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罗马军阵

罗马军阵

举报
开通vip

罗马军阵罗马军阵 一、罗马陆军的组织结构 罗马国家的武装产生于传说中的第1代国王罗慕路时代。公元前8世纪中叶, 罗慕路曾将全体罗马居民分为3个部落(特里布)和30个胞族(库里亚),这 既是行政划分,同时也是征兵单位。 和处于军事民主制阶段的其他民族一样,王政时代的罗马军队也是由每个部落 或胞族各征集一定数量的公民组成的。他们既没有军团组织,也未学会希腊人的方阵战术,作战时,国王率领由同一部落组成一个作战单位的军队,由他全权处理有关战争的事务。当时罗马的作战单位是不分老幼,也不分武器的优劣和作战经验是否丰富,只...

罗马军阵
罗马军阵 一、罗马陆军的 组织结构 公司企业组织结构新部门组织结构组织结构部门职能华为公司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部门职能 罗马国家的武装产生于传说中的第1代国王罗慕路时代。公元前8世纪中叶, 罗慕路曾将全体罗马居民分为3个部落(特里布)和30个胞族(库里亚),这 既是行政划分,同时也是征兵单位。 和处于军事民主制阶段的其他民族一样,王政时代的罗马军队也是由每个部落 或胞族各征集一定数量的公民组成的。他们既没有军团组织,也未学会希腊人的方阵战术,作战时,国王率领由同一部落组成一个作战单位的军队,由他全权处理有关战争的事务。当时罗马的作战单位是不分老幼,也不分武器的优劣和作战经验是否丰富,只要是同一部落的人就分在一起作战,这样的作战方式带有浓厚的氏族制的特色。一方面它由同一部落组成,每个战士和他周围的人都有近亲或远亲的血缘关系,这就促使他们之间在战斗中相互配合,彼此援助,任何一个战士的阵亡都会引起他同伴士兵的愤怒,这对于加强军队的组织性和提高士兵的战斗力来说是有利的。但另方面,由于把这些武器装备、作战经验都不相同的人编在一起,不可避免地要造成许多漏洞。首先是这样的军队在列阵时很容易造成一些薄弱环节,一当这些薄弱环节被突破,整个军队就有被分割包围,丧失战斗力的危险。其次,一个作战单位中武器装备不同,在平时就不利对他们进行统一训练,战时也不利于发挥装备上的优势,还不利于整个军队武器装备的更新和改进。这无疑对罗马军队的战斗力是有影响的。 对罗马这种原始的作战方式进行彻底改革的是王政时代末期的第6代国王塞维 ·图里乌。塞维·图里乌在完成罗马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国家化的同时,一改过去从以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部落中征兵的制度。他首先将全体罗马自由民按财产的不同划分为5个等级,然后再根据各等级财产的具体情况从每个等级中征集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军队:第一等级的罗马公民提供具有全套步兵装备的重装兵80个百人队和18个骑兵百人队。第二等级和第三等级分别出次重装兵22和20个百人队。第四和第五等级则分别出轻装兵22和30个百人队。此外,不入级的无产者也要象征性地提供一个轻装步兵百人队。这样,整个罗马军队就有175个能作战的步兵百人队和18个骑兵百人队,这是早期罗马国家的全部武装力量。 罗马军队一改过去以血缘关系来组建战斗单位的惯例,这首先是由罗马从氏族 社会转变为真正的国家社会引起的。