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子政务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电子政务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举报
开通vip

电子政务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问题与策略研究电子政务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日益明显,以电子政务为代表的政府管理服务职能的电子化、自动化、无纸化,目前正在一些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中快速发展。在世界观各国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个应用领域中,电子政务被列为第一位,因此可以说政府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先导,电子政务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 “电子政务大集中的建设思路,将逐步形成共识。”5 月18日,在2006中国电子政务论坛上,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凯如是说。 ...

电子政务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电子政务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与策略研究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日益明显,以电子政务为代表的政府管理服务职能的电子化、自动化、无纸化,目前正在一些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中快速发展。在世界观各国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个应用领域中,电子政务被列为第一位,因此可以说政府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先导,电子政务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 “电子政务大集中的建设思路,将逐步形成共识。”5 月18日,在2006中国电子政务论坛上,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凯如是说。 汪玉凯在“中国政府改革与电子政务发展趋势”报告中指出,政府信息化建设在经历过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系统建设热潮之后,信息资源整合已经成为下一步的发展趋势。如何通过信息资源的规划和开发,全面提升政府信息的社会化服务能力,将科技创新手段与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并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中国的政府信息化正迎来第三阶段即资源整合阶段。 电子政务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它的确能促进行政 1 效率的提高,有助于推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进程。但是,由于我国具体的国情,电子政务建设更多地采用纵向的分散型建设、投资型建设、采购型建设,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建设水平高、应用水平低,硬件和软件建设比例失调,并直接导致各个部门,各个单位重复建设信息资源库和信息管理系统,沉淀出很多突出的问题,其中大量分散异构的“信息孤岛”的出现显得尤为突出。 1.2 国内外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研究现状及趋势 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缺乏宏观统一规划,: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与电子政务的统一性、开放性、交互性和规模经济等自然特性产生了冲突。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只是把一些法律、法规、政策、条文从纸上搬到了网上,公开的信息量少,信息更新也不及时,网页与网页之间的衔接渠道很少。进入21世纪,我国政府和企业的信息化正悄然进行着一场划时代的转型:从“信息资源建设”阶段转入“信息资源管理”阶段。回首国内20年信息化的历程,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然而广大政府和企业用户并没有充分享受这些信息资源所带来的益处,甚至反受其累。一声 2 叹气后我们猛醒:以往的信息化建设导致了大量分散异构的信息孤岛的形成,严重影响了信息化的整体成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关键是整合。在过去的若干年中所研究开发的各种应用系统都是解决具体的独立应用,虽然解决了很多现实问题,但距离信息资源的价值实现还相去甚远,反而形成了若干信息孤岛,并逐渐成为了进一步信息化的障碍,实现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大量的信息资源的价值得以实现,必须整合。 2000年起,国际上掀起了“电子政务”建设的热潮,绝大多数国家都对本国的电子政务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当前网络化、信息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中。政府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基础,直接影响国家的竞争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潜能逐渐成为权力和战略的主导力量,决定着国家的整体实力。谁在收集、处理、加工和传播信息上拥有更强的能力,谁就有条件获得竞争的优势。一个国家的信息化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该国在未来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信息化对中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带来了实现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难得机遇。 3 电子政务在许多发达国家都已进入相对成熟的发展期。相比之下,我国在这方面的起步较晚,但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中央在关于国家“十五”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建设中特别提到,政府行政管理今后一定要运用数字化和网络技术,加快政府信息化的建设。在前国家计委、国家信息产业部和科技部制定的2002年专项规划中,对于电子政务有明确的要求:信息化的建设将导致政府职能的重大变革,建立政府信息交换和国家信息资源库,从中央到地方,能够有60%以上的政府业务和30%以上的政府对公众的办公由网络环境来支撑。国家的"十五"规划中,更是把信息化建设提高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高度。2006年,电子政务以民为本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2006年5月发布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将电子政务建设的战略任务确立为4个方面:“改善公共服务”排在了第一位,其后依次是加强社会管理、强化综合监管、完善宏观调控。于2006年6月召开的“国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电子政务建设要实现5个转变:从重建设、轻应用向注重深化应用转变,从信息网络分散建设向资源整合利用转变,从信息系统独立运行向互联互通和资源共 4 享转变,从信息管理偏重自我服务向注重公共服务转变, 从信息网站自建自管向发挥社会力量转变。 