(1413)平定思州、思南两宣慰使乱后,废土司,设贵州布政使司,置思州、思南等八府。清雍正时,由于云贵总督鄂尔泰的建议,更在云南、贵州等省积极推行。改土归流以后,在原土司地区实行和汉族地区相同的政治制度,如丈量土地,征收赋税,编查户口、组织乡勇等;加强了边远地区和内地经济、文化交流,也加强了中央对边远地区的统治。 13、白莲教:元、明、清时期秘密宗教。南宋绍兴初年吴郡(今苏州)僧人茅子元创白莲宗,原为佛教净土宗的一个支派,后与弥勒信仰等相混合,并吸收揉合佛、道、明教教义后,逐渐发展称为白莲教。教徒入教,需履行一定仪式,平日烧香礼拜,定期集会,听讲经卷,有的教习拳棒。各教派均有不同形式的组织系统。白莲教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徒众日增,且往往成为农民反抗斗争的组织者,故被统治阶级视为异端、邪教,加以镇压。白莲教在流传中不断改变名称,故在清代多以混元、清水、清茶门、收元、三阳、大乘、八卦、天理等名目进行传教活动。 14、乾嘉学派:清著名经学流派。研究范围以经学为中心,而衍及文字音韵、名物训诂、历史地理、天文历算、金石乐律、校勘辑佚等各方面。研究方法重视实证,长于考据。至乾隆、嘉庆时代,达到全盛阶段,故统称为乾嘉学派。又因推崇东汉许慎、郑玄之学,以汉儒经注为宗,故也有称之为汉学派或清代古文经学派。该学派由清初顾炎武开其端,继由胡渭、阎若璩奠定基础,至惠栋、戴震时,正式形成。在惠、戴的各自师承影响下,又派生了吴派和皖派。除惠、戴外,乾嘉学派中具有成就和影响的学者,不下六十余人,主要有江永、王鸣盛、钱大盺、段玉裁等等。他们都分别在经、史、子、集与文字、音韵、训诂、辑佚、校勘等方面,做出成绩,留下有影响的著述,对古籍的整理和研究,积累了可资借鉴的资料。 15、黄宗羲:(1610-1695)明清之际思想家、史学家。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州先生,浙江余姚人。父尊素为东林党首领之一,被魏忠贤陷害,他受命文学于刘宗周。领导复社成员坚持了反宦官权贵的斗争,几遭残杀。清兵南下,他招募义兵,成立“世忠营”,进行武装抵抗。明亡后隐居著述,屡拒清廷征召。学问极博,其学说的核心部分是“非君说”的朴素民主思想,主张改革土地、赋税制度。反对传统的农本工商末的观点,强调工商皆本。文学方面,强调诗文必须反映现实,表达真情实感;著作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南雷文案》等。 16、谈迁:(1593-1657)明清之际史学家。原名以训,字观若;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浙江海宁枣林人。有志于编次明代史事。明天启元年(1621)著《国榷》,至天启六年完成初稿,以后仍陆续修订。清顺治二年(1645),又续订崇祯、弘光两朝史事。两年后,全稿被窃,发愤重写。顺治十年北上,居京两年半,访问降臣、皇亲、宦官和明公侯的门客,搜集遗闻,订正《国榷》。著作尚有《枣林杂俎》、《北游录》、《枣林集》诗集等。 17、《四库全书》: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清乾隆朝官修,总纂官纪昀。自乾隆三十八年(1773)至五十二年完成,历时十五年。全书将古代重要典籍完整抄录,分编于经、史、子、集四部,各部又分许多子目,共收书3503种。所收之书来源分两部分:清廷内府藏本与各省收集的民间藏本。成书之后,抄录7部,之后又写成一部目录学著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书中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但在撰修过程中,也曾大量删改,销毁旧书,使传统文化遗产遭到破坏。     第一章  中国社会的开端 1、根据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的情况,试述母系氏族公社的社会结构。  妇女在生产生活中起主导作用。氏族公社的成员,按母系血统确定亲属;土地、房屋、牲畜等都归氏族公有。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消费,过着平等生活。氏族有自己的首领管理公共事务。重要的事情由氏族共同商量决定。邻近的几个氏族组成部落,氏族和部落的首领是大家推举出来的,他们没有特权也不脱离劳动。 2、半坡氏族遗址的墓葬情况是怎么样的?说明了什么问题? 从已发现的墓地来看,没有男女合葬的现象,而是男子们埋在一起,女子埋在一起。说明这时的人们实行族外婚。族外婚的发展有助于人类的发展和繁衍,并可以加强各通婚氏族间的联系、互助,这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 3、以山顶洞人为例说明新人的特征。 山顶洞人在体质上已消失了猿人遗留下来的原始性,他们大体上已接近现代人。由山顶洞人的脑容量也达到1300——1500毫升,基本和现代人相同。此外他们劳动技能和生产经验也很丰富。 在生产工具上,石器更为精致。此时的石器不仅打制,还磨制。不仅有石器,还有骨器。在山顶洞人遗址发现了一根骨针,长8、2厘米,而且上有针眼,针尖圆锐,是世界上最早的缝纫工具。山顶洞人遗址发现灰烬,估计已会摩擦生火。 山顶洞人已有了原始艺术,产生了爱美的观念。此时还可能产生了原始宗教的萌芽。