罗马军队由不同等级所出的百人队组成,而每一等级内部公民之间的财产状况又基本相同,这就造成各个等级所出的百人队装备不同,但每个百人队中各个战士的装备又基本相同的情况。这样就基本消除了过去按血缘关系组建军队所带来的弊端,使整个罗马军队的战斗力得到极大加强。 罗马军队最基本的作战单位是军团,罗马军团的创建大概不会晚于公元前5世 纪。在公元前4世纪以前,罗马由于人口少,势力弱,军团的数目一般保持为4个。这时罗马对外战争的规模较小,主要是对邻近部落的征服战。战争爆发时4个军团分别由两个执政官率领,其中2个军团是每遇战事必须出战的,这2个军团由年轻的公民组成,他们年龄一般在17到45岁之间,这是属于战斗力较强的进攻型军团。另外两个军团则视战争的情况而决定是否出战,他们的年龄为46到60岁。如果战争规模大到使前两个军团无力承担,则他们也要直接参加战斗,如果前2个军团已足以抵挡敌人的进攻,那末年老军团则担任驻防任务,保卫罗马城或一些重要的关口城镇,这是公元前4世纪初以前的情况。 公元前4世纪以后,随着意大利的征服和对外扩张的开始,罗马军队所面临的 敌人增多,战争的规模扩大了,4个军团已远不足以应付战争的需要,而且这时罗 马公民的人数已经大为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罗马国家总是按照需要来征召罗马的 军团数目。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罗马军队同时在各处作战,其军团的数目达到 2 罗马军阵 10多个。而到共和末期,罗马军队的战争进一步扩大,军团的数目甚至达到数十个之多。 罗马军团的数目是随着各个时期的不同而增加的。而每个军团的人数则视每个 时期具体战争的规模而有所不同。在一般情况下,各军团由4500人组成。其中 包括不同等级所出的重装和轻装步兵4200名以及骑兵300名。但有时一个军 团的总人数也可多达6000人,这主要看罗马即将进行的战争规模,罗马征兵的 数目和战后的损失情况。如果战争规模大、征兵的数量多,则一个军团的人数就有 可能多于4500名。如果战争残酷,罗马军队损失较大,也可能造成军团的不足额。此外,将军个人的喜好也是决定军团人数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共和后期,经过 马略军事改革,罗马军团的正规编制扩大到6000。但由于将军们各行其是,军 团的人数很不固定。如凯撒由于喜欢小军团作战,故他的军团编制一般仅约4000人。共和中叶以前,罗马军团设有专职的军团指挥官来负责整个军团的战斗行动。 一个军团共设有6个军团指挥官,他们的权力是相等的。每个军团指挥官轮流指挥 军团2个月,轮流顺序可能由抽签决定。共和初期的4个军团,其军团指挥官的人 选和执政官的人选一样,由森布里亚会议选出,战争爆发后他们随执政官外出作战,并受执政官领导。执政官是整个军队的统帅,而军团指挥官的权限仅指挥本军团。 后来罗马军团的数目增加,除原先4个军团的指挥官还按传统由森布里亚会议选出外,新增加的军团指挥官都由执政官来任命。这样,军团指挥官和执政官就能更好 地配合,这对整个罗马军队的一体化来说是极为有利的。共和中叶以后,由于大量 无能的贵族子弟涌入军队,占据了军团指挥官的职位。他们没有作战经验,完全凭 门第和财富才当上军团指挥官的,这样或多或少地给罗马军团的指挥带来不良影响。罗马不得不限制军团指挥官的权力,把军团指挥官的军事指挥权降为单纯的行政权,由它处理军团内部的一些行政事务,如士兵的薪饷、后勤等,而整个军团在军事上 的指挥权则转到了首席百夫长或统帅临时委派的副将手里。 