5 第二章 理解电子政务—揭开电子政务的面纱 当前网络化、信息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中,政府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基础,直接影响国家的竞争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潜能逐渐成为权力和战略的主导力量,决定着国家的整体实力。谁在收集、处理、加工和传播信息上拥有更强的能力,谁就有条件获得竞争的优势。一个国家的信息化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该国在未来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信息化对中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带来了实现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难得机遇。 2.1 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 2.1.1 电子政务的定义 电子政务的概念源于Electronic Government (E-Government),国外普遍理解为“电子政府”,它的原意是指在对现有的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进行优化重组之后,重新构成的新的政府管理形态。其核心内容是借助互联网构建一个跨越时间、地点、部门、顾客满意为导向的政府服务体系——虚拟政府。 6 电子政务,目前有很多种说法。例如:电子政府、网络政府、政府信息化管理等。真正的电子政务绝不是简单的“政府上网工程”,更不是为数不多的网页型网站系统。严格地说,所谓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电子政务的服务对象包括本政府门内部,也包括其他政府部门、企业以及社会公众;其能够处理的信息内容包括政府部门内部信息、可在一定范围内交流的信息及能够公开发布的信息;他能够进行信息发布,受理各类申请、投诉、建议和要求,不仅能接收和发布信息,还能交互地处理信息。 2.1.2 电子政务的特点、意义 一般来说,政府具有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些主要职能。而电子政务则是要将这四大职能电子化、网络化,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政府机构及工作流程进行信息化改造,以提高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的水平。 7 电子政务实质上就是在全国范围内构建一个电子政府,将原来的政府通过互联网办公技术转变为新型的管理体系,以适应虚拟的、全球性的、以知识为基础的数字经济的要求,适应社会运行方式的根本转变。因此,与传统的政府政务相比,电子政务具有以下四个突出特点: ?电子政务将使政务工作更有效、更精简。 ?电子政务将使政府工作更公开、更透明。 ?电子政务将为企业和公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电子政务将重新构造政府、企业、公民、之间的关系,使之比以前更加协调,使企业和公民能够更好地参加与政府的管理。 2.2 电子政务的主要模式及内容 随着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与服务中的普遍应用,电子政务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它必将使传统的政府管理活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电子政务所包含的内容极为广泛,几乎可以包括传统政务活动的各个方面。根据近年来国际电子政务的发展和我国电子政务的实践,目前,电子政务的主要模式有G to G模式、G to E模式、G to B模式和G to C模式4种。 8 G to G电子政务,即政府(Government)与政府(Government)之间的电子政务,又称作G 2 G,它是指政府内部、政府上下级之间、不同地区和不同职能部门之 间实现的电子政务活动。是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包含的 内容有:政府内部网络办公系统,电子法规、政策系统, 电子公文系统,电子司法档案系统,电子财政管理系统, 电子培训系统,垂直网络化管理系统,横向网络协调管理 系统,网络业绩评价系统,城市网络管理系统10种。 G to E电子政务指政府(Government)与政府公务员(Employee)之间的电子政务,又称G 2 E。是政府机构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内部电子化管理的重要形式,也是G to G、G to B、G to C电子政务模式的基础。G to E电子政务主要是利用Intranet建立起有效的行政办公和员工管理系统体系,为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公务员管理水平 服务。包含的内容有:公务员日常管理,电子人事管理。 G to B电子政务是指政府(Government)与企业(Business)之间的电子政务,又称作G 2 B。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经济细胞,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的 市场适应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是各级政府机构共同的责任。 9 包含的内容有:政府电子化采购,电子税务系统,电子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电子外经贸管理,中小企业电子化服务,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G to C电子政务是指政府(Government)与公民(Citizen)之间的电子政务,又称作G 2 C,是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各种服务。包含的内容有:电子身份认证,电子社会保障服务,电子民主管理,电子医疗服务,电子就业服务,电子教育、培训服务。 10 第三章 电子政务中信息孤岛问题分析 3.1 信息孤岛问题的成因 “信息孤岛”指的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不同类型的数字资源系统,由于各系统间相互封闭、无法进行正常的信息交流,犹如一个个分散、独立的岛屿,因此被称为“信息孤岛”(不包括网上无序和自身没有控制的数字资源)。 信息孤岛的产生具有必然性,首先,政府信息化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在电子政务应用的初级阶段,是围绕一项项业务开发或引进一个个应用系统。这些分散开发或引进的应用系统,没有统一考虑数据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或信息共享问题。其次,由于我国政府的信息化建设过去强调的是垂直化,如税务、海关、工商、劳动、人事等部门的信息化系统,均是从中央到地方垂直布局的,再加上各部门之间的系统各不相同,因此现在这些不同部门之间的横向互联就变得十分困难。 就中国而言,信息孤岛产生的原因可以从政府内部、政府之间和政府外部进行分析: (一)政府的内部因素 1、中国的政府组织机构模仿家庭模式,实行家长制, 11 “一把手”官位思想严重。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在我国政府部门中,在我国政府部门中,一些人把占有信息当成是一种权力而不愿意于其他人共享,不愿放弃手中的资源和权力,导致信息共享出现脱节形成了人为的“信息孤岛”。“家长制”在具体操作上存在严重的权利分配不平等,而电子政务会增加办事的透明度,从而会对高层人员构成威胁,透明公开化会使贪污受贿的机会减少、风险增大,使一些暗箱操作的可能性变小并使某些灰色收入减少。受个人利益的驱使,部分政府人员会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在网站公布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对于政府人员和社会公众来说,这个虚拟的政府部门是一个信息贫瘠的岛屿。 2、对电子政务的认识不足。