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数学必修五知识点公式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五知识点公式总结

举报
开通vip

高中数学必修五知识点公式总结高中数学必修五知识点公式总结 必修五数学公式概念 第一章 解三角形 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1.1 正弦定理 abc1、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 ,,sinsinsinABC abc 正弦定理推论:?(为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2RRsinsinsinABC aAbBaAsinsinsin ? ? ,,,,,aRAbRBcRC,,,2sin,2sin,2sinbBcCcCsinsinsin abcabc,,abcABC::sin:sin:sin,,,, ? ...

高中数学必修五知识点公式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五知识点公式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必修五数学公式概念 第一章 解三角形 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1.1 正弦定理 abc1、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 ,,sinsinsinABC abc 正弦定理推论:?(为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2RRsinsinsinABC aAbBaAsinsinsin ? ? ,,,,,aRAbRBcRC,,,2sin,2sin,2sinbBcCcCsinsinsin abcabc,,abcABC::sin:sin:sin,,,, ? ? sinsinsinsinsinsinABCABC,,2、解三角形的概念:一般地,我们把三角形的各个角即他们所对的边叫做三角形的元素。 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六个元素:三条边和三个内角.在三角形中,已知三(a,b,c)(A,B,C)角形的几个元素求其他元素的过程叫做解三角形。 、正弦定理确定三角形解的情况 3 图 形 关 系 式 解 的 个 数 abA,sin? 一 解 ? ab, A 为 两 解 bAabsin,, 锐 角 无 解 abA,sin A 为一 解 a,b 钝 角 或 直无 解 a,b 角 4、任意三角形面积公式为: 1 必修五 数学 111abcSbcAacBabC,,,,sinsinsin ABC2224R r2,,,,,,,,ppapbpcabcRABC()()()()2sinsinsin2 1.1.2 余弦定理 5、余弦定理: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的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即 222222222 ,,cababC,,,2cos. abcbcA,,,2cosbaccaB,,,2cos 222222222abc,,bca,,acb,,cosA,cosB,cosC, 余弦定理推论:,, 2bc2ac2ab6、不常用的三角函数值 15? 75? 105? 165? 6,26,26,26,2sin, 4444 ,6,26,26,26,2 cos, ,4444 tan,2,32,3,2,3,2,3 1.2 应用举例 1、方位角:如图1,从正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角。 2、方向角:如图2,从指定线到目标方向线所成的小于90?的水平角。(指定方向线是指正北或正南或正西或正东) 3、仰角和俯角:如图3,与目标线在同一铅垂平面内的水平视线和目标视线的夹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上方时叫做仰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下方时叫做俯角。 (1)方位角 (2)方向角 (3)仰角和俯角 (4)视角 4、视角:如图4,观察物体的两端,视线张开的角度称为视角。 5、铅直平行:于海平面垂直的平面。 6、坡角与坡比:如图5,坡面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叫坡角,坡面的铅直 h,,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叫坡比. i,,,l,, (5)坡角与坡比 2 必修五 数学 第二章 数 列 2.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法 1、数列的定义: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项和它的序号有关,排在第一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1项(也叫首项),排在第二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2项,„,排在第n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n项。所以, aaa,,a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简记为. a3nn12 ,,ann2、数列的通项公式:如果数列的第项与序号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n 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3、数列的递推公式:如果已知数列的第1项(或前几项),且从第2项(或某一项)开始的 a任一项与它的前一项a,1(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那么n,2nn 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定义式为() n,1a,2a,1nn,1 *1,2,3,4,…,n4、数列与函数:数列可以看成以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为定N,, ,,义域的函数a,fn,当自变量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取值时,所对应的一列函数值。