山顶洞人时期的婚姻关系也有重大变化。同辈婚逐渐被排除,代之而起的是族外群婚。即一氏族的一群男子与另一氏族的一群女子通婚,男女互为公共丈夫和公共妻子。在族外群婚情况下所生子女只能是“知其母而不知其父”。一个始祖母生下的若干后代便形成一个氏族。这便是母系氏族社会。 4、父系氏族公社的生活特征。    第一,男子成为社会的中心。世系按男子计算    第二,婚姻由原来不太巩固的对偶婚变为一夫一妻制了。男婚女嫁,家庭形成。随着男子地位的提高,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也出现了。一夫一妻并不是男女平等的标志而主要是随着男子在社会中地位的提高私有财产的出现,为了解决继承问题而产生的。 5、原始社会是怎样瓦解的? (1)私有财产的出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氏族公社里出现了富有家庭,他们把公有财产据为已有。 (2)贫富的分化。 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和发展,氏族首领利用职权占有更多的财富而成为富人。商品交换的出现促进私有制的发展,从而加速了原始社会的瓦解。阶级的形成。为了扩大权势和财富,氏族贵族驱使氏族成员对外进行掠夺战争,把战俘变为奴隶,一些穷苦氏族成员也沦为奴隶。国家出现。氏族大会、氏族部落议事会议逐渐由管理公共事务的机关转变为阶级统治的机构。军队、监狱等成为常设的镇压组织。随着私有制产生、阶级形成,原始社会解体。 6、你如何看待“禪让”的? 传说的禅让制在原始社会可能存在过,但到尧舜禹时期,已是原始社会后期,私有观念已十分发达,尧舜禹相互继承是通过斗争得到的。从当时的社会情况分析,夺权的可能性很大。权力已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礼记》称“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就是指这个时代。原始社会解体奴隶制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的进步。   第二章  夏 1、试述二里头文化     中国青铜时代文化。以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命名。年代约当公元前21世纪至前17世纪。现已发现遗址近百处, 二里头遗址上层发现的大型宫殿基址,是反映这一时期建筑水平的代表性遗存,说明当时的建筑技术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二里头文化居民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 当时的社会分工更加精细。不仅手工业与农业已经分离,而且在手工业内部,铸铜、制陶、琢玉(石)、制骨以至木工建筑等都已出现专业分工。二里头文化已经进入青铜时代。各地发现的不同形制的墓葬,反映了当时社会存在的等级差别。 2、夏王朝具有那些国家的特征。 夏奴隶制国家的特征是:第一,王位世袭制。夏禹死,其子启即位,“禅让”制被废除,而实行父传子的王位继承方式,“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第二,具备了国家的两个特征。这两个特征夏朝已经具备。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国家与氏族部落不同的地方有两点:(1)按地域划分它的国民。《左传··襄公六年》:“茫茫禹迹,划为九州。”就是说于将其领土划分为九个区域。(2)各种公共权力的设立。夏王朝为了加强和巩固统治,建立了由六卿统领的国家统治机构和军队,还修筑城郭以保卫王室贵族。同时制定刑法,修筑监狱,以镇压奴隶和平民的反抗。禹刑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刑法。在二里头文化遗址,发现青铜兵器,这时有了军队。第三,奴隶数量有了显著增加。奴隶来源有二,一是战俘,二是破产或罪没的平民。 5、夏朝是怎样灭亡的?     夏末最后一代国君是桀,暴虐无道,又筑宫殿瑶台,生活奢侈腐朽。对人民剥削残酷,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失去民心。这时东方的商族日益强大,商族首领汤率兵伐夏,约在公元前16世纪,夏为商所灭,桀被放逐而死。   第三章 商 1、试述商奴隶制国家机构的加强 第一,专制王权进一步加强。 商代的最高统治者是商王,商王自称“余一人”、“一人”,享有绝对权力。 在王位传授上,盘庚迁殷前多为“兄终弟及”,到商后期,“父死子继”逐渐取代了“兄终弟及。”王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第二,商代,各级官职已比较完善商王以下,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是师伊或冢宰。这是商王重要的辅佐人物。如汤时的伊尹、武丁时的傅说等。 第三,军队和刑法是维护统治的重要条件。商代军队以师为单位,卜辞有“王作三师,右、中、左”。“三师”为军队的基本组织形式,大概相当于后世的三军。商代的刑罚非常严酷。《左传·昭公六年》:“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商的刑罚名目繁多,还有炮烙之刑。