我国的政府组织机构是条块分割的二维模式,是纵向层级制和横向职能制的矩阵结构,相互间的交流较少,在现实中是一个个孤岛,被形象地成为“衙门”。大多数政府人员对于电子政务的认识仍停留在最原始的层面,他们认为电子政务也就是将政府事务搬到互联网上。简单的认为电子政务是一种技术而不是政务,没有经过流程优化再造原封不动地照搬现实中的流程,最终只是把现实中的孤岛变成了网上的“虚拟孤岛” 12 而已。 3、忽略电子政务战略规划的重要作用。政府人员忽略了电子政务战略规划的重要性,简单地认为电子政务就是办公自动化。其实电子政务不仅仅是为了政府人员的办公更加简单方便,更重要的是实现“一站式”政府,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使人民群众办理事情更加快捷方便。政府的人员忽略电子政务战略规划的重要性,企业的网络技术人员又缺乏基于电子政务的政府部门的战略规划的了解和认识,做出来一个个标准不一、造型各异的政府形象网站,最终也就导致了没有自己的信息数据库,只是一个花俏的网站,怎么能不形成“信息孤岛”呢, (二)政府之间的因素 1、信息资源共享观念淡薄。在当今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一种巨大的财富。而政府掌握了大约80,的信息资源,更是应该有将信息资源作为一种宝贵资源的意识。然而我国各个部门条块分割,缺乏统一的组织,政府虽然掌握了大量的信息财富,但是政府并没有将各种信息资源作为整体来看待,没有开发出信息资源的价值,没有使信息资源社会经济效益发挥出来。政府也没有将信 13 息资源看作是可共享的,只是在信息资源的使用上迈出了第一步:收集和整理。其实,信息资源的宝贵之处就在于它可以共享,从而产生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正是由于缺乏对信息资源共享观念的认识,才使得“信息孤岛”不可避免而且越来越多的出现了。 2、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通过近几年的发展,随着国家对电子政务建设的逐渐重视,至今中央、省部、市县等政府和政府相关部门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网站和信息系统,但是他们却很难实现真正的共享。有些是因为建设时期所选择的标准不一,需通过升级换代等才能达到相互交流。更重要的是,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信息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一个“财神”部门掌握的信息和一些“清水衙门”掌握的信息的分量和价值是有很大差别的,受我国政府传统体制中的政府权利部门化和部门权利利益化的影响,为了个人或者本单位的利益而制约了重要信息共享。 (三)政府外部因素 1、电子政务标准的缺失滞后。统一标准的出台速度跟不上电子政务的建设步伐,标准的缺失和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我国很多政府部门的电 14 子政务系统是在缺乏统一规划和标准的情况下建设的,大多政府部门是以自己选择的网络公司的操作系统和系统集成为基础建设的,形成了各自为政,各自标准不一的局面,造成系统资源难以实现共享,重复投资现象严重,形成了一个个独立的“信息孤岛”。 2、深入社会中间,“信息孤岛”的产生也与我国的信息网络的普及率低和社会上网人员的数量较少有很大的关系。2004年11月至2005年1月,对政府网站的评估结果显示国部委网站绩效平均得分为40.7,省级政府门户网站绩效平均得分为43.4,地级政府门户网站绩效平均得分为27.2,县级政府门户网站绩效平均得分为14.8。地方政府(省级、地级和县级政府)门户网站中,三级门户绩效差距明显,地级约为县级2倍,省级约为县级3倍。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信息技术较为发达、网络基础较好、上网人员的数量较多,就促进了其各个部门的整合,极大的促进了电子政务的发展,减少了“信息孤岛”的数量;而在经济不发达地区信息网络技术较为落后,在现实中很多人没有条件上网或者不会上网,人们还不得不像以前那样到政府的各个“衙门”去一趟趟的办事,也就没有办法 15 促进电子政务的整合与发展,很多政府网站的建设就流于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信息孤岛。 3.2 我国解决信息孤岛问题的对策 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我们在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进行统筹规划。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正处于初级阶段,“信息孤岛”这一“瓶颈”问题势必会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设置障碍,而这一问题能否很好地被解决,直接影响着我国电子政务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因此,“信息孤岛”问题的彻底解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 1、建立统一的规划、技术标准和制度、监督体系。技术标准化是电子政务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安全可靠的前提。必须重点建立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我国政府办公特点并国际标准兼容的电子政务标准,制定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在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吸取以往的教训,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有效利用现有标准和资源,充分考虑各部门的应用需求,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数据库,防止产生新的信息孤岛。同时要建立电子政务相关制度和法律 16 体系。制度建设是电子政务顺利推进的一个根本保证。解决传统的行政弊端,要把“电子政务”同“政府管理创新”相结合,建立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同时,还要针对当前我国在电子政务网络安全性不高和信息管理水平还相对低下的境况,应尽快制定和完善规范电子政务的往来与信息活动和制止网络犯罪的相关法律体系,以保障我国电子政务的正常运行,并进而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例如,我国已经实施的“电子签名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信息安全条例”等,都已经很有效地推进了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 2、创新政府行政管理理念,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在网络化条件下,政府的组织形态正在由传统层级结构向扁平的网状结构转变。这场有新的管理手段所带来的管理方式上的革命将最终改变我们久已习惯的政府管理世界——政府公共管理。传统的行政理念在电子政务的运行中被迫打坡,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也就是在政府管理领域引进现代管理理念的过程。电子政务地推进要求我们摒弃那些已经陈旧过时的行政管理,树立起反映时代发展要求的全新的管理理念:即政府职能由“控制行政”向“公 17 共服务”转变;从“官僚理念”向“经营理念”转变;从“效能政府理念”向“效能和效率并重理念”转变;从注重投入的理念向注重产出的理念转变等。 3.加强与IT企业的协作,以解决“信息孤岛”的技术性问题。电子政务建设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由于政府部门的特殊地位,我们在建设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技术性和安全性问题。譬如“信息孤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技术安全的问题,我们可以将一些技术性问题推向企业,以外包的形式解决的话,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在与IT企业合作的过程中,政府部门的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美国的发展模式中,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基本上是政府起引导作用,企业起主导作用。