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科毕业论文—体育锻炼与健康

本科毕业论文—体育锻炼与健康

举报
开通vip

本科毕业论文—体育锻炼与健康体育锻炼与健康 宜宾学院 体育系2001级1班 袁银春 指导教师:沈富春 摘要(Abstract):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涉及到多种因素,而体育锻 炼是最积极、最有效的方法。本文主要介绍科学的体育锻炼对健康的积极作用,为 追求健康者提供理论知识。 关键词(Key words) 健康 体育锻炼 科学 前言 健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要素,关于健康的话题是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之 一,也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参加一定强度的体育锻炼能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 的机能,能促进内脏器官的机能,还能丰富...

本科毕业论文—体育锻炼与健康
体育锻炼与健康 宜宾学院 体育系2001级1班 袁银春 指导教师:沈富春 摘要(Abstract):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涉及到多种因素,而体育锻 炼是最积极、最有效的方法。本文主要介绍科学的体育锻炼对健康的积极作用,为 追求健康者提供理论知识。 关键词(Key words) 健康 体育锻炼 科学 前言 健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要素,关于健康的话题是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之 一,也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参加一定强度的体育锻炼能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 的机能,能促进内脏器官的机能,还能丰富文化生活,振奋精神,防治某些疾病, 体育锻炼是增进健康目的的最基本途径。通过体育锻炼,人们的身心健康、社会 适应能力都可以得到提高,而且可以增强心理坚强性、自信心,减轻应激反应, 提高唤醒水平等。本文将介绍有关体育锻炼对健康的积极作用。 1 健康 健康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没有健康就一事无成。因此,健康 既属于个人,又属于社会。随着社会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进步,人们对 人类自身的认识在不断提高。以往的“无身体疾病即健康”的生物学健康的观念, 已被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的健康观取代。现代健康已不再仅仅是 指四肢健全,无疾病或虚弱,除身体本身健康外,还要求精神上有一个完美状态。 由于人的精神、心理状态和行为对自己及他人甚至对社会都有影响,因此,更深 层的健康观还包括人的心理、行为的正常和道德规范,以及环境因素的完美。由 此可见,健康的含义极为广泛,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进一步深化了健康概念,提出健康应包括躯 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即人们所说的身心健康。一个人 只有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良好道德健康四个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 的人。因此,健康是指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动态平衡,是一种身体、精 神和社会的完满状态。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由于物质极大丰富、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的体 力活动正在逐步减少,因此,大多数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即一种自感不适,检 查无病,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身心状态,也称为第三健康状态、灰色健康、 亚临床前期病等。 亚健康状态的症状:食欲不振、疲乏无力、失眠多梦、烦躁、易发怒、健忘、 胸闷、心悸、头疼、头晕、感觉迟钝、注意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和想象力 降低、偏执、消极悲观、情绪低沉、犹豫不决、性功能减退、容易沾染坏习惯等。 现代生活综合症、双休日综合症、空调综合症、大楼综合症形形色色的与现代生 活有关的病症都在此例。 近年来,由于体育组织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人们的经济条件不断优越、生活 质量不断提高,从而使人们对身体健康的要求更加严格。大多数人逐渐意识到体 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2 体育锻炼是促进身体健康的强大推动力 有规律、有控制的进行体育锻炼,可以达到从多方面促进健康的目的。从生理 学、生物化学的角度讲,体育锻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健康。 2.1 体育锻炼能改善人体神经的生理功能。经常从事体育锻炼可使人体中枢 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更加集中,从而改善神经过程的均衡和灵活性,提高大脑的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综合能力,使人体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并能改善中枢神经对内脏器官 的调节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和健康水平。 2.2 体育锻炼可改善心血管功能。经常从事体育锻炼者,心血管功能产生许 多良好变化,主要包括:安静时的心率下降,心脏每搏输出量(心脏每次跳动时 输出的血量)增大和心脏体积增大等心功能改善。例如,一般人的心脏重0.3公斤 左右,而运动员的心脏可重达0.5公斤左右。一般人心脏容量为765—785毫升, 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为1015—1027毫升,并且心肌收缩力加强,每搏输出量增加,从而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逐渐减少。