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重点复习题精编(2012学年附答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重点复习题精编(2012学年附答案)

举报
开通vip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重点复习题精编(2012学年附答案)第一单元 一、填空题 1、空气是气体,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2、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3、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4、比较空气和水的异同: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要(占据空间);但是(空气)容易被压缩,水难以被压缩,空气比水轻等。 5、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6、(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重点复习题精编(2012学年附答案)
第一单元 一、填空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1、空气是气体,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2、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3、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4、比较空气和水的异同: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要(占据空间);但是(空气)容易被压缩,水难以被压缩,空气比水轻等。 5、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6、(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7、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8、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地面上各个地方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况就(不同),各地的(冷热程度)也就不一样,(冷热)的差异造成了(空气的流动),就形成(风)。 9、(地球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面空气的冷热不均)是形成自然风的主要原因。 10、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 11、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12、(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 )。 13、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占据空气体积(78%)的(氮气)。 1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15、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 16、(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7、污染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空气污染严重时,会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 18、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等。 19、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誉。 二、判断题 1、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2、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着空气。(√) 3、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 4、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7、在大自然中,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着的。(√) 三、问答题 1、把带胶塞的漏斗拧紧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进瓶子里吗?为什么? 答:不能(开始会滴入几滴)。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胶塞封住了瓶口,空气出不来,所以漏斗里的水就流不进去。 2、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上还是冰块下?为什么? 答:应把食物放在冰块的下方。因为冰块周围的空气受冷会很快下沉,不断下沉的冷空气包围住要冷却的物体,从而达到尽快冷却的目的。 1 苏教版 小学 小学生如何制作手抄报课件柳垭小学关于三违自查自纠报告小学英语获奖优质说课课件小学足球课教案全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科学》四年级 上册 三年级上册必备古诗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下载人教社三年级上册数学 pdf四年级上册口算下载三年级数学教材上册pdf 第二单元重点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3、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温度是(37℃),水烧开时的温度是(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4、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5、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6、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7、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 8、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9、(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10、热在(固体)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11、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12、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13、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传导)。在气体和液体中,热主要是靠(对流)的方式传递的。 14、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1)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三分之二)。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2)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3)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4)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15、糖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固体)。 16、(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干冰)在达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气体)状态。 17、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18、温度计是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 19、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体积)。 20、不同物质具有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不同。 21、水和沙子相比,(沙)吸热和散热的速度快。 22、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的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快),散热也(快)。 23、(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24、(云)、(雾)、(雨)、(露)、(霜)、(雪)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 25、(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后会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蒸发)。 26、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凝结)。 27、水的蒸发快慢与(蒸发面积)、(空气流动)和(周围温度)有关。 