罗马军团的标志是鹰帜,其作用有如现代军队中的军旗,只是它不用丝织物做 成,而是一只用铜或银铸成的鹰,展翅欲飞,站在一根长杆顶上。鹰帜是整个军团 中最神圣的,是罗马军团荣誉和胜利的象征,有专职的鹰帜手扛着。行军、列队时 位于整个军团的前面。在罗马人看来,一个军团如果丢失了鹰帜,那是莫大的耻辱,他们想方设法,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它从敌人手里夺回,如果鹰帜被俘,那整个军 团就有被解散的危险。 罗马军团最基本的组织单位是百人队,每个军团由若干个不同武装的百人队组 成。罗马百人队这一组织最早产生于塞维·图里乌改革时期。罗马各等级所出的百 人队人数是不相同的,低等级的人数众多,装备差,每一百人队的人数也比较多, 越往上百人队的人数减少,但装备和战斗力则越强。百人队不是独立的作战单位, 它只是被作为军团的组成部分而编入军团中,其行政因素远多于战术因素,整个军团才是独立的作战单位,这样的军事组织是不够灵活的,它只适合于在平原地区采用方阵的队形作战,而遇到丘陵和山地则转动不灵,很容易造成混乱。 公元前4世纪初卡米卢时代,对罗马转动不灵的军团进行了改组,他设立了介 于百人队和军团之间的战术单位——中队。一个罗马军团由30个中队组成,每个中队又由2个百人队组成,这就大大改观了罗马军团的面貌。罗马的中队是能独立行动和单独作战的单位。以前的军事行动,无论是否需要,都得整个军团同时进行,而现在则可以由一个或数个中队来完成。这就使整个罗马军团变得更加机动灵活了。到公元前2世纪末1世纪初的马略时代,为了适应罗马军事扩张所面临的新情 况,为了进一步加强罗马军队的机动性和灵活性,马略在对整个罗马军事制度进行 3 罗马军阵 改革的基础之上,重新改组了军团的编制,他在中队之上,军团之下设立了大队的编制。罗马军团的1个大队包括3个中队,整个罗马军团由10个大队组成,罗马军团的正规编制也从4500人扩大到6000人。 罗马军团的大队和中队一样,都是能够独立执行军事任务的战术单位,然而大 队的设置却使原来就比较灵活的军团变得更加机动了,它适宜在任何地形作战且能够迅速变换队形。 值得一提的是罗马的百夫长,百夫长最初仅只是百人队的队长,管理百人队的 行政事务和军事行动。后来由于军团指挥官的权力下降,罗马没有再设新的官职来代替,所以百夫长的地位开始上升,罗马设中队和大队,也没有设专职的中队长和大队长,中队和大队的军事行动都由百夫长负责,这样百夫长的地位就变得更加显赫了。一个罗马军团共有60个百人队,也就是有60个百夫长。这60个百夫长的权力是按顺序来排列的,第1大队百夫长们的权力比第2大队百夫长们的权力大,以此类推,最后一个大队,即第10大队百夫长们的权力最小,罗马百夫长的升迁也是按这个顺序由低级百夫长上升到高级百夫长的。每个大队共有6个百夫长,第1大队的百夫长称为“首列百夫长”,他们的权力比后面各大队所有的百夫长都大。在首列百夫长中,权力最大的称为“首席百夫长”,他是第1大队第1中队的第1个百夫长。这是全军团地位最高的百夫长,它一般都由最富有作战经验的老兵提任,有时他甚至可以指挥整个军团的军事行动。 和军团一样,在罗马的每个百人队、中队和大队中都有自己的标帜,即军旗。 它一般是1支长矛加上矛头上的铁或铜铸成的动物,这些标帜都由专门的旗手扛着,并加以妥善保护,它们分别是百人队、中队和大队荣誉的象征。 在罗马军队中作战的除罗马公民兵外,还有同盟者所提供的辅助部队。在征服 意大利之前这种辅助部队一般由除罗马民族以外的其他意大利民族担任,后来随着意大利人获得罗马公民权,意大利人也加入了罗马正规军团,辅助部队就改由行省居民担负了。