政府的引导作用很好的为新技术及新经济的引进创造了条件,做出了榜样,启动了市场和需求,更为广大消费者树立了信心。为企业在国内和国外的开拓发展积蓄力量,增强企业竞争力。政府部门与IT企业的合作是必要的,但是在政府门户网站尚未规划和完善二个政府又急于建立自己网站的情况下,应该注意避免由于“外包”业务而可能加剧各自为“政”的格局。 18 4.加强公务员信息培训和考核。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信息孤岛”问题解决的成功与失败。电子政务建设需要靠政府工作人员的全力思想配合和技能提高。要发挥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作用,切实有效地开展公务员的电子政务知识与技能培训,制定考核标准和制度。提高公务员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施行政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使之适应政府工作方式的转变。各部门单位应建立年度信息化建设考核制度。国家信息化主管部门依据制定的电子政务考核标准体系,以量化形式反映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情况。 5.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整合信息资源,建立面向 用户、面向应用的、有序的信息资源结构体系,是方便用户、方便应用、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也是提高信息资源管理水平的必要环节。信息资源的整合是当前信息技术进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元数据技术、目录技术、网络(Grid)技术、信息资源规划技术等为有效整合信息资源提供了技术基础。要强化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有很多事情要做:第一,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分割。强化政府信息资源的公共属性,改变一些信息资源实际上为部门占有的情况,促使信息共享。第二,建立政府信息资源 19 登记制度,摸清已有政府信息资源和新增信息资源的情况。各部门要规划好本部门的信息资源,提高各部门信息资源开发程度和利用水平。第三,加快研究政府信息资源的元数据体系,结合设计和建设政府信息资源的目录体系,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对政府信息资源进行联合编目,逐步形成国家级的政府信息资源联合目录。第四,研究和建设政府信息定位服务系统,运用搜索技术、导航技术对分布式的政府信息资源进行统一、检索和定位,有效实现部门间信息资源交换和共享,方便快捷地为公众服务。第五,实现政务流程整合(GPI,即Governmental Process Integration),使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有实时有效的信息共享,能够统一协调、高效率地工作。政务流程网关的优势在于能够使中国的电子政务渐进化步骤真正纳入正轨,包括从数据交换到内外网的无缝集成,从安全化管理到技术框架的标准化、通用性等方面。 建设政务流网关大致包括两方面:其一,采用具有对接功能的技术,把新系统与原来的“信息孤岛”进行连通,建造信息进出“信息孤岛”的通途大道。其二,从路径上,根据政务流程对信息进行整合,即以政府的政务流为主线,逐个环节地实现政 20 府业务和职能的信息化,利用系统将实际应用和系统功能深度整合,实现政务流程整合,在不同的政务环境中起到无缝集成的作用,做到各个职能部门既各司其职,又可以在必要时在统一的规则下协调工作,能够集中力量处理突发事件。第六,整合原有的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使其不仅可以充分整合和利用原有的政务应用系统,快速方便的实现有的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连接到平台,保护原有投资,而且还可以平滑地实现应用生机和扩充,从而从根本上消除“信息孤岛”。 21 第四章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 4.1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有关概念 资源是指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形成的,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具有一定的积累的客观存在的事物(资源可以以物质形态出现,如材料资源和能源出现,也可以以非物质形态出现,如技术、知识、经验等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是国家、社会和组织的战略资源。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先与信息本身的文献资源或数据资源,或者说是各种媒介和形式的信息集合,包括文字、声像、印刷品、电子信息、数据库等;广义的信息资源是以信息本身为核心的,包括与信息相关的人员、设备、技术和资金等各种要素的总称。 政府信息资源是一切产生于政府内部或虽然产生于政府外部但却对政府各项业务活动有影响的信息的统称。政府信息资源是相对于其他社会组织而言的,这些社会组织包括工商企业、社会团体、医院、学校、图书馆等。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政府自身产生的数字信息。这部分信息称为内生数字信息,如各种 22 条例、规定、办法、章程、命名、指示、批复、议案、通告、 通知 关于发布提成方案的通知关于xx通知关于成立公司筹建组的通知关于红头文件的使用公开通知关于计发全勤奖的通知 、公函、会议纪要、合同、协议书等;二是指政府从外部或取得与政府管理活动有关的数字信息。这部分的信息称为外生数字信息,如社会调研信息、决策支持信息、提案议案、群众信访、统计数据、文献资料等。提倡业务需求驱动,建立政务部门主流业务应用系统是推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建设的重要途径。 整合是一种理念,它有多种称谓,如:“整合”“集成”“一体”“综合”等。所谓整合,是指某一系统或某一系统的核心把若干部分、要素联接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统一整体的过程。信息资源的整合不是信息资源的堆积,其本质是一种竞争性的互补关系,即各种要素通过竞争冲突,不断寻找、选择自身的最优功能点,在此基础上进行互不匹配。信息资源整合的目点,是对若干个信息制作、管理单位中分散存储和管理的各类信息资源,利用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及数据库技术进行统一管理,实现信息资源的数据共享。同时,在整合过程中,还必须保证共享资源库中数据冗余最小。 4.2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案例 23 4.2.1 广东省国税 广东省国税系统的电子政务的初衷是大量业务数据的整合与共享,而之所以要实施是在于信息资源整合的问题没有解决。“广东国税的业务系统在满足日常税收业务需求的同时,采集了大量的业务数据,例如每年采集2000多万份的申报数据和2000多万份的税票数据,其中出口专用税票数据达100多万份。这些业务数据给税务信息化建设带来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业务数据分散在不同的应用系统中,数据共享度低且格式不统一;数据太多而有用信息太少;缺乏快速、高效、便捷获取信息的工具。” “为了进一步加强税务信息化建设,实现对税收业务和纳税人的纳税情况进行科学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以进一步加强税收管理,加强业务监控,促进依法治税,广东省国税提出建设税务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其目标在于通过建立统一规范 、高度共享的综合型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一个能够对事物规模、构成、分布、发展速度、平均水平、平衡程度等特征以及增长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以及事物之间(如GDP和税收收入)的相关关系、强度及均衡性问题进行分析的平台。”