更为残酷是将人跺成肉酱,——醢,将人切成肉条——脯。 第四,宗教职能的加强。巫是执行宗教职能的头目,还有祝(负责祭祀时致告于鬼神之词)、宗(祭祀之官)、卜(占卜之官)、史等。祭祀、占卜、仪礼等都由他们负责。 3、、商王及其统治集团对奴隶的剥削方式有哪些? 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直接用奴隶劳动。二是向其征收贡纳。 4、商代青铜器的种类有哪些? 一般可分为四类:一是礼器。二是饮食器。三是生产工具。四是兵器。   第四章  西周 2、何为分封制?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意义 分封制就是周王将土地和人口分配给周王的兄弟、亲戚及有功之臣。其特征是,以血缘为纽带,以姬姓为核心,建立了建立起周天子统辖下的地方行政系统,这是一套上自周天子下至士的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从而在一定时期内有效的加强了周王室对全国的控制。分封制还为维护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一等级序列的礼制的产生,提供了重要前提。     周初分封是与当时社会条件相适应的。周初分封比商时方国、小邦林立的局面是个进步。分封诸侯的结果,巩固和扩大了周的统治区域和势力范围,使周成为一个远远超过商的领土,强盛的奴隶制大国。这对于开发边远地区、扩大先进文化的影响,促进民族融合起了一定作用。 3、西周地方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怎样的?     西周的地方制度是“分土封侯”制。周天子把国都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由王室直接统治。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分封给诸侯,分邦建国。诸侯对天子保持着臣属关系,承担各种义务。诸侯在封区内亦实行分封,将土地分封给大夫作采邑,大夫又把土地分封给士。实行世袭制,父死子继。这种“分土封侯”制度周初起到对周王室的屏障作用,有利于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促进了各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4、何为井田制?     井田制度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所谓“井田制”有三种含义:一是土地所有制。周天子是全国土地的所有者,他以共主的身份,把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又将封地内的土地分封给大夫以至于士。各级贵族只有受益权没有所有权。二是土地的形式。井田一般经过精心的疆理,整治成方块田,田地间有纵横的沟渠和道路。每一块称作一田,九田为一井。三是经营方式。耕作井田的奴隶称作庶人,周天子在封授土地的同时把这种耕作奴隶成批的赐与臣下,以周天子为首的各级奴隶主贵族驱使奴隶在井田上耕作。 5、何为“五礼”?    周礼分为五种是:吉礼即有关祭祀的礼仪;凶礼即有关丧葬的礼仪;军礼是有关军旅的礼仪:宾礼是有关朝会盟的礼仪:嘉礼即有关婚冠喜庆的礼仪。 6、简要说明西周宗法制的内容和作用。    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族制系统。其具体内容是: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又是全姬姓宗族的首领,掌握全国最高的政权和族权,每世天子都是以嫡长子继承父位,为下一代天子。其它诸子为诸侯,同样诸侯也是由嫡长子继位其它诸子为大夫,大夫也由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为士,士以下为平民。士以下不再分封。简言之宗法制是嫡长子继承父位,别子受封,宗法制确定了奴隶贵族内部的各种等级区别,形成了各种名分,是在贵族间解决了财产、权位的一种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7、什么是“工商食官”制度?请结合此项制度说明西周的手工业发展情况。 工商食官:西周时期手工业 商业由国家垄断,劳动者的身份是奴隶,他们属于各级奴隶主贵族,为奴隶主生产手工业品及贩运商品,生活资料由官府供给,叫做“工商食官”。   第五章   春秋 1、试述春秋社会经济的变化。 答:春秋时代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阶段。促成这一社会变革的物质因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井田制日趋解体。劳动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已在相当范围内得到使用。农业生产水平提高了,使旷田得到垦辟。西周末期以来,私田急剧增加,周天子对土地的最高支配权已经丧失。井田制日趋解体,土地私有权得到事实上的承认。 (2)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自耕农出现。