罗马军队的辅助部队虽然独立编队,但附属于罗马军团,协助罗马军团作战。通常每个罗马军团有辅助部队的步兵5000名和骑兵900名以及一定数量的特种兵。辅助步兵在战斗中不起主导作用,作战时一般配置在军团方阵或三列阵的侧翼。但同盟者提供的骑兵和特种兵有时却决定整个战役的胜负。罗马骑兵 主要由西班牙人和北非努米底亚人等游牧民族组成,这些民族都是能征善战的骑手。在战斗中一般配置在步兵的两侧,以掩护罗马主力步兵的侧翼,并包抄敌军的侧翼和追逐逃散的敌兵。罗马的特种兵包括克里特和努米底亚的弓弩手,巴利阿里群岛的投掷手等,他们都是为弥补罗马军队的薄弱环节而被征招来的,这种特种兵在肉搏战开始之前往往能给敌人造成很大杀伤。 二、罗马陆军的作战队形 罗马陆战队形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是按血缘关系的部落组织来编排军 队,第二是方阵时期,第三是三列阵时期,第四是新三列阵时期。 罗马人采用方阵战术大概开始于王政时代末或共和时代初,也即塞维·图里乌 改革前后,罗马的这种方阵战术是从伊达拉里亚人那里学来的。这种方阵跟希腊的方阵大致相似。罗马军队的方阵全由重装步兵组成。由于当时还没有设置中队和大队的编制,故一个军团就是一个大方阵。“军团方阵的前排约五百人,纵深约六列”。排与排,列与列之间的间隔都比较紧密。作战时整个军团必须齐步前进并在战斗中不发生混乱,方阵才会有巨大的威力。所以罗马人平时得非常刻苦地训练他们的士兵协同作战的能力。罗马的轻装步兵不配置在方阵里,而是和骑兵一样配置在方阵的两侧,以掩护方阵不受敌人迂回包抄的突破。 罗马人所采用的这种方阵战术有两大致命弱点,随着战争艺术的发展必将越来 越显得笨重过时。首先,巨大的方阵行动时转动不灵,变化不大,不能机动灵活地 4 罗马军阵 应付突发情况。当时罗马军团没有中队和大队编制,而百人队又不是能够独立行动的战术单位,整个军团编成一个密集的大方阵,方阵内任何一部分的小行动都会引起整个方阵的变动,方阵必须齐发前进,在平原地区才能发挥巨大的威力,如遇丘陵或山地或敌人的障碍物则易发生混乱。其次,方阵没有预备队。全军团编成一个大方阵,一当这个密集的方阵被敌军突破就没有后备力量来弥补突破口,那整个军团就有被分割包围的危险,整个军队就会溃不成军,根本无法重新整顿再战。 罗马从伊达拉里亚人那里学来的希腊方阵战术在公元前4世纪初的卡米卢时代 就被取消了。新的战斗阵形是根据年龄、装备和士兵所受训练的程度列为三列,这就是“三列阵”。罗马中队的编制极有可能是配合三列阵而设立的。所谓三列阵就是把1个罗马军团的全部步兵分为长矛兵10个中队,每中队120人,共1200人;主力兵10个中队,人数和长矛兵相同;后备兵10个中队,每中队60人,共600人;轻装兵10个中队,1200人。罗马的轻装兵和骑兵一样不列入三列阵,他们被配置于三列阵的两翼,其任务和方阵中的轻装兵、骑兵一样,保护军团的侧翼。短剑是每个罗马士兵必备的武器,用于肉搏。长矛兵和主力兵还配有称为Pilum的投标,用于冲刺。列于三列阵第1线的是长矛兵10个中队,他们以中队为单位列为10个纵深数列的横队,形同10个小方阵,中队与中队之间有一定距离,这一距离的宽度一般等于1个中队正面的宽度。长矛兵由年轻的新兵组成,把他们列于第1线是为了使他们有更多实战训练的机会。方阵的第2线是主力兵,他们列于和长矛兵有一定距离的后方,他们10个中队的列阵方法和长矛兵相同,只是他们每个中队所占的位置正好是第1线长矛兵每个中队之间所留空隙的后方,他们都由军团中年富力强的人组成。