建立 24 统一规范、高度共享的综合型数据库,表明它们的电子政务的实施是非常重视信息资源的整合。分析平台的建设一方面说明这种应用系统是一个高度智能化的系统;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这种应用系统要想发挥作用,也必然要求信息资源整合作为一个建设的前提。可以说广东省国税是充分认识到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005年,经过了多轮的招标和对比,广东国税局最终选择了紫光F18A快速扫描仪 。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已经正式与紫光签署了协议,150台紫光F18A快速扫描仪将全面应用在广东全省各个地税机构,为“金税工程”在广东省的全面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F18A采用了硬件压缩的最新设计,有扫描、复印、传真、电子邮件和功能键五个智能按键,可以进行多种功能的组合,即方便用省时;可以自动选择送纸适配器,进行多页的扫描处理,进一步加快扫描速度。在软件上,F18A配备了具有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的软件组合,驱动程序中新加入了功能强大的图像处理功能,可以对扫描的图像进行色彩、曲线等调整,使用户更容易、方便、快速的进行各种扫描工作。现阶段税务信息化的任务是对现有的信息整合,实现以省市级信 25 息集中的处理模式。而信息的高效获取无疑是信息整合关键。 广东国税采用的是菲奈特软件公司的税务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这个系统能全面满足广东国税的需要,也能满足国税信息资源的整合。它建立在商务智能平台上,采用了数据仓库、OLAP分析和数据挖掘等技术上,可是实现税收宏观分析、税收收入分序、税收征管分析、出口退税分析、专用发票分析、纳税人分析、纳税人审计分析等功能。它可以对经济和税收综合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研究经济和税收增长弹性、发展均衡等数量关系,揭示税收收入和税收负担等重大指标的长期增长趋势、波动规律、发展速度、地区分布、行业分布、所有制分布和月度时序特征。 数据仓库、OLAP分析和数据挖掘等技术是典型的知识管理技术,而该系统对这些技术的采用,表明了此系统是一个具有知识管理系统,这使广东省国税系统的电子政务具有了第三代基于知识管理的电子政务的特征。广东国税系统在实施电子政务过程中,立足于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在软件选择和功能实现上都体现了知识管理的需 26 要。 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基础之上的,这就意味着广东国税系统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是成功的,它推动了电子政务的提升,使电子政务向电子政务知识管理方向前进。 4.2 深圳政务门户 近年来,深圳市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各局、委办部门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随着网站规模的日渐扩大,网站之间出现了大面积的信息孤岛,并且,这些网站存在用户多点访问不便、信息发布更新不统一、负载能力不足、重复投资等诸多问题。 深圳市政府在多年的政府网站建设经验基础上,看到了政府网站向内容和服务转型的大趋势。于是政府决定把政务门户改造的目标确定为:建成完善的内容管理系统,实现主子网站的统一管理和发布。统一网站服务和业务应用服务系统,增设政务门户的应用,包括在线访谈、在线直播、公务员考核及其它可拓展的网上交互服务。提高系统访问效率和系统性能,保障大规模的应用及实现用户身份整合和负载均衡机制。提高系统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 27 性,提供用户管理和认证功能及自动数据的存储备份。根据评估,改造的结果体现了两大项目效益:第一是全面打破了信息孤岛,实现政务信息互通与共享。项目建设注意实现深圳政府在线工程从信息孤岛到整体系统的转变,把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作为一条基本原则。打破原有部门之间的界限,加强了已有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实现各自网站、各应用系统和办事系统、原有应用系统之间的相互调用于资源共享。第二是均衡发展软硬件系统,大幅度增强政务应用服务。实现了统一登录、内容管理、全文检索、交流互动等功能,同时,项目建设中走出了以往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重硬轻软”的误区,通过加大软件开发的投入提升项目在应用层次的成熟度,实现了深圳政府在线工程建设目标。 为加强电子政务标准化管理,深圳市制订了《深圳市电子政务标准化管理暂行办法》。为了避免新的信息孤岛出现,电子政务建设必须有标准化的支持。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需要政府各部门齐抓共管,合理推进,需要明确职责和分工。《办法》规定,市标准化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全市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负责指导政府各部门制定和实施 28 电子政务标准,对电子政务强制性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组织制定和发布深圳市电子政务技术标准文件。市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全市电子政务标准宣传贯彻、推广和实施工作,组织拟订并归口管理深圳市电子政务技术标准文件。为加强国家、行业标准在我市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实施力度,《办法》规定,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一经批准发布必须执行,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标准被政府规定强制执行或被作为合同依据时,则在其有效范围内也必须执行。对于推荐性标准,《办法》第八条规定本市电子政务建设中优先采用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为强化全市电子政务建设统一标准,《办法》第九条规定市标准化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会同市信息化主管部门制定全市统一执行的《深圳市电子政务标准实施目录》,该实施目录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为补充,并根据电子政务标准制定情况定期更新。 深圳采用电子政务发展的一种新模式。这种模式就是以政府门户网站为主站,以部门网站及其应用为支撑的若干子站,形成统一规范的网站群体系。将整合各区、各部 29 门网站信息和服务资源,形成以政府门户网站为主站,各区、各部门网站为子站的网站群。政务服务网站要突出完善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公众参与三大功能,构建为企业和公众提供政府各个部门服务的“一站式”政府门户网站,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一体化后台处理平台。切实推进网上办事和审批,设立政府网上信息发布时,积极开展网上评议、网上信访、网上听证、网上调查等多种互动交流业务,使政府网站成为为民办事的服务平台、政府信息发布的窗口和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网站群按服务对象的需要组织和规划信息及服务,使用户可以方便、迅速地定位所需的信息和服务资源,真正做到了“以用户为中心”。 深圳市政府经过分析、对比,认识到:政府门户网站群的建设需要对政府信息和服务内容进行全面的规划、整合、管理与服务。