一部分奴隶和平民自己垦荒种地,获得了小块土地的私有权,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贵族奴隶主的控制和束缚,成为自耕农。 “隐民”和“私属徒”身份与奴隶不同,是封建性的依附关系。 (3)赋税制度的变化   随着土地占有关系的变化和封建生产关系的发生,各国统治阶级为了维持和增加剥削收入,在赋税制度上进行一些改革。前594年,鲁国颁布“初税亩”的法令,对公私土地一律按亩征税,公田和私田在实际上的差别取消了,表明鲁国正式宣布废除井田制,承认私田的合法存在。 (4)独立工商业者的产生。工商业部门也逐渐脱离了官府的控制,出现了以生产商品为主的私营手工业者,新兴商人阶层日益活跃。随着商业的发展,出现了金属货币。商业的发展促进了都市的兴起。春秋社会经济的变化促进了封建关系新因素的增长。 3、试述管仲改革的内容  “案田而税”,就是把田地按土质好坏,产量多少分为若干等级,按等级高低,征取数量不等的租税;“作内政而寓军令”,就是把居民的组织和军队的编制统一起来;士农工商分居,职业世代相传,保证了社会生产,也避免人们因谋职业而使社会动荡不安。 4、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主要历史背景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以“尊王攘夷”相号召? (1)平王东迁以后王室衰微,天子的威信下降。诸侯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述职等。土地被郑、晋、秦、楚等国或戎族侵夺,天子实际拥有的土地和人口已和一个弱小的诸侯国差不多,政治、经济都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于是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等大国争霸的局面。 (2)他们以“尊王攘夷”相号召,因为虽然天子失势,但毕竟是“天下共主”,仍具有号召力。因此只有以“尊王”相号召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当时被称为蛮、夷、狄的周围少数民族,乘机向中原发展势力,向华夏族的诸侯国发动进攻。弱小的诸侯国难以自卫,就需要大国出面联合其他诸侯国共同进行抵抗。因此,“攘夷”在当时也很有号召力。 6、各国进行赋税改革的原因及改革后果怎样? (1)私田一开始,不向国家纳税。私田越来越多,不纳税的田地也越多,拥有大量私田的人越富。可是公家却由于公田的歉收,经济是益困难。于是出现了“私肥于公”的现象,这对于诸侯是很不利的。 (2)各国诸侯为了扩大税源,增加财政收入,先后进行了赋税改革。 (3)后果是一定时期增加了财政收入,充实了府库,可是各国实际已放弃了井田制度,实行土地私有制。 7、何为田氏代齐?意义何在? 齐国的田氏原是陈国公子完的后裔。公子完在齐桓公时,避陈内争来齐国,任齐“工正”。后来田氏势力强大,放贷时,大斗出。小斗进,深得民心。公元前490年,齐景公死,田氏乘机发动武装政变,打败国氏、高氏,立景公子阳生为国君,田乞为相。田乞死后,其子田常继续为相。前481年田常发动政变把另几家强大的贵族全部消灭。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承认田和为诸侯。田氏代齐标志着齐国建立了封建性的政权,也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 第六章   战国 1、商鞅变法的原因,变法的主要内容以及其作用。    秦国的春秋后期,土地私有制已产生。经济和社会面貌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贵族垄断政权,国君权力较小,国力很弱,在列国中处于不利地位。中原各国多轻视秦国。秦孝公即位后,下令招贤,决心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商鞅于公元前359年前350年进行了两次变法,内容如下:(1)定“连坐”之法;(2)推行小家庭政策;(3)重农抑商;(3)奖励军功,严惩私斗。(5)制定二十等爵,规定各级爵位占的田宅、臣妾奴婢的数量和衣服的等级。(6)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7)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8)废井田,开阡陌:(9)统一度量衡。     作用: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比较彻底的一次改革运动。废除了井田制,以法律的形式承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合法存在。使秦国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为日后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4、试述“徐州相王”的历史背景、内容及其作用     马陵之战的第二年(公元前340年)商鞅亲率大军伐魏,占魏河西之地,对魏造成极大威胁。于是魏惠王将国都迁至大梁,对中原各国改变政策,改善于邻国的关系,积极寻求同盟,共同对付强秦。