n 通项公式可以看成函数的解析式。 ,,an5、数列的单调性:若数列满足:对一切正整数,都有aa,,1(或aa,,1),nnnnn ,,a则称数列为递增数列(或递减数列)。 n 判断方法:?转化为函数,借助函数的单调性,求数列的单调性; aa ?作差比较法,即作差比较与的大小; n,1n 2.2 等差数列 1、等差数列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 d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 **n,2n,n,a,a,da,a,d表示。定义式为(,)或() NNnn,1n,1n ab2、等差中项:由三个数,,组成的等差数列可以看成最简单的等差数列。这时,AA ab叫做与的等差中项。 a,ba2A,a,bA,a,b,A,,,b 是,的等差中项A,. A2 *n,2,n,aaaN3、等差中项判定等差数列:任取相邻的三项,,(),则 n,1nn,1 n,2,,aaa2a,a,aa,, ,,成等差数列()是等差数列。 n,1nn,1nn,1n,1n 3 必修五 数学 a,an1aand,,,14、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其中为首项,为公差。变形为:. dd,a,,n11n,1 a,anm5、通项公式的变形:,其中为第项。变形为. ,,ma,a,n,mdad,nmmn,m *6、等差数列的性质:(1)若,,,,且,则; a,a,a,anmNm,n,p,q,pqmnpq(2)若,则; a,a,2am,n,2pmnp (3)若,,成等差数列,则,a,成等差关系; mnaappmn (4)若成等差数列(公差为,首项为); ,,aa,pn,q,p,qpnn (5)若成等差数列,则也成等差数列; ,,,,cann (6)如果都是等差数列,则,也是等差数列。 ,,,,,,,,abpa,qpa,qbnnnnm n 2.3 等差数列的前项和 ,S,,n1,1与的关系为. 1、一般数列asa,,nnn,,SSn2,,nn,1, ,,1,,na,ann,1nn2、等差数列前项和的公式: S,,na,dn122 ,,nn,1dd,,2n3、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的函数特征:(1)由,Snadnan,,,,,,,n11222,, dd2,,A、Bd,2Aa,A,S,An,B令,,则为等差数列(为常数,其中,B,a,n1nn22 A,0d,0nA,0S). 若,即,则是关于的无常数项的二次函数。 若,即a,a,bn1 Sd,,nd,0,,S,naa,则. (2)若为等差数列,也是等差数列,公差为 ,,n1n2n,, ,,a (3)若SS,S,S,S,?为等差数列,也成等差数列 nk,2kK3k2k ,,S,mS,nS,,m,nS,SS,0 (4)若,,则 (5)若,则 nmm,nmnm,n aAm2m,1,,,,nabAB, (6)若是均为等差数列,前项和分别是与,则有 nnnnbBm2m,1 ,,d,0d,0aSSa,0a,0 (7)在等差数列中,,,则存在最大值,,,则存nnn11在最小值。 2.4 等比数列 4 必修五 数学 1、等比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常数,那 么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表示.q,0q,, ann,2定义式:,(,,). ,a,0qq,0nan,1 2、等比中项:如果在与中间插入一个数,使,,成等比数列,那么叫做aaabGGbG Gb2与的等比数列。 ,,成等比数列. ,,,,,,,GabGababGbaG 两数同号才有等比中项,且有2个互为相反数。 ann,113、通项公式: 其中首相为,公比为. a,,,aaqqq1n1q *nm,,N4、等比数列的性质:(,). nmaaq,nm n 2.5 等比数列的前项和 naq,1,,,1,n1、等比数列的前项和的公式: nS,aq1,,n,,aaq,1n1,,q1,,,11,,qq, naq1,,,aa1n112、等比数列的前项和的函数特征:当时,.记nq,1Sq,,,n111,,,qqq an1,即. A,SAqA,,,n1,q n3、等比数列的前项和的性质: 在等比数列中: SSS,SS,(1)当,,,„均不为零时,数列成等差数列。公比为qk. k2kk32kk nm(2) SSqSSqS,,,,,nmnmmn a*mn,mn,m,Nn,m(3)或(、) aaq,,qmnan mnpq,,,aaaa,,,(4)若,则 mnpq ana(5)若为等差数列,则为等比数列 C,,,,n aloga(6)若为正项等比数列,则是等差数列 ,,,,nCn ,,,,a,knabaaaab,,、、、、0(7)若、均为等比数列,则等,,,,,,,,,,,,,,,,,,,,nnnnnnnabnn,,,, 5 必修五 数学 q1k1仍是等比数列。公比分别为:. qqqqq、、、、、12qq2 a,0a,0a,0,,,111(8)等比数列的增减性:当,或时,为递增数列;当aa,,,,,,,nnq,101,,q01,,q,,, a,0,1或时,为递增减数列。 a,,,nq,1, 4、由递推公式求数列通向法: (1)累加法: 变形: aafn,,aafn,,,,,,nn,1nn,1 an,1(2)累乘法:aafn,, 变形: ,fn,,,,nn,1an pan(3)取倒数法: ,an,1,qapn pqp(1)0,,(4)构建新数列法:(其中,均为常数,) apaq,,pq,,nn,1 akpak,,,ak,设为等比数列。 ,,,,,,nnn,1 第三章 不等式 3.1 不等式关系与不等式 ,1、不等式定义: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不等式,记作,, fxgx,fxgx,,,,等。用“”或“”连接的不等式叫严格不等式,用不“”,,,,,,,,, 或“”连接的不等式叫非严格不等式。 , 2、实数的基本性质 a,b,a,b,0a,b,a,b,0a,b,a,b,0 ;;. 