通过政府门户主站与各委办局子站的信息联动,使整个网站群在内容和功能上得到相互的支撑。提高政府网站内容的保障水平,为企业和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于是决定采用这种新兴的政府门户网站构建形式。经过严格的筛选和政府公开招标,深圳市信息网络中心选择了国内一家具有成熟内容管理产品的软件供应商作为 30 项目的集成房,以软件集成带动硬件集成的方式重新构建了整个门户网站群平台。该网站群平台主要包含以下5个系统: (1)用户统一管理与单点登录系统 该系统是一个多应用集成系统。各软件产品都有自己的身份认证模块与权限控制模块,保证系统的易用性。通过用户管理与统一登录子系统的建设,对各类用户进行识别,以实现前、后台的登录统一。 (2)网站内容管理系统 由于采用了业内成熟的产品,深圳市信息网络中心构建了一个网站群内容管理的平台,实现了基于B/S结构的网站多渠道内容才便于网站群发布。主子站之间、各子站之间的数据资源得到了有效共享。 (3)全文检索系统 深圳市信息网络中心建立了统一的信息资源目录。实现了全站、各子站、各栏目不同类别的全文检索。通过自动抓取网站内容的网站抓取工具,实现了由用户定制的政府网站的自动抓取以及全站检索。 (4)网站互动系统 深圳市信息网络中心建设了网上调查、网上直播、征求意见等互动应用项目。深圳市政 31 府和各级政府部门可以按需在指定时段开放指定应用。直到目前已经组织了多次网上直播,建立了政府各部门领导与公众直接对话的渠道。 (5)网上办事 深圳市信息网络中心以项目建设为契机,规范了数据交换的标准,流程以及开发相关的表单工具,实现了统一的网上填报、数据交换、结果反馈等功能,使网站的业务服务能力大大提升。 深圳市政府门户网站群改版后,使深圳市政务公开信息内容和服务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网站群的管理模式充分实现了各部门政务工作与网站工作的有机结合。各子网站依据各自职能和分工不断向纵深发展,这样既为政府门户网站信息资源整合提供了素材,又调动了各部门共同办站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深圳政府在线主站已成为深圳市政府工作动态和政务信息的发布平台和聚集地。每天来自各子站的信息经过主站为主站上百个栏目提供了充足的信息补给,使得网站政务公开信息的质量得到了深度和广度的提升。深圳市政府门户网站群为“服务向导阶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发展的角度看,政府门户将推进到服务向导阶段,网站的内容将向面向用户需求,朝 32 着以个性化、人性化、专业化服务为主的方向发展。深圳门户网站改造工程的完成,确保了深圳电子政务将在一个较为高效、快捷的信息网络平台上全面展开。这对其它城市整合现有资源,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有所借鉴。 4.3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 4.3.1 基于知识管理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 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知识将成为核心和具有柔性特点的生产要素,而对知识的管理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提高组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组织而言,知识和信息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成为最主要的资源。 电子政务已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基于数据管理的第一代电子政务和基于信息管理的第二代电子政务,目前,正在向第三阶段即基于知识管理的第三代电子政务过渡。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整合即是指从整体的角度,依据一定的目的需要、理念设计,把不同实践要素按照合理的活动程序、配置比例,将各种片段或分散的对象元素或单元再建构,使之具有可以发挥功能的总体性能。此处再建构的意义不是分析概念下“分解/结合”的简单合成或综合,而是提升至另一种可以和谐运作的机制,使各部分性能得 33 以相容、适应、互动及配合。什么是知识管理,一个定义说:“知识管理是当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着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及组织的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性措施。本质上,它嵌涵了组织的发展过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这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第三代电子政务的核心是借鉴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充分挖掘争睹信息资源的内在潜力,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全面共享。而这一“核心”必须建立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高度整合的基础之上,换言之,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是第三代电子政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其整合的范围、程度直接影响到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 在网络环境下,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数量庞大,变动频繁。用户在获得信息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感受到海量信息的沉重负荷。怎样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使用户方便地进行检索、分析、综合、共享与利用,实现和提升信息资源的价值,是电子政务知识管理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知识管理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价值起到了提升的作用。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由于知识管理思想和方法在企业 34 和其他组织的广泛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管理效能,使得政府部门也意识到,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建设和应用中,要想提高政务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必须实施知识管理。 才能充分发挥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作用提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知识管理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是一种强有力的向上的牵引和导向,能够实现对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价值提升。 (1)树立知识管理的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实现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价值提升,第一要务就是要树立知识管理的思想。思想一旦深入人心,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价值提升就大有希望。这是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价值提升的思想基础。 (2)促使信息资源的体系化和集成化。就信息本身而言,孤立、零散的信息是没有很大价值的,只有对信息体系化、集成化,才能使其被广泛利用、发挥潜在价值。