此时齐国也不想与魏为敌。在这样的背景下,魏惠王与齐威王会于徐州,魏尊齐为王,齐亦承认魏为王,缓和了两国矛盾,史称“徐州相王”。 其作用是,关东各国的矛盾进一步缓和,逐步出现了结盟的形势。可是,关东各国与西方秦国的关系却日益紧张起来。   第七章   春秋战国的文化 1、略述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    春秋、战国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阶层之间,由于处于向封建地主制过渡的时期,斗争复杂又激烈。当时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于是出现了一个思想领域里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第八章   秦朝 1、 秦统一封建中央集权国家的制度 皇帝制度  战国时,各国最高统治者都尊号为王。秦王政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已不能显示他至高无上的权势和地位,因此更改名号,把古代传说中最尊贵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二为一,号称皇帝。自此,皇帝便成为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秦始皇设立三公九卿制度,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以后历代政治制度有深远的影响。 郡县制度。将战国后期已实行的郡县制推行到全国,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秦末增至四十余郡,一县之内分为若干乡,乡设三老,掌教化;啬夫,负责征收租税和征发徭役;游徼负责地方治安。乡之下有亭、里等,构成了一套严密的地方机构。 法律制度  战国时期,商鞅根据李悝的《法经》,“改法为律”,成为秦国最早的成文法。自孝公时起,《秦律》经过多次补充、修改,到秦统一六国后,已形成一部较完整的封建法典。秦王朝的国家机器充分反映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特点。 3、秦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怎样形成的? 战国时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已开始融合。秦统一后,开始建立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公元前218年秦派大将军蒙恬北征匈奴,收回河套地区,置34个县,迁中原人口,到此垦置,并修直道通咸阳,加强了两族人民经济、文化的融合和交流。公元前214年秦征服越族,先后置闽中、桂林、南海等郡。又迁50万人于五岭与越人杂居,加速了民族融合并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统一西南夷、修五尺道,促进巴蜀乃至中原和西南夷地区的民族间的往来,对经济、文化的交流起到期了重要作用。 5、用史实说明秦朝的政治措施是法家韩非子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法家是地主阶级改革派。韩非子是战国后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他提出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制定措施。主张废除分封制,强调集权于中央,建立君主专制政权,实现封建统一,加强地主阶级专政。对人民实行严刑竣法。秦始皇统一后全国的许多措施和制度基本上是韩非子的思想。 (1)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地方实行郡县制,官员由皇帝任免。集大权于皇帝一身。 (2)秦定严格的法律,实行连坐、灭族和各种肉刑。 (3)秦始皇“焚书坑儒”,实现了韩非“罚不仅要禁事、禁言,还要禁其心,的主张。以上史实均说明秦始皇所制定的政治措施则韩非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第九章   西汉 3、简述刘邦“重农抑商”的主要内容。 “重农”政策: (1)复员军队,士兵都给予土地和宅舍;(2)号召逃亡的人还家,“复故爵田宅”; (3)减轻田租为十五税一;(4)下令解放因生活困难而自卖为奴婢的人。 “抑商”政策: (1)商贾及其子孙不得拥有土地;(2)不得为官吏; (3)不得穿锦绣等名贵的衣服,不得乘车、骑马携带兵器; (4)加倍征收商人的算赋。 4、评述汉武帝在政治上、经济上加强中央集权的制度和措施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以后,进一步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继续打击地方势力  颁布“推恩令”。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据的局面,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 2、设立“中朝”,加强君主集权。  