二、判断并改错。 1、所有的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应改为“绝大多数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 3、夏天架电线不要绷得太紧,以免冬天冷缩绷断。(√) 4、不同物质吸热、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5、云和雾就是水蒸气。(×)应改为“云和雾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聚在一起的极小水滴。” 6、颜色深浅不同的物体吸热都一样。(×)应改为“颜色深的物体比颜色浅的物体吸热快” 7、物体加热以后体积会膨胀。(×)应改为“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8、铁垫圈受热体积会变大。(√) 一、填空。 1、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形状、透明的,占据一定的空间,有一定的质量,压缩后有弹性。 2、空气具有流动性,总是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中国古代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发明了“孔明灯”,法国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造出载人热气球。 3、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其他的主要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4、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5、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需要空气。清洁的空气有利于我们的健康。污染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空气污染严重时,会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 6、热水变凉的规律是:先快后慢,逐渐稳定。 7、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液体和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互相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8、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9、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热快。水和油相比,水吸热性能强,散热性能若;油吸热性能若,散热性能强。 10、云、雾、雨、露、霜、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1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朝着四面八方传播的。声音在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较强,在空气中传播较弱,因为声音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不容易损失,而在空气中传播比较容易损失。 12、伏罂而听运用了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快的科学原理。 13、噪声是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长期遭受噪声侵扰,人就容易得病,因此,我们要尽量克制自己,不要制造噪声。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 14、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声音的强弱叫做“音量”,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15、虽然食物有不同种类,但它们都是由若干种基本营养成分组成的。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一下几种:米饭、面条、面包等淀粉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可供给我们能量,支持我们的活动。鱼、肉、蛋、奶、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我们长身体的营养。油脂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脂肪,可供给我们能量,保持我们的体温,但不能多吃。蔬菜、水果类的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它是我们保持健康所不可缺少的。 16、碘酒是淀粉探测器。碘酒滴到含淀粉的食物上会变蓝。 17、人身体里有一个近7米长的消化系统。食物进入口腔,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唾液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食道蠕动,推送食物进入胃;胃挤压、磨碎、搅拌食物,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使食物变成糊状;小肠进一步消化食物,食物被转化成人体可以吸收的营养,并被吸收进入血液;剩下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变成粪便,由肛门排出。 18、食用色素是一种添加剂,食品中添加食用色素,可以改变食品的外观和口味。但多吃含有人造食用色素的食品会损害健康。 二、问答。 1、大自然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答:阳光加热地面,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面的空气,暖空气从地面上升,越升越高,然后又开始冷却下降,冷空气补充到暖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2、如何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答:①把碎冰倒进干燥的玻璃杯。②用卡片把玻璃杯盖上,等几分钟。③小水珠(露珠)就会出现在杯的外壁上。 3、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答:①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②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③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4、水有哪几种形态?在什么条件下它们会互相转化? 答:水在自然界中有液体、固体、气体三种形态。液态的水遇冷(0℃以下),会凝结成冰;冰遇热会融化成水;水受热会变成水蒸气。 5、为什么年年下雨,雨水却总是降不完? 答:因为水在自然界中是在不断地循环。 6、水在自然界中是怎样循环的? 答:地面上的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不断上升,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结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不断聚集,形成云,云越聚越多,形成雨,降落到地面,变成水。 7、只吃我们爱吃的食物好不好?为什么? 答:不好。因为没有一种食物能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多样化,不能偏食、挑食。 第二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 1温度计可以准确的测出物体的温度。 2.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3.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4.蒸发的快慢与蒸发面积的大小、空气的流动及温度有关。 5.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6、腊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固体。 7、液态的水受热后会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蒸发。 8、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凝结。 9、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得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快,散热快 二、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水蒸气是白色的气体.(×) 2.云、雾、雨、雪、霜都是空气中的水凝结成的.(×) 3.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 4.水在海洋、天空、陆地之间循环运动,永不停息.(√) 5.云就是水蒸气组成的(×) 6.全地球上的河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迟早有一天,海洋会溢出来.(×) 7.不同物质吸热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8.温度计的液面达到的刻度数值越大,表示温度越高.(√) 9、人们根据需要制成不同用途的温度计。(√) 10、水和沙子在相同的条件下吸热和散热性能是一样的。