知识管理的实施,直接影响到政府信息门户和各种应用系统的建设,特别是政府信息门户网站是电子政务的重要支撑,如果其整个工作流程围绕知识获取、处理、分析、扩散等环节开展,那就将有效地消除“信息孤岛”问题,实 35 现信息资源的整合。这是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价值提升的一个物质基础。 (3)知识管理系统的建设。知识管理系统应该成为电子政务的基础设施支持电子政务的各类业务,其实现的技术基础是分布式存贮管理、群集系统、互联网/内联网、 数据库、电子表格以及区间技术,其中最重要的是文档管理、群件、文本挖掘与检索、网站门户等。知识管理系统在电子政务参考模型中处于高层。 (4)建立电子政务学习型组织,或学习型电子政府,从而真正实施知识的扩散与分享,这是从全局和大环境上提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价值。 从信息与知识的关系来看,学界的普遍意见是,信息是知识的原材料,知识是信息的重组和升华。这意味着通过识别、分析、综合、提炼等一系列操作可以把信息转换成知识,并通过网络与信息技术加快其流动与使用,实现价值增值。这一过程是知识管理的过程,也是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提升的过程。也就是说,通过知识管理,识别与问题有关的关键性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提炼和挖掘,形成关于某一问题的专门知识,用于支持管理决策。按照价 36 值链理论来理解,信息资源的价值提升蕴涵于电子政务知识管理的各个业务环节之中。 (1)各类数据库的建设。广泛收集政府各方面的信息资源,建设各类数据库,为实现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价值提升提供资源基础。(2)政府知识挖掘。面向实际问题,对政府各部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进行挖掘,得到新的、隐含的知识或“模式”,可以用来解决非常复杂的或新出现的问题,从而完成信息到知识的升华。这是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价值提升的重要环节。(3)知识共享。对电子政务中的各类信息流、知识流加以协同与综合,实现政务信息最大限度的交流和共享,从而提升个人或组织的信息(知识)积累水平,也为将来的知识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要求一系列关于知识共享的制度安排、文化建设以及网络集成平台和各类应用系统的建设。(4)知识创新。充分利用政府以往和新发现的经验与知识,来研究新课题,开发新项目,创造新知识。这是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价值提升的落实。 37 KM管理 体系设计 KM KM 知识管理 战略规划 需求分析 体系实施 KM KM 系统设计 系统开发 依托信息技术,对政府职能的重新分组(简称 电子分组)改善政府的公众服务能力 电子分组 建设产业服务平台,促进产业要素的集聚 产业服务平台 建设区域服务平台,促进区域发展要素的集聚 区域服务平台 通过导航服务平台集成产业和区域的信息资资源导航平台 源、服务资源 4.3.2基于门户网站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 所谓政府门户网站,即是指在各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基础之上,建立起跨部门的、综合的业务应用系统,使公民、企业与政府工作人员都能快速便捷地接入所有相关 38 政府部门的业务应用、组织内容与信息,并获得个性化的服务,使合适的人能够在恰当的时间获得恰当的服务。政府门户网站,是政府用以在网络上展示形象、发布信息、受理事务、提供服务的总入口网站。政府门户网站应有唯一性、综合性和交互性等特点。 目前,就我国来说,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存在诸多问题,第一,面向政府客户的服务理念尚未成为政府网站建设的指导思想,认为门户网站只是简单的政府宣传媒体。第二,政府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与服务数量都很有限,彼此独立,业务流程串不起来,电子政务的快速、便捷、公开、透明的优势自然也就显现不出来。这种状况严重地制约了电子政务的社会化应用水平,将对未来电子政务的顺利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第三,政府门户网站对信息资源的整合程度有待提高,缺乏“国家级”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缺乏对宏观管理和协调控制各城市和地区门户网站建设的研究。 1、盲目的“政府上网”对管理和服务并没有什么好处。一段时间之后,这些网站都退化为新闻发布和政策宣传网站,也会带来人力、物力的浪费并进一步造成信息资 39 源环境的混乱。许多城市政府门户网站“以政府为中心”,而不是“以用户为中心”,即从政府自身的角度出发,按照政府机构设置提供服务项目,而不是从网站的使用对象角度发出,按照用户需求提供服务项目,方便用户迅速获取所需服务。没有把门户网站建设提高到“服务型政府”的需求高度。 纠正这一现象,首先要科学地对政府门户网站进行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起点和关键是识别需求主体。这就要求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除了要政务公开与信息透明外,还要重点强调公共服务。首先要考虑到底为公众、为企业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政府门户网站应该是面向公众的,因此公众是政府门户网站得最直接、最主要的服务对象,这也是甄别政府门户网站与其他部门化专业化网站的重要准则。所有不是直接为公众服务的功能都不放到“政府门户网站”上,它们可以被放在次级网站、内部网站或专网上,或仅仅作为功能片断、按照一定的接口标准融合在门户网站的“后台”系统中。实现较好的国家的政府门户网站的“综合服务型”定义非常突出,使用者往往只需要通过3—5次点击就可以得到所需 40 要的信息服务。可见这些门户网站对访问者—“人”的需求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和方案的优化,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以人为本”。在中国的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下,“人”首先被赋予了强烈的属地属性和其他管理属性,因此像先进国家那样实现“国家级”的“以人为本”的政府门户网站是不太现实的,但是可以在城市一级建立“综合服务型”的政府门户网站来实现“以人为本”,整合好本区域的政务服务资源,应该强化和优化满足需求的索引、导航和咨询等服务,弱化内部分工和专业化管理职能的呈现。 2、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主要依两条途径展开。一是政府上网。政府上网工程促使政府网站的数量快速增加。二是建立纵向的业务应用系统。我国以“金”字工程为主体的纵向业务应用系统不断增加,由最初的3个增加到现在的12个,许多政府职能部门也在建立自己专门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并且都希望尽量能够向“金”字工程上靠。 “政府上网”只有几年的历史,但是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已经有了二、三十年的历史,积累了宝贵的信息资源。建设政府门户网站要正视这些信息资源,在对这些政务信息系统继承的基础上进行表现,而不应该为了见门户网站而轻 41 易废弃原有的业务信息系统,或是以不同的技术形式重复建设业务信息系统。在继续建设12个重要的业务应用系统的同时,提高政府门户网站在未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地位,将政府门户网站看作是实现我国电子政务战略的核心。也就是说,一方面,通过“金”字工程提高那些重要部门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加强办公资源的整合,消除“条”与“块”之间的割裂状况。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也就意味着,通过发展“金”字工程加强对经济生活的监管,通过发展政府门户网站来体现电子政务的“服务于民”的本质要求。