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刘长卿《疲兵篇》与高适《燕歌行》的异同.doc

论刘长卿《疲兵篇》与高适《燕歌行》的异同.doc

举报
开通vip

论刘长卿《疲兵篇》与高适《燕歌行》的异同.doc论刘长卿《疲兵篇》与高适《燕歌行》的异同.doc 刘长卿《疲兵篇》和高适《燕歌行》比较 边塞诗派是盛唐诗歌的主要流派之一。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盛唐边塞诗歌的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中唐代表诗人则是韦应物、刘长卿。《疲兵篇》和《燕歌行》同为描写边塞战争和风光的诗歌,二者在许多方面都有相似的地方,比如在诗歌体裁方面他们都是七言歌行;诗歌内容方面都描写了战争给征人带来的痛苦和深闺思妇的煎熬;在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方面都有表现出战士在浴血奋战而将领仍在帐前歌舞的不满等等。但是二者也存在这许多的不同和可比性...

论刘长卿《疲兵篇》与高适《燕歌行》的异同.doc
论刘长卿《疲兵篇》与高适《燕歌行》的异同.doc 刘长卿《疲兵篇》和高适《燕歌行》比较 边塞诗派是盛唐诗歌的主要流派之一。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盛唐边塞诗歌的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中唐代表诗人则是韦应物、刘长卿。《疲兵篇》和《燕歌行》同为描写边塞战争和风光的诗歌,二者在许多方面都有相似的地方,比如在诗歌体裁方面他们都是七言歌行;诗歌内容方面都描写了战争给征人带来的痛苦和深闺思妇的煎熬;在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方面都有表现出战士在浴血奋战而将领仍在帐前歌舞的不满等等。但是二者也存在这许多的不同和可比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作背景 高适是盛唐诗人,《燕歌行》写于安史之乱发生之前,唐朝国力最鼎盛的时期。所以这篇作品毫无意外的具有盛唐诗歌所普遍具有的特点,即使是描写战争的景象也仍是显得悲壮,是一种激昂的高亢基调,充满里慷慨与崇高之感,毫无半点消沉、颓丧的影子。在精神上是积极的,符合盛唐人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而不惜战死沙场的悲壮情节。 刘长卿是中唐诗人,《疲兵篇》写于安史之乱发生之后,当时国家遭过次重大叛乱已不复往日的强盛,诗歌也不再有盛唐诗歌所特有的风骨和气度。虽也写的是边塞战乱,但已经看不到那种渴望通过战争来获得国家安宁的豪迈之情,剩下的是“只恨汉家多战苦”的对战争的厌恶之情。这在气势上就输给了《燕歌行》。 二、情感表达 高适本人十分自负,功名心极强,渴望建功立业,有通过奋勇杀敌达到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热情。而他自己本身也实地体验过边塞生活,他十分的向往边塞生活,但同时又亲眼目睹了那里的艰辛与悲壮,这种复杂的感情在《燕歌行》里面表现得淋漓尽致,作品中既有对男儿自当横行天下的表彰,也有对战争给征人家庭带来痛苦的深切同情,一方面是对战士浴血奋战而忘我的崇高精神的颂扬,另一方面则是对将领帐前歌舞作乐的不满,苍凉悲慨之中是理智的冷静思考,同时基调是慷慨昂扬的。 刘长卿一生仕途坎坷,数年宦海浮沉,终不得志。《疲兵篇》即写于自己两次被贬,安史之乱发生之后,中原一带荒凉凋敝的景象。笔调苍凉沉郁,诗歌的内容时代特征很强。时势的不断恶化,人民处于水深火热当中,使诗人痛心疾首,他胸中积聚的愤慨只有在诗中才能激荡起来。他把哀时怨乱的情绪真实地表现出来。他的感时伤乱,充满了时代的忧郁,也体现了他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在对于战争的态度上,就不如《燕歌行》表现的复杂和立体,只有对战争的厌恶和憎恨。 三、诗歌风格 《燕歌行》风格雄浑悲壮,笔力矫健顿挫,气势壮阔畅达,感情真挚深沉。同时把盛唐气象融汇其中,令人鼓舞、振奋。 《疲兵篇》笔力不乏慷慨,但多让人感觉苍凉,伤感。看不到那种苦难与崇高的的对照,沉雄质气和浑厚骨力,看到的是诗人站在战后的废墟之中,周围士卒的白发与呻吟让他对多年苦战的愤力控诉和厌倦。我觉得此处的感情和老杜的《兵车行》里“武皇开边意未已”有异曲同工之妙。 《燕歌行》和《疲兵篇》的风格,一个悲壮一个悲愤。但从表达的广度上来说,后者就要大打折扣。 四、写作技巧 就诗歌本身写作技巧而言,两篇写法都很高超,有鲜明的对比:《燕歌行》“战 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疲兵篇》“元戎日夕且歌舞,不念关山久辛苦”和讽刺:《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疲兵篇》“只恨汉家多战苦,徒遗金镞满长城”。以及对思妇和征人的同情:《燕歌行》“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疲兵篇》“小妇十年啼夜织,行天九月忆寒门”等。但是《燕歌行》中,作者对战士们不畏强敌的精神的崇拜和礼赞是《疲兵篇》中所没有的。 五、对战争的态度 高适一直渴望建功立业,对战士们战死沙场虽同情但持积极态度,虽死犹荣。“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至今犹忆”,可见高适的态度是正面的,仍想要遇见一个惜才的将领带领战士们浴血奋战。 刘长卿的态度则刚刚好相反,“赤心报国无片赏,白首还家有几人”“三军疲马力已尽,百战残兵功未纶”,字里行间的疲惫和厌恶,是对无谓战争的强烈否定以及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 五、整体表现力 《燕歌行》给我的整体感受是境界壮阔、慷慨悲壮,充满盛唐人的豪情和气度。《疲兵篇》中使用了许多的叠词,如“纷纷”“飘飘”“萧萧”“猎猎”等,营造出萧瑟、苍凉的氛围。但同时叠词过多,还有几个词的重复使用如“日夕”“十年”,“胡笳”让人觉得全篇表现力有所削弱。 总之,这两篇边塞题材的诗歌,都是十分优秀的作品。都反映出了边塞地区慷慨壮阔的景象,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表达了对战争的看法和思妇征人的同情。在写作技巧和手法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本文档为【论刘长卿《疲兵篇》与高适《燕歌行》的异同.doc】,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1445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3KB
软件:Word
页数:3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23
浏览量:25