由尚书、中书、侍中等组成的“中朝”成为实际的决策机关,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逐渐成为执行一般政务的机关。中外朝的形成,显示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3、察举制。汉武帝时,规定凡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推举,经过考核,任以官职。不久又规定依人口的数量,按比例选举,取消了资产的限制。 4、强化了军队和法律。在中央的常备军中,增设八校尉,隶属北军;增设期门军、羽林军,隶属南军。此外,又增设楼船(水军)等军种。军队的加强,使中央集权有了更坚强的支柱。汉武帝时,法律更为严密烦苛。 5、加强对财经的控制,收归铸币权。新铸的五铢钱,成为当时唯一合法的货币。 6、盐铁官营,均输平准。7、算缗和告缗。向大商人、高利贷者征收财产税。对隐瞒不报或自报不实者,鼓励知情者揭发,叫做“告缗”。 上述各项措施的实行,增加了西汉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力量。但却对商品经济产生了相当大的消极影响。 5、简述西汉前期王国问题的形成及其解决。     形成:在楚汉战争时期,刘邦为了争取支持,曾封了许多异姓王。西汉建立后,刘邦铲除异姓王的同时,又封他的子弟为王,受封的诸王权力很大,拥有大量地盘,有官吏任免权、军权、铸币权、还征收赋税,地方势力的强大,严重威胁着中央的统治。 解决:文帝时贾谊上《治安策》,建议将王国分成多个小国,以削弱其力量。景帝时开始“削藩”,着手削夺王国的封地。由此引发“七国之乱”。西汉政府平叛,景帝把王国的行政权、官吏的任免权收归国有。武帝时下“推恩令”王国越分越小,再也无力与中央对抗了。此后武帝又陆续夺去大批王、侯的爵位,王国对中央的威胁终于解除了,西汉中央集权得到巩固。 8、试述王莽代汉的社会背景及其失败原因。 西汉时期,沉重的赋役和剧烈的土地兼并不断造成自耕农破产,到汉武帝时情况已相当严重。 统治集团更加荒淫腐朽。广大劳动人民在封建压迫下,终年劳苦,不得温饱,不得不依附豪强地主,忍受着“收太半之赋”的残酷剥削。或者沦为奴婢,或者四处流亡。哀帝死后,西汉王朝统治的危机加剧,出身于外戚的王莽,便趁机夺取权力,。终于在公元8年,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新”。 王莽改制及其失败  王莽掌权后,为了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颁发诏令,进行改制。其主要内容是: 其一,为了解决长期存在的土地和奴婢问题,王莽根据井田制度,实行“王田”、“私属”制。其二,实行五均、赊贷和六筦制度。其三,进行了三次币制改革。其四,实行统一度量衡制度, 然而这些政策却遭到了剧烈的反对,首先,改制或多或少地触及了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使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益尖锐;其次,制度本身存在弊病,如币制改革变化不一,给社会经济造成很大的混乱,给人民也带来了灾难。加之吏治腐败,阶级矛盾更加尖锐。王莽改制没有能够解决社会危机,反而使百姓陷入更大的痛苦之中,终于爆发了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   第十章   东汉 1、评述刘秀加强中央集权。 刘秀建国后,极力加强皇权,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首先,着意防范功臣、宗室诸王及外戚专权。 其次,扩大尚书台的权力,削弱三公的权力。此后一切政务不再经三公管理,尚书台成了皇帝发号施令的执行机构,所有权力集中于皇帝一身。 第三,把西汉时监察地方政情的刺史,固定为州一级的地方长官。刺史处理地方政务,不通过三公,可直接上奏皇帝,使地方郡县也直接置于皇帝的控制之下。 第四,在军事制度上,废除了执掌地方兵权的郡国都尉,实际上取消了地方军队。扩大中央军队,来加强中央的力量。总之,通过以上措施,东汉中央有效地集中了权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4、略述宦官和朋党斗争的经过及对党锢事件的评价。     东汉末年,朝政黑暗,宦官横行,激起士大夫和太学生的不满,他们不仅在舆论上打击宦官还试图在政治上打击宦官。延熹九年李膺处死故意杀人的张成之子,因张与宦官有密切关系,遂诬告李膺及太学生,“共为部党,诽讪朝廷,”桓帝逮捕了李膺待二百余人,后赦归乡里,但禁锢终身。这就是第一次党锢。     士大夫与太学生进一步结合,与宦官集团斗争。太后之父大将军窦武辅政,起用党人,谋诛宦官,事泄,窦武自杀。李膺等人再次被捕,死于狱中。他们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等,凡是做官的,一律禁锢。这次党锢到黄巾大起义才解除。 6、试述庄园经济对东汉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东汉时期,豪强地主都占有大量土地,通常又采取庄园式的生产经营方式。