实数的其他性质 a,0a,0a,0,,,,ab,0 ,a,b,0,ab,0,a,b,0,ab,0;; ,,,b,0b,0b,0,,, 3、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a,b,b,aa,b,b,c,a,c(1)对称性: (2)传递性: a,b,a,c,b,ca,b,c,a,c,b(3)可加性: 推论1:(移向法则) a,b,,a,c,b,d推论2:(同向不等式的相加法则) ,c,d, 6 必修五 数学 ab,ab,,,(4)可乘性:; ,,acbc,,acbc,,c,0c,0,, ab,ab,,,(5)同向相加:;异向可减: ,,,,acbd,,,,adbc,,cd,dc,,, ab,,0ab,,0,,ab(6)同向可乘:;异项可除: ,,acbd,,,,cd,,00,,dcdc,, nnn,1n,Nab,,0(7)乘方法则:(,) ,,ab nnn,Nn,2(8)可开方性法则:abab,,,,0(,) ab,,11(9)倒数法则: ,,,ab,0ab, 3.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1、一元二次不等式定义:我们把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的不等式,2称为一元二次不等式。使一元二次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的集合,叫做这个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2、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三者之间的关系 2,,0,,0,,0,,,bac4 2axbxc,,,0 a,0的图像 ,, 2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两个相等的实数根axbxc,,,0 没有实数根 xx,xx, ,,,,1212a,0的根 ,, 2axbxc,,,0,,bxx,,xxxxx,,或 ,, ,,R122a,,a,0的解集 ,, 2axbxc,,,0 xxxx,, ,,,, 12 a,0的解集 ,, 附:韦达定理 bc2xx,xx,,,a,0axbxc,,,0在函数,则,. ,, 1212aa 7 必修五 数学 3.3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3.3.1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 1、平面区域:一般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直线AxByC,,,0 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我们把直线画成虚线,以表示区域不包括AxByC,,,0 边界。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包括边界,把边界画成实线。 AxByC,,,0 2、平面区域的判定:一般地,当时,表示的上方区域; ykxb,,ykxb,, 当时,表示的下方区域。 ykxb,,ykxb,, 3.3.2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3、线性规划有关概念:?在线性约束条件下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统称线性规划问题。?若约束条件是关于变量的一次不等式(方程),则成为线性约束条件。?要求最大(小)值所涉及的关于变量,的一次解析式叫做线性目标函数。?满足线性约xy 束条件的解(,)叫做可行解,?由所有可行解组成的集合叫做可行域。?使目标函数xy 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可行解叫做最优解。 ab,ab, 3.4 基本不等式: 2 22bab,,Rabab,,21、主要不等式:设,,则(当且仅当时取“=”) a ab,a,0b,0ab,,ab2、基本不等式:设,,则(当且仅当时取“=”) 2 abab,,2 即两个整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变形:. 222222ababab,,abab,,,,b,R3、应用:,,,ab(,) a,,,ab,,ab,2222,, 4、基本不等式的应用 2SSSxy,,xy,xy(1)如果和是定值,那么当且仅当时,积有最大值; 24 Pxy,2Pxy(2)如果积是定值,那么当且仅当时,和有最小值. xyP,, 应注意以下几点: ?各项或各因式必须为整数; ?各项或各因式的和(或积)必须为常数; ?各项或各因式能够取相等的值. 射影定理: 以上三个条件简称为“一正,二定,三相等” 22CDADBD,,ACADAB,,?;?; 2CBBDAB,,?. 8 必修五 数学 关于不等式其他补充内容 221、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设,,则. Pxy,Pxy,PPxxyy,,,,,,,,,,,,111222121212 l2、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设,直线的方程为(、不同时Pxy,AxByC,,,0AB,,00 AxByC,,00l为零),则到直线的距离. d,P22AB, 3、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两平行直线和间的距离AxByC,,,0AxByC,,,012CC,12. d,22AB, yy,04、点斜式方程:,即yykxx,,, k,,,00xx,0 kb5、斜截式方程:,其中为斜率,为截距。 ykxb,, B,06、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不同时为零),当时,方程可化AxByC,,,0AB ACAC,,yx,,,为,表示斜率为,在轴上的截距为的直线。 yBBBB 222xaybr,,,,Cab,7、圆的标准方程:. 其中圆心为,半径为. ,,,,r,, 9 必修五 数学
本文档为【高中数学必修五知识点公式总结】,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8233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1KB
软件:Word
页数:12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0-16
浏览量: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