后备兵的10个中队组成三列阵的第3线, 他们在主力兵后面的列阵方法恰如主力兵在长矛兵后面的列阵方法一样,他们是由罗马军团中最富有作战经验的老兵组成,是罗马军队中最有力的后备力量。以上是罗马三列阵的基本形式。必要时三列阵可随时变换队形。在需要比较紧密的正面时,第2线主力兵可上前弥补第1线长矛兵中队之间的空隙,也可以向左或向右移动到长矛兵各中队的正后面,这种方法在对付大象时往往很适用。 和方阵比较起来,三列阵就优越得多。首先由于三列阵中中队的设置,使罗马 军团的战斗单位缩小了,不论是丘陵、山地还是敌人设置的障碍,罗马三列阵都可以以中队的形式很容易地越过。其次罗马军团分为三列,后一列的力量总是比前一列的大,当前列士兵无法抵敌时,就会有更强大的主力军来支援,被击溃的长矛兵则可从容地退到后排重新整顿队形再战。如果前两支力量都无法挡住敌人的进攻,则有老练的后备军投入战斗,这种情况在罗马并非常见,在一般情况下,前两支军队已足以挡住敌人的攻击。由此还产生了古罗马一句谚语:“事情发展到后备兵了。”意即事情发展到非常危险的地步了。 罗马三列阵比方阵优越,在马其顿战争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三列阵和方阵的 较量共进行过两次,第一次是第二次马其顿战争(公元前200—前197年)中的西诺塞法拉战役,第二次是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公元前171—前168年)期间的皮德那战役。两次战役都以罗马三列阵的胜利告终。在战斗中,罗马三列阵的优势得到充分显示,而希腊的方阵则因其弱点被击溃。 罗马的新三列阵则是随着马略的军事改革而出现的。马略军事改革使罗马传统 的征兵变为募兵,公民兵变为常备军,罗马士兵的武器装备全由国家统一发给,由于装备得到统一,加上职业常备军的训练水平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旧三列阵就被马略改革后的新三列阵取代。 为了使新三列阵更加机动灵活,马略对过去的军团组织进行了大幅度调整。罗 5 罗马军阵 马军团的正规编制正式扩大到6000人,还设置了介于军团和中队之间的编制—大队。一个罗马大队辖三个中队,这样,新三列阵就由大队来组成了。 整个罗马军团共分为10个大队,全是由国家提供装备的重装步兵。过去军团 中的罗马骑兵现全部改由同盟者提供,不编入罗马正规军团。新三列阵的排列是这样的:第一线为4个罗马大队(其中每一大队辖3个中队,每一中队辖2个百人队,每一百人队100人),共2400人。第二线和第三线都是三个大队。各为1800 人。整个三列阵由全军团的6000重装兵组成。新三列阵各列士兵的排列顺序和位置与旧三列阵相同。 新三列阵与旧三列阵相比,最显著的区别是武器装备的变化。旧三列阵将全军 团分为长矛兵、主力兵和后备兵,三列士兵使用不同的武器在不同的情况下发挥不同的作用。后列的力量往往比前列大,如遇强敌进攻或进攻强敌时能持久地将战斗进行下去。但新三列阵由于没有武器装备和战斗力强弱的差异,在进攻时第二列士兵并不比第一列士兵强,如果第一列士兵轻易被击溃,那第二、三列士兵也不易把敌人击退。可见,新三列阵不利持久战,如果战斗持续下去,罗马就没有更强有力的生力军投入战斗了。当然,新三列阵中增设了大队的编制。这样,中队和大队都成为能够独立作战的战术单位,这比单纯只能调动较小的中队的旧三列阵来说,就更要机动得多了。 应该指出的是,罗马军队的作战队形从来就不是固定不变的,其基本的队形是 三列阵或新三列阵,但每个带兵将军都可根据战场上的具体情况对军队的部署作出 不同的安排。