与此同时,有必要对政府上网工程进行调整,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上来。因此,今后的电子政务要从重视数量转向重视质量和效果。 政府门户网站是所有政府机构的网站业务连接,即对所有政府机构的业务类型进行分类与排列,通过某一主题按照逻辑关系对这些业务进行整理。第二,所有的政府部门的业务都按照政务流程进行整合,传统的政府机构成为电子政务系统的业务处理节点,他们进行协同工作,然后通过单一的窗口为企业和公众提供管理和服务。政府门户 42 网站建设在打破目前电子政务过程中的“各自为政”现象,把已经建成的“信息孤岛”连接起来,整合已有的政务数据资源,促进政务信息的开发利用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门户网站的本质就是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服务,它能将政府不同部门的服务集中起来,通过一个入口向用户来提供,从而大大提高信息服务的有效性,这相当于给用户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政府服务内容的导航地图。统一的门户网站在引导着政府向“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改革。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客户在访问政府网站、查询政府信息时不会遗漏重要信息,减少了“橡皮图章”,减化了企业和公众使用政府网站的困惑。 3、目前,我国一些较为先进的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在门户网站上尝试部分公共服务的交互式事务处理,尝试在“点”上实现“服务型政府”的理念。但是,即使是在所有服务的“点”上都实现了交互式的事务处理,它们所代表的电子政务与理想形态的电子政府之间,也还是有一条鸿沟——因为一个信息割据的“政府”,是不可能提供综合的服务的。另外,以地方或部门为主体,各自建设自己的门户网站,还会导致无法在国家层面来管理和控制这种 43 多门户网站的建设规模。 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就是必须充实国家级的电子政务标准,以及建立统一的、唯一的信息服务资源目录体系。 目前的国家标准建设状况不容乐观。地方性和行业性标准相对较少,而国家标准的推出、充实和成熟速度还远远不能满足应用需要。缺少对标准的整合,国家标准对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的指导性不够。标准的随意性较大,制订“自用”标准的情况较多,本来为消除“信息孤岛”而制定的标准,并没有产生多少作用,在标准越来越多地、的情况下,“信息孤岛”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标准”越来越“虚”。对于信息服务资源目录,更是只有少数局部性的、“民间”的研究。 关于门户网站建设,在标准化上应该有以下3个支 撑:1、政府门户网站标准:包括哪些内容,具有什么功能,网站上的信息应该多长时间更新一次,一个合格的政府网站,应具备政策查询、行政办事、反馈互动等功能。具体讲,就是要让市民可以通过网站查阅到已经公开发布的政府文件;可以通过网站了解行政办事的方式、方法,直至网上审批;可以通过电子信箱或电话向领导反映相关 44 问题,并通过电子信箱或其他方式得到反馈。2、信息服 务资源目录体系,也可以看作一种标准化的成果和设施,它提供一个集中的场所,以某种标准的形式登记和标引各政府的信息服务资源,提供全局的索引、导航服务。目录服务是必须实现的,它提供对网络基础信息资源的查找、浏览、定位功能。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服务资源目录体系,是大面积整合信息服务资源、实现面向客户的综合、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必要途径。3、数据元标准:描述政务服务语境中基本对象,这是其他两个标准的基础。在电子政务信息的互联互通中,数据的标准化是前提和基础,而要实现数据的标准化首先必须解决元数据的标准化问题。 标准化建设的难点在于应用的同步关系。一方面,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提出了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的指导性意见,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提出了整个电子政务标准化的框架体系,为电子政务数据元的建设准备好了框架和“位置”;另一方面,在诸多的信息化项目(如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建设中,却没有做到国家标准建设的同步跟进。虽然比较理想的情况是“标准先行”,是大规模、全国性的系统建 45 设得到标准的指导和约束,但国家标准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需要应用要求作为基础和动力,需要一个成熟过程。政府门户网站、应急指挥系统等全国性、综合性的建设项目,正是从国家层面整合信息资源、充分国家电子政务标准的最好时机。因此,建设加大对国家级政府门户网站的研究和开发;加大相关对应用标准的充实和研究;启动信息服务资源目录的研究和开发。 国家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地区或部门的门户网站,它不仅要通过深度挖掘各“点”的信息资源提供服务,还要花大力气充实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建立信息服务资源目录,在“面”上实现信息服务资源的整合。 46 参考文献 1. 闫炳辰(我国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孤岛”问题研 究(2005.4.22 2. 陈勇跃(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研究(2005.6.2 3. 电子政务进入整合时代(China computer users 2006.5.29 第20期 4. 朱希铎(电子政务的关键是整合(互联网周 刊(2004.8.16 5. 政府信息资源整合趋势明显(2007.6.19( 6.王谦(电子政务,战略、标准、绩效与智能决策(重庆(重 庆大学出版社(2005.10( 7.王浣尘(信息技术与电子政务(通用版),信息时代的 电子政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8(王谦.电子政务与信息孤岛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 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 6. 陈勇跃.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研究.2005.4 7. 周九常、高洁(基于知识管理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 合(情报科学(2006.11 8. 包海燕.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科 47 技信息2006年第15期 9. 黄以宽.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主动脉”—信息资源整 合.“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和应用”论坛.2004.11 10. 符晓薇.如何走出电子政务信息孤岛.商业时代.学 术评论.2006年13期 11.王长胜(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 No.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7 48
本文档为【电子政务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问题与策略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4771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7KB
软件:Word
页数:30
分类:
上传时间:2017-09-19
浏览量: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