庄园具有极强的自给自足性质。崔实所写的《四民月令》,对地主田庄的经营情况反映得很详尽。东汉以后,随着封建隶属关系的强化,豪强地主的贫困宗族,大多成为田庄里的劳动者。在庄园里,劳动者主要有宗族、宾客、徒附和奴隶,他们对豪强地主有极强的依附性。其中庄园主的贫困宗族、宾客地位略高,徒附是典型的农奴,奴隶则最为卑贱。为了消弭农民的反抗,豪强地主也利用宗亲关系,分化农民。在封建庄园内部往往形成相对缓和的关系。东汉时期,封建田庄还能较好地组织生产。每当遇到战乱之际,常常出现豪强地主率领宗族宾客、徒附义从,或择地避乱,或筑坞自守。豪强地主的庄园武装也成为镇压农民军的力量。   第十一章   秦汉的文化 4、略述张仲景和华佗的医学成就。 张仲景是东汉最著名的医学家,为救治病人,他撰成《伤寒杂病论》一书。此二书为后世医家的重要经典,张仲景被后世医家尊为医圣。华佗与张仲景同时,精医道、方药和针灸等术,精于外科手术。用“麻沸散”麻醉患者,能打开腹部,为肠胃等内脏做手术。他还编一套体操“五禽戏”。   第十二章   三国和西晋 1、略述曹魏屯田的情况及其意义。 背景:(1)东汉末年,北方农业生产遭到破坏,流民遍地,社会秩序混乱;(2)土地荒芜缺乏粮食。曹操为在军阀混战中生存和取得胜利,需要屯田以获得粮食。    内容:196年首先在许县附近屯田,后来又推广到其它地区。屯田分军屯和民屯两种,军屯由军队耕种田地,一边驻守,一边种地;民屯由这家拔给百姓耕种,屯田户按军事编制进行生产,与地主的郡县分治。地租率:用官牛的,官民六四分成,不用的五五分成。    意义:使失去土地的农民和荒芜的土地结合起来,对北方地区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以及安定社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使曹操的军粮供应得到保障,曹操集团得以在北方占住脚,对曹操统一北方起着重要作用。 3、评述九品中正制 曹丕在代汉称帝前,接受了陈群的建议,推行九品中正制度。办法是:司徒选择大中正或中正官,负责考察散处在各地的本州郡士人,综合德才定出“品”和“状”。品分为九等,定品虽考虑士人的德才,但主要是依据家世官位的资历,所谓“计资定品”。分为九等,呈报吏部,作为政府选官的依据。在九品中正制度推行的初期,还比较重视才德,后来选官用人全凭品第的高低,九品中正制完全成了士族地主垄断选举的工具,为门阀政治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第十三章   东晋和南朝 1、评述门阀士族制度的形成和特点 门阀士族是地主阶级中的一个特权阶层。萌生于东汉,形成于魏晋。曹丕推行的九品中正制,后来逐渐成为世家官僚垄断选举的工具。西晋建立后,继续实行这一政策。形成了典型的门阀政治。 门阀士族拥有特权并与庶族保持着严格界限。政治上,他们累世做职闲望重的高官;经济上,按官品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人口,不向国家纳租服役;社会地位高人一等,排斥庶族寒门。 东晋门阀士族达到极盛阶段。形成了琅玡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等几家士族轮流执政的局面,造成士族当权派和皇权之间的尖锐矛盾,使东晋的政治极不稳定。 南朝以后,皇帝虽为寒门,但门阀士族的特权仍得到承认。他们竭力维护自己的特殊社会地位,宣扬“士庶天隔”,同庶族寒门保持着严格的界限,不同寒门通婚共坐。为严格区分士、庶,谱学盛行,是维护士族政治特权的工具。 2、简述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概况和原因。     原因:北方大批农民向江南迁移,他们带来了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同江南人民共同开发了江南地区,促进南方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 表现:农民兴修了许多塘堰、灌溉农田;焚烧了茂草和丛林,或在湖泊周围筑堤排水,开辟出大量农田;牛耕也比较普遍地推行了;南朝后期,福建、广东、广西地区的农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6、从东晋和前秦双方的对比中,说明东晋在淝水之战中取胜的原因? 在淝水之战中,东晋只有八万兵力,而前秦有步兵六十万、骑兵二十七万,从双方的力量对比来看东晋是处于劣势,而前秦强大。但是从内部情况看来:     前秦国内的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后方很不巩固,人民和士兵都不愿同晋军作战。秦军里的鲜卑族和羌族的将领、兵士都希望前秦失败,秦军里的汉族军士更希望晋军获胜,所以说前秦是军心离散,没有战斗力。    晋军大部分是由淮河两岸富有战斗经验的农民和北方流亡的农民组成,南北方人民都支持东晋的军队,希望它取胜,恢复中原,解除北方人民的痛苦,免受前秦的蹂躏。人心所向,使东晋军队取得了淝水之战的胜利。人民群众在战争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第十四章   十六国和北朝 1、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作用。 (1)颁布“均田令”。