经常从事体育锻炼者体内能量消耗增 加,代谢产物增多,新陈代谢旺盛,血液循环加快,减少脂质在血管壁的弹性, 促使体内脂肪的消耗,并能使具有保护性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增加,这些对预防 心血管疾病都有积极作用。 2.3 体育锻炼可增强肌肉功能,延缓骨骼衰老。体育锻炼过程中,由于肌肉 反复用力做功,因而可以刺激肌肉细胞的能量代谢,蛋白质合成等酶活性增加, 促进肌肉蛋白的合成,达到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的目的。体育锻炼可促进骨对矿 物质的吸收,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骨质疏松的发生。如多走可以使腿骨增粗,常 举重物可以使臂骨增粗,且骨质密度增高;长跑运动员的脊柱骨矿物质较一般正 常人多40%。实际上,能使骨增粗的运动不仅仅是那些负重的运动,所有的体育 运动都可以起到这一作用。因为在肌肉收缩期间,所连接的骨就会受力,这对钙 等矿物质的吸收就会相应增加,对预防骨质疏松就有一定作用。 2.4 体育锻炼是控制体重的重要方法。人体之所以会出现体重增加甚至肥胖 是因为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的不平衡。对成年人而言,体内的脂肪堆积增加或过 多,是造成体重增加或肥胖的主要因素。肥胖会使肌体的心血管的功能、呼吸功 能、肝、肾的正常运转受到损害,还会增加骨骼和肌肉的负担,容易出现骨质疏 松和肌肉损伤,同时肥胖对内分泌激素分泌量及功能正常发挥也会有不良影响。 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使人们为生存而付出的体育活动日 益减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肥胖的产生,肥胖已成为现代社会威胁人们健康 和寿命的主要疾病之一。而通过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可以使人获得最佳的体重和 机体成分,避免肥胖的发生。 此外,体育锻炼对人体生长发育有积极影响,对人体防治疾病有较为全面的作 用。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人体某些免疫能力,避免生物病原体的侵害;可以提高人 体的各种自救能力以避免机械外力的伤害;可以提高人体对自然的适应能力,减 少物理和化学因素的毒害;可以提高人体新陈代谢的水平,减少、推迟或避免各 种代谢疾病和老年疾病的发生;可以提高父母的遗传素质,防止和减少疾病的发 生;可以加速病愈后的康复,各类患者可以通过医疗体育的多种手段恢复肢体功 能,增强抵抗能力,以补充医药手段的不足。因此,科学技术愈进步,人类社会 愈文明,就应当更要提倡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是促进人类健康长寿的强推动力。 3 适宜强度的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构成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处于自我感觉良 好,并与他人和社会保持和谐状态。一个人心理健康应该情绪稳定、性格开朗、 意志坚强、自尊和自信等。 3.1 体育锻炼以其注意力转移促进心理健康 分散注意力假说(distraction hypothesis)认为:体育锻炼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机会,使他们能够分散对自己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诸如慢跑、游泳等运动活动能 使参与者锻炼时进入自由联想状态。在单调重复技术动作中,通过冥想,思考等 思维活动,可能促进思维的反醒和脑力恢复。这种注意力的有效集中和(或)转 移,可以达到调节情绪的作用。从而有利于锻炼者的心理健康。若瑟夫等人进行 的研究分析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明:长期的体育锻炼在减少消极情绪方面比放松练习或其他能分散 注意又令人感到愉快的活动更有效。人们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其注意力从繁 琐的工作中转移到所进行的体育活动中去,摆脱暂时的烦恼和忧愁,从而起到缓 解和改善人们的心理作用。 3.2 体育锻炼以其人际关系协调促进心理健康 社会交互作用假说(social interaction hypothesis)认为:体育锻炼中与朋友、同事等进行交往是令人愉快的,具有改善心理健康的作用。人们在体育活动过程 中,运用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交流信息,沟通感情,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我国 著名的医学心理学家丁肇授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重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 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通过集体的体 育活动,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使社会交往增加,人际关系和谐,有助于产生 亲近感,使人身心欢快,有助于消除孤独症、恐惧症等。 3.3 体育锻炼以其娱乐性缓解不良心绪 中枢神经最佳唤醒水平理论(Ellis1973)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感到愉快舒服的中枢神经最佳唤醒水平,适宜的体育锻炼有助于达到这一水平,从而使人 感到快乐。在任何条件下进行的体育活动,必然使人产生显著的心理活动。研究 表明:强度适宜的体育活动,通过各种感觉信息的输入,可提高唤醒水平,使人 精神振奋,消除疲劳,摆脱烦恼。对于精神不振、心境差的人具有显著的治疗调 节作用,经常进行体育运动,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增强心理坚强性和自信心,并 具有减轻应激反应以及降低紧张情绪的作用,从而促进心理健康。 近年来,国外一些学者指出,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情绪问题,美国心理学家莱 1 情绪安定,没有必要的紧张感和莫名其妙的不蔓提出情绪健康的10个特征:? 23安感;? 能把敌对情绪转变为创造性和建设性情绪;?对别人情绪能共鸣和受感 456染;?有受别人喜爱的能力;?情绪表现与年龄相称;?能建设性地处理问题, 78对环境变化有适应能力;?有自信心并善于同别人交往;?自我努力,同时也能 910接受帮助;?为未来,能忍受现在不满足的欲求;? 热爱生活,善于生活。 