如在防御敌人进攻时可将军队排为一列,布置在防御工事后面;还可 将军队列成一个方形的队形,其中3个大队面向正面,3个大队面朝后方,其余4 个大队则两两面朝两个侧面,这样就形成一个长方形的方队,这样的队形主要用以 对付敌人行动迅速的骑兵和轻步兵的攻击。此外,还可根据战场上的具体情况将军 队列为二列或四列等。如公元前358年,高卢部落中的波伊人进攻罗马,罗马任 命独裁官盖约·萨尔皮喜阿前去抵抗他们时就曾使用过四列横队的战法。他先命令 第一列士兵投射他们的标枪,然后马上蹲下去,又命令第二、第三和第四列的士兵 依次投射他们的标枪。当所有标枪投掷完之后,全体士兵一致大声呼喊着向敌人猛 扑过去,这样很快就将敌人彻底击溃。“龟盾战法”也是罗马人常用的接近敌人城墙和设防工事的作战队形之一。所谓“龟盾战法”,即全体士兵排列成一个密集的方阵,前面的士兵将盾全部平举,连成一堵没有缝隙的坚固“城墙”。后面和中间的士兵则将盾高举过头,以防从上面落下来的矢石和标枪。用这样的方法向敌阵移动,减少 士兵的伤亡,也是很有效的。在被敌人分割包围或遭到敌人密集标枪投射的袭击时,上述的“龟盾战法”还可变成无数小的圆阵,即以中队或大队为单位组成一个个小型“龟阵”。这样可有效地使已被击破的罗马军阵不致发生混乱和溃散。 三、罗马军队的装备和军队的纪律 在古代地中海世界,罗马的军事装备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主要是因为罗马人 极善吸收和改进其他民族的优秀军事成果。关于这一点著名史学家波里比阿曾说:“没有哪种人比罗马人更能毫不迟疑地采用新式样,效法他们见到的别人的优点了,这也是他们的长处之一。”罗马军队先进的军事装备正是在不断适应新的作战条件 和吸收改进其他民族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罗马军队的装备可以根据其用途大致分为两类:即士兵的常备装备和攻城器械。 古罗马王政时代和马略改革以前的共和时期,士兵都是从公民中征集而来的。 他们必须自备武器装备。由于每个公民经济条件不同,士兵在装备方面的差异很大。骑兵和重装步兵由于装备昂贵,所以只有富裕阶层才能承担,而比较贫困的公民只 能但任装备较差的轻装步兵。 6 罗马军阵 重装步兵是罗马军队的主力,备有全套的步兵装备:短剑、标枪、椭圆形凸面 盾和齐备的护身器具。 短剑是罗马士兵必备的作战兵器。据波里比阿和李维的看法,古罗马短剑是仿 照西班牙雇佣军使用的剑改造而来的。这是一种多用途兵器,既可刺杀,也可砍杀。剑的长度一般为2英尺,宽约2英寸,杀伤力非常强,使用起来也较为灵便。重装 步兵的标枪分为两种,一种是重标枪,另一种是轻标枪。重标枪是与罗马短剑同时 出现的。其总长约7英尺左右,一半是金属制成的,另一半则是木头的.它具有穿 透力强、容易投掷等特点。有时为了提高命中率还在标枪的木杆上绕根绳子,在投 掷的霎那用力一拉,使标枪旋转着飞出去。这样的武器在短兵相接的战斗发生之前,采用齐放的形式,对敌人来说是一巨大威胁。轻标枪是一种投掷距离较远的进攻型 武器。按波里比阿的话说它“像大小适中的猎矛。”椭圆形凸面盾是罗马士兵最有力 的防护器具。这种盾长约四英尺,宽有两英尺,可以将身体的大部分遮盖住。它由木头制成,“外层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面先蒙以帆布,再蒙以小牛皮。它的上下部边缘都包上了铁边,增加它的坚固,以保护它受到从上而下的劈刺和搁在地上时受到的伤害。它上面还镶钉着一块铁的浮雕花饰,这可以把石块、投枪、以及各式沉重的投掷武器极有力的打击都挡到一旁去。”