(×)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冬季,有时水缸、自来水管会被冻裂,这是因为(1) (1)水缸或自来水管里的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把水缸或自来水管胀破了 (2)水缸里的水结冰时都凝聚到一起了,这样把水缸或自来水管冻裂了 (3)水缸或自来水管本身遇冷就会破裂 2.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的规律是:(1) (1)先快后慢(2)先慢后快(3)均匀下降 3、深色物体升温(1),降温(1);浅色物体升温(2),降温(2)。 (1)快(2)慢 4.水(1)变成水蒸气,(2)变成冰。水蒸气(2)变成水或冰。冰(1)变成水或水蒸气。 (1)受热(2)受冷 5、铁球加热后,体积会(1) (1)变大(2)变小 6、要想尽快的冲一杯糖水,应该用(1) (1)热水(2)冷水 7、(1)颜色的物体吸热性能强。 (1)黑(2)白 8、瘪了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变圆了,主要应用了(2)的热胀冷缩。 (1)固体(2)气体(3)液体 9、造霜时加入冰和盐是为了使温度降到(3)。 (1)0℃(2)0℃以上(3)0℃以下 四、列举 五、1、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做哪些事?(至少五种)答:使乒乓球变鼓、弯玻璃管、炼钢提纯、铁轨留缝隙。还有夏天架线要松些、夏天车胎里的气不要充太足,以免爆胎、弯塑料眼镜腿、大面积水泥地上的夹缝、桥面上的缝隙等。 六、2、大自然中水的化身答: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空气中还有我们看不见的水蒸气 五、简答 1、水在自然界是怎样循环的?答:在自然界中,海洋和地面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蒸发到天空中变成云和雾、天空中的云遇冷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落到地面上变成雨和雪,从而形成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2、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答:热带地区的人们常穿的白色长袍吸热性能差,而且宽大的长袍中可行成气体对流,因此会使人感觉凉爽。 3、为什么海水和海边沙滩的温度不一样?答:海水和沙的吸热性能不同,在相同的阳光下,沙升温快,海水升温慢,所以水中凉快,而沙滩温度高。 4、在夏天的烈日下,为什么很多物体摸上去很烫?答:阳光因自身的温度而向外发射能量,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从一种物体传给其他物体。 5、一杯热水会逐渐变凉,你认为热水变凉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温度为什么会这样变化?答:温度是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的。温度下降呈先快后慢的规律。热水刚倒入杯中时,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差很大,热量散发得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速度就减慢了。 第三单元: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3、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 质)。 4、声音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 5、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是(气体)。 6、“伏罂而听”的意思是:人趴在地上,耳朵对着坛子,通过倾听从地下传来的挖掘声来确定方位。 运用的科学道理是:挖掘声通过土壤和岩石这些固体向四面八方传播,传到坛子后引起坛壁的振动,又引起坛内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把声音传到了人的耳朵。 7、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8、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等构成,内耳由(耳蜗)等构 成,耳蜗与(听神经)相连。 9、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10、声音传递的路径为:声源——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 11、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耳廓收集声波后,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 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12、(噪声)是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 13、(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 14、保护自己听力的方法:(捂住耳朵)、(离开噪声区)、(戴上耳塞)、(控制物体发声)。 15、减少噪声的方法:(汽车上安消声器)、(公路两旁栽树)、(市区设置禁 鸣区)、(公路和机场远离居民区)等。 16、声音的强弱叫做(音量)。 17、声音的强弱与(声源的振幅和距离)有关。。声源(振幅)越大,声音越强;距离声源(越近),声音越强。 18、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19、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物体的(松紧、长短、粗细)有关。(紧、短、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较高,即(振动快),声音高。 第四、五单元 1、人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2、加工食品中漂亮的颜色是色素,它是一种添加剂,可以改变食品的外观和口味。 3、为了安全饮食,蔬菜水果要充分浸泡和清洗,要多吃绿色食品,少食腌腊食品等。 4、购买加工食品时要注意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5、通过给指纹分类,我们发现主要有弓形、箕形、斗形三种指纹。 6、在人的身体里有一个近七米长的消化系统,其中消化道是用蠕动方式使食物前进的。 7、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多样化。 8、油脂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脂肪,供给我们能量和保持体温,但不能多吃。 9、吃馒头时,感觉有甜味,这是馒头中淀粉变成糖的缘故。 10、排序和分类是整理资料的常用方法,其中分类就是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瑞典生物学家林奈设计了“双名法”给生物分类,亚里士多德根据动物的外形和行为把动物分成了三类。 我研究科学的能力 1、判断 (1)食物中的蛋白质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是供给维生素。(×) (2)水果可以代替蔬 菜。(×) (3)加工食品能长期保存,所以我们应该多吃。(×) (4)吃饭时细嚼慢咽,有利于食物消化。(√) 2、选择 (1)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的食物是( B ) A.鸡蛋 B.芹菜 C.馒头 (2)下列材料中,导热性能最强的是(C),最弱的是(B),居中的是(D)。 A.木板 B.棉质毛巾 C.金属把手 D.瓷砖 E.玻璃瓶 3、用线把下面的食物和它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连结起来。(6分) 芹菜牛肉苹果米饭豆浆玉米 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 4、①根据所学知识,填写食物金字塔。(7分) ②对照食物金字塔,科学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自己的饮食情况。 我的优点:营养种类齐全,数量足。我的不足:营养比例不平衡,如油盐糖较多,蔬菜较少。 我的改进方法:注意营养的科学搭配,多吃蔬菜、水果等。 1、填写人体的消化器官名称,并写出食物的“旅行”路线。(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2、你认为什么样的饮食习惯好?(至少举出3例)(3分) 答:(1)细嚼慢咽。(2)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3)饭前洗手,饭后漱口。(4)荤素搭配。 (5)讲究口腔卫生。(6)保持良好心情。 3、把下列食品按序号分成四大类: (1)牛奶(2)土豆(3)黄瓜(4)豆腐(5)玉米(6)鱼 (7)米饭(8)海带(9)鸡肉(10)花生油(11)白菜(12)鸡蛋 粮食类: 鱼肉蛋奶豆类: 脂肪类: 蔬菜、水果类: 4、人们都知道“病从口入”,请结合所学知识提出注重食品安全的方法? 答:(1)注意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2)多清洗,多浸泡。(3)少吃腌腊食品。(4)多吃绿色食品。 5、倒立吃东西时,食物会不会进到胃里?为什么? 答:能,因为胃肠的逐段蠕动,推进食物向下一个目标前进。
本文档为【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重点复习题精编(2012学年附答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0594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7KB
软件:Word
页数:18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1-12
浏览量: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