3.4 体育锻炼以减缓应激,增进心理健康 梁德清、刘绍君(1994)对大学生应激水平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消除疲劳、减缓应激;体育锻炼可以作为一种发泄,将 各种烦恼、焦虑不安等应激情绪发泄出去,从而使人心理得到平衡,增进心理健 康。中等运动量最能减缓应激,增进心理健康。蒋碧艳等人(1995)在对上海市 大中学生的研究中也得出类似的结论: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大学生消除疲劳, 减缓紧张、愤怒、抑郁、慌乱;提高精力和自尊感;增进心理健康水平;中等得 到较大强度的运动量都有较好的心理健康效应。 3.5 体育锻炼能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人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具有良好的人在交往中有 自信心和安全感,能与人友好相处,心情舒畅,少生烦恼。 体育锻炼对于提高人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体育锻炼总是在 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它总是与群发生着交往和联系,人们在运动中能够较好 的克服孤僻,忘却烦恼和痛苦,协调人际关系,扩大社会交往,提高社会适应能 力。马赛等人调查发现,外向性格比内向性格者的社会需要更强烈,这种需要通 过集体的体育活动得到满足 。由此可见,体育活动在增进人们的相互交往, 克服孤独感,培养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4 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及建议 科学的身体活动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已是众所周知的,患有慢性 疾病或身体不佳时,人们在采取医疗手段进行治疗的同时,也会进行身体锻炼活 动以达到治疗和恢复的目的。这是源于一个最直接的逻辑推理:身体活动和锻炼 使身体产生积极影响(任未多,1997) 生命在于运动,生命也在于静养。人体在生命运动过程中有很多共性,但是也 存在着差异,因此,健体强身应该是个很强学问,应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在不同时 期,选择科学的锻炼方法。如果锻炼身体的方法不当或内容选择不符合个人实际 情况,那么这样的体育锻炼就可能会损坏人体健康。 4.1 持之以恒,养成终身体育的观念和行动 持之以恒,是指体育锻炼者以相对稳定的时间、节奏和周期,连续、经常、不 断地从事体育锻炼。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贵在有恒。人的有机体通过体育锻炼是 身体产生形态、机能、生理、生化等多方面的变化,是日积月累的过程。并且, 锻炼在身体方面所取得的良好效果,具有不稳定性。若时断时续,甚至常时间停 止锻炼,身体机能将逐步减退,直至回到原有的水平。故,体育锻炼必须连续、 经常、持之以恒。这就要求锻炼者做到:首先,深刻理解体育锻炼的价值和体质 增加的规律,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从而激发自动性和自觉性。其次,有毅力、 有克服身体惰性的决心,定时付出时间、体力和自制力,特别是在锻炼起始,尚 未建立稳固的生物节律之前坚持不懈更为重要。再次,要通过定期身体检查评价、 参加比赛或表演等形式来检查锻炼结果,明确努力方向,进一步激发和巩固锻炼 热情。 4.2 量力而行,适宜运动负荷 坚持体育锻炼是构建健康大厦的奠基石,但并不意味着只要有坚定信念,持之 以恒的进行体育锻炼,就能达到健康。想要通过体育锻炼获得理想的健康效果, 更应该注意运动的适度原则。 在进行自己特别爱好的运动时,往往会出现兴趣大而导致运动过度现象。有人 可能一跳起健美操或踢起球来就会忘掉一切,搞得筋疲力尽方肯罢休。这样的“发 泄、忘我式”的锻炼,对健康是不利的。对常人而言,在进行锻炼时以中等负荷 强度为宜,在运动中脉搏保持140—150/分钟的运动量对身体健康为最佳。 4.3 因人制宜,因地制宜 因人制宜,是指每个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定锻炼内 容和方法,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这要求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锻炼。例如:高 血压病人的体育锻炼要长期坚持和循序渐进,尤其要掌握好运动量,在锻炼时动 作应做到有节奏,放松和缓慢,避免紧张用力和憋气,不要过多低头,以免引起 头部充血。见于此情况可以进行太极拳等体育锻炼。也要求根据自己的兴趣、爱 好和习惯进行锻炼。同时也要做注意针对性和实效性。多选择一些不受场地器械 影响的运动项目。 科学的体育锻炼还应遵循全面锻炼,循序渐进等原则进行锻炼。健康是任何个 人从事任何职业的必要条件,良好的健康水平是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人 们可以通过各种适宜自己的体育锻炼,从中获得愉快感,使你青春常在,终生受 益。 结束语 健康是人生的一大财富,健康、长寿一直以来是人类的美好愿望,适宜的 体育锻炼对人体的九大系统有积极影响;对改善人的情绪,保持积极的心境状态 具有积极意义。大量研究表明:科学的体育锻炼才能达到健康的效果。因此,人 们在进行锻炼时尤其是以科学的锻炼为重,愿以上的有关体育锻炼与健康的相关 分析,能为追求健康者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董天恩 《运动与健康》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3.12 体育保健学编写组 《体育保健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版 1997.11 张力为、任未多 《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5 肖威 编著 《大学体育健康理论与实践》 北京 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2.7 卢元镇、周志俊主编《社会体育学基础》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本文档为【本科毕业论文—体育锻炼与健康】,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2110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6KB
软件:Word
页数:13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06
浏览量: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