此外,罗马重装步兵的护身器具还有头盔、胸甲、护胫等。头盔一般用金属制成,军官的头盔上插有羽毛作标志和装饰。胸甲和护胫均由皮革制成,也有用铜片或铁片制成的锁子甲。 轻装步兵的装备与重装步兵相比少得多,也轻便得多。他们的头盔不是用金属 而是用皮革制成的。他们的护身器具只有圆形的盾,这种盾直径约三英尺,比重装兵的要轻得多。他们的标枪也是轻型的,这种标枪“锋口锤炼得那么犀利,出手一击中时就自然会弯过来,使敌人再也不会把它还敬过来。”在轻装兵的武器中只有短创是和重装步兵相同的。轻装兵的作用是迂回包抄敌人的侧翼,故装备较轻是比较适合的。 公元前2世纪末1世纪初,经过马略军事改革,罗马军队从组织形式到武器装 备都发生了变化,轻装兵和骑兵完全由外族或行省居民担任。罗马公民只担负重装步兵。由于募兵制的实施,武器由国家统一发给,这样罗马三列阵各列士兵的武器得到统一:短剑和重标枪成为罗马士兵必备的进攻型武器。他们的防护武器有椭圆形凸面盾、金属头盔、金属或皮革的胸罩以及护胫等。罗马士兵武器装备的统一对罗马士兵的统一训练以及军队中新式武器的改进和普及是极为有利的。 在罗马军事史上,罗马所进行的战争绝大多数属进攻性的。这就要求罗马不仅 要有很强的野战能力,而且还必须得有进攻设防城市的能力。 古罗马早期的攻城术是比较落后的,在征服意大利之前几乎没有什么攻城机械, 采用得最为广泛的攻城战术是围困消耗战,即切断敌方城市与外部的联系,使之断绝一切外援,逼迫它投降。 皮洛士战争和第二次布匿战争使罗马人学会了攻城和筑城的先进技术。从此以 后,设防营地和坚固城墙在罗马军队面前再也不是坚不可摧的了。到凯撒时代,罗马的攻城技术达到了更高的水平。凯撒是公认的继马其顿亚历山大之后的最杰出的攻城专家。在他的时代,每个罗马军团都配备有一支工兵部队专门从事攻城武器的安装和使用,并担任架桥、修路等后勤工作。 在共和时期,罗马军队突破敌人设防城市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以撞城机 击破敌人的城墙或城门;第二种是用云梯或特制的攻城木塔攻占敌人的城墙。第三种是挖掘地道进入敌人城内。罗马的撞城机械主要是攻城槌,它由一根树干做成,悬吊在一大型支架上,使用时将攻城槌放在城墙或城门边上,数百人先向后将树干拉到一定距离然后一齐向前推进,其力量是相当大的,再加上攻城槌的顶部装有金属头,很容易将城墙或城门击破。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攻城武器,几乎所有文明民 7 罗马军阵 族都曾使用过它来进攻设防的城市。罗马军队的攻城木塔犹如一座活动碉堡,它由木板做成,正面和左右两边有木板做成的墙,顶部也由厚木板做成,木板上覆盖有铁皮或兽皮,用以防火。木塔装有轮子可移动。这样的机械酷似现代战争中的装甲车。进攻时先用土填平或用木板搭在城墙外的濠沟上,然后将木塔移近城墙,木塔的高度一般和城墙一样或比城墙稍高。士兵只要站在木塔上就可居高临下向城墙上 的敌人射箭、投掷标枪、石头,并可凭借木塔跃上敌人城墙。吊箱也是罗马人常用的攻陷敌人城墙或运送士兵渡过敌人护城河的常用工具。这种工具是一巨大木箱,挂在一根长长的杠杆顶上,只要压和移动杠杆的另一头即可将士兵送到需要的地方。罗马人很早就学会了通过挖掘地道的方法来攻陷敌人的设防城市。在公元前396年,罗马元老院任命卡米卢为独裁官进攻围困达10年之久的维爱城。卡米卢采用挖掘地道的方法进行攻击,为了使挖掘工作不致间断,卡米卢把士兵分为6个分队,每个分队轮流工作,每次工作6小时,最后终于挖好了通往城内的地道,围困10年之久的维爱城终于被攻克。 