(2)受田的农民一夫一妇每年要交纳税粟二石;纳绸一匹;产麻的地方纳布一匹(3)丁男还必须服徭役和兵役 (4)494年迁都洛阳。要求鲜卑贵族用汉姓,同汉人通婚、穿汉服、说汉语。 (5)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改革加速了当时北方各族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2、简述北魏时期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及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439年鲜卑人建立的北魏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后,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方各游牧民族学会了农业技术,逐渐转为定居农民,汉族人民也学会了兄弟民族的畜牧业经验。 魏孝文帝进行了改革,颁布和实行均田令,使经济恢复和发展起来;迁都洛阳;要鲜卑贵族用汉姓、穿汉服、说汉话、与汉人通婚,并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这些改革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北魏末年,北方边镇各族军民和河北各族人民先后起义,加速了各族人民的大融合,为隋朝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6、评述府兵制。 府兵制度建立于西魏、北周。在形式上采用鲜卑八部之制。550年,宇文泰设立了八个柱国大将军,正式开创了府兵制。在八柱国之中,实际领兵的只有六个柱国大将军,分统六军,合周礼六军之制。六个柱国各督二个大将军,每个大将军督两个开府,每个开府各领一军,共二十四军。这就是府兵的系统。 府兵不入民籍,另立军籍。当府兵者,自备弓、刀,甲、戈、弩由官府供给;有的自备资装,但不负担其它课役。由于不断征募农民当兵,战时打仗,农隙讲武教战,有向兵农合一发展的趋势。   第十五章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 1、略述魏晋玄学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内容。     历史背景: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正统的儒学趋向没落。一般人士思想消极,寻求精神的解脱。有些人士企图寻求新的观点来解释社会和自然现象,玄学就在这种形式下出现了。     主要内容:魏晋时期,士大夫把道家的《老子》、《庄子》和儒家的《易》称为三玄。所谓玄学,就是揉和儒、道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唯心主义体系。他们谈论本末、有与无、名教与自然等哲理问题,这是当时现实斗争的反映。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 3、评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成就。 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家修史盛行,出现了许多史学名著。晋陈寿的《三国志》和宋范晔的《后汉书》,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后汉书》共一百二十卷,主要记载了东汉自光武帝刘秀到献帝刘协近二百年的历史。纪、传的作者是刘宋的范晔,志的作者是晋司马彪。     《三国志》共六十五卷,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陈寿写书时,正当魏晋之际,资料不全,故内容不很充实。宋文帝以《三国志》过略,乃令裴松之作注。裴注《三国志》重在增补史实。注文的文字总数超出正文三倍,价值不亚于《三国志》正文。 此外,还有南齐沈约的《宋书》,梁萧子显的《南齐书》,北齐魏收的《魏书》。北魏崔鸿作《十六国春秋》,专记十六国历史,现仅存辑本。     这一时期,人物传记和地方志也已兴起。梁释慧皎的《高僧传》是研究佛教史的史料。晋常璩的《华阳国志》是研究地方史的重要材料。 这一时期地理学方面的成就,以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为最突出。它不仅是一部地理名著,而且文学与史学的价值也很高。北魏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共五卷,是一部城市地理专著。    
本文档为【大学中国古代史知识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8974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81KB
软件:Word
页数:87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20
浏览量: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