到凯撒时代,罗马军队配备有专门从事挖掘地道的工兵。他们都经过特殊训练, 并配备有有效的挖掘工具。在遇到平原或大石头较少的地区,罗马军队都可以采用挖掘地道的方法进行攻击。 为了掩护攻城、渡河或在野外战斗发生前远距离杀伤敌人,罗马军队还普遍使 用抛石器和弹射器。所谓抛石器就是依靠弓或木板弯曲时产生的张力发射石头或铅球的机械。而弹射器则是依靠扭绞绳索或纤维等产生的扭曲力来发射箭矢或标枪的机械。杜普依认为最早研制这种原始抛射机械的是叙拉古暴君迪奥尔修斯。到罗马时代,这种机械经过改进,其性能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古罗马普遍使用的是一种比较小型的弹射器,这种弹射器重约25磅,能够发射长25英寸,重达1磅的标枪,弹射距离约为275码。在凯撒时代,每个罗马军团均配备有约三十架这样的弹射器,每架由10人操纵。这样使罗马军队的野战和攻城能力大大增强。 森严的纪律、良好的秩序,这是衡量一支军队是否具有战斗力的重要标志。资 产阶级军事理论家,瑞士人约米尼曾说:“行动的一致才能产生力量,秩序才能产 生这种一致的情形,而纪律就是秩序的基础,若是没有纪律和秩序,则决不可能有战胜的希望。” 为了保持良好的军纪,罗马实行严明的奖惩制度。对战功卓著的士兵给予各种 各样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如在公民大会上给予表彰、增加薪饷、多分战利品、提升官职、颁发荣誉奖章等。对在战斗中第一个登上敌人城墙、壁垒、军舰等的战士,或是在激战中拯救了战友的战士,则奖以花冠,这是一项崇高的荣誉。另外,胜利的统帅如在一次战役中歼敌5000以上,且有开疆拓土之功,则由元老院决定授予月桂冠,并举行凯旋式,这是给予将军的最高奖励。 与此相应,罗马军队的惩罚手段却是异常严酷的,其严酷程度有时令人咋舌。 在罗马军队中,任何违背命令的行动都是不允许的,不管这种行动的动机和结果如何,都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如在公元前340年的拉丁战争中,罗马执政官曼里乌斯之子就是因为违反统帅的禁令,在侦察中同敌军指挥官单独决斗而被处死的。罗马军法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凡是违反军令,临阵脱逃和表现怯懦者,都要在战士队列前受到鞭挞,然后砍头示众。如果是整个部队在战斗中胆怯溃逃,则采取严酷的所谓“什一抽杀律。”即将战败或溃逃的罗马军团士兵排成一排并从中抽出十分之一处死。此外, 哨兵站岗时睡觉则要被押解到军事法庭受审并用石头或木棍殴打至死。对较轻微的过错也要给予处罚,如鞭笞、降薪、降职、服苦役以及剥夺公民权等。 合理的军事组织,先进的作战队形,优良的军事装备和严明的纪律造就了一支 强大的罗马陆军。正是依靠这支军队,罗马国家东征西伐,征服了古代地中海世界所有国家和民族,并奠定了后来罗马帝国繁荣和强盛的基础。
本文档为【罗马军阵】,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8082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8KB
软件:Word
页数:17
分类:军事
上传时间:2019-05-16
浏览量: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